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2月2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荔波县三荔水库工程)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2月2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荔波县三荔水库工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 (略) * 荔水库工程环境影响 (略) 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 日- * 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 (略) 政许可法》,自公示起 * 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 (略) 省生态 (略) )、

点击查看>> ( (略) 省人民政 (略) 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 ?真: 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 (略) 市 (略) 区 (略) 路 * 号 (略) 省生态 (略)

(略) 市 (略) 区 (略) 路 * 号 (略) 省人民政 (略) 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邮? 编: 点击查看>>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略) * 荔水库工程

(略) 省 (略) 玉屏镇

(略) 昌发 (略)

中国水利水 (略)

* 荔水库工程 (略) (略) 玉屏镇,水昔河与水便河汇口以下0.6km的樟 (略) 流上。坝址 (略) 公路距离约 * km。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 * ° * " * ",北纬 * ° * " * ",樟 (略) 流主河道长 * km,坝址以上集水面积 * km2, (略) 多年平均径流量7. * 亿m3。

* 荔水库校核洪水位 * . * m,相应的总库容为 * 万m3,正常蓄水位 * .0m,相应的库容为 * 万m3,死水位 * .0m,死库容 * 万m3,兴利库容 * 万m3,具有季调节性能。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属中型。工程任务 (略) 防洪、供水及漂流补水,供水范 (略) (略) ,水库设计保证率P= * % (略) (略) 供水量 * 万m3/a,同时调节樟江风景名胜区水春河景区漂流用水,水春河漂流用水时间为每年4月 * 日至 * 月 * 日,每天的漂流时间为 * 小时(早上8: * 至下午6: * ),漂流流量为8.5m3/s,漂流补水量为 * 万m3/a。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工程和输水管线工程。枢纽工程由常态砼重力坝、坝身设闸胸墙式溢流表孔、左坝段坝身泄洪底孔兼放空底孔、消力池、左坝段坝身取水口、帷幕灌浆等组成;输水管线工 (略) 、高位水池、输水管道、隧洞等组成,管道长约 * . * km,采用单管输水,管材采用K8级球墨铸铁管,管径DN * mm,设计输水流量0. * m3/s。输水管线上共布置隧洞4条,总长 * m,其中更地隧洞长 * m;更楼隧洞长 * m;姊妹峰隧洞长 * m;白岩隧洞长 * m。

水库正常蓄水位 * m时, * 荔水库淹没土地面积 * . * 亩,其中耕地 * . * 亩,园地 * . * 亩,林地 * . * 亩,其他土地0. * 亩,交通运输用地1. * 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 . * 亩;工程总占地面积 * . * 亩。其中枢纽工程建设区占地面积 * . * 亩,其中永久征地 * . * 亩,临时用地 * . * 亩;输水工程区占地面积 * . * 亩,其中永久征地9. * 亩,临时用地 * . * 亩。 * 荔水库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不涉及直接搬 (略) 置人口及扩迁人口。淹没区到规划水平年 * 年水库淹没区生产安置人口 * 人。生产安置人口采用 * 次性补偿的方式。项目总投资 * 6万元,环保投资 * . * 万元,占总投资的1. * %。

( * )主要环境影响

1.水文情势影响

1.水文情势影响

施工期采用枯期导流方案,设计导流流量为 * m3/s,不会造成河道断流,对河段水文情势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环评调查及相关规划:坝址下游河段无灌溉用水需求;下游河段地下水单向补给地表水,无河 (略) 植被用水和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补水需求;下游河道没有珍稀保护水生生物及成规模鱼类“ * 场”分布,故无这方面补水需求;环评预测到规划水平年 * 年受水区退水河段水环境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点击查看>> )Ⅲ类要求,无环境稀释用水需求。

下游河道主要需水包括水春河漂流用水、 (略) 取水及河道生态用水。水库建设后,将通过输水管线 (略) 供水。水春河漂流期为每年4月 * 日至 * 月 * 日,每日漂流时间为 * 小时(早上8: * 至下午6: * ),全长7. * km。根据 (略) 荔波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的漂流水位记录及樟 (略) 建站以来历史流量实测数据,采用《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中推荐的水文学法,并结合曼宁公式计算的水春坝下游漂流河段水位与对应流量,漂流0.5米的舒适水深对应流量为8.5m3/s。根据Tennant法,本次环评计算下泄的最小生态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 * %,即2.4m3/s。综上, (略) 期,下放生态流量为2.4m3/s,水春河漂流时段每年4月 * 日至 * 月 * 日(早上8: * 至下午6: * ),下放不低于8.5m3/s流量。

水库蓄水完成后,水昔河干流形成总长 * . * km的回水区,水便河支流形成4. * km的回水区,水库宽 * ~ * m,水库呈狭长形,属于河流型水库,河道水域面积由蓄水前的 * .4万m2增加至 * 万m2。坝前河床高程由蓄水前的 * . * m提升至 * m,水深为 * .5m,库区平均水深约 * .5m;水库在死水位 * m与正常蓄水位 * (略) ,将在库区形成0~ * m的水位消落区。

