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2025年度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征集2025年度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的通知

(略) (部):

根据《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沪粮规〔2023〕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为进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现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研究单位。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题目与要点

(一) (略) 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分类指引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略) 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提供分灾种、分层级、分部门的准则和规范,重点解决应急救灾物资“储什么”“储多少”“谁来储”“怎么储”等难题,推动基层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市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现状;

(2) (略) 置事件类型,市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品类、数量划分指引;

(3)市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责任主体、规模、布局、方式指引;

(4) (略) 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 (略) 径、突破口及举措建议。

(二)粮仓保温隔热创新技术在粮库升级改造中应用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以提升地方储备仓房储粮效果为目标,在粮库升级改造中,分析选配适宜的绿色储粮设施设备、工艺及材料等,实现“温控储藏保质保鲜、药剂使用减量增效、仓储作业环境友好”目标。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上海粮仓现状;

(2)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与绿色仓储技术;

(3)保温隔热和气密有关材料及工艺技术,物理、生物源储粮药剂等绿色防护技术;

(4)相关技术在 (略) 域粮库升级改造中有实例应用并有良好效果。

(三)上海“星级粮库”创建评定体系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借鉴酒店“星级”评定方法,导入“星级”管理模式,开展上海“星级粮库”创建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评定, (略)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上海“星级粮库”创建评价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仓房结构、气密性、保温隔热性能,温湿控制等绿色储粮技术、粮库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等);

(2)上海“星级粮库”创建评定方案、评定程序及运用。

(四)新粮陈粮判定方法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目前国家只有稻谷的新鲜度的判定方法,但无法解决政府储备粮入库快速判定掺混粮收获年份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解决目前政府储备粮食和粮食收购期间对最新粮食收获年份的判定(可优先研究稻谷),推动形成相关判定标准。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研究判定当年收获和存放超3个月以上粮食的可量化判定指标;

(2)评判方法(指标)运用研究。

(五)大米新陈度综合评价规范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国家现仅有稻谷新鲜度的测定与判别方法,尚无判定大米新陈度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大米新陈度综合评价技术规范,为相关监管部门评价大米的新陈度及掺陈米的检测提供依据。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新陈度的大米样品收集及检测,检测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指标(透明度、黄度)、食味指标(综合食味值)、理化指标(水分、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仪器分析指标(新鲜度仪、快速测鲜仪)等,统计分析各指标与大米新陈度的相关性;

(2)研究设计大米新陈度综合评价体系;

(3)形成大米新陈度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六)仓内散装粮食数量判定技术(设备)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按照上海粮食库存检查要求,研究便捷操作、精准测定技术(设备),解决上海粮食库存检查现有测算(红外线)方案准确度或操作便捷性问题。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根据上海粮食库存检查要素,研制精准性高且易便携的设备,误差率不大于2%。推广应用后能作为法定判定依据。

(七)上海粮食储备仓库安全指数评价体系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从软硬件设施和业务、技术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储备仓库适合储存粮食评估方法,建立综合各类外因和内因结合的评价体系。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从仓库的储存性能、周边危险源判定、内控管理制度等方面,设定安全指数评价因素;

(2)评价方法、标准及相应的安全评价指标等。

(八)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对比及转化应用调查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贯彻“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理念,研究稻米适度加工技术转化应用存在的难点、堵点,探索提 (略) 场消费实际的加工精度指标和 (略) 径。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对比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和传统加工技术在工艺原理、出米率、加工能耗等方面差异,研究不同加工精度的谷物营养素含量、感官食味差异、市场接受度等;

(2)调研适度加工技术转化应用、市场推广情况及存在问题;

(3)探索 (略) 粮食保供需求,全谷物营养消费理念的稻米适度加工 (略) 径和商业推广模式。

(九)上海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上海作为全国首批装配式 (略) ,新建粮库项目 (略) 统一的装配率要求。 (略) 粮仓建设项目、本市其它相近项目预制装配情况,对浅圆仓、平房仓、成品粮楼房仓等粮仓建设项目如何平衡高标准粮仓要求和装配率要求给出合理建议。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浅圆仓作为构筑物的优劣比较;

