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C22]造纸和纸制品业;
建设地点: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
投资总额:总投资202000万元。
二、环境质量现状
1、SO2、NO2、TSP、PM10、PM2.5、CO、O3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H2S、NH3、臭气浓度均能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要求。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扁担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
3、目前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各点位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地下水质总体较好。
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声环境敏感点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好。
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工业场地内监测点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二类用地标准值,工业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废水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及职工生活污水。
2、废气
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造纸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H2S、NH3。
3、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纸边、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职工生活垃圾。
4、噪声
项目投产后噪声源主要为各种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等。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生产废水进入上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限值和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接入污水处理站,尾水与处理后的生产废水一起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扁担河。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颗粒物经集气罩+水幕除尘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共12套除尘设施,12根排气筒)排放;未被收集的颗粒物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
臭气(H2S、NH3)通过加盖、绿化、喷洒除臭剂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项目产生的废气能得到有效收集,并经处理后经排气筒达标排放,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库,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废滤膜、污泥(废纸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等集中收集于一般固废库定期外售;
切割产生的纸边用损纸机水力破碎后重新使用;
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处理;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实现了固体废物零排放。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各种生产设备、除尘器风机等设备运转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对生产设备、风机等高噪声设备采用减振基础、消声器、隔声罩等措施、以及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敏感点噪声叠加背景值后昼夜间声环境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因此本项目噪声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当地相关规划;在污染防治措施等“三同时”措施实施后,拟建项目的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均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措施合理可行,能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根据预测结果,项目达标排放的废气、噪声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不会因此而影响区域现有的环境功能要求。在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控。因此,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而言,该项目是可行的。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公示的联系方式提交意见,发表对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环评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反映。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朝峰
联系电话:18721967298
评价单位:安徽思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大道397号加侨国际广场写字楼B座1809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19955526601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对建设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应当自公告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可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提出,也可将书面意见提交负责该建设项目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2021年5月14日
附件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名称 |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 |
一、本页为公众意见 | ||
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 (填写该项内容时请勿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内容,若本页不够可另附页) | |
二、本页为公众信息 | ||
(一)公众为公民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 ||
姓 名 | ||
身份证号 | ||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 ||
经常居住地址 | xx省xx市xx县(区、市)xx乡(镇、街道)xx村(居委会)xx村民组(小区) | |
是否同意公开个人信息 (填同意或不同意) | (若不填则默认为不同意公开) | |
(二)公众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 ||
单位名称 | ||
工商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 ||
地 址 | xx省xx市xx县(区、市)xx乡(镇、街道)xx路xx号 | |
注:法人或其他组织信息原则上可以公开,若涉及不能公开的信息请在此栏中注明法律依据和不能公开的具体信息。 |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安徽思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五月
目录
第1章概述1.1 建设项目背景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是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22日,是一家集原纸生产、成品加工和经营销售为一体的生活用纸制造企业,为上海本土最大的生活用纸制造企业,名列中国生活用纸行业2018年综合排序第8位生活用纸制造商。
企业拥有洁云、洁伴、丝柔、自由森林和雅致生活等多个生活用纸品牌,其中“洁云”品牌自1996年推出以来,在国内生活用纸领域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自2002年以来连续四年市场占有率位居上海市首位,并于2001-2010年连续多年分别荣获“上海市畅销品牌”的殊荣及“上海市畅销快速消费品”称号,且自2013年起连续6年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洁伴”品牌自2008年起连续十一年荣获“上海名牌”称号。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林慧路1000号,厂区总占地面积185601m2,厂房建筑面积96704m2,投资总额1亿美元,注册资本金4850万美元。公司现有8条先进的造纸生产线,其中从欧洲、日本引进的有7条,合计纸机总产能14万吨,并具有年加工1000万箱各种生活用纸产品的生产能力。
受制于资源、土地等多因素制约,上海东冠在上海的发展已遇到了瓶颈。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高瞻远瞩,鉴于对未来生活用纸市场信心,通过充分调研,决定在马鞍山市当涂县投资用地382亩,在十四五期间投资兴建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打造安徽生活用纸生产基地。
本项目拟投资建设12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12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全自动抽纸、卷卫、高压花方包及无芯设备)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原纸能力;通过一体化及后加工设备进行折叠、分切、包装可形成年产4500万箱成品加工能力。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造纸行业的长远规划和循环经济政策。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效益。项目的建设标志着东冠集团在生活用纸领域生产和市场将更进一步,集团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已于2021年3月16日获得当涂县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备案文号为当发改函【2021】64号,项目代码为2103-340521-04-01-17334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及相关文件的规定,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委托安徽思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我单位在对拟建项目周围环境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资料,在征求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另见图1.2-1):
第一阶段:
①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要求,在分析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确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为报告书。
②根据项目特点,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明确本项目的评价重点,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筛选评价因子,对项目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对项目再次进行实地踏勘,对项目建设地点及周围地区社会、气象、水文、周围污染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环评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标准。
③制定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
①根据环评导则要求对项目区域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并进行分析。
②收集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资料包括自然环境、区域污染源情况。
③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完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评价工作。
第三阶段:
①根据项目工程分析,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②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完成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章节撰写。
④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汇总工作。
图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3 项目特点本项目特点:
(1)本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为外购浆板,无制浆工艺;
(2)本项目所需蒸汽由附近大唐电厂集中供热管网提供,无自备热源;
(3)本项目废水在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接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4)本项目由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建设,有成熟的生产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支撑;
(5)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臭气等。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 本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当前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
② 本项目生产用原料来源、种类;
③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满足有关环保标准、技术导则规范要求,废气、废水、噪声能否达标排放以及对周边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特别是危险废物临时暂存和处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④ 本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如何。
1.5 相关情况分析判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文件中鼓励类、十九轻工行业“1、单条化学木浆30万吨/年及以上、化学机械木浆10万吨/年及以上、化学竹浆10万吨/年及以上的林纸一体化生产线及相应配套的纸及纸板生产线(新闻纸、铜版纸除外)建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单条10万吨/年及以上的纸浆生产线建设;先进制浆、造纸设备开发与制造;无元素氯(ECF)和全无氯(TCF)化学纸浆漂白工艺开发及应用”,淘汰类、十二轻工行业“11、单条1万吨/年及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12、幅宽在1.76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120米/分以下的文化纸生产线;13、幅宽在2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80米/分以下的白板、箱板纸及瓦楞纸生产线”可知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不涉及使用该令中规定的淘汰类设备和生产工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根据《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与本项目相关的轻工行 业限制类为“4、低档纸及纸板生产项目”;淘汰类为“4、1.7万吨/年以下的化学制浆生产线。5、3.4万吨/年以下的草浆生产装置。”本项目产品为生活原纸,为高端纸,且使用商品浆板,无制浆工艺,符合安徽省产业政策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71号《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第九章“行业准入:第四十七条:造纸产业发展要实现规模经济,突出起始规模。新建、扩建制浆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化学木浆年产30万吨、化学机械木浆年产10万吨、化学竹浆年产10万吨、非木浆年产5万吨;新建、扩建造纸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新闻纸年产30万吨、生活用纸年产10万吨、箱纸板和白纸板年产30万吨、其他纸板项目年产10万吨。薄页纸、特种纸及纸板项目以及现有生产线的改造不受规模准入条件限制”。
本项目为生活原纸生产项目(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达到了准入规模,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符合“发挥造纸产业自身具有循环经济特点的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造纸产业”的要求及造纸产业发展政策。
1、与《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20年征求意见稿)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20年征求意见稿),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是:重点发展“2+1”主导产业体系,“2”为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产业;“1”为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局部规划见图1.5-1。
装备制造:依托北区、新桥组团现状装备制造产业以及家用电器产业集群和中国绿色智能家电产业园的选址建设,规划建设整机生产、配套生产、产品展示和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绿色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新型材料:加快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结合产业实际重点发展纳米材料、高性能材料。
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集中建设科技创新园区,以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展示为核心,为制造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完善规划区公共服务配套,以商业零售、商务办公、宾馆酒店、文化娱乐为主,构建产城一体的现代产业新城。
产业布局
规划形成9大组团,包括5个工业组团、4个现代服务组团。
(1)工业
①高端装备制造组团
规划2处高端装备制造组团,布局在新桥产业组团和经济开发区北区组团。分别位于铁路南路以南、205国道(天门大道南段)以西、县界以北、协成南路一高压廊道以东区域和江字河南路以东、银黄路以南、天门大道以西、姑孰河以北地区。
②新材料产业组团
规划1处新材料与节能环保产业组团,布局在襄城河以南、205国道以西、工业干道以东、云从路以北地区。
③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
规划2处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布局在生产研发组团,位于205国道(天门大道南段)以西、新太西路以北、霞飞路以东、涂山大道以南区域和205国道(天门大道南段)以西、铁路南路以南、荷花村路以东、荆山路以北地区。
(2)现代服务业组团
规划4处现代服务产业组团,分别布局在205国道以东、银黄路以南、振兴大道以西、护城河以北地区;济美路以东、云从路以南、205国道以西、提署西路以北地区;霞飞路以东、宝塔路360米以南、205国道以西、涂山大道以北地区;长沟中路以东、新太西路以南、205国道以西、铁路南路以北地区。
本项目产品为高端生活原纸生产制造项目,属于新材料产业,符合当涂经济开发区的“新型材料-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产业规划。
2、与《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相符性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对轻工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而编制的《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其中对造纸行业的规划为:推动造纸工业向节能、环保、绿色方向发展。
加强造纸纤维原料高效利用技术,高速纸机自动化控制集成技术,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重点发展白度适当的文化用纸、未漂白的生活用纸和高档包装用纸和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纸,增加纸及纸制品的功能、品种和质量。
充分利用开发国内外资源,加大国内废纸回收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本项目为生活原纸生产项目,符合上述文件的要求。
3、与《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实施方案》(皖政发[2018]83号)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所用蒸汽由大唐电厂集中供热管网向厂区纸机生产线供给,符合皖政发[2018]83 号中“完善园区集中供热设施,积极推广集中供热”的要求;
本项目生产线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在节约能源方面应用了较多的先进技术,可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在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等方面能够达到清洁生产一级或二级水平,符合皖政发[2018]83 号中“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
4、与《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的符合性分析
具体见表1.4-1 本项目与皖发[2018]21号文的符合性分析(摘录)
序号 | 皖发[2018]21号文相关规定 | 本项目情况 | 相符性 |
1 | 严禁1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2018年7月起,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除必须实施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航道整治、港口码头及集疏运通道、道路及跨江桥隧、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等事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建设项目,以及长江岸线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内非工业项目外,不得新批建设项目,不得布局新的工业园区。已批未开工的项目,依法停止建设,支持重新选址。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严格进行检查评估,不符合岸线规划和环保、安全要求的,全部依法依规停建搬迁。 | 本项目厂界距离长江干流 及主要支流岸线1.58公里,不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 | 相符 |
2 | 严控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全面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定位要求,实施严格的化工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除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以及质量升级、结构调整的改扩建项目外,严格控制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严禁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合规化工园区内,严禁新批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的企业新建和扩建化工项目。 | 本项目不属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且本项目环境基础设施完善,能达到长期稳定运行要求。 | 相符 |
3 | 严管1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15公里范围内,严把各类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把主要污染物和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禁止建设没有环境容量和减排总量项目。在岸线开发、河段利用、区域活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执行国家长江经济带市场准入禁止限制目录。实施备案、环评、安评、能评等并联审批,未落实生态环保、安全生产、能源节约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且本项目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污染物防治措施。 | 相符 |
4 | 管住固体废物污染。进一步开展长江(安徽)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全面调查、评估重点工业行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完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转移等管理制度,建立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平台,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实施全过程监管。 | 本项目固废均能得到有效存储和处置利用,不会造成污染。 | 相符 |
5 | 园区企业污水处理全覆盖。园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全部纳入统一污水管网,实行统一管理、不留死角。企业工业废水在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之前,必须各自进行预处理,且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的纳管标准。 | 本项目废水先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 相符 |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政策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环评[2016]150号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以下简称“三挂钩”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相符性见表1.4-2。
表1.4-2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环环评[2016]50号文要求 | 本项目实际情况 | 相符性分析 | |
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 |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 | 本项目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属于禁止开发区,不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范围内用地,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 符合 |
环境质量现状超标地区以及未达到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要求的地区上新项目将受到限制;对环境质量现状超标的地区,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的,依法不予审批其环评文件。 |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较好,可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要求;根据工程分析及污染防治分析项目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可行,本项目不超出园区和当地资源利用上线,项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 符合 | |
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 |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能、蒸汽和水,项目电、生活用水均通过当涂经济开发区市政单位提供,蒸汽通过当涂经济开发区大唐电厂提供,生产用水由长江取水(长江取水设施故障时,从涂经济开发区自来水管网取水),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 | 符合 | |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 负面清单为“禁止引入国家明令禁止建设或投资的、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知道目录》(2007 年版)等相关产业政策中禁止或淘汰类的项目;禁止引入从事印染、纸、酒精、制革、化工等与太白镇主导产业定位不相符的高能耗、高污染加工制造项目”。 本项目为生活用纸生产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知道目录》(2007年版)要求,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容,同时符合当涂经济开发区规划要求。 | 符合 |
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1)水环境影响:关注各股废水的排放特征,论述厂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污水接管可行性、是否会对区域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关注项目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类大气污染物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可行,合理确定本项目及全厂的大气防护距离,以及大气防护距离内是否存在居住、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
(3)环境风险:本项目事故风险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关注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防范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声环境影响:关注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是否达标,是否会对周边保护目标造成影响等。
(5)固废影响:关注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危险固体废弃物是否得到有效处置,能否做到“零排放”。
1.7 主要结论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和安徽省各项企业准入条件要求;本项目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良好,通过采用各项先进的生产技术,本项目产污量较少、能耗较低,清洁生产水平较高;本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预测表明本项目对周围的水、大气、声环境影响较小;污染物排放总量可以控制在当地环保部门下达的指标内;通过采取有效的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后,可以将环境风险的发生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因此,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环评报告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论证,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在该地的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第2章 总则2.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改本)(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并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并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并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3月02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并实施);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并实施);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7月16日);
(1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13)《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年4月28日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公布施行);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15)《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0年1月1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9号令;
(17)《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产业〔2010〕122号;
(18)《关于污(废)水处理设施产生污泥危险特性鉴别有关意见的函》,环函〔2010〕129号;
(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2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2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
(2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
(23)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文;
(24)《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25)《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26)《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
(27)《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
(28)《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2016]95 号;
(29)《关于开展火电、造纸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城市高架源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2017年1月5日;
(30)《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
(1)《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1月17日修订,2018年1月1日实施;
(2)《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安徽省环保厅,2003年10月;
(3)《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1月31日;
(4)《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本)》;
(5)《关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3〕89号;
(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16〕116号;
(7)《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1〕27号;
(8)《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环建函〔2012〕329号;
(9)《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皖环函〔2017〕877号;
(10)《安徽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督管理的通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11月22日;
(11)《安徽省环保厅关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建设单位不需提供危险废物处置协议的函》(皖环函〔2018〕782号);
(12)《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监管的通知》,皖环函〔2018〕955号;
(1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皖政秘〔2018〕120号);
(1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新增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17〕19号;
(15)《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督管理的通知》,皖环发〔2017〕166号;
(16)《安徽省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环法函〔2005〕114号;
(17)《关于印发<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规定>的通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质〔2014〕28号;
(18)《关于促进我省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12〕57号;
(19)《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2013年2月4日;
(20)《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实施方案》(皖政发[2018]83号);
(21)《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
(22)《马鞍山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马政〔2014〕19号;
(23)《关于印发马鞍山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马政[2018]64号;
(24)《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实施方案》(马发〔2018〕17号);
(25)《关于马鞍山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管安〔2014〕74号。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8)《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
(9)《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
(10)《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
(11)《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保部公告2017年第43号);
(1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3)《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
(4)《马鞍山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9年修改);
(5)《当涂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2020年9月。
(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及合同;
(2)当涂县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备案的函》(当发函[2021]64号);
(3)《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2.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生产运行期间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计与非累计影响等。对建设项目实施形成制约的关键环境因素或条件,应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详见表2.2-1。
表2.2-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环境要素 | 项目 | 评价因子 |
环境空气 | 现状评价 | SO2、NO2、PM10、TSP、PM2.5、O3、CO、H2S、NH3、臭气浓度 |
预测评价 | 颗粒物、H2S、NH3、臭气浓度 | |
总量控制因子 | 颗粒物 | |
地表水 | 现状评价 | pH、COD、BOD5、NH3-N、SS、总磷、石油类 |
影响评价 | pH、COD、BOD5、NH3-N、SS、总磷、石油类 | |
总量控制因子 | COD、NH3-N | |
地下水 | 现状评价 | 地面高程、水位标高和取样深度;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氯化物、氰化物、砷、Hg、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
声学环境 | 现状评价 | 等效连续A声级 |
预测评价 | 等效连续A声级 | |
土壤环境 | 现状评价 | 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 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石油烃 |
固体废物 | 评价因子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废、办公生活垃圾 |
生态环境 | 污染源评价 | 土地利用 |
影响评价 |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并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所在地的环境状况,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见表2.2-2。
表2.2-2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工程阶段 | 工程作用因素 | 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及影响程度 | ||||||||||||
水文 | 水质 | 土壤 | 声环境 | 生态 环境 | 空气 环境 | 景观 | 文物 | 环境 卫生 | 人群 健康 | 就业 机会 | 经济发展 | |||
侵蚀 | 污染 | |||||||||||||
施工期 | 汽车运输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施工机械运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剩余固体废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 × | × | × | × | × | × | × | × | × | |||||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运期 | 污水排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废气排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体废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运转噪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总体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注:×无影响;负面影响;轻微影响*;○较大影响;●有重大影响;⊕可能影响;★正面影响。
2.3 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常规因子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H2S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相关标准;臭气浓度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具体标准值见表2.3-1。
表2.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ug/m3)
污染物名称 | 取值时间 | 浓度限值 | 标准来源 |
二氧化硫(SO2) | 年平均 | 6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
24小时平均 | 150 | ||
1小时平均 | 500 | ||
二氧化氮(NO2) | 年平均 | 40 | |
24小时平均 | 80 | ||
1小时平均 | 200 | ||
PM10 | 年平均 | 70 | |
24小时平均 | 150 | ||
TSP | 年平均 | 200 | |
24小时平均 | 300 | ||
PM2.5 | 年平均 | 35 | |
24小时平均 | 75 | ||
CO | 24小时平均 | 4000 | |
O3 | 日最大8小时平均 | 160 | |
1小时平均 | 200 | ||
NH3 | 一次 | 0.20mg/m3 | 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
H2S | 一次 | 0.01mg/m3 | |
臭气浓度 | / | 20mg/m3 | 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体扁担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2.3-2。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2.3-3。
(4)土壤环境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二类用地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2.3-4。
(5)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本项目周边居民点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标准限值见表2.3-5。
表2.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pH除外)
序号 | 项目 | 标准限值 | 标准来源 |
1 | pH | 6-9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SS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36-94) |
2 | CODCr | ≤30 | |
3 | SS* | ≤60 | |
4 | NH3-N | ≤1.5 | |
5 | 总磷 | ≤0.3 | |
6 | 石油类 | ≤0.5 |
表2.3-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pH除外)
序号 | 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1 | pH | 6.5~8.5 | 5.5~6.5 8.5~9 | <5.5, >9 | ||
2 | 总硬度 | ≤150 | ≤300 | ≤450 | ≤550 | >550 |
3 | 溶解性总固体 | ≤300 | ≤500 | ≤1000 | ≤2000 | >2000 |
4 | 硫酸盐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5 | 氯化物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6 | 铁(Fe) | ≤0.1 | ≤0.2 | ≤0.3 | ≤1.5 | >1.5 |
7 | 锰(Me) | ≤0.05 | ≤0.05 | ≤0.1 | ≤1.0 | >1.0 |
8 | 铜(Cu) | ≤0.01 | ≤0.05 | ≤1.0 | ≤1.5 | >1.5 |
9 | 锌(Zn) | ≤0.05 | ≤0.5 | ≤1.0 | ≤5.0 | >5.0 |
10 | 高锰酸盐指数 | ≤1.0 | ≤2.0 | ≤3.0 | ≤10 | >10 |
11 | 硝酸盐(以N计) | ≤2.0 | ≤5.0 | ≤20 | ≤30 | >30 |
12 | 亚硝酸盐(以N计) | ≤0.001 | ≤0.01 | ≤0.02 | ≤0. 1 | >0.1 |
13 | 氨氮(NH4) | ≤0.02 | ≤0.02 | ≤0.2 | ≤0.5 | >0.5 |
14 | 氟化物 | ≤1.0 | ≤1.0 | ≤1.0 | ≤2.0 | >2.0 |
15 | 铬(六价) | ≤0.005 | ≤0.01 | ≤0.05 | ≤0.1 | >0.1 |
16 | 铅(Pb) | ≤0.005 | ≤0.01 | ≤0.05 | ≤0.1 | >0.1 |
17 | 砷(As) | ≤0.005 | ≤0.01 | ≤0.05 | ≤0.05 | >0.05 |
18 | 镍(Ni) | ≤0.005 | ≤0.05 | ≤0.05 | ≤0.1 | >0.1 |
19 | 镉(Cd) | ≤0.0001 | ≤0.001 | ≤0.01 | ≤0.01 | >0.01 |
20 | 汞(Hg) | ≤0.00005 | ≤0.0005 | ≤0.001 | ≤0.001 | >0.001 |
21 | 氰化物 | ≤0.001 | ≤0.01 | ≤0.05 | ≤0.1 | >0.1 |
22 | 挥发性酚(以苯酚计) | ≤0.001 | ≤0.001 | ≤0.002 | ≤0.01 | >0.01 |
23 | 总大肠杆菌 (MPN/100mL) | ≤3.0 | ≤3.0 | ≤3.0 | ≤100 | >100 |
24 | 细菌总数(CFU/mL) | ≤100 | ≤100 | ≤100 | ≤1000 | >1000 |
表2.3-4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基本项目)(mg/kg)
序号 | 污染物 | 单位 |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 评价标准 |
1 | 砷 | -- | 60 |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 |
2 | 镉 | mg/kg | 65 | |
3 | 铬(六价) | mg/kg | 5.7 | |
4 | 铜 | mg/kg | 18000 | |
5 | 铅 | mg/kg | 800 | |
6 | 汞 | mg/kg | 38 | |
7 | 镍 | mg/kg | 900 | |
8 | 四氯化碳 | mg/kg | 2.8 | |
9 | 氯甲烷 | mg/kg | 37 | |
10 | 1,1-二氯乙烷 | mg/kg | 9 | |
11 | 1,2-二氯乙烷 | mg/kg | 5 | |
12 | 1,1-二氯乙烯 | mg/kg | 66 | |
13 | 顺-1,2-二氯乙烯 | mg/kg | 596 | |
14 | 反-1,2-二氯乙烯 | mg/kg | 54 | |
15 | 二氯甲烷 | mg/kg | 616 | |
16 | 1,2-二氯丙烷 | mg/kg | 5 | |
17 | 1,1,1,2-四氯乙烷 | mg/kg | 10 | |
18 | 1,1,2,2-四氯乙烷 | mg/kg | 6.8 | |
19 | 四氯乙烯 | mg/kg | 53 | |
20 | 1,1,1-三氯乙烷 | mg/kg | 840 | |
21 | 1,1,2-三氯乙烷 | mg/kg | 2.8 | |
22 | 三氯乙烯 | mg/kg | 2.8 | |
23 | 1,2,3-三氯丙烷 | mg/kg | 0.5 | |
24 | 氯乙烯 | mg/kg | 0.43 | |
25 | 苯 | mg/kg | 4 | |
26 | 氯苯 | mg/kg | 270 | |
27 | 1,2-二氯苯 | mg/kg | 560 | |
28 | 1,4-二氯苯 | mg/kg | 20 | |
29 | 乙苯 | mg/kg | 28 | |
30 | 苯乙烯 | mg/kg | 1290 | |
31 | 甲苯 | mg/kg | 1200 | |
32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 mg/kg | 570 | |
33 | 邻-二甲苯 | mg/kg | 640 | |
34 | 氯甲烷(氯仿) | mg/kg | 0.9 | |
35 | 硝基苯 | mg/kg | 76 | |
36 | 苯胺 | mg/kg | 260 | |
37 | 2-氯酚 | mg/kg | 2256 | |
38 | 苯并(a)蒽 | mg/kg | 15 | |
39 | 苯并(a)芘 | mg/kg | 1.5 | |
40 | 苯并(b)荧蒽 | mg/kg | 15 | |
41 | 苯并(k)荧蒽 | mg/kg | 151 | |
42 | ? | mg/kg | 1293 | |
43 | 二苯并(a,h)蒽 | mg/kg | 1.5 | |
44 | 茚并(1,2,3-c,d)芘 | mg/kg | 15 | |
45 | 萘 | mg/kg | 70 | |
46 | 石油烃 | mg/kg | 4500 |
表2.3-5 声环境质量标准(dB(A))
序号 | 声环境类别 | 昼间 | 夜间 |
1 | 3类区 | 65 | 55 |
2 | 2类区 | 60 | 50 |
(1)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所需蒸汽由大唐电厂集中供热管网提供,企业厂区不设锅炉,生产过程中无燃煤废气排放。
本项目颗粒物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标准限值。污水处理站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新建扩建二级标准,详见表2.3-6。
表2.3-6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 来源 | ||
排气筒(m) | 速率限值 | 监控点 | 浓度限值 | |||
颗粒物 | 30 | 15 | 1.5 |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 0.5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氨 | / | / | / | 厂界浓度最高点 | 1.5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
硫化氢 | / | / | / | 0.06 | ||
臭气浓度 | / | / | / | 20(无量纲) |
(2)废水排放标准建设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到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纳管协议标准后排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排入扁担河。根据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与当涂县管委会签订的《当涂第二污水处理污水厂接管协议》,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生产废水排放执行标准见表2.3-7,基准排水量执行《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中“造纸企业”标准。当涂第二污水处理污水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198-2002)一级A标准,具体见表2.3-8。
表2.3-7 公司生产废水纳管排放标准
污染因子 | 单位 | 标准值 | 标准来源 |
基准排水量 | t/t | 20 |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44-2008)表 2中“造纸企业”标准 |
pH | 无量纲 | 6~9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污染因子 | 单位 | 标准值 | |
SS | mg/L | ≤250 | |
CODcr | mg/L | ≤350 | |
NH3-N | mg/L | ≤25 | |
总磷 | mg/L | ≤3 | |
BOD5 | mg/L | ≤160 | |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 | mg/L | ≤12 |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 2中“造纸企业”标准 |
二噁英 | pgTEQ/L | ≤30 |
注:本项目使用的原料为无氯漂白商品木浆,正常生产过程中废水中无可吸附有机卤素(AOX)、二噁英,上表中所列标准由建设单位开展自主监测时执行。
表2.3-8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
污染物 | 单位 | 标准值 | 依据 |
pH | 无量纲 | 6~9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A标准 |
CODCr | mg/L | 50 | |
BOD5 | mg/L | 10 | |
SS | mg/L | 10 | |
NH3-N | mg/L | 5(8) | |
总磷 | mg/L | 0.5 |
备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3)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和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3-9。施工作业现场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2.3-10。
表2.3-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声环境类别 | 标准值[dB(A)] | |
昼间 | 夜间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 | 65 | 55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 | 60 | 50 |
表2.3-1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声环境类别 | 标准值[dB(A)] | |
昼间 | 夜间 |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70 | 55 |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临时贮存期间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固废在厂区临时储存期间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
2.4 评价工作等级与平价重点(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2018),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B。本项目废水接管量为9955.6m3/d,上述废水经厂内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水质标准后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通过扁担河排放至长江。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198-2002)一级A标准。故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照“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建设项目对应“造纸”,属于Ⅱ类(报告书)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其评价等级均为三级。详见表2.4-1、2.4-2。
表2.4-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程度 | 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 本项目区域特征 | 等级 |
敏感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 项目周边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及其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 | 不敏感 |
较敏感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 ||
不敏感 |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 | ||
注:“环境敏感区”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
表2.4-2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环境敏感程度 项目类 | Ⅰ类项目 | Ⅱ类项目 | Ⅲ类项目 |
敏感 | 一 | 一 | 二 |
较敏感 | 一 | 二 | 三 |
不敏感 | 二 | 三 | 三 |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简称“最大浓度占标率”),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
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如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评价工作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按导则估算公式进行计算,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具体见表2.4-3。
表2.4-3 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
一级评价 | Pmax≥10% |
二级评价 | 1%≤Pmax<10% |
三级评价 | Pmax<1% |
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Pmax及最大落地浓度距离见表2.4-4。
表2.4-4正常条件下废气估算预测结果
污染源名称 | 评价因子 | 评价标准(μg/m3) | Cmax(μg/m3) | Pmax(%) | D10%(m) |
DA001 | PM10 | 450.0 | 3.7624 | 0.8361 | / |
DA002 | PM10 | 450.0 | 3.7624 | 0.8361 | / |
DA003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4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5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6 | PM10 | 450.0 | 3.7784 | 0.8396 | / |
DA007 | PM10 | 450.0 | 3.7784 | 0.8396 | / |
DA008 | PM10 | 450.0 | 3.7665 | 0.8370 | / |
DA009 | PM10 | 450.0 | 3.7665 | 0.8370 | / |
DA010 | PM10 | 450.0 | 3.7770 | 0.8393 | / |
DA011 | PM10 | 450.0 | 3.7772 | 0.8394 | / |
DA012 | PM10 | 450.0 | 3.7636 | 0.8364 | / |
1#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4.1380 | 0.4598 | / |
2#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5.2992 | 0.5888 | / |
3#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5.9996 | 0.6666 | / |
污水处理站 | H2S | 10.0 | 0.2782 | 2.7815 | / |
NH3 | 200.0 | 3.6280 | 1.8140 | / |
本项目Pmax最大值出现为矩形面源排放的H2SPmax值为2.7815%,Cmax为0.2782μ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4)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 2.4-2009)的要求,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3类),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不明显)、受本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变化不大),声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为三级。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HJ19-2011)的要求,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项目的占地面积≤2km2,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一般区域仅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6)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当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经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判定计算,本项目Q值为0.001<1,故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环境风险评价可开展简单分析。
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和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现状情况,结合当前环保管理的有关要求,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如下:
(1)工程分析突出工程分析,搞清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点、排放规律及排放量,为影响评价打好基础,为搞好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同时还要搞好工程各类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的排放总量。
(2)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及对策建议从经济、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对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建议。
(3)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预测评价该工程对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的影响,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2.5 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结合各导则的要求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5-1。
表2.5-1本项目评价范围表
评价内容 | 评价范围 |
地表水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00m、1500m、2900m处; |
地下水 | 项目周边6km2范围; |
大气 | 以建设项目厂址为中心,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 |
噪声 | 项目厂界外200m范围; |
生态 | 厂界周边200m范围; |
环境风险 | 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低于三级,不设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
通过现场调研,确定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环境风险的敏感点和保护目标,详细见表2.5-2、表2.5-3和保护目标空间分布图2.5-1。
表2.5-2建设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名称 | 坐标 | 保护对象 | 保护内容 | 环境功能区 | 方位 | 距厂界最近距离(m) | |
X | Y | ||||||
居住区 | 118.426113064 | 31.526529624 | 庚家村 | 约20户 | 二类区 | EN | 30 |
118.438842828 | 31.524743273 | 花园拐 | 约100户 | 二类区 | EN | 590 | |
118.430088098 | 31.533176138 | 程河湾 | 约50户 | 二类区 | EN | 528 | |
118.441267545 | 31.550451014 | 双坝村 | 约40户 | 二类区 | EN | 1167 | |
118.423886831 | 31.520130281 | 张家村 | 约15户 | 二类区 | ES | 10 | |
118.416341777 | 31.523490618 | 外滩曹家村 | 约20户 | 二类区 | WS | 140 | |
118.418482018 | 31.528887288 | 赵庄 | 约50户 | 二类区 | W | 60 | |
118.412388201 | 31.514864697 | 孙家村 | 约20户 | 二类区 | WS | 622 | |
118.403504725 | 31.514521374 | 洪家村 | 约28户 | 二类区 | WS | 1424 | |
118.401273127 | 31.524177327 | 宁西村 | 约80户 | 二类区 | WS | 1328 | |
118.406809206 | 31.53048582 | 曹家村 | 约70户 | 二类区 | W | 1146.8 |
表2.4-3声环境、水环境、环境风险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类别 | 目标名称 | 目标性质 | 距厂界 | 规模 | 环境功能区划 | |
方位 | 距离(m) | |||||
声环境 | 庚家村 | 住宅 | EN | 30 | 约20户 | 2类 |
张家村 | 住宅 | ES | 10 | 约15户 | 2类 | |
外滩曹家村 | 住宅 | WS | 140 | 约20户 | 2类 | |
赵庄 | 住宅 | W | 60 | 约50户 | 2类 | |
地表水环境 | 扁担河 | 河流 | S | 210 | — | Ⅳ类 |
长江 | 河流 | W | 1580 | — | Ⅲ类 |
项目名称: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C22]造纸和纸制品业;
建设规模:建设造纸工生产线,形成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的生产规模,其中一期年产生活用纸12万吨,二期年产生活用纸24万吨;
建设地点: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地理位置坐标:北纬31°31′36″,东经118°25′24″,另见图3.1-1;
占地面积:厂区总占地面积约382亩;
投资总额:项目总投资20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50万元,占总投资额0.32%);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总定员1529人,生产实行3班制,每班8小时,年工作330天;
投产日期:一期项目拟投产日期2023年3月;二期项目拟投产日期2025年试生产,2026年投产。
建设内容:项目投资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现有闲置工业用地382亩新建生产厂房、办公楼、取水排水工程及项目配套其它设施。项目拟投资建设12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12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全自动抽纸、卷卫、高压花方包及无芯设备)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原纸能力;通过一体化及后加工设备进行折叠、分切、包装可形成年产4500万箱成品加工能力。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4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12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期建设8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8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24万吨的生产能力。
3.2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拟投资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现有闲置工业用地382亩新建生产厂房、办公楼、取水排水工程及项目配套其它设施。本项目详细建设内容详见表3.2-1(表中建设内容按照主体工程、公辅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分别表述)。
表3.2-1 本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类别 | 单项工程名称 | 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 |
主体工程 | 一期 | 造纸生产线 | 一期项目拟新建1#、2#造纸车间,1#车间占地面积约为9300m2,共2层,主要用来建设2条造纸线和2条后加工生产线;2#车间占地面积约为15260m2,共2层,主要用来建设4条造纸线和4条后加工生产线;目前一期1#、2#造纸车间能容纳6条造纸生产线和6条后加工生产线,一期期间只安装4条造纸线和4条后加工生产线。 新建一期打浆车间1间,占地面积为15200m2,其中8400m2为浆板库,用于储存浆板;新建二期打浆车间1间,占地面积为10940.5m2,其中5155m2为浆板库,用于储存浆板。 |
二期 | 造纸生产线 | 二期项目拟新建3#造纸车间,占地面积约为24560m2共2层,主要用来建设6条造纸线和6条后加工生产线。 | |
公铺工程 | 一期 | 给排水 | 一期长江取水126.3155万m3/a二期长江取水252.631万m3/a,用水生产;一期+二期自来水取水2.52285万m3/a,自来水由园区自来水管网提供,本项目取水设备共制备两套,一套用于长江取水,一套备用自来水取水用于生产,取水能力为12000m3/d;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为328.5352万m3/a,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01828万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
二期 | |||
供电 | 厂区用电引自当涂经济开发区,自建35kV变电站用于厂区正常生产使用,并建设10KV变电站备用。一期年用电量11137万kw?h,二期年用电量21761万kw?h。 | ||
供气 | 项目使用蒸汽由大唐电厂提供,场外蒸汽管路由大唐电厂铺设,项目一期蒸汽用量约为26.4万t/a,二期蒸汽用量约为52.8万t/a,蒸汽损失量约为3.96万t/a。 | ||
办公生活 | 新建办公楼1座,占地面积约为668.25m2,用于职工办公。 | ||
储运工程 | 运输 | 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由国外采购,通过水运和陆运两种方式运送至仓库。厂区内企业自建厂内道路。 | |
原料储存 | 一期浆板库占地面积为中8400m2,一期建设2800m2,其余面积二期建设,二期建设浆板库面积为11155m2主要用于浆板储存;一期建设危险品库1间主要用于储存湿强剂等物品,占地面积约为730m2。 | ||
产品储存 | 一期建设1#原纸仓库1间占地面积约为7828m2,后期改为二期后加工生产车间,1#成品纸仓库1间占地面积约为18600m2;二期建设2#原纸仓库1间占地面积约为10416m2,2#成品纸仓库1间占地面积约为19350m2。 | ||
环保工程 | 废气治理 | 1、造纸车间废气,项目1#、2#、3#生产车间造纸过程中会产生粉尘,1#车间安装2套水幕除尘设施,2根15m排气筒,DA001、DA002;2#车间安装4套水幕除尘设施,4根15m排气筒,DA003、DA004、DA005、DA006;3#车间安装6套水幕除尘设施,6根15m排气筒,DA007、DA008、DA009、DA010、DA011、DA012; 2、造纸车间无组织粉尘,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 3、污水处理站废气H2S、NH3、臭气,通过绿化和喷洒除臭剂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 |
废水处理 | 1、生产废水:主要为造纸废水、江水净化浓水、除尘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主要污染因子为SS、NH3-N、COD、BOD5、PH,废水产生量为328.5352万m3/a; 2、蒸汽冷凝水:蒸汽冷凝水返回到大唐电厂重新使用; 3、职工办公生活污水:办公生活污水通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1座)处理后排污厂区污水处理站。 项目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12000m3/d,污水处理站分两期建设,仪器建设6000m3/d,二期建设6000m3/d。 | ||
噪声防治 | 对主要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为主的治理措施,强噪声源(如引风机)安装消声器等综合措施。 | ||
固废处理处置 | 1、危废: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库,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2、一般固废:废滤膜、污泥(废纸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纸边等集中收集于一般固废库定期外售,其中纸边用损纸机破碎后重新使用; 3、生活垃圾: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并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1、本项目建设完成投产后,生产用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量见表3.3-1。
表3.3-1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
序号 | 原料名称 | 单位 | 消耗量 | 存储位置 | 备注 |
一期原辅材料消耗量 | |||||
1 | 漂白阔叶木浆(LBKP) | t/a | 90000 | 浆板仓库 | 水运、陆运 |
2 | 漂白针叶木浆(NBKP) | t/a | 38400 | ||
3 | 粘缸剂 | t/a | 72 | 危险品库 | |
4 | 剥离剂 | t/a | 84 | ||
5 | 湿强剂 | t/a | 240 | ||
6 | 杀菌剂 | t/a | 6 | ||
7 | 消泡剂 | t/a | 6 | ||
8 | 包装材料 | t/a | 2400 | ||
9 | 矿物油 | t/a | 2 | 外购 | |
10 | 粘合剂 | t/a | 3 | 外购 | |
11 | 电 | 万Kw?h/a | 11137 | / | 当涂经济开发区供电系统供给 |
12 | 水 | m3/a | 126.3155万 | / | 长江取水为主,自来水取水应急 |
13 | 蒸汽 | 万t/a | 26.4 | / | 大唐电厂,压力0.8Mpa,饱和温度 |
二期原辅材料消耗量 | |||||
1 | 漂白阔叶木浆(LBKP) | t/a | 180000 | 浆板仓库 | 水运、陆运 |
2 | 漂白针叶木浆(NBKP) | t/a | 76800 | ||
3 | 粘缸剂 | t/a | 144 | 危险品库 | |
4 | 剥离剂 | t/a | 168 | ||
5 | 湿强剂 | t/a | 480 | ||
6 | 杀菌剂 | t/a | 12 | ||
7 | 消泡剂 | t/a | 12 | ||
8 | 包装材料 | t/a | 4800 | ||
9 | 矿物油 | t/a | 4 | 外购 | |
10 | 粘合剂 | t/a | 6 | 外购 | |
11 | 电 | 万Kw?h/a | 21761 | / | 当涂经济开发区供电系统供给 |
12 | 水 | m3/a | 252.631万 | / | 长江取水为主,自来水取水应急 |
13 | 蒸汽 | 万t/a | 52.8 | / | 大唐电厂,压力0.8Mpa,饱和温度 |
14 | 管线损失蒸汽 | 万t/a | 3.96 | / | 一期+二期总损失量5% |
15 | 自来水 | 万t/a | 2.52285 | / | 一期+二期总用量 |
2、主要原辅料理化性质:具体见表3.3-2。
表3.3-2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
序号 | 原辅材料名称 | 主要理化性质 |
1 | 粘缸剂 | 混合物,淡黄色液体,pH值9.3,半致死剂量LD50(大鼠)>2000mg/kg。 |
2 | 剥离剂 | 混合物,粘性的,琥珀色。熔点<0℃,沸点>250℃,闪点>170℃,密度0.865-0.891g/cm3(25℃)。半致死剂量LD50(大鼠)>5000mg/kg。 |
3 | 湿强剂 | 混合物。聚酰胺表氯醇12.5%,轻微到深琥珀色液体,pH值3-6,受试物对雌雄小老鼠急性经口LD50值均大于5000mg/kg。 |
4 | 杀菌剂 | 透明液体,40%聚合氯化铵混合物,pH值4-9,完全溶于水LC50/吸入/4h/白鼠=146.1mg/kg;LD50/皮肤接触/白鼠>2380mg/kg;LD50/口摄取/白鼠>1.4mg/kg(溶液)。 |
5 | 消泡剂 | 混合物,液体白色不透明,14.5%脂肪醇无规聚醚,6.3%聚醚接支硅油。pH值6-9,密度(20℃)0.8-1.1,可溶。LD50>5000mg/kg。 |
6 | 漂白阔叶木浆漂白针叶木浆 | 本项目使用的浆板为进口木浆,木浆漂白方式为无氯漂泊。板状,含水率约为10%,易燃。 |
7 | 粘合剂 | 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素、杀菌剂,易燃不含挥发分。 |
(1)本项目产品为生活用纸,可细分为四种类型,产品方案详见表3.3-3。
表3.3-3项目产品方案表
序号 | 产品名称 | 产品规格 | 单位 | 产能 |
一期项目生活用纸12万t/a | ||||
1 | 高档生活用纸原纸 | 12-40g/m2 | 万t/a | 3.6 |
2 | 卫生纸 | 12-35g/m2 | 万t/a | 3 |
3 | 面巾纸 | 12-35g/m2 | 万t/a | 3 |
4 | 其它(擦手纸、厨房用纸、方包纸) | 16-40g/m2 | 万t/a | 2.4 |
二期项目生活用纸24万t/a | ||||
1 | 高档生活用纸原纸 | 12-40g/m2 | 万t/a | 7.2 |
2 | 卫生纸 | 12-35g/m2 | 万t/a | 6 |
3 | 面巾纸 | 12-35g/m2 | 万t/a | 6 |
4 | 其它(擦手纸、厨房用纸、方包纸) | 16-40g/m2 | 万t/a | 2.4 |
(2)质量标准
本项目产品为高端生活用纸,产品质量执行国家标准《卫生纸(含原纸)》GB20810-2018、《纸巾纸》GB/T20810-2018、《厨房纸巾》GBT26174-2010、《擦手纸》GBT2445-2009的要求,详见表3.3-4至3.3-8。
3.3-4 《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标准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规定 |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卫生纸 | 卫生纸原纸 | 卫生纸 | 卫生纸原纸 | 卫生纸 | 卫生纸原纸 | |||||
定量 | g/m2 | 12.0±1.0 14.0±1.0 16.0±1.0 18.0±1.0 20.0±1.0 22.0±1.0 24.0±2.0 28.0±2.0 33.0±3.0 39.0±3.045.0±3.0 | ||||||||
D65亮度b | % | ≤90.0 | ||||||||
横向吸液高度(成品层) | mm/100s | ≥40 | ≥30 | ≥20 | ||||||
抗张指数 | 纵向 | N.m/g | ≥4.5 | ≥5.0 | ≥3.5 | ≥4.0 | ≥2.3 | ≥2.8 | ||
横向 | ≥2.0 | ≥2.5 | ≥1.8 | ≥2.3 | ≥1.3 | ≥1.8 | ||||
柔软度(成品层纵横平均) | mN | ≤200 | ≤170 | ≤250 | ≤220 | ≤450 | ≤420 | |||
可迁移性荧光物质 | - | 无 | ||||||||
灰分 | 原生木浆(纤维) | % | ≤1.0 | |||||||
原生非木浆(纤维) | ≤6.0 | |||||||||
原生混合浆(纤维) | ≤4.0 | |||||||||
球形耐破层(成品层) | N | ≥1.50 | ||||||||
可分散性° | - | 合格 | ||||||||
掉粉率d | % | ≤0.5 | ||||||||
洞眼 | 总 数 | 个/m2 | ≤6 | ≤20 | ≤40 | |||||
2mm-5mm | ≤6 | ≤20 | ≤40 | |||||||
>5mm-8mm | ≤2 | ≤2 | ≤ 4 | |||||||
>8mm | 不 应 有 | |||||||||
尘埃度 | 总 数 | 个/ m2 | ≤20 | ≤50 | ≤200 | |||||
0.2mm2~1.0mm2 | ≤20 | ≤50 | ≤200 | |||||||
>1.0mm2-2.0mm2 | ≤4 | ≤10 | ≤20 | |||||||
>2.0mm2 | 不应有 | |||||||||
交货水分 | % | ≤10.0 |
表3.3-5 卫生纸和卫生原纸微生物指标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规 定 | ||
卫生纸 | 卫生纸原纸 | |||
微生物 | 细菌菌落总数 | CFU/g | ≤500 | ≤600 |
大肠菌群 | —— | 不得检出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不得检出 | ||
溶血链球菌 | —— | 不得检出 |
表3.3-6 纸巾纸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规定 | ||||||
优等品 | 合格品 | |||||||
超软型 | 普通型 | |||||||
定量 | g/m2 | 10.0±1.0 12.0±1.0 14.0±1.0 16.0±1.0 18.0±1.0 20.0±1.0 23.0±1.0 27.0±2.0 31.0±2.0 | ||||||
亮度(白度)≤ | % | 90.0 | ||||||
可迁移性荧光物质 | - | 无 | ||||||
灰分≤ | 木纤维 | % | 1.0 | |||||
含非木纤维 | 4.0 | |||||||
横向吸液高度≥ | mm/100s | 20 | 15 | |||||
40 | 30 | |||||||
横向抗张指数≥ | N·m/g | 1.0 | 2.1 | 1.50 | ||||
纵向湿抗张强度≥ | N/m | 10.0 | 14.0 | 10.0 | ||||
柔软度b纵横向平均≤ | 单层或双层 | mN | 40 | 80 | 160 | |||
多层 | 80 | 150 | 220 | |||||
洞眼 | 总数≤ | 个/m2 | 6 | 40 | ||||
2mm~5mm≤ | 6 | 40 | ||||||
>5mm,≤8mm≤ | 不应有 | 2 | ||||||
>8mm | 不应有 | |||||||
尘埃度 | 总数≤ | 个/m2 | 20 | 50 | ||||
0.2mm2~1.0mm2≤ | 20 | 50 | ||||||
>1.0mm2,≤2.0mm2≤ | 1 | 4 | ||||||
>2.0mm2 | 不应有 | |||||||
交货水分≤ | % | 9.0 | ||||||
注:纸餐巾不考虑柔软度技术指标;纸巾纸分为纸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等。 |
表3.3-7 厨房纸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规定 | |
定量 | g/m2 | 16.0±1.0 18.0±1.0 20.0±1.0 23.0±2.0 27.0±2.0 31.0±2.0 35.0±2.0 39.0±2.0 44.0±3.0 50.0±3.0 | |
亮度(白度) | % | 80.0—90.0 | |
横向吸液高度 | mm/100s | ≥15/单层,≥20/双层或多层 | |
横向抗张指数 | N.m/g | ≥2.5 定量≤40.0 g/m2 | |
≥3.0 定量>40.0 g/m2 | |||
纵向湿抗张指数 | N.m/g | ≥1.5 定量≤40.0 g/m2 | |
≥2.0 定量>40.0 g/m2 | |||
洞眼 | 总数 | 个/m2 | ≤6 |
2mm-5mm | ≤6 | ||
>5mm | 不 应 有 | ||
尘埃度 | 总数 | 个/m2 | ≤20 |
0.2mm2~~1.0mm2 | ≤20 | ||
>1.0mm2-2.0mm2 | ≤1 | ||
>2.0mm2 | 不应有 | ||
交 货 水 分 | % | ≤10.0 |
表3.3-8 擦手纸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规定 | |
定量 | g/m2 | 22.0±2.0 26.0±2.0 30.0±2.0 35.0±3.0 41.0±3.0 47.0±3.0 53.0±3.0 | |
亮度(白度) | % | ≤88.0 | |
横向吸液高度(成品层) | mm/100s | ≥15/单层,≥30/双层或多层 | |
横向抗张指数 | N.m/g | ≥3.0定量≤40.0g/m2 | |
≥5.0定量>40.0g/m2 | |||
纵向湿抗张指数 | N.m/g | ≥1.5定量≤40.0g/m2 | |
≥3.0定量>40.0g/m2 | |||
洞眼 | 总数 | 个/m2 | ≤10 |
2mm-5mm | ≤10 | ||
>5mm-8mm | ≤1 | ||
>8mm | 不应有 | ||
尘埃度 | 总数 | 个/m2 | ≤100 |
0.2mm2~~1.0mm2 | ≤100 | ||
>1.0mm2-2.0mm2 | ≤2 | ||
>2.0mm2 | 不应有 | ||
交货水分 | % | ≤10.0 |
本项目共设12套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12条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全自动抽纸、卷卫、高压花方包及无芯设备)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
一期:4套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4条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多台套后加工设备。
二期:8套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8条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多台套后加工设备。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主要生产设备、环保设施情况见表3.4-1、表3.4-2。
表3.4-1 一期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型号与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期备浆设备 | |||||
1 | 链板输送机 | 宽:1.4m | 台 | 2 | |
2 | 水力碎浆机 | V=20m3,4~5% | 台 | 2 | 进口 |
3 | 高浓除渣器 | Q=5500L/min,3.5~4% | 台 | 2 | |
4 | 磨浆机 | 能力400T/D,3.5% | 台 | 2 | 进口 |
5 | 浆塔 | V=200m3 | 台 | 4 | 不锈钢 |
6 | 白水池 | V=100m3 | 座 | 1 | 不锈钢 |
7 | 浅层气浮机 | Φ1200mm, | 台 | 1 | |
8 | 澄清水池 | V=100m3 | 座 | 1 | 不锈钢 |
9 | 浆泵 | 非标 | 台 | 7 | |
11 | 白水泵 | 非标 | 台 | 6 | |
一期抄纸设备 | |||||
一 | 上浆系统 | 非标 | |||
1 | 浆 池 | V=30m3 | 座 | 8 | |
2 | 精浆机 | 非标 | 台 | 4 | |
3 | 网前筛 | 缝宽0.2mm | 台 | 4 | |
4 | 冲浆泵 | 非标 | 台 | 4 | |
5 | 浆泵 | 非标 | 台 | 4 | |
二 | 纸机系统 | 非标 | |||
6 | 新月型纸机 | 设计车速1600m/min,抄宽2850mm | 台 | 4 | |
7 | 复卷机 | 车速2000m/min | 台 | 4 | |
三 | 损纸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四 | 真空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五 | 蒸汽冷凝水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六 | 清水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七 | 气罩排汽通风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八 | 车间通风系统 | 非标 | 套 | 1 | |
九 | 助剂与助剂喷施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十 | 计量打包 | 非标 | |||
8 | 包装机 | 非标 | 台 | 4 | |
9 | 翻转机 | 非标 | 台 | 4 | |
10 | 升降台 | 非标 | 台 | 4 | |
11 | 电子称 | 非标 | 台 | 4 | |
12 | 损纸机 | 台 | 台 | 4 | |
一期后加工设备 | |||||
1 | 卷卫生产线 | 生产能力:35t/d | 套 | 1 | |
2 | 抽纸生产线 | 生产能力:25t/d | 套 | 5 | |
3 | 无芯生产线 | 生产能力:24t/d | 套 | 2 | |
4 | 大盘生产线 | 生产能力:24t/d | 套 | 2 | |
5 | 擦手纸生产线 | 生产能力:7.5t/d | 套 | 4 | |
6 | 厨房纸生产线(折叠/1800) | 生产能力:6t/d | 套 | 3 | |
7 | 面纸(1400)生产线 | 生产能力:13t/d | 套 | 4 |
表3.4-2 二期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型号与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二期备浆设备 | |||||
1 | 链板输送机 | 宽:1.4m | 台 | 2 | |
2 | 水力碎浆机 | V=40m3,4~5% | 台 | 2 | 进口 |
3 | 水力碎浆机 | V=15m3,4~5% | 台 | 2 | |
4 | 高浓除渣器 | Q=16500L/min,3.5~4% | 台 | 2 | |
5 | 磨浆机 | 能力600T/D,3.5% | 台 | 2 | 进口 |
6 | 浆塔 | V=200m3 | 台 | 6 | 不锈钢 |
7 | 白水池 | V=100m3 | 座 | 2 | 不锈钢 |
8 | 浅层气浮机 | Φ1200mm, | 台 | 1 | |
9 | 澄清水池 | V=100m3 | 座 | 1 | 不锈钢 |
10 | 浆泵 | 台 | 13 | ||
11 | 白水泵 | 台 | 8 | ||
二期抄纸设备 | |||||
一 | 上浆系统 | ||||
1 | 浆 池 | V=30m3 | 座 | 16 | |
2 | 精浆机 | 台 | 8 | ||
3 | 网前筛 | 缝宽0.2mm | 台 | 8 | |
4 | 冲浆泵 | 台 | 8 | ||
5 | 浆泵 | 台 | 8 | ||
二 | 纸机系统 | ||||
6 | 新月型纸机 | 设计车速1600m/min,抄宽2850mm | 台 | 8 | |
7 | 复卷机 | 车速2000m/min | 台 | 8 | |
三 | 损纸系统 | 台 | 套 | 8 | |
四 | 真空系统 | 台 | 套 | 8 | |
五 | 蒸汽冷凝水系统 | 台 | 套 | 8 | |
六 | 清水系统 | 台 | 套 | 8 | |
七 | 气罩排汽通风系统 | 台 | 套 | 8 | |
八 | 车间通风系统 | 台 | 套 | 1 | |
九 | 助剂与助剂喷施系统 | 台 | 套 | 8 | |
十 | 计量打包 | 台 | |||
8 | 包装机 | 台 | 台 | 8 | |
9 | 翻转机 | 台 | 台 | 8 | |
10 | 升降台 | 台 | 台 | 8 | |
11 | 电子称 | 台 | 台 | 8 | |
12 | 损纸机 | 台 | 台 | 8 | |
二期后加工设备 | |||||
1 | 卷卫生产线 | 生产能力:35t/d | 套 | 2 | |
2 | 抽纸生产线 | 生产能力:25t/d | 套 | 9 | |
3 | 无芯 | 生产能力:24t/d | 套 | 3 | |
4 | 大盘 | 生产能力:24t/d | 套 | 3 | |
5 | 擦手纸 | 生产能力:7.5t/d | 套 | 8 | |
6 | 厨房纸(折叠/1800) | 生产能力:6t/d | 套 | 6 | |
7 | 面纸(1400) | 生产能力:13t/d | 套 | 7 |
表3.4-3 项目取水、排水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及规格 | 数量 | 备 注 |
取水站一座(12000m3/d) | ||||
1 | 静态管道混合器 | / | 2 | |
2 | 加药装置 | / | 2 | |
3 | 高效全自动净水装置 | / | 2 | |
4 | 清水池 | / | 2 | |
5 | 取水泵 | / | 3 | 其中备用1台 |
6 | 二级泵 | / | 5 | 其中备用1台 |
7 | 全自动气压供水设备 | / | 1 | 用于消防供水 |
污水处理站一座(12000m3/d) |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项目西侧为金柱中路,东侧为空地,南侧为空地,北侧为空地。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侧外滩曹家村、北侧庚家村、西北侧赵庄、东南侧张家村,目前正在拆迁中,计划项目建设完成后全部拆迁完成。本项目厂区周边情况另见图3.5-1所示。
本项目分总占地面积为382亩两期建设,一期位于厂区北侧,占地面积为209亩,二期位于厂区南侧,占地面积为173亩。
企业根据生产厂房可利用现状实际情况实施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坚持以下原则:
1、满足生产需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2、符合工艺流程,使物料流向顺畅;
3、合理布置生产设施,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4、原料、产品的装卸设施等根据物料的性质、数量、包装及运输方式等条件,按不同类别相对集中布置,以便生产管理;
5、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力求缩短各类管线长度,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本项目生产车间内具体平面布置如下:
1、项目一期建设1间备浆车间,2间造纸车间,成品库1间,原纸库1间,污水处理站1座,取水站1座,总配电站1座、办公楼1座(4层)。
2、项目二期建设1间备浆车间,1间造纸车间,成品库1间,原纸库1间。
3、厂区呈东西走向东侧大门为成品出口,西侧大门为原料入口;办公楼位于厂区东门内侧,厂区北侧为一期项目,南侧为二期项目,从东到西走向依次为一期二期成品仓库、一期二期造纸生产车间、一期二期原纸仓库、一期二期备浆车间、浆板入口,污水处理站、取水站、配电房位于厂区西北侧。
本项目总平面设置符合总平面设计规范,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紧凑,满足施工、安装、操作及检修要求,厂房内部生产、储运、环保功能分区明确,并充分考虑了国家有关防火、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标准、规范的规定,并与产业园已有的有关设施相协调,整体满足厂区建设分区的要求。
厂区总平面布置另见图3.5-2。
3.6 本项目公辅工程(1)生产用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为造纸用水和蒸汽,造纸用水由长江取水,蒸汽由大唐电厂供给。一期长江取水126.3155万m3/a二期长江取水252.631万m3/a。
(2)办公生活用水
本项目员工新增定额为1529人,厂区内建设餐厅,不设食堂,员工点外卖在餐厅内食用,人均生活用水定额以50L/d计,全年工作330天,生活用水量为76.45m3/d(即25228.5m3/a)。
(1)生产废水
本项目生产运行期间,主要为废水为造纸废水、江水净化浓水、除尘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主要污染因子为SS、NH3-N、COD、BOD5、pH,废水产生量为328.5352万m3/a。
(2)生活污水
本项目办公生活用水量为76.45m3/d,办公生活污水排放量以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1.16m3/d(即20182.8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与生产废水一起进入当涂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本项目用电引自马鞍山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内llO/lOkV变电站。厂区内设置35kv变压器1台、10kv变压器1台(应急备用),并设置配电站1处,各类低压用电设备常用容量约为800KW,年用电量约32898万kw?h,其中一期年用电111378万kw?h,二期年用电217618万kw?h。
本项目使用蒸汽引自大唐电力蒸汽,大唐电力负责修建蒸汽管道(架空)至厂区围墙并提供蒸汽。大唐电力年提供蒸汽量约为83.16t,管道损耗蒸汽量约为3.96t,其中一期年使用蒸汽量为26.4t,二期年使用蒸汽量为52.8t。
根据本项目特点和生产要求,本项目职工定员1529人。
生产线实行3班制,每班8h,每天生产运行24h,年生产运行时间为330d,即7920h/a。项目人员职位情况见表3.7-1。
表3.7-1 劳动定员及人员构成表
序号 | 部门 | 工人 | 工程技术人员 | 管理人员 | 合计 |
一期 | |||||
1 | 原纸生产线 | ||||
1.1 | 备浆工段 | 36 | 1 | 2 | 39 |
1.2 | 抄纸一体化 | 80 | 2 | 3 | 85 |
2 | 后加工车间(一期) | ||||
2.1 | 卫生纸生产线 | 76 | 1 | 77 | |
2.2 | 面巾纸生产线 | 94 | 94 | ||
2.3 | 其他成品纸 | 85 | 1 | 86 | |
3 | 浆板仓库 | 12 | 1 | 13 | |
4 | 成品仓库 | 30 | 1 | 1 | 32 |
5 | 变电站 | 2 | 1 | 1 | 4 |
6 | 污水处理站 | 6 | 1 | 1 | 8 |
7 | 清水站 | 2 | 1 | 3 | |
8 | 办公楼 | 20 | 4 | 26 | |
9 | 物流、仓储 | 80 | 80 | ||
一期合计 | 503 | 26 | 16 | 545 | |
二期 | |||||
1 | 原纸生产线 | ||||
1.1 | 备浆工段 | 72 | 1 | 2 | 75 |
1.2 | 抄纸一体化 | 160 | 2 | 3 | 165 |
2 | 后加工车间(一期) | ||||
2.1 | 卫生纸生产线 | 152 | 1 | 153 | |
2.2 | 面巾纸生产线 | 188 | 188 | ||
2.3 | 其他成品纸 | 170 | 1 | 171 | |
3 | 浆板仓库 | 18 | 1 | 19 | |
4 | 成品仓库 | 60 | 1 | 1 | 2 |
5 | 污水处理站 | 1 | 1 | ||
6 | 物流、仓储 | 150 | 80 | ||
二期合计 | 971 | 4 | 9 | 984 | |
总计 | 1474 | 30 | 25 | 1529 |
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前期工作、设计及施工准备、施工进度等。
本项目计划工期7年,从2021年到2027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21年6月前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完成可研、环评、能评等的编制、申报和审批。
(1)一期项目
2021年7月底进场,开始投入2条线(合计6万吨产能)建设。预计2022年9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
2022年1月开始投入另外2条线(合计6万吨产能)建设。预计2022年底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
2023年为一期调试投产期。
(2)二期项目
2024年投入建设4条生产线(合计12万吨产能)建设。预计2024年底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
2025年投入建设4条生产线(合计12万吨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底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
(3)项目投产日期
2026年为二期调试投产期。
2027年达到达产,总产能达到36万吨/年。
第4章 工程分析本项目生产工艺分为制浆阶段、抄纸阶段、后加工阶段。
工艺流程简述:
(1)浆板:本项目原料浆板经水运和陆运送至厂区原料库中储存待用;
(2)浆板输送机:本项目通过叉车将浆板运送至输送机附近备用,并通过行车将浆板吊送至浆板输送机送料口,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1、N5;
(3)水力碎浆机:通过全自动水力碎浆机将浆板打碎形成纸浆,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2、N6;
(4)卸浆池:通过全自动卸浆机将纸浆卸浆至浆池;
(5)高浓除砂器:通过全自动高浓除砂器去除纸浆中的铁丝(浆板包装)等杂质,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3、N7和一般固废W1、W3;
(6)磨浆机:通过全自动磨浆机将纸浆磨碎,此过程中会产生噪声N4、N8;
(7)叩后池:磨浆后的纸浆通过全自动泵打入叩后池;
(8)混浆池:将针叶木浆NBKP和LBKP阔叶木浆通过全自动泵打入混浆池混合;
(9)送纸机流送系统:通过全自动输送机将混合后的纸浆输送至精浆机,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9;
(10)精浆机:通过全自动精浆机调整纸浆打浆度备用,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10;
(11)白水流道:纸浆通过白水流道流入压力筛;
(12)压力筛:通过全自动压力筛压出纸浆中部分水分,此过程会产生废水W2;
(13)流浆箱:经过压力筛挤压过后的纸浆流入流浆箱;
(14)成型器:通过全自动成型器将纸浆将纸浆初步制成原纸;
(15)压榨部:通过全自动压榨系统进一步压榨出原纸中的水分;
(16)烘干部:通过蒸汽简介加热蒸干原纸中的水分,此过程会产生冷却废水W4;
(17)起皱部:将蒸干后的原纸按照设计要求通过起皱机将原纸折成褶皱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11;
(18)卷曲部:通过全自动卷纸机将原纸打卷,原纸打卷过程中纸张之间摩擦会产生少量粉尘G1;
(19)分切复卷:通过切纸机将打卷后的纸卷分切,再次复卷,此过程会产生废边角料S1;
(20)原纸:加工成型后的原纸部分打包直接外售,部分进行后加工处理,外售的原纸纸量和进行后加工的纸量根据订单需求来确定;
(21)压花/压边:按照设计要求对原纸进行压花/压边处理;
(22)取卷/折叠/上胶:按照不同客户需求,分别对纸张经卷曲,折叠,上胶(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素和杀菌剂,不含挥发份);
(23)复合/打孔:将上胶的纸张复合在一起,并打孔,此过程会产生边角料S6;
(24)计数/剪裁:对加工后纸张进行计数和剪裁,此过程会产生边角料S2、S3、S4、S5;
(25)小包/中包/包装入库:将加工后的最终产品进行包装、打包、入库待售。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见图4.1-1。项目浆水平衡图见4.1-2。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分析可知本项目产污情况见表4.2-1。
表4.2-1 项目生产工序及产污说明
类别 | 符号 | 产污工序 | 污染物名称 | 主要成分 |
废气 | G1 | 造纸(卷曲部) | 造纸粉尘 | 颗粒物 |
G2 | 污水处理站 | 臭气 | NH3、H2S、臭气浓度 | |
废水 | W1-W3 | 生产过程 | 生产废水 | PH、CODcr、BOD、NH3-N、SS |
W4 | 烘干 | 冷却水 | 水 | |
W5 | 水幕除尘 | 水幕除尘废水 | PH、CODcr、SS | |
W6 | 长江清水制备 | 上水系统浓水 | PH、CODcr、SS | |
W7 | 员工办公生活 | 生活污水 | PH、CODcr、BOD、NH3-N、SS | |
固废 | S1-S6 | 生产过程 | 废铁丝、纸边 | 铁丝、木质纤维 |
S7 | 设备维修 | 废机油 | 废矿物油 | |
S8 | 机油储存 | 废机油桶 | 铁通、矿物油 | |
S9 | 化学物品存放 | 废化学品包装物 | 粘缸剂、剥离剂、湿强剂、杀菌剂、消泡剂、絮凝剂 | |
S10 | 制水 | 废滤膜 | 废滤膜 | |
S11 | 各工序产生的纸浆冲洗进入污水站压滤 | 污泥 | 废浆板 | |
S12 | 日常办公 | 生活垃圾 | 生活垃圾 | |
噪声 | N | 设备运转 | Leq(A) | 噪声 |
1、造纸废气G1(卷曲部工艺)
参照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现有4#、5#车间生产情况,4#、5#车间产能均为4万t/a,其中造纸环节中会产生粉尘的工序约8h/d,根据排气筒监测结果,4#、5#车间造纸粉尘排气筒排放速率均为0.02kg/h,企业在产生造纸粉尘的工序处设置集气罩,粉尘经收集后进入水幕除尘装置处理后排放,其中收集效率为75%,处理效率为90%。经核算,4#、5#车间粉尘有组织排放量均为52.8kg/a,无组织排放量均为176kg/a,造纸粉尘产生量为704kg/a,对应每万吨产品造纸粉尘产生量为176kg/a,风机风量均为10000m3/h,检测报告见附件。
本项目总产能为36万t/a,每条线产能为3万t/a,本项目设计1条线使用1套水幕除尘+1根15m排气筒,项目总粉尘产生量为6336kg/a,单线粉尘产生量为528kg/a,每套环保设施风量为10000m3/h。一期项目拟建设2间造纸车间,可容纳6条造纸生产线,一期安装4条造纸线,剩余2条制造线2二期建设;二期建设1间造纸车间,可容纳6条造纸生产线,造纸线生产时间。
本项目废气收集及处理情况见表4.3-1,本项目废气排放情况见表4.3-2。
表4.3-1 废气收集及处理效率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生产线编号 | 污染物 | 产生量(kg/a) | 收集效率(%) | 收集量(kg/a) | 处理效率(%) | 排放量(kg/a) | |
有组织 | 无组织 | |||||||
1#造纸车间 | SCX001 | 颗粒物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SCX002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2#造纸车间 | SCX003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4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5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6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3造纸车间 | SCX007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8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9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10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11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12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2、污水处理站废气G2
本项目生产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污水站恶臭发生源主要是污泥脱水机房、格栅井、沉淀池等处,恶臭污染物以NH3和H2S为主。
根据《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防治对策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薛松,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8-103)、《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影响及对策分析》(王喜红,2011,35(3),82-84),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设施产生强度见表4.3-3所示,其中预处理工段的臭气主要来源于集水井、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处理工段臭气主要来源于生化池;污泥处理工段臭气主要来源于污泥脱水机房、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均质池。本项目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为集水、过滤、沉淀、气浮、压滤,无生化处理。
表4.3-3 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段悉臭污染物产生源源强mg/s·m2
工段名称 | NH3 | H2S |
预处理工段 | 0.092 | 0.00107 |
污泥处理工段 | 0.103 | 0.00003 |
本项目类比《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防治对策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薛松,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8-103)、《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影响及对策分析》(王喜红,2011,35(3),82-84)中各工段恶臭污染物产生源强。
其中预处理工段主要为集水池、沉淀池等,面积为60m2;污泥处理工段污泥池和污泥脱水间,总面积30m2。因此本项目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产生源强具体见表4.3-4。
表4.3-4 废水处理系统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产生源强一览表
工段名称 | NH3 | H2S | ||
mg/s | t/a | mg/s | t/a | |
预处理工段 | 5.52 | 0.015 | 0.0642 | 0.0018 |
污泥处理工段 | 3.09 | 0.0088 | 0.0009 | 0.000026 |
合计 | 8.61 | 0.0238 | 0.0651 | 0.001826 |
项目污水处理站容易产生恶臭的污水处理池比如沉淀池、污泥池采用加盖等方式减少恶臭逸散量,同时喷洒生物除臭剂,周边加强绿化可减少约80%的恶臭气体产生,则污水处理站排放的NH3为4.76kg/a(0.0006kg/h)、H2S为0.3652k/a(0.000046kg/h)、臭气浓度浓度小于20,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新改扩建项目标准要求。因此经处理后的污水处理站恶臭逸散量很少,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3、废气达标排放分析
本项目废气分别经DA001-DA012共12排气筒排放,经处理后的废气达标分析情况如表4.3-5、4.3-6所示。
表4.3-2 本项目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
生产线编号 | 污染源 | 污染物 | 产生情况 | 排放情况 | ||||||||
有组织 | 无组织 | 有组织 | 无组织 | |||||||||
产生量(kg/a) | 产生速率(kg/h) | 产生浓度(mg/m3) | 产生量 (kg/a) | 产生速率 (kg/h) | 排放量 (kg/a) | 排放速率 (kg/h) | 排放浓度(mg/m3) | 排放量(kg/a) | 排放速率(kg/h) | |||
SCX001 | 1#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SCX002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3 | 2#造纸车间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4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5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6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7 | 3#造纸车间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8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9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10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11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12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表4.3-5 本项目有组织废气达标排放情况一览表
排气筒编号 | 高度(m) | 内径(m) | 出口温度(℃) | 风量(m3/h) | 污染物 | 产生情况 | 治理措施 | 收集效率% | 处理效率% | 排放情况 | 标准限值 | 达标情况 | |||||
量 (kg/a) | 速率(kg/h) | 浓度(mg/m3) | 量 (kg/a | 速率(kg/h) | 浓度(mg/m3) | 浓度(mg/m3) | 速率(kg/h) | ||||||||||
DA001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2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3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4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5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6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7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8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8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10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11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12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4.3-6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达标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面源高度 | 面源尺寸 | 污染物名称 | 产生情况 | 治理措施 | 排放情况 | ||
量kg/a | 速率kg/h | 量kg/a | 速率kg/h | |||||
1#造纸车间 | 15m | 厂区面积382亩,254666.67m2 | 颗粒物 | 105.6 | 0.0134 | 加强通风 | 105.6 | 0.0134 |
2#造纸车间 | 15m | 颗粒物 | 211.2 | 0.0268 | 211.2 | 0.0268 | ||
3#造纸车间 | 15m | 颗粒物 | 316.8 | 0.0402 | 316.8 | 0.0402 | ||
合计 | 15m | 颗粒物 | 633.6 | 0.0804 | 633.6 | 0.0804 | ||
污水处理站 | / | 150m2 | NH3 | 23.8 | 0.003 | 除臭剂、加强绿化 | 4.76 | 0.0006 |
/ | H2S | 1.826 | 0.00023 |
| 0.000046 |
由表4.3-5和4.3-6可知:本项目颗粒物排放能满足排气筒中排放的颗粒物满足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 1 限值要求,NH3、H2S、臭气排放能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新改扩建项目标准要求。
4、大气污染物排放系统
涉及本项目内容的废气污染物收集、治理、排放系统图见图4.3-1。
图4.3-1 本项目废气收集、排放系统图
5、非正常情况废气排放
根据大气导则规定,设备检修、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工艺设备运转异常等情况下的污染排放归为非正常排放。废气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是评价重点关注的非正常情况,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风机和废气处理装置,由于风机出现故障较容易发现(故障后集气口风速大幅变小或无风、无风机运转的声音等),一旦发现风机故障,可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检修,待风机正常后再恢复生产。
因此本项目非正常工况主要考虑水幕除尘装置的净化效率下降甚至完全失效的废气排放情况,从而导致对造纸粉尘的净化能力降低,甚至无净化能力。
本项目考虑水幕除尘装置未开启的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情况为详见表4.3-7。
4.3-7 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污染物排放估算
非正常工况 | 检测口 | 污染物 | 处理效率 | 污染物排放情况 | 标准 | 达标情况 | ||
速率 (kg/h) | 浓度 (mg/m3) | 速率 (kg/h) | 浓度 (mg/m3) | |||||
