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0-10-21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略) 审查。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 日至 * 月 * 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 (略) 政许可法》,自公示起 * 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对以下建设项目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传 真: 点击查看>>

通信地址: (略) 省 (略) 市 (略) 工业园区嘎栋片区榕林路2号

邮编: 点击查看>>

* 、拟审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中国 (略) 云 (略) 勐 (略) 复营改造项目

(略) 省 (略) 打洛镇

中国 (略) 云 (略)

普 (略) 有限公司

改建项目位于 (略) 省 (略) 打洛镇,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 .2m2,总建筑面积 * . * m2, (略) 设置整体浇筑防渗罐池3台单层卧式承重油罐, * m3的0#柴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油罐总容积为 * m3。实际存储能力为 * m3(柴油折半计算),站内设置加油岛1个,设置3台双枪加油机。项目总投资 *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 .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 * . * %。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① (略) 地安排专门 (略) 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

② (略) 采用草席或者土工布覆盖,同时配合洒水抑尘,尽量避免在大 (略) 施工作业;

③ (略) 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建筑垃圾 (略) 置、清运, (略) 地;

④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严禁沿途抛洒;运输 (略) 等措施。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 (略) 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对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机械,对 (略) 保养维护;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 * : * -8: * )施工;

③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 (略) 。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①项目开挖废土石暂时堆 (略) 地内,待项目主 (略) 回填利用的回填利用,无外运土方;

②建筑 (略) 地内统 * 收集后能回 (略) 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要 (略) (略) 门指 (略) 处置,其 (略) 有项目拆除含油、残油设备、原废储油罐、管线等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已委托 (略) (略) 置;

③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打洛镇垃圾 (略) 置。

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①非 * 烷总烃

改建项目对设置汽油油气回收系统,同时在卸油、加油时严格按照 (略) :

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A.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小于 * mm;

B.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DN * mm的截流阀、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C.连接软管应采用DN * mm的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存留残油;

D.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按GB * 6的要求设置压力;

E.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坡向储油罐体,坡度不应小于1%,管线直径不小于DN * mm。

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A.所有影响储油油 (略) 件,包括 (略) 联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 (略) 件都保证在小于 * Pa时不漏气;

B.埋地储油罐采用电子 (略) 汽油密闭测量;

C.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溢油控制措施。

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A.加油产生的油气采用真空 (略) 密闭收集,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率大于 * %;

B.油气回收管线坡向储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

C.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D.加油软管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防止溢油和滴油。

采取以上措施后,为进 * 步确保油气能够很好的回收,本环评要求 (略) 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A.正确制定油罐操作规程,尽可能使油罐装满到允许的程度,减少倒罐次数;

B.对阻火器、液封油、机械呼吸阀瓣、消防泡沫玻璃室、量油孔,每年应彻底检查两次,应做到气密性符合要求;

C.改进操作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油罐应在早、晚时段收油,收油时要适度加大泵的流量,使油品在收油过程中来不及大量蒸发而减少损耗。

②汽车尾气通过项目区内植被绿化缓解。

(2)废水治理措施

①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项目区除罩棚区外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外排南侧市政雨水沟,罩棚加油区含油废水经环保沟收集后排入 (略) 理达标后进入南侧市政 (略) ,最终进入下游农灌沟;

②生活 (略) 顾客使用卫生间产生污水等综合废 (略) 理后委托 (略) (略) 理;

③储油罐体 (略) 由清洗单位 (略) 理。

(3)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

①重点污染防渗区

A.设置整体浇筑防渗罐池+单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罐区内的空间,采用细砂回填;同时设置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的检测立管;检测立管周围用粒径为 * mm~ * mm的砾石回填;检测口设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B.管道采用双层管道,外层管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大于5‰,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了在线监测系统;

C.地下储油罐周围设计防渗漏检查通道,能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

② * 般防渗区:

A.进行地面硬化,设计防渗系数≤1× * -7cm/s,达到相关要求;

B.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C.定期排查油罐、管道、加油机等易发生泄露的设施;

③其他:

A.使用整体浇筑防渗罐池+单层卧式承重油罐;

B.建设观测管;

C.在项目储油罐区内设置 * 个观察井,便于观察日常检查储油罐是否有泄露情况发生;

D.卸油加油工艺管道防渗。

E. 营运期间加强储油罐的日常监测管理,将油品渗漏事故隐患降至最低。

F. 站内的加油机、储油罐和管道等,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先进设备,配置相应的检测设施;

(3)噪声防治措施:设备采用低躁设备,安装减振措施;进 (略) 驶、禁止鸣笛,并通过建筑阻隔 (略) 理。

(4) (略) 置措施

①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略) (略) 置;

②废油泥由油罐清洗 (略) 负责即产即运, (略) 区内贮存;

③油渣经收集后交由 (略) 处置;

④油水分离池油污统 * 收集后交给 (略) (略) 置;

⑤吸附油污的消防沙棉收集后委托 (略) (略) 置;

⑥项目设置1间危险废物暂存间;

⑦完善危险废物并联转移制度及交接联单,明确交接单位、交接时间、交接量。对危险废物清掏、运输、处置等做好详细登记,以便环保管理。

(5)风险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GB 点击查看>> 2《汽 (略) 设计与施工规范》和GB 点击查看>>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和施工,确保各建、构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1)防渗漏措施

①油罐采用整体浇筑防渗罐池+单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

②项目每个油罐设置渗漏检测立管,检测立管上安装渗漏检测仪,便于查看油罐漏油情况;

③站内加油管道采用热塑性双层复合管道,热塑性复合管道的主体结构为无空隙聚 * 烯材料,壁厚大于4mm,管道采用配套的连接管件电熔连接。其余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并对埋地钢管涂防腐层;

④油罐人 (略) 为 * mm厚的C * 防水混凝土垫层,防水水泥砂浆抹缝,满足防渗漏要求;

⑤卸油口内壁及地面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做成防渗层,满足防渗漏要求;

⑥加油机下方采取配套的防渗底座,管道穿过井壁使用专用密封装置,确保操作井密封;

⑦油罐安装具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监测系统,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渗漏检测功能,其渗漏检测分辨率不大于0.8L/h;

