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伸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伸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 年1月7日,珲春市公 (略) 在企业召开了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伸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建设单位珲春市公 (略) 、监测单位(吉林省云海 (略) )、验收报告编制单位( (略) (略) )等单位人员和邀请的3名环保专家,会议组成了验收组。

会议首先对项目环 (略) (略) 检查,并分别听取了建设单位对 (略) (略) 对该工程验收监测情况的介绍,与会人员查阅了工程有关资料,经验收小组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1、建设地点及建设内容

项目起于延边自治州珲春市的珲乌高速公路珲春至江 (略) ,止于珲春市珲春口岸,沿线主要控制点有西炮台、珲春市、太阳村、珲春口岸,全长13. * km(其中穿过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段5.87km,穿越保护区的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其中穿越试验区长度为0.3km,新占试验区面积0.36km;穿越缓冲区长度为2.09km),其中:西炮台至太阳段为新建5. * km一级公路;太阳至长岭子口岸段在现有珲春至长岭子口岸二级公路基础上加宽改造为7. * km一级公路。全线共设大桥 * 米/1座,中桥67米/1座,涵洞20道, (略) , (略) , (略) ,平 (略) 。

项目采用设计速度80km/h的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4.5m,行车道宽度4×3.75m,硬路肩2×2.5m,土路肩2×0.75m,中间带宽度3m。

2、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 (略) 性研究报告于 * 年11月11日通过吉林省 (略) 的审批,批复文号为吉发改审批[ * ] * 号。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于 * 年5月26日通过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的审批,批复文号为吉交审批函[ * ]3号。

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略) 环 (略) 于 * 年4月编制完成,并于 * 年5月10日通过原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审批,审批文号为吉环审字[ * ] * 号。

工程占用林地已于 * 年5月19日取得《吉林省 (略) 关于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意见》,文号为吉林资[ * ] * 号,并已于 * 年6月16日取得国家 (略) 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文号为林资许准[ * ] * 号,并且建设单位已于 * 年5月编制《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 (略) 性研究报告》、 * 年7月编制《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公路穿越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

该项目于 * 年9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于 * 年11月1日建成通车试运营。

3、投资情况

工程建设实际总投资为 * . * 万元,环保投资 *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75%。

二、工程变动情况

工程主要变化有:项目线路里程增加了0. * km,项目 * .5m太阳特大桥变更为 * m大桥一座,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 (略) , (略) 、养护 (略) 。

(略) ,减少了占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扩建旧路利用段 * %利用原有旧路,充分利用工程回填土,减少了土石方数量,项目 (略) 外购。

项目环评期间砍伐杨树和松树合计 * 棵,目实际砍伐林木 * 株,主要为人红松、人落叶松、人樟子松、柞树、柳树、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其中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珍贵树种,主要珍贵树种为:水曲柳、黄菠萝和紫椴,采伐株数分别为3棵、8棵及45棵,其中水曲柳 (略) 异地冠下移植;黄菠萝3株幼苗异地冠下移植, (略) 大树移栽;紫椴23株幼苗异地冠下移植, (略) 大树移栽。工程占用林地已于 * 年5月19日取得《吉林省 (略) 关于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意见》,文号为吉林资[ * ] * 号,并已于 * 年6月16日取得国家 (略) 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文号为林资许准[ * ] * 号,并且建设单位已于 * 年5月编制《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 (略) 性研究报告》、 * 年7月编制《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公路穿越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1、生态环境

施工期优化临时占地,本工程实际未设置取、 (略) ,项目扩建旧路利用段 * %利用原有旧路,充分利用工程回填土,减少了土石方数量,项目 (略) 外购,项目 (略) 外给,用 (略) 地平整,穿越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 (略) 分道路两侧建设了排水边沟,施工时减少对现有植被及土地破坏,公路 (略) 种草植树,项目实际砍伐林木 * 株,主要为人红松、人落叶松、人樟子松、柞树、柳树、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其中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珍贵树种,主要珍贵树种为:水曲柳、黄菠萝和紫椴,采伐株数分别为3棵、8棵及45棵,其中水曲柳 (略) 异地冠下移植;黄菠萝3株幼苗异地冠下移植, (略) 大树移栽;紫椴23株幼苗异地冠下移植, (略) 大树移栽。

