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中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已经中江县人民政府十九届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20日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23—2027年)

2024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5

第一节 规划背景5

第二节 规划范围7

第三节 规划期限7

第四节 规划依据7

第二章 现状分析12

第一节 基础条件分析12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析17

第三节 (略) 场分析20

第三章 总体定位22

第一节 主题定位22

第二节 目标定位22

第四章 (略) 23

第一节 (略) 23

第二节 项目体系23

第三节 (略) 30

第五章 乡村运营规划32

第一节 运营模式构建32

第二节 运营机制引导32

第六章 服务体系规划35

第一节 旅游交通规划35

第二节 基础设施规划36

第三节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37

第四节 智慧旅游试点38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38

第七章 乡村旅游营销规划40

第一节 视觉系统规划40

第二节 宣传营销规划40

第三节 活动规划42

第八章 重点项目策划43

第一节 情花谷43

第二节 中江千年 (略) 47

第三节 黄继光故里52

第四节 铜山文化博览园57

第五节 四川 (略) 62

第九章 效益分析及保障措施67

第一节 效益分析67

第二节 保障措施69

图集73

第一章 总则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以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在建设 (略) 双城经济圈、打造巴蜀文化走廊、成德眉资同城化 (略) 域背景下,抢抓四川省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积 (略) 文旅争先战略,加 (略) 的人文交流合作,深挖乡村旅游资源价值,进一步明确发展 (略) ,优 (略) ,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略) ,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特编制《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 (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共中央 (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发展文旅产业是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 (略) 是中国农村改革策源地之一,是“天府粮仓”重要承载地, (略) 圈北部增长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落实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行动部署

四川省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指出,要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 (略) 、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创 (略) ,推进乡村旅游产品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设施更加完善、效益更加凸显,为全省拼经济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进一步提出,要经过四年努力将四川省建设成为独具四川特色的全国知名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 (略) 立足 (略) ,主动把握和适应乡村旅游发展新态势,积极落实文旅争先战略,以构建新型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为重点,持续擦亮“世界三星堆、天府后花园”城市名片,为 (略) 、 (略) 增添内生动力。

三、 (略) 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 (略) 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加快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打造 (略) 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 (略) 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推动 (略) 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略) 圈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对外开放协同共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打造有机融合的经济共同体。 (略) 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 (略) 双城经济圈、 (略) 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共享经济圈的发展环境、发展资源、 (略) ,不断夯实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旅游基础,积极开 (略) 场,持续推进文旅振兴乡村、文旅赋能乡村, (略) 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纵深推进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规划范围

(略) 中江 (略) 域范围, (略) 域面积2200平方千米,下辖26镇(凯江镇、南华镇、东北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玉兴镇、悦来镇、继光镇、仓山镇、永兴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4乡(柏树乡、白果乡、永丰乡、通山乡)。

第三节 规划期限

2023-2027年,展望至2035年。

第四节 规划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年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版)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

10.《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9)

11.《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 *-2022)

12.《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 *-2022)

1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14.《四川农村生 (略) 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51/2626-2019)

15.《中共中央 (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3〕1号)

16.《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

17.《中共中央办公厅 (略) 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18.《 (略) 关于印发〈全域旅 (略) 创建工作导则〉的通知》(旅发〔2017〕79号)

19.《 (略) 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

20.《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旅资源发〔2018〕98号)

21.《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国家全域旅 (略) 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 (略) 验收标准(试行)〉的通知》(办资源发〔2020〕30号)

22.《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国 (略) 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略) 函〔2020〕574号)

23.《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号)

24.《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环规生态〔2022〕2号)

25.《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 (略)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文旅产业发〔2022〕33号)

26.《 (略) 中央文明办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

27.《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川委发〔2023〕1号)

28.《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川委发〔2019〕11号)

29.《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 (略) 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川成德眉资同城领〔2023〕2号)

30.《 (略) 委办公室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现代 (略) 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委办发〔2019〕10号)

31.《 (略) 委办公室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文旅争先战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德委办发〔2022〕14号)

32.《 (略) 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关于德阳文旅名村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德文旅产领〔2023〕1号)

二、相关规划

1.《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2.《 (略) 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年)

3.《 (略) 圈发展规划》(2021年)

4.《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5年)

5.《四川省创建国家全域旅 (略) 实施方案》(2022年)

6.《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

7.《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8.《 (略)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年)

9.《 (略) 域城镇体系 (略) 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10.《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1.《 (略)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12.《 (略)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13.《 (略)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4.《 (略)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 (略) (略)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6.《中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7.《中江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年)

18.《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9.《中江县“十四五”旅游业和文化、体育、广电事业发展规划》

20.《中江县推进文旅争先战略的实施方案》(2023年)

第二章 现状分析

第一节 基础条件分析

一、区位交通

中江县是 (略) 双城经济圈、 (略) 圈 (略)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 (略) 东南部,位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内, (略) 三台县、 (略) 大英县、 (略) 乐至县, (略) 金堂县、 (略) , (略) (略) , (略) (略) 。

中江县距四川省会成都66公里、中国科技城绵阳51公里、中国装备制造科技城德阳37公里,位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 (略) 双城经济 (略) 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县城至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绵阳机场车程1.5小时内,至青白江国际物流港、德 (略) 物流港车程1小时内,至西安、重庆车程3小时。加快构建内联外畅的 (略) 网, (略) 里程180公里、居全省县域前列。中江县发展乡村 (略) 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自然地理

中江县地形地貌多样,气候环境适宜,有着丰富的河流水系和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地形地貌

中江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带,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绝大部分是丘陵,海拔一般在500-600米,其余为平坝和低山。 (略) 老牛坡(石泉、兴 (略) ,金堂境附近)海拔1046米, (略) 为普兴镇山川村二水口(四川盆底)广场,海拔285.8米。

(二)气候环境

(略) 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 (略) ,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1°C。降雨较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春夏季降雨量总计594.9毫米左右,秋冬季降雨量总计203.6毫米左右,大*性季风气候显著。

(三)河流水系

中江县境内主要有涪江水系和沱江水系,龙泉山脉为涪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全县大小河流79条,其中规模以上河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23条,规模以下河流56条。境内有中型水库继光水库、黄鹿水库、响滩子水库、元兴水库、双河口水库、石泉水库(在建)6座,小型水库61座。

(四)自然资源

1.森林资源

中江县位于龙泉山脉尾端,有林地面积644.67平方千米,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达90%以上。

2.水资源

中江县境内人民渠五七期、六期主干渠118.3公里,现有渠道1256条,共计3671公里,各类蓄水工程18 (略) ,其中:水库67座,含中型水库6座,蓄水总量2.1亿立方米。

三、历史人文

中江县周属蜀国,秦属蜀郡,汉为郪县地,三国时蜀置*城县,隋改县名为玄武,宋改玄武为中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境内五庙南北塔、魁山阁等历史文化古迹星罗棋布,中江挂面、仓山大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红色文化、铜山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积厚流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中江乡村旅游丰富内涵。

(一)红色文化代代赓续

中江县是全国双百人物、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中江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投身抗美援朝运动。截止1953年7月,中江县共有6867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606人英勇牺牲,63人失踪,8人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其中4人获得国家级英雄荣誉称号,共有213人荣立各种战功受到嘉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二)非遗文化丰富多彩

中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江手工挂面工艺、仓山大乐;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宝油糕传统技艺、古铜山"三苏"传说、仓山太婆龙、中江花石生产技艺、积金火龙、广福桃花龙、龙台活糖空心泡壳月饼制作技艺、中江拗步拳等;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福双麻酥饼、船工彩莲船、兴隆金毛狮、端公舞、仓山木偶戏、中江竹编、双龙龙须手工粉条制作技艺、建筑彩绘等。

(三)铜山文化源远流长

北宋时苏易简、苏舜元、苏舜钦祖孙三人祖籍中江,并称“铜山三苏”,比“眉山三苏”成名更早。苏易简是北宋四川第一位状元,官至参知政事;苏舜元是北宋时著名书法家,歌诗豪健,尤善草书;苏舜钦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修筑沧浪亭闻名于世。

四、社会经济

中江县2022年人口年末常住人口94.*人,其中城镇人口41.*人,乡村人口53.*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6%,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49.*户,户籍总人口134.*人,其中城镇人口25.*人,乡村人口109.*人。全年 (略) 生产总值(GDP)439.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2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0.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8.5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8:38.8:38.4。中江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入列2022年中国西部百强县。

五、乡村建设

中江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域协调融合发展,乡村建设的坚实基础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动力。

(一)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中江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五网”建设。持续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工作,分批建成乡镇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全县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二)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中江县多措并举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紧紧依托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充 (略) 各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作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稳健途径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带动农民增收。

(三)促进全域协调融合发展

中江县在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领下,巩固乡 (略)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统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公共设施建设和 (略) ,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聚集、环境风貌、文化传承、城镇治理“六大提升”工程,推动各乡镇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析

一、“七个一”文旅品牌

中江县旅游资源丰富,围绕“一座馆—黄继光纪念馆;一支乐—仓山大乐;一方湖—继光湖;一块石—石林谷;一朵花—芍药谷;一碗面—挂面村;一盏灯—沼源村”“七个一”文旅资源,打造中江文旅标杆,擦亮中江文旅品牌。

二、地方特产

中江县地方特产以农副土特产品和特色饮食为主,有中江挂面、中江丹参、中江白芍、中江柚四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江手工挂面工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八宝油糕传统技艺、中江花石生产 (略)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广福双麻酥饼制作技艺、双龙手工粉条制作技艺、龙台镇活糖空心泡壳月饼生产技艺、“普兴凉粉”制作技艺等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

根据《中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2021年),全县共查明旅游资源1071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109个,占10.2%。优良级旅游资源以建筑与设施类型为主,占51.4%。旅游资源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结合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凯江镇、仓山镇、永太镇、继光镇、集凤镇、南华镇、东北镇分布较为集中,其优良级旅游资源共73个,占全县优良级资源的67.0%;通济镇、富兴镇、兴隆镇、冯店镇、黄鹿镇次之,优良级资源共16个,占全县优良级资源的14.7%。

相对成熟或较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有:继光湖、石林谷、凯江大回湾等自然景观,芍药谷、荷韵南山、永安柚园、太安桃花谷、辑庆樱花岭等农业景观,挂面村、黄继光纪念馆、五庙南北塔、黄继光故居、仓山古镇、玉江石刻、沼源文化等人文景观,仓山大乐、积金火龙、广福桃花龙、仓山太婆龙灯等民俗活动。

四、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成效

中江县已创建黄继光纪念馆、四川盆底-大地 (略) 、中江千年 (略) 3个国家AAA级 (略) 。在黄继光纪念馆推进黄继光纪念馆与魁山公园馆园一体化改造,正在打造以“英雄之光”为主题的沉浸式凯江夜游项目。在挂面村建设非遗博物馆、大师工坊、主题乐园等项目,着力打造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憩娱乐于一体的“非遗美村”。在继光湖建设马拉松赛道一期、 (略) 子展示厅,成都“三绕”至继光湖快速通道正在加快推进。在沼源村建成沼源讲堂,开展沼气遗址保护,正在建设沼源博物馆。集中推出“时尚凯州音乐谷”“奇美洞峡石林谷”“浪漫情花芍药谷”,差异化打造户外运动野奢游、美丽乡村体验游等精品游线。

中江县结合自然资源禀赋、花卉果类时节,支持培育乡村旅游节会活动, (略) ,已连续举办芍药赏花季、太安桃花季、四川盆底大地艺术季、醉美樱花季、柚子采摘季等品牌活动,带动人气消费,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扩大乡村旅游知名度, 逐步形成“一镇一特色、月月有活动、全年可持续”的文旅活动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江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中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区域性特征不明,缺乏整合

中江县旅游资源较为分散,全 (略) 刚刚起步,统筹整合旅游资源、旅游要素任重道远,旅游品牌打造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和拓展,开发营销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2.产业依托型为主,季节性强

由于中江旅游资源比较分散,已建成的中江芍药谷、太安红泉桃花谷、荷韵南山、中江樱花 (略) 景点季节性强、业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

3.景区设施较落后,要素不全

近年来中 (略) 基础设施水平虽得到很大程度提高,但 (略)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规模较小,品质不高,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不全,景区内管理服务水平较为粗放,相关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4.产业发展偏初级,留不住客

中江县旅游产业整体上仍有“短期旅游,休闲观光”的初级发展特征,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亟待提升,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尚存很大差距,营销推广力度不足,难以留住游客。

第三节 (略) 场分析

一、客群来源分析

(略) (略) 场消费动机逐渐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化,以休闲度假为消费动机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与以观光为消费动机的比重大致持平。

据大数据统计, (略) (略) 场特征具体表现在: (略) 域分布来看, (略) 人群,占省内外地客源的68%;从客源年龄段分布来看,主要以30-50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占到访人群总量的45.66%;从客源交通工具来看,选择汽车作为首要交通工具的占比达94.52%,自驾游、租车游出行成为主流趋势。

二、 (略) 场需求分析

据《20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略) 年末常住人口2126.*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略) 场规模大,出游需求强。飞猪发布2022年“五一”出游消费趋势显示,“2小时”度假圈成为主流,出游人群呈现年轻化,近郊游、短时游、自驾游逐渐成为主流出行特征。成都客群对露营微度假、仪式打卡游、疗愈解压游、都市家庭游和文化体验游五大类旅游形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偏好,同时消费层次也更加多元化,除传统旅游消费外,文化消费正成为重要增长点。

