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社会公众征求《修水县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向社会公众征求《修水县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求,完善既有住宅的使用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宜居水平,贯彻以 (略) 建设管理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我局起草了《修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一、征集时间:2025年1月13日——2月13日

二、征集方式

1.邮件反馈:*@*63.com

2.联系电话:0792-*

3.书面反馈:通过信函方 (略) 修水县山谷大道463号(邮政编码:*),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附件:《修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5年1月13日


修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求,完善既有住宅的使用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宜居水平,贯彻以 (略) 建设管理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应当遵循“业主主体、社区自治、政府引导、各方支持、注重安全、增进和谐”的原则,既要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职能,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良好氛围,更要发挥住宅业主作为物权所有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业主意愿,提倡业主以“民主促民生”的方式通过协商解决加装电梯中的矛盾,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二、实施主体

既有住宅需要加装电梯的,应当由本单元内相关业主作为加装电梯的申请人,负责提出申请、统一意见、资金筹集、设备采购、工程实施、安全管理、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并对加装电梯建设和使用期间的质量安全负总责,同时作为建设主体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公有或者单位自管的既有住宅由其所有权人或者委托管理人作为申请人。申请人可以委托业主代表、资信良好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加装电梯项目的实施主体。委托人应当与受托人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鼓励业主委员会、既有住宅原产权单位、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积极参与加装电梯的组织、实施工作。

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自行管理的职工住宅组织实施加装电梯工作。

三、申请条件

修 (略) 范围内的既有住宅,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的,可以依法申请加装电梯。

1.城 (略) 范围内,具有合法的权属证明(含安置协议),非单一产权;

2.电梯加装在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

3.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围和计划;

4.建筑结构、消防安全等符合加装条件;

5.四层及以上且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无电梯住宅(不含别墅);

6.申请人应当征求所在单元全体业主意见,经本单元建筑物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后,签订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还应当征得该专有部分的业主同意。

(略) 基础设施和功能明显不足的保障性住宅、城中村(返还地)、单位自管房需要加装电梯的,可以参照本方案执行。

四、实施程序

(一)编制方案。申请人应当在查阅资料、现场勘察基础上,编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初步方案。加装电梯初步方案应当包括拟加装电梯的平面图、外立面效果图等,明确拟加装电梯的具体位置、电梯尺寸、梯井高度、周边环境和绿地绿化占用情况等内容。

(二)备案公示。经申请人书面提出,由所 (略) 居民委员会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和初步方案在拟加装电梯住宅的单元楼道口、小区公示栏等显著位置公示七天。公示期满后,因加装电梯直接受到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无实名制书面反对意见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在申请人递交的加装电梯项目申请表上盖章确认无实名制书面反对意见情况。

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和初步方案公示期间,因加装电梯直接受到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有实名制书面反对意见的,由相关当事人协商解决加装电梯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权益受损等事宜,也可以委托业主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进行协调。

相关当事人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协商不成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调解;相关当事人 (略) 居民委员会调解或者经调解仍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协调会、听证会等方式组织调解;对老年人、残疾人居住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大调解力度,引导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化解纠纷。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调解、听证情况进行记录,并分别在申请人递交的加装电梯项目申请表上盖章确认调解结果。

(三)施工图设计。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设计单位在已公示的初步方案基础上,按照建筑设计、结构安全、特种设备和消防安全等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编制加装电梯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加装电梯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经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图审机构审核并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四)联合审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申请人应当向县住房和 (略) 申请联合审查,并提交以下材料:

1. (略) 居民委员会及街 (略) 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盖章确认的加装电梯项目申请表;

2.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调解情况记录,街 (略) 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调解、听证情况记录;

3.经公示的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初步方案;

4.加装电梯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工程预算)及第三方图审机构审核意见;

5.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公示情况说明(附单元楼道口、公示栏公示照片);

6.相关业主的身份证明、房屋权属证明;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县住房和 (略) 按照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能的要求,组织召集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县住房和 (略) 自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可以根据加装电梯项目实际征求建筑设计、结构安全、特种设备等相关专家的意见。

电力、水务、燃气、通信、网络等相关管线单位对联合审查通过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应当开通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手续,实施管线迁移改造。

