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苍南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苍南 (略)

* 〇 * * 年十 * 月


编制责任表

主持单位:苍南 (略)

协作单位:苍南 (略)

编制单位: (略) (略)

法人代表:朱 彬

项目负责人:唐庆蝉

参加人员:黄文斌潘 霞

审核:宋跃群(教授级高工)


目录

第 * 章总则.......................................... 1

1.1 规划背景....................................... 1

1.2规划原则....................................... 1

1.3编制依据....................................... 2

1.4规划范围....................................... 3

1.5技术路线....................................... 3

第 * 章区域概况..................................... 5

2.1 自然环境概况................................... 5

2.2 社会经济概况................................... 6

2.3区域水资源概况................................. 7

2.4供水水源现状及规划............................. 9

第 * 章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分析........................ *

3.1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 *

3.2水质状况评价.................................. *

3.3管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

3.4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分析........................ *

3.5 污染源调查分析................................ *

第 * 章规划目标..................................... *

4.1规划目标...................................... *

4.2指标体系...................................... *

第 * 章重点任务..................................... *

5.1强化污染防治.................................. *

5.2加大生态保护.................................. *

5.3强化水源安全保障.............................. *

第 * 章重点工程.................................... *

第 * 章保障措施.................................... *

7.1组织保障...................................... *

7.2政策保障...................................... *

7.3资金保障...................................... *

7.4技术保障...................................... *

附图:1、行政区划图

2、水系图

3、主要水源地分布图

4、桥墩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5、吴家园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6、护法寺调节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7、挺南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8、十 * 孔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9、铁场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 、官岙双剑口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第 * 章 总则 1.1 规划背景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 (略)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点任务。 * 年 (略) 省委、省政府提出“ * 水共治”行动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将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作 (略) 门重点工作之 * 。为了保障全县供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根据省、市相关文件 (略) 署,开展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进 * 步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在资 (略) 调查的基础上,结合 (略) 饮用水水源保护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社会经济结构特点,制定《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1.2规划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针对水源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将预防饮用水水源污染和污染源治理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将控制污染源和加强生态建设相结合,做到预防与治理双管齐下,切实保护好全县主要饮用水水源。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 (略) (略) 会经济特征、环境质量现状、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现状,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提出符合客观实际、 (略) 的工程措施,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在对饮用 (略) 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水源地水质现状和污染特征,提出重点工程,根据实施难易程度、资金量大小,合理安排工程实施计划,分步实施,逐步深入。

  (4)完善体制,强化管理

  突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应急能力建设及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水源地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污染 (略) 理能力,通过强化管理,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 * 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年);

  (7)《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 年);

  (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点击查看>> );

  (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点击查看>> );

  (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 * 年);

  ( *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 * 年);

  ( *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 年);

  ( *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 年);

  ( *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 * ] * 号);

  ( * )《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函[ * 号);

  ( * )《 (略) 动计划》( * 年);

  ( * )《 (略) 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 年修订);

  ( * )《 (略) 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 年);

  ( * )《 (略) 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 * 年);

  ( * )《 (略) 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 年);

  ( * )《 (略) 省环境功能区划》( * 年);

  ( * )《 (略) 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提升方案》(温政办〔 * 〕 * 号);

  ( * )《 (略) 域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年)》;

  ( * )其它相关资料。

1.4规划范围 1.4.1规划范围

   (略) 县域内7个在用及备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铁场水库、挺南水库、护法寺调节水库、十 * 孔水库、官岙双剑口水库)。

1.4.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 * 年;

  规划期限: * 年— * 年。

1.5技术路线

  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和管理现状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摸清周边污染源情况,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以水质达标为目的,针对不同的水源地,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污染防治工程。规划编制技术路线见图1-1所示。

工作方案制定

(略) 会概况分析

实地初步调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重点任务

水源地保护现状分析

部门意见征求

资料收集分析

资料 * 次收集

实地调查

(略)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分析

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

专家评审

县政府报批


图1-1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第 * 章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县域位于 (略) 省的最南端,素有 (略) “南大门”之称,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 (略) 省 (略) 市,西邻 (略) ,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 * ° * ′,东经 * ° * "。东西长约 * 千米,南北宽约 * 千米,海岸线长达 * 千米。全县 * 域面积 * . * 平方千米,其中平原 * . * 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 * .7%;山区 * . * 平方千米,占 * .5%;河湖水面面积 * . * 平方千米,占1.8%。 (略) 区距 (略) 市区 * 公里,距离省会 (略) * 公里, * 国道自 (略) 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2.1.1地形地貌

  县域位于浙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貌属构造剥蚀 (略) 区,地形西南高北东低,山高 * 般 * — * m,自然边坡大都稳定。山区河谷多呈V型,盆地及近平原区河谷呈U型。区内山区地段地势陡峻,坡角在 * 度上,并多悬崖陡壁;但沿海平缓地带则地形平坦,高差相差不大。

2.1.3 气候特征

  县域属于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 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 * .9℃, * 月平均气温为7.7℃,7月平均气温为 * ℃,无霜期在 * 天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 * 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 * %- * %,且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分布从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 * 般情况降雨按起特征可分为汛期和非汛期,而汛期又分为梅雨期、台汛期。

2.1.4 地质构造

   (略) 区位于浙东沿海低山丘陵区,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峰海拔高程大都在 * 米以下,东部为冲洪积与海相沉积交互的平原地带。地层主要为侏罗纪系上统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及燕山晚期的侵入岩,其次为第 * 系地层。 (略) 位于 (略) 夏系构造 * 级隆起带上,构造形式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区域构造基本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和人口

   (略) 土地总面积 * . *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 *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 公里。辖灵溪、 (略) 、金乡、钱库、宜山、马站、矾山、桥墩、藻溪、赤溪、大渔、炎亭、望里、莒溪、霞关、沿浦、南宋 * 个镇,凤阳畲族、岱岭畲族2个民族乡,户籍人口 * . * 万人,常住人口 * . * 万人,平均人口密度 * 人/平方公里。

2.2.2 经济发展现状

   * (略) 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取得均衡、协调、持续发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 . * 亿元,同比增长8.2%;财政总收入 * .2亿元、列全市第5,增长7.8%、列全市第3, * 般公共预算收入 * . * 亿元,增长9.4%,总量和增速均列全市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 亿元,增长 * .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3元,分别增长8. * %、 * . * %。 * 次产业结构为6.7: * .4: * .9,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第 * 产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经济快蓬勃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 (略) ,被列为全国电商百 (略) 第 * 名。塑料制品、印刷包装、纺织等优势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绿色能源、光电、仪器仪表等 (略) 产业不断壮大,台商小镇列入首批省特色小镇,建成 * 批小微企业园。 * 年规上 (略) 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 %。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马站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和沿江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通过验收,日月潭农庄、民族花海等 * 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成, (略) 宏利水产成为我县首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科技强县创建全面推进,累计创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 家。

2.3区域水资源概况

  根据《 (略) 水资源综合规划》,由于 (略) 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 * 季分明,县境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 .4毫米。 (略) 密布、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流域)有鳌江、横阳支江、 (略) (略) ,其次尚有入海的沿浦河、赤溪、沙坡溪、石塘溪,以及入闽的矾山溪等。 (略)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 . * 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9. *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 * . * 亿立方米,可利用量8. * 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 * .3%左右(低于世界公认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极限值为 * %);年均地下水资源量2. * 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0. *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2%左右。全县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 * %以上水资源集中在桥墩、藻溪、矾山、马站、赤溪等山区,而人口 * %,经济总量 * %又集中在 (略) 、南港平原。全县雨量充沛,但人均水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 * 立方米。总体上, (略) 饮水水源充足, (略) 山区存在工程性缺水,平原地区由于水质污染,存在水质性缺水,沿海山区、海岛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

  根据《 (略) 水域调查报告》, (略) * 地水域总面积 * .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7. * 万立方米(包括鳌江在 (略) 境内水域面积5.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 * 万立方米)。其中河流水域面积 * .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 * 万立方米;中型水库2座,小( * )以上型水库 * 座,山塘 * 座,水域面积6.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6. * 万立方米;池塘 * 座,水域面积1.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 * 万立方米。

   (略) 域内河流较多,全县范围内有省、市、县、乡镇河道 * 条,河道总长度 * 千米,河流水域面积 * .5平方公里。除最大河流鳌江外,尚有直流入海的沿浦河、赤溪、沙坡溪、石塘溪, * 级入闽的矾山溪等。鳌江主要支流有横阳支江和灵溪塘河两条河流,其它水系有沪山内河等, (略) 内道纵横。横阳支江是鳌江的最大支流,源于 (略) * 峰山,长 * .5公里。入境后经 (略) 、黄土岭至莒溪镇,出莒溪东南流,入桥墩水库,出灵溪闸经渡龙、流石、新街等地, (略) 水闸注入鳌江,平均河宽 * . * 米,平均水深3. * 米,正常水位3. * 米,平均流量6. * 立方米/秒。沪山内河始于关状元内溪,长 * . * 公里,蓄水容积 * 万立方米,水东南流,通过沪山内河控制闸沟通横阳支江,再经樟浦、灵丰至垟心金经夏桥水闸入鳌江。灵溪塘河位于横阳支江与沪山内河之间,长 * .9公里,平均宽度为 * . * 米。

2.4供水水源现状及规划

  区域内现状供水分为4个用水区域, (略) 区、 (略) 平原片、马站片、山区片。 (略) 区范 (略) 区的周边地区,包括灵溪镇、桥墩镇、藻溪镇等乡镇,主要水源地为桥墩水库,通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略) 供水。 (略) 平原片范围为 (略) 等 (略) 平原片区,包括 (略) 镇、宜山镇、钱库镇、炎亭镇、金乡镇等乡镇,其中 (略) 镇主要水源地为珊溪引水工程,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为备用水源,其余乡镇则以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为主,珊溪引水工程为辅。马站 (略) 周边区域, (略) 镇、霞关镇、沿浦镇等乡镇,水源为十 * 孔水库、铁场水库。山区片为莒溪镇、南宋镇等山区乡镇,主要水源为乡镇区域内的河流、山水、小水库。

  区域内供水规划分为4个用水区域, (略) 区、 (略) 平原片、马站片、山区片。 (略) (略) (包括桥墩镇)水源为桥墩水库引水工程,挺南水库、珊溪引 (略) 备用水源。 (略) 平原片的 (略) 镇水源以珊溪引水工程为主,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护法寺调节水库为吴家园水库引水工程的调节水库)为备用水源, (略) 平原片其余乡镇则以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为主,珊溪引水工程为辅, (略) 以珊溪引水工程为主。马站片水源为十 * 孔水库、铁场水库。山区片水源为河流、地下水、山塘。