三、 (略) 场分析

(一) (略) 场

(略) 场( (略) 场):成、德、绵、 (略) 。

(略) 场( (略) 场): (略) 场、四 (略) 场、以成都为目的地的分流客源、以继光故里为 (略) 场。

(略) 场( (略) 场):陕西、甘肃、贵州、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其 (略) 场。

(二) (略) 场

研学培训团队、亲子休闲微度假、运动露营、康养旅居、红色 (略) 场。

第三章 总体定位

第一节 主题定位

中江县乡村旅游主题定位为“继光故乡·乐游中江”,重点体现黄继光、中江挂面、中江石林、继光湖、中江芍药、仓山大乐、沼源文化特色元素,以一座馆引领红色传承“乐章”为主旋律;以一碗面引领乡村休闲“乐章”为着力点;以一块石引领大地奇景“乐章”为突破点;以一方湖、一盏灯引领绿色生态“乐章”为关键点;以一朵花引领农旅融合“乐章”为立足点;以一支乐引领文化创新“乐章”为结合点。“奏响”六大“乐章”,以红带绿,花漾乡愁,古韵赋魂,大地绘景,各乐章交融互促,和谐共奏“乐游中江”。

第二节 目标定位

建设巴蜀文化走廊红色研学新高地,建 (略) 森林公园 (略) 旅游带,建设继光 (略) ,打造德阳文旅名村30个。

第四章 (略)

第一节 (略)

以继光湖文旅建设为核心,依托中江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仓山镇旅游集散服务副中心两个中心,打造“悠然田园之乐·乡愁休闲片、继光英雄大乐·红色研学片、千年传承雅乐·文脉体验片” (略) ,串联“乡村民俗休闲游线、户外运动康养游线、红色追光研学游线、千年文脉耕读游线”四条游线,构建中江县乡村旅游“一核两中心,三片四游线” (略) 。

第二节 项目体系

一、示范项目

(一)中江千年 (略)

在“非遗、度假、美村”总体定位下,围绕“中江挂面”IP,深入挖掘拓展“中江挂面”的历史文化内涵,辐射带动觉慧村周边发展,与岩鹰山上下呼应,建设适合全年龄、多类型的组合式文旅项目,发展以“挂面+”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激发非遗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二)继光 (略)

立足继光湖山水田林、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实施“生态+”“文化+”,丰富旅 (略) ,近期打造以红色文化体验、湖泊康养度假、武术文化运动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中期打造国家AAAA级 (略) 和红色文化融 (略) ,远期打造国际生 (略) 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华英雄文化体验目的地。

(三)西南界洞峡群

依托奇特的地质资源禀赋,提炼“锦绣天府,奇幻石林”主题,构建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 (略) 体系,打造 (略) 最具特色和唯一性的奇美 (略) 。

(四)音乐谷

在“音乐,让历史流进未来”的总体定位下, (略) 公园、山谷剧场、排练剧场、音乐制作中心、博物馆、茶舍、书店、酒店、商业街等项目,打造年轻人时尚休闲目的地。

(五)情花谷

立足“中国芍药之乡”,依托“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充分发挥道地中药材品牌效应,建设集休闲、观光、研学为一体的万亩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打造中药材现代 (略) 、农旅融 (略) 。

二、支撑项目

(一) (略) 项目

1.黄鹿湖农业公园

作为中江县粮食生猪现代 (略) (略) 的重要节点,由黄鹿镇整合资源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观景台、文化广场等旅游接待设施,宝塘村、福沟村成立合作社运营“五彩福沟”等农旅融合项目,以小龙虾美食节为引爆点,建设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特色美食、垂钓休闲、研学科普为一体的农业公园。

2.永太农博园

做好智慧农业、新品种示范、农事服务等农业生产,拓展科普研学和休闲旅游,建设农业研学基地、配套服务中心、农 (略) 、滨 (略) (略) 。

3.永安柚乡

在中江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中江柚资源文化博览园,结合 (略) 打造柚香小镇;通过延长柚产业链,推出特色柚香餐饮,拓展农业体验、文化创意、生态观光、星空营地、科普研学、柚香美食、甜美民俗等“柚+”文旅业态。

4.冯店黄坪耕读村

改善黄坪村人居环境,打造“乡村会客厅”,与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园联动发展,以“农耕”文化包装农文旅业态。

5.富兴辉山乡愁村

整合辉山村的爱苜农场、石砌时代等农耕 (略) ,辐射带动周边,将农业生产与农事体验、民宿餐饮、亲子休闲、农耕文明、红色乡愁相结合,形成辉山村全域“乡愁”主题 (略) 。

(二)大型旅游项目

1.四川 (略)

中江盆底映像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主导,引进专业化运营团队,全面完善、提升四川 (略) 的旅游接待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谱系,创新植入田园度假、乡村文创等业态,积极构建“生态为本、景观吸睛、度假引领、文化赋能”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地,打造融农业示范、田园度假、文化体验、自然研学、田园人居等功能于一体的“最四川”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人在其中的艺术“盆景”。

2.西眉酒庄

川酒联盟投资建设,将白酒生产与旅游业态融合,打造原材料种植、酿酒工厂、品牌展示、酒品存储等功能板块,建立工厂与旅游融合的典范。

3.山水谈·湖心里

配套西眉酒庄,以酒产业延伸的休闲度假业态为主题,引入第三方业主,利用村集体统一流转的聚居点民居,以微度假客群、产业客群为主要目标,打造吃喝玩乐游购娱一体化的休闲体验项目。

(三)历史文化项目

1.黄继光故里

围绕黄继光烈士和抗美援朝红色历史,以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为主线, (略) 以英雄年代、 (略) 、日月新天三大主题串联,联合提升沿线村庄景观,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国内第一条抗美援朝志愿军主题沉浸式乡村游线。

2沼源零碳村

以沼源博物馆和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核心,在沼源村打造零碳村庄的基础上,通过对沼源山上老沼气池的景观提升和游步道、游憩设施的建设,将沼源讲堂、沼源山、博物馆整体串联打造成 (略) 。围绕“双碳减排、绿色宜居”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低 (略) ;依托沼源讲堂,承办低碳研学课堂,追溯古法制沼历史文化,倡导绿色生态发展;引进“低碳+”产业,引领经济发展,打造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沼气第一村”。

3.铜山文化博览园

围绕铜山文化核心IP,以文博、文创、研学为业态落脚点,接续铜山文脉,营造“来铜山,当状元”的沉浸式“状元”体验,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铜山三苏文化溯源高地、研究铜山三苏历史的全国权威地、石刻文化创意活化示范地。

4.仓山古镇

以仓山大乐为引爆点,带动仓山古镇宣传营销,与诗歌、绘画、汉服等文化团体合作,充分利用禹王宫、帝主庙、城隍庙等资源,以民俗为魂,以文创为引,营造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千年古镇。

5.红色道桩

依托“文家桥暴动旧址”红色资源,以马克思主义在中江的传播、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运动为主线,聚焦“红色+研学、红色+文化、红色+乡村、红色+生态、红色+产业”五大融合,深入挖掘内涵、联动资源,围绕文家桥旧址、滨水营地、 (略) 等特色景观,着力将“红色道桩” (略) 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研学基地,讲好体现“道桩特色、中江气概、时代精神”的红色故事。

(四)特色乡村项目

1.世外桃源

以现状劳动教育基地无动力乐园设施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拓展研学项目,结合休闲采摘、农业体验等,农旅一体化打造项目,带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休闲活动

2.荷韵南山

由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或与专业运营团队合作,充分挖掘荷花文化,举办赏花、采莲、挖藕等特色活动,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3.太安桃花谷

围绕桃花资源,由纯粹的花卉观光向农业体验、水果采摘、村庄休闲等业态拓展,打造以赏花、采果为主题,露营、民宿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4.樱花岭

引入文创思维,包装樱花文化,设置打卡点,在樱花盛开季节举办主题性的摄影、短视频大赛等活动。

5.西阁·花间宿

依托花卉景观和迷迭香产业,以现状花湖西阁民宿为基础,借力 (略) 的合作关系,盘活村落闲置资产、空闲民居,打造集花景、香草、音乐为一体的艺术民宿集群。

6.福韵天台山

以秘境天台营地综合体为运营主体,永太镇政府、相关村集体合作建设,在现状露营基地基础上,拓展餐饮、夜经济、黑牡丹产业。 (略) 连结天台寺整体打造,融入“福”文化,结合瓦店大回湾田园景观和特殊云海景观,以“观云海,享福韵”为口号包装宣传。

7.玉屏湖乡村休闲

围绕玉兴水库和周边苗木基地、田园景观,建设环湖观光运动道、大田创意景观、渔家美食村落、水上游船等项目,农文旅一体化、景村一体化发展乡村休闲业态。

8.思源小渔村

通过村集体、村民、农业经营主体多方协作,将闲置农房投资运营民宿,结合家庭农场的果蔬采摘、捞鱼摸虾、鱼塘垂钓等休闲体验,发展集乡村休闲、农事体验、自助民宿、乡土餐饮为一体的特色乡村业态。

三、研学基地建设项目

结合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现代科技,设计丰富多样的研学旅游产品,开发教 (略) 。持续培育7个研学基地:黄继光纪念馆研学基地、挂面村研学基地、芍药谷中药材研学基地、四川盆底研学基地、世外桃源劳动实践基地、永安镇农业研学基地、铜山文博园研学基地。

四、农旅融合基地建设项目

依托农业 (略) 基础,持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培育5个农文旅融合基地:集凤镇银冯村道地中药材科创园、黄鹿镇黄鹿湖农业主题公园、永安镇中江柚现代 (略) 、永太镇农业科技博览园、冯店镇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 (略) 。

第三节 (略)

在打造全县“五大 (略) 线”的基础上,梳理四条乡村旅 (略) 。

一、乡村民俗休闲游线

以乡村民俗为主题,串联县城北部乡村休闲项目,有岩鹰山、天台山的登高眺远,有挂面村、农博园的田园产业,闲情乡韵中体验民俗非遗。

二、户外运动康养游线

以运动康养为主题,串联情花谷、西南界洞峡群、西眉酒庄、荷韵南山等项目,与县城形成环线,老屋民宿、慢 (略) 点缀花谷林间,户外野营健步结合国药调理,形成康体养心之旅。

三、红色追光研学游线

以红色追光为主题,环绕继光 (略) 这一核心,延伸至黄继光故里,串联沼源零碳村、永安柚乡等周边其他项目,形成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四、千年文脉耕读游线

以千年文脉传承为主题,串联玉江石刻、铜山状元河、仓山古镇等历史人文项目,结合太安桃花谷、黄坪耕读村等乡村旅游点和四川 (略) ,体验千年历史、耕读不辍的文化底蕴。

第五章 乡村运营规划

第一节 运营模式构建

一、创新运营机制

建设县、镇、村三级运营主体, (略) , (略) ,村级( (略) ) (略) , (略) 公司联合建设。

二、培育运营人才

强化校地合作,共建乡村旅游运营人才培育基地,采取“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培育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宣传推广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带头人。

三、建立乡村旅游资源项目库

以村为单位开展摸底调查,梳理乡村旅游资源,建立项目库,以此为依据加强小微资源、闲置资源的招商与运营。

第二节 运营机制引导

各乡镇以各自乡村旅游发展方向为导向,在运营现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完善,分为 (略) 依托型、大型项目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特色项目依托型四种类型构建运营机制。

一、 (略) 依托型乡村运营

开发特征:依托现代 (略) 的农业景观、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

运营机制: (略) (略) 主导投资,村集体入股 (略) ,统筹运营乡村旅游资源。应避免过度追求盈利和商业化, (略) 参与,与村民生活发展诉求相协调,形成利益分配机制。

代表乡镇:黄鹿镇、永太镇、永安镇、冯店镇等。

重点项目:黄鹿湖农业公园、永太农博园、永安柚乡、黄坪耕读村等。

二、大型项目依托型乡村运营

开发特征:已有或正在建设大型旅游项目,围绕项目配套发展乡村旅游。

运营机制:配合企业投资的优势项目,乡镇政府、村集体与 (略) 或强村公司,通过“企业+村集体+村民”或“合作社+专业运营+乡村合伙人”的复合型运营模式,协作发展、多方共赢。

代表乡镇:集凤镇、龙台镇、东北镇、普兴镇等。

重点项目:情花谷、西南界洞峡群、西眉酒庄、继光 (略) 、中江千年 (略) 、四川 (略) 等。

三、历史文化依托型乡村运营

开发特征:以历史人物或历史文化为核心,重在文化体验、文创开发的乡村旅游。

运营机制:政府牵头,联合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 (略) , (略) 整体谋划运营,开发营销文化旅游产品、文创产品,以乡村合伙人形式招引具体业态经营者,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代表乡镇:继光镇、广福镇、仓山镇等。

重点项目:黄继光故里、铜山文化博览园、仓山古镇等。

四、特色项目依托型乡村运营

开发特征:有一两个由私人业主独立经营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具一定吸引力,但项目规模不大。

运营机制:通过“项目业主+村集体+村民” (略) ,共同谋划乡村旅游项目,项目业主应有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代表乡镇:南华镇、通济镇、太安镇、辑庆镇等。

重点项目:岩鹰山、世外桃源、太安桃花谷、樱花岭等。

第六章 服务体系规划

第一节 旅游交通规划

一、构建乡 (略) 交通体系

(略) 乡村旅游规划中提出的“三环五射四通道”,构建中江县乡 (略) 交通体系。经G245-G350-X5 (略) -G245-X5 (略) -X5 (略) -G350串联乡村旅游中心环线,以S416、G350为南北两条主轴,多个乡村旅游 (略) 络,串联全县德阳文旅名村、乡村旅游项目,对接外县资源,形成“一环绕中心,两轴通南北, (略) 络”的体系。