(略) 后, * 荔水库坝址至下游汇入 (略) 共长 * . * km河道由于上游来水量大,取水量小,且下放了生态流量计漂流流量,下游河段区间有更地河、板旺沟等支流汇入,有水春暗河、尧排暗河等地下水补给,且下游河段有供水后的退水进入,大坝下游河段不会断流,其水文情势建库前后变化较小,下游沿途分布有历史建设的 (略) 坝等6个拦水坝,水面连续,有效减缓水库调蓄的时候下游河道水量减少的不利影响。在汛期, * 荔水库防洪库容 * 万m3, (略)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旅游设施安全,漂流河段通过建库水量调节后,增加了漂流天数,稳定保证了游客的漂流舒服感受和漂流安全,在来水小于2.4m3/s,特别是枯水年,将有效缓解建库前由于河道水量减少对区间植被、水生生态及景观的不利影响。

(略) 后,至规划水平年 * %保证率 (略) (略) 供水 * 万m3/a,占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每年4月 * 日至 * 月 * 日早上8: * 至下午6: * 时段泄放8.5m3/s漂流用水,折合 * 万m3/a, (略) 下放至坝下河道。城市供水退水量按用水量的 * %计,城市供水退水量为 * .2万m3/a,加上漂流补水量则退水总量为 * .2万m3/a,均退入樟江,水库取水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影响较小。

2.水温影响

本次环评采用α~β判别公式判别水温结构,经计算 * 荔水库α= * .3,水温结构为过渡型。建库后坝前水温在 * ~3月份分层情况并不明显,4~ * 月分层情况较为明显,全年各月中以8月份上下层水温差别最大,表层水温 * .2℃,底层水温为 * .9℃,温差最大达 * .3℃。

水库在 * m (略) 设置了分层取水口,取水有利于释放库内中、下层冷水, (略) 分库容由温度较高的水补充,也为库内水的热量交换提供了条件。根据 (略) 水位典型预测(平水年,P= * %时)结合水温预测表计算下泄水温度,在鱼类生长期5~8月间,下泄水温为 * .6- * .3℃,处于鱼类生长繁殖的适宜水温范围内。因此,下放的环境流量不会对大坝下游鱼类造成不利影响。

3.水质影响

水库蓄水初期,将使淹没的耕地内化肥、农药及有机物浸出,可能引起水体中某些污染指标含量升高,在短时间内会对水库水质可能产生 * 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影响会逐渐消失。

* 荔水库为河道型水库,环评选择纵向 (略) 水库总体水质预测。经预测, * 荔水库库尾COD、NH3-N的浓度分别为9. * mg/L、0. * mg/L;受水体自净能力作用,水中COD、NH3-N逐步降解,在水库库首COD、NH3-N的浓度分别为8. * mg/L、0. * mg/L。因此,在流 (略) (略) 镇化、工业化开发的前提下, * 荔水库水质不会恶化。

环评以 * 年7月水库坝址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作为背景值,采用狄龙模式预测得出库内氮磷比为 * .5,大于 * ,富营养化限制因子为P,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 点击查看>> ),水库为中营养。

本项目受水区已建 (略) (略) 理 * 期、 * 期、 * 期和 (略) 理厂,生活 (略) (略) 理后达到GB 点击查看>> 2 * 级A标后排入樟江。环评采用托马斯模式对规划水平年坝址下游受水区 (略) 了预测,预测因子是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根据预测结果,受水区生活 (略) (略) 理后排入受纳水体完全混合后水质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点击查看>> )Ⅲ类标准,受水区退水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目前, (略) 理厂规模不能满足规划水 (略) 理要求,应及时根据受水区退水量的增加情 (略) (略) 扩建, (略) (略) 理。

4.生态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占地、水库淹没将对评价区内植被及植物资源造成影响。水库淹没和枢纽工程占地损失影响的植被类型包括 (略) 松群系、柏木群系以及灌丛和灌草丛。施工期间各种人为干扰和水库蓄水造成栖息地面积在 * 定程度上的减少,会对施工区周围 * 生动物产生 * 定的不利影响。

* 荔 (略) 后,坝址至库尾河段生态由原有的急流生态变成河道型缓流水库生态,大坝阻隔将使完整的河流环境被分割成不同的片段,鱼类生境的片段化和破碎化给鱼类种群间基因交流造成影响,流水性鱼类在水库建成后将退缩至库尾、坝下及支流,种群数量将明显下降,鲤、鲢、鳙等可能适应库区缓流或静水环境,能够在库区形成 * 定的种群。

5.环境敏感区影响

(1)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荔水库工程涉及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级保护区,大坝及库区约0.7km的河道均位于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水春河景区 * 级保护区。根据现状调查,淹没区范围内没有珍稀保护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人工植被主要人工种植的光皮桦、板栗、木姜子、金丝桃、小果蔷薇、竹叶椒、马桑等物种,自然植被主要次生 (略) 松林和杉树林。综合分析,水库淹没会对景区自然植被产生 * 定的不利影响。

根据 * 荔水库工程布置,水春河景区 * 级保护区内工程主要为大坝枢纽工程;水春河景区 * 级保护区内有输水管道S3+ * . * 至姊妹峰隧洞进口段(1. * km)、姊妹峰隧洞出口至白岩隧洞进口段(3.5km)。工程建设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开挖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人为景观,对景区自然景观产生 * 定不利影响。随着埋地供水管线后期植被恢复和景观再造,供水管线对景区景观的影响很小;公路建设形成新的人工景观,对景区自然景观产生 * 定的不利影响,但采取绿化和植被护坡措施后,对景区景观的影响相对较小。从施工布置来看,施工布置均在风景名胜区外,工程区 (略) 不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临时施工设施不会对景区内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在落实环评提出的漂流流量及生态流量下放措施后,下游河道可达到 (略) 要求的最低水深0.3m及舒适水深0.5m,可满足漂流及皮划艇停靠的水深要求。 * 荔水库具有季调节性能,调节枯水季节下游水位, (略) 后可增加漂流季节的时长,加强漂流活动的安全保障。

