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稿)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稿)



发布单位: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颁布日期:二O二一八月

总目录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三、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企业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单位名称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机构代码

91360729573600927R

法定代表人

钟胜贤

联系电话

19979816792

联系人

谢晓华

联系电话

19914749059

传真

电子邮箱

地址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松岩工业园

北纬:24.76.98. 东经114.50.10

预案名称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风险级别

一般环境风险 (L)

本单位于 年 月 日签署发布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条件具备,备案文件齐全,现报送备案。

本单位承诺,本单位在办理备案中所提供的相关文件及其信息均经本单位确认真实,无虚假,且未隐瞒事实。

预案制定单位(公章):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预案签署人

报送时间

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

备案文件目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2.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

环境应急预案(签署发布文件、环境应急预案文本);

编制说明(编制过程概述、重点内容说明、征求意见及采纳情

况说明、评审情况说明);

3.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4.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5.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备案意见

该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文件已于 年 月 日收讫,文件齐全,予以备案。

备案受理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备案编号

报送单位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受理部门负责人

经办人

注:备案编号由企业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年份、流水号、企业环境风险级别(一般 L、较大 M、重大 H)及跨区域(T)表征字母组成。例如,河北省永年县**重大环境风险非跨区域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2015 年备案,是永年县环境保护局当年受理的第 26 个备案,则编号为:130429-2015-026-H;如果是跨区域的

企业,则编号为:130429-2015-026-HT。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应对及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公司特组织相关部门

和机构编制《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予发布。

本预案经 2021年 7月 30日专家评估会讨论通过,经批准,于 2021年 8月 12日发布, 2021年 8月12?日实施。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签发人(签字):

???????????????????2021年 8月12?日


编制说明

1、编制过程概述 ???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场址位于全南县城厢镇西北约3公里处(全南县化工产业集中区内),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50763m2,其中本项目一期用地面积为16182.1m2(24.27亩)。

该项目生产使用原材料主要有无水氢氟酸(99.7%)、硼砂、钛精矿、氯化钾、碳酸钾,产品为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原材料中的无水氢氟酸属危险化学品,存在中毒、腐蚀等危险、危害因素。因此,该项目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范畴,其无水氟化氢储罐区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指挥体系;确保有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在事件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防止事件蔓延、扩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021 年3月,我公司组织人员,成立了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编制组人员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首先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类型、事故影响程度、环境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了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了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并调查了我公司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对工程可能涉及的重点影响单位及个人进行了意见征询。

在此基础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组于 2021 年 4月按规范修订完成了《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版)》,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2 重点内容说明

(1)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定,并对事故影响进行分析。

(2)设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3)重点说明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下需要采取的处置措施、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通报的内容与方式、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与方式,以及与政府预案的衔接方式。

3 意见采纳情况

公司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针对公司风险物质特性及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特别是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广泛征求了各车间、相关部门、现场操作人员、周围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同时根据企业演练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并组织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内部审查,编制小组全部采纳相关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完善预案内容。

4 评审说明

“预案”评审,公司按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环节进行。内部评估,公司内部有专门成立的内审委员会,严格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预案”里面要求的环境事件进行评审;外部评估环节,在内部评估基础上,根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以及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等,组织专家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外部评审。公司于 2021 年 4月 12日经公司内部讨论通过,经专家评审并修改完善后上交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预案批准发布后,公司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目 ?录

1.总则……………………………………………………………………………………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1

1.3适用范围……………………………………………………………………………3

1.4 应急预案体系………………………………………………………………………3

1.5工作原则……………………………………………………………………………5

1.6突发环境事件级别…………………………………………………………………6

2.公司基本情况…………………………………………………………………………9

2.1公司概况……………………………………………………………………………9

2.2 生产基本情况………………………………………………………………………15

2.3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17

2.4公司环境保护状况…………………………………………………………………23

3.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25

3.1环境风险源识别………………………………………………………………………25

3.2风险管理………………………………………………………………………………45

3.3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50

3.4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51

3.5火灾事故应急对策……………………………………………………………………52

3.6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52

3.7突发环境事件分级……………………………………………………………………57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9

4.1应急组织机构设置……………………………………………………………………59

4.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60

4.3?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63

4.4应急抢险队伍…………………………………………………………………………64

4.5公司相关部门及职工的应急职责……………………………………………………64

5.预防与预警机制………………………………………………………………………65

5.1环境风险源监控…………………………………………………………………65

5.2预警行动……………………………………………………………………………66

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67

5.4预防…………………………………………………………………………………71

6.信息报告与通报……………………………………………………………………72

6.1内部报告………………………………………………………………………………72

6.2外部报告………………………………………………………………………………74

6.3事故信息通报…………………………………………………………………………75

6.4事故报告内容…………………………………………………………………………77

6.5信息通报………………………………………………………………………………78

7应急响应与措施…………………………………………………………………………78

7.1响应机制………………………………………………………………………………78

7.2响应程序………………………………………………………………………………79

7.3?响应时间………………………………………………………………………………80

7.4先期处置与分级响应…………………………………………………………………81

7.5通用处置措施…………………………………………………………………………81

7.6专项处置措施…………………………………………………………………………82

7.7扩大应急………………………………………………………………………………83

7.8信息发布………………………………………………………………………………83

7.9响应结束………………………………………………………………………………83

7.10工作配合………………………………………………………………………………83

7.11应急监测………………………………………………………………………………86

7.12应急终止………………………………………………………………………………88

8.后期处置…………………………………………………………………………………90

8.1损害评估………………………………………………………………………………90

8.2现场恢复………………………………………………………………………………90

8.3善后赔偿………………………………………………………………………………92

8.4?事件调查………………………………………………………………………………93

8.5保险……………………………………………………………………………………93

8.6工作总结与评价………………………………………………………………………93

9保障措施…………………………………………………………………………………94

9.1经费保障………………………………………………………………………………94

9.2装备保障………………………………………………………………………………95

9.3通讯保障………………………………………………………………………………95

9.4人力资源保障…………………………………………………………………………95

9.5技术保障………………………………………………………………………………96

9.6其他保障………………………………………………………………………………96

10应急培训与演练…………………………………………………………………………97

10.1培训……………………………………………………………………………………97

10.2演练……………………………………………………………………………………98

10.3记录与考核……………………………………………………………………………99

11奖惩………………………………………………………………………………………99

11.1责任追究……………………………………………………………………………100

12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100

12.1预案的评审…………………………………………………………………………100

12.2预案的备案………………………………………………………………………101

12.3预案的发布…………………………………………………………………………101

12.4应急预案更新………………………………………………………………………101

12.5地方沟通与协作……………………………………………………………………102

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02

14 附则……………………………………………………………………………………103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一……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110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二……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14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三……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1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四……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9


一、总 ?则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是针对本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保证迅速、有效、有序的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防环境生态事件的发生,消除环境生态损害和破坏造成的损失,而预先制定的相关方案,是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

1.1 编制目的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环境风险,需要制定企业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保证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防、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方案,是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

???为有效预防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建立健全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 11 月 1 日)

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 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591 号)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

6)《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2015 年第 5 号)

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2021 年 1 月 1 日实施)

1.2.2 标准和技术规范: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1.2.3 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1)《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 号)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环发〔2013〕85 号)

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 号)

4)《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32 号)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34 号)

6)《2018 环境风险分级方法标准》

7)《2018 企业事业单位预案评审工作指南》

8)《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2019 年 3 月 1 日)

9)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 号)

10)《2018 年江西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赣环监字[2018]11号)

11)《赣州市全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稿)(全府办字[2019]10号)

12)《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全南氟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批复(赣市环审字[2013] 114号)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次生、衍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业废气超标排放、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污染等)的应急处置。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为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纵向上与《全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横向上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安全预案相互配合补充,组成公司完整的预案体系。

本预案文件体系,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三部分。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报告是针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易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从总体上阐述了目前公司基本情况、所涉及的环境风险评价、应急组织及指挥、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终止、后期处置、措施保障、附则、附件等,是应对公司突发的各类环境事件的综合性文件,同时含有相关的应急部门、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的物资装备的清单、人员撤离路线图等。

(2)风险评估报告

通过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现有资料的整理收集,结合实际状况,对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通过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环境危害性、环境敏感性、控制机制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行了综合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判定。

(3)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从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周围资源、政府资源等多个方面综合调查了应急资源,保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的开展救援,为应急救援提供多方面的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救援的有效进行。

????????????????

?????

1.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图

1.4.1 预案附件

本预案附件包括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两部分。具体包括:有关应急部门、应急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物资装备清单、地理位置图、项目总布置图、项目周边关系图、项目风险源分布图、物资分布图、应急疏散路线、有关协议和有关记录表等。

1.5 工作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属地为主、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原则。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救人第一、环境优先,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1)救人第一、环境优先。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针对公司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采取厂级救援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救援行动必须迅速、准确、有效。突发环境事故必须在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消防、环保、劳动、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组织和实施救援,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损失。

(3)快速响应、科学应对。遵循科学原理,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5)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1.6 突发环境事件级别

1.6.1 公司内部分级标准

为了更好研判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内部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按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Ⅰ级(不可控级)、Ⅱ级(可控级)共两级。

1、可控级:(Ⅱ级事件)

污染物未出厂界范围,对生产影响较小,依靠公司内技术力量能够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

2、不可控级(Ⅰ级事件)

事件严重危害或威胁着公司及周围人员安全,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事件排放物大量进入公司外围环境,需要市、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

1.6.2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当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无法判定时,可参照环保部第 17 号令《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研判,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办法要求,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如下: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 级)、重大(II 级)、较大(III 级)和一般(IV 级)四级。

1、特别重大(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10 人以上死亡或 100 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1、2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3 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2、重大(I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上 5 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7)1、2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3、较大(II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下死亡或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000 人以上 1 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上 2000 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4、一般(IV 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概况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下称松岩公司)成立于2011年 4 月 21 日,系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项目总投资28305.52万元,主要生产和销售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等氟盐产品。公司生产合金所需的氟盐由无水氟化氢(HF)和钛精矿、硼砂、氯化钾等原料反应制造。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93500㎡(290.25亩)。???????

2.1.1 地理位置

该项目拟建于江西省全南县城厢镇,位于全南县城厢镇北东约3公里处,S326省道(江西全南县-广东南雄市)从拟建场地西南边通过。

全南县位于江西最南端,东经114°10′-114°50′,北纬24°30′-25°10′。东邻龙南县,南毗广东翁源县连平县,西界广东始兴县,北接广东南雄市,东北连信丰县,总面积1521km2。县城处于105国道与106国道、赣粤高速与京珠高速的公路连接线上,距赣州180km,至韶关火车站142km,至龙南火车站45km,至广州260km、至东莞320km、至深圳380km。全南县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是江西省融入“9+2”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2009年10月开工建设的大广国家高速公路途经县内,通车后全南将融入珠三角二小时交通圈。

图2.1.1-1 ???项目位置图

2.1.2 周边环境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位于全南县城厢镇西北约3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4°46′16.72″,东经114°30′08.59″,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50763m2(包括该项目和氟锆、海绵钛等项目),其中该项目占地面积为166793m2(250.19亩)。本评价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24.27亩,场地原始地貌属低山丘陵、岗埠及坡地沟谷地段,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项目位置相对独立,周边以山岭为主,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500m范围内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公共活动场所。东侧分别有10kv、35kv各一条架空线和隔山地为一塺35kv变电站及零星住户,南侧为S326省道从拟建场地边通过和隔道路为山地及零星住户,西侧隔山地为村庄,北侧隔道路为山地及零星住户。四周500m内均无其他重要设施、场所、建(构)筑物,无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

项目周边情况,见表2.1.2-1。

表2.1.2-1 ???项目周边分布一览表

名称

方位

厂界相对距离

装置相对距离

规模

备注

10KV架空线

东南

0m

150m

跨越一角

35KV架空线

东南

10m

160m

若坑村

东南

70m

390m

5户25人

隔山地

S326省道

20m

210m

若坑村

230m

590m

40户180人

隔道路和山地

上塅村

65m

365m

10户40人

隔道路

桃江

3600

3720m

隔山地

上塘坑村

西

850m

1340m

30户,105人

隔山地

镇仔村

西北

550m

860m

50户240人

隔山地

35kV变电站

80m

400m

隔山地

2.1.3 企业所在地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全南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隆起,把县境分成南北两片。工程地质据钻孔揭露,该场地地基37.60m深度范围内存在13个岩土工程单元层,每层的空间几何参数岩土层的分布、结构及工程性状分述,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后所形成残坡积土及较多碎石及大块石组成。局部碎石、块石达50-70%;大小混杂,分布不均。属第四系新近人工填筑土层,在ZK12-ZK38范围内连续分布,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8.5m,平均厚度4.69m,层顶面埋深0m,层顶面标高为291.51~300.97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江西省全南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2、气象

??全南属中亚热带多雨区,雨量充沛,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旱涝现象。根据全南县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8.8℃,历年极端年最高气温39.2℃;年平均降雨量1714.25mm,年最大降雨量2463.3mm(1975年),年最小降雨量1160.1mm(1991年),月最大降雨量502.7 mm(1989年5月),日最大降雨量约202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3、4、5、6四个月为丰水期,降雨量占全年的52.0%;10、11、12月及次年1月四个月为枯水期,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3.8%;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平均每年暴雨次数约4次,多出现在丰水期以及平水期的7、8月份,其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夏南冬北风向多,全南县无明显常年主导风向。

3、水文

全南县桃江为县内主干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2.56m3/s,枯水期流量为5.05 m3/s。距项目厂址最近3.6km。

拟建场地地表水体不发育,只发育有季节性地表溪流,从拟建场地南西侧通过,雨季溪流流量由降雨汇集而成,平水期由溪流上游的地表山塘蓄水量补给,枯水季节基本断流。

场地勘察钻孔揭露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上层滞水、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勘察期间地基混合地下水位稳定埋深0.20~9.30m,稳定地下水位标高285.23~313.53m,平均稳定地下水位标高约292.77m,初见地下水位埋深0.30~9.80 m,地下水位年际变幅约3~5 m。

根据勘察地下水水质、土腐蚀性分析判别:地下水对基础砼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2.1.4 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2.1.4.1总平面布置

此次评价的一期工程占地约为24.27亩(全公司总占地面积约250亩),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装置类型、产品种类、工艺流程、生产性质、生产管理和车间划分等进行统筹考虑,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原辅材料及成品输送及运输便捷,管理方便高效,生产协调流畅,人流、物流安全分开。

根据总平面布置原则,结合场地地形、外部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各装置的特点进行布置,具体按如下布置:根据生产工艺结合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情况,此次评价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位于厂区东部,可分为南北两列,南列由西向东主要为变电所、仓库,北列由西向东主要为机修房、生产车间、锅炉房。厂区面向S326省道设2个出入口,生产区出入口和办公区人员出入口。

建设项目各相应建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及《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2009的相关规定,且建构筑物与厂区围墙及厂外道路的防火间距能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厂区平面布置具体详情,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

2.1.4.2竖向设计

厂址地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总体周边高并向中部过度到东南部低,采用平坡式单坡台阶式布置。

2.1.4.3厂区道路

厂区设两个出入口,分别为生活区主要出入口、厂区主要出入口。厂区主干道作为生产工人人流的主导流向,与主干道相连的次干道节点作为人流分流集散点,通过次干道直接到达各自工作岗位。环形道路并与厂区主、次干道相衔接。

生活区道路宽6m,生产区主干道路宽8m,次干道路宽7m、6m,道路转弯半径设9m,生产车间及仓库周围都设≥6m宽的消防道路,道路转弯半径9m。跨越道路管架的净空高度设计为不小于5.0m。

2.1.4.4主要建构筑物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表2.1.4.4-1.

序号

装置名称

建筑面积(m2

层数F

结构形式

耐火等级

1

氟钛\氟硼车间

6232.5

6/3

钢混框架

2

综合仓库

6846.24

1

钢架

3

锅炉房

356.7

1

砖混

4

变电所

198.4

1

砖混

5

机修房

1194.84

2

钢混

6

污水处理系统?

60.0×44.0

1

混砖

7

消防水箱(水池)

100(500m3)

2.1.4.4-1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2.1.4.5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本项目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详见表2.1.4.5-1.

表2.1.4.5-1 ???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方位

相邻建、构筑物名称

实际距离

规范要求距离

1

生产车间(丁)

锅炉房(丁)

12.5

10

仓库(戊)

25

10

西

预留用地

12

10

挡土墙

12

5

2

仓库(戊)

原柴油罐储存区,已拆除

35

12

围墙

40

5

西

预留用地

12

10

生产车间(丁)

25

10

3

锅炉房(丁)

原为煤场,现已空置

12

10

原柴油罐储存区,已拆除

55

12

西

生产车间(丁)

12.5

10

空地(山坡)

10

-

4

综合楼

(研发中心)

二期厂房(丁)

31

10

大门保安室(民用)

55

10

西

S326省道

25

15

宿舍(民用)

500

10

5

宿舍1(民用)

水箱

25

-

综合楼(民用)

500

10

西

S326省道

30

15

松岩湖

33

-

6

天然气调压柜(甲)属于设备

西

变配电间(丙)

26

12

仓库(戊)

35

12

2.2 生产基本情况

公司现有生产员工120人(含劳务派遣、总公司委派员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 ?12 ?人,技术人员 ?22 ??人,厂区有氟钛车间、工程部、检测中心、办公楼、仓库、门卫等建筑和设施。其中三个主要厂房分别为仓库、工程部、氟钛车间。

目前公司生产原辅材料见表2.2-1。

2.2-1??主要生产原辅材料一览表

车间名称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氟盐车间

钛精矿

t/a

42000

硼砂

t/a

6050

无水氢氟酸

t/a

5200

氯化钾

t/a

43200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施、设备情况见表2.1-2-1,表2.1-2-2。

2.2-2???????氟钛酸钾生产线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1

叉车

3吨

1

20

钛精矿吊车

3吨

1

2

HF稀释罐

40 m3

5

21

氟钛酸池

300m3

12

3

有水氢氟酸抽液泵

8

22

氟钛酸抽液泵

12

4

钛精矿反应罐

30 m3

7

23

氟化氢储罐

25 m3

6

5

钛精矿反应搅拌机

100/3200

7

24

桥式双梁起重机

5吨

1

6

矿粉加料斗

8 m3

7

25

结晶池

45 m3

6

7

氟钛酸高位槽

6 m3

12

26

氟钛母液池

1000 m3

8

8

石灰搅拌罐

30?m3

1

27

石灰搅拌机

100/3200

1

9

吊矿粉电动葫芦

3吨

2

28

转筒式烘干炉

1吨/小时

2

10

合成反应罐

30?m3

8

29

转筒式烘干炉除尘系统

1

11

合成搅拌机

100/3200

8

30

螺杆输送机

100/2000

2

12

氯化钾溶解池

45 m3

6

31

震动筛

1吨/小时

2

13

氯化钾溶解液抽液泵

6

32

螺杆空气压缩机系统

1000 m3

1

14

氯化钾搅拌机

100/3200

6

33

废气净化塔系统

12000 m3

1

15

氯化钾储存池

300m3

1

34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

60 m3

8

16

氟钛酸储存罐

30 m3

6

35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罐

10 m3

8

17

离心机

1吨/小时

4

36

废气净化塔耐腐风机

12000 m3

8

18

离心机半干料吊车

3吨

2

37

废气净化塔储存罐

4 m3

1

氟钛反应罐废气净化系统

12000 m3

2

2.2-3???????氟酸钾生产线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1

叉车

3吨

1

15

桥式双梁起重机

5吨

1

2

HF稀释罐

40 m3

3

16

结晶池

45m3

2

3

氯化钾高位槽

6m3

10

17

氟硼母液池

1000m3

2

4

有水氢氟酸抽液泵

4

18

转筒式烘干炉

1吨/小时

2

5

合成反应罐

30 m3

6

19

转筒式烘干炉除尘系统

1

6

合成搅拌机

100/3200

6

20

螺杆输送机

100/2000

2

7

氯化钾溶解池

45 m3

2

21

震动筛

1吨/小时

2

8

氯化钾溶解液抽液泵

2

22

氟硼反应罐净化系统

12000 m3

1

9

氯化钾搅拌机

100/3200

2

23

废气净化塔系统

12000 m3

1

10

氯化钾储存罐

300 m3

1

24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

60 m3

4

11

离心机

1吨/小时

1

25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罐

10 m3

4

12

离心机半干料吊车

3吨

2

26

废气净化塔耐腐风机

12000 m3

4

13

硼砂吊车

3吨

1

27

硼砂溶液抽液泵

7

14

硼砂溶液抽液泵

7

28

废气净化塔储存罐

4 m3

1

2.3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

2.3.1?氟钛酸钾生产工艺流程

?氟硼酸钾生产工艺流程

2.3.2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

一、废气

1、氢氟酸雾、盐酸雾G1、G2

在生产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的过程中将产生氢氟酸雾(G1)和盐酸雾(G2),类比新星化工冶金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废气监测进行计算。

氟钛酸钾车间产生的氢氟酸雾中的氟化物的浓度约为57.8mg/m3,0.174kg/h,1.25t/a;盐酸雾中的氯化氢的浓度约为119.44mg/m3,0.358kg/h,2.58t/a。项目拟对酸雾采用酸雾吸收塔进行吸收处置,酸雾吸收塔采用的处理工艺为水喷淋+二级碱洗工艺,其处理效率:氟化氢90%,氯化氢92%,则通过酸雾吸收塔处理后,外排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为5.78mg/m3,排放速率为0.0174kg/h,排放量为0.125t/a;氯化氢排放浓度为9.555mg/m3,0.0286kg/h,0.206t/a。

氟硼酸钾车间产生的氢氟酸雾中的氟化物的浓度约为8.8mg/m3,0.026kg/h,0.19t/a;盐酸雾中的氯化氢的浓度约为36.11mg/m3,0.358kg/h,0.108t/a。通过酸雾吸收塔处理后,外排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88mg/m3,排放速率为0.0026kg/h,排放量为0.019t/a;氯化氢排放浓度为2.89mg/m3,0.0286kg/h,0.0864t/a。

项目两个生产车间风机风量均为3000m3/h,烟气由高度 20m,Φ280mm的排气筒排放。

2、转筒式烘干炉废气G3

建设单位拟选用天然气对转筒式烘干炉进行加热,烘干炉烟气拟采用湿式除尘脱硫,其除尘效率可达到95%以上,脱硫效率可达到60%,则处理后的烘干转窑烟气中的SO2排放量4.47t/a;烟尘排放量为0.04t/a。处理后的烟气经过高度20m,出口Φ500mm的烟囱排放。

3、锅炉烟气G4

该项目配套1台6t/h的生物质蒸汽锅炉。废气处理采用两级重力除尘十碱液喷淋处理达标后,经30米高烟窗排放。

二、水污染物

A.生活污水

该项目职工人数为321人,住宿职工人数为50人,住宿用水定额以137L/d·人计,非住宿用水定额以46L/d·人计,则项目的生活用水量为19.316m3/d,污水排放系数按80%计,污水排放量为15.45m3/d,4635m3/a,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BOD5和SS。生活污水拟采用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规定的一级标准后排入厂区周围小溪,最终汇入桃江。

B.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车间废水。

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盐酸废水,这部分水由企业加碳酸钾中和处理后,回用于氯化钾溶解工序。

C.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废水

锅炉烟气处理采用水膜除尘进行处理,根据除尘器的运行参数,水气比一般为0.1~0.6L/m3。根据工程特点,本环评报告按0.6L/m3计,则处理锅炉烟气时用水量为0.13m3/h(烟气量为6985.45Nm3/h),废水产生量按系数0.8 计,则水膜除尘废水为0.10m3/h(2.4m3/d,720m3/a)。根据类比资料分析,水膜除尘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pH为碱性。废水经调节池中和及沉淀池混凝沉淀后循环利用。

D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车间氟硼酸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企业氟盐项目产生的含盐酸的生产废水(盐酸水溶液),将其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乳状液 ??????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CO2↑+H2O

2HCl+Ca(OH)2???????CaCl2+2H2O

??氟硼酸钾生产废水(本公司氟盐项目产生)中主要是HCl的水溶液,首先通过向反应罐中加入CaCO3并不断搅拌中和母液中的盐酸,利用CaCO3调节母液pH至3.0;再将Ca(OH)2加水调配成乳状液,在向反应罐不断通入空气搅拌的同时缓缓加入反应罐,调节体系pH至7.0~8.0,经曝气后压滤,滤渣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滤液主要为CaCl2水溶液(溶液中CaCl2含量6.5-7.5%)直接排放。

2.生产车间氟钛酸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企业氟盐项目产生的含氯化铁、氯化亚铁和盐酸的生产废水(盐酸水溶液),将其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乳状液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CO2↑+H2O

FeCl2+Ca(OH)2???????Fe(OH)2↓+CaCl2

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氟钛酸钾生产废水(本公司氟盐项目产生)中主要是FeCl2、FeCl3和HCl的水溶液,首先通过向反应罐中加入CaCO3并不断搅拌中和母液中的盐酸,利用CaCO3调节母液pH至2.0;再将Ca(OH)2加水调配成乳状液,在向反应罐不断通入空气搅拌的同时缓缓加入反应罐,调节体系pH至7.0~8.0,此时Fe2+ 会以Fe(OH)2的形式沉淀下来,Fe3+ 会以Fe(OH)3的形式沉淀下来,经曝气后压滤,通过板框压滤,滤渣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滤液主要为CaCl2水溶液(溶液中CaCl2含量6.5-7.5%)直接排放。

2.4公司环境保护状况

1、环境管理基本信息

???公司的安全环保部负责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并实施了污染物源头控制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和赣州市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公司均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手续申报,并取得了相应的审查批复。

2、执行的环境标准

工艺废气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

锅炉废气:本项目设有锅炉一台,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II时段标准

生产污水:本项目主要外排废水为生产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达标排放

噪声执行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其它标准: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 GB5085.3-2007)。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9)。

(4)其他有关标准。

3、废水

??本公司生产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外排。

4、废气

???公司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包括:酸雾(氢氟酸雾、盐酸雾)、工业粉尘。采取的治理措施如下:酸雾采用一级水喷淋+二级碱液喷淋,水洗酸水回收利用,碱洗处理后经30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5、噪声

???主要为车间设备噪声,如来自于混料机、离心机、烘干炉、空压机、搅拌机、反应罐以及酸雾净化塔等。

6、固废

1、一般固体废物

(1)不合格品

项目产生的氟钛酸钾不合格品为6000t/a,氟硼酸钾不合格品为1000t/a。不合格品提供给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做生产铝钛硼的原材料。

(2)煤渣

锅炉煤渣按年用煤量计算约产生764t/a,可外售用于砖厂制砖。

(3)原材料包装物

????项目原材料采用编织袋包装,最终编织袋产生量约为2.0t/a,交由原料供应商处理。

(4)生活垃圾

????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算,全厂共321人,工作300天,则年产生垃圾48.15t,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收运处理。

2、危险废弃物

(1)碳酸钾、硼砂等散落的废料

项目生产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过程中将用到碳酸钾和硼砂,年散落的废料的量约为5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本),该类固体废物属于HW35废碱,但企业可通过回收再利用,不外排。

(2)废水在线监测试剂废液和化验室分析废液属于HW49危险废液,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处置。

3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

3.1?环境风险源识别

3.1.1 环境风险定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 R 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 P 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 C 的乘积,用 R 表示,即:R[危害/

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3.1.2 风险类型及后果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火灾、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结果,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项目区内的生产装置和建(构)筑物造成破坏。

???物料泄漏通常不会对项目区内建(构)筑物造成破坏,对人员伤亡的影响较小;但物料的的大量泄漏对项目区外环境的影响较大,造成的生态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污染物的清理较困难。

3.1.3 环境风险识别

项目在生产运营中存在以下五种环境风险:

(1)工艺废气的事故排放的风险;

(2)原辅材料中化学品在运输、贮存、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等事故风险,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氢氟酸储罐发生泄漏而造成的风险;

(3)生产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火灾、反应罐爆炸等事故风险;

(4)项目锅炉爆炸等事故风险;

(5)环保设施安全事故风险。

3.1.4风险源识别

本项目产品有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涉及的原料有无水氟化氢、0#柴油。其中,以下部分物料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氟化氢

3.1.4-1氟化氢理化性质

标识信息

分子式

HF

分子量

20.01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CAS号

7664-39-3

UN编号

1052

危险货物编号

81015

理化性质

外观性状

无色液体或气体

包装标志

腐蚀品,有毒品

溶解性

易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

溶点

-83.7℃

临界温度

188℃

相对密度

(水=1)1.15

燃烧热

不燃

临界压力

6.48Kpa

蒸气密度

(空气=1)1.27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

燃烧性

不燃

最小点火能

无意义

饱和蒸气压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建规火险分级

燃烧产物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极限

无意义

危险特性

氟化氢为反应性极强的物质,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反应.腐蚀性极强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

稳定性

稳定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护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包装与储运

包装类别

Ⅰ类包装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起运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附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毒性与健康危害

毒理资料

LC50:1026ppm(一小时大鼠吸入)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接触限值

MAC:1mg/m3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呼吸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甚至发生发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空,氢氟酸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眼睛接触

提超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0min,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饮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操作处置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品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酸雾。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储罐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操作,加强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必须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护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耐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坦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也可以将残余或泄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能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坦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所置。

(2)0#柴油

3.1.4-2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 易燃液体

燃爆危险:

易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理化特性

外观及性状: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柴油机的燃料等。

闪点(℃):

56℃

相对密度(水=1):

0.87~0.9

沸点(℃):

200~350℃

爆炸上限%(V/V):

4.5

自然点(℃):

257

爆炸下限%(V/V):

1.5

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

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慢性中毒: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痛。

刺激性:

具有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

目前无标准

3.1.5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所界定的有毒危险性物质、易燃危险性物质和爆炸危险性物质可知,其中氟化氢属一级重大危险物质,0#柴油属于易燃液体。单元中存储的危险物质情况见表7.1-8。

3.1.5-1?储罐区危险物质情况

物料名称

氟化氢

柴油

单元最大储存量q(t)

533

10

贮存区临界量Q(t)

1

5000

根据重大危险源定义计算:

①?氟化氢储罐单元:q1/Q1+ q2/Q2=533>1;构成重大危险源。

②?柴油储罐单元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氟化氢储罐贮存单元内危险物品存放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3.1.6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规定,本项目涉及到的有毒物质中,氟化氢虽然构成重大危险源,但属于一般毒性危险物质,且项目位于非环境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二级评价的相关要求展开本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其分级划分标准见表7.1-9。

3.1.6-1???风险评价级别划分标准

剧毒

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

危险性物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

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3.1.7化学品储运、使用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3.1.7.1 重点控制的危害物

????据国内化工系统建国以来至1992年全部的243起泄漏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有毒化学品生产贮运技术和装备水平条件下,无论从泄漏事故频度还是从事故伤亡人数上看优先考虑和控制的毒物都是(按顺序排列):氯、氨、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苯、氟化氢和一甲胺。另外,在欧共体和国际劳工局列出的重点危险物质名单中,氨和氟化氢也属特殊毒性物质。

氟化氢的危险特征:

氟化氢有毒,且腐蚀性极强。充装氟化氢的容器(储罐或钢瓶)属于压力容器,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氟化氢泄漏后一般不会燃烧,但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致使人员中毒、死亡。毒物泄漏因其扩散性、渗透性和毒害性,波及范围更大,突发性泄漏事故往往造成灾难性后果。

?????工作场所存在的氟化氢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经呼吸道、食道、经皮吸收侵人人体。吸人较高浓度的氟化氢会引起急性中毒,刺激眼和呼吸道豁膜,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氟化氢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侵人人体的氟有50%在人体骨骼、牙齿中沉积,长期接触会引起骨骼、牙齿损害。

???氟化氢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氟化氢的嗅觉闽0.03mg/m3。环境中高浓度的氟化氢可使人产生知觉麻痹。空气中氟化氢浓度为400-430mg/m3,接触人员会急性中毒致死;浓度达100mg/m3,人仅能耐受1分多钟,浓度50mg/m3时,人可感到皮肤刺痛、粘膜刺激。

???卫生部将氟化氢列人《高毒物品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氟化氢的职业接触最高容许浓度(以氟计)为lmg/m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将氟化氢列为毒性物质,单元内氟化氢的数量达到1吨即为重大危险源。氟化氢生产、使用企业中,氟化氢储罐的单罐充装量一般有几十立方及上百立方,氟化氢钢瓶充装量也有几百公斤,一般都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本项目氟化氢单罐充装量为80m3,也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氟化氢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以泄漏点为中心,半径近千米区域内的人员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

??氟化氢是本项目的原料,氟化氢的毒性高,腐蚀性强,危害性大,生产环节较多,对设备的防腐要求高,容易引起泄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将氟化氢作为优先考虑和控制的毒物。柴油的火灾爆炸风险做简要分析。

3.1.7.2?风险识别

3.1.7.2.1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生产中的多发事故主要是中毒、火灾、灼烫、爆炸(包括容器爆炸、锅炉爆炸)、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特别是在基建、设备安装、检修过程中更易发生。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中暑、职业病(慢性中毒)、粉尘等职业性危害。基建和检修往往时间紧,工作量大,交叉作业多,高处作业多,施工人数多,同时又有动火、进入容器等作业,客观上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中毒、触电、高处坠落、灼烫、碰撞、机械伤害等潜在事故的危险。

1、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事故在化工生产中特别易发生,是众多事故中最多的一类,也是事故中伤亡人数最多,突发性、瞬间发生,一旦发生最难控制的,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危害最大,而且这类事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火灾、爆炸发生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区域或设备内的火灾、爆炸物质的浓度在火灾、爆炸范围内;存在助燃物且达到足够浓度;存在引燃或引爆能量如火源、火花、静电、雷击等。

???建设项目中大部分物料为不燃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相对较小。

1)化学爆炸

⑴锅炉房中使用煤做能源,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气体,点火之前若未进行换气,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⑵锅炉蒸汽房燃料拟用煤粉,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0.3-0.6kg/m3,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

2)设备质量、检修火灾、爆炸危险因素

⑴设备选型

???本项目存在对设备、管道等材料有特殊要求的物质,因此,贮存、输送设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设备选型如果不当,可能造成内部介质与材质发生反应,造成设备腐蚀发生泄漏或介质发生分解,引发事故。

⑵质量缺陷或密封不良

???生产装置或管道、机泵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缺陷,安装过程中焊接质量缺陷、法兰连接处密封垫及机械密封不当,在运行时造成设备、容器破坏。运行过程中材质和密封因物料腐蚀老化等,都可能造成物料的泄漏。

???检修时如需要动火,动火点距正在运行的装置较近,动火时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在检修时车辆运输、设备吊装、安装等,可能碰坏正在运行的设备、管道,引起泄漏并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单台或部分设备检修前未制定相应的方案,未进行相应的隔绝和置换合格,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物理爆炸

???建设项目中的锅炉:①锅炉、压力容器如安全附件不全或可靠,工艺控制不好造成超压发生物理爆炸;或因设备材质、焊接方式、过期未检等造成承压能力下降引起的物理爆炸。

②锅炉因水质差或运行控制不当造成锅炉承压元件如上水箱、下水箱、上汽包、分汽缸及管道结垢而产生局部穿孔、破裂、鼓包发生物理爆炸。或炉膛内大量进水急剧气化引起炉膛损坏甚至爆炸。

③压缩空气输送材质或空气储罐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穿孔、破裂,导致管道局部抗压能力下降,管道爆裂。

④锅炉、压力容器维修不当,如无防腐、煮炉,锅炉养护方案缺失或不当,水质无检测,导致设备性能下降而发生物理爆炸。

4)电气火灾

???本项目中使用高、低压电气设备、设施。包括变、配电间、电缆、电线、用电设备等,这些可能因负荷过载、绝缘老化短路、违章操作,雷击、异物侵入等引起火灾。

⑴本项目装有充油设备如发电机或变压器等,这些充油电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使箱体内绝缘油的温度、压力升高喷出甚至爆裂喷出,同时电弧引起绝缘油着火。本项目存在发电机或变压器的火灾爆炸危险。

⑵本项目设有一定量的电力电缆,这些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可引发电缆的绝缘物和护套着火。本项目存在电力电缆的火灾危险。

⑶由于电力设备过载、短路或电缆等材料过负荷、老化或因散热不良而引发火灾;由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配电装置、电动机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等不符合危险分区的要求而导致火灾、爆炸。本项目存在电气设备、材料的火灾危险。

⑷变、配电间距装置过近或未拟用防火墙隔离,可燃气体进入配电间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⑸变、配电间电缆排水沟未与工业排污沟隔离,易燃液体串入配电间引起燃烧。

?另外,雷电等自然灾害也是点火源。

2、中毒

????中毒事故是化工企业最频繁发生的事故之一,主要是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中毒是因作业场所或活动场所或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存在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标准。设备密封不良、损坏、缺陷、破裂,操作工艺参数失控、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失灵、误操作、违规违章是造成有毒物质泄漏、人员中毒的主要原因。

???建设项目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具有毒性。特别是无水氟化氢AHF,常温常压下具有很高的毒性,且极易挥发;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一旦泄漏极易造成中毒。所以中毒是该项目最需要防范的事故,应是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中毒是物体进入机体,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过程。

???窒息是由于人呼吸的气体中因气体中含有其他惰性气体(该气体无毒如氮气)所致的氧分压或含量不足导致人体缺氧引起的事故。

本项目无水氟化氢是高毒物,存在中毒的可能性。

作业场所发生中毒的可能性,途径分析如下:

⑴输送管道

???输送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主要是管道损坏造成的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中毒。发生管道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可能性主要有:

①管道架空敷设,跨越厂区道路,被厂内行驶的车辆撞断。

②管道长期运行,因自重及应力造成变形损坏,或造成法兰连接面垫子松动,法兰拉脱等引起泄漏。

③管道材质与输送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局部穿孔泄漏。

④管道拆开检修时残液流出。

⑵生产装置

①因设备及附属管线材质及制造质量缺陷,安装过程中安装质量缺陷,造成内部介质泄漏。

②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当,造成泄漏或大量排空。

③检修进未置换合格,人员进入设备、容器内作业引起中毒。

⑶储罐

①储罐因材质不当,设备制造质量缺陷及安装缺陷,如基础不牢造成储罐变形,玻璃或板式液位计损坏等原因,内部介质泄漏。

②进入储罐检修或拆装管道时,残液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③装卸过程中气体挥发逸出造成人员中毒。

④物料发生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⑤氢氟酸等在输送、装卸过程中溅及人体。

⑷机泵设备

①无水氟化氢输送泵等填料或连接法兰泄漏,接触到人体发生中毒。

②无水氟化氢、氢氟酸输送泵等检修拆开时残液喷出,造成人员中毒。

③无水氟化氢、氢氟酸泵运行过程中机械件损坏造成泵体损坏,发生大量泄漏,引起人员中毒。

⑸其他

①人员误服,液体装卸时人体接触到有毒物质并饮水、进食。

②进入设备内作业,由于设备内未清洗干净或通风不良,挥发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③人员因工作需要接触到上述物料等,如未使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中毒或引起职业病。

???建设项目中的回转炉、吸收塔、冷凝器、原料及产品储罐等均可能发生中毒。

3、灼烫

???建设项目生产中涉及到的无水氟化氢AHF、烧碱等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人的皮肤、眼睛、口腔等人体暴露部位接触到这些物质,很快应会使皮肤组织受到损伤,造成化学灼烫。违反操作规程、不正确佩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设备缺陷、作业环境不良是造成化学灼烫的主要原因。

???同时,该项目存在干燥炉和锅炉等高温设备,可能造成人员烫伤。高温蒸汽如意外泄漏,也可能造成人员烫伤。上述可能发生中毒的场所也可能发生灼烫,无水氟化氢储罐的装卸处是易发生灼烫事故区域。

4、噪声危害

???噪声一般分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噪声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已成为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长期工作在噪声超过标准的环境中将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如听力下降,甚至丧失、记忆力下降、耳鸣等。

???建设项目中噪声主要来自压缩机、泵、风机、制冷机、回转反应炉等。另外,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压力0.8MPa、锅炉产生的蒸汽具有0.8MPa,这些具有空气动力性的物质,当其无序释放,或超压放空,排污时均会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建设项目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设置,拟用低噪声设备,隔离措施,噪声较低,所以其危害也较轻。但施工期噪声可能较高,如推土机、打桩机、电锯等高噪声设施设备,要选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安装消声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做好个体防护。

3.1.7.3设备的风险

1)生产装置设备的危险性有:

⑴设备选材不当、设计不合理等设备本身质量不合格会使设备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发生容器爆炸事故。

⑵设备超期未检修检测,带病运行或因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超压会因设备承受不了正常的工作压力而导致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⑶因这些设备内部的介质均为有毒有害介质,设备因腐蚀、人员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泄漏会引起人员中毒。

???另外各生产装置的仪表如果选型不当、插入深度不当,有可能反映不出真实数据而造成溢料、喷料、导致中毒、灼伤、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2)锅炉。锅炉的危险性在于:

⑴蒸汽锅炉的液位表和高低液位报警器、温度报警器失灵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判断失误引起锅炉烧干或超温事故。

⑵锅炉如未选用有设计、制造资格证书的单位所设计、制造的合格产品或未定期进行检测有发生锅炉爆炸的危险。

3)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的危险性在于:

⑴柴油喷出会引起火灾。

⑵作业人员操作不善会导致触电,严重的会发生倒送电,引起更多人员伤亡事故。

4)机泵

⑴安全设施不足,联轴器等欠缺防护罩,可能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⑵设备本身设计制造不良,安装施工不当或欠缺维护保养等因素可能导致密封失效、从而发生泵体爆裂、介质泄漏、防爆性能降低等,并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5)各类储罐

⑴未能根据储存介质的理化特性设计、选材,强度或刚度不够。

⑵安装方式不合理,如大容量采用卧式,而小量采用球罐。

⑶储罐制造不合格,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或缺失或失效,如无水氟化氢储罐未设保温,选材未将其低温影响材料的强度计算。

⑷无资质单位或个人安装,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安装后维护保养不及时,储罐的安全附件未校验,容器未按期检测检验。

6)柴油储罐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柴油储罐主要事故类型可以分为火灾与爆炸、溢出与泄漏两大类。

???若要发生火灾及爆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油类泄漏或油气蒸发;②有足够的空气助燃;③油气必须与空气混和,并达到一定的浓度;④现场有明火;只有以上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根据全国统计,储罐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远远低于3.1×10-5次/年,并随着近年来防灾技术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储油罐可能发生溢出的原因如下:①油罐计量仪表失灵,致使油罐加油过程中灌满溢出;②在为储罐加油过程中,由于存在气障气阻,致使油类溢出;③在加油过程中,由于接口不同,衔接不严密,致使油类溢出。

?储油罐可能发生泄漏的原因如下:①输油管道腐蚀致使油类泄漏;②由于施工或自然灾害而破坏输油管道;③在收发油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油类泄漏;④各个管道接口不严,致使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1.7.4事故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事故类型,结合对化工行业的类比分析和调查,可归结为:

(1)内部因素

①管理不善、设备失修、易发生故障;

②故障时备用设备不能及时启用,延误时间;

③仪表失灵或技术水平低引起操作失误等;

④电开关意外超负荷跳闸;

⑤危险区内违章动火,避雷针失效等。

(2)外部因素

1)?地震、雷电等自然灾害;

2)?外停电事故等;

3)?人为破坏。

3.1.7.5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预测

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的的风险评价: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所使用的化学品如果运输、储存和使用不当,可发生泄漏等危险事故,不仅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而且在火灾爆炸过程中,化学品挥发、反应发生有害气体而污染周围大气环境。虽然化学品储运事故的发生几率不会很高,但由于本项目使用的化学品危险性大,一旦发生泄漏,将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本次评价重点对氟化氢储罐泄露的风险进行评价。

1、预测模式

???事故类型不同,氟化氢的泄露情况也有所不同。本项目氟化氢储罐出现泄露的环境主要在于阀门松弛和焊接点出现裂孔,一旦发生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防范措施,开启阀门,通过管道将氟化氢引流至1000m3的石灰池中。另外,考虑到本项目8个储罐同时出现事故的几率很小,本次评价考虑一个储罐泄露的情况,取30分钟泄露量为一个储罐总贮量(64吨)的1%、5%、10%和20%工四种情况进行预测。无水氢氟酸的沸点仅为19.5℃,一旦发生泄漏,极易挥发。根据类比结果,一般情况下,无水氢氟酸的蒸发量按照泄露量的50%计算。预测模式为瞬时单烟团正态扩算模式,具体公式如下:

(1)有风情况(U10≥1.5m/s)

???非正常排放情况下的地面浓度建议按下列各式计算。以烟团所出位置为原点,有些源高位He,平均风向轴为X轴,源强为Q(mg/s),开始非正常排放时的时间为t′,非正常排放持续时间为T,预测时刻的时间为t。t时刻任一点(x,y,z)的浓度,以持续排放源模式为基础,乘以一个系数G1,按下式计算:

式中:F——混合层发射项;

G1——非正常排放项;

h——混合层高度

k——发射次数,一、二级项目取k=4已足够

扩散参数

(2)小风静风情况(U10<1.5m/s)

小风(1.5>U10≥0.5m/s)和静风(U10小于0.5m/s)情况,t时刻地面任何一点(x,y,0)的浓度为:

?????????

式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

三、预测结果与评价

??由于全南县出现频率最高的是D类稳定度,因此气象条件取D稳定度平均风速(1.97m/s)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7.2-1。

3.1.7.5-1氟化氢泄露(1%)不同气象条件下下风向轴线浓度预测结果(mg/m3

下风向距离(m)

1%

5%

10%

20%

17

29.59085

147.9543

295.9085

591.817

50

28.2304

141.152

282.304

564.6079

100

23.9931

119.9657

239.9313

479.8626

200

16.3179

81.5893

163.1787

326.3573

400

8.3815

41.9075

83.8149

167.6298

600

5.0363

25.1813

50.3627

100.7253

800

3.3623

16.8113

33.6225

67.245

1000

2.4258

12.1289

24.2578

48.5156

1500

1.2949

6.4744

12.9488

25.8975

2000

0.8124

4.0618

8.1236

16.2471

3000

0.4071

2.0355

4.071

8.1419

4000

0.0853

0.4265

0.853

1.7061

5000

0.0029

0.0145

0.0291

0.0582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第8.2.1条,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应该按照GBZ2中短时间接触容积浓度分布范围内的人群状况进行评价。由于GBZ2中未给出氟化氢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因此本次评价采用氟化氢的急性毒性值(一小时浓度为1.026mg/m3)进行评价。以泄露量为一个氟化氢储罐的总贮存量的1%且蒸发量为泄露量的50%的情况为例说明。根据表7.3-1的预测结果,在D/1.97气象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为距离17米处的浓度为29.59085mg/m3。对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2mg/m3(一次值),在D/4气象条件下,近4000多米处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以本评价中设计的最严重的情况来看(泄露量为一个氟化氢储罐总储量的20%计),距离17米处的浓度高达591.817mg/m3。由此可见,无论何种气象条件下,一旦发生氟化氢储罐泄露的事故,对周边环境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从预测结果来看,泄露的氟化氢主要集中在项目厂区周边1000米范围内,而本项目厂区周边南面及东南面有部分居民居住,因此,一旦发生氟化氢的泄露,应该重点做好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隔离疏导工作。

3.1.7.6柴油事故状态对环境的影响

(1)着火或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油罐的燃烧或爆炸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柴油的泄漏和燃烧,也将给大气环境和地表水及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对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影响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及植物将全部死亡,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得到完全净化,恢复其原有的功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2)储油罐事故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泄漏或渗漏的成品油一旦进入地表河流,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污染,影响范围小到几公里大到几十公里。污染首先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景观破坏,产生严重的刺鼻气味;其次,由于有机烃类物质难溶于水,大部分上浮在水层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空气与水隔离,造成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逐渐形成死水,致使水中生物死亡; 另外,储油罐的泄漏或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一旦遭到成品油的污染,将使地下水产生严重异味,并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性,根本无法饮用。又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壤层,使土壤层中吸附了大量的燃料油,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不仅会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作用补充到地下水。

3.2风险管理

3.2.1风险防范措施

(1)建设管理

①本工程要严格遵照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设计规范、操作规程进行选购、设计、施工、安装、建设。

②工程建成后,须经化工、劳动安全、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2)工艺控制措施

①企业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CIMS工程,引入ERP系统,分别建立OA系统和WEB信息发布系统,采取以集中监控为主、现场操作为辅的原则,凡温度、压力、计量、重量、阀门的开放等,均实行遥控操作,并在中央控制室设立闭路监控系统,对生产现场实行自动监控,并自动指挥各装置的生产活动。

②对于现场巡视及开停车时必须在现场观察的参数设就地仪表,主要操作点设置必要的事故停车开关,以保证安全操作。

③鉴于本工程各装置物料特性,要重点要求设备的防腐和密封。

④为防止HF的泄漏,设备及管道要保持密封,尽可能采用负压操作。

(3)建筑等级与设备方面的防范措施

??本环评建议在建筑等级与设备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厂区外供电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以及备用电源,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②各装置按生产类别划分,主要生产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物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执行。各建构筑物之间、建构筑物与道路、电杆及厂房之间,要按火灾危险类别和环境情况保持安全距离。

③所有设备的设计、选购、安装均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

④管材、壁厚、阀门选择及管道安装时严格把关,以防物料泄露。

⑤对于因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设置自动报警信号及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措施。

⑥所有压力容器的设计均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配有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紧急切断装置等超压保护装置。

⑦对可产生有毒气体积累的场所,设置机械通风设施进行通风换气。

⑧较高厂房均设避雷装置及防雷接地设施,所有高出厂房的设备、设施均设有避雷装置。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采取保护接地,各厂房及整个装置区构成接地网络,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采取接地干线以起保护作用。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及输送易燃、易爆的物料管线作防静电接地。

(4)生产安全管理

①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工厂应建立科学、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各车间、工段生产、安全都有专业人员专职负责。

②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包括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装置开工前安全教育和外来人员安全教育五部分内容。让所有员工了解本厂各种原材料、化学制品、添加剂、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以及废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理特性及其毒性,所有防护措施、环境影响等。

③把好设备进厂关,该试压的要试压,该试漏的要试漏,将隐患消灭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同时加强容器、设备、管道、阀门等密封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完好。

④严格执行《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

(5)劳动保护

①对在岗工人及邻近有关人员进行普及性自我救护教育,一旦发生事故迅速进行自我救护,如佩戴防毒面具。敞开门窗等。同时还要加强防护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②要加强设备的密封性和车间的通风,防止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同时进行定期检测使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一些需要经常打开的设备,必须装备固定或携带式排气系统,减少工作场所可能受到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③如必须靠近敞开的设备和接触物料,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

④厂房内采用自然通风或局部机械通风措施,使有害气体的于卫生标准,并对有毒岗位配置洗眼器和防尘口罩、防毒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具。

⑤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对较大噪声源可采用基础减震、消声器消声、建筑物隔音等,使噪声降至标准值以下。另外,这些高噪设备的操作要在控制室进行,操作工人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巡检时应配戴防护耳罩、耳塞等劳保用品,以进一步削减噪声,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

⑥凡易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

⑦对有毒气及粉尘排放岗位有气体检测仪及粉尘检测仪,用于生产场所的安全监测及卫生标准的监测。

⑧所有工人上岗前均按规定进行就业体检,特殊岗位工人需持证上岗。

(6)氟化氢事故预防的安全对策措施

①氟化氢储罐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低温储存,并设置喷淋水、遮阳棚。切实做好氟化氢的取样检验,严禁控制氟化氢的含水量。

②应设置在事故状态下同品种的储罐中相互倒料的管线,或者设置专用的事故罐。同时罐区周围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堤。

③氟化氢槽车在向储罐卸料作业前一定要认真做好连接软管的完好性和连接的可靠性的检查工作。并应制定详细的装卸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

④氟化氢的储存容器属于压力容器,应定期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存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对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⑤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一2009)的要求,在有毒物料事故状态下的排出口、取样口、贮罐区、输送泵、灌装作业点等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氟化氢的地方,设置专用检测以及自动报警装置,以便早期发现氟化氢泄漏。

⑥存在氟化氢的作业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危害说明,标明氟化氢中毒的危害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

⑦作业人员必须全过程穿戴好耐酸防护服,鞋、手套,使用防护面罩。而且使用前应对防护用品的完好性进行认真检查,工作时衣袖、裤脚不能塞在手套和鞋内。作业场所应设置淋浴和冲眼装置,应备有2%一3%碳酸氢钠溶液。

⑧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中氟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评价。

(7)柴油故事预防措施

(一)防冒油措施

??加强计量工作。接卸前通过液位仪或人工计量检测确认卸油罐的空容量,按工艺流程要求连接卸油管,做到接头结合紧密,卸油管自然弯曲。坚持来油监卸制度,卸油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卸,卸油员集中精力监视、观察卸油管线、相关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罐车司机不得远离现场。

(二)防漏油措施

???加油站应加强巡查,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巡查,防止油罐、管线、接头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产生的漏点。

(三)加强火种管理措施

???在危险区内要做到严禁烟火(火柴、香烟和打火机),禁用使用非防爆电器,机动车须熄火加油,摩托车须推离危险区域后发动;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敲打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四)防电气火灾措施

???爆炸危险性大的区域,应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规格型号按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划分来确定,所选用电气设备高于或等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电气设施的安装,应采用聚氯乙烯套管或钢管布线。电缆沟必须充沙填实,不得与油品、液化气、天然气、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平时在检查电气线路时应注意电气是否老化,配线、接线是否松动和脱落,电器设施是否有破损。

(五)防雷防静电措施

??具体措施:(1)油罐车卸油前连接好静电接地线,到站静止时间要达到15 分钟才能进行其他作业。(2)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两次。输油管线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30欧,卸油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100 欧。

3.3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

⑴生产车间和贮罐区的地面应为防渗漏水泥地坪,四周建有围堤,并设有地下槽和事故槽,万一事故发生或长期停车时,可将生产设备管道中的物料排入槽中,以策安全。贮槽应配备呼吸阀和正、负压水封。

⑵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原料物品应分类贮存。库房应配备必需的消防、通风、降温、防潮、避雷等安全装置。

⑶属危险品的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品运输规定执行,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放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磨擦。

⑷氟化氢原料库存应设置水喷淋系统和事故贮池。

3.4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

⑴若发生氟化氢气体泄漏,必须及时通知周边的居民,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000米,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装置内的残余气体用风机抽入尾气吸收系统集中处理。若是氢氟酸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石灰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统一回收处置。因此,以策安全,厂区内应备有用于防范事故的稀碱液和等。

⑵若柴油发生泄漏,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泄漏部位和原因,及时关闭主要阀门,切断柴油外泄通道,用抹布包扎漏点进行自救并汇报当班班长。若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上级报告并启动救援小组,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努力降低事故影响。

⑶万一发生危害性事故,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组织附近居民疏散、抢险和应急监测等善后处理事宜。

⑷在厂内醒目处应设置大型风标,便于情况紧急时批示撤离方向,平时需制定抢险预案。

(5)各装置含有毒物料的工段均设有必要的喷淋洗眼器、洗手池,并配备相应的防护手套、防毒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供事故时临时急用;一旦发生急性中毒,首先使用应急设施,并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流畅的安全地带,同时呼叫急救车紧急救护。

3.5火灾事故应急对策

???发生火灾后,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就地取用灭火器材,把火灭掉。如火势蔓延,在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同时,尽快向消防部门报警。注意事项:主动切断电源,停止一切作业,关闭阀门;按照灭火预案迅速组织灭火,根据各自的分工,该报警的要报警,不能延误时机;有秩序地疏散人员、车辆,进出口两侧要有人监视和控制;及时收理票证、现金等贵重物品;引导外部力量支援,保护好火灾现场,以便善后处理,并查明原因。

