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穿越千年的护水之“智”!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持续运行2280年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文化中国行丨穿越千年的护水之“智”!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持续运行2280年

文化中国行丨穿越千年的护水之“智”!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持续运行2280年
作者:**

6月5日是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自然生态状况如何?一组数据带你看↓

环境空气质量保持长期向好态势

生态环境部今天发布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略) 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环境空气质量保持长期向好态势。

2023年,全国339个地 (略) 中, (略)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59.9%; (略) 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40.1%。超 (略) 细颗粒物、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无一氧化碳和二氧 (略) 。

全国 (略)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5.5%,与2016年83.1%相比,上升2.4个百分点。2023年地 (略) 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3.1%,比 2022年下降3.6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 (略) 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平均为83.7%,比2022年上升0.7个百分点。

汾渭平 (略) 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平均为67.4%,比2022年上升2.2个百分点。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全国共布设173 (略)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覆盖339个地 (略) 。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今天发布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2023年印发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023年我国实际监测的363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断面占89.4%,比2022年上升1.5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与2022年持平。与2016年相比,全国地表水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由67.8%升至89.4%,上升21.6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由8.6%降至0.7%,下降7.9个百分点。

2023年,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共3119个国控断面中,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断面占91.7%,比2022年上升1.5个百分点;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水质良好,松花江流域为轻度污染。

2023年,监测的230个入海河流国控断面中,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断面占80.9%,比2022年上升0.9个百分点。

2023年,开展水质监测的209个重要湖、库,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湖、库占74.6%,比2022年上升0.8个百分点。

太湖、巢湖、滇池均为轻度污染,丹江口水库水质为优。洱海、白洋淀水质良好。

2023年,全国监测的1888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中,一到四类水质点位占77.8%,主要超标指标为铁、硫酸盐和氯化物。2021—2023年,全国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主要用水区域水环境质量,地 (略)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2023年监测的889个断面中,有96.5%全年均达标,主要超标指标为锰、铁和氟化物,主要是天然背景值较高所致。

南水北调(东线)长江取水口水质良好,三峡库区主要支流水质为优。

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明显提高

今天发布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近岸海域一、二类优良水质面积比例有明显提高。

2023年夏季,一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9%,比2022年上升0.5个百分点。

2023年近岸海域一、二类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85.0%,比2022年上升3.1个百分点;与2016年相比,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上升了12.1个百分点。

2023年监测的32个海水浴场每周开展两次监测。其中22个海水浴场监测时段水质等级为优或良。

海水重点增养殖区、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24个海洋重要渔业水域水体的主要指标监测浓度均优于评价标准。

2023年监测的24个海洋生态系统中,7个呈健康状态,17个呈亚健康状态。

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今天发布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2021年生态环境部采用生态质量指数EQI从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胁迫四个方面,对区域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2021—2023年,全国EQI范围为59.6~59.8,生态质量保持二类,表明中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生态结构较完整、功能较完善。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6月5日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央视新闻频道推出《文化中国行·山水间的生态智慧》系列报道。

说起都江堰,大概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它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导修建的水利工程,让四川盆地从旱涝无常变成了天府之国。但是您知道吗?放眼世界,极少有如此古老的水利工程,像都江堰这样,直到今天还在沿用。其中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生态水利智慧,又为何能持续运转两千多年呢?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又是一年插秧季,田间地头人倍忙。 (略) (略) 郊外的石羊镇,进入初夏,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薄云低垂、水田如镜。自动化的插秧机瞬间就让一排排嫩绿的秧苗“站好了队”。而为插秧保驾护航的,是我身边的这一泓清澈的渠水。

在成都平原上,像这样大大小小的灌渠3万多条,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就是都江堰渠首。正是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伟大水利工程,让四川盆地成了著名的“天府之国”。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刻在二王庙的这八个字,道出了都江堰的治水之“道”。这里面的“势”指的是山势、地势和水势。

都江堰是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自然条件的?

