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略) 行政 (略)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以来,市 (略)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法治思想,以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略)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高位引领,扛牢法治责任。始终将法治思想作为依法履职的根本遵循,坚定不移厉行法治,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监督。

1.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研究制定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将法治建设纳入部门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全年召开法治建设部署会议4次,学法治思想、行政许可法、 (略) 分条例等开展集体学法10次,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决策水平。将领导干部带头讲法与“政府开放月”“我陪群众走流程”“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领导干部专题述法活动”相结合,在着力解决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的基础上,接受监督、发掘不足、督促整改,示范引领政务服务工作者依法行政、规范履职。

3.抓实“绝大多数”。结合党纪学法治思想”“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主题开展法治培训2次,全面提升学法用法执法水平,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全局28名行政执法人员、2名执法督察员、8名听证主持人、3名公职律师全员“持证履职、亮证执法”,全局普法考试参与率、通过率连续六年均100%。


(二)优化制度体系,夯实法治基石。按照“党组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联动配合”的原则明确责任目标,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规范公正用权履责,自觉融入法治体系 (略) 。

1.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深化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许可决定作出后7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略) 、 (略) 站、 (略) 站等4个渠道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累计公示许可信息2.(略)条。二是深化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健全执法案卷制作管理、执法过程数据化记录等制度,窗口审批工作全程音视频监控,评审踏勘活动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行为公开透明运行,执法过程记录真实完整。三是深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24年共围绕16宗用海审批项目规范开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推进公正执法。

2.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及责任清单》《行政执法过程中开展精准普法工作指引》,公众号“每周普法”“政策讲堂”栏目普法释策65期,网站累计发布法律制度288条,线上普法阵地纳入“黄 (略) ”“ (略) 网络普法联盟”网络矩阵,线下通过窗口审批、帮办代办、联系企业、驻村帮扶、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国家安全教育日、信用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等活动,发放普法资料3000余份,切实推进普法进大厅、进企业、进乡村、 (略) 、进商铺、进网络。

3.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2024年共制发4项部门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认定、合法性审核、“三统一”管理、备案审查等制度,规范履行文件制定、意见征求、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等程序,合法性审核率、及时备案率均100%。另外,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明确审查范围、重点、程序及标准, (略) 起草的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及具体政策措施不存在任何排除、 (略) 场竞争的内容。

4.组织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略) 场准入负面清单和负面典型案例开展“三个全面清理”,持续开展自查自纠,坚决杜绝负面清单情形发生;推进应用“政企行” (略) ,实现执法检查规范化、入企调研有序化,2024年入企调研4次;印发《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管理制度,围绕40余项文件、协议、清单、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法律论证并提供法律意见;深入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排查整改、文件清理、舆情监测;严 (略) “行政执法工作质效”考核指标和行政执法监督与(略)热线联动工作要求,督导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负面舆情发生。

5.协同推进“ (略) ”建设。梳理统计行政许可及“6+1”类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共涉及266个事项、460个电子证照。选取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办理量大、风险总体可控的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自推行以来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事项7383件、为企业群众减少证明材料8820项,推动减证便民高效落实。

6.规范政务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大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完善例行发布、应急发布、政策解读、重要信息舆情报送等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聚焦主责主业,依法规范履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将“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依法依规谋划工作、推进改革,全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切实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

1.聚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国办首批13个和省定100个“一件事”已全部落实到位,并选取“企业合法合规信息查询”等3个“一件事”在省 (略) 级地方标准,创新推出“地热能开发”“外国人来华工作”等10个东营特色“一件事”服务场景。

2.聚力提升项目审批效率。为东营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及配套工程等 (略) 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争取并完成7项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揭榜挂帅”试点项目,承接落实数量省内第一。

3.聚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出台《关于深化企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营商汇”平台推广,受理审批事项(略)余件、助企帮办(略)余件; (略) (略) 经营主 (略) “审查有方”试点任务, (略) (略) ,对接共享数据(略)条;争取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省试点,率先试行科技创新类政策,已为228家企业兑付资金(略)元。


二、存在问题及明年计划


2024年,市 (略) 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度不够,法治领域打造亮点略显不足,行政执法队(略)的法治素养有待提高,法治监督不够常态长效,普法责任制落实还有差距。

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导,抓关键、建机制、重实效,努力打造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营商环境。一是健全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学法、专家授课、以案释法、业务大讲堂等学法机制,充分运用“学竞争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着力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创新拓展“一件事”服务场景,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满意度;加快“一 (略) ”改革,通过数字赋能让群众少跑快办;优化“项目之家”,全链条推动重大项目审批提速;涉企审批向“增值服务”转变,惠企政策向“免申即享”升级。三是“高标准、严要求”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督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四是加强普法宣教队(略)建设,拓宽普法宣传覆盖面,创新普法形式,丰富载体产品,延展普法阵地,针对受众法治需求精准定制普法“菜单”,细化普法融入执法的具体规定,在法治轨道践行“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的服务宗旨, (略)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略) 行政 (略)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以来,市 (略)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法治思想,以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略)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高位引领,扛牢法治责任。始终将法治思想作为依法履职的根本遵循,坚定不移厉行法治,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监督。