(五)项目监督。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人应当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负责工程施工和监理,签订书面委托施工合同和委托监理合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施工前,申请人应当向县住房和 (略) 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提交以下材料,接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1.安全生产措施备案表;

2.审查意见表;

3.经第三方图审机构审核通过的有效施工图设计文件;

4.委托施工合同和委托监理合同;

5.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并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负总责。加装电梯施工可能对周边房屋使用安全造成影响的,申请人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周边房屋进行安全影响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对联合审查同意的加装电梯项目,其他单位和个人应当为加装电梯施工提供必要的便利。

(六)竣工验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安装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实施,并应当符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电梯安装单位应当在安装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电梯安装情况 (略) 场监督管理部门,并依法向具有法定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完工并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后,申请人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电梯安装单位对加装电梯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竣工验收后,申请人应当将竣工资料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七)运行维保。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人为电梯使用单位,负责加装电梯的日常使用和运行管理。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人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管理人依法履行电梯使用单位义务;未委托他人管理的,由申请人协商确定的实际负责人依法履行电梯安全使用管理义务。加装电梯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改造维修、检验检测、安全监督管理等,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鼓励加装电梯申请人投保电梯综合服务保险。

五、职责分工

(一)县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住房和 (略) 负责本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政策制定及操作指南、会同县财政部门制定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县 (略) 负责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规划设计和外立面的审批工作。

县市场 (略) 负责电梯安装、维保、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财政部门负责会 (略) 制定财政资金奖补办法,做好资金保障落实和资金监督管理使用工作。

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积金的提取办法。

供电、供水、供气、电信、网通等相关管线单位负责管线及其他配套设施的现场踏勘、迁移改造等工作。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略)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负 (略) 内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政策宣传、动员指导、矛盾协调等工作。

六、资金筹措

按照“谁受益,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所需的建设、运行使用、维护管理资金由相关业主共同承担。所需资金按照以下方式筹集:

(一)按比率分摊。由业主按照一定的分摊比例共同出资,分摊比例由共同出资业主协商约定。

(二)提取住房公积金。出资加装电梯的业主,可以提取业主本人及其配偶的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加装电梯个人分摊费用。

提取住房公积金额度不超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费用扣除政府奖补后的个人分摊金额。

(三)原产权单位或者原房改售房单位(不包括财政拨款的预算单位)出资。

七、政策保障

(一)既有住宅在该物 (略) 域的建设用地红线内加装电梯的,不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加装电梯所涉及的体量不纳入建筑间距计算。

(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征收新增建筑面积地价款, (略) 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其他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电网企业应免收(临时)接 (略) 增容费。

(三)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涉及供水、供电、供气、电信、 (略) 通等专业经营单位的管线迁移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改造的,相关专业经营单位应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先、优惠(按成本价收费)办理。

(四)县人民政府可以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统筹纳入 (略) 成片更新改造、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综合实施管线迁移、绿化迁改等施工。

(五)鼓励和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居住的 (略) 住宅依法加装电梯。研究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推进工作。

(六)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给予财政资金奖励补助。

(略) (略) 范围内四层及以上的非单一产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府给予*元/台的奖励补助,奖励补助资金由县财政承担。住房公积金提取和县政府奖补资金应在加装电梯竣工验收合格并提交相关材料后,按规定程序办理。

(七)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建设方案设计时,应满足《江西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范要求。

八、其他

1.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安全适用、经济美观、风貌协调的原则,尽量减少对底层住宅以及相邻建筑的不利影响,尽量减 (略) (略) 和绿地绿化的占用, (略) (略) , (略) 规划实施,不得增加或者变相增加与加装电梯无关的空间。

2.因加装电梯必须适当增加住宅使用面积时,所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建筑物面积,不计入各分户业主的住宅产权面积,不办理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3.既有住宅加装的电梯投入使用后,相关业主可以利用电梯投放商业广告收入等资金用于电梯的维护保养、改造维修、检验检测。维修、更新和改造电梯的,可以按规定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和公有住房售后维修资金。

4.既有住宅加装的电梯应当安装具备运行参数采集、 (略) 络传输、自动报警、实时通话等功能的智慧电梯系统,按照规定配备统一接口, (略) 场 (略) 开放。

5.因转让、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加装电梯住宅所有权的,由住宅受让人依法承继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修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修府办发〔2020〕55号)在本方案印发后即废止。