(2) (略)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 荔水库工程大坝、约1.5km的水库淹没区及 * . * km输水管线位于 (略)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规划外围区,不涉及核心区及缓冲区。工程建设征地和施工活动对现有植被、水土流失产生 * 定影响。 (略) 期没有污染物产生,不会对外围区产生不利影响。

(3)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荔水库输水管线有2.6km位于其 * 级保护区内,有4.1km位于其 * 级保护区内,有1.7km位于其准保护区内。 * 荔水库 (略) 后,现有 (略) 取水口将由 * 荔水库取代,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将被取消。 * 荔水库工程输水管线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产生的影响仅限于施工期。

根据 * 荔水库施工布置,施工营地、渣场、料场、 (略) (略) 等施工临时设施不涉及该水源保护区,输水管线施工期间对该水源保护区产生影响的影响源主要为管线开挖。管线的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石方采用手风钻钻孔,人工装药爆破开挖,手推胶轮车运输出渣,弃渣就近临时堆放于管槽两侧。在做好施工期环境管理的前提下管线开挖产生的弃渣不会受雨水冲刷而进入水源保护区,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水源保护区水环境产生影响,不影响正常供水。

(4)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

本工程右岸2#、3#灌浆平硐位于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游憩区, * 荔水库蓄水后将淹没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水浦河景区4. * km的河道景观及植被,2个平硐顶的植被类型主要有以 (略) 松为主的暖性针叶林,以 (略) 松、枫香、麻栎为主的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以丝栗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由于洞顶无施工活动,因此对其无影响。施工结束后,在洞口植被破坏的区域,采取客土覆盖并种植乡土植物的方式积极恢复,灌浆平硐的施工会对区域少量植被造成短期的破坏影响,施工结束后影响结束,随着植被措施的恢复,不会对兰鼎山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产生影响,不会对兰鼎山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水便河淹没区位于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水浦河景区范围内,百丈岩景点高程范围为 点击查看>> m,灵仙洞景点高程为 * m,龙穴滩景点高程为 * m,通灵谷景点高程为 * m,均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 * m和设计洪水位 * m,蓄水后不会淹没该景点,不影响其游览功能。

( * )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优先选择先进、低尘施工工艺,正确运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在施工活动集中的施工区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建筑材料运输采用密闭罐车,装卸、堆放应防止物料遗撒;尽早对地表扰动区实施植被恢复措施,防治施工扬尘;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区、敏感目标分布区域控制车速等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确保施工期无组织外排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6)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2)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枢纽工程区

基坑废水采用向基坑内投入絮凝剂,静置、沉淀后,用于混凝土养护;砂石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采用高浊度 (略) 理后循环用于砂石骨料的筛分、冲洗。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采用 (略) 理后循环用于混凝土拌和。含油废水:采用隔油、沉淀的方 (略) (略) 理,出水 (略) 地道路洒水抑尘。生活污水:枢纽工程施工区生活污水采用 * 体 (略) (略) 理,出水用于营地周围植被的 (略) 地的洒水抑尘。

②输水工程区

砂石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采用高浊度 (略) 理后循环用于砂石骨料的筛分、冲洗。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采用 (略) 理后循环用于混凝土拌和。隧洞废水:拟采用枢纽工程区施工区砂石料加工系 (略) 采用的高浊度废 (略) 处理。净化器出水进入清水池, (略) 地的洒水或浇灌植被。

(3)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声环境措施主要有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设置围墙、隔声墙、设立警示牌等措施,确 (略) 界噪声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1)要求。

(4) (略) 置措施

工程弃渣应尽可能用于回填或综合利用,剩余弃渣应按要求送 (略) ,堆渣前先修建挡渣墙,堆渣过程中要逐层压实,注意控制弃渣的堆放高度和边坡的稳定,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修建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

生活垃圾禁止垃圾随意倾倒,施工期在施工区设置垃圾筒,并在施工营地的合适位置修建1座封闭型的生活垃圾池,收集的垃圾由专职人员定期清运 (略) 门指定地点;运行期在办公区和生活区内分散设置垃圾筒,由专人定期集中垃圾至垃圾池,然后定期清运 (略) 门指定地点。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略) 施工布置,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减少废弃土石方的临时堆放,剥离的表土临时 (略) ,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竣工后对施工迹地采取植树、种草、复 (略) (略) 理,以恢复工区景观和植被覆盖率。加强 * 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严格把永久和临时占地控制在最合理、最小的面积,工程完成后尽快恢复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6)环境敏感区保护措施

①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 (略)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根据水库正常蓄水位、最高水位等设计资料,合理制定淹没区库底林木清理方案,禁止超水位清理林木,避免对区域自然植被资源产生不利影响;在库底林木清理时保留挺水植物或种植挺水植物,避免消落带裸露对景区景观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淹没区水位线以上区域结合区域本土植物种类及景区景观建设需求,进行植被绿化和景观再造,丰富景观类型;施 (略) 覆土绿化,恢复区域植被和景观。 (略) 分输水管道结合景区观光道路及观光隧洞布置, (略) (略) 施工,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管制,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夜间;在施工区域放置施工提示牌,对 (略) 拦挡围护;白天施工应安排专人对来往游览 (略) (略) 疏导,避免车辆和人流拥堵;施工期应避开景区旅游高峰期;配备洒水车,定期对观光道路及观光隧 (略) 洒水降尘。