水幕除尘装置损坏或未开启 | DA001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DA002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3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4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5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6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7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8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8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0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1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2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根据上表可知,在水幕除尘装置损坏或未开启的非正常工况下,各排气筒排放的粉尘仍能满足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1限值要求,但排放速率和浓度都将大大增加,故企业应做好监督和防控措施,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发生。
(4)废气非正常工况防控措施
为预防非正常工况发生,建设方拟采取以下措施:
①产生废气设备或工艺开始工作前,先运行各配套风机及废气处理装置;在停止相应作业后,保持废气风机及处理装置继续运转,待废气完全排出后再停止,确保在开、停工阶段排出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②安排专人负责环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每隔固定时间检查、汇报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注意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一旦发现风机故障,应立即停止相应产污操作,在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后,生产设备才能开工运行;
③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构,对环保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环境检测单位对厂区排放的各类废气污染物进行定期检测。
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1、生产废水:项目生产废水主要包含取水站产生的高浓废水,高浓除渣器除渣废水、压力筛废水、白水净化废水、除尘废水。
1)高浓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高浓水产生率为5%,本项目取水量为11483.22947t/d,浓水产生量为574.16147t/d,18.9473258万t/a。水质主要为COD约100mg/L、SS约80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2)除渣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吨成品纸除渣废水产生量为0.12323t,项目年产废水量为4.43619万t(134.43t/d)。主要水质情况CODCr约1200mg/L、BOD5约450mg/L、SS约1000mg/L、NH3-N约8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3)白水净化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吨成品纸白水净化废水产生量为8.35351t,项目年产废水量为300.72636万t(9112.92t/d)。主要水质情况CODCr约1200mg/L、BOD5约450mg/L、SS约1000mg/L、NH3-N约8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4)压力筛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吨成品纸压力筛废水产生量为0.11049t,项目年产废水量为3.97749万t(120.53t/d)。主要水质情况CODCr约1200mg/L、BOD5约450mg/L、SS约1000mg/L、NH3-N约8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5)除尘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吨成品纸的生产水幕除尘水用量为0.396t,损耗量为10%,则每吨成品纸的生产除尘废水产生量为0.3564t,项目年除尘废水产生量为12.8304万t(388.8t/d),项目除尘用水取生产用水排出的白水,不使用新鲜水。水质主要为COD约150mg/L、SS约50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2、生活污水
本项目生活用水使用量为25228.5t/a(76.45t/d),废水产生量为20182.8t/a(61.16t/d)主要水质情况为CODCr约400mg/L,BOD5约300mg/L,NH3-N约10mg/L,SS约300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最终纳入市政管网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
根据企业提供的污水处理站相关资料,生产废水经污水站处理后出水水质CODCr约266mg/L、BOD5约88mg/L、NH3-N约6.0mg/L,SS约80mg/L。项目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汇合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和废水总排口数据均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本项目生产废水排放量及污染治理措施见表4.3-8。
表4.3-8 项目排放废水及处理措施一览表
废水类别 | 废水产生量t/a | 污染物名称 | 产生物浓度mg/L | 产生量t/a | 治理措施与排放去向 | 消减量 | 排放浓度mg/L | 排放量t/a |
除渣废水 | 2963096.4 | CODcr | 1200 | 3555.72 | 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处理工艺为:集水池+纤维过滤+预沉+絮凝沉淀+超效气浮+压滤 | 2767.54 | 266 | 788.18 |
压力筛废水 | BOD5 | 450 | 1333.39 | 1072.638 | 88 | 260.752 | ||
SS | 1000 | 2963.1 | 2726.052 | 80 | 237.048 | |||
白水净化废水 | NH3-N | 15 | 44.446 | 26.667 | 6 | 17.779 | ||
除尘废水 | 128304 | BOD5 | 150 | 19.246 | 7.956 | 88 | 11.29 | |
SS | 500 | 64.152 | 53.892 | 80 | 10.26 | |||
高浓废水 | 189473.258 | BOD5 | 100 | 18.947 | 2.277 | 88 | 16.67 | |
SS | 800 | 151.579 | 136.421 | 80 | 15.158 | |||
生活污水 | 20182.8 | CODcr | 400 | 8.073 | 化粪池+污水处理站 | 2.711 | 266 | 5.367 |
BOD5 | 300 | 6.055 | 4.279 | 88 | 1.776 | |||
SS | 300 | 6.055 | 4.445 | 80 | 1.61 | |||
NH3-N | 15 | 0.303 | 0.182 | 6 | 0.121 |
本项目用用水水平衡情况见图4.3-2。
图4.3-2 项目用用水水平衡图
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是废气引风机、造纸机、切纸机、复卷机、浆泵等生产设施运转时产生的设备噪声。
本项目拟选用低噪声设备,源强在70-90dB(A)之间;为了控制设备运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时将主要噪声设备如造纸机、切纸机、复卷机、引风机和水泵安置在厂房内或独立的隔声间内,并采取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本项目完成后主要噪声源及其控制措施见表4.3-9。
表4.3-9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及降噪效果(dB(A))
序号 | 链板输送机 | 台数 | 源强 | 控制措施 | 降噪 效果 | 距离厂界(m) | |||
东 | 西 | 南 | 北 | ||||||
1 | 水力碎浆机 | 4 | 70-80 | 隔声、减振、距离衰减 | ≥25 | 400 | 130 | 10 | 490 |
2 | 高浓除渣器 | 4 | 60-65 | ≥25 | 400 | 130 | 10 | 490 | |
3 | 磨浆机 | 4 | 60-65 | ≥25 | 400 | 130 | 10 | 490 | |
4 | 浅层气浮机 | 4 | 70-80 | ≥25 | 400 | 130 | 10 | 490 | |
5 | 浆泵 | 2 | 70-85 | ≥25 | 350 | 180 | 50 | 450 | |
6 | 白水泵 | 20 | 70-85 | ≥25 | 350 | 180 | 50 | 450 | |
7 | 精浆机 | 14 | 60-65 | ≥25 | 350 | 180 | 50 | 450 | |
8 | 冲浆泵 | 12 | 70-85 | ≥25 | 350 | 180 | 50 | 450 | |
9 | 浆泵 | 12 | 70-8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0 | 新月型纸机 | 12 | 60-6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1 | 复卷机 | 12 | 60-6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2 | 损纸系统 | 12 | 60-6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3 | 真空系统 | 12 | 60-6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4 | 蒸汽冷凝水系统 | 12 | 60-65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5 | 清水系统 | 12 | 60-65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6 | 气罩排汽通风系统 | 12 | 70-80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7 | 车间通风系统 | 12 | 70-80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8 | 助剂与助剂喷施系统 | 2 | 60-65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9 | 包装机 | 12 | 60-65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0 | 翻转机 | 12 | 60-65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1 | 卷卫生产线 | 12 | 70-80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2 | 抽纸生产线 | 3 | 70-80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3 | 无芯生产线 | 14 | 70-80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4 | 大盘生产线 | 5 | 70-80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5 | 擦手纸生产线 | 5 | 70-80 | ≥25 | 100 | 400 | 200 | 300 | |
26 | 厨房纸生产线 | 12 | 70-80 | ≥25 | 100 | 400 | 200 | 300 | |
27 | 面纸生产线 | 9 | 70-80 | ≥25 | 100 | 400 | 200 | 300 | |
28 | 引风机 | 12 | 75-90 | 隔声间、减振、消声、距离衰减 | ≥35 | 厂房外 |
1、本项目固体废物鉴别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废机油、废机油桶、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废化学品包装和职工生活垃圾。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以及《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中相关规定,本项目固体废物鉴别结果汇总见表4.3-10。
表4.3-10项目固体废物鉴别结果汇总表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形态 | 种类判断 | 是否为固体废物 | |||
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 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 其他 | |||||
1 | 废机油 | 设备运行 | 液态 | √ | 是 | |||
2 | 废机油桶 | 原料包装 | 固态 | √ | 是 | |||
3 | 废滤膜 | 江水净化 | 固态 | √ | 是 | |||
4 | 污泥(废浆板) | 废水处理 | 固态 | √ | 是 | |||
5 | 废铁丝 | 物料包装 | 固态 | √ | 是 | |||
6 | 生活垃圾 | 办公生活 | 固态 | √ | 是 | |||
7 | 废化学品包装 | 物料包装 | 固态 | √ | 是 | |||
8 | 废浆板包装 | 物料包装 | 固态 | √ | 是 | |||
9 | 纸边 | 裁剪 | 固态 | √ | 是 | |||
判定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 |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以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2019),本项目工业固体废物属性判定见表4.3-11。
表4.3-11 项目工业固体废物属性判定表
序号 | 工业固废名称 | 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代码 | 主要成分 | 危险特性 |
1 | 废机油 | 是 | 900-249-08 | 废机油 | T、I |
2 | 废机油桶 | 是 | 900-041-49 | 铁桶、废机油 | T、I |
3 | 废滤膜 | 否 | / | 废滤膜 | / |
4 | 污泥(废浆板) | 否 | / | 废浆板 | / |
5 | 废铁丝 | 否 | / | 废铁丝 | / |
6 | 生活垃圾 | 否 | / | 生活垃圾 | / |
7 | 废化学品包装 | 是 | 900-041-49 | 废包装 | T、I |
8 | 废浆板包装 | 否 | / | 废包装 | / |
9 | 纸边 | 否 | / | 纸边 | / |
综上,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为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生活垃圾、废浆板包装、纸边;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
2、本项目固体废物源强核定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保部公告[2017]第 43 号)以及结合本项目主辅工程的原辅材料使用情况及生产工艺,分析各固废产生环节、主要成分及产生量主要简述如下:
1)废机油:设备维护养护产生的废机油,预计年产生量约0.2t;
2)废机油桶:机油贮存产生的废油桶,预计年产生量约0.2t;
3)废滤膜:制水过程产生的废滤膜,预计年产生量约0.8t;
4)污泥(主要成分为废浆板):各工序产生的纸浆冲洗进入污水站压滤,预计产生量约6805.06t;
5)废铁丝:浆板包装使用的铁丝,预计年产生量约0.6t;
6)废化学品包装:存放湿强剂、杀菌剂、剥离剂、粘缸剂、消泡剂产生的废弃包装物,预计年产量为0.3t;
7)废浆板包装:主要为浆板包装拆包产生的废浆板包装物,预计年产生量为3t;
8)生活垃圾:本项目新增人员1529人,年工作330天,生活垃圾产生系数按0.5kg/(人?d)计,预计新增生活垃圾252.285t/a。
9)纸边:本项目剪裁过程中会产生废纸边,预计年产生量为500t。
本项目固废源强见下表4.3-12。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见表4.3-13。
表4.3-12项目固废源强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产生工序 | 性状 | 产生量(t/a) | 分类 | 处置措施 | 排放量 (t/a) |
1 | 废机油 | 设备运行 | 液态 |
| 危险固废HW08 | 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单位处理 | 0 |
2 | 废机油桶 | 原料包装 | 固态 |
| 危险固废HW49 | 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单位处理 | 0 |
3 | 废滤膜 | 江水净化 | 固态 | 0.8 | 一般固废 | 厂家回收 | 0 |
4 | 污泥(废浆板) | 废水处理 | 固态 | 6805.06 | 一般固废 | 外售 | 0 |
5 | 废铁丝 | 物料包装 | 固态 | 0.6 | 一般固废 | 外售 | 0 |
6 | 生活垃圾 | 办公生活 | 固态 | 252.285 | 一般固废 | 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 0 |
7 | 废化学品包装 | 物料包装 | 固态 | 0.3 | 危险固废HW49 | 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单位处理 | 0 |
8 | 废浆板包装 | 物料包装 | 固态 | 3 | 一般固废 | 外售 | 0 |
9 | 纸边 | 裁剪 | 固态 | 500 | 副产品 | 通过损纸机碎浆再利用 | 0 |
合计 | 7562.445 | / | / | 0 |
4.3-13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贮存场所名称 | 危险废物名称 | 危险废物类别 | 危险废物代码 | 位置 | 占地面积 | 贮存方式 | 贮存 能力 | 贮存 周期 |
危废暂存库 | 废机油桶 | HW49 | 900-041-49 | 位于厂区北侧 | 50m2 | 堆放 | 50t | 6个月 |
废化学品包装 | HW49 | 900-041-49 | 桶装 | |||||
废机油桶 | HW08 | 900-249-08 | 桶装 |
本项目实施完成后,全厂污染物产排汇总情况见表4.4-1。
表4.4-1 项目污染物“三本帐”一览表(t/a)
种类 | 污染物 | 产生量 | 削减量 | 排放量 | |
废气 | 有组织 | 颗粒物 | 5.7024 | 4.2768 | 1.4256 |
无组织 | 颗粒物 | 0.6336 | 0 | 0.6336 | |
H2S | 0.00309 | 0.002472 | 0.000618 | ||
NH3 | 0.4091 | 0.32728 | 0.08182 | ||
废水 | 生活污水 (20182.8m3/a) | CODcr | 8.073 | 2.711 | 5.367 |
BOD5 | 6.055 | 4.279 | 1.776 | ||
SS | 6.055 | 4.445 | 1.61 | ||
NH3-N | 0.303 | 0.182 | 0.121 | ||
生产废水(3280873.658m3/a) | CODcr | 3555.72 | 2767.54 | 788.18 | |
BOD5 | 1371.583 | 1082.871 | 288.712 | ||
SS | 3178.831 | 2916.365 | 262.466 | ||
NH3-N | 44.446 | 26.667 | 17.779 | ||
固体 废物 | 一般固废 | 废滤膜 | 0.8 | 0.8 | 0 |
污泥(废浆板) | 6997.664 | 6997.664 | 0 | ||
废铁丝 | 0.6 | 0.6 | 0 | ||
生活垃圾 | 252.285 | 252.285 | 0 | ||
废浆板包装 | 3 | 3 | 0 | ||
纸边 | 500 | 500 | 0 | ||
危险固废 | 废化学品包装 | 0.3 | 0.3 | 0 | |
废机油 | 0.2 | 0.2 | 0 | ||
废机油桶 | 0.2 | 0.2 | 0 |
本项目实施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为颗粒物,水污染物有COD、NH3-N。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经采取设计及评价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处置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见表4.5-1。
表4.5-1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t/a)
类别 | 污染物 | 本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 | 建议新增总量控制指标 | 备注 |
废水 | COD | 793.547 | 793.547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平衡 |
NH3-N | 17.9 | 17.9 | ||
废气 | 颗粒物 | 1.4256 | 1.4256 | 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园区内平衡 |
固废 | 工业固废 | 0 | 0 | / |
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优化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控制,使产品的收率最大化,原材料用量最低,排放的废物最少,即物质的利用率最高。在实现最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证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应当采取如下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措施:
(1)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的原料代替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2)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
(3)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4)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低于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的污染防治技术。
本项目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制浆、造纸和后道加工等,工艺与装备先进性和节能环保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生产过程采用流水线操作,布局紧凑,不同工序可同时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并有利于污染物的集中收集处置。
(2)设备采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小。
(3)多工序实现水回用,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
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不属于该目录所列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本项目不属于《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使用的生产工艺、装备及产品均符合现行国家和安徽省要求。
①、原辅材料
项目选用的原辅材料主要为粘缸剂、剥离剂、湿强剂、浆板、杀菌剂和消泡剂等,上述原料中不含铅白、红丹、汞、砷、镉和梯等有毒物质,也不涉及剧毒化学品,符合清洁生产淘汰有毒原材料的要求。
②、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根据工程分析,本次项目耗电量32918万kwh/a,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2589-2008),本项目的综合能耗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E——企业综合能耗(吨标准煤);
es——生产活动中消耗的第S种燃动能源实物量(t或Nm3或kwh);
P——第S种燃动能源的等价值;
n——生产装置消耗的能源总数。
根据本次项目相关数据表,年产值103451万元,进行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分析。
综合能源消耗情况见表4.6-1。
表4.6-1 综合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 能源名称 | 年消耗量 | 折算系数 | 折标煤(t标煤) |
1 | 电 | 32918万KW·h/a | 1.229t/万kw·h(当量) | 40456.2 |
2 | 水 | 381.47万t/a | 0.0857kgce/m3 | 326.9 |
3 | 蒸汽 | 83.16万t/a | 108kgce/t | 89812.8 |
合计 | / | / | / | 130595.9 |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情况见表4.6-2。
表4.6-2 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 产品名称 | 年产量(万t) | 年综合能耗(t标煤) |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 | 备注 |
1 | 生活用纸 | 36 | 130595.9 | 362.77 | 当量 |
综上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耗能为362.77kgce/t,优于《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825-2015)(生活用纸)单位产品耗能限制490kgce/t和国标先进值420kgce/t。
(1)一般固废委托物资单位回收处理;
(2)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存放于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有相应危废资质单位外运处置;
(3)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所有固废均能落实处置去向,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满足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废物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建设单位计划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具体环境管理体系内容详见表4.6-3。
表4.6-3 环境管理体系一览表
序号 | 指标内容 | 项目内容 |
1 |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 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制要求 |
2 | 废物处理处置 | 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理 |
3 | 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 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员工实行持证上岗;建立设备使用维护检修管理制度;采取节能降耗减排措施,对原材料、包装材料的消耗定额管理 |
4 | 环境管理制度 |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由专人负责,制订相关环保管理体系、监测计划 |
5 | 相关方环境管理 | 购买有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等施加环保影响 |
综上所述,本项目使用清洁能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采用成熟的生产工艺,使用的原材料不涉及一类污染物/剧毒化学品;并对污染物排放采取了合理的环保治理措施;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优于国内先进水平。从定性、定量角度分析,项目总体符合清洁生产管理要求。
第5章 区域环境概况马鞍山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箭头”,马鞍山市于1956年10月建市,现总面积4042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
当涂县位于马鞍山的东南部,东与江苏省交界;西临长江,与和县隔江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及宣州市接壤;北与马鞍山市和江苏省江宁县毗连。全县总面积1399km2,南北长45km,东西宽39.2km。地处东经118°21′38″~118°52′44″,北纬31°17′26″~31°36′00″拥有长江岸线20km,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拟建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当涂经济开发区。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5.1-1。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厂址周围地貌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层属长江平原相沉积物,地形比较平坦,地面高差较小。
当涂经济开发区附近地表水体主要有长江、姑溪河、襄城河、扁担河。
(1)长江
长江自南向北偏西流经马鞍山市西部。长江马鞍山河段上起东、西梁山,下至慈湖和尚港石跋河口,主航道长约36公里,其中采石矶至慈湖河口长约16.5公里。江面最宽处达8.3公里(其中包括江心洲、泰兴洲),位于当涂县乙字河与和县姥下河口之间;江面最窄处只有880m,位于东、西梁山间。由于江心洲和小黄洲的分隔,使长江形成东西两水道。在江心洲西侧为江心洲水道,东侧为太平府水道;小黄洲东侧为人头矶水道,西侧为一小汊道。江心洲水道和人头矶水道为这段长江的主航道。江心洲水道宽阔顺直,洪水期航宽1000m以上,枯水期航宽60m,人头矶水道航宽约在800~1800m之间。大通至马鞍山河段主要支流北岸有巢湖水系入汇,南岸主要有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入汇。
长江马鞍山河段,上承芜裕河段下至新济洲河段,由于受东、西梁山和慈姥山石跋河两组节点控制,两端缩窄,中间展宽,呈藕节状,河床的深槽自江心洲尾至恒兴洲人工矶头以下3000m的部位,长约6.5km,深槽的最大深度达负50m左右(黄海高程)。长江是马鞍山市最重要的水源对全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极大。
马鞍山河段内设有马鞍山水(潮)位站。该站上游47km处有芜湖水(潮)位站,上游186km处有大通水文站,下游55km处有南京下关水文站。长江马鞍山河段汊道基本特征见表5.3-1。
表5.3-1 长江马鞍山河段汊道基本特征
项目 | 江心洲 | 小黄洲 | ||
左汊 | 右汊 | 左汊 | 右汊 | |
主、支汊 | 主 | 支 | 支 | 主 |
汊道长度(km) | 20.1 | 22.3 | 7.2 | 7.6 |
平均宽度(m) | 2300 | 600 | 590 | 1400 |
平均水深(m) | 13.2 | 9.7 | 9.8 | 28.7 |
洲长(km) | 17.4 | 28.7 | ||
最大洲宽(km) | 5.8 | 2.4 |
注:表中数据以平滩水位7米时计。
①径流、泥沙
马鞍山河段属感潮河段,水位受潮汐的影响,河段内设有水(潮)位站,上游186km处为感潮河段的末端,设有大通水文站,大通站是长江下游最后一个径流、泥沙控制站。大通站至马鞍山站河段区间入汇支流水量的综合仅占大通站的 1.2%,故马鞍山河段的来水来沙特性可引用大通站水沙统计资料。据大通站资料统计,年内最小径流量一般出现在1月份,最大流量最早发生在5月份,最迟在9月份出现。大通水文站水文泥沙特征值如下:
历年最大流量:92600m3/s(1954年8月1日);
历年最小流量:4620m3/s(1979年1月3日);
多年平均流量:28300m3/s;
历年最大含沙量:3.24kg/m3(1959年8月6日);
历年最小含沙量:0.022kg/m3(1956年2月10日);
多年平均含沙量:0.522kg/m3;
历年最大输沙量:6.78亿t(1964年);
历年最小输沙量:2.39亿t(1994年);
多年平均输沙量:4.38亿t;
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120亿m3,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1%左右,其中,7月份径流量最大,占全年径流量的14.7%,2月份径流量最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3%。径流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历年最大年径流量为13600亿m3(1954年),历年实测最小年径流量为6310亿m3(1928 年)。
②水文特征值(黄海高程)
历年最高水位:9.62m(1998年8月1日);
历年最低水位:–0.12m(1959年1月22日);
历年最高水位平均值:7.31m;
历年最低水位平均值:0.56m;
历年平均水位:3.95m;
历年最大水位变幅:8.5m(1954年);
历年平均水位变幅:6.78m;
日潮差最大:1.29m;
日潮差最小:0.11m;
日潮差平均:1.20m;
平均涨潮历时:3小时34分;
平均落潮历时:8小时28分;
当地航行基准水位:0.279m;
(2)襄城河
襄城河源于十里长山和黄梅山、龙王山,上游分两支,至银塘合为一河,再溪流注入长江,全长10km。入江口建中型闸一座,以防江水倒灌,闸内水位最高达10.8m(1983年7月6日)。襄城河主要功能为排涝和灌溉。
(3)姑溪河
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溪至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23.4km,是水阳江下游入长江的支流。全河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自小花津至商家渡,河床宽117~434m,河深0.6~5.4m,下段自芮家渡之入江河口,河床宽100~300m,河深6~10m,最深处13.1m。姑溪河实测最高水位(太平口站)12.23m(1954年8月22日),最低水位2.18,实测有记录最大流量1900m3/s(1983年7月12日),枯水期最小流量8.72m3/s,江水倒灌为235m3/s,年平均径流量128.6亿m3。水位受降雨和江水顶托、倒灌影响。姑溪河主要功能有排涝和灌溉、航运、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水源等。
(4)扁担河
扁担河全长约30km,部分河段可通小木船,河床平均宽约50m,南起永安桥泵站连接青弋江,东傍万春圩、一五圩,西靠东河圩、鸠江圩、流经军滩、罗渡、王拐、永镇、官陡、大桥、犁头尖、北到双摆渡进入长江。马鞍山市水系分布见图5.3-1。
本地区属北亚热带,属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集中,冬夏温差大,气流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平均日照时数2109.9h,多年年平均气温15.9℃,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气温约在15.8±0.5℃的范围内。年平均降雨量1004.2mm,最大降雨量1522.2mm,最小降雨量460.4mm(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254.6mm(1969年)。年平均气压 1013.3hpa,最高气压1042.8hpa(1965年12月17日),最低气压991.6hpa(1971年2月17日),最大绝对湿度41mm,最小绝对湿度0.50mm,平均相对湿度77%。冬季盛行偏北的冬季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全年盛行东风,年平均风速为3.3m/s。
厂址及周围地貌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层属长江平原相沉积物,地形比较平坦,地面高差较小,质地良好,土层深厚,无严重障碍层。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各种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当涂县农业资源丰富,有优质耕地5万hm2,盛产水稻、油菜籽、优质棉,是全国重点扶持的500个棉粮大县之一。全县有水面3万hm2,其中可养殖水面1万hm2,盛产鱼、虾、蟹、鳖等水产品,被列为安徽省沿江水产开发示范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
全县水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釜山“金脚红毛”螃蟹为古代皇室贡品。地下矿产资源,如铁、铜、金、硫、石膏、叶腊石、重晶石等含量丰富。
第6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根据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2020年06月22日公布的《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质量公报》相关数据及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数据进行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马鞍山生态环境局2020年06月22日公布的《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质量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马鞍山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在19~209之间,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的天数有51天,为良的天数有207天,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70.7%(按有效天数计算)。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浓度为42.8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4.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9.3%;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20%;二氧化氮年均值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2.7%;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为1.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17.6%;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78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2.7%;酸雨频率为3.05%,降水pH值年均值为6.06。具体详见表6.1-1。
表6.1-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μg/m3)
评价因子 | 平均时段 | 现状浓度 (μg/m3) | 标准值 (μg/m3) | 超标倍数 | 达标情况 | |
马鞍山市 | SO2 | 年均值 | 12 | 60 | 0 | 达标 |
NO2 | 年均值 | 36 | 40 | 0 | 达标 | |
PM10 | 年均值 | 68 | 70 | 0 | 达标 | |
PM2.5 | 年均值 | 42.5 | 35 | 0.21 | 不达标 | |
O3 | 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 | 178 | 160 | 0.11 | 不达标 | |
CO |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 | 1400 | 10000 | 0 | 达标 |
项目所在区域内PM2.5年均值、O3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倍数0.21、0.11,因此判定为不达标区。
为进一步摸清本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本项目产污特点,公司委托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项目所在区域SO2、NO2、TSP、PM10、NH3、H2S、臭气浓度共7项指标进行了补充监测,评价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
(1)监测因子
SO2、NO2、TSP、PM10、NH3、H2S、臭气浓度及同步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2)监测时间和频次
连续监测7天,SO2、NO2、NH3、H2S、臭气浓度,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每天4次;SO2、N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0h的采样时间,PM10的24小时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0h的采样时间,TSP的24小时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4h的采样时间。
(3)监测点位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相关要求,本次评价共设4个监测点,点位布设情况见表6.1-2和图6.1-1。
表5.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及项目一览表
序号 | 监测点名称 | 相对项目区方位 | 距离(m) | 监测项目 |
G1 | 庚家村(拆迁中) | NE | 1 | SO2、NO2、TSP、PM10、NH3、H2S、臭气浓度 |
G2 | 项目区 | / | / | |
G3 | 外滩曹家村 | W | 150 | |
G4 | 赵庄 | NW | 50 |
(4)分析方法
本项目大气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具体见表6.1-3。
表6.1-3 项目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
序号 | 监测因子 | 监测分析方法 | 方法来源 |
1 | SO2 |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HJ482-2009 |
2 | NO2 |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 HJ479-2009 |
3 | PM10 |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 HJ618-2011 |
4 | TSP |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 GB/T15432-1995 |
5 | NH3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HJ533-2009 |
6 | H2S | 环境空气硫化氢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
7 | 臭气浓度 |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GB/T14675-93 |
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4月4日-10日组织现场监测,取得连续7天有效数据,采样同时观测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有关气象资料。监测期间气象情况见表6.1-4,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分别见表6.1-5。
表6.1-4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统计表
监测日期 | 监测时段 | 天气状况 | 风向 | 风速(m/s) | 温度(℃) | 气压(kPa) |
2021年4月4日 | 0:00-24:00 | 多云 | 西北 | 1.9 | 15.6 | 102.5 |
2021年4月5日 | 0:00-24:00 | 晴 | 东 | 1.8 | 16.1 | 102.4 |
2021年4月6日 | 0:00-24:00 | 多云 | 东北 | 1.9 | 15.8 | 102.5 |
2021年4月7日 | 0:00-24:00 | 晴 | 东 | 1.5 | 17.5 | 102.2 |
2021年4月8日 | 0:00-24:00 | 晴 | 东南 | 1.8 | 17.6 | 102.4 |
2021年4月9日 | 0:00-24:00 | 多云 | 东南 | 1.9 | 15.9 | 102.6 |
2021年4月10日 | 0:00-24:00 | 晴 | 东北 | 1.9 | 16.8 | 102.4 |
(1)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式中:Si——评价因子单项标准指数;
Ci——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值,实测浓度低于检出限的按检出限一半参与评价,mg/m3;
表6.1-5 监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位 | G1庚家村上风向 | |||||||
监测日期 | 监测时间 | 二氧化硫(mg/m3) | 二氧化氮(mg/m3) | PM10(mg/m3) | 总悬浮颗粒物(mg/m3) | 氨(mg/m3) | 硫化氢(mg/m3)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2021年4月4日 | 2:00 | 0.041 | 0.041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45 | 0.04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5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6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2 | 0.034 | 0.112 | 0.167 | — | — | — | |
2021年4月5日 | 2:00 | 0.044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6 | 0.03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7 | 0.04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7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4 | 0.028 | 0.121 | 0.164 | — | — | — | |
2021年4月6日 | 2:00 | 0.054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49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2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3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5 | 0.036 | 0.115 | 0.181 | — | — | — | |
2021年4月7日 | 2:00 | 0.048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1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9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5 | 0.04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2 | 0.035 | 0.108 | 0.175 | — | — | — | |
2021年4月8日 | 2:00 | 0.058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4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9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9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0 | 0.039 | 0.110 | 0.168 | — | — | — | |
2021年4月9日 | 2:00 | 0.049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48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1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9 | 0.04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0 | 0.030 | 0.105 | 0.171 | — | — | — | |
2021年4月10日 | 2:00 | 0.056 | 0.49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61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8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4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2 | 0.029 | 0.102 | 0.165 | — | — | —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
监测点位 | G2项目所在地 | |||||||
监测日期 | 监测时间 | 二氧化硫(mg/m3) | 二氧化氮(mg/m3) | PM10(mg/m3) | 总悬浮颗粒物(mg/m3) | 氨(mg/m3) | 硫化氢(mg/m3)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2021年4月4日 | 2:00 | 0.055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1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7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1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42 | 0.031 | 0.110 | 0.184 | — | — | — | |
2021年4月5日 | 2:00 | 0.055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2 | 0.03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8 | 0.04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0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2 | 0.035 | 0.114 | 0.168 | — | — | — | |
2021年4月6日 | 2:00 | 0.048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5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5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7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41 | 0.025 | 0.105 | 0.174 | — | — | — | |
2021年4月7日 | 2:00 | 0.054 | 0.03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49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5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4 | 0.056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41 | 0.030 | 0.112 | 0.169 | — | — | — | |
2021年4月8日 | 2:00 | 0.055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8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1 | 0.03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5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40 | 0.025 | 0.105 | 0.181 | — | — | — | |
2021年4月9日 | 2:00 | 0.061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8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5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9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4 | 0.034 | 0.114 | 0.179 | — | — | — | |
2021年4月10日 | 2:00 | 0.054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5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9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1 | 0.06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8 | 0.041 | 0.102 | 0.184 | — | — | —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
监测点位 | G3外滩曹家村下风向 | |||||||
监测日期 | 监测时间 | 二氧化硫(mg/m3) | 二氧化氮(mg/m3) | PM10(mg/m3) | 总悬浮颗粒物(mg/m3) | 氨(mg/m3) | 硫化氢(mg/m3)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2021年4月4日 | 2:00 | 0.074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68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1 | 0.06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5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45 | 0.121 | 0.175 | — | — | — | |
2021年4月5日 | 2:00 | 0.079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6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4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5 | 0.060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5 | 0.044 | 0.130 | 0.181 | — | — | — | |
2021年4月6日 | 2:00 | 0.074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2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1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6 | 0.035 | 0.129 | 0.176 | — | — | — | |
2021年4月7日 | 2:00 | 0.074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8 | 0.06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5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9 | 0.034 | 0.134 | 0.181 | — | — | — | |
2021年4月8日 | 2:00 | 0.078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1 | 0.05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2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7 | 0.060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6 | 0.041 | 0.126 | 0.175 | — | — | — | |
2021年4月9日 | 2:00 | 0.074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1 | 0.05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4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35 | 0.124 | 0.168 | — | — | — | |
2021年4月10日 | 2:00 | 0.075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3 | 0.056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8 | 0.031 | 0.120 | 0.174 | — | — | —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
监测点位 | G4赵村下风向 | |||||||
监测日期 | 监测时间 | 二氧化硫(mg/m3) | 二氧化氮(mg/m3) | PM10(mg/m3) | 总悬浮颗粒物(mg/m3) | 氨(mg/m3) | 硫化氢(mg/m3)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2021年4月4日 | 2:00 | 0.065 | 0.050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4 | 0.06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5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1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41 | 0.105 | 0.162 | — | — | — | |
2021年4月5日 | 2:00 | 0.074 | 0.057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1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4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2 | 0.035 | 0.108 | 0.159 | — | — | — | |
2021年4月6日 | 2:00 | 0.071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68 | 0.06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4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2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5 | 0.041 | 0.112 | 0.164 | — | — | — | |
2021年4月7日 | 2:00 | 0.074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8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62 | 0.036 | 0.105 | 0.174 | — | — | — | |
2021年4月8日 | 2:00 | 0.068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4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6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31 | 0.111 | 0.168 | — | — | — | |
2021年4月9日 | 2:00 | 0.068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1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4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4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36 | 0.111 | 0.174 | — | — | — | |
2021年4月10日 | 2:00 | 0.077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6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8 | 0.06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61 | 0.031 | 0.104 | 0.181 | — | — | —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Coi——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标准值,mg/m3。
(2)评价标准
TSP、PM10、SO2和NO2的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H2S、NH3、臭气浓度参照《恶臭污染源排放标准》(GB14554-93)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⑶ 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统计结果见表6.1-6。
表6.1-6各污染因子评价指数表
采样点 | 项目 | 1小时平均浓度污染指数范围 | 24小时平均浓度污染指数范围 | ||
最小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最大值 | ||
庚家村G1 | SO2 | 0.041 | 0.061 | 0.030 | 0.035 |
NO2 | 0.037 | 0.059 | 0.028 | 0.039 | |
PM10 | / | / | 0.102 | 0.121 | |
TSP | / | / | 0.164 | 0.181 | |
H2S | 0.001L | 0.001L | / | / | |
NH3 | 0.01L | 0.01L | / | / | |
臭气浓度 | <10 | 10 | / | / | |
项目区G2 | SO2 | 0.048 | 0.061 | 0.032 | 0.042 |
NO2 | 0.038 | 0.062 | 0.025 | 0.041 | |
PM10 | / | / | 0.102 | 0.114 | |
TSP | / | / | 0.168 | 0.184 | |
H2S | 0.001L | 0.001L | / | / | |
NH3 | 0.01L | 0.01L | / | / | |
臭气浓度 | <10 | 10 | / | / | |
外滩曹家村G3 | SO2 | 0.065 | 0.079 | 0.051 | 0.058 |
NO2 | 0.042 | 0.061 | 0.031 | 0.045 | |
PM10 | / | / | 0.120 | 0.134 | |
TSP | / | / | 0.168 | 0.181 | |
H2S | 0.001L | 0.001L | / | / | |
NH3 | 0.01L | 0.01L | / | / | |
臭气浓度 | <10 | 10 | / | / | |
赵庄G4 | SO2 | 0.062 | 0.078 | 0.051 | 0.062 |
NO2 | 0.041 | 0.068 | 0.031 | 0.041 | |
PM10 | / | / | 0.104 | 0.112 | |
TSP | / | / | 0.159 | 0.181 | |
H2S | 0.001L | 0.001L | / | / | |
NH3 | 0.01L | 0.01L | / | / | |
臭气浓度 | <10 | 10 | / | / |
从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及评价指数来看,各监测点的污染物最大指数均小于1,各监测点SO2、NO2、TSP、PM10的监测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H2S、NH3的监测浓度均符合可以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标准,臭气浓度监测浓度满足《恶臭污染源排放标准》(GB14554-93)要求。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1)监测项目
pH、COD、BOD5、氨氮、悬浮物、总磷、石油类、水温。
(2)监测断面与测点布设
根据评价区内水域功能及水系水文特征进行现状监测断面布设。断面布置情况见表6.2-1,检测点位图见图6.1-2。
表6.2-1 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具体位置
河流名称 | 编号 | 监测点位布置 | 监测因子 | 监测断面功能 |
扁担河 | W1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上游500m | pH、COD、BOD5、氨氮、悬浮物、总磷、石油类、水温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水体 |
W2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500m | |||
W3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1500m | |||
W4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2900m |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4月4日-7日对W1-W2断面pH、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水温进行监测,连续4天,每天监测1次。
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4月4日-5日对W3-W4断面pH、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水温进行监测,连续2天,每天监测1次。
(4)监测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面水环境部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1)评价方法
采用导则中推荐的标准指数法,具体模式如下:
单项水质参数标准指数计算式:
Sij=Cij/Csj
式中:Sij——某项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
Cij——某项水质参数的实测浓度,mg/L;
Csj——某项水质参数的评价标准,mg/L。
pH值标准指数计算式:
式中:SpHj——单项水质参数pH的标准指数;
pHj——pH值实测值;
pHsd——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当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2)评价标准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受纳水体为扁担河,其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3)评价结果及分析
通过单项指数法对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监测数据见表6.2-2,评价结果如表6.2-3。
表6.2-2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监测点位 | W1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上游500m | W2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500m | W3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1500m | W4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2900m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4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55 | 7.61 | 7.59 | 7.54 |
化学需氧量(mg/L) | 19 | 22 | 20 | 18 |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4.1 | 4.6 | 3.6 | 3.2 | |
氨氮(mg/L) | 0.571 | 0.612 | 0.641 | 0.582 | |
悬浮物(mg/L) | 8 | 9 | 8 | 8 | |
总磷(mg/L) | 0.03 | 0.04 | 0.03 | 0.04 | |
石油类(mg/L) | 0.02 | 0.04 | 0.03 | 0.02 | |
水温(℃) | 12.5 | 13.4 | 12.6 | 12.7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5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41 | 7.35 | 7.45 | 7.56 |
化学需氧量(mg/L) | 19 | 21 | 21 | 19 |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3.9 | 4.1 | 3.2 | 3.5 | |
氨氮(mg/L) | 0.584 | 0.641 | 0.632 | 0.618 | |
悬浮物(mg/L) | 7 | 8 | 9 | 8 | |
总磷(mg/L) | 0.03 | 0.04 | 0.04 | 0.03 | |
石油类(mg/L) | 0.03 | 0.04 | 0.03 | 0.03 | |
水温(℃) | 13.0 | 12.5 | 13.4 | 12.9 | |
监测点位 | W1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上游500m | W2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500m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6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42 | 7.46 | ||
化学需氧量(mg/L) | 22 | 22 |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3.8 | 4.2 | |||
氨氮(mg/L) | 0.641 | 0.599 | |||
悬浮物(mg/L) | 9 | 9 | |||
总磷(mg/L) | 0.03 | 0.04 | |||
石油类(mg/L) | 0.03 | 0.03 | |||
水温(℃) | 12.8 | 12.5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7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35 | 7.41 | ||
化学需氧量(mg/L) | 19 | 22 |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3.6 | 4.2 | |||
氨氮(mg/L) | 0.627 | 0.642 | |||
悬浮物(mg/L) | 8 | 9 | |||
总磷(mg/L) | 0.04 | 0.04 | |||
石油类(mg/L) | 0.04 | 0.03 | |||
水温(℃) | 12.6 | 12.9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表6.2-3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监测时间 | 监测断面 | 监测结果 | ||||||
pH | COD | BOD5 | 氨氮 | 总磷 | 悬浮物 | 石油类 | ||
W1 | 最大值 | 7.55 | 22 | 3.9 | 0.627 | 0.04 | 9 | 0.04 |
最小值 | 7.35 | 19 | 3.6 | 0.571 | 0.03 | 7 | 0.02 | |
平均值 | 7.43 | 19.75 | 3.85 | 0.599 | 0.03 | 8 | 0.03 | |
污染指数 | 0.215 | 0.66 | 0.64 | 0.4 | 0.1 | 0.13 | 0.06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0 | 0 | |
W2 | 最大值 | 7.61 | 22 | 4.6 | 0.642 | 0.04 | 9 | 0.04 |
最小值 | 7.35 | 21 | 4.1 | 0.599 | 0.04 | 7 | 0.03 | |
平均值 | 7.46 | 21.75 | 4.28 | 0.62 | 0.04 | 8.75 | 0.035 | |
污染指数 | 0.23 | 0.725 | 0.71 | 0.41 | 0.13 | 0.15 | 0.07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0 | 0 | |
W3 | 最大值 | 7.59 | 21 | 3.6 | 0.641 | 0.04 | 9 | 0.03 |
最小值 | 7.54 | 20 | 3.2 | 0.632 | 0.03 | 8 | 0.03 | |
平均值 | 7.565 | 20.5 | 3.4 | 0.637 | 0.035 | 8.5 | 0.03 | |
污染指数 | 0.28 | 0.68 | 0.57 | 0.45 | 0.12 | 0.14 | 0.06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0 | 0 | |
W4 | 最大值 | 7.56 | 19 | 3.5 | 0.618 | 0.04 | 8 | 0.03 |
最小值 | 7.54 | 18 | 3.2 | 0.528 | 0.03 | 8 | 0.02 | |
平均值 | 7.55 | 18.5 | 3.35 | 0.573 | 0.035 | 8 | 0.025 | |
污染指数 | 0.275 | 0.62 | 0.56 | 0.38 | 0.12 | 0.13 | 0.05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0 | 0 | |
Ⅳ类标准 | 6~9 | ≤30 | ≤6 | ≤1.5 | ≤0.3 | 60 | ≤0.5 |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扁担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
评价委托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本项目厂界、声环境敏感点噪声进行了监测,具体监测情况如下。
(1)监测时间:2021年04月4日-5日。
(2)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
(3)监测频次: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夜间各监测一次。
(4)监测点位:根据本项目声源特点及评价区环境特征,分别在项目厂区东、南、西、北边界各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点位情况详见表6.3-1及图6.1-1。
(5)采样分析方法:噪声监测方法按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表5.3-1 声环境质量监测布点情况表
测点编号 | 测点名称 | 测点位置 | 监测项目 |
N1 | 东厂界 | 厂界外1m处 | 等效连续A声级 |
N2 | 南厂界 | ||
N3 | 西厂界 | ||
N4 | 北厂界 | ||
N5 | 外滩曹家村 | 150 | |
N6 | 赵庄 | 50 | |
N7 | 庚家村 | 1 | |
N8 | 张家村 | 1 |
(1)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比较法进行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评价结果分析
噪声监测结果详见表6.3-2。
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本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敏感点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表6.3-2 噪声环境质量检测现状
声校准仪型号 | AWA6021A | 声校准仪编号 | AHSDP-YQ-150 | 校准结果 | 93.8 | ||
监测时间 | 2021年4月4日 | ||||||
编号 | 点位 | 昼间Leq dB(A) | 夜间Leq dB(A) | ||||
N1 | 东厂界 | 55 | 44 | ||||
N2 | 南厂界 | 54 | 45 | ||||
N3 | 西厂界 | 54 | 44 | ||||
N4 | 北厂界 | 53 | 44 | ||||
N5 | 敏感点1 | 52 | 41 | ||||
N6 | 敏感点2 | 52 | 42 | ||||
N7 | 敏感点3 | 51 | 41 | ||||
N8 | 敏感点4 | 52 | 43 | ||||
监测时间 | 2021年4月5日 | ||||||
编号 | 点位 | 昼间Leq dB(A) | 夜间Leq dB(A) | ||||
N1 | 东厂界 | 54 | 45 | ||||
N2 | 南厂界 | 53 | 44 | ||||
N3 | 西厂界 | 54 | 44 | ||||
N4 | 北厂界 | 55 | 43 | ||||
N5 | 敏感点1 | 51 | 42 | ||||
N6 | 敏感点2 | 50 | 41 | ||||
N7 | 敏感点3 | 52 | 40 | ||||
N8 | 敏感点4 | 52 | 41 |
评价委托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统计结果详见下表6.4-1,监测点位见图6.1-1。
(1)监测日期:2021年4月4日-5日;
(2)监测布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共设3个监测点;
(3)监测因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氯化物、氰化物、砷、Hg、铬(六价)、铅、氟化物、镉、铁、锰、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3)监测频率:监测两天,每天采样一次;
(4)监测及分析方法: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由表6.4-1,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因此项目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
表6.4-1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
监测点位 | D1项目厂区上游 | D2项目厂区 | D3项目厂区下游 | D4项目厂区下游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4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41 | 7.25 | 7.35 | 7.25 |
氨氮(mg/L) | 0.111 | 0.124 | 0.108 | 0.115 | |
钾(mg/L) | 38.1 | 36.5 | 34.9 | 35.1 | |
钠(mg/L) | 29.1 | 32.2 | 34.6 | 30.1 | |
钙(mg/L) | 24.2 | 28.2 | 26.4 | 31.2 | |
镁(mg/L) | 30.2 | 25.5 | 32.1 | 33.1 | |
铁(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锰(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铅(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镉(mg/L) | 0.001L | 0.001L | 0.001L | 0.001L | |
Cl-(mg/L) | 37.1 | 35.2 | 36.2 | 39.5 | |
SO42-(mg/L) | 35.2 | 34.2 | 36.2 | 32.5 | |
CO32-(mg/L)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HCO3-(mg/L) | 121 | 125 | 130 | 125 | |
硝酸盐(mg/L) | 4.12 | 3.56 | 4.24 | 3.29 | |
亚硝酸盐(mg/L) | 0.018 | 0.017 | 0.016 | 0.018 | |
氟化物(mg/L) | 0.74 | 0.69 | 0.75 | 0.71 | |
氯化物(mg/L) | 38.5 | 36.4 | 35.6 | 40.1 | |
硫酸盐(mg/L) | 36.1 | 33.9 | 36.4 | 33.9 | |
挥发酚(mg/L) | 0.0003L | 0.0003L | 0.0003L | 0.0003L | |
氰化物(mg/L) | 0.002L | 0.002L | 0.002L | 0.002L | |
砷(μg/L) | 0.3L | 0.3L | 0.3L | 0.3L | |
汞(μg/L) | 0.04L | 0.04L | 0.04L | 0.04L | |
六价铬(mg/L) | 0.004L | 0.004L | 0.004L | 0.004L | |
总硬度(mg/L) | 134 | 131 | 125 | 129 | |
溶解性总固体(mg/L) | 425 | 415 | 421 | 419 |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1.4 | 1.3 | 1.4 | 1.2 | |
总大肠菌群(MPN/L) | 20L | 20L | 20L | 20L | |
细菌总数(CFU/ml) | 60 | 50 | 50 | 40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5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35 | 7.41 | 7.33 | 7.29 |
氨氮(mg/L) | 0.125 | 0.116 | 0.134 | 0.110 | |
钾(mg/L) | 39.2 | 35.6 | 36.9 | 33.9 | |
钠(mg/L) | 28.7 | 31.5 | 32.6 | 31.9 | |
钙(mg/L) | 26.4 | 29.1 | 25.6 | 34.2 | |
镁(mg/L) | 34.2 | 33.6 | 32.2 | 33.1 | |
铁(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锰(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铅(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镉(mg/L) | 0.001L | 0.001L | 0.001L | 0.001L | |
Cl-(mg/L) | 36.9 | 35.2 | 34.6 | 36.7 | |
SO42-(mg/L) | 36.4 | 37.2 | 36.6 | 34.2 | |
CO32-(mg/L)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HCO3-(mg/L) | 131 | 125 | 125 | 128 | |
硝酸盐(mg/L) | 4.24 | 3.55 | 4.14 | 4.09 | |
亚硝酸盐(mg/L) | 0.019 | 0.018 | 0.017 | 0.018 | |
氟化物(mg/L) | 0.75 | 0.68 | 0.74 | 0.72 | |
氯化物(mg/L) | 37.1 | 36.1 | 35.5 | 37.1 | |
硫酸盐(mg/L) | 37.5 | 38.0 | 37.1 | 35.2 | |
挥发酚(mg/L) | 0.0003L | 0.0003L | 0.0003L | 0.0003L | |
氰化物(mg/L) | 0.002L | 0.002L | 0.002L | 0.002L | |
砷(μg/L) | 0.3L | 0.3L | 0.3L | 0.3L | |
汞(μg/L) | 0.04L | 0.04L | 0.04L | 0.04L | |
六价铬(mg/L) | 0.004L | 0.004L | 0.004L | 0.004L | |
总硬度(mg/L) | 129 | 134 | 125 | 141 | |
溶解性总固体(mg/L) | 421 | 430 | 415 | 429 |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1.3 | 1.2 | 1.3 | 1.4 | |
总大肠菌群(MPN/L) | 20L | 20L | 20L | 20L | |
细菌总数(CFU/ml) | 50 | 60 | 40 | 40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地下水中各监测因子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中对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要求,布点应充分反映建设项目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土壤环境现状,并结合污染物的影响形式对布点进行优化。本项目为污染影响型二级评价项目,根据《导则》表6要求,应在项目占地范围内布设3个柱状样点和1个表层样点,在占地范围外(周边0.2km范围内)布设2个表层样点。
本项目土壤监测设置6个点位,具体见表6.5-1,具体位置见图6.1-1。
表6.5-1 土壤监测点位及环境描述
监测点位 | 采样深度 | 环境描述 | |
T1 | 0-0.5m、0.5-1.5m、1.5-3m、3-6m | 位于造纸生产线下方 | 占地范围内3个柱状点 |
T2 | 0-0.5m、0.5-1.5m、1.5-3m、3-6m | 位于造纸生产线下方 | |
T3 | 0-0.5m、0.5-1.5m、1.5-3m、3-6m | 位于污水处理站下方 | |
T4 | 0-0.5m | 位于厂区西侧 | 占地范围内1个表层样点 |
T5 | 0-0.5m | 位于厂区外东北侧 | 占地范围外1个表层样点 |
T6 | 0-0.5m | 位于厂区西侧 | 占地范围外1个表层样点 |
(1)监测因子
本项目监测因子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选为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 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石油烃。
(2)采样时间:2021年4月4日。
(3)采样方法: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6.1中规定采集表层土。
(4)分析方法
具体分析方法见表6.5-2。
表6.5-2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 检测项目 | 分析方法 | 方法依据 | 检出限 |
1 | 铜 |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491-2019 | 1mg/kg |
2 | 镍 | 3mg/kg | ||
3 | 铅 |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1-1997 | 0.1 mg/kg |
4 | 六价铬 |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1082-2019 | 0.5mg/kg |
5 | 镉 |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17141-1997 | 0.01 mg/kg |
6 | 汞 |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 GB/T22105.1-2008 | 0.002mg/kg |
7 | 砷 |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 GB/T22105.2-2008 | 0.01 mg/kg |
8 | 氯甲烷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2015 | 3μg/kg |
9 | 苯胺 | 半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2017 | 0.01mg/kg |
10 | 硝基苯 | 0.09mg/kg | ||
11 | 2-氯酚 | 0.06mg/kg | ||
12 | 苯并[a]蒽 | 0.1mg/kg | ||
13 | 苯并[a]芘 | 0.1mg/kg | ||
14 | 苯并[b]荧蒽 | 0.2mg/kg | ||
15 | 苯并[k]荧蒽 | 0.1mg/kg | ||
16 | ? | 0.1mg/kg | ||
17 | 二苯并[a,h]蒽 | 0.1mg/kg | ||
18 | 茚[1,2,3-cd]芘 | 0.1mg/kg | ||
19 | 萘 | 0.09mg/kg | ||
20 | 1,2-二氯苯 | 0.02mg/kg | ||
21 | 1,4-二氯苯 | 0.008mg/kg | ||
22 | 四氯化碳 |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2015 | 0.03mg/kg |
23 | 氯仿 | 0.02mg/kg | ||
24 | 1,1-二氯乙烷 | 0.02mg/kg | ||
25 | 1,2-二氯乙烷 | 0.01mg/kg | ||
26 | 1,1-二氯乙烯 | 0.01mg/kg | ||
27 | 顺-1,2-二氯乙烯 | 0.008mg/kg | ||
28 | 反-1,2-二氯乙烯 | 0.02mg/kg | ||
29 | 二氯甲烷 | 0.02mg/kg | ||
30 | 1,2-二氯丙烷 | 0.008mg/kg | ||
31 | 1,1,1,2-四氯乙烷 | 0.02mg/kg | ||
32 | 1,1,2,2-四氯乙烷 | 0.02mg/kg | ||
33 | 四氯乙烯 | 0.02mg/kg | ||
34 | 1,1,1-三氯乙烷 | 0.02mg/kg | ||
35 | 1,1,2-三氯乙烷 | 0.02mg/kg | ||
36 | 三氯乙烯 | 0.009mg/kg | ||
37 | 1,2,3-三氯丙烷 | 0.02mg/kg | ||
38 | 氯乙烯 | 0.02mg/kg | ||
39 | 苯 | 0.01mg/kg | ||
40 | 氯苯 | 0.005mg/kg | ||
41 | 乙苯 | 0.006mg/kg | ||
42 | 苯乙烯 | 0.02mg/kg | ||
43 | 甲苯 | 0.006mg/kg | ||
44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 0.009mg/kg | ||
45 | 邻二甲苯 | 0.02mg/kg | ||
46 | 石油烃(C10-C40) |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1021-2019 | 6mg/kg |
47 | pH | 便携式pH计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 | — |
土壤pH的测定 电位法 | HJ962-2018 | — | ||
备注 | 序号4、8-46因子委托浙江华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资质证书号:161112051876 |
(5)监测数据
项目所在厂区内及附近的土壤监测数据见表6.5-3。
表6.5-3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 厂区内T1 | 厂区内T4 | ||||
监测深度(cm) | 25 | 100 | 200 | 400 | 20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4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56 | 7.55 | 7.81 | 8.01 | 7.32 |
砷(mg/kg) | 7.12 | 5.62 | 7.41 | 6.11 | 5.77 | |
镉(mg/kg) | 1.11 | 1.05 | 1.15 | 1.20 | 1.08 | |
铜(mg/kg) | 56 | 55 | 54 | 56 | 49 | |
铅(mg/kg) | 56 | 55 | 54 | 55 | 58 | |
汞(mg/kg) | 0.971 | 1.01 | 0.945 | 0.923 | 0.956 | |
镍(mg/kg) | 58 | 62 | 58 | 55 | 54 | |
六价铬(mg/kg) | 0.5L | 0.5L | 0.5L | 0.5L | 0.5L | |
四氯化碳 (mg/kg)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
氯仿(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甲烷 (μg/kg) | 3L | 3L | 3L | 3L | 3L | |
1,1-二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乙烷(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1,1-二氯乙烯 (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顺-1,2-二氯乙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反-1,2-二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二氯甲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丙烷(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1,1,1,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四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1-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三氯乙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1,2,3-三氯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苯(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氯苯 (mg/kg)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
1,2-二氯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4-二氯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乙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甲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邻二甲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硝基苯(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苯胺(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2-氯酚(mg/kg)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
苯并[a]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a]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b]荧蒽(mg/kg) | 0.2L | 0.2L | 0.2L | 0.2L | 0.2L | |
苯并[k]荧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二苯并[a, h]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茚并[1,2,3-cd]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萘(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监测点位 | 厂区内T2 | 上风向T5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8.15 | 7.85 | 8.08 | 7.63 | 7.56 |
砷(mg/kg) | 7.85 | 7.21 | 6.85 | 7.23 | 6.52 | |
镉(mg/kg) | 0.95 | 1.12 | 1.05 | 0.98 | 1.10 | |
铜(mg/kg) | 58 | 55 | 56 | 57 | 55 | |
铅(mg/kg) | 56 | 57 | 56 | 55 | 54 | |
汞(mg/kg) | 1.01 | 0.914 | 1.12 | 1.05 | 1.08 | |
镍(mg/kg) | 56 | 58 | 56 | 54 | 55 | |
六价铬(mg/kg) | 0.5L | 0.5L | 0.5L | 0.5L | 0.5L | |
四氯化碳 (mg/kg)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
氯仿(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甲烷 (μg/kg) | 3L | 3L | 3L | 3L | 3L | |
1,1-二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乙烷(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1,1-二氯乙烯 (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顺-1,2-二氯乙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反-1,2-二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二氯甲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丙烷(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1,1,1,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四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1-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三氯乙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1,2,3-三氯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苯(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氯苯 (mg/kg)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
1,2-二氯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4-二氯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乙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甲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邻二甲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硝基苯(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苯胺(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2-氯酚(mg/kg)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
苯并[a]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a]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b]荧蒽(mg/kg) | 0.2L | 0.2L | 0.2L | 0.2L | 0.2L | |
苯并[k]荧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二苯并[a, h]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茚并[1,2,3-cd]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萘(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监测点位 | 厂区内T3 | 下风向T6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65 | 7.52 | 7.49 | 7.55 | 6.15 |
砷(mg/kg) | 5.62 | 6.85 | 7.01 | 6.85 | 6.52 | |
镉(mg/kg) | 1.21 | 0.95 | 1.15 | 1.18 | 0.95 | |
铜(mg/kg) | 56 | 58 | 56 | 55 | 56 | |
铅(mg/kg) | 54 | 56 | 55 | 54 | 49 | |
汞(mg/kg) | 0.987 | 0.925 | 0.971 | 0.977 | 0.845 | |
镍(mg/kg) | 58 | 55 | 56 | 57 | 55 | |
六价铬(mg/kg) | 0.5L | 0.5L | 0.5L | 0.5L | 0.5L | |
四氯化碳 (mg/kg)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
氯仿(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甲烷 (μg/kg) | 3L | 3L | 3L | 3L | 3L | |
1,1-二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乙烷(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1,1-二氯乙烯 (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顺-1,2-二氯乙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反-1,2-二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二氯甲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丙烷(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1,1,1,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四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1-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三氯乙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1,2,3-三氯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苯(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氯苯 (mg/kg)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
1,2-二氯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4-二氯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乙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甲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邻二甲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硝基苯(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苯胺(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2-氯酚(mg/kg)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
苯并[a]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a]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b]荧蒽(mg/kg) | 0.2L | 0.2L | 0.2L | 0.2L | 0.2L | |
苯并[k]荧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二苯并[a, h]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茚并[1,2,3-cd]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萘(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从表6.5-3可以看出,监测结果表明,工业场地内监测点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二类用地标准值,工业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1)环境空气:根据马鞍山生态环境局2020年06月22日公布的《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质量公报》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区域内PM2.5年均值、O3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倍数0.21、0.11,因此判定为不达标区。
(2)地表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扁担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
(3)厂界声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本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敏感点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4)地下水: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地下水中各监测因子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5)土壤:项目所在区域各采样点土壤中的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筛选值的第二类用地标准值,项目所在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第7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启动建设后,将经历开挖土方、桩基础、结构、装修等作业。施工期间将产生水污染、扬尘、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项目施工建设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并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本章将对这些污染及其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施工期间,生产废水包括开挖、钻孔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及清洗用水。根据有关资料,车辆清洗废水中油类浓度达10~15mg/L。此外,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BOD、COD和悬浮物,其浓度一般为150mg/L、300mg/L和150mg/L。
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量很小,但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外排,对周围的地表水环境会造成污染。评价认为,施工期间采取如下污染控制措施,则对周围地表水体基本无影响。
污染源主要来自土地平整、地基处理、土方开挖或运输、建筑垃圾堆积、物料运输产生的粉尘及二次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燃料废气和工地食堂厨房烹饪产生的油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总碳氢化合物等。
本项目桩基施工采用静力压桩机,与传统的沉入桩中的锤击法(一般距声源5m处声级100~110dB(A))相比,静力压桩施工方法产生的噪声声级明显较小(一般距声源5m处声级75dB(A))。
项目施工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夯锤、电锤、电锯等。
这些机械设备在作业时的噪声值均在70dB(A)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5dB(A)。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强大多为不连续性噪声,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此外,混凝土搅拌车和混凝土振捣器作业时产生的噪声源强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施工时连续不断浇注,影响时间长,施工作业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有一定影响。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附录A中“表A.2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以及《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马大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篇“噪声源”章节2.6“建筑施工机械噪声”中的数据,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见表7.2-1。
表7.2-1 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 单位:dB(A)
施工设备名称 | 距声源5m | 距声源10m | 施工设备名称 | 距声源5m | 距声源10m |
液压挖掘机 | 82~92 | 78~88 | 振动夯锤 | 92~100 | 86~94 |
电动挖掘机 | 80~86 | 75~83 | 电锤 | 100~105 | 95~99 |
轮式装载机 | 90~95 | 85~91 | 空压机 | 88~92 | 83~88 |
推土机 | 83~88 | 80~85 | 风镐 | 88~92 | 83~87 |
移动式发电机 | 95~102 | 90~98 | 混凝土输送泵 | 88~95 | 84~90 |
各类压路机 | 80~90 | 76~86 | 商砼搅拌车 | 85~90 | 80~85 |
重型运输车 | 82~90 | 78~86 | 混凝土振捣器 | 80~88 | 75~84 |
木工电锯 | 93~99 | 90~95 | 云石机、角磨机 | 90~96 | 84~90 |
静力压桩机 | 72~78 | 66~72 | 工程钻机 | 70~75 | 65~70 |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渣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施工渣土和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挖掘的土石方、废建材(如砂石、混凝土、木材、废砖等)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等,基本无毒性,有害程度低,为一般废物,但处置不当,也会产生二次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
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弃的各种生活用品以及饮食垃圾。若不及时清运处理,则会腐烂变质、滋生苍蝇蚊虫、产生恶臭以及传染疾病等,从而给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泥浆的废水;同时,施工使用的挖掘机械、运输机械和其它辅助机械等在作业和维修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油料外溢、渗漏;建筑材料的堆放,会由于暴雨冲刷等途径进入下水道;在场地清理、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堆土和渣土,由于地表裸露等原因,无论是正常排水还是在降雨条件下,废水含泥砂量均较大,直接进入下水道可能对下水管道造成堵塞、排水不畅。
对施工泥浆水应根据产生量设置不同规模的简易沉淀池,泥浆水经三级沉淀分离后上清液可作为一般废水排入市政管网,同时施工单位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施工废水的产生;此外,凡有机油滴漏的施工机械,滴漏点需备有收集装置以防漏油污染地坪。
为避免周边河道水质的进一步恶化,须严格执行地块内的污水纳管排放制度,不得随便向水中丢弃杂物和排放废水,以保护水景环境。具体保护措施如下:
(1)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区应建有排水明沟,施工区内的喷淋水、清洗水、雨水等排水应排入事先设计的排水明沟;
(2)散料堆场四周用石块或水泥砌块堆出高50cm的防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等;
(3)同时,加强建设期施工场地的水污染防止措施,要求废水不得排入周边河道。
(4)加强管理,应注意施工废水不可任意直接排放。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
(5)施工现场必须建沉淀池、排水沟等临时性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产生的泥浆水,必须经沉淀池澄清后综合利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可依托马鞍山市威马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生活设施,则产生的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其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排放污水管网;
(6)检修、清洗施工机械和车辆必须定点,场地须有防渗地坪,并将清洗、检修水收集后经沉淀后综合利用。
1、施工期扬尘分析及防治措施
(1)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产生主要有以几种施工过程:
① 土方的挖掘、堆放、回填和清运过程造成扬尘;
② 建筑材料如水泥、石灰、砂子等在装卸、运输、堆放、搅拌过程造成的扬尘;
③ 各种运输车辆行驶往来造成的地面扬尘。
④ 施工垃圾的堆放和清运过程造成的扬尘。
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堆放以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2.38m/s时,建筑工地内TSP浓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2~2.5倍,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50m,被影响地区的TSP浓度平均值为0.49mg/m3左右,相当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规定值的4倍。当有围拦维护时,同等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40%。当风速大于5m/s时,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部分区域的TSP浓度可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且随着风速的增加,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扬尘的产尘除与风力的大小有关外,与其它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本项目区域降雨量较为丰沛,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扬尘的产生。当车辆运输经过时产生扬尘会形成一条污染带,这种影响时间较短,影响范围较小。但施工现场扬尘对施工人员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2)防治对策
为控制扬尘污染,应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① 在厂区边界设置围墙,四周设置围墙后对施工扬尘的控制相对于无围墙时有明显的改善。
② 在厂区运输道路路面和施工场区洒水,干旱、多风天气可增加洒水次数,以保持路面和空气的湿润,减少起尘量。建筑渣土及时清运。
③ 运输土料等车辆不能超载过量,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撒落。在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时要限速行驶,车速以不超过10km/h为宜,并且运输流量也适当控制,以减少道路扬尘。
④ 合理按排施工计划,根据厂区总平面布局情况,可以对厂址局部进行绿化,改善生态景观的同时,也可减轻扬尘的环境影响。
⑤ 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对可能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禁止露天堆放(可临时利用现有生产厂房),尽量减少搬运环节。
2、施工期各种燃油机械的废气释放、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分析及防治措施
(1)影响分析
燃油机械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及碳氢化合物(CmHn)等。根据有关单位在市政施工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氮氧化物(NOx)的浓度可达150μg/m3,其影响范围在下风向200m以内的范围。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及施工区局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项目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2)防治对策
为尽可能减轻施工废气产生的污染,降低其对施工人员和施工区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 加强对施工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严禁使用超期服役和尾气超标排放的车辆。
② 对施工进度及进入厂区的车流量进行合理规划,防止施工现场车流量过大。
③ 使用优质燃油,减少机械和车辆有害气体排放。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即昼间不高于70dB(A),夜间不高于55dB(A)。来管理施工,控制施工场界噪声。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免夜间施工,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果施工需要确实不能避免夜间施工的,应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夜间施工,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噪声对项目基地周围环境的影响将明显减轻。
(1)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应进行必要的分类,以便回收可以二次利用的废弃物,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至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处置,避免任意堆弃影响土地利用及造成二次污染。
(2)回填土应尽量采用本工程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土方和适合的建筑垃圾,以减少垃圾清运量。
(3)生活垃圾应袋装,统一收集后送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安全处置。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及扬尘的污染主要局限于厂区范围内;施工机械噪声对场界外居民基本不产生影响;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泥浆水及少量含油废水,处置不当将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固体废弃物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渣土,处置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或影响土地利用等,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评价针对项目施工期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污染防治措施。评价认为,这些措施若能得到有效落实,施工阶段对厂区周边的环境影响范围很小,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8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马鞍山市位于北亚热带,属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春季和初夏南太平洋高压强盛,北方南下冷空气较弱,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进退往复,形成清明前后连绵阴雨和初夏时的梅雨。
夏季,常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控制,出现炎热的高温天气,从低空到地面均受低压控制,天气都不稳定,垂直对流强盛,有利大气污染物的迅速扩散和稀释。仲夏,初秋台风在东南沿海一带登陆或北上,携带大量暴雨对本地区影响甚大,虽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降解,但破坏性较大,如遇长江汛期和大潮则威胁更大。
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来自大陆内地的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雨量稀少,每当西北高压槽控制即寒潮天气,气温下降,风力增强,也有利大气污染物扩散输送。而在寒潮间隙期间,天气稳定,常伴有厚层强辐射逆温发育,对污染物扩散较为不利。
1、太阳辐射
一年中,夏至日的日照时数长达14小时,为全年日照最多的一天;冬至日照时数最少,为10小时。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为48%。3、4月份多阴雨天气,日照百分率最小,只有41%;8月份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多晴热天气,日照百分率最大,为59%。日照百分率最高的年份是l970年,为53%;最高的月份是1979年10月,为85%。日照百分率最低的年份是1970年、1975年和1980年,只有42%;最低的月份是1977年1月和1980年3月,只有19%。马鞍山市太阳高度角在夏至日这一天达到最大值,为81.8度,冬至日这一天达到最小值,为34.9度。根据多年的测量统计,常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7.2千卡/平方厘米,最多年份(1966年)达125 .3千卡/平方厘米,最少年份(1985年)是107.0千卡/平方厘米。
2、日照
马鞍山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109.9小时,最多年达2378.6小时(1966年),最少年为1800.2小时(1985年)。光照资源较上海、南京丰富,日照时数全年比上海多200小时,比南京多80个小时。历年各个月的日照时数统计平均值,2月份最少,8月份最多。
3、气温
马鞍山市近25年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最高气温16.8℃( 1961年),年平均最低气温15℃(1980年),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气温约在15.8士0.5℃的范围之内。一年内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值(即气温的年较差)历年平均统计值为25.7。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1967年,达29. 7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1980年,为23.6℃。
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即气温日较差),历年平均值为8℃,最大为17.8℃,最小为1.4℃。马鞍山地区冬暖气团变化较为剧烈,春秋两季气温日较差较显著,其中4月和10月的气温较差最突出,平均约8.8℃左右。7月份,因处在单一的副热带气团控制下,冷气团较少出现,气温高而变化较小,气温日较差7.2℃,为年变化最小月份。