2.4.1 区域内供水水源

  区域 (略) 镇供水水源共7个,分别为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铁场水库、挺南水库、护法寺调节水库、十 * 孔水库、官岙双剑口水库。

  桥墩水库位于鳌江最大支流横阳支江上游,坝址位于 (略) 桥墩镇仙堂村, (略) * 公里。水库集雨面积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 * . * 米,相应库容 * 万立方米,正常蓄水湖面2. * 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6. * 立方米/秒,是 * 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吴家园水库位于藻溪的西流支流上,坝址位于 (略) 藻溪镇吴家园村, (略) * 公里,距藻溪镇2.5公里。水库集雨面积为 * .6平方公里,总库容 * 万立方米,是 * 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挺南水库位于 (略) 区,处在南港流域横阳支江的支流藻溪上游上涂溪上,是 * 座以防洪、供水等为主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 .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0万立方米。

  护法寺调节水库位于望里镇上游的护法寺村,是 * 座以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 * 万立方米。

  十 * 孔 (略) 镇上游的蒲门河系,是 * 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 .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万立方米,相应库水位 * .5米。

  铁场 (略) 镇上游的蒲门河系,是 * 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9万立方米。

  官岙双剑口水库位于赤溪镇上游的双剑坑上,是 * 座供水为主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 * 平方公里,总库容0. * 万立方米。

2.4.2区域外供水水源

   (略) 镇供水水源1个,即珊溪(赵山渡)水库。珊溪水库坝址位于 (略) 珊溪镇,水库总库容 * . * 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 * 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大型水库。赵山渡水库位于珊溪水库下 (略) 的 (略) 市高楼镇的赵山渡,为反调节水库,总库容 * 万立方米,调节库容 * 万立方米。珊溪引水工程包括引水枢纽和输水渠系,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北干渠、南干渠、 (略) 分渠、瑞北分渠 (略) 阳分渠等组成,渠线总长度为 * . * 千米。 (略) 引水 * 期工程起点是 (略) 境内的珊溪引水工程南干渠北山取水口,终点为 (略) 供水 (略) (略) ,引水规模为 * 万 m3/d,流量2.2 m3/s。现状珊溪(赵山渡)水库主要供应 (略) 等镇,同时作为灵 (略) 镇的备用水源。

表2-1 (略) (略) 基本情况表

序号

片区

乡镇

水厂名称

给水能力

(万m3/d)

主要水源

给水范围

1

灵溪镇

(略)

(略)

*

桥墩水库

挺南水库

灵溪镇

2

桥墩镇

(略)

1

桥墩水库

桥墩镇

3

(略) 镇

(略)

*

珊溪(赵山渡)水库

吴家园水库

护法寺调节水库

挺南水库

(略) 镇

4

宜山镇

(略)

1.5

宜山镇

5

望里镇

(略)

0.8

望里镇

6

钱库镇

(略)

2.5

钱库镇

7

金乡镇

(略)

3.5

金乡镇、大渔镇

8

大渔镇

0.5

9

藻溪镇

(略)

1.0

藻溪镇

*

炎亭镇

(略)

0.5

(略) 水库

炎亭镇

*

马站镇

(略)

1.5

十 * 孔水库

铁场水库

马站镇、沿浦镇、霞关镇

*

沿浦镇

(略)

0.6

*

霞关镇

(略)

0.5

*

矾山镇

(略)

1.1

坑子内村龙贡隔坑溪、中村满集坝

矾山镇

*

南宋镇

(略)

0.3

长溪源

南宋镇

*

莒溪镇

(略)

0.3

石洞溪

莒溪镇

*

赤溪镇

(略)

0.5

官岙双剑口水库

赤溪镇

*

岱岭畲族乡

(略)

0. *

云脚山塘

岱岭畲族乡

*

凤阳畲族乡

(略)

0.2

田中央地下水水源地

凤阳畲族乡


第 * 章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分析 3.1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

  本次规划调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7个,其中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个,镇级饮用水水源地6个。现有7个水源地在用6个、备用1个,水源地类型均为湖库型。调查的水源地实际取水量为 * .2万吨/年,占设计取水量的 * . * %,服务人口 * .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 * . * %。具体情况见下表3-1。

表3-1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级别

类型

在用/备用

服务范围

设计取水量(万吨/年)

实际取水量(万吨/年)

服务人口(万人)

1

桥墩水库

县级

湖库型

在用

灵溪镇、桥墩镇

*

*

*

2

吴家园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略) 镇、金乡镇、宜山镇、钱库镇、望里镇、大渔镇、炎亭镇、藻溪镇

*

*

* *

3

挺南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

*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

*

5

铁场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马站镇、沿浦镇、霞关镇

*

*

4.6

6

十 * 孔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备用

*

/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赤溪镇

*

* .2

2.0

  *区域内供水服务总人口约为 * 万,以珊溪引水工程供水为主。

3.2水质状况评价

  根据苍南 (略) 对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数据,对纳入规划的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略) 评价。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点击查看>> )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点击查看>> )。

3.2.1常规监测水质现状

  调查的7个水源地中均已开展水质监测。开展监测的7个水源地中,各次监测水质均能达到Ⅱ类的4个,水源达标率为 * . * %;水质存在个别月份超标的水源地3个。

  表3- * 5年度 (略) 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水质状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级别

水源

类型

水质

现状

监测

次数

监测指标数

超标

次数

主要超标项目

1

桥墩水库

县级

湖库型

Ⅰ—Ⅱ

*

*

0

/

2

吴家园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Ⅱ

*

*

0

/

3

挺南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Ⅳ

*

*

1

溶解氧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Ⅱ

*

*

0

/

5

铁场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劣Ⅴ

*

*

2

pH

6

十 * 孔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Ⅱ—劣Ⅴ

*

*

3

pH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Ⅱ

*

*

0

/

  由上表可知,评价的7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中现有十 * 孔水库、铁场水库、挺 (略) 分月份超标现象,超标水源占 * . * %。主要超标指标为pH和溶解氧。 (略) 饮用水水源水质情况总体较好,但受水源地藻类异常增殖的影响,部分水源存在水质超标的情况。

3.2.2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解 (略) 7个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对苍南 (略) 点击查看>> 年间各个水源地年度 (略) 分析,十 * 孔水库受pH值影响,长期超标,无法达到供水水质目标要求。

  表3-3 (略) 饮用水水源地年度水质类别变化情况

站位序号

站位名称

评价功能类别

* 年

* 年

* 年

* 年

* 年

* 年

评价

结果

1

桥墩水库

达标

2

吴家园水库

达标

3

十 * 孔水库

超标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达标

5

铁场水库

达标

6

挺南水库

达标

7

双剑口水库

――

――

――

  备注:根据饮用水水源地评估要求,评价功能类别为Ⅲ类即为达标。

3.3管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现有7个水源地中均为在用饮用水水源地, (略) 、 (略) 等开展水源地日常管理工作,目前均已建立档案管理制度。7个水源地均已建立巡查制度,由各基 (略) 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的巡查工作。

  调查的7个饮用水水源地均已纳入《 (略) 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 年)进行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分,并于 * 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7个水源地中均已设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主要为保护区界碑、交通警示牌等。7个水源地的取水口或者 * 级保护区 (略) 隔离防护建设的有2个,其他5个水源地取水口或者 * 级保护区均未建设隔离防护设施。

  调查的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目前由苍南 (略) 开展日常监测,均已按照每月开展监督性监测,常规监测 * 项指标,桥墩水库作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两年 * 次的全指标分析。

  表3-4 (略)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状况情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专门的水源管理机构

档案管理制度

巡查制度

保护区划分

完成保护区标志设置

完成 * 级保护区隔离防护

是否开展监测

监测指标数量

1

桥墩水库

*

2

吴家园水库

*

3

挺南水库

*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

5

铁场水库

*

6

十 * 孔水库

*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

3.4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分析

  7个水源地中现已开展风险源名录的1个,即桥墩水库,其他6个水源地中需开展风险源名录的水源地为3个,即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和十 * 孔水库。7个水源地目前均未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从各水源地看,水源地保护区内均存在交通穿越情况的水源地4个,其中 * 级保护区内存在道路穿越的有1个,即桥墩水库。桥墩水库和十 * 孔水库集雨区或保护区内存在省道、县道穿越,交通流量较大,存在危险化学品、农药、化肥等运输造成的交通事故风险,风险总体较大。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存在县道穿越,交通流量较小,存在农药、化肥等运输造成的交通事故风险,风险总体较小。现有4个水源地均已设立交通警示牌,占需设置交通警示牌水源地的 * %。在防护设施上已设置防撞护栏的水源地4个,占需设置防撞护栏水源地的 * %。受道路等级较低的影响,现有水源地均未设置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总体上看,饮用水水源地整体风险管理上存在保护区道路穿越普遍、交通警示牌设置不规范、防护设施级别较低等问题。

  对应急能力调查与分析表明, (略) 尚未建立饮用水水源应急预案与预案定期修改制度及应急演练的制度,尚不具有应对重大突发污染事故的物资和技术储备,苍南 (略) 具有完备的应急监测能力。

  表3-5 (略) 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情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存在交通穿越

交通警示牌

设立防撞护栏

设立事故导流槽

设立应急池

建立风险源名录

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与预案定期修改制度及应急演练

应对重大突发污染事故的物资和技术储备

1

桥墩水库

2

吴家园水库

3

挺南水库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

/

/

/

/

/

/

/

5

铁场水库

/

/

/

/

/

/

/

/

6

十 * 孔水库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

/

/

/

/

/

/

/

3.5 污染源调查分析

   (略) 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以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为主,部分集雨区内存在旅游业污染源,无工业污染源。

3.5.1生活污染源

  调查的7个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现有乡镇1个(岱岭畲族乡), (略) 政村 * 个,其中涉及 (略) 政村 * 个,共有常住人口约1. * 万人。官岙双剑口水库 * * 级保护区内无人口居住,护法寺调节水库、铁场水库、挺南水库 * * 级保护区内存在少量人口居住。保护区内涉及人口较 (略) 政村中其中人口集 (略) 政村均 (略) 理设施建设, (略) 理规模为 * 吨,总服务人口 * 0余人。 (略) 分 (略) 理设施建成后因缺少资金保障未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保护区内农 (略) 理率约为 * %, (略) (略) 急需改造提升。