②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施工期划定施工界限,严禁施工人员跨施工界限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并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水质保护宣传牌;施工道路尽量沿用原有 * 荔高速已建的施工道路,不修建临时道路;施工中产生的弃渣及 (略) 堆放,严禁随意堆放;施工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需要就近临时堆放于管线沿线时,严格先拦后堆原则,并做好拦挡和遮盖措施,严禁下河;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施工时尽量避开雨季并缩短施工时间;严禁施工排放废水,保护区外设置 (略) ,严禁施工人员在保护区范围内入厕;制定应急措施, * 旦发生水体污染事件,马上切断污染源及污染途径, (略) (略) (略) 水质化验,并 (略) 及县政府,迅速成立 (略) 处理。

③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

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确定施工用地范围,进行标桩划界,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管制,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夜间;在施工区域放置施工提示牌,对 (略) 拦挡围护;白天施工应安排专人对来往游览 (略) (略) 疏导,避免车辆和人流拥堵;产生的弃渣 (略) 堆放,严禁随意堆放;施工期应避开公园旅游高峰期;施 (略) 覆土绿化,恢复区域植被和景观,对已造成破坏的植被结合原 (略) 恢复。

根据施工布置,右岸2#灌浆平硐与右岸3#灌浆平硐出口位置各布置1台JZC * 型移动拌和机,移动拌合机每次冲洗将会产生2m3的冲洗废水, (略) 理后回用于拌和,严禁外排。同时在帷幕灌浆区设置沉淀池2个,对帷幕 (略) (略) 理后回用于生产,禁止帷幕灌浆废水随意排放。

2.蓄水期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库底清理设计规范》(SL 点击查看>> )的规定,在水库蓄水 (略) 清理,验收合 (略) 水库蓄水。

初期蓄水时采用水泵将大坝上游河水抽至下游,待水蓄至 * m高程后采用取水口后接的DN * 钢管下放,流量不低于2.4m3/s,以满足坝址下游生态环境用水及供水要求。蓄水至 * m高程须在漂流活动开始前完成,漂流开始后,下放流量不低于8.5m3/s。

3.运营期

(1)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运行 (略) 理措施

* (略) 工作人员产生生活污水约2.4m3/d。采用 * 体 (略) (略) 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 * 级排放标准后作为农家肥回用 (略) 附近的植被, (略) 理规模为3m3/d。

②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略) 后的 * 荔水库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应划定水源保护区。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点击查看>> ) (略) 划定。 * 荔水库水源保护区具体的划定工作可结合 * 荔水库 (略) 确定,该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议由 (略) 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请 (略) 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实施,执行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 (略) 会公众公布。

③退水污染控制措施

到规划水平年 * 年, * 荔水 (略) (略) 供水量为 * 万m3/a(P= * %),向 (略) 镇供水量为 * 万m3/a。退水量按用水量的 * %计,退水量分别为 * .8万m3/a(4. * 万m3/d)、 * .4万m3/a(0.8万m3/d)。目前已建 (略) (略) 理 * 期工程 (略) 理能力为1万m3/d, (略) (略) 理能力为0. * 万m3/d,不能满足规划水 (略) 理要求。应及时根据受水区退水量的增加情 (略) (略) 扩建,匹配相应的退水排放量, (略) 的 (略) 理;同时应对 (略) (略) 提标改造, (略) 理厂出水达到《 (略)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 * 级A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樟江;应该按照“ * 同时”制度,在 * 荔水库建成供水前 (略) (略) 理厂扩建和 (略) 理厂的提标改造。 (略) (略) 理厂扩建及 (略) 理厂提标改造由当地政府实施,资金由政府筹集。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樟江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 (略) (略) 鱼类增殖放流。参考同类水利工程,采取具有 (略) 性的增殖放流方案,放流工作可委托当 (略) 门、 (略) 门、 (略) 进行,考虑对滤食性鱼类和土著名优 (略) 人工增殖放流,每年向水库投放鱼苗,保护水库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放流对象、规格和数量: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中华倒刺鲃等5种鱼类,每年放流 * 0尾,放流规格为6- * 厘米,放流地点选择本工程库尾上游河段。 (略) 期,制定具体的水生生物环境监测方案, (略) 观测、调查、分析和评估,有效保护 * 荔水库鱼类资源。

利用取水口末端设置的DN * 生态放水管下放不低于2.4m3/s的生态流量,漂流季下放流量不低于8.5m3/s。

(3) (略) 置措施

运行期 (略) 内分散设置垃圾桶,并修建1座垃圾池,定期将收集的生活垃圾运 (略) 门指定地 (略) 理,严禁随意倾倒。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尽量选用低噪声水泵,并对加强泵房减振、隔声治理, (略) 界噪声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8)2类标准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板)

(略) * 荔水库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1. * .pdf

评估意见

[ * ]书 * 号关于对《 (略) * 荔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估意见.pd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略) * 荔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pd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略) * 荔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提意见的方式和途径.pd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略) 省生态 (略) 点击查看>>点击查看>>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 (略) 会稳定的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 (略) * 荔水库工程环境影响 (略) 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 日- * 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 (略) 政许可法》,自公示起 * 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 (略) 省生态 (略) )、

