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富硒有机农业产业项目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施甸县富硒有机农业产业项目


产业分类:第一产业/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地点:施甸县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概述:以“绿色富硒”为产品定位,通过科研团队研制系列富硒产品,壮大硒产业规模,形成富硒产业集群,把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借助“天然富硒”土地的能效,充分发挥施甸县立体型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资源禀赋,拟发展粮食、玉米、蔬菜等粮蔬种业研发培育、规模化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生猪、肉牛等育种、养殖等产业化发展。

项目实施依据:《中 (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略)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项目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略) 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科研基地、养殖种植基地、“保山猪”研发基地,拟发展粮食、玉米、蔬菜等粮蔬种业研发培育、规模化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

2.建设期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项目配套条件:

1.产业配套:一是2019年6月,施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 (略) 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同时获得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和水稻制繁种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扶持,目前有30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到施甸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品种选育和亲本繁殖工作,有5家企业开展玉米育种工作,天然富硒土地已通过中国地质学会认定,已编制完成《施甸县关于打造高山硒都的工作方案》。二是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农大、隆平高科、金健种业等三十多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 (略) 副 (略) 士、中国水稻研究所 (略) 士、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等科学家曾多次到基地检查指导工作,聘请了湖南农 (略) 院长唐文帮教授等知名专家为施甸县水稻种业发展顾问。三是项目已分年度得到#元国家“制种大县”项目奖补扶持,正在开展部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不在水源保护地、公益林、国家级自 (略) 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等。

2.资源配套:施甸县属中海拔亚热带低纬山地季 (略) ,四面环山,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动植物生长,物种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6℃左右,全年无霜期330天,年均降雨量969.7毫米;年均日照数2193.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70%。县内最高海拔2895.4米,最低海拔560米,海拔高差大,受高原山地怒江断裂峡谷的影响,温度垂直变化较明显,形成典 (略) 立体气候,物种丰富。现有耕地87.#亩,保有基本农田#亩,现有水库86座,总库容9434.#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用水。在种植方面,施甸种植粮食#亩、蔬菜12.#亩、玉米27.#亩、“两青”作物#亩,水果种植5.#亩。养殖方面,施甸属生猪调出大县,2022年出栏生猪#头、肉牛5.#头。区域内有六个中型水库,排灌系统完善,大旱之年能保证在最佳节令播种和栽插。

要素保障情况:

区位: 施甸县毗邻南亚、东南亚,连接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处亚 (略) 口,在国家“ (略) ”倡议中,处于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皎漂、昆明至腾冲辐射缅甸密支那连接南亚这两大通道、两大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位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核心位置,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条件最优、路程最短、辐射人口最多的通道,区位优势显著。

交通:施甸县毗 (略) 蒲缥货运站、G56杭 (略) 出口,S41维(西)永(德) (略) 、320国道、229省道和正在建设 (略) 穿境而过。距保山机场车程仅20分钟,距 (略) 蒲缥货运站20公里范围内,距昆明571公里,紧邻5个国家级口岸(清水河口岸、南伞口岸、瑞丽姐告口岸、畹町口岸、腾冲猴桥口岸)。

水价:生活用水#(元/立方米),非生活用水#(元/立方米),特殊行业用水#(元/立方米)。

电价:农业生产用电不满1千伏0.#(元/千瓦时)、1-10千伏0.#(元/千瓦时),35-110千伏0.#(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不满1千伏0.#(元/千瓦时)、1-10千伏0.#(元/千瓦时)、35-110千伏0.#(元/千瓦时)。大工业用电1-10千伏0.#(元/千瓦时)、35-110千伏0.#(元/千瓦时)、110千伏0.#(元/千瓦时)。

省、市、县已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

1.《 (略) 场化招商引资奖补办法(试行)》(云投促发〔2023〕7号);

2.施甸县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优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根据项目情况而定。

2.筹措方式:银行贷款、企业自筹。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等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施甸县 (略)

联 系 人:张金玉

联系电话:#(工作手机)