3.6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

(1)废气

①为避免项目外排废气出现事故排放时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应对废气治理设施定期检修、保养,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生产废气达标排放;

②废气处理设施中,应设相应的备用设备,主要是风机等;

③废气处理设施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停产,并应及时检修,尽快使其恢复运行。

(2)废水

??本项目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灭火延续时间以3小时计算,则消防用水量为378m3;事故池应足够容纳消防用水量约378m3以及最大储罐容积80m3,合计约458m3。本项目与本公司海绵钛项目共用一个事故池,海绵钛项目消防废水量为378m3,两个项目合计为836m3,厂区中偏南部设有事故池(23m×10m×3.8m),事故池总容积约为874m3,完全满足两个项目的需求。因此,该消防水池使用能有效地防范消防废水可能对桃江江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1、环境危险源分析及危害

(1)危险源辨识

根据松岩公司生产状况、产污排污情况、污染物危险程度、周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结合公司相关环保资料,本预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有以下5类,分别是: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泄漏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工业废气超标引起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根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防护距离内无医院、学校及食品、药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距离本项目最近居民为若坑村居民和上塅村居民,若坑村居民距离HF储罐区最近距离为390m,上塅村居民距离煤堆场最近距离为310m。因此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区、医院、学校及食品、药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目前公司已经对酸性废气、粉尘采取了治理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以下几种可能会引起生产废气超标排放:废气净化装置换药(如碱液)不及时,酸性废气未经有效净化直接排放,超过规定限值,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集排气系统发生故障,废气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车间空气污染,或者废气未能纳入净化装置处理污染环境空气等。

酸性废气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氟盐车间产生盐酸雾、氢氟酸。

?一方面盐酸雾、氢氟酸、NOx等在大气中容易形成酸雨,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酸雨也叫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盐酸雾、氟化物对人类的最重要影响是呼吸系统的问题,空气中氟化物浓度超过1mg/m3时,对人体的眼睛、皮肤、呼吸器官会产生直接影响,长期生活在氟污染的空气中,则人体健康受到危害。

其次,酸雾可刺激人的眼睛,致使沙眼患病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而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一。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g 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3)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危险性分析

公司存在主要火灾爆炸致因:

——电气短路过载引起火灾;

——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主要情形是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触着火;通风不良,挥发的易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爆炸;明火引起危险化学品燃爆;

——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外来施工方或本公司设备实施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引起火灾;

(4)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无水氢氟酸、硫酸。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具体储存量见表1.5-4。

3.6-1?危险性物质情况表

序号

物质名称

规定的临界量(t)

实际贮存量(t)

1

氟化氢

1

75

2

柴油

5000

10

注:盐酸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原材料未使用盐酸。

????公司生产过程中有使用、贮存、运输危险化学品,存在着腐蚀、中毒、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在储存、使用及运输过程中,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操作不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危害,造成环境事件。

根据松岩公司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现状,具体见表1.5-5。

3.6-2主要原料的理化性质

化学品名称

主要危害成分

环境危险性分析

氢氟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g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6)危险废弃物泄漏引发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产生危险废物泄漏主要致因:

——危险废弃物源头产生量出现异常增大时,没有通报物控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废弃物在搬运、贮存过程中有散落/泄漏现象。

——物控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废液储罐满溢现象。

——现场员工的环境意识不足,不清楚废弃物如何分类和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或盛装危废容器破裂、渗漏,致使危险废物外泄。

(7)受限空间作业引起环境事故危险性分析

员工在废气处理管道、废气净化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以及危险废弃物储罐等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中,因管理制度缺陷、操作失误、疏忽大意、设备故障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可能引起人员中毒、缺氧窒息、触电等事故。

3.7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通过对可能存在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危险性的分析,根据危险事件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一级突发环境事件和二级突发环境事件两个等级。

1、一级突发环境事件:

一级突发环境事件指需要提请外部力量支援方能控制的事件。

2、二级突发环境事件:

二级突发环境事件指依靠公司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

3.三级突发环境事件指依靠生产车间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

3.7.1环境安全风险分析和分级

???依据上面的环境危险性分析和分级界定,汇总企业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源和可能的时间后果,汇总于表3.7.1。

3.7.1-1?环境安全风险源及其危害后果表

序号

环境安全风险源

可能的事件后果

环境事件分级

环境危害

安全危害

1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

外部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2

火灾爆炸事故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3

危险化学品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大量泄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4

危险废弃物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泄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

一级/二级

5

受限空间作业事件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3.7.2企业应急能力评估

3.7.2.1 现有事故防范措施分析

公司风险源主要防范措施见表3.7.2.1。

3.7.2.1?现有事故防范措施

序号

风险源

防范措施内容

1

生产车间

通风系统、火灾报警探头、火灾手动报警仪、消火栓、灭火器、洗眼器、喷淋装置、防毒面具、防酸手套、劳保鞋、紧急开关、作业前对设备检查、交接班制度、岗前培训、持证作业等

2

危化品仓库

防爆墙、加强通风、限量存放、分类存放、安全警示标志、定期巡检、温湿度仪、防雷装置、防静电装置等

3

应急池

消防应急池500m2

4

危险废物暂存点

防止雨淋设施、指示标志、安全培训、危险废物作业指导书、定期巡检、液位标示、围堰、吸附材料等

3.7.2.2 应急装备能力评估

?从企业应急装备现状来看,企业应急物资相对完善,应急装备见附件7。

3.7.2.3 综合应急能力评估

目前公司已经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如班长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除此之外,企业领导班子还在组织机构上加强了对安全、环保的管理,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环保领导小组等机构,配备有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组织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

????为建立健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安环部长担任副总指挥,应急指挥部设在安环部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体

系括:环境保护组、应急处置组、后勤保障组。

4.1-1 ?公司环境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4.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

???公司针对突发环境事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总经理任组长,安全环保部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生产部、安全环保部、后勤部、行政部、保卫队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最高决策的非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

(1)研究、决定、部署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和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研究解决人、财、物等重大问题;

(2)组织公司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审查其运行情况;

(3)统一领导和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工作;

(4)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

4.2.1 应急办公室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应急办公室主任:安环部长

成员:人事行政、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的负责人

应急办公室作为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

(1) 定期组织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2)开展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各部门应急工作;

(3)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

(4)负责与相邻单位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4.2.2 工作机构及职责

????突发环境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安全保卫、应急监测、应急抢险、资源保障、技术专家6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成员: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主任、品管部负责人

???负责接警和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了解、收集和上传下达有关信息,联络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各工作组和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

2、安全保卫组

组长:保安队长

成员:安全环保部保安全体成员

???负责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先行组织保安及有关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对现场应急抢险人员的安全进行监护。

3、环境监测组

组长:安全环保部负责人

成员:环保部门全体人员

???负责迅速制定监测方案、查清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特性,分析污染物的浓度分布,评价污染影响范围,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对潜在环境危害实施持续监控。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监测结果。并委托专业环境监测单位进行实施监测工作。

4、应急抢险组

组长:生产部负责人

成员:各个车间负责人

负责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对事故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领导小组并提出处置建议;当事件单位请求外部支援时,由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协助,就近调用其他抢险队伍,或请求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派出专业抢险队伍。

5、资源保障组:

组长:后勤部主管

成员:后勤部全体人员

???负责组建运营应急抢险物资信息数据库,明确设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提供救援抢险所需的交通工具,将抢险机械、设备、材料等及时调到现场。

6.技术专家组:

组员:名单见本预案附件5。

???负责对突发环境、安全事故的危害范围、程度、发展趋势做出科学评估,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4.3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指挥官)设A、B角,当领导小组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副组长临时替代作为总指挥,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最高执行机构,组织、指挥生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或协调、组织各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应急救援过程的各机构之间的关系,见图2.3。

???各部门应规定各级组织机构临时应急处置负责人,在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到达现场前指挥前期应急处置;在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到达现场后,进行指挥权移交,由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

4.3 ?松岩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联络图

4.4 应急抢险队伍

1、后勤部负责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专业队伍,负责动力设备抢修和堵漏等动力方面的抢险,由应急抢险组负责调用。

2、生产部负责组建生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队伍,由应急抢险组负责调用。

4.5 公司相关部门及职工的应急职责

1、公司所属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环保与安全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安全、环保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上报。

2、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现事故迹象或在事故初期(如火灾初期、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应组织本部门职工及时扑救,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中,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为应急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必要时主动将本部门的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4、公司全体员工人人均有及时报告环境、安全事故隐患,积极参与各种应急演练活动之职责;紧急状态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擅自对外发布消息。

5预防与预警机制

5.1 环境风险源监控

?我公司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识别出的环境风险源有:

?表:5.1-1公司环境风险源

风险源类别

风险物质

氟化氢、氢氟酸、柴油、氟钛酸钾(硼)废水

风险设施

氟化氢储罐区、氢氟酸稀释罐区、钛精矿反应区、氟钛酸钾合成区、氟钛酸钾(硼)废水沉淀池、柴油储罐区、废水处理区、生产工艺废气处理系统、锅炉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危险废物储存间

???为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公司范围内建立了必要的环境监控设施,并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该系统能及时发生警示。针对我公司存在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类型,采取以下监控方法和预防措施:

???针对本公司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并根据危险程度不同,执行分级控制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并及时向上级和安全部门反馈。

(1)建立风险源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源台账、档案、风险源监测、定岗,落实监控措施;

(2)强化工程环保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生产区加强风险源排查、进行周边环境的巡视和观测;

(3)对氟化氢重大危险源储罐区配置了独立的SIS预警监测监控系统,预警信息上传至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监管;

(4)加强柴油仓库、危废暂存间监控、管理。

5.2 预警行动

5.2.1 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性环境事件可能出现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以及环境事件认定标准,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环境突发事故、灾害的信息后,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5.2.2 预警发布与解除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企业各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公司处置能力时,及时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等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

???预警方式主要通过固定电话和手机迅速进行,事故发生后通过电话或通讯工具报告政府部门,同时用电话或通讯工具通知整个公司人员及周边的群众和企业撤离,在政府部门救援人员到达后,总指挥将指挥权移交政府部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救援活动。

???根据事故控制情况,预警的解除通过应急指挥部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

5.2.3 预警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事故发生后按照总指挥的命令通过电话、响铃、报警装置通知整个公司人员以及周围的人员;

(3)各救援小组负责人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待政府救援力量到来时,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救援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4)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我企业受污染的区域,并设置危险警示牌,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5)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5.3.1 报警联络方式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必须依靠通讯设备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利用通讯工

??具联系公司总指挥(姓名:钟胜贤,电话:19979816792);按事故等级判断是否联系政府部门请求支援,在政府救援人员未到时,站内组织先期处置工作,并及时查看事件详情,准备随时汇报,如果有人员受伤,立刻拨打公安局(110)、消防局(119)、急救中心(120)等救援号码求助。

5.3.2 内部通讯方式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电话(内部电话及手机)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指挥部成员电话必须 24 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如果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 48 小时内向企业办公室报告。各组成员联系方式见附件1。

内部应急人员信息清单

组织

姓名

成员

领导小组

钟胜贤

总经理19979816792

谢晓华、李古鹏、蒋和球、罗克勇、夏丰华、李凌鹏、徐玲玲、孙国强

谢晓华安全环保部经理13870763099

凌?彬、许威清、李先振、郭志平

应急抢险组

罗克勇19979452010

李志平、李运平、陈小长、魏义忠、曾为民、夏丰华、唐益生、李社明、谭宗清

应急监测组

刘德尚13979791030

李述良、谢云兵

资源保障组

李凌鹏19942177205

谭勇华、钟士全、谢小武、刘凡荣

综合协调组

徐玲玲13320078267

史家成、张丽婷、陈茂荣

安全保卫组

孙国强15399906168

何云杰、张桂芳

车间环保安全责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责任的栋号

环保责任人姓名

内部联系电话

1

铁基粉车间

夏丰华

15990165621

2

氟盐车间

蒋和球

15374370557

技术专家组通讯录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或职称

移动电话

李古鹏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13484276841

黄小龙

瀚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

经理

13766303277

赖伟阳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程师)

15820398836

陈永兴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刘志强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赣州分中心

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工艺工程师

13803584706

5.3.3 外部通讯方式

??外部通讯主要通过应急指挥办公室与外部救援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外部通讯方式见附件

单位

联系电话

火警

119

公安报警

110

医院急救

120

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

0797-2607015(县安监局)

全南县应急管局

0797-2607015

全南县市场监管理局

0797-2632336

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值班室

0797-2636336

全南县政府办

0797-2631632

全南县城厢镇办公室主任卢诚鑫

15970781198

全南县城厢镇龙洲村王显勇书记

15970751596

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曾强书记

18279768585

5.3.4 预警程序

⑴预警发布程序

企业预警信号系统分为三级,具体如下:

1.公司的预警分为叁级,即一级和二级、三级。三级预警指依靠车间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二级预警指依靠公司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一级预警指需要提请外部力量支援方能控制的事件。

2.现场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急办公室向领导小组提出发布预警建议,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发布预警。

3. 发布三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当现场氟化氢泄漏报警器响起时,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大声呼喊传递事故信息,车间主任电话报告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值班电话:0797-2651290)。

(2)车间主任通知班长及区域其他岗位作业人员沿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地带。

(3)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直接关闭管道阀门。

(4)若泄漏量不大,车间主任应组织疏散车间区内人负及企业周边车间员工。并组织本车间员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收集、中和、消洗。

(5)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呼吸器、防护服、轴流风机),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6)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4.发布二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2)领导小组通知相关工作组成员集结,进入紧急状态;

(3)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危险状况。

(4)若事件得到控制,已没有发生的可能,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4.发布一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2)领导小组通知全部工作组成员集结,进入紧急状态;

(3)向政府环保或安监或卫生或交通部门报告事态,请求支援,必要可请求其他环保公司支援;

(4)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危险状况。

(5)若事件得到控制,已没有发生的可能,由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5.4 预防

5.4.1 培训

??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环保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5.4.2 建立事件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1)事先将环境危险源告知场内工作人员,并安排相关岗位管理工作人员;

(2)建立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3)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规程;

(4)加强对安全、环保的管理,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等机构,配备有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5)加强场内各风险源的日常巡视工作,并形成报告制度,定时向安环部汇报巡视结果并做好记录工作。

6 信息报告与通报

6.1 内部报告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事发现场人员或值班人员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报告,同时报告应急办公室或直接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达到 II 级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公司级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现场情况调用应急处置组、环境保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人员。对于污染物泄漏等事故伴随产生的污染事件,发布预警,动员应急人员到岗,并提醒无关人员采取防护行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或进入安全避难点。

1)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达到 II 级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应急预案;

2)接警人员应向报警人询问并确认如下事项:

a、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b、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

c、事件概况和初步处理情况;

d、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事故发生的部门,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应根据事故预案及时应对事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要根据本程序要求尽可能快地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并确保工作有效。

a)事件或事故的最新发展;

b)最新人员伤亡信息及财产损失概况;

c)事件发生的初步原因;

d)事件概况和最坏影响;

e)现场初步处理情况;

f)事件对周边社会人员及环境影响情况,是否波及社会人群或造成社会人员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影响。

???????????????????????????????????????????

→→

??????????????????????????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信息上报流程图

6.2 外部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情况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慌报或者故意拖延不报。当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已经发生,达到 II 级预警时,值班人员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决定启动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 1 小时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同时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逐级上报。并在 2 小时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当情况发生特殊变化或有重要信息时应随时上报。当达到 I 级预警时,事件发生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 4 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判断是否要启动政府应急预案。当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危险,在积极有序组织抢险救援的同时,应急指挥部及时将基本情况、事件级别等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请求支援。

6.3 事故信息通报

??利用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将事故信息在全公司进行通报,动员全公司人员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或立即疏散。

??若环境污染事件严重,需要疏散企业附近的人员、车辆时,总指挥应向公司附近的单位或居民发布事件情况公告,同时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请求支援执行疏散计划。

6.3.1 电话通报及联系词内容

内部报告时要求通报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形表述清楚,使用普通话汇报。

6.3-1 信息通报程序

6.3-2 应急预案相互连接工作关系程序图

6.4 事故报告内容

⑴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在 24 小时内,填写事故紧急报告,内容包括: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排放污染物类型、数量及潜在危害程度;

②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生产规模;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⑥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件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⑦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⑵突发危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为从发生事件后 1 小时内上报,为了保证上报的时限,尽量采用电话、电报、传真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必要时要派人直接报告。

???续报是在初报的基础上,可通过网络或书面的形式报告相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在时间发生后 2 小时内上报。

????处理结果报告采取书面报告,是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在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和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处理结果可以规定在应急行动结束后的 4 小时内报告。

6.5 信息通报

??企(事)业单位造成污染事故时,及时通报全南县城厢镇龙周村、镇仔村、上山村等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和居民。

???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当污染事故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或可能对周围的环境构成危险,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状况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发现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由应急小组成员与周边居委会成员取得紧急联系,通报当前污染事故的状况,通知群众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听候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并强调在撤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

7 应急响应与措施

7.1 响应机制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程度和严重性、发展态势,将企业内部应急响应设定为可控事件、不可控事件二个等级。初判发生对环境、人身安全影响较小,依靠本企业应急救援力量能够处理的事件,能及时处理和清除的,启动可控事件应急响应,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对工作;初判发生对环境、人身安全影响较大,严重危害、威胁或可能严重危害、威胁着公司及周围人员安全,须调动企业以外的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和控制的紧急事件,启动不可控事件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报请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应对工作,企业配合应急救援。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易造成重大影响的区域或重要时段时,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事件损失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7.2 响应程序

??公司总指挥接到汇报后,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企业应急响应程序如图 7.2-1。

??????????????????????????

YN

NY

7.2.1Ⅰ响应程序

7.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发布应急响应预警、启动应急预案:

(1)生产废气连续一次监测超标排放;

(2)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可能流入地表水或恶化周围空气质量;

(3)危险废弃物大量泄漏,可能流入地表水或恶化周围空气质量;

(4)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环境污染或人员伤亡事件;

(5)其他认为有必要的突发环境、安全事件。

7.2.2?预案一旦启动,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任总指挥,20分钟内赶赴现场,统筹安排处置工作。同时通知各工作组集结并赶赴事发现场。

7.2.3?所有参加应急响应行动的工作组,必须服从现场总指挥的统一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7.2.4?当事件失控升级,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环保、安监、卫生部门)组织处置时,总指挥请求相关政府部门支援。外部力量到达现场后,现场处置的指挥权上移,公司的所有应急力量(人力、物资)应全力协助配合,服从统一指挥。

7.3 响应时间

7.3.1 突发的环境事件,各应急工作组接到领导小组的紧急指令后, 10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

7.3.2?现场处置过程中,工作组每30分钟通过电话等方式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7.4 先期处置与分级响应

7.4.1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现事故迹象或在事故初期(如火灾初期、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等情况),应一面组织本部门职工及时扑救,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态扩大,一面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7.4.2?当事态的发展超出公司自身的应急能力,需要外部力量支援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组织公司的所有应急力量进行先期处置,力图控制事态,为外部力量赢得宝贵的应急处置时间。

7.5?通用处置措施

7.5.1?工作组到达现场后,综合协调组负责联络有关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对外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续报工作并将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处置和调查结果上报;对内负责接警和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协调各工作组和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并进行事后事件调查。

7.5.2?安全保卫组负责对与应急处置无关的人员实施疏散、安全警戒和伤员救护工作。

7.5.3?对于非火灾事件,应急抢救组负责实施现场污染控制、污染消除、危险物品转移、隔离、堵截、设备停车等工作。对于火灾事故,应急抢救组负责火灾扑灭与财产抢运。对于消防水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污水拦截、收集与转运。

7.5.4?对于生产废气超标排放事件、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事件、以及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组应在20分钟内拟定监测方案,快速实施水或空气的污染物监测,并根据事态的发展和监测数据适时调整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方法、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等。

7.5.5?资源保障组根据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确保处置工作顺利实施。

7.5.6?技术专家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监测数据信息,向现场总指挥提出切断与控制风险源、减轻与消除污染、人员救护等处置措施建议。现场总指挥据此下达处置指令。

7.6 专项处置措施

7.6.1?突发生产废气超标排放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一《突发废气超标排放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2?突发火灾次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二《突发火灾爆炸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处置。

7.6.3?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三《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4?突发危险废弃物泄漏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四《突发危险废弃物泄漏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5?突发涉及环保设施方面的人身伤害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五《突发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7 扩大应急

???当事态的发展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需要请求外部应急相关方(如政府环保、安监、卫生等部门或其他环保公司)支援时,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向相关方求援。外部力量到达现场后,指挥权上移,公司的应急队伍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7.8 信息发布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对外信息发布,由全南县委宣传部综合协调组统一实施,未经批准,公司的任何人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件的信息。

7.9 响应结束

符合下列条件时,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污染或危险已经解除;

(2)监测表明,空气或水体的有毒有害因子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基本消除且无继发的可能;

(4)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免受再次危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10?工作配合

7.10.1 指挥协调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污染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机构接到污染事件信息通报后,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污染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应急状态时,指挥部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指挥部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发生事件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⑵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⑶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⑷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⑸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⑹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⑺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7.10.2 人员的疏散与撤离

(1))疏散路线与集合地点现场人员疏散:为使企业内员工们皆能从容撤离事故区,且值班主管能随时了解员工状况,采取必要应急措施,已规划企业内部疏散路线,员工们可依指示迅速撤离。保安队应根据当时风向、事故地和紧急疏散图,判断疏散路线指示员工依此路线疏散至集合地点食堂门口或宿舍区,等候值班主管清点人数并迅速疏散。原则上往上风处疏散,若泄漏源为上风处时,宜向与风向垂直之方向疏散(以宽度疏散)。

(2)附近村民:事故发生后,迅速报告附近居民社区,告知事故具体情况、疏散地点、疏散要求。请求其协助公司将居民疏散至安全的区域,同时委托社区小组清点人数。周边单位:事故发生后,迅速通知周边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告知事故具体情况、疏散要求。请求其协助做好人数清点,将人员疏散到安全的区域。

7.10.3 安全防护

⑴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须根据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件发生场所程序。根据本企业潜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特殊的污染事故,特别注意以下事故发生时的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泄漏事故:有毒气体泄漏时,应急人员进入应急事故现场时,需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人员要佩戴消防头盔及灭火防护服。

⑵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根据突发性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③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疏散路线,由警戒组负责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7.11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等级、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等情况进行确定,若发生 II 级或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根据情况请求县环境监测站进行现场应急监测。

7.11.1 应急监测方案

???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的相关规定对突发事故现场进行布点监测。

⑴大气污染监测布点

???根据气象特征、保护目标、地形特征等进行大气监测布点。对大气的监测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下风向按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对照点;在可能受污染影响的居民住宅区或人群活动区等敏感点必须设置采样点,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风向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

监测因子:颗粒物、氟化氢、氯化氢、非甲烷总烃;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应连续取样,直到恢复正常;取样时间、采样频率、监测分析方法按规范执行(小时浓度监测值每天至少取得 02:00、08:00、14:00、20:00 的 4 个小时监测值,日均浓度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清单中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2)水污染监测布点

a、重点应对项目区排污总排水口处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以入口处

10m,20m 取点进行采样。

b、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水慕河入口和桃江入口布设若干点位,同时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当采样断面水宽小于等于 10m时,在主流中心采样;当断面水宽大于 10m 时,在左、中、右三点采样后混合。

c、地下水监测应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根据本地区地下水流向,采用网格法或辐射法在周围 2km 内布设监测井采样。同时,根据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在垂直于地下水流的上方向设置对照监测井采样。在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取水处,必须设置采样点。

??监测因子:pH、氨氮、COD、石油类、氟化物 等;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检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

(3)土壤监测布点

???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事故发生地及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区域按一定间隔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未受污染区域的样品作为对照点。必要时,还应采集在事故地附近的作物样品。在相对开阔的污染区域采取垂直深 10cm 的表层土。一般在 10m×10m 范围内,采用梅花形布点方法或根据地形采用蛇形布点方法(采样点不少于 5 个)。监测因子: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氟化物等;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检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应急监测全过程应在事发、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阶段予以体现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决定。

7.12应急终止

7.12.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⑴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⑵污染物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⑶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⑷事发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⑸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12.2 应急终止的程序

??当险情或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后,应急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环保部门批准,继而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总指挥通知周围单位负责人解除警报。

7.12.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抢险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并组织实施。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做出评价,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3)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应急终止后,公司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报告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环境污染情况、直接经济损失、应急救援情况、原因分析、责任划分、采取的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4)需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公司应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事故现场收集的物证和口供,若事故现场不能保存的,应移交相关现场照片和其他相关资

(5)事件原因、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6)应急过程评价;

(7)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应急响应结束后,公司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公司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在应急响应结束一个月内,将总结评估报告报送至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9)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8 后期处置

8.1 损害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重建的依据。

8.2 现场恢复

8.2.1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的同时必须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尽可能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同时,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现场救援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疏散较为困难时,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

???在现场救援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好生产设备和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报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场内部现场保护方法:

⑴在事故现场周围绕以隔离带或撒白灰等做警示标记,防止非相关人员入内。

⑵通过现场的道路,必要时可临时中断交通,配专人指挥行人或车辆绕道而行。

⑶现场重要部位及现场进出口,应当设岗看守或者设置屏障遮挡。

⑷环境发生改变时(如天气),要对现场上易变的痕迹物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8.2.2 现场洗消

???现场洗消工作由应急抢险组负责,应急抢险组人员在穿戴好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对事故现场及救援车辆进行洗消处理,防止有毒有害或污染物质扩散或被带出现场。

??利用喷洒石灰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污染。一般在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⑴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存放间进行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⑵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通道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

⑶延伸洗消。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洗消对象:⑴轻度中毒的人员;⑵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⑶现场救护人员;⑷抢救及染毒器具、现场。

???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事故需要洗消的情形包括氟化氢(氢氟酸)、母液池酸性废水泄漏发生泄漏时需要洗消,其中,机油、废机油泄漏,需使用消防沙进行覆盖。洗消污水不得外排,可进入公司事故应急池收集,以免扩大污染范围或造成二次污染,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8.2.3 环境恢复

???应急终止后,总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勘查,对事故点的现场及企业周围的水源、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会同专家制定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和方案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确保在一定期限内恢复生态环境平衡。

8.3 善后赔偿

???对事故后的损失、损害进行善后处理,联系保险单位协商索赔事宜。

???善后处置主要内容有:妥善安置、救治伤残人员;组织应急物资供应组对调用物资进行及时清理;清查短缺物资或临时征用物资,根据国家政策予以补偿;协调社会力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8.4 事件调查

???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后,除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要求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外,本企业自身应组成事件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事件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责任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件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5 保险

???公司应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 6.2 条款要求积极办理各类保险。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依法办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责任险及其他险种。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及时通报相关承保的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工作,保险公司在获悉突发环境事件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足额支付参保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各相关保险公司应及时定损理赔。在此过程中,公司应允许保险公司对环境事件现场进行勘查,配合保险公司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8.6 工作总结与评价

???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公司负责进行工作总结与评价,并编制总结报告。事故总结于应急终止后 2 天内完成,并及时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及相关单位。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事故等级;

(2)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

(3)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

(4)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

(5)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响应程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

(6)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是否正确、及时;

(7)应急过程中好的做法、措施或存在的问题、漏洞;

(8)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

(9)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

??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工作总结与评价内容需全程详细记录污染事故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归纳、整理,最终形成应急总结报告,按照一案一卷要求存档备案。

9 保障措施

9.1 经费保障

???针对本公司潜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在公司财务部设立应急救援专用资金,并根据公司每年的产值和运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匹配。

9.2 装备保障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各专职救援队伍必须针对危险目标性质和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联络通讯、报警设备等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应急物资协助组根据公司经营特性的要求,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配备适用的防护器材,事故状态下的劳保用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感染、中毒等急救药品,配置好适用的消防器材,如足量灭火器、碳酸钙、氢氧化钙、片碱等物资。

9.3 通讯保障

???应急指挥部建立和完善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有效的有线电话、手机等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9.4 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突发性危险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事故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包括:

⑴抢修、抢险队

由本企业的电工、维修人员组成,必要时指挥部可以调动其他单位的维修、电工参与事故单位的抢修、抢险队;

⑵物质供输队

???由企业内后勤保障组负责,担负事故抢险、抢修所需大宗物资的运输及供应任务。

⑶医疗救护队

????由企业内部分人员与签约医院组成,要求听从医院现场负责人指挥调配,救护队担负事故中受伤、中毒等人员的护送,初步救护处理、治疗、转院等工作。

9.5 技术保障

???建立安全预警系统,组建相关应急指导专家组,加强与专家组成员的联系,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领域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9.6 其他保障

⑴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指挥部必须确保应急处置车辆的落实,加强对应急处置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紧急情况下车辆的优先调度,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⑵医疗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医疗救治单位的联系,建立医疗救治信息库,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⑶治安保障:应急指挥部积极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时疏散、撤离无关人员,加强事件现场周边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做好事件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⑷社会动员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相邻企业日常的沟通与协作,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做好相邻区域、企业之间的联动工作。场内应急指挥部还需与相关部门签定互救协议。

⑸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应急指挥部按照事故类型,制定人员和财产的避难方案。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事故发生后人员和财产的疏散、避难工作。

⑹企业每年需进行一次以上应急预案演练,并将相关演练的内容及影像资料存档备查。

10 应急培训与演练

10.1 培训

10.1.1 培训的目的

????企业每年组织人员及行动关键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明确各自职责,掌握应急技术。

10.1.2 培训的内容

???企业要加强对污染事故处置队伍的培训、演练,定期组织污染事故处置训练和演习,应急指挥部要从实际出发,每年组织2-3次培训,每次2-3天,可对企业人员进行分批次培训,培训方式以理论和实战结合,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年底进行工作总结。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所产生的污染物特性以及所涉及的污染事故知识;

(2)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和分析;

(3)本预案中的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

(4)污染事故处置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10.1.3 培训的形式

理论教学、现场讲解、模拟事故发生等。

10.1.4 培训的频次

培训的频次定位为每年2-3次。

10.2 演练

10.2.1 演练准备

???针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本公司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上综合性应急处置演习,确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公司能正确指挥,各应急人员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缓解、处置事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0.2.2 演练的内容

(1)氟化氢(氢氟酸)泄漏事故、生产工艺废气非正常排放事故、废水非正常排放事故、危废沾染物泄漏事故应急演练;

(2)报警及通信演练;

(3)情况通报演练;

(4)各类应急设施的使用技能演练;

(5)模拟各类事故的快速反应演练等。

10.2.3 演练的方式

(1)综合演练:模拟公司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对本预案的各类应急措施进行组织指挥演练;

(2)单项演练:由公司各应急小组人员各自开展环境污染应急处置任务单项作业的演练,或单个专项逐一进行演练。

10.2.4 演练的频次

??每年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处置演习。

10.3 记录与考核

???在每次组织培训和演练时应对培训和演练的内容以图片、视频、方案等方式进行记录;在培训和演练结束后进行讲评和总结,发现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预案进行修正、补充、完善,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同时,通过演练,发现污染事故处置器具、处置设施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10.3.1 演练记录

???公司设计演练记录表(见附件3-2),并负责进行演练记录,记录演练活动、演练人员的个人表现与整体演练任务完成情况。

10.3.2 演练考核

???根据演练记录结果,比较演练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进行评分考核(见附件3-3)。

11 奖惩

??我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奖励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及时发现和报告环境事件者;

(2)在应急救援行动中有突出表现者;

(3)发现安全隐患和提出解决办法者;

(4)其他特殊贡献者。

11.1 责任追究

???我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依法追究责任。并处 500-5000 元罚款,构成犯罪的,报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发环境事件的;

(2)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环境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行为的;

(3)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贪污、挪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其他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12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12.1 预案的评审

??本预案自编制完成后,进行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员工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再组织外部评审;外部评审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进行评审。预案通过会议讨论,经评审完善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另外应急预案评审由企业根据演练结果及其他信息,每年组织一次内部评审,以确保预案的持续适宜性,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

???评审时应注意如下问题: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否得到各位员工充分的重视;各岗位人员是否理解各自的职责;企业的环境风险有无变化;应急预案是否根据公司的布局和工艺变化而更新;人员是否经过培训;预案中的联系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将应急管理融入公司的整体管理等。

12.2 预案的备案

???企业应将经评审完善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的应急预案,按规定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12.3 预案的发布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和外部专家评审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

(2)企业负责应急预案的统一管理。

(3)企业负责预案的管理发放,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及时对已发放预案进行更新,确保企业获得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

12.4?应急预案更新

???按要求,结合企业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及时修订。

(一)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及时修订、更新:

(1)危险源发生变化(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位置)。

(2)公司生产工艺、规模或重要应急资源等发生重大变化。

(3)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发生变化。

(4)应急装备、设备设施发生变化。

(5)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

(6)应急演练评价中发生存在不符合项。

(7)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

(8)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企业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况。

12.5 地方沟通与协作

建立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应急机构及其它兄弟公司的交流与联系,组织参与地方有关部门开展的应急演练救援活动,开展与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本预案批准发布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本预案由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组织制订并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4 附则

14.1 本预案中部分名词术语定义

(1)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环境风险单元: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环境风险物质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企业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 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6)环境风险: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或生态)的危险程度。

(7)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生态损毁、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8)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9)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10)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11)应急预案: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1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应急监控: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风险情况和影响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3)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14)应急救援: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的措施。

(15)应急监测: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6)恢复: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7)分类: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类别。

(18)分级:分级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级别。

(19)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20)后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附件2:项目废水排放口距离下游最近取水口的位置关系图

?


附件3:内部应急人员信息清单

组织

姓名

成员

领导小组

钟胜贤

总经理18689464084

谢晓华、李古鹏、蒋和球、罗克勇、夏丰华、李凌鹏、徐玲玲、孙国强

谢晓华安全环保部经理13870763099

凌?彬、许威清、李先振、郭志平

应急抢险组

罗克勇19979452010

李志平、李运平、陈小长、魏义忠、曾为民、夏丰华、唐益生、李社明、谭宗清

应急监测组

刘德尚13979791030

李述良、谢云兵

资源保障组

李凌鹏19942177205

谭勇华、钟士全、谢小武、刘凡荣

综合协调组

徐玲玲13320078267

史家成、张丽婷、陈茂荣

安全保卫组

孙国强15399906168

何云杰、张桂芳

附件4:车间环保安全责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责任的栋号

环保责任人姓名

内部联系电话

1

铁基粉车间

夏丰华

15990165621

2

氟盐车间

蒋和球

15374370557

附件5 ?技术专家组通讯录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或职称

移动电话

李古鹏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13484276841

黄小龙

瀚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

经理

13766303277

赖伟阳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程师)

15820398836

陈永兴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13750562528

刘志强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赣州分中心

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工艺工程师

13803584706

附件6:外部联系单位信息清单

单位

联系电话

火警

119

公安报警

110

医院急救

120

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

0797-2607015(县安监局)

全南县应急管局

0797-2607015

全南县市场监管理局

0797-2632336

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值班室

0797-2636336

全南县政府办

0797-2631632

全南县城厢镇政府办主任:卢诚鑫

15970781198

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书记:曾强

18279768585

全南县城厢镇龙洲村书记:王显勇

15970751596

附件7:公司环境应急物资

序号

应急装备(物资)名称

数量

摆放位置

备注

1

防毒面具

8

氟钛车间

2

防化服

8

氟钛车间、保安室

3

防火服

2

保安室

4

防酸面罩

8

氟钛车间

5

消防斧

1

保安室

6

防酸靴

8

氟钛车间应急柜

仓库另有贮备

7

乳胶手套

8

氟钛车间应急柜

仓库另有贮备

8

安全帽

8

保安室

9

安全带

8

仓库、氟钛车间、保安室

10

急救药箱

3

氟钛车间、门卫室、物理实验室

11

应急包

2

保安室

包括一条毛巾、一个防毒面具、一瓶水

12

沙包

4

氟钛车间

13

强光手电筒

5

氟钛车间、保安室

14

办公用车

1

车库

15

担架

1

应急柜

1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一

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公司对突发工业废气超标排放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污染环境的风险。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废气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突发工业废气超标排放事件的应急响应。

2 职责

2.1 应急监测组负责对废气污染因子实施快速监测,及时提交监测数据。

2.2 应急抢险组负责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

2.3 资源保障组负责为现场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

2.4 综合协调组负责对外信息报送,紧急联系医疗单位实施伤员救护工作。

2.5 技术专家组负责对现场处置、应急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持。

3预防与准备

3.1?废气处理基本情况

???松岩公司主要有酸碱废气、锅炉废气粉尘等。废气污染因子主要包括盐酸雾、硫氢氟酸、锅炉粉尘。公司对各工序的废气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排气筒高空排放。公司配套了6套酸性废气处理塔和2台自主研制的组合式旋流板净化系统。酸性废气采用双碱法喷淋处理,锅炉粉尘采用旋风+双减法水幕除尘器处理。

3.2 废气超标排放原因分析

以下几种情形可能引起公司废气超标排放:

1、废气净化装置换药不及时,酸性废气未经有效进化直接排放;

2、抽风系统故障,废气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车间空气污染;

3、处理工操作失误,加药质量、选药类型不合理;

4、废气处理循环水未定期更换;

5、废气输送管道破损漏气;

6、投入的废气处理装置没有同时并入抽风系统,有害废气无组织排放车间引起空气污染。

3.3?预防措施

预防废气超标排放的措施主要有:

1、公司制定并严格执行废气净化操作规程,对废气处理设施定期检修,及时更换药品或吸附物品。

2、认真做到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所有可能产生废气的地点,均应安装废气管道,并入废气净化系统。

3、建立长效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发现泄漏危险即采取措施治理,不得带病运行,以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4、公司针对空气污染的风险特性,准备应急物质,如喷淋装置、防毒面具等,适当增加废气净化的药剂贮备,以便实施紧急处置。

5、加强与生产部门的信息沟通,当废气量或污染因子浓度可能超标时提前预告。

4 应急响应

4.1?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如下空气污染的报告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

1、发现的废气监测超标报告。

2、周边居民投诉空气污染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视事件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若启动本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指挥部(领导小组或副组长任指挥官),综合协调组、应急监测组、应急抢救组、资源保障组集结后赶赴现场。

4.2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事发部门的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组织本部门应急力量开展处置工作,如救护伤员、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点等。

4.3?应急抢救组到达现场后,应穿戴与污染物的危险危害特性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按4.4通用处置措施实施处置行动。

4.4?通用废气超标处置措施.

1、首先应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方法,阻止有毒有害气体继续外泄。同时对泄漏的有害气体及时进行洗消。在处置工作中,应发挥整体的救援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对已泄漏的有毒有害气体,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气源前,不应扑灭火焰,以免有毒有害气体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大面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

3、必要时设置水幕墙阻止有毒有害气体向周围的环境敏感区漂移。

4、对于废气净化装置超标排放事件,可立即采取更换喷淋液、加强喷淋等增强废气处理效果的措施,必要时要求生产部门暂时停止生产。

5、公司有毒有害气体与可使用的中和剂,见下表:

有害气体名称

中和剂

盐酸雾、氢氟酸

水、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

4.5?当发现废气监测报告污染因子超标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指示应急救援组调查废气污染因子超标的原因,已造成的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影响后果等,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如更换废气塔中和剂、增大中和剂浓度、更换喷淋塔中空心塑料球以及更换故障设备等。

4.6 必要时请技术专家组到现场对废气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根据技术专家组的建议,提出今后的防止类似事件的对策,并修改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7?当接到周边居民废气(异味、冒浓烟)投诉时,立即成立以综合协调组为班底的对外综合协调组,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公司总经理助理对外关系的副组长。

4.8 公司抓紧时间积极整改,尽快调查废气产生的原因,采取关闭措施阀门、堵漏、喷洒中和、转移等必要措施,控制污染继续扩散,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

4.9 公司应正确理解周边居民投诉,必要时指派公司代表与居民代表接洽,说明公司解决问题的诚意,协商共同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废气进行监测。同时向全南城市建设局、全南环保局等上级环保部门做出书面承诺,在限期内进行整改,杜绝废气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以避免公司被政府约谈甚至处罚。

4.10 当空气污染事件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按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对预案》的规定,请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全南县环保局、赣州市环保局等上级部门予以支援。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二

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提高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抢救、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故危害。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的应急响应。

2 职责

2.1 火灾爆炸事故的初期,事件所在部门有责任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行动,有责任向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介绍事件原因、经过,并积极配合公司的应急力量参与应急响应行动。

2.2?应急抢救组负责火灾爆炸事件的控制及事后的现场清理、洗消,外来消防力量到达后积极协助应急处置;并负责对被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消防水拦截、收集和转移。

2.3?安全保卫组负责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护和伤员救护;负责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和安全隔离。

2.4 综合协调组负责对外报警和依据综合预案的规定对外信息发布。

2.5 应急监测组负责污染空气、水体的采样和监测,提交监测数据。

2.6 技术专家组负责对火灾爆炸可能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做出判断,对具体火灾事故引起环境污染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

3 公司火灾爆炸致因与预防

3.1 主要的火灾爆炸致因

1、电气短路过载引起火灾;

2、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主要情形是泄漏激发能源着火;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触着火;通风不良,挥发的易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爆炸;明火引起危险化学品燃爆;

3、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外来施工方或本公司设备实施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引起火灾;

3.2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为预防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如下预防控制措施:

1、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电气装置的选型、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配电设备、线路定期检查、检修、保养,保持良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定期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

2、实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严禁违规动火。

3、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及运输管理,完善通风、防泄漏、防静电等安全设施。

4 应急响应程序

4.1火灾初期的应急响应

4.1.1 火灾初期,事发现场任务部门和员工都有灭火的责任。

4.1.2 公司所有员工发现着火点,均有责任立即向周围同时大声报警,所有部门领导应立即组织员工投入灭火行动,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告。

4.1.3 当火灾初期现场为部门间的公共区域时,现场最高级别的领导自然担当灭火指挥。

4.1.4 公司应急值班电话接到火灾爆炸报警后,一般应向报警人员询问一下情况并做好记录:

1、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

2、是否有人被困。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1.5 接警后,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应急抢险组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应急队伍到达后现场的前期处置人员应尽快撤离。综合协调组同时将了解的火警信息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4.1.6 如果火灾被及时扑灭,应急抢救组应保护好事发现场。由综合协调组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4.2 火灾扩大的应急响应

4.2.1 当火灾得不到控制,有蔓延趋势时,应急抢救组应立即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建议向119求援。

4.2.2 综合协调组向119报警时,应说明以下情况:

1、公司所在的准确位置;

2、具体的着火部位;

3、人员被困或受伤害情况;

4、公司的联络人及电话。

4.2.3 报警后,安全环保部保安队指派人员在主要路口引导外来应急车辆。

4.2.4 公安消防人员到达公司后,应急现场指挥部调动公司力量积极配合应急工作。

4.2.5 安全保卫组指挥公司所有非应急人员按照预定的路线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区域。达到安全区域的非应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灭火现场。

4.2.6 发现有人被困在危险场所时,应立即向公安消防人员报告,协助救出被困人员。

4.3?环境污染应急处置

4.3.1 当火势逼近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或使用场所时,应急抢救组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搬离危险化学品至安全区域。

4.3.2?当灭火废水含有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时,应急救援组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体污染,主要措施包括:

1、用沙包或阀门拦截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

2、将拦截的污水用潜水泵抽至消防应急池中。

3、修筑围堰拦截污水或将污水引致低洼处,通知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进行转运处理。

4.3.3 注意现场污水的流向和收集,消防废水只能流向事故池的管道内或修筑的围堰中。

4.3.4 抢险过程中,应急抢险组负责观测消防废水的流向和数量,当发现消防废水满溢或流向厂外时,立即报告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4.3.5当围堰中或低洼处的消防废水水位较高时,应急抢险组应启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一部分污水,或利用潜水泵及时将围堰中的污水抽至另一个围堰内或是另一低洼处。

4.3.6灭火抢险结束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消洗、清理,消防废水委托专业环保公司处理。

4.4 污染事故扩大应急处置措施

4.4.1 当出现火灾扩大或消防废水外流,导致事故扩大,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趋势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立即指示综合协调组拨打110等外援电话,请求支援。

4.4.2 外援力量到达后,现场指挥权归上级指挥中心人员或公安消防队统一指挥。公司现场处置指挥部做好现场介绍和信息资料提供工作,现场所有抢救人员和装备由总指挥统一指挥调配,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4.4.3 一旦消防废水流出厂外,立即对厂外的污水井和雨水井进行封堵,以防止污水流入市政管网而发生水体污染次生灾害。同时将消防废水围堵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利用石灰、吸附棉、活性碳等对消防废水进行回收和消解。

5 现场安全与救护

5.1 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救援工作危险性比较大,必须对应急处置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周密考虑,防止被火烧死和消防废水灼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导致中毒、窒息,以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对电气设备灭火时必须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5.2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时,资源保障组应采为公司应急行动人员提供专业的个体安全用品,如防化服、自给式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等。

5.3 当有员工或应急人员受到伤害时,安全保卫组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现场救护,综合协调组应立即请求120支援送伤员到就近全南县人民医院救治。

6 现场恢复与应急结束

6.1?当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抢险工作结束后,对参与应急的人员进行清点,使用的抢险物质与装备专人进行清点和回收,及时重新配置事故现场应急设备。

6.2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确认所有火源已全部扑灭,火灾没有继发的可能时,经征得专家咨询组同意,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行动结束。

7事故调查

7.1 没有动用外部力量即扑灭的火灾,由综合协调组组成调查组,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1.出事着火部位。

2.火灾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含管理原因)。

3.人员受伤情况。

4.经济损失情况。

5.应急处置的效率。

6.责任追究的建议。

7.2 对于动用119力量扑灭的火灾,由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配合。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三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科学应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危害,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1.4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类型

1、仓库化学品包装破裂、泄漏;

2、化学品仓库发生火警;

3、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化学品泄漏、包装破裂等情况;

4、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存,小量泄漏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大量泄漏事件。

2 职责

2.1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2.2?事发部门是事故的第一响应责任者。

2.3 综合协调组:迅速召集其它专业小组进入实战状态,将应急领导小组命令第一时间传达给各专业小组,并将各专业小组最新情况汇报给应急领导。同时负责化学品泄漏环境事件对外联络和通报、续报工作;应急环境事件结束后,对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对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提交调查报告。

2.4 应急抢救组会同事发部门实施紧急现场处置,清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防止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向周边扩散,控制事态扩大。

2.5 应急监测组: 根据需要负责空气、水体或土壤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及时提供准确数据。

2.6 资源保障组:为现场处置提供必需的应急物质,化学品泄漏污染范围扩大时应提供进一步的人员、车辆、器械支持。

2.7 技术专家组:主要工作为参与、指导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现场指挥部决策参考。

2.8 安全保卫组:根据化学品泄漏影响范围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况设立隔离带。另对现场应急抢救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护工作。

3 预防与准备

3.1 公司将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和安全使用纳入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涉及危险化学品设备不得带病运行。

3.2?公司根据相关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定,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培训员工按标准化作业,并告之员工掌握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3.3 公司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特征,准备应急物资,如堵漏装置、收集装置、吸附材料、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

3.4 物控部化学品管理人员和安全主任应每天对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现场实施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3.5危险化学品仓库应有防止化学品泄漏措施,现场暂存地点应设置防止危化品容器破裂收集装置。

3.6 危险化学品使用附近应设置洗眼器和喷淋等个人紧急救援设施。

4 应急响应程序

4.1 先期处置

1、部门发现危化品有小量泄漏时,应果断采取堵漏、转移措施,避免泄漏点扩大,若泄漏进一步扩大,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使用危险化学品部门当发现现场用量急剧增大异常时,应迅速查明存贮罐、管道是否有泄漏地方,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4.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启动本预案。若启动本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集结赶赴现场。

4.3 化学品泄漏处置一般原则

1.应急抢救组立即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已造成的污染范围、人员伤害后果。并对泄漏物进行拦截、收集、转运,避免污染物泄漏雨水管道直接进入河沟。

2.所有可能产生液态污染物和洗消废水的应急处置中,都必须封闭雨水和污水排口,修筑围堰收集污染物,并尽可能将洗消废水引入应急事故池中,对收集的废水应根据技术专家组建议,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燃烧,应采取冷却措施,使其稳定燃烧,防止爆炸,并保护相邻建筑物。在未切点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切断物料且温度下降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

4.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现场应立即在警戒区停电、停火,杜绝一切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火种,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关闭有关阀门。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注胶等堵漏工具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封堵。

5.对现场泄漏物应采取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如泄漏物为液态危险化学品(如氢氟酸),应采取围堤堵截或挖掘沟槽等方式收集泄漏物,修筑围堤、挖掘沟槽的地点应离泄漏点的距离应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泄漏物到达之前完工,同时注意避免污染区域扩大;如泄漏物为易燃易爆物(如柴油),应急处置中应严禁烟火;如泄漏物排入雨水、污水系统,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防止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对挥发性较强的液态污染物(如硫酸),应采取减低其蒸发措施,如用泡沫、泥土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等。

6.泄漏量较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木屑等天热有机吸附剂)、中和材料(如树脂、聚氨脂等)吸收中和,或用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等固化法处理。

7.对于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火灾事故产生的消防水,往往含大量的化学品污染物,应采取拦截、收集措施,将消防水引入应急池,防止直接排入收纳水体。

4.4 当危化品仓库发生泄漏时,应急抢救组应将仓库通风设施全部开启,以免气体浓度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迅速将其它危险化学品搬离泄漏现场。应采取加固仓库慢坡、用沙子覆盖、用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以及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等措施进行处置,尽量将泄漏物控制在仓库房间内,减少环境影响。

4.5?当车间发生危化品泄漏时,处置措施如下:

1.无论何人何时发现贮罐或装置发生泄漏事故,立即大声呼喊通知周围员工,当班的安全和生产人员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同时按预案报警程序报告。

2.应急救援组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观察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要迅速切断泄漏源阀门,并进行隔离,停止进料。

3.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同时判断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子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或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交有资质的环保单位进行处理。

4.6?当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可能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和赣州市应急管理处等部门报告,请求相关部门援助。

4.7 人员疏散与救护

4.7.1 以下几种情形现场指挥部应考虑人员疏散:

1.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易挥发性液态(氢氟酸等),可能导致现场人员中毒伤害;

2.大量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物质(如柴油),存在火灾、爆炸风险;

3.发生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火灾,且难以控制。

4.7.2 所有应急无关人员应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有序撤离。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各部门负责人应清点人数,并将结果报现场指挥部。

4.7.3 对于现场中毒或被化学品灼伤的人员,综合协调组应立即请求120支援送伤员到就近全南县人民医院救治。

5 公司贮存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现场处置

5.1氢氟酸的现场处置

若氢氟酸泄入路面,不得用高压水直接冲洗,以免促使酸雾急剧扩散至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或飞溅伤人。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对大量泄漏,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酸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酸进入下水道。对于清洗路面的废水应引入废水处理系统,达标排放。

现场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5.2?柴油等易燃易爆液体的泄漏处置

柴油等易燃易爆液体若泄入路面,应先行隔离现场,切断火源。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如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管网。

现场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6 应急监测

6.1应急监测组接到指令后应立即组织应急监测人员,携带应急监测仪器,迅速前往事故现场。

6.2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受影响区域的范围的特点和污染趋势,制定现场监测方案,布设监测点位,确定监测项目和采样频次。

6.3快速分析化验,监测结果以手机短信、监测快报、监测报告等形式报应急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报告必须明确污染物浓度、污染程度等内容。

6.4技术专家组根据监测数据、气象和其它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物迁移程度、扩散速率和影响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7 安全防护

所有参与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成员到达污染事件现场时,应根据泄漏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防止烧伤、中毒或其它身体伤害。

8 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8.1应急终止

当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得到控制,没有新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稳定到达正常浓度水平的情况下,经征得技术专家组同意,现场总指挥下达指令,解除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8.2善后处理

8.2.1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联系有资质的环保公司转移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8.2.1应急抢险组做好应急装备、处置场所的维修和消洗工作。

8.3结果报告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办公室开展环境损害评估、赔偿、事件调查处理等,然后编制总结报告,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上报。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四

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 目的

及时、高效、妥善处置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1.4 环境风险分析

危险废物有废酸、废油、含酸废渣,以及其包装材料等。

公司产生危险废物泄漏主要致因:

1.危险废物源头产生量出现异常增大时,没有通报物控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2.设备清洗废水误排入废液管道中。

3.废弃物在搬运、贮存过程中有散落/泄漏现象。

4.物控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废液储罐满溢现象。

——现场员工的环境意识不足,不清楚废弃物如何分类和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或盛装危废容器破裂、渗漏,致使危险废物外泄。

2 职责

2.1 物控部负责编制和执行公司危险废物贮运的安全管理,加强危险废物存放处巡查、排查并整改事故隐患。

2.2?应急抢救组会同物控部负责污染控制工作。

2.3?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隔离、伤员医疗救护和伤员转移工作。

2.4 资源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质供应。

2.5 必要时,应急监测组负责空气、水体或土壤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工作。

2.6 技术专家组负责为现场处置、应急监测、人员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3 预防与准备

3.1 公司将危险废物的贮存和安全使用纳入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涉及危险废物设备不得带病运行。

3.2?公司根据相关危险废物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制定,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培训员工按标准化作业,并告之员工掌握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3.3 公司应针对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特征,准备应急物资,如防泄漏装置、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以便实施紧急处置。

3.4 收集、贮运危险废物,必须分类进行,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废物中贮运。

3.5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建有堵截泄漏的措施,地面用坚固的防渗材料建造;应有隔离设施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

3.6 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堆放区必须有隔离间隔措施。

3.7 贮存易燃易爆的危险废物场所应配备消防设备,贮存剧毒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有专人看管。

4 应急响应程序

4.1 废液泄漏处置

1.切断废液供源阀门,立即在泄漏区域设置警戒线。

2.在泄漏周围用沙子筑围堰进行收容,当泄漏量大时或泄漏处于位于下水井附近时,应在下水井周围先筑围堰进行保护,以免废液流入下水井。

3.立即通知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派车至现场,用泵将泄漏的重金属废液转移至槽车内。

4.当泄漏制止后,应立即更换相关的管道与阀门。

5.对泄漏地面进行冲洗,冲洗的废水委托专业环保公司收集处理。

4.2 大量危险固体废物乱投乱放处置

1. 任何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有可能污染环境,须报知物控部。

2. 对大量乱投放放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打扫干净,运到指定的场所。

3. 物控部写出调查报告,上报总经理,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4. 对可能造成污染的,首先要安排相关部门清理回收污染物,再查明原因进行整改。

5. 对造成污染事故的部门需要作出处罚的,由物控部会同行政部做出处理建议。处理建议经主管环保负责人审查后上报总经理批准。

5 安全防护

所有参与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成员到达污染事件现场时,应根据泄漏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防止烧伤、中毒或其它身体伤害。

6 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6.1应急终止

???当危险废物的泄漏得到控制,没有新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稳定到达正常浓度水平的情况下,经征得技术专家组同意,现场总指挥下达指令,解除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6.2 善后处理

6.2.1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联系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转移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6.2.2 应急抢险组做好应急装备、处置场所的消洗工作。

6.3 结果报告

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办公室编制总结报告,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上报。


发布单位: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颁布日期:二O二一八月

总目录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三、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企业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单位名称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机构代码

91360729573600927R

法定代表人

钟胜贤

联系电话

19979816792

联系人

谢晓华

联系电话

19914749059

传真

电子邮箱

地址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松岩工业园

北纬:24.76.98. 东经114.50.10

预案名称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风险级别

一般环境风险 (L)

本单位于 年 月 日签署发布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条件具备,备案文件齐全,现报送备案。

本单位承诺,本单位在办理备案中所提供的相关文件及其信息均经本单位确认真实,无虚假,且未隐瞒事实。

预案制定单位(公章):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预案签署人

报送时间

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

备案文件目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2.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

环境应急预案(签署发布文件、环境应急预案文本);

编制说明(编制过程概述、重点内容说明、征求意见及采纳情

况说明、评审情况说明);

3.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4.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5.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备案意见

该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文件已于 年 月 日收讫,文件齐全,予以备案。

备案受理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备案编号

报送单位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受理部门负责人

经办人

注:备案编号由企业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年份、流水号、企业环境风险级别(一般 L、较大 M、重大 H)及跨区域(T)表征字母组成。例如,河北省永年县**重大环境风险非跨区域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2015 年备案,是永年县环境保护局当年受理的第 26 个备案,则编号为:130429-2015-026-H;如果是跨区域的

企业,则编号为:130429-2015-026-HT。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应对及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公司特组织相关部门

和机构编制《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予发布。

本预案经 2021年 7月 30日专家评估会讨论通过,经批准,于 2021年 8月 12日发布, 2021年 8月12?日实施。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签发人(签字):

???????????????????2021年 8月12?日


编制说明

1、编制过程概述 ???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场址位于全南县城厢镇西北约3公里处(全南县化工产业集中区内),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50763m2,其中本项目一期用地面积为16182.1m2(24.27亩)。

该项目生产使用原材料主要有无水氢氟酸(99.7%)、硼砂、钛精矿、氯化钾、碳酸钾,产品为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原材料中的无水氢氟酸属危险化学品,存在中毒、腐蚀等危险、危害因素。因此,该项目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范畴,其无水氟化氢储罐区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指挥体系;确保有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在事件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防止事件蔓延、扩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021 年3月,我公司组织人员,成立了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编制组人员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首先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类型、事故影响程度、环境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了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了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并调查了我公司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对工程可能涉及的重点影响单位及个人进行了意见征询。

在此基础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组于 2021 年 4月按规范修订完成了《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版)》,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2 重点内容说明

(1)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定,并对事故影响进行分析。

(2)设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3)重点说明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下需要采取的处置措施、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通报的内容与方式、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与方式,以及与政府预案的衔接方式。

3 意见采纳情况

公司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针对公司风险物质特性及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特别是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广泛征求了各车间、相关部门、现场操作人员、周围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同时根据企业演练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并组织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内部审查,编制小组全部采纳相关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完善预案内容。

4 评审说明

“预案”评审,公司按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环节进行。内部评估,公司内部有专门成立的内审委员会,严格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预案”里面要求的环境事件进行评审;外部评估环节,在内部评估基础上,根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以及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等,组织专家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外部评审。公司于 2021 年 4月 12日经公司内部讨论通过,经专家评审并修改完善后上交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预案批准发布后,公司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目 ?录

1.总则……………………………………………………………………………………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1

1.3适用范围……………………………………………………………………………3

1.4 应急预案体系………………………………………………………………………3

1.5工作原则……………………………………………………………………………5

1.6突发环境事件级别…………………………………………………………………6

2.公司基本情况…………………………………………………………………………9

2.1公司概况……………………………………………………………………………9

2.2 生产基本情况………………………………………………………………………15

2.3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17

2.4公司环境保护状况…………………………………………………………………23

3.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25

3.1环境风险源识别………………………………………………………………………25

3.2风险管理………………………………………………………………………………45

3.3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50

3.4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51

3.5火灾事故应急对策……………………………………………………………………52

3.6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52

3.7突发环境事件分级……………………………………………………………………57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9

4.1应急组织机构设置……………………………………………………………………59

4.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60

4.3?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63

4.4应急抢险队伍…………………………………………………………………………64

4.5公司相关部门及职工的应急职责……………………………………………………64

5.预防与预警机制………………………………………………………………………65

5.1环境风险源监控…………………………………………………………………65

5.2预警行动……………………………………………………………………………66

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67

5.4预防…………………………………………………………………………………71

6.信息报告与通报……………………………………………………………………72

6.1内部报告………………………………………………………………………………72

6.2外部报告………………………………………………………………………………74

6.3事故信息通报…………………………………………………………………………75

6.4事故报告内容…………………………………………………………………………77

6.5信息通报………………………………………………………………………………78

7应急响应与措施…………………………………………………………………………78

7.1响应机制………………………………………………………………………………78

7.2响应程序………………………………………………………………………………79

7.3?响应时间………………………………………………………………………………80

7.4先期处置与分级响应…………………………………………………………………81

7.5通用处置措施…………………………………………………………………………81

7.6专项处置措施…………………………………………………………………………82

7.7扩大应急………………………………………………………………………………83

7.8信息发布………………………………………………………………………………83

7.9响应结束………………………………………………………………………………83

7.10工作配合………………………………………………………………………………83

7.11应急监测………………………………………………………………………………86

7.12应急终止………………………………………………………………………………88

8.后期处置…………………………………………………………………………………90

8.1损害评估………………………………………………………………………………90

8.2现场恢复………………………………………………………………………………90

8.3善后赔偿………………………………………………………………………………92

8.4?事件调查………………………………………………………………………………93

8.5保险……………………………………………………………………………………93

8.6工作总结与评价………………………………………………………………………93

9保障措施…………………………………………………………………………………94

9.1经费保障………………………………………………………………………………94

9.2装备保障………………………………………………………………………………95

9.3通讯保障………………………………………………………………………………95

9.4人力资源保障…………………………………………………………………………95

9.5技术保障………………………………………………………………………………96

9.6其他保障………………………………………………………………………………96

10应急培训与演练…………………………………………………………………………97

10.1培训……………………………………………………………………………………97

10.2演练……………………………………………………………………………………98

10.3记录与考核……………………………………………………………………………99

11奖惩………………………………………………………………………………………99

11.1责任追究……………………………………………………………………………100

12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100

12.1预案的评审…………………………………………………………………………100

12.2预案的备案………………………………………………………………………101

12.3预案的发布…………………………………………………………………………101

12.4应急预案更新………………………………………………………………………101

12.5地方沟通与协作……………………………………………………………………102

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02

14 附则……………………………………………………………………………………103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一……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110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二……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14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三……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1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四……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9


一、总 ?则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是针对本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保证迅速、有效、有序的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防环境生态事件的发生,消除环境生态损害和破坏造成的损失,而预先制定的相关方案,是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

1.1 编制目的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环境风险,需要制定企业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保证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防、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方案,是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

???为有效预防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建立健全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 11 月 1 日)

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 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591 号)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

6)《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2015 年第 5 号)

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2021 年 1 月 1 日实施)

1.2.2 标准和技术规范: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1.2.3 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1)《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 号)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环发〔2013〕85 号)

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 号)

4)《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32 号)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34 号)

6)《2018 环境风险分级方法标准》

7)《2018 企业事业单位预案评审工作指南》

8)《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2019 年 3 月 1 日)

9)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 号)

10)《2018 年江西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赣环监字[2018]11号)

11)《赣州市全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稿)(全府办字[2019]10号)

12)《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全南氟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批复(赣市环审字[2013] 114号)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次生、衍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业废气超标排放、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污染等)的应急处置。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为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纵向上与《全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横向上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安全预案相互配合补充,组成公司完整的预案体系。

本预案文件体系,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三部分。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报告是针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易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从总体上阐述了目前公司基本情况、所涉及的环境风险评价、应急组织及指挥、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终止、后期处置、措施保障、附则、附件等,是应对公司突发的各类环境事件的综合性文件,同时含有相关的应急部门、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的物资装备的清单、人员撤离路线图等。

(2)风险评估报告

通过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现有资料的整理收集,结合实际状况,对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通过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环境危害性、环境敏感性、控制机制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行了综合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判定。

(3)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从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周围资源、政府资源等多个方面综合调查了应急资源,保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的开展救援,为应急救援提供多方面的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救援的有效进行。

????????????????

