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更长孔雀再飞翔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
从天空俯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阳光照耀航站楼金色屋顶,好似一只金孔雀振翅欲飞,这是已投入使用12年的T1航站楼。自2019年起,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人次,远超其设计的*人次上限。2019年9月, (略) 批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9版)》后,2022年先期配套工程*续开工建设,2024年9月T2航站楼项目开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条中轴串起四座航站楼
走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指挥部, (略) 悬挂着“航空舒畅世界,产业聚合兴滇,匠心铸造精品”的标语,沙盘置于大厅中央。指挥部专家指着沙盘,详细介绍了整个长水国际 (略) 与建设概况。现在使用的T1航站楼位于机场最南端,在建T2航站楼位于北端,两楼相连便形成长水国际机场中轴线,两楼中间还有两座“卫星厅”小型航站楼,一座已建、一座拟建,完工后将形成一条中轴串起四座航 (略)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按照2030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人次、货邮吞吐量*吨、年起降航班63.*架次规划设计。”指挥部工程技术部经理储从震介绍,规划新建东二和西三跑道及滑行道系统、*平方米的T2航站楼、*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30.*平方米的停车楼、捷运系统等交通设施。
驱车沿着在建东跑道由南向北进发,来到北端高地,整个改扩建工程尽收眼底,工程正有序展开。目前,机场改扩建工程共开工19个项目,其中GTC岩土工程、 (略) 工程(路 (略) 面)、西一跑道入口内移工程、 (略) 临时供电主站工程4个项目已完成,T2航站楼工程、T2航站楼附属工程岩土工程、东二跑道工程等15个项目正加快推进。
T2航站楼引入顶尖的设计和建筑工艺,运用新技术建设,将旅客功能集中垂直叠加在一起,航站楼的正下方聚集着高铁、地铁、场内轨道。采用“大港湾双分叉”六指廊构型,从上到下分别设有国际出发层、国内混流层、国际到达夹层、国际到达层(站坪层)、国内到达层和GTC快速出发层,各层功能衔接紧密,极大优化旅客的流线设计,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
一座机场成为开放窗口
走进机场T1航站楼,乘客可看到芭蕉叶、孔雀、大象、金塔等元素,尽显南亚东南亚风情。目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拥有昆明至曼谷、新加坡、吉隆坡等众多国际航线,马印航空、亚洲航空、越 (略) 在此拓展业务,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已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窗口。
“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 (略) 航线全覆盖,有利于加快形成有效衔接共建‘ (略) ’和面向印度洋国际*海大通道的航空枢纽。” (略) 管委会副主任包旭介绍, (略) 将全力做好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保障工作。
按照规划,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预计2029年建成,将达到年旅客吞吐量近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吨的规模,每年飞机起降63.*架次。
在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地面交通无缝衔接、 (略) 络四通八达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将进一步成长 (略) 域性门户枢纽机场,让国门越开越大。目前, (略) 正积极谋划,在未来 (略) 优势,与昆明自 (略) 、综 (略) 、磨憨—磨*经 (略) 实现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优势,构建国际*海空大通道,以大通道建 (略) 场,助推全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我国对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略) 打造发展新高地
“我经历了从巫家坝到长水机场的搬迁过程。”指挥部工作人员黄宁说,航空、高铁、长途客运、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加之机场物流、维修中心等配套设施就位后, (略) 将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一座新城。
(略) (略) 民 (略) 域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在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将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我们正全力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 (略) (略) 工作人员姜明华说,在机场带动下, (略) 将乘势起飞,打造空铁公多式联运、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大通道,构建形成“枢纽+通道+网络”的枢 (略) ,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成为面向南亚东 (略) 域经济增长极。
当前, (略) 将各项目关键点一一标注,加快调度,挂图作战,督促各事项落实,重点围绕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交通畅,百业兴。目前, (略) 正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 (略) 低空经济、未来交通等新兴产业,加快空港 (略) 、昆一中空港学校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探索高效连接 (略) 场通道,不断扩大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经济交流、人文交流、科技交流,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努力成为 (略) 加快高质量发展、构建 (略) 的重要引擎,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略) 记者 尹朝平 李树芬