  表3-6 (略) 饮用水水源保护 (略) 理设施建设情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行政村

工艺类型

(略) 理规模(吨/日)

受益人口数(人)

1

桥墩水库

库区村

A2/ (略) 理技术

*

*

2

矴步头村

HD-VHF复合滤床技术

*

*

3

碗窑村

HD-VHF复合滤床技术

*

*

4

下垟村

无 (略) 厌氧水解酸化

*

*

5

小源村

A2/ (略) 理技术

*

*

6

腾中村

A2/ (略) 理技术

*

*

7

玉腾村

A2/ (略) 理技术

*

*

8

(略) 村

厌氧+A/O+人工湿地

*

*

9

墓庵村

厌氧+A/O+人工湿地

*

*

*

凤岭村

生物滤床

*

*

*

(略) 村

厌氧+A/O+人工湿地

*

*

*

(略) 村

生物滤床

*

*

*

(略) 村

生物滤床

*

*

*

吴家园水库

* 条溪村

HD-VHF复合滤床技术

*

*

*

十 * 孔水库

大厝基村

厌氧+A/O人工湿地

*

*

*

杨家边村

生物滤床

*

*

*

东宫村

*

*

富源村

厌氧+A/O +人工湿地

*

*

*

福掌村

生物滤床

*

*

  根据第 * 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系数和东南地区农 (略) 理技术指南(试行), (略) 调查显示该区域内农村生活用水平均用水量偏低,现状常住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经济条件 * 般,卫生设施较简单,确定该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测算依据如下: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 * 升/人·日、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为 * mg/L、氨氮排放浓度为 * mg/L、总氮排放浓度 * mg/L、总磷排放浓度为4.0mg/L。

  各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表3-7。

  表3-7 (略)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序号

水源地名称

常住人口(人)

污水排放量(吨/年)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COD

氨氮

总氮

总磷

1

桥墩水库

* 0

点击查看>>

* . *

5. *

8. *

1. *

2

吴家园水库

*

* 0

5. *

0. *

1. *

0. *

3

挺南水库

*

/

/

/

/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5

5

铁场水库

*

/

/

/

/

/

6

十 * 孔水库

*

点击查看>>

* . *

2. *

3. *

0. *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

/

/

/

/

/

合计

* 0

点击查看>>

* . *

8. *

* . *

1. *

  2、生活垃圾

  7个水源地保护区除无人居住或人口较少的4个水源地外其他均设置了垃圾箱,建有小型垃 (略) 。受保护区人口少、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生 (略) 置机制不完善等影响, (略) 政村生 (略) 置机制有待进 * 步完善。保护区内现状常住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生活方式较为传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结合第 * 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系数,确定保护区内人均日垃圾产生量为0.8千克,年垃圾产生量约为 * .4吨,现状生活垃圾收集率约 * %。

3.5.2农业污染源

  1、种植业污染源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来自农业种植业的肥料和农药的流失,与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区域年均降雨量、各类土地的径流系数及产流面积相关,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W农1——地表径流污染物(COD、NH3-N)的年负荷量,t/a;

  Ci——i类用地地表径流的污染物(COD、NH3-N)浓度,mg/L;

  N——区域平均降雨量,mm/a;

  ri——i类用地径流系数,%;

  Si——i类用地产流面积,hm2。

   (略)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 mm。

  根据《 (略) 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农田径流总磷的核算按照磷肥施用强度和流失系数计算,参数见表3-8。

  表3-8农田面源计算采用的总氮、总磷流失系数

源类型

污染物浓度Ci

径流系数ri

施用强度(kg/hm2?a)

P2O5流失系数

COD

氨氮

P2O5

水田

* . *

1. *

0. *

* . *

0. *

旱地

* . *

1. *

0. *

* . *

0. *

  保护区内现有农田面积 * 8. * 亩,受外出务工和土地抛荒的影响,部 (略) 耕种,现有耕种约 * 亩,按照计算得到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内种植业COD、氨氮、可溶性磷污染物流失量分别为2. * 吨/年、0. * 吨/年和1. * 吨/年。各水源地污染物排放量详见表3-9。

  表3-9 (略)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种植业污染物流失量

序号

水源地名称

耕种面积(亩)

污染物流失量(千克/年)

备注

COD

氨氮

可溶性磷

1

桥墩水库

* . *

* .6

* . *

* .9

(略) 分荒废、水田有耕种

2

吴家园水库

* . *

* .5

* . *

* .7

旱地多已荒废、水田有耕种

3

挺南水库

*

* .5

7. *

* .9

(略) 分荒废、水田有耕种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

/

/

/

旱地已荒废

5

铁场水库

* . *

* .4

8. *

* .4

(略) 分荒废

6

十 * 孔水库

*

* .9

* . *

* .6

(略) 分荒废、水田有耕种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

/

/

/

旱地已荒废

8

合计

* 8. *

* .9

* .8

* .5

  2、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根据《 (略) 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 * 年),7个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均为禁养区。现场调查显示,现有7个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除护法寺调节水库和官岙双剑口水库外,其他5个水源地均存在少量畜禽养殖,以家庭散养的鸡鸭为主,无 (略) ,结合种植业畜禽养殖排泄物均得到了消纳,未造成明显的污染。

3.5.3旅游业污染源

  7个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农家乐的水源地有3个,分别为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和十 * 孔水库。涉及农家乐5家,分别为桥墩水库 * 级保护区内3家(碗窑村的乡韵农家乐、古楼农家乐和渔家农家乐)、吴家园水库 * 级保护区内1家( * 条溪村农家乐)、十 * 孔水库 * 级保护区内1家(杨家边村农家乐),主要提供餐饮服务,可同时接待约 * 人。受交通限制和农家乐旅游特点,主要在周末和节假日具有较高的人流量,近年来保持年接待量约 * 0人次。现有农家乐污 (略) 在行政村 (略) 理设施,垃圾已纳入农村生 (略) 置机制,未造成明显的污染。


第 * 章 规划目标 4.1规划目标

  到 * 年,全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供水要求,集雨区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逐步削减,生态系统多样性更加完善,污染防治能力及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保护区内生态移民逐步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趋好,水源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4.2指标体系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指标体系见表4-1。

  表4-1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基准年

( * 年)

规划目标( * 年)

污染防治指标

1

(略) 理设施覆盖率

*

*

2

(略) 理率

*

*

3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

*

*

4

(略) 关闭率

*

*

5

* 级保护区畜禽养殖关闭率

*

*

6

* 级保护区种植业退出率

*

*

规范管理指标

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率

*

*

8

标志牌设置完成率

*

*

9

* 级保护区违法建筑物拆除关闭率

0

*

*

* 级保护区排污口取缔率

*

*

*

污染源风险源名录完成率

*

*

水质保护指标

*

水源达标率

*

*

*

常规监测指标完成率

*

*

*

全指标分析完成率( * 项)

*

*


第 * 章 重点任务 5.1强化污染防治 5.1.1深化生活污水治理

  结合扶贫移民、生态移民、旧村改 (略) 镇化建设,继续加大实施饮用水水源集雨区范围内移民工作。通过实施下山移民,来进 * 步减少集雨区内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重点推进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 * 、 * 级保护区内村庄的生态移民工作,对实施下山移民的群众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大资金补助。

  结合 (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继续深化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孔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水治理,进 * 步完善农村 (略) , (略) 的覆盖面,提高区域内污水的纳管率,实现生活 (略) (略) 理后达标排放。对于无法实现纳管的居民点,在做好农村化 (略) 理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农田和园地,通过生物滤床等方式,促进污染物在入库过程中逐步降解消纳。进 * 步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采用委托运 (略) 管理和维护,通过 (略) 管理资质的单位,开展专业化运营维护服务工作,确保日常管理工作到位, (略) 理设施 (略) 。

5.1.2完善生 (略) 置

  加快完善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孔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生 (略) 置机制。对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庄垃圾 (略) 改造升级或新增,确保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简洁干净封闭管理,并配备保洁人员及垃圾收集车,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机制。对于人口较少的村庄,基于垃圾产生量少,而居民分布又相对分散的特点,通过采取指定地点存放、定期收集的方式, (略) 区实 (略) 置。垃圾收集后,集中清运到相关乡镇政府生活垃圾 (略) 处置,实现保护区内基本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生 (略) 置机制。开展村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保护区内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推广 (略) 理方式,对于堆肥产生的残渣采用卫生 (略) (略) 理。

  针对吴家园水库等水源保护区内现有庙宇等特殊污染源,进 * 步加强对庙宇等的污染防治。通过强化 (略) 为监管, (略) 为的发生。要求庙 (略) 置专人负责制度,对烟花、爆竹等实施定点燃放,及时清理,减少烟花、爆竹等燃放带来的污染。

5.1.3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结合《 (略) 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禁止畜 (略) 的设置,对散养的畜禽养殖明确要求,严禁在饮用水水源 * 级保护区和 * 级保护区 (略) 涉水畜禽种类的养殖。对散养的鸡等非涉水畜禽品种,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通过评估种植业消纳情况,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业发展规模,推进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严防畜禽养殖排泄物引起的污染。

5.1.4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需要和区域内自然条件特征, (略) ,减小规模化种植业发展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对 * 级保护区内规模化种植实施退耕还林。积极对 * 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种 (略) (略) , (略) ,科学控制发展规模,促进种植业发展中污染物的自然消纳,减少毁林开荒等水土保持和水源涵 (略) 为。

   (略) 种植业清洁生产。流域内全面禁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药增效工程,深入实施化肥和化学农药替代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防治秸秆、地膜、农药(兽药)包装物等农田废弃物污染。坚持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发展规模化种植业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实现种植业发展中的绿色化。

5.1.5加大旅游污染防治

  针对集雨区内农家乐,重点做好现有农家 (略) 理设施的改造提升和加强生活垃圾收集,按照农家乐污染特点增设隔油设施等措施,结合氧化塘、 (略) 理方 (略) 理后达标排放,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基础上,定期将生活垃圾转运至附近的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确保无垃圾乱堆乱放情况。重点加强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家水库内现有农家乐的污染防治工作。

  科学合理开发区域内旅游资源,倡导 (略) 为,严格控制农家乐等旅游设施的建设,确保新建旅游项目符合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严格旅游建设项目选址,在景区建设施工和设施维护过程中,对周边的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旅游项目开发中的生 (略) 为,采用绿色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物和周边景观格调的协调,不对原有景观造成破坏。注意对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的保护,自觉保护动植物、历史文化资源,注 (略) 置,不造成环境污染,注重节约利用资源和能源,提倡包括徒步旅游、探险旅游、科普旅游等以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并将环境教育功能融入旅游活动中的旅游方式。