?????

1.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图

1.4.1 预案附件

本预案附件包括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两部分。具体包括:有关应急部门、应急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物资装备清单、地理位置图、项目总布置图、项目周边关系图、项目风险源分布图、物资分布图、应急疏散路线、有关协议和有关记录表等。

1.5 工作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属地为主、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原则。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救人第一、环境优先,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1)救人第一、环境优先。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针对公司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采取厂级救援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救援行动必须迅速、准确、有效。突发环境事故必须在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消防、环保、劳动、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组织和实施救援,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损失。

(3)快速响应、科学应对。遵循科学原理,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5)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1.6 突发环境事件级别

1.6.1 公司内部分级标准

为了更好研判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内部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按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Ⅰ级(不可控级)、Ⅱ级(可控级)共两级。

1、可控级:(Ⅱ级事件)

污染物未出厂界范围,对生产影响较小,依靠公司内技术力量能够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

2、不可控级(Ⅰ级事件)

事件严重危害或威胁着公司及周围人员安全,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事件排放物大量进入公司外围环境,需要市、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

1.6.2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当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无法判定时,可参照环保部第 17 号令《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研判,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办法要求,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如下: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 级)、重大(II 级)、较大(III 级)和一般(IV 级)四级。

1、特别重大(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10 人以上死亡或 100 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1、2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3 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2、重大(I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上 5 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7)1、2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3、较大(II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下死亡或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000 人以上 1 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上 2000 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4、一般(IV 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概况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下称松岩公司)成立于2011年 4 月 21 日,系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项目总投资28305.52万元,主要生产和销售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等氟盐产品。公司生产合金所需的氟盐由无水氟化氢(HF)和钛精矿、硼砂、氯化钾等原料反应制造。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93500㎡(290.25亩)。???????

2.1.1 地理位置

该项目拟建于江西省全南县城厢镇,位于全南县城厢镇北东约3公里处,S326省道(江西全南县-广东南雄市)从拟建场地西南边通过。

全南县位于江西最南端,东经114°10′-114°50′,北纬24°30′-25°10′。东邻龙南县,南毗广东翁源县连平县,西界广东始兴县,北接广东南雄市,东北连信丰县,总面积1521km2。县城处于105国道与106国道、赣粤高速与京珠高速的公路连接线上,距赣州180km,至韶关火车站142km,至龙南火车站45km,至广州260km、至东莞320km、至深圳380km。全南县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是江西省融入“9+2”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2009年10月开工建设的大广国家高速公路途经县内,通车后全南将融入珠三角二小时交通圈。

图2.1.1-1 ???项目位置图

2.1.2 周边环境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位于全南县城厢镇西北约3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4°46′16.72″,东经114°30′08.59″,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50763m2(包括该项目和氟锆、海绵钛等项目),其中该项目占地面积为166793m2(250.19亩)。本评价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24.27亩,场地原始地貌属低山丘陵、岗埠及坡地沟谷地段,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项目位置相对独立,周边以山岭为主,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500m范围内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公共活动场所。东侧分别有10kv、35kv各一条架空线和隔山地为一塺35kv变电站及零星住户,南侧为S326省道从拟建场地边通过和隔道路为山地及零星住户,西侧隔山地为村庄,北侧隔道路为山地及零星住户。四周500m内均无其他重要设施、场所、建(构)筑物,无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

项目周边情况,见表2.1.2-1。

表2.1.2-1 ???项目周边分布一览表

名称

方位

厂界相对距离

装置相对距离

规模

备注

10KV架空线

东南

0m

150m

跨越一角

35KV架空线

东南

10m

160m

若坑村

东南

70m

390m

5户25人

隔山地

S326省道

20m

210m

若坑村

230m

590m

40户180人

隔道路和山地

上塅村

65m

365m

10户40人

隔道路

桃江

3600

3720m

隔山地

上塘坑村

西

850m

1340m

30户,105人

隔山地

镇仔村

西北

550m

860m

50户240人

隔山地

35kV变电站

80m

400m

隔山地

2.1.3 企业所在地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全南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隆起,把县境分成南北两片。工程地质据钻孔揭露,该场地地基37.60m深度范围内存在13个岩土工程单元层,每层的空间几何参数岩土层的分布、结构及工程性状分述,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后所形成残坡积土及较多碎石及大块石组成。局部碎石、块石达50-70%;大小混杂,分布不均。属第四系新近人工填筑土层,在ZK12-ZK38范围内连续分布,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8.5m,平均厚度4.69m,层顶面埋深0m,层顶面标高为291.51~300.97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江西省全南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2、气象

??全南属中亚热带多雨区,雨量充沛,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旱涝现象。根据全南县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8.8℃,历年极端年最高气温39.2℃;年平均降雨量1714.25mm,年最大降雨量2463.3mm(1975年),年最小降雨量1160.1mm(1991年),月最大降雨量502.7 mm(1989年5月),日最大降雨量约202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3、4、5、6四个月为丰水期,降雨量占全年的52.0%;10、11、12月及次年1月四个月为枯水期,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3.8%;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平均每年暴雨次数约4次,多出现在丰水期以及平水期的7、8月份,其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夏南冬北风向多,全南县无明显常年主导风向。

3、水文

全南县桃江为县内主干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2.56m3/s,枯水期流量为5.05 m3/s。距项目厂址最近3.6km。

拟建场地地表水体不发育,只发育有季节性地表溪流,从拟建场地南西侧通过,雨季溪流流量由降雨汇集而成,平水期由溪流上游的地表山塘蓄水量补给,枯水季节基本断流。

场地勘察钻孔揭露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上层滞水、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勘察期间地基混合地下水位稳定埋深0.20~9.30m,稳定地下水位标高285.23~313.53m,平均稳定地下水位标高约292.77m,初见地下水位埋深0.30~9.80 m,地下水位年际变幅约3~5 m。

根据勘察地下水水质、土腐蚀性分析判别:地下水对基础砼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2.1.4 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2.1.4.1总平面布置

此次评价的一期工程占地约为24.27亩(全公司总占地面积约250亩),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装置类型、产品种类、工艺流程、生产性质、生产管理和车间划分等进行统筹考虑,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原辅材料及成品输送及运输便捷,管理方便高效,生产协调流畅,人流、物流安全分开。

根据总平面布置原则,结合场地地形、外部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各装置的特点进行布置,具体按如下布置:根据生产工艺结合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情况,此次评价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位于厂区东部,可分为南北两列,南列由西向东主要为变电所、仓库,北列由西向东主要为机修房、生产车间、锅炉房。厂区面向S326省道设2个出入口,生产区出入口和办公区人员出入口。

建设项目各相应建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及《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2009的相关规定,且建构筑物与厂区围墙及厂外道路的防火间距能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厂区平面布置具体详情,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

2.1.4.2竖向设计

厂址地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总体周边高并向中部过度到东南部低,采用平坡式单坡台阶式布置。

2.1.4.3厂区道路

厂区设两个出入口,分别为生活区主要出入口、厂区主要出入口。厂区主干道作为生产工人人流的主导流向,与主干道相连的次干道节点作为人流分流集散点,通过次干道直接到达各自工作岗位。环形道路并与厂区主、次干道相衔接。

生活区道路宽6m,生产区主干道路宽8m,次干道路宽7m、6m,道路转弯半径设9m,生产车间及仓库周围都设≥6m宽的消防道路,道路转弯半径9m。跨越道路管架的净空高度设计为不小于5.0m。

2.1.4.4主要建构筑物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表2.1.4.4-1.

序号

装置名称

建筑面积(m2

层数F

结构形式

耐火等级

1

氟钛\氟硼车间

6232.5

6/3

钢混框架

2

综合仓库

6846.24

1

钢架

3

锅炉房

356.7

1

砖混

4

变电所

198.4

1

砖混

5

机修房

1194.84

2

钢混

6

污水处理系统?

60.0×44.0

1

混砖

7

消防水箱(水池)

100(500m3)

2.1.4.4-1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2.1.4.5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本项目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详见表2.1.4.5-1.

表2.1.4.5-1 ???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方位

相邻建、构筑物名称

实际距离

规范要求距离

1

生产车间(丁)

锅炉房(丁)

12.5

10

仓库(戊)

25

10

西

预留用地

12

10

挡土墙

12

5

2

仓库(戊)

原柴油罐储存区,已拆除

35

12

围墙

40

5

西

预留用地

12

10

生产车间(丁)

25

10

3

锅炉房(丁)

原为煤场,现已空置

12

10

原柴油罐储存区,已拆除

55

12

西

生产车间(丁)

12.5

10

空地(山坡)

10

-

4

综合楼

(研发中心)

二期厂房(丁)

31

10

大门保安室(民用)

55

10

西

S326省道

25

15

宿舍(民用)

500

10

5

宿舍1(民用)

水箱

25

-

综合楼(民用)

500

10

西

S326省道

30

15

松岩湖

33

-

6

天然气调压柜(甲)属于设备

西

变配电间(丙)

26

12

仓库(戊)

35

12

2.2 生产基本情况

公司现有生产员工120人(含劳务派遣、总公司委派员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 ?12 ?人,技术人员 ?22 ??人,厂区有氟钛车间、工程部、检测中心、办公楼、仓库、门卫等建筑和设施。其中三个主要厂房分别为仓库、工程部、氟钛车间。

目前公司生产原辅材料见表2.2-1。

2.2-1??主要生产原辅材料一览表

车间名称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氟盐车间

钛精矿

t/a

42000

硼砂

t/a

6050

无水氢氟酸

t/a

5200

氯化钾

t/a

43200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施、设备情况见表2.1-2-1,表2.1-2-2。

2.2-2???????氟钛酸钾生产线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1

叉车

3吨

1

20

钛精矿吊车

3吨

1

2

HF稀释罐

40 m3

5

21

氟钛酸池

300m3

12

3

有水氢氟酸抽液泵

8

22

氟钛酸抽液泵

12

4

钛精矿反应罐

30 m3

7

23

氟化氢储罐

25 m3

6

5

钛精矿反应搅拌机

100/3200

7

24

桥式双梁起重机

5吨

1

6

矿粉加料斗

8 m3

7

25

结晶池

45 m3

6

7

氟钛酸高位槽

6 m3

12

26

氟钛母液池

1000 m3

8

8

石灰搅拌罐

30?m3

1

27

石灰搅拌机

100/3200

1

9

吊矿粉电动葫芦

3吨

2

28

转筒式烘干炉

1吨/小时

2

10

合成反应罐

30?m3

8

29

转筒式烘干炉除尘系统

1

11

合成搅拌机

100/3200

8

30

螺杆输送机

100/2000

2

12

氯化钾溶解池

45 m3

6

31

震动筛

1吨/小时

2

13

氯化钾溶解液抽液泵

6

32

螺杆空气压缩机系统

1000 m3

1

14

氯化钾搅拌机

100/3200

6

33

废气净化塔系统

12000 m3

1

15

氯化钾储存池

300m3

1

34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

60 m3

8

16

氟钛酸储存罐

30 m3

6

35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罐

10 m3

8

17

离心机

1吨/小时

4

36

废气净化塔耐腐风机

12000 m3

8

18

离心机半干料吊车

3吨

2

37

废气净化塔储存罐

4 m3

1

氟钛反应罐废气净化系统

12000 m3

2

2.2-3???????氟酸钾生产线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1

叉车

3吨

1

15

桥式双梁起重机

5吨

1

2

HF稀释罐

40 m3

3

16

结晶池

45m3

2

3

氯化钾高位槽

6m3

10

17

氟硼母液池

1000m3

2

4

有水氢氟酸抽液泵

4

18

转筒式烘干炉

1吨/小时

2

5

合成反应罐

30 m3

6

19

转筒式烘干炉除尘系统

1

6

合成搅拌机

100/3200

6

20

螺杆输送机

100/2000

2

7

氯化钾溶解池

45 m3

2

21

震动筛

1吨/小时

2

8

氯化钾溶解液抽液泵

2

22

氟硼反应罐净化系统

12000 m3

1

9

氯化钾搅拌机

100/3200

2

23

废气净化塔系统

12000 m3

1

10

氯化钾储存罐

300 m3

1

24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

60 m3

4

11

离心机

1吨/小时

1

25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罐

10 m3

4

12

离心机半干料吊车

3吨

2

26

废气净化塔耐腐风机

12000 m3

4

13

硼砂吊车

3吨

1

27

硼砂溶液抽液泵

7

14

硼砂溶液抽液泵

7

28

废气净化塔储存罐

4 m3

1

2.3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

2.3.1?氟钛酸钾生产工艺流程

?氟硼酸钾生产工艺流程

2.3.2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

一、废气

1、氢氟酸雾、盐酸雾G1、G2

在生产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的过程中将产生氢氟酸雾(G1)和盐酸雾(G2),类比新星化工冶金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废气监测进行计算。

氟钛酸钾车间产生的氢氟酸雾中的氟化物的浓度约为57.8mg/m3,0.174kg/h,1.25t/a;盐酸雾中的氯化氢的浓度约为119.44mg/m3,0.358kg/h,2.58t/a。项目拟对酸雾采用酸雾吸收塔进行吸收处置,酸雾吸收塔采用的处理工艺为水喷淋+二级碱洗工艺,其处理效率:氟化氢90%,氯化氢92%,则通过酸雾吸收塔处理后,外排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为5.78mg/m3,排放速率为0.0174kg/h,排放量为0.125t/a;氯化氢排放浓度为9.555mg/m3,0.0286kg/h,0.206t/a。

氟硼酸钾车间产生的氢氟酸雾中的氟化物的浓度约为8.8mg/m3,0.026kg/h,0.19t/a;盐酸雾中的氯化氢的浓度约为36.11mg/m3,0.358kg/h,0.108t/a。通过酸雾吸收塔处理后,外排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88mg/m3,排放速率为0.0026kg/h,排放量为0.019t/a;氯化氢排放浓度为2.89mg/m3,0.0286kg/h,0.0864t/a。

项目两个生产车间风机风量均为3000m3/h,烟气由高度 20m,Φ280mm的排气筒排放。

2、转筒式烘干炉废气G3

建设单位拟选用天然气对转筒式烘干炉进行加热,烘干炉烟气拟采用湿式除尘脱硫,其除尘效率可达到95%以上,脱硫效率可达到60%,则处理后的烘干转窑烟气中的SO2排放量4.47t/a;烟尘排放量为0.04t/a。处理后的烟气经过高度20m,出口Φ500mm的烟囱排放。

3、锅炉烟气G4

该项目配套1台6t/h的生物质蒸汽锅炉。废气处理采用两级重力除尘十碱液喷淋处理达标后,经30米高烟窗排放。

二、水污染物

A.生活污水

该项目职工人数为321人,住宿职工人数为50人,住宿用水定额以137L/d·人计,非住宿用水定额以46L/d·人计,则项目的生活用水量为19.316m3/d,污水排放系数按80%计,污水排放量为15.45m3/d,4635m3/a,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BOD5和SS。生活污水拟采用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规定的一级标准后排入厂区周围小溪,最终汇入桃江。

B.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车间废水。

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盐酸废水,这部分水由企业加碳酸钾中和处理后,回用于氯化钾溶解工序。

C.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废水

锅炉烟气处理采用水膜除尘进行处理,根据除尘器的运行参数,水气比一般为0.1~0.6L/m3。根据工程特点,本环评报告按0.6L/m3计,则处理锅炉烟气时用水量为0.13m3/h(烟气量为6985.45Nm3/h),废水产生量按系数0.8 计,则水膜除尘废水为0.10m3/h(2.4m3/d,720m3/a)。根据类比资料分析,水膜除尘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pH为碱性。废水经调节池中和及沉淀池混凝沉淀后循环利用。

D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车间氟硼酸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企业氟盐项目产生的含盐酸的生产废水(盐酸水溶液),将其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乳状液 ??????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CO2↑+H2O

2HCl+Ca(OH)2???????CaCl2+2H2O

??氟硼酸钾生产废水(本公司氟盐项目产生)中主要是HCl的水溶液,首先通过向反应罐中加入CaCO3并不断搅拌中和母液中的盐酸,利用CaCO3调节母液pH至3.0;再将Ca(OH)2加水调配成乳状液,在向反应罐不断通入空气搅拌的同时缓缓加入反应罐,调节体系pH至7.0~8.0,经曝气后压滤,滤渣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滤液主要为CaCl2水溶液(溶液中CaCl2含量6.5-7.5%)直接排放。

2.生产车间氟钛酸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企业氟盐项目产生的含氯化铁、氯化亚铁和盐酸的生产废水(盐酸水溶液),将其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乳状液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CO2↑+H2O

FeCl2+Ca(OH)2???????Fe(OH)2↓+CaCl2

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氟钛酸钾生产废水(本公司氟盐项目产生)中主要是FeCl2、FeCl3和HCl的水溶液,首先通过向反应罐中加入CaCO3并不断搅拌中和母液中的盐酸,利用CaCO3调节母液pH至2.0;再将Ca(OH)2加水调配成乳状液,在向反应罐不断通入空气搅拌的同时缓缓加入反应罐,调节体系pH至7.0~8.0,此时Fe2+ 会以Fe(OH)2的形式沉淀下来,Fe3+ 会以Fe(OH)3的形式沉淀下来,经曝气后压滤,通过板框压滤,滤渣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滤液主要为CaCl2水溶液(溶液中CaCl2含量6.5-7.5%)直接排放。

2.4公司环境保护状况

1、环境管理基本信息

???公司的安全环保部负责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并实施了污染物源头控制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和赣州市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公司均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手续申报,并取得了相应的审查批复。

2、执行的环境标准

工艺废气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

锅炉废气:本项目设有锅炉一台,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II时段标准

生产污水:本项目主要外排废水为生产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达标排放

噪声执行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其它标准: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 GB5085.3-2007)。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9)。

(4)其他有关标准。

3、废水

??本公司生产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外排。

4、废气

???公司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包括:酸雾(氢氟酸雾、盐酸雾)、工业粉尘。采取的治理措施如下:酸雾采用一级水喷淋+二级碱液喷淋,水洗酸水回收利用,碱洗处理后经30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5、噪声

???主要为车间设备噪声,如来自于混料机、离心机、烘干炉、空压机、搅拌机、反应罐以及酸雾净化塔等。

6、固废

1、一般固体废物

(1)不合格品

项目产生的氟钛酸钾不合格品为6000t/a,氟硼酸钾不合格品为1000t/a。不合格品提供给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做生产铝钛硼的原材料。

(2)煤渣

锅炉煤渣按年用煤量计算约产生764t/a,可外售用于砖厂制砖。

(3)原材料包装物

????项目原材料采用编织袋包装,最终编织袋产生量约为2.0t/a,交由原料供应商处理。

(4)生活垃圾

????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算,全厂共321人,工作300天,则年产生垃圾48.15t,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收运处理。

2、危险废弃物

(1)碳酸钾、硼砂等散落的废料

项目生产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过程中将用到碳酸钾和硼砂,年散落的废料的量约为5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本),该类固体废物属于HW35废碱,但企业可通过回收再利用,不外排。

(2)废水在线监测试剂废液和化验室分析废液属于HW49危险废液,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处置。

3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

3.1?环境风险源识别

3.1.1 环境风险定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 R 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 P 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 C 的乘积,用 R 表示,即:R[危害/

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3.1.2 风险类型及后果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火灾、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结果,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项目区内的生产装置和建(构)筑物造成破坏。

???物料泄漏通常不会对项目区内建(构)筑物造成破坏,对人员伤亡的影响较小;但物料的的大量泄漏对项目区外环境的影响较大,造成的生态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污染物的清理较困难。

3.1.3 环境风险识别

项目在生产运营中存在以下五种环境风险:

(1)工艺废气的事故排放的风险;

(2)原辅材料中化学品在运输、贮存、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等事故风险,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氢氟酸储罐发生泄漏而造成的风险;

(3)生产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火灾、反应罐爆炸等事故风险;

(4)项目锅炉爆炸等事故风险;

(5)环保设施安全事故风险。

3.1.4风险源识别

本项目产品有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涉及的原料有无水氟化氢、0#柴油。其中,以下部分物料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氟化氢

3.1.4-1氟化氢理化性质

标识信息

分子式

HF

分子量

20.01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CAS号

7664-39-3

UN编号

1052

危险货物编号

81015

理化性质

外观性状

无色液体或气体

包装标志

腐蚀品,有毒品

溶解性

易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

溶点

-83.7℃

临界温度

188℃

相对密度

(水=1)1.15

燃烧热

不燃

临界压力

6.48Kpa

蒸气密度

(空气=1)1.27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

燃烧性

不燃

最小点火能

无意义

饱和蒸气压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建规火险分级

燃烧产物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极限

无意义

危险特性

氟化氢为反应性极强的物质,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反应.腐蚀性极强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

稳定性

稳定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护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包装与储运

包装类别

Ⅰ类包装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起运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附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毒性与健康危害

毒理资料

LC50:1026ppm(一小时大鼠吸入)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接触限值

MAC:1mg/m3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呼吸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甚至发生发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空,氢氟酸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眼睛接触

提超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0min,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饮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操作处置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品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酸雾。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储罐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操作,加强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必须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护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耐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坦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也可以将残余或泄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能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坦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所置。

(2)0#柴油

3.1.4-2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 易燃液体

燃爆危险:

易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理化特性

外观及性状: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柴油机的燃料等。

闪点(℃):

56℃

相对密度(水=1):

0.87~0.9

沸点(℃):

200~350℃

爆炸上限%(V/V):

4.5

自然点(℃):

257

爆炸下限%(V/V):

1.5

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

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慢性中毒: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痛。

刺激性:

具有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

目前无标准

3.1.5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所界定的有毒危险性物质、易燃危险性物质和爆炸危险性物质可知,其中氟化氢属一级重大危险物质,0#柴油属于易燃液体。单元中存储的危险物质情况见表7.1-8。

3.1.5-1?储罐区危险物质情况

物料名称

氟化氢

柴油

单元最大储存量q(t)

533

10

贮存区临界量Q(t)

1

5000

根据重大危险源定义计算:

①?氟化氢储罐单元:q1/Q1+ q2/Q2=533>1;构成重大危险源。

②?柴油储罐单元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氟化氢储罐贮存单元内危险物品存放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3.1.6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规定,本项目涉及到的有毒物质中,氟化氢虽然构成重大危险源,但属于一般毒性危险物质,且项目位于非环境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二级评价的相关要求展开本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其分级划分标准见表7.1-9。

3.1.6-1???风险评价级别划分标准

剧毒

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

危险性物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

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3.1.7化学品储运、使用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3.1.7.1 重点控制的危害物

????据国内化工系统建国以来至1992年全部的243起泄漏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有毒化学品生产贮运技术和装备水平条件下,无论从泄漏事故频度还是从事故伤亡人数上看优先考虑和控制的毒物都是(按顺序排列):氯、氨、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苯、氟化氢和一甲胺。另外,在欧共体和国际劳工局列出的重点危险物质名单中,氨和氟化氢也属特殊毒性物质。

氟化氢的危险特征:

氟化氢有毒,且腐蚀性极强。充装氟化氢的容器(储罐或钢瓶)属于压力容器,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氟化氢泄漏后一般不会燃烧,但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致使人员中毒、死亡。毒物泄漏因其扩散性、渗透性和毒害性,波及范围更大,突发性泄漏事故往往造成灾难性后果。

?????工作场所存在的氟化氢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经呼吸道、食道、经皮吸收侵人人体。吸人较高浓度的氟化氢会引起急性中毒,刺激眼和呼吸道豁膜,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氟化氢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侵人人体的氟有50%在人体骨骼、牙齿中沉积,长期接触会引起骨骼、牙齿损害。

???氟化氢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氟化氢的嗅觉闽0.03mg/m3。环境中高浓度的氟化氢可使人产生知觉麻痹。空气中氟化氢浓度为400-430mg/m3,接触人员会急性中毒致死;浓度达100mg/m3,人仅能耐受1分多钟,浓度50mg/m3时,人可感到皮肤刺痛、粘膜刺激。

???卫生部将氟化氢列人《高毒物品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氟化氢的职业接触最高容许浓度(以氟计)为lmg/m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将氟化氢列为毒性物质,单元内氟化氢的数量达到1吨即为重大危险源。氟化氢生产、使用企业中,氟化氢储罐的单罐充装量一般有几十立方及上百立方,氟化氢钢瓶充装量也有几百公斤,一般都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本项目氟化氢单罐充装量为80m3,也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氟化氢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以泄漏点为中心,半径近千米区域内的人员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

??氟化氢是本项目的原料,氟化氢的毒性高,腐蚀性强,危害性大,生产环节较多,对设备的防腐要求高,容易引起泄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将氟化氢作为优先考虑和控制的毒物。柴油的火灾爆炸风险做简要分析。

3.1.7.2?风险识别

3.1.7.2.1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生产中的多发事故主要是中毒、火灾、灼烫、爆炸(包括容器爆炸、锅炉爆炸)、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特别是在基建、设备安装、检修过程中更易发生。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中暑、职业病(慢性中毒)、粉尘等职业性危害。基建和检修往往时间紧,工作量大,交叉作业多,高处作业多,施工人数多,同时又有动火、进入容器等作业,客观上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中毒、触电、高处坠落、灼烫、碰撞、机械伤害等潜在事故的危险。

1、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事故在化工生产中特别易发生,是众多事故中最多的一类,也是事故中伤亡人数最多,突发性、瞬间发生,一旦发生最难控制的,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危害最大,而且这类事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火灾、爆炸发生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区域或设备内的火灾、爆炸物质的浓度在火灾、爆炸范围内;存在助燃物且达到足够浓度;存在引燃或引爆能量如火源、火花、静电、雷击等。

???建设项目中大部分物料为不燃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相对较小。

1)化学爆炸

⑴锅炉房中使用煤做能源,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气体,点火之前若未进行换气,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⑵锅炉蒸汽房燃料拟用煤粉,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0.3-0.6kg/m3,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

2)设备质量、检修火灾、爆炸危险因素

⑴设备选型

???本项目存在对设备、管道等材料有特殊要求的物质,因此,贮存、输送设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设备选型如果不当,可能造成内部介质与材质发生反应,造成设备腐蚀发生泄漏或介质发生分解,引发事故。

⑵质量缺陷或密封不良

???生产装置或管道、机泵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缺陷,安装过程中焊接质量缺陷、法兰连接处密封垫及机械密封不当,在运行时造成设备、容器破坏。运行过程中材质和密封因物料腐蚀老化等,都可能造成物料的泄漏。

???检修时如需要动火,动火点距正在运行的装置较近,动火时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在检修时车辆运输、设备吊装、安装等,可能碰坏正在运行的设备、管道,引起泄漏并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单台或部分设备检修前未制定相应的方案,未进行相应的隔绝和置换合格,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物理爆炸

???建设项目中的锅炉:①锅炉、压力容器如安全附件不全或可靠,工艺控制不好造成超压发生物理爆炸;或因设备材质、焊接方式、过期未检等造成承压能力下降引起的物理爆炸。

②锅炉因水质差或运行控制不当造成锅炉承压元件如上水箱、下水箱、上汽包、分汽缸及管道结垢而产生局部穿孔、破裂、鼓包发生物理爆炸。或炉膛内大量进水急剧气化引起炉膛损坏甚至爆炸。

③压缩空气输送材质或空气储罐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穿孔、破裂,导致管道局部抗压能力下降,管道爆裂。

④锅炉、压力容器维修不当,如无防腐、煮炉,锅炉养护方案缺失或不当,水质无检测,导致设备性能下降而发生物理爆炸。

4)电气火灾

???本项目中使用高、低压电气设备、设施。包括变、配电间、电缆、电线、用电设备等,这些可能因负荷过载、绝缘老化短路、违章操作,雷击、异物侵入等引起火灾。

⑴本项目装有充油设备如发电机或变压器等,这些充油电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使箱体内绝缘油的温度、压力升高喷出甚至爆裂喷出,同时电弧引起绝缘油着火。本项目存在发电机或变压器的火灾爆炸危险。

⑵本项目设有一定量的电力电缆,这些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可引发电缆的绝缘物和护套着火。本项目存在电力电缆的火灾危险。

⑶由于电力设备过载、短路或电缆等材料过负荷、老化或因散热不良而引发火灾;由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配电装置、电动机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等不符合危险分区的要求而导致火灾、爆炸。本项目存在电气设备、材料的火灾危险。

⑷变、配电间距装置过近或未拟用防火墙隔离,可燃气体进入配电间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⑸变、配电间电缆排水沟未与工业排污沟隔离,易燃液体串入配电间引起燃烧。

?另外,雷电等自然灾害也是点火源。

2、中毒

????中毒事故是化工企业最频繁发生的事故之一,主要是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中毒是因作业场所或活动场所或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存在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标准。设备密封不良、损坏、缺陷、破裂,操作工艺参数失控、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失灵、误操作、违规违章是造成有毒物质泄漏、人员中毒的主要原因。

???建设项目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具有毒性。特别是无水氟化氢AHF,常温常压下具有很高的毒性,且极易挥发;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一旦泄漏极易造成中毒。所以中毒是该项目最需要防范的事故,应是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中毒是物体进入机体,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过程。

???窒息是由于人呼吸的气体中因气体中含有其他惰性气体(该气体无毒如氮气)所致的氧分压或含量不足导致人体缺氧引起的事故。

本项目无水氟化氢是高毒物,存在中毒的可能性。

作业场所发生中毒的可能性,途径分析如下:

⑴输送管道

???输送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主要是管道损坏造成的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中毒。发生管道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可能性主要有:

①管道架空敷设,跨越厂区道路,被厂内行驶的车辆撞断。

②管道长期运行,因自重及应力造成变形损坏,或造成法兰连接面垫子松动,法兰拉脱等引起泄漏。

③管道材质与输送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局部穿孔泄漏。

④管道拆开检修时残液流出。

⑵生产装置

①因设备及附属管线材质及制造质量缺陷,安装过程中安装质量缺陷,造成内部介质泄漏。

②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当,造成泄漏或大量排空。

③检修进未置换合格,人员进入设备、容器内作业引起中毒。

⑶储罐

①储罐因材质不当,设备制造质量缺陷及安装缺陷,如基础不牢造成储罐变形,玻璃或板式液位计损坏等原因,内部介质泄漏。

②进入储罐检修或拆装管道时,残液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③装卸过程中气体挥发逸出造成人员中毒。

④物料发生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⑤氢氟酸等在输送、装卸过程中溅及人体。

⑷机泵设备

①无水氟化氢输送泵等填料或连接法兰泄漏,接触到人体发生中毒。

②无水氟化氢、氢氟酸输送泵等检修拆开时残液喷出,造成人员中毒。

③无水氟化氢、氢氟酸泵运行过程中机械件损坏造成泵体损坏,发生大量泄漏,引起人员中毒。

⑸其他

①人员误服,液体装卸时人体接触到有毒物质并饮水、进食。

②进入设备内作业,由于设备内未清洗干净或通风不良,挥发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③人员因工作需要接触到上述物料等,如未使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中毒或引起职业病。

???建设项目中的回转炉、吸收塔、冷凝器、原料及产品储罐等均可能发生中毒。

3、灼烫

???建设项目生产中涉及到的无水氟化氢AHF、烧碱等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人的皮肤、眼睛、口腔等人体暴露部位接触到这些物质,很快应会使皮肤组织受到损伤,造成化学灼烫。违反操作规程、不正确佩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设备缺陷、作业环境不良是造成化学灼烫的主要原因。

???同时,该项目存在干燥炉和锅炉等高温设备,可能造成人员烫伤。高温蒸汽如意外泄漏,也可能造成人员烫伤。上述可能发生中毒的场所也可能发生灼烫,无水氟化氢储罐的装卸处是易发生灼烫事故区域。

4、噪声危害

???噪声一般分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噪声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已成为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长期工作在噪声超过标准的环境中将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如听力下降,甚至丧失、记忆力下降、耳鸣等。

???建设项目中噪声主要来自压缩机、泵、风机、制冷机、回转反应炉等。另外,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压力0.8MPa、锅炉产生的蒸汽具有0.8MPa,这些具有空气动力性的物质,当其无序释放,或超压放空,排污时均会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建设项目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设置,拟用低噪声设备,隔离措施,噪声较低,所以其危害也较轻。但施工期噪声可能较高,如推土机、打桩机、电锯等高噪声设施设备,要选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安装消声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做好个体防护。

3.1.7.3设备的风险

1)生产装置设备的危险性有:

⑴设备选材不当、设计不合理等设备本身质量不合格会使设备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发生容器爆炸事故。

⑵设备超期未检修检测,带病运行或因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超压会因设备承受不了正常的工作压力而导致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⑶因这些设备内部的介质均为有毒有害介质,设备因腐蚀、人员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泄漏会引起人员中毒。

???另外各生产装置的仪表如果选型不当、插入深度不当,有可能反映不出真实数据而造成溢料、喷料、导致中毒、灼伤、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2)锅炉。锅炉的危险性在于:

⑴蒸汽锅炉的液位表和高低液位报警器、温度报警器失灵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判断失误引起锅炉烧干或超温事故。

⑵锅炉如未选用有设计、制造资格证书的单位所设计、制造的合格产品或未定期进行检测有发生锅炉爆炸的危险。

3)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的危险性在于:

⑴柴油喷出会引起火灾。

⑵作业人员操作不善会导致触电,严重的会发生倒送电,引起更多人员伤亡事故。

4)机泵

⑴安全设施不足,联轴器等欠缺防护罩,可能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⑵设备本身设计制造不良,安装施工不当或欠缺维护保养等因素可能导致密封失效、从而发生泵体爆裂、介质泄漏、防爆性能降低等,并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5)各类储罐

⑴未能根据储存介质的理化特性设计、选材,强度或刚度不够。

⑵安装方式不合理,如大容量采用卧式,而小量采用球罐。

⑶储罐制造不合格,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或缺失或失效,如无水氟化氢储罐未设保温,选材未将其低温影响材料的强度计算。

⑷无资质单位或个人安装,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安装后维护保养不及时,储罐的安全附件未校验,容器未按期检测检验。

6)柴油储罐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柴油储罐主要事故类型可以分为火灾与爆炸、溢出与泄漏两大类。

???若要发生火灾及爆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油类泄漏或油气蒸发;②有足够的空气助燃;③油气必须与空气混和,并达到一定的浓度;④现场有明火;只有以上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根据全国统计,储罐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远远低于3.1×10-5次/年,并随着近年来防灾技术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储油罐可能发生溢出的原因如下:①油罐计量仪表失灵,致使油罐加油过程中灌满溢出;②在为储罐加油过程中,由于存在气障气阻,致使油类溢出;③在加油过程中,由于接口不同,衔接不严密,致使油类溢出。

?储油罐可能发生泄漏的原因如下:①输油管道腐蚀致使油类泄漏;②由于施工或自然灾害而破坏输油管道;③在收发油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油类泄漏;④各个管道接口不严,致使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1.7.4事故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事故类型,结合对化工行业的类比分析和调查,可归结为:

(1)内部因素

①管理不善、设备失修、易发生故障;

②故障时备用设备不能及时启用,延误时间;

③仪表失灵或技术水平低引起操作失误等;

④电开关意外超负荷跳闸;

⑤危险区内违章动火,避雷针失效等。

(2)外部因素

1)?地震、雷电等自然灾害;

2)?外停电事故等;

3)?人为破坏。

3.1.7.5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预测

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的的风险评价: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所使用的化学品如果运输、储存和使用不当,可发生泄漏等危险事故,不仅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而且在火灾爆炸过程中,化学品挥发、反应发生有害气体而污染周围大气环境。虽然化学品储运事故的发生几率不会很高,但由于本项目使用的化学品危险性大,一旦发生泄漏,将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本次评价重点对氟化氢储罐泄露的风险进行评价。

1、预测模式

???事故类型不同,氟化氢的泄露情况也有所不同。本项目氟化氢储罐出现泄露的环境主要在于阀门松弛和焊接点出现裂孔,一旦发生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防范措施,开启阀门,通过管道将氟化氢引流至1000m3的石灰池中。另外,考虑到本项目8个储罐同时出现事故的几率很小,本次评价考虑一个储罐泄露的情况,取30分钟泄露量为一个储罐总贮量(64吨)的1%、5%、10%和20%工四种情况进行预测。无水氢氟酸的沸点仅为19.5℃,一旦发生泄漏,极易挥发。根据类比结果,一般情况下,无水氢氟酸的蒸发量按照泄露量的50%计算。预测模式为瞬时单烟团正态扩算模式,具体公式如下:

(1)有风情况(U10≥1.5m/s)

???非正常排放情况下的地面浓度建议按下列各式计算。以烟团所出位置为原点,有些源高位He,平均风向轴为X轴,源强为Q(mg/s),开始非正常排放时的时间为t′,非正常排放持续时间为T,预测时刻的时间为t。t时刻任一点(x,y,z)的浓度,以持续排放源模式为基础,乘以一个系数G1,按下式计算:

式中:F——混合层发射项;

G1——非正常排放项;

h——混合层高度

k——发射次数,一、二级项目取k=4已足够

扩散参数

(2)小风静风情况(U10<1.5m/s)

小风(1.5>U10≥0.5m/s)和静风(U10小于0.5m/s)情况,t时刻地面任何一点(x,y,0)的浓度为:

?????????

式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

三、预测结果与评价

??由于全南县出现频率最高的是D类稳定度,因此气象条件取D稳定度平均风速(1.97m/s)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7.2-1。

3.1.7.5-1氟化氢泄露(1%)不同气象条件下下风向轴线浓度预测结果(mg/m3

下风向距离(m)

1%

5%

10%

20%

17

29.59085

147.9543

295.9085

591.817

50

28.2304

141.152

282.304

564.6079

100

23.9931

119.9657

239.9313

479.8626

200

16.3179

81.5893

163.1787

326.3573

400

8.3815

41.9075

83.8149

167.6298

600

5.0363

25.1813

50.3627

100.7253

800

3.3623

16.8113

33.6225

67.245

1000

2.4258

12.1289

24.2578

48.5156

1500

1.2949

6.4744

12.9488

25.8975

2000

0.8124

4.0618

8.1236

16.2471

3000

0.4071

2.0355

4.071

8.1419

4000

0.0853

0.4265

0.853

1.7061

5000

0.0029

0.0145

0.0291

0.0582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第8.2.1条,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应该按照GBZ2中短时间接触容积浓度分布范围内的人群状况进行评价。由于GBZ2中未给出氟化氢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因此本次评价采用氟化氢的急性毒性值(一小时浓度为1.026mg/m3)进行评价。以泄露量为一个氟化氢储罐的总贮存量的1%且蒸发量为泄露量的50%的情况为例说明。根据表7.3-1的预测结果,在D/1.97气象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为距离17米处的浓度为29.59085mg/m3。对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2mg/m3(一次值),在D/4气象条件下,近4000多米处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以本评价中设计的最严重的情况来看(泄露量为一个氟化氢储罐总储量的20%计),距离17米处的浓度高达591.817mg/m3。由此可见,无论何种气象条件下,一旦发生氟化氢储罐泄露的事故,对周边环境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从预测结果来看,泄露的氟化氢主要集中在项目厂区周边1000米范围内,而本项目厂区周边南面及东南面有部分居民居住,因此,一旦发生氟化氢的泄露,应该重点做好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隔离疏导工作。

3.1.7.6柴油事故状态对环境的影响

(1)着火或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油罐的燃烧或爆炸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柴油的泄漏和燃烧,也将给大气环境和地表水及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对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影响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及植物将全部死亡,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得到完全净化,恢复其原有的功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2)储油罐事故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泄漏或渗漏的成品油一旦进入地表河流,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污染,影响范围小到几公里大到几十公里。污染首先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景观破坏,产生严重的刺鼻气味;其次,由于有机烃类物质难溶于水,大部分上浮在水层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空气与水隔离,造成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逐渐形成死水,致使水中生物死亡; 另外,储油罐的泄漏或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一旦遭到成品油的污染,将使地下水产生严重异味,并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性,根本无法饮用。又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壤层,使土壤层中吸附了大量的燃料油,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不仅会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作用补充到地下水。

3.2风险管理

3.2.1风险防范措施

(1)建设管理

①本工程要严格遵照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设计规范、操作规程进行选购、设计、施工、安装、建设。

②工程建成后,须经化工、劳动安全、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2)工艺控制措施

①企业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CIMS工程,引入ERP系统,分别建立OA系统和WEB信息发布系统,采取以集中监控为主、现场操作为辅的原则,凡温度、压力、计量、重量、阀门的开放等,均实行遥控操作,并在中央控制室设立闭路监控系统,对生产现场实行自动监控,并自动指挥各装置的生产活动。

②对于现场巡视及开停车时必须在现场观察的参数设就地仪表,主要操作点设置必要的事故停车开关,以保证安全操作。

③鉴于本工程各装置物料特性,要重点要求设备的防腐和密封。

④为防止HF的泄漏,设备及管道要保持密封,尽可能采用负压操作。

(3)建筑等级与设备方面的防范措施

??本环评建议在建筑等级与设备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厂区外供电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以及备用电源,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②各装置按生产类别划分,主要生产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物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执行。各建构筑物之间、建构筑物与道路、电杆及厂房之间,要按火灾危险类别和环境情况保持安全距离。

③所有设备的设计、选购、安装均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

④管材、壁厚、阀门选择及管道安装时严格把关,以防物料泄露。

⑤对于因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设置自动报警信号及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措施。

⑥所有压力容器的设计均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配有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紧急切断装置等超压保护装置。

⑦对可产生有毒气体积累的场所,设置机械通风设施进行通风换气。

⑧较高厂房均设避雷装置及防雷接地设施,所有高出厂房的设备、设施均设有避雷装置。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采取保护接地,各厂房及整个装置区构成接地网络,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采取接地干线以起保护作用。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及输送易燃、易爆的物料管线作防静电接地。

(4)生产安全管理

①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工厂应建立科学、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各车间、工段生产、安全都有专业人员专职负责。

②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包括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装置开工前安全教育和外来人员安全教育五部分内容。让所有员工了解本厂各种原材料、化学制品、添加剂、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以及废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理特性及其毒性,所有防护措施、环境影响等。

③把好设备进厂关,该试压的要试压,该试漏的要试漏,将隐患消灭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同时加强容器、设备、管道、阀门等密封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完好。

④严格执行《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

(5)劳动保护

①对在岗工人及邻近有关人员进行普及性自我救护教育,一旦发生事故迅速进行自我救护,如佩戴防毒面具。敞开门窗等。同时还要加强防护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②要加强设备的密封性和车间的通风,防止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同时进行定期检测使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一些需要经常打开的设备,必须装备固定或携带式排气系统,减少工作场所可能受到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③如必须靠近敞开的设备和接触物料,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

④厂房内采用自然通风或局部机械通风措施,使有害气体的于卫生标准,并对有毒岗位配置洗眼器和防尘口罩、防毒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具。

⑤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对较大噪声源可采用基础减震、消声器消声、建筑物隔音等,使噪声降至标准值以下。另外,这些高噪设备的操作要在控制室进行,操作工人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巡检时应配戴防护耳罩、耳塞等劳保用品,以进一步削减噪声,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

⑥凡易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

⑦对有毒气及粉尘排放岗位有气体检测仪及粉尘检测仪,用于生产场所的安全监测及卫生标准的监测。

⑧所有工人上岗前均按规定进行就业体检,特殊岗位工人需持证上岗。

(6)氟化氢事故预防的安全对策措施

①氟化氢储罐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低温储存,并设置喷淋水、遮阳棚。切实做好氟化氢的取样检验,严禁控制氟化氢的含水量。

②应设置在事故状态下同品种的储罐中相互倒料的管线,或者设置专用的事故罐。同时罐区周围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堤。

③氟化氢槽车在向储罐卸料作业前一定要认真做好连接软管的完好性和连接的可靠性的检查工作。并应制定详细的装卸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

④氟化氢的储存容器属于压力容器,应定期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存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对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⑤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一2009)的要求,在有毒物料事故状态下的排出口、取样口、贮罐区、输送泵、灌装作业点等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氟化氢的地方,设置专用检测以及自动报警装置,以便早期发现氟化氢泄漏。

⑥存在氟化氢的作业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危害说明,标明氟化氢中毒的危害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

⑦作业人员必须全过程穿戴好耐酸防护服,鞋、手套,使用防护面罩。而且使用前应对防护用品的完好性进行认真检查,工作时衣袖、裤脚不能塞在手套和鞋内。作业场所应设置淋浴和冲眼装置,应备有2%一3%碳酸氢钠溶液。

⑧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中氟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评价。

(7)柴油故事预防措施

(一)防冒油措施

??加强计量工作。接卸前通过液位仪或人工计量检测确认卸油罐的空容量,按工艺流程要求连接卸油管,做到接头结合紧密,卸油管自然弯曲。坚持来油监卸制度,卸油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卸,卸油员集中精力监视、观察卸油管线、相关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罐车司机不得远离现场。

(二)防漏油措施

???加油站应加强巡查,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巡查,防止油罐、管线、接头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产生的漏点。

(三)加强火种管理措施

???在危险区内要做到严禁烟火(火柴、香烟和打火机),禁用使用非防爆电器,机动车须熄火加油,摩托车须推离危险区域后发动;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敲打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四)防电气火灾措施

???爆炸危险性大的区域,应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规格型号按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划分来确定,所选用电气设备高于或等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电气设施的安装,应采用聚氯乙烯套管或钢管布线。电缆沟必须充沙填实,不得与油品、液化气、天然气、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平时在检查电气线路时应注意电气是否老化,配线、接线是否松动和脱落,电器设施是否有破损。

(五)防雷防静电措施

??具体措施:(1)油罐车卸油前连接好静电接地线,到站静止时间要达到15 分钟才能进行其他作业。(2)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两次。输油管线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30欧,卸油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100 欧。

3.3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

⑴生产车间和贮罐区的地面应为防渗漏水泥地坪,四周建有围堤,并设有地下槽和事故槽,万一事故发生或长期停车时,可将生产设备管道中的物料排入槽中,以策安全。贮槽应配备呼吸阀和正、负压水封。

⑵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原料物品应分类贮存。库房应配备必需的消防、通风、降温、防潮、避雷等安全装置。

⑶属危险品的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品运输规定执行,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放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磨擦。

⑷氟化氢原料库存应设置水喷淋系统和事故贮池。

3.4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

⑴若发生氟化氢气体泄漏,必须及时通知周边的居民,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000米,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装置内的残余气体用风机抽入尾气吸收系统集中处理。若是氢氟酸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石灰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统一回收处置。因此,以策安全,厂区内应备有用于防范事故的稀碱液和等。

⑵若柴油发生泄漏,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泄漏部位和原因,及时关闭主要阀门,切断柴油外泄通道,用抹布包扎漏点进行自救并汇报当班班长。若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上级报告并启动救援小组,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努力降低事故影响。

⑶万一发生危害性事故,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组织附近居民疏散、抢险和应急监测等善后处理事宜。

⑷在厂内醒目处应设置大型风标,便于情况紧急时批示撤离方向,平时需制定抢险预案。

(5)各装置含有毒物料的工段均设有必要的喷淋洗眼器、洗手池,并配备相应的防护手套、防毒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供事故时临时急用;一旦发生急性中毒,首先使用应急设施,并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流畅的安全地带,同时呼叫急救车紧急救护。

3.5火灾事故应急对策

???发生火灾后,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就地取用灭火器材,把火灭掉。如火势蔓延,在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同时,尽快向消防部门报警。注意事项:主动切断电源,停止一切作业,关闭阀门;按照灭火预案迅速组织灭火,根据各自的分工,该报警的要报警,不能延误时机;有秩序地疏散人员、车辆,进出口两侧要有人监视和控制;及时收理票证、现金等贵重物品;引导外部力量支援,保护好火灾现场,以便善后处理,并查明原因。