从天空俯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阳光照耀航站楼金色屋顶,好似一只金孔雀振翅欲飞,这是已投入使用12年的T1航站楼。自2019年起,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人次,远超其设计的*人次上限。2019年9月, (略) 批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9版)》后,2022年先期配套工程*续开工建设,2024年9月T2航站楼项目开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条中轴串起四座航站楼
走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指挥部, (略) 悬挂着“航空舒畅世界,产业聚合兴滇,匠心铸造精品”的标语,沙盘置于大厅中央。指挥部专家指着沙盘,详细介绍了整个长水国际 (略) 与建设概况。现在使用的T1航站楼位于机场最南端,在建T2航站楼位于北端,两楼相连便形成长水国际机场中轴线,两楼中间还有两座“卫星厅”小型航站楼,一座已建、一座拟建,完工后将形成一条中轴串起四座航 (略)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按照2030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人次、货邮吞吐量*吨、年起降航班63.*架次规划设计。”指挥部工程技术部经理储从震介绍,规划新建东二和西三跑道及滑行道系统、*平方米的T2航站楼、*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30.*平方米的停车楼、捷运系统等交通设施。
驱车沿着在建东跑道由南向北进发,来到北端高地,整个改扩建工程尽收眼底,工程正有序展开。目前,机场改扩建工程共开工19个项目,其中GTC岩土工程、 (略) 工程(路 (略) 面)、西一跑道入口内移工程、 (略) 临时供电主站工程4个项目已完成,T2航站楼工程、T2航站楼附属工程岩土工程、东二跑道工程等15个项目正加快推进。
T2航站楼引入顶尖的设计和建筑工艺,运用新技术建设,将旅客功能集中垂直叠加在一起,航站楼的正下方聚集着高铁、地铁、场内轨道。采用“大港湾双分叉”六指廊构型,从上到下分别设有国际出发层、国内混流层、国际到达夹层、国际到达层(站坪层)、国内到达层和GTC快速出发层,各层功能衔接紧密,极大优化旅客的流线设计,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
一座机场成为开放窗口
走进机场T1航站楼,乘客可看到芭蕉叶、孔雀、大象、金塔等元素,尽显南亚东南亚风情。目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拥有昆明至曼谷、新加坡、吉隆坡等众多国际航线,马印航空、亚洲航空、越 (略) 在此拓展业务,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已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窗口。
“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 (略) 航线全覆盖,有利于加快形成有效衔接共建‘ (略) ’和面向印度洋国际*海大通道的航空枢纽。” (略) 管委会副主任包旭介绍, (略) 将全力做好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保障工作。
按照规划,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预计2029年建成,将达到年旅客吞吐量近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吨的规模,每年飞机起降63.*架次。
在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地面交通无缝衔接、 (略) 络四通八达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将进一步成长 (略) 域性门户枢纽机场,让国门越开越大。目前, (略) 正积极谋划,在未来 (略) 优势,与昆明自 (略) 、综 (略) 、磨憨—磨*经 (略) 实现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优势,构建国际*海空大通道,以大通道建 (略) 场,助推全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我国对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略) 打造发展新高地
“我经历了从巫家坝到长水机场的搬迁过程。”指挥部工作人员黄宁说,航空、高铁、长途客运、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加之机场物流、维修中心等配套设施就位后, (略) 将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一座新城。
(略) (略) 民 (略) 域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在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将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我们正全力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 (略) (略) 工作人员姜明华说,在机场带动下, (略) 将乘势起飞,打造空铁公多式联运、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大通道,构建形成“枢纽+通道+网络”的枢 (略) ,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成为面向南亚东 (略) 域经济增长极。
当前, (略) 将各项目关键点一一标注,加快调度,挂图作战,督促各事项落实,重点围绕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交通畅,百业兴。目前, (略) 正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 (略) 低空经济、未来交通等新兴产业,加快空港 (略) 、昆一中空港学校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探索高效连接 (略) 场通道,不断扩大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经济交流、人文交流、科技交流,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努力成为 (略) 加快高质量发展、构建 (略) 的重要引擎,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略) 记者 尹朝平 李树芬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