这里是都江堰的鱼嘴,它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分水堤,它将从高原峡谷中奔腾而来的岷江劈成两半,一边是外江,一边就是流入成都平原的内江。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两千多年前的先民就是巧妙地利用这样的地形和水位差,创造了四六分水的机制。

在枯水季节,60%的水流都会流入内江,确保成都平原的用水,而在丰水季节,60%的水又会流入外江,这样既防止了洪涝灾害的侵袭,也保证了平原的用水,实现了变害为利。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这一设计理念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随处可见。利用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水流经过更多大大小小的鱼嘴,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成千上万条分流出来的灌渠都能依靠重力实现自流,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水网。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成功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灌区新修建的多个分水设施仍然沿用了鱼嘴分水,没有修建高坝。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万林:我们新建成的毗河供水工程的取水口,就在我们毗河的凹岸取水。清水取了之后,我们的取水渠道的砂石淤积会大幅减少,就减少了我们后续运行维护的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投入。

千年堰工技术 继续造福今人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然而,光有这些还不够。传统的堰工技术护佑这座水利工程经受住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冲刷,也被我国古代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借鉴。而在当代,虽然新材料新技术让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但这些传统技法并未消失,它们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造福百姓。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竹笼就是对古代都江堰建筑材料的复原。千百年来,古人就是用这种随处可见的竹子和鹅卵石作为最基本的原材料,建造出了足以抵御惊涛骇浪的水利设施。除此之外,还有用木材搭建成的分水设施杩槎和用干砌卵石技法建造的堤坝,都是以柔克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堰工技法。

李冰研究会副会长 王国平:它没有使用有污染的、不易降解的材料,而是就地取材,就用我们随处可见的石头、泥土、木头、竹子,这样低碳环保的材料完成了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

传统材料虽然方便环保,但千百年来也存在强度不足、防渗性能不好等问题,当时都江堰不得不年年进行维修养护。早在元代,人们就已经在尝试使用更加经久耐用的材料。进入现代社会,随着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的应用,传统的竹笼、杩槎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它们与现代技术结合之后的崭新后代,仍然继续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发挥着作用。

在这座新建的排洪堤坝上,一排排整齐的鹅卵石与混凝土砌筑在了一起,这就是用传统的干砌卵石技术升级改造而成的新技术——混凝土浆砌卵石。它不仅能够就地取材,节省建设成本,凹凸不平的表面也可以起到减缓水流的作用,目前都江堰渠首工程所有的新建堤岸都采用了这种新技术。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渠首管理处渠道站副站长 刘信:四大传统堰工技术,比如说杩槎围堰,我们在外江截流的时候一般也会沿用。还有竹笼,我们现在把它改进成钢丝笼、铅丝笼,但是它的结构形式是一样的。在抢险应急的时候都会用到。李冰治水的千年智慧至今仍在沿用,造福着我们灌区的百姓。

珍水万世 穿越千年的护水之“智”

都江堰不仅造就了天府之国的景象,也是我国古人顺应自然规律、协调人水关系的典范。千百年来积累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用水理念,展现了古人在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大智慧。今天,随着新技术的应用,都江堰正在创造人水和谐的新景象。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走进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的大厅,眼前是一块巨型的液晶屏幕,在这上面,灌区的地形地貌和渠系分布一目了然,这就是都江堰渠首的数字孪生系统。这个系统目前实现了对渠首枢纽以及59个闸门的联调联控,能够对岷江上游的来水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监控和智能化的调度,让岷江水从源头到田头实现“一键直达”。

这个刚刚建成不久的都江堰渠首数字孪生系统,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更加合理地对水资源进行分配。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工程师 李雪菲:根据多年来系统自动储存的一些历史数据,对我们上游的蓄水、来水和引水的情况进行智能分析,比如在枯水季节的时候,我们也保证了岷江正流有20个流量的生态用水,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人水和谐的自然统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自建成之日起,就秉承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理念。无坝引水不会对水资源吃干榨净,水引出后,最后还是会回到岷江,做到了“有借有还”。现代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也继承了古代的节水理念。目前每年岷江水有140亿立方米,灌区只引用100亿立方米,而在这100亿立方米中,还有近20亿立方米是生态用水。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万林:下一步我们正在研究从土壤墒情的情况、农作物需水的情况,来更精准地对我们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进行使用调配。

都江堰出土的这尊东汉时代的李冰石像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珍水万世焉”这五个字。这句话有两种解释,有人认为这个珍字是镇守的意思。但我更愿意采用另一种理解,就是永远珍惜我们的水资源。

在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的大厅里,屏幕上显示着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持续运行了2280年零152天。“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今天的都江堰,人与水相互依存,共同从悠久的历史,走向当代的繁荣。

2023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个。包括:

动物界69658个物种

植物界47100个物种

2023年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发布,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国家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3万多平方千米。 (略) 区的27个国家公园候选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全国*域国土面积的18%。