3.6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

(1)废气

①为避免项目外排废气出现事故排放时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应对废气治理设施定期检修、保养,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生产废气达标排放;

②废气处理设施中,应设相应的备用设备,主要是风机等;

③废气处理设施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停产,并应及时检修,尽快使其恢复运行。

(2)废水

??本项目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灭火延续时间以3小时计算,则消防用水量为378m3;事故池应足够容纳消防用水量约378m3以及最大储罐容积80m3,合计约458m3。本项目与本公司海绵钛项目共用一个事故池,海绵钛项目消防废水量为378m3,两个项目合计为836m3,厂区中偏南部设有事故池(23m×10m×3.8m),事故池总容积约为874m3,完全满足两个项目的需求。因此,该消防水池使用能有效地防范消防废水可能对桃江江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1、环境危险源分析及危害

(1)危险源辨识

根据松岩公司生产状况、产污排污情况、污染物危险程度、周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结合公司相关环保资料,本预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有以下5类,分别是: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泄漏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工业废气超标引起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根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防护距离内无医院、学校及食品、药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距离本项目最近居民为若坑村居民和上塅村居民,若坑村居民距离HF储罐区最近距离为390m,上塅村居民距离煤堆场最近距离为310m。因此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区、医院、学校及食品、药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目前公司已经对酸性废气、粉尘采取了治理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以下几种可能会引起生产废气超标排放:废气净化装置换药(如碱液)不及时,酸性废气未经有效净化直接排放,超过规定限值,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集排气系统发生故障,废气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车间空气污染,或者废气未能纳入净化装置处理污染环境空气等。

酸性废气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氟盐车间产生盐酸雾、氢氟酸。

?一方面盐酸雾、氢氟酸、NOx等在大气中容易形成酸雨,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酸雨也叫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盐酸雾、氟化物对人类的最重要影响是呼吸系统的问题,空气中氟化物浓度超过1mg/m3时,对人体的眼睛、皮肤、呼吸器官会产生直接影响,长期生活在氟污染的空气中,则人体健康受到危害。

其次,酸雾可刺激人的眼睛,致使沙眼患病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而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一。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g 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3)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危险性分析

公司存在主要火灾爆炸致因:

——电气短路过载引起火灾;

——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主要情形是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触着火;通风不良,挥发的易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爆炸;明火引起危险化学品燃爆;

——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外来施工方或本公司设备实施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引起火灾;

(4)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无水氢氟酸、硫酸。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具体储存量见表1.5-4。

3.6-1?危险性物质情况表

序号

物质名称

规定的临界量(t)

实际贮存量(t)

1

氟化氢

1

75

2

柴油

5000

10

注:盐酸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原材料未使用盐酸。

????公司生产过程中有使用、贮存、运输危险化学品,存在着腐蚀、中毒、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在储存、使用及运输过程中,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操作不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危害,造成环境事件。

根据松岩公司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现状,具体见表1.5-5。

3.6-2主要原料的理化性质

化学品名称

主要危害成分

环境危险性分析

氢氟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g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6)危险废弃物泄漏引发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产生危险废物泄漏主要致因:

——危险废弃物源头产生量出现异常增大时,没有通报物控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废弃物在搬运、贮存过程中有散落/泄漏现象。

——物控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废液储罐满溢现象。

——现场员工的环境意识不足,不清楚废弃物如何分类和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或盛装危废容器破裂、渗漏,致使危险废物外泄。

(7)受限空间作业引起环境事故危险性分析

员工在废气处理管道、废气净化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以及危险废弃物储罐等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中,因管理制度缺陷、操作失误、疏忽大意、设备故障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可能引起人员中毒、缺氧窒息、触电等事故。

3.7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通过对可能存在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危险性的分析,根据危险事件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一级突发环境事件和二级突发环境事件两个等级。

1、一级突发环境事件:

一级突发环境事件指需要提请外部力量支援方能控制的事件。

2、二级突发环境事件:

二级突发环境事件指依靠公司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

3.三级突发环境事件指依靠生产车间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

3.7.1环境安全风险分析和分级

???依据上面的环境危险性分析和分级界定,汇总企业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源和可能的时间后果,汇总于表3.7.1。

3.7.1-1?环境安全风险源及其危害后果表

序号

环境安全风险源

可能的事件后果

环境事件分级

环境危害

安全危害

1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

外部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2

火灾爆炸事故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3

危险化学品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大量泄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4

危险废弃物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泄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

一级/二级

5

受限空间作业事件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3.7.2企业应急能力评估

3.7.2.1 现有事故防范措施分析

公司风险源主要防范措施见表3.7.2.1。

3.7.2.1?现有事故防范措施

序号

风险源

防范措施内容

1

生产车间

通风系统、火灾报警探头、火灾手动报警仪、消火栓、灭火器、洗眼器、喷淋装置、防毒面具、防酸手套、劳保鞋、紧急开关、作业前对设备检查、交接班制度、岗前培训、持证作业等

2

危化品仓库

防爆墙、加强通风、限量存放、分类存放、安全警示标志、定期巡检、温湿度仪、防雷装置、防静电装置等

3

应急池

消防应急池500m2

4

危险废物暂存点

防止雨淋设施、指示标志、安全培训、危险废物作业指导书、定期巡检、液位标示、围堰、吸附材料等

3.7.2.2 应急装备能力评估

?从企业应急装备现状来看,企业应急物资相对完善,应急装备见附件7。

3.7.2.3 综合应急能力评估

目前公司已经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如班长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除此之外,企业领导班子还在组织机构上加强了对安全、环保的管理,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环保领导小组等机构,配备有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组织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

????为建立健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安环部长担任副总指挥,应急指挥部设在安环部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体

系括:环境保护组、应急处置组、后勤保障组。

4.1-1 ?公司环境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4.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

???公司针对突发环境事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总经理任组长,安全环保部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生产部、安全环保部、后勤部、行政部、保卫队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最高决策的非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

(1)研究、决定、部署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和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研究解决人、财、物等重大问题;

(2)组织公司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审查其运行情况;

(3)统一领导和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工作;

(4)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

4.2.1 应急办公室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应急办公室主任:安环部长

成员:人事行政、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的负责人

应急办公室作为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

(1) 定期组织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2)开展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各部门应急工作;

(3)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

(4)负责与相邻单位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4.2.2 工作机构及职责

????突发环境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安全保卫、应急监测、应急抢险、资源保障、技术专家6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成员: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主任、品管部负责人

???负责接警和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了解、收集和上传下达有关信息,联络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各工作组和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

2、安全保卫组

组长:保安队长

成员:安全环保部保安全体成员

???负责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先行组织保安及有关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对现场应急抢险人员的安全进行监护。

3、环境监测组

组长:安全环保部负责人

成员:环保部门全体人员

???负责迅速制定监测方案、查清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特性,分析污染物的浓度分布,评价污染影响范围,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对潜在环境危害实施持续监控。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监测结果。并委托专业环境监测单位进行实施监测工作。

4、应急抢险组

组长:生产部负责人

成员:各个车间负责人

负责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对事故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领导小组并提出处置建议;当事件单位请求外部支援时,由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协助,就近调用其他抢险队伍,或请求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派出专业抢险队伍。

5、资源保障组:

组长:后勤部主管

成员:后勤部全体人员

???负责组建运营应急抢险物资信息数据库,明确设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提供救援抢险所需的交通工具,将抢险机械、设备、材料等及时调到现场。

6.技术专家组:

组员:名单见本预案附件5。

???负责对突发环境、安全事故的危害范围、程度、发展趋势做出科学评估,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4.3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指挥官)设A、B角,当领导小组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副组长临时替代作为总指挥,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最高执行机构,组织、指挥生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或协调、组织各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应急救援过程的各机构之间的关系,见图2.3。

???各部门应规定各级组织机构临时应急处置负责人,在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到达现场前指挥前期应急处置;在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到达现场后,进行指挥权移交,由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

4.3 ?松岩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联络图

4.4 应急抢险队伍

1、后勤部负责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专业队伍,负责动力设备抢修和堵漏等动力方面的抢险,由应急抢险组负责调用。

2、生产部负责组建生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队伍,由应急抢险组负责调用。

4.5 公司相关部门及职工的应急职责

1、公司所属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环保与安全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安全、环保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上报。

2、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现事故迹象或在事故初期(如火灾初期、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应组织本部门职工及时扑救,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中,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为应急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必要时主动将本部门的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4、公司全体员工人人均有及时报告环境、安全事故隐患,积极参与各种应急演练活动之职责;紧急状态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擅自对外发布消息。

5预防与预警机制

5.1 环境风险源监控

?我公司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识别出的环境风险源有:

?表:5.1-1公司环境风险源

风险源类别

风险物质

氟化氢、氢氟酸、柴油、氟钛酸钾(硼)废水

风险设施

氟化氢储罐区、氢氟酸稀释罐区、钛精矿反应区、氟钛酸钾合成区、氟钛酸钾(硼)废水沉淀池、柴油储罐区、废水处理区、生产工艺废气处理系统、锅炉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危险废物储存间

???为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公司范围内建立了必要的环境监控设施,并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该系统能及时发生警示。针对我公司存在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类型,采取以下监控方法和预防措施:

???针对本公司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并根据危险程度不同,执行分级控制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并及时向上级和安全部门反馈。

(1)建立风险源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源台账、档案、风险源监测、定岗,落实监控措施;

(2)强化工程环保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生产区加强风险源排查、进行周边环境的巡视和观测;

(3)对氟化氢重大危险源储罐区配置了独立的SIS预警监测监控系统,预警信息上传至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监管;

(4)加强柴油仓库、危废暂存间监控、管理。

5.2 预警行动

5.2.1 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性环境事件可能出现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以及环境事件认定标准,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环境突发事故、灾害的信息后,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5.2.2 预警发布与解除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企业各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公司处置能力时,及时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等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

???预警方式主要通过固定电话和手机迅速进行,事故发生后通过电话或通讯工具报告政府部门,同时用电话或通讯工具通知整个公司人员及周边的群众和企业撤离,在政府部门救援人员到达后,总指挥将指挥权移交政府部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救援活动。

???根据事故控制情况,预警的解除通过应急指挥部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

5.2.3 预警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事故发生后按照总指挥的命令通过电话、响铃、报警装置通知整个公司人员以及周围的人员;

(3)各救援小组负责人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待政府救援力量到来时,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救援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4)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我企业受污染的区域,并设置危险警示牌,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5)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5.3.1 报警联络方式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必须依靠通讯设备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利用通讯工

??具联系公司总指挥(姓名:钟胜贤,电话:19979816792);按事故等级判断是否联系政府部门请求支援,在政府救援人员未到时,站内组织先期处置工作,并及时查看事件详情,准备随时汇报,如果有人员受伤,立刻拨打公安局(110)、消防局(119)、急救中心(120)等救援号码求助。

5.3.2 内部通讯方式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电话(内部电话及手机)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指挥部成员电话必须 24 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如果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 48 小时内向企业办公室报告。各组成员联系方式见附件1。

内部应急人员信息清单

组织

姓名

成员

领导小组

钟胜贤

总经理19979816792

谢晓华、李古鹏、蒋和球、罗克勇、夏丰华、李凌鹏、徐玲玲、孙国强

谢晓华安全环保部经理13870763099

凌?彬、许威清、李先振、郭志平

应急抢险组

罗克勇19979452010

李志平、李运平、陈小长、魏义忠、曾为民、夏丰华、唐益生、李社明、谭宗清

应急监测组

刘德尚13979791030

李述良、谢云兵

资源保障组

李凌鹏19942177205

谭勇华、钟士全、谢小武、刘凡荣

综合协调组

徐玲玲13320078267

史家成、张丽婷、陈茂荣

安全保卫组

孙国强15399906168

何云杰、张桂芳

车间环保安全责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责任的栋号

环保责任人姓名

内部联系电话

1

铁基粉车间

夏丰华

15990165621

2

氟盐车间

蒋和球

15374370557

技术专家组通讯录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或职称

移动电话

李古鹏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13484276841

黄小龙

瀚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

经理

13766303277

赖伟阳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程师)

15820398836

陈永兴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刘志强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赣州分中心

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工艺工程师

13803584706

5.3.3 外部通讯方式

??外部通讯主要通过应急指挥办公室与外部救援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外部通讯方式见附件

单位

联系电话

火警

119

公安报警

110

医院急救

120

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

0797-2607015(县安监局)

全南县应急管局

0797-2607015

全南县市场监管理局

0797-2632336

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值班室

0797-2636336

全南县政府办

0797-2631632

全南县城厢镇办公室主任卢诚鑫

15970781198

全南县城厢镇龙洲村王显勇书记

15970751596

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曾强书记

18279768585

5.3.4 预警程序

⑴预警发布程序

企业预警信号系统分为三级,具体如下:

1.公司的预警分为叁级,即一级和二级、三级。三级预警指依靠车间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二级预警指依靠公司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一级预警指需要提请外部力量支援方能控制的事件。

2.现场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急办公室向领导小组提出发布预警建议,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发布预警。

3. 发布三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当现场氟化氢泄漏报警器响起时,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大声呼喊传递事故信息,车间主任电话报告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值班电话:0797-2651290)。

(2)车间主任通知班长及区域其他岗位作业人员沿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地带。

(3)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直接关闭管道阀门。

(4)若泄漏量不大,车间主任应组织疏散车间区内人负及企业周边车间员工。并组织本车间员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收集、中和、消洗。

(5)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呼吸器、防护服、轴流风机),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6)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4.发布二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2)领导小组通知相关工作组成员集结,进入紧急状态;

(3)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危险状况。

(4)若事件得到控制,已没有发生的可能,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4.发布一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2)领导小组通知全部工作组成员集结,进入紧急状态;

(3)向政府环保或安监或卫生或交通部门报告事态,请求支援,必要可请求其他环保公司支援;

(4)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危险状况。

(5)若事件得到控制,已没有发生的可能,由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5.4 预防

5.4.1 培训

??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环保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5.4.2 建立事件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1)事先将环境危险源告知场内工作人员,并安排相关岗位管理工作人员;

(2)建立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3)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规程;

(4)加强对安全、环保的管理,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等机构,配备有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5)加强场内各风险源的日常巡视工作,并形成报告制度,定时向安环部汇报巡视结果并做好记录工作。

6 信息报告与通报

6.1 内部报告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事发现场人员或值班人员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报告,同时报告应急办公室或直接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达到 II 级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公司级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现场情况调用应急处置组、环境保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人员。对于污染物泄漏等事故伴随产生的污染事件,发布预警,动员应急人员到岗,并提醒无关人员采取防护行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或进入安全避难点。

1)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达到 II 级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应急预案;

2)接警人员应向报警人询问并确认如下事项:

a、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b、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

c、事件概况和初步处理情况;

d、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事故发生的部门,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应根据事故预案及时应对事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要根据本程序要求尽可能快地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并确保工作有效。

a)事件或事故的最新发展;

b)最新人员伤亡信息及财产损失概况;

c)事件发生的初步原因;

d)事件概况和最坏影响;

e)现场初步处理情况;

f)事件对周边社会人员及环境影响情况,是否波及社会人群或造成社会人员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影响。

???????????????????????????????????????????

→→

??????????????????????????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信息上报流程图

6.2 外部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情况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慌报或者故意拖延不报。当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已经发生,达到 II 级预警时,值班人员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决定启动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 1 小时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同时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逐级上报。并在 2 小时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当情况发生特殊变化或有重要信息时应随时上报。当达到 I 级预警时,事件发生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 4 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判断是否要启动政府应急预案。当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危险,在积极有序组织抢险救援的同时,应急指挥部及时将基本情况、事件级别等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请求支援。

6.3 事故信息通报

??利用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将事故信息在全公司进行通报,动员全公司人员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或立即疏散。

??若环境污染事件严重,需要疏散企业附近的人员、车辆时,总指挥应向公司附近的单位或居民发布事件情况公告,同时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请求支援执行疏散计划。

6.3.1 电话通报及联系词内容

内部报告时要求通报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形表述清楚,使用普通话汇报。

6.3-1 信息通报程序

6.3-2 应急预案相互连接工作关系程序图

6.4 事故报告内容

⑴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在 24 小时内,填写事故紧急报告,内容包括: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排放污染物类型、数量及潜在危害程度;

②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生产规模;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⑥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件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⑦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⑵突发危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为从发生事件后 1 小时内上报,为了保证上报的时限,尽量采用电话、电报、传真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必要时要派人直接报告。

???续报是在初报的基础上,可通过网络或书面的形式报告相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在时间发生后 2 小时内上报。

????处理结果报告采取书面报告,是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在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和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处理结果可以规定在应急行动结束后的 4 小时内报告。

6.5 信息通报

??企(事)业单位造成污染事故时,及时通报全南县城厢镇龙周村、镇仔村、上山村等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和居民。

???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当污染事故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或可能对周围的环境构成危险,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状况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发现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由应急小组成员与周边居委会成员取得紧急联系,通报当前污染事故的状况,通知群众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听候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并强调在撤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

7 应急响应与措施

7.1 响应机制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程度和严重性、发展态势,将企业内部应急响应设定为可控事件、不可控事件二个等级。初判发生对环境、人身安全影响较小,依靠本企业应急救援力量能够处理的事件,能及时处理和清除的,启动可控事件应急响应,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对工作;初判发生对环境、人身安全影响较大,严重危害、威胁或可能严重危害、威胁着公司及周围人员安全,须调动企业以外的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和控制的紧急事件,启动不可控事件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报请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应对工作,企业配合应急救援。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易造成重大影响的区域或重要时段时,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事件损失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7.2 响应程序

??公司总指挥接到汇报后,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企业应急响应程序如图 7.2-1。

??????????????????????????

YN

NY

7.2.1Ⅰ响应程序

7.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发布应急响应预警、启动应急预案:

(1)生产废气连续一次监测超标排放;

(2)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可能流入地表水或恶化周围空气质量;

(3)危险废弃物大量泄漏,可能流入地表水或恶化周围空气质量;

(4)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环境污染或人员伤亡事件;

(5)其他认为有必要的突发环境、安全事件。

7.2.2?预案一旦启动,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任总指挥,20分钟内赶赴现场,统筹安排处置工作。同时通知各工作组集结并赶赴事发现场。

7.2.3?所有参加应急响应行动的工作组,必须服从现场总指挥的统一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7.2.4?当事件失控升级,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环保、安监、卫生部门)组织处置时,总指挥请求相关政府部门支援。外部力量到达现场后,现场处置的指挥权上移,公司的所有应急力量(人力、物资)应全力协助配合,服从统一指挥。

7.3 响应时间

7.3.1 突发的环境事件,各应急工作组接到领导小组的紧急指令后, 10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

7.3.2?现场处置过程中,工作组每30分钟通过电话等方式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7.4 先期处置与分级响应

7.4.1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现事故迹象或在事故初期(如火灾初期、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等情况),应一面组织本部门职工及时扑救,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态扩大,一面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7.4.2?当事态的发展超出公司自身的应急能力,需要外部力量支援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组织公司的所有应急力量进行先期处置,力图控制事态,为外部力量赢得宝贵的应急处置时间。

7.5?通用处置措施

7.5.1?工作组到达现场后,综合协调组负责联络有关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对外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续报工作并将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处置和调查结果上报;对内负责接警和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协调各工作组和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并进行事后事件调查。

7.5.2?安全保卫组负责对与应急处置无关的人员实施疏散、安全警戒和伤员救护工作。

7.5.3?对于非火灾事件,应急抢救组负责实施现场污染控制、污染消除、危险物品转移、隔离、堵截、设备停车等工作。对于火灾事故,应急抢救组负责火灾扑灭与财产抢运。对于消防水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污水拦截、收集与转运。

7.5.4?对于生产废气超标排放事件、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事件、以及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组应在20分钟内拟定监测方案,快速实施水或空气的污染物监测,并根据事态的发展和监测数据适时调整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方法、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等。

7.5.5?资源保障组根据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确保处置工作顺利实施。

7.5.6?技术专家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监测数据信息,向现场总指挥提出切断与控制风险源、减轻与消除污染、人员救护等处置措施建议。现场总指挥据此下达处置指令。

7.6 专项处置措施

7.6.1?突发生产废气超标排放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一《突发废气超标排放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2?突发火灾次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二《突发火灾爆炸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处置。

7.6.3?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三《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4?突发危险废弃物泄漏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四《突发危险废弃物泄漏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5?突发涉及环保设施方面的人身伤害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五《突发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7 扩大应急

???当事态的发展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需要请求外部应急相关方(如政府环保、安监、卫生等部门或其他环保公司)支援时,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向相关方求援。外部力量到达现场后,指挥权上移,公司的应急队伍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7.8 信息发布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对外信息发布,由全南县委宣传部综合协调组统一实施,未经批准,公司的任何人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件的信息。

7.9 响应结束

符合下列条件时,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污染或危险已经解除;

(2)监测表明,空气或水体的有毒有害因子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基本消除且无继发的可能;

(4)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免受再次危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10?工作配合

7.10.1 指挥协调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污染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机构接到污染事件信息通报后,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污染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应急状态时,指挥部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指挥部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发生事件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⑵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⑶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⑷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⑸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⑹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⑺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7.10.2 人员的疏散与撤离

(1))疏散路线与集合地点现场人员疏散:为使企业内员工们皆能从容撤离事故区,且值班主管能随时了解员工状况,采取必要应急措施,已规划企业内部疏散路线,员工们可依指示迅速撤离。保安队应根据当时风向、事故地和紧急疏散图,判断疏散路线指示员工依此路线疏散至集合地点食堂门口或宿舍区,等候值班主管清点人数并迅速疏散。原则上往上风处疏散,若泄漏源为上风处时,宜向与风向垂直之方向疏散(以宽度疏散)。

(2)附近村民:事故发生后,迅速报告附近居民社区,告知事故具体情况、疏散地点、疏散要求。请求其协助公司将居民疏散至安全的区域,同时委托社区小组清点人数。周边单位:事故发生后,迅速通知周边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告知事故具体情况、疏散要求。请求其协助做好人数清点,将人员疏散到安全的区域。

7.10.3 安全防护

⑴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须根据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件发生场所程序。根据本企业潜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特殊的污染事故,特别注意以下事故发生时的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泄漏事故:有毒气体泄漏时,应急人员进入应急事故现场时,需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人员要佩戴消防头盔及灭火防护服。

⑵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根据突发性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③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疏散路线,由警戒组负责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7.11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等级、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等情况进行确定,若发生 II 级或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根据情况请求县环境监测站进行现场应急监测。

7.11.1 应急监测方案

???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的相关规定对突发事故现场进行布点监测。

⑴大气污染监测布点

???根据气象特征、保护目标、地形特征等进行大气监测布点。对大气的监测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下风向按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对照点;在可能受污染影响的居民住宅区或人群活动区等敏感点必须设置采样点,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风向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

监测因子:颗粒物、氟化氢、氯化氢、非甲烷总烃;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应连续取样,直到恢复正常;取样时间、采样频率、监测分析方法按规范执行(小时浓度监测值每天至少取得 02:00、08:00、14:00、20:00 的 4 个小时监测值,日均浓度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清单中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2)水污染监测布点

a、重点应对项目区排污总排水口处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以入口处

10m,20m 取点进行采样。

b、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水慕河入口和桃江入口布设若干点位,同时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当采样断面水宽小于等于 10m时,在主流中心采样;当断面水宽大于 10m 时,在左、中、右三点采样后混合。

c、地下水监测应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根据本地区地下水流向,采用网格法或辐射法在周围 2km 内布设监测井采样。同时,根据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在垂直于地下水流的上方向设置对照监测井采样。在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取水处,必须设置采样点。

??监测因子:pH、氨氮、COD、石油类、氟化物 等;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检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

(3)土壤监测布点

???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事故发生地及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区域按一定间隔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未受污染区域的样品作为对照点。必要时,还应采集在事故地附近的作物样品。在相对开阔的污染区域采取垂直深 10cm 的表层土。一般在 10m×10m 范围内,采用梅花形布点方法或根据地形采用蛇形布点方法(采样点不少于 5 个)。监测因子: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氟化物等;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检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应急监测全过程应在事发、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阶段予以体现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决定。

7.12应急终止

7.12.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⑴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⑵污染物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⑶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⑷事发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⑸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12.2 应急终止的程序

??当险情或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后,应急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环保部门批准,继而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总指挥通知周围单位负责人解除警报。

7.12.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抢险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并组织实施。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做出评价,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3)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应急终止后,公司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报告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环境污染情况、直接经济损失、应急救援情况、原因分析、责任划分、采取的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4)需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公司应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事故现场收集的物证和口供,若事故现场不能保存的,应移交相关现场照片和其他相关资

(5)事件原因、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6)应急过程评价;

(7)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应急响应结束后,公司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公司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在应急响应结束一个月内,将总结评估报告报送至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9)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8 后期处置

8.1 损害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重建的依据。

8.2 现场恢复

8.2.1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的同时必须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尽可能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同时,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现场救援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疏散较为困难时,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

???在现场救援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好生产设备和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报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场内部现场保护方法:

⑴在事故现场周围绕以隔离带或撒白灰等做警示标记,防止非相关人员入内。

⑵通过现场的道路,必要时可临时中断交通,配专人指挥行人或车辆绕道而行。

⑶现场重要部位及现场进出口,应当设岗看守或者设置屏障遮挡。

⑷环境发生改变时(如天气),要对现场上易变的痕迹物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8.2.2 现场洗消

???现场洗消工作由应急抢险组负责,应急抢险组人员在穿戴好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对事故现场及救援车辆进行洗消处理,防止有毒有害或污染物质扩散或被带出现场。

??利用喷洒石灰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污染。一般在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⑴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存放间进行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⑵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通道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

⑶延伸洗消。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洗消对象:⑴轻度中毒的人员;⑵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⑶现场救护人员;⑷抢救及染毒器具、现场。

???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事故需要洗消的情形包括氟化氢(氢氟酸)、母液池酸性废水泄漏发生泄漏时需要洗消,其中,机油、废机油泄漏,需使用消防沙进行覆盖。洗消污水不得外排,可进入公司事故应急池收集,以免扩大污染范围或造成二次污染,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8.2.3 环境恢复

???应急终止后,总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勘查,对事故点的现场及企业周围的水源、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会同专家制定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和方案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确保在一定期限内恢复生态环境平衡。

8.3 善后赔偿

???对事故后的损失、损害进行善后处理,联系保险单位协商索赔事宜。

???善后处置主要内容有:妥善安置、救治伤残人员;组织应急物资供应组对调用物资进行及时清理;清查短缺物资或临时征用物资,根据国家政策予以补偿;协调社会力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8.4 事件调查

???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后,除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要求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外,本企业自身应组成事件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事件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责任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件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5 保险

???公司应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 6.2 条款要求积极办理各类保险。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依法办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责任险及其他险种。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及时通报相关承保的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工作,保险公司在获悉突发环境事件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足额支付参保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各相关保险公司应及时定损理赔。在此过程中,公司应允许保险公司对环境事件现场进行勘查,配合保险公司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8.6 工作总结与评价

???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公司负责进行工作总结与评价,并编制总结报告。事故总结于应急终止后 2 天内完成,并及时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及相关单位。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事故等级;

(2)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

(3)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

(4)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

(5)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响应程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

(6)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是否正确、及时;

(7)应急过程中好的做法、措施或存在的问题、漏洞;

(8)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

(9)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

??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工作总结与评价内容需全程详细记录污染事故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归纳、整理,最终形成应急总结报告,按照一案一卷要求存档备案。

9 保障措施

9.1 经费保障

???针对本公司潜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在公司财务部设立应急救援专用资金,并根据公司每年的产值和运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匹配。

9.2 装备保障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各专职救援队伍必须针对危险目标性质和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联络通讯、报警设备等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应急物资协助组根据公司经营特性的要求,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配备适用的防护器材,事故状态下的劳保用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感染、中毒等急救药品,配置好适用的消防器材,如足量灭火器、碳酸钙、氢氧化钙、片碱等物资。

9.3 通讯保障

???应急指挥部建立和完善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有效的有线电话、手机等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9.4 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突发性危险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事故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包括:

⑴抢修、抢险队

由本企业的电工、维修人员组成,必要时指挥部可以调动其他单位的维修、电工参与事故单位的抢修、抢险队;

⑵物质供输队

???由企业内后勤保障组负责,担负事故抢险、抢修所需大宗物资的运输及供应任务。

⑶医疗救护队

????由企业内部分人员与签约医院组成,要求听从医院现场负责人指挥调配,救护队担负事故中受伤、中毒等人员的护送,初步救护处理、治疗、转院等工作。

9.5 技术保障

???建立安全预警系统,组建相关应急指导专家组,加强与专家组成员的联系,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领域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9.6 其他保障

⑴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指挥部必须确保应急处置车辆的落实,加强对应急处置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紧急情况下车辆的优先调度,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⑵医疗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医疗救治单位的联系,建立医疗救治信息库,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⑶治安保障:应急指挥部积极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时疏散、撤离无关人员,加强事件现场周边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做好事件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⑷社会动员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相邻企业日常的沟通与协作,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做好相邻区域、企业之间的联动工作。场内应急指挥部还需与相关部门签定互救协议。

⑸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应急指挥部按照事故类型,制定人员和财产的避难方案。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事故发生后人员和财产的疏散、避难工作。

⑹企业每年需进行一次以上应急预案演练,并将相关演练的内容及影像资料存档备查。

10 应急培训与演练

10.1 培训

10.1.1 培训的目的

????企业每年组织人员及行动关键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明确各自职责,掌握应急技术。

10.1.2 培训的内容

???企业要加强对污染事故处置队伍的培训、演练,定期组织污染事故处置训练和演习,应急指挥部要从实际出发,每年组织2-3次培训,每次2-3天,可对企业人员进行分批次培训,培训方式以理论和实战结合,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年底进行工作总结。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所产生的污染物特性以及所涉及的污染事故知识;

(2)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和分析;

(3)本预案中的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

(4)污染事故处置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10.1.3 培训的形式

理论教学、现场讲解、模拟事故发生等。

10.1.4 培训的频次

培训的频次定位为每年2-3次。

10.2 演练

10.2.1 演练准备

???针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本公司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上综合性应急处置演习,确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公司能正确指挥,各应急人员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缓解、处置事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0.2.2 演练的内容

(1)氟化氢(氢氟酸)泄漏事故、生产工艺废气非正常排放事故、废水非正常排放事故、危废沾染物泄漏事故应急演练;

(2)报警及通信演练;

(3)情况通报演练;

(4)各类应急设施的使用技能演练;

(5)模拟各类事故的快速反应演练等。

10.2.3 演练的方式

(1)综合演练:模拟公司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对本预案的各类应急措施进行组织指挥演练;

(2)单项演练:由公司各应急小组人员各自开展环境污染应急处置任务单项作业的演练,或单个专项逐一进行演练。

10.2.4 演练的频次

??每年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处置演习。

10.3 记录与考核

???在每次组织培训和演练时应对培训和演练的内容以图片、视频、方案等方式进行记录;在培训和演练结束后进行讲评和总结,发现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预案进行修正、补充、完善,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同时,通过演练,发现污染事故处置器具、处置设施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10.3.1 演练记录

???公司设计演练记录表(见附件3-2),并负责进行演练记录,记录演练活动、演练人员的个人表现与整体演练任务完成情况。

10.3.2 演练考核

???根据演练记录结果,比较演练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进行评分考核(见附件3-3)。

11 奖惩

??我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奖励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及时发现和报告环境事件者;

(2)在应急救援行动中有突出表现者;

(3)发现安全隐患和提出解决办法者;

(4)其他特殊贡献者。

11.1 责任追究

???我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依法追究责任。并处 500-5000 元罚款,构成犯罪的,报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发环境事件的;

(2)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环境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行为的;

(3)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贪污、挪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其他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12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12.1 预案的评审

??本预案自编制完成后,进行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员工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再组织外部评审;外部评审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进行评审。预案通过会议讨论,经评审完善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另外应急预案评审由企业根据演练结果及其他信息,每年组织一次内部评审,以确保预案的持续适宜性,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

???评审时应注意如下问题: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否得到各位员工充分的重视;各岗位人员是否理解各自的职责;企业的环境风险有无变化;应急预案是否根据公司的布局和工艺变化而更新;人员是否经过培训;预案中的联系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将应急管理融入公司的整体管理等。

12.2 预案的备案

???企业应将经评审完善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的应急预案,按规定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12.3 预案的发布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和外部专家评审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

(2)企业负责应急预案的统一管理。

(3)企业负责预案的管理发放,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及时对已发放预案进行更新,确保企业获得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

12.4?应急预案更新

???按要求,结合企业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及时修订。

(一)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及时修订、更新:

(1)危险源发生变化(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位置)。

(2)公司生产工艺、规模或重要应急资源等发生重大变化。

(3)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发生变化。

(4)应急装备、设备设施发生变化。

(5)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

(6)应急演练评价中发生存在不符合项。

(7)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

(8)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企业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况。

12.5 地方沟通与协作

建立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应急机构及其它兄弟公司的交流与联系,组织参与地方有关部门开展的应急演练救援活动,开展与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本预案批准发布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本预案由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组织制订并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4 附则

14.1 本预案中部分名词术语定义

(1)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环境风险单元: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环境风险物质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企业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 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6)环境风险: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或生态)的危险程度。

(7)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生态损毁、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8)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9)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10)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11)应急预案: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1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应急监控: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风险情况和影响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3)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14)应急救援: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的措施。

(15)应急监测: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6)恢复: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7)分类: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类别。

(18)分级:分级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级别。

(19)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20)后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附件2:项目废水排放口距离下游最近取水口的位置关系图

?


附件3:内部应急人员信息清单

组织

姓名

成员

领导小组

钟胜贤

总经理18689464084

谢晓华、李古鹏、蒋和球、罗克勇、夏丰华、李凌鹏、徐玲玲、孙国强

谢晓华安全环保部经理13870763099

凌?彬、许威清、李先振、郭志平

应急抢险组

罗克勇19979452010

李志平、李运平、陈小长、魏义忠、曾为民、夏丰华、唐益生、李社明、谭宗清

应急监测组

刘德尚13979791030

李述良、谢云兵

资源保障组

李凌鹏19942177205

谭勇华、钟士全、谢小武、刘凡荣

综合协调组

徐玲玲13320078267

史家成、张丽婷、陈茂荣

安全保卫组

孙国强15399906168

何云杰、张桂芳

附件4:车间环保安全责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责任的栋号

环保责任人姓名

内部联系电话

1

铁基粉车间

夏丰华

15990165621

2

氟盐车间

蒋和球

15374370557

附件5 ?技术专家组通讯录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或职称

移动电话

李古鹏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13484276841

黄小龙

瀚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

经理

13766303277

赖伟阳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程师)

15820398836

陈永兴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13750562528

刘志强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赣州分中心

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工艺工程师

13803584706

附件6:外部联系单位信息清单

单位

联系电话

火警

119

公安报警

110

医院急救

120

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

0797-2607015(县安监局)

全南县应急管局

0797-2607015

全南县市场监管理局

0797-2632336

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值班室

0797-2636336

全南县政府办

0797-2631632

全南县城厢镇政府办主任:卢诚鑫

15970781198

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书记:曾强

18279768585

全南县城厢镇龙洲村书记:王显勇

15970751596

附件7:公司环境应急物资

序号

应急装备(物资)名称

数量

摆放位置

备注

1

防毒面具

8

氟钛车间

2

防化服

8

氟钛车间、保安室

3

防火服

2

保安室

4

防酸面罩

8

氟钛车间

5

消防斧

1

保安室

6

防酸靴

8

氟钛车间应急柜

仓库另有贮备

7

乳胶手套

8

氟钛车间应急柜

仓库另有贮备

8

安全帽

8

保安室

9

安全带

8

仓库、氟钛车间、保安室

10

急救药箱

3

氟钛车间、门卫室、物理实验室

11

应急包

2

保安室

包括一条毛巾、一个防毒面具、一瓶水

12

沙包

4

氟钛车间

13

强光手电筒

5

氟钛车间、保安室

14

办公用车

1

车库

15

担架

1

应急柜

1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一

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公司对突发工业废气超标排放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污染环境的风险。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废气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突发工业废气超标排放事件的应急响应。

2 职责

2.1 应急监测组负责对废气污染因子实施快速监测,及时提交监测数据。

2.2 应急抢险组负责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

2.3 资源保障组负责为现场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

2.4 综合协调组负责对外信息报送,紧急联系医疗单位实施伤员救护工作。

2.5 技术专家组负责对现场处置、应急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持。

3预防与准备

3.1?废气处理基本情况

???松岩公司主要有酸碱废气、锅炉废气粉尘等。废气污染因子主要包括盐酸雾、硫氢氟酸、锅炉粉尘。公司对各工序的废气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排气筒高空排放。公司配套了6套酸性废气处理塔和2台自主研制的组合式旋流板净化系统。酸性废气采用双碱法喷淋处理,锅炉粉尘采用旋风+双减法水幕除尘器处理。

3.2 废气超标排放原因分析

以下几种情形可能引起公司废气超标排放:

1、废气净化装置换药不及时,酸性废气未经有效进化直接排放;

2、抽风系统故障,废气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车间空气污染;

3、处理工操作失误,加药质量、选药类型不合理;

4、废气处理循环水未定期更换;

5、废气输送管道破损漏气;

6、投入的废气处理装置没有同时并入抽风系统,有害废气无组织排放车间引起空气污染。

3.3?预防措施

预防废气超标排放的措施主要有:

1、公司制定并严格执行废气净化操作规程,对废气处理设施定期检修,及时更换药品或吸附物品。

2、认真做到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所有可能产生废气的地点,均应安装废气管道,并入废气净化系统。

3、建立长效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发现泄漏危险即采取措施治理,不得带病运行,以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4、公司针对空气污染的风险特性,准备应急物质,如喷淋装置、防毒面具等,适当增加废气净化的药剂贮备,以便实施紧急处置。

5、加强与生产部门的信息沟通,当废气量或污染因子浓度可能超标时提前预告。

4 应急响应

4.1?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如下空气污染的报告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

1、发现的废气监测超标报告。

2、周边居民投诉空气污染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视事件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若启动本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指挥部(领导小组或副组长任指挥官),综合协调组、应急监测组、应急抢救组、资源保障组集结后赶赴现场。

4.2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事发部门的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组织本部门应急力量开展处置工作,如救护伤员、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点等。

4.3?应急抢救组到达现场后,应穿戴与污染物的危险危害特性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按4.4通用处置措施实施处置行动。

4.4?通用废气超标处置措施.

1、首先应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方法,阻止有毒有害气体继续外泄。同时对泄漏的有害气体及时进行洗消。在处置工作中,应发挥整体的救援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对已泄漏的有毒有害气体,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气源前,不应扑灭火焰,以免有毒有害气体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大面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

3、必要时设置水幕墙阻止有毒有害气体向周围的环境敏感区漂移。

4、对于废气净化装置超标排放事件,可立即采取更换喷淋液、加强喷淋等增强废气处理效果的措施,必要时要求生产部门暂时停止生产。

5、公司有毒有害气体与可使用的中和剂,见下表:

有害气体名称

中和剂

盐酸雾、氢氟酸

水、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

4.5?当发现废气监测报告污染因子超标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指示应急救援组调查废气污染因子超标的原因,已造成的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影响后果等,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如更换废气塔中和剂、增大中和剂浓度、更换喷淋塔中空心塑料球以及更换故障设备等。

4.6 必要时请技术专家组到现场对废气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根据技术专家组的建议,提出今后的防止类似事件的对策,并修改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7?当接到周边居民废气(异味、冒浓烟)投诉时,立即成立以综合协调组为班底的对外综合协调组,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公司总经理助理对外关系的副组长。

4.8 公司抓紧时间积极整改,尽快调查废气产生的原因,采取关闭措施阀门、堵漏、喷洒中和、转移等必要措施,控制污染继续扩散,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

4.9 公司应正确理解周边居民投诉,必要时指派公司代表与居民代表接洽,说明公司解决问题的诚意,协商共同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废气进行监测。同时向全南城市建设局、全南环保局等上级环保部门做出书面承诺,在限期内进行整改,杜绝废气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以避免公司被政府约谈甚至处罚。

4.10 当空气污染事件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按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对预案》的规定,请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全南县环保局、赣州市环保局等上级部门予以支援。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二

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提高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抢救、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故危害。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的应急响应。

2 职责

2.1 火灾爆炸事故的初期,事件所在部门有责任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行动,有责任向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介绍事件原因、经过,并积极配合公司的应急力量参与应急响应行动。

2.2?应急抢救组负责火灾爆炸事件的控制及事后的现场清理、洗消,外来消防力量到达后积极协助应急处置;并负责对被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消防水拦截、收集和转移。

2.3?安全保卫组负责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护和伤员救护;负责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和安全隔离。

2.4 综合协调组负责对外报警和依据综合预案的规定对外信息发布。

2.5 应急监测组负责污染空气、水体的采样和监测,提交监测数据。

2.6 技术专家组负责对火灾爆炸可能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做出判断,对具体火灾事故引起环境污染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

3 公司火灾爆炸致因与预防

3.1 主要的火灾爆炸致因

1、电气短路过载引起火灾;

2、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主要情形是泄漏激发能源着火;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触着火;通风不良,挥发的易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爆炸;明火引起危险化学品燃爆;

3、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外来施工方或本公司设备实施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引起火灾;

3.2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为预防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如下预防控制措施:

1、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电气装置的选型、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配电设备、线路定期检查、检修、保养,保持良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定期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

2、实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严禁违规动火。

3、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及运输管理,完善通风、防泄漏、防静电等安全设施。

4 应急响应程序

4.1火灾初期的应急响应

4.1.1 火灾初期,事发现场任务部门和员工都有灭火的责任。

4.1.2 公司所有员工发现着火点,均有责任立即向周围同时大声报警,所有部门领导应立即组织员工投入灭火行动,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告。

4.1.3 当火灾初期现场为部门间的公共区域时,现场最高级别的领导自然担当灭火指挥。

4.1.4 公司应急值班电话接到火灾爆炸报警后,一般应向报警人员询问一下情况并做好记录:

1、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

2、是否有人被困。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1.5 接警后,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应急抢险组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应急队伍到达后现场的前期处置人员应尽快撤离。综合协调组同时将了解的火警信息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4.1.6 如果火灾被及时扑灭,应急抢救组应保护好事发现场。由综合协调组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4.2 火灾扩大的应急响应

4.2.1 当火灾得不到控制,有蔓延趋势时,应急抢救组应立即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建议向119求援。

4.2.2 综合协调组向119报警时,应说明以下情况:

1、公司所在的准确位置;

2、具体的着火部位;

3、人员被困或受伤害情况;

4、公司的联络人及电话。

4.2.3 报警后,安全环保部保安队指派人员在主要路口引导外来应急车辆。

4.2.4 公安消防人员到达公司后,应急现场指挥部调动公司力量积极配合应急工作。

4.2.5 安全保卫组指挥公司所有非应急人员按照预定的路线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区域。达到安全区域的非应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灭火现场。

4.2.6 发现有人被困在危险场所时,应立即向公安消防人员报告,协助救出被困人员。

4.3?环境污染应急处置

4.3.1 当火势逼近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或使用场所时,应急抢救组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搬离危险化学品至安全区域。

4.3.2?当灭火废水含有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时,应急救援组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体污染,主要措施包括:

1、用沙包或阀门拦截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

2、将拦截的污水用潜水泵抽至消防应急池中。

3、修筑围堰拦截污水或将污水引致低洼处,通知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进行转运处理。

4.3.3 注意现场污水的流向和收集,消防废水只能流向事故池的管道内或修筑的围堰中。

4.3.4 抢险过程中,应急抢险组负责观测消防废水的流向和数量,当发现消防废水满溢或流向厂外时,立即报告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4.3.5当围堰中或低洼处的消防废水水位较高时,应急抢险组应启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一部分污水,或利用潜水泵及时将围堰中的污水抽至另一个围堰内或是另一低洼处。

4.3.6灭火抢险结束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消洗、清理,消防废水委托专业环保公司处理。

4.4 污染事故扩大应急处置措施

4.4.1 当出现火灾扩大或消防废水外流,导致事故扩大,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趋势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立即指示综合协调组拨打110等外援电话,请求支援。

4.4.2 外援力量到达后,现场指挥权归上级指挥中心人员或公安消防队统一指挥。公司现场处置指挥部做好现场介绍和信息资料提供工作,现场所有抢救人员和装备由总指挥统一指挥调配,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4.4.3 一旦消防废水流出厂外,立即对厂外的污水井和雨水井进行封堵,以防止污水流入市政管网而发生水体污染次生灾害。同时将消防废水围堵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利用石灰、吸附棉、活性碳等对消防废水进行回收和消解。

5 现场安全与救护

5.1 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救援工作危险性比较大,必须对应急处置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周密考虑,防止被火烧死和消防废水灼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导致中毒、窒息,以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对电气设备灭火时必须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5.2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时,资源保障组应采为公司应急行动人员提供专业的个体安全用品,如防化服、自给式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等。

5.3 当有员工或应急人员受到伤害时,安全保卫组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现场救护,综合协调组应立即请求120支援送伤员到就近全南县人民医院救治。

6 现场恢复与应急结束

6.1?当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抢险工作结束后,对参与应急的人员进行清点,使用的抢险物质与装备专人进行清点和回收,及时重新配置事故现场应急设备。

6.2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确认所有火源已全部扑灭,火灾没有继发的可能时,经征得专家咨询组同意,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行动结束。

7事故调查

7.1 没有动用外部力量即扑灭的火灾,由综合协调组组成调查组,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1.出事着火部位。

2.火灾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含管理原因)。

3.人员受伤情况。

4.经济损失情况。

5.应急处置的效率。

6.责任追究的建议。

7.2 对于动用119力量扑灭的火灾,由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配合。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三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科学应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危害,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1.4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类型

1、仓库化学品包装破裂、泄漏;

2、化学品仓库发生火警;

3、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化学品泄漏、包装破裂等情况;

4、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存,小量泄漏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大量泄漏事件。

2 职责

2.1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2.2?事发部门是事故的第一响应责任者。

2.3 综合协调组:迅速召集其它专业小组进入实战状态,将应急领导小组命令第一时间传达给各专业小组,并将各专业小组最新情况汇报给应急领导。同时负责化学品泄漏环境事件对外联络和通报、续报工作;应急环境事件结束后,对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对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提交调查报告。

2.4 应急抢救组会同事发部门实施紧急现场处置,清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防止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向周边扩散,控制事态扩大。

2.5 应急监测组: 根据需要负责空气、水体或土壤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及时提供准确数据。

2.6 资源保障组:为现场处置提供必需的应急物质,化学品泄漏污染范围扩大时应提供进一步的人员、车辆、器械支持。

2.7 技术专家组:主要工作为参与、指导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现场指挥部决策参考。

2.8 安全保卫组:根据化学品泄漏影响范围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况设立隔离带。另对现场应急抢救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护工作。

3 预防与准备

3.1 公司将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和安全使用纳入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涉及危险化学品设备不得带病运行。

3.2?公司根据相关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定,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培训员工按标准化作业,并告之员工掌握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3.3 公司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特征,准备应急物资,如堵漏装置、收集装置、吸附材料、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

3.4 物控部化学品管理人员和安全主任应每天对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现场实施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3.5危险化学品仓库应有防止化学品泄漏措施,现场暂存地点应设置防止危化品容器破裂收集装置。

3.6 危险化学品使用附近应设置洗眼器和喷淋等个人紧急救援设施。

4 应急响应程序

4.1 先期处置

1、部门发现危化品有小量泄漏时,应果断采取堵漏、转移措施,避免泄漏点扩大,若泄漏进一步扩大,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使用危险化学品部门当发现现场用量急剧增大异常时,应迅速查明存贮罐、管道是否有泄漏地方,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4.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启动本预案。若启动本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集结赶赴现场。

4.3 化学品泄漏处置一般原则

1.应急抢救组立即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已造成的污染范围、人员伤害后果。并对泄漏物进行拦截、收集、转运,避免污染物泄漏雨水管道直接进入河沟。

2.所有可能产生液态污染物和洗消废水的应急处置中,都必须封闭雨水和污水排口,修筑围堰收集污染物,并尽可能将洗消废水引入应急事故池中,对收集的废水应根据技术专家组建议,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燃烧,应采取冷却措施,使其稳定燃烧,防止爆炸,并保护相邻建筑物。在未切点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切断物料且温度下降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

4.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现场应立即在警戒区停电、停火,杜绝一切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火种,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关闭有关阀门。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注胶等堵漏工具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封堵。

5.对现场泄漏物应采取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如泄漏物为液态危险化学品(如氢氟酸),应采取围堤堵截或挖掘沟槽等方式收集泄漏物,修筑围堤、挖掘沟槽的地点应离泄漏点的距离应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泄漏物到达之前完工,同时注意避免污染区域扩大;如泄漏物为易燃易爆物(如柴油),应急处置中应严禁烟火;如泄漏物排入雨水、污水系统,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防止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对挥发性较强的液态污染物(如硫酸),应采取减低其蒸发措施,如用泡沫、泥土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等。

6.泄漏量较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木屑等天热有机吸附剂)、中和材料(如树脂、聚氨脂等)吸收中和,或用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等固化法处理。

7.对于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火灾事故产生的消防水,往往含大量的化学品污染物,应采取拦截、收集措施,将消防水引入应急池,防止直接排入收纳水体。

4.4 当危化品仓库发生泄漏时,应急抢救组应将仓库通风设施全部开启,以免气体浓度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迅速将其它危险化学品搬离泄漏现场。应采取加固仓库慢坡、用沙子覆盖、用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以及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等措施进行处置,尽量将泄漏物控制在仓库房间内,减少环境影响。

4.5?当车间发生危化品泄漏时,处置措施如下:

1.无论何人何时发现贮罐或装置发生泄漏事故,立即大声呼喊通知周围员工,当班的安全和生产人员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同时按预案报警程序报告。

2.应急救援组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观察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要迅速切断泄漏源阀门,并进行隔离,停止进料。

3.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同时判断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子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或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交有资质的环保单位进行处理。

4.6?当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可能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和赣州市应急管理处等部门报告,请求相关部门援助。

4.7 人员疏散与救护

4.7.1 以下几种情形现场指挥部应考虑人员疏散:

1.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易挥发性液态(氢氟酸等),可能导致现场人员中毒伤害;

2.大量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物质(如柴油),存在火灾、爆炸风险;

3.发生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火灾,且难以控制。

4.7.2 所有应急无关人员应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有序撤离。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各部门负责人应清点人数,并将结果报现场指挥部。

4.7.3 对于现场中毒或被化学品灼伤的人员,综合协调组应立即请求120支援送伤员到就近全南县人民医院救治。

5 公司贮存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现场处置

5.1氢氟酸的现场处置

若氢氟酸泄入路面,不得用高压水直接冲洗,以免促使酸雾急剧扩散至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或飞溅伤人。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对大量泄漏,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酸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酸进入下水道。对于清洗路面的废水应引入废水处理系统,达标排放。

现场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5.2?柴油等易燃易爆液体的泄漏处置

柴油等易燃易爆液体若泄入路面,应先行隔离现场,切断火源。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如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管网。

现场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6 应急监测

6.1应急监测组接到指令后应立即组织应急监测人员,携带应急监测仪器,迅速前往事故现场。

6.2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受影响区域的范围的特点和污染趋势,制定现场监测方案,布设监测点位,确定监测项目和采样频次。

6.3快速分析化验,监测结果以手机短信、监测快报、监测报告等形式报应急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报告必须明确污染物浓度、污染程度等内容。

6.4技术专家组根据监测数据、气象和其它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物迁移程度、扩散速率和影响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7 安全防护

所有参与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成员到达污染事件现场时,应根据泄漏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防止烧伤、中毒或其它身体伤害。

8 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8.1应急终止

当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得到控制,没有新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稳定到达正常浓度水平的情况下,经征得技术专家组同意,现场总指挥下达指令,解除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8.2善后处理

8.2.1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联系有资质的环保公司转移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8.2.1应急抢险组做好应急装备、处置场所的维修和消洗工作。

8.3结果报告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办公室开展环境损害评估、赔偿、事件调查处理等,然后编制总结报告,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上报。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四

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 目的

及时、高效、妥善处置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1.4 环境风险分析

危险废物有废酸、废油、含酸废渣,以及其包装材料等。

公司产生危险废物泄漏主要致因:

1.危险废物源头产生量出现异常增大时,没有通报物控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2.设备清洗废水误排入废液管道中。

3.废弃物在搬运、贮存过程中有散落/泄漏现象。

4.物控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废液储罐满溢现象。

——现场员工的环境意识不足,不清楚废弃物如何分类和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或盛装危废容器破裂、渗漏,致使危险废物外泄。

2 职责

2.1 物控部负责编制和执行公司危险废物贮运的安全管理,加强危险废物存放处巡查、排查并整改事故隐患。

2.2?应急抢救组会同物控部负责污染控制工作。

2.3?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隔离、伤员医疗救护和伤员转移工作。

2.4 资源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质供应。

2.5 必要时,应急监测组负责空气、水体或土壤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工作。

2.6 技术专家组负责为现场处置、应急监测、人员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3 预防与准备

3.1 公司将危险废物的贮存和安全使用纳入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涉及危险废物设备不得带病运行。

3.2?公司根据相关危险废物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制定,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培训员工按标准化作业,并告之员工掌握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3.3 公司应针对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特征,准备应急物资,如防泄漏装置、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以便实施紧急处置。

3.4 收集、贮运危险废物,必须分类进行,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废物中贮运。

3.5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建有堵截泄漏的措施,地面用坚固的防渗材料建造;应有隔离设施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

3.6 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堆放区必须有隔离间隔措施。

3.7 贮存易燃易爆的危险废物场所应配备消防设备,贮存剧毒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有专人看管。

4 应急响应程序

4.1 废液泄漏处置

1.切断废液供源阀门,立即在泄漏区域设置警戒线。

2.在泄漏周围用沙子筑围堰进行收容,当泄漏量大时或泄漏处于位于下水井附近时,应在下水井周围先筑围堰进行保护,以免废液流入下水井。

3.立即通知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派车至现场,用泵将泄漏的重金属废液转移至槽车内。

4.当泄漏制止后,应立即更换相关的管道与阀门。

5.对泄漏地面进行冲洗,冲洗的废水委托专业环保公司收集处理。

4.2 大量危险固体废物乱投乱放处置

1. 任何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有可能污染环境,须报知物控部。

2. 对大量乱投放放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打扫干净,运到指定的场所。

3. 物控部写出调查报告,上报总经理,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4. 对可能造成污染的,首先要安排相关部门清理回收污染物,再查明原因进行整改。

5. 对造成污染事故的部门需要作出处罚的,由物控部会同行政部做出处理建议。处理建议经主管环保负责人审查后上报总经理批准。

5 安全防护

所有参与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成员到达污染事件现场时,应根据泄漏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防止烧伤、中毒或其它身体伤害。

6 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6.1应急终止

???当危险废物的泄漏得到控制,没有新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稳定到达正常浓度水平的情况下,经征得技术专家组同意,现场总指挥下达指令,解除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6.2 善后处理

6.2.1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联系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转移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6.2.2 应急抢险组做好应急装备、处置场所的消洗工作。

6.3 结果报告

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办公室编制总结报告,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上报。



发布单位: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颁布日期:二O二一八月

总目录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三、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企业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单位名称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机构代码

91360729573600927R

法定代表人

钟胜贤

联系电话

19979816792

联系人

谢晓华

联系电话

19914749059

传真

电子邮箱

地址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松岩工业园

北纬:24.76.98. 东经114.50.10

预案名称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风险级别

一般环境风险 (L)

本单位于 年 月 日签署发布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条件具备,备案文件齐全,现报送备案。

本单位承诺,本单位在办理备案中所提供的相关文件及其信息均经本单位确认真实,无虚假,且未隐瞒事实。

预案制定单位(公章):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预案签署人

报送时间

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

备案文件目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2.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

环境应急预案(签署发布文件、环境应急预案文本);

编制说明(编制过程概述、重点内容说明、征求意见及采纳情

况说明、评审情况说明);

3.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4.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5.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备案意见

该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文件已于 年 月 日收讫,文件齐全,予以备案。

备案受理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备案编号

报送单位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受理部门负责人

经办人

注:备案编号由企业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年份、流水号、企业环境风险级别(一般 L、较大 M、重大 H)及跨区域(T)表征字母组成。例如,河北省永年县**重大环境风险非跨区域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2015 年备案,是永年县环境保护局当年受理的第 26 个备案,则编号为:130429-2015-026-H;如果是跨区域的

企业,则编号为:130429-2015-026-HT。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应对及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公司特组织相关部门

和机构编制《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予发布。

本预案经 2021年 7月 30日专家评估会讨论通过,经批准,于 2021年 8月 12日发布, 2021年 8月12?日实施。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签发人(签字):

???????????????????2021年 8月12?日


编制说明

1、编制过程概述 ???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场址位于全南县城厢镇西北约3公里处(全南县化工产业集中区内),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50763m2,其中本项目一期用地面积为16182.1m2(24.27亩)。

该项目生产使用原材料主要有无水氢氟酸(99.7%)、硼砂、钛精矿、氯化钾、碳酸钾,产品为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原材料中的无水氢氟酸属危险化学品,存在中毒、腐蚀等危险、危害因素。因此,该项目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范畴,其无水氟化氢储罐区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指挥体系;确保有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在事件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防止事件蔓延、扩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021 年3月,我公司组织人员,成立了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编制组人员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首先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类型、事故影响程度、环境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了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了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并调查了我公司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对工程可能涉及的重点影响单位及个人进行了意见征询。

在此基础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组于 2021 年 4月按规范修订完成了《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版)》,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2 重点内容说明

(1)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定,并对事故影响进行分析。

(2)设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3)重点说明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下需要采取的处置措施、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通报的内容与方式、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与方式,以及与政府预案的衔接方式。

3 意见采纳情况

公司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针对公司风险物质特性及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特别是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广泛征求了各车间、相关部门、现场操作人员、周围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同时根据企业演练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并组织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内部审查,编制小组全部采纳相关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完善预案内容。

4 评审说明

“预案”评审,公司按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环节进行。内部评估,公司内部有专门成立的内审委员会,严格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预案”里面要求的环境事件进行评审;外部评估环节,在内部评估基础上,根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以及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等,组织专家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外部评审。公司于 2021 年 4月 12日经公司内部讨论通过,经专家评审并修改完善后上交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预案批准发布后,公司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目 ?录

1.总则……………………………………………………………………………………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1

1.3适用范围……………………………………………………………………………3

1.4 应急预案体系………………………………………………………………………3

1.5工作原则……………………………………………………………………………5

1.6突发环境事件级别…………………………………………………………………6

2.公司基本情况…………………………………………………………………………9

2.1公司概况……………………………………………………………………………9

2.2 生产基本情况………………………………………………………………………15

2.3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17

2.4公司环境保护状况…………………………………………………………………23

3.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25

3.1环境风险源识别………………………………………………………………………25

3.2风险管理………………………………………………………………………………45

3.3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50

3.4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51

3.5火灾事故应急对策……………………………………………………………………52

3.6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52

3.7突发环境事件分级……………………………………………………………………57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9

4.1应急组织机构设置……………………………………………………………………59

4.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60

4.3?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63

4.4应急抢险队伍…………………………………………………………………………64

4.5公司相关部门及职工的应急职责……………………………………………………64

5.预防与预警机制………………………………………………………………………65

5.1环境风险源监控…………………………………………………………………65

5.2预警行动……………………………………………………………………………66

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67

5.4预防…………………………………………………………………………………71

6.信息报告与通报……………………………………………………………………72

6.1内部报告………………………………………………………………………………72

6.2外部报告………………………………………………………………………………74

6.3事故信息通报…………………………………………………………………………75

6.4事故报告内容…………………………………………………………………………77

6.5信息通报………………………………………………………………………………78

7应急响应与措施…………………………………………………………………………78

7.1响应机制………………………………………………………………………………78

7.2响应程序………………………………………………………………………………79

7.3?响应时间………………………………………………………………………………80

7.4先期处置与分级响应…………………………………………………………………81

7.5通用处置措施…………………………………………………………………………81

7.6专项处置措施…………………………………………………………………………82

7.7扩大应急………………………………………………………………………………83

7.8信息发布………………………………………………………………………………83

7.9响应结束………………………………………………………………………………83

7.10工作配合………………………………………………………………………………83

7.11应急监测………………………………………………………………………………86

7.12应急终止………………………………………………………………………………88

8.后期处置…………………………………………………………………………………90

8.1损害评估………………………………………………………………………………90

8.2现场恢复………………………………………………………………………………90

8.3善后赔偿………………………………………………………………………………92

8.4?事件调查………………………………………………………………………………93

8.5保险……………………………………………………………………………………93

8.6工作总结与评价………………………………………………………………………93

9保障措施…………………………………………………………………………………94

9.1经费保障………………………………………………………………………………94

9.2装备保障………………………………………………………………………………95

9.3通讯保障………………………………………………………………………………95

9.4人力资源保障…………………………………………………………………………95

9.5技术保障………………………………………………………………………………96

9.6其他保障………………………………………………………………………………96

10应急培训与演练…………………………………………………………………………97

10.1培训……………………………………………………………………………………97

10.2演练……………………………………………………………………………………98

10.3记录与考核……………………………………………………………………………99

11奖惩………………………………………………………………………………………99

11.1责任追究……………………………………………………………………………100

12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100

12.1预案的评审…………………………………………………………………………100

12.2预案的备案………………………………………………………………………101

12.3预案的发布…………………………………………………………………………101

12.4应急预案更新………………………………………………………………………101

12.5地方沟通与协作……………………………………………………………………102

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02

14 附则……………………………………………………………………………………103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一……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110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二……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14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三……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1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四……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9


一、总 ?则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是针对本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保证迅速、有效、有序的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防环境生态事件的发生,消除环境生态损害和破坏造成的损失,而预先制定的相关方案,是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

1.1 编制目的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环境风险,需要制定企业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保证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防、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方案,是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

???为有效预防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建立健全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 11 月 1 日)

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 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591 号)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

6)《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2015 年第 5 号)

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2021 年 1 月 1 日实施)

1.2.2 标准和技术规范: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1.2.3 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1)《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 号)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环发〔2013〕85 号)

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 号)

4)《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32 号)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34 号)

6)《2018 环境风险分级方法标准》

7)《2018 企业事业单位预案评审工作指南》

8)《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2019 年 3 月 1 日)

9)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 号)

10)《2018 年江西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赣环监字[2018]11号)

11)《赣州市全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稿)(全府办字[2019]10号)

12)《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全南氟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批复(赣市环审字[2013] 114号)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次生、衍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业废气超标排放、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污染等)的应急处置。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为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纵向上与《全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横向上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安全预案相互配合补充,组成公司完整的预案体系。

本预案文件体系,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三部分。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报告是针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易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从总体上阐述了目前公司基本情况、所涉及的环境风险评价、应急组织及指挥、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终止、后期处置、措施保障、附则、附件等,是应对公司突发的各类环境事件的综合性文件,同时含有相关的应急部门、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的物资装备的清单、人员撤离路线图等。

(2)风险评估报告

通过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现有资料的整理收集,结合实际状况,对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通过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环境危害性、环境敏感性、控制机制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行了综合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判定。

(3)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从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周围资源、政府资源等多个方面综合调查了应急资源,保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的开展救援,为应急救援提供多方面的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救援的有效进行。

????????????????