附件下载:

关联导读: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求,完善既有住宅的使用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宜居水平,贯彻以 (略) 建设管理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我局起草了《修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一、征集时间:2025年1月13日——2月13日

二、征集方式

1.邮件反馈:*@*63.com

2.联系电话:0792-*

3.书面反馈:通过信函方 (略) 修水县山谷大道463号(邮政编码:*),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附件:《修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5年1月13日


修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求,完善既有住宅的使用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宜居水平,贯彻以 (略) 建设管理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应当遵循“业主主体、社区自治、政府引导、各方支持、注重安全、增进和谐”的原则,既要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职能,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良好氛围,更要发挥住宅业主作为物权所有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业主意愿,提倡业主以“民主促民生”的方式通过协商解决加装电梯中的矛盾,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二、实施主体

既有住宅需要加装电梯的,应当由本单元内相关业主作为加装电梯的申请人,负责提出申请、统一意见、资金筹集、设备采购、工程实施、安全管理、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并对加装电梯建设和使用期间的质量安全负总责,同时作为建设主体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公有或者单位自管的既有住宅由其所有权人或者委托管理人作为申请人。申请人可以委托业主代表、资信良好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加装电梯项目的实施主体。委托人应当与受托人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鼓励业主委员会、既有住宅原产权单位、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积极参与加装电梯的组织、实施工作。

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自行管理的职工住宅组织实施加装电梯工作。

三、申请条件

修 (略) 范围内的既有住宅,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的,可以依法申请加装电梯。

1.城 (略) 范围内,具有合法的权属证明(含安置协议),非单一产权;

2.电梯加装在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

3.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围和计划;

4.建筑结构、消防安全等符合加装条件;

5.四层及以上且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无电梯住宅(不含别墅);

6.申请人应当征求所在单元全体业主意见,经本单元建筑物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后,签订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还应当征得该专有部分的业主同意。

(略) 基础设施和功能明显不足的保障性住宅、城中村(返还地)、单位自管房需要加装电梯的,可以参照本方案执行。

四、实施程序

(一)编制方案。申请人应当在查阅资料、现场勘察基础上,编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初步方案。加装电梯初步方案应当包括拟加装电梯的平面图、外立面效果图等,明确拟加装电梯的具体位置、电梯尺寸、梯井高度、周边环境和绿地绿化占用情况等内容。

(二)备案公示。经申请人书面提出,由所 (略) 居民委员会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和初步方案在拟加装电梯住宅的单元楼道口、小区公示栏等显著位置公示七天。公示期满后,因加装电梯直接受到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无实名制书面反对意见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在申请人递交的加装电梯项目申请表上盖章确认无实名制书面反对意见情况。

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和初步方案公示期间,因加装电梯直接受到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有实名制书面反对意见的,由相关当事人协商解决加装电梯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权益受损等事宜,也可以委托业主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进行协调。

相关当事人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协商不成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调解;相关当事人 (略) 居民委员会调解或者经调解仍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协调会、听证会等方式组织调解;对老年人、残疾人居住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大调解力度,引导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化解纠纷。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调解、听证情况进行记录,并分别在申请人递交的加装电梯项目申请表上盖章确认调解结果。

(三)施工图设计。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设计单位在已公示的初步方案基础上,按照建筑设计、结构安全、特种设备和消防安全等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编制加装电梯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加装电梯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经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图审机构审核并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四)联合审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申请人应当向县住房和 (略) 申请联合审查,并提交以下材料:

1. (略) 居民委员会及街 (略) 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盖章确认的加装电梯项目申请表;

2.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调解情况记录,街 (略) 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调解、听证情况记录;

3.经公示的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初步方案;

4.加装电梯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工程预算)及第三方图审机构审核意见;

5.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公示情况说明(附单元楼道口、公示栏公示照片);

6.相关业主的身份证明、房屋权属证明;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县住房和 (略) 按照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能的要求,组织召集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县住房和 (略) 自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可以根据加装电梯项目实际征求建筑设计、结构安全、特种设备等相关专家的意见。

电力、水务、燃气、通信、网络等相关管线单位对联合审查通过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应当开通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手续,实施管线迁移改造。

(五)项目监督。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人应当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负责工程施工和监理,签订书面委托施工合同和委托监理合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施工前,申请人应当向县住房和 (略) 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提交以下材料,接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1.安全生产措施备案表;

