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度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度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2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我委编制了《202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推荐工作。


   (略) 卫生健康委员会

  **日

  (联系人:郭子韩、麦嘉曦,电话:*、*)


202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 (略) 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穗卫科教〔2021〕3号), (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当前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防治策略等方面的依据,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申报指南,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面向广州地区医疗卫生单位、 (略) 校及其直属医疗单位和科研机构开放,公开申报。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在指定的领域和方向联合攻关,为解决广州地区重大医疗卫生健康问题以及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基础数据、防治策略和工作方案。研究成果除通过发表相关论文外,应提交详实的研究报告,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略) 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略) 卫生健康委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2024年拟立项并资助6个项目(每个专题1项),每项资助20-60万元,总资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具体 (略) 财政局批复为准。项目经费中实际财政补助金额小于申报金额的,由申报单位自筹解决。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良好,能为完成项目任务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承诺为项目实施提供条件和经费支持。鼓励多单位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共同申报。

  (二)项目负责人及申报单位须对所有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并须自行承担包括医学伦理、知识产权纠纷在内的一切风险。

  (三)项目负责人应熟悉本领域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具有本领域的工作经验,是实际主持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年龄原则上在57岁以下(含57岁,以**日计);政府公务员、退休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

  (四)原则上不受理存在到期未验收 (略) 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申报。

  (五)项目负责人在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个项目。

  (六)原则上不受理存在两项及以上在研或到期未验收重大项目的单位申报。

  (七)各申报单位和项目推荐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指南》的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推荐工作。

  (八)项目研究周期统一从**日起计算。

  三、申报专题

  (一)专题1。

  1.研究方向:基于医防融合和一体化管理的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2.研究内容:

  (1) (略) 慢性病防治体系医防融合模式、成效及影响因素。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切入点,从需求、供给等角度收集服务资源及居民需求, (略) 慢性病防治需求及其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效率及时空演化特征,结合实证调查,全面梳理广州慢性病防治短板、弱项及成因,掌握制约医防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2)构建慢性病医防融合评价体系。开发评价区-社区层级慢性病医防融合水平的指标体系,实证指标体系的信度和适用性,为评价医防融合效果提供技术工具支撑;

  (3)建立基于医防融合和慢病多病一体化融合管理 (略) 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提出总体思路、重点领域、政策保障、医保政策建议、信息化标准等要素,规划实施路径,并试点应用。

  (4)编制系列规范和标准,形成区域慢性病综合防治临床技术支持中心建设标准和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规范,编制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治社区适宜技术、方案或信息标准。

  3.预期目标:

  (1)掌握广州慢性病医防融合运行现状,分析制约医防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2)建立区-社区层级慢性病医防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基于医防融合和慢病多病一体化融合管理 (略) 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

  (4)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慢性病防治系列规范性指南,制定区域慢性病综合防治临床技术支持中心建设标准。

  4.研究团队要求:

  (1)团队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及及对国内外卫生政策的宏观把握能力;

  (2)团队成员构成合理,具有实施大样本社会调查的经验和相关工作经历,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

  (3) (略) 慢性病防治体系, (略) 慢病相关重大政策制定和防控效果评估等工作;

  (4)鼓励联合申报。

  5.研究周期:2年。

  (二)专题2。

  1.研究方向: (略)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研究内容:

   (略) 中医药工作管理架构、医疗服务体系、人才队*建设、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科技创新及科研转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开展深入调研, (略) 中医药发展现状,并与 (略) 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优势、差距和可借鉴的经验, (略) 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尤其针对广州地区中医药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中医药多元价值释放、医教研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改进措施和对策建议。

  3.预期目标:全面了解、综 (略) 中医药发展现状, (略) 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优势、差距和可借鉴的经验,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依据。

  4.研究团队要求:团队负责人为从事中医药相关研究工作、熟悉中医药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正高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团队应具备开展中医药管理科学的研究条件、数据分析和推动实施等组织能力,涉及多个教学、临床或科研机构可联合申报。

