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公示

根据《省发改委等9部门<关于印发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川发赈〔2022〕260号)等相关要求,我镇结合实际,进行编制了《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现将《实施方案》公示如下。

监督电话:0826-*、*

电子邮箱:*@qq.com

联系人:曹辉

通讯地址:四川省岳池县龙孔镇来龙街1号

公示时间:2025年1月22日—2025年1月29日

附件:《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

岳池县龙孔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2日

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

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

二、项目业主

岳池县龙孔镇龙井沟村村委会

三、建设地点

岳池县龙孔镇龙井沟村

四、建设性质

新(改)建。

五、建设方式

以工代赈村民自建。

六、建设内容

改扩建混 (略) 4.5公里,宽4.5米,厚0.2米;渠道整治0.3公里,1.2米宽,1.2米高;整治山坪塘1个。

七、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元,资金来源为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工代赈任务)*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元。

八、项目建设工期

1年。

九、赈济事项情况

(一)所采用的综合赈济模式。采用“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综合赈济模式。

(二)务工组织。坚持“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原则,尽可能多地吸纳当地群众就业,预计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21人以上,其中吸纳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群众、因灾需救助人口等重点人群40人以上。

(三)劳务报酬发放。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41.*元。

(四)技能培训。培训务工群众121人以上。

(五)折股量化分红。项目建成后,助力村集体经济,前3年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约*元;3年后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约*元。

十、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龙孔镇龙井沟村将发展优质蔬菜和 “香雪李” 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流转土地2000余亩,培育“香雪李”种植基地5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1500余亩(其中,蔬菜大棚40亩),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年人均增收3000元,在镇域内初步形成蔬菜水果产业示范带。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略) 和水利灌溉配套设施缺口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急需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该项目无需新增用地和征地拆迁,建设过程发生群众阻工风险低。

十一、项目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对塑造农村环境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二)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之后, (略) 的延展与灌溉设施的完备,将有力推动种植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迈向新台阶,为种植基地的持续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的稳健前行筑牢根基。

(三)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改善龙井沟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极大地提高村民满意度。

十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我单位已对拟建本项目将涉及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提出了防范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本项目实施不会引起社会稳定风险事件。

根据《省发改委等9部门<关于印发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川发赈〔2022〕260号)等相关要求,我镇结合实际,进行编制了《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现将《实施方案》公示如下。

监督电话:0826-*、*

电子邮箱:*@qq.com

联系人:曹辉

通讯地址:四川省岳池县龙孔镇来龙街1号

公示时间:2025年1月22日—2025年1月29日

附件:《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

岳池县龙孔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2日

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

岳池县龙孔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

二、项目业主

岳池县龙孔镇龙井沟村村委会

三、建设地点

岳池县龙孔镇龙井沟村

四、建设性质

新(改)建。

五、建设方式

以工代赈村民自建。

六、建设内容

改扩建混 (略) 4.5公里,宽4.5米,厚0.2米;渠道整治0.3公里,1.2米宽,1.2米高;整治山坪塘1个。

七、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元,资金来源为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工代赈任务)*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元。

八、项目建设工期

1年。

九、赈济事项情况

(一)所采用的综合赈济模式。采用“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综合赈济模式。

(二)务工组织。坚持“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原则,尽可能多地吸纳当地群众就业,预计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21人以上,其中吸纳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群众、因灾需救助人口等重点人群40人以上。

(三)劳务报酬发放。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41.*元。

(四)技能培训。培训务工群众121人以上。

(五)折股量化分红。项目建成后,助力村集体经济,前3年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约*元;3年后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约*元。

十、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龙孔镇龙井沟村将发展优质蔬菜和 “香雪李” 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流转土地2000余亩,培育“香雪李”种植基地5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1500余亩(其中,蔬菜大棚40亩),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年人均增收3000元,在镇域内初步形成蔬菜水果产业示范带。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略) 和水利灌溉配套设施缺口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急需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该项目无需新增用地和征地拆迁,建设过程发生群众阻工风险低。

十一、项目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对塑造农村环境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二)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之后, (略) 的延展与灌溉设施的完备,将有力推动种植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迈向新台阶,为种植基地的持续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的稳健前行筑牢根基。

(三)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改善龙井沟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极大地提高村民满意度。

十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我单位已对拟建本项目将涉及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提出了防范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本项目实施不会引起社会稳定风险事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