马鞍山市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负13.0℃,出现在1959年2月5日。从1960~1984年的25年中,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为负8.0℃。在25年中,极端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负8.0℃的年份约占44%,即寒冬年份约两年一遇。全年中,气温最低的日期多出现在1、2月份。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出现在1959年8月23日。从1959~1984年的26年中,平均极端最高气温为37.2℃。出现极端最高气温小于或等于37.2℃的年份,约占38.5%。93%的酷署天气(极端最高气温35℃以上)出现在7、8两个月内。
4、气压
马鞍山市历年气压的平均值为1014.0毫巴;最高值达1044.3毫巴(1970年1月6日),最低值为990.7毫巴(1969年8月2日)。一天之中,最高气压一般出现在上午11时前后,最低气压一般出现在下午5时左右。一年之中12月份的气压最高,7月份的气压最低。
5、风向、风速
马鞍山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之中,风向随季节的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据历年观察统计,市区的主导风向是东风。在不同季节,风向略有差异。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特别在7月份以西南风为主,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历年平均风速为2.38米/秒。最大风速达20米/秒,分别为北风、北偏东风、东偏北风。
6、基本气象要素统计
春季 3月16日-5月20日 夏季 5月21日-9月20日
秋季 9月21日-11月20日 冬季 11月21日-次年3月15日
气温年平均气温 17.45℃ 极端最高气温 41.1℃
极端最低气温 -13.0℃ 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E,12.91%
年平均风速 2.38m/s 年静风频率 25.60%
年平均日照 2109.9h 年平均无霜期 248d
年平均降雨天数 102d 年平均降雨量 1111.5mm
年平均气压 1014.7mbar 年相对湿度 77%
7、风向和风频
各季及全年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8.1-1、8.1-2。从风向频率玫瑰图可知,常年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年风向、风速统计见表8.1-1。
表7.1-1 年风向、风速统计表
风向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风向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N | 3.57 | 2.37 | S | 2.45 | 2.07 |
NNE | 3.52 | 2.53 | SSW | 2.67 | 2.36 |
NE | 4.48 | 2.52 | SW | 3.61 | 2.25 |
ENE | 8.12 | 2.30 | WSW | 2.56 | 2.41 |
E | 12.91 | 2.39 | W | 2.53 | 2.68 |
ESE | 7.98 | 2.43 | WNW | 2.92 | 2.89 |
SE | 6.04 | 2.13 | NW | 3.48 | 2.68 |
SSE | 3.24 | 2.14 | NNW | 4.41 | 2.51 |
C | 25.60 |
图8.1-1马鞍山年、季风向频率玫瑰图
图8.1-2马鞍山年、季风速频率玫瑰图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造纸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H2S、NH3和臭气浓度。有组织废气排放源强见表8.1-2。正常情况无组织排放废气排放情况见表8.1-3所示。非正常情况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排放情况见表8.1-4所示。
表8.1-2有组织废气正常排放源强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 |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o) | 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 | 排气筒参数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速率 | 单位 | ||||
经度 | 纬度 | 高度 (m) | 内径 (m) | 温度 (℃) | 流速 (m/s) | |||||
DA001 | 118.422721 | 31.527406 | 8.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2 | 118.42227 | 31.526929 | 7.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3 | 118.421801 | 31.526776 | 7.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4 | 118.421476 | 31.526499 | 9.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5 | 118.422577 | 31.526652 | 7.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6 | 118.421638 | 31.526037 | 8.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7 | 118.421584 | 31.52533 | 6.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8 | 118.421079 | 31.525776 | 9.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9 | 118.420592 | 31.525437 | 9.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10 | 118.420195 | 31.525145 | 9.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11 | 118.419901 | 31.524778 | 6.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12 | 118.420347 | 31.52438 | 6.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表8.1-3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强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 | 海拔高度(m) | 矩形面源 | 污染物 | 排放速率 | 单位 | ||
长度 (m) | 宽度 (m) | 有效高度(m) | |||||
1#造纸车间 | 8 | 186 | 50 | 15 | 颗粒物 | 0.0134 | kg/h |
2#造纸车间 | 8 | 186 | 98 | 15 | 颗粒物 | 0.0268 | kg/h |
3#造纸车间 | 7 | 186 | 145 | 15 | 颗粒物 | 0.0402 | kg/h |
污水处理站 | 9 | 50 | 30 | 1 | H2S | 0.000046 | kg/h |
NH3 | 0.0006 | kg/h |
表8.1-4非正常情况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强一览表
非正常工况 | 检测口 | 污染物 | 处理效率 | 污染物排放情况 | 标准 | 达标情况 | ||
速率 (kg/h) | 浓度 (mg/m3) | 速率 (kg/h) | 浓度 (mg/m3) | |||||
水幕除尘装置损坏或未开启 | DA001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DA002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3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4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5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6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7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8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9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0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1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2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评价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1、Pmax及D10%的确定
评价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定义如下: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
2、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具体见表8.1-5。
表8.1-5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
一级评价 | Pmax≥10% |
二级评价 | 1%≤Pmax<10% |
三级评价 | Pmax<1% |
3、污染物评价标准
污染物评价标准和来源见表8.1-6。
表7.1-6污染物评价标准
污染物名称 | 功能区 | 取值时间 | 标准值(μg/m3) | 标准来源 |
PM10 | 二类限区 | 日均 | 150.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TSP | 二类限区 | 日均 | 300.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NH3 | 二类限区 | 一小时 | 200.0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 2.2-2018 附录D |
H2S | 二类限区 | 一小时 | 10.0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 2.2-2018 附录D |
4、估算模型参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可采用估算模型估算各污染源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本次预测采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AERSCREEN,确定本次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二级,估算模式所用参数见表8.1-7。
表8.1-7估算模型参数表
参数 | 取值 | ||
城市/农村选项 | 城市/农村 | 城市 | |
人口数(城市人口数) | 476000 | ||
最高环境温度/℃ | 42 | ||
最低环境温度/℃ | -13.7 | ||
土地利用类型 | 城市 | ||
区域湿度条件 | 潮湿 | ||
是否考虑地形 | 考虑地形 | 是 | |
地形数据分辨率/m | 90 | ||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 考虑岸线熏烟 | 否 | |
岸线距离/m | / | ||
岸线方向/° | / |
5、估算预测内容
(1)预测因子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筛选本次估算预测因子为颗粒物、NH3、H2S。
(2)预测内容
正常工况下点、面源排放的污染物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及其出现的距离;
计算本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
(3)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覆盖评价范围,即为以污染源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方形区域。
6、估算预测结果及评价
本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表8.1-8。
表8.1-8正常条件下废气估算预测结果
污染源名称 | 评价因子 | 评价标准(μg/m3) | Cmax(μg/m3) | Pmax(%) | D10%(m) |
DA001 | PM10 | 450.0 | 3.7624 | 0.8361 | / |
DA002 | PM10 | 450.0 | 3.7624 | 0.8361 | / |
DA003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4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5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6 | PM10 | 450.0 | 3.7784 | 0.8396 | / |
DA007 | PM10 | 450.0 | 3.7784 | 0.8396 | / |
DA008 | PM10 | 450.0 | 3.7665 | 0.8370 | / |
DA009 | PM10 | 450.0 | 3.7665 | 0.8370 | / |
DA010 | PM10 | 450.0 | 3.7770 | 0.8393 | / |
DA011 | PM10 | 450.0 | 3.7772 | 0.8394 | / |
DA012 | PM10 | 450.0 | 3.7636 | 0.8364 | / |
1#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4.1380 | 0.4598 | / |
2#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5.2992 | 0.5888 | / |
3#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5.9996 | 0.6666 | / |
污水处理站 | H2S | 10.0 | 0.2782 | 2.7815 | / |
NH3 | 200.0 | 3.6280 | 1.8140 | / |
本项目Pmax最大值出现为矩形面源排放的H2SPmax值为2.7815%,Cmax为0.2782μ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可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仅对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本项目计算数据见表8.1-9、8.1-10、8.1-11、8.1-12。
表8.1-9 造纸车间污染源计算结果
下风向距离 | 1#造纸车间 | 2#造纸车间 | 3#造纸车间 | |||
TSP浓度(μg/m3) | TSP占标率(%) | TSP浓度(μg/m3) | TSP占标率(%) | TSP浓度(μg/m3) | TSP占标率(%) | |
50.0 | 3.1221 | 0.3469 | 3.9516 | 0.4391 | 4.2036 | 0.4671 |
100.0 | 4.0445 | 0.4494 | 5.0675 | 0.5631 | 5.5561 | 0.6173 |
200.0 | 3.4577 | 0.3842 | 4.9995 | 0.5555 | 5.7638 | 0.6404 |
300.0 | 2.4496 | 0.2722 | 3.9909 | 0.4434 | 4.7451 | 0.5272 |
400.0 | 1.8518 | 0.2058 | 3.1518 | 0.3502 | 3.8981 | 0.4331 |
500.0 | 1.4536 | 0.1615 | 2.5769 | 0.2863 | 3.2697 | 0.3633 |
600.0 | 1.1788 | 0.1310 | 2.1436 | 0.2382 | 2.8072 | 0.3119 |
700.0 | 0.9810 | 0.1090 | 1.8157 | 0.2017 | 2.4330 | 0.2703 |
800.0 | 0.8335 | 0.0926 | 1.5632 | 0.1737 | 2.1299 | 0.2367 |
900.0 | 0.7197 | 0.0800 | 1.3634 | 0.1515 | 1.8824 | 0.2092 |
1000.0 | 0.6305 | 0.0701 | 1.2031 | 0.1337 | 1.6789 | 0.1865 |
1200.0 | 0.5052 | 0.0561 | 0.9634 | 0.1070 | 1.3653 | 0.1517 |
1400.0 | 0.4133 | 0.0459 | 0.7955 | 0.0884 | 1.1385 | 0.1265 |
1600.0 | 0.3468 | 0.0385 | 0.6715 | 0.0746 | 0.9689 | 0.1077 |
1800.0 | 0.2969 | 0.0330 | 0.5938 | 0.0660 | 0.8385 | 0.0932 |
2000.0 | 0.2582 | 0.0287 | 0.5164 | 0.0574 | 0.7348 | 0.0816 |
2500.0 | 0.1918 | 0.0213 | 0.3836 | 0.0426 | 0.5536 | 0.0615 |
3000.0 | 0.1503 | 0.0167 | 0.3005 | 0.0334 | 0.4508 | 0.0501 |
3500.0 | 0.1222 | 0.0136 | 0.2444 | 0.0272 | 0.3665 | 0.0407 |
4000.0 | 0.1021 | 0.0113 | 0.2042 | 0.0227 | 0.3062 | 0.0340 |
4500.0 | 0.0871 | 0.0097 | 0.1742 | 0.0194 | 0.2613 | 0.0290 |
5000.0 | 0.0756 | 0.0084 | 0.1511 | 0.0168 | 0.2267 | 0.0252 |
10000.0 | 0.0296 | 0.0033 | 0.0591 | 0.0066 | 0.0887 | 0.0099 |
11000.0 | 0.0260 | 0.0029 | 0.0520 | 0.0058 | 0.0779 | 0.0087 |
12000.0 | 0.0231 | 0.0026 | 0.0462 | 0.0051 | 0.0693 | 0.0077 |
13000.0 | 0.0207 | 0.0023 | 0.0414 | 0.0046 | 0.0621 | 0.0069 |
14000.0 | 0.0187 | 0.0021 | 0.0375 | 0.0042 | 0.0562 | 0.0062 |
15000.0 | 0.0171 | 0.0019 | 0.0341 | 0.0038 | 0.0512 | 0.0057 |
20000.0 | 0.0115 | 0.0013 | 0.0231 | 0.0026 | 0.0346 | 0.0038 |
25000.0 | 0.0085 | 0.0009 | 0.0170 | 0.0019 | 0.0255 | 0.0028 |
下风向最大浓度 | 4.1380 | 0.4598 | 5.2992 | 0.5888 | 5.9996 | 0.6666 |
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 131.0 | 131.0 | 142.0 | 142.0 | 154.0 | 154.0 |
D10%最远距离 | / | / | / | / | / | / |
表8.1-10 污水处理站污染物计算结果
下风向距离 | 矩形面源 | |||
H2S浓度(μg/m3) | H2S占标率(%) | NH3浓度(μg/m3) | NH3占标率(%) | |
50.0 | 0.1430 | 1.4299 | 1.8651 | 0.9325 |
100.0 | 0.0739 | 0.7388 | 0.9636 | 0.4818 |
200.0 | 0.0369 | 0.3693 | 0.4817 | 0.2408 |
300.0 | 0.0230 | 0.2304 | 0.3005 | 0.1502 |
400.0 | 0.0161 | 0.1614 | 0.2106 | 0.1053 |
500.0 | 0.0121 | 0.1215 | 0.1585 | 0.0792 |
600.0 | 0.0101 | 0.1014 | 0.1322 | 0.0661 |
700.0 | 0.0082 | 0.0820 | 0.1069 | 0.0534 |
800.0 | 0.0068 | 0.0682 | 0.0890 | 0.0445 |
900.0 | 0.0058 | 0.0580 | 0.0756 | 0.0378 |
1000.0 | 0.0050 | 0.0502 | 0.0655 | 0.0327 |
1200.0 | 0.0039 | 0.0391 | 0.0510 | 0.0255 |
1400.0 | 0.0032 | 0.0316 | 0.0412 | 0.0206 |
1600.0 | 0.0026 | 0.0263 | 0.0343 | 0.0172 |
1800.0 | 0.0022 | 0.0224 | 0.0292 | 0.0146 |
2000.0 | 0.0019 | 0.0194 | 0.0253 | 0.0126 |
2500.0 | 0.0014 | 0.0143 | 0.0186 | 0.0093 |
3000.0 | 0.0011 | 0.0111 | 0.0145 | 0.0073 |
3500.0 | 0.0009 | 0.0090 | 0.0118 | 0.0059 |
4000.0 | 0.0008 | 0.0075 | 0.0098 | 0.0049 |
4500.0 | 0.0006 | 0.0064 | 0.0083 | 0.0042 |
5000.0 | 0.0006 | 0.0055 | 0.0072 | 0.0036 |
10000.0 | 0.0002 | 0.0021 | 0.0028 | 0.0014 |
11000.0 | 0.0002 | 0.0019 | 0.0025 | 0.0012 |
12000.0 | 0.0002 | 0.0017 | 0.0022 | 0.0011 |
13000.0 | 0.0001 | 0.0015 | 0.0020 | 0.0010 |
14000.0 | 0.0001 | 0.0014 | 0.0018 | 0.0009 |
15000.0 | 0.0001 | 0.0012 | 0.0016 | 0.0008 |
20000.0 | 0.0001 | 0.0008 | 0.0011 | 0.0005 |
25000.0 | 0.0001 | 0.0006 | 0.0008 | 0.0004 |
下风向最大浓度 | 0.2782 | 2.7815 | 3.6280 | 1.8140 |
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 26.0 | 26.0 | 26.0 | 26.0 |
D10%最远距离 | / | / | / | / |
表8.1-11 点源DA001-DA006污染物计算结果
下风向距离 | DA001 | DA002 | DA003 | DA004 | DA005 | DA006 |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
50.0 | 1.7207 | 0.3824 | 1.7207 | 0.3824 | 1.7207 | 0.3824 | 1.7207 | 0.3824 | 1.7025 | 0.3783 | 1.7787 | 0.3953 |
100.0 | 3.7615 | 0.8359 | 3.7615 | 0.8359 | 3.7568 | 0.8348 | 3.7568 | 0.8348 | 3.7566 | 0.8348 | 3.7721 | 0.8382 |
200.0 | 2.9815 | 0.6626 | 2.9815 | 0.6626 | 2.9946 | 0.6655 | 2.9946 | 0.6655 | 2.9933 | 0.6652 | 3.0234 | 0.6719 |
300.0 | 2.1397 | 0.4755 | 2.1397 | 0.4755 | 2.1219 | 0.4715 | 2.1219 | 0.4715 | 2.1302 | 0.4734 | 2.1453 | 0.4767 |
400.0 | 1.5849 | 0.3522 | 1.5849 | 0.3522 | 1.5839 | 0.3520 | 1.5839 | 0.3520 | 1.5854 | 0.3523 | 1.5858 | 0.3524 |
500.0 | 1.2251 | 0.2722 | 1.2250 | 0.2722 | 1.2235 | 0.2719 | 1.2235 | 0.2719 | 1.2268 | 0.2726 | 1.2269 | 0.2726 |
600.0 | 0.9764 | 0.2170 | 0.9764 | 0.2170 | 0.9609 | 0.2135 | 0.9611 | 0.2136 | 0.9808 | 0.2179 | 0.9845 | 0.2188 |
700.0 | 0.8103 | 0.1801 | 0.8103 | 0.1801 | 0.7960 | 0.1769 | 0.7960 | 0.1769 | 0.8125 | 0.1805 | 0.8121 | 0.1805 |
800.0 | 0.6814 | 0.1514 | 0.6814 | 0.1514 | 0.6834 | 0.1519 | 0.6834 | 0.1519 | 0.6843 | 0.1521 | 0.6818 | 0.1515 |
900.0 | 0.5823 | 0.1294 | 0.5823 | 0.1294 | 0.5700 | 0.1267 | 0.5700 | 0.1267 | 0.5890 | 0.1309 | 0.5897 | 0.1310 |
1000.0 | 0.5139 | 0.1142 | 0.5139 | 0.1142 | 0.5053 | 0.1123 | 0.5053 | 0.1123 | 0.5102 | 0.1134 | 0.5133 | 0.1141 |
1200.0 | 0.4036 | 0.0897 | 0.4036 | 0.0897 | 0.4016 | 0.0892 | 0.4016 | 0.0892 | 0.4040 | 0.0898 | 0.4026 | 0.0895 |
1400.0 | 0.3276 | 0.0728 | 0.3276 | 0.0728 | 0.3272 | 0.0727 | 0.3272 | 0.0727 | 0.3287 | 0.0730 | 0.3284 | 0.0730 |
1600.0 | 0.2745 | 0.0610 | 0.2745 | 0.0610 | 0.2745 | 0.0610 | 0.2745 | 0.0610 | 0.2744 | 0.0610 | 0.2745 | 0.0610 |
1800.0 | 0.2293 | 0.0510 | 0.2293 | 0.0510 | 0.2275 | 0.0506 | 0.2275 | 0.0506 | 0.2329 | 0.0518 | 0.2338 | 0.0520 |
2000.0 | 0.2023 | 0.0450 | 0.2023 | 0.0450 | 0.1994 | 0.0443 | 0.1994 | 0.0443 | 0.2021 | 0.0449 | 0.2017 | 0.0448 |
2500.0 | 0.1478 | 0.0328 | 0.1478 | 0.0328 | 0.1485 | 0.0330 | 0.1485 | 0.0330 | 0.1460 | 0.0324 | 0.1484 | 0.0330 |
3000.0 | 0.1147 | 0.0255 | 0.1147 | 0.0255 | 0.1146 | 0.0255 | 0.1146 | 0.0255 | 0.1150 | 0.0256 | 0.1147 | 0.0255 |
3500.0 | 0.0923 | 0.0205 | 0.0923 | 0.0205 | 0.0905 | 0.0201 | 0.0905 | 0.0201 | 0.0923 | 0.0205 | 0.0924 | 0.0205 |
4000.0 | 0.0763 | 0.0170 | 0.0763 | 0.0170 | 0.0758 | 0.0169 | 0.0758 | 0.0169 | 0.0762 | 0.0169 | 0.0754 | 0.0168 |
4500.0 | 0.0637 | 0.0142 | 0.0638 | 0.0142 | 0.0638 | 0.0142 | 0.0638 | 0.0142 | 0.0637 | 0.0142 | 0.0644 | 0.0143 |
5000.0 | 0.0549 | 0.0122 | 0.0549 | 0.0122 | 0.0534 | 0.0119 | 0.0534 | 0.0119 | 0.0545 | 0.0121 | 0.0551 | 0.0122 |
10000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11000 | 0.0200 | 0.0044 | 0.0200 | 0.0044 | 0.0200 | 0.0045 | 0.0200 | 0.0045 | 0.0200 | 0.0045 | 0.0200 | 0.0045 |
12000 | 0.0177 | 0.0039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13000 | 0.0159 | 0.0035 | 0.0159 | 0.0035 | 0.0157 | 0.0035 | 0.0157 | 0.0035 | 0.0160 | 0.0035 | 0.0147 | 0.0033 |
14000 | 0.0143 | 0.0032 | 0.0143 | 0.0032 | 0.0144 | 0.0032 | 0.0144 | 0.0032 | 0.0142 | 0.0032 | 0.0144 | 0.0032 |
15000 | 0.0131 | 0.0029 | 0.0131 | 0.0029 | 0.0128 | 0.0028 | 0.0128 | 0.0028 | 0.0130 | 0.0029 | 0.0130 | 0.0029 |
20000 | 0.0087 | 0.0019 | 0.0087 | 0.0019 | 0.0087 | 0.0019 | 0.0087 | 0.0019 | 0.0087 | 0.0019 | 0.0086 | 0.0019 |
25000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下风向最大浓度 | 3.7624 | 0.8361 | 3.7624 | 0.8361 | 3.7568 | 0.8348 | 3.7568 | 0.8348 | 3.7568 | 0.8348 | 3.7784 | 0.8396 |
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 102.0 | 102.0 | 102.0 | 102.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1.0 | 101.0 | 104.0 | 104.0 |
D10%最远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8.1-12 点源DA007-DA012污染物计算结果
下风向距离 | DA007 | DA008 | DA009 | DA0010 | DA011 | DA012 |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
50.0 | 1.7798 | 0.3955 | 1.7213 | 0.3825 | 1.7213 | 0.3825 | 1.7552 | 0.3900 | 1.7552 | 0.3900 | 1.7105 | 0.3801 |
100.0 | 3.7721 | 0.8382 | 3.7640 | 0.8364 | 3.7640 | 0.8364 | 3.7704 | 0.8379 | 3.7704 | 0.8379 | 3.7613 | 0.8358 |
200.0 | 3.0234 | 0.6719 | 3.0046 | 0.6677 | 3.0046 | 0.6677 | 3.0264 | 0.6725 | 3.0264 | 0.6725 | 3.0276 | 0.6728 |
300.0 | 2.1453 | 0.4767 | 2.1405 | 0.4757 | 2.1405 | 0.4757 | 2.1461 | 0.4769 | 2.1461 | 0.4769 | 2.1470 | 0.4771 |
400.0 | 1.5858 | 0.3524 | 1.5826 | 0.3517 | 1.5826 | 0.3517 | 1.5842 | 0.3520 | 1.5842 | 0.3520 | 1.5858 | 0.3524 |
500.0 | 1.2269 | 0.2726 | 1.2208 | 0.2713 | 1.2208 | 0.2713 | 1.2256 | 0.2724 | 1.2256 | 0.2724 | 1.2268 | 0.2726 |
600.0 | 0.9845 | 0.2188 | 0.9724 | 0.2161 | 0.9724 | 0.2161 | 0.9847 | 0.2188 | 0.9847 | 0.2188 | 0.9845 | 0.2188 |
700.0 | 0.8121 | 0.1805 | 0.8052 | 0.1789 | 0.8052 | 0.1789 | 0.8118 | 0.1804 | 0.8118 | 0.1804 | 0.8130 | 0.1807 |
800.0 | 0.6819 | 0.1515 | 0.6744 | 0.1499 | 0.6744 | 0.1499 | 0.6863 | 0.1525 | 0.6863 | 0.1525 | 0.6863 | 0.1525 |
900.0 | 0.5897 | 0.1310 | 0.5828 | 0.1295 | 0.5828 | 0.1295 | 0.5874 | 0.1305 | 0.5874 | 0.1305 | 0.5897 | 0.1310 |
1000.0 | 0.5133 | 0.1141 | 0.5035 | 0.1119 | 0.5035 | 0.1119 | 0.5130 | 0.1140 | 0.5130 | 0.1140 | 0.5141 | 0.1142 |
1200.0 | 0.4027 | 0.0895 | 0.4027 | 0.0895 | 0.4027 | 0.0895 | 0.4041 | 0.0898 | 0.4041 | 0.0898 | 0.4041 | 0.0898 |
1400.0 | 0.3284 | 0.0730 | 0.3288 | 0.0731 | 0.3288 | 0.0731 | 0.3279 | 0.0729 | 0.3279 | 0.0729 | 0.3288 | 0.0731 |
1600.0 | 0.2745 | 0.0610 | 0.2742 | 0.0609 | 0.2742 | 0.0609 | 0.2735 | 0.0608 | 0.2735 | 0.0608 | 0.2745 | 0.0610 |
1800.0 | 0.2338 | 0.0520 | 0.2318 | 0.0515 | 0.2318 | 0.0515 | 0.2328 | 0.0517 | 0.2328 | 0.0517 | 0.2338 | 0.0520 |
2000.0 | 0.2017 | 0.0448 | 0.2018 | 0.0448 | 0.2018 | 0.0448 | 0.2020 | 0.0449 | 0.2020 | 0.0449 | 0.2023 | 0.0450 |
2500.0 | 0.1484 | 0.0330 | 0.1430 | 0.0318 | 0.1430 | 0.0318 | 0.1485 | 0.0330 | 0.1485 | 0.0330 | 0.1485 | 0.0330 |
3000.0 | 0.1147 | 0.0255 | 0.1150 | 0.0255 | 0.1150 | 0.0255 | 0.1150 | 0.0256 | 0.1150 | 0.0256 | 0.1150 | 0.0256 |
3500.0 | 0.0924 | 0.0205 | 0.0923 | 0.0205 | 0.0923 | 0.0205 | 0.0924 | 0.0205 | 0.0923 | 0.0205 | 0.0924 | 0.0205 |
4000.0 | 0.0754 | 0.0168 | 0.0735 | 0.0163 | 0.0735 | 0.0163 | 0.0764 | 0.0170 | 0.0761 | 0.0169 | 0.0764 | 0.0170 |
4500.0 | 0.0644 | 0.0143 | 0.0623 | 0.0138 | 0.0623 | 0.0138 | 0.0630 | 0.0140 | 0.0630 | 0.0140 | 0.0644 | 0.0143 |
5000.0 | 0.0551 | 0.0122 | 0.0539 | 0.0120 | 0.0539 | 0.0120 | 0.0552 | 0.0123 | 0.0552 | 0.0123 | 0.0552 | 0.0123 |
10000 | 0.0228 | 0.0051 | 0.0224 | 0.0050 | 0.0224 | 0.0050 | 0.0218 | 0.0048 | 0.0218 | 0.0048 | 0.0222 | 0.0049 |
11000 | 0.0200 | 0.0045 | 0.0176 | 0.0039 | 0.0176 | 0.0039 | 0.0180 | 0.0040 | 0.0180 | 0.0040 | 0.0200 | 0.0044 |
1200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13000 | 0.0147 | 0.0033 | 0.0141 | 0.0031 | 0.0141 | 0.0031 | 0.0156 | 0.0035 | 0.0156 | 0.0035 | 0.0152 | 0.0034 |
14000 | 0.0144 | 0.0032 | 0.0144 | 0.0032 | 0.0144 | 0.0032 | 0.0143 | 0.0032 | 0.0143 | 0.0032 | 0.0144 | 0.0032 |
15000 | 0.0130 | 0.0029 | 0.0130 | 0.0029 | 0.0130 | 0.0029 | 0.0131 | 0.0029 | 0.0131 | 0.0029 | 0.0130 | 0.0029 |
20000 | 0.0086 | 0.0019 | 0.0085 | 0.0019 | 0.0085 | 0.0019 | 0.0085 | 0.0019 | 0.0085 | 0.0019 | 0.0082 | 0.0018 |
25000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下风向最大浓度 | 3.7784 | 0.8396 | 3.7665 | 0.8370 | 3.7665 | 0.8370 | 3.7770 | 0.8393 | 3.7772 | 0.8394 | 3.7636 | 0.8364 |
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 104.0 | 104.0 | 103.0 | 103.0 | 103.0 | 103.0 | 105.0 | 105.0 | 104.0 | 104.0 | 103.0 | 103.0 |
D10%最远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废气的下风向预测浓度均较小,占标率均小于10%。因此本项目正常情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条件下,即考虑其中水幕除尘设备损坏,废气处理效率为零的情况下,污染源非正常排放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表8.1-13。
表8.1-13非正常条件下废气估算预测结果
污染源名称 | 评价因子 | 评价标准(μg/m3) | Cmax(μg/m3) | Pmax(%) | D10%(m) |
DA001 | PM10 | 450.0 | 15.0510 | 3.3447 | / |
DA002 | PM10 | 450.0 | 15.0510 | 3.3447 | / |
DA003 | PM10 | 450.0 | 15.0290 | 3.3398 | / |
DA004 | PM10 | 450.0 | 15.0290 | 3.3398 | / |
DA005 | PM10 | 450.0 | 15.0290 | 3.3398 | / |
DA006 | PM10 | 450.0 | 15.1150 | 3.3589 | / |
DA007 | PM10 | 450.0 | 15.1150 | 3.3589 | / |
DA008 | PM10 | 450.0 | 15.0680 | 3.3484 | / |
DA009 | PM10 | 450.0 | 15.0680 | 3.3484 | / |
DA010 | PM10 | 450.0 | 15.1100 | 3.3578 | / |
DA011 | PM10 | 450.0 | 15.1110 | 3.3580 | / |
DA012 | PM10 | 450.0 | 15.0560 | 3.3458 | / |
由表8.1-13可知,本项目所有环保设施损坏且处理效率为零的情况下Pmax最大值出现为点源排放的TSPPmax值为3.3589%,Cmax为15.1150μg/m3。
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TSP的下风向预测浓度均较大,最大占标率<10%,因此本项目在非正常情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出现环保设施非正常工作的情况,企业应立即停车,直至维修结束后,方可正常生产。
根据工程分析,其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见表8.1-14、8.1-15、8.1-16。
表8.1-14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污染物 | 核算排放浓度 /(mg/m3) | 核算排放速率 /(kg/h) | 核算年排放量/(t/a) |
主要排放口 | |||||
1 | DA001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2 | DA002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3 | DA003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4 | DA004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5 | DA005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6 | DA006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7 | DA007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8 | DA008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9 | DA009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10 | DA010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11 | DA011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12 | DA012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有组织排放总计 | |||||
有组织排放总计 | 颗粒物 | 1.4256 |
表8.1-1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产污环节 | 污染物 |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 核算年排放量(t/a) |
1 | / | 造纸工序 | 颗粒物 | 设置于密闭性良好的隔间内生产;加强车间抽排风 | 0.6336 |
污水处理站 | NH3 | 加强绿化,喷除臭剂 | 0.0238 | ||
H2S | 0.001826 | ||||
无组织排放总计 | |||||
无组织排放总计 | 颗粒物 | 0.6336 | |||
NH3 | 0.0238 | ||||
H2S | 0.001826 |
表8.1-16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 污染物 | 年排放量(t/a) |
1 | 颗粒物 | 2.0592 |
NH3 | 0.0238 | |
H2S | 0.001826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污染源与居住区之间设置的环境防护区域。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环境防护距离取值方法为:以污染源中心为起点,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最小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模式计算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显示本项目无超标点,故本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保护距离。
依据《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GB/T39499-2020,2021年6月1日实施)中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控制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方法,工业企业应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按下式计算:
式中:
Cm——气体浓度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见表8.1-17);
QC——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等效半径根据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计算,即:
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见表8.1-18。
表8.1-17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计算系数 | 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1 | 卫生防护距离(L)/m | ||||||||
L≤1000 | 1000<L≤2000 | L>2000 | ||||||||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型 |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
A | <2 | 400 | 400 | 400 | 400 | 400 | 400 | 80 | 80 | 80 |
2~4 | 700 | 470 | 350 | 700 | 470 | 350 | 380 | 250 | 190 | |
>4 | 530 | 350 | 260 | 53 | 350 | 260 | 290 | 190 | 110 | |
B | <2 | 0.01 | 0.015 | 0.015 | ||||||
>2 | 0.021 | 0.036 | 0.036 | |||||||
C | <2 | 1.85 | 1.79 | 1.79 | ||||||
>2 | 1.85 | 1.77 | 1.77 | |||||||
D | <2 | 0.78 | 0.78 | 0.57 | ||||||
>2 | 0.84 | 0.84 | 0.76 |
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Ⅰ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者。Ⅱ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小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排气筒共存,但无织组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指标是按急性反应指标确定者。Ⅲ类: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是按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表8.1-18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
污染源 | 污染物 | 环境质量标准(mg/m3) | 面积(m2) | 源强(kg/h) | 计算结果(m) | 卫生防护距离(m) |
1#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900 | 186×50 | 0.0134 | 0.913 | 50 |
2#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900 | 186×98 | 0.0268 | 2.261 | 50 |
3#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900 | 186×145 | 0.0402 | 1.791 | 50 |
污水处理站 | H2S | 0.01 | 50×30 | 0.000078 | 0.273 | 50 |
NH3 | 0.2 | 50×30 | 0.01 | 2.487 | 50 |
此外,根据GB/T13201-91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多种污染因子的Qc/Cm值计算所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应提高一级。
因此,结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以1#、2#、3#造纸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设置情况为: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环境防护距离包络线示意图见图8.1-3。
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可知,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因此评价最终确定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
根据规划,本项目环境防护距离内土地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评价建议开发区在今后发展中要严格控制用地,在本项目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内禁止建设敏感建筑物。
1、经预测,本项目在正常条件下,大气污染物颗粒物、H2S、NH3下风向预测浓度均较小,占标率均小于10%。
因此本项目正常情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大气环境功能。
2、经预测,本项目颗粒物排放能满足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3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H2S、NH3无组织排放分别能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经预测,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面源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无组织面源废气排放对厂区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本项目设置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为环境防护距离。厂界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主要为空地。且今后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学校、医院、集中居民点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可满足环保要求。
5、经预测。正常情况下本项目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表D.1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相关限值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6、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8.1-19。
表8.1-19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评价等级与范围 | 评价等级 | 一级□ | 二级R | 三级□ | ||||||||||||||
评价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R | 边长=5km□ | |||||||||||||||
评价因子 | SO2+NOx排放量 | ≥2000t/a□ | 500-2000t/a□ | <500t/a□ | ||||||||||||||
评价因子 | 基本污染物(SO2、NO2、TSP、PM10、PM2.5、CO、O3) 其他污染物(H2S、NH3、颗粒物)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R | ||||||||||||||||
评价标准 | 评价标准 | 国家标准R | 地方标准□ | 附录D□ | 其他标准R | |||||||||||||
现状评价 | 评价功能区 | 一类区□ | 二类区R | 一类区和二类区□ | ||||||||||||||
评价基准年 | (2021)年 | |||||||||||||||||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来源 |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 主管部门发布数据R | 现状补充监测R | |||||||||||||||
现状评价 | 达标区£ | 不达标区R | ||||||||||||||||
污染源调查 | 调查内容 |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R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R 现有污染源□ | 拟替代的污染源□ |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 | 区域污染源□ | |||||||||||||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预测模型 | AERMODR | ADMS□ | AUSTAL2000□ | EDMS/AEDT□ | CALPUFF□ | 网格模型□ | 其他□ | ||||||||||
预测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 | 边长=5kmR | |||||||||||||||
预测因子 | 预测因子(H2S、NH3、颗粒物)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R | ||||||||||||||||
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献值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R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
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 | 一类区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
二类区R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R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
非正常1h浓度贡献值 | 非正常持续时长(1)h | C非正常占标率≤100%£ | C非正常占标率>100%R | |||||||||||||||
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叠加值 | C叠加达标□ | C叠加不达标□ | ||||||||||||||||
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 k≤-20%□ | k>-20%□ | ||||||||||||||||
环境监测计划 | 污染源监测 | 监测因子:(H2S、NH3、颗粒物) | 有组织废气监测R 无组织废气监测R | 无监测□ | ||||||||||||||
环境质量监测 | 监测因子:(SO2、NO2、PM10、TSP、H2S、NH3、颗粒物) | 监测点位数(4) | 无监测□ | |||||||||||||||
评价结论 | 环境影响 | 可以接受R不可以接受 □ |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距()厂界最远()m | |||||||||||||||||
污染源年排放量 | H2S:(0.001826)t/a | NH3:(0.0238)t/a | 颗粒物:(2.0592)t/a | TRVOC(/)t/a | ||||||||||||||
注:“□”,填“√”;“()”为内容填写项 |
本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废水有生产废水、办公生活污水和厂区雨水。
生产废水为除渣废水、白水净化废水、压力筛废水、除尘废水、江水净化浓水、冷凝水。
办公生活污水主要是厂区职工在办公生活当中产生的生活污水。
厂区雨水主要是在下雨天气条件下,厂区收集的雨水。
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一级 A 标准后尾水排入扁担河。因此本项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依据,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B。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8.2-1。
表8.2-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影响识别 | 影响类型 |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
水环境保护目标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 □;涉水的风景名胜区 □;重要湿地 □;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他 R | ||||||||||||
影响途径 | 水污染影响型 |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其他 □ | 水温 □;径流 □;水域面积 □ | ||||||||||||
影响因子 | 持久性污染物 √;有毒有害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 √;pH值 □;热污染 □;富营养化 √;其他 □ | 水温 □;水位(水深) □;流速 □;流量 □;其他 □ | |||||||||||
评价等级 | 水污染影响型 |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一级 □;二级 □;三级A □;三级B √ | 一级 □;二级 □;三级 □ | ||||||||||||
现状调查 | 区域污染源 | 调查项目 | 数据来源 | ||||||||||
已建 □;在建 □;拟建 □;其他 □ | 拟替代的污染源 □ | 排污许可证 □;环评 □;环保验收 □;既有实测 □;现场监测 □;入河排放口数据 □;其他 □ | |||||||||||
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 | 调查时期 | 数据来源 |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补充监测√;其他 □ | ||||||||||||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未开发 □;开发量40%以下 □;开发量40%以上 □ | ||||||||||||
水文情势调查 | 调查时期 | 数据来源 |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水行政主管部门 □;补充监测 □;其他 □ | ||||||||||||
补充监测 | 监测时期 | 监测因子 | 监测断面或点位 |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 ) |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个 | |||||||||||
现状评价 | 评价范围 | 河流:长度(5)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km2 | |||||||||||
评价因子 | (pH、COD、BOD5、氨氮、总磷、SS、石油类) | ||||||||||||
评价标准 | 河流、湖库、河口: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 近岸海域: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 规划年评价标准( ) | ||||||||||||
评价时期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
评价结论 |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 :达标 □;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底泥污染评价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 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排放评价 □ | 达标区 √ 不达标区 □ | |||||||||||
影响预测 | 预测范围 | 河流:长度(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km2 | |||||||||||
预测因子 | ( ) | ||||||||||||
预测时期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设计水文条件 □ | ||||||||||||
预测情景 | 建设期 □;生产运行期 □;服务期满后 □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 | ||||||||||||
预测方法 | 数值解 □:解析解 □;其他 □ 导则推荐模式 □:其他 □ | ||||||||||||
影响评价 |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 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替代削减源 □ | |||||||||||
水环境影响评价 |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 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 | ||||||||||||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量/(t/a) | 排放浓度/(mg/L) | ||||||||||
(COD) | (793.547) | (≤50) | |||||||||||
(氨氮) | (17.9) | (≤5) | |||||||||||
替代源排放情况 | 污染源名称 | 排污许可证编号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量/(t/a) | 排放浓度/(mg/L) | ||||||||
( ) | ( ) | ( ) | ( ) | ( ) | |||||||||
生态流量确定 |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 )m3/s;鱼类繁殖期( )m3/s;其他( )m3/s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 )m;鱼类繁殖期( )m;其他( )m | ||||||||||||
防治措施 | 环保措施 | 污水处理设施 √;水文减缓设施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削减 □;依托其他工程措施 √;其他 □ | |||||||||||
监测计划 | 环境质量 | 污染源 | |||||||||||
监测方式 | 手动 □;自动 □;无监测 √ | 手动 √;自动 √;无监测 □ | |||||||||||
监测点位 | ( ) | (污水接管口、雨水排口) | |||||||||||
监测因子 | ( ) | (流量、pH、COD、氨氮、总磷、SS、石油类、SS) | |||||||||||
污染物排放清单 | √ | ||||||||||||
评价结论 |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 | ||||||||||||
注:“□”为勾选项,可打√;“( )”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
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本项目属于“122、纸浆、溶解浆、纤维浆等制造;造纸(含废纸造纸)”,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是Ⅱ类。项目地区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及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不敏感”;对照上表,确定项目的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导则要求,本次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项目区周边6km2。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是指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目前拟建项目厂址及附近地区无集中式和分散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村庄均已接通自来水,根据现场调查发现,存在少部分家庭保留有之前的水井,但是主要作为村民洗衣服、冲洗地面等生活补充水源。因此,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项目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影响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主要依据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现状,反应调查评价区地下水基本流场特征,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为基本原则。拟建项目位于马鞍山当涂县临扁担河和长江地区,该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环境影响调查评价范围采用自定义法确定。
一、前第四纪地层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马鞍山幅),区域前第四纪地层出露较全,以寒武系上统为最老地层。寒武系上统至中生界、新生界(除泥盆系中下统)在全区均有分布。
(一)寒武系
寒武系上统——观音台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厚度大于275米。
(二)奥陶系
奥陶系下统包括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谭组。岩性为中薄层灰岩,厚度为71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中统包括庙坡组、宝塔组,主要岩性为灰黄色泥质灰岩,灰黑色页岩,厚度24.1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上统包括汤头组、五峰组,主要岩性为灰绿色钙质泥岩,厚度为24.3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三)志留系
志留系下统在区域的西部为陈夏组,东部为高家边组。主要岩性为淡紫色、灰黄绿色页岩、粉砂岩,泥质细砂岩;厚度变化较大,西部179米,东部可达693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中统为坟头组,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粉砂岩加砂质页岩、细砂岩、中粒石粉砂岩,厚度为582米。上统为茅山组,主要岩性为灰紫、紫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厚度为20-30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四)泥盆系
区域泥盆系发育不全,仅有上统五通组,主要岩性为灰白、灰黄色细砂岩、砂质页岩,厚度188米。鉴于五通组与茅山组岩性差异较大,间有缺失,呈假整合接触。
(五)石炭系
石炭系下统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微结晶灰岩,厚度45.3米。中统包括黄龙组,主要岩性为肉红色、浅灰、灰白色致密状灰岩,厚度62.88米。上统为船山组,主要岩性为浅灰、深灰色灰岩、厚层灰岩,厚度27米。
(六)二迭系
二迭系下统包括栖霞组、孤峰组,主要岩性为深灰色薄层灰岩、硅质灰岩、致密状灰岩,厚274米,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上统包括龙潭组、大隆组,主要岩性为灰、灰黄色粉砂岩、页岩,厚度122米。
(七)三迭系
三迭系系统为下青龙组,岩性为灰色厚层及薄层灰岩、页岩、粉砂岩,厚度变化较大,可由27米至120米。中统为上青龙组,主要岩性为灰、灰黑色灰岩,厚度为531米。上统为黄马青组,主要岩性为浅黄、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厚度295米。
(八)侏罗系
侏罗系下统为象山群,主要岩性为浅紫红色、灰白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厚度为1058米。上统包括西横山组、龙王山组和云合山组、大王山组,主要岩性为砂岩、灰岩、页岩,厚度3797-4625米。
(九)白垩系
白垩系下统包括娘娘山组、葛村组,主要岩性为深灰色釉方石响岩、灰岩。上统为浦口组、赤山组,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砂岩、页岩,厚度775米。
(十)第三系
下第三系为阜宁群,主要岩性为灰白-灰黄色泥灰岩,厚度450米。上第三系中新统为洞玄观组,主要岩性为黄棕、黄褐色粉砂粘土层与砂砾层互层,厚度63米。上第三系上新统包括方山组、雨花台组,主要岩性为灰黑-灰褐色砂砾岩、细砂岩、粗砂岩,厚度265米。
二、第四纪地层
区域第四系分布颇广,主要为:下跟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跟新统(Q3)和全新统(Q4)。
下跟新统(Q1):本区下跟新统,呈水平层状,伏于中跟新统红色粘土砾石(底板高程-50米左右)之下,镶嵌于中生界及第三系岩层中。岩性为松散状砂砾、含砾砂、粉细砂及薄层粘土,厚20-68米。
中跟新统(Q2):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习惯将中跟新统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红色泥砾,为冰缘沉积,本区缺失;中段为网纹红土,系间冰期湿热风化环境沉积,本区则为河湖谷底的冲击红色粘土砾石和洞穴堆积;上段为红土层,本区有冲积红土及零星残坡积红土发育。厚12-18米。
上跟新统(Q3):
①上跟新统下段
岩性为棕黄色黄土质粘土,含有砂粒和铁锰质结核,部分地区夹有带棱角的碎石。发育有节理,结构紧密,厚度一般在10米左右。
②上跟新统上段
岩性主要为棕黄、棕褐色砂质粘土,主要成分为粘土,含粉砂及铁锰质结核,垂直节理不明显,厚度约20米。底部偶见薄层砂砾,至平原或水域之下时,砂砾增厚至10米。
全新统(Q4):
广泛沉积于河湖平原、支流河谷地区,山间谷盆地分布零星。为全新世以来连续沉积的砂砾、淤泥质砂质粘土及地表的粉砂、粘质砂土、砂质粘土。平原区厚度为30-45米。
三、构造
马鞍山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系综合地层的垂直分布,一般在上部地表以下0~100米内,分布着全新统的棕红、棕黄、黄褐色细砂层粘土、砂砾岩,往下依次分别为:上白垩统娘娘山组,其上部是黝方石响岩质熔结角砾岩、熔结凝灰岩及黝方石响岩,厚度约650米;其下部是假白榴石响岩、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夹凝灰岩及角砾凝灰岩,局部见粗石岩、粗安岩等,厚度约230米。下白垩统至上侏罗统的姑山组,其上部是安山质熔岩、火山角砾岩,其间夹火山沉积岩薄层,厚度约185米;其下部是紫红色粉砂岩、闪长纷岩及铁矿砾石,厚度约102米。大黄山组,其中上部为粗安岩、粗面岩类的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下部为安山岩类,总厚度约1000~2000米。龙王山组,由安山岩、粗安山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厚度约603~875米。
马鞍山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分布着一系列的断层或断裂带,断陷盆地就位于这些断裂带之间。主要断裂带有3组,以北北东向一组最重要,其次是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
(1)北北东向断裂形成时间较早,约在燕山运动早期,距今7000万年;该断裂带常被后两组断裂带切割。北北东向断裂主要有4条,自西往东分别为:长江断裂带、芜湖—慈湖断裂带、黄梅山—和尚桥—阡山—其林山断裂带(该断裂带纵贯盆地中心,但在和尚桥东北方向的阡山被北西向的马鞍山—连珠山断裂带切割隔开)、小丹阳一方山断裂带。
(2)北西向断裂自北往南有4条:铜井—小丹阳断裂带、马鞍山—连珠山(当涂龙泉乡、围屏乡交界处)断裂带、姑孰城北—牛墓山断裂带、年陡门一查家湾断裂带。这4条北西向的断层之间形成10~12公里等距间隔分布的规律。
(3)近东西向断裂有3条:采石—小丹阳断裂带、和睦山—青山街断裂带、年陡门—姑山断裂带。
以上所有断裂交叉所构成的断块形成了马鞍山地区地质构造的基本面貌,断裂或断裂带成了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和矿床分布的控制因素。
根据区域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开采条件,区域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孔隙承压水两亚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
(1)潜水含水层
主要岩性为粉砂、粘质砂土及砂质粘土,大体平行于长江及其支流姑溪河、青山河等呈带状、树枝状展布。岩性水平变化,沿河流向其两侧由粉砂递变为粘质粉土、砂质粘土;垂向上粉砂与粘质砂土呈透镜状互层产出,底板多砂质粘土,厚度一般5~30m,局部达50m。其渗透系数变化较大,一般在1.736×10-3cm/s~5.440×10-3cm/s之间,单井出水量一般约在10~100m3/d,沿长江岸边一带粉砂层变厚,其单井出水量约在500~600m3/d,水质多为HCO3·Cl-Na·Ca型水,矿化度小于1g/L。
以1982年322地质队在慈湖联农长江漫滩区为马鞍山市太白酒厂找水勘察钻孔(ZK10-1)为例:该孔位距江堤约1000m,地面标高为5.1m,钻孔揭露第四系厚度为53m,含水粉细砂层厚约30m;钻孔抽水试验涌水量为500m3/d,水温为18℃,渗透系数Kcp=1.899×10-3cm/s,水质为HCO3-Ca.Na型水,铁离子含量为0.02mg/L,锰离子含量为1.20mg/L,矿化度为0.645g/L。
(2)孔隙承压含水层
分布于长江沿岸一带,主要为长江古河床相沉积物含砾砂层,呈灰、灰白色,结构松散,孔隙度大,分选性好,砾石磨圆度可达2~3级,颗粒级配相变规律明显,横向上离河床由粗至细。一般沉积韵律:近长江河道,浅部为粉细砂,向下渐变为中粗砂砾,砂砾层厚5~20m不等。渗透系数Kcp=4.910×10-3~8.723×10-3cm/S,单井出水量在1000~5000m3/d(井径Φ500mm),水质多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约1g/L左右。
以1982年322地质队在慈湖联农长江漫滩区为马鞍山市太白酒厂找水勘察成井(酒14井)为例:该井位距离江堤约300m,地面标高为4.98m,钻孔揭露第四系厚52.17m,主要含水层为砂砾层,井径为Φ550mm,当S=12.23m时,涌水量约为2100m3/d,水温为18.3℃,Kcp=5.176×10-3cm/S,水质为HCO3-Ca·Mg型水,铁离子含量为14mg/L(其中二价铁为12mg/L,三价铁为2mg/L),锰离子含量为0.66mg/L,矿化度为1.019g/L。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侏罗系中下统象山群地层,岩性为浅紫色、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含砾粗砂岩等,隐伏在第四系之下。地下水具承压性,一般富水性较弱,单井涌水量约在10~100m3/d左右(约定井径Φ110mm,下同),水质类型为HCO3-Na·Ca型及HCO3·SO4-Na·Ca型,矿化度<1.0g/L;但局部构造裂隙发育处,富水性可达中等,其单井出水量约在100~500m3/d左右。
(1)孔隙水补径排条件
据沿江地段第四系孔隙水长期观孔水位资料显示,区内第四系孔隙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外,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尤其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地表水交替较为密切,其水位与长江水位变化具明显的同步效应。但是,如果从区域水质分析资料去看,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与长江水之间的交替作用又是十分滞缓,因为其水质中的铁锰离子含量很高,如:马鞍山市太白酒厂供水井水质中铁离子含量一般约在8~12mg/L,锰离子含量一般约在0.3~1.2mg/L,与地表水差异悬殊。究其原因是沿江平原漫滩区,地势低平,第四系孔隙承压含水层埋藏较深,地表又有一定厚度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覆盖,其深层水与地表水在交替上就显得十分滞缓,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的还原环境中,故二价铁离子含量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与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因其成因条件相似,部分地段两含水层含水介质颗粒组成呈渐变的过渡关系,无明显的隔水层分离,故其水位与补给条件相同,但富水性和水质差异较大。
区域地下水流向总体上由东向西流,但邻江地段第四系地下水流向是指向长江的下游区。
(2)基岩裂隙水补径排条件
区内基岩裂隙水在裸露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和向第四系覆盖区径流为其主要的排泄途径。第四系覆盖区基岩裂隙水主要来源于基岩裸露区的侧向补给,为承压区;在第四系“天窗”处,基岩裂隙水与第四系孔隙水存在互补关系。
地下水流向,总体上由东而西流,即由区域丘陵地区向沿江平原漫滩区缓慢径流排泄;同时,从区域钻孔水质分析资料也可看出其铁锰离子、矿化度由丘陵区向平原区逐步增高的趋势。
区域地下水赋存于不同岩类孔隙、裂隙、溶隙介质之中,其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受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部位、水文、气象等诸因素的直接控制。现分述如下:
区域中部为广阔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貌上有阶地与平原之分。第四系组成物有残积、坡积、残坡积、洪坡积、冲积、湖积、冲湖积、湖沼积等松散岩类。
由于基底的埋深不同,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长江水流的多次泛滥,河湖的消长变适,使得区域第四系沉积物——粘土夹碎石、黄土质粘性土、粘性土、砂性土、砂砾石等的厚度变化、相变特征、接触关系有不同成因类型组合,所在地貌部位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性。孔隙潜水赋存于一级阶地与广大平原的松散岩类孔隙介质中,大体平行于长江等河流作条带状或扇形分布。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全新世早期古河床相砂砾层、含砾砂层介质中,其分布形态为沿长江作似葫芦状南北展布,南部宽阔,北部狭长。
长江东西两岸的丘陵山区,广泛分布有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三大岩类地层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岩。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上统及中生界三叠系上统、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基于岩性特征,褶皱、断裂活动相伴生的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成岩裂隙较发育,各自形成一定的裂隙网络系统。以孔隙、裂隙介质为赋存空间,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从而形成本区地下水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与基岩裂隙水。其分布规律为孔隙裂隙水呈网状、脉状分布;基岩裂隙则因不同裂隙带状而异,存在不同裂隙带基岩裂隙水。
本区地下水水动力特征,依据地貌形态分析,一般丘陵山脊线为地表水分水岭部位,亦为地下水分水岭所在。山区不同岩类基岩水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后,运移、汇集均循不同网络空间向两侧径流,一般径流速度因各地坡降而异,不同基岩水流经构造破碎带和潜蚀洼地常以泉的形式排泄,或以伏流沿裂隙、河谷、向下游补给。
基于潜水分布区与补给区的一致性,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互补关系,本区潜水还存在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和洪水期河湖水的侧向补给。局部近河地段由于相对隔水层的尖灭,使得潜水、承压水相对沟通,发生垂向的水力联系,两者的越流补给肯定是存在的。总的说来,潜水径流条件是缓滞的。主要排泄于蒸发或在枯水季排泄于地表河流。
据厂区水文地质勘查报告,项目区内揭露地层由上至下主要可分为5层:①层粉质粘土;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③层粉细砂;④层砂砾石层;⑤层长石石英砂岩。现分别描述如下:
①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软塑状态,见少量腐植物及黑色铁质锈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高压缩性。层厚1.40-2.50m,层底标高5.57-4.57m。据现场渗水试验:Kcp=5.71×10-6-7.63×10-6cm/s;钻孔注水试验:Kcp=4.32×10-6-7.14×10-6cm/s。
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状态,内含腐植物及少量贝壳碎屑,夹薄层粉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高压缩性。层厚10.80~14.00m,层底标高-4.53-8.43m。据室内渗透试验:Kcp=1.42×10-6-4.59×10-6 cm/s。
③层粉细砂:青灰,中密,可见云母碎片及少量贝壳碎屑,局部夹有粉质粘土。中低压缩性。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为31.80-36.80m,层底标高-39.53- -43.53m。钻孔抽水试验:Kcp=2.743×10-3-3.581×10-3cm/s。
④层砂砾石层:灰黄-灰白色,密实,砾石成份为石英,大小不均,一般为6-9cm,磨圆度一般,砾石含量约20%,充填物为砂粒。本次勘察揭露厚度为19.80-23.10m,层底标高-62.03- -63.33m。据钻孔抽水试验:Kcp=3.507×10-3-4.575×10-3cm/s。
⑤层长石石英砂岩:本次钻孔揭露长石石英砂岩约5.00m(未揭穿),岩性青灰色,粉砂粒状结构,层状构造,表层约3m左右岩性强风化,岩芯呈松散松软状;其下岩芯较新鲜坚硬,呈长柱状,裂隙不发育。该层富水性一般较弱,据区域抽水试验资料,其渗透系数约Kcp=1.267×10-6-3.104×10-6cm/s。
详细的土层变化情况见图8.3-2。
图8.3-2厂区典型地层钻孔柱状图
项目厂区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是符合区域水文地质规律的。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储存、运动和排泄特点,也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根据勘察报告,区内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之分,但以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
厂内地势低洼,地面标高约6.5m左右,低于长江最高洪水位标高10.5m约4m左右,区内表层覆盖层厚约12.0m的淤泥质粉质粘土,故第四系孔隙水具有承压性。根据含水层岩性及钻孔简易抽水资料估算,其单井涌水量约2000-3000m3/d(约定井径为500mm),富水性强。据本次钻孔取样水质分析资料,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铁离子4.10mg/L,锰离子0.47mg/L,矿化度0.65g/L。
项目区基岩裂隙水埋藏于第四系之下。根据本次钻孔揭露的岩性资料,其岩芯完整、较坚硬,裂隙不发育。根据区域资料类比,推算其单井涌水量约10-100m3/d左右(约定井径为110mm),故区内深部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
项目所在厂区濒临长江和扁担河,如前所述,区内第四系孔隙水与长江水呈互补关系。在汛期,长江水位高出集中区地面,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由西向东流;如勘探期间钻孔揭露水位标高约4.40-4.72m,而同期,该处长江水位标高约4.90m,显示长江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具承压性。枯水期,长江水位逐渐下降,园区地下水主要接受来自于区域上的丘陵地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并向长江排泄,地下水则由东向西流。
项目区地下水排泄与交替作用较为缓慢,这可以从其水质分析资料与地表水差异悬殊得到佐证。项目区范围及附近不存在人为影响其含水层水位的抽排水工程。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完全受制于长江水位升降与区域地下水侧向补给自然因素的影响,据区域上第四系孔隙水长期观孔水位资料显示,其水位年变化幅度约在4.70m左右。
调查区第四系孔隙水富水区主要分布在沿江古河道地段。在项目所在区域内,尚未将该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或工业冷却用水开发利用。工业园区内主要为工业企业,周围村庄均已接通自来水。根据调查资料,项目区域周围目前基本不开采利用地下水。
拟建设项目不开采地下水,且当地地表水资源丰富,对地下水开发利用量相对较少。根据资料研究及现场调查,评价区及周边不存在因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现象,未见因灌溉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上升而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等迹象。
评价区内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属降水型;同时长江近旁第四系含水层与长江水直接接触,第四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具有互补关系,其动态兼具河流型特征。
评价区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蒸发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位丰水期多出现于5~9月份,枯水期多出现于12月至翌年2月份,年水位变幅2.0m左右。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资料,该场区内地下水位埋深最高约0.54m左右。
据收集评价区地下水2013年1月~2014年6月系统观测资料(图8.3-3),最高水位11.52m(7月)、最低水位7.11m(1月),与大气降水相关、同时与长江水位基本同步。
图8.3-3 评价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
根据6.4.1节,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各因子浓度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貌单元为长江河漫滩,其上层土层为素填土和粉质粘土,根据现场调查的水位埋深,包气带埋深为1.90~2.37m,该地包气带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且分布连续、稳定;根据场地内的渗水试验结果,该层渗透系数垂向渗透系数平均值为5×10-5cm/s。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表4.4-1),厂区的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具体见表8.3-1。
表8.3-1 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参照表
分级 | 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 |
强 | 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6cm/s,且连续分布,稳定。 |
中 | 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1.0m,渗透系数K<=10-6cm/s,且连续分布,稳定。 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6cm/s <K<=10-4cm/s,且连续分布,稳定。 |
弱 | 岩(土)层不满足上述“强”和“中”条件。 |
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降雨或废水排放等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因此,包气带是联接地面污染物与地下水含水层的主要通道和过渡带,即是污染物媒介体,又是污染物的净化场所和防护层。一般说来,土壤颗粒细而紧密,渗透性差,则污染慢;反之,颗粒大松散,渗透性能良好则污染重。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所经过路径称为地下水污染途径,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本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情况,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1、排水系统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本项目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定期达标排放。职工的生活污水经厂区内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与生产废水一起排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因此正常工况下,化粪池的防渗措施到位、污水管道运输正常的情况下,本项目废水对地下水无渗漏,基本无污染。
2、固废暂存场所
本项目将分别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相应的修改清单等有关要求分别在厂区建设一般固废库和危险固废库,用于存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固废。项目应采取严格的防渗漏、防流失、防腐蚀等措施,防治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在正常工况下,不会由于固体废物中有害成分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质。
根据以上分析,项目按照规范和要求对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场所等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渗漏、防流失、防腐蚀措施,并加强对废水、固体废物的管理,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不会对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非正常工况下,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道发生开裂、渗漏等现象,固废暂存场所管理不善或发生泄漏,则水污染物就会因跑、冒、滴、漏等环节或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下渗至包气带从而在潜水层中进行运移。
本项目场地为粉质粘土层,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级,说明浅层地下水不太容易受到污染。若废水发生渗漏,污染物不会很快穿过包气带进入浅层地下水,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很小。判断深层地下水是否会受到污染影响,通常分析深层地下水含水组上覆地层的防污性能和有无与浅层地下水的水利联系。项目区内含水组顶板为分布比较稳定且厚度较大的粘土隔水层,所以垂直渗入补给条件较差,与浅层地下水水利联系不密切。因此深层地下水不会受到项目下渗污水的污染影响。
综上所述,从地下水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本项目应采取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
1、源头控制
为了保护地下水环境不受污染,应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对地下水的污染。
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设计、管理各种工艺设备和物料运输管线上,防止和减少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合理布局、施工,减少污染物泄漏途径。
2、分区防治
厂区地坪将采用抗渗混凝土浇制地面底板,根据不同区域防渗要求在相应防渗区域铺设环氧树脂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废水(液)下渗进入地基下之土壤层及地下水层;危险废物暂存场所的设置和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规定;其它生产涉水区域采用防渗地面。
3、加强管理
运行期严格环境管理,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污染物泄漏;一旦出现泄漏及时处理,检查检修设备,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制定并落实相应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工程分析提供的噪声源参数,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定的声级计算公式进行影响预测。
①对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Leqg为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Ai为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为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ti为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②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
式中:
Leqg为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为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③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
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地面效应(Agr)、屏障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
距声源点r处的A声级按下式计算:
在预测中考虑反射引起的修正、屏障引起的衰减、双绕射、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等影响和计算方法。
经减振动、隔声等降噪措施后,本项目的主要噪声设备源强情况见表4.3-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本项目对厂界、200m范围内居民点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表4.5-1、4.5-2。
表4.5-1 本项目厂界噪声贡献值影响结果表 单位:dB(A)
预测点 | 东厂界 | 南厂界 | 西厂界 | 北厂界 | |
昼 间 | 现状值 | 55 | 54 | 54 | 53 |
贡献值 | 27.29 | 28.6 | 27.3 | 26.5 | |
预测值 | 57.5 | 56.4 | 55.9 | 54.2 | |
评价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夜 间 | 现状值 | 44 | 45 | 44 | 44 |
贡献值 | 27.29 | 28.6 | 27.3 | 26.5 | |
预测值 | 45.6 | 46.6 | 45.3 | 45.6 | |
评价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昼间标准值 | 65 | ||||
夜间标准值 | 55 |
表4.5-2 本项目200m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值影响结果表 单位:dB(A)
预测点 | N5(外滩曹家村) | N6(赵庄) | N7(庚家村) | N8(张家村) | |
昼 间 | 现状值 | 52 | 52 | 51 | 52 |
贡献值 | 27.29 | 28.6 | 27.3 | 26.5 | |
预测值 | 53.61 | 53.7 | 52.4 | 52.8 | |
评价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夜 间 | 现状值 | 41 | 42 | 41 | 43 |
贡献值 | 27.29 | 28.6 | 27.3 | 26.5 | |
预测值 | 42.21 | 43.3 | 42.6 | 44.3 | |
评价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昼间标准值 | 60 | ||||
夜间标准值 | 50 |
由预测结果可见,本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各厂界的昼间、夜间噪声的贡献值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即昼间不大于65dB(A),夜间不大于55dB(A)。本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外滩曹家村、赵庄、庚家村、张家村的贡献值叠加现状值后,环境保护目标昼间、夜间噪声的预测值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即昼间不大于60dB(A),夜间不大于50dB(A)。
(1)贮存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为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生活垃圾、废浆板包装、纸边;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本项目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基本情况见表8.5-1。
表8.5-1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序号 | 贮存场所(设施)名称 | 固体废物名称 | 固体废物类别 | 固体废物代码 | 位置 | 占地 面积(m2) | 贮存 方式 | 贮存能力(t) | 贮存 周期 |
1 | 危险废物暂存库 | 废机油桶 | 危险废物 | HW49 (900-041-49) | 危险废物暂存库 | 50m2 | 堆放 | 20 | 6个月 |
2 | 废化学品包装 | 危险废物 | HW49 (900-041-49) | 桶装 | 20 | 3个月 | |||
3 | 废机油 | 危险废物 | HW08 (900-249-08) | 桶装 | 20 | 6个月 | |||
4 | 一般固废库 | 废滤膜 | 一般固废 | / | 一般固废库 | 200m2 | 桶装 | 10 | 6个月 |
5 | 污泥(废浆板) | 一般固废 | / | 堆放 | 1000 | 1个月 | |||
6 | 废铁丝 | 一般固废 | / | 堆放 | 100 | 3个月 | |||
7 | 废浆板包装 | 一般固废 | / | 堆放 | 40 | 3个月 | |||
8 | 纸边 | 一般固废 | / | 堆放 | 10 | 1个月 | |||
9 | 厂区垃圾桶 | 生活垃圾 | 生活垃圾 | 99 | 厂区 | / | 桶装 | 10 | 1天 |
(2)处置措施
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库,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理;废滤膜集中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库,定期交于原厂家回收;污泥(废浆板)集中收集于一般固废库定期外售于其它低要求的造纸厂;废浆板包装、废铁丝集中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库,定期外售物资回收单位;纸边集中收集后定期用损纸机碎浆重新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具体见表8.5-2。
表8.5-2 固体废物固废利用处置方式评价表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分类编号 | 性状 | 含水率(%) | 产生量 | 削减量 | 排放量 | 方式 | |
利用量 | 处置量 | |||||||||
1 | 废机油桶 | 机油储存 | HW49 (900-041-49) | 固态 | / | 0.2 | 0 | 0.2 | 0 | 有资质危废单位 |
2 | 废化学品包装 | 物料包装 | HW49 (900-041-49) | 固态 | / | 0.3 | 0 | 0.3 | 0 | |
3 | 废机油 | 设备运行 | HW08 (900-249-08) | 液态 | / | 0.2 | 0 | 0.2 | 0 | |
4 | 废滤膜 | 江水净化 | / | 液态 | / | 0.8 | 0 | 0.8 | 0 | 厂家回收 |
5 | 污泥(废浆板) | 污水处理站 | / | 固态 | 6 | 6805.06 | 0 | 6805.06 | 0 | 纸制品单位 |
6 | 废铁丝 | 物料包装 | / | 固态 | / | 0.6 | 0 | 0.6 | 0 | 物资回收单位 |
7 | 废浆板包装 | 物料包装 | / | 固态 | / | 3 | 0 | 3 | 0 | 物资回收单位 |
8 | 纸边 | 剪裁 | / | 固态 | 500 | 500 | 0 | 0 | 自行利用 | |
9 | 生活垃圾 | 生活 | / | 固 | / | 252.285 | 0 | 252.285 | 0 | 环卫清运 |
合计 | 7562.445 | 500 | 7062.445 | 0 | / |
本项目涉及的固废废物在如下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对外环境造成影响:
①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过程:如管理不善造成的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的混放;
②固体废物包装、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散落、泄漏;
③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场所对环境造成影响;
④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对环境造成影响。
以上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下:
①固体废物在堆放过程中,废物所含的细粒、粉末随风扬散;在废物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防护和净化设施,释放有害气体和粉尘;堆放和填埋的废物以及渗入土壤的废物,由于挥发性和相互反应过程均会释放出有害气体,污染大气,造成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②若不重视监管,将固废废物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或是露天堆放的固体废物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是堆放过程飘入空中的废物细小颗粒,通过降雨的冲洗沉积、凝雨沉积以及重力沉降和干沉积而落入地表水系,水体都可溶入有害成分,毒害水生生物,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生物死亡等;
③固体废物的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通过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在迁移过程中,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固体废物随着渗滤水在地下水中的迁移,使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间接又对在该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及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产生了危害。
由表4.6-2可知,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实现零排放,对外环境的影响可减至最小程度,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
另外要求在厂内暂时存放固体废物期间应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以及《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的相关要求。在清运过程中,要求做好密闭措施,防止固废散发出臭味或抛洒遗漏而导致污染扩散,对运输过程沿途环境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拟建项目属于附录A中“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业”“造纸(含制浆工艺)”,属于Ⅱ类;项目位于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属于工业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场地周边为工业园区待开发工业用地,敏感程度属于不敏感;项目所在地块占地面积约254666.67m2(25.46hm2),占地规模属于中型(>5hm2)。因此,项目所在地块土壤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导则要求,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项目,可采用定性描述或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
土壤污染与大气、水体污染有所不同,它是以食物链方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茶叶、草食动物(如家禽家畜)乃至肉食性动物等最后进入人体而影响人群健康,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根据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不同,可将土壤污染分为废水污染型、废气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和生物污染型。
(1)本项目废水主要有生产废水、废气处理废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冷凝水。
(2)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满足要求后接管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扁担河。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最终与生产废水一起接管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站,本项目要求化粪池、污水处理、造纸车间采取防渗措施,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因此,本项目土壤通过废水泄漏污染可能性很小。
(2)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有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从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有害成份来看,固废中有机物类物质含量较高,若不考虑设专门的的暂存仓库、没有适当的防漏措施,废物中的有害组分经过风化、雨水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系统的平衡,将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导致植被的生长和农作物的减产。同时污染物经土壤渗入地下水,对地下水水质也造成污染。
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库50m2,可以满足贮存要求,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进行设置和管理,满足重点防渗区要求。危险废物贮存周期为3-6个月,定期转运。本项目固体废物的贮存所采取的防范或治理措施是可行的,正常运营工况下,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3)项目污水处理站容易产生恶臭的污水处理池采用加盖等方式减少恶臭逸散量,同时喷洒生物除臭剂,可减少约80%的恶臭气体产生,经处理后的污水处理站恶臭逸散量很少,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在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情况下,项目各类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正常工况下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较少,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事故状态下废水或固废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拟建项目新建事故池并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在确保事故状态无污染物外排的情况下,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项目对厂区土壤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区土壤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土壤环境处于清洁水平,区域土壤环境状况良好。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要求,为减小项目对土壤的污染,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控制拟建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清洁工艺,以减少污染物;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2、厂区内设事故池,事故状态下产生的事故废水暂贮存于事故水池。
3、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做好设备的维护、检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同时,加强污染物产生主要环节的安全防护、报警措施,以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厂区内全部采用水泥抹面,涉及物料储存的库区、生产装置区、一般固废暂存间、事故池、厂区污水处理站等,污染防治措施均采取严格的硬化及防渗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料及污染物均与天然土壤隔离,不会通过裸露区渗入到土壤中。
本项目为造纸和纸制品制造项目,项目生产装置区、污水处理设施、一般固废暂存间、事故应急池等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加强生产管理,避免生产过程中物料洒落侵入土壤,从而造成土壤污染,因此,项目正常生产对厂区内土壤不会造成明显的环境影响。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以及《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对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1、风险调查
本项目为造纸项目,主要原辅料为木浆(板)、粘缸剂、剥离剂、粘合剂、消泡剂、杀菌剂、湿强剂机油等,产品为高档生活用纸。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和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本项目涉及的原辅料及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物质为机油和危废库暂存的废机油。因此,项目风险主要存在于机油和废机油的运输和储存、使用过程中泄漏等情况对环境造成影响。
2、风险潜势初判
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中风险物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
(1)计算公式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以折纯计)与其对应的临界量,计算比值(Q),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w1、w2、… w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W1、W2、… W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计算出Q 值后:
当Q<1时,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
① 1≤Q<10,以Q1表示;
② 10≤Q<100;以Q2表示;
③ Q≥100,以Q3表示。具体见表8.7-1。
表8.7-1 项目风险物质及其临界值比值(Q)
环境风险物质 | 最大存在总量,t | 临界量,t | Q值 | 参考标准 |
机油 | 0.5 | 2500 | 0.0002 | |
废机油 | 2 | 2500 | 0.0008 | |
Q总=0.001 |
经计算,本项目涉气风险物质与其临界值比值Q=0.001,在Q<1,以Q0表示。环境风险潜势为I。
3、评价等级
环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下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具体见表8.7-2。
表8.7-2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风险潜势 | Ⅳ、Ⅳ* | Ⅲ | Ⅱ | I |
评价工作等级 | 一 | 二 | 三 | 简单分析 |
*是相对于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说明。 |
本项目位于当涂县经济开发区,所在地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可开展简单分析,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说明。
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低于三级,不设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故本项目无需识别风险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主要工序为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类造纸助剂,如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物质泄漏,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但造纸助剂毒性较小,因此风险较小。
(1)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均储存于危险品库内,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如灭火器、吸附棉、黄沙等设施。火灾是贮存区关键的危险、有害因素。
(2)搬运过程中没有轻装轻卸、撞击摩擦、摔碰震动,导致包装破损;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操作不当,发生碰撞,包装物损坏和危险物品泄漏,有引发火灾、中毒、腐蚀等危险。
(3)在作业现场吸烟,违规使用明火,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
本项目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存在火灾的危险。一旦火灾事故发生,伴生的CO、CO2和少量烟尘散发至大气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产生的消防废水可能对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环境产生影响。本工程消防措施到位,生产车间、危险品库、危废暂存间地坪按《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2013版)》(GB18597-2001)进行防渗,企业厂区内拟新建设事故池,位于污水处理站旁,其有效容积为2253.27m3,事故池与车间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切换阀平时通向厂区废水处理站。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收集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因此,环境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2)泄漏事故中的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
本项目涉及风险的物料矿物油在线量和储存量均较少,因此由泄漏造成伴生危险的风险较小。
总体而言,本项目在事故状态下对环境存在着次生污染的危险性,但影响范围是局部的、小范围的、短期的、并且是可恢复的。
公司设置日常监测(详见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章节),对于环境风险事故监测系统,主要依托社会公共资源。
(1)防止事故气态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
本项目事故气态污染物主要是:由于火灾而产生的一氧化碳。本项目涉及风险的物料机油在线使用量和储存量均较小,对环境产生影响有限。本项目物料储存场所安装火灾报警器,可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气态污染物扩散。
(2)防止事故液态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
本项目化学品泄漏会产生液态污染物,发生火灾事故时,尽量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减少消防废水产生。事故池与车间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切换阀平时通向厂区废水处理站。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收集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地表水体系。
建设方在厂区雨水排口处安装雨水截止阀,雨水截止阀为常闭状态,发生事故时,将事故水截留在雨水管网内。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地表水体系。事故废水截留、收集和处理系统见图8.7-1。
图8.7-1 项目事故废水封堵图
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43 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中有关要求,事故储存设施总共的有效容积计算公式如下:
V总=(V1+V2-V3)max+V4+V5
式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m3;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3——发生事故时可以传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2)计算结果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中“3.6.2不同场所的火灾延续时间”,其中甲、乙、丙类厂房/仓库的火灾延续时间为3h。仓库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不小于15L/s,生产车间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不小于15L/s,室内消防栓流量不小于20L/s。本项目的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总用水量按35L/s(15L/s+20L/s)计,根据同类型事故调查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总用水量约为55L/s,则本项目最终确定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总用水量约为55L/s,消防水量为594m3,V2为594m3。
③转输到其它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考虑储罐物料全部泄露,故V3为0。
④生产废水量:根据《制浆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1-2012),事故应急池的容积一般按照大于4小时的排水量计算。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废水处理站日处理废水总量为9955.6m3/d,按最不利情况考虑6小时的废水量,V4为1659.27m3。
⑤降雨量:参考马鞍山市暴雨强度公示计算
设计重现期P取值为2年,t取8min,事故池汇水面积(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约为2000m2,V5为664m3。
V总=594+2488.9+664m3=2253.27m3
以上计算表明,厂区事故状态下需要收集的事故废水量约为2253.27m3。企业需建设大于2253.27m3的事故应急水池1座,事故池与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地表水体系。因此,本项目事故废水收集措施可行。
公司承诺将严格按以下风险防范措施实施本项目建设和运行。
防范措施:
(1)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本项目主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方式为水运和陆运;运输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规定进行管理,对承运单位资质、运输人员资质、货物装载、运输路线等严格把关,减少风险发生因素。
厂区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本项目贮存化学危险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
(2)工艺装置、管线和设备安全防范措施
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测、操作、控制和管理。生产线遵守现行设计规范。凡生产及运输,贮存可燃液体和气体的设备及管道要作防静电接地。
(3)地面防渗本项目化学品储存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相关要求,采取防渗措施,防止物料泄漏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加强危险废物的及时收集,贮存,定期委托专业资质公司处置,企业环保主管部门应记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贮存量及委托处理量,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4)建立建全安全环境管理制度
公司组织机构中设置专门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生产设备和火灾报警装置的监控、检查和定期维修保养。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将采用切实可行的事故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执行。
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本项目的主要事故源和主要的风险因子,采用以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1)仓库物料发生火灾、爆炸后应急处理措施
①对周边未燃烧的化学品迅速转移或隔离,切断火势蔓延途径。
②火灾现场,相关人员实施撤离,装卸搬运操作停止,配合灭火。
③通知应急监测小组人员,对现场附近的雨水管线进行分析,并及时汇报指挥中心。
(2)危险废物和贮存区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贮存区内瓶体发生侧翻或破损,造成瓶内危险物质泄漏,使用黄沙进行围堵,用蛭石、吸油棉进行吸附,并及时将破损的容器转移到安全的容器中,污染的黄沙或吸附剂转至安全容器中,作为危险废物一并委托处理。在仓库门口配置黄沙,将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防止污染到厂区外环境。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突发污染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出本项目环境应急预案框架,在环评报告批复、项目全部工程内容建设完成后,由建设单位针对生产实际情况,扩充和补充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明确处置环境风险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确定需要保护的目标。