⑧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双层管道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外层管道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

b.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

c.双层管道系统的最低点设检漏点;

d.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不小于0.5%,并保证内层管与 (略) 位出现渗漏均 (略) 被发现;

e.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在线监测系统。

2)防火防爆措施

①整体浇筑防渗罐池+3台单层卧式承重 (略) 区的油罐区内;

②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③油品统 * 设置密闭卸油点,集中布置,便于集中管理,卸油接口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④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

⑤罐车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其体电阻率小于 * Ω?m,表面电阻率小于 * Ω,或采用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为DN * ;

⑥油罐周围、 (略) 、油罐与罐基础之间、罐 (略) 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油罐周围的细沙厚度不小于0.3m, (略) 覆土厚度不小于0.5m;

⑦站内工艺管道采用埋地设置,埋深大于0.4m。敷 (略) 地或道路下面的管道,管顶低于混凝土表面0.7m。管道 * 周回填大于 * mm厚中性沙子或细土;

⑧加油机按照规范布置在罩棚下、敞开空间,避免有害气体的聚积;

⑨加油枪采用自封式加油枪,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大于 * L/min;

⑩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通气管公称直径为DN * ,管口高出地面4.5m,除设阻火器外,汽油通气管管口还设有机械呼吸阀;

?本项目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设备。罩棚下方设置防爆灯具;

?与油罐相连的卸油管道、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均坡向油罐,卸油管道的坡度为5‰,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的坡度为1.0%;

?管道 (略) 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 的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除与加油机及储油罐接口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为焊接,管道焊口为V型坡口,焊缝外观要求光洁饱满;

?卸油油气回收管道的接口采用非自闭式快速接头,靠近快速接头的连接管道上装设阀门;

? (略) 自带静电释放装置;

? (略) 必须为作业人员配置防静电工作服装、鞋、帽;

?位 (略) 的加油机附近设防撞柱(栏),其高度为0.6m;

3)防腐蚀措施

①本项目的油罐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防腐功能;

②工艺管道试压试漏合格后,管 (略) 表面的防腐按照《钢质管 (略) 腐蚀控制规范》GB/T * 7的 (略) ,防腐等级为加强级。

4)风险管理措施

①项目运营时需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定期对 (略) 消防等安全教育,明确消防责任人,同时建立安全监督机制,进行安全考核等,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门 (略) (略) 备案。

②设置专职的安全环保管理人员, (略) 内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环保、安全、消防等设施, (略) 。

③建设单位要加强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为影响。

2

中国 (略) 云 (略) (略) (略) 整体改造项目

(略) 省 (略) 市勐罕镇

中国 (略) 云 (略)

普 (略) 有限公司

改建项目位于 (略) 省 (略) 市勐罕镇,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 .0m2,总建筑面积 * .1m2, (略) 设置SF双层油罐4个, * m3的0#柴油罐2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油罐总容积为 * m3。实际存储能力为 * m3(柴油折半计算),站内设置加油岛4个,设置4台双枪加油机。项目总投资 *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 .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 * . * %。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① (略) 地安排专门 (略) 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

② (略) 采用草席或者土工布覆盖,同时配合洒水抑尘,尽量避免在大 (略) 施工作业;

③ (略) 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建筑垃圾 (略) 置、清运, (略) 地;

④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严禁沿途抛洒;运输 (略) 等措施。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 (略) 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对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机械,对 (略) 保养维护;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 * : * -8: * )施工;

③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 (略) 。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①项目开挖废土石暂时堆 (略) 地内,待项目主 (略) 回填利用的回填利用,无外运土方;

②建筑 (略) 地内统 * 收集后能回 (略) 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要 (略) (略) 门指 (略) 处置,其 (略) 有项目拆除含油、残油设备、原废储油罐、管线等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已委托 (略) (略) 置;

③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勐罕镇垃圾 (略) 置。

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①非 * 烷总烃

改建项目对设置汽油油气回收系统,同时在卸油、加油时严格按照 (略) :

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A.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小于 * mm;

B.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DN * mm的截流阀、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C.连接软管应采用DN * mm的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存留残油;

D.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按GB * 6的要求设置压力;

E.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坡向储油罐体,坡度不应小于1%,管线直径不小于DN * mm。

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A.所有影响储油油 (略) 件,包括 (略) 联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 (略) 件都保证在小于 * Pa时不漏气;

B.埋地储油罐采用电子 (略) 汽油密闭测量;

C.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溢油控制措施。

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A.加油产生的油气采用真空 (略) 密闭收集,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率大于 * %;

B.油气回收管线坡向储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

C.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D.加油软管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防止溢油和滴油。

采取以上措施后,为进 * 步确保油气能够很好的回收,本环评要求 (略) 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A.正确制定油罐操作规程,尽可能使油罐装满到允许的程度,减少倒罐次数;

B.对阻火器、液封油、机械呼吸阀瓣、消防泡沫玻璃室、量油孔,每年应彻底检查两次,应做到气密性符合要求;

C.改进操作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油罐应在早、晚时段收油,收油时要适度加大泵的流量,使油品在收油过程中来不及大量蒸发而减少损耗。

②汽车尾气通过项目区内植被绿化缓解。

(2)废水治理措施

①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项目区除罩棚区外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外排南侧市政雨水沟,罩棚加油区含油废水经环保沟收集后排入 (略) 理达标后进入南侧市政雨水沟,最终进入下游农灌沟;

②生活 (略) 顾客使用卫生间产生污水等综合废 (略) 理后委托 (略) (略) 理;

③洗车废水经 (略) 理后外排南侧市政雨水沟;

④储油罐体 (略) 由清洗单位 (略) 理。

(3)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

①重点污染防渗区

A.设置SF双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罐区内的空间,采用细砂回填;同时设置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的检测立管;检测立管周围用粒径为 * mm~ * mm的砾石回填;检测口设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B.管道采用双层管道,外层管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大于5‰,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了在线监测系统;

C.地下储油罐周围设计防渗漏检查通道,能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

② * 般防渗区:

A.进行地面硬化,设计防渗系数≤1× * -7cm/s,达到相关要求;