2、废水

施工期废水采用了自 (略) 处理, (略) 地内设置了自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 (略) 理后,用于降尘,施工结束后车电池已清理并恢复原貌,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统一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家肥,不外排,生活垃圾定点收集未出现乱扔乱堆现象。

3、废气

(略) 地距离周围居民较远,避免了对居民影响。

(略) 地四周设置了围栏遮挡,堆料集中堆放地采用了塑料布、苫布覆盖,并配备了洒水车, (略) 地定期洒水,避免施工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运输石灰、土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车辆加盖了篷布;散装水泥运输均采用了罐装,避免了运输材料的沿途撒漏。

4、噪声

选用了低噪声施工机械和设备,强噪声机械和设备设置了封闭的机械棚和减震装置, (略) 了设备维修保养,降低了施工机械噪声。在居住区附近的 (略) 所合理的规划了施工时间,没有强噪声的机械在中午和夜间作业,保证了居民的正常休息。施工期间配备了噪声测量仪器, (略) 地周围靠近村屯一侧设置了围挡,减少了施工噪声的影响,施工期间无施工噪声投诉。

本项目铺设沥青路面,对比原道路极大降低了交通噪声,且通过采取限速措施,有效的降低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

5、固体废物

(略) 分新建,部分在在原有道路上改建,主要以填方为主, (略) 用于其他路段填方, (略) 外购, (略) 外给用 (略) 地平整,施工期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及工程废料运往当 (略) 堆存,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清运 (略) 处理

四、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次验收路段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大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降低了公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影响,有效地控制了公路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缓解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为道路建设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都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监测结果表明,各敏感点昼夜间环境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点击查看>> )2类区及4a类区的标准限值要求。

通过验收监测及调查结果可知,本项目周边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地表水环境等影响不大,在可接受范围内。

五、验收结论

根据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 (略) 检查,该项目环保手续完备,技术资料齐全,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表及批复文件中的污染治理要求,废气、废水和噪声达标排放,固废得 (略) 置,基本满足竣工验收条件,原则同意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伸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调查报告.docx验收意见.pdf

,吉林,长春市,珲春市,长春,吉林


* 年1月7日,珲春市公 (略) 在企业召开了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伸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建设单位珲春市公 (略) 、监测单位(吉林省云海 (略) )、验收报告编制单位( (略) (略) )等单位人员和邀请的3名环保专家,会议组成了验收组。

会议首先对项目环 (略) (略) 检查,并分别听取了建设单位对 (略) (略) 对该工程验收监测情况的介绍,与会人员查阅了工程有关资料,经验收小组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1、建设地点及建设内容

项目起于延边自治州珲春市的珲乌高速公路珲春至江 (略) ,止于珲春市珲春口岸,沿线主要控制点有西炮台、珲春市、太阳村、珲春口岸,全长13. * km(其中穿过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段5.87km,穿越保护区的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其中穿越试验区长度为0.3km,新占试验区面积0.36km;穿越缓冲区长度为2.09km),其中:西炮台至太阳段为新建5. * km一级公路;太阳至长岭子口岸段在现有珲春至长岭子口岸二级公路基础上加宽改造为7. * km一级公路。全线共设大桥 * 米/1座,中桥67米/1座,涵洞20道, (略) , (略) , (略) ,平 (略) 。

项目采用设计速度80km/h的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4.5m,行车道宽度4×3.75m,硬路肩2×2.5m,土路肩2×0.75m,中间带宽度3m。

2、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 (略) 性研究报告于 * 年11月11日通过吉林省 (略) 的审批,批复文号为吉发改审批[ * ] * 号。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于 * 年5月26日通过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的审批,批复文号为吉交审批函[ * ]3号。

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略) 环 (略) 于 * 年4月编制完成,并于 * 年5月10日通过原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审批,审批文号为吉环审字[ * ] * 号。

工程占用林地已于 * 年5月19日取得《吉林省 (略) 关于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意见》,文号为吉林资[ * ] * 号,并已于 * 年6月16日取得国家 (略) 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文号为林资许准[ * ] * 号,并且建设单位已于 * 年5月编制《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 (略) 性研究报告》、 * 年7月编制《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公路穿越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

该项目于 * 年9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于 * 年11月1日建成通车试运营。

3、投资情况

工程建设实际总投资为 * . * 万元,环保投资 *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75%。