  5.研究周期:1年。

  (三)专题3。

  1.研究方向: (略) 医疗集团架构下单病种医联体运行模式研究

  2.研究内容:

   (略) 紧密型医疗集团工作, (略) 实际从发, (略) 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略) 中心城区特点的单病种医联体运行模式。旨在以单病种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在医联体内开展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如房颤、脑卒中)的风险筛查、干预、转诊、康复等全链条、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构建单病种小切口助力分级诊疗医防融合新格局。依托“互联网+”融合型信息平台,推进居民健康信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略) 共建共享,完善单病种全病程健康服务流程和双向转诊流程,通过信息化共享和互助互派手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3.预期目标:

  (1)结合区域疾病谱,完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的普查筛查、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转诊标准;

  (2)探索信息化支撑下的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运行模式,制定医联体内单病种健康信息共享的数据库标准、交互机制方案;

  (3)试点打造运行高效的单病种医联体合作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4.研究团队要求:

  (1) (略) 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和医联体、慢病管理政策,具有稳定医联体体系和建立单病种医联体项目的条件;

  (2)研究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公立 (略) 医务管理、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具有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卒中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建设经验;

  (3)具有参与 (略) 绩效考核中分级诊疗相关指标评价的工作经验;

  (4)研究团队有强大的数据支撑能力,有参 (略)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经验;

  (5)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医疗机构联合开展研究。

  5.研究周期:1年。

  (四)专题4。

  1.研究方向: (略)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研究

  2.研究内容:

  (1) (略) 内外生物医药科技体制现状, (略)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整体情况, (略)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在研究设计、技术攻关、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平台建设、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成果推广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破解措施。

  (2)研究推动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3)提出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打造以“大专科”牵头引领,医学创新链和产业链全链条闭环的“广州地区临床研究”联盟+“临床-科研-转化-应用”科研体系的广州模式。

  3.预期目标:

   (略) 医疗卫生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医疗机构临床资源更加高效对接和服务企业研发需求,培养融入“临床→研发→制造→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略) “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4.研究团队要求:

  要求长期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略) 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需求,具备协调建立医药械领域科研和转化体系的工作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包含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团队。

  5.研究周期:1年。

  (五)专题5。

  1.研究方向: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评价管理体系研究

  2.研究内容:

  (1)在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通过多维度调研、文献分析、专家访谈、评价指标收集和分析等方式,梳理 (略) 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评价体系;

  (2)充 (略) 基于 (略) 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平台、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略) 绩效考核系 (略) 广泛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病案首页为载体,有效抓取体现临床医生专业水平的关键临床数据,对卫生健康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量化评价;

  (3)结合临床工作数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进一步完善评价高级人才的指标体系,通过在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应用所构建的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 (略) 卫生健康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的新局面。

  3.预期目标:

  (1) (略) 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工作数据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评价操作手册;

  (2)建立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职称评审信息化系统;

  (3) (略) 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评价管理的报告。

  4.研究团队要求:

  团队熟悉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职称评审相关政策,人才评价相关政策措施,熟悉临床工作数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略) 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较好地 (略) 广泛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 (略) 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评价的科学体系。

  5.研究周期:1年。

  (六)专题6。

  1.研究方向: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规模研究

  2.研究内容: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产业所处阶段、区域地位、产业构成、政策体系、市场环境、人才支撑、园区建设、创新体系、重点企业、发展趋势等情况,剖析产业相关优势、特色和短板,编制《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白皮书》,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

  3.预期目标:

  全面深入分析全球以及全国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最新情况,系统梳理该产业相关的重点产业链发展情况, (略) 该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问题, (略) 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梳理本土重点企业清单、重点园区清单、上市企业清单、重点实验室清单、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单、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清单、重点科技攻关清单等,并形成《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白皮书》。

  4.研究团队要求:

  要求从事医疗与健康产业相关研究,熟悉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项目对接等政策机制,承接过政府部门委托的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领域科技项目评估、重大专项管理、创新成果对接等任务,有多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调研经验,与各类医药、健康相关行业组织具有合作关系。