B.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C.定期排查油罐、管道、加油机等易发生泄露的设施;

③其他:

A.使用双层防渗油罐;

B.建设观测管;

C.在项目储油罐区内设置 * 个观察井,便于观察日常检查储油罐是否有泄露情况发生;

D.卸油加油工艺管道防渗。

E. 营运期间加强储油罐的日常监测管理,将油品渗漏事故隐患降至最低。

F. 站内的加油机、储油罐和管道等,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先进设备,配置相应的检测设施;

(3)噪声防治措施:设备采用低躁设备,安装减振措施;进 (略) 驶、禁止鸣笛,并通过建筑阻隔 (略) 理。

(4) (略) 置措施

①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略) (略) 置;

②废油泥由油罐清洗 (略) 负责即产即运, (略) 区内贮存;

③油渣经收集后交由 (略) 处置;

④油水分离池油污统 * 收集后交给 (略) (略) 置;

⑤吸附油污的消防沙棉收集后委托 (略) (略) 置;

⑥项目设置1间危险废物暂存间;

⑦完善危险废物并联转移制度及交接联单,明确交接单位、交接时间、交接量。对危险废物清掏、运输、处置等做好详细登记,以便环保管理。

(5)风险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GB 点击查看>> 2《汽 (略) 设计与施工规范》和GB 点击查看>>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和施工,确保各建、构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1)防渗漏措施

①油罐采用SF双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

②项目每个油罐设置渗漏检测立管,检测立管上安装渗漏检测仪,便于查看油罐漏油情况;

③站内加油管道采用热塑性双层复合管道,热塑性复合管道的主体结构为无空隙聚 * 烯材料,壁厚大于4mm,管道采用配套的连接管件电熔连接。其余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并对埋地钢管涂防腐层;

④油罐人 (略) 为 * mm厚的C * 防水混凝土垫层,防水水泥砂浆抹缝,满足防渗漏要求;

⑤卸油口内壁及地面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做成防渗层,满足防渗漏要求;

⑥加油机下方采取配套的防渗底座,管道穿过井壁使用专用密封装置,确保操作井密封;

⑦油罐安装具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监测系统,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渗漏检测功能,其渗漏检测分辨率不大于0.8L/h;

⑧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双层管道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外层管道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

b.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

c.双层管道系统的最低点设检漏点;

d.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不小于0.5%,并保证内层管与 (略) 位出现渗漏均 (略) 被发现;

e.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在线监测系统。

2)防火防爆措施

①4台SF双层卧式储 (略) 区的油罐区内;

②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③油品统 * 设置密闭卸油点,集中布置,便于集中管理,卸油接口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④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

⑤罐车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其体电阻率小于 * Ω?m,表面电阻率小于 * Ω,或采用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为DN * ;

⑥油罐周围、 (略) 、油罐与罐基础之间、罐 (略) 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油罐周围的细沙厚度不小于0.3m, (略) 覆土厚度不小于0.5m;

⑦站内工艺管道采用埋地设置,埋深大于0.4m。敷 (略) 地或道路下面的管道,管顶低于混凝土表面0.7m。管道 * 周回填大于 * mm厚中性沙子或细土;

⑧加油机按照规范布置在罩棚下、敞开空间,避免有害气体的聚积;

⑨加油枪采用自封式加油枪,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大于 * L/min;

⑩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通气管公称直径为DN * ,管口高出地面4.5m,除设阻火器外,汽油通气管管口还设有机械呼吸阀;

?本项目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设备。罩棚下方设置防爆灯具;

?与油罐相连的卸油管道、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均坡向油罐,卸油管道的坡度为5‰,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的坡度为1.0%;

?管道 (略) 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 的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除与加油机及储油罐接口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为焊接,管道焊口为V型坡口,焊缝外观要求光洁饱满;

?卸油油气回收管道的接口采用非自闭式快速接头,靠近快速接头的连接管道上装设阀门;

? (略) 自带静电释放装置;

? (略) 必须为作业人员配置防静电工作服装、鞋、帽;

?位 (略) 的加油机附近设防撞柱(栏),其高度为0.6m;

3)防腐蚀措施

①本项目的油罐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防腐功能;

②工艺管道试压试漏合格后,管 (略) 表面的防腐按照《钢质管 (略) 腐蚀控制规范》GB/T * 7的 (略) ,防腐等级为加强级。

4)风险管理措施

①项目运营时需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定期对 (略) 消防等安全教育,明确消防责任人,同时建立安全监督机制,进行安全考核等,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门 (略) (略) 备案。

②设置专职的安全环保管理人员, (略) 内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环保、安全、消防等设施, (略) 。

③建设单位要加强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为影响。

3

(略) 云 (略) 勐 (略) 统筹改造项目

(略) 勐混镇 * 线与打洛交叉口

(略) 云 (略)

普 (略) 有限公司

本项目占地面积 * .3m2,总建筑面积约 * .7m2,绿地面积约 * m2。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站房、罩棚、埋地卧式储油罐、加油岛等工程,并配备消防设施、输油管线、化粪池、隔油池、绿地等相关辅助设施和环保工程。项目东北设置埋地双层油罐4个, * m3的0#柴油罐1个, * m3的0#柴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油罐总容积为 * m3,实际存储能力为 * m3(柴油折半计算),站内设置加油岛4个,设置3台 * 枪加油机和1台单枪加油机。

( *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已设置绿化, (略) (略) 理,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施工带来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且对施工期损失的生物量能够起到有效补偿,增加该地生物多样性,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 * )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①非 * 烷总烃

本项目对设置汽油油气回收系统,同时在卸油、加油时严格按照 (略) :

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A.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小于 * mm;

B.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DN * mm的截流阀、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C.连接软管应采用DN * mm的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存留残油;

D.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按GB * 6的要求设置压力;

E.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坡向储油罐体,坡度不应小于1%,管线直径不小于DN * mm。

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A.所有影响储油油 (略) 件,包括 (略) 联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 (略) 件都保证在小于 * Pa时不漏气;

B.埋地储油罐采用电子 (略) 汽油密闭测量;

C.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溢油控制措施。

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A.加油产生的油气采用真空 (略) 密闭收集;