(3)组织机构及职责
①公司设立应急事故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主管生产、安全、环保的副总经理担任。
②领导小组职责
a、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建公司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培训、演练、检查、督促和做好应急预案和救援工作;
c、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令,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
d、向主管部门报告和向相关单位通报情况;
e、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并做好善后工作;
f、总结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本预案的有效性、适宜性进行评审。
③小组成员分工
a、组长: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令,组织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授权安全办在 紧急情况下协调处理事故,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
b、副组长:协助组织协调应急救援行动,负责事故报警及报告,通报救援情况;负责事故处理的协调工作。
c、成员:生产部负责人协助副总组长处理事故,负责事故信号报警,事故处理的协调工作,事故处理情况报告;安全办负责人协助副组长处理事故,负责组织安全、环保防范措施的落实。在指挥部授权范围内,对口向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负责组织事 故现场的污染物监测工作,负责事故危险区域的治安、警戒、人员疏散和保卫工作。
(4)预防与预警
①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污染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②预警行动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5)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①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②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③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④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⑤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应急处置
①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②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③处置措施针对事故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a、停电停动力电,自备电源无法满足要求。当班班长获息情况后,立即去现场协调指挥,并将情况向调度中心汇报,并做好停车准备。其它各工序做好本工序紧急停车的各项工作。经调度中心确认超过5分钟停电后,通过当班班长立即停车;
b、废气治理设施出现故障当班人员与当班班长取得联系,并做好应急准备。当班班长与当班调度联系,并现场落实设备运行情况;
当班调度获息情况后,立即安排电工及维修人员前去处理,并现场落实情况,及时与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联系。
出现事故时,当班班长应做好停车准备。当班调度通知其它工序做好停车准备。若事故较小,对设备运转影响不大,当班班长应调整各设备的运行参数,降低生产负荷,减少各污染物的排放量。若事故较大,当班班长应下达停车命令,防止污染物继续排放。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
(1)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环境风险评价可开展简单分析。
(2)公司现有最大可信事故为主要为成品纸燃烧引发的火灾和废水泄漏引起的事故排放。
(3)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是可以接受的。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设立,可以较为有效的最大限度防治风险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处置,并结合企业在下一步 设计、运营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本项目所发生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事故风险处于可接收水平。
(4)本项目投产前,建设单位应根据厂区届时的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并按要求进行应急演练。
综上所述,公司现有项目存在一定潜在事故风险,要加强风险管理,在生产过程中认真落实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总体公司现有项目事故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见表8.7-3:
表8.7-3 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建设项目名称 |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 ||||
建设地点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区 | (/)县 | (当涂经济开发区)园区 |
地理坐标 | 经度 | 东经118°25"20" | 纬度 | 北纬31°31"30" | |
主要危险物质 及分布 | 主要危险物质为消泡剂、机油、杀菌剂、湿强剂、剥离剂、粘缸剂、粘合剂等,主要分布于厂区化学品仓库 | ||||
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 | (1)火灾事故影响分析 项目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主要存在于成品纸仓库,产品为36万 t/a,一旦发生火灾,如不能及时扑灭,将发生大型火灾,产生大量烟尘、CO2、CO等空气污染物同时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根据同类事故调查,火灾事故主要影响范围基本可控制在厂区内,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火灾事故处理时,消防用水会形成大量废水排放,根据同类事故调查,采用55L/s强度水喷淋灭火。由于纸厂用水量很大,发生火灾时可用作消防用水,故灭火延续时间按3h计算,则消防废水产生量约594m3,其主要污染物为SS,经消防排水线路汇流集中至事故池,对水体不会造成影响。 (2)废水事故排放影响分析 废水事故排放主要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废水池破裂引起废水泄漏,主要污染厂区内土壤和附近扁担河水体。 二是污水处理站在投药调整、操作失误、设备清洗或检修时,会影响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废水中污染物处理效率的下降或直排。从而对慈湖污水处理厂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 新建2253.27m3事故池1座,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3小时废水产生量约为594m3,污水处理站4小时废水产生量约为1659.27m3,可见事故池容积能够确保事故发生时废水能够在厂内暂存,待逐步处理达标后排放。 | ||||
风险防范措施要求 | (1)建议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评估 建立健全全厂安全管理、技术体系,加强危险源的的普查、管理,引入安全检查表,强化系统协调运作,提高事故预防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2)贮运安全防范措施仓库内消防设施应建设齐全,消火栓等应按消防要求布置,成品纸及原料仓库通风设施应良好,并在各处设有严禁烟火等警告标识。罐区地面采取水泥硬化措施并在车间周边设置了排水沟,接通至污水处理站。在车间设置排水沟,确保正常的冲洗水、初期雨水、消防水可以纳入厂区废水应急池和污水处理系统。 (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在车间各主要生产装臵设置自动监测、报警等应急系统,加强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应完善应急救援设施和救援通道。 (4)自动控制的安全防范措施各生产装臵的工艺控制应设置必要的报警自动控制及自动连锁停车的控制设施。自动控制系统应辅之以就地显示仪表和就地控制阀门,能对紧急情况进行现场处理。 (5)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建议公司采用三相五线制加漏电保护体制。 (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公司在生产和仓库区应设有消防和火警报警系统,消防设施应布置到位。公司在正常生产中应加强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的维护,对过期的设施应及时更换,确保各设备及消防用水的正常使用功能,此外还应组织进行消防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从而防止火灾事故所造成的影响。 (7)其它事故防范措施成品纸仓库四周设环形集水沟,完善集水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消防废可通过该系统收集后送公司新建事故应急池,进行沉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雨水收集系统的排放口应设置有切断设施,如果出现事故排放,可切断排放口与外部水体的联系,废水经提升泵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 公司必须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废水必须处理后方可排放,杜绝事故性排放。发生事故排放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关闭生产取水、供水和循环水泵。排除事故恢复正常后,应首先将调节池水打入废水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后回用,不允许有直接排放或超标现象产生。 | ||||
填表说明 | 根据Q<1,判定项目风险潜势为I,通过加强管理、采取相应防范。 措施的情况下,事故发生概率和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可防控。 |
控制污染要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要注重清洁生产,树立节约用水、节能意识,采用能够使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利用、污染排放最少的服务与管理办法。
本项目在采用先进设备与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对最终的污染物排放辅以必要治理措施,使所有外排的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现行排放标准,从而也将使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9.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论证烟(粉)尘的治理常见的措施为湿式除尘、机械除尘(旋风除尘、重力沉降)、过滤除尘和静电除尘,除尘方法对比见表9.1-1。
表9.1-1 粉尘处理方案必选一览表
粉尘处理方案 | 水喷淋法 | 旋风除尘法 | 重力沉降法 | 布袋除尘法 | 静电除尘法 |
除尘原理 | 水膜除尘器,含尘气体由简体下部顺切向引入,旋转上升,尘粒受离心力作用而被分离,抛向筒体内壁,被简体内壁流动的水膜层所吸附,随水流到底部锥体,经排尘口排除。 | 旋风除尘是利用旋转的含尘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颗粒污染物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 依靠重力的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离出来。 |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其作用原理是尘粒在绕过滤布纤维封因惯性力作用与纤维碰撞而被拦截。 | 静电除尘原理是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 |
除尘效率 | 95% | 80-90% | 85% | 95-99.99% | -- |
适用类型 | 湿度较大粉尘。 | 颗粒较粗、湿度较大的粉尘。 | 适用重力较大的粉尘。 | 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 | 常用于以煤等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收集烟气中的煤灰和粉尘,冶金中用于收集锡、锌、铅、铝等的氧化物。 |
投资估算 | 3-5万 | 2-4万 | 0.5-1万 | 2-5万 | 8-15万 |
操作复杂程度 | 一般 | 较为简单 | 较为简单 | 一般 | 一般 |
运行费用 | 一般,主要是水泵带动水循环用电费用 | 一般,主要是风机用电费 | 一般主要是风机用电费用 | 一般,主要是机用电费用 | 较高 |
综上本项目造纸车间粉尘采用水幕除尘的方式进行粉尘处理。
项目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见图9.1-1:
图9.1.1 废气收集、处理及排放系统图
本项目拟采取的废气污染治理措施见表9.1-2。
表9.1-2 废气污染治理措施一览表
废气产生源 | 主要污染源 | 治理措施 | 治理目标 | |
有组织 | 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造纸过程产生的粉尘经水幕除尘处理后于DA001-DA012排气筒排放。 | 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无组织 | 污水处理站 | NH3 | 绿化、除臭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
H2S | ||||
臭气 | ||||
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加强通风 |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如下:
1、净化过程
水幕除尘净化原理:
含尘气体从设备顶部进风口进入设备后,以高速经过旋风分离器,使含尘气体沿轴线调整螺旋向下旋转,利用离心力,除掉较粗颗粒的粉尘,有效地控制了进入电场的初始含尘浓度。
然后,气体经下灰斗进入电场工作,由于下灰斗截面积大于内管截积数倍,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径向风速和轴向风速急剧降低产生零速界面而使内管中的重颗粒粉尘沉降于下灰斗内,降低了进入电场的粉尘浓度,低浓度含尘气体经电收尘而凝聚在阴阳极板上,经清灰振打而将收集的粉尘由锁风排灰装置输送走。
为了防止内管旋风和电场极板振打后在下灰斗内形成的二次扬尘,特在下灰斗中设置了隔离锥。
水幕除尘器是把水浴和喷淋两种形式合二为一。先是利用高压离心风机的吸力,把含尘气体压到装有一定高度水的水槽中,水浴会把一部分灰尘吸附在水中。经均布分流后,气体从下往上流动,而高压喷头则由上向下喷洒水雾,捕集剩余部分的尘粒。其过滤效率可达85%以上。
水幕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将直径为0.1-20微米的液态或固态粒子从气流中除去,同时,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它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和净化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将着火、爆炸的可能减至最低。但采用湿式除尘器时要特别注意设备和管道腐蚀及污水和污泥的处理等问题。水幕除尘工作原理见图9.1-2。
图9.1-2 水幕除尘工作原理图
布袋除尘器特点:
⑴水幕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将直径为0.1-20微米的液态或固态粒子从气流中除去,同时,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
⑵它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和净化效率高。
⑶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将着火、爆炸的可能减至最低。
⑷在保证同样高除尘效率的前提下,造价低于其它除尘器。
根据分析可知,项目造纸粉尘经水幕除尘处理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符合当前相关政策,是可行的。
无组织废气治理措施如下: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造纸车间未收集的粉尘和污水处理站产生H2S、NH3、臭气,粉尘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H2S、NH3、臭气通过绿化和喷洒除臭剂处理排放。
为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必须以清洁生产的指导思想,对本项目机加工及焊接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并针对排放环节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量。本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主要无组织排放点和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下:
1、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员工培训;
2、保证引风机正常运行,保证集气罩气流风速达到设计要求;
3、加强废气收集管道、处理设备检查,确保密闭性,防止废气泄露外界环境;
4、未收集的有机废气通过车间通排风系统换气疏散至外界大气环境。
因此在落实上述措施后,项目无组织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①各产污工序开始工作前,先运行各配套风机及废气处理装置;在停止相应作业后,保持废气风机及处理装置继续运转,待废气完全排出后再停止,确保在开、停工阶段排出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②定期检查废气治理设施的关键部件(如:电气、自控仪表是否失灵,活性炭是否有损坏、失效等),在检查并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再投入生产,避免在废气处理装置失效情况下废气的非正常工况排放。
③注意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④建立健全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规程和台帐等日常管理制度,编制非正常工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
①各产污工序开始工作前,先运行各配套风机及废气处理装置;在停止相应作业后,保持废气风机及处理装置继续运转,待废气完全排出后再停止,确保在开、停工阶段排出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②安排专人负责环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每隔固定时间检查、汇报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强对废气净化装置的监管,记录排气筒的进出口风量、温度,并建立台账;
③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构,对环保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环境检测单位对厂区排放的各类废气污染物进行定期检测。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造纸车间造纸等工序产生的造纸粉尘。针对本项目排放废气的具体种类、排放情况及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对建设方提出的废气净化措施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废气处理方案,造纸过程部分工序产生的造纸粉尘较多,企业在产生粉尘的工位上方设置集气罩,1#、2#、3#造纸车间风量均为10000m3/h,可对造纸粉尘进行有效收集,收集效率可达90%。收集后的粉尘经水幕除尘处理后排放,造纸粉尘均为纸屑,经水帘后可有效实现沉降,处理效率可达75%,整体措施可行。
9.2 废水治理措施分析本项目雨污分流,纯水制备浓水、锅炉排水经上水系统处理后,作为生产用
水循环利用,制浆、造纸产生的工业废水先经车间内的超效气浮机组处理后部分循环使用,部分处理后不能循环使用的生产废水和水幕除尘废水、上水系统排浓水经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中水回用于车间地面清洗,其余与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项目废水收集系统见图9.2-1。
图9.2-1 项目废水收集系统图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见图9.2-2图:
图9.2-2 废水处理站废水处理工艺图
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主要为超效气浮处理,预沉池和高效浮选池排出的污泥(废浆板)进入污泥池后经絮凝、压滤过滤处理。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12000t/d,本项目满负荷工况下,新增处理废水量9955.6t/d,设计规模完全满足处理需求,因此废水处理措施可行。
(1)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简介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当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金柱南路和协成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一期工程于2012年12月竣工投入试运行,2013年4月正式运营,设计建设规模为1.5万m3/d;出水水质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尾水就近排入扁担河。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正在建设,预计本项目建成后可投入运行。
(2)收水范围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大唐铁路、荆山路以南,宁安铁路以西、太仓路、芜湖经济开发区边界以北、长江江堤以东的规划区域,总规划面积31.4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属于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收入范围之内,因此该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
(3)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如图9.2-3:
图9.2-3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主要工艺说明: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预处理系统主要为(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二级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池+Orbal氧化沟+二沉池,出水进入新建深度处理系统——高密度沉淀池+转盘滤池+活性炭滤池+次氯酸钠消毒,通过上述工艺,本项目尾水水质可以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要求。
(4)接管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全部接管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生产废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可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中“造纸企业”标准及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本项目一期、二期建成后废水日排水量为9955.6t/d,仅占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能力(1.5万 m3/d,余量约为1.2万m3/d)的66.37%,且本项目废水污染物种类主要为COD、SS、氨氮等,属于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范围之内。
综上,本项目外排废水量较大,但水质较简单,在满足接管水质要求的情况下,不会对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因此,产生的废水排入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可行。
9.3 噪声治理措施分析营运期厂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本项目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精浆机、纸机、横切机、空压机及其附属设备产生的噪音,项目设计文件拟采用减震、吸声或隔声措施,除尘系统的风机配有消声器,空压机装有 消声过滤器,值班室与机房之间设隔声门窗;另外,大噪声设备安装在厂房内,可以通 过建筑物隔声来减轻噪声的影响。
(1)造纸车间车间噪声源综合治理
①项目生产过程中对车间的封闭性有一定的要求,大部分噪声源位于封闭的车间内,可采用隔声门和双层玻璃隔声窗。
②安装吸声顶和一定面积的吸声壁,降低室内的混响声,增加围护结构的隔声量。
③泵类等噪声源设备采取减振措施,泵的进出口管安装避振喉,泵的电机安装隔声罩。
(2)真空泵房噪声治理
通风机噪声主要由进出风口气流噪声、机械和电磁噪声构成,其中尤以进出口噪声为甚,其声频主要在中高频段。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①在风机口上加设消声塔或折流式进风消声道,消声塔是利用扩容抗性消声的原理(也可在塔中安装阻性消声板),折流式进风消声道是一种阻抗复合式的消声装置,按类似矿实际使用效果,插入损失可达到25dB(A)以上。
②在机房内噪声直达的墙壁和屋顶上悬挂平板式吸声板,板与墙壁保护 10cm距离形成共振腔,增加吸声效果。
③因室内噪声治理后还相对较高,从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角度,应在室内设隔声观察室,经观察室隔声后,观察室内噪声水平可以降至55dB(A)以下。
(3)鼓、引风机噪声治理
①引风机安装时应设惰性基础和减振垫。
②引风机分别加设进风口和出风口消声器:鼓风机加设P型进风口消声器,引风机加设阻抗复合式 F 型进风和出风消声器。
通过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可确保所有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因而其防治措施可行。
9.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分为三类:即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包括废机油、废机油、沾染化学品的废包装物等,新增产生量合计0.7t/a。一般固废包括废滤膜、废铁丝、废浆板等,新增产生量合计7309.46t/a。生活垃圾新增产生量为252.285t/a。
(1)安全贮存的技术要求
在危险废物外送前,采用桶密闭储存,暂存场地依托危废暂存间,场地设置有防风、防雨、防渗措施,危废临时收集点的运行管理要求如下:
a)在常温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否则,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b)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
c)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
d)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
e)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标准要求的标签;
f)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互相反应);
g)不相容危险废物要分别存放或者存放在不渗透间隔分开的区域内。
(2)规范利用处置方式
危险废物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并签订相关的处置协议;一般工业固废委托再生资源公司统一处理,并签订相关的委托协议书;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各类固废经分别处理后,其处理率可达100%。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固废向环境外排量为零。
9.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的地下水污染源是化粪池、造纸车间、污水站和排污管线发生的渗漏等。污染物能污染地下水的途径主要包括:化粪池、造纸车间、污水站收集池防渗措施不到位,在废水收集、处理过程中发生泄漏污染地下水;排污管线渗漏也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
针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护、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控制。
(1)源头控制措施
项目应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较清洁的原辅材料,采用清洁生产审核等手段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并对产生的各类废物进行合理回用和治理,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生产过程和末端治理成本。积极开展水循环使用,减少废水产生和排放。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仓库等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防渗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设备、管线及建、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对可能泄漏有害介质和污染物的设备和管道敷设尽量做到“可视化”,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2)分区防护
本次环评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对本项目进行整体的污染分区划分,分为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其中污染防治区又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简单防渗区和重点污染防治区,本项目无重点污染防治区。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详见表9.5-1,本项目涉及采取的各项防渗措施具 体见表9.5-2,项目分区防渗图见。
表9.5-1 项目建设区污染防治分区表
序号 | 污染区域或部位 | 防渗等级 |
1 | 危险品库 | 重点防渗 |
2 | 危废暂存间 | 重点防渗 |
3 | 污水处理站 | 重点防渗 |
4 | 化粪池 | 重点防渗 |
5 | 造纸车间 | 重点防渗 |
表9.5-2 拟建项目设计采取的防渗处理措施一览表
序号 | 主要环节 | 防渗处理措施 |
1 | 厂区 | 厂区内为混凝土地面; 生产车间严格按照建筑防水设计规范,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 |
2 | 原料库区和 生产装置区 | 设置于地面以上,便于跑冒滴漏的直接观察; 严格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 |
3 | 管线 | 对管道、阀门严格检查,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更换,阀门采取优质产品; 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管道敷设地面上,如出现渗漏问题及时解决;对工艺要求必须地下走管的管道、阀门设专门防渗管沟,管沟上设活动观察顶盖,以便出现渗漏问题及时观察、解决,管沟与污水集水井相连,并设计合理的排水坡度,便与废水排至集水井,然后统一排入污水收集池。 |
4 | 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站、化粪池) | 对各环节进行特殊防渗处理,借鉴《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8598-2001)防渗设计要求,进行天然基础层、复合衬层或双人工衬层设计建设,采取高标准的防渗处理措施;污水收集池等池体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并按照水压计算,严格按照建筑防渗设计规范,采用足够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池体内壁做严格的防渗处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无废水渗漏。 |
5 | 固废暂存及处理场所 | 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l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l8597-2001)进行设计,采取防淋防渗措施,以防止淋漏液渗入地下;②设专门容器贮存,容器安装载各个操作区的防渗地槽内;地面采用HDPE土工膜防渗处理。 |
(3)末端控制措施
主要包括厂内污染区地面的防渗措施和泄漏、泄露污染物的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并把滞留在地面的污染物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末端控制采取分区防渗。
(4)地下水监测监控建立厂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制定地下水定期监测计划,并纳入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中。
(5)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6)应急响应
地下水污染事件发生后,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防止污染物进一步向周围扩散,根据前述分析,可以采取如下相应措施来控制:
源头控制:一旦发生渗滤液泄漏,应及时切断并封堵泄漏源,并对泄漏物所在的地面进行及时截流封堵,尽可能将泄漏物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防止泄漏物四处流淌而增加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后果控制:当发生严重的地下水污染事故,使得项目场地不能正常工作时,则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后实行非正常封场,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同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工程防护措施;继续对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需要开展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地下水修复工作。
途径控制:由于受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限制,被污染的地下水径流迁移较缓慢,将较长时间存在于项目场地所在区域的潜水含水层中。对于已被污染的土壤需及时挖掘清理并妥善处置,防止土壤中污染物随降雨淋滤进一步下渗进入地下水中,同时可考虑通过小范围内的地下水抽排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切断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途径,防止污染物扩散,或在污染物下游建设渗透性反应墙,控制污染物向下游扩散并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可以看出,企业拟采用的防渗措施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等要求。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9.6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占地范围内的土壤环境质量无超标点位。对土壤可能产生影响的途径为液态物料、生产废水、废液通过垂直入渗的形式渗入土壤的土壤污染途径,本项目一般防治区域为危废间、危险品库及污水处理站等。根据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以上污染防治区均按相应标准设计、施工并做好防渗措施,能有效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影响。
此外,建设单位在项目运行期还应充分重视其自身环保行为,将从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和跟踪监测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土壤环境的保护措施。
(1)源头控制:在物料输送和贮存过程中,加强跑、冒、滴、漏管理,降低物质泄漏和污染土壤环境的隐患。
(2)过程防控:厂区内涉及化学品区域,均设置为硬化地面;根据分区防渗原则,厂区内一体化污水站、地下污水管道、危废暂存间、生产车间等通过分区防渗和严格管理,防渗措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规定的防渗要求。
(3)跟踪监测:企业应定期进行污水处理站附近的土壤的动态监测,保证项目建设不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废水管线均明管敷设,此外,企业还加强了对防渗地坪的维护,保证防渗效果。
综上,本项目厂区各监测点土壤监测指标均不超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本项目设置有完善的废水收集系统,新建废水管网采用明管铺设形式,试剂间、危废间、一体化污水站等均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能有效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影响。此外,本项目评价范围及周边区域均为工业用地及园区道路,无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区域总体土壤污染敏感度较低。本项目在落实土壤保护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对厂区及周围土壤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9.7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中风险物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的要求,建设单位应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当地生态环境局备案。
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和要求落实防护设施,总平面布置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有关防火、防爆的规定;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消防砂、室内外消防栓或消防水池等消防器材设施。
(2)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到已获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采购,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技术说明书及相关技术材料。
(3)危险品原料的运装要委托有承运资质的运输单位承担;承担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人员、车辆等必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4)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5)对于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应该了解运载物品的属性,并具备基本的救护常识,在发生意外燃烧、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救护要求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向当地部门报告。
(6)禁止超装、超载,禁止混装不相容类别的危险化学品。
(7)根据不同物料,提出吸附、覆盖、消除材料,用于应急处理。
(8)在满足正常生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危险品贮存量和贮存周期。
(9)贮存仓库应远离火种、热源,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10)原料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应及时处理。
(11)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12)在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场合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根据供应商的要求穿相应工作服,戴橡胶手套;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13)事故池与车间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切换阀平时通向厂区废水处理站。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收集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采取上述事故防范措施后,可有效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并能使项目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
建设单位应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当地生态环境局备案。
9.8 项目环保措施汇总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情况见表9.8-1。
表9.8-1 项目主要环保措施一览表
类别 | 污染源 | 治理设施方案 | 预期效果 |
废气治理 | 造纸车间粉尘 | 项目造纸粉尘采用12套集气罩+水幕除尘+15m排气筒废气处理设施处理粉尘;加强车间通风。 | 粉尘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能满足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污水处理站H2S、NH3、臭气 | 绿化、喷除臭剂 | 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
废水处理 | 生产废水(制浆造纸、水幕除尘、江水净化) | 污水处理站1座(1200t/a) |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中“造纸企业”标准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生活废水 | 化粪池1座 | ||
噪声治理 | 分切机和自动化生产线位于室内安装减振基础,车间门窗隔声,综合降噪量可达25dB(A),风机位于室外,安装隔声罩,综合降噪量可达25dB(A)。 |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
固废 | 危险废物 | 新建危废库1间,50m2。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 |
一般固废 | 新建一般固废库1间,200m2。外售。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 | |
风险防范 | 雨水排放口设置截止阀;加强对事故废水的收集;编制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等。 | 控制在最低限度。 |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衡量减少项目投入的环保投资所能获得的环保效果,从经济角度考虑,采用价值形式分析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适宜性,分析人类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项目减少造成环境影响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1 社会效益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拟投资202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增产生活用纸36万吨。
本项目建成后,新增生产生活用纸36万吨,提供1529个就业岗位。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起到了积极向上的效果。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10.2 环境效益本项目生产装置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公用工程消耗低,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噪声均能做到达标排放,预测分析表明其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本项目制浆、造纸产生的工业废水先经车间内的超效气浮机组处理后部分循环使用,部分处理后不能循环使用的生产废水和水幕除尘废水、上水系统排浓水经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其余与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项目所有固体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置,做到固体废物零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到位,项目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完善,项目环境风险水平处于可控制范围。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还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10.3 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约为202000万元人民币,完全达产后盈余资金约为103451万元人民币,整个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本项目环保工程有废气处理装置、一体化污水站、降噪、固废收集系统及风险防范设施建设等,具体环保措施投资估算见表10.3-1。
10.3-1 环保措施投资投资费用估算表(人民币)
工程名称 | 治理措施 | 金额(万元) |
废气治理 | 项目造纸粉尘采用12套集气罩+水幕除尘+15m排气筒(DA001-DA012)废气处理设施处理粉尘;加强车间通风。 | 200 |
绿化、喷除臭剂。 | 20 | |
噪声治理 | 采取减震、隔声措施消声。 | 10 |
固废治理 | 一般固废库、危废库、防渗措施、外委处置等。 | 70 |
废水治理 | 超效气浮机组、污水处理站,防渗处理。 | 100 |
土壤、地下水治理 | 生产车间、危废仓库地面、化粪池、污水处理站防渗防腐处理。 | 100 |
风险防范 | 包括雨水排放口设置截止阀;化学品存放在危险品库内,采取防泄漏措施,储备环境应急物资等、应急事故池。 | 150 |
环保投资合计 | 650 | |
项目总投资 | 202000 | |
环保投资比例 | 0.32% |
本项目环保设施年运行费用估算具体见表10.3-2。
表10.3-2 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估算表(人民币)
序号 | 措施名称 | 年运行费用(万元) | 实施效果 | |
1 | 废气治理 | 废气治理费用(水幕除尘用水、设备运转电费等) | 20 | 达标排放 |
2 | 废水治理 | 废水处理费用、排水费、电费及废水站维护费 | 30 | 达标纳管 |
3 | 噪声治理 | 噪声装置折旧维护废 | 2 | 厂界噪声达标 |
4 | 固废治理 | 委托处置费用 | 10 | 固废100%合理安全处置 |
5 | 环保人员工资等 | 10 | 专职环境管理工作 | |
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合计 | 72 | / | ||
年均销售收入 | 103451 | / | ||
年环保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 | 0.07% | / |
从以上分析可见:
(1)项目环保投资为650万元,环保投资与项目总投资之比为0.32%。
(2)项目年环保运行费用约72万元,年环保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为0.07%。
通过对拟建工程环境经济损益的分析,拟建项目环保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例、年环保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不大,说明项目污染产生量较少,所以环保投资与治理费用较少,经济上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在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后,各项污染物皆能达标排放,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11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1.1 环境管理公司拟成立专门的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的规划和管理、环境绩效的考核以及环境保护治理设施的管理、操作和维护,该部门是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公司配备专职安全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项目的日常环境管理和对污染源的监控,同时配合地区环保部门做好监测抽查工作,配合当地消防、安保、医疗等相关部门指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方案。
公司在生产管理中制定的主要环境管理内容和实行的环境管理情况如下:
(1)安全教育制度
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和条例,作好环境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公司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污染防治的责任心。
(2)报告制度
项目建成后有一定的污染物排出,属于须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污单位,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应执行排污月报制度。具体要求按江苏省环保厅及相关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实施。
在企业生产和排污发生重大变化、污染治理设施发生改变或者企业拟实施新、改、扩建项目计划时,都必须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报。新、改、扩建项目的建设必须按《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报请有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审批。
(3)污染治理措施的管理、监控制度
①加强对各废气处理设施的监管,以确保各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
②建议将废气处理装置运行、维护、危险废物产生量等作为环保管理要求详细记录,建立详细台帐,留档备察;
③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染治理设施,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
④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必须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落实责任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运行经费、设备的备品备件和原辅材料。
(4)日常环境管理制度
①制定并实施本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规划及年度污染治理计划;
②定期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及对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③制定相应的危废管理计划,将危废的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纳入生产记录,并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④制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计划,定期进行演练;
⑤配备各种必要的维护、抢修器材和设备,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到位;
⑥协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落实“三同时”,参与有关方案的审定及竣工验收。
(5)企业排污许可证申报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由排污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其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情况,并接受监督管理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的规则系统。
申报的主要内容:排污者的基本情况,正常生产和实际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处置及排放去向、地点和方式,污染治理和三废综合利用等状况。根据环保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部令第11号),本项目属于“十七、造纸和纸制品业22”中的“造纸222”中的“机制纸及纸板制造2221、手工纸制造2222”,需要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项目建设完成后应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及时申请排污许可证。
(6)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及应急预案
产生危险废物的建设单位应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编制应急预案。
本项目要将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纳入生产记录,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和企业内部产生和收集贮存部门危险废物交接制度。加强对危险废物包装、贮存的管理,对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要确保无破损、泄漏和其他缺陷,规范建设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并设置危险废物标识。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拟委托外运处置,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运输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应符合本市危险废物运输污染防治技术规定,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7)落实环境监测计划
依据国家及地区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化建设水污染物排口、废气排放口。
确保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有效的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治理设施,牌。并按本报告制定的监测计划对生产运行期间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
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应设置暂存处,暂存处必须符合“四防”(防火、防扬散、防雨淋、防渗漏)要求,并设置标志牌。并按本报告制定的监测计划对生产运行期间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总体规划详见表11.1-1。
表11.1-1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总体规划表
建议书阶段 | 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厂址、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 |
可研阶段 | 委托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进行环境现状监测。 | |
施工阶段 | 依法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 |
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震动等对居民区的污染和危害,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该修整和复原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此阶段应进行施工环境监理。 | |
试生产阶段 | 完善准备、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 |
进行多方技术论证,完善工艺方案;严格施工设计监理,保证工程质量;建立生产工序管理和生产运转卡;向环保部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 | |
规模生产阶段 | 加强环保设备运行检查,力求达产达标,降低超标排污。 |
监督检查环保措施的执行; 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监督检查污染物的监测工作。 | |
信息反馈和群众监督 | 反馈监督数据,加强群众监督,改进污染治理工作。 |
建立奖惩制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整理监测数据,技术部据此研究并改进工艺的先进性;收集附近村民意见并选代表作为监督员。 |
企业环境管理指标体系见图11.1-1所示。
图11.1.4 企业环管理指标体系分类结构
本项目运行期环境管理详细计划见表11.1-2。
表11.1-2 建设项目重点环节环境管理方案
环境问题 | 防治措施 | 经费 | 实施时间 |
废气排放 | 对各废气排放源点进行严格控制,采用环评报告中所要求的废气处理设施。要加强操作技能,以减少泄漏,并加强对各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达标水平;提高车间自动化操作水平。 | 列入环保经费 | 总图设计阶段 |
定期进行生产知识强化训练,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及环保意识。 | 基建资金 | 生产期 | |
施工期 生产期 | |||
选择滞尘、降噪、对生产中排放污染物有较强抵抗和吸收能力的树种进行种植。 | 列入环保经费 | 建设期 | |
废水排放 | 严格雨污分流管理。 | 基建资金 | 施工期 |
保证废水输送管铺设质量,避免污水泄露对周围地下水 环境造成影响。加强事故池的管理和维护。 | |||
固体废物 | 厂区内设立固废暂存仓库,固废及时清运。 | 基建资金 | 施工期 生产期 |
噪声 | 定期检查降噪隔声设备的正常运行。 | 计入成本 | 生产期 |
污染物排放口 |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95)与(GB1556.2-95)规定,设置国家环保局统一制作的环保图标;图标牌应设置在靠近采样点,醒目处,标志牌设置高度为其上边缘距离地面约2m;将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立标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于档案。 | 列入 环保经费 | 施工期 生产期 |
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之第八条的(六)项规定,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包括“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章节,目的在于工程建设施工和建成之后的运行阶段中,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和环境监测工作,切实有效的了解和控制工程污染物的排放量,促进污染治理工作,使治污设施达到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以及最佳效果,以保证工程较好的环境效益以达到强化环境管理的目的。
为切实控制本工程治理设施的有效地运行和“达标排放”,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环评对建设项目提出环境监测建议。本项目的监测计划应包括两部分:一为运营期的常规监测计划,二为竣工验收监测。
根据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准-排放口(源)》、原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等技术要求,企业所有排放口,包括水、气、声和固体废物,必须按照“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和规范化要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绘制企业排污口分布图,同时对污水排放口安装流量计,对治理设施安装运行监控装置。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
(1)合理确定污水、废气排污口位置,并按《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设采样点;
(2)对于污水排污口应设置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并安装测流装置;
(3)按照GB15562.1-195及GB1556.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规定,规范化整治的排污口应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4)按要求填写由国家环保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证》并根据登记证的内容建立排污口管理档案;
(5)规范化整治排污口的有关设备属环境保护设施,应将其纳入本单位设备管理,并选派责任心强,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兼职人员对排污口进行管理。
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1)污水排放口位置应根据实际地形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情况确定,原则应设置一段长度不小于1m长的明渠。排污口须满足采样监测要求。经生态环境部门批准允许用暗管或暗渠排污的,要设置能满足采样条件的采样井或采样渠。压力管道式排污口应安装取样阀门。还必须在一类污染物的排污口和总排污口设置一段与排放污水有明显色差的测流渠(管),以满足测量流量及监控的要求;
(2)排放同类污染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污口(不论其是否属同一生产设备),在不影响生产、技术上可行的条件下,应合并成一个排污口。有组织排放废气的排气筒高度应符合国家和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应加装引风装置进行收集、处理,并设置采样点。排气筒应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有净化设施的,应在其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口及采样监测平台。采样孔、点数目和位置应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和《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设置。采样口位置无法满足规定要求的,必须报生态环境部门认可。
(3)固废堆场应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将生活垃圾、工业固废等分开堆放,做到防火、防扬散、防渗漏,确保不对周围环境形成二次污染。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库及危险废物暂存库应根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志牌应设在与之功能相应的醒目处,标志牌必须保护持清晰、完整。当发现形象损坏、颜色污染或有变化、退色等不符合本标准的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时间至少每半年一次。
(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在厂区的废气排放源、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应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图形符号分为提示图形和警告图形符号两种,分别按GB15562.1-1995、GB15562.2-1995执行。
厂区“三废”排放口、排放源及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处设置明显的环保图形标志及形状颜色见表11.2-1、表11.2-2。
表11.2-1 环保图形标志
序号 | 提示性图形符号 | 警告图形符号 | 排放口及贮存、处置场 |
1 | 污水排放口 | ||
2 | 废气排放口 | ||
3 | 噪声排放源 | ||
4 | 一般固体废物 | ||
危险固废 |
表11.2-2 环保图形标志形状、颜色
项目 | 形状 | 背景颜色 | 图形颜色 |
提示性图形符号 | 正方形边框 | 绿色 | 白色 |
警告图形符号 | 三角形边框 | 黄色 | 黑色 |
为切实控制本工程治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和“达标排放”,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环评对建设项目提出环境监测建议,建设单位应按要求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环境监测,监测内容覆盖厂区废水、废气、噪声排放情况,及厂区周边土壤、地下水质量状况。
公司要严格遵循内部制定的环境监测计划,监控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或运行异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要及时向环保部门报告,并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
企业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制定监测计划。
(1)施工期监测建议
①大气:在施工场地及周围布设1个大气监测点,每季度监测1次,每次连续监测1天,监测因子为TSP。
②噪声:在施工场地四周和敏感点共设置10-12个噪声监测点,每季度监测1天,昼、夜间各监测1次,监测因子为等效A声级dB(A)。
(2)运营期监测方案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造纸工业》(HJ821-2017)等相关要求,造纸工业企业应在生产运行阶段对其排放的水、气污染物,噪声以及对其周边环境质量影响开展监测。
本项目运营期间自行监测工作详见表11.2-1。
表11.2-1 运营期自行环境监测工作计划
类别 | 监测位置 | 监测污染物 | 监测频率 | 监测机构 | |
排污监测 | 废水 | 污水站排放口 | 流量、pH、CODCr、NH3-N、TP | 在线监测 | 委外或公司技术中心 |
SS、TN、色度 | 1次/日 | ||||
BOD5 | 1次/周 | ||||
废气 | 排气筒 | 颗粒物 | 1次/季 | ||
厂界 | 臭气浓度、硫化氢、氨、颗粒物 | 1次/年 | |||
噪声 | 厂界 | Leq〔dB(A)〕 | 1次/季 每次1昼夜 | ||
环境监测 | 地下水 | 污水处理站附近1个点,上游下游各布置1个点 | pH、钾、钠、钙、镁、CO32-、HCO3-、Cl-、SO42-、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化物、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群、细菌总数、地下水水位 | 1次/3年 | |
土壤 | 污水处理站附近1个点 | pH、砷、镉、六价铬、铜、铅、镍、汞、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石油烃(C10-C40) | 1次/5年 |
①建设单位应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方案,以自证自行监测数据的质量;
②建设单位应定期对自行监测工作开展的时效性、自行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管理部门检查结论和公众对自行监测数据的反馈等情况进行评估,识别自行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③建设单位应做好信息记录,包括手工监测的记录、自动监测运维记录、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固体废物产生与处理状况等;
④建设单位应编写自行监测年度报告,年度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a)监测方案的调整变化情况及变更原因;
b)企业及各主要生产设施(至少涵盖废气主要污染源相关生产设施)全年运行天数,各监测点、各监测指标全年监测次数、超标情况、浓度分布情况;
c)按要求开展的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状况监测结果;
d)自行监测开展的其他 情况说明;
e)排污单位实现达标排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⑤监测结果出现超标的,排污单位应加密监测,并检查超标原因。短期内无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应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事故分析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减轻或防止污染的措施,以及今后的预防及改进措施等;
⑥建设单位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应积极配合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当生产发生事故或者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时,可能产生比正常生产情况下大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环境污染,厂环境监测站必须马上对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污染源及时分析、立即监测。可能产生的事故排放以及相应监测情况详见表11.2-2。
表11.2-2 事故应急监测
事故 | 监测项目 | 监测污染物 |
生产不正常,污水量和污染 物浓度增加 | 污水站入水 污水站出水 | CODCr、NH3-N |
污水站运行不正常 | 污水站入水 污水站出水 污水站各环节入水 | CODCr、NH3-N |
生产初期试运行 | 污水站入水 污水站出水 污水站各环节入水 | CODCr、SS、pH |
污水站试运行 | 污水站入水 污水站出水 污水站各环节入水 | CODCr、、NH3-N、SS、pH |
生产设备发生故障 噪声值明显变大 | 故障设备、邻近厂界 | 噪声值 |
其他事故 | 根据具体情况由建设单位确定 | 根据具体情况由监测站确定 |
建设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制度,设置专职人员开展台账记录、整理、维护等管理工作。环境管理台账真实记录生产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自行监测和其他环境管理信息,具体如下:
?生产运行情况包括生产装置或设施、公用单元和全厂运行情况,重点记录与污染物治理、排放相关的主要运行参数。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信息应按照设施类别分别记录设施的实际运行相关参数和维护记录。
?自行监测信息中,人工监测记录信息包括:手工监测日期、采样及测定方法、监测结果等;自动监测运维记录包括:自动监测及辅助设备运行状况、系统校准、校验记录、定期比对监测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是否故障、故障维修记录、巡检日期等。
其他环境管理要求信息包括:设备故障记录、生产设施开停工、检维修记录等。
废气净化设施、固体废物管理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台账和规程。具体如下:
(1)水幕除尘运行记录台账
具体见表11.2-3。
表11.2-3 水幕除尘运行记录台账
喷淋塔 | 记录内容 | |||||
开始时间 | 设备功率(KW) | 运行风量(m3/h) | 废水更换时间 | 运行持续时间 | 记录人 | 备注 |
(2)危险废物暂存点运行记录台账
具体见表11.2-4。
表11.2-4 危险废物暂存点运行记录台账
危废库暂存点名称 | 记录内容 | ||||||||
暂存点编号 | 暂存点位置 | 面积(m2) | 危废名称 | 危废入库量 | 入库时间 | 清运量 | 出库时间 | 记录人 | 备注 |
(3)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贮存的操作规程
本项目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要求,设定本项目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贮存的操作规程,具体如下表11.2-5。
表11.2-5 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贮存的操作规程
序号 | 项目 | 操作规程 |
1 | 危险废物收集 | 危险废物的收集应根据危险废物产生的工艺特征、排放周期、危险废物特性、废物管理计划等因素制定收集计划。收集计划应包括收集任务概述、收集目标及原则、危险废物特性评估、危险废物收集量估算、收集作业范围和方法、收集设备与包装容器、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工程防护与事故应急、进度安排与组织管理等。 |
2 | 危险废物的收集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内容至少应包括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和方法、专用设备和工具、转移和交接、安全保障和应急防护等。 | |
3 | 危险废物收集和转运作业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镜、防护服、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 |
4 | 在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转运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防爆、防火、防中毒、防感染、防泄漏、防飞扬、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 |
5 | 危险废物收集时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确定包装形式:如包装材质要与危险废物相容,可根据废物特性选择钢、铝、塑料等材质。性质类似的废物可收集到同一容器中,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应混合包装。危险废物包装应能有效隔断危险废物迁移扩散途径,并达到防渗、防漏要求。包装好的危险废物应设置相应的标签,标签信息应填写完整翔实。 | |
6 | 危险废物转运 | 危险废物内部转运应综合考虑厂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转运路线,尽量避开办公区和生活区。 |
7 | 危险废物内部转运作业应采用专用的工具,危险废物内部转运应填写危险废物厂内转运记录表。 | |
8 | 危险废物内部转运结束后,应对转运路线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无危险废物遗失在转运路线上。 | |
9 | 危险废物贮存 |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和消防设施。 |
10 | 贮存危险废物时应按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区贮存,每个贮存区域之间宜设置挡墙间隔,并应设置防雨、防火、防雷、防扬尘装置。 | |
11 | 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废物应配置有机气体报警、火灾报警装置和导出静电的接地装置。 | |
12 | 危险废物贮存单位应建立危险废物贮存的台帐制度。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162 号)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保障公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公开、透明,强化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约束,推进环评“阳光审批”,实现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全过程、全覆盖公开,推进形成多方参与、全社会齐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建设单位作为建设项目选址、建设、运营全过程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需要依法推进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全过程公开。建设单位应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马鞍山市的规定通过网络发布建设项目的事中事后环境信息。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162号)的有关规定,除按照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设单位应主动向社会公开建设项目开工前信息、施工过程中信息、投产/投运信息、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和验收监测结果等。
具体如表11.2-6所示。
表11.2-6 公开信息一览表
名称 | 公开信息 |
基础信息 | 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建设地址、生产工艺、产品方案。 |
排污信息 | 污染物种类、治理措施、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量、执行标准、总量控制、环境许可信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见表11.3-1。
表11.3-1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
类别 | 污染源 | 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运行参数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废气mg/m3、废水mg/L) | 执行的环境标准 | 监测计划 | 排放量(t/a) | 总量指标(t/a) |
废气 | DA001-DA012 (有组织) | 12套水幕除尘装置 | 颗粒物 | 均为1.5 | 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限值要求 | 每季度采样监测1次 | 1.4256 | 1.4256 |
造纸1#车间(无组织) | 加强通风 | 颗粒物 | 0.0134kg/h | 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限值要求 | 每年采样监测1次 | 0.6336 | / | |
造纸1#车间(无组织) | 加强通风 | 颗粒物 | 0.0268kg/h | |||||
造纸1#车间(无组织) | 加强通风 | 颗粒物 | 0.0402kg/h | |||||
污水处理站(无组织) | 绿化、喷洒除臭剂 | H2S | 0.0006kg/h | 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每年采样监测1次 | 0.00476 | / | |
NH3 | 0.000046kg/h | 0.0003652 | / | |||||
臭气 | / | / | / | |||||
废水 | 污水接管口 | 污水处理站采用絮凝沉淀处理工艺 | COD | 266 | 达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接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 在线监测 | 793.547 | 793.547 |
NH3-N | 6 | 17.9 | 17.9 | |||||
SS | 80 | 1次/日 | 264.098 | / | ||||
BOD5 | 88 | 1次/日 | 290.488 | / | ||||
噪声 | 设备、机械噪声 | 建筑隔声、加装消音器、隔音罩、减振垫 | / | / | 厂界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的 3类标准 | 厂界布设6个点,每季度监测一天,每天昼夜各测一次 | / | / |
固废 | 危险废物 | 建设危废库 | 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 | 0.7t/a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 年修改单和《危险废 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 / | / | / |
一般固废 | 建设一般固废库 | 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纸边、职工生活垃圾 | 7561.745t/a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 | / | / | / | |
环境风险 | / | 建设应急事故池1座2253.27m3 | / | / | / | / | / | / |
根据2017年国务院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保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等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在设计、施工、运行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三同时”制度,并在建设项目竣工后开展自主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本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其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本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建设单位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根据国环规环评[2017]4号的规定和要求,自主组织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结论和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排污单位应当在项目产生实际污染物排放之前,按照国家排污许可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申请排污许可证,不得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根据环保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部令第11号),第十七条第37条,222机制纸及纸板制造2221、手工纸制造2222,属于重点管理,需申请排污许可证。
本项目拟计划在试运行之前取得排污许可证。建设项目验收报告中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应当纳入该项目验收完成当年排污许可证执行年报。
除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水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外,其他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需要对该类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或者整改的,验收期限可以适当延期,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
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外,建设单位应当通过网站公开,向社会公开建设项目开工日期、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报告,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日期、调试起止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报告、非重大调整报告(若有),以及在验收报告编制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公开验收报告,公示期限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验收报告公示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建设单位应当登录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填报建设项目基本信息、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情况等相关信息。建设单位公开上述信息的同时,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并接受监督检查。
本项目验收内容应包括工程与环境内容的校核、项目投产后各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情况。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主要内容建议见表11.4-1。
表11.4-1 项目竣工验收一览表
类别 | 产污单位 | 产污工序 | 污染物名称 | 方案措施 | 措施效果 | 验收内容 | 时间 | |
废气 | 造纸车间 (有组织) | 造纸工序 | 颗粒物 | 12套水幕除尘装置 | 分别经12根15m排气筒排放 | 满足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限值要求 | 采样平台、废气排放量、水幕除尘装置、排气筒高度等;排气筒各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厂界各污染物浓度 | 工程同步 |
造纸车间 (无组织) | 造纸工序 | 颗粒物 | 加强通风 | 无组织排放 | ||||
污水处理站 (无组织) | 废水治理 | H2S、NH3、臭气浓度 | 绿化,喷洒除臭剂 | 无组织排放 | 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限值要求 | |||
废水 | 制浆造纸 | 制浆造纸 | 造纸废水 | 污水处理站 | 满足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管线等,废水排放量、CODCr、BOD5、NH3-N、SS、pH等污染物浓度 | 工程同步 | |
水幕除尘 | 粉尘处理 | 除尘废水 | ||||||
江水净化 | 江水净化 | 净化浓水 | ||||||
员工生活 | 员工生活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 | 进入污水处理站 | ||||
噪声 | 各类噪声设备 | 建筑隔声、减振垫、隔声板、低噪声设备 | 四周厂界处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排放标准 | 厂界噪声 | 工程同步 | |||
固废 | 危险废物 | 建设危废库,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需符合《危险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 | 危废处置合同、处置联单 | 工程同步 | |||
一般固废库 | 建设一般固废库、外售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 | 一般固废库 | 工程同步 | ||||
生活垃圾 | / | / | / | 工程同步 | ||||
事故防范 | 防范措施 | 火灾报警器、灭火器、仓库围堰、混凝土防渗层、定期巡检,检查设备是否破损、厂区雨水总排口安装截止阀 | 控制事故发生及影响 |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需要纳入本项目工作内容 | 工程同步 | |||
管理措施 | 应急预案 | 能满足事故发生后的有效应急处置要求 | 管理文件、监测报告档案 | 工程同步 | ||||
环保管理 | 管理文件 | 针对项目制定管理措施、监测计划 | 具有可操作性 | 管理文件、监测报告档案 | 工程同步 | |||
管理措施 | 废气、废水采样口、危险废物贮存处按照规范设有环保图形标志 | 能够有效和清晰识别,满足规范要求 | 废气、废水采样口、危险废物贮存处的环保图形标志 | 工程同步 |
项目名称: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慈雄
行业类别:C22造纸和纸制品业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址:安徽省当涂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
拟投产日期:一期项目拟投产日期2023年3月;二期项目拟投产日期2025年试生产,2026年投产。
项目投资:总投资20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650万元,占总投资的0.32%。
建设内容:项目投资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现有闲置工业用地382亩新建生产厂房、办公楼、取水排水工程及项目配套其它设施。项目拟投资建设12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12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全自动抽纸、卷卫、高压花方包及无芯设备)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原纸能力;通过一体化及后加工设备进行折叠、分切、包装可形成年产4500万箱成品加工能力。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4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12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期建设8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8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24万吨的生产能力。
12.2 结论根据《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是:重点发展“2+1”主导产业体系,“2”为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产业;“1”为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本项目产品为高端生活原纸生产制造项目,属于新材料产业,符合当涂经济开发区的“新型材料-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产业规划。因此本项目符合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也符合区域环保规划要求,本项目选址可行。
本项目产品生产中,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能力较高,在满足工艺条件的情况下,严格控制生产中化学品的用量,采用多清洁生产方案,节约新鲜用水量,并将通过在内部管理、原辅材料选用和管理、废物回收利用等几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清洁生产措施,有效地控制污染,公司拟采取的清洁生产方案和措施,可大大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本项目较好地落实了清洁生产原则。
根据《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状况公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为非达标区域;通过现状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评价区域内SO2、NO2、PM10等因子在所有监测点位的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H2S等因子在所有监测点位的监测浓度均能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标准,臭气浓度监测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监测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根据《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状况公报》,长江马鞍山段四个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质状况为优;扁担河下游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扁担河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长江各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本项目当地声环境质量良好,4厂界个测点均能分别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4个敏感点测点均能分别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项目附近地下水所测项目各因子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
项目周边土壤现状环境质量较好,各监测项目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表1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项目所在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1)废水
雨污分流;
本项目产生产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氨氮、总氮、总磷,日产生量是9955.6m3,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标后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尾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19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扁担河,最终汇入长江。
(2)废气
本项目工艺废气主要为车间粉尘,集气罩收集后经水幕除尘处理达上海《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二级标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入大气;建设项目废气主要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臭气,预测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地面浓度贡献值未超标,占标率较低,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较少,根据依据各设备噪声特性,主要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具体如下:分切机和自动化生产线位于室内安装减振基础,车间门窗隔声,综合降噪量可达25dB(A),风机位于室外,安装隔声罩,综合降噪量可达25dB(A)。
根据噪声预测分析,本项目各噪声源在采取相应的噪声污染治理措施后,经过几何发散衰减,叠加厂界现状背景值后,厂界四周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不会对周边声环境造成影响。
(4)固废
本项目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各类固废分类收集、分别贮存,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危废资质的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废由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本项目固体废物可以做到100%无害化处置,处置方案可行。
12.3 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评价选用的大气污染因子为:颗粒物、H2S、NH3,预测结果如下:
(1)根据AERSCREEN估算模式计算结果,本项目正常工况下排气筒排放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距离DA006排气筒约104m处;颗粒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为0.8396%,因此,有组织排放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环境影响有限,不改变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级别。
(2)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位置出现在距离车间154m,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均达到其相应环境质量标准,最大占标率0.667%,因此,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环境影响有限,不改变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级别。
(3)正常工况下,结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以1#、2#、3#造纸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设置情况为: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
(4)非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排气筒中排放的颗粒物均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排放限值。建设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环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每隔固定时间检查、汇报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注意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综上,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及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排放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本项目正常情况下不改变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对区域的环境空气影响小,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可以接受。
(二)废水排放影响分析
本项目新增排水主要为制浆造纸工艺中产生的废水、上水系统产生的浓水、水幕除尘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排放量9955.6t/d(328.5348万t/a),生活污水排放量2.01828万t/a。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管到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与生产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排放的废水污染物浓度在总排口处均可达到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且本项目所在区域市政污水管道设施建成,能够接纳本项目排放的污水,在此基础上,本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三)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为造纸机、切纸机、碎浆机、泵、成型机、烤箱和风机。
本项目噪声源较少,根据依据各设备噪声特性,主要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具体如下:主要产噪设备放入加工车间内,钢混结构厂房、门窗密闭,综合隔声量可达25dB(A)以上。1#、2#、3#造纸车间粉尘处理配套风机均采用隔声罩措施,隔声量可达15dB(A)以上。
根据噪声预测分析,本项目各噪声源在采取相应的噪声污染治理措施后,经过几何发散衰减,叠加厂界现状背景值后,厂界四周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不会对周边声环境造成影响。
(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危险废物在产生、收集、存放、运输、处置等各个环节均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实行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面管理制度。本项目危险废物将全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废拟委托再生资源公司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以上方法处理处置后,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五)土壤和地下水
本项目在对各防渗区采取有效防渗措施的情况下,污染物泄漏对地下水污染的事故概率很低,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影响。
项目所在地潜水层地下水较小的水力梯度和较低的渗透系数,加上项目所在地潜水层地下水不作饮用水或者工农业等其他用水使用,因此,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六)环境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主要为矿物油和危险废物。潜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矿物油等易燃液体遇明火引发的火灾、爆炸及引起的次生环境空气污染,助剂等液态原料泄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经判定,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各环境要素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均低于三级。
项目事故发生概率小,项目危化品均存放于危险品库内,地面用环氧树脂做防渗处理,危险品物料使用及贮存间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车间地面硬化,危废间设置环氧地坪,均可以做到防渗。
事故池与车间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切换阀平时通向厂区废水处理站。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收集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企业在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可防控的。
12.4 总量控制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总量申报指标如下:
水污染物:本项目废水排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接管考核指标总量建议值为:废水量330.5534万t/a、COD 793.547t/a、NH3-N 17.9t/a;
排入环境量指标总量建议值为:废水量330.5534万t/a、COD 793.547t/a、NH3-N 17.9t/a。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粉尘1.4256t/a;无组织粉尘0.6336t/a;无组织H2S 0.000618t/a;无组织NH30.08182t/a;
排入环境量指标总量建议值为有组织粉尘1.4256t/a。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均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处置。
12.5 环境经济损益本项目总投资约202000万元人民币,包括设备安装费及环保投资等,其中环保设施固定投资约650万元人民币,占项目总投资的0.32%。
本项目投产后,预计年盈余约103451万元,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及固废处置费用约72万元/年,占总产值的0.07%。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得到有效防治,可确保达标排放,对项目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2.6 公众参与结论12.7 要求与建议(1)加强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保障污水处理站稳定高效地达标运行。当污水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行、处理效率下降时,应尽快查明原因,恢复正常处理能力。在排查原因及维修期间,禁止废水直接排放,应暂存到事故池中。
(2)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最大程度的防范事故发生。
(3)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提高清洁生产意识,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生产目的,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2.8 评价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产业政策,符合区域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要求;建设单位采取的环保措施合理可行,污染物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项目正常运营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不会改变区域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以及声环境质量等级;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可使风险事故影响处于可控范围。
同时建设方承诺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项目在落实本环评报告所提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本项目建设可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基础信息表 | |||||||||||||||
填表单位(盖章): | 填表人(签字): | 项目经办人(签字): | |||||||||||||
建 设 项 目 | 项目名称 | 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 建设内容 |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4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12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期建设8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8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24万吨的生产能力。 | |||||||||||
项目代码 | 2103-340521-04-01-173349 | ||||||||||||||
环评信用平台编号 | |||||||||||||||
建设地点 | 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 | 建设规模 | 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 | ||||||||||||
项目建设周期(月) | 75.0 | 计划开工时间 | 2021年7月 | ||||||||||||
建设性质 | 新建 | 预计投产时间 | 2027年10月 | ||||||||||||
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 | 十九、造纸和纸制品业 22-造纸 222(含废纸造纸) | 国民经济行业类型及代码 | [C2221]机制纸及纸板制造 | ||||||||||||
现有工程排污许可证或排污登记表编号(改、扩建项目) | 现有工程排污许可管理类别(改、扩建项目) | 项目申请类别 | 新申报项目 | ||||||||||||
规划环评开展情况 | 已通过审查 | 规划环评文件名 | |||||||||||||
规划环评审查机关 | 生态环境部 | 规划环评审查意见文号 | |||||||||||||
建设地点中心坐标 (非线性工程) | 经度 | 118°25′24″ | 纬度 | 31°31′36″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254666.67 | 环评文件类别 | 报告书 | |||||||
建设地点坐标(线性工程) | 起点经度 | 起点纬度 | 终点经度 | 终点纬度 | 工程长度(千米) | ||||||||||
总投资(万元) | 202000.00 | 环保投资(万元) | 650.00 | 所占比例(%) | 0.32 | ||||||||||
建 设 单 位 | 单位名称 |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 法定代表人 | 李慈雄 | 评价 单位 | 单位名称 | 安徽思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40111MA2UH2HY28 | ||||||
主要负责人 | 陈朝峰 | 编制主持人 | 姓名 | 李世才 | 联系电话 | 15156940716 | |||||||||
信用编号 | BH003118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 | 91340521MA2WRJ9F99 | 联系电话 | 18721967298 | 职业资格证书 管理号 | 2017035340352016343043000121 | ||||||||||
通讯地址 |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经济开发区金柱路6号 | 通讯地址 | 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大道397号加侨国际广场写字楼B座1809 | ||||||||||||
污 染 物 排 放 量 | 污染物 | 现有工程 (已建+在建) | 本工程 (拟建或调整变更) | 总体工程 (已建+在建+拟建或调整变更) | 区域削减量来源 (国家、省级审批项目) | ||||||||||
①实际排放量 (吨/年) | ②许可排放量 (吨/年) | ③预测排放量 (吨/年) | ④“以新带老”削减量(吨/年) | ⑤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吨/年) | ⑥预测排放总量 (吨/年) | ⑦排放增减量 (吨/年) | |||||||||
废水 | 废水量(万吨/年) | 330.553 | 330.553 | 330.5534 | |||||||||||
COD | 793.547 | 793.547 | 793.547 | ||||||||||||
氨氮 | 17.900 | 17.900 | 17.9 | ||||||||||||
总磷 | |||||||||||||||
总氮 | |||||||||||||||
铅 | |||||||||||||||
汞 | |||||||||||||||
镉 | |||||||||||||||
铬 | |||||||||||||||
类金属砷 | |||||||||||||||
其他特征污染物 | |||||||||||||||
废气 | 废气量(万标立方米/年) | 95040.000 | 95040.000 | 95040 | |||||||||||
二氧化硫 | |||||||||||||||
氮氧化物 | |||||||||||||||
颗粒物 | 1.4256 | 1.426 | 1.4256 | ||||||||||||
挥发性有机物 | |||||||||||||||
铅 | |||||||||||||||
汞 | |||||||||||||||
镉 | |||||||||||||||
铬 | |||||||||||||||
类金属砷 | |||||||||||||||
其他特征污染物 | |||||||||||||||
项目涉及法律法规规定的保护区情况 | 影响及主要措施 生态保护目标 | 名称 | 级别 | 主要保护对象 (目标) | 工程影响情况 | 是否占用 | 占用面积 (公顷) | 生态防护措施 | |||||||
生态保护红线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自然保护区 | 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表) | / | 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 | / | 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风景名胜区 | / | 核心景区、一般景区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其他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主要原料及燃料信息 | 主要原料 | 主要燃料 | |||||||||||||
序号 | 名称 | 年使用量 | 计量单位 | 有毒有害物质及含量(%) | 序号 | 名称 | 灰分(%) | 硫分(%) | 年最大使用量 | 计量单位 | |||||
1 | 漂白阔叶木浆(LBKP) | 27 | 万吨/年 | ||||||||||||
2 | 漂白针叶木浆(NBKP) | 11.52 | 万吨/年 | ||||||||||||
3 | 粘缸剂 | 216 | 吨/年 | ||||||||||||
4 | 剥离剂 | 252 | 吨/年 | ||||||||||||
5 | 湿强剂 | 720 | 吨/年 | ||||||||||||
6 | 杀菌剂 | 18 | 吨/年 | ||||||||||||
7 | 消泡剂 | 18 | 吨/年 | ||||||||||||
8 | 包装材料 | 7200 | 吨/年 | ||||||||||||
9 | 矿物油 | 6 | 吨/年 | ||||||||||||
10 | 粘合剂 | 18 | 吨/年 | ||||||||||||
11 | |||||||||||||||
大气污染治理与排放信息 | 有组织排放(主要排放口) | 序号(编号) | 排放口名称 | 排气筒高度(米) |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生产设施 | 污染物排放 | ||||||||
序号(编号) | 名称 |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效率 | 序号(编号) | 名称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 (毫克/立方米) | 排放速率 (千克/小时) | 排放量 (吨/年) | 排放标准名称 | ||||||
1 | 造纸废气排放口1 | 15 | DA001 | 水幕除尘 | 75% | MF001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参照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
2 | 造纸废气排放口2 | 15 | DA002 | 水幕除尘 | 75% | MF002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3 | 造纸废气排放口3 | 15 | DA003 | 水幕除尘 | 75% | MF003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4 | 造纸废气排放口4 | 15 | DA004 | 水幕除尘 | 75% | MF004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5 | 造纸废气排放口5 | 15 | DA005 | 水幕除尘 | 75% | MF005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6 | 造纸废气排放口6 | 15 | DA006 | 水幕除尘 | 75% | MF006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7 | 造纸废气排放口7 | 15 | DA007 | 水幕除尘 | 75% | MF007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8 | 造纸废气排放口8 | 15 | DA008 | 水幕除尘 | 75% | MF008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9 | 造纸废气排放口9 | 15 | DA009 | 水幕除尘 | 75% | MF009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10 | 造纸废气排放口10 | 15 | DA010 | 水幕除尘 | 75% | MF010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11 | 造纸废气排放口11 | 15 | DA011 | 水幕除尘 | 75% | MF011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12 | 造纸废气排放口12 | 15 | DA012 | 水幕除尘 | 75% | MF012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无组织排放 | 序号(编号) | 无组织排放源名称 | 污染物排放 |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 | 排放标准名称 | |||||||||||||
1 | 1#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 | 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
2 | 2#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 | ||||||||||||
3 | 3#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 | ||||||||||||
4 | 污水处理站 | 氨气 | / | ||||||||||||
硫化氢 | / | ||||||||||||||
水污染治理与排放信息(主要排放口) |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 | 序号(编号) | 排放口名称 | 废水类别 |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排放去向 | 污染物排放 | ||||||||
序号(编号) | 名称 |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水量(吨/小时)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 (毫克/升) | 排放量 (吨/年) | 排放标准名称 | |||||||||
总排放口(间接排放) | 序号(编号) | 排放口名称 |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水量(吨/小时) | 受纳污水处理厂 | 受纳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名称 | 污染物排放 | ||||||||
名称 | 编号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 (毫克/升) | 排放量 (吨/年) | 排放标准名称 | ||||||||||
1 | 废水总排口 | 过滤--预沉- 超效浮选--压滤 | 3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 | 414.800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 COD | 266 | 793.547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
SS | 80 | 246.076 | |||||||||||||
氨氮 | 6 | 17.9 | |||||||||||||
总磷 | |||||||||||||||
BOD5 | 88 | 290.488 | |||||||||||||
总排放口(直接排放) | 序号(编号) | 排放口名称 |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水量(吨/小时) | 受纳水体 | 污染物排放 | |||||||||
名称 | 功能类别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 (毫克/升) | 排放量 (吨/年) | 排放标准名称 | ||||||||||
固体废物信息 | 废物类型 | 序号 | 名称 | 产生环节及装置 | 危险废物特性 | 危险废物代码 | 产生量(吨/年) | 贮存设施名称 | 贮存能力 | 自行利用工艺 | 自行处置工艺 | 是否外运 |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 1 | 收集粉尘 | 设备运行 | T、I | HW08 | 0.2 | 危废库 | 50t | / | / | 是 | ||||
危险废物 | 1 | 滤渣 | 机油包装 | T、I | HW49 | 0.2 | 60t | / | / | 是 | |||||
2 | 废催化剂 | 化学品包装 | T、I | HW49 | 0.3 | / | / | 是 |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C22]造纸和纸制品业;
建设地点: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
投资总额:总投资202000万元。
二、环境质量现状
1、SO2、NO2、TSP、PM10、PM2.5、CO、O3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H2S、NH3、臭气浓度均能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要求。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扁担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