5.2加大生态保护 5.2.1加大森林保护

  水源涵养林对区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 (略) 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大保护区内生态公益林保护,积极将水源涵养林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体系中。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进 * 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科学实施退耕还林,对坡度较大的区域和疏林地补植,对低产低效林加强抚育经营和改造修复,对坡度较缓、土壤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等,不断优化林相结构和质量。 (略) 禁伐和限伐, (略) 凭证限额采伐制度,对商品林实施造林和培育全程采取环保措施,依法采伐林木。

  进 * 步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管理。建立森林火灾监控系统,建设防火林带,严格林区野外用火管理,加 (略) * 建设,成 (略) 。进 * 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特别要强化对松材线虫等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建立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 (略) *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和工程治理,营造混交林,重视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药品,保护生态平衡。

5.2.2加大河流生态保护

  以保护河流生态功能为目标,促进集雨区内河流的生态修复。减少对现有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严格控制集雨区内水利设施建设,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健康。对有防洪需求开展整治的河道, (略) 生态堤岸建设,通过模仿自然堤岸的可渗透性,构建具有 * 定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将防洪要求与 (略) 有机结合。结合生态堤岸建设,对淤积严 (略) 清淤,清理河道垃圾和乱石,提升防洪能力,减少河流底层的硬化和拦河坝建设,促进河流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积极开展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自然生态湿地保护, (略) 分河岸种植净化能力较强的土著植物加强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通过自然湿地植被的建设,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加强水源涵养,为动植物生长提供水源保证,同时也强化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丰富。

5.2.3加大水库生态修复

  以提升水库水体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强化水库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开展水库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对十 * 孔水库、铁场水库、挺南水库等出现pH值超标的饮用水水源地,有针对性的制定藻类污染防治计划和对策。严格打击非法捕鱼(毒鱼、电鱼、网鱼)和垂钓花鲢等破坏水体生态 (略) 为。以保水为目标,合理增殖放养滤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资源,充分发挥渔业在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以保水渔业来减少水库的藻类异常增殖现象。定期开展保水渔业实施成效评估,不断调整和优化保水渔业的措施。

5.3强化水源安全保障 5.3.1完善水源监管机制

  针对水源保护监 (略) 门较多、监管力量分散、缺少常设监管机构等问题, (略) 门职责分工,梳理水源保护监管机制。健全饮用水水 (略) 门联动机制和饮用水水源保 (略) 动机制。通过第 * 方服务和志愿者等保护机制,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日常巡查,加大水源地日常监管。积极推进区 (略) 的互联互通,促进各水源地互为备用水源,确保区域供水安全。

5.3.2加大风险防范建设

  针对各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风险,重点开 (略) 工程、道路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工程、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工程和应急能力建设。

  加快饮用水水源保护 (略) 建设。结合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存在的农业耕种、垂钓、游泳、非法捕鱼、旅游等人类活动,对取水口或 * 级保护区通过建 (略) 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在隔离防护栏上设置水源保护警示标示和宣传标语,强化水源保护的要求。重点完成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 * 级保护 (略) 建设,其他水源地结合周边人类活动情况对取水口和 * 级保护区内其他敏感区建 (略) 。

  加快加强型防护栏建设。针对饮用水水源地 * 、 * 级保护区内存在道路穿越,道路狭窄、坡多弯急,现有道路安全防护措施等级较低的特点,重点对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孔水库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域周边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完善道路警示标志,在事故易发弯道设置反光镜等设施,提升道路安全防护能力。

  加快在线监控系统工程建设。 (略) 分饮用水水源地周边人类 (略) 分水源地位置偏僻的特点,为了进 * 步完善日常监管,在取水口等敏感区域设置在线监控,将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控纳入在线监控系统中,提升饮用水源风险防范和监管的能力。重点在桥墩水库和吴家园水库敏感区,其他水库取水口设置在线监控探头,对水源地实施在线监控。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略) 每年安排资金用于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略) 、 (略) * 的应急物资保障,做好活性炭、高锰酸钾、吸油围栏、吸油棉等应急物资的常规储备,依托省、市、县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进 * 步形成省、市、县、企 * 位 * 体的环境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结合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污 (略) 置演练。

5.3.3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要求,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快完善保护区标志设置,推进 * 级保护区内违法建筑物的拆除,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能力。

  进 * 步推动水源保护区内标志设置规范化建设。为满足库区保护和日常监管的需求,结合饮用水水源地人类活动特征,在保护区边界、取水口等敏感区、交通事故易发区域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HJ/T 点击查看>> )要求,规范化增设界碑、水源保护宣传牌和交通警示牌等标志牌设置,实现保护区内标志设置规范,宣传理念深入人心。增设水库采样点标志,为常规监测采样提供固定的点位,增加采样点的确定性和监测数据的连贯性。

  加快 * 级保护区违法建筑物清拆。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和《 (略) 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要求,对桥墩水库 * 级保护区内与供水无关的建筑物依法实施强制性拆除。 (略) 分保护区划分前存在的民房建筑物,结合下山移民工作,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筑物的拆除或者关闭的补偿,并对拆除或关闭 (略) 实施使用权的回收,杜绝移民返流现象。

  提升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能力。通过提升独立监测能力和委托监测,进 * 步提升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能力。对桥墩水库按照县级水源地的要求每月开展监测1次,每次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表1和表2项目( * 项),每年开展1次全指标分析( * 项)。其他镇级水源地,在现有常规检测项目的基础上,进 * 步提高监测项目,实现每月1次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表1和表2项目( * 项)的日常监测。对桥墩水库实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预警监测监控系统提升改造,新增水质生物毒性预警功能,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水 (略) (略) 管理,加大水质预警功能开发。


第 * 章重点工程

  饮用水水源保护作为 * 项整体的系统工程, (略) 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资金需求额度大,工程措施实施难度大,只有保证各项工程措施顺利开展,才能实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目标。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目标,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类别为:污染防治建设、自然生态建设、安全保障建设等 * 大领域。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突出可操作性的思想,选取重点建设工程,共需政府投资 * 万元,其中污染防治建设投资 * 万元、自然生态建设投资 * 万元、安全保障建设投资 * 万元。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各领域投资情况见表6-1,重点工程及投资方案见表6-2。

  表6-1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各领域投资情况

序号

建设领域

投资额(万元)

1

污染防治建设

*

2

自然生态建设

*

3

安全保障建设

*

4

合计

*


  表6-2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工程表

工程类别

序号

工程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实施时间

投资资金

(万元)

资金来源

责任单位

污染防治建设

1

生态移民工程

  开展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等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移民工作,完成原有农房拆除并建设水源涵养林。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各有关乡镇PP

2

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继续实施《 (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略) 的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常态化运维。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县委农办PP*/县住建委/各有关乡镇

3

生 (略) 理工程

  新建桥墩水库、十 * 孔水库垃圾中转设施2座,对其他水源地内的垃圾 (略) 改造升级,配备保洁人员及垃圾收集车,建立较为完善的生 (略) 置机制。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4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

  对保护区现有规模以 (略) 开展种养结合和废水治理工程。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5

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工程

   (略) 的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使用推广,实施“沃土工程”建设。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6

农药减药增效工程

  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综合治理技术,推进农药增效减量工程。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7

农家乐污染整治工程

  对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孔水库农家 (略) 理设施整治提升和提高生 (略) 置。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自然生态建设

8

生态林业建设工程

  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进 * 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水源涵养林实施生态补偿。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9

河流生态保护工程[2]

  结合防洪要求,开展生态堤岸建设,维护入库溪流保护,加强挖砂、采石等整治,加强溪滩生态修复。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保水渔业建设工程

  制定十 * 孔水库、挺南水库、铁场水库藻类污染防治计划,合理增殖放养滤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资源,实施保水渔业。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 (略) /各有关乡镇

安全保障建设

*

保护 (略) 建设工程

  继续推进桥墩水库、吴家园水 (略) 建设,对其他水源地取水口及敏感区域设置隔离防护栏,并在隔离防护栏上设置水源保护警示标示和宣传标语,计划实施 * 级保护 (略) 建设 * 千米。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工程

  开展桥墩水库、十 * 孔水库集雨区内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完善道路警示标志,在事故易发弯道设置加强型防护栏建设5千米。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工程

  在水源保护区敏感区设置在线监控,建立水源 (略) 管理平台。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各有关乡镇

*

保护区标志牌建设工程

  按照规范化要求,增设保护区界碑、水源保护宣传牌和交通警示牌,实现保护区内标志设置规范。增设水库采样点标志,为常规监测采样提供固定的点位。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 级保护区违法建筑物拆除关闭工程

  拆除 * 级保护区内现有与供水无关 (略) ,关闭 * 级保护区内现有与供水无关 (略) 。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桥墩镇

*

监测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提升监测能力和委托监测提升监测项目,开展藻类监测项目。对桥墩水库水 (略) 进行改造提升,新增水质生物毒性预警功能,完 (略) 运行管理。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

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略) 、 (略) * 的应急物资保障,做好活性炭、高锰酸钾、吸油围栏、吸油棉等应急物资的常规储备,结合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污 (略) 置演练。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饮用水源保护宣传工程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工作,建立水源保护区小区短信服务,形成水源保护良好氛围。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合计

*


第 * 章保障措施 7.1组织保障

  为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顺利实施,建立 (略) 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保护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统筹兼顾,整体联动,统 * 组织协调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将各饮用水水源工程项目逐项分解、层层落实 (略) 门,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程的有效实施和按时完成。

7.2政策保障

  健全完善区域内水资源与环保的经济政策。积极建立有利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完善生态补偿等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通过设置热线电话、公众信箱、 (略) 会调查或环境信访等途径获得各类公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环保、水利、建设、 (略) 门密切配合,建立环境信息共享与公开制度。

7.3资金保障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整合环保、水利、农办等各方面资金,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资金,县政府对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 (略) 增加,尤其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监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等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重点投入确保实施。

7.4技术保障

  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科技支撑。加大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重点加 (略) 理、水环境生态修复等技术保障,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成 (略) 专家组,加强技术支撑力量,开展饮用水 (略) 服务。



[1]本规划指作为 (略) 监管的水源地。

[2]河流生态保护工程,受工程不确定性较大, (略) 分工程项目经费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苍南 (略)

* 〇 * * 年十 * 月


编制责任表

主持单位:苍南 (略)

协作单位:苍南 (略)

编制单位: (略) (略)

