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康西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
《四川康西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
关于《 * 川 (略) (略) 区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公示
* 、地块概况
* 川 (略) 位于 * 川省 (略) 市北工业园区内,调查地块面积约 点击查看>> m2(约 * 亩)。 * 川 (略) 始建于 * 年, * 年竣工投产,于 * 年底起全面停产,停产期间办公 (略) 。厂区原始设计规模为1万t/a粗铜,到 * 年扩建至年产粗铜 * 0t,企业 * 直从事生产粗铜冶炼,停产前已形成3万t/a粗铜,9万t/a硫酸的生产规模。
根据《 (略) 市 (略) 镇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 川 (略) (略) 区地块目前规划用地性质主要为 * 类工业用地(M1)。
* 、调查情况
* 川 (略) (略) 区地块已于 * 年7月完成了地块初步调查工作,初步调查结果显示, * 川 (略) (略) 区地块中土壤污染物铅、镉、砷含量已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点击查看>> 8)中对应用地(第 * 类用地)筛选值的情况。为此, * 川 (略) 特委托 * 川省 (略) 对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以进 * 步确定土壤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范围,并据此开展风险评估。
详细调查阶段共布设 * 个土壤监测点位, * 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共采集分析土壤样品 * 个,地下水样品 * 个。
* 、结论
(1)详细调查结论
1)详细调查共检出5种超过土壤筛选值的污染物,分别为镉、铅、铜、汞、砷,共检出超过地下水IV类标准污染物4种,分别为总硬度、硫酸盐、锰和镉,因此,需据此开展进 * 步风险评估,以判断上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是否超过可接受水平。
2)土壤污染物空间分布 (略) 厂区地块的土壤污染 (略) 区西 (略) 理站、渣选车间,中部熔炼车间及东侧硫酸车间等区域,东南侧的备料车间及 (略) 车间风机房等区域也有 * 定分布。垂向分布上来看,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地块表层的人工填土层中,各土壤污染物超标样品的采样深度均小于4m。
3)地下水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康 (略) 区地块内总硬度超标区域 (略) 区西北侧办公楼、北侧雨棚;锰超标区域 (略) 区南侧、西侧及东侧,其中南侧渣选车间及东侧备料库房污染相对较重。
4)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及空间分布有较大区别:土壤污染物主要为镉、铅、铜、汞、砷5项重金属,均为前期污染识别中得出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与原企业生产活动具有较高关联性;地下水超标污染物为总硬度、硫酸盐、锰和镉,其中,镉仅在 * 个样品中存在超标;总硬度、硫酸盐、锰与地块历史生产经营和拆除等活动关联性相对较弱,结合地块地下水流向和地块上游地下水监测结果(上游DZ5号采样点锰检测值达到 * .8mg/L,总硬度达到 * mg/L,均高于地块内检测值)分析,推测总硬度和锰超标可能是受地块东北侧上游合 (略) 影响。
(2)风险评估结论
1)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 .3- * ),采用的单 * 污染物可接受致癌风险为 * -6,单 * 污染物可接受危害商为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地块土壤中Cd、Pb、Hg、As共计4种污染物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铅参照美国EPA的ALM (略) 评估),需要采取风险管控、修复措施;地块内地下水在不饮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不需要采取风险管控、修复措施。
2)经过风险控制值计算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污染物Cd、Pb、Hg、As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 * . * mg/kg、 * mg/kg、 * mg/kg、 * mg/kg。
3)以建议修复目标值为界限,经插值计算和人工修正,得 (略) 区地块需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区域主要在渣选车间、 (略) 理站、熔炼车间、硫酸车间、备料车间等区域;预计地块总污染土方量为 * 3. * m3,其中0~0.5m土方量为 * 1. * m3;0.5~1.5m土方量为 * 1. * m3;1.5~3.0m土方量为 * . * m3;3.0~4.5m土方量为 * . * m3。
关于《 * 川 (略) (略) 区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公示
* 、地块概况
* 川 (略) 位于 * 川省 (略) 市北工业园区内,调查地块面积约 点击查看>> m2(约 * 亩)。 * 川 (略) 始建于 * 年, * 年竣工投产,于 * 年底起全面停产,停产期间办公 (略) 。厂区原始设计规模为1万t/a粗铜,到 * 年扩建至年产粗铜 * 0t,企业 * 直从事生产粗铜冶炼,停产前已形成3万t/a粗铜,9万t/a硫酸的生产规模。
根据《 (略) 市 (略) 镇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 川 (略) (略) 区地块目前规划用地性质主要为 * 类工业用地(M1)。
* 、调查情况
* 川 (略) (略) 区地块已于 * 年7月完成了地块初步调查工作,初步调查结果显示, * 川 (略) (略) 区地块中土壤污染物铅、镉、砷含量已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点击查看>> 8)中对应用地(第 * 类用地)筛选值的情况。为此, * 川 (略) 特委托 * 川省 (略) 对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以进 * 步确定土壤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范围,并据此开展风险评估。
详细调查阶段共布设 * 个土壤监测点位, * 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共采集分析土壤样品 * 个,地下水样品 * 个。
* 、结论
(1)详细调查结论
1)详细调查共检出5种超过土壤筛选值的污染物,分别为镉、铅、铜、汞、砷,共检出超过地下水IV类标准污染物4种,分别为总硬度、硫酸盐、锰和镉,因此,需据此开展进 * 步风险评估,以判断上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是否超过可接受水平。
2)土壤污染物空间分布 (略) 厂区地块的土壤污染 (略) 区西 (略) 理站、渣选车间,中部熔炼车间及东侧硫酸车间等区域,东南侧的备料车间及 (略) 车间风机房等区域也有 * 定分布。垂向分布上来看,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地块表层的人工填土层中,各土壤污染物超标样品的采样深度均小于4m。
3)地下水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康 (略) 区地块内总硬度超标区域 (略) 区西北侧办公楼、北侧雨棚;锰超标区域 (略) 区南侧、西侧及东侧,其中南侧渣选车间及东侧备料库房污染相对较重。
4)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及空间分布有较大区别:土壤污染物主要为镉、铅、铜、汞、砷5项重金属,均为前期污染识别中得出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与原企业生产活动具有较高关联性;地下水超标污染物为总硬度、硫酸盐、锰和镉,其中,镉仅在 * 个样品中存在超标;总硬度、硫酸盐、锰与地块历史生产经营和拆除等活动关联性相对较弱,结合地块地下水流向和地块上游地下水监测结果(上游DZ5号采样点锰检测值达到 * .8mg/L,总硬度达到 * mg/L,均高于地块内检测值)分析,推测总硬度和锰超标可能是受地块东北侧上游合 (略) 影响。
(2)风险评估结论
1)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 .3- * ),采用的单 * 污染物可接受致癌风险为 * -6,单 * 污染物可接受危害商为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地块土壤中Cd、Pb、Hg、As共计4种污染物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铅参照美国EPA的ALM (略) 评估),需要采取风险管控、修复措施;地块内地下水在不饮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不需要采取风险管控、修复措施。
2)经过风险控制值计算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污染物Cd、Pb、Hg、As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 * . * mg/kg、 * mg/kg、 * mg/kg、 * mg/kg。
3)以建议修复目标值为界限,经插值计算和人工修正,得 (略) 区地块需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区域主要在渣选车间、 (略) 理站、熔炼车间、硫酸车间、备料车间等区域;预计地块总污染土方量为 * 3. * m3,其中0~0.5m土方量为 * 1. * m3;0.5~1.5m土方量为 * 1. * m3;1.5~3.0m土方量为 * . * m3;3.0~4.5m土方量为 * . * m3。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