B.油气回收管线坡向储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

C.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D.加油软管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防止溢油和滴油。

采取以上措施后,为进 * 步确保油气能够很好的回收,本环评建议 (略) 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A.正确制定油罐操作规程,尽可能使油罐装满到允许的程度,减少倒罐次数;

B.对阻火器、液封油、机械呼吸阀瓣、消防泡沫玻璃室、量油孔,每年应彻底检查两次,应做到气密性符合要求;

C.改进操作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油罐应在早、晚时段收油,收油时要适度加大泵的流量,使油品在收油过程中来不及大量蒸发而减少损耗。

②本次评价建议建设单位预留安装 * 次油气回收系统的预留口,便于后期根据需要安装 * 次油气回收系统。

③汽车尾气和备用发电机发电尾气:通过植物吸收、大 (略) 理。

2.废水治理措施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项目加油区含油废水经环保沟收 (略) 理后排至附近排水沟;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发酵熟化后由周围农户定期清运用作农肥使用;储油罐体 (略) 由清洗单位 (略) 理。

3.地下水防治措施

①重点污染防渗区

A.设置有双层油罐,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油罐区内的空间,采用细砂回填;同时油罐池内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检测立管;检测立管周围用粒径为 * mm~ * mm的砾石回填;检测口设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B.管道采用双层管道,外层管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大于5‰,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了在线监测系统;

C.地下储油罐周围设计防渗漏检查通道,能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

② * 般防渗区:

A.进行地面硬化,设计防渗系数≤1× * -7cm/s,达到相关要求;

B.制定专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及应急预案;

C.定期排查油罐、管道、加油机等易发生泄露的设施。

③其他:

A. 使用双层防渗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的钢筋混凝土防渗漏承重罐池内,罐池设置隔池;

B.建设观测管;

C.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分别在每个罐池上设置 * 个地下水观察井,便于观察日常检查储油罐是否有泄露情况发生,同时建议安装储油罐渗漏报警仪,提高储油罐渗漏防范能力;

D.卸油加油工艺管道防渗。

4.噪声防治措施

设备采用低躁设备,安装减振措施;进 (略) 驶、禁止鸣笛,并通过建筑阻隔 (略) 理。

5. (略) 置措施

①生活垃圾统 * 收集 (略) (略) 置;

②废油泥由 (略) 负责即产即运, (略) 区内贮存;

③油渣经收集后交由 (略) 处置;

④隔油池油污统 * 收集后交给 (略) (略) 置;

⑤吸附油污的消防沙收后委托 (略) (略) 置。

6.风险防治措施

项目严格按照GB 点击查看>> 2《汽 (略) 设计与施工规范》和GB 点击查看>>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和施工,确保各建、构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1)防渗漏措施

①油罐采用SF双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

②项目每个油罐设置渗漏检测立管,检测立管上安装渗漏检测仪,便于查看油罐漏油情况;

③站内加油管道采用热塑性双层复合管道,热塑性复合管道的主体结构为无空隙聚 * 烯材料,壁厚大于4mm,管道采用配套的连接管件电熔连接。其余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并对埋地钢管涂防腐层;

④油罐人 (略) 为 * mm厚的C * 防水混凝土垫层,防水水泥砂浆抹缝,满足防渗漏要求;

⑤卸油口内壁及地面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做成防渗层,满足防渗漏要求;

⑥加油机下方采取配套的防渗底座,管道穿过井壁使用专用密封装置,确保操作井密封;

⑦油罐安装具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监测系统,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渗漏检测功能,其渗漏检测分辨率不大于0.8L/h;

⑧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双层管道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外层管道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

b.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

c.双层管道系统的最低点设检漏点;

d.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不小于0.5%,并保证内层管与 (略) 位出现渗漏均 (略) 被发现;

e.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在线监测系统。

2)防火防爆措施

①4台SF双层卧式储 (略) 区的油罐区内;

②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③油品统 * 设置密闭卸油点,集中布置,便于集中管理,卸油接口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④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

⑤罐车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其体电阻率小于 * 8Ω·m,表面电阻率小于 * * Ω,或采用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为DN * ;

⑥油罐周围、 (略) 、油罐与罐基础之间、罐 (略) 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油罐周围的细沙厚度不小于0.3m, (略) 覆土厚度不小于0.5m;

⑦站内工艺管道采用埋地设置,埋深大于0.4m。敷 (略) 地或道路下面的管道,管顶低于混凝土表面0.7m。管道 * 周回填大于 * mm厚中性沙子或细土;

⑧加油机按照规范布置在罩棚下、敞开空间,避免有害气体的聚积;

⑨加油枪采用自封式加油枪,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大于 * L/min;

⑩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通气管公称直径为DN * ,管口高出地面4.5m,除设阻火器外,汽油通气管管口还设有机械呼吸阀;

?本项目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设备。罩棚下方设置防爆灯具;

?与油罐相连的卸油管道、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均坡向油罐,卸油管道的坡度为5‰,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的坡度为1.0%;

?管道 (略) 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 的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除与加油机及储油罐接口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为焊接,管道焊口为V型坡口,焊缝外观要求光洁饱满;

?卸油油气回收管道的接口采用非自闭式快速接头,靠近快速接头的连接管道上装设阀门;

? (略) 自带静电释放装置;

? (略) 必须为作业人员配置防静电工作服装、鞋、帽;

?位 (略) 的加油机附近设防撞柱(栏),其高度为0.6m;

3)防腐蚀措施

①本项目的油罐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防腐功能;

②工艺管道试压试漏合格后,管 (略) 表面的防腐按照《钢质管 (略) 腐蚀控制规范》GB/T * 7的 (略) ,防腐等级为加强级。

4)风险管理措施

①项目运营时需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定期对 (略) 消防等安全教育,明确消防责任人,同时建立安全监督机制,进行安全考核等,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门 (略) (略) 备案。

②设置专职的安全环保管理人员, (略) 内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环保、安全、消防等设施, (略) 。

③建设单位要加强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为影响。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略) 审查。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 日至 * 月 * 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 (略) 政许可法》,自公示起 * 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对以下建设项目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传 真: 点击查看>>