  5.研究周期:1年。

  四、申报程序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的申报方式采取网上申报的形式,各申请单位必 (略) 卫生健康委科教业务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网址http://**)填报相关申请资料。

  (一)单位注册。首次申报的单位在平台注册单位信息,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开设申报账号的权限(若已注册的不需要重复注册,只需更新单位信息);申报人从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处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个人信息生成申报人账号(往年已有账号者,可继续使用)。

  (二)申报。各单位和申报人注册后即可通过平台填写和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同时打印书面申报材料一式八份报送所属推荐单位。

  (三)审核推荐。市卫生健康委属医疗卫生单位由各单位统一推荐报送; (略) 校 (略) 由所在高校统一推荐报送;除上述医疗卫生单位,其他医疗卫生单位由所在地的区卫生健康局统一推荐报送。

  五、申报材料

  (一)必须提供的申报材料

  1.《 (略) 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申报书》。

  2.《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可以提供的申报材料

  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以及用户使用报告等复印件;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产品,须附相关主管单位出具的批准证明复印件。

  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产权使用授权书、产权使用认可书、技术合同等复印件。

  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它参考材料,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奖励证明等。

  4.其它相关材料。

  六、申报材料报送时间和地点

  本次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日(星期一)至7月12日(星期三)下午17:00。逾期不予受理。

  各级推荐单位(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日(星期三)下午17:00。

  项目书面材料(一式八份)报送截止时间为**日(星期一)。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不予退还。

  受理地点: (略) 西华路534、536号1 (略) 卫生健康技术鉴定和人才评价中心,联系人:王蕾、周洪刚,联系电话: *。

  七、其他事项

  (一)本次征集项目的申报受理、形式审查工 (略) 卫生健康技术鉴定和人才评价中心负责。

  (二)本指南仅作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的指引,不作为对项目申报单位的承诺。

 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2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我委编制了《202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推荐工作。


   (略) 卫生健康委员会

  **日

  (联系人:郭子韩、麦嘉曦,电话:*、*)


202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 (略) 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穗卫科教〔2021〕3号), (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当前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防治策略等方面的依据,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申报指南,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面向广州地区医疗卫生单位、 (略) 校及其直属医疗单位和科研机构开放,公开申报。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在指定的领域和方向联合攻关,为解决广州地区重大医疗卫生健康问题以及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基础数据、防治策略和工作方案。研究成果除通过发表相关论文外,应提交详实的研究报告,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略) 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略) 卫生健康委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2024年拟立项并资助6个项目(每个专题1项),每项资助20-60万元,总资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具体 (略) 财政局批复为准。项目经费中实际财政补助金额小于申报金额的,由申报单位自筹解决。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良好,能为完成项目任务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承诺为项目实施提供条件和经费支持。鼓励多单位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共同申报。

  (二)项目负责人及申报单位须对所有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并须自行承担包括医学伦理、知识产权纠纷在内的一切风险。

  (三)项目负责人应熟悉本领域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具有本领域的工作经验,是实际主持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年龄原则上在57岁以下(含57岁,以**日计);政府公务员、退休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

  (四)原则上不受理存在到期未验收 (略) 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申报。

  (五)项目负责人在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个项目。

  (六)原则上不受理存在两项及以上在研或到期未验收重大项目的单位申报。

  (七)各申报单位和项目推荐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指南》的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推荐工作。

  (八)项目研究周期统一从**日起计算。

  三、申报专题

  (一)专题1。

  1.研究方向:基于医防融合和一体化管理的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2.研究内容:

  (1) (略) 慢性病防治体系医防融合模式、成效及影响因素。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切入点,从需求、供给等角度收集服务资源及居民需求, (略) 慢性病防治需求及其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效率及时空演化特征,结合实证调查,全面梳理广州慢性病防治短板、弱项及成因,掌握制约医防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2)构建慢性病医防融合评价体系。开发评价区-社区层级慢性病医防融合水平的指标体系,实证指标体系的信度和适用性,为评价医防融合效果提供技术工具支撑;