?????

1.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图

1.4.1 预案附件

本预案附件包括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两部分。具体包括:有关应急部门、应急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物资装备清单、地理位置图、项目总布置图、项目周边关系图、项目风险源分布图、物资分布图、应急疏散路线、有关协议和有关记录表等。

1.5 工作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属地为主、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原则。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救人第一、环境优先,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1)救人第一、环境优先。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针对公司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采取厂级救援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救援行动必须迅速、准确、有效。突发环境事故必须在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消防、环保、劳动、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组织和实施救援,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损失。

(3)快速响应、科学应对。遵循科学原理,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5)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1.6 突发环境事件级别

1.6.1 公司内部分级标准

为了更好研判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内部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按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Ⅰ级(不可控级)、Ⅱ级(可控级)共两级。

1、可控级:(Ⅱ级事件)

污染物未出厂界范围,对生产影响较小,依靠公司内技术力量能够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

2、不可控级(Ⅰ级事件)

事件严重危害或威胁着公司及周围人员安全,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事件排放物大量进入公司外围环境,需要市、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

1.6.2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当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无法判定时,可参照环保部第 17 号令《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研判,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办法要求,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如下: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 级)、重大(II 级)、较大(III 级)和一般(IV 级)四级。

1、特别重大(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10 人以上死亡或 100 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1、2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3 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2、重大(I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上 5 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7)1、2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3、较大(II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下死亡或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000 人以上 1 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上 2000 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4、一般(IV 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概况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下称松岩公司)成立于2011年 4 月 21 日,系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项目总投资28305.52万元,主要生产和销售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等氟盐产品。公司生产合金所需的氟盐由无水氟化氢(HF)和钛精矿、硼砂、氯化钾等原料反应制造。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93500㎡(290.25亩)。???????

2.1.1 地理位置

该项目拟建于江西省全南县城厢镇,位于全南县城厢镇北东约3公里处,S326省道(江西全南县-广东南雄市)从拟建场地西南边通过。

全南县位于江西最南端,东经114°10′-114°50′,北纬24°30′-25°10′。东邻龙南县,南毗广东翁源县连平县,西界广东始兴县,北接广东南雄市,东北连信丰县,总面积1521km2。县城处于105国道与106国道、赣粤高速与京珠高速的公路连接线上,距赣州180km,至韶关火车站142km,至龙南火车站45km,至广州260km、至东莞320km、至深圳380km。全南县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是江西省融入“9+2”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2009年10月开工建设的大广国家高速公路途经县内,通车后全南将融入珠三角二小时交通圈。

图2.1.1-1 ???项目位置图

2.1.2 周边环境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位于全南县城厢镇西北约3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4°46′16.72″,东经114°30′08.59″,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50763m2(包括该项目和氟锆、海绵钛等项目),其中该项目占地面积为166793m2(250.19亩)。本评价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24.27亩,场地原始地貌属低山丘陵、岗埠及坡地沟谷地段,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项目位置相对独立,周边以山岭为主,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500m范围内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公共活动场所。东侧分别有10kv、35kv各一条架空线和隔山地为一塺35kv变电站及零星住户,南侧为S326省道从拟建场地边通过和隔道路为山地及零星住户,西侧隔山地为村庄,北侧隔道路为山地及零星住户。四周500m内均无其他重要设施、场所、建(构)筑物,无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

项目周边情况,见表2.1.2-1。

表2.1.2-1 ???项目周边分布一览表

名称

方位

厂界相对距离

装置相对距离

规模

备注

10KV架空线

东南

0m

150m

跨越一角

35KV架空线

东南

10m

160m

若坑村

东南

70m

390m

5户25人

隔山地

S326省道

20m

210m

若坑村

230m

590m

40户180人

隔道路和山地

上塅村

65m

365m

10户40人

隔道路

桃江

3600

3720m

隔山地

上塘坑村

西

850m

1340m

30户,105人

隔山地

镇仔村

西北

550m

860m

50户240人

隔山地

35kV变电站

80m

400m

隔山地

2.1.3 企业所在地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全南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隆起,把县境分成南北两片。工程地质据钻孔揭露,该场地地基37.60m深度范围内存在13个岩土工程单元层,每层的空间几何参数岩土层的分布、结构及工程性状分述,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后所形成残坡积土及较多碎石及大块石组成。局部碎石、块石达50-70%;大小混杂,分布不均。属第四系新近人工填筑土层,在ZK12-ZK38范围内连续分布,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8.5m,平均厚度4.69m,层顶面埋深0m,层顶面标高为291.51~300.97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江西省全南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2、气象

??全南属中亚热带多雨区,雨量充沛,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旱涝现象。根据全南县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8.8℃,历年极端年最高气温39.2℃;年平均降雨量1714.25mm,年最大降雨量2463.3mm(1975年),年最小降雨量1160.1mm(1991年),月最大降雨量502.7 mm(1989年5月),日最大降雨量约202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3、4、5、6四个月为丰水期,降雨量占全年的52.0%;10、11、12月及次年1月四个月为枯水期,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3.8%;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平均每年暴雨次数约4次,多出现在丰水期以及平水期的7、8月份,其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夏南冬北风向多,全南县无明显常年主导风向。

3、水文

全南县桃江为县内主干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2.56m3/s,枯水期流量为5.05 m3/s。距项目厂址最近3.6km。

拟建场地地表水体不发育,只发育有季节性地表溪流,从拟建场地南西侧通过,雨季溪流流量由降雨汇集而成,平水期由溪流上游的地表山塘蓄水量补给,枯水季节基本断流。

场地勘察钻孔揭露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上层滞水、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勘察期间地基混合地下水位稳定埋深0.20~9.30m,稳定地下水位标高285.23~313.53m,平均稳定地下水位标高约292.77m,初见地下水位埋深0.30~9.80 m,地下水位年际变幅约3~5 m。

根据勘察地下水水质、土腐蚀性分析判别:地下水对基础砼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2.1.4 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2.1.4.1总平面布置

此次评价的一期工程占地约为24.27亩(全公司总占地面积约250亩),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装置类型、产品种类、工艺流程、生产性质、生产管理和车间划分等进行统筹考虑,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原辅材料及成品输送及运输便捷,管理方便高效,生产协调流畅,人流、物流安全分开。

根据总平面布置原则,结合场地地形、外部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各装置的特点进行布置,具体按如下布置:根据生产工艺结合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情况,此次评价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位于厂区东部,可分为南北两列,南列由西向东主要为变电所、仓库,北列由西向东主要为机修房、生产车间、锅炉房。厂区面向S326省道设2个出入口,生产区出入口和办公区人员出入口。

建设项目各相应建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及《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2009的相关规定,且建构筑物与厂区围墙及厂外道路的防火间距能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厂区平面布置具体详情,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

2.1.4.2竖向设计

厂址地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总体周边高并向中部过度到东南部低,采用平坡式单坡台阶式布置。

2.1.4.3厂区道路

厂区设两个出入口,分别为生活区主要出入口、厂区主要出入口。厂区主干道作为生产工人人流的主导流向,与主干道相连的次干道节点作为人流分流集散点,通过次干道直接到达各自工作岗位。环形道路并与厂区主、次干道相衔接。

生活区道路宽6m,生产区主干道路宽8m,次干道路宽7m、6m,道路转弯半径设9m,生产车间及仓库周围都设≥6m宽的消防道路,道路转弯半径9m。跨越道路管架的净空高度设计为不小于5.0m。

2.1.4.4主要建构筑物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表2.1.4.4-1.

序号

装置名称

建筑面积(m2

层数F

结构形式

耐火等级

1

氟钛\氟硼车间

6232.5

6/3

钢混框架

2

综合仓库

6846.24

1

钢架

3

锅炉房

356.7

1

砖混

4

变电所

198.4

1

砖混

5

机修房

1194.84

2

钢混

6

污水处理系统?

60.0×44.0

1

混砖

7

消防水箱(水池)

100(500m3)

2.1.4.4-1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2.1.4.5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本项目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详见表2.1.4.5-1.

表2.1.4.5-1 ???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方位

相邻建、构筑物名称

实际距离

规范要求距离

1

生产车间(丁)

锅炉房(丁)

12.5

10

仓库(戊)

25

10

西

预留用地

12

10

挡土墙

12

5

2

仓库(戊)

原柴油罐储存区,已拆除

35

12

围墙

40

5

西

预留用地

12

10

生产车间(丁)

25

10

3

锅炉房(丁)

原为煤场,现已空置

12

10

原柴油罐储存区,已拆除

55

12

西

生产车间(丁)

12.5

10

空地(山坡)

10

-

4

综合楼

(研发中心)

二期厂房(丁)

31

10

大门保安室(民用)

55

10

西

S326省道

25

15

宿舍(民用)

500

10

5

宿舍1(民用)

水箱

25

-

综合楼(民用)

500

10

西

S326省道

30

15

松岩湖

33

-

6

天然气调压柜(甲)属于设备

西

变配电间(丙)

26

12

仓库(戊)

35

12

2.2 生产基本情况

公司现有生产员工120人(含劳务派遣、总公司委派员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 ?12 ?人,技术人员 ?22 ??人,厂区有氟钛车间、工程部、检测中心、办公楼、仓库、门卫等建筑和设施。其中三个主要厂房分别为仓库、工程部、氟钛车间。

目前公司生产原辅材料见表2.2-1。

2.2-1??主要生产原辅材料一览表

车间名称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氟盐车间

钛精矿

t/a

42000

硼砂

t/a

6050

无水氢氟酸

t/a

5200

氯化钾

t/a

43200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施、设备情况见表2.1-2-1,表2.1-2-2。

2.2-2???????氟钛酸钾生产线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1

叉车

3吨

1

20

钛精矿吊车

3吨

1

2

HF稀释罐

40 m3

5

21

氟钛酸池

300m3

12

3

有水氢氟酸抽液泵

8

22

氟钛酸抽液泵

12

4

钛精矿反应罐

30 m3

7

23

氟化氢储罐

25 m3

6

5

钛精矿反应搅拌机

100/3200

7

24

桥式双梁起重机

5吨

1

6

矿粉加料斗

8 m3

7

25

结晶池

45 m3

6

7

氟钛酸高位槽

6 m3

12

26

氟钛母液池

1000 m3

8

8

石灰搅拌罐

30?m3

1

27

石灰搅拌机

100/3200

1

9

吊矿粉电动葫芦

3吨

2

28

转筒式烘干炉

1吨/小时

2

10

合成反应罐

30?m3

8

29

转筒式烘干炉除尘系统

1

11

合成搅拌机

100/3200

8

30

螺杆输送机

100/2000

2

12

氯化钾溶解池

45 m3

6

31

震动筛

1吨/小时

2

13

氯化钾溶解液抽液泵

6

32

螺杆空气压缩机系统

1000 m3

1

14

氯化钾搅拌机

100/3200

6

33

废气净化塔系统

12000 m3

1

15

氯化钾储存池

300m3

1

34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

60 m3

8

16

氟钛酸储存罐

30 m3

6

35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罐

10 m3

8

17

离心机

1吨/小时

4

36

废气净化塔耐腐风机

12000 m3

8

18

离心机半干料吊车

3吨

2

37

废气净化塔储存罐

4 m3

1

氟钛反应罐废气净化系统

12000 m3

2

2.2-3???????氟酸钾生产线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1

叉车

3吨

1

15

桥式双梁起重机

5吨

1

2

HF稀释罐

40 m3

3

16

结晶池

45m3

2

3

氯化钾高位槽

6m3

10

17

氟硼母液池

1000m3

2

4

有水氢氟酸抽液泵

4

18

转筒式烘干炉

1吨/小时

2

5

合成反应罐

30 m3

6

19

转筒式烘干炉除尘系统

1

6

合成搅拌机

100/3200

6

20

螺杆输送机

100/2000

2

7

氯化钾溶解池

45 m3

2

21

震动筛

1吨/小时

2

8

氯化钾溶解液抽液泵

2

22

氟硼反应罐净化系统

12000 m3

1

9

氯化钾搅拌机

100/3200

2

23

废气净化塔系统

12000 m3

1

10

氯化钾储存罐

300 m3

1

24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

60 m3

4

11

离心机

1吨/小时

1

25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罐

10 m3

4

12

离心机半干料吊车

3吨

2

26

废气净化塔耐腐风机

12000 m3

4

13

硼砂吊车

3吨

1

27

硼砂溶液抽液泵

7

14

硼砂溶液抽液泵

7

28

废气净化塔储存罐

4 m3

1

2.3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

2.3.1?氟钛酸钾生产工艺流程

?氟硼酸钾生产工艺流程

2.3.2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

一、废气

1、氢氟酸雾、盐酸雾G1、G2

在生产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的过程中将产生氢氟酸雾(G1)和盐酸雾(G2),类比新星化工冶金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废气监测进行计算。

氟钛酸钾车间产生的氢氟酸雾中的氟化物的浓度约为57.8mg/m3,0.174kg/h,1.25t/a;盐酸雾中的氯化氢的浓度约为119.44mg/m3,0.358kg/h,2.58t/a。项目拟对酸雾采用酸雾吸收塔进行吸收处置,酸雾吸收塔采用的处理工艺为水喷淋+二级碱洗工艺,其处理效率:氟化氢90%,氯化氢92%,则通过酸雾吸收塔处理后,外排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为5.78mg/m3,排放速率为0.0174kg/h,排放量为0.125t/a;氯化氢排放浓度为9.555mg/m3,0.0286kg/h,0.206t/a。

氟硼酸钾车间产生的氢氟酸雾中的氟化物的浓度约为8.8mg/m3,0.026kg/h,0.19t/a;盐酸雾中的氯化氢的浓度约为36.11mg/m3,0.358kg/h,0.108t/a。通过酸雾吸收塔处理后,外排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88mg/m3,排放速率为0.0026kg/h,排放量为0.019t/a;氯化氢排放浓度为2.89mg/m3,0.0286kg/h,0.0864t/a。

项目两个生产车间风机风量均为3000m3/h,烟气由高度 20m,Φ280mm的排气筒排放。

2、转筒式烘干炉废气G3

建设单位拟选用天然气对转筒式烘干炉进行加热,烘干炉烟气拟采用湿式除尘脱硫,其除尘效率可达到95%以上,脱硫效率可达到60%,则处理后的烘干转窑烟气中的SO2排放量4.47t/a;烟尘排放量为0.04t/a。处理后的烟气经过高度20m,出口Φ500mm的烟囱排放。

3、锅炉烟气G4

该项目配套1台6t/h的生物质蒸汽锅炉。废气处理采用两级重力除尘十碱液喷淋处理达标后,经30米高烟窗排放。

二、水污染物

A.生活污水

该项目职工人数为321人,住宿职工人数为50人,住宿用水定额以137L/d·人计,非住宿用水定额以46L/d·人计,则项目的生活用水量为19.316m3/d,污水排放系数按80%计,污水排放量为15.45m3/d,4635m3/a,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BOD5和SS。生活污水拟采用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规定的一级标准后排入厂区周围小溪,最终汇入桃江。

B.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车间废水。

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盐酸废水,这部分水由企业加碳酸钾中和处理后,回用于氯化钾溶解工序。

C.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废水

锅炉烟气处理采用水膜除尘进行处理,根据除尘器的运行参数,水气比一般为0.1~0.6L/m3。根据工程特点,本环评报告按0.6L/m3计,则处理锅炉烟气时用水量为0.13m3/h(烟气量为6985.45Nm3/h),废水产生量按系数0.8 计,则水膜除尘废水为0.10m3/h(2.4m3/d,720m3/a)。根据类比资料分析,水膜除尘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pH为碱性。废水经调节池中和及沉淀池混凝沉淀后循环利用。

D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车间氟硼酸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企业氟盐项目产生的含盐酸的生产废水(盐酸水溶液),将其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乳状液 ??????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CO2↑+H2O

2HCl+Ca(OH)2???????CaCl2+2H2O

??氟硼酸钾生产废水(本公司氟盐项目产生)中主要是HCl的水溶液,首先通过向反应罐中加入CaCO3并不断搅拌中和母液中的盐酸,利用CaCO3调节母液pH至3.0;再将Ca(OH)2加水调配成乳状液,在向反应罐不断通入空气搅拌的同时缓缓加入反应罐,调节体系pH至7.0~8.0,经曝气后压滤,滤渣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滤液主要为CaCl2水溶液(溶液中CaCl2含量6.5-7.5%)直接排放。

2.生产车间氟钛酸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企业氟盐项目产生的含氯化铁、氯化亚铁和盐酸的生产废水(盐酸水溶液),将其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乳状液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CO2↑+H2O

FeCl2+Ca(OH)2???????Fe(OH)2↓+CaCl2

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氟钛酸钾生产废水(本公司氟盐项目产生)中主要是FeCl2、FeCl3和HCl的水溶液,首先通过向反应罐中加入CaCO3并不断搅拌中和母液中的盐酸,利用CaCO3调节母液pH至2.0;再将Ca(OH)2加水调配成乳状液,在向反应罐不断通入空气搅拌的同时缓缓加入反应罐,调节体系pH至7.0~8.0,此时Fe2+ 会以Fe(OH)2的形式沉淀下来,Fe3+ 会以Fe(OH)3的形式沉淀下来,经曝气后压滤,通过板框压滤,滤渣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滤液主要为CaCl2水溶液(溶液中CaCl2含量6.5-7.5%)直接排放。

2.4公司环境保护状况

1、环境管理基本信息

???公司的安全环保部负责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并实施了污染物源头控制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和赣州市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公司均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手续申报,并取得了相应的审查批复。

2、执行的环境标准

工艺废气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

锅炉废气:本项目设有锅炉一台,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II时段标准

生产污水:本项目主要外排废水为生产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达标排放

噪声执行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其它标准: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 GB5085.3-2007)。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9)。

(4)其他有关标准。

3、废水

??本公司生产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外排。

4、废气

???公司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包括:酸雾(氢氟酸雾、盐酸雾)、工业粉尘。采取的治理措施如下:酸雾采用一级水喷淋+二级碱液喷淋,水洗酸水回收利用,碱洗处理后经30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5、噪声

???主要为车间设备噪声,如来自于混料机、离心机、烘干炉、空压机、搅拌机、反应罐以及酸雾净化塔等。

6、固废

1、一般固体废物

(1)不合格品

项目产生的氟钛酸钾不合格品为6000t/a,氟硼酸钾不合格品为1000t/a。不合格品提供给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做生产铝钛硼的原材料。

(2)煤渣

锅炉煤渣按年用煤量计算约产生764t/a,可外售用于砖厂制砖。

(3)原材料包装物

????项目原材料采用编织袋包装,最终编织袋产生量约为2.0t/a,交由原料供应商处理。

(4)生活垃圾

????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算,全厂共321人,工作300天,则年产生垃圾48.15t,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收运处理。

2、危险废弃物

(1)碳酸钾、硼砂等散落的废料

项目生产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过程中将用到碳酸钾和硼砂,年散落的废料的量约为5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本),该类固体废物属于HW35废碱,但企业可通过回收再利用,不外排。

(2)废水在线监测试剂废液和化验室分析废液属于HW49危险废液,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处置。

3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

3.1?环境风险源识别

3.1.1 环境风险定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 R 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 P 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 C 的乘积,用 R 表示,即:R[危害/

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3.1.2 风险类型及后果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火灾、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结果,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项目区内的生产装置和建(构)筑物造成破坏。

???物料泄漏通常不会对项目区内建(构)筑物造成破坏,对人员伤亡的影响较小;但物料的的大量泄漏对项目区外环境的影响较大,造成的生态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污染物的清理较困难。

3.1.3 环境风险识别

项目在生产运营中存在以下五种环境风险:

(1)工艺废气的事故排放的风险;

(2)原辅材料中化学品在运输、贮存、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等事故风险,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氢氟酸储罐发生泄漏而造成的风险;

(3)生产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火灾、反应罐爆炸等事故风险;

(4)项目锅炉爆炸等事故风险;

(5)环保设施安全事故风险。

3.1.4风险源识别

本项目产品有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涉及的原料有无水氟化氢、0#柴油。其中,以下部分物料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氟化氢

3.1.4-1氟化氢理化性质

标识信息

分子式

HF

分子量

20.01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CAS号

7664-39-3

UN编号

1052

危险货物编号

81015

理化性质

外观性状

无色液体或气体

包装标志

腐蚀品,有毒品

溶解性

易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

溶点

-83.7℃

临界温度

188℃

相对密度

(水=1)1.15

燃烧热

不燃

临界压力

6.48Kpa

蒸气密度

(空气=1)1.27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

燃烧性

不燃

最小点火能

无意义

饱和蒸气压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建规火险分级

燃烧产物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极限

无意义

危险特性

氟化氢为反应性极强的物质,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反应.腐蚀性极强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

稳定性

稳定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护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包装与储运

包装类别

Ⅰ类包装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起运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附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毒性与健康危害

毒理资料

LC50:1026ppm(一小时大鼠吸入)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接触限值

MAC:1mg/m3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呼吸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甚至发生发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空,氢氟酸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眼睛接触

提超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0min,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饮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操作处置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品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酸雾。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储罐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操作,加强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必须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护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耐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坦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也可以将残余或泄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能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坦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所置。

(2)0#柴油

3.1.4-2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 易燃液体

燃爆危险:

易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理化特性

外观及性状: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柴油机的燃料等。

闪点(℃):

56℃

相对密度(水=1):

0.87~0.9

沸点(℃):

200~350℃

爆炸上限%(V/V):

4.5

自然点(℃):

257

爆炸下限%(V/V):

1.5

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

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慢性中毒: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痛。

刺激性:

具有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

目前无标准

3.1.5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所界定的有毒危险性物质、易燃危险性物质和爆炸危险性物质可知,其中氟化氢属一级重大危险物质,0#柴油属于易燃液体。单元中存储的危险物质情况见表7.1-8。

3.1.5-1?储罐区危险物质情况

物料名称

氟化氢

柴油

单元最大储存量q(t)

533

10

贮存区临界量Q(t)

1

5000

根据重大危险源定义计算:

①?氟化氢储罐单元:q1/Q1+ q2/Q2=533>1;构成重大危险源。

②?柴油储罐单元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氟化氢储罐贮存单元内危险物品存放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3.1.6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规定,本项目涉及到的有毒物质中,氟化氢虽然构成重大危险源,但属于一般毒性危险物质,且项目位于非环境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二级评价的相关要求展开本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其分级划分标准见表7.1-9。

3.1.6-1???风险评价级别划分标准

剧毒

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

危险性物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

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3.1.7化学品储运、使用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3.1.7.1 重点控制的危害物

????据国内化工系统建国以来至1992年全部的243起泄漏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有毒化学品生产贮运技术和装备水平条件下,无论从泄漏事故频度还是从事故伤亡人数上看优先考虑和控制的毒物都是(按顺序排列):氯、氨、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苯、氟化氢和一甲胺。另外,在欧共体和国际劳工局列出的重点危险物质名单中,氨和氟化氢也属特殊毒性物质。

氟化氢的危险特征:

氟化氢有毒,且腐蚀性极强。充装氟化氢的容器(储罐或钢瓶)属于压力容器,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氟化氢泄漏后一般不会燃烧,但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致使人员中毒、死亡。毒物泄漏因其扩散性、渗透性和毒害性,波及范围更大,突发性泄漏事故往往造成灾难性后果。

?????工作场所存在的氟化氢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经呼吸道、食道、经皮吸收侵人人体。吸人较高浓度的氟化氢会引起急性中毒,刺激眼和呼吸道豁膜,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氟化氢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侵人人体的氟有50%在人体骨骼、牙齿中沉积,长期接触会引起骨骼、牙齿损害。

???氟化氢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氟化氢的嗅觉闽0.03mg/m3。环境中高浓度的氟化氢可使人产生知觉麻痹。空气中氟化氢浓度为400-430mg/m3,接触人员会急性中毒致死;浓度达100mg/m3,人仅能耐受1分多钟,浓度50mg/m3时,人可感到皮肤刺痛、粘膜刺激。

???卫生部将氟化氢列人《高毒物品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氟化氢的职业接触最高容许浓度(以氟计)为lmg/m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将氟化氢列为毒性物质,单元内氟化氢的数量达到1吨即为重大危险源。氟化氢生产、使用企业中,氟化氢储罐的单罐充装量一般有几十立方及上百立方,氟化氢钢瓶充装量也有几百公斤,一般都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本项目氟化氢单罐充装量为80m3,也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氟化氢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以泄漏点为中心,半径近千米区域内的人员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

??氟化氢是本项目的原料,氟化氢的毒性高,腐蚀性强,危害性大,生产环节较多,对设备的防腐要求高,容易引起泄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将氟化氢作为优先考虑和控制的毒物。柴油的火灾爆炸风险做简要分析。

3.1.7.2?风险识别

3.1.7.2.1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生产中的多发事故主要是中毒、火灾、灼烫、爆炸(包括容器爆炸、锅炉爆炸)、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特别是在基建、设备安装、检修过程中更易发生。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中暑、职业病(慢性中毒)、粉尘等职业性危害。基建和检修往往时间紧,工作量大,交叉作业多,高处作业多,施工人数多,同时又有动火、进入容器等作业,客观上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中毒、触电、高处坠落、灼烫、碰撞、机械伤害等潜在事故的危险。

1、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事故在化工生产中特别易发生,是众多事故中最多的一类,也是事故中伤亡人数最多,突发性、瞬间发生,一旦发生最难控制的,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危害最大,而且这类事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火灾、爆炸发生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区域或设备内的火灾、爆炸物质的浓度在火灾、爆炸范围内;存在助燃物且达到足够浓度;存在引燃或引爆能量如火源、火花、静电、雷击等。

???建设项目中大部分物料为不燃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相对较小。

1)化学爆炸

⑴锅炉房中使用煤做能源,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气体,点火之前若未进行换气,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⑵锅炉蒸汽房燃料拟用煤粉,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0.3-0.6kg/m3,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

2)设备质量、检修火灾、爆炸危险因素

⑴设备选型

???本项目存在对设备、管道等材料有特殊要求的物质,因此,贮存、输送设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设备选型如果不当,可能造成内部介质与材质发生反应,造成设备腐蚀发生泄漏或介质发生分解,引发事故。

⑵质量缺陷或密封不良

???生产装置或管道、机泵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缺陷,安装过程中焊接质量缺陷、法兰连接处密封垫及机械密封不当,在运行时造成设备、容器破坏。运行过程中材质和密封因物料腐蚀老化等,都可能造成物料的泄漏。

???检修时如需要动火,动火点距正在运行的装置较近,动火时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在检修时车辆运输、设备吊装、安装等,可能碰坏正在运行的设备、管道,引起泄漏并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单台或部分设备检修前未制定相应的方案,未进行相应的隔绝和置换合格,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物理爆炸

???建设项目中的锅炉:①锅炉、压力容器如安全附件不全或可靠,工艺控制不好造成超压发生物理爆炸;或因设备材质、焊接方式、过期未检等造成承压能力下降引起的物理爆炸。

②锅炉因水质差或运行控制不当造成锅炉承压元件如上水箱、下水箱、上汽包、分汽缸及管道结垢而产生局部穿孔、破裂、鼓包发生物理爆炸。或炉膛内大量进水急剧气化引起炉膛损坏甚至爆炸。

③压缩空气输送材质或空气储罐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穿孔、破裂,导致管道局部抗压能力下降,管道爆裂。

④锅炉、压力容器维修不当,如无防腐、煮炉,锅炉养护方案缺失或不当,水质无检测,导致设备性能下降而发生物理爆炸。

4)电气火灾

???本项目中使用高、低压电气设备、设施。包括变、配电间、电缆、电线、用电设备等,这些可能因负荷过载、绝缘老化短路、违章操作,雷击、异物侵入等引起火灾。

⑴本项目装有充油设备如发电机或变压器等,这些充油电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使箱体内绝缘油的温度、压力升高喷出甚至爆裂喷出,同时电弧引起绝缘油着火。本项目存在发电机或变压器的火灾爆炸危险。

⑵本项目设有一定量的电力电缆,这些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可引发电缆的绝缘物和护套着火。本项目存在电力电缆的火灾危险。

⑶由于电力设备过载、短路或电缆等材料过负荷、老化或因散热不良而引发火灾;由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配电装置、电动机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等不符合危险分区的要求而导致火灾、爆炸。本项目存在电气设备、材料的火灾危险。

⑷变、配电间距装置过近或未拟用防火墙隔离,可燃气体进入配电间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⑸变、配电间电缆排水沟未与工业排污沟隔离,易燃液体串入配电间引起燃烧。

?另外,雷电等自然灾害也是点火源。

2、中毒

????中毒事故是化工企业最频繁发生的事故之一,主要是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中毒是因作业场所或活动场所或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存在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标准。设备密封不良、损坏、缺陷、破裂,操作工艺参数失控、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失灵、误操作、违规违章是造成有毒物质泄漏、人员中毒的主要原因。

???建设项目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具有毒性。特别是无水氟化氢AHF,常温常压下具有很高的毒性,且极易挥发;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一旦泄漏极易造成中毒。所以中毒是该项目最需要防范的事故,应是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中毒是物体进入机体,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过程。

???窒息是由于人呼吸的气体中因气体中含有其他惰性气体(该气体无毒如氮气)所致的氧分压或含量不足导致人体缺氧引起的事故。

本项目无水氟化氢是高毒物,存在中毒的可能性。

作业场所发生中毒的可能性,途径分析如下:

⑴输送管道

???输送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主要是管道损坏造成的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中毒。发生管道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可能性主要有:

①管道架空敷设,跨越厂区道路,被厂内行驶的车辆撞断。

②管道长期运行,因自重及应力造成变形损坏,或造成法兰连接面垫子松动,法兰拉脱等引起泄漏。

③管道材质与输送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局部穿孔泄漏。

④管道拆开检修时残液流出。

⑵生产装置

①因设备及附属管线材质及制造质量缺陷,安装过程中安装质量缺陷,造成内部介质泄漏。

②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当,造成泄漏或大量排空。

③检修进未置换合格,人员进入设备、容器内作业引起中毒。

⑶储罐

①储罐因材质不当,设备制造质量缺陷及安装缺陷,如基础不牢造成储罐变形,玻璃或板式液位计损坏等原因,内部介质泄漏。

②进入储罐检修或拆装管道时,残液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③装卸过程中气体挥发逸出造成人员中毒。

④物料发生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⑤氢氟酸等在输送、装卸过程中溅及人体。

⑷机泵设备

①无水氟化氢输送泵等填料或连接法兰泄漏,接触到人体发生中毒。

②无水氟化氢、氢氟酸输送泵等检修拆开时残液喷出,造成人员中毒。

③无水氟化氢、氢氟酸泵运行过程中机械件损坏造成泵体损坏,发生大量泄漏,引起人员中毒。

⑸其他

①人员误服,液体装卸时人体接触到有毒物质并饮水、进食。

②进入设备内作业,由于设备内未清洗干净或通风不良,挥发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③人员因工作需要接触到上述物料等,如未使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中毒或引起职业病。

???建设项目中的回转炉、吸收塔、冷凝器、原料及产品储罐等均可能发生中毒。

3、灼烫

???建设项目生产中涉及到的无水氟化氢AHF、烧碱等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人的皮肤、眼睛、口腔等人体暴露部位接触到这些物质,很快应会使皮肤组织受到损伤,造成化学灼烫。违反操作规程、不正确佩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设备缺陷、作业环境不良是造成化学灼烫的主要原因。

???同时,该项目存在干燥炉和锅炉等高温设备,可能造成人员烫伤。高温蒸汽如意外泄漏,也可能造成人员烫伤。上述可能发生中毒的场所也可能发生灼烫,无水氟化氢储罐的装卸处是易发生灼烫事故区域。

4、噪声危害

???噪声一般分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噪声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已成为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长期工作在噪声超过标准的环境中将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如听力下降,甚至丧失、记忆力下降、耳鸣等。

???建设项目中噪声主要来自压缩机、泵、风机、制冷机、回转反应炉等。另外,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压力0.8MPa、锅炉产生的蒸汽具有0.8MPa,这些具有空气动力性的物质,当其无序释放,或超压放空,排污时均会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建设项目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设置,拟用低噪声设备,隔离措施,噪声较低,所以其危害也较轻。但施工期噪声可能较高,如推土机、打桩机、电锯等高噪声设施设备,要选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安装消声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做好个体防护。

3.1.7.3设备的风险

1)生产装置设备的危险性有:

⑴设备选材不当、设计不合理等设备本身质量不合格会使设备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发生容器爆炸事故。

⑵设备超期未检修检测,带病运行或因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超压会因设备承受不了正常的工作压力而导致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⑶因这些设备内部的介质均为有毒有害介质,设备因腐蚀、人员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泄漏会引起人员中毒。

???另外各生产装置的仪表如果选型不当、插入深度不当,有可能反映不出真实数据而造成溢料、喷料、导致中毒、灼伤、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2)锅炉。锅炉的危险性在于:

⑴蒸汽锅炉的液位表和高低液位报警器、温度报警器失灵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判断失误引起锅炉烧干或超温事故。

⑵锅炉如未选用有设计、制造资格证书的单位所设计、制造的合格产品或未定期进行检测有发生锅炉爆炸的危险。

3)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的危险性在于:

⑴柴油喷出会引起火灾。

⑵作业人员操作不善会导致触电,严重的会发生倒送电,引起更多人员伤亡事故。

4)机泵

⑴安全设施不足,联轴器等欠缺防护罩,可能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⑵设备本身设计制造不良,安装施工不当或欠缺维护保养等因素可能导致密封失效、从而发生泵体爆裂、介质泄漏、防爆性能降低等,并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5)各类储罐

⑴未能根据储存介质的理化特性设计、选材,强度或刚度不够。

⑵安装方式不合理,如大容量采用卧式,而小量采用球罐。

⑶储罐制造不合格,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或缺失或失效,如无水氟化氢储罐未设保温,选材未将其低温影响材料的强度计算。

⑷无资质单位或个人安装,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安装后维护保养不及时,储罐的安全附件未校验,容器未按期检测检验。

6)柴油储罐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柴油储罐主要事故类型可以分为火灾与爆炸、溢出与泄漏两大类。

???若要发生火灾及爆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油类泄漏或油气蒸发;②有足够的空气助燃;③油气必须与空气混和,并达到一定的浓度;④现场有明火;只有以上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根据全国统计,储罐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远远低于3.1×10-5次/年,并随着近年来防灾技术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储油罐可能发生溢出的原因如下:①油罐计量仪表失灵,致使油罐加油过程中灌满溢出;②在为储罐加油过程中,由于存在气障气阻,致使油类溢出;③在加油过程中,由于接口不同,衔接不严密,致使油类溢出。

?储油罐可能发生泄漏的原因如下:①输油管道腐蚀致使油类泄漏;②由于施工或自然灾害而破坏输油管道;③在收发油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油类泄漏;④各个管道接口不严,致使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1.7.4事故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事故类型,结合对化工行业的类比分析和调查,可归结为:

(1)内部因素

①管理不善、设备失修、易发生故障;

②故障时备用设备不能及时启用,延误时间;

③仪表失灵或技术水平低引起操作失误等;

④电开关意外超负荷跳闸;

⑤危险区内违章动火,避雷针失效等。

(2)外部因素

1)?地震、雷电等自然灾害;

2)?外停电事故等;

3)?人为破坏。

3.1.7.5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预测

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的的风险评价: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所使用的化学品如果运输、储存和使用不当,可发生泄漏等危险事故,不仅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而且在火灾爆炸过程中,化学品挥发、反应发生有害气体而污染周围大气环境。虽然化学品储运事故的发生几率不会很高,但由于本项目使用的化学品危险性大,一旦发生泄漏,将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本次评价重点对氟化氢储罐泄露的风险进行评价。

1、预测模式

???事故类型不同,氟化氢的泄露情况也有所不同。本项目氟化氢储罐出现泄露的环境主要在于阀门松弛和焊接点出现裂孔,一旦发生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防范措施,开启阀门,通过管道将氟化氢引流至1000m3的石灰池中。另外,考虑到本项目8个储罐同时出现事故的几率很小,本次评价考虑一个储罐泄露的情况,取30分钟泄露量为一个储罐总贮量(64吨)的1%、5%、10%和20%工四种情况进行预测。无水氢氟酸的沸点仅为19.5℃,一旦发生泄漏,极易挥发。根据类比结果,一般情况下,无水氢氟酸的蒸发量按照泄露量的50%计算。预测模式为瞬时单烟团正态扩算模式,具体公式如下:

(1)有风情况(U10≥1.5m/s)

???非正常排放情况下的地面浓度建议按下列各式计算。以烟团所出位置为原点,有些源高位He,平均风向轴为X轴,源强为Q(mg/s),开始非正常排放时的时间为t′,非正常排放持续时间为T,预测时刻的时间为t。t时刻任一点(x,y,z)的浓度,以持续排放源模式为基础,乘以一个系数G1,按下式计算:

式中:F——混合层发射项;

G1——非正常排放项;

h——混合层高度

k——发射次数,一、二级项目取k=4已足够

扩散参数

(2)小风静风情况(U10<1.5m/s)

小风(1.5>U10≥0.5m/s)和静风(U10小于0.5m/s)情况,t时刻地面任何一点(x,y,0)的浓度为:

?????????

式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

三、预测结果与评价

??由于全南县出现频率最高的是D类稳定度,因此气象条件取D稳定度平均风速(1.97m/s)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7.2-1。

3.1.7.5-1氟化氢泄露(1%)不同气象条件下下风向轴线浓度预测结果(mg/m3

下风向距离(m)

1%

5%

10%

20%

17

29.59085

147.9543

295.9085

591.817

50

28.2304

141.152

282.304

564.6079

100

23.9931

119.9657

239.9313

479.8626

200

16.3179

81.5893

163.1787

326.3573

400

8.3815

41.9075

83.8149

167.6298

600

5.0363

25.1813

50.3627

100.7253

800

3.3623

16.8113

33.6225

67.245

1000

2.4258

12.1289

24.2578

48.5156

1500

1.2949

6.4744

12.9488

25.8975

2000

0.8124

4.0618

8.1236

16.2471

3000

0.4071

2.0355

4.071

8.1419

4000

0.0853

0.4265

0.853

1.7061

5000

0.0029

0.0145

0.0291

0.0582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第8.2.1条,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应该按照GBZ2中短时间接触容积浓度分布范围内的人群状况进行评价。由于GBZ2中未给出氟化氢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因此本次评价采用氟化氢的急性毒性值(一小时浓度为1.026mg/m3)进行评价。以泄露量为一个氟化氢储罐的总贮存量的1%且蒸发量为泄露量的50%的情况为例说明。根据表7.3-1的预测结果,在D/1.97气象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为距离17米处的浓度为29.59085mg/m3。对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2mg/m3(一次值),在D/4气象条件下,近4000多米处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以本评价中设计的最严重的情况来看(泄露量为一个氟化氢储罐总储量的20%计),距离17米处的浓度高达591.817mg/m3。由此可见,无论何种气象条件下,一旦发生氟化氢储罐泄露的事故,对周边环境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从预测结果来看,泄露的氟化氢主要集中在项目厂区周边1000米范围内,而本项目厂区周边南面及东南面有部分居民居住,因此,一旦发生氟化氢的泄露,应该重点做好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隔离疏导工作。

3.1.7.6柴油事故状态对环境的影响

(1)着火或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油罐的燃烧或爆炸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柴油的泄漏和燃烧,也将给大气环境和地表水及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对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影响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及植物将全部死亡,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得到完全净化,恢复其原有的功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2)储油罐事故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泄漏或渗漏的成品油一旦进入地表河流,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污染,影响范围小到几公里大到几十公里。污染首先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景观破坏,产生严重的刺鼻气味;其次,由于有机烃类物质难溶于水,大部分上浮在水层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空气与水隔离,造成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逐渐形成死水,致使水中生物死亡; 另外,储油罐的泄漏或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一旦遭到成品油的污染,将使地下水产生严重异味,并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性,根本无法饮用。又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壤层,使土壤层中吸附了大量的燃料油,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不仅会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作用补充到地下水。

3.2风险管理

3.2.1风险防范措施

(1)建设管理

①本工程要严格遵照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设计规范、操作规程进行选购、设计、施工、安装、建设。

②工程建成后,须经化工、劳动安全、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2)工艺控制措施

①企业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CIMS工程,引入ERP系统,分别建立OA系统和WEB信息发布系统,采取以集中监控为主、现场操作为辅的原则,凡温度、压力、计量、重量、阀门的开放等,均实行遥控操作,并在中央控制室设立闭路监控系统,对生产现场实行自动监控,并自动指挥各装置的生产活动。

②对于现场巡视及开停车时必须在现场观察的参数设就地仪表,主要操作点设置必要的事故停车开关,以保证安全操作。

③鉴于本工程各装置物料特性,要重点要求设备的防腐和密封。

④为防止HF的泄漏,设备及管道要保持密封,尽可能采用负压操作。

(3)建筑等级与设备方面的防范措施

??本环评建议在建筑等级与设备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厂区外供电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以及备用电源,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②各装置按生产类别划分,主要生产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物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执行。各建构筑物之间、建构筑物与道路、电杆及厂房之间,要按火灾危险类别和环境情况保持安全距离。

③所有设备的设计、选购、安装均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

④管材、壁厚、阀门选择及管道安装时严格把关,以防物料泄露。

⑤对于因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设置自动报警信号及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措施。

⑥所有压力容器的设计均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配有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紧急切断装置等超压保护装置。

⑦对可产生有毒气体积累的场所,设置机械通风设施进行通风换气。

⑧较高厂房均设避雷装置及防雷接地设施,所有高出厂房的设备、设施均设有避雷装置。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采取保护接地,各厂房及整个装置区构成接地网络,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采取接地干线以起保护作用。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及输送易燃、易爆的物料管线作防静电接地。

(4)生产安全管理

①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工厂应建立科学、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各车间、工段生产、安全都有专业人员专职负责。

②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包括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装置开工前安全教育和外来人员安全教育五部分内容。让所有员工了解本厂各种原材料、化学制品、添加剂、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以及废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理特性及其毒性,所有防护措施、环境影响等。

③把好设备进厂关,该试压的要试压,该试漏的要试漏,将隐患消灭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同时加强容器、设备、管道、阀门等密封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完好。

④严格执行《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

(5)劳动保护

①对在岗工人及邻近有关人员进行普及性自我救护教育,一旦发生事故迅速进行自我救护,如佩戴防毒面具。敞开门窗等。同时还要加强防护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②要加强设备的密封性和车间的通风,防止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同时进行定期检测使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一些需要经常打开的设备,必须装备固定或携带式排气系统,减少工作场所可能受到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③如必须靠近敞开的设备和接触物料,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

④厂房内采用自然通风或局部机械通风措施,使有害气体的于卫生标准,并对有毒岗位配置洗眼器和防尘口罩、防毒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具。

⑤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对较大噪声源可采用基础减震、消声器消声、建筑物隔音等,使噪声降至标准值以下。另外,这些高噪设备的操作要在控制室进行,操作工人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巡检时应配戴防护耳罩、耳塞等劳保用品,以进一步削减噪声,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

⑥凡易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

⑦对有毒气及粉尘排放岗位有气体检测仪及粉尘检测仪,用于生产场所的安全监测及卫生标准的监测。

⑧所有工人上岗前均按规定进行就业体检,特殊岗位工人需持证上岗。

(6)氟化氢事故预防的安全对策措施

①氟化氢储罐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低温储存,并设置喷淋水、遮阳棚。切实做好氟化氢的取样检验,严禁控制氟化氢的含水量。

②应设置在事故状态下同品种的储罐中相互倒料的管线,或者设置专用的事故罐。同时罐区周围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堤。

③氟化氢槽车在向储罐卸料作业前一定要认真做好连接软管的完好性和连接的可靠性的检查工作。并应制定详细的装卸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

④氟化氢的储存容器属于压力容器,应定期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存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对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⑤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一2009)的要求,在有毒物料事故状态下的排出口、取样口、贮罐区、输送泵、灌装作业点等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氟化氢的地方,设置专用检测以及自动报警装置,以便早期发现氟化氢泄漏。

⑥存在氟化氢的作业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危害说明,标明氟化氢中毒的危害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

⑦作业人员必须全过程穿戴好耐酸防护服,鞋、手套,使用防护面罩。而且使用前应对防护用品的完好性进行认真检查,工作时衣袖、裤脚不能塞在手套和鞋内。作业场所应设置淋浴和冲眼装置,应备有2%一3%碳酸氢钠溶液。

⑧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中氟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评价。

(7)柴油故事预防措施

(一)防冒油措施

??加强计量工作。接卸前通过液位仪或人工计量检测确认卸油罐的空容量,按工艺流程要求连接卸油管,做到接头结合紧密,卸油管自然弯曲。坚持来油监卸制度,卸油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卸,卸油员集中精力监视、观察卸油管线、相关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罐车司机不得远离现场。

(二)防漏油措施

???加油站应加强巡查,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巡查,防止油罐、管线、接头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产生的漏点。

(三)加强火种管理措施

???在危险区内要做到严禁烟火(火柴、香烟和打火机),禁用使用非防爆电器,机动车须熄火加油,摩托车须推离危险区域后发动;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敲打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四)防电气火灾措施

???爆炸危险性大的区域,应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规格型号按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划分来确定,所选用电气设备高于或等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电气设施的安装,应采用聚氯乙烯套管或钢管布线。电缆沟必须充沙填实,不得与油品、液化气、天然气、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平时在检查电气线路时应注意电气是否老化,配线、接线是否松动和脱落,电器设施是否有破损。

(五)防雷防静电措施

??具体措施:(1)油罐车卸油前连接好静电接地线,到站静止时间要达到15 分钟才能进行其他作业。(2)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两次。输油管线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30欧,卸油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100 欧。

3.3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

⑴生产车间和贮罐区的地面应为防渗漏水泥地坪,四周建有围堤,并设有地下槽和事故槽,万一事故发生或长期停车时,可将生产设备管道中的物料排入槽中,以策安全。贮槽应配备呼吸阀和正、负压水封。

⑵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原料物品应分类贮存。库房应配备必需的消防、通风、降温、防潮、避雷等安全装置。

⑶属危险品的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品运输规定执行,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放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磨擦。

⑷氟化氢原料库存应设置水喷淋系统和事故贮池。

3.4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

⑴若发生氟化氢气体泄漏,必须及时通知周边的居民,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000米,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装置内的残余气体用风机抽入尾气吸收系统集中处理。若是氢氟酸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石灰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统一回收处置。因此,以策安全,厂区内应备有用于防范事故的稀碱液和等。

⑵若柴油发生泄漏,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泄漏部位和原因,及时关闭主要阀门,切断柴油外泄通道,用抹布包扎漏点进行自救并汇报当班班长。若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上级报告并启动救援小组,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努力降低事故影响。

⑶万一发生危害性事故,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组织附近居民疏散、抢险和应急监测等善后处理事宜。

⑷在厂内醒目处应设置大型风标,便于情况紧急时批示撤离方向,平时需制定抢险预案。

(5)各装置含有毒物料的工段均设有必要的喷淋洗眼器、洗手池,并配备相应的防护手套、防毒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供事故时临时急用;一旦发生急性中毒,首先使用应急设施,并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流畅的安全地带,同时呼叫急救车紧急救护。

3.5火灾事故应急对策

???发生火灾后,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就地取用灭火器材,把火灭掉。如火势蔓延,在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同时,尽快向消防部门报警。注意事项:主动切断电源,停止一切作业,关闭阀门;按照灭火预案迅速组织灭火,根据各自的分工,该报警的要报警,不能延误时机;有秩序地疏散人员、车辆,进出口两侧要有人监视和控制;及时收理票证、现金等贵重物品;引导外部力量支援,保护好火灾现场,以便善后处理,并查明原因。

3.6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

(1)废气

①为避免项目外排废气出现事故排放时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应对废气治理设施定期检修、保养,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生产废气达标排放;

