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芜湖市2025年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暨课例研究活动的通知
教研函〔2025〕10号
各县(市) (略) ( (略) 、 (略) ),各直属学校(含民办学校),安师大附中、附小、附幼: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安徽省2025年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暨课例研究活动的通知》(皖教秘〔2025〕1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汇聚优质课堂教学案例,丰富“皖教云”平台资源,经研究决 (略) 2025年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暨课研究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学科
学前教育(语言和科学领域,不含数学);
小学学段:英语、科学、心理健康教育、劳动;
初中学段:物理、生物学、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主题班会;
高中学段: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特殊教育(聋教育和盲教育)。
二、参评对象与条件
1.参评学科现任在职教师,且具有该学科三年以上的从教经历。
2.坚持立德树人,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3.教育理念先进,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较好的学科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强,教学有特色,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4.每位教师仅可参加一个学科的评选,近两届优质课个人赛获省级一、二等奖的教师不再推荐。
三、评选办法
1.优质课评选采用自下而上、逐级选拔的方式进行。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活动,充分发挥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选拔程序,逐级报送本地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参加上一级优质课评选。
2.各县(市)区、直属学校应在规定时间前将参评选手的“参赛教师信息登记表”(附件1)、“选手信息汇总表”(附件2)的纸质材料(加盖公章)及电 (略) 教科所相应学科(领域)教研员,各学科比赛形式、报送时间等另行通知。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劳动、初中体育与健康、初中信息科技、初中主题班会,高中体育与健康、高中信息技术、高中通用技术共 (略) 赛应于4月18日前完成,并完成省赛名单上报工作; (略) 赛应于6月30日前完成,并完成省赛名单上报工作。
3.名额要求。高中学段: (略) 不超过5人,其他县(区)不超过3人,直属学校教师获奖总数不超过16人。每校参赛人数不超过2人。
初中学段: (略) 不超过4人, (略) 不超过2人,其他县(区)不超过3人,直属学校每校不超过1人,直属学校教师获奖总数不超过4人。
小学学段:小学英语每县(市)区不超过4人,直属学校每校不超过1人,直属学校教师获奖总数不超过4人;小学其他学科每县(市)区不超过3人,直属学校每校不超过1人,直属学校教师获奖总数不超过3人。
学前教育:每县(市)区不超过3人;省一类园每园不超过1人( (略) 指标),省一类园教师获奖不超过6人。
特殊教育:聋教育和盲教育均不超过8人(申报教师须在过去三个学年中执教过聋教育或盲教育课程)。
四、评选奖励
1.市级评选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该学科(领域)实际参赛人数25%,一、二等奖不超过60%,其余选手为三等奖。 (略) 将根据省赛分配名额,择优推荐教师参加省级优质课评比。
2.对市级评选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指导教师证书。每位选手指导教师限报1-2人;指导教师必须真实地参与指导选手参赛,并经县(市)区教研部门认可。
五、其他
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各级评选中所发生的费用自行筹措解决。各地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做到公平公正;要做好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总结和应用,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有力促进教研教学水平提升。
附件1:20 (略) 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选手信息登记表.docx
????附件2:20 (略) 中小学优质课评选选手信息汇总表.xlsx
(略) 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5年2月7日
教研函〔2025〕10号
各县(市) (略) ( (略) 、 (略) ),各直属学校(含民办学校),安师大附中、附小、附幼: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安徽省2025年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暨课例研究活动的通知》(皖教秘〔2025〕1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汇聚优质课堂教学案例,丰富“皖教云”平台资源,经研究决 (略) 2025年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暨课研究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学科
学前教育(语言和科学领域,不含数学);
小学学段:英语、科学、心理健康教育、劳动;
初中学段:物理、生物学、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主题班会;
高中学段: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特殊教育(聋教育和盲教育)。
二、参评对象与条件
1.参评学科现任在职教师,且具有该学科三年以上的从教经历。
2.坚持立德树人,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3.教育理念先进,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较好的学科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强,教学有特色,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4.每位教师仅可参加一个学科的评选,近两届优质课个人赛获省级一、二等奖的教师不再推荐。
三、评选办法
1.优质课评选采用自下而上、逐级选拔的方式进行。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活动,充分发挥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选拔程序,逐级报送本地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参加上一级优质课评选。
2.各县(市)区、直属学校应在规定时间前将参评选手的“参赛教师信息登记表”(附件1)、“选手信息汇总表”(附件2)的纸质材料(加盖公章)及电 (略) 教科所相应学科(领域)教研员,各学科比赛形式、报送时间等另行通知。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劳动、初中体育与健康、初中信息科技、初中主题班会,高中体育与健康、高中信息技术、高中通用技术共 (略) 赛应于4月18日前完成,并完成省赛名单上报工作; (略) 赛应于6月30日前完成,并完成省赛名单上报工作。
3.名额要求。高中学段: (略) 不超过5人,其他县(区)不超过3人,直属学校教师获奖总数不超过16人。每校参赛人数不超过2人。
初中学段: (略) 不超过4人, (略) 不超过2人,其他县(区)不超过3人,直属学校每校不超过1人,直属学校教师获奖总数不超过4人。
小学学段:小学英语每县(市)区不超过4人,直属学校每校不超过1人,直属学校教师获奖总数不超过4人;小学其他学科每县(市)区不超过3人,直属学校每校不超过1人,直属学校教师获奖总数不超过3人。
学前教育:每县(市)区不超过3人;省一类园每园不超过1人( (略) 指标),省一类园教师获奖不超过6人。
特殊教育:聋教育和盲教育均不超过8人(申报教师须在过去三个学年中执教过聋教育或盲教育课程)。
四、评选奖励
1.市级评选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该学科(领域)实际参赛人数25%,一、二等奖不超过60%,其余选手为三等奖。 (略) 将根据省赛分配名额,择优推荐教师参加省级优质课评比。
2.对市级评选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指导教师证书。每位选手指导教师限报1-2人;指导教师必须真实地参与指导选手参赛,并经县(市)区教研部门认可。
五、其他
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各级评选中所发生的费用自行筹措解决。各地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做到公平公正;要做好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总结和应用,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有力促进教研教学水平提升。
附件1:20 (略) 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选手信息登记表.docx
????附件2:20 (略) 中小学优质课评选选手信息汇总表.xlsx
(略) 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5年2月7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