二、工程变动情况

工程主要变化有:项目线路里程增加了0. * km,项目 * .5m太阳特大桥变更为 * m大桥一座,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 (略) , (略) 、养护 (略) 。

(略) ,减少了占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扩建旧路利用段 * %利用原有旧路,充分利用工程回填土,减少了土石方数量,项目 (略) 外购。

项目环评期间砍伐杨树和松树合计 * 棵,目实际砍伐林木 * 株,主要为人红松、人落叶松、人樟子松、柞树、柳树、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其中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珍贵树种,主要珍贵树种为:水曲柳、黄菠萝和紫椴,采伐株数分别为3棵、8棵及45棵,其中水曲柳 (略) 异地冠下移植;黄菠萝3株幼苗异地冠下移植, (略) 大树移栽;紫椴23株幼苗异地冠下移植, (略) 大树移栽。工程占用林地已于 * 年5月19日取得《吉林省 (略) 关于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意见》,文号为吉林资[ * ] * 号,并已于 * 年6月16日取得国家 (略) 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文号为林资许准[ * ] * 号,并且建设单位已于 * 年5月编制《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工程 (略) 性研究报告》、 * 年7月编制《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公路穿越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1、生态环境

施工期优化临时占地,本工程实际未设置取、 (略) ,项目扩建旧路利用段 * %利用原有旧路,充分利用工程回填土,减少了土石方数量,项目 (略) 外购,项目 (略) 外给,用 (略) 地平整,穿越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 (略) 分道路两侧建设了排水边沟,施工时减少对现有植被及土地破坏,公路 (略) 种草植树,项目实际砍伐林木 * 株,主要为人红松、人落叶松、人樟子松、柞树、柳树、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其中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珍贵树种,主要珍贵树种为:水曲柳、黄菠萝和紫椴,采伐株数分别为3棵、8棵及45棵,其中水曲柳 (略) 异地冠下移植;黄菠萝3株幼苗异地冠下移植, (略) 大树移栽;紫椴23株幼苗异地冠下移植, (略) 大树移栽。

2、废水

施工期废水采用了自 (略) 处理, (略) 地内设置了自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 (略) 理后,用于降尘,施工结束后车电池已清理并恢复原貌,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统一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家肥,不外排,生活垃圾定点收集未出现乱扔乱堆现象。

3、废气

(略) 地距离周围居民较远,避免了对居民影响。

(略) 地四周设置了围栏遮挡,堆料集中堆放地采用了塑料布、苫布覆盖,并配备了洒水车, (略) 地定期洒水,避免施工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运输石灰、土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车辆加盖了篷布;散装水泥运输均采用了罐装,避免了运输材料的沿途撒漏。

4、噪声

选用了低噪声施工机械和设备,强噪声机械和设备设置了封闭的机械棚和减震装置, (略) 了设备维修保养,降低了施工机械噪声。在居住区附近的 (略) 所合理的规划了施工时间,没有强噪声的机械在中午和夜间作业,保证了居民的正常休息。施工期间配备了噪声测量仪器, (略) 地周围靠近村屯一侧设置了围挡,减少了施工噪声的影响,施工期间无施工噪声投诉。

本项目铺设沥青路面,对比原道路极大降低了交通噪声,且通过采取限速措施,有效的降低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

5、固体废物

(略) 分新建,部分在在原有道路上改建,主要以填方为主, (略) 用于其他路段填方, (略) 外购, (略) 外给用 (略) 地平整,施工期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及工程废料运往当 (略) 堆存,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清运 (略) 处理

四、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次验收路段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大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降低了公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影响,有效地控制了公路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缓解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为道路建设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都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监测结果表明,各敏感点昼夜间环境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点击查看>> )2类区及4a类区的标准限值要求。

通过验收监测及调查结果可知,本项目周边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地表水环境等影响不大,在可接受范围内。

五、验收结论

根据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 (略) 检查,该项目环保手续完备,技术资料齐全,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表及批复文件中的污染治理要求,废气、废水和噪声达标排放,固废得 (略) 置,基本满足竣工验收条件,原则同意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珲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延伸线西炮台至长岭子(口岸)段调查报告.docx验收意见.pdf

,吉林,长春市,珲春市,长春,吉林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