②废气处理设施中,应设相应的备用设备,主要是风机等;

③废气处理设施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停产,并应及时检修,尽快使其恢复运行。

(2)废水

??本项目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灭火延续时间以3小时计算,则消防用水量为378m3;事故池应足够容纳消防用水量约378m3以及最大储罐容积80m3,合计约458m3。本项目与本公司海绵钛项目共用一个事故池,海绵钛项目消防废水量为378m3,两个项目合计为836m3,厂区中偏南部设有事故池(23m×10m×3.8m),事故池总容积约为874m3,完全满足两个项目的需求。因此,该消防水池使用能有效地防范消防废水可能对桃江江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1、环境危险源分析及危害

(1)危险源辨识

根据松岩公司生产状况、产污排污情况、污染物危险程度、周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结合公司相关环保资料,本预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有以下5类,分别是: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泄漏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工业废气超标引起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根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防护距离内无医院、学校及食品、药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距离本项目最近居民为若坑村居民和上塅村居民,若坑村居民距离HF储罐区最近距离为390m,上塅村居民距离煤堆场最近距离为310m。因此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区、医院、学校及食品、药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目前公司已经对酸性废气、粉尘采取了治理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以下几种可能会引起生产废气超标排放:废气净化装置换药(如碱液)不及时,酸性废气未经有效净化直接排放,超过规定限值,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集排气系统发生故障,废气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车间空气污染,或者废气未能纳入净化装置处理污染环境空气等。

酸性废气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氟盐车间产生盐酸雾、氢氟酸。

?一方面盐酸雾、氢氟酸、NOx等在大气中容易形成酸雨,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酸雨也叫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盐酸雾、氟化物对人类的最重要影响是呼吸系统的问题,空气中氟化物浓度超过1mg/m3时,对人体的眼睛、皮肤、呼吸器官会产生直接影响,长期生活在氟污染的空气中,则人体健康受到危害。

其次,酸雾可刺激人的眼睛,致使沙眼患病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而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一。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g 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3)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危险性分析

公司存在主要火灾爆炸致因:

——电气短路过载引起火灾;

——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主要情形是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触着火;通风不良,挥发的易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爆炸;明火引起危险化学品燃爆;

——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外来施工方或本公司设备实施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引起火灾;

(4)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无水氢氟酸、硫酸。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具体储存量见表1.5-4。

3.6-1?危险性物质情况表

序号

物质名称

规定的临界量(t)

实际贮存量(t)

1

氟化氢

1

75

2

柴油

5000

10

注:盐酸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原材料未使用盐酸。

????公司生产过程中有使用、贮存、运输危险化学品,存在着腐蚀、中毒、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在储存、使用及运输过程中,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操作不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危害,造成环境事件。

根据松岩公司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现状,具体见表1.5-5。

3.6-2主要原料的理化性质

化学品名称

主要危害成分

环境危险性分析

氢氟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g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6)危险废弃物泄漏引发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产生危险废物泄漏主要致因:

——危险废弃物源头产生量出现异常增大时,没有通报物控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废弃物在搬运、贮存过程中有散落/泄漏现象。

——物控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废液储罐满溢现象。

——现场员工的环境意识不足,不清楚废弃物如何分类和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或盛装危废容器破裂、渗漏,致使危险废物外泄。

(7)受限空间作业引起环境事故危险性分析

员工在废气处理管道、废气净化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以及危险废弃物储罐等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中,因管理制度缺陷、操作失误、疏忽大意、设备故障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可能引起人员中毒、缺氧窒息、触电等事故。

3.7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通过对可能存在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危险性的分析,根据危险事件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一级突发环境事件和二级突发环境事件两个等级。

1、一级突发环境事件:

一级突发环境事件指需要提请外部力量支援方能控制的事件。

2、二级突发环境事件:

二级突发环境事件指依靠公司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

3.三级突发环境事件指依靠生产车间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

3.7.1环境安全风险分析和分级

???依据上面的环境危险性分析和分级界定,汇总企业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源和可能的时间后果,汇总于表3.7.1。

3.7.1-1?环境安全风险源及其危害后果表

序号

环境安全风险源

可能的事件后果

环境事件分级

环境危害

安全危害

1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

外部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2

火灾爆炸事故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3

危险化学品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大量泄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4

危险废弃物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泄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

一级/二级

5

受限空间作业事件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3.7.2企业应急能力评估

3.7.2.1 现有事故防范措施分析

公司风险源主要防范措施见表3.7.2.1。

3.7.2.1?现有事故防范措施

序号

风险源

防范措施内容

1

生产车间

通风系统、火灾报警探头、火灾手动报警仪、消火栓、灭火器、洗眼器、喷淋装置、防毒面具、防酸手套、劳保鞋、紧急开关、作业前对设备检查、交接班制度、岗前培训、持证作业等

2

危化品仓库

防爆墙、加强通风、限量存放、分类存放、安全警示标志、定期巡检、温湿度仪、防雷装置、防静电装置等

3

应急池

消防应急池500m2

4

危险废物暂存点

防止雨淋设施、指示标志、安全培训、危险废物作业指导书、定期巡检、液位标示、围堰、吸附材料等

3.7.2.2 应急装备能力评估

?从企业应急装备现状来看,企业应急物资相对完善,应急装备见附件7。

3.7.2.3 综合应急能力评估

目前公司已经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如班长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除此之外,企业领导班子还在组织机构上加强了对安全、环保的管理,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环保领导小组等机构,配备有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组织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

????为建立健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安环部长担任副总指挥,应急指挥部设在安环部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体

系括:环境保护组、应急处置组、后勤保障组。

4.1-1 ?公司环境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4.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

???公司针对突发环境事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总经理任组长,安全环保部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生产部、安全环保部、后勤部、行政部、保卫队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最高决策的非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

(1)研究、决定、部署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和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研究解决人、财、物等重大问题;

(2)组织公司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审查其运行情况;

(3)统一领导和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工作;

(4)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

4.2.1 应急办公室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应急办公室主任:安环部长

成员:人事行政、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的负责人

应急办公室作为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

(1) 定期组织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2)开展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各部门应急工作;

(3)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

(4)负责与相邻单位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4.2.2 工作机构及职责

????突发环境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安全保卫、应急监测、应急抢险、资源保障、技术专家6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成员: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主任、品管部负责人

???负责接警和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了解、收集和上传下达有关信息,联络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各工作组和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

2、安全保卫组

组长:保安队长

成员:安全环保部保安全体成员

???负责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先行组织保安及有关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对现场应急抢险人员的安全进行监护。

3、环境监测组

组长:安全环保部负责人

成员:环保部门全体人员

???负责迅速制定监测方案、查清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特性,分析污染物的浓度分布,评价污染影响范围,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对潜在环境危害实施持续监控。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监测结果。并委托专业环境监测单位进行实施监测工作。

4、应急抢险组

组长:生产部负责人

成员:各个车间负责人

负责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对事故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领导小组并提出处置建议;当事件单位请求外部支援时,由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协助,就近调用其他抢险队伍,或请求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派出专业抢险队伍。

5、资源保障组:

组长:后勤部主管

成员:后勤部全体人员

???负责组建运营应急抢险物资信息数据库,明确设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提供救援抢险所需的交通工具,将抢险机械、设备、材料等及时调到现场。

6.技术专家组:

组员:名单见本预案附件5。

???负责对突发环境、安全事故的危害范围、程度、发展趋势做出科学评估,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4.3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指挥官)设A、B角,当领导小组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副组长临时替代作为总指挥,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最高执行机构,组织、指挥生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或协调、组织各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应急救援过程的各机构之间的关系,见图2.3。

???各部门应规定各级组织机构临时应急处置负责人,在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到达现场前指挥前期应急处置;在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到达现场后,进行指挥权移交,由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

4.3 ?松岩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联络图

4.4 应急抢险队伍

1、后勤部负责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专业队伍,负责动力设备抢修和堵漏等动力方面的抢险,由应急抢险组负责调用。

2、生产部负责组建生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队伍,由应急抢险组负责调用。

4.5 公司相关部门及职工的应急职责

1、公司所属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环保与安全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安全、环保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上报。

2、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现事故迹象或在事故初期(如火灾初期、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应组织本部门职工及时扑救,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中,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为应急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必要时主动将本部门的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4、公司全体员工人人均有及时报告环境、安全事故隐患,积极参与各种应急演练活动之职责;紧急状态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擅自对外发布消息。

5预防与预警机制

5.1 环境风险源监控

?我公司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识别出的环境风险源有:

?表:5.1-1公司环境风险源

风险源类别

风险物质

氟化氢、氢氟酸、柴油、氟钛酸钾(硼)废水

风险设施

氟化氢储罐区、氢氟酸稀释罐区、钛精矿反应区、氟钛酸钾合成区、氟钛酸钾(硼)废水沉淀池、柴油储罐区、废水处理区、生产工艺废气处理系统、锅炉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危险废物储存间

???为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公司范围内建立了必要的环境监控设施,并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该系统能及时发生警示。针对我公司存在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类型,采取以下监控方法和预防措施:

???针对本公司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并根据危险程度不同,执行分级控制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并及时向上级和安全部门反馈。

(1)建立风险源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源台账、档案、风险源监测、定岗,落实监控措施;

(2)强化工程环保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生产区加强风险源排查、进行周边环境的巡视和观测;

(3)对氟化氢重大危险源储罐区配置了独立的SIS预警监测监控系统,预警信息上传至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监管;

(4)加强柴油仓库、危废暂存间监控、管理。

5.2 预警行动

5.2.1 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性环境事件可能出现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以及环境事件认定标准,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环境突发事故、灾害的信息后,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5.2.2 预警发布与解除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企业各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公司处置能力时,及时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等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

???预警方式主要通过固定电话和手机迅速进行,事故发生后通过电话或通讯工具报告政府部门,同时用电话或通讯工具通知整个公司人员及周边的群众和企业撤离,在政府部门救援人员到达后,总指挥将指挥权移交政府部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救援活动。

???根据事故控制情况,预警的解除通过应急指挥部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

5.2.3 预警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事故发生后按照总指挥的命令通过电话、响铃、报警装置通知整个公司人员以及周围的人员;

(3)各救援小组负责人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待政府救援力量到来时,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救援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4)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我企业受污染的区域,并设置危险警示牌,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5)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5.3.1 报警联络方式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必须依靠通讯设备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利用通讯工

??具联系公司总指挥(姓名:钟胜贤,电话:19979816792);按事故等级判断是否联系政府部门请求支援,在政府救援人员未到时,站内组织先期处置工作,并及时查看事件详情,准备随时汇报,如果有人员受伤,立刻拨打公安局(110)、消防局(119)、急救中心(120)等救援号码求助。

5.3.2 内部通讯方式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电话(内部电话及手机)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指挥部成员电话必须 24 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如果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 48 小时内向企业办公室报告。各组成员联系方式见附件1。

内部应急人员信息清单

组织

姓名

成员

领导小组

钟胜贤

总经理19979816792

谢晓华、李古鹏、蒋和球、罗克勇、夏丰华、李凌鹏、徐玲玲、孙国强

谢晓华安全环保部经理13870763099

凌?彬、许威清、李先振、郭志平

应急抢险组

罗克勇19979452010

李志平、李运平、陈小长、魏义忠、曾为民、夏丰华、唐益生、李社明、谭宗清

应急监测组

刘德尚13979791030

李述良、谢云兵

资源保障组

李凌鹏19942177205

谭勇华、钟士全、谢小武、刘凡荣

综合协调组

徐玲玲13320078267

史家成、张丽婷、陈茂荣

安全保卫组

孙国强15399906168

何云杰、张桂芳

车间环保安全责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责任的栋号

环保责任人姓名

内部联系电话

1

铁基粉车间

夏丰华

15990165621

2

氟盐车间

蒋和球

15374370557

技术专家组通讯录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或职称

移动电话

李古鹏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13484276841

黄小龙

瀚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

经理

13766303277

赖伟阳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程师)

15820398836

陈永兴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刘志强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赣州分中心

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工艺工程师

13803584706

5.3.3 外部通讯方式

??外部通讯主要通过应急指挥办公室与外部救援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外部通讯方式见附件

单位

联系电话

火警

119

公安报警

110

医院急救

120

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

0797-2607015(县安监局)

全南县应急管局

0797-2607015

全南县市场监管理局

0797-2632336

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值班室

0797-2636336

全南县政府办

0797-2631632

全南县城厢镇办公室主任卢诚鑫

15970781198

全南县城厢镇龙洲村王显勇书记

15970751596

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曾强书记

18279768585

5.3.4 预警程序

⑴预警发布程序

企业预警信号系统分为三级,具体如下:

1.公司的预警分为叁级,即一级和二级、三级。三级预警指依靠车间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二级预警指依靠公司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一级预警指需要提请外部力量支援方能控制的事件。

2.现场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急办公室向领导小组提出发布预警建议,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发布预警。

3. 发布三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当现场氟化氢泄漏报警器响起时,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大声呼喊传递事故信息,车间主任电话报告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值班电话:0797-2651290)。

(2)车间主任通知班长及区域其他岗位作业人员沿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地带。

(3)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直接关闭管道阀门。

(4)若泄漏量不大,车间主任应组织疏散车间区内人负及企业周边车间员工。并组织本车间员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收集、中和、消洗。

(5)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呼吸器、防护服、轴流风机),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6)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4.发布二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2)领导小组通知相关工作组成员集结,进入紧急状态;

(3)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危险状况。

(4)若事件得到控制,已没有发生的可能,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4.发布一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2)领导小组通知全部工作组成员集结,进入紧急状态;

(3)向政府环保或安监或卫生或交通部门报告事态,请求支援,必要可请求其他环保公司支援;

(4)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危险状况。

(5)若事件得到控制,已没有发生的可能,由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5.4 预防

5.4.1 培训

??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环保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5.4.2 建立事件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1)事先将环境危险源告知场内工作人员,并安排相关岗位管理工作人员;

(2)建立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3)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规程;

(4)加强对安全、环保的管理,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等机构,配备有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5)加强场内各风险源的日常巡视工作,并形成报告制度,定时向安环部汇报巡视结果并做好记录工作。

6 信息报告与通报

6.1 内部报告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事发现场人员或值班人员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报告,同时报告应急办公室或直接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达到 II 级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公司级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现场情况调用应急处置组、环境保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人员。对于污染物泄漏等事故伴随产生的污染事件,发布预警,动员应急人员到岗,并提醒无关人员采取防护行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或进入安全避难点。

1)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达到 II 级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应急预案;

2)接警人员应向报警人询问并确认如下事项:

a、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b、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

c、事件概况和初步处理情况;

d、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事故发生的部门,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应根据事故预案及时应对事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要根据本程序要求尽可能快地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并确保工作有效。

a)事件或事故的最新发展;

b)最新人员伤亡信息及财产损失概况;

c)事件发生的初步原因;

d)事件概况和最坏影响;

e)现场初步处理情况;

f)事件对周边社会人员及环境影响情况,是否波及社会人群或造成社会人员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影响。

???????????????????????????????????????????

→→

??????????????????????????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信息上报流程图

6.2 外部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情况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慌报或者故意拖延不报。当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已经发生,达到 II 级预警时,值班人员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决定启动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 1 小时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同时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逐级上报。并在 2 小时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当情况发生特殊变化或有重要信息时应随时上报。当达到 I 级预警时,事件发生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 4 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判断是否要启动政府应急预案。当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危险,在积极有序组织抢险救援的同时,应急指挥部及时将基本情况、事件级别等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请求支援。

6.3 事故信息通报

??利用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将事故信息在全公司进行通报,动员全公司人员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或立即疏散。

??若环境污染事件严重,需要疏散企业附近的人员、车辆时,总指挥应向公司附近的单位或居民发布事件情况公告,同时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请求支援执行疏散计划。

6.3.1 电话通报及联系词内容

内部报告时要求通报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形表述清楚,使用普通话汇报。

6.3-1 信息通报程序

6.3-2 应急预案相互连接工作关系程序图

6.4 事故报告内容

⑴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在 24 小时内,填写事故紧急报告,内容包括: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排放污染物类型、数量及潜在危害程度;

②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生产规模;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⑥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件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⑦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⑵突发危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为从发生事件后 1 小时内上报,为了保证上报的时限,尽量采用电话、电报、传真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必要时要派人直接报告。

???续报是在初报的基础上,可通过网络或书面的形式报告相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在时间发生后 2 小时内上报。

????处理结果报告采取书面报告,是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在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和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处理结果可以规定在应急行动结束后的 4 小时内报告。

6.5 信息通报

??企(事)业单位造成污染事故时,及时通报全南县城厢镇龙周村、镇仔村、上山村等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和居民。

???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当污染事故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或可能对周围的环境构成危险,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状况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发现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由应急小组成员与周边居委会成员取得紧急联系,通报当前污染事故的状况,通知群众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听候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并强调在撤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

7 应急响应与措施

7.1 响应机制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程度和严重性、发展态势,将企业内部应急响应设定为可控事件、不可控事件二个等级。初判发生对环境、人身安全影响较小,依靠本企业应急救援力量能够处理的事件,能及时处理和清除的,启动可控事件应急响应,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对工作;初判发生对环境、人身安全影响较大,严重危害、威胁或可能严重危害、威胁着公司及周围人员安全,须调动企业以外的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和控制的紧急事件,启动不可控事件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报请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应对工作,企业配合应急救援。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易造成重大影响的区域或重要时段时,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事件损失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7.2 响应程序

??公司总指挥接到汇报后,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企业应急响应程序如图 7.2-1。

??????????????????????????

YN

NY

7.2.1Ⅰ响应程序

7.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发布应急响应预警、启动应急预案:

(1)生产废气连续一次监测超标排放;

(2)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可能流入地表水或恶化周围空气质量;

(3)危险废弃物大量泄漏,可能流入地表水或恶化周围空气质量;

(4)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环境污染或人员伤亡事件;

(5)其他认为有必要的突发环境、安全事件。

7.2.2?预案一旦启动,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任总指挥,20分钟内赶赴现场,统筹安排处置工作。同时通知各工作组集结并赶赴事发现场。

7.2.3?所有参加应急响应行动的工作组,必须服从现场总指挥的统一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7.2.4?当事件失控升级,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环保、安监、卫生部门)组织处置时,总指挥请求相关政府部门支援。外部力量到达现场后,现场处置的指挥权上移,公司的所有应急力量(人力、物资)应全力协助配合,服从统一指挥。

7.3 响应时间

7.3.1 突发的环境事件,各应急工作组接到领导小组的紧急指令后, 10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

7.3.2?现场处置过程中,工作组每30分钟通过电话等方式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7.4 先期处置与分级响应

7.4.1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现事故迹象或在事故初期(如火灾初期、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等情况),应一面组织本部门职工及时扑救,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态扩大,一面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7.4.2?当事态的发展超出公司自身的应急能力,需要外部力量支援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组织公司的所有应急力量进行先期处置,力图控制事态,为外部力量赢得宝贵的应急处置时间。

7.5?通用处置措施

7.5.1?工作组到达现场后,综合协调组负责联络有关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对外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续报工作并将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处置和调查结果上报;对内负责接警和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协调各工作组和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并进行事后事件调查。

7.5.2?安全保卫组负责对与应急处置无关的人员实施疏散、安全警戒和伤员救护工作。

7.5.3?对于非火灾事件,应急抢救组负责实施现场污染控制、污染消除、危险物品转移、隔离、堵截、设备停车等工作。对于火灾事故,应急抢救组负责火灾扑灭与财产抢运。对于消防水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污水拦截、收集与转运。

7.5.4?对于生产废气超标排放事件、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事件、以及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组应在20分钟内拟定监测方案,快速实施水或空气的污染物监测,并根据事态的发展和监测数据适时调整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方法、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等。

7.5.5?资源保障组根据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确保处置工作顺利实施。

7.5.6?技术专家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监测数据信息,向现场总指挥提出切断与控制风险源、减轻与消除污染、人员救护等处置措施建议。现场总指挥据此下达处置指令。

7.6 专项处置措施

7.6.1?突发生产废气超标排放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一《突发废气超标排放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2?突发火灾次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二《突发火灾爆炸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处置。

7.6.3?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三《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4?突发危险废弃物泄漏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四《突发危险废弃物泄漏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5?突发涉及环保设施方面的人身伤害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五《突发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7 扩大应急

???当事态的发展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需要请求外部应急相关方(如政府环保、安监、卫生等部门或其他环保公司)支援时,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向相关方求援。外部力量到达现场后,指挥权上移,公司的应急队伍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7.8 信息发布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对外信息发布,由全南县委宣传部综合协调组统一实施,未经批准,公司的任何人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件的信息。

7.9 响应结束

符合下列条件时,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污染或危险已经解除;

(2)监测表明,空气或水体的有毒有害因子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基本消除且无继发的可能;

(4)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免受再次危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10?工作配合

7.10.1 指挥协调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污染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机构接到污染事件信息通报后,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污染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应急状态时,指挥部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指挥部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发生事件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⑵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⑶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⑷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⑸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⑹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⑺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7.10.2 人员的疏散与撤离

(1))疏散路线与集合地点现场人员疏散:为使企业内员工们皆能从容撤离事故区,且值班主管能随时了解员工状况,采取必要应急措施,已规划企业内部疏散路线,员工们可依指示迅速撤离。保安队应根据当时风向、事故地和紧急疏散图,判断疏散路线指示员工依此路线疏散至集合地点食堂门口或宿舍区,等候值班主管清点人数并迅速疏散。原则上往上风处疏散,若泄漏源为上风处时,宜向与风向垂直之方向疏散(以宽度疏散)。

(2)附近村民:事故发生后,迅速报告附近居民社区,告知事故具体情况、疏散地点、疏散要求。请求其协助公司将居民疏散至安全的区域,同时委托社区小组清点人数。周边单位:事故发生后,迅速通知周边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告知事故具体情况、疏散要求。请求其协助做好人数清点,将人员疏散到安全的区域。

7.10.3 安全防护

⑴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须根据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件发生场所程序。根据本企业潜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特殊的污染事故,特别注意以下事故发生时的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泄漏事故:有毒气体泄漏时,应急人员进入应急事故现场时,需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人员要佩戴消防头盔及灭火防护服。

⑵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根据突发性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③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疏散路线,由警戒组负责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7.11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等级、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等情况进行确定,若发生 II 级或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根据情况请求县环境监测站进行现场应急监测。

7.11.1 应急监测方案

???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的相关规定对突发事故现场进行布点监测。

⑴大气污染监测布点

???根据气象特征、保护目标、地形特征等进行大气监测布点。对大气的监测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下风向按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对照点;在可能受污染影响的居民住宅区或人群活动区等敏感点必须设置采样点,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风向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

监测因子:颗粒物、氟化氢、氯化氢、非甲烷总烃;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应连续取样,直到恢复正常;取样时间、采样频率、监测分析方法按规范执行(小时浓度监测值每天至少取得 02:00、08:00、14:00、20:00 的 4 个小时监测值,日均浓度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清单中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2)水污染监测布点

a、重点应对项目区排污总排水口处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以入口处

10m,20m 取点进行采样。

b、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水慕河入口和桃江入口布设若干点位,同时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当采样断面水宽小于等于 10m时,在主流中心采样;当断面水宽大于 10m 时,在左、中、右三点采样后混合。

c、地下水监测应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根据本地区地下水流向,采用网格法或辐射法在周围 2km 内布设监测井采样。同时,根据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在垂直于地下水流的上方向设置对照监测井采样。在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取水处,必须设置采样点。

??监测因子:pH、氨氮、COD、石油类、氟化物 等;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检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

(3)土壤监测布点

???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事故发生地及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区域按一定间隔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未受污染区域的样品作为对照点。必要时,还应采集在事故地附近的作物样品。在相对开阔的污染区域采取垂直深 10cm 的表层土。一般在 10m×10m 范围内,采用梅花形布点方法或根据地形采用蛇形布点方法(采样点不少于 5 个)。监测因子: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氟化物等;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检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应急监测全过程应在事发、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阶段予以体现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决定。

7.12应急终止

7.12.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⑴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⑵污染物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⑶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⑷事发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⑸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12.2 应急终止的程序

??当险情或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后,应急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环保部门批准,继而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总指挥通知周围单位负责人解除警报。

7.12.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抢险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并组织实施。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做出评价,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3)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应急终止后,公司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报告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环境污染情况、直接经济损失、应急救援情况、原因分析、责任划分、采取的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4)需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公司应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事故现场收集的物证和口供,若事故现场不能保存的,应移交相关现场照片和其他相关资

(5)事件原因、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6)应急过程评价;

(7)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应急响应结束后,公司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公司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在应急响应结束一个月内,将总结评估报告报送至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9)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8 后期处置

8.1 损害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重建的依据。

8.2 现场恢复

8.2.1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的同时必须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尽可能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同时,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现场救援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疏散较为困难时,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

???在现场救援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好生产设备和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报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场内部现场保护方法:

⑴在事故现场周围绕以隔离带或撒白灰等做警示标记,防止非相关人员入内。

⑵通过现场的道路,必要时可临时中断交通,配专人指挥行人或车辆绕道而行。

⑶现场重要部位及现场进出口,应当设岗看守或者设置屏障遮挡。

⑷环境发生改变时(如天气),要对现场上易变的痕迹物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8.2.2 现场洗消

???现场洗消工作由应急抢险组负责,应急抢险组人员在穿戴好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对事故现场及救援车辆进行洗消处理,防止有毒有害或污染物质扩散或被带出现场。

??利用喷洒石灰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污染。一般在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⑴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存放间进行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⑵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通道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

⑶延伸洗消。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洗消对象:⑴轻度中毒的人员;⑵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⑶现场救护人员;⑷抢救及染毒器具、现场。

???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事故需要洗消的情形包括氟化氢(氢氟酸)、母液池酸性废水泄漏发生泄漏时需要洗消,其中,机油、废机油泄漏,需使用消防沙进行覆盖。洗消污水不得外排,可进入公司事故应急池收集,以免扩大污染范围或造成二次污染,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8.2.3 环境恢复

???应急终止后,总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勘查,对事故点的现场及企业周围的水源、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会同专家制定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和方案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确保在一定期限内恢复生态环境平衡。

8.3 善后赔偿

???对事故后的损失、损害进行善后处理,联系保险单位协商索赔事宜。

???善后处置主要内容有:妥善安置、救治伤残人员;组织应急物资供应组对调用物资进行及时清理;清查短缺物资或临时征用物资,根据国家政策予以补偿;协调社会力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8.4 事件调查

???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后,除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要求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外,本企业自身应组成事件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事件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责任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件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5 保险

???公司应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 6.2 条款要求积极办理各类保险。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依法办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责任险及其他险种。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及时通报相关承保的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工作,保险公司在获悉突发环境事件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足额支付参保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各相关保险公司应及时定损理赔。在此过程中,公司应允许保险公司对环境事件现场进行勘查,配合保险公司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8.6 工作总结与评价

???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公司负责进行工作总结与评价,并编制总结报告。事故总结于应急终止后 2 天内完成,并及时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及相关单位。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事故等级;

(2)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

(3)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

(4)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

(5)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响应程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

(6)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是否正确、及时;

(7)应急过程中好的做法、措施或存在的问题、漏洞;

(8)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

(9)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

??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工作总结与评价内容需全程详细记录污染事故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归纳、整理,最终形成应急总结报告,按照一案一卷要求存档备案。

9 保障措施

9.1 经费保障

???针对本公司潜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在公司财务部设立应急救援专用资金,并根据公司每年的产值和运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匹配。

9.2 装备保障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各专职救援队伍必须针对危险目标性质和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联络通讯、报警设备等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应急物资协助组根据公司经营特性的要求,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配备适用的防护器材,事故状态下的劳保用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感染、中毒等急救药品,配置好适用的消防器材,如足量灭火器、碳酸钙、氢氧化钙、片碱等物资。

9.3 通讯保障

???应急指挥部建立和完善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有效的有线电话、手机等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9.4 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突发性危险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事故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包括:

⑴抢修、抢险队

由本企业的电工、维修人员组成,必要时指挥部可以调动其他单位的维修、电工参与事故单位的抢修、抢险队;

⑵物质供输队

???由企业内后勤保障组负责,担负事故抢险、抢修所需大宗物资的运输及供应任务。

⑶医疗救护队

????由企业内部分人员与签约医院组成,要求听从医院现场负责人指挥调配,救护队担负事故中受伤、中毒等人员的护送,初步救护处理、治疗、转院等工作。

9.5 技术保障

???建立安全预警系统,组建相关应急指导专家组,加强与专家组成员的联系,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领域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9.6 其他保障

⑴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指挥部必须确保应急处置车辆的落实,加强对应急处置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紧急情况下车辆的优先调度,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⑵医疗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医疗救治单位的联系,建立医疗救治信息库,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⑶治安保障:应急指挥部积极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时疏散、撤离无关人员,加强事件现场周边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做好事件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⑷社会动员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相邻企业日常的沟通与协作,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做好相邻区域、企业之间的联动工作。场内应急指挥部还需与相关部门签定互救协议。

⑸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应急指挥部按照事故类型,制定人员和财产的避难方案。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事故发生后人员和财产的疏散、避难工作。

⑹企业每年需进行一次以上应急预案演练,并将相关演练的内容及影像资料存档备查。

10 应急培训与演练

10.1 培训

10.1.1 培训的目的

????企业每年组织人员及行动关键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明确各自职责,掌握应急技术。

10.1.2 培训的内容

???企业要加强对污染事故处置队伍的培训、演练,定期组织污染事故处置训练和演习,应急指挥部要从实际出发,每年组织2-3次培训,每次2-3天,可对企业人员进行分批次培训,培训方式以理论和实战结合,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年底进行工作总结。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所产生的污染物特性以及所涉及的污染事故知识;

(2)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和分析;

(3)本预案中的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

(4)污染事故处置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10.1.3 培训的形式

理论教学、现场讲解、模拟事故发生等。

10.1.4 培训的频次

培训的频次定位为每年2-3次。

10.2 演练

10.2.1 演练准备

???针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本公司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上综合性应急处置演习,确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公司能正确指挥,各应急人员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缓解、处置事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0.2.2 演练的内容

(1)氟化氢(氢氟酸)泄漏事故、生产工艺废气非正常排放事故、废水非正常排放事故、危废沾染物泄漏事故应急演练;

(2)报警及通信演练;

(3)情况通报演练;

(4)各类应急设施的使用技能演练;

(5)模拟各类事故的快速反应演练等。

10.2.3 演练的方式

(1)综合演练:模拟公司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对本预案的各类应急措施进行组织指挥演练;

(2)单项演练:由公司各应急小组人员各自开展环境污染应急处置任务单项作业的演练,或单个专项逐一进行演练。

10.2.4 演练的频次

??每年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处置演习。

10.3 记录与考核

???在每次组织培训和演练时应对培训和演练的内容以图片、视频、方案等方式进行记录;在培训和演练结束后进行讲评和总结,发现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预案进行修正、补充、完善,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同时,通过演练,发现污染事故处置器具、处置设施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10.3.1 演练记录

???公司设计演练记录表(见附件3-2),并负责进行演练记录,记录演练活动、演练人员的个人表现与整体演练任务完成情况。

10.3.2 演练考核

???根据演练记录结果,比较演练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进行评分考核(见附件3-3)。

11 奖惩

??我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奖励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及时发现和报告环境事件者;

(2)在应急救援行动中有突出表现者;

(3)发现安全隐患和提出解决办法者;

(4)其他特殊贡献者。

11.1 责任追究

???我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依法追究责任。并处 500-5000 元罚款,构成犯罪的,报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发环境事件的;

(2)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环境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行为的;

(3)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贪污、挪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其他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12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12.1 预案的评审

??本预案自编制完成后,进行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员工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再组织外部评审;外部评审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进行评审。预案通过会议讨论,经评审完善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另外应急预案评审由企业根据演练结果及其他信息,每年组织一次内部评审,以确保预案的持续适宜性,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

???评审时应注意如下问题: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否得到各位员工充分的重视;各岗位人员是否理解各自的职责;企业的环境风险有无变化;应急预案是否根据公司的布局和工艺变化而更新;人员是否经过培训;预案中的联系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将应急管理融入公司的整体管理等。

12.2 预案的备案

???企业应将经评审完善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的应急预案,按规定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12.3 预案的发布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和外部专家评审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

(2)企业负责应急预案的统一管理。

(3)企业负责预案的管理发放,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及时对已发放预案进行更新,确保企业获得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

12.4?应急预案更新

???按要求,结合企业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及时修订。

(一)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及时修订、更新:

(1)危险源发生变化(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位置)。

(2)公司生产工艺、规模或重要应急资源等发生重大变化。

(3)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发生变化。

(4)应急装备、设备设施发生变化。

(5)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

(6)应急演练评价中发生存在不符合项。

(7)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

(8)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企业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况。

12.5 地方沟通与协作

建立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应急机构及其它兄弟公司的交流与联系,组织参与地方有关部门开展的应急演练救援活动,开展与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本预案批准发布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本预案由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组织制订并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4 附则

14.1 本预案中部分名词术语定义

(1)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环境风险单元: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环境风险物质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企业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 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6)环境风险: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或生态)的危险程度。

(7)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生态损毁、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8)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9)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10)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11)应急预案: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1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应急监控: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风险情况和影响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3)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14)应急救援: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的措施。

(15)应急监测: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6)恢复: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7)分类: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类别。

(18)分级:分级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级别。

(19)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20)后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附件2:项目废水排放口距离下游最近取水口的位置关系图

?


附件3:内部应急人员信息清单

组织

姓名

成员

领导小组

钟胜贤

总经理18689464084

谢晓华、李古鹏、蒋和球、罗克勇、夏丰华、李凌鹏、徐玲玲、孙国强

谢晓华安全环保部经理13870763099

凌?彬、许威清、李先振、郭志平

应急抢险组

罗克勇19979452010

李志平、李运平、陈小长、魏义忠、曾为民、夏丰华、唐益生、李社明、谭宗清

应急监测组

刘德尚13979791030

李述良、谢云兵

资源保障组

李凌鹏19942177205

谭勇华、钟士全、谢小武、刘凡荣

综合协调组

徐玲玲13320078267

史家成、张丽婷、陈茂荣

安全保卫组

孙国强15399906168

何云杰、张桂芳

附件4:车间环保安全责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责任的栋号

环保责任人姓名

内部联系电话

1

铁基粉车间

夏丰华

15990165621

2

氟盐车间

蒋和球

15374370557

附件5 ?技术专家组通讯录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或职称

移动电话

李古鹏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13484276841

黄小龙

瀚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

经理

13766303277

赖伟阳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程师)

15820398836

陈永兴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13750562528

刘志强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赣州分中心

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工艺工程师

13803584706

附件6:外部联系单位信息清单

单位

联系电话

火警

119

公安报警

110

医院急救

120

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

0797-2607015(县安监局)

全南县应急管局

0797-2607015

全南县市场监管理局

0797-2632336

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值班室

0797-2636336

全南县政府办

0797-2631632

全南县城厢镇政府办主任:卢诚鑫

15970781198

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书记:曾强

18279768585

全南县城厢镇龙洲村书记:王显勇

15970751596

附件7:公司环境应急物资

序号

应急装备(物资)名称

数量

摆放位置

备注

1

防毒面具

8

氟钛车间

2

防化服

8

氟钛车间、保安室

3

防火服

2

保安室

4

防酸面罩

8

氟钛车间

5

消防斧

1

保安室

6

防酸靴

8

氟钛车间应急柜

仓库另有贮备

7

乳胶手套

8

氟钛车间应急柜

仓库另有贮备

8

安全帽

8

保安室

9

安全带

8

仓库、氟钛车间、保安室

10

急救药箱

3

氟钛车间、门卫室、物理实验室

11

应急包

2

保安室

包括一条毛巾、一个防毒面具、一瓶水

12

沙包

4

氟钛车间

13

强光手电筒

5

氟钛车间、保安室

14

办公用车

1

车库

15

担架

1

应急柜

1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一

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公司对突发工业废气超标排放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污染环境的风险。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废气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突发工业废气超标排放事件的应急响应。

2 职责

2.1 应急监测组负责对废气污染因子实施快速监测,及时提交监测数据。

2.2 应急抢险组负责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

2.3 资源保障组负责为现场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

2.4 综合协调组负责对外信息报送,紧急联系医疗单位实施伤员救护工作。

2.5 技术专家组负责对现场处置、应急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持。

3预防与准备

3.1?废气处理基本情况

???松岩公司主要有酸碱废气、锅炉废气粉尘等。废气污染因子主要包括盐酸雾、硫氢氟酸、锅炉粉尘。公司对各工序的废气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排气筒高空排放。公司配套了6套酸性废气处理塔和2台自主研制的组合式旋流板净化系统。酸性废气采用双碱法喷淋处理,锅炉粉尘采用旋风+双减法水幕除尘器处理。

3.2 废气超标排放原因分析

以下几种情形可能引起公司废气超标排放:

1、废气净化装置换药不及时,酸性废气未经有效进化直接排放;

2、抽风系统故障,废气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车间空气污染;

3、处理工操作失误,加药质量、选药类型不合理;

4、废气处理循环水未定期更换;

5、废气输送管道破损漏气;

6、投入的废气处理装置没有同时并入抽风系统,有害废气无组织排放车间引起空气污染。

3.3?预防措施

预防废气超标排放的措施主要有:

1、公司制定并严格执行废气净化操作规程,对废气处理设施定期检修,及时更换药品或吸附物品。

2、认真做到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所有可能产生废气的地点,均应安装废气管道,并入废气净化系统。

3、建立长效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发现泄漏危险即采取措施治理,不得带病运行,以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4、公司针对空气污染的风险特性,准备应急物质,如喷淋装置、防毒面具等,适当增加废气净化的药剂贮备,以便实施紧急处置。

5、加强与生产部门的信息沟通,当废气量或污染因子浓度可能超标时提前预告。

4 应急响应

4.1?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如下空气污染的报告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

1、发现的废气监测超标报告。

2、周边居民投诉空气污染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视事件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若启动本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指挥部(领导小组或副组长任指挥官),综合协调组、应急监测组、应急抢救组、资源保障组集结后赶赴现场。

4.2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事发部门的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组织本部门应急力量开展处置工作,如救护伤员、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点等。

4.3?应急抢救组到达现场后,应穿戴与污染物的危险危害特性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按4.4通用处置措施实施处置行动。

4.4?通用废气超标处置措施.

1、首先应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方法,阻止有毒有害气体继续外泄。同时对泄漏的有害气体及时进行洗消。在处置工作中,应发挥整体的救援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对已泄漏的有毒有害气体,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气源前,不应扑灭火焰,以免有毒有害气体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大面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

3、必要时设置水幕墙阻止有毒有害气体向周围的环境敏感区漂移。

4、对于废气净化装置超标排放事件,可立即采取更换喷淋液、加强喷淋等增强废气处理效果的措施,必要时要求生产部门暂时停止生产。

5、公司有毒有害气体与可使用的中和剂,见下表:

有害气体名称

中和剂

盐酸雾、氢氟酸

水、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

4.5?当发现废气监测报告污染因子超标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指示应急救援组调查废气污染因子超标的原因,已造成的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影响后果等,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如更换废气塔中和剂、增大中和剂浓度、更换喷淋塔中空心塑料球以及更换故障设备等。

4.6 必要时请技术专家组到现场对废气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根据技术专家组的建议,提出今后的防止类似事件的对策,并修改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7?当接到周边居民废气(异味、冒浓烟)投诉时,立即成立以综合协调组为班底的对外综合协调组,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公司总经理助理对外关系的副组长。

4.8 公司抓紧时间积极整改,尽快调查废气产生的原因,采取关闭措施阀门、堵漏、喷洒中和、转移等必要措施,控制污染继续扩散,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

4.9 公司应正确理解周边居民投诉,必要时指派公司代表与居民代表接洽,说明公司解决问题的诚意,协商共同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废气进行监测。同时向全南城市建设局、全南环保局等上级环保部门做出书面承诺,在限期内进行整改,杜绝废气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以避免公司被政府约谈甚至处罚。

4.10 当空气污染事件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按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对预案》的规定,请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全南县环保局、赣州市环保局等上级部门予以支援。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二

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提高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抢救、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故危害。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的应急响应。

2 职责

2.1 火灾爆炸事故的初期,事件所在部门有责任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行动,有责任向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介绍事件原因、经过,并积极配合公司的应急力量参与应急响应行动。

2.2?应急抢救组负责火灾爆炸事件的控制及事后的现场清理、洗消,外来消防力量到达后积极协助应急处置;并负责对被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消防水拦截、收集和转移。

2.3?安全保卫组负责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护和伤员救护;负责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和安全隔离。

2.4 综合协调组负责对外报警和依据综合预案的规定对外信息发布。

2.5 应急监测组负责污染空气、水体的采样和监测,提交监测数据。

2.6 技术专家组负责对火灾爆炸可能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做出判断,对具体火灾事故引起环境污染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

3 公司火灾爆炸致因与预防

3.1 主要的火灾爆炸致因

1、电气短路过载引起火灾;

2、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主要情形是泄漏激发能源着火;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触着火;通风不良,挥发的易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爆炸;明火引起危险化学品燃爆;

3、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外来施工方或本公司设备实施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引起火灾;

3.2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为预防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如下预防控制措施:

1、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电气装置的选型、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配电设备、线路定期检查、检修、保养,保持良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定期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

2、实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严禁违规动火。

3、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及运输管理,完善通风、防泄漏、防静电等安全设施。

4 应急响应程序

4.1火灾初期的应急响应

4.1.1 火灾初期,事发现场任务部门和员工都有灭火的责任。

4.1.2 公司所有员工发现着火点,均有责任立即向周围同时大声报警,所有部门领导应立即组织员工投入灭火行动,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告。

4.1.3 当火灾初期现场为部门间的公共区域时,现场最高级别的领导自然担当灭火指挥。

4.1.4 公司应急值班电话接到火灾爆炸报警后,一般应向报警人员询问一下情况并做好记录:

1、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

2、是否有人被困。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1.5 接警后,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应急抢险组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应急队伍到达后现场的前期处置人员应尽快撤离。综合协调组同时将了解的火警信息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4.1.6 如果火灾被及时扑灭,应急抢救组应保护好事发现场。由综合协调组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4.2 火灾扩大的应急响应

4.2.1 当火灾得不到控制,有蔓延趋势时,应急抢救组应立即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建议向119求援。

4.2.2 综合协调组向119报警时,应说明以下情况:

1、公司所在的准确位置;

2、具体的着火部位;

3、人员被困或受伤害情况;

4、公司的联络人及电话。

4.2.3 报警后,安全环保部保安队指派人员在主要路口引导外来应急车辆。

4.2.4 公安消防人员到达公司后,应急现场指挥部调动公司力量积极配合应急工作。

4.2.5 安全保卫组指挥公司所有非应急人员按照预定的路线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区域。达到安全区域的非应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灭火现场。

4.2.6 发现有人被困在危险场所时,应立即向公安消防人员报告,协助救出被困人员。

4.3?环境污染应急处置

4.3.1 当火势逼近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或使用场所时,应急抢救组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搬离危险化学品至安全区域。

4.3.2?当灭火废水含有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时,应急救援组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体污染,主要措施包括:

1、用沙包或阀门拦截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

2、将拦截的污水用潜水泵抽至消防应急池中。

3、修筑围堰拦截污水或将污水引致低洼处,通知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进行转运处理。

4.3.3 注意现场污水的流向和收集,消防废水只能流向事故池的管道内或修筑的围堰中。

4.3.4 抢险过程中,应急抢险组负责观测消防废水的流向和数量,当发现消防废水满溢或流向厂外时,立即报告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4.3.5当围堰中或低洼处的消防废水水位较高时,应急抢险组应启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一部分污水,或利用潜水泵及时将围堰中的污水抽至另一个围堰内或是另一低洼处。

4.3.6灭火抢险结束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消洗、清理,消防废水委托专业环保公司处理。

4.4 污染事故扩大应急处置措施

4.4.1 当出现火灾扩大或消防废水外流,导致事故扩大,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趋势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立即指示综合协调组拨打110等外援电话,请求支援。

4.4.2 外援力量到达后,现场指挥权归上级指挥中心人员或公安消防队统一指挥。公司现场处置指挥部做好现场介绍和信息资料提供工作,现场所有抢救人员和装备由总指挥统一指挥调配,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4.4.3 一旦消防废水流出厂外,立即对厂外的污水井和雨水井进行封堵,以防止污水流入市政管网而发生水体污染次生灾害。同时将消防废水围堵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利用石灰、吸附棉、活性碳等对消防废水进行回收和消解。

5 现场安全与救护

5.1 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救援工作危险性比较大,必须对应急处置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周密考虑,防止被火烧死和消防废水灼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导致中毒、窒息,以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对电气设备灭火时必须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5.2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时,资源保障组应采为公司应急行动人员提供专业的个体安全用品,如防化服、自给式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等。

5.3 当有员工或应急人员受到伤害时,安全保卫组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现场救护,综合协调组应立即请求120支援送伤员到就近全南县人民医院救治。

6 现场恢复与应急结束

6.1?当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抢险工作结束后,对参与应急的人员进行清点,使用的抢险物质与装备专人进行清点和回收,及时重新配置事故现场应急设备。

6.2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确认所有火源已全部扑灭,火灾没有继发的可能时,经征得专家咨询组同意,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行动结束。

7事故调查

7.1 没有动用外部力量即扑灭的火灾,由综合协调组组成调查组,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1.出事着火部位。

2.火灾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含管理原因)。

3.人员受伤情况。

4.经济损失情况。

5.应急处置的效率。

6.责任追究的建议。

7.2 对于动用119力量扑灭的火灾,由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配合。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三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科学应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危害,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1.4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类型

1、仓库化学品包装破裂、泄漏;

2、化学品仓库发生火警;

3、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化学品泄漏、包装破裂等情况;

4、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存,小量泄漏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大量泄漏事件。

2 职责

2.1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2.2?事发部门是事故的第一响应责任者。

2.3 综合协调组:迅速召集其它专业小组进入实战状态,将应急领导小组命令第一时间传达给各专业小组,并将各专业小组最新情况汇报给应急领导。同时负责化学品泄漏环境事件对外联络和通报、续报工作;应急环境事件结束后,对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对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提交调查报告。

2.4 应急抢救组会同事发部门实施紧急现场处置,清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防止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向周边扩散,控制事态扩大。

2.5 应急监测组: 根据需要负责空气、水体或土壤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及时提供准确数据。

2.6 资源保障组:为现场处置提供必需的应急物质,化学品泄漏污染范围扩大时应提供进一步的人员、车辆、器械支持。

2.7 技术专家组:主要工作为参与、指导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现场指挥部决策参考。

2.8 安全保卫组:根据化学品泄漏影响范围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况设立隔离带。另对现场应急抢救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护工作。

3 预防与准备

3.1 公司将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和安全使用纳入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涉及危险化学品设备不得带病运行。

3.2?公司根据相关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定,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培训员工按标准化作业,并告之员工掌握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3.3 公司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特征,准备应急物资,如堵漏装置、收集装置、吸附材料、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

3.4 物控部化学品管理人员和安全主任应每天对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现场实施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3.5危险化学品仓库应有防止化学品泄漏措施,现场暂存地点应设置防止危化品容器破裂收集装置。

3.6 危险化学品使用附近应设置洗眼器和喷淋等个人紧急救援设施。

4 应急响应程序

4.1 先期处置

1、部门发现危化品有小量泄漏时,应果断采取堵漏、转移措施,避免泄漏点扩大,若泄漏进一步扩大,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使用危险化学品部门当发现现场用量急剧增大异常时,应迅速查明存贮罐、管道是否有泄漏地方,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4.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启动本预案。若启动本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集结赶赴现场。

4.3 化学品泄漏处置一般原则

1.应急抢救组立即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已造成的污染范围、人员伤害后果。并对泄漏物进行拦截、收集、转运,避免污染物泄漏雨水管道直接进入河沟。

2.所有可能产生液态污染物和洗消废水的应急处置中,都必须封闭雨水和污水排口,修筑围堰收集污染物,并尽可能将洗消废水引入应急事故池中,对收集的废水应根据技术专家组建议,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燃烧,应采取冷却措施,使其稳定燃烧,防止爆炸,并保护相邻建筑物。在未切点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切断物料且温度下降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

4.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现场应立即在警戒区停电、停火,杜绝一切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火种,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关闭有关阀门。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注胶等堵漏工具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封堵。

5.对现场泄漏物应采取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如泄漏物为液态危险化学品(如氢氟酸),应采取围堤堵截或挖掘沟槽等方式收集泄漏物,修筑围堤、挖掘沟槽的地点应离泄漏点的距离应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泄漏物到达之前完工,同时注意避免污染区域扩大;如泄漏物为易燃易爆物(如柴油),应急处置中应严禁烟火;如泄漏物排入雨水、污水系统,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防止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对挥发性较强的液态污染物(如硫酸),应采取减低其蒸发措施,如用泡沫、泥土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等。

6.泄漏量较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木屑等天热有机吸附剂)、中和材料(如树脂、聚氨脂等)吸收中和,或用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等固化法处理。

7.对于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火灾事故产生的消防水,往往含大量的化学品污染物,应采取拦截、收集措施,将消防水引入应急池,防止直接排入收纳水体。

4.4 当危化品仓库发生泄漏时,应急抢救组应将仓库通风设施全部开启,以免气体浓度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迅速将其它危险化学品搬离泄漏现场。应采取加固仓库慢坡、用沙子覆盖、用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以及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等措施进行处置,尽量将泄漏物控制在仓库房间内,减少环境影响。

4.5?当车间发生危化品泄漏时,处置措施如下:

1.无论何人何时发现贮罐或装置发生泄漏事故,立即大声呼喊通知周围员工,当班的安全和生产人员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同时按预案报警程序报告。

2.应急救援组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观察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要迅速切断泄漏源阀门,并进行隔离,停止进料。

3.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同时判断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子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或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交有资质的环保单位进行处理。

4.6?当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可能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和赣州市应急管理处等部门报告,请求相关部门援助。

4.7 人员疏散与救护

4.7.1 以下几种情形现场指挥部应考虑人员疏散:

1.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易挥发性液态(氢氟酸等),可能导致现场人员中毒伤害;

2.大量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物质(如柴油),存在火灾、爆炸风险;

3.发生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火灾,且难以控制。

4.7.2 所有应急无关人员应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有序撤离。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各部门负责人应清点人数,并将结果报现场指挥部。

4.7.3 对于现场中毒或被化学品灼伤的人员,综合协调组应立即请求120支援送伤员到就近全南县人民医院救治。

5 公司贮存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现场处置

5.1氢氟酸的现场处置

若氢氟酸泄入路面,不得用高压水直接冲洗,以免促使酸雾急剧扩散至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或飞溅伤人。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对大量泄漏,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酸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酸进入下水道。对于清洗路面的废水应引入废水处理系统,达标排放。

现场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5.2?柴油等易燃易爆液体的泄漏处置

柴油等易燃易爆液体若泄入路面,应先行隔离现场,切断火源。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如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管网。

现场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6 应急监测

6.1应急监测组接到指令后应立即组织应急监测人员,携带应急监测仪器,迅速前往事故现场。

6.2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受影响区域的范围的特点和污染趋势,制定现场监测方案,布设监测点位,确定监测项目和采样频次。

6.3快速分析化验,监测结果以手机短信、监测快报、监测报告等形式报应急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报告必须明确污染物浓度、污染程度等内容。

6.4技术专家组根据监测数据、气象和其它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物迁移程度、扩散速率和影响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7 安全防护

所有参与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成员到达污染事件现场时,应根据泄漏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防止烧伤、中毒或其它身体伤害。

8 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8.1应急终止

当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得到控制,没有新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稳定到达正常浓度水平的情况下,经征得技术专家组同意,现场总指挥下达指令,解除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8.2善后处理

8.2.1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联系有资质的环保公司转移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8.2.1应急抢险组做好应急装备、处置场所的维修和消洗工作。

8.3结果报告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办公室开展环境损害评估、赔偿、事件调查处理等,然后编制总结报告,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上报。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四

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 目的

及时、高效、妥善处置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1.4 环境风险分析

危险废物有废酸、废油、含酸废渣,以及其包装材料等。

公司产生危险废物泄漏主要致因:

1.危险废物源头产生量出现异常增大时,没有通报物控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2.设备清洗废水误排入废液管道中。

3.废弃物在搬运、贮存过程中有散落/泄漏现象。

4.物控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废液储罐满溢现象。

——现场员工的环境意识不足,不清楚废弃物如何分类和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或盛装危废容器破裂、渗漏,致使危险废物外泄。

2 职责

2.1 物控部负责编制和执行公司危险废物贮运的安全管理,加强危险废物存放处巡查、排查并整改事故隐患。

2.2?应急抢救组会同物控部负责污染控制工作。

2.3?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隔离、伤员医疗救护和伤员转移工作。

2.4 资源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质供应。

2.5 必要时,应急监测组负责空气、水体或土壤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工作。

2.6 技术专家组负责为现场处置、应急监测、人员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3 预防与准备

3.1 公司将危险废物的贮存和安全使用纳入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涉及危险废物设备不得带病运行。

3.2?公司根据相关危险废物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制定,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培训员工按标准化作业,并告之员工掌握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3.3 公司应针对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特征,准备应急物资,如防泄漏装置、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以便实施紧急处置。

3.4 收集、贮运危险废物,必须分类进行,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废物中贮运。

3.5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建有堵截泄漏的措施,地面用坚固的防渗材料建造;应有隔离设施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

3.6 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堆放区必须有隔离间隔措施。

3.7 贮存易燃易爆的危险废物场所应配备消防设备,贮存剧毒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有专人看管。

4 应急响应程序

4.1 废液泄漏处置

1.切断废液供源阀门,立即在泄漏区域设置警戒线。

2.在泄漏周围用沙子筑围堰进行收容,当泄漏量大时或泄漏处于位于下水井附近时,应在下水井周围先筑围堰进行保护,以免废液流入下水井。

3.立即通知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派车至现场,用泵将泄漏的重金属废液转移至槽车内。

4.当泄漏制止后,应立即更换相关的管道与阀门。

5.对泄漏地面进行冲洗,冲洗的废水委托专业环保公司收集处理。

4.2 大量危险固体废物乱投乱放处置

1. 任何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有可能污染环境,须报知物控部。

2. 对大量乱投放放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打扫干净,运到指定的场所。

3. 物控部写出调查报告,上报总经理,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4. 对可能造成污染的,首先要安排相关部门清理回收污染物,再查明原因进行整改。

5. 对造成污染事故的部门需要作出处罚的,由物控部会同行政部做出处理建议。处理建议经主管环保负责人审查后上报总经理批准。

5 安全防护

所有参与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成员到达污染事件现场时,应根据泄漏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防止烧伤、中毒或其它身体伤害。

6 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6.1应急终止

???当危险废物的泄漏得到控制,没有新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稳定到达正常浓度水平的情况下,经征得技术专家组同意,现场总指挥下达指令,解除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6.2 善后处理

6.2.1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联系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转移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6.2.2 应急抢险组做好应急装备、处置场所的消洗工作。

6.3 结果报告

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办公室编制总结报告,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上报。


发布单位: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颁布日期:二O二一八月

总目录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三、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企业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单位名称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机构代码

91360729573600927R

法定代表人

钟胜贤

联系电话

19979816792

联系人

谢晓华

联系电话

19914749059

传真

电子邮箱

地址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松岩工业园

北纬:24.76.98. 东经114.50.10

预案名称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风险级别

一般环境风险 (L)

本单位于 年 月 日签署发布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条件具备,备案文件齐全,现报送备案。

本单位承诺,本单位在办理备案中所提供的相关文件及其信息均经本单位确认真实,无虚假,且未隐瞒事实。

预案制定单位(公章):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预案签署人

报送时间

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

备案文件目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2.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

环境应急预案(签署发布文件、环境应急预案文本);

编制说明(编制过程概述、重点内容说明、征求意见及采纳情

况说明、评审情况说明);

3.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4.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5.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备案意见

该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文件已于 年 月 日收讫,文件齐全,予以备案。

备案受理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备案编号

报送单位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受理部门负责人

经办人

注:备案编号由企业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年份、流水号、企业环境风险级别(一般 L、较大 M、重大 H)及跨区域(T)表征字母组成。例如,河北省永年县**重大环境风险非跨区域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2015 年备案,是永年县环境保护局当年受理的第 26 个备案,则编号为:130429-2015-026-H;如果是跨区域的

企业,则编号为:130429-2015-026-HT。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应对及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公司特组织相关部门

和机构编制《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予发布。

本预案经 2021年 7月 30日专家评估会讨论通过,经批准,于 2021年 8月 12日发布, 2021年 8月12?日实施。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签发人(签字):

???????????????????2021年 8月12?日


编制说明

1、编制过程概述 ???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场址位于全南县城厢镇西北约3公里处(全南县化工产业集中区内),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50763m2,其中本项目一期用地面积为16182.1m2(24.27亩)。

该项目生产使用原材料主要有无水氢氟酸(99.7%)、硼砂、钛精矿、氯化钾、碳酸钾,产品为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原材料中的无水氢氟酸属危险化学品,存在中毒、腐蚀等危险、危害因素。因此,该项目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范畴,其无水氟化氢储罐区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指挥体系;确保有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在事件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防止事件蔓延、扩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021 年3月,我公司组织人员,成立了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编制组人员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首先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类型、事故影响程度、环境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了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了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并调查了我公司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对工程可能涉及的重点影响单位及个人进行了意见征询。

在此基础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组于 2021 年 4月按规范修订完成了《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版)》,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2 重点内容说明

(1)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定,并对事故影响进行分析。

(2)设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3)重点说明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下需要采取的处置措施、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通报的内容与方式、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与方式,以及与政府预案的衔接方式。

3 意见采纳情况

公司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针对公司风险物质特性及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特别是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广泛征求了各车间、相关部门、现场操作人员、周围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同时根据企业演练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并组织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内部审查,编制小组全部采纳相关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完善预案内容。

4 评审说明

“预案”评审,公司按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环节进行。内部评估,公司内部有专门成立的内审委员会,严格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预案”里面要求的环境事件进行评审;外部评估环节,在内部评估基础上,根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以及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等,组织专家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外部评审。公司于 2021 年 4月 12日经公司内部讨论通过,经专家评审并修改完善后上交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预案批准发布后,公司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目 ?录

1.总则……………………………………………………………………………………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1

1.3适用范围……………………………………………………………………………3

1.4 应急预案体系………………………………………………………………………3

1.5工作原则……………………………………………………………………………5

1.6突发环境事件级别…………………………………………………………………6

2.公司基本情况…………………………………………………………………………9

2.1公司概况……………………………………………………………………………9

2.2 生产基本情况………………………………………………………………………15

2.3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17

2.4公司环境保护状况…………………………………………………………………23

3.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25

3.1环境风险源识别………………………………………………………………………25

3.2风险管理………………………………………………………………………………45

3.3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50

3.4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51

3.5火灾事故应急对策……………………………………………………………………52

3.6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52

3.7突发环境事件分级……………………………………………………………………57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9

4.1应急组织机构设置……………………………………………………………………59

4.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60

4.3?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63

4.4应急抢险队伍…………………………………………………………………………64

4.5公司相关部门及职工的应急职责……………………………………………………64

5.预防与预警机制………………………………………………………………………65

5.1环境风险源监控…………………………………………………………………65

5.2预警行动……………………………………………………………………………66

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67

5.4预防…………………………………………………………………………………71

6.信息报告与通报……………………………………………………………………72

6.1内部报告………………………………………………………………………………72

6.2外部报告………………………………………………………………………………74

6.3事故信息通报…………………………………………………………………………75

6.4事故报告内容…………………………………………………………………………77

6.5信息通报………………………………………………………………………………78

7应急响应与措施…………………………………………………………………………78

7.1响应机制………………………………………………………………………………78

7.2响应程序………………………………………………………………………………79

7.3?响应时间………………………………………………………………………………80

7.4先期处置与分级响应…………………………………………………………………81

7.5通用处置措施…………………………………………………………………………81

7.6专项处置措施…………………………………………………………………………82

7.7扩大应急………………………………………………………………………………83

7.8信息发布………………………………………………………………………………83

7.9响应结束………………………………………………………………………………83

7.10工作配合………………………………………………………………………………83

7.11应急监测………………………………………………………………………………86

7.12应急终止………………………………………………………………………………88

8.后期处置…………………………………………………………………………………90

8.1损害评估………………………………………………………………………………90

8.2现场恢复………………………………………………………………………………90

8.3善后赔偿………………………………………………………………………………92

8.4?事件调查………………………………………………………………………………93

8.5保险……………………………………………………………………………………93

8.6工作总结与评价………………………………………………………………………93

9保障措施…………………………………………………………………………………94

9.1经费保障………………………………………………………………………………94

9.2装备保障………………………………………………………………………………95

9.3通讯保障………………………………………………………………………………95

9.4人力资源保障…………………………………………………………………………95

9.5技术保障………………………………………………………………………………96

9.6其他保障………………………………………………………………………………96

10应急培训与演练…………………………………………………………………………97

10.1培训……………………………………………………………………………………97

10.2演练……………………………………………………………………………………98

10.3记录与考核……………………………………………………………………………99

11奖惩………………………………………………………………………………………99

11.1责任追究……………………………………………………………………………100

12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100

12.1预案的评审…………………………………………………………………………100

12.2预案的备案………………………………………………………………………101

12.3预案的发布…………………………………………………………………………101

12.4应急预案更新………………………………………………………………………101

12.5地方沟通与协作……………………………………………………………………102

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02

14 附则……………………………………………………………………………………103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一……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110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二……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14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三……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1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四……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9


一、总 ?则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是针对本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保证迅速、有效、有序的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防环境生态事件的发生,消除环境生态损害和破坏造成的损失,而预先制定的相关方案,是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

1.1 编制目的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环境风险,需要制定企业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保证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防、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方案,是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

???为有效预防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建立健全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 11 月 1 日)

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 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591 号)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

6)《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2015 年第 5 号)

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2021 年 1 月 1 日实施)

1.2.2 标准和技术规范: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1.2.3 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1)《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 号)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环发〔2013〕85 号)

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 号)

4)《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32 号)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34 号)

6)《2018 环境风险分级方法标准》

7)《2018 企业事业单位预案评审工作指南》

8)《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2019 年 3 月 1 日)

9)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 号)

10)《2018 年江西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赣环监字[2018]11号)

11)《赣州市全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稿)(全府办字[2019]10号)

12)《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全南氟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批复(赣市环审字[2013] 114号)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次生、衍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业废气超标排放、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污染等)的应急处置。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为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纵向上与《全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横向上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安全预案相互配合补充,组成公司完整的预案体系。

本预案文件体系,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三部分。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报告是针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易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从总体上阐述了目前公司基本情况、所涉及的环境风险评价、应急组织及指挥、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终止、后期处置、措施保障、附则、附件等,是应对公司突发的各类环境事件的综合性文件,同时含有相关的应急部门、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的物资装备的清单、人员撤离路线图等。

(2)风险评估报告

通过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现有资料的整理收集,结合实际状况,对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通过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环境危害性、环境敏感性、控制机制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行了综合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判定。

(3)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从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周围资源、政府资源等多个方面综合调查了应急资源,保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的开展救援,为应急救援提供多方面的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救援的有效进行。

????????????????