通信地址: (略) 省 (略) 市 (略) 工业园区嘎栋片区榕林路2号

邮编: 点击查看>>

* 、拟审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中国 (略) 云 (略) 勐 (略) 复营改造项目

(略) 省 (略) 打洛镇

中国 (略) 云 (略)

普 (略) 有限公司

改建项目位于 (略) 省 (略) 打洛镇,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 .2m2,总建筑面积 * . * m2, (略) 设置整体浇筑防渗罐池3台单层卧式承重油罐, * m3的0#柴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油罐总容积为 * m3。实际存储能力为 * m3(柴油折半计算),站内设置加油岛1个,设置3台双枪加油机。项目总投资 *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 .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 * . * %。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① (略) 地安排专门 (略) 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

② (略) 采用草席或者土工布覆盖,同时配合洒水抑尘,尽量避免在大 (略) 施工作业;

③ (略) 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建筑垃圾 (略) 置、清运, (略) 地;

④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严禁沿途抛洒;运输 (略) 等措施。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 (略) 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对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机械,对 (略) 保养维护;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 * : * -8: * )施工;

③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 (略) 。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①项目开挖废土石暂时堆 (略) 地内,待项目主 (略) 回填利用的回填利用,无外运土方;

②建筑 (略) 地内统 * 收集后能回 (略) 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要 (略) (略) 门指 (略) 处置,其 (略) 有项目拆除含油、残油设备、原废储油罐、管线等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已委托 (略) (略) 置;

③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打洛镇垃圾 (略) 置。

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①非 * 烷总烃

改建项目对设置汽油油气回收系统,同时在卸油、加油时严格按照 (略) :

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A.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小于 * mm;

B.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DN * mm的截流阀、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C.连接软管应采用DN * mm的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存留残油;

D.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按GB * 6的要求设置压力;

E.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坡向储油罐体,坡度不应小于1%,管线直径不小于DN * mm。

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A.所有影响储油油 (略) 件,包括 (略) 联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 (略) 件都保证在小于 * Pa时不漏气;

B.埋地储油罐采用电子 (略) 汽油密闭测量;

C.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溢油控制措施。

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A.加油产生的油气采用真空 (略) 密闭收集,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率大于 * %;

B.油气回收管线坡向储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

C.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D.加油软管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防止溢油和滴油。

采取以上措施后,为进 * 步确保油气能够很好的回收,本环评要求 (略) 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A.正确制定油罐操作规程,尽可能使油罐装满到允许的程度,减少倒罐次数;

B.对阻火器、液封油、机械呼吸阀瓣、消防泡沫玻璃室、量油孔,每年应彻底检查两次,应做到气密性符合要求;

C.改进操作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油罐应在早、晚时段收油,收油时要适度加大泵的流量,使油品在收油过程中来不及大量蒸发而减少损耗。

②汽车尾气通过项目区内植被绿化缓解。

(2)废水治理措施

①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项目区除罩棚区外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外排南侧市政雨水沟,罩棚加油区含油废水经环保沟收集后排入 (略) 理达标后进入南侧市政 (略) ,最终进入下游农灌沟;

②生活 (略) 顾客使用卫生间产生污水等综合废 (略) 理后委托 (略) (略) 理;

③储油罐体 (略) 由清洗单位 (略) 理。

(3)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

①重点污染防渗区

A.设置整体浇筑防渗罐池+单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罐区内的空间,采用细砂回填;同时设置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的检测立管;检测立管周围用粒径为 * mm~ * mm的砾石回填;检测口设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B.管道采用双层管道,外层管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大于5‰,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了在线监测系统;

C.地下储油罐周围设计防渗漏检查通道,能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

② * 般防渗区:

A.进行地面硬化,设计防渗系数≤1× * -7cm/s,达到相关要求;

B.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C.定期排查油罐、管道、加油机等易发生泄露的设施;

③其他:

A.使用整体浇筑防渗罐池+单层卧式承重油罐;

B.建设观测管;

C.在项目储油罐区内设置 * 个观察井,便于观察日常检查储油罐是否有泄露情况发生;

D.卸油加油工艺管道防渗。

E. 营运期间加强储油罐的日常监测管理,将油品渗漏事故隐患降至最低。

F. 站内的加油机、储油罐和管道等,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先进设备,配置相应的检测设施;

(3)噪声防治措施:设备采用低躁设备,安装减振措施;进 (略) 驶、禁止鸣笛,并通过建筑阻隔 (略) 理。

(4) (略) 置措施

①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略) (略) 置;

②废油泥由油罐清洗 (略) 负责即产即运, (略) 区内贮存;

③油渣经收集后交由 (略) 处置;

④油水分离池油污统 * 收集后交给 (略) (略) 置;

⑤吸附油污的消防沙棉收集后委托 (略) (略) 置;

⑥项目设置1间危险废物暂存间;

⑦完善危险废物并联转移制度及交接联单,明确交接单位、交接时间、交接量。对危险废物清掏、运输、处置等做好详细登记,以便环保管理。

(5)风险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GB 点击查看>> 2《汽 (略) 设计与施工规范》和GB 点击查看>>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和施工,确保各建、构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1)防渗漏措施

①油罐采用整体浇筑防渗罐池+单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

②项目每个油罐设置渗漏检测立管,检测立管上安装渗漏检测仪,便于查看油罐漏油情况;

③站内加油管道采用热塑性双层复合管道,热塑性复合管道的主体结构为无空隙聚 * 烯材料,壁厚大于4mm,管道采用配套的连接管件电熔连接。其余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并对埋地钢管涂防腐层;

④油罐人 (略) 为 * mm厚的C * 防水混凝土垫层,防水水泥砂浆抹缝,满足防渗漏要求;

⑤卸油口内壁及地面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做成防渗层,满足防渗漏要求;

⑥加油机下方采取配套的防渗底座,管道穿过井壁使用专用密封装置,确保操作井密封;

⑦油罐安装具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监测系统,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渗漏检测功能,其渗漏检测分辨率不大于0.8L/h;