传真:0875—#

电子邮箱:*@*26.com



产业分类:第一产业/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地点:施甸县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概述:以“绿色富硒”为产品定位,通过科研团队研制系列富硒产品,壮大硒产业规模,形成富硒产业集群,把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借助“天然富硒”土地的能效,充分发挥施甸县立体型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资源禀赋,拟发展粮食、玉米、蔬菜等粮蔬种业研发培育、规模化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生猪、肉牛等育种、养殖等产业化发展。

项目实施依据:《中 (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略)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项目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略) 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科研基地、养殖种植基地、“保山猪”研发基地,拟发展粮食、玉米、蔬菜等粮蔬种业研发培育、规模化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

2.建设期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项目配套条件:

1.产业配套:一是2019年6月,施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 (略) 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同时获得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和水稻制繁种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扶持,目前有30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到施甸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品种选育和亲本繁殖工作,有5家企业开展玉米育种工作,天然富硒土地已通过中国地质学会认定,已编制完成《施甸县关于打造高山硒都的工作方案》。二是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农大、隆平高科、金健种业等三十多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 (略) 副 (略) 士、中国水稻研究所 (略) 士、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等科学家曾多次到基地检查指导工作,聘请了湖南农 (略) 院长唐文帮教授等知名专家为施甸县水稻种业发展顾问。三是项目已分年度得到#元国家“制种大县”项目奖补扶持,正在开展部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不在水源保护地、公益林、国家级自 (略) 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等。

2.资源配套:施甸县属中海拔亚热带低纬山地季 (略) ,四面环山,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动植物生长,物种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6℃左右,全年无霜期330天,年均降雨量969.7毫米;年均日照数2193.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70%。县内最高海拔2895.4米,最低海拔560米,海拔高差大,受高原山地怒江断裂峡谷的影响,温度垂直变化较明显,形成典 (略) 立体气候,物种丰富。现有耕地87.#亩,保有基本农田#亩,现有水库86座,总库容9434.#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用水。在种植方面,施甸种植粮食#亩、蔬菜12.#亩、玉米27.#亩、“两青”作物#亩,水果种植5.#亩。养殖方面,施甸属生猪调出大县,2022年出栏生猪#头、肉牛5.#头。区域内有六个中型水库,排灌系统完善,大旱之年能保证在最佳节令播种和栽插。

要素保障情况:

区位: 施甸县毗邻南亚、东南亚,连接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处亚 (略) 口,在国家“ (略) ”倡议中,处于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皎漂、昆明至腾冲辐射缅甸密支那连接南亚这两大通道、两大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位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核心位置,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条件最优、路程最短、辐射人口最多的通道,区位优势显著。

交通:施甸县毗 (略) 蒲缥货运站、G56杭 (略) 出口,S41维(西)永(德) (略) 、320国道、229省道和正在建设 (略) 穿境而过。距保山机场车程仅20分钟,距 (略) 蒲缥货运站20公里范围内,距昆明571公里,紧邻5个国家级口岸(清水河口岸、南伞口岸、瑞丽姐告口岸、畹町口岸、腾冲猴桥口岸)。

水价:生活用水#(元/立方米),非生活用水#(元/立方米),特殊行业用水#(元/立方米)。

电价:农业生产用电不满1千伏0.#(元/千瓦时)、1-10千伏0.#(元/千瓦时),35-110千伏0.#(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不满1千伏0.#(元/千瓦时)、1-10千伏0.#(元/千瓦时)、35-110千伏0.#(元/千瓦时)。大工业用电1-10千伏0.#(元/千瓦时)、35-110千伏0.#(元/千瓦时)、110千伏0.#(元/千瓦时)。

省、市、县已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

1.《 (略) 场化招商引资奖补办法(试行)》(云投促发〔2023〕7号);

2.施甸县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优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根据项目情况而定。

2.筹措方式:银行贷款、企业自筹。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等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施甸县 (略)

联 系 人:张金玉

联系电话:#(工作手机)

传真:0875—#

电子邮箱:*@*26.com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