3、目前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各点位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地下水质总体较好。
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声环境敏感点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好。
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工业场地内监测点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二类用地标准值,工业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废水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及职工生活污水。
2、废气
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造纸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H2S、NH3。
3、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纸边、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职工生活垃圾。
4、噪声
项目投产后噪声源主要为各种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等。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生产废水进入上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限值和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接入污水处理站,尾水与处理后的生产废水一起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扁担河。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颗粒物经集气罩+水幕除尘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共12套除尘设施,12根排气筒)排放;未被收集的颗粒物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
臭气(H2S、NH3)通过加盖、绿化、喷洒除臭剂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项目产生的废气能得到有效收集,并经处理后经排气筒达标排放,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库,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废滤膜、污泥(废纸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等集中收集于一般固废库定期外售;
切割产生的纸边用损纸机水力破碎后重新使用;
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处理;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实现了固体废物零排放。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各种生产设备、除尘器风机等设备运转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对生产设备、风机等高噪声设备采用减振基础、消声器、隔声罩等措施、以及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敏感点噪声叠加背景值后昼夜间声环境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因此本项目噪声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当地相关规划;在污染防治措施等“三同时”措施实施后,拟建项目的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均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措施合理可行,能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根据预测结果,项目达标排放的废气、噪声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不会因此而影响区域现有的环境功能要求。在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控。因此,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而言,该项目是可行的。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公示的联系方式提交意见,发表对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环评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反映。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朝峰
联系电话:18721967298
评价单位:安徽思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大道397号加侨国际广场写字楼B座1809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19955526601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对建设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应当自公告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可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提出,也可将书面意见提交负责该建设项目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2021年5月14日
附件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名称 |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 |
一、本页为公众意见 | ||
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 (填写该项内容时请勿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内容,若本页不够可另附页) | |
二、本页为公众信息 | ||
(一)公众为公民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 ||
姓 名 | ||
身份证号 | ||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 ||
经常居住地址 | xx省xx市xx县(区、市)xx乡(镇、街道)xx村(居委会)xx村民组(小区) | |
是否同意公开个人信息 (填同意或不同意) | (若不填则默认为不同意公开) | |
(二)公众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 ||
单位名称 | ||
工商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 ||
地 址 | xx省xx市xx县(区、市)xx乡(镇、街道)xx路xx号 | |
注:法人或其他组织信息原则上可以公开,若涉及不能公开的信息请在此栏中注明法律依据和不能公开的具体信息。 |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安徽思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五月
目录
第1章概述1.1 建设项目背景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是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22日,是一家集原纸生产、成品加工和经营销售为一体的生活用纸制造企业,为上海本土最大的生活用纸制造企业,名列中国生活用纸行业2018年综合排序第8位生活用纸制造商。
企业拥有洁云、洁伴、丝柔、自由森林和雅致生活等多个生活用纸品牌,其中“洁云”品牌自1996年推出以来,在国内生活用纸领域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自2002年以来连续四年市场占有率位居上海市首位,并于2001-2010年连续多年分别荣获“上海市畅销品牌”的殊荣及“上海市畅销快速消费品”称号,且自2013年起连续6年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洁伴”品牌自2008年起连续十一年荣获“上海名牌”称号。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林慧路1000号,厂区总占地面积185601m2,厂房建筑面积96704m2,投资总额1亿美元,注册资本金4850万美元。公司现有8条先进的造纸生产线,其中从欧洲、日本引进的有7条,合计纸机总产能14万吨,并具有年加工1000万箱各种生活用纸产品的生产能力。
受制于资源、土地等多因素制约,上海东冠在上海的发展已遇到了瓶颈。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高瞻远瞩,鉴于对未来生活用纸市场信心,通过充分调研,决定在马鞍山市当涂县投资用地382亩,在十四五期间投资兴建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打造安徽生活用纸生产基地。
本项目拟投资建设12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12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全自动抽纸、卷卫、高压花方包及无芯设备)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原纸能力;通过一体化及后加工设备进行折叠、分切、包装可形成年产4500万箱成品加工能力。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造纸行业的长远规划和循环经济政策。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效益。项目的建设标志着东冠集团在生活用纸领域生产和市场将更进一步,集团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已于2021年3月16日获得当涂县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备案文号为当发改函【2021】64号,项目代码为2103-340521-04-01-17334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及相关文件的规定,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委托安徽思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我单位在对拟建项目周围环境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资料,在征求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另见图1.2-1):
第一阶段:
①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要求,在分析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确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为报告书。
②根据项目特点,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明确本项目的评价重点,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筛选评价因子,对项目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对项目再次进行实地踏勘,对项目建设地点及周围地区社会、气象、水文、周围污染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环评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标准。
③制定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
①根据环评导则要求对项目区域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并进行分析。
②收集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资料包括自然环境、区域污染源情况。
③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完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评价工作。
第三阶段:
①根据项目工程分析,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②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完成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章节撰写。
④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汇总工作。
图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3 项目特点本项目特点:
(1)本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为外购浆板,无制浆工艺;
(2)本项目所需蒸汽由附近大唐电厂集中供热管网提供,无自备热源;
(3)本项目废水在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接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4)本项目由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建设,有成熟的生产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支撑;
(5)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臭气等。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 本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当前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
② 本项目生产用原料来源、种类;
③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满足有关环保标准、技术导则规范要求,废气、废水、噪声能否达标排放以及对周边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特别是危险废物临时暂存和处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④ 本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如何。
1.5 相关情况分析判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文件中鼓励类、十九轻工行业“1、单条化学木浆30万吨/年及以上、化学机械木浆10万吨/年及以上、化学竹浆10万吨/年及以上的林纸一体化生产线及相应配套的纸及纸板生产线(新闻纸、铜版纸除外)建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单条10万吨/年及以上的纸浆生产线建设;先进制浆、造纸设备开发与制造;无元素氯(ECF)和全无氯(TCF)化学纸浆漂白工艺开发及应用”,淘汰类、十二轻工行业“11、单条1万吨/年及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12、幅宽在1.76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120米/分以下的文化纸生产线;13、幅宽在2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80米/分以下的白板、箱板纸及瓦楞纸生产线”可知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不涉及使用该令中规定的淘汰类设备和生产工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根据《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与本项目相关的轻工行 业限制类为“4、低档纸及纸板生产项目”;淘汰类为“4、1.7万吨/年以下的化学制浆生产线。5、3.4万吨/年以下的草浆生产装置。”本项目产品为生活原纸,为高端纸,且使用商品浆板,无制浆工艺,符合安徽省产业政策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71号《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第九章“行业准入:第四十七条:造纸产业发展要实现规模经济,突出起始规模。新建、扩建制浆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化学木浆年产30万吨、化学机械木浆年产10万吨、化学竹浆年产10万吨、非木浆年产5万吨;新建、扩建造纸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新闻纸年产30万吨、生活用纸年产10万吨、箱纸板和白纸板年产30万吨、其他纸板项目年产10万吨。薄页纸、特种纸及纸板项目以及现有生产线的改造不受规模准入条件限制”。
本项目为生活原纸生产项目(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达到了准入规模,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符合“发挥造纸产业自身具有循环经济特点的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造纸产业”的要求及造纸产业发展政策。
1、与《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20年征求意见稿)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20年征求意见稿),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是:重点发展“2+1”主导产业体系,“2”为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产业;“1”为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局部规划见图1.5-1。
装备制造:依托北区、新桥组团现状装备制造产业以及家用电器产业集群和中国绿色智能家电产业园的选址建设,规划建设整机生产、配套生产、产品展示和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绿色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新型材料:加快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结合产业实际重点发展纳米材料、高性能材料。
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集中建设科技创新园区,以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展示为核心,为制造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完善规划区公共服务配套,以商业零售、商务办公、宾馆酒店、文化娱乐为主,构建产城一体的现代产业新城。
产业布局
规划形成9大组团,包括5个工业组团、4个现代服务组团。
(1)工业
①高端装备制造组团
规划2处高端装备制造组团,布局在新桥产业组团和经济开发区北区组团。分别位于铁路南路以南、205国道(天门大道南段)以西、县界以北、协成南路一高压廊道以东区域和江字河南路以东、银黄路以南、天门大道以西、姑孰河以北地区。
②新材料产业组团
规划1处新材料与节能环保产业组团,布局在襄城河以南、205国道以西、工业干道以东、云从路以北地区。
③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
规划2处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布局在生产研发组团,位于205国道(天门大道南段)以西、新太西路以北、霞飞路以东、涂山大道以南区域和205国道(天门大道南段)以西、铁路南路以南、荷花村路以东、荆山路以北地区。
(2)现代服务业组团
规划4处现代服务产业组团,分别布局在205国道以东、银黄路以南、振兴大道以西、护城河以北地区;济美路以东、云从路以南、205国道以西、提署西路以北地区;霞飞路以东、宝塔路360米以南、205国道以西、涂山大道以北地区;长沟中路以东、新太西路以南、205国道以西、铁路南路以北地区。
本项目产品为高端生活原纸生产制造项目,属于新材料产业,符合当涂经济开发区的“新型材料-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产业规划。
2、与《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相符性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对轻工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而编制的《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其中对造纸行业的规划为:推动造纸工业向节能、环保、绿色方向发展。
加强造纸纤维原料高效利用技术,高速纸机自动化控制集成技术,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重点发展白度适当的文化用纸、未漂白的生活用纸和高档包装用纸和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纸,增加纸及纸制品的功能、品种和质量。
充分利用开发国内外资源,加大国内废纸回收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本项目为生活原纸生产项目,符合上述文件的要求。
3、与《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实施方案》(皖政发[2018]83号)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所用蒸汽由大唐电厂集中供热管网向厂区纸机生产线供给,符合皖政发[2018]83 号中“完善园区集中供热设施,积极推广集中供热”的要求;
本项目生产线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在节约能源方面应用了较多的先进技术,可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在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等方面能够达到清洁生产一级或二级水平,符合皖政发[2018]83 号中“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
4、与《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的符合性分析
具体见表1.4-1 本项目与皖发[2018]21号文的符合性分析(摘录)
序号 | 皖发[2018]21号文相关规定 | 本项目情况 | 相符性 |
1 | 严禁1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2018年7月起,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除必须实施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航道整治、港口码头及集疏运通道、道路及跨江桥隧、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等事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建设项目,以及长江岸线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内非工业项目外,不得新批建设项目,不得布局新的工业园区。已批未开工的项目,依法停止建设,支持重新选址。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严格进行检查评估,不符合岸线规划和环保、安全要求的,全部依法依规停建搬迁。 | 本项目厂界距离长江干流 及主要支流岸线1.58公里,不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 | 相符 |
2 | 严控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全面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定位要求,实施严格的化工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除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以及质量升级、结构调整的改扩建项目外,严格控制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严禁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合规化工园区内,严禁新批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的企业新建和扩建化工项目。 | 本项目不属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且本项目环境基础设施完善,能达到长期稳定运行要求。 | 相符 |
3 | 严管1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15公里范围内,严把各类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把主要污染物和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禁止建设没有环境容量和减排总量项目。在岸线开发、河段利用、区域活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执行国家长江经济带市场准入禁止限制目录。实施备案、环评、安评、能评等并联审批,未落实生态环保、安全生产、能源节约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且本项目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污染物防治措施。 | 相符 |
4 | 管住固体废物污染。进一步开展长江(安徽)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全面调查、评估重点工业行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完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转移等管理制度,建立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平台,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实施全过程监管。 | 本项目固废均能得到有效存储和处置利用,不会造成污染。 | 相符 |
5 | 园区企业污水处理全覆盖。园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全部纳入统一污水管网,实行统一管理、不留死角。企业工业废水在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之前,必须各自进行预处理,且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的纳管标准。 | 本项目废水先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 相符 |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政策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环评[2016]150号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以下简称“三挂钩”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相符性见表1.4-2。
表1.4-2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环环评[2016]50号文要求 | 本项目实际情况 | 相符性分析 | |
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 |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 | 本项目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属于禁止开发区,不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范围内用地,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 符合 |
环境质量现状超标地区以及未达到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要求的地区上新项目将受到限制;对环境质量现状超标的地区,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的,依法不予审批其环评文件。 |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较好,可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要求;根据工程分析及污染防治分析项目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可行,本项目不超出园区和当地资源利用上线,项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 符合 | |
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 |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能、蒸汽和水,项目电、生活用水均通过当涂经济开发区市政单位提供,蒸汽通过当涂经济开发区大唐电厂提供,生产用水由长江取水(长江取水设施故障时,从涂经济开发区自来水管网取水),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 | 符合 | |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 负面清单为“禁止引入国家明令禁止建设或投资的、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知道目录》(2007 年版)等相关产业政策中禁止或淘汰类的项目;禁止引入从事印染、纸、酒精、制革、化工等与太白镇主导产业定位不相符的高能耗、高污染加工制造项目”。 本项目为生活用纸生产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知道目录》(2007年版)要求,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容,同时符合当涂经济开发区规划要求。 | 符合 |
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1)水环境影响:关注各股废水的排放特征,论述厂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污水接管可行性、是否会对区域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关注项目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类大气污染物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可行,合理确定本项目及全厂的大气防护距离,以及大气防护距离内是否存在居住、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
(3)环境风险:本项目事故风险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关注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防范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声环境影响:关注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是否达标,是否会对周边保护目标造成影响等。
(5)固废影响:关注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危险固体废弃物是否得到有效处置,能否做到“零排放”。
1.7 主要结论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和安徽省各项企业准入条件要求;本项目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良好,通过采用各项先进的生产技术,本项目产污量较少、能耗较低,清洁生产水平较高;本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预测表明本项目对周围的水、大气、声环境影响较小;污染物排放总量可以控制在当地环保部门下达的指标内;通过采取有效的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后,可以将环境风险的发生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因此,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环评报告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论证,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在该地的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第2章 总则2.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改本)(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并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并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并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3月02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并实施);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并实施);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7月16日);
(1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13)《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年4月28日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公布施行);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15)《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0年1月1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9号令;
(17)《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产业〔2010〕122号;
(18)《关于污(废)水处理设施产生污泥危险特性鉴别有关意见的函》,环函〔2010〕129号;
(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2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2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
(2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
(23)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文;
(24)《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25)《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26)《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
(27)《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
(28)《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2016]95 号;
(29)《关于开展火电、造纸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城市高架源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2017年1月5日;
(30)《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
(1)《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1月17日修订,2018年1月1日实施;
(2)《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安徽省环保厅,2003年10月;
(3)《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1月31日;
(4)《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本)》;
(5)《关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3〕89号;
(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16〕116号;
(7)《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1〕27号;
(8)《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环建函〔2012〕329号;
(9)《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皖环函〔2017〕877号;
(10)《安徽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督管理的通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11月22日;
(11)《安徽省环保厅关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建设单位不需提供危险废物处置协议的函》(皖环函〔2018〕782号);
(12)《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监管的通知》,皖环函〔2018〕955号;
(1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皖政秘〔2018〕120号);
(1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新增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17〕19号;
(15)《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督管理的通知》,皖环发〔2017〕166号;
(16)《安徽省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环法函〔2005〕114号;
(17)《关于印发<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规定>的通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质〔2014〕28号;
(18)《关于促进我省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12〕57号;
(19)《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2013年2月4日;
(20)《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实施方案》(皖政发[2018]83号);
(21)《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
(22)《马鞍山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马政〔2014〕19号;
(23)《关于印发马鞍山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马政[2018]64号;
(24)《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实施方案》(马发〔2018〕17号);
(25)《关于马鞍山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管安〔2014〕74号。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8)《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
(9)《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
(10)《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
(11)《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保部公告2017年第43号);
(1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3)《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
(4)《马鞍山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9年修改);
(5)《当涂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2020年9月。
(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及合同;
(2)当涂县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备案的函》(当发函[2021]64号);
(3)《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2.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生产运行期间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计与非累计影响等。对建设项目实施形成制约的关键环境因素或条件,应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详见表2.2-1。
表2.2-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环境要素 | 项目 | 评价因子 |
环境空气 | 现状评价 | SO2、NO2、PM10、TSP、PM2.5、O3、CO、H2S、NH3、臭气浓度 |
预测评价 | 颗粒物、H2S、NH3、臭气浓度 | |
总量控制因子 | 颗粒物 | |
地表水 | 现状评价 | pH、COD、BOD5、NH3-N、SS、总磷、石油类 |
影响评价 | pH、COD、BOD5、NH3-N、SS、总磷、石油类 | |
总量控制因子 | COD、NH3-N | |
地下水 | 现状评价 | 地面高程、水位标高和取样深度;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氯化物、氰化物、砷、Hg、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
声学环境 | 现状评价 | 等效连续A声级 |
预测评价 | 等效连续A声级 | |
土壤环境 | 现状评价 | 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 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石油烃 |
固体废物 | 评价因子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废、办公生活垃圾 |
生态环境 | 污染源评价 | 土地利用 |
影响评价 |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并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所在地的环境状况,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见表2.2-2。
表2.2-2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工程阶段 | 工程作用因素 | 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及影响程度 | ||||||||||||
水文 | 水质 | 土壤 | 声环境 | 生态 环境 | 空气 环境 | 景观 | 文物 | 环境 卫生 | 人群 健康 | 就业 机会 | 经济发展 | |||
侵蚀 | 污染 | |||||||||||||
施工期 | 汽车运输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施工机械运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剩余固体废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 × | × | × | × | × | × | × | × | × | |||||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运期 | 污水排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废气排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体废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运转噪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总体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注:×无影响;负面影响;轻微影响*;○较大影响;●有重大影响;⊕可能影响;★正面影响。
2.3 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常规因子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H2S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相关标准;臭气浓度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具体标准值见表2.3-1。
表2.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ug/m3)
污染物名称 | 取值时间 | 浓度限值 | 标准来源 |
二氧化硫(SO2) | 年平均 | 6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
24小时平均 | 150 | ||
1小时平均 | 500 | ||
二氧化氮(NO2) | 年平均 | 40 | |
24小时平均 | 80 | ||
1小时平均 | 200 | ||
PM10 | 年平均 | 70 | |
24小时平均 | 150 | ||
TSP | 年平均 | 200 | |
24小时平均 | 300 | ||
PM2.5 | 年平均 | 35 | |
24小时平均 | 75 | ||
CO | 24小时平均 | 4000 | |
O3 | 日最大8小时平均 | 160 | |
1小时平均 | 200 | ||
NH3 | 一次 | 0.20mg/m3 | 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
H2S | 一次 | 0.01mg/m3 | |
臭气浓度 | / | 20mg/m3 | 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体扁担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2.3-2。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2.3-3。
(4)土壤环境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二类用地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2.3-4。
(5)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本项目周边居民点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标准限值见表2.3-5。
表2.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pH除外)
序号 | 项目 | 标准限值 | 标准来源 |
1 | pH | 6-9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SS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36-94) |
2 | CODCr | ≤30 | |
3 | SS* | ≤60 | |
4 | NH3-N | ≤1.5 | |
5 | 总磷 | ≤0.3 | |
6 | 石油类 | ≤0.5 |
表2.3-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pH除外)
序号 | 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1 | pH | 6.5~8.5 | 5.5~6.5 8.5~9 | <5.5, >9 | ||
2 | 总硬度 | ≤150 | ≤300 | ≤450 | ≤550 | >550 |
3 | 溶解性总固体 | ≤300 | ≤500 | ≤1000 | ≤2000 | >2000 |
4 | 硫酸盐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5 | 氯化物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6 | 铁(Fe) | ≤0.1 | ≤0.2 | ≤0.3 | ≤1.5 | >1.5 |
7 | 锰(Me) | ≤0.05 | ≤0.05 | ≤0.1 | ≤1.0 | >1.0 |
8 | 铜(Cu) | ≤0.01 | ≤0.05 | ≤1.0 | ≤1.5 | >1.5 |
9 | 锌(Zn) | ≤0.05 | ≤0.5 | ≤1.0 | ≤5.0 | >5.0 |
10 | 高锰酸盐指数 | ≤1.0 | ≤2.0 | ≤3.0 | ≤10 | >10 |
11 | 硝酸盐(以N计) | ≤2.0 | ≤5.0 | ≤20 | ≤30 | >30 |
12 | 亚硝酸盐(以N计) | ≤0.001 | ≤0.01 | ≤0.02 | ≤0. 1 | >0.1 |
13 | 氨氮(NH4) | ≤0.02 | ≤0.02 | ≤0.2 | ≤0.5 | >0.5 |
14 | 氟化物 | ≤1.0 | ≤1.0 | ≤1.0 | ≤2.0 | >2.0 |
15 | 铬(六价) | ≤0.005 | ≤0.01 | ≤0.05 | ≤0.1 | >0.1 |
16 | 铅(Pb) | ≤0.005 | ≤0.01 | ≤0.05 | ≤0.1 | >0.1 |
17 | 砷(As) | ≤0.005 | ≤0.01 | ≤0.05 | ≤0.05 | >0.05 |
18 | 镍(Ni) | ≤0.005 | ≤0.05 | ≤0.05 | ≤0.1 | >0.1 |
19 | 镉(Cd) | ≤0.0001 | ≤0.001 | ≤0.01 | ≤0.01 | >0.01 |
20 | 汞(Hg) | ≤0.00005 | ≤0.0005 | ≤0.001 | ≤0.001 | >0.001 |
21 | 氰化物 | ≤0.001 | ≤0.01 | ≤0.05 | ≤0.1 | >0.1 |
22 | 挥发性酚(以苯酚计) | ≤0.001 | ≤0.001 | ≤0.002 | ≤0.01 | >0.01 |
23 | 总大肠杆菌 (MPN/100mL) | ≤3.0 | ≤3.0 | ≤3.0 | ≤100 | >100 |
24 | 细菌总数(CFU/mL) | ≤100 | ≤100 | ≤100 | ≤1000 | >1000 |
表2.3-4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基本项目)(mg/kg)
序号 | 污染物 | 单位 |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 评价标准 |
1 | 砷 | -- | 60 |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 |
2 | 镉 | mg/kg | 65 | |
3 | 铬(六价) | mg/kg | 5.7 | |
4 | 铜 | mg/kg | 18000 | |
5 | 铅 | mg/kg | 800 | |
6 | 汞 | mg/kg | 38 | |
7 | 镍 | mg/kg | 900 | |
8 | 四氯化碳 | mg/kg | 2.8 | |
9 | 氯甲烷 | mg/kg | 37 | |
10 | 1,1-二氯乙烷 | mg/kg | 9 | |
11 | 1,2-二氯乙烷 | mg/kg | 5 | |
12 | 1,1-二氯乙烯 | mg/kg | 66 | |
13 | 顺-1,2-二氯乙烯 | mg/kg | 596 | |
14 | 反-1,2-二氯乙烯 | mg/kg | 54 | |
15 | 二氯甲烷 | mg/kg | 616 | |
16 | 1,2-二氯丙烷 | mg/kg | 5 | |
17 | 1,1,1,2-四氯乙烷 | mg/kg | 10 | |
18 | 1,1,2,2-四氯乙烷 | mg/kg | 6.8 | |
19 | 四氯乙烯 | mg/kg | 53 | |
20 | 1,1,1-三氯乙烷 | mg/kg | 840 | |
21 | 1,1,2-三氯乙烷 | mg/kg | 2.8 | |
22 | 三氯乙烯 | mg/kg | 2.8 | |
23 | 1,2,3-三氯丙烷 | mg/kg | 0.5 | |
24 | 氯乙烯 | mg/kg | 0.43 | |
25 | 苯 | mg/kg | 4 | |
26 | 氯苯 | mg/kg | 270 | |
27 | 1,2-二氯苯 | mg/kg | 560 | |
28 | 1,4-二氯苯 | mg/kg | 20 | |
29 | 乙苯 | mg/kg | 28 | |
30 | 苯乙烯 | mg/kg | 1290 | |
31 | 甲苯 | mg/kg | 1200 | |
32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 mg/kg | 570 | |
33 | 邻-二甲苯 | mg/kg | 640 | |
34 | 氯甲烷(氯仿) | mg/kg | 0.9 | |
35 | 硝基苯 | mg/kg | 76 | |
36 | 苯胺 | mg/kg | 260 | |
37 | 2-氯酚 | mg/kg | 2256 | |
38 | 苯并(a)蒽 | mg/kg | 15 | |
39 | 苯并(a)芘 | mg/kg | 1.5 | |
40 | 苯并(b)荧蒽 | mg/kg | 15 | |
41 | 苯并(k)荧蒽 | mg/kg | 151 | |
42 | ? | mg/kg | 1293 | |
43 | 二苯并(a,h)蒽 | mg/kg | 1.5 | |
44 | 茚并(1,2,3-c,d)芘 | mg/kg | 15 | |
45 | 萘 | mg/kg | 70 | |
46 | 石油烃 | mg/kg | 4500 |
表2.3-5 声环境质量标准(dB(A))
序号 | 声环境类别 | 昼间 | 夜间 |
1 | 3类区 | 65 | 55 |
2 | 2类区 | 60 | 50 |
(1)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所需蒸汽由大唐电厂集中供热管网提供,企业厂区不设锅炉,生产过程中无燃煤废气排放。
本项目颗粒物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标准限值。污水处理站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新建扩建二级标准,详见表2.3-6。
表2.3-6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 来源 | ||
排气筒(m) | 速率限值 | 监控点 | 浓度限值 | |||
颗粒物 | 30 | 15 | 1.5 |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 0.5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氨 | / | / | / | 厂界浓度最高点 | 1.5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
硫化氢 | / | / | / | 0.06 | ||
臭气浓度 | / | / | / | 20(无量纲) |
(2)废水排放标准建设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到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纳管协议标准后排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排入扁担河。根据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与当涂县管委会签订的《当涂第二污水处理污水厂接管协议》,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生产废水排放执行标准见表2.3-7,基准排水量执行《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中“造纸企业”标准。当涂第二污水处理污水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198-2002)一级A标准,具体见表2.3-8。
表2.3-7 公司生产废水纳管排放标准
污染因子 | 单位 | 标准值 | 标准来源 |
基准排水量 | t/t | 20 |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44-2008)表 2中“造纸企业”标准 |
pH | 无量纲 | 6~9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污染因子 | 单位 | 标准值 | |
SS | mg/L | ≤250 | |
CODcr | mg/L | ≤350 | |
NH3-N | mg/L | ≤25 | |
总磷 | mg/L | ≤3 | |
BOD5 | mg/L | ≤160 | |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 | mg/L | ≤12 |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 2中“造纸企业”标准 |
二噁英 | pgTEQ/L | ≤30 |
注:本项目使用的原料为无氯漂白商品木浆,正常生产过程中废水中无可吸附有机卤素(AOX)、二噁英,上表中所列标准由建设单位开展自主监测时执行。
表2.3-8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
污染物 | 单位 | 标准值 | 依据 |
pH | 无量纲 | 6~9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A标准 |
CODCr | mg/L | 50 | |
BOD5 | mg/L | 10 | |
SS | mg/L | 10 | |
NH3-N | mg/L | 5(8) | |
总磷 | mg/L | 0.5 |
备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3)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和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3-9。施工作业现场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2.3-10。
表2.3-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声环境类别 | 标准值[dB(A)] | |
昼间 | 夜间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 | 65 | 55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 | 60 | 50 |
表2.3-1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声环境类别 | 标准值[dB(A)] | |
昼间 | 夜间 |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70 | 55 |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临时贮存期间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固废在厂区临时储存期间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
2.4 评价工作等级与平价重点(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2018),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B。本项目废水接管量为9955.6m3/d,上述废水经厂内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水质标准后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通过扁担河排放至长江。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198-2002)一级A标准。故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照“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建设项目对应“造纸”,属于Ⅱ类(报告书)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其评价等级均为三级。详见表2.4-1、2.4-2。
表2.4-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程度 | 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 本项目区域特征 | 等级 |
敏感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 项目周边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及其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 | 不敏感 |
较敏感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 ||
不敏感 |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 | ||
注:“环境敏感区”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
表2.4-2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环境敏感程度 项目类 | Ⅰ类项目 | Ⅱ类项目 | Ⅲ类项目 |
敏感 | 一 | 一 | 二 |
较敏感 | 一 | 二 | 三 |
不敏感 | 二 | 三 | 三 |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简称“最大浓度占标率”),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
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如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评价工作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按导则估算公式进行计算,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具体见表2.4-3。
表2.4-3 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
一级评价 | Pmax≥10% |
二级评价 | 1%≤Pmax<10% |
三级评价 | Pmax<1% |
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Pmax及最大落地浓度距离见表2.4-4。
表2.4-4正常条件下废气估算预测结果
污染源名称 | 评价因子 | 评价标准(μg/m3) | Cmax(μg/m3) | Pmax(%) | D10%(m) |
DA001 | PM10 | 450.0 | 3.7624 | 0.8361 | / |
DA002 | PM10 | 450.0 | 3.7624 | 0.8361 | / |
DA003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4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5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6 | PM10 | 450.0 | 3.7784 | 0.8396 | / |
DA007 | PM10 | 450.0 | 3.7784 | 0.8396 | / |
DA008 | PM10 | 450.0 | 3.7665 | 0.8370 | / |
DA009 | PM10 | 450.0 | 3.7665 | 0.8370 | / |
DA010 | PM10 | 450.0 | 3.7770 | 0.8393 | / |
DA011 | PM10 | 450.0 | 3.7772 | 0.8394 | / |
DA012 | PM10 | 450.0 | 3.7636 | 0.8364 | / |
1#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4.1380 | 0.4598 | / |
2#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5.2992 | 0.5888 | / |
3#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5.9996 | 0.6666 | / |
污水处理站 | H2S | 10.0 | 0.2782 | 2.7815 | / |
NH3 | 200.0 | 3.6280 | 1.8140 | / |
本项目Pmax最大值出现为矩形面源排放的H2SPmax值为2.7815%,Cmax为0.2782μ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4)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 2.4-2009)的要求,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3类),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不明显)、受本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变化不大),声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为三级。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HJ19-2011)的要求,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项目的占地面积≤2km2,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一般区域仅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6)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当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经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判定计算,本项目Q值为0.001<1,故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环境风险评价可开展简单分析。
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和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现状情况,结合当前环保管理的有关要求,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如下:
(1)工程分析突出工程分析,搞清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点、排放规律及排放量,为影响评价打好基础,为搞好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同时还要搞好工程各类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的排放总量。
(2)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及对策建议从经济、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对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建议。
(3)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预测评价该工程对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的影响,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2.5 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结合各导则的要求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5-1。
表2.5-1本项目评价范围表
评价内容 | 评价范围 |
地表水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00m、1500m、2900m处; |
地下水 | 项目周边6km2范围; |
大气 | 以建设项目厂址为中心,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 |
噪声 | 项目厂界外200m范围; |
生态 | 厂界周边200m范围; |
环境风险 | 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低于三级,不设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
通过现场调研,确定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环境风险的敏感点和保护目标,详细见表2.5-2、表2.5-3和保护目标空间分布图2.5-1。
表2.5-2建设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名称 | 坐标 | 保护对象 | 保护内容 | 环境功能区 | 方位 | 距厂界最近距离(m) | |
X | Y | ||||||
居住区 | 118.426113064 | 31.526529624 | 庚家村 | 约20户 | 二类区 | EN | 30 |
118.438842828 | 31.524743273 | 花园拐 | 约100户 | 二类区 | EN | 590 | |
118.430088098 | 31.533176138 | 程河湾 | 约50户 | 二类区 | EN | 528 | |
118.441267545 | 31.550451014 | 双坝村 | 约40户 | 二类区 | EN | 1167 | |
118.423886831 | 31.520130281 | 张家村 | 约15户 | 二类区 | ES | 10 | |
118.416341777 | 31.523490618 | 外滩曹家村 | 约20户 | 二类区 | WS | 140 | |
118.418482018 | 31.528887288 | 赵庄 | 约50户 | 二类区 | W | 60 | |
118.412388201 | 31.514864697 | 孙家村 | 约20户 | 二类区 | WS | 622 | |
118.403504725 | 31.514521374 | 洪家村 | 约28户 | 二类区 | WS | 1424 | |
118.401273127 | 31.524177327 | 宁西村 | 约80户 | 二类区 | WS | 1328 | |
118.406809206 | 31.53048582 | 曹家村 | 约70户 | 二类区 | W | 1146.8 |
表2.4-3声环境、水环境、环境风险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类别 | 目标名称 | 目标性质 | 距厂界 | 规模 | 环境功能区划 | |
方位 | 距离(m) | |||||
声环境 | 庚家村 | 住宅 | EN | 30 | 约20户 | 2类 |
张家村 | 住宅 | ES | 10 | 约15户 | 2类 | |
外滩曹家村 | 住宅 | WS | 140 | 约20户 | 2类 | |
赵庄 | 住宅 | W | 60 | 约50户 | 2类 | |
地表水环境 | 扁担河 | 河流 | S | 210 | — | Ⅳ类 |
长江 | 河流 | W | 1580 | — | Ⅲ类 |
项目名称: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C22]造纸和纸制品业;
建设规模:建设造纸工生产线,形成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的生产规模,其中一期年产生活用纸12万吨,二期年产生活用纸24万吨;
建设地点: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地理位置坐标:北纬31°31′36″,东经118°25′24″,另见图3.1-1;
占地面积:厂区总占地面积约382亩;
投资总额:项目总投资20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50万元,占总投资额0.32%);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总定员1529人,生产实行3班制,每班8小时,年工作330天;
投产日期:一期项目拟投产日期2023年3月;二期项目拟投产日期2025年试生产,2026年投产。
建设内容:项目投资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现有闲置工业用地382亩新建生产厂房、办公楼、取水排水工程及项目配套其它设施。项目拟投资建设12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12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全自动抽纸、卷卫、高压花方包及无芯设备)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原纸能力;通过一体化及后加工设备进行折叠、分切、包装可形成年产4500万箱成品加工能力。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4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12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期建设8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8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24万吨的生产能力。
3.2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拟投资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现有闲置工业用地382亩新建生产厂房、办公楼、取水排水工程及项目配套其它设施。本项目详细建设内容详见表3.2-1(表中建设内容按照主体工程、公辅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分别表述)。
表3.2-1 本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类别 | 单项工程名称 | 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 |
主体工程 | 一期 | 造纸生产线 | 一期项目拟新建1#、2#造纸车间,1#车间占地面积约为9300m2,共2层,主要用来建设2条造纸线和2条后加工生产线;2#车间占地面积约为15260m2,共2层,主要用来建设4条造纸线和4条后加工生产线;目前一期1#、2#造纸车间能容纳6条造纸生产线和6条后加工生产线,一期期间只安装4条造纸线和4条后加工生产线。 新建一期打浆车间1间,占地面积为15200m2,其中8400m2为浆板库,用于储存浆板;新建二期打浆车间1间,占地面积为10940.5m2,其中5155m2为浆板库,用于储存浆板。 |
二期 | 造纸生产线 | 二期项目拟新建3#造纸车间,占地面积约为24560m2共2层,主要用来建设6条造纸线和6条后加工生产线。 | |
公铺工程 | 一期 | 给排水 | 一期长江取水126.3155万m3/a二期长江取水252.631万m3/a,用水生产;一期+二期自来水取水2.52285万m3/a,自来水由园区自来水管网提供,本项目取水设备共制备两套,一套用于长江取水,一套备用自来水取水用于生产,取水能力为12000m3/d;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为328.5352万m3/a,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01828万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
二期 | |||
供电 | 厂区用电引自当涂经济开发区,自建35kV变电站用于厂区正常生产使用,并建设10KV变电站备用。一期年用电量11137万kw?h,二期年用电量21761万kw?h。 | ||
供气 | 项目使用蒸汽由大唐电厂提供,场外蒸汽管路由大唐电厂铺设,项目一期蒸汽用量约为26.4万t/a,二期蒸汽用量约为52.8万t/a,蒸汽损失量约为3.96万t/a。 | ||
办公生活 | 新建办公楼1座,占地面积约为668.25m2,用于职工办公。 | ||
储运工程 | 运输 | 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由国外采购,通过水运和陆运两种方式运送至仓库。厂区内企业自建厂内道路。 | |
原料储存 | 一期浆板库占地面积为中8400m2,一期建设2800m2,其余面积二期建设,二期建设浆板库面积为11155m2主要用于浆板储存;一期建设危险品库1间主要用于储存湿强剂等物品,占地面积约为730m2。 | ||
产品储存 | 一期建设1#原纸仓库1间占地面积约为7828m2,后期改为二期后加工生产车间,1#成品纸仓库1间占地面积约为18600m2;二期建设2#原纸仓库1间占地面积约为10416m2,2#成品纸仓库1间占地面积约为19350m2。 | ||
环保工程 | 废气治理 | 1、造纸车间废气,项目1#、2#、3#生产车间造纸过程中会产生粉尘,1#车间安装2套水幕除尘设施,2根15m排气筒,DA001、DA002;2#车间安装4套水幕除尘设施,4根15m排气筒,DA003、DA004、DA005、DA006;3#车间安装6套水幕除尘设施,6根15m排气筒,DA007、DA008、DA009、DA010、DA011、DA012; 2、造纸车间无组织粉尘,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 3、污水处理站废气H2S、NH3、臭气,通过绿化和喷洒除臭剂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 |
废水处理 | 1、生产废水:主要为造纸废水、江水净化浓水、除尘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主要污染因子为SS、NH3-N、COD、BOD5、PH,废水产生量为328.5352万m3/a; 2、蒸汽冷凝水:蒸汽冷凝水返回到大唐电厂重新使用; 3、职工办公生活污水:办公生活污水通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1座)处理后排污厂区污水处理站。 项目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12000m3/d,污水处理站分两期建设,仪器建设6000m3/d,二期建设6000m3/d。 | ||
噪声防治 | 对主要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为主的治理措施,强噪声源(如引风机)安装消声器等综合措施。 | ||
固废处理处置 | 1、危废: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库,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2、一般固废:废滤膜、污泥(废纸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纸边等集中收集于一般固废库定期外售,其中纸边用损纸机破碎后重新使用; 3、生活垃圾: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并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1、本项目建设完成投产后,生产用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量见表3.3-1。
表3.3-1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
序号 | 原料名称 | 单位 | 消耗量 | 存储位置 | 备注 |
一期原辅材料消耗量 | |||||
1 | 漂白阔叶木浆(LBKP) | t/a | 90000 | 浆板仓库 | 水运、陆运 |
2 | 漂白针叶木浆(NBKP) | t/a | 38400 | ||
3 | 粘缸剂 | t/a | 72 | 危险品库 | |
4 | 剥离剂 | t/a | 84 | ||
5 | 湿强剂 | t/a | 240 | ||
6 | 杀菌剂 | t/a | 6 | ||
7 | 消泡剂 | t/a | 6 | ||
8 | 包装材料 | t/a | 2400 | ||
9 | 矿物油 | t/a | 2 | 外购 | |
10 | 粘合剂 | t/a | 3 | 外购 | |
11 | 电 | 万Kw?h/a | 11137 | / | 当涂经济开发区供电系统供给 |
12 | 水 | m3/a | 126.3155万 | / | 长江取水为主,自来水取水应急 |
13 | 蒸汽 | 万t/a | 26.4 | / | 大唐电厂,压力0.8Mpa,饱和温度 |
二期原辅材料消耗量 | |||||
1 | 漂白阔叶木浆(LBKP) | t/a | 180000 | 浆板仓库 | 水运、陆运 |
2 | 漂白针叶木浆(NBKP) | t/a | 76800 | ||
3 | 粘缸剂 | t/a | 144 | 危险品库 | |
4 | 剥离剂 | t/a | 168 | ||
5 | 湿强剂 | t/a | 480 | ||
6 | 杀菌剂 | t/a | 12 | ||
7 | 消泡剂 | t/a | 12 | ||
8 | 包装材料 | t/a | 4800 | ||
9 | 矿物油 | t/a | 4 | 外购 | |
10 | 粘合剂 | t/a | 6 | 外购 | |
11 | 电 | 万Kw?h/a | 21761 | / | 当涂经济开发区供电系统供给 |
12 | 水 | m3/a | 252.631万 | / | 长江取水为主,自来水取水应急 |
13 | 蒸汽 | 万t/a | 52.8 | / | 大唐电厂,压力0.8Mpa,饱和温度 |
14 | 管线损失蒸汽 | 万t/a | 3.96 | / | 一期+二期总损失量5% |
15 | 自来水 | 万t/a | 2.52285 | / | 一期+二期总用量 |
2、主要原辅料理化性质:具体见表3.3-2。
表3.3-2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
序号 | 原辅材料名称 | 主要理化性质 |
1 | 粘缸剂 | 混合物,淡黄色液体,pH值9.3,半致死剂量LD50(大鼠)>2000mg/kg。 |
2 | 剥离剂 | 混合物,粘性的,琥珀色。熔点<0℃,沸点>250℃,闪点>170℃,密度0.865-0.891g/cm3(25℃)。半致死剂量LD50(大鼠)>5000mg/kg。 |
3 | 湿强剂 | 混合物。聚酰胺表氯醇12.5%,轻微到深琥珀色液体,pH值3-6,受试物对雌雄小老鼠急性经口LD50值均大于5000mg/kg。 |
4 | 杀菌剂 | 透明液体,40%聚合氯化铵混合物,pH值4-9,完全溶于水LC50/吸入/4h/白鼠=146.1mg/kg;LD50/皮肤接触/白鼠>2380mg/kg;LD50/口摄取/白鼠>1.4mg/kg(溶液)。 |
5 | 消泡剂 | 混合物,液体白色不透明,14.5%脂肪醇无规聚醚,6.3%聚醚接支硅油。pH值6-9,密度(20℃)0.8-1.1,可溶。LD50>5000mg/kg。 |
6 | 漂白阔叶木浆漂白针叶木浆 | 本项目使用的浆板为进口木浆,木浆漂白方式为无氯漂泊。板状,含水率约为10%,易燃。 |
7 | 粘合剂 | 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素、杀菌剂,易燃不含挥发分。 |
(1)本项目产品为生活用纸,可细分为四种类型,产品方案详见表3.3-3。
表3.3-3项目产品方案表
序号 | 产品名称 | 产品规格 | 单位 | 产能 |
一期项目生活用纸12万t/a | ||||
1 | 高档生活用纸原纸 | 12-40g/m2 | 万t/a | 3.6 |
2 | 卫生纸 | 12-35g/m2 | 万t/a | 3 |
3 | 面巾纸 | 12-35g/m2 | 万t/a | 3 |
4 | 其它(擦手纸、厨房用纸、方包纸) | 16-40g/m2 | 万t/a | 2.4 |
二期项目生活用纸24万t/a | ||||
1 | 高档生活用纸原纸 | 12-40g/m2 | 万t/a | 7.2 |
2 | 卫生纸 | 12-35g/m2 | 万t/a | 6 |
3 | 面巾纸 | 12-35g/m2 | 万t/a | 6 |
4 | 其它(擦手纸、厨房用纸、方包纸) | 16-40g/m2 | 万t/a | 2.4 |
(2)质量标准
本项目产品为高端生活用纸,产品质量执行国家标准《卫生纸(含原纸)》GB20810-2018、《纸巾纸》GB/T20810-2018、《厨房纸巾》GBT26174-2010、《擦手纸》GBT2445-2009的要求,详见表3.3-4至3.3-8。
3.3-4 《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标准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规定 |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卫生纸 | 卫生纸原纸 | 卫生纸 | 卫生纸原纸 | 卫生纸 | 卫生纸原纸 | |||||
定量 | g/m2 | 12.0±1.0 14.0±1.0 16.0±1.0 18.0±1.0 20.0±1.0 22.0±1.0 24.0±2.0 28.0±2.0 33.0±3.0 39.0±3.045.0±3.0 | ||||||||
D65亮度b | % | ≤90.0 | ||||||||
横向吸液高度(成品层) | mm/100s | ≥40 | ≥30 | ≥20 | ||||||
抗张指数 | 纵向 | N.m/g | ≥4.5 | ≥5.0 | ≥3.5 | ≥4.0 | ≥2.3 | ≥2.8 | ||
横向 | ≥2.0 | ≥2.5 | ≥1.8 | ≥2.3 | ≥1.3 | ≥1.8 | ||||
柔软度(成品层纵横平均) | mN | ≤200 | ≤170 | ≤250 | ≤220 | ≤450 | ≤420 | |||
可迁移性荧光物质 | - | 无 | ||||||||
灰分 | 原生木浆(纤维) | % | ≤1.0 | |||||||
原生非木浆(纤维) | ≤6.0 | |||||||||
原生混合浆(纤维) | ≤4.0 | |||||||||
球形耐破层(成品层) | N | ≥1.50 | ||||||||
可分散性° | - | 合格 | ||||||||
掉粉率d | % | ≤0.5 | ||||||||
洞眼 | 总 数 | 个/m2 | ≤6 | ≤20 | ≤40 | |||||
2mm-5mm | ≤6 | ≤20 | ≤40 | |||||||
>5mm-8mm | ≤2 | ≤2 | ≤ 4 | |||||||
>8mm | 不 应 有 | |||||||||
尘埃度 | 总 数 | 个/ m2 | ≤20 | ≤50 | ≤200 | |||||
0.2mm2~1.0mm2 | ≤20 | ≤50 | ≤200 | |||||||
>1.0mm2-2.0mm2 | ≤4 | ≤10 | ≤20 | |||||||
>2.0mm2 | 不应有 | |||||||||
交货水分 | % | ≤10.0 |
表3.3-5 卫生纸和卫生原纸微生物指标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规 定 | ||
卫生纸 | 卫生纸原纸 | |||
微生物 | 细菌菌落总数 | CFU/g | ≤500 | ≤600 |
大肠菌群 | —— | 不得检出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不得检出 | ||
溶血链球菌 | —— | 不得检出 |
表3.3-6 纸巾纸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规定 | ||||||
优等品 | 合格品 | |||||||
超软型 | 普通型 | |||||||
定量 | g/m2 | 10.0±1.0 12.0±1.0 14.0±1.0 16.0±1.0 18.0±1.0 20.0±1.0 23.0±1.0 27.0±2.0 31.0±2.0 | ||||||
亮度(白度)≤ | % | 90.0 | ||||||
可迁移性荧光物质 | - | 无 | ||||||
灰分≤ | 木纤维 | % | 1.0 | |||||
含非木纤维 | 4.0 | |||||||
横向吸液高度≥ | mm/100s | 20 | 15 | |||||
40 | 30 | |||||||
横向抗张指数≥ | N·m/g | 1.0 | 2.1 | 1.50 | ||||
纵向湿抗张强度≥ | N/m | 10.0 | 14.0 | 10.0 | ||||
柔软度b纵横向平均≤ | 单层或双层 | mN | 40 | 80 | 160 | |||
多层 | 80 | 150 | 220 | |||||
洞眼 | 总数≤ | 个/m2 | 6 | 40 | ||||
2mm~5mm≤ | 6 | 40 | ||||||
>5mm,≤8mm≤ | 不应有 | 2 | ||||||
>8mm | 不应有 | |||||||
尘埃度 | 总数≤ | 个/m2 | 20 | 50 | ||||
0.2mm2~1.0mm2≤ | 20 | 50 | ||||||
>1.0mm2,≤2.0mm2≤ | 1 | 4 | ||||||
>2.0mm2 | 不应有 | |||||||
交货水分≤ | % | 9.0 | ||||||
注:纸餐巾不考虑柔软度技术指标;纸巾纸分为纸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等。 |
表3.3-7 厨房纸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规定 | |
定量 | g/m2 | 16.0±1.0 18.0±1.0 20.0±1.0 23.0±2.0 27.0±2.0 31.0±2.0 35.0±2.0 39.0±2.0 44.0±3.0 50.0±3.0 | |
亮度(白度) | % | 80.0—90.0 | |
横向吸液高度 | mm/100s | ≥15/单层,≥20/双层或多层 | |
横向抗张指数 | N.m/g | ≥2.5 定量≤40.0 g/m2 | |
≥3.0 定量>40.0 g/m2 | |||
纵向湿抗张指数 | N.m/g | ≥1.5 定量≤40.0 g/m2 | |
≥2.0 定量>40.0 g/m2 | |||
洞眼 | 总数 | 个/m2 | ≤6 |
2mm-5mm | ≤6 | ||
>5mm | 不 应 有 | ||
尘埃度 | 总数 | 个/m2 | ≤20 |
0.2mm2~~1.0mm2 | ≤20 | ||
>1.0mm2-2.0mm2 | ≤1 | ||
>2.0mm2 | 不应有 | ||
交 货 水 分 | % | ≤10.0 |
表3.3-8 擦手纸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规定 | |
定量 | g/m2 | 22.0±2.0 26.0±2.0 30.0±2.0 35.0±3.0 41.0±3.0 47.0±3.0 53.0±3.0 | |
亮度(白度) | % | ≤88.0 | |
横向吸液高度(成品层) | mm/100s | ≥15/单层,≥30/双层或多层 | |
横向抗张指数 | N.m/g | ≥3.0定量≤40.0g/m2 | |
≥5.0定量>40.0g/m2 | |||
纵向湿抗张指数 | N.m/g | ≥1.5定量≤40.0g/m2 | |
≥3.0定量>40.0g/m2 | |||
洞眼 | 总数 | 个/m2 | ≤10 |
2mm-5mm | ≤10 | ||
>5mm-8mm | ≤1 | ||
>8mm | 不应有 | ||
尘埃度 | 总数 | 个/m2 | ≤100 |
0.2mm2~~1.0mm2 | ≤100 | ||
>1.0mm2-2.0mm2 | ≤2 | ||
>2.0mm2 | 不应有 | ||
交货水分 | % | ≤10.0 |
本项目共设12套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12条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全自动抽纸、卷卫、高压花方包及无芯设备)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
一期:4套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4条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多台套后加工设备。
二期:8套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8条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多台套后加工设备。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主要生产设备、环保设施情况见表3.4-1、表3.4-2。
表3.4-1 一期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型号与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期备浆设备 | |||||
1 | 链板输送机 | 宽:1.4m | 台 | 2 | |
2 | 水力碎浆机 | V=20m3,4~5% | 台 | 2 | 进口 |
3 | 高浓除渣器 | Q=5500L/min,3.5~4% | 台 | 2 | |
4 | 磨浆机 | 能力400T/D,3.5% | 台 | 2 | 进口 |
5 | 浆塔 | V=200m3 | 台 | 4 | 不锈钢 |
6 | 白水池 | V=100m3 | 座 | 1 | 不锈钢 |
7 | 浅层气浮机 | Φ1200mm, | 台 | 1 | |
8 | 澄清水池 | V=100m3 | 座 | 1 | 不锈钢 |
9 | 浆泵 | 非标 | 台 | 7 | |
11 | 白水泵 | 非标 | 台 | 6 | |
一期抄纸设备 | |||||
一 | 上浆系统 | 非标 | |||
1 | 浆 池 | V=30m3 | 座 | 8 | |
2 | 精浆机 | 非标 | 台 | 4 | |
3 | 网前筛 | 缝宽0.2mm | 台 | 4 | |
4 | 冲浆泵 | 非标 | 台 | 4 | |
5 | 浆泵 | 非标 | 台 | 4 | |
二 | 纸机系统 | 非标 | |||
6 | 新月型纸机 | 设计车速1600m/min,抄宽2850mm | 台 | 4 | |
7 | 复卷机 | 车速2000m/min | 台 | 4 | |
三 | 损纸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四 | 真空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五 | 蒸汽冷凝水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六 | 清水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七 | 气罩排汽通风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八 | 车间通风系统 | 非标 | 套 | 1 | |
九 | 助剂与助剂喷施系统 | 非标 | 套 | 4 | |
十 | 计量打包 | 非标 | |||
8 | 包装机 | 非标 | 台 | 4 | |
9 | 翻转机 | 非标 | 台 | 4 | |
10 | 升降台 | 非标 | 台 | 4 | |
11 | 电子称 | 非标 | 台 | 4 | |
12 | 损纸机 | 台 | 台 | 4 | |
一期后加工设备 | |||||
1 | 卷卫生产线 | 生产能力:35t/d | 套 | 1 | |
2 | 抽纸生产线 | 生产能力:25t/d | 套 | 5 | |
3 | 无芯生产线 | 生产能力:24t/d | 套 | 2 | |
4 | 大盘生产线 | 生产能力:24t/d | 套 | 2 | |
5 | 擦手纸生产线 | 生产能力:7.5t/d | 套 | 4 | |
6 | 厨房纸生产线(折叠/1800) | 生产能力:6t/d | 套 | 3 | |
7 | 面纸(1400)生产线 | 生产能力:13t/d | 套 | 4 |
表3.4-2 二期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型号与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二期备浆设备 | |||||
1 | 链板输送机 | 宽:1.4m | 台 | 2 | |
2 | 水力碎浆机 | V=40m3,4~5% | 台 | 2 | 进口 |
3 | 水力碎浆机 | V=15m3,4~5% | 台 | 2 | |
4 | 高浓除渣器 | Q=16500L/min,3.5~4% | 台 | 2 | |
5 | 磨浆机 | 能力600T/D,3.5% | 台 | 2 | 进口 |
6 | 浆塔 | V=200m3 | 台 | 6 | 不锈钢 |
7 | 白水池 | V=100m3 | 座 | 2 | 不锈钢 |
8 | 浅层气浮机 | Φ1200mm, | 台 | 1 | |
9 | 澄清水池 | V=100m3 | 座 | 1 | 不锈钢 |
10 | 浆泵 | 台 | 13 | ||
11 | 白水泵 | 台 | 8 | ||
二期抄纸设备 | |||||
一 | 上浆系统 | ||||
1 | 浆 池 | V=30m3 | 座 | 16 | |
2 | 精浆机 | 台 | 8 | ||
3 | 网前筛 | 缝宽0.2mm | 台 | 8 | |
4 | 冲浆泵 | 台 | 8 | ||
5 | 浆泵 | 台 | 8 | ||
二 | 纸机系统 | ||||
6 | 新月型纸机 | 设计车速1600m/min,抄宽2850mm | 台 | 8 | |
7 | 复卷机 | 车速2000m/min | 台 | 8 | |
三 | 损纸系统 | 台 | 套 | 8 | |
四 | 真空系统 | 台 | 套 | 8 | |
五 | 蒸汽冷凝水系统 | 台 | 套 | 8 | |
六 | 清水系统 | 台 | 套 | 8 | |
七 | 气罩排汽通风系统 | 台 | 套 | 8 | |
八 | 车间通风系统 | 台 | 套 | 1 | |
九 | 助剂与助剂喷施系统 | 台 | 套 | 8 | |
十 | 计量打包 | 台 | |||
8 | 包装机 | 台 | 台 | 8 | |
9 | 翻转机 | 台 | 台 | 8 | |
10 | 升降台 | 台 | 台 | 8 | |
11 | 电子称 | 台 | 台 | 8 | |
12 | 损纸机 | 台 | 台 | 8 | |
二期后加工设备 | |||||
1 | 卷卫生产线 | 生产能力:35t/d | 套 | 2 | |
2 | 抽纸生产线 | 生产能力:25t/d | 套 | 9 | |
3 | 无芯 | 生产能力:24t/d | 套 | 3 | |
4 | 大盘 | 生产能力:24t/d | 套 | 3 | |
5 | 擦手纸 | 生产能力:7.5t/d | 套 | 8 | |
6 | 厨房纸(折叠/1800) | 生产能力:6t/d | 套 | 6 | |
7 | 面纸(1400) | 生产能力:13t/d | 套 | 7 |
表3.4-3 项目取水、排水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及规格 | 数量 | 备 注 |
取水站一座(12000m3/d) | ||||
1 | 静态管道混合器 | / | 2 | |
2 | 加药装置 | / | 2 | |
3 | 高效全自动净水装置 | / | 2 | |
4 | 清水池 | / | 2 | |
5 | 取水泵 | / | 3 | 其中备用1台 |
6 | 二级泵 | / | 5 | 其中备用1台 |
7 | 全自动气压供水设备 | / | 1 | 用于消防供水 |
污水处理站一座(12000m3/d) |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项目西侧为金柱中路,东侧为空地,南侧为空地,北侧为空地。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侧外滩曹家村、北侧庚家村、西北侧赵庄、东南侧张家村,目前正在拆迁中,计划项目建设完成后全部拆迁完成。本项目厂区周边情况另见图3.5-1所示。
本项目分总占地面积为382亩两期建设,一期位于厂区北侧,占地面积为209亩,二期位于厂区南侧,占地面积为173亩。
企业根据生产厂房可利用现状实际情况实施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坚持以下原则:
1、满足生产需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2、符合工艺流程,使物料流向顺畅;
3、合理布置生产设施,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4、原料、产品的装卸设施等根据物料的性质、数量、包装及运输方式等条件,按不同类别相对集中布置,以便生产管理;
5、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力求缩短各类管线长度,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本项目生产车间内具体平面布置如下:
1、项目一期建设1间备浆车间,2间造纸车间,成品库1间,原纸库1间,污水处理站1座,取水站1座,总配电站1座、办公楼1座(4层)。
2、项目二期建设1间备浆车间,1间造纸车间,成品库1间,原纸库1间。
3、厂区呈东西走向东侧大门为成品出口,西侧大门为原料入口;办公楼位于厂区东门内侧,厂区北侧为一期项目,南侧为二期项目,从东到西走向依次为一期二期成品仓库、一期二期造纸生产车间、一期二期原纸仓库、一期二期备浆车间、浆板入口,污水处理站、取水站、配电房位于厂区西北侧。
本项目总平面设置符合总平面设计规范,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紧凑,满足施工、安装、操作及检修要求,厂房内部生产、储运、环保功能分区明确,并充分考虑了国家有关防火、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标准、规范的规定,并与产业园已有的有关设施相协调,整体满足厂区建设分区的要求。
厂区总平面布置另见图3.5-2。
3.6 本项目公辅工程(1)生产用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为造纸用水和蒸汽,造纸用水由长江取水,蒸汽由大唐电厂供给。一期长江取水126.3155万m3/a二期长江取水252.631万m3/a。
(2)办公生活用水
本项目员工新增定额为1529人,厂区内建设餐厅,不设食堂,员工点外卖在餐厅内食用,人均生活用水定额以50L/d计,全年工作330天,生活用水量为76.45m3/d(即25228.5m3/a)。
(1)生产废水
本项目生产运行期间,主要为废水为造纸废水、江水净化浓水、除尘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主要污染因子为SS、NH3-N、COD、BOD5、pH,废水产生量为328.5352万m3/a。
(2)生活污水
本项目办公生活用水量为76.45m3/d,办公生活污水排放量以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1.16m3/d(即20182.8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与生产废水一起进入当涂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本项目用电引自马鞍山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内llO/lOkV变电站。厂区内设置35kv变压器1台、10kv变压器1台(应急备用),并设置配电站1处,各类低压用电设备常用容量约为800KW,年用电量约32898万kw?h,其中一期年用电111378万kw?h,二期年用电217618万kw?h。
本项目使用蒸汽引自大唐电力蒸汽,大唐电力负责修建蒸汽管道(架空)至厂区围墙并提供蒸汽。大唐电力年提供蒸汽量约为83.16t,管道损耗蒸汽量约为3.96t,其中一期年使用蒸汽量为26.4t,二期年使用蒸汽量为52.8t。
根据本项目特点和生产要求,本项目职工定员1529人。
生产线实行3班制,每班8h,每天生产运行24h,年生产运行时间为330d,即7920h/a。项目人员职位情况见表3.7-1。
表3.7-1 劳动定员及人员构成表
序号 | 部门 | 工人 | 工程技术人员 | 管理人员 | 合计 |
一期 | |||||
1 | 原纸生产线 | ||||
1.1 | 备浆工段 | 36 | 1 | 2 | 39 |
1.2 | 抄纸一体化 | 80 | 2 | 3 | 85 |
2 | 后加工车间(一期) | ||||
2.1 | 卫生纸生产线 | 76 | 1 | 77 | |
2.2 | 面巾纸生产线 | 94 | 94 | ||
2.3 | 其他成品纸 | 85 | 1 | 86 | |
3 | 浆板仓库 | 12 | 1 | 13 | |
4 | 成品仓库 | 30 | 1 | 1 | 32 |
5 | 变电站 | 2 | 1 | 1 | 4 |
6 | 污水处理站 | 6 | 1 | 1 | 8 |
7 | 清水站 | 2 | 1 | 3 | |
8 | 办公楼 | 20 | 4 | 26 | |
9 | 物流、仓储 | 80 | 80 | ||
一期合计 | 503 | 26 | 16 | 545 | |
二期 | |||||
1 | 原纸生产线 | ||||
1.1 | 备浆工段 | 72 | 1 | 2 | 75 |
1.2 | 抄纸一体化 | 160 | 2 | 3 | 165 |
2 | 后加工车间(一期) | ||||
2.1 | 卫生纸生产线 | 152 | 1 | 153 | |
2.2 | 面巾纸生产线 | 188 | 188 | ||
2.3 | 其他成品纸 | 170 | 1 | 171 | |
3 | 浆板仓库 | 18 | 1 | 19 | |
4 | 成品仓库 | 60 | 1 | 1 | 2 |
5 | 污水处理站 | 1 | 1 | ||
6 | 物流、仓储 | 150 | 80 | ||
二期合计 | 971 | 4 | 9 | 984 | |
总计 | 1474 | 30 | 25 | 1529 |
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前期工作、设计及施工准备、施工进度等。
本项目计划工期7年,从2021年到2027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21年6月前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完成可研、环评、能评等的编制、申报和审批。
(1)一期项目
2021年7月底进场,开始投入2条线(合计6万吨产能)建设。预计2022年9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
2022年1月开始投入另外2条线(合计6万吨产能)建设。预计2022年底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
2023年为一期调试投产期。
(2)二期项目
2024年投入建设4条生产线(合计12万吨产能)建设。预计2024年底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
2025年投入建设4条生产线(合计12万吨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底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
(3)项目投产日期
2026年为二期调试投产期。
2027年达到达产,总产能达到36万吨/年。
第4章 工程分析本项目生产工艺分为制浆阶段、抄纸阶段、后加工阶段。
工艺流程简述:
(1)浆板:本项目原料浆板经水运和陆运送至厂区原料库中储存待用;
(2)浆板输送机:本项目通过叉车将浆板运送至输送机附近备用,并通过行车将浆板吊送至浆板输送机送料口,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1、N5;
(3)水力碎浆机:通过全自动水力碎浆机将浆板打碎形成纸浆,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2、N6;
(4)卸浆池:通过全自动卸浆机将纸浆卸浆至浆池;
(5)高浓除砂器:通过全自动高浓除砂器去除纸浆中的铁丝(浆板包装)等杂质,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3、N7和一般固废W1、W3;
(6)磨浆机:通过全自动磨浆机将纸浆磨碎,此过程中会产生噪声N4、N8;
(7)叩后池:磨浆后的纸浆通过全自动泵打入叩后池;
(8)混浆池:将针叶木浆NBKP和LBKP阔叶木浆通过全自动泵打入混浆池混合;
(9)送纸机流送系统:通过全自动输送机将混合后的纸浆输送至精浆机,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9;
(10)精浆机:通过全自动精浆机调整纸浆打浆度备用,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10;
(11)白水流道:纸浆通过白水流道流入压力筛;
(12)压力筛:通过全自动压力筛压出纸浆中部分水分,此过程会产生废水W2;
(13)流浆箱:经过压力筛挤压过后的纸浆流入流浆箱;
(14)成型器:通过全自动成型器将纸浆将纸浆初步制成原纸;
(15)压榨部:通过全自动压榨系统进一步压榨出原纸中的水分;
(16)烘干部:通过蒸汽简介加热蒸干原纸中的水分,此过程会产生冷却废水W4;
(17)起皱部:将蒸干后的原纸按照设计要求通过起皱机将原纸折成褶皱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11;
(18)卷曲部:通过全自动卷纸机将原纸打卷,原纸打卷过程中纸张之间摩擦会产生少量粉尘G1;
(19)分切复卷:通过切纸机将打卷后的纸卷分切,再次复卷,此过程会产生废边角料S1;
(20)原纸:加工成型后的原纸部分打包直接外售,部分进行后加工处理,外售的原纸纸量和进行后加工的纸量根据订单需求来确定;
(21)压花/压边:按照设计要求对原纸进行压花/压边处理;
(22)取卷/折叠/上胶:按照不同客户需求,分别对纸张经卷曲,折叠,上胶(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素和杀菌剂,不含挥发份);
(23)复合/打孔:将上胶的纸张复合在一起,并打孔,此过程会产生边角料S6;
(24)计数/剪裁:对加工后纸张进行计数和剪裁,此过程会产生边角料S2、S3、S4、S5;
(25)小包/中包/包装入库:将加工后的最终产品进行包装、打包、入库待售。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见图4.1-1。项目浆水平衡图见4.1-2。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分析可知本项目产污情况见表4.2-1。
表4.2-1 项目生产工序及产污说明
类别 | 符号 | 产污工序 | 污染物名称 | 主要成分 |
废气 | G1 | 造纸(卷曲部) | 造纸粉尘 | 颗粒物 |
G2 | 污水处理站 | 臭气 | NH3、H2S、臭气浓度 | |
废水 | W1-W3 | 生产过程 | 生产废水 | PH、CODcr、BOD、NH3-N、SS |
W4 | 烘干 | 冷却水 | 水 | |
W5 | 水幕除尘 | 水幕除尘废水 | PH、CODcr、SS | |
W6 | 长江清水制备 | 上水系统浓水 | PH、CODcr、SS | |
W7 | 员工办公生活 | 生活污水 | PH、CODcr、BOD、NH3-N、SS | |
固废 | S1-S6 | 生产过程 | 废铁丝、纸边 | 铁丝、木质纤维 |
S7 | 设备维修 | 废机油 | 废矿物油 | |
S8 | 机油储存 | 废机油桶 | 铁通、矿物油 | |
S9 | 化学物品存放 | 废化学品包装物 | 粘缸剂、剥离剂、湿强剂、杀菌剂、消泡剂、絮凝剂 | |
S10 | 制水 | 废滤膜 | 废滤膜 | |
S11 | 各工序产生的纸浆冲洗进入污水站压滤 | 污泥 | 废浆板 | |
S12 | 日常办公 | 生活垃圾 | 生活垃圾 | |
噪声 | N | 设备运转 | Leq(A) | 噪声 |
1、造纸废气G1(卷曲部工艺)
参照上海东冠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现有4#、5#车间生产情况,4#、5#车间产能均为4万t/a,其中造纸环节中会产生粉尘的工序约8h/d,根据排气筒监测结果,4#、5#车间造纸粉尘排气筒排放速率均为0.02kg/h,企业在产生造纸粉尘的工序处设置集气罩,粉尘经收集后进入水幕除尘装置处理后排放,其中收集效率为75%,处理效率为90%。经核算,4#、5#车间粉尘有组织排放量均为52.8kg/a,无组织排放量均为176kg/a,造纸粉尘产生量为704kg/a,对应每万吨产品造纸粉尘产生量为176kg/a,风机风量均为10000m3/h,检测报告见附件。
本项目总产能为36万t/a,每条线产能为3万t/a,本项目设计1条线使用1套水幕除尘+1根15m排气筒,项目总粉尘产生量为6336kg/a,单线粉尘产生量为528kg/a,每套环保设施风量为10000m3/h。一期项目拟建设2间造纸车间,可容纳6条造纸生产线,一期安装4条造纸线,剩余2条制造线2二期建设;二期建设1间造纸车间,可容纳6条造纸生产线,造纸线生产时间。
本项目废气收集及处理情况见表4.3-1,本项目废气排放情况见表4.3-2。
表4.3-1 废气收集及处理效率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生产线编号 | 污染物 | 产生量(kg/a) | 收集效率(%) | 收集量(kg/a) | 处理效率(%) | 排放量(kg/a) | |
有组织 | 无组织 | |||||||
1#造纸车间 | SCX001 | 颗粒物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SCX002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2#造纸车间 | SCX003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4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5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6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3造纸车间 | SCX007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8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09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10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11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
SCX012 | 528 | 90 | 475.2 | 75 | 118.8 | 52.8 |
2、污水处理站废气G2
本项目生产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污水站恶臭发生源主要是污泥脱水机房、格栅井、沉淀池等处,恶臭污染物以NH3和H2S为主。
根据《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防治对策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薛松,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8-103)、《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影响及对策分析》(王喜红,2011,35(3),82-84),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设施产生强度见表4.3-3所示,其中预处理工段的臭气主要来源于集水井、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处理工段臭气主要来源于生化池;污泥处理工段臭气主要来源于污泥脱水机房、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均质池。本项目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为集水、过滤、沉淀、气浮、压滤,无生化处理。
表4.3-3 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段悉臭污染物产生源源强mg/s·m2
工段名称 | NH3 | H2S |
预处理工段 | 0.092 | 0.00107 |
污泥处理工段 | 0.103 | 0.00003 |
本项目类比《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防治对策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薛松,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8-103)、《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影响及对策分析》(王喜红,2011,35(3),82-84)中各工段恶臭污染物产生源强。
其中预处理工段主要为集水池、沉淀池等,面积为60m2;污泥处理工段污泥池和污泥脱水间,总面积30m2。因此本项目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产生源强具体见表4.3-4。
表4.3-4 废水处理系统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产生源强一览表
工段名称 | NH3 | H2S | ||
mg/s | t/a | mg/s | t/a | |
预处理工段 | 5.52 | 0.015 | 0.0642 | 0.0018 |
污泥处理工段 | 3.09 | 0.0088 | 0.0009 | 0.000026 |
合计 | 8.61 | 0.0238 | 0.0651 | 0.001826 |
项目污水处理站容易产生恶臭的污水处理池比如沉淀池、污泥池采用加盖等方式减少恶臭逸散量,同时喷洒生物除臭剂,周边加强绿化可减少约80%的恶臭气体产生,则污水处理站排放的NH3为4.76kg/a(0.0006kg/h)、H2S为0.3652k/a(0.000046kg/h)、臭气浓度浓度小于20,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新改扩建项目标准要求。因此经处理后的污水处理站恶臭逸散量很少,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3、废气达标排放分析
本项目废气分别经DA001-DA012共12排气筒排放,经处理后的废气达标分析情况如表4.3-5、4.3-6所示。
表4.3-2 本项目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
生产线编号 | 污染源 | 污染物 | 产生情况 | 排放情况 | ||||||||
有组织 | 无组织 | 有组织 | 无组织 | |||||||||
产生量(kg/a) | 产生速率(kg/h) | 产生浓度(mg/m3) | 产生量 (kg/a) | 产生速率 (kg/h) | 排放量 (kg/a) | 排放速率 (kg/h) | 排放浓度(mg/m3) | 排放量(kg/a) | 排放速率(kg/h) | |||
SCX001 | 1#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SCX002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3 | 2#造纸车间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4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5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6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7 | 3#造纸车间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8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09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10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11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
SCX012 | 475.2 | 0.06 | 6 | 52.8 | 0.0067 | 118.8 | 0.015 | 1.5 | 52.8 | 0.0067 |
表4.3-5 本项目有组织废气达标排放情况一览表
排气筒编号 | 高度(m) | 内径(m) | 出口温度(℃) | 风量(m3/h) | 污染物 | 产生情况 | 治理措施 | 收集效率% | 处理效率% | 排放情况 | 标准限值 | 达标情况 | |||||
量 (kg/a) | 速率(kg/h) | 浓度(mg/m3) | 量 (kg/a | 速率(kg/h) | 浓度(mg/m3) | 浓度(mg/m3) | 速率(kg/h) | ||||||||||
DA001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2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3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4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5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6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7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8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08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10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11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DA012 | 15 | 0.5 | 20 | 10000 | 颗粒物 | 475.2 | 0.06 | 6 | 水幕除尘 | 90 | 75 | 118.8 | 0.015 | 1.5 | 30 | 1.5 | 达标 |
4.3-6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达标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面源高度 | 面源尺寸 | 污染物名称 | 产生情况 | 治理措施 | 排放情况 | ||
量kg/a | 速率kg/h | 量kg/a | 速率kg/h | |||||
1#造纸车间 | 15m | 厂区面积382亩,254666.67m2 | 颗粒物 | 105.6 | 0.0134 | 加强通风 | 105.6 | 0.0134 |
2#造纸车间 | 15m | 颗粒物 | 211.2 | 0.0268 | 211.2 | 0.0268 | ||
3#造纸车间 | 15m | 颗粒物 | 316.8 | 0.0402 | 316.8 | 0.0402 | ||
合计 | 15m | 颗粒物 | 633.6 | 0.0804 | 633.6 | 0.0804 | ||
污水处理站 | / | 150m2 | NH3 | 23.8 | 0.003 | 除臭剂、加强绿化 | 4.76 | 0.0006 |
/ | H2S | 1.826 | 0.00023 |
| 0.000046 |
由表4.3-5和4.3-6可知:本项目颗粒物排放能满足排气筒中排放的颗粒物满足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 1 限值要求,NH3、H2S、臭气排放能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新改扩建项目标准要求。
4、大气污染物排放系统
涉及本项目内容的废气污染物收集、治理、排放系统图见图4.3-1。
图4.3-1 本项目废气收集、排放系统图
5、非正常情况废气排放
根据大气导则规定,设备检修、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工艺设备运转异常等情况下的污染排放归为非正常排放。废气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是评价重点关注的非正常情况,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风机和废气处理装置,由于风机出现故障较容易发现(故障后集气口风速大幅变小或无风、无风机运转的声音等),一旦发现风机故障,可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检修,待风机正常后再恢复生产。
因此本项目非正常工况主要考虑水幕除尘装置的净化效率下降甚至完全失效的废气排放情况,从而导致对造纸粉尘的净化能力降低,甚至无净化能力。
本项目考虑水幕除尘装置未开启的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情况为详见表4.3-7。
4.3-7 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污染物排放估算
非正常工况 | 检测口 | 污染物 | 处理效率 | 污染物排放情况 | 标准 | 达标情况 | ||
速率 (kg/h) | 浓度 (mg/m3) | 速率 (kg/h) | 浓度 (mg/m3) | |||||
水幕除尘装置损坏或未开启 | DA001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DA002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3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4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5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6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7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8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8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0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1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2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根据上表可知,在水幕除尘装置损坏或未开启的非正常工况下,各排气筒排放的粉尘仍能满足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1限值要求,但排放速率和浓度都将大大增加,故企业应做好监督和防控措施,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发生。