?????

1.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图

1.4.1 预案附件

本预案附件包括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两部分。具体包括:有关应急部门、应急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物资装备清单、地理位置图、项目总布置图、项目周边关系图、项目风险源分布图、物资分布图、应急疏散路线、有关协议和有关记录表等。

1.5 工作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属地为主、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原则。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救人第一、环境优先,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1)救人第一、环境优先。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针对公司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采取厂级救援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救援行动必须迅速、准确、有效。突发环境事故必须在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消防、环保、劳动、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组织和实施救援,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损失。

(3)快速响应、科学应对。遵循科学原理,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5)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1.6 突发环境事件级别

1.6.1 公司内部分级标准

为了更好研判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内部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按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Ⅰ级(不可控级)、Ⅱ级(可控级)共两级。

1、可控级:(Ⅱ级事件)

污染物未出厂界范围,对生产影响较小,依靠公司内技术力量能够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

2、不可控级(Ⅰ级事件)

事件严重危害或威胁着公司及周围人员安全,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事件排放物大量进入公司外围环境,需要市、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

1.6.2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当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无法判定时,可参照环保部第 17 号令《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研判,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办法要求,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如下: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 级)、重大(II 级)、较大(III 级)和一般(IV 级)四级。

1、特别重大(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10 人以上死亡或 100 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1、2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3 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2、重大(I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上 5 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7)1、2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3、较大(III 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 3 人以下死亡或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 5000 人以上 1 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上 2000 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4、一般(IV 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概况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下称松岩公司)成立于2011年 4 月 21 日,系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项目总投资28305.52万元,主要生产和销售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等氟盐产品。公司生产合金所需的氟盐由无水氟化氢(HF)和钛精矿、硼砂、氯化钾等原料反应制造。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93500㎡(290.25亩)。???????

2.1.1 地理位置

该项目拟建于江西省全南县城厢镇,位于全南县城厢镇北东约3公里处,S326省道(江西全南县-广东南雄市)从拟建场地西南边通过。

全南县位于江西最南端,东经114°10′-114°50′,北纬24°30′-25°10′。东邻龙南县,南毗广东翁源县连平县,西界广东始兴县,北接广东南雄市,东北连信丰县,总面积1521km2。县城处于105国道与106国道、赣粤高速与京珠高速的公路连接线上,距赣州180km,至韶关火车站142km,至龙南火车站45km,至广州260km、至东莞320km、至深圳380km。全南县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是江西省融入“9+2”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2009年10月开工建设的大广国家高速公路途经县内,通车后全南将融入珠三角二小时交通圈。

图2.1.1-1 ???项目位置图

2.1.2 周边环境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位于全南县城厢镇西北约3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4°46′16.72″,东经114°30′08.59″,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50763m2(包括该项目和氟锆、海绵钛等项目),其中该项目占地面积为166793m2(250.19亩)。本评价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24.27亩,场地原始地貌属低山丘陵、岗埠及坡地沟谷地段,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项目位置相对独立,周边以山岭为主,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区,500m范围内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公共活动场所。东侧分别有10kv、35kv各一条架空线和隔山地为一塺35kv变电站及零星住户,南侧为S326省道从拟建场地边通过和隔道路为山地及零星住户,西侧隔山地为村庄,北侧隔道路为山地及零星住户。四周500m内均无其他重要设施、场所、建(构)筑物,无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

项目周边情况,见表2.1.2-1。

表2.1.2-1 ???项目周边分布一览表

名称

方位

厂界相对距离

装置相对距离

规模

备注

10KV架空线

东南

0m

150m

跨越一角

35KV架空线

东南

10m

160m

若坑村

东南

70m

390m

5户25人

隔山地

S326省道

20m

210m

若坑村

230m

590m

40户180人

隔道路和山地

上塅村

65m

365m

10户40人

隔道路

桃江

3600

3720m

隔山地

上塘坑村

西

850m

1340m

30户,105人

隔山地

镇仔村

西北

550m

860m

50户240人

隔山地

35kV变电站

80m

400m

隔山地

2.1.3 企业所在地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全南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隆起,把县境分成南北两片。工程地质据钻孔揭露,该场地地基37.60m深度范围内存在13个岩土工程单元层,每层的空间几何参数岩土层的分布、结构及工程性状分述,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后所形成残坡积土及较多碎石及大块石组成。局部碎石、块石达50-70%;大小混杂,分布不均。属第四系新近人工填筑土层,在ZK12-ZK38范围内连续分布,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8.5m,平均厚度4.69m,层顶面埋深0m,层顶面标高为291.51~300.97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江西省全南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2、气象

??全南属中亚热带多雨区,雨量充沛,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旱涝现象。根据全南县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8.8℃,历年极端年最高气温39.2℃;年平均降雨量1714.25mm,年最大降雨量2463.3mm(1975年),年最小降雨量1160.1mm(1991年),月最大降雨量502.7 mm(1989年5月),日最大降雨量约202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3、4、5、6四个月为丰水期,降雨量占全年的52.0%;10、11、12月及次年1月四个月为枯水期,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3.8%;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平均每年暴雨次数约4次,多出现在丰水期以及平水期的7、8月份,其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夏南冬北风向多,全南县无明显常年主导风向。

3、水文

全南县桃江为县内主干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2.56m3/s,枯水期流量为5.05 m3/s。距项目厂址最近3.6km。

拟建场地地表水体不发育,只发育有季节性地表溪流,从拟建场地南西侧通过,雨季溪流流量由降雨汇集而成,平水期由溪流上游的地表山塘蓄水量补给,枯水季节基本断流。

场地勘察钻孔揭露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上层滞水、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勘察期间地基混合地下水位稳定埋深0.20~9.30m,稳定地下水位标高285.23~313.53m,平均稳定地下水位标高约292.77m,初见地下水位埋深0.30~9.80 m,地下水位年际变幅约3~5 m。

根据勘察地下水水质、土腐蚀性分析判别:地下水对基础砼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2.1.4 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2.1.4.1总平面布置

此次评价的一期工程占地约为24.27亩(全公司总占地面积约250亩),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装置类型、产品种类、工艺流程、生产性质、生产管理和车间划分等进行统筹考虑,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原辅材料及成品输送及运输便捷,管理方便高效,生产协调流畅,人流、物流安全分开。

根据总平面布置原则,结合场地地形、外部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各装置的特点进行布置,具体按如下布置:根据生产工艺结合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情况,此次评价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位于厂区东部,可分为南北两列,南列由西向东主要为变电所、仓库,北列由西向东主要为机修房、生产车间、锅炉房。厂区面向S326省道设2个出入口,生产区出入口和办公区人员出入口。

建设项目各相应建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及《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2009的相关规定,且建构筑物与厂区围墙及厂外道路的防火间距能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厂区平面布置具体详情,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

2.1.4.2竖向设计

厂址地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总体周边高并向中部过度到东南部低,采用平坡式单坡台阶式布置。

2.1.4.3厂区道路

厂区设两个出入口,分别为生活区主要出入口、厂区主要出入口。厂区主干道作为生产工人人流的主导流向,与主干道相连的次干道节点作为人流分流集散点,通过次干道直接到达各自工作岗位。环形道路并与厂区主、次干道相衔接。

生活区道路宽6m,生产区主干道路宽8m,次干道路宽7m、6m,道路转弯半径设9m,生产车间及仓库周围都设≥6m宽的消防道路,道路转弯半径9m。跨越道路管架的净空高度设计为不小于5.0m。

2.1.4.4主要建构筑物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表2.1.4.4-1.

序号

装置名称

建筑面积(m2

层数F

结构形式

耐火等级

1

氟钛\氟硼车间

6232.5

6/3

钢混框架

2

综合仓库

6846.24

1

钢架

3

锅炉房

356.7

1

砖混

4

变电所

198.4

1

砖混

5

机修房

1194.84

2

钢混

6

污水处理系统?

60.0×44.0

1

混砖

7

消防水箱(水池)

100(500m3)

2.1.4.4-1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2.1.4.5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本项目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详见表2.1.4.5-1.

表2.1.4.5-1 ???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方位

相邻建、构筑物名称

实际距离

规范要求距离

1

生产车间(丁)

锅炉房(丁)

12.5

10

仓库(戊)

25

10

西

预留用地

12

10

挡土墙

12

5

2

仓库(戊)

原柴油罐储存区,已拆除

35

12

围墙

40

5

西

预留用地

12

10

生产车间(丁)

25

10

3

锅炉房(丁)

原为煤场,现已空置

12

10

原柴油罐储存区,已拆除

55

12

西

生产车间(丁)

12.5

10

空地(山坡)

10

-

4

综合楼

(研发中心)

二期厂房(丁)

31

10

大门保安室(民用)

55

10

西

S326省道

25

15

宿舍(民用)

500

10

5

宿舍1(民用)

水箱

25

-

综合楼(民用)

500

10

西

S326省道

30

15

松岩湖

33

-

6

天然气调压柜(甲)属于设备

西

变配电间(丙)

26

12

仓库(戊)

35

12

2.2 生产基本情况

公司现有生产员工120人(含劳务派遣、总公司委派员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 ?12 ?人,技术人员 ?22 ??人,厂区有氟钛车间、工程部、检测中心、办公楼、仓库、门卫等建筑和设施。其中三个主要厂房分别为仓库、工程部、氟钛车间。

目前公司生产原辅材料见表2.2-1。

2.2-1??主要生产原辅材料一览表

车间名称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氟盐车间

钛精矿

t/a

42000

硼砂

t/a

6050

无水氢氟酸

t/a

5200

氯化钾

t/a

43200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施、设备情况见表2.1-2-1,表2.1-2-2。

2.2-2???????氟钛酸钾生产线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1

叉车

3吨

1

20

钛精矿吊车

3吨

1

2

HF稀释罐

40 m3

5

21

氟钛酸池

300m3

12

3

有水氢氟酸抽液泵

8

22

氟钛酸抽液泵

12

4

钛精矿反应罐

30 m3

7

23

氟化氢储罐

25 m3

6

5

钛精矿反应搅拌机

100/3200

7

24

桥式双梁起重机

5吨

1

6

矿粉加料斗

8 m3

7

25

结晶池

45 m3

6

7

氟钛酸高位槽

6 m3

12

26

氟钛母液池

1000 m3

8

8

石灰搅拌罐

30?m3

1

27

石灰搅拌机

100/3200

1

9

吊矿粉电动葫芦

3吨

2

28

转筒式烘干炉

1吨/小时

2

10

合成反应罐

30?m3

8

29

转筒式烘干炉除尘系统

1

11

合成搅拌机

100/3200

8

30

螺杆输送机

100/2000

2

12

氯化钾溶解池

45 m3

6

31

震动筛

1吨/小时

2

13

氯化钾溶解液抽液泵

6

32

螺杆空气压缩机系统

1000 m3

1

14

氯化钾搅拌机

100/3200

6

33

废气净化塔系统

12000 m3

1

15

氯化钾储存池

300m3

1

34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

60 m3

8

16

氟钛酸储存罐

30 m3

6

35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罐

10 m3

8

17

离心机

1吨/小时

4

36

废气净化塔耐腐风机

12000 m3

8

18

离心机半干料吊车

3吨

2

37

废气净化塔储存罐

4 m3

1

氟钛反应罐废气净化系统

12000 m3

2

2.2-3???????氟酸钾生产线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序号

名 ????称

设备规格

数量

1

叉车

3吨

1

15

桥式双梁起重机

5吨

1

2

HF稀释罐

40 m3

3

16

结晶池

45m3

2

3

氯化钾高位槽

6m3

10

17

氟硼母液池

1000m3

2

4

有水氢氟酸抽液泵

4

18

转筒式烘干炉

1吨/小时

2

5

合成反应罐

30 m3

6

19

转筒式烘干炉除尘系统

1

6

合成搅拌机

100/3200

6

20

螺杆输送机

100/2000

2

7

氯化钾溶解池

45 m3

2

21

震动筛

1吨/小时

2

8

氯化钾溶解液抽液泵

2

22

氟硼反应罐净化系统

12000 m3

1

9

氯化钾搅拌机

100/3200

2

23

废气净化塔系统

12000 m3

1

10

氯化钾储存罐

300 m3

1

24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

60 m3

4

11

离心机

1吨/小时

1

25

废气净化塔喷淋泵罐

10 m3

4

12

离心机半干料吊车

3吨

2

26

废气净化塔耐腐风机

12000 m3

4

13

硼砂吊车

3吨

1

27

硼砂溶液抽液泵

7

14

硼砂溶液抽液泵

7

28

废气净化塔储存罐

4 m3

1

2.3主要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

2.3.1?氟钛酸钾生产工艺流程

?氟硼酸钾生产工艺流程

2.3.2工艺流程中主要产污环节

一、废气

1、氢氟酸雾、盐酸雾G1、G2

在生产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的过程中将产生氢氟酸雾(G1)和盐酸雾(G2),类比新星化工冶金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废气监测进行计算。

氟钛酸钾车间产生的氢氟酸雾中的氟化物的浓度约为57.8mg/m3,0.174kg/h,1.25t/a;盐酸雾中的氯化氢的浓度约为119.44mg/m3,0.358kg/h,2.58t/a。项目拟对酸雾采用酸雾吸收塔进行吸收处置,酸雾吸收塔采用的处理工艺为水喷淋+二级碱洗工艺,其处理效率:氟化氢90%,氯化氢92%,则通过酸雾吸收塔处理后,外排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为5.78mg/m3,排放速率为0.0174kg/h,排放量为0.125t/a;氯化氢排放浓度为9.555mg/m3,0.0286kg/h,0.206t/a。

氟硼酸钾车间产生的氢氟酸雾中的氟化物的浓度约为8.8mg/m3,0.026kg/h,0.19t/a;盐酸雾中的氯化氢的浓度约为36.11mg/m3,0.358kg/h,0.108t/a。通过酸雾吸收塔处理后,外排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88mg/m3,排放速率为0.0026kg/h,排放量为0.019t/a;氯化氢排放浓度为2.89mg/m3,0.0286kg/h,0.0864t/a。

项目两个生产车间风机风量均为3000m3/h,烟气由高度 20m,Φ280mm的排气筒排放。

2、转筒式烘干炉废气G3

建设单位拟选用天然气对转筒式烘干炉进行加热,烘干炉烟气拟采用湿式除尘脱硫,其除尘效率可达到95%以上,脱硫效率可达到60%,则处理后的烘干转窑烟气中的SO2排放量4.47t/a;烟尘排放量为0.04t/a。处理后的烟气经过高度20m,出口Φ500mm的烟囱排放。

3、锅炉烟气G4

该项目配套1台6t/h的生物质蒸汽锅炉。废气处理采用两级重力除尘十碱液喷淋处理达标后,经30米高烟窗排放。

二、水污染物

A.生活污水

该项目职工人数为321人,住宿职工人数为50人,住宿用水定额以137L/d·人计,非住宿用水定额以46L/d·人计,则项目的生活用水量为19.316m3/d,污水排放系数按80%计,污水排放量为15.45m3/d,4635m3/a,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BOD5和SS。生活污水拟采用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规定的一级标准后排入厂区周围小溪,最终汇入桃江。

B.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车间废水。

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盐酸废水,这部分水由企业加碳酸钾中和处理后,回用于氯化钾溶解工序。

C.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废水

锅炉烟气处理采用水膜除尘进行处理,根据除尘器的运行参数,水气比一般为0.1~0.6L/m3。根据工程特点,本环评报告按0.6L/m3计,则处理锅炉烟气时用水量为0.13m3/h(烟气量为6985.45Nm3/h),废水产生量按系数0.8 计,则水膜除尘废水为0.10m3/h(2.4m3/d,720m3/a)。根据类比资料分析,水膜除尘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pH为碱性。废水经调节池中和及沉淀池混凝沉淀后循环利用。

D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车间氟硼酸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企业氟盐项目产生的含盐酸的生产废水(盐酸水溶液),将其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乳状液 ??????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CO2↑+H2O

2HCl+Ca(OH)2???????CaCl2+2H2O

??氟硼酸钾生产废水(本公司氟盐项目产生)中主要是HCl的水溶液,首先通过向反应罐中加入CaCO3并不断搅拌中和母液中的盐酸,利用CaCO3调节母液pH至3.0;再将Ca(OH)2加水调配成乳状液,在向反应罐不断通入空气搅拌的同时缓缓加入反应罐,调节体系pH至7.0~8.0,经曝气后压滤,滤渣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滤液主要为CaCl2水溶液(溶液中CaCl2含量6.5-7.5%)直接排放。

2.生产车间氟钛酸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企业氟盐项目产生的含氯化铁、氯化亚铁和盐酸的生产废水(盐酸水溶液),将其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处理,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乳状液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氯化钙+水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CO2↑+H2O

FeCl2+Ca(OH)2???????Fe(OH)2↓+CaCl2

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氟钛酸钾生产废水(本公司氟盐项目产生)中主要是FeCl2、FeCl3和HCl的水溶液,首先通过向反应罐中加入CaCO3并不断搅拌中和母液中的盐酸,利用CaCO3调节母液pH至2.0;再将Ca(OH)2加水调配成乳状液,在向反应罐不断通入空气搅拌的同时缓缓加入反应罐,调节体系pH至7.0~8.0,此时Fe2+ 会以Fe(OH)2的形式沉淀下来,Fe3+ 会以Fe(OH)3的形式沉淀下来,经曝气后压滤,通过板框压滤,滤渣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滤液主要为CaCl2水溶液(溶液中CaCl2含量6.5-7.5%)直接排放。

2.4公司环境保护状况

1、环境管理基本信息

???公司的安全环保部负责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并实施了污染物源头控制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和赣州市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公司均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手续申报,并取得了相应的审查批复。

2、执行的环境标准

工艺废气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

锅炉废气:本项目设有锅炉一台,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II时段标准

生产污水:本项目主要外排废水为生产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达标排放

噪声执行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其它标准: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 GB5085.3-2007)。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9)。

(4)其他有关标准。

3、废水

??本公司生产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外排。

4、废气

???公司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包括:酸雾(氢氟酸雾、盐酸雾)、工业粉尘。采取的治理措施如下:酸雾采用一级水喷淋+二级碱液喷淋,水洗酸水回收利用,碱洗处理后经30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5、噪声

???主要为车间设备噪声,如来自于混料机、离心机、烘干炉、空压机、搅拌机、反应罐以及酸雾净化塔等。

6、固废

1、一般固体废物

(1)不合格品

项目产生的氟钛酸钾不合格品为6000t/a,氟硼酸钾不合格品为1000t/a。不合格品提供给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做生产铝钛硼的原材料。

(2)煤渣

锅炉煤渣按年用煤量计算约产生764t/a,可外售用于砖厂制砖。

(3)原材料包装物

????项目原材料采用编织袋包装,最终编织袋产生量约为2.0t/a,交由原料供应商处理。

(4)生活垃圾

????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算,全厂共321人,工作300天,则年产生垃圾48.15t,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收运处理。

2、危险废弃物

(1)碳酸钾、硼砂等散落的废料

项目生产氟钛酸钾和氟硼酸钾过程中将用到碳酸钾和硼砂,年散落的废料的量约为5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本),该类固体废物属于HW35废碱,但企业可通过回收再利用,不外排。

(2)废水在线监测试剂废液和化验室分析废液属于HW49危险废液,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处置。

3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

3.1?环境风险源识别

3.1.1 环境风险定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 R 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 P 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 C 的乘积,用 R 表示,即:R[危害/

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3.1.2 风险类型及后果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火灾、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结果,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项目区内的生产装置和建(构)筑物造成破坏。

???物料泄漏通常不会对项目区内建(构)筑物造成破坏,对人员伤亡的影响较小;但物料的的大量泄漏对项目区外环境的影响较大,造成的生态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污染物的清理较困难。

3.1.3 环境风险识别

项目在生产运营中存在以下五种环境风险:

(1)工艺废气的事故排放的风险;

(2)原辅材料中化学品在运输、贮存、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等事故风险,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氢氟酸储罐发生泄漏而造成的风险;

(3)生产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火灾、反应罐爆炸等事故风险;

(4)项目锅炉爆炸等事故风险;

(5)环保设施安全事故风险。

3.1.4风险源识别

本项目产品有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涉及的原料有无水氟化氢、0#柴油。其中,以下部分物料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氟化氢

3.1.4-1氟化氢理化性质

标识信息

分子式

HF

分子量

20.01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CAS号

7664-39-3

UN编号

1052

危险货物编号

81015

理化性质

外观性状

无色液体或气体

包装标志

腐蚀品,有毒品

溶解性

易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

溶点

-83.7℃

临界温度

188℃

相对密度

(水=1)1.15

燃烧热

不燃

临界压力

6.48Kpa

蒸气密度

(空气=1)1.27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

燃烧性

不燃

最小点火能

无意义

饱和蒸气压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建规火险分级

燃烧产物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极限

无意义

危险特性

氟化氢为反应性极强的物质,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反应.腐蚀性极强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

稳定性

稳定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护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包装与储运

包装类别

Ⅰ类包装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起运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附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毒性与健康危害

毒理资料

LC50:1026ppm(一小时大鼠吸入)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接触限值

MAC:1mg/m3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呼吸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甚至发生发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空,氢氟酸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眼睛接触

提超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0min,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饮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操作处置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品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酸雾。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储罐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操作,加强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必须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护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耐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坦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也可以将残余或泄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能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坦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所置。

(2)0#柴油

3.1.4-2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 易燃液体

燃爆危险:

易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理化特性

外观及性状: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柴油机的燃料等。

闪点(℃):

56℃

相对密度(水=1):

0.87~0.9

沸点(℃):

200~350℃

爆炸上限%(V/V):

4.5

自然点(℃):

257

爆炸下限%(V/V):

1.5

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

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慢性中毒: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痛。

刺激性:

具有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

目前无标准

3.1.5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所界定的有毒危险性物质、易燃危险性物质和爆炸危险性物质可知,其中氟化氢属一级重大危险物质,0#柴油属于易燃液体。单元中存储的危险物质情况见表7.1-8。

3.1.5-1?储罐区危险物质情况

物料名称

氟化氢

柴油

单元最大储存量q(t)

533

10

贮存区临界量Q(t)

1

5000

根据重大危险源定义计算:

①?氟化氢储罐单元:q1/Q1+ q2/Q2=533>1;构成重大危险源。

②?柴油储罐单元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氟化氢储罐贮存单元内危险物品存放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3.1.6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规定,本项目涉及到的有毒物质中,氟化氢虽然构成重大危险源,但属于一般毒性危险物质,且项目位于非环境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二级评价的相关要求展开本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其分级划分标准见表7.1-9。

3.1.6-1???风险评价级别划分标准

剧毒

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

危险性物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

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3.1.7化学品储运、使用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3.1.7.1 重点控制的危害物

????据国内化工系统建国以来至1992年全部的243起泄漏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有毒化学品生产贮运技术和装备水平条件下,无论从泄漏事故频度还是从事故伤亡人数上看优先考虑和控制的毒物都是(按顺序排列):氯、氨、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苯、氟化氢和一甲胺。另外,在欧共体和国际劳工局列出的重点危险物质名单中,氨和氟化氢也属特殊毒性物质。

氟化氢的危险特征:

氟化氢有毒,且腐蚀性极强。充装氟化氢的容器(储罐或钢瓶)属于压力容器,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氟化氢泄漏后一般不会燃烧,但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致使人员中毒、死亡。毒物泄漏因其扩散性、渗透性和毒害性,波及范围更大,突发性泄漏事故往往造成灾难性后果。

?????工作场所存在的氟化氢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经呼吸道、食道、经皮吸收侵人人体。吸人较高浓度的氟化氢会引起急性中毒,刺激眼和呼吸道豁膜,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氟化氢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侵人人体的氟有50%在人体骨骼、牙齿中沉积,长期接触会引起骨骼、牙齿损害。

???氟化氢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氟化氢的嗅觉闽0.03mg/m3。环境中高浓度的氟化氢可使人产生知觉麻痹。空气中氟化氢浓度为400-430mg/m3,接触人员会急性中毒致死;浓度达100mg/m3,人仅能耐受1分多钟,浓度50mg/m3时,人可感到皮肤刺痛、粘膜刺激。

???卫生部将氟化氢列人《高毒物品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氟化氢的职业接触最高容许浓度(以氟计)为lmg/m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将氟化氢列为毒性物质,单元内氟化氢的数量达到1吨即为重大危险源。氟化氢生产、使用企业中,氟化氢储罐的单罐充装量一般有几十立方及上百立方,氟化氢钢瓶充装量也有几百公斤,一般都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本项目氟化氢单罐充装量为80m3,也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氟化氢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以泄漏点为中心,半径近千米区域内的人员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

??氟化氢是本项目的原料,氟化氢的毒性高,腐蚀性强,危害性大,生产环节较多,对设备的防腐要求高,容易引起泄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将氟化氢作为优先考虑和控制的毒物。柴油的火灾爆炸风险做简要分析。

3.1.7.2?风险识别

3.1.7.2.1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生产中的多发事故主要是中毒、火灾、灼烫、爆炸(包括容器爆炸、锅炉爆炸)、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特别是在基建、设备安装、检修过程中更易发生。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中暑、职业病(慢性中毒)、粉尘等职业性危害。基建和检修往往时间紧,工作量大,交叉作业多,高处作业多,施工人数多,同时又有动火、进入容器等作业,客观上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中毒、触电、高处坠落、灼烫、碰撞、机械伤害等潜在事故的危险。

1、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事故在化工生产中特别易发生,是众多事故中最多的一类,也是事故中伤亡人数最多,突发性、瞬间发生,一旦发生最难控制的,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危害最大,而且这类事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火灾、爆炸发生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区域或设备内的火灾、爆炸物质的浓度在火灾、爆炸范围内;存在助燃物且达到足够浓度;存在引燃或引爆能量如火源、火花、静电、雷击等。

???建设项目中大部分物料为不燃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相对较小。

1)化学爆炸

⑴锅炉房中使用煤做能源,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气体,点火之前若未进行换气,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⑵锅炉蒸汽房燃料拟用煤粉,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0.3-0.6kg/m3,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

2)设备质量、检修火灾、爆炸危险因素

⑴设备选型

???本项目存在对设备、管道等材料有特殊要求的物质,因此,贮存、输送设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设备选型如果不当,可能造成内部介质与材质发生反应,造成设备腐蚀发生泄漏或介质发生分解,引发事故。

⑵质量缺陷或密封不良

???生产装置或管道、机泵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缺陷,安装过程中焊接质量缺陷、法兰连接处密封垫及机械密封不当,在运行时造成设备、容器破坏。运行过程中材质和密封因物料腐蚀老化等,都可能造成物料的泄漏。

???检修时如需要动火,动火点距正在运行的装置较近,动火时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在检修时车辆运输、设备吊装、安装等,可能碰坏正在运行的设备、管道,引起泄漏并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单台或部分设备检修前未制定相应的方案,未进行相应的隔绝和置换合格,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物理爆炸

???建设项目中的锅炉:①锅炉、压力容器如安全附件不全或可靠,工艺控制不好造成超压发生物理爆炸;或因设备材质、焊接方式、过期未检等造成承压能力下降引起的物理爆炸。

②锅炉因水质差或运行控制不当造成锅炉承压元件如上水箱、下水箱、上汽包、分汽缸及管道结垢而产生局部穿孔、破裂、鼓包发生物理爆炸。或炉膛内大量进水急剧气化引起炉膛损坏甚至爆炸。

③压缩空气输送材质或空气储罐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穿孔、破裂,导致管道局部抗压能力下降,管道爆裂。

④锅炉、压力容器维修不当,如无防腐、煮炉,锅炉养护方案缺失或不当,水质无检测,导致设备性能下降而发生物理爆炸。

4)电气火灾

???本项目中使用高、低压电气设备、设施。包括变、配电间、电缆、电线、用电设备等,这些可能因负荷过载、绝缘老化短路、违章操作,雷击、异物侵入等引起火灾。

⑴本项目装有充油设备如发电机或变压器等,这些充油电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使箱体内绝缘油的温度、压力升高喷出甚至爆裂喷出,同时电弧引起绝缘油着火。本项目存在发电机或变压器的火灾爆炸危险。

⑵本项目设有一定量的电力电缆,这些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可引发电缆的绝缘物和护套着火。本项目存在电力电缆的火灾危险。

⑶由于电力设备过载、短路或电缆等材料过负荷、老化或因散热不良而引发火灾;由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配电装置、电动机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等不符合危险分区的要求而导致火灾、爆炸。本项目存在电气设备、材料的火灾危险。

⑷变、配电间距装置过近或未拟用防火墙隔离,可燃气体进入配电间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⑸变、配电间电缆排水沟未与工业排污沟隔离,易燃液体串入配电间引起燃烧。

?另外,雷电等自然灾害也是点火源。

2、中毒

????中毒事故是化工企业最频繁发生的事故之一,主要是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中毒是因作业场所或活动场所或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存在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标准。设备密封不良、损坏、缺陷、破裂,操作工艺参数失控、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失灵、误操作、违规违章是造成有毒物质泄漏、人员中毒的主要原因。

???建设项目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具有毒性。特别是无水氟化氢AHF,常温常压下具有很高的毒性,且极易挥发;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一旦泄漏极易造成中毒。所以中毒是该项目最需要防范的事故,应是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中毒是物体进入机体,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过程。

???窒息是由于人呼吸的气体中因气体中含有其他惰性气体(该气体无毒如氮气)所致的氧分压或含量不足导致人体缺氧引起的事故。

本项目无水氟化氢是高毒物,存在中毒的可能性。

作业场所发生中毒的可能性,途径分析如下:

⑴输送管道

???输送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主要是管道损坏造成的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中毒。发生管道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可能性主要有:

①管道架空敷设,跨越厂区道路,被厂内行驶的车辆撞断。

②管道长期运行,因自重及应力造成变形损坏,或造成法兰连接面垫子松动,法兰拉脱等引起泄漏。

③管道材质与输送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局部穿孔泄漏。

④管道拆开检修时残液流出。

⑵生产装置

①因设备及附属管线材质及制造质量缺陷,安装过程中安装质量缺陷,造成内部介质泄漏。

②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当,造成泄漏或大量排空。

③检修进未置换合格,人员进入设备、容器内作业引起中毒。

⑶储罐

①储罐因材质不当,设备制造质量缺陷及安装缺陷,如基础不牢造成储罐变形,玻璃或板式液位计损坏等原因,内部介质泄漏。

②进入储罐检修或拆装管道时,残液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③装卸过程中气体挥发逸出造成人员中毒。

④物料发生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⑤氢氟酸等在输送、装卸过程中溅及人体。

⑷机泵设备

①无水氟化氢输送泵等填料或连接法兰泄漏,接触到人体发生中毒。

②无水氟化氢、氢氟酸输送泵等检修拆开时残液喷出,造成人员中毒。

③无水氟化氢、氢氟酸泵运行过程中机械件损坏造成泵体损坏,发生大量泄漏,引起人员中毒。

⑸其他

①人员误服,液体装卸时人体接触到有毒物质并饮水、进食。

②进入设备内作业,由于设备内未清洗干净或通风不良,挥发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③人员因工作需要接触到上述物料等,如未使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中毒或引起职业病。

???建设项目中的回转炉、吸收塔、冷凝器、原料及产品储罐等均可能发生中毒。

3、灼烫

???建设项目生产中涉及到的无水氟化氢AHF、烧碱等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人的皮肤、眼睛、口腔等人体暴露部位接触到这些物质,很快应会使皮肤组织受到损伤,造成化学灼烫。违反操作规程、不正确佩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设备缺陷、作业环境不良是造成化学灼烫的主要原因。

???同时,该项目存在干燥炉和锅炉等高温设备,可能造成人员烫伤。高温蒸汽如意外泄漏,也可能造成人员烫伤。上述可能发生中毒的场所也可能发生灼烫,无水氟化氢储罐的装卸处是易发生灼烫事故区域。

4、噪声危害

???噪声一般分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噪声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已成为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长期工作在噪声超过标准的环境中将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如听力下降,甚至丧失、记忆力下降、耳鸣等。

???建设项目中噪声主要来自压缩机、泵、风机、制冷机、回转反应炉等。另外,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压力0.8MPa、锅炉产生的蒸汽具有0.8MPa,这些具有空气动力性的物质,当其无序释放,或超压放空,排污时均会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建设项目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设置,拟用低噪声设备,隔离措施,噪声较低,所以其危害也较轻。但施工期噪声可能较高,如推土机、打桩机、电锯等高噪声设施设备,要选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安装消声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做好个体防护。

3.1.7.3设备的风险

1)生产装置设备的危险性有:

⑴设备选材不当、设计不合理等设备本身质量不合格会使设备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发生容器爆炸事故。

⑵设备超期未检修检测,带病运行或因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超压会因设备承受不了正常的工作压力而导致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⑶因这些设备内部的介质均为有毒有害介质,设备因腐蚀、人员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泄漏会引起人员中毒。

???另外各生产装置的仪表如果选型不当、插入深度不当,有可能反映不出真实数据而造成溢料、喷料、导致中毒、灼伤、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2)锅炉。锅炉的危险性在于:

⑴蒸汽锅炉的液位表和高低液位报警器、温度报警器失灵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判断失误引起锅炉烧干或超温事故。

⑵锅炉如未选用有设计、制造资格证书的单位所设计、制造的合格产品或未定期进行检测有发生锅炉爆炸的危险。

3)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的危险性在于:

⑴柴油喷出会引起火灾。

⑵作业人员操作不善会导致触电,严重的会发生倒送电,引起更多人员伤亡事故。

4)机泵

⑴安全设施不足,联轴器等欠缺防护罩,可能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⑵设备本身设计制造不良,安装施工不当或欠缺维护保养等因素可能导致密封失效、从而发生泵体爆裂、介质泄漏、防爆性能降低等,并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5)各类储罐

⑴未能根据储存介质的理化特性设计、选材,强度或刚度不够。

⑵安装方式不合理,如大容量采用卧式,而小量采用球罐。

⑶储罐制造不合格,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或缺失或失效,如无水氟化氢储罐未设保温,选材未将其低温影响材料的强度计算。

⑷无资质单位或个人安装,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安装后维护保养不及时,储罐的安全附件未校验,容器未按期检测检验。

6)柴油储罐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柴油储罐主要事故类型可以分为火灾与爆炸、溢出与泄漏两大类。

???若要发生火灾及爆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油类泄漏或油气蒸发;②有足够的空气助燃;③油气必须与空气混和,并达到一定的浓度;④现场有明火;只有以上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根据全国统计,储罐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远远低于3.1×10-5次/年,并随着近年来防灾技术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储油罐可能发生溢出的原因如下:①油罐计量仪表失灵,致使油罐加油过程中灌满溢出;②在为储罐加油过程中,由于存在气障气阻,致使油类溢出;③在加油过程中,由于接口不同,衔接不严密,致使油类溢出。

?储油罐可能发生泄漏的原因如下:①输油管道腐蚀致使油类泄漏;②由于施工或自然灾害而破坏输油管道;③在收发油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油类泄漏;④各个管道接口不严,致使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1.7.4事故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事故类型,结合对化工行业的类比分析和调查,可归结为:

(1)内部因素

①管理不善、设备失修、易发生故障;

②故障时备用设备不能及时启用,延误时间;

③仪表失灵或技术水平低引起操作失误等;

④电开关意外超负荷跳闸;

⑤危险区内违章动火,避雷针失效等。

(2)外部因素

1)?地震、雷电等自然灾害;

2)?外停电事故等;

3)?人为破坏。

3.1.7.5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预测

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的的风险评价: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所使用的化学品如果运输、储存和使用不当,可发生泄漏等危险事故,不仅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而且在火灾爆炸过程中,化学品挥发、反应发生有害气体而污染周围大气环境。虽然化学品储运事故的发生几率不会很高,但由于本项目使用的化学品危险性大,一旦发生泄漏,将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本次评价重点对氟化氢储罐泄露的风险进行评价。

1、预测模式

???事故类型不同,氟化氢的泄露情况也有所不同。本项目氟化氢储罐出现泄露的环境主要在于阀门松弛和焊接点出现裂孔,一旦发生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防范措施,开启阀门,通过管道将氟化氢引流至1000m3的石灰池中。另外,考虑到本项目8个储罐同时出现事故的几率很小,本次评价考虑一个储罐泄露的情况,取30分钟泄露量为一个储罐总贮量(64吨)的1%、5%、10%和20%工四种情况进行预测。无水氢氟酸的沸点仅为19.5℃,一旦发生泄漏,极易挥发。根据类比结果,一般情况下,无水氢氟酸的蒸发量按照泄露量的50%计算。预测模式为瞬时单烟团正态扩算模式,具体公式如下:

(1)有风情况(U10≥1.5m/s)

???非正常排放情况下的地面浓度建议按下列各式计算。以烟团所出位置为原点,有些源高位He,平均风向轴为X轴,源强为Q(mg/s),开始非正常排放时的时间为t′,非正常排放持续时间为T,预测时刻的时间为t。t时刻任一点(x,y,z)的浓度,以持续排放源模式为基础,乘以一个系数G1,按下式计算:

式中:F——混合层发射项;

G1——非正常排放项;

h——混合层高度

k——发射次数,一、二级项目取k=4已足够

扩散参数

(2)小风静风情况(U10<1.5m/s)

小风(1.5>U10≥0.5m/s)和静风(U10小于0.5m/s)情况,t时刻地面任何一点(x,y,0)的浓度为:

?????????

式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

三、预测结果与评价

??由于全南县出现频率最高的是D类稳定度,因此气象条件取D稳定度平均风速(1.97m/s)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7.2-1。

3.1.7.5-1氟化氢泄露(1%)不同气象条件下下风向轴线浓度预测结果(mg/m3

下风向距离(m)

1%

5%

10%

20%

17

29.59085

147.9543

295.9085

591.817

50

28.2304

141.152

282.304

564.6079

100

23.9931

119.9657

239.9313

479.8626

200

16.3179

81.5893

163.1787

326.3573

400

8.3815

41.9075

83.8149

167.6298

600

5.0363

25.1813

50.3627

100.7253

800

3.3623

16.8113

33.6225

67.245

1000

2.4258

12.1289

24.2578

48.5156

1500

1.2949

6.4744

12.9488

25.8975

2000

0.8124

4.0618

8.1236

16.2471

3000

0.4071

2.0355

4.071

8.1419

4000

0.0853

0.4265

0.853

1.7061

5000

0.0029

0.0145

0.0291

0.0582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第8.2.1条,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应该按照GBZ2中短时间接触容积浓度分布范围内的人群状况进行评价。由于GBZ2中未给出氟化氢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因此本次评价采用氟化氢的急性毒性值(一小时浓度为1.026mg/m3)进行评价。以泄露量为一个氟化氢储罐的总贮存量的1%且蒸发量为泄露量的50%的情况为例说明。根据表7.3-1的预测结果,在D/1.97气象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为距离17米处的浓度为29.59085mg/m3。对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2mg/m3(一次值),在D/4气象条件下,近4000多米处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以本评价中设计的最严重的情况来看(泄露量为一个氟化氢储罐总储量的20%计),距离17米处的浓度高达591.817mg/m3。由此可见,无论何种气象条件下,一旦发生氟化氢储罐泄露的事故,对周边环境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从预测结果来看,泄露的氟化氢主要集中在项目厂区周边1000米范围内,而本项目厂区周边南面及东南面有部分居民居住,因此,一旦发生氟化氢的泄露,应该重点做好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隔离疏导工作。

3.1.7.6柴油事故状态对环境的影响

(1)着火或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油罐的燃烧或爆炸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柴油的泄漏和燃烧,也将给大气环境和地表水及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对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影响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及植物将全部死亡,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得到完全净化,恢复其原有的功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2)储油罐事故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泄漏或渗漏的成品油一旦进入地表河流,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污染,影响范围小到几公里大到几十公里。污染首先将造成地表河流的景观破坏,产生严重的刺鼻气味;其次,由于有机烃类物质难溶于水,大部分上浮在水层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空气与水隔离,造成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逐渐形成死水,致使水中生物死亡; 另外,储油罐的泄漏或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一旦遭到成品油的污染,将使地下水产生严重异味,并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性,根本无法饮用。又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壤层,使土壤层中吸附了大量的燃料油,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不仅会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作用补充到地下水。

3.2风险管理

3.2.1风险防范措施

(1)建设管理

①本工程要严格遵照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设计规范、操作规程进行选购、设计、施工、安装、建设。

②工程建成后,须经化工、劳动安全、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2)工艺控制措施

①企业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CIMS工程,引入ERP系统,分别建立OA系统和WEB信息发布系统,采取以集中监控为主、现场操作为辅的原则,凡温度、压力、计量、重量、阀门的开放等,均实行遥控操作,并在中央控制室设立闭路监控系统,对生产现场实行自动监控,并自动指挥各装置的生产活动。

②对于现场巡视及开停车时必须在现场观察的参数设就地仪表,主要操作点设置必要的事故停车开关,以保证安全操作。

③鉴于本工程各装置物料特性,要重点要求设备的防腐和密封。

④为防止HF的泄漏,设备及管道要保持密封,尽可能采用负压操作。

(3)建筑等级与设备方面的防范措施

??本环评建议在建筑等级与设备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厂区外供电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以及备用电源,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②各装置按生产类别划分,主要生产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物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执行。各建构筑物之间、建构筑物与道路、电杆及厂房之间,要按火灾危险类别和环境情况保持安全距离。

③所有设备的设计、选购、安装均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

④管材、壁厚、阀门选择及管道安装时严格把关,以防物料泄露。

⑤对于因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设置自动报警信号及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措施。

⑥所有压力容器的设计均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配有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紧急切断装置等超压保护装置。

⑦对可产生有毒气体积累的场所,设置机械通风设施进行通风换气。

⑧较高厂房均设避雷装置及防雷接地设施,所有高出厂房的设备、设施均设有避雷装置。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采取保护接地,各厂房及整个装置区构成接地网络,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采取接地干线以起保护作用。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及输送易燃、易爆的物料管线作防静电接地。

(4)生产安全管理

①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工厂应建立科学、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各车间、工段生产、安全都有专业人员专职负责。

②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包括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装置开工前安全教育和外来人员安全教育五部分内容。让所有员工了解本厂各种原材料、化学制品、添加剂、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以及废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理特性及其毒性,所有防护措施、环境影响等。

③把好设备进厂关,该试压的要试压,该试漏的要试漏,将隐患消灭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同时加强容器、设备、管道、阀门等密封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完好。

④严格执行《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

(5)劳动保护

①对在岗工人及邻近有关人员进行普及性自我救护教育,一旦发生事故迅速进行自我救护,如佩戴防毒面具。敞开门窗等。同时还要加强防护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②要加强设备的密封性和车间的通风,防止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同时进行定期检测使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一些需要经常打开的设备,必须装备固定或携带式排气系统,减少工作场所可能受到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③如必须靠近敞开的设备和接触物料,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

④厂房内采用自然通风或局部机械通风措施,使有害气体的于卫生标准,并对有毒岗位配置洗眼器和防尘口罩、防毒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具。

⑤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对较大噪声源可采用基础减震、消声器消声、建筑物隔音等,使噪声降至标准值以下。另外,这些高噪设备的操作要在控制室进行,操作工人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巡检时应配戴防护耳罩、耳塞等劳保用品,以进一步削减噪声,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

⑥凡易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

⑦对有毒气及粉尘排放岗位有气体检测仪及粉尘检测仪,用于生产场所的安全监测及卫生标准的监测。

⑧所有工人上岗前均按规定进行就业体检,特殊岗位工人需持证上岗。

(6)氟化氢事故预防的安全对策措施

①氟化氢储罐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低温储存,并设置喷淋水、遮阳棚。切实做好氟化氢的取样检验,严禁控制氟化氢的含水量。

②应设置在事故状态下同品种的储罐中相互倒料的管线,或者设置专用的事故罐。同时罐区周围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堤。

③氟化氢槽车在向储罐卸料作业前一定要认真做好连接软管的完好性和连接的可靠性的检查工作。并应制定详细的装卸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

④氟化氢的储存容器属于压力容器,应定期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存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对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⑤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一2009)的要求,在有毒物料事故状态下的排出口、取样口、贮罐区、输送泵、灌装作业点等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氟化氢的地方,设置专用检测以及自动报警装置,以便早期发现氟化氢泄漏。

⑥存在氟化氢的作业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危害说明,标明氟化氢中毒的危害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

⑦作业人员必须全过程穿戴好耐酸防护服,鞋、手套,使用防护面罩。而且使用前应对防护用品的完好性进行认真检查,工作时衣袖、裤脚不能塞在手套和鞋内。作业场所应设置淋浴和冲眼装置,应备有2%一3%碳酸氢钠溶液。

⑧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中氟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评价。

(7)柴油故事预防措施

(一)防冒油措施

??加强计量工作。接卸前通过液位仪或人工计量检测确认卸油罐的空容量,按工艺流程要求连接卸油管,做到接头结合紧密,卸油管自然弯曲。坚持来油监卸制度,卸油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卸,卸油员集中精力监视、观察卸油管线、相关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罐车司机不得远离现场。

(二)防漏油措施

???加油站应加强巡查,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巡查,防止油罐、管线、接头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产生的漏点。

(三)加强火种管理措施

???在危险区内要做到严禁烟火(火柴、香烟和打火机),禁用使用非防爆电器,机动车须熄火加油,摩托车须推离危险区域后发动;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敲打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四)防电气火灾措施

???爆炸危险性大的区域,应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规格型号按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划分来确定,所选用电气设备高于或等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电气设施的安装,应采用聚氯乙烯套管或钢管布线。电缆沟必须充沙填实,不得与油品、液化气、天然气、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平时在检查电气线路时应注意电气是否老化,配线、接线是否松动和脱落,电器设施是否有破损。

(五)防雷防静电措施

??具体措施:(1)油罐车卸油前连接好静电接地线,到站静止时间要达到15 分钟才能进行其他作业。(2)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两次。输油管线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30欧,卸油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100 欧。

3.3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

⑴生产车间和贮罐区的地面应为防渗漏水泥地坪,四周建有围堤,并设有地下槽和事故槽,万一事故发生或长期停车时,可将生产设备管道中的物料排入槽中,以策安全。贮槽应配备呼吸阀和正、负压水封。

⑵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原料物品应分类贮存。库房应配备必需的消防、通风、降温、防潮、避雷等安全装置。

⑶属危险品的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品运输规定执行,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放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磨擦。

⑷氟化氢原料库存应设置水喷淋系统和事故贮池。

3.4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

⑴若发生氟化氢气体泄漏,必须及时通知周边的居民,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000米,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装置内的残余气体用风机抽入尾气吸收系统集中处理。若是氢氟酸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石灰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统一回收处置。因此,以策安全,厂区内应备有用于防范事故的稀碱液和等。

⑵若柴油发生泄漏,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泄漏部位和原因,及时关闭主要阀门,切断柴油外泄通道,用抹布包扎漏点进行自救并汇报当班班长。若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上级报告并启动救援小组,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努力降低事故影响。

⑶万一发生危害性事故,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组织附近居民疏散、抢险和应急监测等善后处理事宜。

⑷在厂内醒目处应设置大型风标,便于情况紧急时批示撤离方向,平时需制定抢险预案。

(5)各装置含有毒物料的工段均设有必要的喷淋洗眼器、洗手池,并配备相应的防护手套、防毒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供事故时临时急用;一旦发生急性中毒,首先使用应急设施,并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流畅的安全地带,同时呼叫急救车紧急救护。

3.5火灾事故应急对策

???发生火灾后,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就地取用灭火器材,把火灭掉。如火势蔓延,在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同时,尽快向消防部门报警。注意事项:主动切断电源,停止一切作业,关闭阀门;按照灭火预案迅速组织灭火,根据各自的分工,该报警的要报警,不能延误时机;有秩序地疏散人员、车辆,进出口两侧要有人监视和控制;及时收理票证、现金等贵重物品;引导外部力量支援,保护好火灾现场,以便善后处理,并查明原因。

3.6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

(1)废气

①为避免项目外排废气出现事故排放时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应对废气治理设施定期检修、保养,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生产废气达标排放;

