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广州市2024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的公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发布广州市2024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的公告

   (略) 危险废 (略) (略) ,促进危险废 (略) 置行业有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按照《 (略) 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 (略) 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固体〔2023〕17号)要求, (略) 2024年危险废 (略) 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如下:

  一、 (略) 危险废物产生 (略) 置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市2023年度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下同)产生量84.*吨,安 (略) 置量84.*吨( (略) 置上年底贮存量),其中,委托持证经营单 (略) 置量49.*吨,委托符合豁免规定单 (略) 置量27.*吨,自 (略) 置量7.*吨。按委外转移方式统计,市内转移占比54%, (略) 转移占比43%,跨省转移占比3%。

  全市共产生31大类危险废物,其中产生量排名前五的类别分别 (略) 置残渣(HW1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 (略) 理废物(HW17)、含铜废物(HW22)、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09),共产生53.*吨,占产废总量的63.95%。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危险废 (略) 置能力建设,全市已基本形成“市内、 (略) 委 (略) 置为主,企业自 (略) 置、跨省委 (略) 置为辅”的危险废 (略) (略) 。

  二、 (略) 危险废 (略) 置能力分析

  截至2024年11月,全市危险废物持 (略) 置单位14家,核准危险废 (略) 置能力80.*吨/年,其中, (略) 置能力9.*吨/年, (略) 理能力24.*吨/年, (略) 置能力2.*吨/年,利用能力38.*吨/年,熔融能力*吨/年,高温蒸煮能力1.*吨/年,清洗能力3.*吨/年;危险废物持证收集单位16家,核准收集能力59.*吨/年。

  2023年, (略) 危险废物产生 (略) 置核准经营情况,我市危险废 (略) 置能力总体满足需求,但仍有部分类别综合利用能力不足。其中,危险废物焚烧、填埋 (略) 理能力基本满足需求; (略) 理能力显著过剩;综合利用方面,含铜蚀刻废液和含铜污泥利用能力富余,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铬集尘灰等少数危险废物暂无综合利用能力,生活垃圾焚 (略) 内生活垃圾填埋 (略) 置,含铬集 (略) 经营单位综合利用。

  2023年,广东省内危险废 (略) 场竞争激烈,我市危险废 (略) 置设施平均负荷率仅28%,危险废物收集设施平均负荷率仅15%,收 (略) 置设施低负荷运营。

  三、危险废 (略) 置项目建设投资建议

  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环境管理,推动补强短板弱项,健全 (略) 络,避免行业同质化、低水平发展,推动危险废 (略) 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建议社会资本投资重点关注下列内容:

  (一)鼓励危险废物综合利用 (略) 置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示范、推广;鼓励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铬集尘灰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项目建设;支持现有持证经营单位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鼓励现有 (略) 内综 (略) 置单位开展合作,充分运用信息化、 (略) 、智能监控等手段,实现危险废物的智能化收运和高值化利用,优化危险废物管理延伸服务。

  (二)鼓励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大的单位自行建设危险废 (略) 置设施,项目建设应符合环评文件及其批复要求, (略) 置能力依法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现有自建危险废 (略) 置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建设高标准的危险废物自 (略) 置设施。

  (三)谨慎投资同质化的危险废 (略) 理项目、含铜蚀刻废液和含铜污泥综合利用项目。

  (四)鼓励转移危险废物时遵循就近原则,综合考虑环境风险是否可控、 (略) 置能力是否匹配、技术和价格是否合理等因素,优先将危 (略) 内有资质 (略) 理,降低运输成本,减小运输环境风险。

  请投资者理 (略) 危险废 (略) 场,在投资危险废 (略) 置设施建设时,充分做好项目可 (略) 场调研,防范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略) (略)

  2024年11月25日



   (略) 危险废 (略) (略) ,促进危险废 (略) 置行业有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按照《 (略) 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 (略) 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固体〔2023〕17号)要求, (略) 2024年危险废 (略) 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如下:

  一、 (略) 危险废物产生 (略) 置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市2023年度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下同)产生量84.*吨,安 (略) 置量84.*吨( (略) 置上年底贮存量),其中,委托持证经营单 (略) 置量49.*吨,委托符合豁免规定单 (略) 置量27.*吨,自 (略) 置量7.*吨。按委外转移方式统计,市内转移占比54%, (略) 转移占比43%,跨省转移占比3%。

  全市共产生31大类危险废物,其中产生量排名前五的类别分别 (略) 置残渣(HW1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 (略) 理废物(HW17)、含铜废物(HW22)、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09),共产生53.*吨,占产废总量的63.95%。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危险废 (略) 置能力建设,全市已基本形成“市内、 (略) 委 (略) 置为主,企业自 (略) 置、跨省委 (略) 置为辅”的危险废 (略) (略) 。

  二、 (略) 危险废 (略) 置能力分析

  截至2024年11月,全市危险废物持 (略) 置单位14家,核准危险废 (略) 置能力80.*吨/年,其中, (略) 置能力9.*吨/年, (略) 理能力24.*吨/年, (略) 置能力2.*吨/年,利用能力38.*吨/年,熔融能力*吨/年,高温蒸煮能力1.*吨/年,清洗能力3.*吨/年;危险废物持证收集单位16家,核准收集能力59.*吨/年。

  2023年, (略) 危险废物产生 (略) 置核准经营情况,我市危险废 (略) 置能力总体满足需求,但仍有部分类别综合利用能力不足。其中,危险废物焚烧、填埋 (略) 理能力基本满足需求; (略) 理能力显著过剩;综合利用方面,含铜蚀刻废液和含铜污泥利用能力富余,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铬集尘灰等少数危险废物暂无综合利用能力,生活垃圾焚 (略) 内生活垃圾填埋 (略) 置,含铬集 (略) 经营单位综合利用。

  2023年,广东省内危险废 (略) 场竞争激烈,我市危险废 (略) 置设施平均负荷率仅28%,危险废物收集设施平均负荷率仅15%,收 (略) 置设施低负荷运营。

  三、危险废 (略) 置项目建设投资建议

  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环境管理,推动补强短板弱项,健全 (略) 络,避免行业同质化、低水平发展,推动危险废 (略) 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建议社会资本投资重点关注下列内容:

  (一)鼓励危险废物综合利用 (略) 置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示范、推广;鼓励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铬集尘灰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项目建设;支持现有持证经营单位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鼓励现有 (略) 内综 (略) 置单位开展合作,充分运用信息化、 (略) 、智能监控等手段,实现危险废物的智能化收运和高值化利用,优化危险废物管理延伸服务。

  (二)鼓励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大的单位自行建设危险废 (略) 置设施,项目建设应符合环评文件及其批复要求, (略) 置能力依法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现有自建危险废 (略) 置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建设高标准的危险废物自 (略) 置设施。

  (三)谨慎投资同质化的危险废 (略) 理项目、含铜蚀刻废液和含铜污泥综合利用项目。

  (四)鼓励转移危险废物时遵循就近原则,综合考虑环境风险是否可控、 (略) 置能力是否匹配、技术和价格是否合理等因素,优先将危 (略) 内有资质 (略) 理,降低运输成本,减小运输环境风险。

  请投资者理 (略) 危险废 (略) 场,在投资危险废 (略) 置设施建设时,充分做好项目可 (略) 场调研,防范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略) (略)

  2024年11月25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