2023年生态环境部发布15个优秀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确定第三批7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命名第七批10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编辑:周晨
文化中国行丨穿越千年的护水之“智”!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持续运行2280年
作者:**

6月5日是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自然生态状况如何?一组数据带你看↓

环境空气质量保持长期向好态势

生态环境部今天发布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略) 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环境空气质量保持长期向好态势。

2023年,全国339个地 (略) 中, (略)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59.9%; (略) 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40.1%。超 (略) 细颗粒物、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无一氧化碳和二氧 (略) 。

全国 (略)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5.5%,与2016年83.1%相比,上升2.4个百分点。2023年地 (略) 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3.1%,比 2022年下降3.6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 (略) 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平均为83.7%,比2022年上升0.7个百分点。

汾渭平 (略) 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平均为67.4%,比2022年上升2.2个百分点。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全国共布设173 (略)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覆盖339个地 (略) 。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今天发布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2023年印发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023年我国实际监测的363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断面占89.4%,比2022年上升1.5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与2022年持平。与2016年相比,全国地表水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由67.8%升至89.4%,上升21.6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由8.6%降至0.7%,下降7.9个百分点。

2023年,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共3119个国控断面中,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断面占91.7%,比2022年上升1.5个百分点;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水质良好,松花江流域为轻度污染。

2023年,监测的230个入海河流国控断面中,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断面占80.9%,比2022年上升0.9个百分点。

2023年,开展水质监测的209个重要湖、库,一到三类优良水质湖、库占74.6%,比2022年上升0.8个百分点。

太湖、巢湖、滇池均为轻度污染,丹江口水库水质为优。洱海、白洋淀水质良好。

2023年,全国监测的1888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中,一到四类水质点位占77.8%,主要超标指标为铁、硫酸盐和氯化物。2021—2023年,全国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主要用水区域水环境质量,地 (略)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2023年监测的889个断面中,有96.5%全年均达标,主要超标指标为锰、铁和氟化物,主要是天然背景值较高所致。

南水北调(东线)长江取水口水质良好,三峡库区主要支流水质为优。

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明显提高

今天发布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近岸海域一、二类优良水质面积比例有明显提高。

2023年夏季,一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9%,比2022年上升0.5个百分点。

2023年近岸海域一、二类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85.0%,比2022年上升3.1个百分点;与2016年相比,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上升了12.1个百分点。

2023年监测的32个海水浴场每周开展两次监测。其中22个海水浴场监测时段水质等级为优或良。

海水重点增养殖区、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24个海洋重要渔业水域水体的主要指标监测浓度均优于评价标准。

2023年监测的24个海洋生态系统中,7个呈健康状态,17个呈亚健康状态。

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今天发布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2021年生态环境部采用生态质量指数EQI从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胁迫四个方面,对区域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2021—2023年,全国EQI范围为59.6~59.8,生态质量保持二类,表明中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生态结构较完整、功能较完善。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6月5日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央视新闻频道推出《文化中国行·山水间的生态智慧》系列报道。

说起都江堰,大概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它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导修建的水利工程,让四川盆地从旱涝无常变成了天府之国。但是您知道吗?放眼世界,极少有如此古老的水利工程,像都江堰这样,直到今天还在沿用。其中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生态水利智慧,又为何能持续运转两千多年呢?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又是一年插秧季,田间地头人倍忙。 (略) (略) 郊外的石羊镇,进入初夏,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薄云低垂、水田如镜。自动化的插秧机瞬间就让一排排嫩绿的秧苗“站好了队”。而为插秧保驾护航的,是我身边的这一泓清澈的渠水。

在成都平原上,像这样大大小小的灌渠3万多条,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就是都江堰渠首。正是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伟大水利工程,让四川盆地成了著名的“天府之国”。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刻在二王庙的这八个字,道出了都江堰的治水之“道”。这里面的“势”指的是山势、地势和水势。

都江堰是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自然条件的?