②废气处理设施中,应设相应的备用设备,主要是风机等;

③废气处理设施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停产,并应及时检修,尽快使其恢复运行。

(2)废水

??本项目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灭火延续时间以3小时计算,则消防用水量为378m3;事故池应足够容纳消防用水量约378m3以及最大储罐容积80m3,合计约458m3。本项目与本公司海绵钛项目共用一个事故池,海绵钛项目消防废水量为378m3,两个项目合计为836m3,厂区中偏南部设有事故池(23m×10m×3.8m),事故池总容积约为874m3,完全满足两个项目的需求。因此,该消防水池使用能有效地防范消防废水可能对桃江江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1、环境危险源分析及危害

(1)危险源辨识

根据松岩公司生产状况、产污排污情况、污染物危险程度、周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结合公司相关环保资料,本预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有以下5类,分别是: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泄漏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工业废气超标引起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根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防护距离内无医院、学校及食品、药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距离本项目最近居民为若坑村居民和上塅村居民,若坑村居民距离HF储罐区最近距离为390m,上塅村居民距离煤堆场最近距离为310m。因此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区、医院、学校及食品、药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目前公司已经对酸性废气、粉尘采取了治理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以下几种可能会引起生产废气超标排放:废气净化装置换药(如碱液)不及时,酸性废气未经有效净化直接排放,超过规定限值,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集排气系统发生故障,废气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车间空气污染,或者废气未能纳入净化装置处理污染环境空气等。

酸性废气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氟盐车间产生盐酸雾、氢氟酸。

?一方面盐酸雾、氢氟酸、NOx等在大气中容易形成酸雨,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酸雨也叫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盐酸雾、氟化物对人类的最重要影响是呼吸系统的问题,空气中氟化物浓度超过1mg/m3时,对人体的眼睛、皮肤、呼吸器官会产生直接影响,长期生活在氟污染的空气中,则人体健康受到危害。

其次,酸雾可刺激人的眼睛,致使沙眼患病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而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一。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g 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3)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危险性分析

公司存在主要火灾爆炸致因:

——电气短路过载引起火灾;

——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主要情形是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触着火;通风不良,挥发的易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爆炸;明火引起危险化学品燃爆;

——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外来施工方或本公司设备实施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引起火灾;

(4)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无水氢氟酸、硫酸。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具体储存量见表1.5-4。

3.6-1?危险性物质情况表

序号

物质名称

规定的临界量(t)

实际贮存量(t)

1

氟化氢

1

75

2

柴油

5000

10

注:盐酸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原材料未使用盐酸。

????公司生产过程中有使用、贮存、运输危险化学品,存在着腐蚀、中毒、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在储存、使用及运输过程中,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操作不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危害,造成环境事件。

根据松岩公司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现状,具体见表1.5-5。

3.6-2主要原料的理化性质

化学品名称

主要危害成分

环境危险性分析

氢氟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g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6)危险废弃物泄漏引发的环境危险性分析

公司产生危险废物泄漏主要致因:

——危险废弃物源头产生量出现异常增大时,没有通报物控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废弃物在搬运、贮存过程中有散落/泄漏现象。

——物控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废液储罐满溢现象。

——现场员工的环境意识不足,不清楚废弃物如何分类和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或盛装危废容器破裂、渗漏,致使危险废物外泄。

(7)受限空间作业引起环境事故危险性分析

员工在废气处理管道、废气净化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以及危险废弃物储罐等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中,因管理制度缺陷、操作失误、疏忽大意、设备故障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可能引起人员中毒、缺氧窒息、触电等事故。

3.7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通过对可能存在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危险性的分析,根据危险事件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一级突发环境事件和二级突发环境事件两个等级。

1、一级突发环境事件:

一级突发环境事件指需要提请外部力量支援方能控制的事件。

2、二级突发环境事件:

二级突发环境事件指依靠公司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

3.三级突发环境事件指依靠生产车间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

3.7.1环境安全风险分析和分级

???依据上面的环境危险性分析和分级界定,汇总企业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源和可能的时间后果,汇总于表3.7.1。

3.7.1-1?环境安全风险源及其危害后果表

序号

环境安全风险源

可能的事件后果

环境事件分级

环境危害

安全危害

1

工业废气超标排放

外部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2

火灾爆炸事故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3

危险化学品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大量泄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4

危险废弃物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泄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

一级/二级

5

受限空间作业事件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人员伤亡、中毒

一级/二级

3.7.2企业应急能力评估

3.7.2.1 现有事故防范措施分析

公司风险源主要防范措施见表3.7.2.1。

3.7.2.1?现有事故防范措施

序号

风险源

防范措施内容

1

生产车间

通风系统、火灾报警探头、火灾手动报警仪、消火栓、灭火器、洗眼器、喷淋装置、防毒面具、防酸手套、劳保鞋、紧急开关、作业前对设备检查、交接班制度、岗前培训、持证作业等

2

危化品仓库

防爆墙、加强通风、限量存放、分类存放、安全警示标志、定期巡检、温湿度仪、防雷装置、防静电装置等

3

应急池

消防应急池500m2

4

危险废物暂存点

防止雨淋设施、指示标志、安全培训、危险废物作业指导书、定期巡检、液位标示、围堰、吸附材料等

3.7.2.2 应急装备能力评估

?从企业应急装备现状来看,企业应急物资相对完善,应急装备见附件7。

3.7.2.3 综合应急能力评估

目前公司已经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如班长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除此之外,企业领导班子还在组织机构上加强了对安全、环保的管理,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环保领导小组等机构,配备有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组织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

????为建立健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安环部长担任副总指挥,应急指挥部设在安环部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体

系括:环境保护组、应急处置组、后勤保障组。

4.1-1 ?公司环境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4.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

???公司针对突发环境事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总经理任组长,安全环保部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生产部、安全环保部、后勤部、行政部、保卫队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最高决策的非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

(1)研究、决定、部署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和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研究解决人、财、物等重大问题;

(2)组织公司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审查其运行情况;

(3)统一领导和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工作;

(4)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

4.2.1 应急办公室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应急办公室主任:安环部长

成员:人事行政、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的负责人

应急办公室作为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

(1) 定期组织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2)开展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各部门应急工作;

(3)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

(4)负责与相邻单位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4.2.2 工作机构及职责

????突发环境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安全保卫、应急监测、应急抢险、资源保障、技术专家6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成员: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主任、品管部负责人

???负责接警和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了解、收集和上传下达有关信息,联络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各工作组和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

2、安全保卫组

组长:保安队长

成员:安全环保部保安全体成员

???负责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先行组织保安及有关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对现场应急抢险人员的安全进行监护。

3、环境监测组

组长:安全环保部负责人

成员:环保部门全体人员

???负责迅速制定监测方案、查清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特性,分析污染物的浓度分布,评价污染影响范围,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对潜在环境危害实施持续监控。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监测结果。并委托专业环境监测单位进行实施监测工作。

4、应急抢险组

组长:生产部负责人

成员:各个车间负责人

负责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对事故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领导小组并提出处置建议;当事件单位请求外部支援时,由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协助,就近调用其他抢险队伍,或请求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派出专业抢险队伍。

5、资源保障组:

组长:后勤部主管

成员:后勤部全体人员

???负责组建运营应急抢险物资信息数据库,明确设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提供救援抢险所需的交通工具,将抢险机械、设备、材料等及时调到现场。

6.技术专家组:

组员:名单见本预案附件5。

???负责对突发环境、安全事故的危害范围、程度、发展趋势做出科学评估,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4.3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指挥官)设A、B角,当领导小组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副组长临时替代作为总指挥,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最高执行机构,组织、指挥生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或协调、组织各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应急救援过程的各机构之间的关系,见图2.3。

???各部门应规定各级组织机构临时应急处置负责人,在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到达现场前指挥前期应急处置;在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到达现场后,进行指挥权移交,由上一级应急处置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

4.3 ?松岩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联络图

4.4 应急抢险队伍

1、后勤部负责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专业队伍,负责动力设备抢修和堵漏等动力方面的抢险,由应急抢险组负责调用。

2、生产部负责组建生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队伍,由应急抢险组负责调用。

4.5 公司相关部门及职工的应急职责

1、公司所属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环保与安全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安全、环保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上报。

2、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现事故迹象或在事故初期(如火灾初期、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应组织本部门职工及时扑救,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中,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为应急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必要时主动将本部门的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4、公司全体员工人人均有及时报告环境、安全事故隐患,积极参与各种应急演练活动之职责;紧急状态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擅自对外发布消息。

5预防与预警机制

5.1 环境风险源监控

?我公司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识别出的环境风险源有:

?表:5.1-1公司环境风险源

风险源类别

风险物质

氟化氢、氢氟酸、柴油、氟钛酸钾(硼)废水

风险设施

氟化氢储罐区、氢氟酸稀释罐区、钛精矿反应区、氟钛酸钾合成区、氟钛酸钾(硼)废水沉淀池、柴油储罐区、废水处理区、生产工艺废气处理系统、锅炉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危险废物储存间

???为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公司范围内建立了必要的环境监控设施,并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该系统能及时发生警示。针对我公司存在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类型,采取以下监控方法和预防措施:

???针对本公司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并根据危险程度不同,执行分级控制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并及时向上级和安全部门反馈。

(1)建立风险源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源台账、档案、风险源监测、定岗,落实监控措施;

(2)强化工程环保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生产区加强风险源排查、进行周边环境的巡视和观测;

(3)对氟化氢重大危险源储罐区配置了独立的SIS预警监测监控系统,预警信息上传至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监管;

(4)加强柴油仓库、危废暂存间监控、管理。

5.2 预警行动

5.2.1 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性环境事件可能出现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以及环境事件认定标准,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环境突发事故、灾害的信息后,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5.2.2 预警发布与解除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企业各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公司处置能力时,及时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等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

???预警方式主要通过固定电话和手机迅速进行,事故发生后通过电话或通讯工具报告政府部门,同时用电话或通讯工具通知整个公司人员及周边的群众和企业撤离,在政府部门救援人员到达后,总指挥将指挥权移交政府部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救援活动。

???根据事故控制情况,预警的解除通过应急指挥部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

5.2.3 预警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事故发生后按照总指挥的命令通过电话、响铃、报警装置通知整个公司人员以及周围的人员;

(3)各救援小组负责人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待政府救援力量到来时,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救援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4)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我企业受污染的区域,并设置危险警示牌,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5)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5.3.1 报警联络方式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必须依靠通讯设备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利用通讯工

??具联系公司总指挥(姓名:钟胜贤,电话:19979816792);按事故等级判断是否联系政府部门请求支援,在政府救援人员未到时,站内组织先期处置工作,并及时查看事件详情,准备随时汇报,如果有人员受伤,立刻拨打公安局(110)、消防局(119)、急救中心(120)等救援号码求助。

5.3.2 内部通讯方式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电话(内部电话及手机)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指挥部成员电话必须 24 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如果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 48 小时内向企业办公室报告。各组成员联系方式见附件1。

内部应急人员信息清单

组织

姓名

成员

领导小组

钟胜贤

总经理19979816792

谢晓华、李古鹏、蒋和球、罗克勇、夏丰华、李凌鹏、徐玲玲、孙国强

谢晓华安全环保部经理13870763099

凌?彬、许威清、李先振、郭志平

应急抢险组

罗克勇19979452010

李志平、李运平、陈小长、魏义忠、曾为民、夏丰华、唐益生、李社明、谭宗清

应急监测组

刘德尚13979791030

李述良、谢云兵

资源保障组

李凌鹏19942177205

谭勇华、钟士全、谢小武、刘凡荣

综合协调组

徐玲玲13320078267

史家成、张丽婷、陈茂荣

安全保卫组

孙国强15399906168

何云杰、张桂芳

车间环保安全责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责任的栋号

环保责任人姓名

内部联系电话

1

铁基粉车间

夏丰华

15990165621

2

氟盐车间

蒋和球

15374370557

技术专家组通讯录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或职称

移动电话

李古鹏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13484276841

黄小龙

瀚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

经理

13766303277

赖伟阳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程师)

15820398836

陈永兴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刘志强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赣州分中心

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工艺工程师

13803584706

5.3.3 外部通讯方式

??外部通讯主要通过应急指挥办公室与外部救援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外部通讯方式见附件

单位

联系电话

火警

119

公安报警

110

医院急救

120

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

0797-2607015(县安监局)

全南县应急管局

0797-2607015

全南县市场监管理局

0797-2632336

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值班室

0797-2636336

全南县政府办

0797-2631632

全南县城厢镇办公室主任卢诚鑫

15970781198

全南县城厢镇龙洲村王显勇书记

15970751596

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曾强书记

18279768585

5.3.4 预警程序

⑴预警发布程序

企业预警信号系统分为三级,具体如下:

1.公司的预警分为叁级,即一级和二级、三级。三级预警指依靠车间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二级预警指依靠公司自身的力量即能控制的事件;一级预警指需要提请外部力量支援方能控制的事件。

2.现场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急办公室向领导小组提出发布预警建议,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发布预警。

3. 发布三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当现场氟化氢泄漏报警器响起时,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大声呼喊传递事故信息,车间主任电话报告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值班电话:0797-2651290)。

(2)车间主任通知班长及区域其他岗位作业人员沿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地带。

(3)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直接关闭管道阀门。

(4)若泄漏量不大,车间主任应组织疏散车间区内人负及企业周边车间员工。并组织本车间员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收集、中和、消洗。

(5)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呼吸器、防护服、轴流风机),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6)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4.发布二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2)领导小组通知相关工作组成员集结,进入紧急状态;

(3)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危险状况。

(4)若事件得到控制,已没有发生的可能,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4.发布一级预警后,按程序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2)领导小组通知全部工作组成员集结,进入紧急状态;

(3)向政府环保或安监或卫生或交通部门报告事态,请求支援,必要可请求其他环保公司支援;

(4)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危险状况。

(5)若事件得到控制,已没有发生的可能,由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5.4 预防

5.4.1 培训

??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环保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5.4.2 建立事件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1)事先将环境危险源告知场内工作人员,并安排相关岗位管理工作人员;

(2)建立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3)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规程;

(4)加强对安全、环保的管理,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等机构,配备有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5)加强场内各风险源的日常巡视工作,并形成报告制度,定时向安环部汇报巡视结果并做好记录工作。

6 信息报告与通报

6.1 内部报告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事发现场人员或值班人员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报告,同时报告应急办公室或直接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达到 II 级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公司级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现场情况调用应急处置组、环境保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人员。对于污染物泄漏等事故伴随产生的污染事件,发布预警,动员应急人员到岗,并提醒无关人员采取防护行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或进入安全避难点。

1)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达到 II 级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应急预案;

2)接警人员应向报警人询问并确认如下事项:

a、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b、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

c、事件概况和初步处理情况;

d、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事故发生的部门,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应根据事故预案及时应对事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要根据本程序要求尽可能快地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并确保工作有效。

a)事件或事故的最新发展;

b)最新人员伤亡信息及财产损失概况;

c)事件发生的初步原因;

d)事件概况和最坏影响;

e)现场初步处理情况;

f)事件对周边社会人员及环境影响情况,是否波及社会人群或造成社会人员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影响。

???????????????????????????????????????????

→→

??????????????????????????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信息上报流程图

6.2 外部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公室对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情况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慌报或者故意拖延不报。当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已经发生,达到 II 级预警时,值班人员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决定启动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 1 小时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同时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逐级上报。并在 2 小时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当情况发生特殊变化或有重要信息时应随时上报。当达到 I 级预警时,事件发生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 4 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判断是否要启动政府应急预案。当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危险,在积极有序组织抢险救援的同时,应急指挥部及时将基本情况、事件级别等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请求支援。

6.3 事故信息通报

??利用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将事故信息在全公司进行通报,动员全公司人员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或立即疏散。

??若环境污染事件严重,需要疏散企业附近的人员、车辆时,总指挥应向公司附近的单位或居民发布事件情况公告,同时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请求支援执行疏散计划。

6.3.1 电话通报及联系词内容

内部报告时要求通报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形表述清楚,使用普通话汇报。

6.3-1 信息通报程序

6.3-2 应急预案相互连接工作关系程序图

6.4 事故报告内容

⑴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在 24 小时内,填写事故紧急报告,内容包括: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排放污染物类型、数量及潜在危害程度;

②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生产规模;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⑥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件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⑦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⑵突发危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为从发生事件后 1 小时内上报,为了保证上报的时限,尽量采用电话、电报、传真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必要时要派人直接报告。

???续报是在初报的基础上,可通过网络或书面的形式报告相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在时间发生后 2 小时内上报。

????处理结果报告采取书面报告,是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在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和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处理结果可以规定在应急行动结束后的 4 小时内报告。

6.5 信息通报

??企(事)业单位造成污染事故时,及时通报全南县城厢镇龙周村、镇仔村、上山村等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和居民。

???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当污染事故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或可能对周围的环境构成危险,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状况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发现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由应急小组成员与周边居委会成员取得紧急联系,通报当前污染事故的状况,通知群众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听候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并强调在撤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

7 应急响应与措施

7.1 响应机制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程度和严重性、发展态势,将企业内部应急响应设定为可控事件、不可控事件二个等级。初判发生对环境、人身安全影响较小,依靠本企业应急救援力量能够处理的事件,能及时处理和清除的,启动可控事件应急响应,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对工作;初判发生对环境、人身安全影响较大,严重危害、威胁或可能严重危害、威胁着公司及周围人员安全,须调动企业以外的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和控制的紧急事件,启动不可控事件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报请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应对工作,企业配合应急救援。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易造成重大影响的区域或重要时段时,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事件损失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7.2 响应程序

??公司总指挥接到汇报后,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企业应急响应程序如图 7.2-1。

??????????????????????????

YN

NY

7.2.1Ⅰ响应程序

7.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发布应急响应预警、启动应急预案:

(1)生产废气连续一次监测超标排放;

(2)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可能流入地表水或恶化周围空气质量;

(3)危险废弃物大量泄漏,可能流入地表水或恶化周围空气质量;

(4)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环境污染或人员伤亡事件;

(5)其他认为有必要的突发环境、安全事件。

7.2.2?预案一旦启动,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任总指挥,20分钟内赶赴现场,统筹安排处置工作。同时通知各工作组集结并赶赴事发现场。

7.2.3?所有参加应急响应行动的工作组,必须服从现场总指挥的统一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7.2.4?当事件失控升级,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环保、安监、卫生部门)组织处置时,总指挥请求相关政府部门支援。外部力量到达现场后,现场处置的指挥权上移,公司的所有应急力量(人力、物资)应全力协助配合,服从统一指挥。

7.3 响应时间

7.3.1 突发的环境事件,各应急工作组接到领导小组的紧急指令后, 10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

7.3.2?现场处置过程中,工作组每30分钟通过电话等方式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7.4 先期处置与分级响应

7.4.1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现事故迹象或在事故初期(如火灾初期、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等情况),应一面组织本部门职工及时扑救,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态扩大,一面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7.4.2?当事态的发展超出公司自身的应急能力,需要外部力量支援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组织公司的所有应急力量进行先期处置,力图控制事态,为外部力量赢得宝贵的应急处置时间。

7.5?通用处置措施

7.5.1?工作组到达现场后,综合协调组负责联络有关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对外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续报工作并将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处置和调查结果上报;对内负责接警和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协调各工作组和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并进行事后事件调查。

7.5.2?安全保卫组负责对与应急处置无关的人员实施疏散、安全警戒和伤员救护工作。

7.5.3?对于非火灾事件,应急抢救组负责实施现场污染控制、污染消除、危险物品转移、隔离、堵截、设备停车等工作。对于火灾事故,应急抢救组负责火灾扑灭与财产抢运。对于消防水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污水拦截、收集与转运。

7.5.4?对于生产废气超标排放事件、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事件、以及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组应在20分钟内拟定监测方案,快速实施水或空气的污染物监测,并根据事态的发展和监测数据适时调整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方法、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等。

7.5.5?资源保障组根据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确保处置工作顺利实施。

7.5.6?技术专家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监测数据信息,向现场总指挥提出切断与控制风险源、减轻与消除污染、人员救护等处置措施建议。现场总指挥据此下达处置指令。

7.6 专项处置措施

7.6.1?突发生产废气超标排放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一《突发废气超标排放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2?突发火灾次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二《突发火灾爆炸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处置。

7.6.3?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三《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4?突发危险废弃物泄漏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四《突发危险废弃物泄漏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6.5?突发涉及环保设施方面的人身伤害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五《突发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7.7 扩大应急

???当事态的发展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需要请求外部应急相关方(如政府环保、安监、卫生等部门或其他环保公司)支援时,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向相关方求援。外部力量到达现场后,指挥权上移,公司的应急队伍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7.8 信息发布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对外信息发布,由全南县委宣传部综合协调组统一实施,未经批准,公司的任何人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件的信息。

7.9 响应结束

符合下列条件时,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污染或危险已经解除;

(2)监测表明,空气或水体的有毒有害因子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基本消除且无继发的可能;

(4)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免受再次危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10?工作配合

7.10.1 指挥协调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污染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机构接到污染事件信息通报后,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污染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应急状态时,指挥部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指挥部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发生事件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⑵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⑶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⑷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⑸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⑹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⑺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7.10.2 人员的疏散与撤离

(1))疏散路线与集合地点现场人员疏散:为使企业内员工们皆能从容撤离事故区,且值班主管能随时了解员工状况,采取必要应急措施,已规划企业内部疏散路线,员工们可依指示迅速撤离。保安队应根据当时风向、事故地和紧急疏散图,判断疏散路线指示员工依此路线疏散至集合地点食堂门口或宿舍区,等候值班主管清点人数并迅速疏散。原则上往上风处疏散,若泄漏源为上风处时,宜向与风向垂直之方向疏散(以宽度疏散)。

(2)附近村民:事故发生后,迅速报告附近居民社区,告知事故具体情况、疏散地点、疏散要求。请求其协助公司将居民疏散至安全的区域,同时委托社区小组清点人数。周边单位:事故发生后,迅速通知周边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告知事故具体情况、疏散要求。请求其协助做好人数清点,将人员疏散到安全的区域。

7.10.3 安全防护

⑴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须根据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件发生场所程序。根据本企业潜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特殊的污染事故,特别注意以下事故发生时的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泄漏事故:有毒气体泄漏时,应急人员进入应急事故现场时,需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人员要佩戴消防头盔及灭火防护服。

⑵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根据突发性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③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疏散路线,由警戒组负责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7.11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等级、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等情况进行确定,若发生 II 级或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并根据情况请求县环境监测站进行现场应急监测。

7.11.1 应急监测方案

???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的相关规定对突发事故现场进行布点监测。

⑴大气污染监测布点

???根据气象特征、保护目标、地形特征等进行大气监测布点。对大气的监测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下风向按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对照点;在可能受污染影响的居民住宅区或人群活动区等敏感点必须设置采样点,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风向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

监测因子:颗粒物、氟化氢、氯化氢、非甲烷总烃;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应连续取样,直到恢复正常;取样时间、采样频率、监测分析方法按规范执行(小时浓度监测值每天至少取得 02:00、08:00、14:00、20:00 的 4 个小时监测值,日均浓度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清单中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2)水污染监测布点

a、重点应对项目区排污总排水口处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以入口处

10m,20m 取点进行采样。

b、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水慕河入口和桃江入口布设若干点位,同时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当采样断面水宽小于等于 10m时,在主流中心采样;当断面水宽大于 10m 时,在左、中、右三点采样后混合。

c、地下水监测应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根据本地区地下水流向,采用网格法或辐射法在周围 2km 内布设监测井采样。同时,根据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在垂直于地下水流的上方向设置对照监测井采样。在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取水处,必须设置采样点。

??监测因子:pH、氨氮、COD、石油类、氟化物 等;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检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

(3)土壤监测布点

???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事故发生地及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区域按一定间隔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未受污染区域的样品作为对照点。必要时,还应采集在事故地附近的作物样品。在相对开阔的污染区域采取垂直深 10cm 的表层土。一般在 10m×10m 范围内,采用梅花形布点方法或根据地形采用蛇形布点方法(采样点不少于 5 个)。监测因子: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氟化物等;并根据事故引发物质及现场相关专业人员建议酌情增减检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率:应急监测全过程应在事发、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阶段予以体现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决定。

7.12应急终止

7.12.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⑴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⑵污染物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⑶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⑷事发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⑸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12.2 应急终止的程序

??当险情或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后,应急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环保部门批准,继而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总指挥通知周围单位负责人解除警报。

7.12.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抢险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并组织实施。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做出评价,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3)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应急终止后,公司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向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报告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环境污染情况、直接经济损失、应急救援情况、原因分析、责任划分、采取的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4)需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公司应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事故现场收集的物证和口供,若事故现场不能保存的,应移交相关现场照片和其他相关资

(5)事件原因、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6)应急过程评价;

(7)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应急响应结束后,公司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公司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在应急响应结束一个月内,将总结评估报告报送至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9)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8 后期处置

8.1 损害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重建的依据。

8.2 现场恢复

8.2.1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的同时必须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尽可能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同时,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现场救援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疏散较为困难时,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

???在现场救援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好生产设备和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报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场内部现场保护方法:

⑴在事故现场周围绕以隔离带或撒白灰等做警示标记,防止非相关人员入内。

⑵通过现场的道路,必要时可临时中断交通,配专人指挥行人或车辆绕道而行。

⑶现场重要部位及现场进出口,应当设岗看守或者设置屏障遮挡。

⑷环境发生改变时(如天气),要对现场上易变的痕迹物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8.2.2 现场洗消

???现场洗消工作由应急抢险组负责,应急抢险组人员在穿戴好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对事故现场及救援车辆进行洗消处理,防止有毒有害或污染物质扩散或被带出现场。

??利用喷洒石灰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污染。一般在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⑴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存放间进行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⑵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通道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

⑶延伸洗消。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洗消对象:⑴轻度中毒的人员;⑵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⑶现场救护人员;⑷抢救及染毒器具、现场。

???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事故需要洗消的情形包括氟化氢(氢氟酸)、母液池酸性废水泄漏发生泄漏时需要洗消,其中,机油、废机油泄漏,需使用消防沙进行覆盖。洗消污水不得外排,可进入公司事故应急池收集,以免扩大污染范围或造成二次污染,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8.2.3 环境恢复

???应急终止后,总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勘查,对事故点的现场及企业周围的水源、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会同专家制定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和方案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确保在一定期限内恢复生态环境平衡。

8.3 善后赔偿

???对事故后的损失、损害进行善后处理,联系保险单位协商索赔事宜。

???善后处置主要内容有:妥善安置、救治伤残人员;组织应急物资供应组对调用物资进行及时清理;清查短缺物资或临时征用物资,根据国家政策予以补偿;协调社会力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8.4 事件调查

???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后,除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要求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外,本企业自身应组成事件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事件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责任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件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5 保险

???公司应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 6.2 条款要求积极办理各类保险。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依法办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责任险及其他险种。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及时通报相关承保的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工作,保险公司在获悉突发环境事件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足额支付参保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各相关保险公司应及时定损理赔。在此过程中,公司应允许保险公司对环境事件现场进行勘查,配合保险公司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8.6 工作总结与评价

???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公司负责进行工作总结与评价,并编制总结报告。事故总结于应急终止后 2 天内完成,并及时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及相关单位。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事故等级;

(2)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

(3)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

(4)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

(5)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响应程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

(6)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是否正确、及时;

(7)应急过程中好的做法、措施或存在的问题、漏洞;

(8)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

(9)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

??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工作总结与评价内容需全程详细记录污染事故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归纳、整理,最终形成应急总结报告,按照一案一卷要求存档备案。

9 保障措施

9.1 经费保障

???针对本公司潜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在公司财务部设立应急救援专用资金,并根据公司每年的产值和运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匹配。

9.2 装备保障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各专职救援队伍必须针对危险目标性质和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联络通讯、报警设备等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应急物资协助组根据公司经营特性的要求,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配备适用的防护器材,事故状态下的劳保用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感染、中毒等急救药品,配置好适用的消防器材,如足量灭火器、碳酸钙、氢氧化钙、片碱等物资。

9.3 通讯保障

???应急指挥部建立和完善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有效的有线电话、手机等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9.4 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突发性危险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事故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包括:

⑴抢修、抢险队

由本企业的电工、维修人员组成,必要时指挥部可以调动其他单位的维修、电工参与事故单位的抢修、抢险队;

⑵物质供输队

???由企业内后勤保障组负责,担负事故抢险、抢修所需大宗物资的运输及供应任务。

⑶医疗救护队

????由企业内部分人员与签约医院组成,要求听从医院现场负责人指挥调配,救护队担负事故中受伤、中毒等人员的护送,初步救护处理、治疗、转院等工作。

9.5 技术保障

???建立安全预警系统,组建相关应急指导专家组,加强与专家组成员的联系,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领域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9.6 其他保障

⑴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指挥部必须确保应急处置车辆的落实,加强对应急处置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紧急情况下车辆的优先调度,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⑵医疗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医疗救治单位的联系,建立医疗救治信息库,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⑶治安保障:应急指挥部积极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时疏散、撤离无关人员,加强事件现场周边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做好事件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⑷社会动员保障:应急指挥部加强与相邻企业日常的沟通与协作,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做好相邻区域、企业之间的联动工作。场内应急指挥部还需与相关部门签定互救协议。

⑸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应急指挥部按照事故类型,制定人员和财产的避难方案。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事故发生后人员和财产的疏散、避难工作。

⑹企业每年需进行一次以上应急预案演练,并将相关演练的内容及影像资料存档备查。

10 应急培训与演练

10.1 培训

10.1.1 培训的目的

????企业每年组织人员及行动关键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明确各自职责,掌握应急技术。

10.1.2 培训的内容

???企业要加强对污染事故处置队伍的培训、演练,定期组织污染事故处置训练和演习,应急指挥部要从实际出发,每年组织2-3次培训,每次2-3天,可对企业人员进行分批次培训,培训方式以理论和实战结合,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年底进行工作总结。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所产生的污染物特性以及所涉及的污染事故知识;

(2)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和分析;

(3)本预案中的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

(4)污染事故处置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10.1.3 培训的形式

理论教学、现场讲解、模拟事故发生等。

10.1.4 培训的频次

培训的频次定位为每年2-3次。

10.2 演练

10.2.1 演练准备

???针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本公司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上综合性应急处置演习,确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公司能正确指挥,各应急人员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缓解、处置事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0.2.2 演练的内容

(1)氟化氢(氢氟酸)泄漏事故、生产工艺废气非正常排放事故、废水非正常排放事故、危废沾染物泄漏事故应急演练;

(2)报警及通信演练;

(3)情况通报演练;

(4)各类应急设施的使用技能演练;

(5)模拟各类事故的快速反应演练等。

10.2.3 演练的方式

(1)综合演练:模拟公司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对本预案的各类应急措施进行组织指挥演练;

(2)单项演练:由公司各应急小组人员各自开展环境污染应急处置任务单项作业的演练,或单个专项逐一进行演练。

10.2.4 演练的频次

??每年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处置演习。

10.3 记录与考核

???在每次组织培训和演练时应对培训和演练的内容以图片、视频、方案等方式进行记录;在培训和演练结束后进行讲评和总结,发现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预案进行修正、补充、完善,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同时,通过演练,发现污染事故处置器具、处置设施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10.3.1 演练记录

???公司设计演练记录表(见附件3-2),并负责进行演练记录,记录演练活动、演练人员的个人表现与整体演练任务完成情况。

10.3.2 演练考核

???根据演练记录结果,比较演练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进行评分考核(见附件3-3)。

11 奖惩

??我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奖励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及时发现和报告环境事件者;

(2)在应急救援行动中有突出表现者;

(3)发现安全隐患和提出解决办法者;

(4)其他特殊贡献者。

11.1 责任追究

???我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依法追究责任。并处 500-5000 元罚款,构成犯罪的,报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发环境事件的;

(2)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环境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行为的;

(3)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贪污、挪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其他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12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12.1 预案的评审

??本预案自编制完成后,进行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员工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再组织外部评审;外部评审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进行评审。预案通过会议讨论,经评审完善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另外应急预案评审由企业根据演练结果及其他信息,每年组织一次内部评审,以确保预案的持续适宜性,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

???评审时应注意如下问题: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否得到各位员工充分的重视;各岗位人员是否理解各自的职责;企业的环境风险有无变化;应急预案是否根据公司的布局和工艺变化而更新;人员是否经过培训;预案中的联系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将应急管理融入公司的整体管理等。

12.2 预案的备案

???企业应将经评审完善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的应急预案,按规定报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备案。

12.3 预案的发布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和外部专家评审后,由企业负责人签署发布。

(2)企业负责应急预案的统一管理。

(3)企业负责预案的管理发放,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及时对已发放预案进行更新,确保企业获得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

12.4?应急预案更新

???按要求,结合企业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及时修订。

(一)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及时修订、更新:

(1)危险源发生变化(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位置)。

(2)公司生产工艺、规模或重要应急资源等发生重大变化。

(3)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发生变化。

(4)应急装备、设备设施发生变化。

(5)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

(6)应急演练评价中发生存在不符合项。

(7)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

(8)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企业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况。

12.5 地方沟通与协作

建立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应急机构及其它兄弟公司的交流与联系,组织参与地方有关部门开展的应急演练救援活动,开展与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本预案批准发布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本预案由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组织制订并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4 附则

14.1 本预案中部分名词术语定义

(1)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环境风险单元: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环境风险物质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企业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 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6)环境风险: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或生态)的危险程度。

(7)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生态损毁、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8)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9)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10)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11)应急预案: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1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应急监控: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风险情况和影响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3)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14)应急救援: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的措施。

(15)应急监测: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6)恢复: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7)分类: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类别。

(18)分级:分级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级别。

(19)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20)后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附件2:项目废水排放口距离下游最近取水口的位置关系图

?


附件3:内部应急人员信息清单

组织

姓名

成员

领导小组

钟胜贤

总经理18689464084

谢晓华、李古鹏、蒋和球、罗克勇、夏丰华、李凌鹏、徐玲玲、孙国强

谢晓华安全环保部经理13870763099

凌?彬、许威清、李先振、郭志平

应急抢险组

罗克勇19979452010

李志平、李运平、陈小长、魏义忠、曾为民、夏丰华、唐益生、李社明、谭宗清

应急监测组

刘德尚13979791030

李述良、谢云兵

资源保障组

李凌鹏19942177205

谭勇华、钟士全、谢小武、刘凡荣

综合协调组

徐玲玲13320078267

史家成、张丽婷、陈茂荣

安全保卫组

孙国强15399906168

何云杰、张桂芳

附件4:车间环保安全责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责任的栋号

环保责任人姓名

内部联系电话

1

铁基粉车间

夏丰华

15990165621

2

氟盐车间

蒋和球

15374370557

附件5 ?技术专家组通讯录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或职称

移动电话

李古鹏

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13484276841

黄小龙

瀚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

经理

13766303277

赖伟阳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程师)

15820398836

陈永兴

赣州朴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13750562528

刘志强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赣州分中心

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工艺工程师

13803584706

附件6:外部联系单位信息清单

单位

联系电话

火警

119

公安报警

110

医院急救

120

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

0797-2607015(县安监局)

全南县应急管局

0797-2607015

全南县市场监管理局

0797-2632336

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值班室

0797-2636336

全南县政府办

0797-2631632

全南县城厢镇政府办主任:卢诚鑫

15970781198

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书记:曾强

18279768585

全南县城厢镇龙洲村书记:王显勇

15970751596

附件7:公司环境应急物资

序号

应急装备(物资)名称

数量

摆放位置

备注

1

防毒面具

8

氟钛车间

2

防化服

8

氟钛车间、保安室

3

防火服

2

保安室

4

防酸面罩

8

氟钛车间

5

消防斧

1

保安室

6

防酸靴

8

氟钛车间应急柜

仓库另有贮备

7

乳胶手套

8

氟钛车间应急柜

仓库另有贮备

8

安全帽

8

保安室

9

安全带

8

仓库、氟钛车间、保安室

10

急救药箱

3

氟钛车间、门卫室、物理实验室

11

应急包

2

保安室

包括一条毛巾、一个防毒面具、一瓶水

12

沙包

4

氟钛车间

13

强光手电筒

5

氟钛车间、保安室

14

办公用车

1

车库

15

担架

1

应急柜

1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一

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公司对突发工业废气超标排放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污染环境的风险。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废气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突发工业废气超标排放事件的应急响应。

2 职责

2.1 应急监测组负责对废气污染因子实施快速监测,及时提交监测数据。

2.2 应急抢险组负责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

2.3 资源保障组负责为现场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

2.4 综合协调组负责对外信息报送,紧急联系医疗单位实施伤员救护工作。

2.5 技术专家组负责对现场处置、应急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持。

3预防与准备

3.1?废气处理基本情况

???松岩公司主要有酸碱废气、锅炉废气粉尘等。废气污染因子主要包括盐酸雾、硫氢氟酸、锅炉粉尘。公司对各工序的废气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排气筒高空排放。公司配套了6套酸性废气处理塔和2台自主研制的组合式旋流板净化系统。酸性废气采用双碱法喷淋处理,锅炉粉尘采用旋风+双减法水幕除尘器处理。

3.2 废气超标排放原因分析

以下几种情形可能引起公司废气超标排放:

1、废气净化装置换药不及时,酸性废气未经有效进化直接排放;

2、抽风系统故障,废气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车间空气污染;

3、处理工操作失误,加药质量、选药类型不合理;

4、废气处理循环水未定期更换;

5、废气输送管道破损漏气;

6、投入的废气处理装置没有同时并入抽风系统,有害废气无组织排放车间引起空气污染。

3.3?预防措施

预防废气超标排放的措施主要有:

1、公司制定并严格执行废气净化操作规程,对废气处理设施定期检修,及时更换药品或吸附物品。

2、认真做到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所有可能产生废气的地点,均应安装废气管道,并入废气净化系统。

3、建立长效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发现泄漏危险即采取措施治理,不得带病运行,以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4、公司针对空气污染的风险特性,准备应急物质,如喷淋装置、防毒面具等,适当增加废气净化的药剂贮备,以便实施紧急处置。

5、加强与生产部门的信息沟通,当废气量或污染因子浓度可能超标时提前预告。

4 应急响应

4.1?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如下空气污染的报告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

1、发现的废气监测超标报告。

2、周边居民投诉空气污染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视事件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若启动本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指挥部(领导小组或副组长任指挥官),综合协调组、应急监测组、应急抢救组、资源保障组集结后赶赴现场。

4.2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事发部门的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组织本部门应急力量开展处置工作,如救护伤员、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点等。

4.3?应急抢救组到达现场后,应穿戴与污染物的危险危害特性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按4.4通用处置措施实施处置行动。

4.4?通用废气超标处置措施.

1、首先应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方法,阻止有毒有害气体继续外泄。同时对泄漏的有害气体及时进行洗消。在处置工作中,应发挥整体的救援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对已泄漏的有毒有害气体,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气源前,不应扑灭火焰,以免有毒有害气体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大面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

3、必要时设置水幕墙阻止有毒有害气体向周围的环境敏感区漂移。

4、对于废气净化装置超标排放事件,可立即采取更换喷淋液、加强喷淋等增强废气处理效果的措施,必要时要求生产部门暂时停止生产。

5、公司有毒有害气体与可使用的中和剂,见下表:

有害气体名称

中和剂

盐酸雾、氢氟酸

水、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

4.5?当发现废气监测报告污染因子超标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指示应急救援组调查废气污染因子超标的原因,已造成的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影响后果等,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如更换废气塔中和剂、增大中和剂浓度、更换喷淋塔中空心塑料球以及更换故障设备等。

4.6 必要时请技术专家组到现场对废气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根据技术专家组的建议,提出今后的防止类似事件的对策,并修改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7?当接到周边居民废气(异味、冒浓烟)投诉时,立即成立以综合协调组为班底的对外综合协调组,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公司总经理助理对外关系的副组长。

4.8 公司抓紧时间积极整改,尽快调查废气产生的原因,采取关闭措施阀门、堵漏、喷洒中和、转移等必要措施,控制污染继续扩散,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

4.9 公司应正确理解周边居民投诉,必要时指派公司代表与居民代表接洽,说明公司解决问题的诚意,协商共同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废气进行监测。同时向全南城市建设局、全南环保局等上级环保部门做出书面承诺,在限期内进行整改,杜绝废气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以避免公司被政府约谈甚至处罚。

4.10 当空气污染事件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按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对预案》的规定,请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全南县环保局、赣州市环保局等上级部门予以支援。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二

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提高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突发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抢救、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故危害。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的应急响应。

2 职责

2.1 火灾爆炸事故的初期,事件所在部门有责任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行动,有责任向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介绍事件原因、经过,并积极配合公司的应急力量参与应急响应行动。

2.2?应急抢救组负责火灾爆炸事件的控制及事后的现场清理、洗消,外来消防力量到达后积极协助应急处置;并负责对被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消防水拦截、收集和转移。

2.3?安全保卫组负责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护和伤员救护;负责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和安全隔离。

2.4 综合协调组负责对外报警和依据综合预案的规定对外信息发布。

2.5 应急监测组负责污染空气、水体的采样和监测,提交监测数据。

2.6 技术专家组负责对火灾爆炸可能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做出判断,对具体火灾事故引起环境污染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

3 公司火灾爆炸致因与预防

3.1 主要的火灾爆炸致因

1、电气短路过载引起火灾;

2、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主要情形是泄漏激发能源着火;不相容的危险化学品混触着火;通风不良,挥发的易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爆炸;明火引起危险化学品燃爆;

3、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外来施工方或本公司设备实施检修动火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引起火灾;

3.2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为预防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如下预防控制措施:

1、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电气装置的选型、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配电设备、线路定期检查、检修、保养,保持良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定期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

2、实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严禁违规动火。

3、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及运输管理,完善通风、防泄漏、防静电等安全设施。

4 应急响应程序

4.1火灾初期的应急响应

4.1.1 火灾初期,事发现场任务部门和员工都有灭火的责任。

4.1.2 公司所有员工发现着火点,均有责任立即向周围同时大声报警,所有部门领导应立即组织员工投入灭火行动,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告。

4.1.3 当火灾初期现场为部门间的公共区域时,现场最高级别的领导自然担当灭火指挥。

4.1.4 公司应急值班电话接到火灾爆炸报警后,一般应向报警人员询问一下情况并做好记录:

1、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

2、是否有人被困。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1.5 接警后,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应急抢险组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应急队伍到达后现场的前期处置人员应尽快撤离。综合协调组同时将了解的火警信息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4.1.6 如果火灾被及时扑灭,应急抢救组应保护好事发现场。由综合协调组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4.2 火灾扩大的应急响应

4.2.1 当火灾得不到控制,有蔓延趋势时,应急抢救组应立即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建议向119求援。

4.2.2 综合协调组向119报警时,应说明以下情况:

1、公司所在的准确位置;

2、具体的着火部位;

3、人员被困或受伤害情况;

4、公司的联络人及电话。

4.2.3 报警后,安全环保部保安队指派人员在主要路口引导外来应急车辆。

4.2.4 公安消防人员到达公司后,应急现场指挥部调动公司力量积极配合应急工作。

4.2.5 安全保卫组指挥公司所有非应急人员按照预定的路线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区域。达到安全区域的非应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灭火现场。

4.2.6 发现有人被困在危险场所时,应立即向公安消防人员报告,协助救出被困人员。

4.3?环境污染应急处置

4.3.1 当火势逼近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或使用场所时,应急抢救组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搬离危险化学品至安全区域。

4.3.2?当灭火废水含有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时,应急救援组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体污染,主要措施包括:

1、用沙包或阀门拦截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

2、将拦截的污水用潜水泵抽至消防应急池中。

3、修筑围堰拦截污水或将污水引致低洼处,通知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进行转运处理。

4.3.3 注意现场污水的流向和收集,消防废水只能流向事故池的管道内或修筑的围堰中。

4.3.4 抢险过程中,应急抢险组负责观测消防废水的流向和数量,当发现消防废水满溢或流向厂外时,立即报告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4.3.5当围堰中或低洼处的消防废水水位较高时,应急抢险组应启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一部分污水,或利用潜水泵及时将围堰中的污水抽至另一个围堰内或是另一低洼处。

4.3.6灭火抢险结束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消洗、清理,消防废水委托专业环保公司处理。

4.4 污染事故扩大应急处置措施

4.4.1 当出现火灾扩大或消防废水外流,导致事故扩大,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趋势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立即指示综合协调组拨打110等外援电话,请求支援。

4.4.2 外援力量到达后,现场指挥权归上级指挥中心人员或公安消防队统一指挥。公司现场处置指挥部做好现场介绍和信息资料提供工作,现场所有抢救人员和装备由总指挥统一指挥调配,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4.4.3 一旦消防废水流出厂外,立即对厂外的污水井和雨水井进行封堵,以防止污水流入市政管网而发生水体污染次生灾害。同时将消防废水围堵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利用石灰、吸附棉、活性碳等对消防废水进行回收和消解。

5 现场安全与救护

5.1 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救援工作危险性比较大,必须对应急处置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周密考虑,防止被火烧死和消防废水灼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导致中毒、窒息,以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对电气设备灭火时必须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5.2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时,资源保障组应采为公司应急行动人员提供专业的个体安全用品,如防化服、自给式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等。

5.3 当有员工或应急人员受到伤害时,安全保卫组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现场救护,综合协调组应立即请求120支援送伤员到就近全南县人民医院救治。

6 现场恢复与应急结束

6.1?当火灾爆炸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抢险工作结束后,对参与应急的人员进行清点,使用的抢险物质与装备专人进行清点和回收,及时重新配置事故现场应急设备。

6.2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确认所有火源已全部扑灭,火灾没有继发的可能时,经征得专家咨询组同意,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行动结束。

7事故调查

7.1 没有动用外部力量即扑灭的火灾,由综合协调组组成调查组,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1.出事着火部位。

2.火灾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含管理原因)。

3.人员受伤情况。

4.经济损失情况。

5.应急处置的效率。

6.责任追究的建议。

7.2 对于动用119力量扑灭的火灾,由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配合。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三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科学应对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危害,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1.4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类型

1、仓库化学品包装破裂、泄漏;

2、化学品仓库发生火警;

3、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化学品泄漏、包装破裂等情况;

4、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存,小量泄漏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大量泄漏事件。

2 职责

2.1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

2.2?事发部门是事故的第一响应责任者。

2.3 综合协调组:迅速召集其它专业小组进入实战状态,将应急领导小组命令第一时间传达给各专业小组,并将各专业小组最新情况汇报给应急领导。同时负责化学品泄漏环境事件对外联络和通报、续报工作;应急环境事件结束后,对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对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提交调查报告。

2.4 应急抢救组会同事发部门实施紧急现场处置,清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防止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向周边扩散,控制事态扩大。

2.5 应急监测组: 根据需要负责空气、水体或土壤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及时提供准确数据。

2.6 资源保障组:为现场处置提供必需的应急物质,化学品泄漏污染范围扩大时应提供进一步的人员、车辆、器械支持。

2.7 技术专家组:主要工作为参与、指导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现场指挥部决策参考。

2.8 安全保卫组:根据化学品泄漏影响范围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况设立隔离带。另对现场应急抢救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护工作。

3 预防与准备

3.1 公司将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和安全使用纳入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涉及危险化学品设备不得带病运行。

3.2?公司根据相关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定,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培训员工按标准化作业,并告之员工掌握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3.3 公司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特征,准备应急物资,如堵漏装置、收集装置、吸附材料、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

3.4 物控部化学品管理人员和安全主任应每天对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现场实施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3.5危险化学品仓库应有防止化学品泄漏措施,现场暂存地点应设置防止危化品容器破裂收集装置。

3.6 危险化学品使用附近应设置洗眼器和喷淋等个人紧急救援设施。

4 应急响应程序

4.1 先期处置

1、部门发现危化品有小量泄漏时,应果断采取堵漏、转移措施,避免泄漏点扩大,若泄漏进一步扩大,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使用危险化学品部门当发现现场用量急剧增大异常时,应迅速查明存贮罐、管道是否有泄漏地方,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4.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启动本预案。若启动本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集结赶赴现场。

4.3 化学品泄漏处置一般原则

1.应急抢救组立即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已造成的污染范围、人员伤害后果。并对泄漏物进行拦截、收集、转运,避免污染物泄漏雨水管道直接进入河沟。

2.所有可能产生液态污染物和洗消废水的应急处置中,都必须封闭雨水和污水排口,修筑围堰收集污染物,并尽可能将洗消废水引入应急事故池中,对收集的废水应根据技术专家组建议,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燃烧,应采取冷却措施,使其稳定燃烧,防止爆炸,并保护相邻建筑物。在未切点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切断物料且温度下降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

4.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泄漏,现场应立即在警戒区停电、停火,杜绝一切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火种,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关闭有关阀门。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注胶等堵漏工具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封堵。

5.对现场泄漏物应采取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如泄漏物为液态危险化学品(如氢氟酸),应采取围堤堵截或挖掘沟槽等方式收集泄漏物,修筑围堤、挖掘沟槽的地点应离泄漏点的距离应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泄漏物到达之前完工,同时注意避免污染区域扩大;如泄漏物为易燃易爆物(如柴油),应急处置中应严禁烟火;如泄漏物排入雨水、污水系统,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防止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对挥发性较强的液态污染物(如硫酸),应采取减低其蒸发措施,如用泡沫、泥土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等。

6.泄漏量较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木屑等天热有机吸附剂)、中和材料(如树脂、聚氨脂等)吸收中和,或用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等固化法处理。

7.对于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火灾事故产生的消防水,往往含大量的化学品污染物,应采取拦截、收集措施,将消防水引入应急池,防止直接排入收纳水体。

4.4 当危化品仓库发生泄漏时,应急抢救组应将仓库通风设施全部开启,以免气体浓度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迅速将其它危险化学品搬离泄漏现场。应采取加固仓库慢坡、用沙子覆盖、用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以及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等措施进行处置,尽量将泄漏物控制在仓库房间内,减少环境影响。

4.5?当车间发生危化品泄漏时,处置措施如下:

1.无论何人何时发现贮罐或装置发生泄漏事故,立即大声呼喊通知周围员工,当班的安全和生产人员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同时按预案报警程序报告。

2.应急救援组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观察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要迅速切断泄漏源阀门,并进行隔离,停止进料。

3.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同时判断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子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或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交有资质的环保单位进行处理。

4.6?当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可能超出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全南县应急指挥中心和赣州市应急管理处等部门报告,请求相关部门援助。

4.7 人员疏散与救护

4.7.1 以下几种情形现场指挥部应考虑人员疏散:

1.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易挥发性液态(氢氟酸等),可能导致现场人员中毒伤害;

2.大量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物质(如柴油),存在火灾、爆炸风险;

3.发生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火灾,且难以控制。

4.7.2 所有应急无关人员应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有序撤离。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各部门负责人应清点人数,并将结果报现场指挥部。

4.7.3 对于现场中毒或被化学品灼伤的人员,综合协调组应立即请求120支援送伤员到就近全南县人民医院救治。

5 公司贮存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现场处置

5.1氢氟酸的现场处置

若氢氟酸泄入路面,不得用高压水直接冲洗,以免促使酸雾急剧扩散至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或飞溅伤人。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对大量泄漏,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酸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酸进入下水道。对于清洗路面的废水应引入废水处理系统,达标排放。

现场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5.2?柴油等易燃易爆液体的泄漏处置

柴油等易燃易爆液体若泄入路面,应先行隔离现场,切断火源。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如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管网。

现场处置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6 应急监测

6.1应急监测组接到指令后应立即组织应急监测人员,携带应急监测仪器,迅速前往事故现场。

6.2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受影响区域的范围的特点和污染趋势,制定现场监测方案,布设监测点位,确定监测项目和采样频次。

6.3快速分析化验,监测结果以手机短信、监测快报、监测报告等形式报应急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报告必须明确污染物浓度、污染程度等内容。

6.4技术专家组根据监测数据、气象和其它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物迁移程度、扩散速率和影响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7 安全防护

所有参与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成员到达污染事件现场时,应根据泄漏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防止烧伤、中毒或其它身体伤害。

8 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8.1应急终止

当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得到控制,没有新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稳定到达正常浓度水平的情况下,经征得技术专家组同意,现场总指挥下达指令,解除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8.2善后处理

8.2.1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联系有资质的环保公司转移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8.2.1应急抢险组做好应急装备、处置场所的维修和消洗工作。

8.3结果报告

???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办公室开展环境损害评估、赔偿、事件调查处理等,然后编制总结报告,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上报。


突发环境污染专项预案之四

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 目的

及时、高效、妥善处置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的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赣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对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1.4 环境风险分析

危险废物有废酸、废油、含酸废渣,以及其包装材料等。

公司产生危险废物泄漏主要致因:

1.危险废物源头产生量出现异常增大时,没有通报物控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2.设备清洗废水误排入废液管道中。

3.废弃物在搬运、贮存过程中有散落/泄漏现象。

4.物控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废液储罐满溢现象。

——现场员工的环境意识不足,不清楚废弃物如何分类和对环境的污染。

——管道或盛装危废容器破裂、渗漏,致使危险废物外泄。

2 职责

2.1 物控部负责编制和执行公司危险废物贮运的安全管理,加强危险废物存放处巡查、排查并整改事故隐患。

2.2?应急抢救组会同物控部负责污染控制工作。

2.3?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隔离、伤员医疗救护和伤员转移工作。

2.4 资源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质供应。

2.5 必要时,应急监测组负责空气、水体或土壤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工作。

2.6 技术专家组负责为现场处置、应急监测、人员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3 预防与准备

3.1 公司将危险废物的贮存和安全使用纳入日常的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涉及危险废物设备不得带病运行。

3.2?公司根据相关危险废物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制定,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培训员工按标准化作业,并告之员工掌握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3.3 公司应针对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特征,准备应急物资,如防泄漏装置、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以便实施紧急处置。

3.4 收集、贮运危险废物,必须分类进行,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废物中贮运。

3.5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建有堵截泄漏的措施,地面用坚固的防渗材料建造;应有隔离设施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

3.6 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堆放区必须有隔离间隔措施。

3.7 贮存易燃易爆的危险废物场所应配备消防设备,贮存剧毒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有专人看管。

4 应急响应程序

4.1 废液泄漏处置

1.切断废液供源阀门,立即在泄漏区域设置警戒线。

2.在泄漏周围用沙子筑围堰进行收容,当泄漏量大时或泄漏处于位于下水井附近时,应在下水井周围先筑围堰进行保护,以免废液流入下水井。

3.立即通知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派车至现场,用泵将泄漏的重金属废液转移至槽车内。

4.当泄漏制止后,应立即更换相关的管道与阀门。

5.对泄漏地面进行冲洗,冲洗的废水委托专业环保公司收集处理。

4.2 大量危险固体废物乱投乱放处置

1. 任何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有可能污染环境,须报知物控部。

2. 对大量乱投放放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打扫干净,运到指定的场所。

3. 物控部写出调查报告,上报总经理,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4. 对可能造成污染的,首先要安排相关部门清理回收污染物,再查明原因进行整改。

5. 对造成污染事故的部门需要作出处罚的,由物控部会同行政部做出处理建议。处理建议经主管环保负责人审查后上报总经理批准。

5 安全防护

所有参与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成员到达污染事件现场时,应根据泄漏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防止烧伤、中毒或其它身体伤害。

6 应急终止与善后处理

6.1应急终止

???当危险废物的泄漏得到控制,没有新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稳定到达正常浓度水平的情况下,经征得技术专家组同意,现场总指挥下达指令,解除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响应工作。

6.2 善后处理

6.2.1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联系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转移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6.2.2 应急抢险组做好应急装备、处置场所的消洗工作。

6.3 结果报告

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引起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办公室编制总结报告,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上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