⑧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双层管道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外层管道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

b.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

c.双层管道系统的最低点设检漏点;

d.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不小于0.5%,并保证内层管与 (略) 位出现渗漏均 (略) 被发现;

e.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在线监测系统。

2)防火防爆措施

①整体浇筑防渗罐池+3台单层卧式承重 (略) 区的油罐区内;

②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③油品统 * 设置密闭卸油点,集中布置,便于集中管理,卸油接口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④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

⑤罐车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其体电阻率小于 * Ω?m,表面电阻率小于 * Ω,或采用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为DN * ;

⑥油罐周围、 (略) 、油罐与罐基础之间、罐 (略) 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油罐周围的细沙厚度不小于0.3m, (略) 覆土厚度不小于0.5m;

⑦站内工艺管道采用埋地设置,埋深大于0.4m。敷 (略) 地或道路下面的管道,管顶低于混凝土表面0.7m。管道 * 周回填大于 * mm厚中性沙子或细土;

⑧加油机按照规范布置在罩棚下、敞开空间,避免有害气体的聚积;

⑨加油枪采用自封式加油枪,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大于 * L/min;

⑩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通气管公称直径为DN * ,管口高出地面4.5m,除设阻火器外,汽油通气管管口还设有机械呼吸阀;

?本项目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设备。罩棚下方设置防爆灯具;

?与油罐相连的卸油管道、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均坡向油罐,卸油管道的坡度为5‰,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的坡度为1.0%;

?管道 (略) 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 的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除与加油机及储油罐接口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为焊接,管道焊口为V型坡口,焊缝外观要求光洁饱满;

?卸油油气回收管道的接口采用非自闭式快速接头,靠近快速接头的连接管道上装设阀门;

? (略) 自带静电释放装置;

? (略) 必须为作业人员配置防静电工作服装、鞋、帽;

?位 (略) 的加油机附近设防撞柱(栏),其高度为0.6m;

3)防腐蚀措施

①本项目的油罐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防腐功能;

②工艺管道试压试漏合格后,管 (略) 表面的防腐按照《钢质管 (略) 腐蚀控制规范》GB/T * 7的 (略) ,防腐等级为加强级。

4)风险管理措施

①项目运营时需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定期对 (略) 消防等安全教育,明确消防责任人,同时建立安全监督机制,进行安全考核等,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门 (略) (略) 备案。

②设置专职的安全环保管理人员, (略) 内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环保、安全、消防等设施, (略) 。

③建设单位要加强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为影响。

2

中国 (略) 云 (略) (略) (略) 整体改造项目

(略) 省 (略) 市勐罕镇

中国 (略) 云 (略)

普 (略) 有限公司

改建项目位于 (略) 省 (略) 市勐罕镇,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 .0m2,总建筑面积 * .1m2, (略) 设置SF双层油罐4个, * m3的0#柴油罐2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油罐总容积为 * m3。实际存储能力为 * m3(柴油折半计算),站内设置加油岛4个,设置4台双枪加油机。项目总投资 *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 .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 * . * %。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① (略) 地安排专门 (略) 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

② (略) 采用草席或者土工布覆盖,同时配合洒水抑尘,尽量避免在大 (略) 施工作业;

③ (略) 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建筑垃圾 (略) 置、清运, (略) 地;

④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严禁沿途抛洒;运输 (略) 等措施。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 (略) 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对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机械,对 (略) 保养维护;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 * : * -8: * )施工;

③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 (略) 。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①项目开挖废土石暂时堆 (略) 地内,待项目主 (略) 回填利用的回填利用,无外运土方;

②建筑 (略) 地内统 * 收集后能回 (略) 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要 (略) (略) 门指 (略) 处置,其 (略) 有项目拆除含油、残油设备、原废储油罐、管线等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已委托 (略) (略) 置;

③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勐罕镇垃圾 (略) 置。

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①非 * 烷总烃

改建项目对设置汽油油气回收系统,同时在卸油、加油时严格按照 (略) :

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A.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小于 * mm;

B.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DN * mm的截流阀、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C.连接软管应采用DN * mm的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存留残油;

D.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按GB * 6的要求设置压力;

E.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坡向储油罐体,坡度不应小于1%,管线直径不小于DN * mm。

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A.所有影响储油油 (略) 件,包括 (略) 联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 (略) 件都保证在小于 * Pa时不漏气;

B.埋地储油罐采用电子 (略) 汽油密闭测量;

C.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溢油控制措施。

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A.加油产生的油气采用真空 (略) 密闭收集,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率大于 * %;

B.油气回收管线坡向储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

C.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D.加油软管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防止溢油和滴油。

采取以上措施后,为进 * 步确保油气能够很好的回收,本环评要求 (略) 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A.正确制定油罐操作规程,尽可能使油罐装满到允许的程度,减少倒罐次数;

B.对阻火器、液封油、机械呼吸阀瓣、消防泡沫玻璃室、量油孔,每年应彻底检查两次,应做到气密性符合要求;

C.改进操作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油罐应在早、晚时段收油,收油时要适度加大泵的流量,使油品在收油过程中来不及大量蒸发而减少损耗。

②汽车尾气通过项目区内植被绿化缓解。

(2)废水治理措施

①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项目区除罩棚区外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外排南侧市政雨水沟,罩棚加油区含油废水经环保沟收集后排入 (略) 理达标后进入南侧市政雨水沟,最终进入下游农灌沟;

②生活 (略) 顾客使用卫生间产生污水等综合废 (略) 理后委托 (略) (略) 理;

③洗车废水经 (略) 理后外排南侧市政雨水沟;

④储油罐体 (略) 由清洗单位 (略) 理。

(3)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

①重点污染防渗区

A.设置SF双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罐区内的空间,采用细砂回填;同时设置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的检测立管;检测立管周围用粒径为 * mm~ * mm的砾石回填;检测口设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B.管道采用双层管道,外层管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大于5‰,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了在线监测系统;

C.地下储油罐周围设计防渗漏检查通道,能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

② * 般防渗区:

A.进行地面硬化,设计防渗系数≤1× * -7cm/s,达到相关要求;

B.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C.定期排查油罐、管道、加油机等易发生泄露的设施;

③其他:

A.使用双层防渗油罐;

B.建设观测管;

C.在项目储油罐区内设置 * 个观察井,便于观察日常检查储油罐是否有泄露情况发生;

D.卸油加油工艺管道防渗。

E. 营运期间加强储油罐的日常监测管理,将油品渗漏事故隐患降至最低。

F. 站内的加油机、储油罐和管道等,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先进设备,配置相应的检测设施;

(3)噪声防治措施:设备采用低躁设备,安装减振措施;进 (略) 驶、禁止鸣笛,并通过建筑阻隔 (略) 理。

(4) (略) 置措施

①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略) (略) 置;

②废油泥由油罐清洗 (略) 负责即产即运, (略) 区内贮存;

③油渣经收集后交由 (略) 处置;

④油水分离池油污统 * 收集后交给 (略) (略) 置;

⑤吸附油污的消防沙棉收集后委托 (略) (略) 置;

⑥项目设置1间危险废物暂存间;

⑦完善危险废物并联转移制度及交接联单,明确交接单位、交接时间、交接量。对危险废物清掏、运输、处置等做好详细登记,以便环保管理。

(5)风险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GB 点击查看>> 2《汽 (略) 设计与施工规范》和GB 点击查看>>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和施工,确保各建、构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1)防渗漏措施

①油罐采用SF双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

②项目每个油罐设置渗漏检测立管,检测立管上安装渗漏检测仪,便于查看油罐漏油情况;

③站内加油管道采用热塑性双层复合管道,热塑性复合管道的主体结构为无空隙聚 * 烯材料,壁厚大于4mm,管道采用配套的连接管件电熔连接。其余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并对埋地钢管涂防腐层;

④油罐人 (略) 为 * mm厚的C * 防水混凝土垫层,防水水泥砂浆抹缝,满足防渗漏要求;

⑤卸油口内壁及地面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做成防渗层,满足防渗漏要求;

⑥加油机下方采取配套的防渗底座,管道穿过井壁使用专用密封装置,确保操作井密封;

⑦油罐安装具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监测系统,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渗漏检测功能,其渗漏检测分辨率不大于0.8L/h;

⑧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双层管道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外层管道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

b.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

c.双层管道系统的最低点设检漏点;

d.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不小于0.5%,并保证内层管与 (略) 位出现渗漏均 (略) 被发现;

e.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在线监测系统。

2)防火防爆措施

①4台SF双层卧式储 (略) 区的油罐区内;

②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③油品统 * 设置密闭卸油点,集中布置,便于集中管理,卸油接口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④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

⑤罐车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其体电阻率小于 * Ω?m,表面电阻率小于 * Ω,或采用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为DN * ;

⑥油罐周围、 (略) 、油罐与罐基础之间、罐 (略) 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油罐周围的细沙厚度不小于0.3m, (略) 覆土厚度不小于0.5m;

⑦站内工艺管道采用埋地设置,埋深大于0.4m。敷 (略) 地或道路下面的管道,管顶低于混凝土表面0.7m。管道 * 周回填大于 * mm厚中性沙子或细土;

⑧加油机按照规范布置在罩棚下、敞开空间,避免有害气体的聚积;

⑨加油枪采用自封式加油枪,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大于 * L/min;

⑩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通气管公称直径为DN * ,管口高出地面4.5m,除设阻火器外,汽油通气管管口还设有机械呼吸阀;

?本项目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设备。罩棚下方设置防爆灯具;

?与油罐相连的卸油管道、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均坡向油罐,卸油管道的坡度为5‰,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的坡度为1.0%;

?管道 (略) 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 的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除与加油机及储油罐接口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为焊接,管道焊口为V型坡口,焊缝外观要求光洁饱满;

?卸油油气回收管道的接口采用非自闭式快速接头,靠近快速接头的连接管道上装设阀门;

? (略) 自带静电释放装置;

? (略) 必须为作业人员配置防静电工作服装、鞋、帽;

?位 (略) 的加油机附近设防撞柱(栏),其高度为0.6m;

3)防腐蚀措施

①本项目的油罐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防腐功能;

②工艺管道试压试漏合格后,管 (略) 表面的防腐按照《钢质管 (略) 腐蚀控制规范》GB/T * 7的 (略) ,防腐等级为加强级。

4)风险管理措施

①项目运营时需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定期对 (略) 消防等安全教育,明确消防责任人,同时建立安全监督机制,进行安全考核等,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门 (略) (略) 备案。

②设置专职的安全环保管理人员, (略) 内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环保、安全、消防等设施, (略) 。

③建设单位要加强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为影响。

3

(略) 云 (略) 勐 (略) 统筹改造项目

(略) 勐混镇 * 线与打洛交叉口

(略) 云 (略)

普 (略) 有限公司

本项目占地面积 * .3m2,总建筑面积约 * .7m2,绿地面积约 * m2。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站房、罩棚、埋地卧式储油罐、加油岛等工程,并配备消防设施、输油管线、化粪池、隔油池、绿地等相关辅助设施和环保工程。项目东北设置埋地双层油罐4个, * m3的0#柴油罐1个, * m3的0#柴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 * m3的 * #汽油罐1个,油罐总容积为 * m3,实际存储能力为 * m3(柴油折半计算),站内设置加油岛4个,设置3台 * 枪加油机和1台单枪加油机。

( *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已设置绿化, (略) (略) 理,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施工带来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且对施工期损失的生物量能够起到有效补偿,增加该地生物多样性,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 * )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①非 * 烷总烃

本项目对设置汽油油气回收系统,同时在卸油、加油时严格按照 (略) :

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A.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小于 * mm;

B.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DN * mm的截流阀、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C.连接软管应采用DN * mm的密闭式快速接头和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存留残油;

D.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按GB * 6的要求设置压力;

E.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坡向储油罐体,坡度不应小于1%,管线直径不小于DN * mm。

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A.所有影响储油油 (略) 件,包括 (略) 联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 (略) 件都保证在小于 * Pa时不漏气;

B.埋地储油罐采用电子 (略) 汽油密闭测量;

C.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溢油控制措施。

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A.加油产生的油气采用真空 (略) 密闭收集;