(2)浅圆仓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优劣比较;

(3)高标准平房仓、成品粮楼房仓装配标准提高的可行 (略) 径。

(十)大米储存品质判定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政府储备粮食在春秋季普查时需要检测粮食储存品质情况,及时轮出正常储存年限内但已不宜存粮食。目前大米没有储存品质判定指标。研究大米是否宜存的可定性量化指标及运用方法,确保储存安全。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适用于大米宜存判定的指标及运用方法;

(2)储备大米控温储存情况下保质期适用标准。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体:有关科研机构、院校、企业等。

(二)申报条件:申报单位需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够组建高素质的研究团队,为科技创新研究、应用和推广提供条件,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研究团队负责人应当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研究总体设计、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内容撰写等发挥主要作用;研究团队成员一般不超过10人。

(三)申报材料:填写《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表》(详见附件1),研究核心内容需与研究方向匹配。

三、其他事项

(一)各区粮食和 (略) ,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等可根据研究重点做好研究项目征集推荐。

(二)市粮食 (略) 根据《管理办法》组织实施本年度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科技创新研究,对研究项目申报书进行审核,按程序择优遴选, (略) 粮食和 (略) (略) 站发布公告信息。项目结题时间原则上为2025年10月底,并按程序对符合结题要求的研究成果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三)研究成果知识 (略) 粮食和 (略) 所有。项目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如公开发表研究成果,必须事 (略) 粮食和 (略) 同意,在所发表成果上必须标明“本项研究项 (略) 粮食和 (略) 资助”等字样。

本校安排:

请依托本校申报的老师仔细阅读通知要求,将《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表》(附件1,注意表格每项内容字数不超过800字) (略) ,学院做好师风师德等相关审查后,于1月16日16:00前将附件1、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邮箱:*@*26.com,并将附件一纸质材料(双面打印)提交勤业楼410, (略) 统一申请盖章,逾期后填报不予以受理。

联系人:詹伟

联系电话:#

邮箱:*@*26.com

科 (略)

2025年1月6日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表.docx

附件2、申请清单.xls


(略) (部):

根据《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沪粮规〔2023〕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为进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现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研究单位。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题目与要点

(一) (略) 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分类指引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略) 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提供分灾种、分层级、分部门的准则和规范,重点解决应急救灾物资“储什么”“储多少”“谁来储”“怎么储”等难题,推动基层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市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现状;

(2) (略) 置事件类型,市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品类、数量划分指引;

(3)市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责任主体、规模、布局、方式指引;

(4) (略) 级、区级、街镇级应急救灾 (略) 径、突破口及举措建议。

(二)粮仓保温隔热创新技术在粮库升级改造中应用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以提升地方储备仓房储粮效果为目标,在粮库升级改造中,分析选配适宜的绿色储粮设施设备、工艺及材料等,实现“温控储藏保质保鲜、药剂使用减量增效、仓储作业环境友好”目标。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上海粮仓现状;

(2)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与绿色仓储技术;

(3)保温隔热和气密有关材料及工艺技术,物理、生物源储粮药剂等绿色防护技术;

(4)相关技术在 (略) 域粮库升级改造中有实例应用并有良好效果。

(三)上海“星级粮库”创建评定体系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借鉴酒店“星级”评定方法,导入“星级”管理模式,开展上海“星级粮库”创建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评定, (略)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上海“星级粮库”创建评价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仓房结构、气密性、保温隔热性能,温湿控制等绿色储粮技术、粮库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等);

(2)上海“星级粮库”创建评定方案、评定程序及运用。

(四)新粮陈粮判定方法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目前国家只有稻谷的新鲜度的判定方法,但无法解决政府储备粮入库快速判定掺混粮收获年份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解决目前政府储备粮食和粮食收购期间对最新粮食收获年份的判定(可优先研究稻谷),推动形成相关判定标准。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研究判定当年收获和存放超3个月以上粮食的可量化判定指标;