二、建设乡村风景旅游道

依据国土空间规 (略) 三线划定,结合重点旅游项目,建设3条乡村风景旅游道:乡村民俗休闲道,经S416-粮食生猪现代 (略) 产业大道,中江千年 (略) -永太农博园-黄鹿湖农业公园,约20公里;人文荟萃体验道,经G350,沼源村-继光湖-继光故里-铜山文博园-仓山古镇,约50公里;户外运动康养道,经S401- (略) - (略) - (略) -S210,西南界洞峡群-情花谷-樱花岭-西眉湖,约42公里。每条乡村风景旅游道依托场镇、项目 (略) 实际情况配套一定数量的自驾驿站、骑行驿站与观景台,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运营模式, (略) 场化运作机制,探索服务经济新增长点。

科学合理规划乡村风景旅游道沿线风貌,整合沿线旅游资源,统一建筑风格,融入红色文化、挂面文化、芍药文化、铜山文化、大地艺术等地方特色元素,新建建筑以新川西民居为主,改造建筑符 (略) 域风格。对乡村风景旅游 (略) 、庭院、屋顶开展绿化、美化工程,综合运用沿线建筑景观、村落环境、标识系统等景观元素,提 (略) 景观环境,促进沿线风貌品质整体提升和有序发展,发挥乡村风景旅游道在乡村旅游产业中的牵引效应。

第二节 基础设施规划

一、 (略) 建设

加强德阳文旅名村与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确保乡村旅游交通通达性。以 (略) 、绵竹S216等现有乡村旅游“ (略) ”为样本,新建1至 (略) ,完善相关交通设施。

以四川全省加快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加快中江县乡镇所属行政村全部实现畅通 (略) ,优 (略) 面加宽改建、 (略) (略) 段打通等项目。加 (略) 与新增乡村旅游项目重要节点的衔接,确保国家3A级及以上 (略) 实现四级双车道 (略) 畅通。实 (略) 建设攻坚和养护工程,逐年提 (略) 状况, (略) 美化力度,全面提 (略) 服务品质。

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电力、给排水、燃气、通信、 (略) 理等基础设施,保障电力充足、饮水安全、燃气覆盖、网络畅通,在满足村民基本生产生活基础上,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求,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确保乡村旅游项目正常运转,保障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依照《四川农村生 (略) 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51/2626-2019),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重点整治距离中江县流域水体较近、水环境影响较重、农户相 (略) 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全面开展中江县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坚持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从源头控制黑臭水体产生。

提高中江县农 (略) 场化收储清运覆盖率,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垃圾的生 (略) 理。

第三节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充分利用并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桩、导览解说系统等现有配套服务设施,拓展乡村旅游接待服务功能,统一设计制作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公共标识系统,着力推进中江县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中江县交通状况和游客接待规模情况,建设三级游客 (略) 络。一级为中江县游客集散中心,在继光 (略) 、县城、仓山古镇各设一个,主要包含旅游集散和调度、旅游宣传、信息咨询、旅游商品展销、日常接待服务、交通统筹引导、电子商务、数字采集等功能。二级为 (略) 游客服务中心,在西南界洞峡群、情花谷、挂面村、四川 (略) (略) 设置,主要功能为信息咨询、自助导游服务、日常接待服务、旅游集散和调度、旅游商品展销、投诉受理和紧急救援。三级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服务于乡村旅游重要村庄或节点,结合德阳文旅名村设置,包含信息咨询和常规接待服务等一般功能。

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厕所革命”,运用新技术促进乡村旅游点、自驾驿站、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设施建设,强化节水节能和生态环保功能,提升配套服务和管理。

第四节 智慧旅游试点

以中江千年 (略) 为试点,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实现管理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未来继光 (略) 全面建成 (略) 。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发展乡村旅游,坚持走绿 (略)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推动中江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打造龙泉山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推进龙泉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修复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略) 东南丘陵水土流失防治重大工程,有序推进龙泉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水域岸线保护和管控,推进两岸绿化和防护林带建设;加强凯江、郪江、继光水库、黄鹿水库等河湖湿 (略) 域的保护管理。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源头截污、流域治理”,注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杜绝污水直排,实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加强森林生态修复治理,以龙泉山森 (略) 为核心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提升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碳汇能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第七章 乡村旅游营销规划

第一节 视觉系统规划

在中江县乡村旅游标识系统中,统一使用德阳文旅LOGO,加深外来游客的印象,主要用于旅游标识、景区景点标识牌、乡村风景旅游道标识和接待用品标识。

挖掘中江县英雄文化、铜山文化、芍药文化等具有代表性和地域性的文化,提炼中江县地域文化元素,从元素、材质、色彩三大维度对中江县乡村旅游视觉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配套完善旅游标志、导览图标识牌、指示牌、功能性标识牌和安全警示标识牌。

第二节 宣传营销规划

一、营销要素

(一)一年乡村节庆

重点提升品牌活动,持续推进已有活动,策划丰富新增活动,形成全年乡村节庆,以特色主题文旅活动吸引游客、激发消费潜力。

(二)一首中江大乐

结合仓山大乐,创作中江县乡村旅游宣传主题曲, (略) 、村庄开展旅游活动、文化活动时播放,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进行推介。

(三)一套乡村好物

以“终将鲜”品牌作为中江县乡村好物品牌打造,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营销。

(四)一桌特色宴席

综合中江地方特产美食,形成一桌特色宴席,通过美食展示中江乡村旅游名片,于全县各餐饮点进行推广。

二、乡村好物系列

汇聚农特产品、地方美食、非遗工艺、文创商品,统一包装,市场化推广中江县乡村好物。

(一)线上营销

在中江千年 (略) 设立1个直播电商共享基地,集产品展销、电商直播、培训孵化、共享办公等于一体。建立“终将鲜”官方账号,开展线上直播与宣传。结合24节气、节庆活动进行线上活动策划,邀请政府干部与微博大V、直播达人进行线上传播与推广,每年开展线上直播12次以上。

(二)线下营销

积极到国 (略) 举办或参加推介会、展销会、资源对接会,进一步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结合乡村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开展乡村好物线下展销活动。综合利 (略) (略) 、旅游集散中心、旅游 (略) 、景区景点、宾馆饭店、 (略) 等场所,设立乡村好物 (略) ,探索增设乡村好物直营店。

第三节 活动规划

重点提升品牌活动,持续推进已有活动,策划丰富新增活动。

一、品牌活动

东北镇“千年一面·中江见面”系列活动;兴隆镇中央音乐山谷系列活动;集凤镇芍药赏花季系列活动;南华镇荷花赏花季系列活动;黄鹿镇“花田渔歌”系列活动;普兴镇四川盆底大地艺术季系列活动;龙台镇相约继光湖系列活动;太安镇桃花赏花季系列活动;永安镇中江柚品鉴季系列活动;“声声不息”音乐沙龙。

二、其他重点活动

辑庆镇樱花季系列活动;永丰乡黑山羊美食季系列活动;通济镇苕坡春晚系列活动;联合镇牡丹季系列活动;回龙镇乡村旅游系列活动;柏树乡梅花季系列活动;玉兴镇赏花季系列活动;富兴镇食用菌美食季系列活动;广福镇状元文化系列活动;会龙镇蚕桑文化系列活动;永太镇葡萄采摘季系列活动;积金镇积金火龙系列活动。

三、传统节庆活动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初九登高会;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中江庙会。

第八章 重点项目策划

重点策划情花谷、中江千年 (略) 、黄继光故里、铜山文化博览园、四川 (略) 5个项目。

第一节 情花谷

一、项目地点

集凤镇石垭子村、银冯村。

二、现状分析

(一)优势

“芍药谷”景区以特色产业为底,芍药主题品牌突出; (略) 位极佳,市民自发前来露营、避暑、休闲;将离露营、情花广 (略) 乡村业态正稳步发展, (略) 介入谋划高端民宿建设;依托中药材产学研基 (略) ,发展中医药康养、研学产业的条件齐备。

(二)不足

芍药主题仅停留在花海观赏层面,季节性强,花季之外未能延续“芍药”品牌;业态分布零散,相互间缺乏关联,且未建立运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与村民生活存在一定矛盾;消费场景不足,缺少参与性的项目、活动,客流转化收益低。

三、项目定位

以“芍药主题爱情文化乡村”为主题,立足“中国芍药之乡”,依托“中江白芍”“中江丹参”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充分发挥道地中药材品牌效应,建设集休闲、观光、研学为一体的万亩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打造中药材现代 (略) 、农旅融 (略) 。挖掘芍药的“爱情”文化内涵,以其文化意象, (略) 块业态特征相结合,营造沉浸式体验感,提升吸引力。

四、核心引爆点

项目核心引爆点为国风爱情小镇的“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串联项目,从将离露营基地出发,随着“ (略) ”,走过两心相映的情动,感受组建家庭的温馨,约定白头偕老的相守,直到“爱情广场”的绚丽。

五、策划重点

(一) (略)

1. (略)

串联多个旅游节点形 (略) ,以芍药为主题提升植物配置、 (略) 落、景观小品等沿线风貌, (略) 段打造“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形成一条“ (略) ”, (略) “情花”, (略) “情话”。

2.“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

石垭子场镇及周边近期设置“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以一条“ (略) ”串联,设置“相遇、相知、相爱、相惜、相许、相伴、相守”七个打卡点,分别对应爱情中的不同阶段;终点的石垭子广场灯光秀升级打造为“爱情广场”。每个打卡点设置以对应阶段为主题的景观小品、互动设施,夜间营造梦幻灯光秀,近期引爆“情花谷”核心主题,同时为远期打造爱情 (略) 做好铺垫。

(二)将离·爱 (略)

1.将离露营基地

在现状基础上提升配套,做好餐饮、露营等设施的经营管理,通过夜景灯光和景观小品增强爱情主题和文艺气息。打造夜经济,举办如K歌比赛、萤火奇幻夜等夜间活动。

2.水上拓展项目

在将离营地已建好的水池上拓展游乐项目,丰富露营基地业态,如春、秋季垂钓,夏季游泳。

3.将离慢 (略)

石垭新村打造爱情 (略) ,通过爱情主题立面装饰营造街景,设置“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打造“初恋主题”“新婚主题”“金婚主题”等对应不同年龄层 (略) 落;配套餐饮、休闲等常规业态外,经 (略) 、童年情怀小卖部等具文艺感的文创业态,呼应将离露营基地,丰富消费场景。

4.林下露营基地

修复古驿道,打造登山步道。在林下空间整理出露营基地,与建在空地上的将离露营基地相结合,幽深野趣对比开阔视野,游客可自由选择。修复古驿道沿线木亭,以爱情主题包装吾爱亭、唯爱亭、三生亭、心印亭等。

6.“将离”系列活动

举办将离爱情灯光秀、将离户外音乐节、年代主题剧本杀等“将离”系列活动。

(三)情花·国 (略)

打造情花广场、情花露营、情花酒店、情花民宿等业态,景观装饰中融入国风,彰显芍药作为“情花”的主题内涵,结合汉服文化、婚恋文化、诗词文化开展丰富活动,营造氛围,加深底蕴,打造夜经济。策划“情花缘”汉服联谊、520情花表白节、国风集体婚礼、“飞花令”情花雅集、七夕“芍药花仙”国风短视频大赛等“情花”系列活动。

(四)白芍·国 (略)

1.国药养生

(略) 一部分空闲房间打造康养民宿,配套“五味斋”食疗、“益仁堂”理疗项目。利用后山山林打造森林药浴古汤池,在民宿房间打造私汤,形成全方位的高端国药养生项目。

2. (略)

(略) ,进行中医药传承科普、培训,结合中药材产学研基 (略) 部分房间,建设国药研学基地。

3.药膳村

(略) 的高端康养民宿,引导带动周边民居经营大众型餐饮、民宿业态,专业指导研发药食同源的药膳、药茶新品,形成一片“药膳村”。

4.“白芍”特色产品

森林药浴古汤池中设置“鸳鸯汤池”,提供爱情主题特色产品;特别研发“珍爱药膳”,从食物造型、保健功效等方面突出爱情主题。

六、运营模式

以“运营前置”的理念,构建“平台公司+运营团队+乡村合伙人+商业合作”的运营模式。平台公司负责统一规划、投资建设景观和设施,统一招商运营,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包装IP宣传营销。运营团队负责露营基地、醉饮营地、情花野宿、野奢药宿、森林药浴古汤池、国药研学基地等项目的实际运营。平台公司牵头招募合伙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合作形式合理开发乡村资源,参与将离慢 (略) 、药膳村中的业态经营。寻求演艺、婚庆、教育等机构的短期商业合作,共同举办多种活动。

第二节 中江千年 (略)

一、项目地点

东北镇觉慧村,南华镇涌泉村。

二、现状分析

(一)优势

“中江挂面”非遗特色品牌已有一定知名度,挂面产业红火;觉慧挂面村乡村旅游基础较好, (略) 、 (略) 共同提升建设运营;岩鹰山业态以烧烤、露营为主,拥有一定客流量;紧邻 (略) 位相当有利,周末客流外,工作日也有晚间休闲客流。