B.油气回收管线坡向储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

C.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D.加油软管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防止溢油和滴油。

采取以上措施后,为进 * 步确保油气能够很好的回收,本环评建议 (略) 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A.正确制定油罐操作规程,尽可能使油罐装满到允许的程度,减少倒罐次数;

B.对阻火器、液封油、机械呼吸阀瓣、消防泡沫玻璃室、量油孔,每年应彻底检查两次,应做到气密性符合要求;

C.改进操作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油罐应在早、晚时段收油,收油时要适度加大泵的流量,使油品在收油过程中来不及大量蒸发而减少损耗。

②本次评价建议建设单位预留安装 * 次油气回收系统的预留口,便于后期根据需要安装 * 次油气回收系统。

③汽车尾气和备用发电机发电尾气:通过植物吸收、大 (略) 理。

2.废水治理措施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项目加油区含油废水经环保沟收 (略) 理后排至附近排水沟;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发酵熟化后由周围农户定期清运用作农肥使用;储油罐体 (略) 由清洗单位 (略) 理。

3.地下水防治措施

①重点污染防渗区

A.设置有双层油罐,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油罐区内的空间,采用细砂回填;同时油罐池内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检测立管;检测立管周围用粒径为 * mm~ * mm的砾石回填;检测口设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B.管道采用双层管道,外层管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大于5‰,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了在线监测系统;

C.地下储油罐周围设计防渗漏检查通道,能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

② * 般防渗区:

A.进行地面硬化,设计防渗系数≤1× * -7cm/s,达到相关要求;

B.制定专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及应急预案;

C.定期排查油罐、管道、加油机等易发生泄露的设施。

③其他:

A. 使用双层防渗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的钢筋混凝土防渗漏承重罐池内,罐池设置隔池;

B.建设观测管;

C.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分别在每个罐池上设置 * 个地下水观察井,便于观察日常检查储油罐是否有泄露情况发生,同时建议安装储油罐渗漏报警仪,提高储油罐渗漏防范能力;

D.卸油加油工艺管道防渗。

4.噪声防治措施

设备采用低躁设备,安装减振措施;进 (略) 驶、禁止鸣笛,并通过建筑阻隔 (略) 理。

5. (略) 置措施

①生活垃圾统 * 收集 (略) (略) 置;

②废油泥由 (略) 负责即产即运, (略) 区内贮存;

③油渣经收集后交由 (略) 处置;

④隔油池油污统 * 收集后交给 (略) (略) 置;

⑤吸附油污的消防沙收后委托 (略) (略) 置。

6.风险防治措施

项目严格按照GB 点击查看>> 2《汽 (略) 设计与施工规范》和GB 点击查看>>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和施工,确保各建、构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1)防渗漏措施

①油罐采用SF双层卧式承重油罐,油罐集中埋地布 (略) 车道下;

②项目每个油罐设置渗漏检测立管,检测立管上安装渗漏检测仪,便于查看油罐漏油情况;

③站内加油管道采用热塑性双层复合管道,热塑性复合管道的主体结构为无空隙聚 * 烯材料,壁厚大于4mm,管道采用配套的连接管件电熔连接。其余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并对埋地钢管涂防腐层;

④油罐人 (略) 为 * mm厚的C * 防水混凝土垫层,防水水泥砂浆抹缝,满足防渗漏要求;

⑤卸油口内壁及地面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做成防渗层,满足防渗漏要求;

⑥加油机下方采取配套的防渗底座,管道穿过井壁使用专用密封装置,确保操作井密封;

⑦油罐安装具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监测系统,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渗漏检测功能,其渗漏检测分辨率不大于0.8L/h;

⑧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双层管道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外层管道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

b.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

c.双层管道系统的最低点设检漏点;

d.双层管道坡向检漏点的坡度,不小于0.5%,并保证内层管与 (略) 位出现渗漏均 (略) 被发现;

e.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采用在线监测系统。

2)防火防爆措施

①4台SF双层卧式储 (略) 区的油罐区内;

②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③油品统 * 设置密闭卸油点,集中布置,便于集中管理,卸油接口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④加油管道采用双层复合管道;

⑤罐车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其体电阻率小于 * 8Ω·m,表面电阻率小于 * * Ω,或采用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为DN * ;

⑥油罐周围、 (略) 、油罐与罐基础之间、罐 (略) 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油罐周围的细沙厚度不小于0.3m, (略) 覆土厚度不小于0.5m;

⑦站内工艺管道采用埋地设置,埋深大于0.4m。敷 (略) 地或道路下面的管道,管顶低于混凝土表面0.7m。管道 * 周回填大于 * mm厚中性沙子或细土;

⑧加油机按照规范布置在罩棚下、敞开空间,避免有害气体的聚积;

⑨加油枪采用自封式加油枪,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大于 * L/min;

⑩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通气管公称直径为DN * ,管口高出地面4.5m,除设阻火器外,汽油通气管管口还设有机械呼吸阀;

?本项目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设备。罩棚下方设置防爆灯具;

?与油罐相连的卸油管道、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均坡向油罐,卸油管道的坡度为5‰,通气管横管、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的坡度为1.0%;

?管道 (略) 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 的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除与加油机及储油罐接口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为焊接,管道焊口为V型坡口,焊缝外观要求光洁饱满;

?卸油油气回收管道的接口采用非自闭式快速接头,靠近快速接头的连接管道上装设阀门;

? (略) 自带静电释放装置;

? (略) 必须为作业人员配置防静电工作服装、鞋、帽;

?位 (略) 的加油机附近设防撞柱(栏),其高度为0.6m;

3)防腐蚀措施

①本项目的油罐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防腐功能;

②工艺管道试压试漏合格后,管 (略) 表面的防腐按照《钢质管 (略) 腐蚀控制规范》GB/T * 7的 (略) ,防腐等级为加强级。

4)风险管理措施

①项目运营时需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定期对 (略) 消防等安全教育,明确消防责任人,同时建立安全监督机制,进行安全考核等,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门 (略) (略) 备案。

②设置专职的安全环保管理人员, (略) 内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环保、安全、消防等设施, (略) 。

③建设单位要加强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为影响。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