(4)废气非正常工况防控措施
为预防非正常工况发生,建设方拟采取以下措施:
①产生废气设备或工艺开始工作前,先运行各配套风机及废气处理装置;在停止相应作业后,保持废气风机及处理装置继续运转,待废气完全排出后再停止,确保在开、停工阶段排出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②安排专人负责环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每隔固定时间检查、汇报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注意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一旦发现风机故障,应立即停止相应产污操作,在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后,生产设备才能开工运行;
③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构,对环保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环境检测单位对厂区排放的各类废气污染物进行定期检测。
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1、生产废水:项目生产废水主要包含取水站产生的高浓废水,高浓除渣器除渣废水、压力筛废水、白水净化废水、除尘废水。
1)高浓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高浓水产生率为5%,本项目取水量为11483.22947t/d,浓水产生量为574.16147t/d,18.9473258万t/a。水质主要为COD约100mg/L、SS约80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2)除渣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吨成品纸除渣废水产生量为0.12323t,项目年产废水量为4.43619万t(134.43t/d)。主要水质情况CODCr约1200mg/L、BOD5约450mg/L、SS约1000mg/L、NH3-N约8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3)白水净化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吨成品纸白水净化废水产生量为8.35351t,项目年产废水量为300.72636万t(9112.92t/d)。主要水质情况CODCr约1200mg/L、BOD5约450mg/L、SS约1000mg/L、NH3-N约8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4)压力筛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吨成品纸压力筛废水产生量为0.11049t,项目年产废水量为3.97749万t(120.53t/d)。主要水质情况CODCr约1200mg/L、BOD5约450mg/L、SS约1000mg/L、NH3-N约8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5)除尘废水: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吨成品纸的生产水幕除尘水用量为0.396t,损耗量为10%,则每吨成品纸的生产除尘废水产生量为0.3564t,项目年除尘废水产生量为12.8304万t(388.8t/d),项目除尘用水取生产用水排出的白水,不使用新鲜水。水质主要为COD约150mg/L、SS约500mg/L,收集后由专用管道引至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2、生活污水
本项目生活用水使用量为25228.5t/a(76.45t/d),废水产生量为20182.8t/a(61.16t/d)主要水质情况为CODCr约400mg/L,BOD5约300mg/L,NH3-N约10mg/L,SS约300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最终纳入市政管网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
根据企业提供的污水处理站相关资料,生产废水经污水站处理后出水水质CODCr约266mg/L、BOD5约88mg/L、NH3-N约6.0mg/L,SS约80mg/L。项目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汇合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和废水总排口数据均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本项目生产废水排放量及污染治理措施见表4.3-8。
表4.3-8 项目排放废水及处理措施一览表
废水类别 | 废水产生量t/a | 污染物名称 | 产生物浓度mg/L | 产生量t/a | 治理措施与排放去向 | 消减量 | 排放浓度mg/L | 排放量t/a |
除渣废水 | 2963096.4 | CODcr | 1200 | 3555.72 | 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处理工艺为:集水池+纤维过滤+预沉+絮凝沉淀+超效气浮+压滤 | 2767.54 | 266 | 788.18 |
压力筛废水 | BOD5 | 450 | 1333.39 | 1072.638 | 88 | 260.752 | ||
SS | 1000 | 2963.1 | 2726.052 | 80 | 237.048 | |||
白水净化废水 | NH3-N | 15 | 44.446 | 26.667 | 6 | 17.779 | ||
除尘废水 | 128304 | BOD5 | 150 | 19.246 | 7.956 | 88 | 11.29 | |
SS | 500 | 64.152 | 53.892 | 80 | 10.26 | |||
高浓废水 | 189473.258 | BOD5 | 100 | 18.947 | 2.277 | 88 | 16.67 | |
SS | 800 | 151.579 | 136.421 | 80 | 15.158 | |||
生活污水 | 20182.8 | CODcr | 400 | 8.073 | 化粪池+污水处理站 | 2.711 | 266 | 5.367 |
BOD5 | 300 | 6.055 | 4.279 | 88 | 1.776 | |||
SS | 300 | 6.055 | 4.445 | 80 | 1.61 | |||
NH3-N | 15 | 0.303 | 0.182 | 6 | 0.121 |
本项目用用水水平衡情况见图4.3-2。
图4.3-2 项目用用水水平衡图
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是废气引风机、造纸机、切纸机、复卷机、浆泵等生产设施运转时产生的设备噪声。
本项目拟选用低噪声设备,源强在70-90dB(A)之间;为了控制设备运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时将主要噪声设备如造纸机、切纸机、复卷机、引风机和水泵安置在厂房内或独立的隔声间内,并采取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本项目完成后主要噪声源及其控制措施见表4.3-9。
表4.3-9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及降噪效果(dB(A))
序号 | 链板输送机 | 台数 | 源强 | 控制措施 | 降噪 效果 | 距离厂界(m) | |||
东 | 西 | 南 | 北 | ||||||
1 | 水力碎浆机 | 4 | 70-80 | 隔声、减振、距离衰减 | ≥25 | 400 | 130 | 10 | 490 |
2 | 高浓除渣器 | 4 | 60-65 | ≥25 | 400 | 130 | 10 | 490 | |
3 | 磨浆机 | 4 | 60-65 | ≥25 | 400 | 130 | 10 | 490 | |
4 | 浅层气浮机 | 4 | 70-80 | ≥25 | 400 | 130 | 10 | 490 | |
5 | 浆泵 | 2 | 70-85 | ≥25 | 350 | 180 | 50 | 450 | |
6 | 白水泵 | 20 | 70-85 | ≥25 | 350 | 180 | 50 | 450 | |
7 | 精浆机 | 14 | 60-65 | ≥25 | 350 | 180 | 50 | 450 | |
8 | 冲浆泵 | 12 | 70-85 | ≥25 | 350 | 180 | 50 | 450 | |
9 | 浆泵 | 12 | 70-8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0 | 新月型纸机 | 12 | 60-6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1 | 复卷机 | 12 | 60-6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2 | 损纸系统 | 12 | 60-6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3 | 真空系统 | 12 | 60-65 | ≥25 | 50 | 450 | 350 | 180 | |
14 | 蒸汽冷凝水系统 | 12 | 60-65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5 | 清水系统 | 12 | 60-65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6 | 气罩排汽通风系统 | 12 | 70-80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7 | 车间通风系统 | 12 | 70-80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8 | 助剂与助剂喷施系统 | 2 | 60-65 | ≥25 | 180 | 350 | 60 | 440 | |
19 | 包装机 | 12 | 60-65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0 | 翻转机 | 12 | 60-65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1 | 卷卫生产线 | 12 | 70-80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2 | 抽纸生产线 | 3 | 70-80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3 | 无芯生产线 | 14 | 70-80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4 | 大盘生产线 | 5 | 70-80 | ≥25 | 60 | 440 | 180 | 350 | |
25 | 擦手纸生产线 | 5 | 70-80 | ≥25 | 100 | 400 | 200 | 300 | |
26 | 厨房纸生产线 | 12 | 70-80 | ≥25 | 100 | 400 | 200 | 300 | |
27 | 面纸生产线 | 9 | 70-80 | ≥25 | 100 | 400 | 200 | 300 | |
28 | 引风机 | 12 | 75-90 | 隔声间、减振、消声、距离衰减 | ≥35 | 厂房外 |
1、本项目固体废物鉴别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废机油、废机油桶、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废化学品包装和职工生活垃圾。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以及《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中相关规定,本项目固体废物鉴别结果汇总见表4.3-10。
表4.3-10项目固体废物鉴别结果汇总表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形态 | 种类判断 | 是否为固体废物 | |||
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 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 其他 | |||||
1 | 废机油 | 设备运行 | 液态 | √ | 是 | |||
2 | 废机油桶 | 原料包装 | 固态 | √ | 是 | |||
3 | 废滤膜 | 江水净化 | 固态 | √ | 是 | |||
4 | 污泥(废浆板) | 废水处理 | 固态 | √ | 是 | |||
5 | 废铁丝 | 物料包装 | 固态 | √ | 是 | |||
6 | 生活垃圾 | 办公生活 | 固态 | √ | 是 | |||
7 | 废化学品包装 | 物料包装 | 固态 | √ | 是 | |||
8 | 废浆板包装 | 物料包装 | 固态 | √ | 是 | |||
9 | 纸边 | 裁剪 | 固态 | √ | 是 | |||
判定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 |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以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2019),本项目工业固体废物属性判定见表4.3-11。
表4.3-11 项目工业固体废物属性判定表
序号 | 工业固废名称 | 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代码 | 主要成分 | 危险特性 |
1 | 废机油 | 是 | 900-249-08 | 废机油 | T、I |
2 | 废机油桶 | 是 | 900-041-49 | 铁桶、废机油 | T、I |
3 | 废滤膜 | 否 | / | 废滤膜 | / |
4 | 污泥(废浆板) | 否 | / | 废浆板 | / |
5 | 废铁丝 | 否 | / | 废铁丝 | / |
6 | 生活垃圾 | 否 | / | 生活垃圾 | / |
7 | 废化学品包装 | 是 | 900-041-49 | 废包装 | T、I |
8 | 废浆板包装 | 否 | / | 废包装 | / |
9 | 纸边 | 否 | / | 纸边 | / |
综上,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为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生活垃圾、废浆板包装、纸边;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
2、本项目固体废物源强核定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保部公告[2017]第 43 号)以及结合本项目主辅工程的原辅材料使用情况及生产工艺,分析各固废产生环节、主要成分及产生量主要简述如下:
1)废机油:设备维护养护产生的废机油,预计年产生量约0.2t;
2)废机油桶:机油贮存产生的废油桶,预计年产生量约0.2t;
3)废滤膜:制水过程产生的废滤膜,预计年产生量约0.8t;
4)污泥(主要成分为废浆板):各工序产生的纸浆冲洗进入污水站压滤,预计产生量约6805.06t;
5)废铁丝:浆板包装使用的铁丝,预计年产生量约0.6t;
6)废化学品包装:存放湿强剂、杀菌剂、剥离剂、粘缸剂、消泡剂产生的废弃包装物,预计年产量为0.3t;
7)废浆板包装:主要为浆板包装拆包产生的废浆板包装物,预计年产生量为3t;
8)生活垃圾:本项目新增人员1529人,年工作330天,生活垃圾产生系数按0.5kg/(人?d)计,预计新增生活垃圾252.285t/a。
9)纸边:本项目剪裁过程中会产生废纸边,预计年产生量为500t。
本项目固废源强见下表4.3-12。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见表4.3-13。
表4.3-12项目固废源强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产生工序 | 性状 | 产生量(t/a) | 分类 | 处置措施 | 排放量 (t/a) |
1 | 废机油 | 设备运行 | 液态 |
| 危险固废HW08 | 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单位处理 | 0 |
2 | 废机油桶 | 原料包装 | 固态 |
| 危险固废HW49 | 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单位处理 | 0 |
3 | 废滤膜 | 江水净化 | 固态 | 0.8 | 一般固废 | 厂家回收 | 0 |
4 | 污泥(废浆板) | 废水处理 | 固态 | 6805.06 | 一般固废 | 外售 | 0 |
5 | 废铁丝 | 物料包装 | 固态 | 0.6 | 一般固废 | 外售 | 0 |
6 | 生活垃圾 | 办公生活 | 固态 | 252.285 | 一般固废 | 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 0 |
7 | 废化学品包装 | 物料包装 | 固态 | 0.3 | 危险固废HW49 | 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单位处理 | 0 |
8 | 废浆板包装 | 物料包装 | 固态 | 3 | 一般固废 | 外售 | 0 |
9 | 纸边 | 裁剪 | 固态 | 500 | 副产品 | 通过损纸机碎浆再利用 | 0 |
合计 | 7562.445 | / | / | 0 |
4.3-13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贮存场所名称 | 危险废物名称 | 危险废物类别 | 危险废物代码 | 位置 | 占地面积 | 贮存方式 | 贮存 能力 | 贮存 周期 |
危废暂存库 | 废机油桶 | HW49 | 900-041-49 | 位于厂区北侧 | 50m2 | 堆放 | 50t | 6个月 |
废化学品包装 | HW49 | 900-041-49 | 桶装 | |||||
废机油桶 | HW08 | 900-249-08 | 桶装 |
本项目实施完成后,全厂污染物产排汇总情况见表4.4-1。
表4.4-1 项目污染物“三本帐”一览表(t/a)
种类 | 污染物 | 产生量 | 削减量 | 排放量 | |
废气 | 有组织 | 颗粒物 | 5.7024 | 4.2768 | 1.4256 |
无组织 | 颗粒物 | 0.6336 | 0 | 0.6336 | |
H2S | 0.00309 | 0.002472 | 0.000618 | ||
NH3 | 0.4091 | 0.32728 | 0.08182 | ||
废水 | 生活污水 (20182.8m3/a) | CODcr | 8.073 | 2.711 | 5.367 |
BOD5 | 6.055 | 4.279 | 1.776 | ||
SS | 6.055 | 4.445 | 1.61 | ||
NH3-N | 0.303 | 0.182 | 0.121 | ||
生产废水(3280873.658m3/a) | CODcr | 3555.72 | 2767.54 | 788.18 | |
BOD5 | 1371.583 | 1082.871 | 288.712 | ||
SS | 3178.831 | 2916.365 | 262.466 | ||
NH3-N | 44.446 | 26.667 | 17.779 | ||
固体 废物 | 一般固废 | 废滤膜 | 0.8 | 0.8 | 0 |
污泥(废浆板) | 6997.664 | 6997.664 | 0 | ||
废铁丝 | 0.6 | 0.6 | 0 | ||
生活垃圾 | 252.285 | 252.285 | 0 | ||
废浆板包装 | 3 | 3 | 0 | ||
纸边 | 500 | 500 | 0 | ||
危险固废 | 废化学品包装 | 0.3 | 0.3 | 0 | |
废机油 | 0.2 | 0.2 | 0 | ||
废机油桶 | 0.2 | 0.2 | 0 |
本项目实施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为颗粒物,水污染物有COD、NH3-N。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经采取设计及评价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处置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见表4.5-1。
表4.5-1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t/a)
类别 | 污染物 | 本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 | 建议新增总量控制指标 | 备注 |
废水 | COD | 793.547 | 793.547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平衡 |
NH3-N | 17.9 | 17.9 | ||
废气 | 颗粒物 | 1.4256 | 1.4256 | 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园区内平衡 |
固废 | 工业固废 | 0 | 0 | / |
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优化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控制,使产品的收率最大化,原材料用量最低,排放的废物最少,即物质的利用率最高。在实现最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证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应当采取如下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措施:
(1)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的原料代替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2)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
(3)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4)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低于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的污染防治技术。
本项目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制浆、造纸和后道加工等,工艺与装备先进性和节能环保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生产过程采用流水线操作,布局紧凑,不同工序可同时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并有利于污染物的集中收集处置。
(2)设备采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小。
(3)多工序实现水回用,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
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不属于该目录所列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本项目不属于《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使用的生产工艺、装备及产品均符合现行国家和安徽省要求。
①、原辅材料
项目选用的原辅材料主要为粘缸剂、剥离剂、湿强剂、浆板、杀菌剂和消泡剂等,上述原料中不含铅白、红丹、汞、砷、镉和梯等有毒物质,也不涉及剧毒化学品,符合清洁生产淘汰有毒原材料的要求。
②、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根据工程分析,本次项目耗电量32918万kwh/a,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2589-2008),本项目的综合能耗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E——企业综合能耗(吨标准煤);
es——生产活动中消耗的第S种燃动能源实物量(t或Nm3或kwh);
P——第S种燃动能源的等价值;
n——生产装置消耗的能源总数。
根据本次项目相关数据表,年产值103451万元,进行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分析。
综合能源消耗情况见表4.6-1。
表4.6-1 综合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 能源名称 | 年消耗量 | 折算系数 | 折标煤(t标煤) |
1 | 电 | 32918万KW·h/a | 1.229t/万kw·h(当量) | 40456.2 |
2 | 水 | 381.47万t/a | 0.0857kgce/m3 | 326.9 |
3 | 蒸汽 | 83.16万t/a | 108kgce/t | 89812.8 |
合计 | / | / | / | 130595.9 |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情况见表4.6-2。
表4.6-2 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 产品名称 | 年产量(万t) | 年综合能耗(t标煤) |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 | 备注 |
1 | 生活用纸 | 36 | 130595.9 | 362.77 | 当量 |
综上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耗能为362.77kgce/t,优于《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825-2015)(生活用纸)单位产品耗能限制490kgce/t和国标先进值420kgce/t。
(1)一般固废委托物资单位回收处理;
(2)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存放于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有相应危废资质单位外运处置;
(3)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所有固废均能落实处置去向,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满足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废物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建设单位计划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具体环境管理体系内容详见表4.6-3。
表4.6-3 环境管理体系一览表
序号 | 指标内容 | 项目内容 |
1 |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 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制要求 |
2 | 废物处理处置 | 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理 |
3 | 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 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员工实行持证上岗;建立设备使用维护检修管理制度;采取节能降耗减排措施,对原材料、包装材料的消耗定额管理 |
4 | 环境管理制度 |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由专人负责,制订相关环保管理体系、监测计划 |
5 | 相关方环境管理 | 购买有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等施加环保影响 |
综上所述,本项目使用清洁能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采用成熟的生产工艺,使用的原材料不涉及一类污染物/剧毒化学品;并对污染物排放采取了合理的环保治理措施;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优于国内先进水平。从定性、定量角度分析,项目总体符合清洁生产管理要求。
第5章 区域环境概况马鞍山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箭头”,马鞍山市于1956年10月建市,现总面积4042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
当涂县位于马鞍山的东南部,东与江苏省交界;西临长江,与和县隔江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及宣州市接壤;北与马鞍山市和江苏省江宁县毗连。全县总面积1399km2,南北长45km,东西宽39.2km。地处东经118°21′38″~118°52′44″,北纬31°17′26″~31°36′00″拥有长江岸线20km,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拟建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当涂经济开发区。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5.1-1。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厂址周围地貌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层属长江平原相沉积物,地形比较平坦,地面高差较小。
当涂经济开发区附近地表水体主要有长江、姑溪河、襄城河、扁担河。
(1)长江
长江自南向北偏西流经马鞍山市西部。长江马鞍山河段上起东、西梁山,下至慈湖和尚港石跋河口,主航道长约36公里,其中采石矶至慈湖河口长约16.5公里。江面最宽处达8.3公里(其中包括江心洲、泰兴洲),位于当涂县乙字河与和县姥下河口之间;江面最窄处只有880m,位于东、西梁山间。由于江心洲和小黄洲的分隔,使长江形成东西两水道。在江心洲西侧为江心洲水道,东侧为太平府水道;小黄洲东侧为人头矶水道,西侧为一小汊道。江心洲水道和人头矶水道为这段长江的主航道。江心洲水道宽阔顺直,洪水期航宽1000m以上,枯水期航宽60m,人头矶水道航宽约在800~1800m之间。大通至马鞍山河段主要支流北岸有巢湖水系入汇,南岸主要有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入汇。
长江马鞍山河段,上承芜裕河段下至新济洲河段,由于受东、西梁山和慈姥山石跋河两组节点控制,两端缩窄,中间展宽,呈藕节状,河床的深槽自江心洲尾至恒兴洲人工矶头以下3000m的部位,长约6.5km,深槽的最大深度达负50m左右(黄海高程)。长江是马鞍山市最重要的水源对全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极大。
马鞍山河段内设有马鞍山水(潮)位站。该站上游47km处有芜湖水(潮)位站,上游186km处有大通水文站,下游55km处有南京下关水文站。长江马鞍山河段汊道基本特征见表5.3-1。
表5.3-1 长江马鞍山河段汊道基本特征
项目 | 江心洲 | 小黄洲 | ||
左汊 | 右汊 | 左汊 | 右汊 | |
主、支汊 | 主 | 支 | 支 | 主 |
汊道长度(km) | 20.1 | 22.3 | 7.2 | 7.6 |
平均宽度(m) | 2300 | 600 | 590 | 1400 |
平均水深(m) | 13.2 | 9.7 | 9.8 | 28.7 |
洲长(km) | 17.4 | 28.7 | ||
最大洲宽(km) | 5.8 | 2.4 |
注:表中数据以平滩水位7米时计。
①径流、泥沙
马鞍山河段属感潮河段,水位受潮汐的影响,河段内设有水(潮)位站,上游186km处为感潮河段的末端,设有大通水文站,大通站是长江下游最后一个径流、泥沙控制站。大通站至马鞍山站河段区间入汇支流水量的综合仅占大通站的 1.2%,故马鞍山河段的来水来沙特性可引用大通站水沙统计资料。据大通站资料统计,年内最小径流量一般出现在1月份,最大流量最早发生在5月份,最迟在9月份出现。大通水文站水文泥沙特征值如下:
历年最大流量:92600m3/s(1954年8月1日);
历年最小流量:4620m3/s(1979年1月3日);
多年平均流量:28300m3/s;
历年最大含沙量:3.24kg/m3(1959年8月6日);
历年最小含沙量:0.022kg/m3(1956年2月10日);
多年平均含沙量:0.522kg/m3;
历年最大输沙量:6.78亿t(1964年);
历年最小输沙量:2.39亿t(1994年);
多年平均输沙量:4.38亿t;
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120亿m3,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1%左右,其中,7月份径流量最大,占全年径流量的14.7%,2月份径流量最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3%。径流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历年最大年径流量为13600亿m3(1954年),历年实测最小年径流量为6310亿m3(1928 年)。
②水文特征值(黄海高程)
历年最高水位:9.62m(1998年8月1日);
历年最低水位:–0.12m(1959年1月22日);
历年最高水位平均值:7.31m;
历年最低水位平均值:0.56m;
历年平均水位:3.95m;
历年最大水位变幅:8.5m(1954年);
历年平均水位变幅:6.78m;
日潮差最大:1.29m;
日潮差最小:0.11m;
日潮差平均:1.20m;
平均涨潮历时:3小时34分;
平均落潮历时:8小时28分;
当地航行基准水位:0.279m;
(2)襄城河
襄城河源于十里长山和黄梅山、龙王山,上游分两支,至银塘合为一河,再溪流注入长江,全长10km。入江口建中型闸一座,以防江水倒灌,闸内水位最高达10.8m(1983年7月6日)。襄城河主要功能为排涝和灌溉。
(3)姑溪河
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溪至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23.4km,是水阳江下游入长江的支流。全河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自小花津至商家渡,河床宽117~434m,河深0.6~5.4m,下段自芮家渡之入江河口,河床宽100~300m,河深6~10m,最深处13.1m。姑溪河实测最高水位(太平口站)12.23m(1954年8月22日),最低水位2.18,实测有记录最大流量1900m3/s(1983年7月12日),枯水期最小流量8.72m3/s,江水倒灌为235m3/s,年平均径流量128.6亿m3。水位受降雨和江水顶托、倒灌影响。姑溪河主要功能有排涝和灌溉、航运、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水源等。
(4)扁担河
扁担河全长约30km,部分河段可通小木船,河床平均宽约50m,南起永安桥泵站连接青弋江,东傍万春圩、一五圩,西靠东河圩、鸠江圩、流经军滩、罗渡、王拐、永镇、官陡、大桥、犁头尖、北到双摆渡进入长江。马鞍山市水系分布见图5.3-1。
本地区属北亚热带,属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集中,冬夏温差大,气流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平均日照时数2109.9h,多年年平均气温15.9℃,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气温约在15.8±0.5℃的范围内。年平均降雨量1004.2mm,最大降雨量1522.2mm,最小降雨量460.4mm(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254.6mm(1969年)。年平均气压 1013.3hpa,最高气压1042.8hpa(1965年12月17日),最低气压991.6hpa(1971年2月17日),最大绝对湿度41mm,最小绝对湿度0.50mm,平均相对湿度77%。冬季盛行偏北的冬季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全年盛行东风,年平均风速为3.3m/s。
厂址及周围地貌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层属长江平原相沉积物,地形比较平坦,地面高差较小,质地良好,土层深厚,无严重障碍层。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各种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当涂县农业资源丰富,有优质耕地5万hm2,盛产水稻、油菜籽、优质棉,是全国重点扶持的500个棉粮大县之一。全县有水面3万hm2,其中可养殖水面1万hm2,盛产鱼、虾、蟹、鳖等水产品,被列为安徽省沿江水产开发示范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
全县水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釜山“金脚红毛”螃蟹为古代皇室贡品。地下矿产资源,如铁、铜、金、硫、石膏、叶腊石、重晶石等含量丰富。
第6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根据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2020年06月22日公布的《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质量公报》相关数据及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数据进行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马鞍山生态环境局2020年06月22日公布的《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质量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马鞍山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在19~209之间,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的天数有51天,为良的天数有207天,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70.7%(按有效天数计算)。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浓度为42.8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4.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9.3%;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20%;二氧化氮年均值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2.7%;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为1.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17.6%;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78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与2018年相比下降2.7%;酸雨频率为3.05%,降水pH值年均值为6.06。具体详见表6.1-1。
表6.1-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μg/m3)
评价因子 | 平均时段 | 现状浓度 (μg/m3) | 标准值 (μg/m3) | 超标倍数 | 达标情况 | |
马鞍山市 | SO2 | 年均值 | 12 | 60 | 0 | 达标 |
NO2 | 年均值 | 36 | 40 | 0 | 达标 | |
PM10 | 年均值 | 68 | 70 | 0 | 达标 | |
PM2.5 | 年均值 | 42.5 | 35 | 0.21 | 不达标 | |
O3 | 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 | 178 | 160 | 0.11 | 不达标 | |
CO |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 | 1400 | 10000 | 0 | 达标 |
项目所在区域内PM2.5年均值、O3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倍数0.21、0.11,因此判定为不达标区。
为进一步摸清本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本项目产污特点,公司委托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项目所在区域SO2、NO2、TSP、PM10、NH3、H2S、臭气浓度共7项指标进行了补充监测,评价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
(1)监测因子
SO2、NO2、TSP、PM10、NH3、H2S、臭气浓度及同步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2)监测时间和频次
连续监测7天,SO2、NO2、NH3、H2S、臭气浓度,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每天4次;SO2、N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0h的采样时间,PM10的24小时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0h的采样时间,TSP的24小时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4h的采样时间。
(3)监测点位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相关要求,本次评价共设4个监测点,点位布设情况见表6.1-2和图6.1-1。
表5.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及项目一览表
序号 | 监测点名称 | 相对项目区方位 | 距离(m) | 监测项目 |
G1 | 庚家村(拆迁中) | NE | 1 | SO2、NO2、TSP、PM10、NH3、H2S、臭气浓度 |
G2 | 项目区 | / | / | |
G3 | 外滩曹家村 | W | 150 | |
G4 | 赵庄 | NW | 50 |
(4)分析方法
本项目大气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具体见表6.1-3。
表6.1-3 项目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
序号 | 监测因子 | 监测分析方法 | 方法来源 |
1 | SO2 |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HJ482-2009 |
2 | NO2 |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 HJ479-2009 |
3 | PM10 |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 HJ618-2011 |
4 | TSP |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 GB/T15432-1995 |
5 | NH3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HJ533-2009 |
6 | H2S | 环境空气硫化氢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
7 | 臭气浓度 |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GB/T14675-93 |
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4月4日-10日组织现场监测,取得连续7天有效数据,采样同时观测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有关气象资料。监测期间气象情况见表6.1-4,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分别见表6.1-5。
表6.1-4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统计表
监测日期 | 监测时段 | 天气状况 | 风向 | 风速(m/s) | 温度(℃) | 气压(kPa) |
2021年4月4日 | 0:00-24:00 | 多云 | 西北 | 1.9 | 15.6 | 102.5 |
2021年4月5日 | 0:00-24:00 | 晴 | 东 | 1.8 | 16.1 | 102.4 |
2021年4月6日 | 0:00-24:00 | 多云 | 东北 | 1.9 | 15.8 | 102.5 |
2021年4月7日 | 0:00-24:00 | 晴 | 东 | 1.5 | 17.5 | 102.2 |
2021年4月8日 | 0:00-24:00 | 晴 | 东南 | 1.8 | 17.6 | 102.4 |
2021年4月9日 | 0:00-24:00 | 多云 | 东南 | 1.9 | 15.9 | 102.6 |
2021年4月10日 | 0:00-24:00 | 晴 | 东北 | 1.9 | 16.8 | 102.4 |
(1)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式中:Si——评价因子单项标准指数;
Ci——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值,实测浓度低于检出限的按检出限一半参与评价,mg/m3;
表6.1-5 监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位 | G1庚家村上风向 | |||||||
监测日期 | 监测时间 | 二氧化硫(mg/m3) | 二氧化氮(mg/m3) | PM10(mg/m3) | 总悬浮颗粒物(mg/m3) | 氨(mg/m3) | 硫化氢(mg/m3)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2021年4月4日 | 2:00 | 0.041 | 0.041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45 | 0.04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5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6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2 | 0.034 | 0.112 | 0.167 | — | — | — | |
2021年4月5日 | 2:00 | 0.044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6 | 0.03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7 | 0.04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7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4 | 0.028 | 0.121 | 0.164 | — | — | — | |
2021年4月6日 | 2:00 | 0.054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49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2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3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5 | 0.036 | 0.115 | 0.181 | — | — | — | |
2021年4月7日 | 2:00 | 0.048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1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9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5 | 0.04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2 | 0.035 | 0.108 | 0.175 | — | — | — | |
2021年4月8日 | 2:00 | 0.058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4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9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9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0 | 0.039 | 0.110 | 0.168 | — | — | — | |
2021年4月9日 | 2:00 | 0.049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48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1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9 | 0.04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0 | 0.030 | 0.105 | 0.171 | — | — | — | |
2021年4月10日 | 2:00 | 0.056 | 0.49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61 | 0.04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8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4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2 | 0.029 | 0.102 | 0.165 | — | — | —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
监测点位 | G2项目所在地 | |||||||
监测日期 | 监测时间 | 二氧化硫(mg/m3) | 二氧化氮(mg/m3) | PM10(mg/m3) | 总悬浮颗粒物(mg/m3) | 氨(mg/m3) | 硫化氢(mg/m3)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2021年4月4日 | 2:00 | 0.055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1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7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1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42 | 0.031 | 0.110 | 0.184 | — | — | — | |
2021年4月5日 | 2:00 | 0.055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2 | 0.03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8 | 0.04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0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2 | 0.035 | 0.114 | 0.168 | — | — | — | |
2021年4月6日 | 2:00 | 0.048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5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5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7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41 | 0.025 | 0.105 | 0.174 | — | — | — | |
2021年4月7日 | 2:00 | 0.054 | 0.03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49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5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4 | 0.056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41 | 0.030 | 0.112 | 0.169 | — | — | — | |
2021年4月8日 | 2:00 | 0.055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8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1 | 0.03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5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40 | 0.025 | 0.105 | 0.181 | — | — | — | |
2021年4月9日 | 2:00 | 0.061 | 0.047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8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55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49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4 | 0.034 | 0.114 | 0.179 | — | — | — | |
2021年4月10日 | 2:00 | 0.054 | 0.059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55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49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51 | 0.06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38 | 0.041 | 0.102 | 0.184 | — | — | —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
监测点位 | G3外滩曹家村下风向 | |||||||
监测日期 | 监测时间 | 二氧化硫(mg/m3) | 二氧化氮(mg/m3) | PM10(mg/m3) | 总悬浮颗粒物(mg/m3) | 氨(mg/m3) | 硫化氢(mg/m3)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2021年4月4日 | 2:00 | 0.074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68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1 | 0.06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5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45 | 0.121 | 0.175 | — | — | — | |
2021年4月5日 | 2:00 | 0.079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6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4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5 | 0.060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5 | 0.044 | 0.130 | 0.181 | — | — | — | |
2021年4月6日 | 2:00 | 0.074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2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4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1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6 | 0.035 | 0.129 | 0.176 | — | — | — | |
2021年4月7日 | 2:00 | 0.074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8 | 0.06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5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9 | 0.034 | 0.134 | 0.181 | — | — | — | |
2021年4月8日 | 2:00 | 0.078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1 | 0.05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2 | 0.052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7 | 0.060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6 | 0.041 | 0.126 | 0.175 | — | — | — | |
2021年4月9日 | 2:00 | 0.074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1 | 0.057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4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35 | 0.124 | 0.168 | — | — | — | |
2021年4月10日 | 2:00 | 0.075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3 | 0.056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8 | 0.031 | 0.120 | 0.174 | — | — | —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
监测点位 | G4赵村下风向 | |||||||
监测日期 | 监测时间 | 二氧化硫(mg/m3) | 二氧化氮(mg/m3) | PM10(mg/m3) | 总悬浮颗粒物(mg/m3) | 氨(mg/m3) | 硫化氢(mg/m3)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2021年4月4日 | 2:00 | 0.065 | 0.050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4 | 0.06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5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1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41 | 0.105 | 0.162 | — | — | — | |
2021年4月5日 | 2:00 | 0.074 | 0.057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1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4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2 | 0.035 | 0.108 | 0.159 | — | — | — | |
2021年4月6日 | 2:00 | 0.071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68 | 0.06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74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2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5 | 0.041 | 0.112 | 0.164 | — | — | — | |
2021年4月7日 | 2:00 | 0.074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8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62 | 0.036 | 0.105 | 0.174 | — | — | — | |
2021年4月8日 | 2:00 | 0.068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4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6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31 | 0.111 | 0.168 | — | — | — | |
2021年4月9日 | 2:00 | 0.068 | 0.058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1 | 0.05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4 | 0.05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74 | 0.04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51 | 0.036 | 0.111 | 0.174 | — | — | — | |
2021年4月10日 | 2:00 | 0.077 | 0.054 | — | — | 0.01L | 0.001L | <10 |
8:00 | 0.074 | 0.048 | — | — | 0.01L | 0.001L | <10 | |
14:00 | 0.068 | 0.061 | — | — | 0.01L | 0.001L | <10 | |
20:00 | 0.068 | 0.065 | — | — | 0.01L | 0.001L | <10 | |
日均值 | 0.061 | 0.031 | 0.104 | 0.181 | — | — | —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Coi——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标准值,mg/m3。
(2)评价标准
TSP、PM10、SO2和NO2的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H2S、NH3、臭气浓度参照《恶臭污染源排放标准》(GB14554-93)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⑶ 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统计结果见表6.1-6。
表6.1-6各污染因子评价指数表
采样点 | 项目 | 1小时平均浓度污染指数范围 | 24小时平均浓度污染指数范围 | ||
最小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最大值 | ||
庚家村G1 | SO2 | 0.041 | 0.061 | 0.030 | 0.035 |
NO2 | 0.037 | 0.059 | 0.028 | 0.039 | |
PM10 | / | / | 0.102 | 0.121 | |
TSP | / | / | 0.164 | 0.181 | |
H2S | 0.001L | 0.001L | / | / | |
NH3 | 0.01L | 0.01L | / | / | |
臭气浓度 | <10 | 10 | / | / | |
项目区G2 | SO2 | 0.048 | 0.061 | 0.032 | 0.042 |
NO2 | 0.038 | 0.062 | 0.025 | 0.041 | |
PM10 | / | / | 0.102 | 0.114 | |
TSP | / | / | 0.168 | 0.184 | |
H2S | 0.001L | 0.001L | / | / | |
NH3 | 0.01L | 0.01L | / | / | |
臭气浓度 | <10 | 10 | / | / | |
外滩曹家村G3 | SO2 | 0.065 | 0.079 | 0.051 | 0.058 |
NO2 | 0.042 | 0.061 | 0.031 | 0.045 | |
PM10 | / | / | 0.120 | 0.134 | |
TSP | / | / | 0.168 | 0.181 | |
H2S | 0.001L | 0.001L | / | / | |
NH3 | 0.01L | 0.01L | / | / | |
臭气浓度 | <10 | 10 | / | / | |
赵庄G4 | SO2 | 0.062 | 0.078 | 0.051 | 0.062 |
NO2 | 0.041 | 0.068 | 0.031 | 0.041 | |
PM10 | / | / | 0.104 | 0.112 | |
TSP | / | / | 0.159 | 0.181 | |
H2S | 0.001L | 0.001L | / | / | |
NH3 | 0.01L | 0.01L | / | / | |
臭气浓度 | <10 | 10 | / | / |
从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及评价指数来看,各监测点的污染物最大指数均小于1,各监测点SO2、NO2、TSP、PM10的监测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H2S、NH3的监测浓度均符合可以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标准,臭气浓度监测浓度满足《恶臭污染源排放标准》(GB14554-93)要求。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1)监测项目
pH、COD、BOD5、氨氮、悬浮物、总磷、石油类、水温。
(2)监测断面与测点布设
根据评价区内水域功能及水系水文特征进行现状监测断面布设。断面布置情况见表6.2-1,检测点位图见图6.1-2。
表6.2-1 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具体位置
河流名称 | 编号 | 监测点位布置 | 监测因子 | 监测断面功能 |
扁担河 | W1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上游500m | pH、COD、BOD5、氨氮、悬浮物、总磷、石油类、水温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水体 |
W2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500m | |||
W3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1500m | |||
W4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2900m |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4月4日-7日对W1-W2断面pH、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水温进行监测,连续4天,每天监测1次。
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4月4日-5日对W3-W4断面pH、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水温进行监测,连续2天,每天监测1次。
(4)监测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面水环境部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1)评价方法
采用导则中推荐的标准指数法,具体模式如下:
单项水质参数标准指数计算式:
Sij=Cij/Csj
式中:Sij——某项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
Cij——某项水质参数的实测浓度,mg/L;
Csj——某项水质参数的评价标准,mg/L。
pH值标准指数计算式:
式中:SpHj——单项水质参数pH的标准指数;
pHj——pH值实测值;
pHsd——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当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2)评价标准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受纳水体为扁担河,其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3)评价结果及分析
通过单项指数法对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监测数据见表6.2-2,评价结果如表6.2-3。
表6.2-2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监测点位 | W1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上游500m | W2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500m | W3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1500m | W4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2900m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4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55 | 7.61 | 7.59 | 7.54 |
化学需氧量(mg/L) | 19 | 22 | 20 | 18 |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4.1 | 4.6 | 3.6 | 3.2 | |
氨氮(mg/L) | 0.571 | 0.612 | 0.641 | 0.582 | |
悬浮物(mg/L) | 8 | 9 | 8 | 8 | |
总磷(mg/L) | 0.03 | 0.04 | 0.03 | 0.04 | |
石油类(mg/L) | 0.02 | 0.04 | 0.03 | 0.02 | |
水温(℃) | 12.5 | 13.4 | 12.6 | 12.7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5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41 | 7.35 | 7.45 | 7.56 |
化学需氧量(mg/L) | 19 | 21 | 21 | 19 |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3.9 | 4.1 | 3.2 | 3.5 | |
氨氮(mg/L) | 0.584 | 0.641 | 0.632 | 0.618 | |
悬浮物(mg/L) | 7 | 8 | 9 | 8 | |
总磷(mg/L) | 0.03 | 0.04 | 0.04 | 0.03 | |
石油类(mg/L) | 0.03 | 0.04 | 0.03 | 0.03 | |
水温(℃) | 13.0 | 12.5 | 13.4 | 12.9 | |
监测点位 | W1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上游500m | W2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口下游500m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6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42 | 7.46 | ||
化学需氧量(mg/L) | 22 | 22 |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3.8 | 4.2 | |||
氨氮(mg/L) | 0.641 | 0.599 | |||
悬浮物(mg/L) | 9 | 9 | |||
总磷(mg/L) | 0.03 | 0.04 | |||
石油类(mg/L) | 0.03 | 0.03 | |||
水温(℃) | 12.8 | 12.5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7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35 | 7.41 | ||
化学需氧量(mg/L) | 19 | 22 |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3.6 | 4.2 | |||
氨氮(mg/L) | 0.627 | 0.642 | |||
悬浮物(mg/L) | 8 | 9 | |||
总磷(mg/L) | 0.04 | 0.04 | |||
石油类(mg/L) | 0.04 | 0.03 | |||
水温(℃) | 12.6 | 12.9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表6.2-3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监测时间 | 监测断面 | 监测结果 | ||||||
pH | COD | BOD5 | 氨氮 | 总磷 | 悬浮物 | 石油类 | ||
W1 | 最大值 | 7.55 | 22 | 3.9 | 0.627 | 0.04 | 9 | 0.04 |
最小值 | 7.35 | 19 | 3.6 | 0.571 | 0.03 | 7 | 0.02 | |
平均值 | 7.43 | 19.75 | 3.85 | 0.599 | 0.03 | 8 | 0.03 | |
污染指数 | 0.215 | 0.66 | 0.64 | 0.4 | 0.1 | 0.13 | 0.06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0 | 0 | |
W2 | 最大值 | 7.61 | 22 | 4.6 | 0.642 | 0.04 | 9 | 0.04 |
最小值 | 7.35 | 21 | 4.1 | 0.599 | 0.04 | 7 | 0.03 | |
平均值 | 7.46 | 21.75 | 4.28 | 0.62 | 0.04 | 8.75 | 0.035 | |
污染指数 | 0.23 | 0.725 | 0.71 | 0.41 | 0.13 | 0.15 | 0.07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0 | 0 | |
W3 | 最大值 | 7.59 | 21 | 3.6 | 0.641 | 0.04 | 9 | 0.03 |
最小值 | 7.54 | 20 | 3.2 | 0.632 | 0.03 | 8 | 0.03 | |
平均值 | 7.565 | 20.5 | 3.4 | 0.637 | 0.035 | 8.5 | 0.03 | |
污染指数 | 0.28 | 0.68 | 0.57 | 0.45 | 0.12 | 0.14 | 0.06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0 | 0 | |
W4 | 最大值 | 7.56 | 19 | 3.5 | 0.618 | 0.04 | 8 | 0.03 |
最小值 | 7.54 | 18 | 3.2 | 0.528 | 0.03 | 8 | 0.02 | |
平均值 | 7.55 | 18.5 | 3.35 | 0.573 | 0.035 | 8 | 0.025 | |
污染指数 | 0.275 | 0.62 | 0.56 | 0.38 | 0.12 | 0.13 | 0.05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0 | 0 | |
Ⅳ类标准 | 6~9 | ≤30 | ≤6 | ≤1.5 | ≤0.3 | 60 | ≤0.5 |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扁担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
评价委托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本项目厂界、声环境敏感点噪声进行了监测,具体监测情况如下。
(1)监测时间:2021年04月4日-5日。
(2)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
(3)监测频次: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夜间各监测一次。
(4)监测点位:根据本项目声源特点及评价区环境特征,分别在项目厂区东、南、西、北边界各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点位情况详见表6.3-1及图6.1-1。
(5)采样分析方法:噪声监测方法按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表5.3-1 声环境质量监测布点情况表
测点编号 | 测点名称 | 测点位置 | 监测项目 |
N1 | 东厂界 | 厂界外1m处 | 等效连续A声级 |
N2 | 南厂界 | ||
N3 | 西厂界 | ||
N4 | 北厂界 | ||
N5 | 外滩曹家村 | 150 | |
N6 | 赵庄 | 50 | |
N7 | 庚家村 | 1 | |
N8 | 张家村 | 1 |
(1)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比较法进行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评价结果分析
噪声监测结果详见表6.3-2。
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本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敏感点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表6.3-2 噪声环境质量检测现状
声校准仪型号 | AWA6021A | 声校准仪编号 | AHSDP-YQ-150 | 校准结果 | 93.8 | ||
监测时间 | 2021年4月4日 | ||||||
编号 | 点位 | 昼间Leq dB(A) | 夜间Leq dB(A) | ||||
N1 | 东厂界 | 55 | 44 | ||||
N2 | 南厂界 | 54 | 45 | ||||
N3 | 西厂界 | 54 | 44 | ||||
N4 | 北厂界 | 53 | 44 | ||||
N5 | 敏感点1 | 52 | 41 | ||||
N6 | 敏感点2 | 52 | 42 | ||||
N7 | 敏感点3 | 51 | 41 | ||||
N8 | 敏感点4 | 52 | 43 | ||||
监测时间 | 2021年4月5日 | ||||||
编号 | 点位 | 昼间Leq dB(A) | 夜间Leq dB(A) | ||||
N1 | 东厂界 | 54 | 45 | ||||
N2 | 南厂界 | 53 | 44 | ||||
N3 | 西厂界 | 54 | 44 | ||||
N4 | 北厂界 | 55 | 43 | ||||
N5 | 敏感点1 | 51 | 42 | ||||
N6 | 敏感点2 | 50 | 41 | ||||
N7 | 敏感点3 | 52 | 40 | ||||
N8 | 敏感点4 | 52 | 41 |
评价委托安徽尚德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统计结果详见下表6.4-1,监测点位见图6.1-1。
(1)监测日期:2021年4月4日-5日;
(2)监测布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共设3个监测点;
(3)监测因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氯化物、氰化物、砷、Hg、铬(六价)、铅、氟化物、镉、铁、锰、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3)监测频率:监测两天,每天采样一次;
(4)监测及分析方法: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由表6.4-1,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因此项目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
表6.4-1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
监测点位 | D1项目厂区上游 | D2项目厂区 | D3项目厂区下游 | D4项目厂区下游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4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41 | 7.25 | 7.35 | 7.25 |
氨氮(mg/L) | 0.111 | 0.124 | 0.108 | 0.115 | |
钾(mg/L) | 38.1 | 36.5 | 34.9 | 35.1 | |
钠(mg/L) | 29.1 | 32.2 | 34.6 | 30.1 | |
钙(mg/L) | 24.2 | 28.2 | 26.4 | 31.2 | |
镁(mg/L) | 30.2 | 25.5 | 32.1 | 33.1 | |
铁(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锰(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铅(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镉(mg/L) | 0.001L | 0.001L | 0.001L | 0.001L | |
Cl-(mg/L) | 37.1 | 35.2 | 36.2 | 39.5 | |
SO42-(mg/L) | 35.2 | 34.2 | 36.2 | 32.5 | |
CO32-(mg/L)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HCO3-(mg/L) | 121 | 125 | 130 | 125 | |
硝酸盐(mg/L) | 4.12 | 3.56 | 4.24 | 3.29 | |
亚硝酸盐(mg/L) | 0.018 | 0.017 | 0.016 | 0.018 | |
氟化物(mg/L) | 0.74 | 0.69 | 0.75 | 0.71 | |
氯化物(mg/L) | 38.5 | 36.4 | 35.6 | 40.1 | |
硫酸盐(mg/L) | 36.1 | 33.9 | 36.4 | 33.9 | |
挥发酚(mg/L) | 0.0003L | 0.0003L | 0.0003L | 0.0003L | |
氰化物(mg/L) | 0.002L | 0.002L | 0.002L | 0.002L | |
砷(μg/L) | 0.3L | 0.3L | 0.3L | 0.3L | |
汞(μg/L) | 0.04L | 0.04L | 0.04L | 0.04L | |
六价铬(mg/L) | 0.004L | 0.004L | 0.004L | 0.004L | |
总硬度(mg/L) | 134 | 131 | 125 | 129 | |
溶解性总固体(mg/L) | 425 | 415 | 421 | 419 |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1.4 | 1.3 | 1.4 | 1.2 | |
总大肠菌群(MPN/L) | 20L | 20L | 20L | 20L | |
细菌总数(CFU/ml) | 60 | 50 | 50 | 40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5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35 | 7.41 | 7.33 | 7.29 |
氨氮(mg/L) | 0.125 | 0.116 | 0.134 | 0.110 | |
钾(mg/L) | 39.2 | 35.6 | 36.9 | 33.9 | |
钠(mg/L) | 28.7 | 31.5 | 32.6 | 31.9 | |
钙(mg/L) | 26.4 | 29.1 | 25.6 | 34.2 | |
镁(mg/L) | 34.2 | 33.6 | 32.2 | 33.1 | |
铁(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锰(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铅(mg/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镉(mg/L) | 0.001L | 0.001L | 0.001L | 0.001L | |
Cl-(mg/L) | 36.9 | 35.2 | 34.6 | 36.7 | |
SO42-(mg/L) | 36.4 | 37.2 | 36.6 | 34.2 | |
CO32-(mg/L)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HCO3-(mg/L) | 131 | 125 | 125 | 128 | |
硝酸盐(mg/L) | 4.24 | 3.55 | 4.14 | 4.09 | |
亚硝酸盐(mg/L) | 0.019 | 0.018 | 0.017 | 0.018 | |
氟化物(mg/L) | 0.75 | 0.68 | 0.74 | 0.72 | |
氯化物(mg/L) | 37.1 | 36.1 | 35.5 | 37.1 | |
硫酸盐(mg/L) | 37.5 | 38.0 | 37.1 | 35.2 | |
挥发酚(mg/L) | 0.0003L | 0.0003L | 0.0003L | 0.0003L | |
氰化物(mg/L) | 0.002L | 0.002L | 0.002L | 0.002L | |
砷(μg/L) | 0.3L | 0.3L | 0.3L | 0.3L | |
汞(μg/L) | 0.04L | 0.04L | 0.04L | 0.04L | |
六价铬(mg/L) | 0.004L | 0.004L | 0.004L | 0.004L | |
总硬度(mg/L) | 129 | 134 | 125 | 141 | |
溶解性总固体(mg/L) | 421 | 430 | 415 | 429 |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1.3 | 1.2 | 1.3 | 1.4 | |
总大肠菌群(MPN/L) | 20L | 20L | 20L | 20L | |
细菌总数(CFU/ml) | 50 | 60 | 40 | 40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地下水中各监测因子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中对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要求,布点应充分反映建设项目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土壤环境现状,并结合污染物的影响形式对布点进行优化。本项目为污染影响型二级评价项目,根据《导则》表6要求,应在项目占地范围内布设3个柱状样点和1个表层样点,在占地范围外(周边0.2km范围内)布设2个表层样点。
本项目土壤监测设置6个点位,具体见表6.5-1,具体位置见图6.1-1。
表6.5-1 土壤监测点位及环境描述
监测点位 | 采样深度 | 环境描述 | |
T1 | 0-0.5m、0.5-1.5m、1.5-3m、3-6m | 位于造纸生产线下方 | 占地范围内3个柱状点 |
T2 | 0-0.5m、0.5-1.5m、1.5-3m、3-6m | 位于造纸生产线下方 | |
T3 | 0-0.5m、0.5-1.5m、1.5-3m、3-6m | 位于污水处理站下方 | |
T4 | 0-0.5m | 位于厂区西侧 | 占地范围内1个表层样点 |
T5 | 0-0.5m | 位于厂区外东北侧 | 占地范围外1个表层样点 |
T6 | 0-0.5m | 位于厂区西侧 | 占地范围外1个表层样点 |
(1)监测因子
本项目监测因子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选为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 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石油烃。
(2)采样时间:2021年4月4日。
(3)采样方法: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6.1中规定采集表层土。
(4)分析方法
具体分析方法见表6.5-2。
表6.5-2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 检测项目 | 分析方法 | 方法依据 | 检出限 |
1 | 铜 |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491-2019 | 1mg/kg |
2 | 镍 | 3mg/kg | ||
3 | 铅 |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1-1997 | 0.1 mg/kg |
4 | 六价铬 |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1082-2019 | 0.5mg/kg |
5 | 镉 |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17141-1997 | 0.01 mg/kg |
6 | 汞 |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 GB/T22105.1-2008 | 0.002mg/kg |
7 | 砷 |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 GB/T22105.2-2008 | 0.01 mg/kg |
8 | 氯甲烷 |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736-2015 | 3μg/kg |
9 | 苯胺 | 半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834-2017 | 0.01mg/kg |
10 | 硝基苯 | 0.09mg/kg | ||
11 | 2-氯酚 | 0.06mg/kg | ||
12 | 苯并[a]蒽 | 0.1mg/kg | ||
13 | 苯并[a]芘 | 0.1mg/kg | ||
14 | 苯并[b]荧蒽 | 0.2mg/kg | ||
15 | 苯并[k]荧蒽 | 0.1mg/kg | ||
16 | ? | 0.1mg/kg | ||
17 | 二苯并[a,h]蒽 | 0.1mg/kg | ||
18 | 茚[1,2,3-cd]芘 | 0.1mg/kg | ||
19 | 萘 | 0.09mg/kg | ||
20 | 1,2-二氯苯 | 0.02mg/kg | ||
21 | 1,4-二氯苯 | 0.008mg/kg | ||
22 | 四氯化碳 |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741-2015 | 0.03mg/kg |
23 | 氯仿 | 0.02mg/kg | ||
24 | 1,1-二氯乙烷 | 0.02mg/kg | ||
25 | 1,2-二氯乙烷 | 0.01mg/kg | ||
26 | 1,1-二氯乙烯 | 0.01mg/kg | ||
27 | 顺-1,2-二氯乙烯 | 0.008mg/kg | ||
28 | 反-1,2-二氯乙烯 | 0.02mg/kg | ||
29 | 二氯甲烷 | 0.02mg/kg | ||
30 | 1,2-二氯丙烷 | 0.008mg/kg | ||
31 | 1,1,1,2-四氯乙烷 | 0.02mg/kg | ||
32 | 1,1,2,2-四氯乙烷 | 0.02mg/kg | ||
33 | 四氯乙烯 | 0.02mg/kg | ||
34 | 1,1,1-三氯乙烷 | 0.02mg/kg | ||
35 | 1,1,2-三氯乙烷 | 0.02mg/kg | ||
36 | 三氯乙烯 | 0.009mg/kg | ||
37 | 1,2,3-三氯丙烷 | 0.02mg/kg | ||
38 | 氯乙烯 | 0.02mg/kg | ||
39 | 苯 | 0.01mg/kg | ||
40 | 氯苯 | 0.005mg/kg | ||
41 | 乙苯 | 0.006mg/kg | ||
42 | 苯乙烯 | 0.02mg/kg | ||
43 | 甲苯 | 0.006mg/kg | ||
44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 0.009mg/kg | ||
45 | 邻二甲苯 | 0.02mg/kg | ||
46 | 石油烃(C10-C40) |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1021-2019 | 6mg/kg |
47 | pH | 便携式pH计法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 | — |
土壤pH的测定 电位法 | HJ962-2018 | — | ||
备注 | 序号4、8-46因子委托浙江华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资质证书号:161112051876 |
(5)监测数据
项目所在厂区内及附近的土壤监测数据见表6.5-3。
表6.5-3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 厂区内T1 | 厂区内T4 | ||||
监测深度(cm) | 25 | 100 | 200 | 400 | 20 | |
监测日期:2021年4月4日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56 | 7.55 | 7.81 | 8.01 | 7.32 |
砷(mg/kg) | 7.12 | 5.62 | 7.41 | 6.11 | 5.77 | |
镉(mg/kg) | 1.11 | 1.05 | 1.15 | 1.20 | 1.08 | |
铜(mg/kg) | 56 | 55 | 54 | 56 | 49 | |
铅(mg/kg) | 56 | 55 | 54 | 55 | 58 | |
汞(mg/kg) | 0.971 | 1.01 | 0.945 | 0.923 | 0.956 | |
镍(mg/kg) | 58 | 62 | 58 | 55 | 54 | |
六价铬(mg/kg) | 0.5L | 0.5L | 0.5L | 0.5L | 0.5L | |
四氯化碳 (mg/kg)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
氯仿(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甲烷 (μg/kg) | 3L | 3L | 3L | 3L | 3L | |
1,1-二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乙烷(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1,1-二氯乙烯 (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顺-1,2-二氯乙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反-1,2-二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二氯甲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丙烷(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1,1,1,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四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1-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三氯乙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1,2,3-三氯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苯(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氯苯 (mg/kg)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
1,2-二氯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4-二氯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乙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甲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邻二甲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硝基苯(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苯胺(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2-氯酚(mg/kg)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
苯并[a]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a]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b]荧蒽(mg/kg) | 0.2L | 0.2L | 0.2L | 0.2L | 0.2L | |
苯并[k]荧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二苯并[a, h]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茚并[1,2,3-cd]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萘(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监测点位 | 厂区内T2 | 上风向T5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8.15 | 7.85 | 8.08 | 7.63 | 7.56 |
砷(mg/kg) | 7.85 | 7.21 | 6.85 | 7.23 | 6.52 | |
镉(mg/kg) | 0.95 | 1.12 | 1.05 | 0.98 | 1.10 | |
铜(mg/kg) | 58 | 55 | 56 | 57 | 55 | |
铅(mg/kg) | 56 | 57 | 56 | 55 | 54 | |
汞(mg/kg) | 1.01 | 0.914 | 1.12 | 1.05 | 1.08 | |
镍(mg/kg) | 56 | 58 | 56 | 54 | 55 | |
六价铬(mg/kg) | 0.5L | 0.5L | 0.5L | 0.5L | 0.5L | |
四氯化碳 (mg/kg)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
氯仿(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甲烷 (μg/kg) | 3L | 3L | 3L | 3L | 3L | |
1,1-二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乙烷(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1,1-二氯乙烯 (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顺-1,2-二氯乙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反-1,2-二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二氯甲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丙烷(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1,1,1,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四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1-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三氯乙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1,2,3-三氯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苯(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氯苯 (mg/kg)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
1,2-二氯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4-二氯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乙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甲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邻二甲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硝基苯(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苯胺(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2-氯酚(mg/kg)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
苯并[a]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a]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b]荧蒽(mg/kg) | 0.2L | 0.2L | 0.2L | 0.2L | 0.2L | |
苯并[k]荧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二苯并[a, h]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茚并[1,2,3-cd]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萘(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监测点位 | 厂区内T3 | 下风向T6 | ||||
分析项目 | pH(无量纲) | 7.65 | 7.52 | 7.49 | 7.55 | 6.15 |
砷(mg/kg) | 5.62 | 6.85 | 7.01 | 6.85 | 6.52 | |
镉(mg/kg) | 1.21 | 0.95 | 1.15 | 1.18 | 0.95 | |
铜(mg/kg) | 56 | 58 | 56 | 55 | 56 | |
铅(mg/kg) | 54 | 56 | 55 | 54 | 49 | |
汞(mg/kg) | 0.987 | 0.925 | 0.971 | 0.977 | 0.845 | |
镍(mg/kg) | 58 | 55 | 56 | 57 | 55 | |
六价铬(mg/kg) | 0.5L | 0.5L | 0.5L | 0.5L | 0.5L | |
四氯化碳 (mg/kg)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0.03L | |
氯仿(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甲烷 (μg/kg) | 3L | 3L | 3L | 3L | 3L | |
1,1-二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乙烷(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1,1-二氯乙烯 (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顺-1,2-二氯乙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反-1,2-二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二氯甲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2-二氯丙烷(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1,1,1,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2-四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四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1-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1,2-三氯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三氯乙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1,2,3-三氯丙烷(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苯(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氯苯 (mg/kg)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0.005L | |
1,2-二氯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1,4-二氯苯(mg/kg)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0.008L | |
乙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苯乙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甲苯(mg/kg)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0.006L |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mg/kg)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0.009L | |
邻二甲苯(mg/kg)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0.02L | |
硝基苯(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苯胺(mg/kg)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
2-氯酚(mg/kg)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
苯并[a]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a]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苯并[b]荧蒽(mg/kg) | 0.2L | 0.2L | 0.2L | 0.2L | 0.2L | |
苯并[k]荧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二苯并[a, h]蒽(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茚并[1,2,3-cd]芘(mg/kg) | 0.1L | 0.1L | 0.1L | 0.1L | 0.1L | |
萘(mg/kg)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0.09L |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以L或未检出表示 |
从表6.5-3可以看出,监测结果表明,工业场地内监测点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二类用地标准值,工业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1)环境空气:根据马鞍山生态环境局2020年06月22日公布的《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质量公报》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区域内PM2.5年均值、O3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倍数0.21、0.11,因此判定为不达标区。
(2)地表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扁担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
(3)厂界声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本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敏感点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4)地下水: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地下水中各监测因子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5)土壤:项目所在区域各采样点土壤中的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筛选值的第二类用地标准值,项目所在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第7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启动建设后,将经历开挖土方、桩基础、结构、装修等作业。施工期间将产生水污染、扬尘、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项目施工建设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并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本章将对这些污染及其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施工期间,生产废水包括开挖、钻孔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及清洗用水。根据有关资料,车辆清洗废水中油类浓度达10~15mg/L。此外,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BOD、COD和悬浮物,其浓度一般为150mg/L、300mg/L和150mg/L。
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量很小,但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外排,对周围的地表水环境会造成污染。评价认为,施工期间采取如下污染控制措施,则对周围地表水体基本无影响。
污染源主要来自土地平整、地基处理、土方开挖或运输、建筑垃圾堆积、物料运输产生的粉尘及二次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燃料废气和工地食堂厨房烹饪产生的油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总碳氢化合物等。
本项目桩基施工采用静力压桩机,与传统的沉入桩中的锤击法(一般距声源5m处声级100~110dB(A))相比,静力压桩施工方法产生的噪声声级明显较小(一般距声源5m处声级75dB(A))。
项目施工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夯锤、电锤、电锯等。
这些机械设备在作业时的噪声值均在70dB(A)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5dB(A)。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强大多为不连续性噪声,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此外,混凝土搅拌车和混凝土振捣器作业时产生的噪声源强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施工时连续不断浇注,影响时间长,施工作业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有一定影响。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附录A中“表A.2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以及《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马大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篇“噪声源”章节2.6“建筑施工机械噪声”中的数据,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见表7.2-1。
表7.2-1 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 单位:dB(A)
施工设备名称 | 距声源5m | 距声源10m | 施工设备名称 | 距声源5m | 距声源10m |
液压挖掘机 | 82~92 | 78~88 | 振动夯锤 | 92~100 | 86~94 |
电动挖掘机 | 80~86 | 75~83 | 电锤 | 100~105 | 95~99 |
轮式装载机 | 90~95 | 85~91 | 空压机 | 88~92 | 83~88 |
推土机 | 83~88 | 80~85 | 风镐 | 88~92 | 83~87 |
移动式发电机 | 95~102 | 90~98 | 混凝土输送泵 | 88~95 | 84~90 |
各类压路机 | 80~90 | 76~86 | 商砼搅拌车 | 85~90 | 80~85 |
重型运输车 | 82~90 | 78~86 | 混凝土振捣器 | 80~88 | 75~84 |
木工电锯 | 93~99 | 90~95 | 云石机、角磨机 | 90~96 | 84~90 |
静力压桩机 | 72~78 | 66~72 | 工程钻机 | 70~75 | 65~70 |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渣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施工渣土和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挖掘的土石方、废建材(如砂石、混凝土、木材、废砖等)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等,基本无毒性,有害程度低,为一般废物,但处置不当,也会产生二次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
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弃的各种生活用品以及饮食垃圾。若不及时清运处理,则会腐烂变质、滋生苍蝇蚊虫、产生恶臭以及传染疾病等,从而给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泥浆的废水;同时,施工使用的挖掘机械、运输机械和其它辅助机械等在作业和维修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油料外溢、渗漏;建筑材料的堆放,会由于暴雨冲刷等途径进入下水道;在场地清理、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堆土和渣土,由于地表裸露等原因,无论是正常排水还是在降雨条件下,废水含泥砂量均较大,直接进入下水道可能对下水管道造成堵塞、排水不畅。
对施工泥浆水应根据产生量设置不同规模的简易沉淀池,泥浆水经三级沉淀分离后上清液可作为一般废水排入市政管网,同时施工单位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施工废水的产生;此外,凡有机油滴漏的施工机械,滴漏点需备有收集装置以防漏油污染地坪。
为避免周边河道水质的进一步恶化,须严格执行地块内的污水纳管排放制度,不得随便向水中丢弃杂物和排放废水,以保护水景环境。具体保护措施如下:
(1)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区应建有排水明沟,施工区内的喷淋水、清洗水、雨水等排水应排入事先设计的排水明沟;
(2)散料堆场四周用石块或水泥砌块堆出高50cm的防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等;
(3)同时,加强建设期施工场地的水污染防止措施,要求废水不得排入周边河道。
(4)加强管理,应注意施工废水不可任意直接排放。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
(5)施工现场必须建沉淀池、排水沟等临时性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产生的泥浆水,必须经沉淀池澄清后综合利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可依托马鞍山市威马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生活设施,则产生的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其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排放污水管网;
(6)检修、清洗施工机械和车辆必须定点,场地须有防渗地坪,并将清洗、检修水收集后经沉淀后综合利用。
1、施工期扬尘分析及防治措施
(1)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产生主要有以几种施工过程:
① 土方的挖掘、堆放、回填和清运过程造成扬尘;
② 建筑材料如水泥、石灰、砂子等在装卸、运输、堆放、搅拌过程造成的扬尘;
③ 各种运输车辆行驶往来造成的地面扬尘。
④ 施工垃圾的堆放和清运过程造成的扬尘。
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堆放以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2.38m/s时,建筑工地内TSP浓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2~2.5倍,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50m,被影响地区的TSP浓度平均值为0.49mg/m3左右,相当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规定值的4倍。当有围拦维护时,同等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40%。当风速大于5m/s时,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部分区域的TSP浓度可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且随着风速的增加,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扬尘的产尘除与风力的大小有关外,与其它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本项目区域降雨量较为丰沛,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扬尘的产生。当车辆运输经过时产生扬尘会形成一条污染带,这种影响时间较短,影响范围较小。但施工现场扬尘对施工人员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2)防治对策
为控制扬尘污染,应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① 在厂区边界设置围墙,四周设置围墙后对施工扬尘的控制相对于无围墙时有明显的改善。
② 在厂区运输道路路面和施工场区洒水,干旱、多风天气可增加洒水次数,以保持路面和空气的湿润,减少起尘量。建筑渣土及时清运。
③ 运输土料等车辆不能超载过量,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撒落。在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时要限速行驶,车速以不超过10km/h为宜,并且运输流量也适当控制,以减少道路扬尘。
④ 合理按排施工计划,根据厂区总平面布局情况,可以对厂址局部进行绿化,改善生态景观的同时,也可减轻扬尘的环境影响。
⑤ 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对可能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禁止露天堆放(可临时利用现有生产厂房),尽量减少搬运环节。
2、施工期各种燃油机械的废气释放、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分析及防治措施
(1)影响分析
燃油机械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及碳氢化合物(CmHn)等。根据有关单位在市政施工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氮氧化物(NOx)的浓度可达150μg/m3,其影响范围在下风向200m以内的范围。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及施工区局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项目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2)防治对策
为尽可能减轻施工废气产生的污染,降低其对施工人员和施工区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 加强对施工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严禁使用超期服役和尾气超标排放的车辆。
② 对施工进度及进入厂区的车流量进行合理规划,防止施工现场车流量过大。
③ 使用优质燃油,减少机械和车辆有害气体排放。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即昼间不高于70dB(A),夜间不高于55dB(A)。来管理施工,控制施工场界噪声。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免夜间施工,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果施工需要确实不能避免夜间施工的,应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夜间施工,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噪声对项目基地周围环境的影响将明显减轻。
(1)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应进行必要的分类,以便回收可以二次利用的废弃物,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至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处置,避免任意堆弃影响土地利用及造成二次污染。
(2)回填土应尽量采用本工程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土方和适合的建筑垃圾,以减少垃圾清运量。
(3)生活垃圾应袋装,统一收集后送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安全处置。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及扬尘的污染主要局限于厂区范围内;施工机械噪声对场界外居民基本不产生影响;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泥浆水及少量含油废水,处置不当将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固体废弃物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渣土,处置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或影响土地利用等,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评价针对项目施工期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污染防治措施。评价认为,这些措施若能得到有效落实,施工阶段对厂区周边的环境影响范围很小,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8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马鞍山市位于北亚热带,属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春季和初夏南太平洋高压强盛,北方南下冷空气较弱,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进退往复,形成清明前后连绵阴雨和初夏时的梅雨。
夏季,常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控制,出现炎热的高温天气,从低空到地面均受低压控制,天气都不稳定,垂直对流强盛,有利大气污染物的迅速扩散和稀释。仲夏,初秋台风在东南沿海一带登陆或北上,携带大量暴雨对本地区影响甚大,虽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降解,但破坏性较大,如遇长江汛期和大潮则威胁更大。
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来自大陆内地的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雨量稀少,每当西北高压槽控制即寒潮天气,气温下降,风力增强,也有利大气污染物扩散输送。而在寒潮间隙期间,天气稳定,常伴有厚层强辐射逆温发育,对污染物扩散较为不利。
1、太阳辐射
一年中,夏至日的日照时数长达14小时,为全年日照最多的一天;冬至日照时数最少,为10小时。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为48%。3、4月份多阴雨天气,日照百分率最小,只有41%;8月份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多晴热天气,日照百分率最大,为59%。日照百分率最高的年份是l970年,为53%;最高的月份是1979年10月,为85%。日照百分率最低的年份是1970年、1975年和1980年,只有42%;最低的月份是1977年1月和1980年3月,只有19%。马鞍山市太阳高度角在夏至日这一天达到最大值,为81.8度,冬至日这一天达到最小值,为34.9度。根据多年的测量统计,常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7.2千卡/平方厘米,最多年份(1966年)达125 .3千卡/平方厘米,最少年份(1985年)是107.0千卡/平方厘米。
2、日照
马鞍山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109.9小时,最多年达2378.6小时(1966年),最少年为1800.2小时(1985年)。光照资源较上海、南京丰富,日照时数全年比上海多200小时,比南京多80个小时。历年各个月的日照时数统计平均值,2月份最少,8月份最多。
3、气温