点击查看>> ( (略) 省人民政 (略) 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 ?真: 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 (略) 市 (略) 区 (略) 路 * 号 (略) 省生态 (略)

(略) 市 (略) 区 (略) 路 * 号 (略) 省人民政 (略) 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邮? 编: 点击查看>>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略) * 荔水库工程

(略) 省 (略) 玉屏镇

(略) 昌发 (略)

中国水利水 (略)

* 荔水库工程 (略) (略) 玉屏镇,水昔河与水便河汇口以下0.6km的樟 (略) 流上。坝址 (略) 公路距离约 * km。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 * ° * " * ",北纬 * ° * " * ",樟 (略) 流主河道长 * km,坝址以上集水面积 * km2, (略) 多年平均径流量7. * 亿m3。

* 荔水库校核洪水位 * . * m,相应的总库容为 * 万m3,正常蓄水位 * .0m,相应的库容为 * 万m3,死水位 * .0m,死库容 * 万m3,兴利库容 * 万m3,具有季调节性能。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属中型。工程任务 (略) 防洪、供水及漂流补水,供水范 (略) (略) ,水库设计保证率P= * % (略) (略) 供水量 * 万m3/a,同时调节樟江风景名胜区水春河景区漂流用水,水春河漂流用水时间为每年4月 * 日至 * 月 * 日,每天的漂流时间为 * 小时(早上8: * 至下午6: * ),漂流流量为8.5m3/s,漂流补水量为 * 万m3/a。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工程和输水管线工程。枢纽工程由常态砼重力坝、坝身设闸胸墙式溢流表孔、左坝段坝身泄洪底孔兼放空底孔、消力池、左坝段坝身取水口、帷幕灌浆等组成;输水管线工 (略) 、高位水池、输水管道、隧洞等组成,管道长约 * . * km,采用单管输水,管材采用K8级球墨铸铁管,管径DN * mm,设计输水流量0. * m3/s。输水管线上共布置隧洞4条,总长 * m,其中更地隧洞长 * m;更楼隧洞长 * m;姊妹峰隧洞长 * m;白岩隧洞长 * m。

水库正常蓄水位 * m时, * 荔水库淹没土地面积 * . * 亩,其中耕地 * . * 亩,园地 * . * 亩,林地 * . * 亩,其他土地0. * 亩,交通运输用地1. * 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 . * 亩;工程总占地面积 * . * 亩。其中枢纽工程建设区占地面积 * . * 亩,其中永久征地 * . * 亩,临时用地 * . * 亩;输水工程区占地面积 * . * 亩,其中永久征地9. * 亩,临时用地 * . * 亩。 * 荔水库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不涉及直接搬 (略) 置人口及扩迁人口。淹没区到规划水平年 * 年水库淹没区生产安置人口 * 人。生产安置人口采用 * 次性补偿的方式。项目总投资 * 6万元,环保投资 * . * 万元,占总投资的1. * %。

( * )主要环境影响

1.水文情势影响

1.水文情势影响

施工期采用枯期导流方案,设计导流流量为 * m3/s,不会造成河道断流,对河段水文情势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环评调查及相关规划:坝址下游河段无灌溉用水需求;下游河段地下水单向补给地表水,无河 (略) 植被用水和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补水需求;下游河道没有珍稀保护水生生物及成规模鱼类“ * 场”分布,故无这方面补水需求;环评预测到规划水平年 * 年受水区退水河段水环境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点击查看>> )Ⅲ类要求,无环境稀释用水需求。

下游河道主要需水包括水春河漂流用水、 (略) 取水及河道生态用水。水库建设后,将通过输水管线 (略) 供水。水春河漂流期为每年4月 * 日至 * 月 * 日,每日漂流时间为 * 小时(早上8: * 至下午6: * ),全长7. * km。根据 (略) 荔波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的漂流水位记录及樟 (略) 建站以来历史流量实测数据,采用《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中推荐的水文学法,并结合曼宁公式计算的水春坝下游漂流河段水位与对应流量,漂流0.5米的舒适水深对应流量为8.5m3/s。根据Tennant法,本次环评计算下泄的最小生态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 * %,即2.4m3/s。综上, (略) 期,下放生态流量为2.4m3/s,水春河漂流时段每年4月 * 日至 * 月 * 日(早上8: * 至下午6: * ),下放不低于8.5m3/s流量。

水库蓄水完成后,水昔河干流形成总长 * . * km的回水区,水便河支流形成4. * km的回水区,水库宽 * ~ * m,水库呈狭长形,属于河流型水库,河道水域面积由蓄水前的 * .4万m2增加至 * 万m2。坝前河床高程由蓄水前的 * . * m提升至 * m,水深为 * .5m,库区平均水深约 * .5m;水库在死水位 * m与正常蓄水位 * (略) ,将在库区形成0~ * m的水位消落区。

