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头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磨头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 (略) 办的指导下,我 (略) 委、市政府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各项文件精神,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法治保障。现将我镇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
深入贯彻学法治思想,切实把学法治思想、行政处罚法等综合法律法规知识及行政裁决、乡镇赋权等进行培训。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度,通过磨头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公示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职能、执法区域、执法人员、执法类型及执法领域等内容。严格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规定行政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调查、取证、审查、决定、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推进全过程记录执法工作,配备执法记录仪21套、摄像机1台,严格按照执法程序,确保执法全过程文字记录完整、文书规范、卷宗齐全。严格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重大复杂疑难法律案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意见建议,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确保每项执法决定都合法合规。
(五)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全年部署开展第四轮、第五轮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专项行动,集中调处力量深入开展两轮攻坚会战行动。?2023年,镇村两级共接待群众1026批1412人,排查受理矛盾纠纷942,化解907起(包含一般性以上纠纷64起,公调对接3起,访调对接16起,诉调对接8起),化解率达96.28%,制作调解协议183件,形成重大复杂案件卷宗6件,村居矛盾纠纷形成卷宗31件。每季度开展专职调解员培训,强化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做到“日排查、日报告”,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关于贯 (略)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和《 (略)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评价办法》,明确了党委书记、镇长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法治工作的负责人为法治建设工作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分管范围内的法治建设工作共同责任人,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和年终述职内容。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过去一年,我镇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部门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少数部门对合法性审核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比较淡薄。
二是法治建设工作机构职能发挥有待加强。虽然建立了依法治镇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但实体化运行成效不明显。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3个协调小组作用发挥不够,落实工作的精准度还不够。
三是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压力仍较大。虽然今年已经成功化解了3起遗留的行政争议,行政诉讼案件发案量下降,但土地纠纷、搬迁等领域矛盾纠纷依然突出。
四是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还需深化。一方面,执法分家、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协作联动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综合执法配套建设还不够到位,行政执法场所硬件、软件建设仍需加强。另一方面,行政执法队*建设和能力提升仍需加强,“不愿执法、不会执法”的尴尬局面一定程度仍然存在。
五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次问题还需实践探索。法治社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学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仍需提档升级,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载体还比较单一,与群众的法治需求匹配不够。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全面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将合法性审查作为制定规定性文件、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签订行政机关合同、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必经程序,着力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二是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积极在法律框架内创新监督方式,形成日常监测、随同执法、明察暗访、专题监督、案卷评查和满意度测评等多种形式连环交叉、接力推进的综合监督模式。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针对行政执法人员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培训管理机制,规范办案流程和标准,突出实战实训实效,切实增强执法宗旨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是做实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紧盯《行政复议法》修订出台契机,广泛开展解读和宣传教育,提升行政复议知晓度和首选度。建立健全事前、事中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管控,实现行政争议处置化解端口前移。全面深化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持续推进行政诉讼发案率、败诉率压降工作,用好逐案摸排、个别约谈、包案化解、专项培训、考核问责等方法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四项”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四是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经费保障,加快镇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五是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排查机制,对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分类梳理,实行村内协调、领导包案、会议协商、专班调解等多种方式处理,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 (略) 办的指导下,我 (略) 委、市政府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各项文件精神,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法治保障。现将我镇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
深入贯彻学法治思想,切实把学法治思想、行政处罚法等综合法律法规知识及行政裁决、乡镇赋权等进行培训。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度,通过磨头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公示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职能、执法区域、执法人员、执法类型及执法领域等内容。严格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规定行政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调查、取证、审查、决定、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推进全过程记录执法工作,配备执法记录仪21套、摄像机1台,严格按照执法程序,确保执法全过程文字记录完整、文书规范、卷宗齐全。严格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重大复杂疑难法律案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意见建议,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确保每项执法决定都合法合规。
(五)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全年部署开展第四轮、第五轮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专项行动,集中调处力量深入开展两轮攻坚会战行动。?2023年,镇村两级共接待群众1026批1412人,排查受理矛盾纠纷942,化解907起(包含一般性以上纠纷64起,公调对接3起,访调对接16起,诉调对接8起),化解率达96.28%,制作调解协议183件,形成重大复杂案件卷宗6件,村居矛盾纠纷形成卷宗31件。每季度开展专职调解员培训,强化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做到“日排查、日报告”,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关于贯 (略)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和《 (略)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评价办法》,明确了党委书记、镇长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法治工作的负责人为法治建设工作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分管范围内的法治建设工作共同责任人,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和年终述职内容。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过去一年,我镇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部门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少数部门对合法性审核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比较淡薄。
二是法治建设工作机构职能发挥有待加强。虽然建立了依法治镇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但实体化运行成效不明显。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3个协调小组作用发挥不够,落实工作的精准度还不够。
三是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压力仍较大。虽然今年已经成功化解了3起遗留的行政争议,行政诉讼案件发案量下降,但土地纠纷、搬迁等领域矛盾纠纷依然突出。
四是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还需深化。一方面,执法分家、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协作联动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综合执法配套建设还不够到位,行政执法场所硬件、软件建设仍需加强。另一方面,行政执法队*建设和能力提升仍需加强,“不愿执法、不会执法”的尴尬局面一定程度仍然存在。
五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次问题还需实践探索。法治社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学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仍需提档升级,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载体还比较单一,与群众的法治需求匹配不够。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全面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将合法性审查作为制定规定性文件、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签订行政机关合同、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必经程序,着力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二是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积极在法律框架内创新监督方式,形成日常监测、随同执法、明察暗访、专题监督、案卷评查和满意度测评等多种形式连环交叉、接力推进的综合监督模式。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针对行政执法人员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培训管理机制,规范办案流程和标准,突出实战实训实效,切实增强执法宗旨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是做实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紧盯《行政复议法》修订出台契机,广泛开展解读和宣传教育,提升行政复议知晓度和首选度。建立健全事前、事中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管控,实现行政争议处置化解端口前移。全面深化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持续推进行政诉讼发案率、败诉率压降工作,用好逐案摸排、个别约谈、包案化解、专项培训、考核问责等方法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四项”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四是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经费保障,加快镇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五是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排查机制,对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分类梳理,实行村内协调、领导包案、会议协商、专班调解等多种方式处理,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