这里是都江堰的鱼嘴,它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分水堤,它将从高原峡谷中奔腾而来的岷江劈成两半,一边是外江,一边就是流入成都平原的内江。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两千多年前的先民就是巧妙地利用这样的地形和水位差,创造了四六分水的机制。

在枯水季节,60%的水流都会流入内江,确保成都平原的用水,而在丰水季节,60%的水又会流入外江,这样既防止了洪涝灾害的侵袭,也保证了平原的用水,实现了变害为利。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这一设计理念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随处可见。利用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水流经过更多大大小小的鱼嘴,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成千上万条分流出来的灌渠都能依靠重力实现自流,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水网。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成功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灌区新修建的多个分水设施仍然沿用了鱼嘴分水,没有修建高坝。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万林:我们新建成的毗河供水工程的取水口,就在我们毗河的凹岸取水。清水取了之后,我们的取水渠道的砂石淤积会大幅减少,就减少了我们后续运行维护的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投入。

千年堰工技术 继续造福今人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然而,光有这些还不够。传统的堰工技术护佑这座水利工程经受住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冲刷,也被我国古代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借鉴。而在当代,虽然新材料新技术让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但这些传统技法并未消失,它们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造福百姓。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竹笼就是对古代都江堰建筑材料的复原。千百年来,古人就是用这种随处可见的竹子和鹅卵石作为最基本的原材料,建造出了足以抵御惊涛骇浪的水利设施。除此之外,还有用木材搭建成的分水设施杩槎和用干砌卵石技法建造的堤坝,都是以柔克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堰工技法。

李冰研究会副会长 王国平:它没有使用有污染的、不易降解的材料,而是就地取材,就用我们随处可见的石头、泥土、木头、竹子,这样低碳环保的材料完成了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

传统材料虽然方便环保,但千百年来也存在强度不足、防渗性能不好等问题,当时都江堰不得不年年进行维修养护。早在元代,人们就已经在尝试使用更加经久耐用的材料。进入现代社会,随着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的应用,传统的竹笼、杩槎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它们与现代技术结合之后的崭新后代,仍然继续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发挥着作用。

在这座新建的排洪堤坝上,一排排整齐的鹅卵石与混凝土砌筑在了一起,这就是用传统的干砌卵石技术升级改造而成的新技术——混凝土浆砌卵石。它不仅能够就地取材,节省建设成本,凹凸不平的表面也可以起到减缓水流的作用,目前都江堰渠首工程所有的新建堤岸都采用了这种新技术。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渠首管理处渠道站副站长 刘信:四大传统堰工技术,比如说杩槎围堰,我们在外江截流的时候一般也会沿用。还有竹笼,我们现在把它改进成钢丝笼、铅丝笼,但是它的结构形式是一样的。在抢险应急的时候都会用到。李冰治水的千年智慧至今仍在沿用,造福着我们灌区的百姓。

珍水万世 穿越千年的护水之“智”

都江堰不仅造就了天府之国的景象,也是我国古人顺应自然规律、协调人水关系的典范。千百年来积累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用水理念,展现了古人在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大智慧。今天,随着新技术的应用,都江堰正在创造人水和谐的新景象。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走进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的大厅,眼前是一块巨型的液晶屏幕,在这上面,灌区的地形地貌和渠系分布一目了然,这就是都江堰渠首的数字孪生系统。这个系统目前实现了对渠首枢纽以及59个闸门的联调联控,能够对岷江上游的来水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监控和智能化的调度,让岷江水从源头到田头实现“一键直达”。

这个刚刚建成不久的都江堰渠首数字孪生系统,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更加合理地对水资源进行分配。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工程师 李雪菲:根据多年来系统自动储存的一些历史数据,对我们上游的蓄水、来水和引水的情况进行智能分析,比如在枯水季节的时候,我们也保证了岷江正流有20个流量的生态用水,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人水和谐的自然统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自建成之日起,就秉承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理念。无坝引水不会对水资源吃干榨净,水引出后,最后还是会回到岷江,做到了“有借有还”。现代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也继承了古代的节水理念。目前每年岷江水有140亿立方米,灌区只引用100亿立方米,而在这100亿立方米中,还有近20亿立方米是生态用水。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万林:下一步我们正在研究从土壤墒情的情况、农作物需水的情况,来更精准地对我们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进行使用调配。

都江堰出土的这尊东汉时代的李冰石像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珍水万世焉”这五个字。这句话有两种解释,有人认为这个珍字是镇守的意思。但我更愿意采用另一种理解,就是永远珍惜我们的水资源。

在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的大厅里,屏幕上显示着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持续运行了2280年零152天。“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今天的都江堰,人与水相互依存,共同从悠久的历史,走向当代的繁荣。

2023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个。包括:

动物界69658个物种

植物界47100个物种

2023年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发布,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国家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3万多平方千米。 (略) 区的27个国家公园候选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全国*域国土面积的18%。

2023年生态环境部发布15个优秀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确定第三批7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命名第七批10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编辑:周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