(二)不足

挂面仅作为特色场景和旅游商品,对游客尤其“回头客”的吸引力不足;欠缺挂面品牌包装,未能形成统一品牌IP;岩鹰山业态与周边同质化严重,客流以吃喝为主,业态较为单一。

三、项目定位

以中江手工挂面非遗文化为核心,围绕“中江挂面”包装统一IP,从觉慧村辐射周边,与岩鹰山上下呼应,发展适合全年龄、多类型的组合式休闲,在“非遗、度假、美村”总体定位下,发展以“挂面+”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老、中、青、幼各有所得,动静皆宜、张弛有度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四、核心引爆点

挖掘中江挂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融入到项目开发中,统一包装打造“中江挂面”IP。

五、策划重点

充分尊重已形成的项目和规划,不在重资产投入上做加法,而是用文创和概念做乘法。

(一)设计文创

巧妙利用挂面的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将挂面拟人化,参考传统仙君造型,设计国潮风格虚拟形象——中江·如意挂面君,加强挂面IP的文创性和趣味性。以“中江挂面君” (略) 络Meme、表情包, (略) 络进行传播;开发“挂面君许愿符”、特色挂面包装、国潮吃面套装及文具、生活用品、装饰品等相关趣味文创产品。

(二)觉慧村·挂面文 (略)

在现状运营和规划的基础上提升,更多彰显挂面主题。

1.觉慧老村

围绕挂面制作体验和以吃面为核心的餐饮美食,培育多种业态,定期举办“坝坝宴”,开发挂面新吃法。

2.挂面主题酒店民宿

结合挂面主题建设酒店民宿等项目,以挂面制作的十八道工序命名十八间客房,房内设置对应工序介绍,利用相应生产工具做装饰性陈设。

3.主题乐园

将晾晒挂面形态、挂面筒形态、一碗面形态等挂面相关形态融入主题乐园的设施和景观中,以童趣凸显挂面主题。

4. (略)

(略) 打造为挂面文化研究基地,开展挂面文化研究。

5.研学课程

引入专业研学机构,围绕中江挂面非遗科普、体验和传承,结合乡土文化中心、挂面作坊、 (略) 、乐耕田园,设计丰富的研学课程,向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推广。

6.挂面博物馆

建设挂面博物馆,作为挂面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集中展示挂面文化,强化游客对“中江挂面”的记忆。

7.凤凰山提档升级

结合挂面元素,完善凤凰山旅游基础设施,拓展挂面村承载力,做优挂面村生态环境。

(三)“千年一面”登山道

打造一条从挂面村到岩鹰山的登山健身步道,沿线设多个小观景台,并设计如羊头架形状的座椅、如意挂面君形象的小品等景观配套设施,融入中江挂面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讲述挂面小故事,普及挂面制作技艺,提示挂面烹饪技巧,增强挂面IP趣味性。

(四)“挂面”景观索道

结合挂面元素,建设一条观景索道,连接觉慧村和岩鹰山,随着索道上升,可俯瞰觉慧村的村庄、田园全景,中江县城也逐渐映入眼帘。景观索道既是跨越山河的捷径,也是观景的享受。在挂面村营造夜间灯光,使其成为岩鹰山夜景的一部分。

(五)放飞·云上岩鹰山

1.鹰山休闲康养项目

新建玻璃栈道或挑台,开发露营、民宿、咖啡厅、山地运动、无动力游乐园等休闲旅游项目,丰富岩鹰山文旅业态。

2.园艺体验

山间田地提供园艺体验,以“一米菜园”“一米花园”的形式供个人、家庭认种,平常由运营方协助打理,游客可随时到自己的菜园、花园中以园艺减压疗愈。

3.复古庭园

利用复古风物件,打造怀旧感、慢情调的休闲庭园。

4.浪漫基地

从挂面“长长久久”的寓意出发,森林、花园的景观营造中融入浪漫元素,打造年轻人联谊、约会的场地,同时和摄影机构、婚庆机构合作,建设艺术照拍摄、婚庆摄影的爱情主题外景基地。

5.悬崖民宿

顺应地势,依山而建打造可远眺中江县城的悬崖民宿。设施、服务以中高端标准配置,配套无边泳池等休闲设施。

(六)夜经济

“挂面文化”登山道沿线、“千年一面”索道沿线、鹰岩山山体打造灯光布景,形成夜间“网红”地标。举办露营音乐会、夜话故事会、舞会联谊等丰富的夜间主题活动,做好夜经济文章。

六、运营模式

构建“政府统筹、分散经营、利益联结”运营模式。 (略) 、镇政府负责提升基础设施、进行项目招商、统一包装营销概念;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具体项目、开发文创商品、落实研学课程;村集体协助管理,入股分红。

七、建设用地调整需求

岩鹰山建设悬崖民宿、咖啡厅、玻璃挑台等需将林地调整为建设用地。

第三节 黄继光故里

一、项目地点

继 (略) 、继光村、石马村、铜梁村、新天村。

二、现状分析

(一)黄继光故居

黄继光故居是重量级人文资源、爱国教育朝圣地。但是,目前仅有展示展陈,缺乏体验项目、配套业态,是“五分钟景点”,未能转化为效益;景点独立存在,未与周边项目串连构成整体。

(二)新天桃花岛

新天桃花岛邻近继光湖大坝,湖光山色风景美,正在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打造露营、餐饮等休闲业态。但是和继光湖生 (略) 之间尚未建立联系,需要错位发展、联动共赢;建成后的运营方式也未明确。

(三)花溪地

花溪地位于继光河畔,滨水业态和餐饮休闲有较好客源基础。但是,餐饮、戏水、游乐、研学等业态类型杂而无主,用地限制、安全隐患等多重因素影响正常经营。

(四)继光河

继光河沿线自然景观优美,已开展数次融合红色教育的徒步活动。但是,继光河水质受面源污染影响,存在富营养化现象;目前徒步活动仅有机关部门组织进行,没有开发旅游产品。

三、项目定位

围绕黄继光烈士和抗美援朝红色历史,以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为主线, (略) 以英雄年代、 (略) 、日月新天三大主题串联,联合提升沿线村庄景观,丰富旅游业态,以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团队游客为主要对象,沉浸式打造国内第一条抗美援朝志愿军主题乡村游线。

四、核心引爆点

以“继光·追光”志愿军主题沉浸为核心引爆点,排演一出红色主题沉浸话剧——《继光·1951》,打造一条12km户外拓 (略) ——竹林花溪· (略) ,形成两个主题休闲配套——醉美铜梁·红色营地、新天·时代水岸。

五、策划重点

(一)沿线村居风貌引导

以爱国红、志愿黄为主题色彩,红色元素、军旅元素为主题元素,设计沿线风貌,运用于建筑立面、景观小品、标示标牌、绿道地面等方面的提升改造。

(二)继光故居

1.红色主题沉浸话剧《继光·1951》

利用黄继光故居及周边环境的实景场地,以黄继光1951年参加志愿军前后的故事为蓝本,编写沉浸式话剧剧本。“观众”不再是被动观看,而是以村民、新兵等相应身份参与其中推动剧情发展,感受积极参军保家卫国的激情澎湃。

2.红色军事主题研学

结合现状黄继光纪念展览展陈及武器装备展示,提升红色军事主题研学,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抗美援朝历史、军事常识科普等内容,研学团队统一穿着志愿军军服样式服装。该项目与醉美铜梁的军事主题素质拓展和研学基地联合经营,并结合竹林花溪 (略) 徒步活动。

3.志愿军主题摄影

利用沉浸式话剧演出时间之外闲置的场景和服装,长期设志愿军主题摄影服务。团队游客和散客均可租借服装、利用场景,扮演志愿军留影,或拍摄短视频留念。

(三)醉美铜梁

1.红色主题餐饮

在花溪地现状餐饮配套基础上,以红色主题提升整体内外装修,通过特色服装营造时代氛围,开发红色主题系列菜品。

2.军事主题素质拓展

将花 (略) 现状户外游乐设施更新换代,强调军事主题,建设主要服务团建客群的素质拓展基地,开展素拓项目、真人CS、定向越野等多种活动。

3.花溪地研学基地

建设研学基地,为整个“黄继光故里”的研学团队配套提供宿舍、食堂和室内外教学交流活动空间。

4.红高粱酒坊

建设红高粱酒坊,售卖本地酒品,并提供土法酿酒体验。

(四)竹林花溪

1.沿溪景观绿道

提升继光河沿线景观,融入红色军事元素,打造12km适合户外徒步的竹林花溪景观绿道,在斩龙垭、凤凰沟、葫芦堰、黑风滩、袁家桥等节点设置文化小品,营造乡土文化氛围。沿线合适点位设置休息驿站和泛舟小码头,配套旅游公共设施,提供露营、野餐、戏水的活动场地。

2.“ (略) ”户外徒步

依托竹林花溪沿线提升后的景观设施,开发“ (略) ”爱国主义户外徒步体验产品,穿志愿军军服、重走 (略) ,丰富团建、研学系列活动中的徒步内容。

(五)日月新天

1.滨水休闲

按照水美新天、桃花岛等已有规划,在新天村大坝上方的水湾打造滨水步道、落霞码头、露营基地、垂钓浮台、乡村讲有限,游憩设施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尚属空白,景区开发主体未明确。

三、项目定位

围绕铜山文化核心IP,以文博、文创、研学为业态落脚点,接续铜山文脉,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铜山三苏文化溯源高地、研究铜山文化的全国权威地、石刻文化创意活化示范地。

四、核心引爆点

以“来铜山,当状元”的沉浸式“状元”体验为核心引爆点。从厚重的铜山文化中提取最贴近大众生活的状元文化,通过状元踩桥祈福、状元打马还乡、沉浸式戏剧等形式,将“铜山文博园”与“学业有成”的美好祝愿相链接,通过沉浸式“状元”体验,弘扬传统文化中热爱学和村庄发展标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三、生态效益

(一)助推村庄绿色发展

乡村环境质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品质,发展乡村旅游将助推更多从业者、工程项目建设者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第一准则,实行绿色生产、绿色建设、绿色发展。

(二)提升乡村环境品质

乡村旅游项目、乡村风景旅游道的建设,将直接促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景观风貌提升和乡村旅游发展,引导村庄沿线风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整治和提升。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景观环境的建设和提升,将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辅相成,有力推动中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第二节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明确发展方向

充分解 (略) 乡村旅游发展蓝图与重点抓手,明确中江乡村旅游自身发展方向,以德阳文旅名村和现代 (略) 等项目实现“点上突破”、以乡村旅游游线实现“线上串点”、 (略) 发展实现“面上开花”。

(二) (略) ,整合资源,持续推进

充 (略) 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利用 (略) ,整合资源,形成县推进、乡主体、村承载、部门联动、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 (略) ;定期开展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

(三)示范项目引领,德阳文旅名村支撑

围绕中江县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整合周边乡镇旅游资源,集中精力重点打造,辐射带动全县德阳文旅名村旅游发展,优化产 (略) ,推动乡村旅游“组团式发展、片区化打造”,形成“示范项目引领、德阳文旅名村支撑” (略) 。

(四)政策体系激励、考核体系保障

为确保乡村旅游建设取得实效,将《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工作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乡村旅游开发工作责任链。

二、人才保障

(略) 级文旅能人培养计划,制定中江县五类文旅能人培养计划,培养实用技能型、文艺创作型、活动组织型、传承保护型、市场经营型五类德阳乡村文旅能人,每年培育文旅能人不少于15名。

以“乡土、乡情、乡愁”为桥梁,采用多元化项目引回方式,激发乡贤人才活力,制定中江人才回引政策,引导鼓励在外乡贤能人利用自身资本、资源等优势回乡发展,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农村头雁提能工程,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3年行动,结合乡村治理、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举办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专题培训,组织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到乡村旅游先进示范村参观考察、挂职锻炼,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激活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力。

三、资金保障

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征地、建房、设施配套等需求,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以发行专项债等方式操作,支持中江县乡村旅游建设。以中江县乡村旅游资源为基础,制定相关招商引资政策,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统筹中江乡村旅游发展和项目建设,引进第三方业主经营研学基地、农旅融合基地等项目。

四、用地保障

(一)预留发展用地

中江县国土空间规划与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结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号)、《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国家相关政策,预留乡村旅游发展用地空间,调整村庄土地利用结构 (略) 。

(二)盘活闲置资源

全面梳理中江县闲置低效用地资源,结合村庄规划、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引导闲置低效用地资源重新利用、重新开发,为中江县旅游用地提供有效保障。整治挖潜,向村庄居民点要空间,如千年 (略) 配套项目建设;盘活存量,向低效利用地要空间,如铜山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设;开发治理,向低丘缓坡地等乡野空闲地要空间,如岩鹰山、天台山休闲项目建设;充分统筹利用国有资源,优化调剂县级用地指标,如继光 (略) 项目建设。

(三)积极稳妥推进中江县土地综合整治

依据《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江县涉及龙泉山土地综 (略) 、龙泉山以东丘陵土地综 (略) 。

中江县西北部属龙泉山土地综 (略) 。 (略) 龙泉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龙泉山土地综合整治和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根据生 (略) 、 (略) 、 (略) 的不同要求,分区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中江县东南部属龙泉山以东丘陵土地综 (略) 。应持续推进耕地质量提升, (略)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耕地提质、农业增产;逐步开展林地补植改造,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引导农村 (略) 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为乡村产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开源”。

图集

1.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规划范围图

2.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区位分析图

3.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现状分析图

4.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 (略) 图

5.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项目布点图

6.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 (略) 规划图

7.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旅游交通体系规划图

责任编辑:县政府办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已经中江县人民政府十九届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20日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23—2027年)