法人代表:朱 彬

项目负责人:唐庆蝉

参加人员:黄文斌潘 霞

审核:宋跃群(教授级高工)


目录

第 * 章总则.......................................... 1

1.1 规划背景....................................... 1

1.2规划原则....................................... 1

1.3编制依据....................................... 2

1.4规划范围....................................... 3

1.5技术路线....................................... 3

第 * 章区域概况..................................... 5

2.1 自然环境概况................................... 5

2.2 社会经济概况................................... 6

2.3区域水资源概况................................. 7

2.4供水水源现状及规划............................. 9

第 * 章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分析........................ *

3.1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 *

3.2水质状况评价.................................. *

3.3管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

3.4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分析........................ *

3.5 污染源调查分析................................ *

第 * 章规划目标..................................... *

4.1规划目标...................................... *

4.2指标体系...................................... *

第 * 章重点任务..................................... *

5.1强化污染防治.................................. *

5.2加大生态保护.................................. *

5.3强化水源安全保障.............................. *

第 * 章重点工程.................................... *

第 * 章保障措施.................................... *

7.1组织保障...................................... *

7.2政策保障...................................... *

7.3资金保障...................................... *

7.4技术保障...................................... *

附图:1、行政区划图

2、水系图

3、主要水源地分布图

4、桥墩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5、吴家园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6、护法寺调节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7、挺南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8、十 * 孔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9、铁场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 、官岙双剑口水库保护区划分图


第 * 章 总则 1.1 规划背景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 (略)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点任务。 * 年 (略) 省委、省政府提出“ * 水共治”行动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将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作 (略) 门重点工作之 * 。为了保障全县供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根据省、市相关文件 (略) 署,开展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进 * 步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在资 (略) 调查的基础上,结合 (略) 饮用水水源保护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社会经济结构特点,制定《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1.2规划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针对水源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将预防饮用水水源污染和污染源治理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将控制污染源和加强生态建设相结合,做到预防与治理双管齐下,切实保护好全县主要饮用水水源。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 (略) (略) 会经济特征、环境质量现状、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现状,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提出符合客观实际、 (略) 的工程措施,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在对饮用 (略) 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水源地水质现状和污染特征,提出重点工程,根据实施难易程度、资金量大小,合理安排工程实施计划,分步实施,逐步深入。

  (4)完善体制,强化管理

  突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应急能力建设及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水源地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污染 (略) 理能力,通过强化管理,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 * 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年);

  (7)《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 年);

  (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点击查看>> );

  (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点击查看>> );

  (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 * 年);

  ( *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 * 年);

  ( *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 年);

  ( *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 年);

  ( *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 * ] * 号);

  ( * )《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函[ * 号);

  ( * )《 (略) 动计划》( * 年);

  ( * )《 (略) 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 年修订);

  ( * )《 (略) 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 年);

  ( * )《 (略) 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 * 年);

  ( * )《 (略) 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 年);

  ( * )《 (略) 省环境功能区划》( * 年);

  ( * )《 (略) 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提升方案》(温政办〔 * 〕 * 号);

  ( * )《 (略) 域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年)》;

  ( * )其它相关资料。

1.4规划范围 1.4.1规划范围

   (略) 县域内7个在用及备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铁场水库、挺南水库、护法寺调节水库、十 * 孔水库、官岙双剑口水库)。

1.4.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 * 年;

  规划期限: * 年— * 年。

1.5技术路线

  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和管理现状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摸清周边污染源情况,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以水质达标为目的,针对不同的水源地,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污染防治工程。规划编制技术路线见图1-1所示。

工作方案制定

(略) 会概况分析

实地初步调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重点任务

水源地保护现状分析

部门意见征求

资料收集分析

资料 * 次收集

实地调查

(略)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分析

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

专家评审

县政府报批


图1-1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第 * 章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县域位于 (略) 省的最南端,素有 (略) “南大门”之称,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 (略) 省 (略) 市,西邻 (略) ,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 * ° * ′,东经 * ° * "。东西长约 * 千米,南北宽约 * 千米,海岸线长达 * 千米。全县 * 域面积 * . * 平方千米,其中平原 * . * 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 * .7%;山区 * . * 平方千米,占 * .5%;河湖水面面积 * . * 平方千米,占1.8%。 (略) 区距 (略) 市区 * 公里,距离省会 (略) * 公里, * 国道自 (略) 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2.1.1地形地貌

  县域位于浙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貌属构造剥蚀 (略) 区,地形西南高北东低,山高 * 般 * — * m,自然边坡大都稳定。山区河谷多呈V型,盆地及近平原区河谷呈U型。区内山区地段地势陡峻,坡角在 * 度上,并多悬崖陡壁;但沿海平缓地带则地形平坦,高差相差不大。

2.1.3 气候特征

  县域属于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 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 * .9℃, * 月平均气温为7.7℃,7月平均气温为 * ℃,无霜期在 * 天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 * 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 * %- * %,且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分布从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 * 般情况降雨按起特征可分为汛期和非汛期,而汛期又分为梅雨期、台汛期。

2.1.4 地质构造

   (略) 区位于浙东沿海低山丘陵区,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峰海拔高程大都在 * 米以下,东部为冲洪积与海相沉积交互的平原地带。地层主要为侏罗纪系上统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及燕山晚期的侵入岩,其次为第 * 系地层。 (略) 位于 (略) 夏系构造 * 级隆起带上,构造形式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区域构造基本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和人口

   (略) 土地总面积 * . *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 *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 公里。辖灵溪、 (略) 、金乡、钱库、宜山、马站、矾山、桥墩、藻溪、赤溪、大渔、炎亭、望里、莒溪、霞关、沿浦、南宋 * 个镇,凤阳畲族、岱岭畲族2个民族乡,户籍人口 * . * 万人,常住人口 * . * 万人,平均人口密度 * 人/平方公里。

2.2.2 经济发展现状

   * (略) 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取得均衡、协调、持续发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 . * 亿元,同比增长8.2%;财政总收入 * .2亿元、列全市第5,增长7.8%、列全市第3, * 般公共预算收入 * . * 亿元,增长9.4%,总量和增速均列全市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 亿元,增长 * .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3元,分别增长8. * %、 * . * %。 * 次产业结构为6.7: * .4: * .9,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第 * 产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经济快蓬勃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 (略) ,被列为全国电商百 (略) 第 * 名。塑料制品、印刷包装、纺织等优势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绿色能源、光电、仪器仪表等 (略) 产业不断壮大,台商小镇列入首批省特色小镇,建成 * 批小微企业园。 * 年规上 (略) 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 %。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马站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和沿江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通过验收,日月潭农庄、民族花海等 * 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成, (略) 宏利水产成为我县首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科技强县创建全面推进,累计创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 家。

2.3区域水资源概况

  根据《 (略) 水资源综合规划》,由于 (略) 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 * 季分明,县境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 .4毫米。 (略) 密布、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流域)有鳌江、横阳支江、 (略) (略) ,其次尚有入海的沿浦河、赤溪、沙坡溪、石塘溪,以及入闽的矾山溪等。 (略)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 . * 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9. *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 * . * 亿立方米,可利用量8. * 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 * .3%左右(低于世界公认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极限值为 * %);年均地下水资源量2. * 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0. *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2%左右。全县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 * %以上水资源集中在桥墩、藻溪、矾山、马站、赤溪等山区,而人口 * %,经济总量 * %又集中在 (略) 、南港平原。全县雨量充沛,但人均水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 * 立方米。总体上, (略) 饮水水源充足, (略) 山区存在工程性缺水,平原地区由于水质污染,存在水质性缺水,沿海山区、海岛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

  根据《 (略) 水域调查报告》, (略) * 地水域总面积 * .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7. * 万立方米(包括鳌江在 (略) 境内水域面积5.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 * 万立方米)。其中河流水域面积 * .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 * 万立方米;中型水库2座,小( * )以上型水库 * 座,山塘 * 座,水域面积6.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6. * 万立方米;池塘 * 座,水域面积1. * 平方公里,水域容积 * . * 万立方米。

   (略) 域内河流较多,全县范围内有省、市、县、乡镇河道 * 条,河道总长度 * 千米,河流水域面积 * .5平方公里。除最大河流鳌江外,尚有直流入海的沿浦河、赤溪、沙坡溪、石塘溪, * 级入闽的矾山溪等。鳌江主要支流有横阳支江和灵溪塘河两条河流,其它水系有沪山内河等, (略) 内道纵横。横阳支江是鳌江的最大支流,源于 (略) * 峰山,长 * .5公里。入境后经 (略) 、黄土岭至莒溪镇,出莒溪东南流,入桥墩水库,出灵溪闸经渡龙、流石、新街等地, (略) 水闸注入鳌江,平均河宽 * . * 米,平均水深3. * 米,正常水位3. * 米,平均流量6. * 立方米/秒。沪山内河始于关状元内溪,长 * . * 公里,蓄水容积 * 万立方米,水东南流,通过沪山内河控制闸沟通横阳支江,再经樟浦、灵丰至垟心金经夏桥水闸入鳌江。灵溪塘河位于横阳支江与沪山内河之间,长 * .9公里,平均宽度为 * . * 米。

2.4供水水源现状及规划

  区域内现状供水分为4个用水区域, (略) 区、 (略) 平原片、马站片、山区片。 (略) 区范 (略) 区的周边地区,包括灵溪镇、桥墩镇、藻溪镇等乡镇,主要水源地为桥墩水库,通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略) 供水。 (略) 平原片范围为 (略) 等 (略) 平原片区,包括 (略) 镇、宜山镇、钱库镇、炎亭镇、金乡镇等乡镇,其中 (略) 镇主要水源地为珊溪引水工程,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为备用水源,其余乡镇则以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为主,珊溪引水工程为辅。马站 (略) 周边区域, (略) 镇、霞关镇、沿浦镇等乡镇,水源为十 * 孔水库、铁场水库。山区片为莒溪镇、南宋镇等山区乡镇,主要水源为乡镇区域内的河流、山水、小水库。

  区域内供水规划分为4个用水区域, (略) 区、 (略) 平原片、马站片、山区片。 (略) (略) (包括桥墩镇)水源为桥墩水库引水工程,挺南水库、珊溪引 (略) 备用水源。 (略) 平原片的 (略) 镇水源以珊溪引水工程为主,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护法寺调节水库为吴家园水库引水工程的调节水库)为备用水源, (略) 平原片其余乡镇则以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为主,珊溪引水工程为辅, (略) 以珊溪引水工程为主。马站片水源为十 * 孔水库、铁场水库。山区片水源为河流、地下水、山塘。