(略) 后, * 荔水库坝址至下游汇入 (略) 共长 * . * km河道由于上游来水量大,取水量小,且下放了生态流量计漂流流量,下游河段区间有更地河、板旺沟等支流汇入,有水春暗河、尧排暗河等地下水补给,且下游河段有供水后的退水进入,大坝下游河段不会断流,其水文情势建库前后变化较小,下游沿途分布有历史建设的 (略) 坝等6个拦水坝,水面连续,有效减缓水库调蓄的时候下游河道水量减少的不利影响。在汛期, * 荔水库防洪库容 * 万m3, (略)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旅游设施安全,漂流河段通过建库水量调节后,增加了漂流天数,稳定保证了游客的漂流舒服感受和漂流安全,在来水小于2.4m3/s,特别是枯水年,将有效缓解建库前由于河道水量减少对区间植被、水生生态及景观的不利影响。

(略) 后,至规划水平年 * %保证率 (略) (略) 供水 * 万m3/a,占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每年4月 * 日至 * 月 * 日早上8: * 至下午6: * 时段泄放8.5m3/s漂流用水,折合 * 万m3/a, (略) 下放至坝下河道。城市供水退水量按用水量的 * %计,城市供水退水量为 * .2万m3/a,加上漂流补水量则退水总量为 * .2万m3/a,均退入樟江,水库取水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影响较小。

2.水温影响

本次环评采用α~β判别公式判别水温结构,经计算 * 荔水库α= * .3,水温结构为过渡型。建库后坝前水温在 * ~3月份分层情况并不明显,4~ * 月分层情况较为明显,全年各月中以8月份上下层水温差别最大,表层水温 * .2℃,底层水温为 * .9℃,温差最大达 * .3℃。

水库在 * m (略) 设置了分层取水口,取水有利于释放库内中、下层冷水, (略) 分库容由温度较高的水补充,也为库内水的热量交换提供了条件。根据 (略) 水位典型预测(平水年,P= * %时)结合水温预测表计算下泄水温度,在鱼类生长期5~8月间,下泄水温为 * .6- * .3℃,处于鱼类生长繁殖的适宜水温范围内。因此,下放的环境流量不会对大坝下游鱼类造成不利影响。

3.水质影响

水库蓄水初期,将使淹没的耕地内化肥、农药及有机物浸出,可能引起水体中某些污染指标含量升高,在短时间内会对水库水质可能产生 * 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影响会逐渐消失。

* 荔水库为河道型水库,环评选择纵向 (略) 水库总体水质预测。经预测, * 荔水库库尾COD、NH3-N的浓度分别为9. * mg/L、0. * mg/L;受水体自净能力作用,水中COD、NH3-N逐步降解,在水库库首COD、NH3-N的浓度分别为8. * mg/L、0. * mg/L。因此,在流 (略) (略) 镇化、工业化开发的前提下, * 荔水库水质不会恶化。

环评以 * 年7月水库坝址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作为背景值,采用狄龙模式预测得出库内氮磷比为 * .5,大于 * ,富营养化限制因子为P,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 点击查看>> ),水库为中营养。

本项目受水区已建 (略) (略) 理 * 期、 * 期、 * 期和 (略) 理厂,生活 (略) (略) 理后达到GB 点击查看>> 2 * 级A标后排入樟江。环评采用托马斯模式对规划水平年坝址下游受水区 (略) 了预测,预测因子是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根据预测结果,受水区生活 (略) (略) 理后排入受纳水体完全混合后水质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点击查看>> )Ⅲ类标准,受水区退水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目前, (略) 理厂规模不能满足规划水 (略) 理要求,应及时根据受水区退水量的增加情 (略) (略) 扩建, (略) (略) 理。

4.生态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占地、水库淹没将对评价区内植被及植物资源造成影响。水库淹没和枢纽工程占地损失影响的植被类型包括 (略) 松群系、柏木群系以及灌丛和灌草丛。施工期间各种人为干扰和水库蓄水造成栖息地面积在 * 定程度上的减少,会对施工区周围 * 生动物产生 * 定的不利影响。

* 荔 (略) 后,坝址至库尾河段生态由原有的急流生态变成河道型缓流水库生态,大坝阻隔将使完整的河流环境被分割成不同的片段,鱼类生境的片段化和破碎化给鱼类种群间基因交流造成影响,流水性鱼类在水库建成后将退缩至库尾、坝下及支流,种群数量将明显下降,鲤、鲢、鳙等可能适应库区缓流或静水环境,能够在库区形成 * 定的种群。

5.环境敏感区影响

(1)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荔水库工程涉及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级保护区,大坝及库区约0.7km的河道均位于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水春河景区 * 级保护区。根据现状调查,淹没区范围内没有珍稀保护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人工植被主要人工种植的光皮桦、板栗、木姜子、金丝桃、小果蔷薇、竹叶椒、马桑等物种,自然植被主要次生 (略) 松林和杉树林。综合分析,水库淹没会对景区自然植被产生 * 定的不利影响。

根据 * 荔水库工程布置,水春河景区 * 级保护区内工程主要为大坝枢纽工程;水春河景区 * 级保护区内有输水管道S3+ * . * 至姊妹峰隧洞进口段(1. * km)、姊妹峰隧洞出口至白岩隧洞进口段(3.5km)。工程建设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开挖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人为景观,对景区自然景观产生 * 定不利影响。随着埋地供水管线后期植被恢复和景观再造,供水管线对景区景观的影响很小;公路建设形成新的人工景观,对景区自然景观产生 * 定的不利影响,但采取绿化和植被护坡措施后,对景区景观的影响相对较小。从施工布置来看,施工布置均在风景名胜区外,工程区 (略) 不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临时施工设施不会对景区内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在落实环评提出的漂流流量及生态流量下放措施后,下游河道可达到 (略) 要求的最低水深0.3m及舒适水深0.5m,可满足漂流及皮划艇停靠的水深要求。 * 荔水库具有季调节性能,调节枯水季节下游水位, (略) 后可增加漂流季节的时长,加强漂流活动的安全保障。