2024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5

第一节 规划背景5

第二节 规划范围7

第三节 规划期限7

第四节 规划依据7

第二章 现状分析12

第一节 基础条件分析12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析17

第三节 (略) 场分析20

第三章 总体定位22

第一节 主题定位22

第二节 目标定位22

第四章 (略) 23

第一节 (略) 23

第二节 项目体系23

第三节 (略) 30

第五章 乡村运营规划32

第一节 运营模式构建32

第二节 运营机制引导32

第六章 服务体系规划35

第一节 旅游交通规划35

第二节 基础设施规划36

第三节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37

第四节 智慧旅游试点38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38

第七章 乡村旅游营销规划40

第一节 视觉系统规划40

第二节 宣传营销规划40

第三节 活动规划42

第八章 重点项目策划43

第一节 情花谷43

第二节 中江千年 (略) 47

第三节 黄继光故里52

第四节 铜山文化博览园57

第五节 四川 (略) 62

第九章 效益分析及保障措施67

第一节 效益分析67

第二节 保障措施69

图集73

第一章 总则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以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在建设 (略) 双城经济圈、打造巴蜀文化走廊、成德眉资同城化 (略) 域背景下,抢抓四川省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积 (略) 文旅争先战略,加 (略) 的人文交流合作,深挖乡村旅游资源价值,进一步明确发展 (略) ,优 (略) ,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略) ,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特编制《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 (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共中央 (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发展文旅产业是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 (略) 是中国农村改革策源地之一,是“天府粮仓”重要承载地, (略) 圈北部增长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落实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行动部署

四川省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指出,要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 (略) 、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创 (略) ,推进乡村旅游产品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设施更加完善、效益更加凸显,为全省拼经济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进一步提出,要经过四年努力将四川省建设成为独具四川特色的全国知名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 (略) 立足 (略) ,主动把握和适应乡村旅游发展新态势,积极落实文旅争先战略,以构建新型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为重点,持续擦亮“世界三星堆、天府后花园”城市名片,为 (略) 、 (略) 增添内生动力。

三、 (略) 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 (略) 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加快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打造 (略) 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 (略) 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推动 (略) 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略) 圈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对外开放协同共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打造有机融合的经济共同体。 (略) 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 (略) 双城经济圈、 (略) 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共享经济圈的发展环境、发展资源、 (略) ,不断夯实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旅游基础,积极开 (略) 场,持续推进文旅振兴乡村、文旅赋能乡村, (略) 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纵深推进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规划范围

(略) 中江 (略) 域范围, (略) 域面积2200平方千米,下辖26镇(凯江镇、南华镇、东北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玉兴镇、悦来镇、继光镇、仓山镇、永兴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4乡(柏树乡、白果乡、永丰乡、通山乡)。

第三节 规划期限

2023-2027年,展望至2035年。

第四节 规划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年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版)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

10.《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9)

11.《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 *-2022)

12.《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 *-2022)

1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14.《四川农村生 (略) 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51/2626-2019)

15.《中共中央 (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3〕1号)

16.《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

17.《中共中央办公厅 (略) 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18.《 (略) 关于印发〈全域旅 (略) 创建工作导则〉的通知》(旅发〔2017〕79号)

19.《 (略) 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

20.《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旅资源发〔2018〕98号)

21.《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国家全域旅 (略) 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 (略) 验收标准(试行)〉的通知》(办资源发〔2020〕30号)

22.《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国 (略) 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略) 函〔2020〕574号)

23.《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号)

24.《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环规生态〔2022〕2号)

25.《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 (略)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文旅产业发〔2022〕33号)

26.《 (略) 中央文明办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

27.《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川委发〔2023〕1号)

28.《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川委发〔2019〕11号)

29.《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 (略) 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川成德眉资同城领〔2023〕2号)

30.《 (略) 委办公室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现代 (略) 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委办发〔2019〕10号)

31.《 (略) 委办公室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文旅争先战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德委办发〔2022〕14号)

32.《 (略) 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关于德阳文旅名村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德文旅产领〔2023〕1号)

二、相关规划

1.《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2.《 (略) 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年)

3.《 (略) 圈发展规划》(2021年)

4.《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5年)

5.《四川省创建国家全域旅 (略) 实施方案》(2022年)

6.《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

7.《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8.《 (略)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年)

9.《 (略) 域城镇体系 (略) 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10.《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1.《 (略)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12.《 (略)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13.《 (略)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4.《 (略)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 (略) (略)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6.《中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7.《中江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年)

18.《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9.《中江县“十四五”旅游业和文化、体育、广电事业发展规划》

20.《中江县推进文旅争先战略的实施方案》(2023年)

第二章 现状分析

第一节 基础条件分析

一、区位交通

中江县是 (略) 双城经济圈、 (略) 圈 (略)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 (略) 东南部,位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内, (略) 三台县、 (略) 大英县、 (略) 乐至县, (略) 金堂县、 (略) , (略) (略) , (略) (略) 。

中江县距四川省会成都66公里、中国科技城绵阳51公里、中国装备制造科技城德阳37公里,位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 (略) 双城经济 (略) 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县城至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绵阳机场车程1.5小时内,至青白江国际物流港、德 (略) 物流港车程1小时内,至西安、重庆车程3小时。加快构建内联外畅的 (略) 网, (略) 里程180公里、居全省县域前列。中江县发展乡村 (略) 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自然地理

中江县地形地貌多样,气候环境适宜,有着丰富的河流水系和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地形地貌

中江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带,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绝大部分是丘陵,海拔一般在500-600米,其余为平坝和低山。 (略) 老牛坡(石泉、兴 (略) ,金堂境附近)海拔1046米, (略) 为普兴镇山川村二水口(四川盆底)广场,海拔285.8米。

(二)气候环境

(略) 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 (略) ,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1°C。降雨较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春夏季降雨量总计594.9毫米左右,秋冬季降雨量总计203.6毫米左右,大*性季风气候显著。

(三)河流水系

中江县境内主要有涪江水系和沱江水系,龙泉山脉为涪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全县大小河流79条,其中规模以上河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23条,规模以下河流56条。境内有中型水库继光水库、黄鹿水库、响滩子水库、元兴水库、双河口水库、石泉水库(在建)6座,小型水库61座。

(四)自然资源

1.森林资源

中江县位于龙泉山脉尾端,有林地面积644.67平方千米,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达90%以上。

2.水资源

中江县境内人民渠五七期、六期主干渠118.3公里,现有渠道1256条,共计3671公里,各类蓄水工程18 (略) ,其中:水库67座,含中型水库6座,蓄水总量2.1亿立方米。

三、历史人文

中江县周属蜀国,秦属蜀郡,汉为郪县地,三国时蜀置*城县,隋改县名为玄武,宋改玄武为中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境内五庙南北塔、魁山阁等历史文化古迹星罗棋布,中江挂面、仓山大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红色文化、铜山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积厚流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中江乡村旅游丰富内涵。

(一)红色文化代代赓续

中江县是全国双百人物、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中江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投身抗美援朝运动。截止1953年7月,中江县共有6867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606人英勇牺牲,63人失踪,8人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其中4人获得国家级英雄荣誉称号,共有213人荣立各种战功受到嘉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二)非遗文化丰富多彩

中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江手工挂面工艺、仓山大乐;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宝油糕传统技艺、古铜山"三苏"传说、仓山太婆龙、中江花石生产技艺、积金火龙、广福桃花龙、龙台活糖空心泡壳月饼制作技艺、中江拗步拳等;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福双麻酥饼、船工彩莲船、兴隆金毛狮、端公舞、仓山木偶戏、中江竹编、双龙龙须手工粉条制作技艺、建筑彩绘等。

(三)铜山文化源远流长

北宋时苏易简、苏舜元、苏舜钦祖孙三人祖籍中江,并称“铜山三苏”,比“眉山三苏”成名更早。苏易简是北宋四川第一位状元,官至参知政事;苏舜元是北宋时著名书法家,歌诗豪健,尤善草书;苏舜钦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修筑沧浪亭闻名于世。

四、社会经济

中江县2022年人口年末常住人口94.*人,其中城镇人口41.*人,乡村人口53.*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6%,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49.*户,户籍总人口134.*人,其中城镇人口25.*人,乡村人口109.*人。全年 (略) 生产总值(GDP)439.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2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0.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8.5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8:38.8:38.4。中江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入列2022年中国西部百强县。

五、乡村建设

中江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域协调融合发展,乡村建设的坚实基础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动力。

(一)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中江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五网”建设。持续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工作,分批建成乡镇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全县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二)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中江县多措并举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紧紧依托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充 (略) 各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作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稳健途径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带动农民增收。

(三)促进全域协调融合发展

中江县在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领下,巩固乡 (略)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统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公共设施建设和 (略) ,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聚集、环境风貌、文化传承、城镇治理“六大提升”工程,推动各乡镇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析

一、“七个一”文旅品牌

中江县旅游资源丰富,围绕“一座馆—黄继光纪念馆;一支乐—仓山大乐;一方湖—继光湖;一块石—石林谷;一朵花—芍药谷;一碗面—挂面村;一盏灯—沼源村”“七个一”文旅资源,打造中江文旅标杆,擦亮中江文旅品牌。

二、地方特产

中江县地方特产以农副土特产品和特色饮食为主,有中江挂面、中江丹参、中江白芍、中江柚四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江手工挂面工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八宝油糕传统技艺、中江花石生产 (略)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广福双麻酥饼制作技艺、双龙手工粉条制作技艺、龙台镇活糖空心泡壳月饼生产技艺、“普兴凉粉”制作技艺等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

根据《中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2021年),全县共查明旅游资源1071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109个,占10.2%。优良级旅游资源以建筑与设施类型为主,占51.4%。旅游资源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结合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凯江镇、仓山镇、永太镇、继光镇、集凤镇、南华镇、东北镇分布较为集中,其优良级旅游资源共73个,占全县优良级资源的67.0%;通济镇、富兴镇、兴隆镇、冯店镇、黄鹿镇次之,优良级资源共16个,占全县优良级资源的14.7%。

相对成熟或较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有:继光湖、石林谷、凯江大回湾等自然景观,芍药谷、荷韵南山、永安柚园、太安桃花谷、辑庆樱花岭等农业景观,挂面村、黄继光纪念馆、五庙南北塔、黄继光故居、仓山古镇、玉江石刻、沼源文化等人文景观,仓山大乐、积金火龙、广福桃花龙、仓山太婆龙灯等民俗活动。

四、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成效

中江县已创建黄继光纪念馆、四川盆底-大地 (略) 、中江千年 (略) 3个国家AAA级 (略) 。在黄继光纪念馆推进黄继光纪念馆与魁山公园馆园一体化改造,正在打造以“英雄之光”为主题的沉浸式凯江夜游项目。在挂面村建设非遗博物馆、大师工坊、主题乐园等项目,着力打造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憩娱乐于一体的“非遗美村”。在继光湖建设马拉松赛道一期、 (略) 子展示厅,成都“三绕”至继光湖快速通道正在加快推进。在沼源村建成沼源讲堂,开展沼气遗址保护,正在建设沼源博物馆。集中推出“时尚凯州音乐谷”“奇美洞峡石林谷”“浪漫情花芍药谷”,差异化打造户外运动野奢游、美丽乡村体验游等精品游线。

中江县结合自然资源禀赋、花卉果类时节,支持培育乡村旅游节会活动, (略) ,已连续举办芍药赏花季、太安桃花季、四川盆底大地艺术季、醉美樱花季、柚子采摘季等品牌活动,带动人气消费,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扩大乡村旅游知名度, 逐步形成“一镇一特色、月月有活动、全年可持续”的文旅活动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江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中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区域性特征不明,缺乏整合

中江县旅游资源较为分散,全 (略) 刚刚起步,统筹整合旅游资源、旅游要素任重道远,旅游品牌打造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和拓展,开发营销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2.产业依托型为主,季节性强

由于中江旅游资源比较分散,已建成的中江芍药谷、太安红泉桃花谷、荷韵南山、中江樱花 (略) 景点季节性强、业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

3.景区设施较落后,要素不全

近年来中 (略) 基础设施水平虽得到很大程度提高,但 (略)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规模较小,品质不高,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不全,景区内管理服务水平较为粗放,相关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4.产业发展偏初级,留不住客

中江县旅游产业整体上仍有“短期旅游,休闲观光”的初级发展特征,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亟待提升,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尚存很大差距,营销推广力度不足,难以留住游客。

第三节 (略) 场分析

一、客群来源分析

(略) (略) 场消费动机逐渐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化,以休闲度假为消费动机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与以观光为消费动机的比重大致持平。

据大数据统计, (略) (略) 场特征具体表现在: (略) 域分布来看, (略) 人群,占省内外地客源的68%;从客源年龄段分布来看,主要以30-50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占到访人群总量的45.66%;从客源交通工具来看,选择汽车作为首要交通工具的占比达94.52%,自驾游、租车游出行成为主流趋势。

二、 (略) 场需求分析

据《20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略) 年末常住人口2126.*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略) 场规模大,出游需求强。飞猪发布2022年“五一”出游消费趋势显示,“2小时”度假圈成为主流,出游人群呈现年轻化,近郊游、短时游、自驾游逐渐成为主流出行特征。成都客群对露营微度假、仪式打卡游、疗愈解压游、都市家庭游和文化体验游五大类旅游形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偏好,同时消费层次也更加多元化,除传统旅游消费外,文化消费正成为重要增长点。