马鞍山市近25年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最高气温16.8℃( 1961年),年平均最低气温15℃(1980年),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气温约在15.8士0.5℃的范围之内。一年内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值(即气温的年较差)历年平均统计值为25.7。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1967年,达29. 7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1980年,为23.6℃。
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即气温日较差),历年平均值为8℃,最大为17.8℃,最小为1.4℃。马鞍山地区冬暖气团变化较为剧烈,春秋两季气温日较差较显著,其中4月和10月的气温较差最突出,平均约8.8℃左右。7月份,因处在单一的副热带气团控制下,冷气团较少出现,气温高而变化较小,气温日较差7.2℃,为年变化最小月份。
马鞍山市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负13.0℃,出现在1959年2月5日。从1960~1984年的25年中,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为负8.0℃。在25年中,极端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负8.0℃的年份约占44%,即寒冬年份约两年一遇。全年中,气温最低的日期多出现在1、2月份。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出现在1959年8月23日。从1959~1984年的26年中,平均极端最高气温为37.2℃。出现极端最高气温小于或等于37.2℃的年份,约占38.5%。93%的酷署天气(极端最高气温35℃以上)出现在7、8两个月内。
4、气压
马鞍山市历年气压的平均值为1014.0毫巴;最高值达1044.3毫巴(1970年1月6日),最低值为990.7毫巴(1969年8月2日)。一天之中,最高气压一般出现在上午11时前后,最低气压一般出现在下午5时左右。一年之中12月份的气压最高,7月份的气压最低。
5、风向、风速
马鞍山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之中,风向随季节的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据历年观察统计,市区的主导风向是东风。在不同季节,风向略有差异。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特别在7月份以西南风为主,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历年平均风速为2.38米/秒。最大风速达20米/秒,分别为北风、北偏东风、东偏北风。
6、基本气象要素统计
春季 3月16日-5月20日 夏季 5月21日-9月20日
秋季 9月21日-11月20日 冬季 11月21日-次年3月15日
气温年平均气温 17.45℃ 极端最高气温 41.1℃
极端最低气温 -13.0℃ 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E,12.91%
年平均风速 2.38m/s 年静风频率 25.60%
年平均日照 2109.9h 年平均无霜期 248d
年平均降雨天数 102d 年平均降雨量 1111.5mm
年平均气压 1014.7mbar 年相对湿度 77%
7、风向和风频
各季及全年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8.1-1、8.1-2。从风向频率玫瑰图可知,常年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年风向、风速统计见表8.1-1。
表7.1-1 年风向、风速统计表
风向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风向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m/s) |
N | 3.57 | 2.37 | S | 2.45 | 2.07 |
NNE | 3.52 | 2.53 | SSW | 2.67 | 2.36 |
NE | 4.48 | 2.52 | SW | 3.61 | 2.25 |
ENE | 8.12 | 2.30 | WSW | 2.56 | 2.41 |
E | 12.91 | 2.39 | W | 2.53 | 2.68 |
ESE | 7.98 | 2.43 | WNW | 2.92 | 2.89 |
SE | 6.04 | 2.13 | NW | 3.48 | 2.68 |
SSE | 3.24 | 2.14 | NNW | 4.41 | 2.51 |
C | 25.60 |
图8.1-1马鞍山年、季风向频率玫瑰图
图8.1-2马鞍山年、季风速频率玫瑰图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造纸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H2S、NH3和臭气浓度。有组织废气排放源强见表8.1-2。正常情况无组织排放废气排放情况见表8.1-3所示。非正常情况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排放情况见表8.1-4所示。
表8.1-2有组织废气正常排放源强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 |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o) | 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 | 排气筒参数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速率 | 单位 | ||||
经度 | 纬度 | 高度 (m) | 内径 (m) | 温度 (℃) | 流速 (m/s) | |||||
DA001 | 118.422721 | 31.527406 | 8.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2 | 118.42227 | 31.526929 | 7.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3 | 118.421801 | 31.526776 | 7.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4 | 118.421476 | 31.526499 | 9.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5 | 118.422577 | 31.526652 | 7.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6 | 118.421638 | 31.526037 | 8.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7 | 118.421584 | 31.52533 | 6.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8 | 118.421079 | 31.525776 | 9.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09 | 118.420592 | 31.525437 | 9.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10 | 118.420195 | 31.525145 | 9.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11 | 118.419901 | 31.524778 | 6.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DA012 | 118.420347 | 31.52438 | 6.00 | 15 | 0.5 | 20 | 14 | 颗粒物 | 0.015 | kg/h |
表8.1-3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强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 | 海拔高度(m) | 矩形面源 | 污染物 | 排放速率 | 单位 | ||
长度 (m) | 宽度 (m) | 有效高度(m) | |||||
1#造纸车间 | 8 | 186 | 50 | 15 | 颗粒物 | 0.0134 | kg/h |
2#造纸车间 | 8 | 186 | 98 | 15 | 颗粒物 | 0.0268 | kg/h |
3#造纸车间 | 7 | 186 | 145 | 15 | 颗粒物 | 0.0402 | kg/h |
污水处理站 | 9 | 50 | 30 | 1 | H2S | 0.000046 | kg/h |
NH3 | 0.0006 | kg/h |
表8.1-4非正常情况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强一览表
非正常工况 | 检测口 | 污染物 | 处理效率 | 污染物排放情况 | 标准 | 达标情况 | ||
速率 (kg/h) | 浓度 (mg/m3) | 速率 (kg/h) | 浓度 (mg/m3) | |||||
水幕除尘装置损坏或未开启 | DA001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DA002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3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4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5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6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7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8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09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0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1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
DA012 | 颗粒物 | 0 | 0.06 | 6 | 1.5 | 30 | 达标 |
评价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1、Pmax及D10%的确定
评价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定义如下: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
2、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具体见表8.1-5。
表8.1-5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
一级评价 | Pmax≥10% |
二级评价 | 1%≤Pmax<10% |
三级评价 | Pmax<1% |
3、污染物评价标准
污染物评价标准和来源见表8.1-6。
表7.1-6污染物评价标准
污染物名称 | 功能区 | 取值时间 | 标准值(μg/m3) | 标准来源 |
PM10 | 二类限区 | 日均 | 150.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TSP | 二类限区 | 日均 | 300.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NH3 | 二类限区 | 一小时 | 200.0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 2.2-2018 附录D |
H2S | 二类限区 | 一小时 | 10.0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 2.2-2018 附录D |
4、估算模型参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可采用估算模型估算各污染源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本次预测采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AERSCREEN,确定本次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二级,估算模式所用参数见表8.1-7。
表8.1-7估算模型参数表
参数 | 取值 | ||
城市/农村选项 | 城市/农村 | 城市 | |
人口数(城市人口数) | 476000 | ||
最高环境温度/℃ | 42 | ||
最低环境温度/℃ | -13.7 | ||
土地利用类型 | 城市 | ||
区域湿度条件 | 潮湿 | ||
是否考虑地形 | 考虑地形 | 是 | |
地形数据分辨率/m | 90 | ||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 考虑岸线熏烟 | 否 | |
岸线距离/m | / | ||
岸线方向/° | / |
5、估算预测内容
(1)预测因子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筛选本次估算预测因子为颗粒物、NH3、H2S。
(2)预测内容
正常工况下点、面源排放的污染物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及其出现的距离;
计算本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
(3)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覆盖评价范围,即为以污染源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方形区域。
6、估算预测结果及评价
本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表8.1-8。
表8.1-8正常条件下废气估算预测结果
污染源名称 | 评价因子 | 评价标准(μg/m3) | Cmax(μg/m3) | Pmax(%) | D10%(m) |
DA001 | PM10 | 450.0 | 3.7624 | 0.8361 | / |
DA002 | PM10 | 450.0 | 3.7624 | 0.8361 | / |
DA003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4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5 | PM10 | 450.0 | 3.7568 | 0.8348 | / |
DA006 | PM10 | 450.0 | 3.7784 | 0.8396 | / |
DA007 | PM10 | 450.0 | 3.7784 | 0.8396 | / |
DA008 | PM10 | 450.0 | 3.7665 | 0.8370 | / |
DA009 | PM10 | 450.0 | 3.7665 | 0.8370 | / |
DA010 | PM10 | 450.0 | 3.7770 | 0.8393 | / |
DA011 | PM10 | 450.0 | 3.7772 | 0.8394 | / |
DA012 | PM10 | 450.0 | 3.7636 | 0.8364 | / |
1#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4.1380 | 0.4598 | / |
2#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5.2992 | 0.5888 | / |
3#造纸车间 | TSP | 900.0 | 5.9996 | 0.6666 | / |
污水处理站 | H2S | 10.0 | 0.2782 | 2.7815 | / |
NH3 | 200.0 | 3.6280 | 1.8140 | / |
本项目Pmax最大值出现为矩形面源排放的H2SPmax值为2.7815%,Cmax为0.2782μ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可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仅对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本项目计算数据见表8.1-9、8.1-10、8.1-11、8.1-12。
表8.1-9 造纸车间污染源计算结果
下风向距离 | 1#造纸车间 | 2#造纸车间 | 3#造纸车间 | |||
TSP浓度(μg/m3) | TSP占标率(%) | TSP浓度(μg/m3) | TSP占标率(%) | TSP浓度(μg/m3) | TSP占标率(%) | |
50.0 | 3.1221 | 0.3469 | 3.9516 | 0.4391 | 4.2036 | 0.4671 |
100.0 | 4.0445 | 0.4494 | 5.0675 | 0.5631 | 5.5561 | 0.6173 |
200.0 | 3.4577 | 0.3842 | 4.9995 | 0.5555 | 5.7638 | 0.6404 |
300.0 | 2.4496 | 0.2722 | 3.9909 | 0.4434 | 4.7451 | 0.5272 |
400.0 | 1.8518 | 0.2058 | 3.1518 | 0.3502 | 3.8981 | 0.4331 |
500.0 | 1.4536 | 0.1615 | 2.5769 | 0.2863 | 3.2697 | 0.3633 |
600.0 | 1.1788 | 0.1310 | 2.1436 | 0.2382 | 2.8072 | 0.3119 |
700.0 | 0.9810 | 0.1090 | 1.8157 | 0.2017 | 2.4330 | 0.2703 |
800.0 | 0.8335 | 0.0926 | 1.5632 | 0.1737 | 2.1299 | 0.2367 |
900.0 | 0.7197 | 0.0800 | 1.3634 | 0.1515 | 1.8824 | 0.2092 |
1000.0 | 0.6305 | 0.0701 | 1.2031 | 0.1337 | 1.6789 | 0.1865 |
1200.0 | 0.5052 | 0.0561 | 0.9634 | 0.1070 | 1.3653 | 0.1517 |
1400.0 | 0.4133 | 0.0459 | 0.7955 | 0.0884 | 1.1385 | 0.1265 |
1600.0 | 0.3468 | 0.0385 | 0.6715 | 0.0746 | 0.9689 | 0.1077 |
1800.0 | 0.2969 | 0.0330 | 0.5938 | 0.0660 | 0.8385 | 0.0932 |
2000.0 | 0.2582 | 0.0287 | 0.5164 | 0.0574 | 0.7348 | 0.0816 |
2500.0 | 0.1918 | 0.0213 | 0.3836 | 0.0426 | 0.5536 | 0.0615 |
3000.0 | 0.1503 | 0.0167 | 0.3005 | 0.0334 | 0.4508 | 0.0501 |
3500.0 | 0.1222 | 0.0136 | 0.2444 | 0.0272 | 0.3665 | 0.0407 |
4000.0 | 0.1021 | 0.0113 | 0.2042 | 0.0227 | 0.3062 | 0.0340 |
4500.0 | 0.0871 | 0.0097 | 0.1742 | 0.0194 | 0.2613 | 0.0290 |
5000.0 | 0.0756 | 0.0084 | 0.1511 | 0.0168 | 0.2267 | 0.0252 |
10000.0 | 0.0296 | 0.0033 | 0.0591 | 0.0066 | 0.0887 | 0.0099 |
11000.0 | 0.0260 | 0.0029 | 0.0520 | 0.0058 | 0.0779 | 0.0087 |
12000.0 | 0.0231 | 0.0026 | 0.0462 | 0.0051 | 0.0693 | 0.0077 |
13000.0 | 0.0207 | 0.0023 | 0.0414 | 0.0046 | 0.0621 | 0.0069 |
14000.0 | 0.0187 | 0.0021 | 0.0375 | 0.0042 | 0.0562 | 0.0062 |
15000.0 | 0.0171 | 0.0019 | 0.0341 | 0.0038 | 0.0512 | 0.0057 |
20000.0 | 0.0115 | 0.0013 | 0.0231 | 0.0026 | 0.0346 | 0.0038 |
25000.0 | 0.0085 | 0.0009 | 0.0170 | 0.0019 | 0.0255 | 0.0028 |
下风向最大浓度 | 4.1380 | 0.4598 | 5.2992 | 0.5888 | 5.9996 | 0.6666 |
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 131.0 | 131.0 | 142.0 | 142.0 | 154.0 | 154.0 |
D10%最远距离 | / | / | / | / | / | / |
表8.1-10 污水处理站污染物计算结果
下风向距离 | 矩形面源 | |||
H2S浓度(μg/m3) | H2S占标率(%) | NH3浓度(μg/m3) | NH3占标率(%) | |
50.0 | 0.1430 | 1.4299 | 1.8651 | 0.9325 |
100.0 | 0.0739 | 0.7388 | 0.9636 | 0.4818 |
200.0 | 0.0369 | 0.3693 | 0.4817 | 0.2408 |
300.0 | 0.0230 | 0.2304 | 0.3005 | 0.1502 |
400.0 | 0.0161 | 0.1614 | 0.2106 | 0.1053 |
500.0 | 0.0121 | 0.1215 | 0.1585 | 0.0792 |
600.0 | 0.0101 | 0.1014 | 0.1322 | 0.0661 |
700.0 | 0.0082 | 0.0820 | 0.1069 | 0.0534 |
800.0 | 0.0068 | 0.0682 | 0.0890 | 0.0445 |
900.0 | 0.0058 | 0.0580 | 0.0756 | 0.0378 |
1000.0 | 0.0050 | 0.0502 | 0.0655 | 0.0327 |
1200.0 | 0.0039 | 0.0391 | 0.0510 | 0.0255 |
1400.0 | 0.0032 | 0.0316 | 0.0412 | 0.0206 |
1600.0 | 0.0026 | 0.0263 | 0.0343 | 0.0172 |
1800.0 | 0.0022 | 0.0224 | 0.0292 | 0.0146 |
2000.0 | 0.0019 | 0.0194 | 0.0253 | 0.0126 |
2500.0 | 0.0014 | 0.0143 | 0.0186 | 0.0093 |
3000.0 | 0.0011 | 0.0111 | 0.0145 | 0.0073 |
3500.0 | 0.0009 | 0.0090 | 0.0118 | 0.0059 |
4000.0 | 0.0008 | 0.0075 | 0.0098 | 0.0049 |
4500.0 | 0.0006 | 0.0064 | 0.0083 | 0.0042 |
5000.0 | 0.0006 | 0.0055 | 0.0072 | 0.0036 |
10000.0 | 0.0002 | 0.0021 | 0.0028 | 0.0014 |
11000.0 | 0.0002 | 0.0019 | 0.0025 | 0.0012 |
12000.0 | 0.0002 | 0.0017 | 0.0022 | 0.0011 |
13000.0 | 0.0001 | 0.0015 | 0.0020 | 0.0010 |
14000.0 | 0.0001 | 0.0014 | 0.0018 | 0.0009 |
15000.0 | 0.0001 | 0.0012 | 0.0016 | 0.0008 |
20000.0 | 0.0001 | 0.0008 | 0.0011 | 0.0005 |
25000.0 | 0.0001 | 0.0006 | 0.0008 | 0.0004 |
下风向最大浓度 | 0.2782 | 2.7815 | 3.6280 | 1.8140 |
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 26.0 | 26.0 | 26.0 | 26.0 |
D10%最远距离 | / | / | / | / |
表8.1-11 点源DA001-DA006污染物计算结果
下风向距离 | DA001 | DA002 | DA003 | DA004 | DA005 | DA006 |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
50.0 | 1.7207 | 0.3824 | 1.7207 | 0.3824 | 1.7207 | 0.3824 | 1.7207 | 0.3824 | 1.7025 | 0.3783 | 1.7787 | 0.3953 |
100.0 | 3.7615 | 0.8359 | 3.7615 | 0.8359 | 3.7568 | 0.8348 | 3.7568 | 0.8348 | 3.7566 | 0.8348 | 3.7721 | 0.8382 |
200.0 | 2.9815 | 0.6626 | 2.9815 | 0.6626 | 2.9946 | 0.6655 | 2.9946 | 0.6655 | 2.9933 | 0.6652 | 3.0234 | 0.6719 |
300.0 | 2.1397 | 0.4755 | 2.1397 | 0.4755 | 2.1219 | 0.4715 | 2.1219 | 0.4715 | 2.1302 | 0.4734 | 2.1453 | 0.4767 |
400.0 | 1.5849 | 0.3522 | 1.5849 | 0.3522 | 1.5839 | 0.3520 | 1.5839 | 0.3520 | 1.5854 | 0.3523 | 1.5858 | 0.3524 |
500.0 | 1.2251 | 0.2722 | 1.2250 | 0.2722 | 1.2235 | 0.2719 | 1.2235 | 0.2719 | 1.2268 | 0.2726 | 1.2269 | 0.2726 |
600.0 | 0.9764 | 0.2170 | 0.9764 | 0.2170 | 0.9609 | 0.2135 | 0.9611 | 0.2136 | 0.9808 | 0.2179 | 0.9845 | 0.2188 |
700.0 | 0.8103 | 0.1801 | 0.8103 | 0.1801 | 0.7960 | 0.1769 | 0.7960 | 0.1769 | 0.8125 | 0.1805 | 0.8121 | 0.1805 |
800.0 | 0.6814 | 0.1514 | 0.6814 | 0.1514 | 0.6834 | 0.1519 | 0.6834 | 0.1519 | 0.6843 | 0.1521 | 0.6818 | 0.1515 |
900.0 | 0.5823 | 0.1294 | 0.5823 | 0.1294 | 0.5700 | 0.1267 | 0.5700 | 0.1267 | 0.5890 | 0.1309 | 0.5897 | 0.1310 |
1000.0 | 0.5139 | 0.1142 | 0.5139 | 0.1142 | 0.5053 | 0.1123 | 0.5053 | 0.1123 | 0.5102 | 0.1134 | 0.5133 | 0.1141 |
1200.0 | 0.4036 | 0.0897 | 0.4036 | 0.0897 | 0.4016 | 0.0892 | 0.4016 | 0.0892 | 0.4040 | 0.0898 | 0.4026 | 0.0895 |
1400.0 | 0.3276 | 0.0728 | 0.3276 | 0.0728 | 0.3272 | 0.0727 | 0.3272 | 0.0727 | 0.3287 | 0.0730 | 0.3284 | 0.0730 |
1600.0 | 0.2745 | 0.0610 | 0.2745 | 0.0610 | 0.2745 | 0.0610 | 0.2745 | 0.0610 | 0.2744 | 0.0610 | 0.2745 | 0.0610 |
1800.0 | 0.2293 | 0.0510 | 0.2293 | 0.0510 | 0.2275 | 0.0506 | 0.2275 | 0.0506 | 0.2329 | 0.0518 | 0.2338 | 0.0520 |
2000.0 | 0.2023 | 0.0450 | 0.2023 | 0.0450 | 0.1994 | 0.0443 | 0.1994 | 0.0443 | 0.2021 | 0.0449 | 0.2017 | 0.0448 |
2500.0 | 0.1478 | 0.0328 | 0.1478 | 0.0328 | 0.1485 | 0.0330 | 0.1485 | 0.0330 | 0.1460 | 0.0324 | 0.1484 | 0.0330 |
3000.0 | 0.1147 | 0.0255 | 0.1147 | 0.0255 | 0.1146 | 0.0255 | 0.1146 | 0.0255 | 0.1150 | 0.0256 | 0.1147 | 0.0255 |
3500.0 | 0.0923 | 0.0205 | 0.0923 | 0.0205 | 0.0905 | 0.0201 | 0.0905 | 0.0201 | 0.0923 | 0.0205 | 0.0924 | 0.0205 |
4000.0 | 0.0763 | 0.0170 | 0.0763 | 0.0170 | 0.0758 | 0.0169 | 0.0758 | 0.0169 | 0.0762 | 0.0169 | 0.0754 | 0.0168 |
4500.0 | 0.0637 | 0.0142 | 0.0638 | 0.0142 | 0.0638 | 0.0142 | 0.0638 | 0.0142 | 0.0637 | 0.0142 | 0.0644 | 0.0143 |
5000.0 | 0.0549 | 0.0122 | 0.0549 | 0.0122 | 0.0534 | 0.0119 | 0.0534 | 0.0119 | 0.0545 | 0.0121 | 0.0551 | 0.0122 |
10000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0.0228 | 0.0051 |
11000 | 0.0200 | 0.0044 | 0.0200 | 0.0044 | 0.0200 | 0.0045 | 0.0200 | 0.0045 | 0.0200 | 0.0045 | 0.0200 | 0.0045 |
12000 | 0.0177 | 0.0039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13000 | 0.0159 | 0.0035 | 0.0159 | 0.0035 | 0.0157 | 0.0035 | 0.0157 | 0.0035 | 0.0160 | 0.0035 | 0.0147 | 0.0033 |
14000 | 0.0143 | 0.0032 | 0.0143 | 0.0032 | 0.0144 | 0.0032 | 0.0144 | 0.0032 | 0.0142 | 0.0032 | 0.0144 | 0.0032 |
15000 | 0.0131 | 0.0029 | 0.0131 | 0.0029 | 0.0128 | 0.0028 | 0.0128 | 0.0028 | 0.0130 | 0.0029 | 0.0130 | 0.0029 |
20000 | 0.0087 | 0.0019 | 0.0087 | 0.0019 | 0.0087 | 0.0019 | 0.0087 | 0.0019 | 0.0087 | 0.0019 | 0.0086 | 0.0019 |
25000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下风向最大浓度 | 3.7624 | 0.8361 | 3.7624 | 0.8361 | 3.7568 | 0.8348 | 3.7568 | 0.8348 | 3.7568 | 0.8348 | 3.7784 | 0.8396 |
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 102.0 | 102.0 | 102.0 | 102.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1.0 | 101.0 | 104.0 | 104.0 |
D10%最远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8.1-12 点源DA007-DA012污染物计算结果
下风向距离 | DA007 | DA008 | DA009 | DA0010 | DA011 | DA012 |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PM10浓度(μg/m3) | PM10占标率(%) | |
50.0 | 1.7798 | 0.3955 | 1.7213 | 0.3825 | 1.7213 | 0.3825 | 1.7552 | 0.3900 | 1.7552 | 0.3900 | 1.7105 | 0.3801 |
100.0 | 3.7721 | 0.8382 | 3.7640 | 0.8364 | 3.7640 | 0.8364 | 3.7704 | 0.8379 | 3.7704 | 0.8379 | 3.7613 | 0.8358 |
200.0 | 3.0234 | 0.6719 | 3.0046 | 0.6677 | 3.0046 | 0.6677 | 3.0264 | 0.6725 | 3.0264 | 0.6725 | 3.0276 | 0.6728 |
300.0 | 2.1453 | 0.4767 | 2.1405 | 0.4757 | 2.1405 | 0.4757 | 2.1461 | 0.4769 | 2.1461 | 0.4769 | 2.1470 | 0.4771 |
400.0 | 1.5858 | 0.3524 | 1.5826 | 0.3517 | 1.5826 | 0.3517 | 1.5842 | 0.3520 | 1.5842 | 0.3520 | 1.5858 | 0.3524 |
500.0 | 1.2269 | 0.2726 | 1.2208 | 0.2713 | 1.2208 | 0.2713 | 1.2256 | 0.2724 | 1.2256 | 0.2724 | 1.2268 | 0.2726 |
600.0 | 0.9845 | 0.2188 | 0.9724 | 0.2161 | 0.9724 | 0.2161 | 0.9847 | 0.2188 | 0.9847 | 0.2188 | 0.9845 | 0.2188 |
700.0 | 0.8121 | 0.1805 | 0.8052 | 0.1789 | 0.8052 | 0.1789 | 0.8118 | 0.1804 | 0.8118 | 0.1804 | 0.8130 | 0.1807 |
800.0 | 0.6819 | 0.1515 | 0.6744 | 0.1499 | 0.6744 | 0.1499 | 0.6863 | 0.1525 | 0.6863 | 0.1525 | 0.6863 | 0.1525 |
900.0 | 0.5897 | 0.1310 | 0.5828 | 0.1295 | 0.5828 | 0.1295 | 0.5874 | 0.1305 | 0.5874 | 0.1305 | 0.5897 | 0.1310 |
1000.0 | 0.5133 | 0.1141 | 0.5035 | 0.1119 | 0.5035 | 0.1119 | 0.5130 | 0.1140 | 0.5130 | 0.1140 | 0.5141 | 0.1142 |
1200.0 | 0.4027 | 0.0895 | 0.4027 | 0.0895 | 0.4027 | 0.0895 | 0.4041 | 0.0898 | 0.4041 | 0.0898 | 0.4041 | 0.0898 |
1400.0 | 0.3284 | 0.0730 | 0.3288 | 0.0731 | 0.3288 | 0.0731 | 0.3279 | 0.0729 | 0.3279 | 0.0729 | 0.3288 | 0.0731 |
1600.0 | 0.2745 | 0.0610 | 0.2742 | 0.0609 | 0.2742 | 0.0609 | 0.2735 | 0.0608 | 0.2735 | 0.0608 | 0.2745 | 0.0610 |
1800.0 | 0.2338 | 0.0520 | 0.2318 | 0.0515 | 0.2318 | 0.0515 | 0.2328 | 0.0517 | 0.2328 | 0.0517 | 0.2338 | 0.0520 |
2000.0 | 0.2017 | 0.0448 | 0.2018 | 0.0448 | 0.2018 | 0.0448 | 0.2020 | 0.0449 | 0.2020 | 0.0449 | 0.2023 | 0.0450 |
2500.0 | 0.1484 | 0.0330 | 0.1430 | 0.0318 | 0.1430 | 0.0318 | 0.1485 | 0.0330 | 0.1485 | 0.0330 | 0.1485 | 0.0330 |
3000.0 | 0.1147 | 0.0255 | 0.1150 | 0.0255 | 0.1150 | 0.0255 | 0.1150 | 0.0256 | 0.1150 | 0.0256 | 0.1150 | 0.0256 |
3500.0 | 0.0924 | 0.0205 | 0.0923 | 0.0205 | 0.0923 | 0.0205 | 0.0924 | 0.0205 | 0.0923 | 0.0205 | 0.0924 | 0.0205 |
4000.0 | 0.0754 | 0.0168 | 0.0735 | 0.0163 | 0.0735 | 0.0163 | 0.0764 | 0.0170 | 0.0761 | 0.0169 | 0.0764 | 0.0170 |
4500.0 | 0.0644 | 0.0143 | 0.0623 | 0.0138 | 0.0623 | 0.0138 | 0.0630 | 0.0140 | 0.0630 | 0.0140 | 0.0644 | 0.0143 |
5000.0 | 0.0551 | 0.0122 | 0.0539 | 0.0120 | 0.0539 | 0.0120 | 0.0552 | 0.0123 | 0.0552 | 0.0123 | 0.0552 | 0.0123 |
10000 | 0.0228 | 0.0051 | 0.0224 | 0.0050 | 0.0224 | 0.0050 | 0.0218 | 0.0048 | 0.0218 | 0.0048 | 0.0222 | 0.0049 |
11000 | 0.0200 | 0.0045 | 0.0176 | 0.0039 | 0.0176 | 0.0039 | 0.0180 | 0.0040 | 0.0180 | 0.0040 | 0.0200 | 0.0044 |
1200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0.0178 | 0.0040 |
13000 | 0.0147 | 0.0033 | 0.0141 | 0.0031 | 0.0141 | 0.0031 | 0.0156 | 0.0035 | 0.0156 | 0.0035 | 0.0152 | 0.0034 |
14000 | 0.0144 | 0.0032 | 0.0144 | 0.0032 | 0.0144 | 0.0032 | 0.0143 | 0.0032 | 0.0143 | 0.0032 | 0.0144 | 0.0032 |
15000 | 0.0130 | 0.0029 | 0.0130 | 0.0029 | 0.0130 | 0.0029 | 0.0131 | 0.0029 | 0.0131 | 0.0029 | 0.0130 | 0.0029 |
20000 | 0.0086 | 0.0019 | 0.0085 | 0.0019 | 0.0085 | 0.0019 | 0.0085 | 0.0019 | 0.0085 | 0.0019 | 0.0082 | 0.0018 |
25000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0.0063 | 0.0014 |
下风向最大浓度 | 3.7784 | 0.8396 | 3.7665 | 0.8370 | 3.7665 | 0.8370 | 3.7770 | 0.8393 | 3.7772 | 0.8394 | 3.7636 | 0.8364 |
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 104.0 | 104.0 | 103.0 | 103.0 | 103.0 | 103.0 | 105.0 | 105.0 | 104.0 | 104.0 | 103.0 | 103.0 |
D10%最远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废气的下风向预测浓度均较小,占标率均小于10%。因此本项目正常情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条件下,即考虑其中水幕除尘设备损坏,废气处理效率为零的情况下,污染源非正常排放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表8.1-13。
表8.1-13非正常条件下废气估算预测结果
污染源名称 | 评价因子 | 评价标准(μg/m3) | Cmax(μg/m3) | Pmax(%) | D10%(m) |
DA001 | PM10 | 450.0 | 15.0510 | 3.3447 | / |
DA002 | PM10 | 450.0 | 15.0510 | 3.3447 | / |
DA003 | PM10 | 450.0 | 15.0290 | 3.3398 | / |
DA004 | PM10 | 450.0 | 15.0290 | 3.3398 | / |
DA005 | PM10 | 450.0 | 15.0290 | 3.3398 | / |
DA006 | PM10 | 450.0 | 15.1150 | 3.3589 | / |
DA007 | PM10 | 450.0 | 15.1150 | 3.3589 | / |
DA008 | PM10 | 450.0 | 15.0680 | 3.3484 | / |
DA009 | PM10 | 450.0 | 15.0680 | 3.3484 | / |
DA010 | PM10 | 450.0 | 15.1100 | 3.3578 | / |
DA011 | PM10 | 450.0 | 15.1110 | 3.3580 | / |
DA012 | PM10 | 450.0 | 15.0560 | 3.3458 | / |
由表8.1-13可知,本项目所有环保设施损坏且处理效率为零的情况下Pmax最大值出现为点源排放的TSPPmax值为3.3589%,Cmax为15.1150μg/m3。
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TSP的下风向预测浓度均较大,最大占标率<10%,因此本项目在非正常情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出现环保设施非正常工作的情况,企业应立即停车,直至维修结束后,方可正常生产。
根据工程分析,其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见表8.1-14、8.1-15、8.1-16。
表8.1-14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污染物 | 核算排放浓度 /(mg/m3) | 核算排放速率 /(kg/h) | 核算年排放量/(t/a) |
主要排放口 | |||||
1 | DA001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2 | DA002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3 | DA003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4 | DA004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5 | DA005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6 | DA006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7 | DA007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8 | DA008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9 | DA009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10 | DA010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11 | DA011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12 | DA012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有组织排放总计 | |||||
有组织排放总计 | 颗粒物 | 1.4256 |
表8.1-1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产污环节 | 污染物 |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 核算年排放量(t/a) |
1 | / | 造纸工序 | 颗粒物 | 设置于密闭性良好的隔间内生产;加强车间抽排风 | 0.6336 |
污水处理站 | NH3 | 加强绿化,喷除臭剂 | 0.0238 | ||
H2S | 0.001826 | ||||
无组织排放总计 | |||||
无组织排放总计 | 颗粒物 | 0.6336 | |||
NH3 | 0.0238 | ||||
H2S | 0.001826 |
表8.1-16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 污染物 | 年排放量(t/a) |
1 | 颗粒物 | 2.0592 |
NH3 | 0.0238 | |
H2S | 0.001826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污染源与居住区之间设置的环境防护区域。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环境防护距离取值方法为:以污染源中心为起点,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最小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模式计算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显示本项目无超标点,故本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保护距离。
依据《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GB/T39499-2020,2021年6月1日实施)中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控制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方法,工业企业应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按下式计算:
式中:
Cm——气体浓度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见表8.1-17);
QC——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等效半径根据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计算,即:
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见表8.1-18。
表8.1-17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计算系数 | 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1 | 卫生防护距离(L)/m | ||||||||
L≤1000 | 1000<L≤2000 | L>2000 | ||||||||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型 |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
A | <2 | 400 | 400 | 400 | 400 | 400 | 400 | 80 | 80 | 80 |
2~4 | 700 | 470 | 350 | 700 | 470 | 350 | 380 | 250 | 190 | |
>4 | 530 | 350 | 260 | 53 | 350 | 260 | 290 | 190 | 110 | |
B | <2 | 0.01 | 0.015 | 0.015 | ||||||
>2 | 0.021 | 0.036 | 0.036 | |||||||
C | <2 | 1.85 | 1.79 | 1.79 | ||||||
>2 | 1.85 | 1.77 | 1.77 | |||||||
D | <2 | 0.78 | 0.78 | 0.57 | ||||||
>2 | 0.84 | 0.84 | 0.76 |
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Ⅰ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者。Ⅱ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小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排气筒共存,但无织组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指标是按急性反应指标确定者。Ⅲ类: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是按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表8.1-18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
污染源 | 污染物 | 环境质量标准(mg/m3) | 面积(m2) | 源强(kg/h) | 计算结果(m) | 卫生防护距离(m) |
1#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900 | 186×50 | 0.0134 | 0.913 | 50 |
2#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900 | 186×98 | 0.0268 | 2.261 | 50 |
3#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900 | 186×145 | 0.0402 | 1.791 | 50 |
污水处理站 | H2S | 0.01 | 50×30 | 0.000078 | 0.273 | 50 |
NH3 | 0.2 | 50×30 | 0.01 | 2.487 | 50 |
此外,根据GB/T13201-91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多种污染因子的Qc/Cm值计算所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应提高一级。
因此,结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以1#、2#、3#造纸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设置情况为: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环境防护距离包络线示意图见图8.1-3。
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可知,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因此评价最终确定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
根据规划,本项目环境防护距离内土地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评价建议开发区在今后发展中要严格控制用地,在本项目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内禁止建设敏感建筑物。
1、经预测,本项目在正常条件下,大气污染物颗粒物、H2S、NH3下风向预测浓度均较小,占标率均小于10%。
因此本项目正常情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大气环境功能。
2、经预测,本项目颗粒物排放能满足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3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H2S、NH3无组织排放分别能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经预测,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面源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无组织面源废气排放对厂区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本项目设置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为环境防护距离。厂界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主要为空地。且今后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学校、医院、集中居民点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可满足环保要求。
5、经预测。正常情况下本项目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表D.1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相关限值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6、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8.1-19。
表8.1-19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评价等级与范围 | 评价等级 | 一级□ | 二级R | 三级□ | ||||||||||||||
评价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R | 边长=5km□ | |||||||||||||||
评价因子 | SO2+NOx排放量 | ≥2000t/a□ | 500-2000t/a□ | <500t/a□ | ||||||||||||||
评价因子 | 基本污染物(SO2、NO2、TSP、PM10、PM2.5、CO、O3) 其他污染物(H2S、NH3、颗粒物)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R | ||||||||||||||||
评价标准 | 评价标准 | 国家标准R | 地方标准□ | 附录D□ | 其他标准R | |||||||||||||
现状评价 | 评价功能区 | 一类区□ | 二类区R | 一类区和二类区□ | ||||||||||||||
评价基准年 | (2021)年 | |||||||||||||||||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来源 |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 主管部门发布数据R | 现状补充监测R | |||||||||||||||
现状评价 | 达标区£ | 不达标区R | ||||||||||||||||
污染源调查 | 调查内容 |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R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R 现有污染源□ | 拟替代的污染源□ |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 | 区域污染源□ | |||||||||||||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预测模型 | AERMODR | ADMS□ | AUSTAL2000□ | EDMS/AEDT□ | CALPUFF□ | 网格模型□ | 其他□ | ||||||||||
预测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 | 边长=5kmR | |||||||||||||||
预测因子 | 预测因子(H2S、NH3、颗粒物)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R | ||||||||||||||||
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献值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R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
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 | 一类区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
二类区R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R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
非正常1h浓度贡献值 | 非正常持续时长(1)h | C非正常占标率≤100%£ | C非正常占标率>100%R | |||||||||||||||
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叠加值 | C叠加达标□ | C叠加不达标□ | ||||||||||||||||
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 k≤-20%□ | k>-20%□ | ||||||||||||||||
环境监测计划 | 污染源监测 | 监测因子:(H2S、NH3、颗粒物) | 有组织废气监测R 无组织废气监测R | 无监测□ | ||||||||||||||
环境质量监测 | 监测因子:(SO2、NO2、PM10、TSP、H2S、NH3、颗粒物) | 监测点位数(4) | 无监测□ | |||||||||||||||
评价结论 | 环境影响 | 可以接受R不可以接受 □ |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距()厂界最远()m | |||||||||||||||||
污染源年排放量 | H2S:(0.001826)t/a | NH3:(0.0238)t/a | 颗粒物:(2.0592)t/a | TRVOC(/)t/a | ||||||||||||||
注:“□”,填“√”;“()”为内容填写项 |
本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废水有生产废水、办公生活污水和厂区雨水。
生产废水为除渣废水、白水净化废水、压力筛废水、除尘废水、江水净化浓水、冷凝水。
办公生活污水主要是厂区职工在办公生活当中产生的生活污水。
厂区雨水主要是在下雨天气条件下,厂区收集的雨水。
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一级 A 标准后尾水排入扁担河。因此本项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依据,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B。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8.2-1。
表8.2-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影响识别 | 影响类型 |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
水环境保护目标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 □;涉水的风景名胜区 □;重要湿地 □;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他 R | ||||||||||||
影响途径 | 水污染影响型 |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其他 □ | 水温 □;径流 □;水域面积 □ | ||||||||||||
影响因子 | 持久性污染物 √;有毒有害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 √;pH值 □;热污染 □;富营养化 √;其他 □ | 水温 □;水位(水深) □;流速 □;流量 □;其他 □ | |||||||||||
评价等级 | 水污染影响型 |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一级 □;二级 □;三级A □;三级B √ | 一级 □;二级 □;三级 □ | ||||||||||||
现状调查 | 区域污染源 | 调查项目 | 数据来源 | ||||||||||
已建 □;在建 □;拟建 □;其他 □ | 拟替代的污染源 □ | 排污许可证 □;环评 □;环保验收 □;既有实测 □;现场监测 □;入河排放口数据 □;其他 □ | |||||||||||
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 | 调查时期 | 数据来源 |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补充监测√;其他 □ | ||||||||||||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未开发 □;开发量40%以下 □;开发量40%以上 □ | ||||||||||||
水文情势调查 | 调查时期 | 数据来源 |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水行政主管部门 □;补充监测 □;其他 □ | ||||||||||||
补充监测 | 监测时期 | 监测因子 | 监测断面或点位 |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 ) |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个 | |||||||||||
现状评价 | 评价范围 | 河流:长度(5)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km2 | |||||||||||
评价因子 | (pH、COD、BOD5、氨氮、总磷、SS、石油类) | ||||||||||||
评价标准 | 河流、湖库、河口: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 近岸海域: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 规划年评价标准( ) | ||||||||||||
评价时期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
评价结论 |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 :达标 □;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底泥污染评价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 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排放评价 □ | 达标区 √ 不达标区 □ | |||||||||||
影响预测 | 预测范围 | 河流:长度(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km2 | |||||||||||
预测因子 | ( ) | ||||||||||||
预测时期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设计水文条件 □ | ||||||||||||
预测情景 | 建设期 □;生产运行期 □;服务期满后 □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 | ||||||||||||
预测方法 | 数值解 □:解析解 □;其他 □ 导则推荐模式 □:其他 □ | ||||||||||||
影响评价 |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 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替代削减源 □ | |||||||||||
水环境影响评价 |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 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 | ||||||||||||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量/(t/a) | 排放浓度/(mg/L) | ||||||||||
(COD) | (793.547) | (≤50) | |||||||||||
(氨氮) | (17.9) | (≤5) | |||||||||||
替代源排放情况 | 污染源名称 | 排污许可证编号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量/(t/a) | 排放浓度/(mg/L) | ||||||||
( ) | ( ) | ( ) | ( ) | ( ) | |||||||||
生态流量确定 |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 )m3/s;鱼类繁殖期( )m3/s;其他( )m3/s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 )m;鱼类繁殖期( )m;其他( )m | ||||||||||||
防治措施 | 环保措施 | 污水处理设施 √;水文减缓设施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削减 □;依托其他工程措施 √;其他 □ | |||||||||||
监测计划 | 环境质量 | 污染源 | |||||||||||
监测方式 | 手动 □;自动 □;无监测 √ | 手动 √;自动 √;无监测 □ | |||||||||||
监测点位 | ( ) | (污水接管口、雨水排口) | |||||||||||
监测因子 | ( ) | (流量、pH、COD、氨氮、总磷、SS、石油类、SS) | |||||||||||
污染物排放清单 | √ | ||||||||||||
评价结论 |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 | ||||||||||||
注:“□”为勾选项,可打√;“( )”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
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本项目属于“122、纸浆、溶解浆、纤维浆等制造;造纸(含废纸造纸)”,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是Ⅱ类。项目地区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及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不敏感”;对照上表,确定项目的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导则要求,本次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项目区周边6km2。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是指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目前拟建项目厂址及附近地区无集中式和分散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村庄均已接通自来水,根据现场调查发现,存在少部分家庭保留有之前的水井,但是主要作为村民洗衣服、冲洗地面等生活补充水源。因此,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项目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影响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主要依据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现状,反应调查评价区地下水基本流场特征,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为基本原则。拟建项目位于马鞍山当涂县临扁担河和长江地区,该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环境影响调查评价范围采用自定义法确定。
一、前第四纪地层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马鞍山幅),区域前第四纪地层出露较全,以寒武系上统为最老地层。寒武系上统至中生界、新生界(除泥盆系中下统)在全区均有分布。
(一)寒武系
寒武系上统——观音台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厚度大于275米。
(二)奥陶系
奥陶系下统包括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谭组。岩性为中薄层灰岩,厚度为71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中统包括庙坡组、宝塔组,主要岩性为灰黄色泥质灰岩,灰黑色页岩,厚度24.1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上统包括汤头组、五峰组,主要岩性为灰绿色钙质泥岩,厚度为24.3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三)志留系
志留系下统在区域的西部为陈夏组,东部为高家边组。主要岩性为淡紫色、灰黄绿色页岩、粉砂岩,泥质细砂岩;厚度变化较大,西部179米,东部可达693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中统为坟头组,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粉砂岩加砂质页岩、细砂岩、中粒石粉砂岩,厚度为582米。上统为茅山组,主要岩性为灰紫、紫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厚度为20-30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四)泥盆系
区域泥盆系发育不全,仅有上统五通组,主要岩性为灰白、灰黄色细砂岩、砂质页岩,厚度188米。鉴于五通组与茅山组岩性差异较大,间有缺失,呈假整合接触。
(五)石炭系
石炭系下统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微结晶灰岩,厚度45.3米。中统包括黄龙组,主要岩性为肉红色、浅灰、灰白色致密状灰岩,厚度62.88米。上统为船山组,主要岩性为浅灰、深灰色灰岩、厚层灰岩,厚度27米。
(六)二迭系
二迭系下统包括栖霞组、孤峰组,主要岩性为深灰色薄层灰岩、硅质灰岩、致密状灰岩,厚274米,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上统包括龙潭组、大隆组,主要岩性为灰、灰黄色粉砂岩、页岩,厚度122米。
(七)三迭系
三迭系系统为下青龙组,岩性为灰色厚层及薄层灰岩、页岩、粉砂岩,厚度变化较大,可由27米至120米。中统为上青龙组,主要岩性为灰、灰黑色灰岩,厚度为531米。上统为黄马青组,主要岩性为浅黄、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厚度295米。
(八)侏罗系
侏罗系下统为象山群,主要岩性为浅紫红色、灰白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厚度为1058米。上统包括西横山组、龙王山组和云合山组、大王山组,主要岩性为砂岩、灰岩、页岩,厚度3797-4625米。
(九)白垩系
白垩系下统包括娘娘山组、葛村组,主要岩性为深灰色釉方石响岩、灰岩。上统为浦口组、赤山组,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砂岩、页岩,厚度775米。
(十)第三系
下第三系为阜宁群,主要岩性为灰白-灰黄色泥灰岩,厚度450米。上第三系中新统为洞玄观组,主要岩性为黄棕、黄褐色粉砂粘土层与砂砾层互层,厚度63米。上第三系上新统包括方山组、雨花台组,主要岩性为灰黑-灰褐色砂砾岩、细砂岩、粗砂岩,厚度265米。
二、第四纪地层
区域第四系分布颇广,主要为:下跟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跟新统(Q3)和全新统(Q4)。
下跟新统(Q1):本区下跟新统,呈水平层状,伏于中跟新统红色粘土砾石(底板高程-50米左右)之下,镶嵌于中生界及第三系岩层中。岩性为松散状砂砾、含砾砂、粉细砂及薄层粘土,厚20-68米。
中跟新统(Q2):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习惯将中跟新统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红色泥砾,为冰缘沉积,本区缺失;中段为网纹红土,系间冰期湿热风化环境沉积,本区则为河湖谷底的冲击红色粘土砾石和洞穴堆积;上段为红土层,本区有冲积红土及零星残坡积红土发育。厚12-18米。
上跟新统(Q3):
①上跟新统下段
岩性为棕黄色黄土质粘土,含有砂粒和铁锰质结核,部分地区夹有带棱角的碎石。发育有节理,结构紧密,厚度一般在10米左右。
②上跟新统上段
岩性主要为棕黄、棕褐色砂质粘土,主要成分为粘土,含粉砂及铁锰质结核,垂直节理不明显,厚度约20米。底部偶见薄层砂砾,至平原或水域之下时,砂砾增厚至10米。
全新统(Q4):
广泛沉积于河湖平原、支流河谷地区,山间谷盆地分布零星。为全新世以来连续沉积的砂砾、淤泥质砂质粘土及地表的粉砂、粘质砂土、砂质粘土。平原区厚度为30-45米。
三、构造
马鞍山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系综合地层的垂直分布,一般在上部地表以下0~100米内,分布着全新统的棕红、棕黄、黄褐色细砂层粘土、砂砾岩,往下依次分别为:上白垩统娘娘山组,其上部是黝方石响岩质熔结角砾岩、熔结凝灰岩及黝方石响岩,厚度约650米;其下部是假白榴石响岩、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夹凝灰岩及角砾凝灰岩,局部见粗石岩、粗安岩等,厚度约230米。下白垩统至上侏罗统的姑山组,其上部是安山质熔岩、火山角砾岩,其间夹火山沉积岩薄层,厚度约185米;其下部是紫红色粉砂岩、闪长纷岩及铁矿砾石,厚度约102米。大黄山组,其中上部为粗安岩、粗面岩类的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下部为安山岩类,总厚度约1000~2000米。龙王山组,由安山岩、粗安山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厚度约603~875米。
马鞍山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分布着一系列的断层或断裂带,断陷盆地就位于这些断裂带之间。主要断裂带有3组,以北北东向一组最重要,其次是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
(1)北北东向断裂形成时间较早,约在燕山运动早期,距今7000万年;该断裂带常被后两组断裂带切割。北北东向断裂主要有4条,自西往东分别为:长江断裂带、芜湖—慈湖断裂带、黄梅山—和尚桥—阡山—其林山断裂带(该断裂带纵贯盆地中心,但在和尚桥东北方向的阡山被北西向的马鞍山—连珠山断裂带切割隔开)、小丹阳一方山断裂带。
(2)北西向断裂自北往南有4条:铜井—小丹阳断裂带、马鞍山—连珠山(当涂龙泉乡、围屏乡交界处)断裂带、姑孰城北—牛墓山断裂带、年陡门一查家湾断裂带。这4条北西向的断层之间形成10~12公里等距间隔分布的规律。
(3)近东西向断裂有3条:采石—小丹阳断裂带、和睦山—青山街断裂带、年陡门—姑山断裂带。
以上所有断裂交叉所构成的断块形成了马鞍山地区地质构造的基本面貌,断裂或断裂带成了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和矿床分布的控制因素。
根据区域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开采条件,区域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孔隙承压水两亚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
(1)潜水含水层
主要岩性为粉砂、粘质砂土及砂质粘土,大体平行于长江及其支流姑溪河、青山河等呈带状、树枝状展布。岩性水平变化,沿河流向其两侧由粉砂递变为粘质粉土、砂质粘土;垂向上粉砂与粘质砂土呈透镜状互层产出,底板多砂质粘土,厚度一般5~30m,局部达50m。其渗透系数变化较大,一般在1.736×10-3cm/s~5.440×10-3cm/s之间,单井出水量一般约在10~100m3/d,沿长江岸边一带粉砂层变厚,其单井出水量约在500~600m3/d,水质多为HCO3·Cl-Na·Ca型水,矿化度小于1g/L。
以1982年322地质队在慈湖联农长江漫滩区为马鞍山市太白酒厂找水勘察钻孔(ZK10-1)为例:该孔位距江堤约1000m,地面标高为5.1m,钻孔揭露第四系厚度为53m,含水粉细砂层厚约30m;钻孔抽水试验涌水量为500m3/d,水温为18℃,渗透系数Kcp=1.899×10-3cm/s,水质为HCO3-Ca.Na型水,铁离子含量为0.02mg/L,锰离子含量为1.20mg/L,矿化度为0.645g/L。
(2)孔隙承压含水层
分布于长江沿岸一带,主要为长江古河床相沉积物含砾砂层,呈灰、灰白色,结构松散,孔隙度大,分选性好,砾石磨圆度可达2~3级,颗粒级配相变规律明显,横向上离河床由粗至细。一般沉积韵律:近长江河道,浅部为粉细砂,向下渐变为中粗砂砾,砂砾层厚5~20m不等。渗透系数Kcp=4.910×10-3~8.723×10-3cm/S,单井出水量在1000~5000m3/d(井径Φ500mm),水质多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约1g/L左右。
以1982年322地质队在慈湖联农长江漫滩区为马鞍山市太白酒厂找水勘察成井(酒14井)为例:该井位距离江堤约300m,地面标高为4.98m,钻孔揭露第四系厚52.17m,主要含水层为砂砾层,井径为Φ550mm,当S=12.23m时,涌水量约为2100m3/d,水温为18.3℃,Kcp=5.176×10-3cm/S,水质为HCO3-Ca·Mg型水,铁离子含量为14mg/L(其中二价铁为12mg/L,三价铁为2mg/L),锰离子含量为0.66mg/L,矿化度为1.019g/L。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侏罗系中下统象山群地层,岩性为浅紫色、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含砾粗砂岩等,隐伏在第四系之下。地下水具承压性,一般富水性较弱,单井涌水量约在10~100m3/d左右(约定井径Φ110mm,下同),水质类型为HCO3-Na·Ca型及HCO3·SO4-Na·Ca型,矿化度<1.0g/L;但局部构造裂隙发育处,富水性可达中等,其单井出水量约在100~500m3/d左右。
(1)孔隙水补径排条件
据沿江地段第四系孔隙水长期观孔水位资料显示,区内第四系孔隙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外,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尤其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地表水交替较为密切,其水位与长江水位变化具明显的同步效应。但是,如果从区域水质分析资料去看,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与长江水之间的交替作用又是十分滞缓,因为其水质中的铁锰离子含量很高,如:马鞍山市太白酒厂供水井水质中铁离子含量一般约在8~12mg/L,锰离子含量一般约在0.3~1.2mg/L,与地表水差异悬殊。究其原因是沿江平原漫滩区,地势低平,第四系孔隙承压含水层埋藏较深,地表又有一定厚度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覆盖,其深层水与地表水在交替上就显得十分滞缓,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的还原环境中,故二价铁离子含量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与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因其成因条件相似,部分地段两含水层含水介质颗粒组成呈渐变的过渡关系,无明显的隔水层分离,故其水位与补给条件相同,但富水性和水质差异较大。
区域地下水流向总体上由东向西流,但邻江地段第四系地下水流向是指向长江的下游区。
(2)基岩裂隙水补径排条件
区内基岩裂隙水在裸露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和向第四系覆盖区径流为其主要的排泄途径。第四系覆盖区基岩裂隙水主要来源于基岩裸露区的侧向补给,为承压区;在第四系“天窗”处,基岩裂隙水与第四系孔隙水存在互补关系。
地下水流向,总体上由东而西流,即由区域丘陵地区向沿江平原漫滩区缓慢径流排泄;同时,从区域钻孔水质分析资料也可看出其铁锰离子、矿化度由丘陵区向平原区逐步增高的趋势。
区域地下水赋存于不同岩类孔隙、裂隙、溶隙介质之中,其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受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部位、水文、气象等诸因素的直接控制。现分述如下:
区域中部为广阔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貌上有阶地与平原之分。第四系组成物有残积、坡积、残坡积、洪坡积、冲积、湖积、冲湖积、湖沼积等松散岩类。
由于基底的埋深不同,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长江水流的多次泛滥,河湖的消长变适,使得区域第四系沉积物——粘土夹碎石、黄土质粘性土、粘性土、砂性土、砂砾石等的厚度变化、相变特征、接触关系有不同成因类型组合,所在地貌部位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性。孔隙潜水赋存于一级阶地与广大平原的松散岩类孔隙介质中,大体平行于长江等河流作条带状或扇形分布。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全新世早期古河床相砂砾层、含砾砂层介质中,其分布形态为沿长江作似葫芦状南北展布,南部宽阔,北部狭长。
长江东西两岸的丘陵山区,广泛分布有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三大岩类地层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岩。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上统及中生界三叠系上统、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基于岩性特征,褶皱、断裂活动相伴生的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成岩裂隙较发育,各自形成一定的裂隙网络系统。以孔隙、裂隙介质为赋存空间,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从而形成本区地下水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与基岩裂隙水。其分布规律为孔隙裂隙水呈网状、脉状分布;基岩裂隙则因不同裂隙带状而异,存在不同裂隙带基岩裂隙水。
本区地下水水动力特征,依据地貌形态分析,一般丘陵山脊线为地表水分水岭部位,亦为地下水分水岭所在。山区不同岩类基岩水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后,运移、汇集均循不同网络空间向两侧径流,一般径流速度因各地坡降而异,不同基岩水流经构造破碎带和潜蚀洼地常以泉的形式排泄,或以伏流沿裂隙、河谷、向下游补给。
基于潜水分布区与补给区的一致性,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互补关系,本区潜水还存在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和洪水期河湖水的侧向补给。局部近河地段由于相对隔水层的尖灭,使得潜水、承压水相对沟通,发生垂向的水力联系,两者的越流补给肯定是存在的。总的说来,潜水径流条件是缓滞的。主要排泄于蒸发或在枯水季排泄于地表河流。
据厂区水文地质勘查报告,项目区内揭露地层由上至下主要可分为5层:①层粉质粘土;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③层粉细砂;④层砂砾石层;⑤层长石石英砂岩。现分别描述如下:
①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软塑状态,见少量腐植物及黑色铁质锈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高压缩性。层厚1.40-2.50m,层底标高5.57-4.57m。据现场渗水试验:Kcp=5.71×10-6-7.63×10-6cm/s;钻孔注水试验:Kcp=4.32×10-6-7.14×10-6cm/s。
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状态,内含腐植物及少量贝壳碎屑,夹薄层粉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高压缩性。层厚10.80~14.00m,层底标高-4.53-8.43m。据室内渗透试验:Kcp=1.42×10-6-4.59×10-6 cm/s。
③层粉细砂:青灰,中密,可见云母碎片及少量贝壳碎屑,局部夹有粉质粘土。中低压缩性。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为31.80-36.80m,层底标高-39.53- -43.53m。钻孔抽水试验:Kcp=2.743×10-3-3.581×10-3cm/s。
④层砂砾石层:灰黄-灰白色,密实,砾石成份为石英,大小不均,一般为6-9cm,磨圆度一般,砾石含量约20%,充填物为砂粒。本次勘察揭露厚度为19.80-23.10m,层底标高-62.03- -63.33m。据钻孔抽水试验:Kcp=3.507×10-3-4.575×10-3cm/s。
⑤层长石石英砂岩:本次钻孔揭露长石石英砂岩约5.00m(未揭穿),岩性青灰色,粉砂粒状结构,层状构造,表层约3m左右岩性强风化,岩芯呈松散松软状;其下岩芯较新鲜坚硬,呈长柱状,裂隙不发育。该层富水性一般较弱,据区域抽水试验资料,其渗透系数约Kcp=1.267×10-6-3.104×10-6cm/s。
详细的土层变化情况见图8.3-2。
图8.3-2厂区典型地层钻孔柱状图
项目厂区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是符合区域水文地质规律的。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储存、运动和排泄特点,也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根据勘察报告,区内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之分,但以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
厂内地势低洼,地面标高约6.5m左右,低于长江最高洪水位标高10.5m约4m左右,区内表层覆盖层厚约12.0m的淤泥质粉质粘土,故第四系孔隙水具有承压性。根据含水层岩性及钻孔简易抽水资料估算,其单井涌水量约2000-3000m3/d(约定井径为500mm),富水性强。据本次钻孔取样水质分析资料,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铁离子4.10mg/L,锰离子0.47mg/L,矿化度0.65g/L。
项目区基岩裂隙水埋藏于第四系之下。根据本次钻孔揭露的岩性资料,其岩芯完整、较坚硬,裂隙不发育。根据区域资料类比,推算其单井涌水量约10-100m3/d左右(约定井径为110mm),故区内深部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
项目所在厂区濒临长江和扁担河,如前所述,区内第四系孔隙水与长江水呈互补关系。在汛期,长江水位高出集中区地面,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由西向东流;如勘探期间钻孔揭露水位标高约4.40-4.72m,而同期,该处长江水位标高约4.90m,显示长江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具承压性。枯水期,长江水位逐渐下降,园区地下水主要接受来自于区域上的丘陵地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并向长江排泄,地下水则由东向西流。
项目区地下水排泄与交替作用较为缓慢,这可以从其水质分析资料与地表水差异悬殊得到佐证。项目区范围及附近不存在人为影响其含水层水位的抽排水工程。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完全受制于长江水位升降与区域地下水侧向补给自然因素的影响,据区域上第四系孔隙水长期观孔水位资料显示,其水位年变化幅度约在4.70m左右。
调查区第四系孔隙水富水区主要分布在沿江古河道地段。在项目所在区域内,尚未将该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或工业冷却用水开发利用。工业园区内主要为工业企业,周围村庄均已接通自来水。根据调查资料,项目区域周围目前基本不开采利用地下水。
拟建设项目不开采地下水,且当地地表水资源丰富,对地下水开发利用量相对较少。根据资料研究及现场调查,评价区及周边不存在因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现象,未见因灌溉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上升而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等迹象。
评价区内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属降水型;同时长江近旁第四系含水层与长江水直接接触,第四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具有互补关系,其动态兼具河流型特征。
评价区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蒸发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位丰水期多出现于5~9月份,枯水期多出现于12月至翌年2月份,年水位变幅2.0m左右。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资料,该场区内地下水位埋深最高约0.54m左右。
据收集评价区地下水2013年1月~2014年6月系统观测资料(图8.3-3),最高水位11.52m(7月)、最低水位7.11m(1月),与大气降水相关、同时与长江水位基本同步。
图8.3-3 评价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
根据6.4.1节,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各因子浓度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貌单元为长江河漫滩,其上层土层为素填土和粉质粘土,根据现场调查的水位埋深,包气带埋深为1.90~2.37m,该地包气带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且分布连续、稳定;根据场地内的渗水试验结果,该层渗透系数垂向渗透系数平均值为5×10-5cm/s。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表4.4-1),厂区的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具体见表8.3-1。
表8.3-1 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参照表
分级 | 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 |
强 | 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6cm/s,且连续分布,稳定。 |
中 | 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1.0m,渗透系数K<=10-6cm/s,且连续分布,稳定。 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6cm/s <K<=10-4cm/s,且连续分布,稳定。 |
弱 | 岩(土)层不满足上述“强”和“中”条件。 |
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降雨或废水排放等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因此,包气带是联接地面污染物与地下水含水层的主要通道和过渡带,即是污染物媒介体,又是污染物的净化场所和防护层。一般说来,土壤颗粒细而紧密,渗透性差,则污染慢;反之,颗粒大松散,渗透性能良好则污染重。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所经过路径称为地下水污染途径,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本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情况,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1、排水系统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本项目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定期达标排放。职工的生活污水经厂区内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与生产废水一起排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因此正常工况下,化粪池的防渗措施到位、污水管道运输正常的情况下,本项目废水对地下水无渗漏,基本无污染。
2、固废暂存场所
本项目将分别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相应的修改清单等有关要求分别在厂区建设一般固废库和危险固废库,用于存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固废。项目应采取严格的防渗漏、防流失、防腐蚀等措施,防治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在正常工况下,不会由于固体废物中有害成分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质。
根据以上分析,项目按照规范和要求对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场所等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渗漏、防流失、防腐蚀措施,并加强对废水、固体废物的管理,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不会对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非正常工况下,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道发生开裂、渗漏等现象,固废暂存场所管理不善或发生泄漏,则水污染物就会因跑、冒、滴、漏等环节或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下渗至包气带从而在潜水层中进行运移。
本项目场地为粉质粘土层,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级,说明浅层地下水不太容易受到污染。若废水发生渗漏,污染物不会很快穿过包气带进入浅层地下水,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很小。判断深层地下水是否会受到污染影响,通常分析深层地下水含水组上覆地层的防污性能和有无与浅层地下水的水利联系。项目区内含水组顶板为分布比较稳定且厚度较大的粘土隔水层,所以垂直渗入补给条件较差,与浅层地下水水利联系不密切。因此深层地下水不会受到项目下渗污水的污染影响。
综上所述,从地下水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本项目应采取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
1、源头控制
为了保护地下水环境不受污染,应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对地下水的污染。
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设计、管理各种工艺设备和物料运输管线上,防止和减少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合理布局、施工,减少污染物泄漏途径。
2、分区防治
厂区地坪将采用抗渗混凝土浇制地面底板,根据不同区域防渗要求在相应防渗区域铺设环氧树脂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废水(液)下渗进入地基下之土壤层及地下水层;危险废物暂存场所的设置和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规定;其它生产涉水区域采用防渗地面。
3、加强管理
运行期严格环境管理,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污染物泄漏;一旦出现泄漏及时处理,检查检修设备,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制定并落实相应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工程分析提供的噪声源参数,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定的声级计算公式进行影响预测。
①对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Leqg为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Ai为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为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ti为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②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
式中:
Leqg为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为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③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
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地面效应(Agr)、屏障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
距声源点r处的A声级按下式计算:
在预测中考虑反射引起的修正、屏障引起的衰减、双绕射、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等影响和计算方法。
经减振动、隔声等降噪措施后,本项目的主要噪声设备源强情况见表4.3-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本项目对厂界、200m范围内居民点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表4.5-1、4.5-2。
表4.5-1 本项目厂界噪声贡献值影响结果表 单位:dB(A)
预测点 | 东厂界 | 南厂界 | 西厂界 | 北厂界 | |
昼 间 | 现状值 | 55 | 54 | 54 | 53 |
贡献值 | 27.29 | 28.6 | 27.3 | 26.5 | |
预测值 | 57.5 | 56.4 | 55.9 | 54.2 | |
评价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夜 间 | 现状值 | 44 | 45 | 44 | 44 |
贡献值 | 27.29 | 28.6 | 27.3 | 26.5 | |
预测值 | 45.6 | 46.6 | 45.3 | 45.6 | |
评价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昼间标准值 | 65 | ||||
夜间标准值 | 55 |
表4.5-2 本项目200m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值影响结果表 单位:dB(A)
预测点 | N5(外滩曹家村) | N6(赵庄) | N7(庚家村) | N8(张家村) | |
昼 间 | 现状值 | 52 | 52 | 51 | 52 |
贡献值 | 27.29 | 28.6 | 27.3 | 26.5 | |
预测值 | 53.61 | 53.7 | 52.4 | 52.8 | |
评价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夜 间 | 现状值 | 41 | 42 | 41 | 43 |
贡献值 | 27.29 | 28.6 | 27.3 | 26.5 | |
预测值 | 42.21 | 43.3 | 42.6 | 44.3 | |
评价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昼间标准值 | 60 | ||||
夜间标准值 | 50 |
由预测结果可见,本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各厂界的昼间、夜间噪声的贡献值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即昼间不大于65dB(A),夜间不大于55dB(A)。本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外滩曹家村、赵庄、庚家村、张家村的贡献值叠加现状值后,环境保护目标昼间、夜间噪声的预测值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即昼间不大于60dB(A),夜间不大于50dB(A)。
(1)贮存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为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生活垃圾、废浆板包装、纸边;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本项目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基本情况见表8.5-1。
表8.5-1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序号 | 贮存场所(设施)名称 | 固体废物名称 | 固体废物类别 | 固体废物代码 | 位置 | 占地 面积(m2) | 贮存 方式 | 贮存能力(t) | 贮存 周期 |
1 | 危险废物暂存库 | 废机油桶 | 危险废物 | HW49 (900-041-49) | 危险废物暂存库 | 50m2 | 堆放 | 20 | 6个月 |
2 | 废化学品包装 | 危险废物 | HW49 (900-041-49) | 桶装 | 20 | 3个月 | |||
3 | 废机油 | 危险废物 | HW08 (900-249-08) | 桶装 | 20 | 6个月 | |||
4 | 一般固废库 | 废滤膜 | 一般固废 | / | 一般固废库 | 200m2 | 桶装 | 10 | 6个月 |
5 | 污泥(废浆板) | 一般固废 | / | 堆放 | 1000 | 1个月 | |||
6 | 废铁丝 | 一般固废 | / | 堆放 | 100 | 3个月 | |||
7 | 废浆板包装 | 一般固废 | / | 堆放 | 40 | 3个月 | |||
8 | 纸边 | 一般固废 | / | 堆放 | 10 | 1个月 | |||
9 | 厂区垃圾桶 | 生活垃圾 | 生活垃圾 | 99 | 厂区 | / | 桶装 | 10 | 1天 |
(2)处置措施
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库,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理;废滤膜集中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库,定期交于原厂家回收;污泥(废浆板)集中收集于一般固废库定期外售于其它低要求的造纸厂;废浆板包装、废铁丝集中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库,定期外售物资回收单位;纸边集中收集后定期用损纸机碎浆重新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具体见表8.5-2。
表8.5-2 固体废物固废利用处置方式评价表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分类编号 | 性状 | 含水率(%) | 产生量 | 削减量 | 排放量 | 方式 | |
利用量 | 处置量 | |||||||||
1 | 废机油桶 | 机油储存 | HW49 (900-041-49) | 固态 | / | 0.2 | 0 | 0.2 | 0 | 有资质危废单位 |
2 | 废化学品包装 | 物料包装 | HW49 (900-041-49) | 固态 | / | 0.3 | 0 | 0.3 | 0 | |
3 | 废机油 | 设备运行 | HW08 (900-249-08) | 液态 | / | 0.2 | 0 | 0.2 | 0 | |
4 | 废滤膜 | 江水净化 | / | 液态 | / | 0.8 | 0 | 0.8 | 0 | 厂家回收 |
5 | 污泥(废浆板) | 污水处理站 | / | 固态 | 6 | 6805.06 | 0 | 6805.06 | 0 | 纸制品单位 |
6 | 废铁丝 | 物料包装 | / | 固态 | / | 0.6 | 0 | 0.6 | 0 | 物资回收单位 |
7 | 废浆板包装 | 物料包装 | / | 固态 | / | 3 | 0 | 3 | 0 | 物资回收单位 |
8 | 纸边 | 剪裁 | / | 固态 | 500 | 500 | 0 | 0 | 自行利用 | |
9 | 生活垃圾 | 生活 | / | 固 | / | 252.285 | 0 | 252.285 | 0 | 环卫清运 |
合计 | 7562.445 | 500 | 7062.445 | 0 | / |
本项目涉及的固废废物在如下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对外环境造成影响:
①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过程:如管理不善造成的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的混放;
②固体废物包装、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散落、泄漏;
③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场所对环境造成影响;
④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对环境造成影响。
以上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下:
①固体废物在堆放过程中,废物所含的细粒、粉末随风扬散;在废物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防护和净化设施,释放有害气体和粉尘;堆放和填埋的废物以及渗入土壤的废物,由于挥发性和相互反应过程均会释放出有害气体,污染大气,造成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②若不重视监管,将固废废物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或是露天堆放的固体废物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是堆放过程飘入空中的废物细小颗粒,通过降雨的冲洗沉积、凝雨沉积以及重力沉降和干沉积而落入地表水系,水体都可溶入有害成分,毒害水生生物,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生物死亡等;
③固体废物的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通过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在迁移过程中,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固体废物随着渗滤水在地下水中的迁移,使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间接又对在该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及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产生了危害。
由表4.6-2可知,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实现零排放,对外环境的影响可减至最小程度,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
另外要求在厂内暂时存放固体废物期间应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以及《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的相关要求。在清运过程中,要求做好密闭措施,防止固废散发出臭味或抛洒遗漏而导致污染扩散,对运输过程沿途环境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拟建项目属于附录A中“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业”“造纸(含制浆工艺)”,属于Ⅱ类;项目位于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属于工业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场地周边为工业园区待开发工业用地,敏感程度属于不敏感;项目所在地块占地面积约254666.67m2(25.46hm2),占地规模属于中型(>5hm2)。因此,项目所在地块土壤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导则要求,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项目,可采用定性描述或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
土壤污染与大气、水体污染有所不同,它是以食物链方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茶叶、草食动物(如家禽家畜)乃至肉食性动物等最后进入人体而影响人群健康,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根据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不同,可将土壤污染分为废水污染型、废气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和生物污染型。
(1)本项目废水主要有生产废水、废气处理废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冷凝水。
(2)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满足要求后接管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扁担河。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最终与生产废水一起接管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站,本项目要求化粪池、污水处理、造纸车间采取防渗措施,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因此,本项目土壤通过废水泄漏污染可能性很小。
(2)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有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从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有害成份来看,固废中有机物类物质含量较高,若不考虑设专门的的暂存仓库、没有适当的防漏措施,废物中的有害组分经过风化、雨水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系统的平衡,将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导致植被的生长和农作物的减产。同时污染物经土壤渗入地下水,对地下水水质也造成污染。
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库50m2,可以满足贮存要求,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进行设置和管理,满足重点防渗区要求。危险废物贮存周期为3-6个月,定期转运。本项目固体废物的贮存所采取的防范或治理措施是可行的,正常运营工况下,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3)项目污水处理站容易产生恶臭的污水处理池采用加盖等方式减少恶臭逸散量,同时喷洒生物除臭剂,可减少约80%的恶臭气体产生,经处理后的污水处理站恶臭逸散量很少,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在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情况下,项目各类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正常工况下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较少,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事故状态下废水或固废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拟建项目新建事故池并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在确保事故状态无污染物外排的情况下,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项目对厂区土壤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区土壤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土壤环境处于清洁水平,区域土壤环境状况良好。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要求,为减小项目对土壤的污染,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控制拟建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清洁工艺,以减少污染物;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2、厂区内设事故池,事故状态下产生的事故废水暂贮存于事故水池。
3、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做好设备的维护、检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同时,加强污染物产生主要环节的安全防护、报警措施,以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厂区内全部采用水泥抹面,涉及物料储存的库区、生产装置区、一般固废暂存间、事故池、厂区污水处理站等,污染防治措施均采取严格的硬化及防渗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料及污染物均与天然土壤隔离,不会通过裸露区渗入到土壤中。
本项目为造纸和纸制品制造项目,项目生产装置区、污水处理设施、一般固废暂存间、事故应急池等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加强生产管理,避免生产过程中物料洒落侵入土壤,从而造成土壤污染,因此,项目正常生产对厂区内土壤不会造成明显的环境影响。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以及《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对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1、风险调查
本项目为造纸项目,主要原辅料为木浆(板)、粘缸剂、剥离剂、粘合剂、消泡剂、杀菌剂、湿强剂机油等,产品为高档生活用纸。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和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本项目涉及的原辅料及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物质为机油和危废库暂存的废机油。因此,项目风险主要存在于机油和废机油的运输和储存、使用过程中泄漏等情况对环境造成影响。
2、风险潜势初判
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中风险物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
(1)计算公式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以折纯计)与其对应的临界量,计算比值(Q),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w1、w2、… w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W1、W2、… W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计算出Q 值后:
当Q<1时,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
① 1≤Q<10,以Q1表示;
② 10≤Q<100;以Q2表示;
③ Q≥100,以Q3表示。具体见表8.7-1。
表8.7-1 项目风险物质及其临界值比值(Q)
环境风险物质 | 最大存在总量,t | 临界量,t | Q值 | 参考标准 |
机油 | 0.5 | 2500 | 0.0002 | |
废机油 | 2 | 2500 | 0.0008 | |
Q总=0.001 |
经计算,本项目涉气风险物质与其临界值比值Q=0.001,在Q<1,以Q0表示。环境风险潜势为I。
3、评价等级
环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下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具体见表8.7-2。
表8.7-2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风险潜势 | Ⅳ、Ⅳ* | Ⅲ | Ⅱ | I |
评价工作等级 | 一 | 二 | 三 | 简单分析 |
*是相对于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说明。 |
本项目位于当涂县经济开发区,所在地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可开展简单分析,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说明。
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低于三级,不设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故本项目无需识别风险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主要工序为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类造纸助剂,如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物质泄漏,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但造纸助剂毒性较小,因此风险较小。
(1)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均储存于危险品库内,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如灭火器、吸附棉、黄沙等设施。火灾是贮存区关键的危险、有害因素。
(2)搬运过程中没有轻装轻卸、撞击摩擦、摔碰震动,导致包装破损;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操作不当,发生碰撞,包装物损坏和危险物品泄漏,有引发火灾、中毒、腐蚀等危险。
(3)在作业现场吸烟,违规使用明火,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
本项目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存在火灾的危险。一旦火灾事故发生,伴生的CO、CO2和少量烟尘散发至大气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产生的消防废水可能对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环境产生影响。本工程消防措施到位,生产车间、危险品库、危废暂存间地坪按《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2013版)》(GB18597-2001)进行防渗,企业厂区内拟新建设事故池,位于污水处理站旁,其有效容积为2253.27m3,事故池与车间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切换阀平时通向厂区废水处理站。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收集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因此,环境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2)泄漏事故中的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
本项目涉及风险的物料矿物油在线量和储存量均较少,因此由泄漏造成伴生危险的风险较小。
总体而言,本项目在事故状态下对环境存在着次生污染的危险性,但影响范围是局部的、小范围的、短期的、并且是可恢复的。
公司设置日常监测(详见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章节),对于环境风险事故监测系统,主要依托社会公共资源。
(1)防止事故气态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
本项目事故气态污染物主要是:由于火灾而产生的一氧化碳。本项目涉及风险的物料机油在线使用量和储存量均较小,对环境产生影响有限。本项目物料储存场所安装火灾报警器,可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气态污染物扩散。
(2)防止事故液态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
本项目化学品泄漏会产生液态污染物,发生火灾事故时,尽量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减少消防废水产生。事故池与车间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切换阀平时通向厂区废水处理站。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收集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地表水体系。
建设方在厂区雨水排口处安装雨水截止阀,雨水截止阀为常闭状态,发生事故时,将事故水截留在雨水管网内。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地表水体系。事故废水截留、收集和处理系统见图8.7-1。
图8.7-1 项目事故废水封堵图
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43 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中有关要求,事故储存设施总共的有效容积计算公式如下:
V总=(V1+V2-V3)max+V4+V5
式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m3;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3——发生事故时可以传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2)计算结果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中“3.6.2不同场所的火灾延续时间”,其中甲、乙、丙类厂房/仓库的火灾延续时间为3h。仓库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不小于15L/s,生产车间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不小于15L/s,室内消防栓流量不小于20L/s。本项目的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总用水量按35L/s(15L/s+20L/s)计,根据同类型事故调查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总用水量约为55L/s,则本项目最终确定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总用水量约为55L/s,消防水量为594m3,V2为594m3。
③转输到其它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考虑储罐物料全部泄露,故V3为0。
④生产废水量:根据《制浆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1-2012),事故应急池的容积一般按照大于4小时的排水量计算。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废水处理站日处理废水总量为9955.6m3/d,按最不利情况考虑6小时的废水量,V4为1659.27m3。
⑤降雨量:参考马鞍山市暴雨强度公示计算
设计重现期P取值为2年,t取8min,事故池汇水面积(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约为2000m2,V5为664m3。
V总=594+2488.9+664m3=2253.27m3
以上计算表明,厂区事故状态下需要收集的事故废水量约为2253.27m3。企业需建设大于2253.27m3的事故应急水池1座,事故池与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地表水体系。因此,本项目事故废水收集措施可行。
公司承诺将严格按以下风险防范措施实施本项目建设和运行。
防范措施:
(1)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本项目主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方式为水运和陆运;运输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规定进行管理,对承运单位资质、运输人员资质、货物装载、运输路线等严格把关,减少风险发生因素。
厂区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本项目贮存化学危险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
(2)工艺装置、管线和设备安全防范措施
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测、操作、控制和管理。生产线遵守现行设计规范。凡生产及运输,贮存可燃液体和气体的设备及管道要作防静电接地。
(3)地面防渗本项目化学品储存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相关要求,采取防渗措施,防止物料泄漏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加强危险废物的及时收集,贮存,定期委托专业资质公司处置,企业环保主管部门应记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贮存量及委托处理量,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4)建立建全安全环境管理制度
公司组织机构中设置专门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生产设备和火灾报警装置的监控、检查和定期维修保养。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将采用切实可行的事故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执行。
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本项目的主要事故源和主要的风险因子,采用以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1)仓库物料发生火灾、爆炸后应急处理措施
①对周边未燃烧的化学品迅速转移或隔离,切断火势蔓延途径。
②火灾现场,相关人员实施撤离,装卸搬运操作停止,配合灭火。