2.审查意见表;

3.经第三方图审机构审核通过的有效施工图设计文件;

4.委托施工合同和委托监理合同;

5.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并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负总责。加装电梯施工可能对周边房屋使用安全造成影响的,申请人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周边房屋进行安全影响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对联合审查同意的加装电梯项目,其他单位和个人应当为加装电梯施工提供必要的便利。

(六)竣工验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安装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实施,并应当符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电梯安装单位应当在安装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电梯安装情况 (略) 场监督管理部门,并依法向具有法定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完工并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后,申请人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电梯安装单位对加装电梯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竣工验收后,申请人应当将竣工资料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七)运行维保。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人为电梯使用单位,负责加装电梯的日常使用和运行管理。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人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管理人依法履行电梯使用单位义务;未委托他人管理的,由申请人协商确定的实际负责人依法履行电梯安全使用管理义务。加装电梯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改造维修、检验检测、安全监督管理等,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鼓励加装电梯申请人投保电梯综合服务保险。

五、职责分工

(一)县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住房和 (略) 负责本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政策制定及操作指南、会同县财政部门制定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县 (略) 负责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规划设计和外立面的审批工作。

县市场 (略) 负责电梯安装、维保、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财政部门负责会 (略) 制定财政资金奖补办法,做好资金保障落实和资金监督管理使用工作。

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积金的提取办法。

供电、供水、供气、电信、网通等相关管线单位负责管线及其他配套设施的现场踏勘、迁移改造等工作。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略)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负 (略) 内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政策宣传、动员指导、矛盾协调等工作。

六、资金筹措

按照“谁受益,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所需的建设、运行使用、维护管理资金由相关业主共同承担。所需资金按照以下方式筹集:

(一)按比率分摊。由业主按照一定的分摊比例共同出资,分摊比例由共同出资业主协商约定。

(二)提取住房公积金。出资加装电梯的业主,可以提取业主本人及其配偶的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加装电梯个人分摊费用。

提取住房公积金额度不超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费用扣除政府奖补后的个人分摊金额。

(三)原产权单位或者原房改售房单位(不包括财政拨款的预算单位)出资。

七、政策保障

(一)既有住宅在该物 (略) 域的建设用地红线内加装电梯的,不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加装电梯所涉及的体量不纳入建筑间距计算。

(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征收新增建筑面积地价款, (略) 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其他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电网企业应免收(临时)接 (略) 增容费。

(三)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涉及供水、供电、供气、电信、 (略) 通等专业经营单位的管线迁移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改造的,相关专业经营单位应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先、优惠(按成本价收费)办理。

(四)县人民政府可以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统筹纳入 (略) 成片更新改造、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综合实施管线迁移、绿化迁改等施工。

(五)鼓励和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居住的 (略) 住宅依法加装电梯。研究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推进工作。

(六)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给予财政资金奖励补助。

(略) (略) 范围内四层及以上的非单一产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府给予*元/台的奖励补助,奖励补助资金由县财政承担。住房公积金提取和县政府奖补资金应在加装电梯竣工验收合格并提交相关材料后,按规定程序办理。

(七)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建设方案设计时,应满足《江西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范要求。

八、其他

1.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安全适用、经济美观、风貌协调的原则,尽量减少对底层住宅以及相邻建筑的不利影响,尽量减 (略) (略) 和绿地绿化的占用, (略) (略) , (略) 规划实施,不得增加或者变相增加与加装电梯无关的空间。

2.因加装电梯必须适当增加住宅使用面积时,所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建筑物面积,不计入各分户业主的住宅产权面积,不办理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3.既有住宅加装的电梯投入使用后,相关业主可以利用电梯投放商业广告收入等资金用于电梯的维护保养、改造维修、检验检测。维修、更新和改造电梯的,可以按规定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和公有住房售后维修资金。

4.既有住宅加装的电梯应当安装具备运行参数采集、 (略) 络传输、自动报警、实时通话等功能的智慧电梯系统,按照规定配备统一接口, (略) 场 (略) 开放。

5.因转让、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加装电梯住宅所有权的,由住宅受让人依法承继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修 (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修府办发〔2020〕55号)在本方案印发后即废止。


附件下载:

关联导读: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