三、 (略) 场分析

(一) (略) 场

(略) 场( (略) 场):成、德、绵、 (略) 。

(略) 场( (略) 场): (略) 场、四 (略) 场、以成都为目的地的分流客源、以继光故里为 (略) 场。

(略) 场( (略) 场):陕西、甘肃、贵州、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其 (略) 场。

(二) (略) 场

研学培训团队、亲子休闲微度假、运动露营、康养旅居、红色 (略) 场。

第三章 总体定位

第一节 主题定位

中江县乡村旅游主题定位为“继光故乡·乐游中江”,重点体现黄继光、中江挂面、中江石林、继光湖、中江芍药、仓山大乐、沼源文化特色元素,以一座馆引领红色传承“乐章”为主旋律;以一碗面引领乡村休闲“乐章”为着力点;以一块石引领大地奇景“乐章”为突破点;以一方湖、一盏灯引领绿色生态“乐章”为关键点;以一朵花引领农旅融合“乐章”为立足点;以一支乐引领文化创新“乐章”为结合点。“奏响”六大“乐章”,以红带绿,花漾乡愁,古韵赋魂,大地绘景,各乐章交融互促,和谐共奏“乐游中江”。

第二节 目标定位

建设巴蜀文化走廊红色研学新高地,建 (略) 森林公园 (略) 旅游带,建设继光 (略) ,打造德阳文旅名村30个。

第四章 (略)

第一节 (略)

以继光湖文旅建设为核心,依托中江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仓山镇旅游集散服务副中心两个中心,打造“悠然田园之乐·乡愁休闲片、继光英雄大乐·红色研学片、千年传承雅乐·文脉体验片” (略) ,串联“乡村民俗休闲游线、户外运动康养游线、红色追光研学游线、千年文脉耕读游线”四条游线,构建中江县乡村旅游“一核两中心,三片四游线” (略) 。

第二节 项目体系

一、示范项目

(一)中江千年 (略)

在“非遗、度假、美村”总体定位下,围绕“中江挂面”IP,深入挖掘拓展“中江挂面”的历史文化内涵,辐射带动觉慧村周边发展,与岩鹰山上下呼应,建设适合全年龄、多类型的组合式文旅项目,发展以“挂面+”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激发非遗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二)继光 (略)

立足继光湖山水田林、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实施“生态+”“文化+”,丰富旅 (略) ,近期打造以红色文化体验、湖泊康养度假、武术文化运动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中期打造国家AAAA级 (略) 和红色文化融 (略) ,远期打造国际生 (略) 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华英雄文化体验目的地。

(三)西南界洞峡群

依托奇特的地质资源禀赋,提炼“锦绣天府,奇幻石林”主题,构建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 (略) 体系,打造 (略) 最具特色和唯一性的奇美 (略) 。

(四)音乐谷

在“音乐,让历史流进未来”的总体定位下, (略) 公园、山谷剧场、排练剧场、音乐制作中心、博物馆、茶舍、书店、酒店、商业街等项目,打造年轻人时尚休闲目的地。

(五)情花谷

立足“中国芍药之乡”,依托“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充分发挥道地中药材品牌效应,建设集休闲、观光、研学为一体的万亩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打造中药材现代 (略) 、农旅融 (略) 。

二、支撑项目

(一) (略) 项目

1.黄鹿湖农业公园

作为中江县粮食生猪现代 (略) (略) 的重要节点,由黄鹿镇整合资源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观景台、文化广场等旅游接待设施,宝塘村、福沟村成立合作社运营“五彩福沟”等农旅融合项目,以小龙虾美食节为引爆点,建设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特色美食、垂钓休闲、研学科普为一体的农业公园。

2.永太农博园

做好智慧农业、新品种示范、农事服务等农业生产,拓展科普研学和休闲旅游,建设农业研学基地、配套服务中心、农 (略) 、滨 (略) (略) 。

3.永安柚乡

在中江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中江柚资源文化博览园,结合 (略) 打造柚香小镇;通过延长柚产业链,推出特色柚香餐饮,拓展农业体验、文化创意、生态观光、星空营地、科普研学、柚香美食、甜美民俗等“柚+”文旅业态。

4.冯店黄坪耕读村

改善黄坪村人居环境,打造“乡村会客厅”,与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园联动发展,以“农耕”文化包装农文旅业态。

5.富兴辉山乡愁村

整合辉山村的爱苜农场、石砌时代等农耕 (略) ,辐射带动周边,将农业生产与农事体验、民宿餐饮、亲子休闲、农耕文明、红色乡愁相结合,形成辉山村全域“乡愁”主题 (略) 。

(二)大型旅游项目

1.四川 (略)

中江盆底映像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主导,引进专业化运营团队,全面完善、提升四川 (略) 的旅游接待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谱系,创新植入田园度假、乡村文创等业态,积极构建“生态为本、景观吸睛、度假引领、文化赋能”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地,打造融农业示范、田园度假、文化体验、自然研学、田园人居等功能于一体的“最四川”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人在其中的艺术“盆景”。

2.西眉酒庄

川酒联盟投资建设,将白酒生产与旅游业态融合,打造原材料种植、酿酒工厂、品牌展示、酒品存储等功能板块,建立工厂与旅游融合的典范。

3.山水谈·湖心里

配套西眉酒庄,以酒产业延伸的休闲度假业态为主题,引入第三方业主,利用村集体统一流转的聚居点民居,以微度假客群、产业客群为主要目标,打造吃喝玩乐游购娱一体化的休闲体验项目。

(三)历史文化项目

1.黄继光故里

围绕黄继光烈士和抗美援朝红色历史,以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为主线, (略) 以英雄年代、 (略) 、日月新天三大主题串联,联合提升沿线村庄景观,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国内第一条抗美援朝志愿军主题沉浸式乡村游线。

2沼源零碳村

以沼源博物馆和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核心,在沼源村打造零碳村庄的基础上,通过对沼源山上老沼气池的景观提升和游步道、游憩设施的建设,将沼源讲堂、沼源山、博物馆整体串联打造成 (略) 。围绕“双碳减排、绿色宜居”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低 (略) ;依托沼源讲堂,承办低碳研学课堂,追溯古法制沼历史文化,倡导绿色生态发展;引进“低碳+”产业,引领经济发展,打造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沼气第一村”。

3.铜山文化博览园

围绕铜山文化核心IP,以文博、文创、研学为业态落脚点,接续铜山文脉,营造“来铜山,当状元”的沉浸式“状元”体验,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铜山三苏文化溯源高地、研究铜山三苏历史的全国权威地、石刻文化创意活化示范地。

4.仓山古镇

以仓山大乐为引爆点,带动仓山古镇宣传营销,与诗歌、绘画、汉服等文化团体合作,充分利用禹王宫、帝主庙、城隍庙等资源,以民俗为魂,以文创为引,营造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千年古镇。

5.红色道桩

依托“文家桥暴动旧址”红色资源,以马克思主义在中江的传播、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运动为主线,聚焦“红色+研学、红色+文化、红色+乡村、红色+生态、红色+产业”五大融合,深入挖掘内涵、联动资源,围绕文家桥旧址、滨水营地、 (略) 等特色景观,着力将“红色道桩” (略) 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研学基地,讲好体现“道桩特色、中江气概、时代精神”的红色故事。

(四)特色乡村项目

1.世外桃源

以现状劳动教育基地无动力乐园设施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拓展研学项目,结合休闲采摘、农业体验等,农旅一体化打造项目,带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休闲活动

2.荷韵南山

由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或与专业运营团队合作,充分挖掘荷花文化,举办赏花、采莲、挖藕等特色活动,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3.太安桃花谷

围绕桃花资源,由纯粹的花卉观光向农业体验、水果采摘、村庄休闲等业态拓展,打造以赏花、采果为主题,露营、民宿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4.樱花岭

引入文创思维,包装樱花文化,设置打卡点,在樱花盛开季节举办主题性的摄影、短视频大赛等活动。

5.西阁·花间宿

依托花卉景观和迷迭香产业,以现状花湖西阁民宿为基础,借力 (略) 的合作关系,盘活村落闲置资产、空闲民居,打造集花景、香草、音乐为一体的艺术民宿集群。

6.福韵天台山

以秘境天台营地综合体为运营主体,永太镇政府、相关村集体合作建设,在现状露营基地基础上,拓展餐饮、夜经济、黑牡丹产业。 (略) 连结天台寺整体打造,融入“福”文化,结合瓦店大回湾田园景观和特殊云海景观,以“观云海,享福韵”为口号包装宣传。

7.玉屏湖乡村休闲

围绕玉兴水库和周边苗木基地、田园景观,建设环湖观光运动道、大田创意景观、渔家美食村落、水上游船等项目,农文旅一体化、景村一体化发展乡村休闲业态。

8.思源小渔村

通过村集体、村民、农业经营主体多方协作,将闲置农房投资运营民宿,结合家庭农场的果蔬采摘、捞鱼摸虾、鱼塘垂钓等休闲体验,发展集乡村休闲、农事体验、自助民宿、乡土餐饮为一体的特色乡村业态。

三、研学基地建设项目

结合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现代科技,设计丰富多样的研学旅游产品,开发教 (略) 。持续培育7个研学基地:黄继光纪念馆研学基地、挂面村研学基地、芍药谷中药材研学基地、四川盆底研学基地、世外桃源劳动实践基地、永安镇农业研学基地、铜山文博园研学基地。

四、农旅融合基地建设项目

依托农业 (略) 基础,持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培育5个农文旅融合基地:集凤镇银冯村道地中药材科创园、黄鹿镇黄鹿湖农业主题公园、永安镇中江柚现代 (略) 、永太镇农业科技博览园、冯店镇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 (略) 。

第三节 (略)

在打造全县“五大 (略) 线”的基础上,梳理四条乡村旅 (略) 。

一、乡村民俗休闲游线

以乡村民俗为主题,串联县城北部乡村休闲项目,有岩鹰山、天台山的登高眺远,有挂面村、农博园的田园产业,闲情乡韵中体验民俗非遗。

二、户外运动康养游线

以运动康养为主题,串联情花谷、西南界洞峡群、西眉酒庄、荷韵南山等项目,与县城形成环线,老屋民宿、慢 (略) 点缀花谷林间,户外野营健步结合国药调理,形成康体养心之旅。

三、红色追光研学游线

以红色追光为主题,环绕继光 (略) 这一核心,延伸至黄继光故里,串联沼源零碳村、永安柚乡等周边其他项目,形成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四、千年文脉耕读游线

以千年文脉传承为主题,串联玉江石刻、铜山状元河、仓山古镇等历史人文项目,结合太安桃花谷、黄坪耕读村等乡村旅游点和四川 (略) ,体验千年历史、耕读不辍的文化底蕴。

第五章 乡村运营规划

第一节 运营模式构建

一、创新运营机制

建设县、镇、村三级运营主体, (略) , (略) ,村级( (略) ) (略) , (略) 公司联合建设。

二、培育运营人才

强化校地合作,共建乡村旅游运营人才培育基地,采取“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培育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宣传推广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带头人。

三、建立乡村旅游资源项目库

以村为单位开展摸底调查,梳理乡村旅游资源,建立项目库,以此为依据加强小微资源、闲置资源的招商与运营。

第二节 运营机制引导

各乡镇以各自乡村旅游发展方向为导向,在运营现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完善,分为 (略) 依托型、大型项目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特色项目依托型四种类型构建运营机制。

一、 (略) 依托型乡村运营

开发特征:依托现代 (略) 的农业景观、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

运营机制: (略) (略) 主导投资,村集体入股 (略) ,统筹运营乡村旅游资源。应避免过度追求盈利和商业化, (略) 参与,与村民生活发展诉求相协调,形成利益分配机制。

代表乡镇:黄鹿镇、永太镇、永安镇、冯店镇等。

重点项目:黄鹿湖农业公园、永太农博园、永安柚乡、黄坪耕读村等。

二、大型项目依托型乡村运营

开发特征:已有或正在建设大型旅游项目,围绕项目配套发展乡村旅游。

运营机制:配合企业投资的优势项目,乡镇政府、村集体与 (略) 或强村公司,通过“企业+村集体+村民”或“合作社+专业运营+乡村合伙人”的复合型运营模式,协作发展、多方共赢。

代表乡镇:集凤镇、龙台镇、东北镇、普兴镇等。

重点项目:情花谷、西南界洞峡群、西眉酒庄、继光 (略) 、中江千年 (略) 、四川 (略) 等。

三、历史文化依托型乡村运营

开发特征:以历史人物或历史文化为核心,重在文化体验、文创开发的乡村旅游。

运营机制:政府牵头,联合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 (略) , (略) 整体谋划运营,开发营销文化旅游产品、文创产品,以乡村合伙人形式招引具体业态经营者,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代表乡镇:继光镇、广福镇、仓山镇等。

重点项目:黄继光故里、铜山文化博览园、仓山古镇等。

四、特色项目依托型乡村运营

开发特征:有一两个由私人业主独立经营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具一定吸引力,但项目规模不大。

运营机制:通过“项目业主+村集体+村民” (略) ,共同谋划乡村旅游项目,项目业主应有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代表乡镇:南华镇、通济镇、太安镇、辑庆镇等。

重点项目:岩鹰山、世外桃源、太安桃花谷、樱花岭等。

第六章 服务体系规划

第一节 旅游交通规划

一、构建乡 (略) 交通体系

(略) 乡村旅游规划中提出的“三环五射四通道”,构建中江县乡 (略) 交通体系。经G245-G350-X5 (略) -G245-X5 (略) -X5 (略) -G350串联乡村旅游中心环线,以S416、G350为南北两条主轴,多个乡村旅游 (略) 络,串联全县德阳文旅名村、乡村旅游项目,对接外县资源,形成“一环绕中心,两轴通南北, (略) 络”的体系。