(2) (略)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 荔水库工程大坝、约1.5km的水库淹没区及 * . * km输水管线位于 (略)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规划外围区,不涉及核心区及缓冲区。工程建设征地和施工活动对现有植被、水土流失产生 * 定影响。 (略) 期没有污染物产生,不会对外围区产生不利影响。

(3)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荔水库输水管线有2.6km位于其 * 级保护区内,有4.1km位于其 * 级保护区内,有1.7km位于其准保护区内。 * 荔水库 (略) 后,现有 (略) 取水口将由 * 荔水库取代,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将被取消。 * 荔水库工程输水管线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产生的影响仅限于施工期。

根据 * 荔水库施工布置,施工营地、渣场、料场、 (略) (略) 等施工临时设施不涉及该水源保护区,输水管线施工期间对该水源保护区产生影响的影响源主要为管线开挖。管线的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石方采用手风钻钻孔,人工装药爆破开挖,手推胶轮车运输出渣,弃渣就近临时堆放于管槽两侧。在做好施工期环境管理的前提下管线开挖产生的弃渣不会受雨水冲刷而进入水源保护区,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水源保护区水环境产生影响,不影响正常供水。

(4)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

本工程右岸2#、3#灌浆平硐位于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游憩区, * 荔水库蓄水后将淹没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水浦河景区4. * km的河道景观及植被,2个平硐顶的植被类型主要有以 (略) 松为主的暖性针叶林,以 (略) 松、枫香、麻栎为主的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以丝栗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由于洞顶无施工活动,因此对其无影响。施工结束后,在洞口植被破坏的区域,采取客土覆盖并种植乡土植物的方式积极恢复,灌浆平硐的施工会对区域少量植被造成短期的破坏影响,施工结束后影响结束,随着植被措施的恢复,不会对兰鼎山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产生影响,不会对兰鼎山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水便河淹没区位于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水浦河景区范围内,百丈岩景点高程范围为 点击查看>> m,灵仙洞景点高程为 * m,龙穴滩景点高程为 * m,通灵谷景点高程为 * m,均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 * m和设计洪水位 * m,蓄水后不会淹没该景点,不影响其游览功能。

( * )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优先选择先进、低尘施工工艺,正确运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在施工活动集中的施工区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建筑材料运输采用密闭罐车,装卸、堆放应防止物料遗撒;尽早对地表扰动区实施植被恢复措施,防治施工扬尘;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区、敏感目标分布区域控制车速等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确保施工期无组织外排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6)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2)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枢纽工程区

基坑废水采用向基坑内投入絮凝剂,静置、沉淀后,用于混凝土养护;砂石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采用高浊度 (略) 理后循环用于砂石骨料的筛分、冲洗。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采用 (略) 理后循环用于混凝土拌和。含油废水:采用隔油、沉淀的方 (略) (略) 理,出水 (略) 地道路洒水抑尘。生活污水:枢纽工程施工区生活污水采用 * 体 (略) (略) 理,出水用于营地周围植被的 (略) 地的洒水抑尘。

②输水工程区

砂石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采用高浊度 (略) 理后循环用于砂石骨料的筛分、冲洗。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采用 (略) 理后循环用于混凝土拌和。隧洞废水:拟采用枢纽工程区施工区砂石料加工系 (略) 采用的高浊度废 (略) 处理。净化器出水进入清水池, (略) 地的洒水或浇灌植被。

(3)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声环境措施主要有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设置围墙、隔声墙、设立警示牌等措施,确 (略) 界噪声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1)要求。

(4) (略) 置措施

工程弃渣应尽可能用于回填或综合利用,剩余弃渣应按要求送 (略) ,堆渣前先修建挡渣墙,堆渣过程中要逐层压实,注意控制弃渣的堆放高度和边坡的稳定,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修建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

生活垃圾禁止垃圾随意倾倒,施工期在施工区设置垃圾筒,并在施工营地的合适位置修建1座封闭型的生活垃圾池,收集的垃圾由专职人员定期清运 (略) 门指定地点;运行期在办公区和生活区内分散设置垃圾筒,由专人定期集中垃圾至垃圾池,然后定期清运 (略) 门指定地点。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略) 施工布置,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减少废弃土石方的临时堆放,剥离的表土临时 (略) ,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竣工后对施工迹地采取植树、种草、复 (略) (略) 理,以恢复工区景观和植被覆盖率。加强 * 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严格把永久和临时占地控制在最合理、最小的面积,工程完成后尽快恢复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6)环境敏感区保护措施

①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 (略)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根据水库正常蓄水位、最高水位等设计资料,合理制定淹没区库底林木清理方案,禁止超水位清理林木,避免对区域自然植被资源产生不利影响;在库底林木清理时保留挺水植物或种植挺水植物,避免消落带裸露对景区景观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淹没区水位线以上区域结合区域本土植物种类及景区景观建设需求,进行植被绿化和景观再造,丰富景观类型;施 (略) 覆土绿化,恢复区域植被和景观。 (略) 分输水管道结合景区观光道路及观光隧洞布置, (略) (略) 施工,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管制,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夜间;在施工区域放置施工提示牌,对 (略) 拦挡围护;白天施工应安排专人对来往游览 (略) (略) 疏导,避免车辆和人流拥堵;施工期应避开景区旅游高峰期;配备洒水车,定期对观光道路及观光隧 (略) 洒水降尘。