1.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研究制定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将法治建设纳入部门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全年召开法治建设部署会议4次,学法治思想、行政许可法、 (略) 分条例等开展集体学法10次,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决策水平。将领导干部带头讲法与“政府开放月”“我陪群众走流程”“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领导干部专题述法活动”相结合,在着力解决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的基础上,接受监督、发掘不足、督促整改,示范引领政务服务工作者依法行政、规范履职。

3.抓实“绝大多数”。结合党纪学法治思想”“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主题开展法治培训2次,全面提升学法用法执法水平,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全局28名行政执法人员、2名执法督察员、8名听证主持人、3名公职律师全员“持证履职、亮证执法”,全局普法考试参与率、通过率连续六年均100%。


(二)优化制度体系,夯实法治基石。按照“党组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联动配合”的原则明确责任目标,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规范公正用权履责,自觉融入法治体系 (略) 。

1.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深化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许可决定作出后7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略) 、 (略) 站、 (略) 站等4个渠道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累计公示许可信息2.(略)条。二是深化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健全执法案卷制作管理、执法过程数据化记录等制度,窗口审批工作全程音视频监控,评审踏勘活动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行为公开透明运行,执法过程记录真实完整。三是深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24年共围绕16宗用海审批项目规范开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推进公正执法。

2.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及责任清单》《行政执法过程中开展精准普法工作指引》,公众号“每周普法”“政策讲堂”栏目普法释策65期,网站累计发布法律制度288条,线上普法阵地纳入“黄 (略) ”“ (略) 网络普法联盟”网络矩阵,线下通过窗口审批、帮办代办、联系企业、驻村帮扶、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国家安全教育日、信用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等活动,发放普法资料3000余份,切实推进普法进大厅、进企业、进乡村、 (略) 、进商铺、进网络。

3.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2024年共制发4项部门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认定、合法性审核、“三统一”管理、备案审查等制度,规范履行文件制定、意见征求、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等程序,合法性审核率、及时备案率均100%。另外,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明确审查范围、重点、程序及标准, (略) 起草的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及具体政策措施不存在任何排除、 (略) 场竞争的内容。

4.组织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略) 场准入负面清单和负面典型案例开展“三个全面清理”,持续开展自查自纠,坚决杜绝负面清单情形发生;推进应用“政企行” (略) ,实现执法检查规范化、入企调研有序化,2024年入企调研4次;印发《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管理制度,围绕40余项文件、协议、清单、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法律论证并提供法律意见;深入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排查整改、文件清理、舆情监测;严 (略) “行政执法工作质效”考核指标和行政执法监督与(略)热线联动工作要求,督导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负面舆情发生。

5.协同推进“ (略) ”建设。梳理统计行政许可及“6+1”类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共涉及266个事项、460个电子证照。选取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办理量大、风险总体可控的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自推行以来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事项7383件、为企业群众减少证明材料8820项,推动减证便民高效落实。

6.规范政务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大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完善例行发布、应急发布、政策解读、重要信息舆情报送等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聚焦主责主业,依法规范履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将“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依法依规谋划工作、推进改革,全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切实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

1.聚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国办首批13个和省定100个“一件事”已全部落实到位,并选取“企业合法合规信息查询”等3个“一件事”在省 (略) 级地方标准,创新推出“地热能开发”“外国人来华工作”等10个东营特色“一件事”服务场景。

2.聚力提升项目审批效率。为东营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及配套工程等 (略) 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争取并完成7项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揭榜挂帅”试点项目,承接落实数量省内第一。

3.聚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出台《关于深化企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营商汇”平台推广,受理审批事项(略)余件、助企帮办(略)余件; (略) (略) 经营主 (略) “审查有方”试点任务, (略) (略) ,对接共享数据(略)条;争取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省试点,率先试行科技创新类政策,已为228家企业兑付资金(略)元。


二、存在问题及明年计划


2024年,市 (略) 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度不够,法治领域打造亮点略显不足,行政执法队(略)的法治素养有待提高,法治监督不够常态长效,普法责任制落实还有差距。

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导,抓关键、建机制、重实效,努力打造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营商环境。一是健全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学法、专家授课、以案释法、业务大讲堂等学法机制,充分运用“学竞争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着力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创新拓展“一件事”服务场景,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满意度;加快“一 (略) ”改革,通过数字赋能让群众少跑快办;优化“项目之家”,全链条推动重大项目审批提速;涉企审批向“增值服务”转变,惠企政策向“免申即享”升级。三是“高标准、严要求”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督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四是加强普法宣教队(略)建设,拓宽普法宣传覆盖面,创新普法形式,丰富载体产品,延展普法阵地,针对受众法治需求精准定制普法“菜单”,细化普法融入执法的具体规定,在法治轨道践行“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的服务宗旨, (略)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