二、建设乡村风景旅游道

依据国土空间规 (略) 三线划定,结合重点旅游项目,建设3条乡村风景旅游道:乡村民俗休闲道,经S416-粮食生猪现代 (略) 产业大道,中江千年 (略) -永太农博园-黄鹿湖农业公园,约20公里;人文荟萃体验道,经G350,沼源村-继光湖-继光故里-铜山文博园-仓山古镇,约50公里;户外运动康养道,经S401- (略) - (略) - (略) -S210,西南界洞峡群-情花谷-樱花岭-西眉湖,约42公里。每条乡村风景旅游道依托场镇、项目 (略) 实际情况配套一定数量的自驾驿站、骑行驿站与观景台,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运营模式, (略) 场化运作机制,探索服务经济新增长点。

科学合理规划乡村风景旅游道沿线风貌,整合沿线旅游资源,统一建筑风格,融入红色文化、挂面文化、芍药文化、铜山文化、大地艺术等地方特色元素,新建建筑以新川西民居为主,改造建筑符 (略) 域风格。对乡村风景旅游 (略) 、庭院、屋顶开展绿化、美化工程,综合运用沿线建筑景观、村落环境、标识系统等景观元素,提 (略) 景观环境,促进沿线风貌品质整体提升和有序发展,发挥乡村风景旅游道在乡村旅游产业中的牵引效应。

第二节 基础设施规划

一、 (略) 建设

加强德阳文旅名村与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确保乡村旅游交通通达性。以 (略) 、绵竹S216等现有乡村旅游“ (略) ”为样本,新建1至 (略) ,完善相关交通设施。

以四川全省加快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加快中江县乡镇所属行政村全部实现畅通 (略) ,优 (略) 面加宽改建、 (略) (略) 段打通等项目。加 (略) 与新增乡村旅游项目重要节点的衔接,确保国家3A级及以上 (略) 实现四级双车道 (略) 畅通。实 (略) 建设攻坚和养护工程,逐年提 (略) 状况, (略) 美化力度,全面提 (略) 服务品质。

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电力、给排水、燃气、通信、 (略) 理等基础设施,保障电力充足、饮水安全、燃气覆盖、网络畅通,在满足村民基本生产生活基础上,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求,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确保乡村旅游项目正常运转,保障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依照《四川农村生 (略) 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51/2626-2019),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重点整治距离中江县流域水体较近、水环境影响较重、农户相 (略) 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全面开展中江县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坚持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从源头控制黑臭水体产生。

提高中江县农 (略) 场化收储清运覆盖率,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垃圾的生 (略) 理。

第三节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充分利用并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桩、导览解说系统等现有配套服务设施,拓展乡村旅游接待服务功能,统一设计制作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公共标识系统,着力推进中江县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中江县交通状况和游客接待规模情况,建设三级游客 (略) 络。一级为中江县游客集散中心,在继光 (略) 、县城、仓山古镇各设一个,主要包含旅游集散和调度、旅游宣传、信息咨询、旅游商品展销、日常接待服务、交通统筹引导、电子商务、数字采集等功能。二级为 (略) 游客服务中心,在西南界洞峡群、情花谷、挂面村、四川 (略) (略) 设置,主要功能为信息咨询、自助导游服务、日常接待服务、旅游集散和调度、旅游商品展销、投诉受理和紧急救援。三级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服务于乡村旅游重要村庄或节点,结合德阳文旅名村设置,包含信息咨询和常规接待服务等一般功能。

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厕所革命”,运用新技术促进乡村旅游点、自驾驿站、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设施建设,强化节水节能和生态环保功能,提升配套服务和管理。

第四节 智慧旅游试点

以中江千年 (略) 为试点,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实现管理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未来继光 (略) 全面建成 (略) 。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发展乡村旅游,坚持走绿 (略)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推动中江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打造龙泉山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推进龙泉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修复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略) 东南丘陵水土流失防治重大工程,有序推进龙泉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水域岸线保护和管控,推进两岸绿化和防护林带建设;加强凯江、郪江、继光水库、黄鹿水库等河湖湿 (略) 域的保护管理。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源头截污、流域治理”,注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杜绝污水直排,实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加强森林生态修复治理,以龙泉山森 (略) 为核心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提升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碳汇能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第七章 乡村旅游营销规划

第一节 视觉系统规划

在中江县乡村旅游标识系统中,统一使用德阳文旅LOGO,加深外来游客的印象,主要用于旅游标识、景区景点标识牌、乡村风景旅游道标识和接待用品标识。

挖掘中江县英雄文化、铜山文化、芍药文化等具有代表性和地域性的文化,提炼中江县地域文化元素,从元素、材质、色彩三大维度对中江县乡村旅游视觉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配套完善旅游标志、导览图标识牌、指示牌、功能性标识牌和安全警示标识牌。

第二节 宣传营销规划

一、营销要素

(一)一年乡村节庆

重点提升品牌活动,持续推进已有活动,策划丰富新增活动,形成全年乡村节庆,以特色主题文旅活动吸引游客、激发消费潜力。

(二)一首中江大乐

结合仓山大乐,创作中江县乡村旅游宣传主题曲, (略) 、村庄开展旅游活动、文化活动时播放,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进行推介。

(三)一套乡村好物

以“终将鲜”品牌作为中江县乡村好物品牌打造,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营销。

(四)一桌特色宴席

综合中江地方特产美食,形成一桌特色宴席,通过美食展示中江乡村旅游名片,于全县各餐饮点进行推广。

二、乡村好物系列

汇聚农特产品、地方美食、非遗工艺、文创商品,统一包装,市场化推广中江县乡村好物。

(一)线上营销

在中江千年 (略) 设立1个直播电商共享基地,集产品展销、电商直播、培训孵化、共享办公等于一体。建立“终将鲜”官方账号,开展线上直播与宣传。结合24节气、节庆活动进行线上活动策划,邀请政府干部与微博大V、直播达人进行线上传播与推广,每年开展线上直播12次以上。

(二)线下营销

积极到国 (略) 举办或参加推介会、展销会、资源对接会,进一步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结合乡村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开展乡村好物线下展销活动。综合利 (略) (略) 、旅游集散中心、旅游 (略) 、景区景点、宾馆饭店、 (略) 等场所,设立乡村好物 (略) ,探索增设乡村好物直营店。

第三节 活动规划

重点提升品牌活动,持续推进已有活动,策划丰富新增活动。

一、品牌活动

东北镇“千年一面·中江见面”系列活动;兴隆镇中央音乐山谷系列活动;集凤镇芍药赏花季系列活动;南华镇荷花赏花季系列活动;黄鹿镇“花田渔歌”系列活动;普兴镇四川盆底大地艺术季系列活动;龙台镇相约继光湖系列活动;太安镇桃花赏花季系列活动;永安镇中江柚品鉴季系列活动;“声声不息”音乐沙龙。

二、其他重点活动

辑庆镇樱花季系列活动;永丰乡黑山羊美食季系列活动;通济镇苕坡春晚系列活动;联合镇牡丹季系列活动;回龙镇乡村旅游系列活动;柏树乡梅花季系列活动;玉兴镇赏花季系列活动;富兴镇食用菌美食季系列活动;广福镇状元文化系列活动;会龙镇蚕桑文化系列活动;永太镇葡萄采摘季系列活动;积金镇积金火龙系列活动。

三、传统节庆活动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初九登高会;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中江庙会。

第八章 重点项目策划

重点策划情花谷、中江千年 (略) 、黄继光故里、铜山文化博览园、四川 (略) 5个项目。

第一节 情花谷

一、项目地点

集凤镇石垭子村、银冯村。

二、现状分析

(一)优势

“芍药谷”景区以特色产业为底,芍药主题品牌突出; (略) 位极佳,市民自发前来露营、避暑、休闲;将离露营、情花广 (略) 乡村业态正稳步发展, (略) 介入谋划高端民宿建设;依托中药材产学研基 (略) ,发展中医药康养、研学产业的条件齐备。

(二)不足

芍药主题仅停留在花海观赏层面,季节性强,花季之外未能延续“芍药”品牌;业态分布零散,相互间缺乏关联,且未建立运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与村民生活存在一定矛盾;消费场景不足,缺少参与性的项目、活动,客流转化收益低。

三、项目定位

以“芍药主题爱情文化乡村”为主题,立足“中国芍药之乡”,依托“中江白芍”“中江丹参”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充分发挥道地中药材品牌效应,建设集休闲、观光、研学为一体的万亩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打造中药材现代 (略) 、农旅融 (略) 。挖掘芍药的“爱情”文化内涵,以其文化意象, (略) 块业态特征相结合,营造沉浸式体验感,提升吸引力。

四、核心引爆点

项目核心引爆点为国风爱情小镇的“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串联项目,从将离露营基地出发,随着“ (略) ”,走过两心相映的情动,感受组建家庭的温馨,约定白头偕老的相守,直到“爱情广场”的绚丽。

五、策划重点

(一) (略)

1. (略)

串联多个旅游节点形 (略) ,以芍药为主题提升植物配置、 (略) 落、景观小品等沿线风貌, (略) 段打造“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形成一条“ (略) ”, (略) “情花”, (略) “情话”。

2.“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

石垭子场镇及周边近期设置“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以一条“ (略) ”串联,设置“相遇、相知、相爱、相惜、相许、相伴、相守”七个打卡点,分别对应爱情中的不同阶段;终点的石垭子广场灯光秀升级打造为“爱情广场”。每个打卡点设置以对应阶段为主题的景观小品、互动设施,夜间营造梦幻灯光秀,近期引爆“情花谷”核心主题,同时为远期打造爱情 (略) 做好铺垫。

(二)将离·爱 (略)

1.将离露营基地

在现状基础上提升配套,做好餐饮、露营等设施的经营管理,通过夜景灯光和景观小品增强爱情主题和文艺气息。打造夜经济,举办如K歌比赛、萤火奇幻夜等夜间活动。

2.水上拓展项目

在将离营地已建好的水池上拓展游乐项目,丰富露营基地业态,如春、秋季垂钓,夏季游泳。

3.将离慢 (略)

石垭新村打造爱情 (略) ,通过爱情主题立面装饰营造街景,设置“携手一生”系列打卡点,打造“初恋主题”“新婚主题”“金婚主题”等对应不同年龄层 (略) 落;配套餐饮、休闲等常规业态外,经 (略) 、童年情怀小卖部等具文艺感的文创业态,呼应将离露营基地,丰富消费场景。

4.林下露营基地

修复古驿道,打造登山步道。在林下空间整理出露营基地,与建在空地上的将离露营基地相结合,幽深野趣对比开阔视野,游客可自由选择。修复古驿道沿线木亭,以爱情主题包装吾爱亭、唯爱亭、三生亭、心印亭等。

6.“将离”系列活动

举办将离爱情灯光秀、将离户外音乐节、年代主题剧本杀等“将离”系列活动。

(三)情花·国 (略)

打造情花广场、情花露营、情花酒店、情花民宿等业态,景观装饰中融入国风,彰显芍药作为“情花”的主题内涵,结合汉服文化、婚恋文化、诗词文化开展丰富活动,营造氛围,加深底蕴,打造夜经济。策划“情花缘”汉服联谊、520情花表白节、国风集体婚礼、“飞花令”情花雅集、七夕“芍药花仙”国风短视频大赛等“情花”系列活动。

(四)白芍·国 (略)

1.国药养生

(略) 一部分空闲房间打造康养民宿,配套“五味斋”食疗、“益仁堂”理疗项目。利用后山山林打造森林药浴古汤池,在民宿房间打造私汤,形成全方位的高端国药养生项目。

2. (略)

(略) ,进行中医药传承科普、培训,结合中药材产学研基 (略) 部分房间,建设国药研学基地。

3.药膳村

(略) 的高端康养民宿,引导带动周边民居经营大众型餐饮、民宿业态,专业指导研发药食同源的药膳、药茶新品,形成一片“药膳村”。

4.“白芍”特色产品

森林药浴古汤池中设置“鸳鸯汤池”,提供爱情主题特色产品;特别研发“珍爱药膳”,从食物造型、保健功效等方面突出爱情主题。

六、运营模式

以“运营前置”的理念,构建“平台公司+运营团队+乡村合伙人+商业合作”的运营模式。平台公司负责统一规划、投资建设景观和设施,统一招商运营,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包装IP宣传营销。运营团队负责露营基地、醉饮营地、情花野宿、野奢药宿、森林药浴古汤池、国药研学基地等项目的实际运营。平台公司牵头招募合伙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合作形式合理开发乡村资源,参与将离慢 (略) 、药膳村中的业态经营。寻求演艺、婚庆、教育等机构的短期商业合作,共同举办多种活动。

第二节 中江千年 (略)

一、项目地点

东北镇觉慧村,南华镇涌泉村。

二、现状分析

(一)优势

“中江挂面”非遗特色品牌已有一定知名度,挂面产业红火;觉慧挂面村乡村旅游基础较好, (略) 、 (略) 共同提升建设运营;岩鹰山业态以烧烤、露营为主,拥有一定客流量;紧邻 (略) 位相当有利,周末客流外,工作日也有晚间休闲客流。