2.4.1 区域内供水水源

  区域 (略) 镇供水水源共7个,分别为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铁场水库、挺南水库、护法寺调节水库、十 * 孔水库、官岙双剑口水库。

  桥墩水库位于鳌江最大支流横阳支江上游,坝址位于 (略) 桥墩镇仙堂村, (略) * 公里。水库集雨面积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 * . * 米,相应库容 * 万立方米,正常蓄水湖面2. * 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6. * 立方米/秒,是 * 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吴家园水库位于藻溪的西流支流上,坝址位于 (略) 藻溪镇吴家园村, (略) * 公里,距藻溪镇2.5公里。水库集雨面积为 * .6平方公里,总库容 * 万立方米,是 * 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挺南水库位于 (略) 区,处在南港流域横阳支江的支流藻溪上游上涂溪上,是 * 座以防洪、供水等为主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 .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0万立方米。

  护法寺调节水库位于望里镇上游的护法寺村,是 * 座以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 * 万立方米。

  十 * 孔 (略) 镇上游的蒲门河系,是 * 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 .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万立方米,相应库水位 * .5米。

  铁场 (略) 镇上游的蒲门河系,是 * 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 * 平方公里,总库容 * .9万立方米。

  官岙双剑口水库位于赤溪镇上游的双剑坑上,是 * 座供水为主的小( * )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 * 平方公里,总库容0. * 万立方米。

2.4.2区域外供水水源

   (略) 镇供水水源1个,即珊溪(赵山渡)水库。珊溪水库坝址位于 (略) 珊溪镇,水库总库容 * . * 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 * 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大型水库。赵山渡水库位于珊溪水库下 (略) 的 (略) 市高楼镇的赵山渡,为反调节水库,总库容 * 万立方米,调节库容 * 万立方米。珊溪引水工程包括引水枢纽和输水渠系,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北干渠、南干渠、 (略) 分渠、瑞北分渠 (略) 阳分渠等组成,渠线总长度为 * . * 千米。 (略) 引水 * 期工程起点是 (略) 境内的珊溪引水工程南干渠北山取水口,终点为 (略) 供水 (略) (略) ,引水规模为 * 万 m3/d,流量2.2 m3/s。现状珊溪(赵山渡)水库主要供应 (略) 等镇,同时作为灵 (略) 镇的备用水源。

表2-1 (略) (略) 基本情况表

序号

片区

乡镇

水厂名称

给水能力

(万m3/d)

主要水源

给水范围

1

灵溪镇

(略)

(略)

*

桥墩水库

挺南水库

灵溪镇

2

桥墩镇

(略)

1

桥墩水库

桥墩镇

3

(略) 镇

(略)

*

珊溪(赵山渡)水库

吴家园水库

护法寺调节水库

挺南水库

(略) 镇

4

宜山镇

(略)

1.5

宜山镇

5

望里镇

(略)

0.8

望里镇

6

钱库镇

(略)

2.5

钱库镇

7

金乡镇

(略)

3.5

金乡镇、大渔镇

8

大渔镇

0.5

9

藻溪镇

(略)

1.0

藻溪镇

*

炎亭镇

(略)

0.5

(略) 水库

炎亭镇

*

马站镇

(略)

1.5

十 * 孔水库

铁场水库

马站镇、沿浦镇、霞关镇

*

沿浦镇

(略)

0.6

*

霞关镇

(略)

0.5

*

矾山镇

(略)

1.1

坑子内村龙贡隔坑溪、中村满集坝

矾山镇

*

南宋镇

(略)

0.3

长溪源

南宋镇

*

莒溪镇

(略)

0.3

石洞溪

莒溪镇

*

赤溪镇

(略)

0.5

官岙双剑口水库

赤溪镇

*

岱岭畲族乡

(略)

0. *

云脚山塘

岱岭畲族乡

*

凤阳畲族乡

(略)

0.2

田中央地下水水源地

凤阳畲族乡


第 * 章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分析 3.1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

  本次规划调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7个,其中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个,镇级饮用水水源地6个。现有7个水源地在用6个、备用1个,水源地类型均为湖库型。调查的水源地实际取水量为 * .2万吨/年,占设计取水量的 * . * %,服务人口 * .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 * . * %。具体情况见下表3-1。

表3-1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级别

类型

在用/备用

服务范围

设计取水量(万吨/年)

实际取水量(万吨/年)

服务人口(万人)

1

桥墩水库

县级

湖库型

在用

灵溪镇、桥墩镇

*

*

*

2

吴家园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略) 镇、金乡镇、宜山镇、钱库镇、望里镇、大渔镇、炎亭镇、藻溪镇

*

*

* *

3

挺南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

*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

*

5

铁场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马站镇、沿浦镇、霞关镇

*

*

4.6

6

十 * 孔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备用

*

/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镇级

湖库型

在用

赤溪镇

*

* .2

2.0

  *区域内供水服务总人口约为 * 万,以珊溪引水工程供水为主。

3.2水质状况评价

  根据苍南 (略) 对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数据,对纳入规划的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略) 评价。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点击查看>> )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点击查看>> )。

3.2.1常规监测水质现状

  调查的7个水源地中均已开展水质监测。开展监测的7个水源地中,各次监测水质均能达到Ⅱ类的4个,水源达标率为 * . * %;水质存在个别月份超标的水源地3个。

  表3- * 5年度 (略) 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水质状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级别

水源

类型

水质

现状

监测

次数

监测指标数

超标

次数

主要超标项目

1

桥墩水库

县级

湖库型

Ⅰ—Ⅱ

*

*

0

/

2

吴家园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Ⅱ

*

*

0

/

3

挺南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Ⅳ

*

*

1

溶解氧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Ⅱ

*

*

0

/

5

铁场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劣Ⅴ

*

*

2

pH

6

十 * 孔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Ⅱ—劣Ⅴ

*

*

3

pH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镇级

湖库型

Ⅰ—Ⅱ

*

*

0

/

  由上表可知,评价的7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中现有十 * 孔水库、铁场水库、挺 (略) 分月份超标现象,超标水源占 * . * %。主要超标指标为pH和溶解氧。 (略) 饮用水水源水质情况总体较好,但受水源地藻类异常增殖的影响,部分水源存在水质超标的情况。

3.2.2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解 (略) 7个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对苍南 (略) 点击查看>> 年间各个水源地年度 (略) 分析,十 * 孔水库受pH值影响,长期超标,无法达到供水水质目标要求。

  表3-3 (略) 饮用水水源地年度水质类别变化情况

站位序号

站位名称

评价功能类别

* 年

* 年

* 年

* 年

* 年

* 年

评价

结果

1

桥墩水库

达标

2

吴家园水库

达标

3

十 * 孔水库

超标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达标

5

铁场水库

达标

6

挺南水库

达标

7

双剑口水库

――

――

――

  备注:根据饮用水水源地评估要求,评价功能类别为Ⅲ类即为达标。

3.3管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现有7个水源地中均为在用饮用水水源地, (略) 、 (略) 等开展水源地日常管理工作,目前均已建立档案管理制度。7个水源地均已建立巡查制度,由各基 (略) 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的巡查工作。

  调查的7个饮用水水源地均已纳入《 (略) 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 年)进行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分,并于 * 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7个水源地中均已设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主要为保护区界碑、交通警示牌等。7个水源地的取水口或者 * 级保护区 (略) 隔离防护建设的有2个,其他5个水源地取水口或者 * 级保护区均未建设隔离防护设施。

  调查的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目前由苍南 (略) 开展日常监测,均已按照每月开展监督性监测,常规监测 * 项指标,桥墩水库作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两年 * 次的全指标分析。

  表3-4 (略)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状况情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专门的水源管理机构

档案管理制度

巡查制度

保护区划分

完成保护区标志设置

完成 * 级保护区隔离防护

是否开展监测

监测指标数量

1

桥墩水库

*

2

吴家园水库

*

3

挺南水库

*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

5

铁场水库

*

6

十 * 孔水库

*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

3.4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分析

  7个水源地中现已开展风险源名录的1个,即桥墩水库,其他6个水源地中需开展风险源名录的水源地为3个,即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和十 * 孔水库。7个水源地目前均未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从各水源地看,水源地保护区内均存在交通穿越情况的水源地4个,其中 * 级保护区内存在道路穿越的有1个,即桥墩水库。桥墩水库和十 * 孔水库集雨区或保护区内存在省道、县道穿越,交通流量较大,存在危险化学品、农药、化肥等运输造成的交通事故风险,风险总体较大。吴家园水库、挺南水库存在县道穿越,交通流量较小,存在农药、化肥等运输造成的交通事故风险,风险总体较小。现有4个水源地均已设立交通警示牌,占需设置交通警示牌水源地的 * %。在防护设施上已设置防撞护栏的水源地4个,占需设置防撞护栏水源地的 * %。受道路等级较低的影响,现有水源地均未设置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总体上看,饮用水水源地整体风险管理上存在保护区道路穿越普遍、交通警示牌设置不规范、防护设施级别较低等问题。

  对应急能力调查与分析表明, (略) 尚未建立饮用水水源应急预案与预案定期修改制度及应急演练的制度,尚不具有应对重大突发污染事故的物资和技术储备,苍南 (略) 具有完备的应急监测能力。

  表3-5 (略) 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情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存在交通穿越

交通警示牌

设立防撞护栏

设立事故导流槽

设立应急池

建立风险源名录

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与预案定期修改制度及应急演练

应对重大突发污染事故的物资和技术储备

1

桥墩水库

2

吴家园水库

3

挺南水库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

/

/

/

/

/

/

/

5

铁场水库

/

/

/

/

/

/

/

/

6

十 * 孔水库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

/

/

/

/

/

/

/

3.5 污染源调查分析

   (略) 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以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为主,部分集雨区内存在旅游业污染源,无工业污染源。

3.5.1生活污染源

  调查的7个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现有乡镇1个(岱岭畲族乡), (略) 政村 * 个,其中涉及 (略) 政村 * 个,共有常住人口约1. * 万人。官岙双剑口水库 * * 级保护区内无人口居住,护法寺调节水库、铁场水库、挺南水库 * * 级保护区内存在少量人口居住。保护区内涉及人口较 (略) 政村中其中人口集 (略) 政村均 (略) 理设施建设, (略) 理规模为 * 吨,总服务人口 * 0余人。 (略) 分 (略) 理设施建成后因缺少资金保障未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保护区内农 (略) 理率约为 * %, (略) (略) 急需改造提升。