(2)评判方法(指标)运用研究。

(五)大米新陈度综合评价规范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国家现仅有稻谷新鲜度的测定与判别方法,尚无判定大米新陈度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大米新陈度综合评价技术规范,为相关监管部门评价大米的新陈度及掺陈米的检测提供依据。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新陈度的大米样品收集及检测,检测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指标(透明度、黄度)、食味指标(综合食味值)、理化指标(水分、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仪器分析指标(新鲜度仪、快速测鲜仪)等,统计分析各指标与大米新陈度的相关性;

(2)研究设计大米新陈度综合评价体系;

(3)形成大米新陈度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六)仓内散装粮食数量判定技术(设备)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按照上海粮食库存检查要求,研究便捷操作、精准测定技术(设备),解决上海粮食库存检查现有测算(红外线)方案准确度或操作便捷性问题。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根据上海粮食库存检查要素,研制精准性高且易便携的设备,误差率不大于2%。推广应用后能作为法定判定依据。

(七)上海粮食储备仓库安全指数评价体系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从软硬件设施和业务、技术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储备仓库适合储存粮食评估方法,建立综合各类外因和内因结合的评价体系。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从仓库的储存性能、周边危险源判定、内控管理制度等方面,设定安全指数评价因素;

(2)评价方法、标准及相应的安全评价指标等。

(八)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对比及转化应用调查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贯彻“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理念,研究稻米适度加工技术转化应用存在的难点、堵点,探索提 (略) 场消费实际的加工精度指标和 (略) 径。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对比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和传统加工技术在工艺原理、出米率、加工能耗等方面差异,研究不同加工精度的谷物营养素含量、感官食味差异、市场接受度等;

(2)调研适度加工技术转化应用、市场推广情况及存在问题;

(3)探索 (略) 粮食保供需求,全谷物营养消费理念的稻米适度加工 (略) 径和商业推广模式。

(九)上海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上海作为全国首批装配式 (略) ,新建粮库项目 (略) 统一的装配率要求。 (略) 粮仓建设项目、本市其它相近项目预制装配情况,对浅圆仓、平房仓、成品粮楼房仓等粮仓建设项目如何平衡高标准粮仓要求和装配率要求给出合理建议。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浅圆仓作为构筑物的优劣比较;

(2)浅圆仓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优劣比较;

(3)高标准平房仓、成品粮楼房仓装配标准提高的可行 (略) 径。

(十)大米储存品质判定研究

1.研究目的与要求

政府储备粮食在春秋季普查时需要检测粮食储存品质情况,及时轮出正常储存年限内但已不宜存粮食。目前大米没有储存品质判定指标。研究大米是否宜存的可定性量化指标及运用方法,确保储存安全。

2.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适用于大米宜存判定的指标及运用方法;

(2)储备大米控温储存情况下保质期适用标准。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体:有关科研机构、院校、企业等。

(二)申报条件:申报单位需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够组建高素质的研究团队,为科技创新研究、应用和推广提供条件,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研究团队负责人应当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研究总体设计、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内容撰写等发挥主要作用;研究团队成员一般不超过10人。

(三)申报材料:填写《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表》(详见附件1),研究核心内容需与研究方向匹配。

三、其他事项

(一)各区粮食和 (略) ,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等可根据研究重点做好研究项目征集推荐。

(二)市粮食 (略) 根据《管理办法》组织实施本年度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科技创新研究,对研究项目申报书进行审核,按程序择优遴选, (略) 粮食和 (略) (略) 站发布公告信息。项目结题时间原则上为2025年10月底,并按程序对符合结题要求的研究成果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三)研究成果知识 (略) 粮食和 (略) 所有。项目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如公开发表研究成果,必须事 (略) 粮食和 (略) 同意,在所发表成果上必须标明“本项研究项 (略) 粮食和 (略) 资助”等字样。

本校安排:

请依托本校申报的老师仔细阅读通知要求,将《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表》(附件1,注意表格每项内容字数不超过800字) (略) ,学院做好师风师德等相关审查后,于1月16日16:00前将附件1、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邮箱:*@*26.com,并将附件一纸质材料(双面打印)提交勤业楼410, (略) 统一申请盖章,逾期后填报不予以受理。

联系人:詹伟

联系电话:#

邮箱:*@*26.com

科 (略)

2025年1月6日

(略) 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表.docx

附件2、申请清单.xls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