(二)不足

挂面仅作为特色场景和旅游商品,对游客尤其“回头客”的吸引力不足;欠缺挂面品牌包装,未能形成统一品牌IP;岩鹰山业态与周边同质化严重,客流以吃喝为主,业态较为单一。

三、项目定位

以中江手工挂面非遗文化为核心,围绕“中江挂面”包装统一IP,从觉慧村辐射周边,与岩鹰山上下呼应,发展适合全年龄、多类型的组合式休闲,在“非遗、度假、美村”总体定位下,发展以“挂面+”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老、中、青、幼各有所得,动静皆宜、张弛有度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四、核心引爆点

挖掘中江挂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融入到项目开发中,统一包装打造“中江挂面”IP。

五、策划重点

充分尊重已形成的项目和规划,不在重资产投入上做加法,而是用文创和概念做乘法。

(一)设计文创

巧妙利用挂面的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将挂面拟人化,参考传统仙君造型,设计国潮风格虚拟形象——中江·如意挂面君,加强挂面IP的文创性和趣味性。以“中江挂面君” (略) 络Meme、表情包, (略) 络进行传播;开发“挂面君许愿符”、特色挂面包装、国潮吃面套装及文具、生活用品、装饰品等相关趣味文创产品。

(二)觉慧村·挂面文 (略)

在现状运营和规划的基础上提升,更多彰显挂面主题。

1.觉慧老村

围绕挂面制作体验和以吃面为核心的餐饮美食,培育多种业态,定期举办“坝坝宴”,开发挂面新吃法。

2.挂面主题酒店民宿

结合挂面主题建设酒店民宿等项目,以挂面制作的十八道工序命名十八间客房,房内设置对应工序介绍,利用相应生产工具做装饰性陈设。

3.主题乐园

将晾晒挂面形态、挂面筒形态、一碗面形态等挂面相关形态融入主题乐园的设施和景观中,以童趣凸显挂面主题。

4. (略)

(略) 打造为挂面文化研究基地,开展挂面文化研究。

5.研学课程

引入专业研学机构,围绕中江挂面非遗科普、体验和传承,结合乡土文化中心、挂面作坊、 (略) 、乐耕田园,设计丰富的研学课程,向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推广。

6.挂面博物馆

建设挂面博物馆,作为挂面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集中展示挂面文化,强化游客对“中江挂面”的记忆。

7.凤凰山提档升级

结合挂面元素,完善凤凰山旅游基础设施,拓展挂面村承载力,做优挂面村生态环境。

(三)“千年一面”登山道

打造一条从挂面村到岩鹰山的登山健身步道,沿线设多个小观景台,并设计如羊头架形状的座椅、如意挂面君形象的小品等景观配套设施,融入中江挂面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讲述挂面小故事,普及挂面制作技艺,提示挂面烹饪技巧,增强挂面IP趣味性。

(四)“挂面”景观索道

结合挂面元素,建设一条观景索道,连接觉慧村和岩鹰山,随着索道上升,可俯瞰觉慧村的村庄、田园全景,中江县城也逐渐映入眼帘。景观索道既是跨越山河的捷径,也是观景的享受。在挂面村营造夜间灯光,使其成为岩鹰山夜景的一部分。

(五)放飞·云上岩鹰山

1.鹰山休闲康养项目

新建玻璃栈道或挑台,开发露营、民宿、咖啡厅、山地运动、无动力游乐园等休闲旅游项目,丰富岩鹰山文旅业态。

2.园艺体验

山间田地提供园艺体验,以“一米菜园”“一米花园”的形式供个人、家庭认种,平常由运营方协助打理,游客可随时到自己的菜园、花园中以园艺减压疗愈。

3.复古庭园

利用复古风物件,打造怀旧感、慢情调的休闲庭园。

4.浪漫基地

从挂面“长长久久”的寓意出发,森林、花园的景观营造中融入浪漫元素,打造年轻人联谊、约会的场地,同时和摄影机构、婚庆机构合作,建设艺术照拍摄、婚庆摄影的爱情主题外景基地。

5.悬崖民宿

顺应地势,依山而建打造可远眺中江县城的悬崖民宿。设施、服务以中高端标准配置,配套无边泳池等休闲设施。

(六)夜经济

“挂面文化”登山道沿线、“千年一面”索道沿线、鹰岩山山体打造灯光布景,形成夜间“网红”地标。举办露营音乐会、夜话故事会、舞会联谊等丰富的夜间主题活动,做好夜经济文章。

六、运营模式

构建“政府统筹、分散经营、利益联结”运营模式。 (略) 、镇政府负责提升基础设施、进行项目招商、统一包装营销概念;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具体项目、开发文创商品、落实研学课程;村集体协助管理,入股分红。

七、建设用地调整需求

岩鹰山建设悬崖民宿、咖啡厅、玻璃挑台等需将林地调整为建设用地。

第三节 黄继光故里

一、项目地点

继 (略) 、继光村、石马村、铜梁村、新天村。

二、现状分析

(一)黄继光故居

黄继光故居是重量级人文资源、爱国教育朝圣地。但是,目前仅有展示展陈,缺乏体验项目、配套业态,是“五分钟景点”,未能转化为效益;景点独立存在,未与周边项目串连构成整体。

(二)新天桃花岛

新天桃花岛邻近继光湖大坝,湖光山色风景美,正在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打造露营、餐饮等休闲业态。但是和继光湖生 (略) 之间尚未建立联系,需要错位发展、联动共赢;建成后的运营方式也未明确。

(三)花溪地

花溪地位于继光河畔,滨水业态和餐饮休闲有较好客源基础。但是,餐饮、戏水、游乐、研学等业态类型杂而无主,用地限制、安全隐患等多重因素影响正常经营。

(四)继光河

继光河沿线自然景观优美,已开展数次融合红色教育的徒步活动。但是,继光河水质受面源污染影响,存在富营养化现象;目前徒步活动仅有机关部门组织进行,没有开发旅游产品。

三、项目定位

围绕黄继光烈士和抗美援朝红色历史,以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为主线, (略) 以英雄年代、 (略) 、日月新天三大主题串联,联合提升沿线村庄景观,丰富旅游业态,以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团队游客为主要对象,沉浸式打造国内第一条抗美援朝志愿军主题乡村游线。

四、核心引爆点

以“继光·追光”志愿军主题沉浸为核心引爆点,排演一出红色主题沉浸话剧——《继光·1951》,打造一条12km户外拓 (略) ——竹林花溪· (略) ,形成两个主题休闲配套——醉美铜梁·红色营地、新天·时代水岸。

五、策划重点

(一)沿线村居风貌引导

以爱国红、志愿黄为主题色彩,红色元素、军旅元素为主题元素,设计沿线风貌,运用于建筑立面、景观小品、标示标牌、绿道地面等方面的提升改造。

(二)继光故居

1.红色主题沉浸话剧《继光·1951》

利用黄继光故居及周边环境的实景场地,以黄继光1951年参加志愿军前后的故事为蓝本,编写沉浸式话剧剧本。“观众”不再是被动观看,而是以村民、新兵等相应身份参与其中推动剧情发展,感受积极参军保家卫国的激情澎湃。

2.红色军事主题研学

结合现状黄继光纪念展览展陈及武器装备展示,提升红色军事主题研学,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抗美援朝历史、军事常识科普等内容,研学团队统一穿着志愿军军服样式服装。该项目与醉美铜梁的军事主题素质拓展和研学基地联合经营,并结合竹林花溪 (略) 徒步活动。

3.志愿军主题摄影

利用沉浸式话剧演出时间之外闲置的场景和服装,长期设志愿军主题摄影服务。团队游客和散客均可租借服装、利用场景,扮演志愿军留影,或拍摄短视频留念。

(三)醉美铜梁

1.红色主题餐饮

在花溪地现状餐饮配套基础上,以红色主题提升整体内外装修,通过特色服装营造时代氛围,开发红色主题系列菜品。

2.军事主题素质拓展

将花 (略) 现状户外游乐设施更新换代,强调军事主题,建设主要服务团建客群的素质拓展基地,开展素拓项目、真人CS、定向越野等多种活动。

3.花溪地研学基地

建设研学基地,为整个“黄继光故里”的研学团队配套提供宿舍、食堂和室内外教学交流活动空间。

4.红高粱酒坊

建设红高粱酒坊,售卖本地酒品,并提供土法酿酒体验。

(四)竹林花溪

1.沿溪景观绿道

提升继光河沿线景观,融入红色军事元素,打造12km适合户外徒步的竹林花溪景观绿道,在斩龙垭、凤凰沟、葫芦堰、黑风滩、袁家桥等节点设置文化小品,营造乡土文化氛围。沿线合适点位设置休息驿站和泛舟小码头,配套旅游公共设施,提供露营、野餐、戏水的活动场地。

2.“ (略) ”户外徒步

依托竹林花溪沿线提升后的景观设施,开发“ (略) ”爱国主义户外徒步体验产品,穿志愿军军服、重走 (略) ,丰富团建、研学系列活动中的徒步内容。

(五)日月新天

1.滨水休闲

按照水美新天、桃花岛等已有规划,在新天村大坝上方的水湾打造滨水步道、落霞码头、露营基地、垂钓浮台、乡村讲有限,游憩设施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尚属空白,景区开发主体未明确。

三、项目定位

围绕铜山文化核心IP,以文博、文创、研学为业态落脚点,接续铜山文脉,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铜山三苏文化溯源高地、研究铜山文化的全国权威地、石刻文化创意活化示范地。

四、核心引爆点

以“来铜山,当状元”的沉浸式“状元”体验为核心引爆点。从厚重的铜山文化中提取最贴近大众生活的状元文化,通过状元踩桥祈福、状元打马还乡、沉浸式戏剧等形式,将“铜山文博园”与“学业有成”的美好祝愿相链接,通过沉浸式“状元”体验,弘扬传统文化中热爱学和村庄发展标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三、生态效益

(一)助推村庄绿色发展

乡村环境质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品质,发展乡村旅游将助推更多从业者、工程项目建设者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第一准则,实行绿色生产、绿色建设、绿色发展。

(二)提升乡村环境品质

乡村旅游项目、乡村风景旅游道的建设,将直接促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景观风貌提升和乡村旅游发展,引导村庄沿线风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整治和提升。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景观环境的建设和提升,将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辅相成,有力推动中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第二节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明确发展方向

充分解 (略) 乡村旅游发展蓝图与重点抓手,明确中江乡村旅游自身发展方向,以德阳文旅名村和现代 (略) 等项目实现“点上突破”、以乡村旅游游线实现“线上串点”、 (略) 发展实现“面上开花”。

(二) (略) ,整合资源,持续推进

充 (略) 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利用 (略) ,整合资源,形成县推进、乡主体、村承载、部门联动、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 (略) ;定期开展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

(三)示范项目引领,德阳文旅名村支撑

围绕中江县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整合周边乡镇旅游资源,集中精力重点打造,辐射带动全县德阳文旅名村旅游发展,优化产 (略) ,推动乡村旅游“组团式发展、片区化打造”,形成“示范项目引领、德阳文旅名村支撑” (略) 。

(四)政策体系激励、考核体系保障

为确保乡村旅游建设取得实效,将《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工作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乡村旅游开发工作责任链。

二、人才保障

(略) 级文旅能人培养计划,制定中江县五类文旅能人培养计划,培养实用技能型、文艺创作型、活动组织型、传承保护型、市场经营型五类德阳乡村文旅能人,每年培育文旅能人不少于15名。

以“乡土、乡情、乡愁”为桥梁,采用多元化项目引回方式,激发乡贤人才活力,制定中江人才回引政策,引导鼓励在外乡贤能人利用自身资本、资源等优势回乡发展,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农村头雁提能工程,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3年行动,结合乡村治理、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举办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专题培训,组织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到乡村旅游先进示范村参观考察、挂职锻炼,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激活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力。

三、资金保障

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征地、建房、设施配套等需求,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以发行专项债等方式操作,支持中江县乡村旅游建设。以中江县乡村旅游资源为基础,制定相关招商引资政策,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统筹中江乡村旅游发展和项目建设,引进第三方业主经营研学基地、农旅融合基地等项目。

四、用地保障

(一)预留发展用地

中江县国土空间规划与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结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号)、《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国家相关政策,预留乡村旅游发展用地空间,调整村庄土地利用结构 (略) 。

(二)盘活闲置资源

全面梳理中江县闲置低效用地资源,结合村庄规划、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引导闲置低效用地资源重新利用、重新开发,为中江县旅游用地提供有效保障。整治挖潜,向村庄居民点要空间,如千年 (略) 配套项目建设;盘活存量,向低效利用地要空间,如铜山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设;开发治理,向低丘缓坡地等乡野空闲地要空间,如岩鹰山、天台山休闲项目建设;充分统筹利用国有资源,优化调剂县级用地指标,如继光 (略) 项目建设。

(三)积极稳妥推进中江县土地综合整治

依据《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江县涉及龙泉山土地综 (略) 、龙泉山以东丘陵土地综 (略) 。

中江县西北部属龙泉山土地综 (略) 。 (略) 龙泉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龙泉山土地综合整治和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根据生 (略) 、 (略) 、 (略) 的不同要求,分区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中江县东南部属龙泉山以东丘陵土地综 (略) 。应持续推进耕地质量提升, (略)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耕地提质、农业增产;逐步开展林地补植改造,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引导农村 (略) 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为乡村产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开源”。

图集

1.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规划范围图

2.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区位分析图

3.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现状分析图

4.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 (略) 图

5.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项目布点图

6.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 (略) 规划图

7. (略) 中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旅游交通体系规划图

责任编辑:县政府办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