②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施工期划定施工界限,严禁施工人员跨施工界限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并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水质保护宣传牌;施工道路尽量沿用原有 * 荔高速已建的施工道路,不修建临时道路;施工中产生的弃渣及 (略) 堆放,严禁随意堆放;施工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需要就近临时堆放于管线沿线时,严格先拦后堆原则,并做好拦挡和遮盖措施,严禁下河;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施工时尽量避开雨季并缩短施工时间;严禁施工排放废水,保护区外设置 (略) ,严禁施工人员在保护区范围内入厕;制定应急措施, * 旦发生水体污染事件,马上切断污染源及污染途径, (略) (略) (略) 水质化验,并 (略) 及县政府,迅速成立 (略) 处理。

③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

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确定施工用地范围,进行标桩划界,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管制,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夜间;在施工区域放置施工提示牌,对 (略) 拦挡围护;白天施工应安排专人对来往游览 (略) (略) 疏导,避免车辆和人流拥堵;产生的弃渣 (略) 堆放,严禁随意堆放;施工期应避开公园旅游高峰期;施 (略) 覆土绿化,恢复区域植被和景观,对已造成破坏的植被结合原 (略) 恢复。

根据施工布置,右岸2#灌浆平硐与右岸3#灌浆平硐出口位置各布置1台JZC * 型移动拌和机,移动拌合机每次冲洗将会产生2m3的冲洗废水, (略) 理后回用于拌和,严禁外排。同时在帷幕灌浆区设置沉淀池2个,对帷幕 (略) (略) 理后回用于生产,禁止帷幕灌浆废水随意排放。

2.蓄水期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库底清理设计规范》(SL 点击查看>> )的规定,在水库蓄水 (略) 清理,验收合 (略) 水库蓄水。

初期蓄水时采用水泵将大坝上游河水抽至下游,待水蓄至 * m高程后采用取水口后接的DN * 钢管下放,流量不低于2.4m3/s,以满足坝址下游生态环境用水及供水要求。蓄水至 * m高程须在漂流活动开始前完成,漂流开始后,下放流量不低于8.5m3/s。

3.运营期

(1)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运行 (略) 理措施

* (略) 工作人员产生生活污水约2.4m3/d。采用 * 体 (略) (略) 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 * 级排放标准后作为农家肥回用 (略) 附近的植被, (略) 理规模为3m3/d。

②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略) 后的 * 荔水库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应划定水源保护区。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点击查看>> ) (略) 划定。 * 荔水库水源保护区具体的划定工作可结合 * 荔水库 (略) 确定,该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议由 (略) 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请 (略) 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实施,执行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 (略) 会公众公布。

③退水污染控制措施

到规划水平年 * 年, * 荔水 (略) (略) 供水量为 * 万m3/a(P= * %),向 (略) 镇供水量为 * 万m3/a。退水量按用水量的 * %计,退水量分别为 * .8万m3/a(4. * 万m3/d)、 * .4万m3/a(0.8万m3/d)。目前已建 (略) (略) 理 * 期工程 (略) 理能力为1万m3/d, (略) (略) 理能力为0. * 万m3/d,不能满足规划水 (略) 理要求。应及时根据受水区退水量的增加情 (略) (略) 扩建,匹配相应的退水排放量, (略) 的 (略) 理;同时应对 (略) (略) 提标改造, (略) 理厂出水达到《 (略)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 * 级A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樟江;应该按照“ * 同时”制度,在 * 荔水库建成供水前 (略) (略) 理厂扩建和 (略) 理厂的提标改造。 (略) (略) 理厂扩建及 (略) 理厂提标改造由当地政府实施,资金由政府筹集。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樟江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 (略) (略) 鱼类增殖放流。参考同类水利工程,采取具有 (略) 性的增殖放流方案,放流工作可委托当 (略) 门、 (略) 门、 (略) 进行,考虑对滤食性鱼类和土著名优 (略) 人工增殖放流,每年向水库投放鱼苗,保护水库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放流对象、规格和数量: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中华倒刺鲃等5种鱼类,每年放流 * 0尾,放流规格为6- * 厘米,放流地点选择本工程库尾上游河段。 (略) 期,制定具体的水生生物环境监测方案, (略) 观测、调查、分析和评估,有效保护 * 荔水库鱼类资源。

利用取水口末端设置的DN * 生态放水管下放不低于2.4m3/s的生态流量,漂流季下放流量不低于8.5m3/s。

(3) (略) 置措施

运行期 (略) 内分散设置垃圾桶,并修建1座垃圾池,定期将收集的生活垃圾运 (略) 门指定地 (略) 理,严禁随意倾倒。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尽量选用低噪声水泵,并对加强泵房减振、隔声治理, (略) 界噪声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8)2类标准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板)

(略) * 荔水库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1. * .pdf

评估意见

[ * ]书 * 号关于对《 (略) * 荔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估意见.pd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略) * 荔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pd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略) * 荔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提意见的方式和途径.pd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略) 省生态 (略) 点击查看>>点击查看>>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 (略) 会稳定的内容。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