③通知应急监测小组人员,对现场附近的雨水管线进行分析,并及时汇报指挥中心。
(2)危险废物和贮存区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贮存区内瓶体发生侧翻或破损,造成瓶内危险物质泄漏,使用黄沙进行围堵,用蛭石、吸油棉进行吸附,并及时将破损的容器转移到安全的容器中,污染的黄沙或吸附剂转至安全容器中,作为危险废物一并委托处理。在仓库门口配置黄沙,将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防止污染到厂区外环境。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突发污染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出本项目环境应急预案框架,在环评报告批复、项目全部工程内容建设完成后,由建设单位针对生产实际情况,扩充和补充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明确处置环境风险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确定需要保护的目标。
(3)组织机构及职责
①公司设立应急事故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主管生产、安全、环保的副总经理担任。
②领导小组职责
a、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建公司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培训、演练、检查、督促和做好应急预案和救援工作;
c、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令,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
d、向主管部门报告和向相关单位通报情况;
e、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并做好善后工作;
f、总结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本预案的有效性、适宜性进行评审。
③小组成员分工
a、组长: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令,组织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授权安全办在 紧急情况下协调处理事故,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
b、副组长:协助组织协调应急救援行动,负责事故报警及报告,通报救援情况;负责事故处理的协调工作。
c、成员:生产部负责人协助副总组长处理事故,负责事故信号报警,事故处理的协调工作,事故处理情况报告;安全办负责人协助副组长处理事故,负责组织安全、环保防范措施的落实。在指挥部授权范围内,对口向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负责组织事 故现场的污染物监测工作,负责事故危险区域的治安、警戒、人员疏散和保卫工作。
(4)预防与预警
①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污染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②预警行动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5)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①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②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③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④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⑤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应急处置
①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②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③处置措施针对事故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a、停电停动力电,自备电源无法满足要求。当班班长获息情况后,立即去现场协调指挥,并将情况向调度中心汇报,并做好停车准备。其它各工序做好本工序紧急停车的各项工作。经调度中心确认超过5分钟停电后,通过当班班长立即停车;
b、废气治理设施出现故障当班人员与当班班长取得联系,并做好应急准备。当班班长与当班调度联系,并现场落实设备运行情况;
当班调度获息情况后,立即安排电工及维修人员前去处理,并现场落实情况,及时与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联系。
出现事故时,当班班长应做好停车准备。当班调度通知其它工序做好停车准备。若事故较小,对设备运转影响不大,当班班长应调整各设备的运行参数,降低生产负荷,减少各污染物的排放量。若事故较大,当班班长应下达停车命令,防止污染物继续排放。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
(1)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环境风险评价可开展简单分析。
(2)公司现有最大可信事故为主要为成品纸燃烧引发的火灾和废水泄漏引起的事故排放。
(3)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是可以接受的。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设立,可以较为有效的最大限度防治风险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处置,并结合企业在下一步 设计、运营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本项目所发生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事故风险处于可接收水平。
(4)本项目投产前,建设单位应根据厂区届时的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并按要求进行应急演练。
综上所述,公司现有项目存在一定潜在事故风险,要加强风险管理,在生产过程中认真落实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总体公司现有项目事故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见表8.7-3:
表8.7-3 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建设项目名称 |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 ||||
建设地点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区 | (/)县 | (当涂经济开发区)园区 |
地理坐标 | 经度 | 东经118°25"20" | 纬度 | 北纬31°31"30" | |
主要危险物质 及分布 | 主要危险物质为消泡剂、机油、杀菌剂、湿强剂、剥离剂、粘缸剂、粘合剂等,主要分布于厂区化学品仓库 | ||||
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 | (1)火灾事故影响分析 项目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主要存在于成品纸仓库,产品为36万 t/a,一旦发生火灾,如不能及时扑灭,将发生大型火灾,产生大量烟尘、CO2、CO等空气污染物同时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根据同类事故调查,火灾事故主要影响范围基本可控制在厂区内,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火灾事故处理时,消防用水会形成大量废水排放,根据同类事故调查,采用55L/s强度水喷淋灭火。由于纸厂用水量很大,发生火灾时可用作消防用水,故灭火延续时间按3h计算,则消防废水产生量约594m3,其主要污染物为SS,经消防排水线路汇流集中至事故池,对水体不会造成影响。 (2)废水事故排放影响分析 废水事故排放主要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废水池破裂引起废水泄漏,主要污染厂区内土壤和附近扁担河水体。 二是污水处理站在投药调整、操作失误、设备清洗或检修时,会影响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废水中污染物处理效率的下降或直排。从而对慈湖污水处理厂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 新建2253.27m3事故池1座,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3小时废水产生量约为594m3,污水处理站4小时废水产生量约为1659.27m3,可见事故池容积能够确保事故发生时废水能够在厂内暂存,待逐步处理达标后排放。 | ||||
风险防范措施要求 | (1)建议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评估 建立健全全厂安全管理、技术体系,加强危险源的的普查、管理,引入安全检查表,强化系统协调运作,提高事故预防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2)贮运安全防范措施仓库内消防设施应建设齐全,消火栓等应按消防要求布置,成品纸及原料仓库通风设施应良好,并在各处设有严禁烟火等警告标识。罐区地面采取水泥硬化措施并在车间周边设置了排水沟,接通至污水处理站。在车间设置排水沟,确保正常的冲洗水、初期雨水、消防水可以纳入厂区废水应急池和污水处理系统。 (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在车间各主要生产装臵设置自动监测、报警等应急系统,加强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应完善应急救援设施和救援通道。 (4)自动控制的安全防范措施各生产装臵的工艺控制应设置必要的报警自动控制及自动连锁停车的控制设施。自动控制系统应辅之以就地显示仪表和就地控制阀门,能对紧急情况进行现场处理。 (5)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建议公司采用三相五线制加漏电保护体制。 (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公司在生产和仓库区应设有消防和火警报警系统,消防设施应布置到位。公司在正常生产中应加强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的维护,对过期的设施应及时更换,确保各设备及消防用水的正常使用功能,此外还应组织进行消防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从而防止火灾事故所造成的影响。 (7)其它事故防范措施成品纸仓库四周设环形集水沟,完善集水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消防废可通过该系统收集后送公司新建事故应急池,进行沉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雨水收集系统的排放口应设置有切断设施,如果出现事故排放,可切断排放口与外部水体的联系,废水经提升泵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 公司必须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废水必须处理后方可排放,杜绝事故性排放。发生事故排放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关闭生产取水、供水和循环水泵。排除事故恢复正常后,应首先将调节池水打入废水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后回用,不允许有直接排放或超标现象产生。 | ||||
填表说明 | 根据Q<1,判定项目风险潜势为I,通过加强管理、采取相应防范。 措施的情况下,事故发生概率和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可防控。 |
控制污染要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要注重清洁生产,树立节约用水、节能意识,采用能够使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利用、污染排放最少的服务与管理办法。
本项目在采用先进设备与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对最终的污染物排放辅以必要治理措施,使所有外排的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现行排放标准,从而也将使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9.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论证烟(粉)尘的治理常见的措施为湿式除尘、机械除尘(旋风除尘、重力沉降)、过滤除尘和静电除尘,除尘方法对比见表9.1-1。
表9.1-1 粉尘处理方案必选一览表
粉尘处理方案 | 水喷淋法 | 旋风除尘法 | 重力沉降法 | 布袋除尘法 | 静电除尘法 |
除尘原理 | 水膜除尘器,含尘气体由简体下部顺切向引入,旋转上升,尘粒受离心力作用而被分离,抛向筒体内壁,被简体内壁流动的水膜层所吸附,随水流到底部锥体,经排尘口排除。 | 旋风除尘是利用旋转的含尘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颗粒污染物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 依靠重力的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离出来。 |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其作用原理是尘粒在绕过滤布纤维封因惯性力作用与纤维碰撞而被拦截。 | 静电除尘原理是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 |
除尘效率 | 95% | 80-90% | 85% | 95-99.99% | -- |
适用类型 | 湿度较大粉尘。 | 颗粒较粗、湿度较大的粉尘。 | 适用重力较大的粉尘。 | 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 | 常用于以煤等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收集烟气中的煤灰和粉尘,冶金中用于收集锡、锌、铅、铝等的氧化物。 |
投资估算 | 3-5万 | 2-4万 | 0.5-1万 | 2-5万 | 8-15万 |
操作复杂程度 | 一般 | 较为简单 | 较为简单 | 一般 | 一般 |
运行费用 | 一般,主要是水泵带动水循环用电费用 | 一般,主要是风机用电费 | 一般主要是风机用电费用 | 一般,主要是机用电费用 | 较高 |
综上本项目造纸车间粉尘采用水幕除尘的方式进行粉尘处理。
项目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见图9.1-1:
图9.1.1 废气收集、处理及排放系统图
本项目拟采取的废气污染治理措施见表9.1-2。
表9.1-2 废气污染治理措施一览表
废气产生源 | 主要污染源 | 治理措施 | 治理目标 | |
有组织 | 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造纸过程产生的粉尘经水幕除尘处理后于DA001-DA012排气筒排放。 | 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无组织 | 污水处理站 | NH3 | 绿化、除臭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
H2S | ||||
臭气 | ||||
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加强通风 |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如下:
1、净化过程
水幕除尘净化原理:
含尘气体从设备顶部进风口进入设备后,以高速经过旋风分离器,使含尘气体沿轴线调整螺旋向下旋转,利用离心力,除掉较粗颗粒的粉尘,有效地控制了进入电场的初始含尘浓度。
然后,气体经下灰斗进入电场工作,由于下灰斗截面积大于内管截积数倍,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径向风速和轴向风速急剧降低产生零速界面而使内管中的重颗粒粉尘沉降于下灰斗内,降低了进入电场的粉尘浓度,低浓度含尘气体经电收尘而凝聚在阴阳极板上,经清灰振打而将收集的粉尘由锁风排灰装置输送走。
为了防止内管旋风和电场极板振打后在下灰斗内形成的二次扬尘,特在下灰斗中设置了隔离锥。
水幕除尘器是把水浴和喷淋两种形式合二为一。先是利用高压离心风机的吸力,把含尘气体压到装有一定高度水的水槽中,水浴会把一部分灰尘吸附在水中。经均布分流后,气体从下往上流动,而高压喷头则由上向下喷洒水雾,捕集剩余部分的尘粒。其过滤效率可达85%以上。
水幕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将直径为0.1-20微米的液态或固态粒子从气流中除去,同时,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它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和净化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将着火、爆炸的可能减至最低。但采用湿式除尘器时要特别注意设备和管道腐蚀及污水和污泥的处理等问题。水幕除尘工作原理见图9.1-2。
图9.1-2 水幕除尘工作原理图
布袋除尘器特点:
⑴水幕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将直径为0.1-20微米的液态或固态粒子从气流中除去,同时,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
⑵它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和净化效率高。
⑶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将着火、爆炸的可能减至最低。
⑷在保证同样高除尘效率的前提下,造价低于其它除尘器。
根据分析可知,项目造纸粉尘经水幕除尘处理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符合当前相关政策,是可行的。
无组织废气治理措施如下: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造纸车间未收集的粉尘和污水处理站产生H2S、NH3、臭气,粉尘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排放,H2S、NH3、臭气通过绿化和喷洒除臭剂处理排放。
为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必须以清洁生产的指导思想,对本项目机加工及焊接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并针对排放环节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量。本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主要无组织排放点和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下:
1、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员工培训;
2、保证引风机正常运行,保证集气罩气流风速达到设计要求;
3、加强废气收集管道、处理设备检查,确保密闭性,防止废气泄露外界环境;
4、未收集的有机废气通过车间通排风系统换气疏散至外界大气环境。
因此在落实上述措施后,项目无组织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①各产污工序开始工作前,先运行各配套风机及废气处理装置;在停止相应作业后,保持废气风机及处理装置继续运转,待废气完全排出后再停止,确保在开、停工阶段排出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②定期检查废气治理设施的关键部件(如:电气、自控仪表是否失灵,活性炭是否有损坏、失效等),在检查并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再投入生产,避免在废气处理装置失效情况下废气的非正常工况排放。
③注意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④建立健全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规程和台帐等日常管理制度,编制非正常工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
①各产污工序开始工作前,先运行各配套风机及废气处理装置;在停止相应作业后,保持废气风机及处理装置继续运转,待废气完全排出后再停止,确保在开、停工阶段排出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②安排专人负责环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每隔固定时间检查、汇报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强对废气净化装置的监管,记录排气筒的进出口风量、温度,并建立台账;
③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构,对环保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环境检测单位对厂区排放的各类废气污染物进行定期检测。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造纸车间造纸等工序产生的造纸粉尘。针对本项目排放废气的具体种类、排放情况及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对建设方提出的废气净化措施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废气处理方案,造纸过程部分工序产生的造纸粉尘较多,企业在产生粉尘的工位上方设置集气罩,1#、2#、3#造纸车间风量均为10000m3/h,可对造纸粉尘进行有效收集,收集效率可达90%。收集后的粉尘经水幕除尘处理后排放,造纸粉尘均为纸屑,经水帘后可有效实现沉降,处理效率可达75%,整体措施可行。
9.2 废水治理措施分析本项目雨污分流,纯水制备浓水、锅炉排水经上水系统处理后,作为生产用
水循环利用,制浆、造纸产生的工业废水先经车间内的超效气浮机组处理后部分循环使用,部分处理后不能循环使用的生产废水和水幕除尘废水、上水系统排浓水经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中水回用于车间地面清洗,其余与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项目废水收集系统见图9.2-1。
图9.2-1 项目废水收集系统图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见图9.2-2图:
图9.2-2 废水处理站废水处理工艺图
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主要为超效气浮处理,预沉池和高效浮选池排出的污泥(废浆板)进入污泥池后经絮凝、压滤过滤处理。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12000t/d,本项目满负荷工况下,新增处理废水量9955.6t/d,设计规模完全满足处理需求,因此废水处理措施可行。
(1)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简介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当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金柱南路和协成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一期工程于2012年12月竣工投入试运行,2013年4月正式运营,设计建设规模为1.5万m3/d;出水水质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尾水就近排入扁担河。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正在建设,预计本项目建成后可投入运行。
(2)收水范围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大唐铁路、荆山路以南,宁安铁路以西、太仓路、芜湖经济开发区边界以北、长江江堤以东的规划区域,总规划面积31.4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属于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收入范围之内,因此该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
(3)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如图9.2-3:
图9.2-3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主要工艺说明:
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预处理系统主要为(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二级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池+Orbal氧化沟+二沉池,出水进入新建深度处理系统——高密度沉淀池+转盘滤池+活性炭滤池+次氯酸钠消毒,通过上述工艺,本项目尾水水质可以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要求。
(4)接管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全部接管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生产废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可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中“造纸企业”标准及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本项目一期、二期建成后废水日排水量为9955.6t/d,仅占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能力(1.5万 m3/d,余量约为1.2万m3/d)的66.37%,且本项目废水污染物种类主要为COD、SS、氨氮等,属于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范围之内。
综上,本项目外排废水量较大,但水质较简单,在满足接管水质要求的情况下,不会对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因此,产生的废水排入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可行。
9.3 噪声治理措施分析营运期厂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本项目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精浆机、纸机、横切机、空压机及其附属设备产生的噪音,项目设计文件拟采用减震、吸声或隔声措施,除尘系统的风机配有消声器,空压机装有 消声过滤器,值班室与机房之间设隔声门窗;另外,大噪声设备安装在厂房内,可以通 过建筑物隔声来减轻噪声的影响。
(1)造纸车间车间噪声源综合治理
①项目生产过程中对车间的封闭性有一定的要求,大部分噪声源位于封闭的车间内,可采用隔声门和双层玻璃隔声窗。
②安装吸声顶和一定面积的吸声壁,降低室内的混响声,增加围护结构的隔声量。
③泵类等噪声源设备采取减振措施,泵的进出口管安装避振喉,泵的电机安装隔声罩。
(2)真空泵房噪声治理
通风机噪声主要由进出风口气流噪声、机械和电磁噪声构成,其中尤以进出口噪声为甚,其声频主要在中高频段。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①在风机口上加设消声塔或折流式进风消声道,消声塔是利用扩容抗性消声的原理(也可在塔中安装阻性消声板),折流式进风消声道是一种阻抗复合式的消声装置,按类似矿实际使用效果,插入损失可达到25dB(A)以上。
②在机房内噪声直达的墙壁和屋顶上悬挂平板式吸声板,板与墙壁保护 10cm距离形成共振腔,增加吸声效果。
③因室内噪声治理后还相对较高,从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角度,应在室内设隔声观察室,经观察室隔声后,观察室内噪声水平可以降至55dB(A)以下。
(3)鼓、引风机噪声治理
①引风机安装时应设惰性基础和减振垫。
②引风机分别加设进风口和出风口消声器:鼓风机加设P型进风口消声器,引风机加设阻抗复合式 F 型进风和出风消声器。
通过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可确保所有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因而其防治措施可行。
9.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分为三类:即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包括废机油、废机油、沾染化学品的废包装物等,新增产生量合计0.7t/a。一般固废包括废滤膜、废铁丝、废浆板等,新增产生量合计7309.46t/a。生活垃圾新增产生量为252.285t/a。
(1)安全贮存的技术要求
在危险废物外送前,采用桶密闭储存,暂存场地依托危废暂存间,场地设置有防风、防雨、防渗措施,危废临时收集点的运行管理要求如下:
a)在常温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否则,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b)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
c)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
d)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
e)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标准要求的标签;
f)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互相反应);
g)不相容危险废物要分别存放或者存放在不渗透间隔分开的区域内。
(2)规范利用处置方式
危险废物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并签订相关的处置协议;一般工业固废委托再生资源公司统一处理,并签订相关的委托协议书;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各类固废经分别处理后,其处理率可达100%。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固废向环境外排量为零。
9.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本项目的地下水污染源是化粪池、造纸车间、污水站和排污管线发生的渗漏等。污染物能污染地下水的途径主要包括:化粪池、造纸车间、污水站收集池防渗措施不到位,在废水收集、处理过程中发生泄漏污染地下水;排污管线渗漏也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
针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护、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控制。
(1)源头控制措施
项目应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较清洁的原辅材料,采用清洁生产审核等手段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并对产生的各类废物进行合理回用和治理,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生产过程和末端治理成本。积极开展水循环使用,减少废水产生和排放。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仓库等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防渗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设备、管线及建、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对可能泄漏有害介质和污染物的设备和管道敷设尽量做到“可视化”,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2)分区防护
本次环评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对本项目进行整体的污染分区划分,分为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其中污染防治区又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简单防渗区和重点污染防治区,本项目无重点污染防治区。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详见表9.5-1,本项目涉及采取的各项防渗措施具 体见表9.5-2,项目分区防渗图见。
表9.5-1 项目建设区污染防治分区表
序号 | 污染区域或部位 | 防渗等级 |
1 | 危险品库 | 重点防渗 |
2 | 危废暂存间 | 重点防渗 |
3 | 污水处理站 | 重点防渗 |
4 | 化粪池 | 重点防渗 |
5 | 造纸车间 | 重点防渗 |
表9.5-2 拟建项目设计采取的防渗处理措施一览表
序号 | 主要环节 | 防渗处理措施 |
1 | 厂区 | 厂区内为混凝土地面; 生产车间严格按照建筑防水设计规范,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 |
2 | 原料库区和 生产装置区 | 设置于地面以上,便于跑冒滴漏的直接观察; 严格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 |
3 | 管线 | 对管道、阀门严格检查,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更换,阀门采取优质产品; 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管道敷设地面上,如出现渗漏问题及时解决;对工艺要求必须地下走管的管道、阀门设专门防渗管沟,管沟上设活动观察顶盖,以便出现渗漏问题及时观察、解决,管沟与污水集水井相连,并设计合理的排水坡度,便与废水排至集水井,然后统一排入污水收集池。 |
4 | 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站、化粪池) | 对各环节进行特殊防渗处理,借鉴《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8598-2001)防渗设计要求,进行天然基础层、复合衬层或双人工衬层设计建设,采取高标准的防渗处理措施;污水收集池等池体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并按照水压计算,严格按照建筑防渗设计规范,采用足够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池体内壁做严格的防渗处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无废水渗漏。 |
5 | 固废暂存及处理场所 | 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l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l8597-2001)进行设计,采取防淋防渗措施,以防止淋漏液渗入地下;②设专门容器贮存,容器安装载各个操作区的防渗地槽内;地面采用HDPE土工膜防渗处理。 |
(3)末端控制措施
主要包括厂内污染区地面的防渗措施和泄漏、泄露污染物的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并把滞留在地面的污染物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末端控制采取分区防渗。
(4)地下水监测监控建立厂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制定地下水定期监测计划,并纳入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中。
(5)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6)应急响应
地下水污染事件发生后,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防止污染物进一步向周围扩散,根据前述分析,可以采取如下相应措施来控制:
源头控制:一旦发生渗滤液泄漏,应及时切断并封堵泄漏源,并对泄漏物所在的地面进行及时截流封堵,尽可能将泄漏物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防止泄漏物四处流淌而增加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后果控制:当发生严重的地下水污染事故,使得项目场地不能正常工作时,则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后实行非正常封场,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同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工程防护措施;继续对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需要开展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地下水修复工作。
途径控制:由于受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限制,被污染的地下水径流迁移较缓慢,将较长时间存在于项目场地所在区域的潜水含水层中。对于已被污染的土壤需及时挖掘清理并妥善处置,防止土壤中污染物随降雨淋滤进一步下渗进入地下水中,同时可考虑通过小范围内的地下水抽排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切断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途径,防止污染物扩散,或在污染物下游建设渗透性反应墙,控制污染物向下游扩散并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可以看出,企业拟采用的防渗措施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等要求。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9.6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占地范围内的土壤环境质量无超标点位。对土壤可能产生影响的途径为液态物料、生产废水、废液通过垂直入渗的形式渗入土壤的土壤污染途径,本项目一般防治区域为危废间、危险品库及污水处理站等。根据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以上污染防治区均按相应标准设计、施工并做好防渗措施,能有效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影响。
此外,建设单位在项目运行期还应充分重视其自身环保行为,将从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和跟踪监测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土壤环境的保护措施。
(1)源头控制:在物料输送和贮存过程中,加强跑、冒、滴、漏管理,降低物质泄漏和污染土壤环境的隐患。
(2)过程防控:厂区内涉及化学品区域,均设置为硬化地面;根据分区防渗原则,厂区内一体化污水站、地下污水管道、危废暂存间、生产车间等通过分区防渗和严格管理,防渗措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规定的防渗要求。
(3)跟踪监测:企业应定期进行污水处理站附近的土壤的动态监测,保证项目建设不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废水管线均明管敷设,此外,企业还加强了对防渗地坪的维护,保证防渗效果。
综上,本项目厂区各监测点土壤监测指标均不超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本项目设置有完善的废水收集系统,新建废水管网采用明管铺设形式,试剂间、危废间、一体化污水站等均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能有效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影响。此外,本项目评价范围及周边区域均为工业用地及园区道路,无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区域总体土壤污染敏感度较低。本项目在落实土壤保护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对厂区及周围土壤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9.7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中风险物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的要求,建设单位应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当地生态环境局备案。
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和要求落实防护设施,总平面布置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有关防火、防爆的规定;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消防砂、室内外消防栓或消防水池等消防器材设施。
(2)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到已获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采购,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技术说明书及相关技术材料。
(3)危险品原料的运装要委托有承运资质的运输单位承担;承担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人员、车辆等必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4)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5)对于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应该了解运载物品的属性,并具备基本的救护常识,在发生意外燃烧、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救护要求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向当地部门报告。
(6)禁止超装、超载,禁止混装不相容类别的危险化学品。
(7)根据不同物料,提出吸附、覆盖、消除材料,用于应急处理。
(8)在满足正常生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危险品贮存量和贮存周期。
(9)贮存仓库应远离火种、热源,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10)原料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应及时处理。
(11)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12)在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场合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根据供应商的要求穿相应工作服,戴橡胶手套;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13)事故池与车间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切换阀平时通向厂区废水处理站。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收集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采取上述事故防范措施后,可有效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并能使项目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
建设单位应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当地生态环境局备案。
9.8 项目环保措施汇总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情况见表9.8-1。
表9.8-1 项目主要环保措施一览表
类别 | 污染源 | 治理设施方案 | 预期效果 |
废气治理 | 造纸车间粉尘 | 项目造纸粉尘采用12套集气罩+水幕除尘+15m排气筒废气处理设施处理粉尘;加强车间通风。 | 粉尘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能满足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污水处理站H2S、NH3、臭气 | 绿化、喷除臭剂 | 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
废水处理 | 生产废水(制浆造纸、水幕除尘、江水净化) | 污水处理站1座(1200t/a) |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中“造纸企业”标准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生活废水 | 化粪池1座 | ||
噪声治理 | 分切机和自动化生产线位于室内安装减振基础,车间门窗隔声,综合降噪量可达25dB(A),风机位于室外,安装隔声罩,综合降噪量可达25dB(A)。 |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
固废 | 危险废物 | 新建危废库1间,50m2。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 |
一般固废 | 新建一般固废库1间,200m2。外售。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 | |
风险防范 | 雨水排放口设置截止阀;加强对事故废水的收集;编制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等。 | 控制在最低限度。 |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衡量减少项目投入的环保投资所能获得的环保效果,从经济角度考虑,采用价值形式分析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适宜性,分析人类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项目减少造成环境影响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1 社会效益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拟投资202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增产生活用纸36万吨。
本项目建成后,新增生产生活用纸36万吨,提供1529个就业岗位。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起到了积极向上的效果。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10.2 环境效益本项目生产装置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公用工程消耗低,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噪声均能做到达标排放,预测分析表明其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本项目制浆、造纸产生的工业废水先经车间内的超效气浮机组处理后部分循环使用,部分处理后不能循环使用的生产废水和水幕除尘废水、上水系统排浓水经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其余与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项目所有固体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置,做到固体废物零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到位,项目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完善,项目环境风险水平处于可控制范围。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还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10.3 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约为202000万元人民币,完全达产后盈余资金约为103451万元人民币,整个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本项目环保工程有废气处理装置、一体化污水站、降噪、固废收集系统及风险防范设施建设等,具体环保措施投资估算见表10.3-1。
10.3-1 环保措施投资投资费用估算表(人民币)
工程名称 | 治理措施 | 金额(万元) |
废气治理 | 项目造纸粉尘采用12套集气罩+水幕除尘+15m排气筒(DA001-DA012)废气处理设施处理粉尘;加强车间通风。 | 200 |
绿化、喷除臭剂。 | 20 | |
噪声治理 | 采取减震、隔声措施消声。 | 10 |
固废治理 | 一般固废库、危废库、防渗措施、外委处置等。 | 70 |
废水治理 | 超效气浮机组、污水处理站,防渗处理。 | 100 |
土壤、地下水治理 | 生产车间、危废仓库地面、化粪池、污水处理站防渗防腐处理。 | 100 |
风险防范 | 包括雨水排放口设置截止阀;化学品存放在危险品库内,采取防泄漏措施,储备环境应急物资等、应急事故池。 | 150 |
环保投资合计 | 650 | |
项目总投资 | 202000 | |
环保投资比例 | 0.32% |
本项目环保设施年运行费用估算具体见表10.3-2。
表10.3-2 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估算表(人民币)
序号 | 措施名称 | 年运行费用(万元) | 实施效果 | |
1 | 废气治理 | 废气治理费用(水幕除尘用水、设备运转电费等) | 20 | 达标排放 |
2 | 废水治理 | 废水处理费用、排水费、电费及废水站维护费 | 30 | 达标纳管 |
3 | 噪声治理 | 噪声装置折旧维护废 | 2 | 厂界噪声达标 |
4 | 固废治理 | 委托处置费用 | 10 | 固废100%合理安全处置 |
5 | 环保人员工资等 | 10 | 专职环境管理工作 | |
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合计 | 72 | / | ||
年均销售收入 | 103451 | / | ||
年环保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 | 0.07% | / |
从以上分析可见:
(1)项目环保投资为650万元,环保投资与项目总投资之比为0.32%。
(2)项目年环保运行费用约72万元,年环保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为0.07%。
通过对拟建工程环境经济损益的分析,拟建项目环保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例、年环保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不大,说明项目污染产生量较少,所以环保投资与治理费用较少,经济上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在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后,各项污染物皆能达标排放,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11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1.1 环境管理公司拟成立专门的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的规划和管理、环境绩效的考核以及环境保护治理设施的管理、操作和维护,该部门是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公司配备专职安全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项目的日常环境管理和对污染源的监控,同时配合地区环保部门做好监测抽查工作,配合当地消防、安保、医疗等相关部门指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方案。
公司在生产管理中制定的主要环境管理内容和实行的环境管理情况如下:
(1)安全教育制度
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和条例,作好环境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公司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污染防治的责任心。
(2)报告制度
项目建成后有一定的污染物排出,属于须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污单位,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应执行排污月报制度。具体要求按江苏省环保厅及相关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实施。
在企业生产和排污发生重大变化、污染治理设施发生改变或者企业拟实施新、改、扩建项目计划时,都必须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报。新、改、扩建项目的建设必须按《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报请有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审批。
(3)污染治理措施的管理、监控制度
①加强对各废气处理设施的监管,以确保各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
②建议将废气处理装置运行、维护、危险废物产生量等作为环保管理要求详细记录,建立详细台帐,留档备察;
③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染治理设施,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
④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必须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落实责任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运行经费、设备的备品备件和原辅材料。
(4)日常环境管理制度
①制定并实施本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规划及年度污染治理计划;
②定期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及对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③制定相应的危废管理计划,将危废的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纳入生产记录,并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④制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计划,定期进行演练;
⑤配备各种必要的维护、抢修器材和设备,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到位;
⑥协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落实“三同时”,参与有关方案的审定及竣工验收。
(5)企业排污许可证申报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由排污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其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情况,并接受监督管理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的规则系统。
申报的主要内容:排污者的基本情况,正常生产和实际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处置及排放去向、地点和方式,污染治理和三废综合利用等状况。根据环保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部令第11号),本项目属于“十七、造纸和纸制品业22”中的“造纸222”中的“机制纸及纸板制造2221、手工纸制造2222”,需要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项目建设完成后应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及时申请排污许可证。
(6)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及应急预案
产生危险废物的建设单位应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编制应急预案。
本项目要将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纳入生产记录,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和企业内部产生和收集贮存部门危险废物交接制度。加强对危险废物包装、贮存的管理,对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要确保无破损、泄漏和其他缺陷,规范建设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并设置危险废物标识。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拟委托外运处置,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运输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应符合本市危险废物运输污染防治技术规定,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7)落实环境监测计划
依据国家及地区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化建设水污染物排口、废气排放口。
确保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有效的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治理设施,牌。并按本报告制定的监测计划对生产运行期间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
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应设置暂存处,暂存处必须符合“四防”(防火、防扬散、防雨淋、防渗漏)要求,并设置标志牌。并按本报告制定的监测计划对生产运行期间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总体规划详见表11.1-1。
表11.1-1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总体规划表
建议书阶段 | 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厂址、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 |
可研阶段 | 委托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进行环境现状监测。 | |
施工阶段 | 依法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 |
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震动等对居民区的污染和危害,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该修整和复原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此阶段应进行施工环境监理。 | |
试生产阶段 | 完善准备、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 |
进行多方技术论证,完善工艺方案;严格施工设计监理,保证工程质量;建立生产工序管理和生产运转卡;向环保部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 | |
规模生产阶段 | 加强环保设备运行检查,力求达产达标,降低超标排污。 |
监督检查环保措施的执行; 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监督检查污染物的监测工作。 | |
信息反馈和群众监督 | 反馈监督数据,加强群众监督,改进污染治理工作。 |
建立奖惩制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整理监测数据,技术部据此研究并改进工艺的先进性;收集附近村民意见并选代表作为监督员。 |
企业环境管理指标体系见图11.1-1所示。
图11.1.4 企业环管理指标体系分类结构
本项目运行期环境管理详细计划见表11.1-2。
表11.1-2 建设项目重点环节环境管理方案
环境问题 | 防治措施 | 经费 | 实施时间 |
废气排放 | 对各废气排放源点进行严格控制,采用环评报告中所要求的废气处理设施。要加强操作技能,以减少泄漏,并加强对各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达标水平;提高车间自动化操作水平。 | 列入环保经费 | 总图设计阶段 |
定期进行生产知识强化训练,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及环保意识。 | 基建资金 | 生产期 | |
施工期 生产期 | |||
选择滞尘、降噪、对生产中排放污染物有较强抵抗和吸收能力的树种进行种植。 | 列入环保经费 | 建设期 | |
废水排放 | 严格雨污分流管理。 | 基建资金 | 施工期 |
保证废水输送管铺设质量,避免污水泄露对周围地下水 环境造成影响。加强事故池的管理和维护。 | |||
固体废物 | 厂区内设立固废暂存仓库,固废及时清运。 | 基建资金 | 施工期 生产期 |
噪声 | 定期检查降噪隔声设备的正常运行。 | 计入成本 | 生产期 |
污染物排放口 |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95)与(GB1556.2-95)规定,设置国家环保局统一制作的环保图标;图标牌应设置在靠近采样点,醒目处,标志牌设置高度为其上边缘距离地面约2m;将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立标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于档案。 | 列入 环保经费 | 施工期 生产期 |
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之第八条的(六)项规定,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包括“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章节,目的在于工程建设施工和建成之后的运行阶段中,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和环境监测工作,切实有效的了解和控制工程污染物的排放量,促进污染治理工作,使治污设施达到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以及最佳效果,以保证工程较好的环境效益以达到强化环境管理的目的。
为切实控制本工程治理设施的有效地运行和“达标排放”,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环评对建设项目提出环境监测建议。本项目的监测计划应包括两部分:一为运营期的常规监测计划,二为竣工验收监测。
根据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准-排放口(源)》、原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等技术要求,企业所有排放口,包括水、气、声和固体废物,必须按照“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和规范化要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绘制企业排污口分布图,同时对污水排放口安装流量计,对治理设施安装运行监控装置。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
(1)合理确定污水、废气排污口位置,并按《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设采样点;
(2)对于污水排污口应设置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并安装测流装置;
(3)按照GB15562.1-195及GB1556.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规定,规范化整治的排污口应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4)按要求填写由国家环保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证》并根据登记证的内容建立排污口管理档案;
(5)规范化整治排污口的有关设备属环境保护设施,应将其纳入本单位设备管理,并选派责任心强,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兼职人员对排污口进行管理。
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1)污水排放口位置应根据实际地形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情况确定,原则应设置一段长度不小于1m长的明渠。排污口须满足采样监测要求。经生态环境部门批准允许用暗管或暗渠排污的,要设置能满足采样条件的采样井或采样渠。压力管道式排污口应安装取样阀门。还必须在一类污染物的排污口和总排污口设置一段与排放污水有明显色差的测流渠(管),以满足测量流量及监控的要求;
(2)排放同类污染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污口(不论其是否属同一生产设备),在不影响生产、技术上可行的条件下,应合并成一个排污口。有组织排放废气的排气筒高度应符合国家和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应加装引风装置进行收集、处理,并设置采样点。排气筒应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有净化设施的,应在其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口及采样监测平台。采样孔、点数目和位置应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和《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设置。采样口位置无法满足规定要求的,必须报生态环境部门认可。
(3)固废堆场应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将生活垃圾、工业固废等分开堆放,做到防火、防扬散、防渗漏,确保不对周围环境形成二次污染。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库及危险废物暂存库应根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志牌应设在与之功能相应的醒目处,标志牌必须保护持清晰、完整。当发现形象损坏、颜色污染或有变化、退色等不符合本标准的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时间至少每半年一次。
(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在厂区的废气排放源、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应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图形符号分为提示图形和警告图形符号两种,分别按GB15562.1-1995、GB15562.2-1995执行。
厂区“三废”排放口、排放源及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处设置明显的环保图形标志及形状颜色见表11.2-1、表11.2-2。
表11.2-1 环保图形标志
序号 | 提示性图形符号 | 警告图形符号 | 排放口及贮存、处置场 |
1 | 污水排放口 | ||
2 | 废气排放口 | ||
3 | 噪声排放源 | ||
4 | 一般固体废物 | ||
危险固废 |
表11.2-2 环保图形标志形状、颜色
项目 | 形状 | 背景颜色 | 图形颜色 |
提示性图形符号 | 正方形边框 | 绿色 | 白色 |
警告图形符号 | 三角形边框 | 黄色 | 黑色 |
为切实控制本工程治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和“达标排放”,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环评对建设项目提出环境监测建议,建设单位应按要求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环境监测,监测内容覆盖厂区废水、废气、噪声排放情况,及厂区周边土壤、地下水质量状况。
公司要严格遵循内部制定的环境监测计划,监控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或运行异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要及时向环保部门报告,并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
企业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制定监测计划。
(1)施工期监测建议
①大气:在施工场地及周围布设1个大气监测点,每季度监测1次,每次连续监测1天,监测因子为TSP。
②噪声:在施工场地四周和敏感点共设置10-12个噪声监测点,每季度监测1天,昼、夜间各监测1次,监测因子为等效A声级dB(A)。
(2)运营期监测方案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造纸工业》(HJ821-2017)等相关要求,造纸工业企业应在生产运行阶段对其排放的水、气污染物,噪声以及对其周边环境质量影响开展监测。
本项目运营期间自行监测工作详见表11.2-1。
表11.2-1 运营期自行环境监测工作计划
类别 | 监测位置 | 监测污染物 | 监测频率 | 监测机构 | |
排污监测 | 废水 | 污水站排放口 | 流量、pH、CODCr、NH3-N、TP | 在线监测 | 委外或公司技术中心 |
SS、TN、色度 | 1次/日 | ||||
BOD5 | 1次/周 | ||||
废气 | 排气筒 | 颗粒物 | 1次/季 | ||
厂界 | 臭气浓度、硫化氢、氨、颗粒物 | 1次/年 | |||
噪声 | 厂界 | Leq〔dB(A)〕 | 1次/季 每次1昼夜 | ||
环境监测 | 地下水 | 污水处理站附近1个点,上游下游各布置1个点 | pH、钾、钠、钙、镁、CO32-、HCO3-、Cl-、SO42-、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化物、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群、细菌总数、地下水水位 | 1次/3年 | |
土壤 | 污水处理站附近1个点 | pH、砷、镉、六价铬、铜、铅、镍、汞、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石油烃(C10-C40) | 1次/5年 |
①建设单位应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方案,以自证自行监测数据的质量;
②建设单位应定期对自行监测工作开展的时效性、自行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管理部门检查结论和公众对自行监测数据的反馈等情况进行评估,识别自行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③建设单位应做好信息记录,包括手工监测的记录、自动监测运维记录、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固体废物产生与处理状况等;
④建设单位应编写自行监测年度报告,年度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a)监测方案的调整变化情况及变更原因;
b)企业及各主要生产设施(至少涵盖废气主要污染源相关生产设施)全年运行天数,各监测点、各监测指标全年监测次数、超标情况、浓度分布情况;
c)按要求开展的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状况监测结果;
d)自行监测开展的其他 情况说明;
e)排污单位实现达标排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⑤监测结果出现超标的,排污单位应加密监测,并检查超标原因。短期内无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应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事故分析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减轻或防止污染的措施,以及今后的预防及改进措施等;
⑥建设单位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应积极配合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当生产发生事故或者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时,可能产生比正常生产情况下大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环境污染,厂环境监测站必须马上对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污染源及时分析、立即监测。可能产生的事故排放以及相应监测情况详见表11.2-2。
表11.2-2 事故应急监测
事故 | 监测项目 | 监测污染物 |
生产不正常,污水量和污染 物浓度增加 | 污水站入水 污水站出水 | CODCr、NH3-N |
污水站运行不正常 | 污水站入水 污水站出水 污水站各环节入水 | CODCr、NH3-N |
生产初期试运行 | 污水站入水 污水站出水 污水站各环节入水 | CODCr、SS、pH |
污水站试运行 | 污水站入水 污水站出水 污水站各环节入水 | CODCr、、NH3-N、SS、pH |
生产设备发生故障 噪声值明显变大 | 故障设备、邻近厂界 | 噪声值 |
其他事故 | 根据具体情况由建设单位确定 | 根据具体情况由监测站确定 |
建设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制度,设置专职人员开展台账记录、整理、维护等管理工作。环境管理台账真实记录生产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自行监测和其他环境管理信息,具体如下:
?生产运行情况包括生产装置或设施、公用单元和全厂运行情况,重点记录与污染物治理、排放相关的主要运行参数。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信息应按照设施类别分别记录设施的实际运行相关参数和维护记录。
?自行监测信息中,人工监测记录信息包括:手工监测日期、采样及测定方法、监测结果等;自动监测运维记录包括:自动监测及辅助设备运行状况、系统校准、校验记录、定期比对监测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是否故障、故障维修记录、巡检日期等。
其他环境管理要求信息包括:设备故障记录、生产设施开停工、检维修记录等。
废气净化设施、固体废物管理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台账和规程。具体如下:
(1)水幕除尘运行记录台账
具体见表11.2-3。
表11.2-3 水幕除尘运行记录台账
喷淋塔 | 记录内容 | |||||
开始时间 | 设备功率(KW) | 运行风量(m3/h) | 废水更换时间 | 运行持续时间 | 记录人 | 备注 |
(2)危险废物暂存点运行记录台账
具体见表11.2-4。
表11.2-4 危险废物暂存点运行记录台账
危废库暂存点名称 | 记录内容 | ||||||||
暂存点编号 | 暂存点位置 | 面积(m2) | 危废名称 | 危废入库量 | 入库时间 | 清运量 | 出库时间 | 记录人 | 备注 |
(3)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贮存的操作规程
本项目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要求,设定本项目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贮存的操作规程,具体如下表11.2-5。
表11.2-5 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贮存的操作规程
序号 | 项目 | 操作规程 |
1 | 危险废物收集 | 危险废物的收集应根据危险废物产生的工艺特征、排放周期、危险废物特性、废物管理计划等因素制定收集计划。收集计划应包括收集任务概述、收集目标及原则、危险废物特性评估、危险废物收集量估算、收集作业范围和方法、收集设备与包装容器、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工程防护与事故应急、进度安排与组织管理等。 |
2 | 危险废物的收集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内容至少应包括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和方法、专用设备和工具、转移和交接、安全保障和应急防护等。 | |
3 | 危险废物收集和转运作业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镜、防护服、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 |
4 | 在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转运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防爆、防火、防中毒、防感染、防泄漏、防飞扬、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 |
5 | 危险废物收集时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确定包装形式:如包装材质要与危险废物相容,可根据废物特性选择钢、铝、塑料等材质。性质类似的废物可收集到同一容器中,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应混合包装。危险废物包装应能有效隔断危险废物迁移扩散途径,并达到防渗、防漏要求。包装好的危险废物应设置相应的标签,标签信息应填写完整翔实。 | |
6 | 危险废物转运 | 危险废物内部转运应综合考虑厂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转运路线,尽量避开办公区和生活区。 |
7 | 危险废物内部转运作业应采用专用的工具,危险废物内部转运应填写危险废物厂内转运记录表。 | |
8 | 危险废物内部转运结束后,应对转运路线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无危险废物遗失在转运路线上。 | |
9 | 危险废物贮存 |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和消防设施。 |
10 | 贮存危险废物时应按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区贮存,每个贮存区域之间宜设置挡墙间隔,并应设置防雨、防火、防雷、防扬尘装置。 | |
11 | 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废物应配置有机气体报警、火灾报警装置和导出静电的接地装置。 | |
12 | 危险废物贮存单位应建立危险废物贮存的台帐制度。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162 号)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保障公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公开、透明,强化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约束,推进环评“阳光审批”,实现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全过程、全覆盖公开,推进形成多方参与、全社会齐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建设单位作为建设项目选址、建设、运营全过程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需要依法推进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全过程公开。建设单位应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马鞍山市的规定通过网络发布建设项目的事中事后环境信息。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162号)的有关规定,除按照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设单位应主动向社会公开建设项目开工前信息、施工过程中信息、投产/投运信息、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和验收监测结果等。
具体如表11.2-6所示。
表11.2-6 公开信息一览表
名称 | 公开信息 |
基础信息 | 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建设地址、生产工艺、产品方案。 |
排污信息 | 污染物种类、治理措施、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量、执行标准、总量控制、环境许可信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见表11.3-1。
表11.3-1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
类别 | 污染源 | 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运行参数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废气mg/m3、废水mg/L) | 执行的环境标准 | 监测计划 | 排放量(t/a) | 总量指标(t/a) |
废气 | DA001-DA012 (有组织) | 12套水幕除尘装置 | 颗粒物 | 均为1.5 | 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限值要求 | 每季度采样监测1次 | 1.4256 | 1.4256 |
造纸1#车间(无组织) | 加强通风 | 颗粒物 | 0.0134kg/h | 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限值要求 | 每年采样监测1次 | 0.6336 | / | |
造纸1#车间(无组织) | 加强通风 | 颗粒物 | 0.0268kg/h | |||||
造纸1#车间(无组织) | 加强通风 | 颗粒物 | 0.0402kg/h | |||||
污水处理站(无组织) | 绿化、喷洒除臭剂 | H2S | 0.0006kg/h | 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每年采样监测1次 | 0.00476 | / | |
NH3 | 0.000046kg/h | 0.0003652 | / | |||||
臭气 | / | / | / | |||||
废水 | 污水接管口 | 污水处理站采用絮凝沉淀处理工艺 | COD | 266 | 达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接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 在线监测 | 793.547 | 793.547 |
NH3-N | 6 | 17.9 | 17.9 | |||||
SS | 80 | 1次/日 | 264.098 | / | ||||
BOD5 | 88 | 1次/日 | 290.488 | / | ||||
噪声 | 设备、机械噪声 | 建筑隔声、加装消音器、隔音罩、减振垫 | / | / | 厂界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的 3类标准 | 厂界布设6个点,每季度监测一天,每天昼夜各测一次 | / | / |
固废 | 危险废物 | 建设危废库 | 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化学品包装 | 0.7t/a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 年修改单和《危险废 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 / | / | / |
一般固废 | 建设一般固废库 | 废滤膜、污泥(废浆板)、废铁丝、废浆板包装、纸边、职工生活垃圾 | 7561.745t/a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 | / | / | / | |
环境风险 | / | 建设应急事故池1座2253.27m3 | / | / | / | / | / | / |
根据2017年国务院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保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等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在设计、施工、运行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三同时”制度,并在建设项目竣工后开展自主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本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其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本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建设单位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根据国环规环评[2017]4号的规定和要求,自主组织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结论和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排污单位应当在项目产生实际污染物排放之前,按照国家排污许可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申请排污许可证,不得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根据环保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部令第11号),第十七条第37条,222机制纸及纸板制造2221、手工纸制造2222,属于重点管理,需申请排污许可证。
本项目拟计划在试运行之前取得排污许可证。建设项目验收报告中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应当纳入该项目验收完成当年排污许可证执行年报。
除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水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外,其他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需要对该类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或者整改的,验收期限可以适当延期,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
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外,建设单位应当通过网站公开,向社会公开建设项目开工日期、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报告,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日期、调试起止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报告、非重大调整报告(若有),以及在验收报告编制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公开验收报告,公示期限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验收报告公示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建设单位应当登录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填报建设项目基本信息、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情况等相关信息。建设单位公开上述信息的同时,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并接受监督检查。
本项目验收内容应包括工程与环境内容的校核、项目投产后各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情况。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主要内容建议见表11.4-1。
表11.4-1 项目竣工验收一览表
类别 | 产污单位 | 产污工序 | 污染物名称 | 方案措施 | 措施效果 | 验收内容 | 时间 | |
废气 | 造纸车间 (有组织) | 造纸工序 | 颗粒物 | 12套水幕除尘装置 | 分别经12根15m排气筒排放 | 满足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限值要求 | 采样平台、废气排放量、水幕除尘装置、排气筒高度等;排气筒各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厂界各污染物浓度 | 工程同步 |
造纸车间 (无组织) | 造纸工序 | 颗粒物 | 加强通风 | 无组织排放 | ||||
污水处理站 (无组织) | 废水治理 | H2S、NH3、臭气浓度 | 绿化,喷洒除臭剂 | 无组织排放 | 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限值要求 | |||
废水 | 制浆造纸 | 制浆造纸 | 造纸废水 | 污水处理站 | 满足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管线等,废水排放量、CODCr、BOD5、NH3-N、SS、pH等污染物浓度 | 工程同步 | |
水幕除尘 | 粉尘处理 | 除尘废水 | ||||||
江水净化 | 江水净化 | 净化浓水 | ||||||
员工生活 | 员工生活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 | 进入污水处理站 | ||||
噪声 | 各类噪声设备 | 建筑隔声、减振垫、隔声板、低噪声设备 | 四周厂界处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排放标准 | 厂界噪声 | 工程同步 | |||
固废 | 危险废物 | 建设危废库,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需符合《危险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 | 危废处置合同、处置联单 | 工程同步 | |||
一般固废库 | 建设一般固废库、外售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 | 一般固废库 | 工程同步 | ||||
生活垃圾 | / | / | / | 工程同步 | ||||
事故防范 | 防范措施 | 火灾报警器、灭火器、仓库围堰、混凝土防渗层、定期巡检,检查设备是否破损、厂区雨水总排口安装截止阀 | 控制事故发生及影响 |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需要纳入本项目工作内容 | 工程同步 | |||
管理措施 | 应急预案 | 能满足事故发生后的有效应急处置要求 | 管理文件、监测报告档案 | 工程同步 | ||||
环保管理 | 管理文件 | 针对项目制定管理措施、监测计划 | 具有可操作性 | 管理文件、监测报告档案 | 工程同步 | |||
管理措施 | 废气、废水采样口、危险废物贮存处按照规范设有环保图形标志 | 能够有效和清晰识别,满足规范要求 | 废气、废水采样口、危险废物贮存处的环保图形标志 | 工程同步 |
项目名称: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慈雄
行业类别:C22造纸和纸制品业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址:安徽省当涂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
拟投产日期:一期项目拟投产日期2023年3月;二期项目拟投产日期2025年试生产,2026年投产。
项目投资:总投资20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650万元,占总投资的0.32%。
建设内容:项目投资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现有闲置工业用地382亩新建生产厂房、办公楼、取水排水工程及项目配套其它设施。项目拟投资建设12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12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全自动抽纸、卷卫、高压花方包及无芯设备)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原纸能力;通过一体化及后加工设备进行折叠、分切、包装可形成年产4500万箱成品加工能力。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4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12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期建设8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8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24万吨的生产能力。
12.2 结论根据《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是:重点发展“2+1”主导产业体系,“2”为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产业;“1”为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本项目产品为高端生活原纸生产制造项目,属于新材料产业,符合当涂经济开发区的“新型材料-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组团”产业规划。因此本项目符合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也符合区域环保规划要求,本项目选址可行。
本项目产品生产中,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能力较高,在满足工艺条件的情况下,严格控制生产中化学品的用量,采用多清洁生产方案,节约新鲜用水量,并将通过在内部管理、原辅材料选用和管理、废物回收利用等几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清洁生产措施,有效地控制污染,公司拟采取的清洁生产方案和措施,可大大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本项目较好地落实了清洁生产原则。
根据《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状况公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为非达标区域;通过现状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评价区域内SO2、NO2、PM10等因子在所有监测点位的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H2S等因子在所有监测点位的监测浓度均能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标准,臭气浓度监测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监测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根据《2019年马鞍山市环境状况公报》,长江马鞍山段四个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质状况为优;扁担河下游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扁担河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长江各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本项目当地声环境质量良好,4厂界个测点均能分别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4个敏感点测点均能分别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项目附近地下水所测项目各因子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
项目周边土壤现状环境质量较好,各监测项目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表1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项目所在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1)废水
雨污分流;
本项目产生产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氨氮、总氮、总磷,日产生量是9955.6m3,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标后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尾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19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扁担河,最终汇入长江。
(2)废气
本项目工艺废气主要为车间粉尘,集气罩收集后经水幕除尘处理达上海《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二级标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入大气;建设项目废气主要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臭气,预测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地面浓度贡献值未超标,占标率较低,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较少,根据依据各设备噪声特性,主要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具体如下:分切机和自动化生产线位于室内安装减振基础,车间门窗隔声,综合降噪量可达25dB(A),风机位于室外,安装隔声罩,综合降噪量可达25dB(A)。
根据噪声预测分析,本项目各噪声源在采取相应的噪声污染治理措施后,经过几何发散衰减,叠加厂界现状背景值后,厂界四周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不会对周边声环境造成影响。
(4)固废
本项目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各类固废分类收集、分别贮存,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危废资质的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废由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本项目固体废物可以做到100%无害化处置,处置方案可行。
12.3 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评价选用的大气污染因子为:颗粒物、H2S、NH3,预测结果如下:
(1)根据AERSCREEN估算模式计算结果,本项目正常工况下排气筒排放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距离DA006排气筒约104m处;颗粒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为0.8396%,因此,有组织排放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环境影响有限,不改变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级别。
(2)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位置出现在距离车间154m,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均达到其相应环境质量标准,最大占标率0.667%,因此,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环境影响有限,不改变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级别。
(3)正常工况下,结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以1#、2#、3#造纸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设置情况为:以生产车间为执行边界的50m范围、以污水处理站为执行边界的100m范围。
(4)非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排气筒中排放的颗粒物均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排放限值。建设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环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每隔固定时间检查、汇报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注意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综上,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及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排放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本项目正常情况下不改变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对区域的环境空气影响小,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可以接受。
(二)废水排放影响分析
本项目新增排水主要为制浆造纸工艺中产生的废水、上水系统产生的浓水、水幕除尘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排放量9955.6t/d(328.5348万t/a),生活污水排放量2.01828万t/a。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管到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与生产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排放的废水污染物浓度在总排口处均可达到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且本项目所在区域市政污水管道设施建成,能够接纳本项目排放的污水,在此基础上,本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三)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为造纸机、切纸机、碎浆机、泵、成型机、烤箱和风机。
本项目噪声源较少,根据依据各设备噪声特性,主要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具体如下:主要产噪设备放入加工车间内,钢混结构厂房、门窗密闭,综合隔声量可达25dB(A)以上。1#、2#、3#造纸车间粉尘处理配套风机均采用隔声罩措施,隔声量可达15dB(A)以上。
根据噪声预测分析,本项目各噪声源在采取相应的噪声污染治理措施后,经过几何发散衰减,叠加厂界现状背景值后,厂界四周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不会对周边声环境造成影响。
(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危险废物在产生、收集、存放、运输、处置等各个环节均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实行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面管理制度。本项目危险废物将全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废拟委托再生资源公司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以上方法处理处置后,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五)土壤和地下水
本项目在对各防渗区采取有效防渗措施的情况下,污染物泄漏对地下水污染的事故概率很低,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影响。
项目所在地潜水层地下水较小的水力梯度和较低的渗透系数,加上项目所在地潜水层地下水不作饮用水或者工农业等其他用水使用,因此,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六)环境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主要为矿物油和危险废物。潜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矿物油等易燃液体遇明火引发的火灾、爆炸及引起的次生环境空气污染,助剂等液态原料泄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经判定,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各环境要素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均低于三级。
项目事故发生概率小,项目危化品均存放于危险品库内,地面用环氧树脂做防渗处理,危险品物料使用及贮存间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车间地面硬化,危废间设置环氧地坪,均可以做到防渗。
事故池与车间污水管线相连并设有切换阀,切换阀平时通向厂区废水处理站。突发事故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口阀门,并将切换阀通向事故池,通过污水管线自流式收集生产车间泄漏物和消防水,厂区其它区域产生的事故水通过潜水泵引入事故池中。暂存的事故废水经过泵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企业在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可防控的。
12.4 总量控制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总量申报指标如下:
水污染物:本项目废水排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接管考核指标总量建议值为:废水量330.5534万t/a、COD 793.547t/a、NH3-N 17.9t/a;
排入环境量指标总量建议值为:废水量330.5534万t/a、COD 793.547t/a、NH3-N 17.9t/a。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粉尘1.4256t/a;无组织粉尘0.6336t/a;无组织H2S 0.000618t/a;无组织NH30.08182t/a;
排入环境量指标总量建议值为有组织粉尘1.4256t/a。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均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处置。
12.5 环境经济损益本项目总投资约202000万元人民币,包括设备安装费及环保投资等,其中环保设施固定投资约650万元人民币,占项目总投资的0.32%。
本项目投产后,预计年盈余约103451万元,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及固废处置费用约72万元/年,占总产值的0.07%。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得到有效防治,可确保达标排放,对项目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2.6 公众参与结论12.7 要求与建议(1)加强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保障污水处理站稳定高效地达标运行。当污水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行、处理效率下降时,应尽快查明原因,恢复正常处理能力。在排查原因及维修期间,禁止废水直接排放,应暂存到事故池中。
(2)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最大程度的防范事故发生。
(3)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提高清洁生产意识,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生产目的,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2.8 评价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产业政策,符合区域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要求;建设单位采取的环保措施合理可行,污染物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项目正常运营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不会改变区域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以及声环境质量等级;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可使风险事故影响处于可控范围。
同时建设方承诺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项目在落实本环评报告所提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本项目建设可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基础信息表 | |||||||||||||||
填表单位(盖章): | 填表人(签字): | 项目经办人(签字): | |||||||||||||
建 设 项 目 | 项目名称 | 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 建设内容 |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4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12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期建设8套先进的生活用纸造纸生产线、8条先进的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及多台套后加工设备,可形成年产生活用纸24万吨的生产能力。 | |||||||||||
项目代码 | 2103-340521-04-01-173349 | ||||||||||||||
环评信用平台编号 | |||||||||||||||
建设地点 | 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东冠大道8号 | 建设规模 | 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 | ||||||||||||
项目建设周期(月) | 75.0 | 计划开工时间 | 2021年7月 | ||||||||||||
建设性质 | 新建 | 预计投产时间 | 2027年10月 | ||||||||||||
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 | 十九、造纸和纸制品业 22-造纸 222(含废纸造纸) | 国民经济行业类型及代码 | [C2221]机制纸及纸板制造 | ||||||||||||
现有工程排污许可证或排污登记表编号(改、扩建项目) | 现有工程排污许可管理类别(改、扩建项目) | 项目申请类别 | 新申报项目 | ||||||||||||
规划环评开展情况 | 已通过审查 | 规划环评文件名 | |||||||||||||
规划环评审查机关 | 生态环境部 | 规划环评审查意见文号 | |||||||||||||
建设地点中心坐标 (非线性工程) | 经度 | 118°25′24″ | 纬度 | 31°31′36″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254666.67 | 环评文件类别 | 报告书 | |||||||
建设地点坐标(线性工程) | 起点经度 | 起点纬度 | 终点经度 | 终点纬度 | 工程长度(千米) | ||||||||||
总投资(万元) | 202000.00 | 环保投资(万元) | 650.00 | 所占比例(%) | 0.32 | ||||||||||
建 设 单 位 | 单位名称 | 安徽东冠健康纸业有限公司 | 法定代表人 | 李慈雄 | 评价 单位 | 单位名称 | 安徽思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40111MA2UH2HY28 | ||||||
主要负责人 | 陈朝峰 | 编制主持人 | 姓名 | 李世才 | 联系电话 | 15156940716 | |||||||||
信用编号 | BH003118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 | 91340521MA2WRJ9F99 | 联系电话 | 18721967298 | 职业资格证书 管理号 | 2017035340352016343043000121 | ||||||||||
通讯地址 |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经济开发区金柱路6号 | 通讯地址 | 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大道397号加侨国际广场写字楼B座1809 | ||||||||||||
污 染 物 排 放 量 | 污染物 | 现有工程 (已建+在建) | 本工程 (拟建或调整变更) | 总体工程 (已建+在建+拟建或调整变更) | 区域削减量来源 (国家、省级审批项目) | ||||||||||
①实际排放量 (吨/年) | ②许可排放量 (吨/年) | ③预测排放量 (吨/年) | ④“以新带老”削减量(吨/年) | ⑤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吨/年) | ⑥预测排放总量 (吨/年) | ⑦排放增减量 (吨/年) | |||||||||
废水 | 废水量(万吨/年) | 330.553 | 330.553 | 330.5534 | |||||||||||
COD | 793.547 | 793.547 | 793.547 | ||||||||||||
氨氮 | 17.900 | 17.900 | 17.9 | ||||||||||||
总磷 | |||||||||||||||
总氮 | |||||||||||||||
铅 | |||||||||||||||
汞 | |||||||||||||||
镉 | |||||||||||||||
铬 | |||||||||||||||
类金属砷 | |||||||||||||||
其他特征污染物 | |||||||||||||||
废气 | 废气量(万标立方米/年) | 95040.000 | 95040.000 | 95040 | |||||||||||
二氧化硫 | |||||||||||||||
氮氧化物 | |||||||||||||||
颗粒物 | 1.4256 | 1.426 | 1.4256 | ||||||||||||
挥发性有机物 | |||||||||||||||
铅 | |||||||||||||||
汞 | |||||||||||||||
镉 | |||||||||||||||
铬 | |||||||||||||||
类金属砷 | |||||||||||||||
其他特征污染物 | |||||||||||||||
项目涉及法律法规规定的保护区情况 | 影响及主要措施 生态保护目标 | 名称 | 级别 | 主要保护对象 (目标) | 工程影响情况 | 是否占用 | 占用面积 (公顷) | 生态防护措施 | |||||||
生态保护红线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自然保护区 | 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表) | / | 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 | / | 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风景名胜区 | / | 核心景区、一般景区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其他 | 避让减缓补偿重建(多选) | ||||||||||||||
主要原料及燃料信息 | 主要原料 | 主要燃料 | |||||||||||||
序号 | 名称 | 年使用量 | 计量单位 | 有毒有害物质及含量(%) | 序号 | 名称 | 灰分(%) | 硫分(%) | 年最大使用量 | 计量单位 | |||||
1 | 漂白阔叶木浆(LBKP) | 27 | 万吨/年 | ||||||||||||
2 | 漂白针叶木浆(NBKP) | 11.52 | 万吨/年 | ||||||||||||
3 | 粘缸剂 | 216 | 吨/年 | ||||||||||||
4 | 剥离剂 | 252 | 吨/年 | ||||||||||||
5 | 湿强剂 | 720 | 吨/年 | ||||||||||||
6 | 杀菌剂 | 18 | 吨/年 | ||||||||||||
7 | 消泡剂 | 18 | 吨/年 | ||||||||||||
8 | 包装材料 | 7200 | 吨/年 | ||||||||||||
9 | 矿物油 | 6 | 吨/年 | ||||||||||||
10 | 粘合剂 | 18 | 吨/年 | ||||||||||||
11 | |||||||||||||||
大气污染治理与排放信息 | 有组织排放(主要排放口) | 序号(编号) | 排放口名称 | 排气筒高度(米) |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生产设施 | 污染物排放 | ||||||||
序号(编号) | 名称 |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效率 | 序号(编号) | 名称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 (毫克/立方米) | 排放速率 (千克/小时) | 排放量 (吨/年) | 排放标准名称 | ||||||
1 | 造纸废气排放口1 | 15 | DA001 | 水幕除尘 | 75% | MF001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参照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
2 | 造纸废气排放口2 | 15 | DA002 | 水幕除尘 | 75% | MF002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3 | 造纸废气排放口3 | 15 | DA003 | 水幕除尘 | 75% | MF003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4 | 造纸废气排放口4 | 15 | DA004 | 水幕除尘 | 75% | MF004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5 | 造纸废气排放口5 | 15 | DA005 | 水幕除尘 | 75% | MF005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6 | 造纸废气排放口6 | 15 | DA006 | 水幕除尘 | 75% | MF006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7 | 造纸废气排放口7 | 15 | DA007 | 水幕除尘 | 75% | MF007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8 | 造纸废气排放口8 | 15 | DA008 | 水幕除尘 | 75% | MF008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9 | 造纸废气排放口9 | 15 | DA009 | 水幕除尘 | 75% | MF009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10 | 造纸废气排放口10 | 15 | DA010 | 水幕除尘 | 75% | MF010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11 | 造纸废气排放口11 | 15 | DA011 | 水幕除尘 | 75% | MF011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12 | 造纸废气排放口12 | 15 | DA012 | 水幕除尘 | 75% | MF012 | 新月型纸机 | 颗粒物 | 1.5 | 0.015 | 0.1188 | ||||
无组织排放 | 序号(编号) | 无组织排放源名称 | 污染物排放 |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 | 排放标准名称 | |||||||||||||
1 | 1#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 | 上海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
2 | 2#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 | ||||||||||||
3 | 3#造纸车间 | 颗粒物 | / | ||||||||||||
4 | 污水处理站 | 氨气 | / | ||||||||||||
硫化氢 | / | ||||||||||||||
水污染治理与排放信息(主要排放口) |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 | 序号(编号) | 排放口名称 | 废水类别 |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排放去向 | 污染物排放 | ||||||||
序号(编号) | 名称 |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水量(吨/小时)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 (毫克/升) | 排放量 (吨/年) | 排放标准名称 | |||||||||
总排放口(间接排放) | 序号(编号) | 排放口名称 |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水量(吨/小时) | 受纳污水处理厂 | 受纳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名称 | 污染物排放 | ||||||||
名称 | 编号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 (毫克/升) | 排放量 (吨/年) | 排放标准名称 | ||||||||||
1 | 废水总排口 | 过滤--预沉- 超效浮选--压滤 | 3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 | 414.800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 COD | 266 | 793.547 | 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
SS | 80 | 246.076 | |||||||||||||
氨氮 | 6 | 17.9 | |||||||||||||
总磷 | |||||||||||||||
BOD5 | 88 | 290.488 | |||||||||||||
总排放口(直接排放) | 序号(编号) | 排放口名称 |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水量(吨/小时) | 受纳水体 | 污染物排放 | |||||||||
名称 | 功能类别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 (毫克/升) | 排放量 (吨/年) | 排放标准名称 | ||||||||||
固体废物信息 | 废物类型 | 序号 | 名称 | 产生环节及装置 | 危险废物特性 | 危险废物代码 | 产生量(吨/年) | 贮存设施名称 | 贮存能力 | 自行利用工艺 | 自行处置工艺 | 是否外运 |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 1 | 收集粉尘 | 设备运行 | T、I | HW08 | 0.2 | 危废库 | 50t | / | / | 是 | ||||
危险废物 | 1 | 滤渣 | 机油包装 | T、I | HW49 | 0.2 | 60t | / | / | 是 | |||||
2 | 废催化剂 | 化学品包装 | T、I | HW49 | 0.3 | / | / | 是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