  表3-6 (略) 饮用水水源保护 (略) 理设施建设情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行政村

工艺类型

(略) 理规模(吨/日)

受益人口数(人)

1

桥墩水库

库区村

A2/ (略) 理技术

*

*

2

矴步头村

HD-VHF复合滤床技术

*

*

3

碗窑村

HD-VHF复合滤床技术

*

*

4

下垟村

无 (略) 厌氧水解酸化

*

*

5

小源村

A2/ (略) 理技术

*

*

6

腾中村

A2/ (略) 理技术

*

*

7

玉腾村

A2/ (略) 理技术

*

*

8

(略) 村

厌氧+A/O+人工湿地

*

*

9

墓庵村

厌氧+A/O+人工湿地

*

*

*

凤岭村

生物滤床

*

*

*

(略) 村

厌氧+A/O+人工湿地

*

*

*

(略) 村

生物滤床

*

*

*

(略) 村

生物滤床

*

*

*

吴家园水库

* 条溪村

HD-VHF复合滤床技术

*

*

*

十 * 孔水库

大厝基村

厌氧+A/O人工湿地

*

*

*

杨家边村

生物滤床

*

*

*

东宫村

*

*

富源村

厌氧+A/O +人工湿地

*

*

*

福掌村

生物滤床

*

*

  根据第 * 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系数和东南地区农 (略) 理技术指南(试行), (略) 调查显示该区域内农村生活用水平均用水量偏低,现状常住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经济条件 * 般,卫生设施较简单,确定该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测算依据如下: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 * 升/人·日、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为 * mg/L、氨氮排放浓度为 * mg/L、总氮排放浓度 * mg/L、总磷排放浓度为4.0mg/L。

  各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表3-7。

  表3-7 (略)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序号

水源地名称

常住人口(人)

污水排放量(吨/年)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COD

氨氮

总氮

总磷

1

桥墩水库

* 0

点击查看>>

* . *

5. *

8. *

1. *

2

吴家园水库

*

* 0

5. *

0. *

1. *

0. *

3

挺南水库

*

/

/

/

/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5

5

铁场水库

*

/

/

/

/

/

6

十 * 孔水库

*

点击查看>>

* . *

2. *

3. *

0. *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

/

/

/

/

/

合计

* 0

点击查看>>

* . *

8. *

* . *

1. *

  2、生活垃圾

  7个水源地保护区除无人居住或人口较少的4个水源地外其他均设置了垃圾箱,建有小型垃 (略) 。受保护区人口少、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生 (略) 置机制不完善等影响, (略) 政村生 (略) 置机制有待进 * 步完善。保护区内现状常住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生活方式较为传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结合第 * 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系数,确定保护区内人均日垃圾产生量为0.8千克,年垃圾产生量约为 * .4吨,现状生活垃圾收集率约 * %。

3.5.2农业污染源

  1、种植业污染源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来自农业种植业的肥料和农药的流失,与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区域年均降雨量、各类土地的径流系数及产流面积相关,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W农1——地表径流污染物(COD、NH3-N)的年负荷量,t/a;

  Ci——i类用地地表径流的污染物(COD、NH3-N)浓度,mg/L;

  N——区域平均降雨量,mm/a;

  ri——i类用地径流系数,%;

  Si——i类用地产流面积,hm2。

   (略)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 mm。

  根据《 (略) 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农田径流总磷的核算按照磷肥施用强度和流失系数计算,参数见表3-8。

  表3-8农田面源计算采用的总氮、总磷流失系数

源类型

污染物浓度Ci

径流系数ri

施用强度(kg/hm2?a)

P2O5流失系数

COD

氨氮

P2O5

水田

* . *

1. *

0. *

* . *

0. *

旱地

* . *

1. *

0. *

* . *

0. *

  保护区内现有农田面积 * 8. * 亩,受外出务工和土地抛荒的影响,部 (略) 耕种,现有耕种约 * 亩,按照计算得到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内种植业COD、氨氮、可溶性磷污染物流失量分别为2. * 吨/年、0. * 吨/年和1. * 吨/年。各水源地污染物排放量详见表3-9。

  表3-9 (略)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种植业污染物流失量

序号

水源地名称

耕种面积(亩)

污染物流失量(千克/年)

备注

COD

氨氮

可溶性磷

1

桥墩水库

* . *

* .6

* . *

* .9

(略) 分荒废、水田有耕种

2

吴家园水库

* . *

* .5

* . *

* .7

旱地多已荒废、水田有耕种

3

挺南水库

*

* .5

7. *

* .9

(略) 分荒废、水田有耕种

4

护法寺调节水库

/

/

/

/

旱地已荒废

5

铁场水库

* . *

* .4

8. *

* .4

(略) 分荒废

6

十 * 孔水库

*

* .9

* . *

* .6

(略) 分荒废、水田有耕种

7

官岙双剑口水库

/

/

/

/

旱地已荒废

8

合计

* 8. *

* .9

* .8

* .5

  2、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根据《 (略) 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 * 年),7个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均为禁养区。现场调查显示,现有7个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除护法寺调节水库和官岙双剑口水库外,其他5个水源地均存在少量畜禽养殖,以家庭散养的鸡鸭为主,无 (略) ,结合种植业畜禽养殖排泄物均得到了消纳,未造成明显的污染。

3.5.3旅游业污染源

  7个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农家乐的水源地有3个,分别为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和十 * 孔水库。涉及农家乐5家,分别为桥墩水库 * 级保护区内3家(碗窑村的乡韵农家乐、古楼农家乐和渔家农家乐)、吴家园水库 * 级保护区内1家( * 条溪村农家乐)、十 * 孔水库 * 级保护区内1家(杨家边村农家乐),主要提供餐饮服务,可同时接待约 * 人。受交通限制和农家乐旅游特点,主要在周末和节假日具有较高的人流量,近年来保持年接待量约 * 0人次。现有农家乐污 (略) 在行政村 (略) 理设施,垃圾已纳入农村生 (略) 置机制,未造成明显的污染。


第 * 章 规划目标 4.1规划目标

  到 * 年,全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供水要求,集雨区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逐步削减,生态系统多样性更加完善,污染防治能力及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保护区内生态移民逐步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趋好,水源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4.2指标体系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指标体系见表4-1。

  表4-1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基准年

( * 年)

规划目标( * 年)

污染防治指标

1

(略) 理设施覆盖率

*

*

2

(略) 理率

*

*

3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

*

*

4

(略) 关闭率

*

*

5

* 级保护区畜禽养殖关闭率

*

*

6

* 级保护区种植业退出率

*

*

规范管理指标

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率

*

*

8

标志牌设置完成率

*

*

9

* 级保护区违法建筑物拆除关闭率

0

*

*

* 级保护区排污口取缔率

*

*

*

污染源风险源名录完成率

*

*

水质保护指标

*

水源达标率

*

*

*

常规监测指标完成率

*

*

*

全指标分析完成率( * 项)

*

*


第 * 章 重点任务 5.1强化污染防治 5.1.1深化生活污水治理

  结合扶贫移民、生态移民、旧村改 (略) 镇化建设,继续加大实施饮用水水源集雨区范围内移民工作。通过实施下山移民,来进 * 步减少集雨区内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重点推进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 * 、 * 级保护区内村庄的生态移民工作,对实施下山移民的群众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大资金补助。

  结合 (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继续深化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孔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水治理,进 * 步完善农村 (略) , (略) 的覆盖面,提高区域内污水的纳管率,实现生活 (略) (略) 理后达标排放。对于无法实现纳管的居民点,在做好农村化 (略) 理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农田和园地,通过生物滤床等方式,促进污染物在入库过程中逐步降解消纳。进 * 步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采用委托运 (略) 管理和维护,通过 (略) 管理资质的单位,开展专业化运营维护服务工作,确保日常管理工作到位, (略) 理设施 (略) 。

5.1.2完善生 (略) 置

  加快完善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孔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生 (略) 置机制。对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庄垃圾 (略) 改造升级或新增,确保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简洁干净封闭管理,并配备保洁人员及垃圾收集车,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机制。对于人口较少的村庄,基于垃圾产生量少,而居民分布又相对分散的特点,通过采取指定地点存放、定期收集的方式, (略) 区实 (略) 置。垃圾收集后,集中清运到相关乡镇政府生活垃圾 (略) 处置,实现保护区内基本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生 (略) 置机制。开展村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保护区内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推广 (略) 理方式,对于堆肥产生的残渣采用卫生 (略) (略) 理。

  针对吴家园水库等水源保护区内现有庙宇等特殊污染源,进 * 步加强对庙宇等的污染防治。通过强化 (略) 为监管, (略) 为的发生。要求庙 (略) 置专人负责制度,对烟花、爆竹等实施定点燃放,及时清理,减少烟花、爆竹等燃放带来的污染。

5.1.3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结合《 (略) 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禁止畜 (略) 的设置,对散养的畜禽养殖明确要求,严禁在饮用水水源 * 级保护区和 * 级保护区 (略) 涉水畜禽种类的养殖。对散养的鸡等非涉水畜禽品种,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通过评估种植业消纳情况,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业发展规模,推进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严防畜禽养殖排泄物引起的污染。

5.1.4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需要和区域内自然条件特征, (略) ,减小规模化种植业发展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对 * 级保护区内规模化种植实施退耕还林。积极对 * 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种 (略) (略) , (略) ,科学控制发展规模,促进种植业发展中污染物的自然消纳,减少毁林开荒等水土保持和水源涵 (略) 为。

   (略) 种植业清洁生产。流域内全面禁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药增效工程,深入实施化肥和化学农药替代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防治秸秆、地膜、农药(兽药)包装物等农田废弃物污染。坚持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发展规模化种植业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实现种植业发展中的绿色化。

5.1.5加大旅游污染防治

  针对集雨区内农家乐,重点做好现有农家 (略) 理设施的改造提升和加强生活垃圾收集,按照农家乐污染特点增设隔油设施等措施,结合氧化塘、 (略) 理方 (略) 理后达标排放,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基础上,定期将生活垃圾转运至附近的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确保无垃圾乱堆乱放情况。重点加强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家水库内现有农家乐的污染防治工作。

  科学合理开发区域内旅游资源,倡导 (略) 为,严格控制农家乐等旅游设施的建设,确保新建旅游项目符合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严格旅游建设项目选址,在景区建设施工和设施维护过程中,对周边的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旅游项目开发中的生 (略) 为,采用绿色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物和周边景观格调的协调,不对原有景观造成破坏。注意对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的保护,自觉保护动植物、历史文化资源,注 (略) 置,不造成环境污染,注重节约利用资源和能源,提倡包括徒步旅游、探险旅游、科普旅游等以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并将环境教育功能融入旅游活动中的旅游方式。