  (3)建立基于医防融合和慢病多病一体化融合管理 (略) 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提出总体思路、重点领域、政策保障、医保政策建议、信息化标准等要素,规划实施路径,并试点应用。

  (4)编制系列规范和标准,形成区域慢性病综合防治临床技术支持中心建设标准和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规范,编制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治社区适宜技术、方案或信息标准。

  3.预期目标:

  (1)掌握广州慢性病医防融合运行现状,分析制约医防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2)建立区-社区层级慢性病医防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基于医防融合和慢病多病一体化融合管理 (略) 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

  (4)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慢性病防治系列规范性指南,制定区域慢性病综合防治临床技术支持中心建设标准。

  4.研究团队要求:

  (1)团队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及及对国内外卫生政策的宏观把握能力;

  (2)团队成员构成合理,具有实施大样本社会调查的经验和相关工作经历,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

  (3) (略) 慢性病防治体系, (略) 慢病相关重大政策制定和防控效果评估等工作;

  (4)鼓励联合申报。

  5.研究周期:2年。

  (二)专题2。

  1.研究方向: (略)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研究内容:

   (略) 中医药工作管理架构、医疗服务体系、人才队*建设、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科技创新及科研转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开展深入调研, (略) 中医药发展现状,并与 (略) 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优势、差距和可借鉴的经验, (略) 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尤其针对广州地区中医药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中医药多元价值释放、医教研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改进措施和对策建议。

  3.预期目标:全面了解、综 (略) 中医药发展现状, (略) 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优势、差距和可借鉴的经验,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依据。

  4.研究团队要求:团队负责人为从事中医药相关研究工作、熟悉中医药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正高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团队应具备开展中医药管理科学的研究条件、数据分析和推动实施等组织能力,涉及多个教学、临床或科研机构可联合申报。

  5.研究周期:1年。

  (三)专题3。

  1.研究方向: (略) 医疗集团架构下单病种医联体运行模式研究

  2.研究内容:

   (略) 紧密型医疗集团工作, (略) 实际从发, (略) 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略) 中心城区特点的单病种医联体运行模式。旨在以单病种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在医联体内开展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如房颤、脑卒中)的风险筛查、干预、转诊、康复等全链条、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构建单病种小切口助力分级诊疗医防融合新格局。依托“互联网+”融合型信息平台,推进居民健康信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略) 共建共享,完善单病种全病程健康服务流程和双向转诊流程,通过信息化共享和互助互派手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3.预期目标:

  (1)结合区域疾病谱,完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的普查筛查、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转诊标准;

  (2)探索信息化支撑下的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运行模式,制定医联体内单病种健康信息共享的数据库标准、交互机制方案;

  (3)试点打造运行高效的单病种医联体合作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4.研究团队要求:

  (1) (略) 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和医联体、慢病管理政策,具有稳定医联体体系和建立单病种医联体项目的条件;

  (2)研究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公立 (略) 医务管理、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具有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卒中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建设经验;

  (3)具有参与 (略) 绩效考核中分级诊疗相关指标评价的工作经验;

  (4)研究团队有强大的数据支撑能力,有参 (略)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经验;

  (5)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医疗机构联合开展研究。

  5.研究周期:1年。

  (四)专题4。

  1.研究方向: (略)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研究

  2.研究内容:

  (1) (略) 内外生物医药科技体制现状, (略)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整体情况, (略)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在研究设计、技术攻关、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平台建设、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成果推广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破解措施。

  (2)研究推动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3)提出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打造以“大专科”牵头引领,医学创新链和产业链全链条闭环的“广州地区临床研究”联盟+“临床-科研-转化-应用”科研体系的广州模式。

  3.预期目标:

   (略) 医疗卫生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医疗机构临床资源更加高效对接和服务企业研发需求,培养融入“临床→研发→制造→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略) “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4.研究团队要求:

  要求长期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略) 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需求,具备协调建立医药械领域科研和转化体系的工作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包含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团队。

  5.研究周期:1年。

  (五)专题5。

  1.研究方向: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评价管理体系研究

  2.研究内容:

  (1)在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通过多维度调研、文献分析、专家访谈、评价指标收集和分析等方式,梳理 (略) 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评价体系;

  (2)充 (略) 基于 (略) 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平台、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略) 绩效考核系 (略) 广泛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病案首页为载体,有效抓取体现临床医生专业水平的关键临床数据,对卫生健康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量化评价;

  (3)结合临床工作数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进一步完善评价高级人才的指标体系,通过在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应用所构建的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 (略) 卫生健康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的新局面。

  3.预期目标:

  (1) (略) 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工作数据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评价操作手册;

  (2)建立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职称评审信息化系统;

  (3) (略) 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评价管理的报告。

  4.研究团队要求:

  团队熟悉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职称评审相关政策,人才评价相关政策措施,熟悉临床工作数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略) 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较好地 (略) 广泛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 (略) 卫生健康高级人才评价的科学体系。

  5.研究周期:1年。

  (六)专题6。

  1.研究方向: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规模研究

  2.研究内容: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产业所处阶段、区域地位、产业构成、政策体系、市场环境、人才支撑、园区建设、创新体系、重点企业、发展趋势等情况,剖析产业相关优势、特色和短板,编制《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白皮书》,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

  3.预期目标:

  全面深入分析全球以及全国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最新情况,系统梳理该产业相关的重点产业链发展情况, (略) 该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问题, (略) 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梳理本土重点企业清单、重点园区清单、上市企业清单、重点实验室清单、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单、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清单、重点科技攻关清单等,并形成《 (略) 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白皮书》。

  4.研究团队要求:

  要求从事医疗与健康产业相关研究,熟悉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项目对接等政策机制,承接过政府部门委托的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领域科技项目评估、重大专项管理、创新成果对接等任务,有多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调研经验,与各类医药、健康相关行业组织具有合作关系。

  5.研究周期:1年。

  四、申报程序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的申报方式采取网上申报的形式,各申请单位必 (略) 卫生健康委科教业务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网址http://**)填报相关申请资料。

  (一)单位注册。首次申报的单位在平台注册单位信息,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开设申报账号的权限(若已注册的不需要重复注册,只需更新单位信息);申报人从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处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个人信息生成申报人账号(往年已有账号者,可继续使用)。

  (二)申报。各单位和申报人注册后即可通过平台填写和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同时打印书面申报材料一式八份报送所属推荐单位。

  (三)审核推荐。市卫生健康委属医疗卫生单位由各单位统一推荐报送; (略) 校 (略) 由所在高校统一推荐报送;除上述医疗卫生单位,其他医疗卫生单位由所在地的区卫生健康局统一推荐报送。

  五、申报材料

  (一)必须提供的申报材料

  1.《 (略) 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申报书》。

  2.《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可以提供的申报材料

  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以及用户使用报告等复印件;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产品,须附相关主管单位出具的批准证明复印件。

  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产权使用授权书、产权使用认可书、技术合同等复印件。

  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它参考材料,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奖励证明等。

  4.其它相关材料。

  六、申报材料报送时间和地点

  本次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日(星期一)至7月12日(星期三)下午17:00。逾期不予受理。

  各级推荐单位(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日(星期三)下午17:00。

  项目书面材料(一式八份)报送截止时间为**日(星期一)。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不予退还。

  受理地点: (略) 西华路534、536号1 (略) 卫生健康技术鉴定和人才评价中心,联系人:王蕾、周洪刚,联系电话: *。

  七、其他事项

  (一)本次征集项目的申报受理、形式审查工 (略) 卫生健康技术鉴定和人才评价中心负责。

  (二)本指南仅作 (略) 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的指引,不作为对项目申报单位的承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