5.2加大生态保护 5.2.1加大森林保护

  水源涵养林对区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 (略) 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大保护区内生态公益林保护,积极将水源涵养林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体系中。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进 * 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科学实施退耕还林,对坡度较大的区域和疏林地补植,对低产低效林加强抚育经营和改造修复,对坡度较缓、土壤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等,不断优化林相结构和质量。 (略) 禁伐和限伐, (略) 凭证限额采伐制度,对商品林实施造林和培育全程采取环保措施,依法采伐林木。

  进 * 步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管理。建立森林火灾监控系统,建设防火林带,严格林区野外用火管理,加 (略) * 建设,成 (略) 。进 * 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特别要强化对松材线虫等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建立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 (略) *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和工程治理,营造混交林,重视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药品,保护生态平衡。

5.2.2加大河流生态保护

  以保护河流生态功能为目标,促进集雨区内河流的生态修复。减少对现有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严格控制集雨区内水利设施建设,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健康。对有防洪需求开展整治的河道, (略) 生态堤岸建设,通过模仿自然堤岸的可渗透性,构建具有 * 定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将防洪要求与 (略) 有机结合。结合生态堤岸建设,对淤积严 (略) 清淤,清理河道垃圾和乱石,提升防洪能力,减少河流底层的硬化和拦河坝建设,促进河流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积极开展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自然生态湿地保护, (略) 分河岸种植净化能力较强的土著植物加强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通过自然湿地植被的建设,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加强水源涵养,为动植物生长提供水源保证,同时也强化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丰富。

5.2.3加大水库生态修复

  以提升水库水体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强化水库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开展水库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对十 * 孔水库、铁场水库、挺南水库等出现pH值超标的饮用水水源地,有针对性的制定藻类污染防治计划和对策。严格打击非法捕鱼(毒鱼、电鱼、网鱼)和垂钓花鲢等破坏水体生态 (略) 为。以保水为目标,合理增殖放养滤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资源,充分发挥渔业在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以保水渔业来减少水库的藻类异常增殖现象。定期开展保水渔业实施成效评估,不断调整和优化保水渔业的措施。

5.3强化水源安全保障 5.3.1完善水源监管机制

  针对水源保护监 (略) 门较多、监管力量分散、缺少常设监管机构等问题, (略) 门职责分工,梳理水源保护监管机制。健全饮用水水 (略) 门联动机制和饮用水水源保 (略) 动机制。通过第 * 方服务和志愿者等保护机制,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日常巡查,加大水源地日常监管。积极推进区 (略) 的互联互通,促进各水源地互为备用水源,确保区域供水安全。

5.3.2加大风险防范建设

  针对各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风险,重点开 (略) 工程、道路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工程、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工程和应急能力建设。

  加快饮用水水源保护 (略) 建设。结合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存在的农业耕种、垂钓、游泳、非法捕鱼、旅游等人类活动,对取水口或 * 级保护区通过建 (略) 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在隔离防护栏上设置水源保护警示标示和宣传标语,强化水源保护的要求。重点完成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 * 级保护 (略) 建设,其他水源地结合周边人类活动情况对取水口和 * 级保护区内其他敏感区建 (略) 。

  加快加强型防护栏建设。针对饮用水水源地 * 、 * 级保护区内存在道路穿越,道路狭窄、坡多弯急,现有道路安全防护措施等级较低的特点,重点对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孔水库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域周边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完善道路警示标志,在事故易发弯道设置反光镜等设施,提升道路安全防护能力。

  加快在线监控系统工程建设。 (略) 分饮用水水源地周边人类 (略) 分水源地位置偏僻的特点,为了进 * 步完善日常监管,在取水口等敏感区域设置在线监控,将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控纳入在线监控系统中,提升饮用水源风险防范和监管的能力。重点在桥墩水库和吴家园水库敏感区,其他水库取水口设置在线监控探头,对水源地实施在线监控。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略) 每年安排资金用于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略) 、 (略) * 的应急物资保障,做好活性炭、高锰酸钾、吸油围栏、吸油棉等应急物资的常规储备,依托省、市、县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进 * 步形成省、市、县、企 * 位 * 体的环境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结合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污 (略) 置演练。

5.3.3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要求,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快完善保护区标志设置,推进 * 级保护区内违法建筑物的拆除,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能力。

  进 * 步推动水源保护区内标志设置规范化建设。为满足库区保护和日常监管的需求,结合饮用水水源地人类活动特征,在保护区边界、取水口等敏感区、交通事故易发区域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HJ/T 点击查看>> )要求,规范化增设界碑、水源保护宣传牌和交通警示牌等标志牌设置,实现保护区内标志设置规范,宣传理念深入人心。增设水库采样点标志,为常规监测采样提供固定的点位,增加采样点的确定性和监测数据的连贯性。

  加快 * 级保护区违法建筑物清拆。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和《 (略) 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要求,对桥墩水库 * 级保护区内与供水无关的建筑物依法实施强制性拆除。 (略) 分保护区划分前存在的民房建筑物,结合下山移民工作,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筑物的拆除或者关闭的补偿,并对拆除或关闭 (略) 实施使用权的回收,杜绝移民返流现象。

  提升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能力。通过提升独立监测能力和委托监测,进 * 步提升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能力。对桥墩水库按照县级水源地的要求每月开展监测1次,每次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表1和表2项目( * 项),每年开展1次全指标分析( * 项)。其他镇级水源地,在现有常规检测项目的基础上,进 * 步提高监测项目,实现每月1次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表1和表2项目( * 项)的日常监测。对桥墩水库实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预警监测监控系统提升改造,新增水质生物毒性预警功能,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水 (略) (略) 管理,加大水质预警功能开发。


第 * 章重点工程

  饮用水水源保护作为 * 项整体的系统工程, (略) 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资金需求额度大,工程措施实施难度大,只有保证各项工程措施顺利开展,才能实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目标。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目标,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类别为:污染防治建设、自然生态建设、安全保障建设等 * 大领域。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突出可操作性的思想,选取重点建设工程,共需政府投资 * 万元,其中污染防治建设投资 * 万元、自然生态建设投资 * 万元、安全保障建设投资 * 万元。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各领域投资情况见表6-1,重点工程及投资方案见表6-2。

  表6-1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各领域投资情况

序号

建设领域

投资额(万元)

1

污染防治建设

*

2

自然生态建设

*

3

安全保障建设

*

4

合计

*


  表6-2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工程表

工程类别

序号

工程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实施时间

投资资金

(万元)

资金来源

责任单位

污染防治建设

1

生态移民工程

  开展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等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移民工作,完成原有农房拆除并建设水源涵养林。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各有关乡镇PP

2

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继续实施《 (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略) 的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常态化运维。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县委农办PP*/县住建委/各有关乡镇

3

生 (略) 理工程

  新建桥墩水库、十 * 孔水库垃圾中转设施2座,对其他水源地内的垃圾 (略) 改造升级,配备保洁人员及垃圾收集车,建立较为完善的生 (略) 置机制。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4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

  对保护区现有规模以 (略) 开展种养结合和废水治理工程。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5

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工程

   (略) 的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使用推广,实施“沃土工程”建设。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6

农药减药增效工程

  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综合治理技术,推进农药增效减量工程。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7

农家乐污染整治工程

  对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 * 孔水库农家 (略) 理设施整治提升和提高生 (略) 置。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自然生态建设

8

生态林业建设工程

  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进 * 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水源涵养林实施生态补偿。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9

河流生态保护工程[2]

  结合防洪要求,开展生态堤岸建设,维护入库溪流保护,加强挖砂、采石等整治,加强溪滩生态修复。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保水渔业建设工程

  制定十 * 孔水库、挺南水库、铁场水库藻类污染防治计划,合理增殖放养滤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资源,实施保水渔业。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 (略) /各有关乡镇

安全保障建设

*

保护 (略) 建设工程

  继续推进桥墩水库、吴家园水 (略) 建设,对其他水源地取水口及敏感区域设置隔离防护栏,并在隔离防护栏上设置水源保护警示标示和宣传标语,计划实施 * 级保护 (略) 建设 * 千米。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工程

  开展桥墩水库、十 * 孔水库集雨区内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完善道路警示标志,在事故易发弯道设置加强型防护栏建设5千米。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工程

  在水源保护区敏感区设置在线监控,建立水源 (略) 管理平台。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各有关乡镇

*

保护区标志牌建设工程

  按照规范化要求,增设保护区界碑、水源保护宣传牌和交通警示牌,实现保护区内标志设置规范。增设水库采样点标志,为常规监测采样提供固定的点位。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 级保护区违法建筑物拆除关闭工程

  拆除 * 级保护区内现有与供水无关 (略) ,关闭 * 级保护区内现有与供水无关 (略) 。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桥墩镇

*

监测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提升监测能力和委托监测提升监测项目,开展藻类监测项目。对桥墩水库水 (略) 进行改造提升,新增水质生物毒性预警功能,完 (略) 运行管理。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

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略) 、 (略) * 的应急物资保障,做好活性炭、高锰酸钾、吸油围栏、吸油棉等应急物资的常规储备,结合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污 (略) 置演练。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PP*/各有关乡镇

*

饮用水源保护宣传工程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工作,建立水源保护区小区短信服务,形成水源保护良好氛围。

点击查看>>

*

政府补助

(略)

合计

*


第 * 章保障措施 7.1组织保障

  为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顺利实施,建立 (略) 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保护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统筹兼顾,整体联动,统 * 组织协调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将各饮用水水源工程项目逐项分解、层层落实 (略) 门,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程的有效实施和按时完成。

7.2政策保障

  健全完善区域内水资源与环保的经济政策。积极建立有利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完善生态补偿等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通过设置热线电话、公众信箱、 (略) 会调查或环境信访等途径获得各类公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环保、水利、建设、 (略) 门密切配合,建立环境信息共享与公开制度。

7.3资金保障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整合环保、水利、农办等各方面资金,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资金,县政府对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 (略) 增加,尤其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监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等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重点投入确保实施。

7.4技术保障

  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科技支撑。加大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重点加 (略) 理、水环境生态修复等技术保障,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成 (略) 专家组,加强技术支撑力量,开展饮用水 (略) 服务。



[1]本规划指作为 (略) 监管的水源地。

[2]河流生态保护工程,受工程不确定性较大, (略) 分工程项目经费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