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关于S304平南县绕城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关于S304平南县绕城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平南 (略) :
《S30 (略) 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项目代码: * - 点击查看>> -48-01- 点击查看>> )。S30 (略) 公路起点(K0+ * )位于丹竹镇三河村附近与省道S * 相交,终点(K27+ * )位于平南镇与 (略) 附近。项目为农村公路(参照二 (略) 设计),全长27. * km,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12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线设置中桥8座/ * m,涵洞 * 道;未设有隧道。 (略) 平面交叉, (略) 便民候车亭,未设有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 (略) (略) 。项目总占地 * .09hm2,其中永久占地78.07hm2,临时占地22.02hm2。全 (略) 2处, (略) ,设 (略) 8处。
项目总投资 * . * 万元,环保投资 * .4万元,占总投资的2.63%。
该项目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不利影响可以减少到区域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同意你单位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地点、线路走向、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 (略) 项目建设。
二、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要结合《报告书》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中严格按用地边界线控制施工用地,避免额外占地破坏地表植被的情况。合理设计桥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 (略) 洪、排涝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功能。完善排水系统设计,避免路域排水冲刷农田或因排水不畅淹没农田。注意保存剥离的表土,以便用于临时用地区复耕、生态恢复或用于新耕土地的改良。做好施工区洒水降尘工作,防止施工 (略) 农作物产量及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生产废水经隔油、 (略) 理后的废水方可排放。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经 (略) 理后用于农灌。项目施工期设置的施工营地、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应做好防渗措施。 (略) 、 (略) 、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不得设置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穿越水源二级保护区路段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区两侧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和沉淀池,排水尽量用于洒水降尘。水源保护路段设置双侧路面径流收集系统,进出水源地路段设置警示牌、联系牌等。
(三)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材料运输公路及便道应采取定时洒水降尘措施,在靠近居民敏感点及农田的施工区域应设置施工围挡,并增加施工区、施工便道的洒水次数。加强进出工地施工车辆的清洗。施工散料运输车辆采用加盖篷布和湿法相结合的方式,物料堆放时加盖篷布。 (略) 、 (略) 做好围挡、覆盖及植被恢复工作。距敏感点较 (略) ,旱季应注意对施工区、 (略) 清扫,保持洁净,并加大洒水次数。 (略) 、 (略) 的施工生产生活区应远离敏感点布置等。
(四)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路基废弃土石方,应及时清运至项目设计中 (略) , (略)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施工生产生活区 (略) 收集, (略) 门集中 (略) 理。
(五)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 m范围内有敏感点分布的施工区,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施工作业及物料运输。施工中通过在作业区设置挡板,控 (略) 驶速度、加强机械保养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高噪声机械设备的施工应集中安排在昼间。对临近敏感点的施工便道,应通过限速、加强道路平整和夜间禁鸣等措施降低车辆运输交通噪声影响。
营运期,对沿线超标的居民敏感点加装隔声窗,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加强跟踪监测,发现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情况适时采取降噪措施减小影响。
(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在跨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路段,通过设置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并设置事故沉淀池和应急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路面及 (略) 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跨河桥梁采取防撞护栏。设置进出的水源保护区警示标志牌和应急告示牌等来减小环境风险。运管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应急资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略) 门备案。
(七)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 * 〕 * 号),公开项目环境信息, (略) 会监督,并主动做好项目建设和运营期与周边公众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采纳公众的合理意见,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
(八)初步设计阶段需进一步优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环境保护投资。
四、项 (略) 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略) 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 (略) 生 (略) 门规定的标 (略) 验收,编制验收报告, (略) 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
五、建设单位在接到本批复20日内,将批准后的《报告书》送达市生态环 (略) (略) 、贵港市平 (略) ,并按规定接受辖区生 (略) 门的监督检查。
六、我局委托贵港市生态环 (略) (略) 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检查,贵港市平 (略) 按规定对项目建设期、 (略) 环保“三同时” (略) 日常监督管理,发现环境问题 (略) 。
七、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 (略) 重新审核。项目的性质、路线走向、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等发生重大变动的, (略) 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贵港 (略)
* 年1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平南 (略) :
《S30 (略) 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项目代码: * - 点击查看>> -48-01- 点击查看>> )。S30 (略) 公路起点(K0+ * )位于丹竹镇三河村附近与省道S * 相交,终点(K27+ * )位于平南镇与 (略) 附近。项目为农村公路(参照二 (略) 设计),全长27. * km,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12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线设置中桥8座/ * m,涵洞 * 道;未设有隧道。 (略) 平面交叉, (略) 便民候车亭,未设有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 (略) (略) 。项目总占地 * .09hm2,其中永久占地78.07hm2,临时占地22.02hm2。全 (略) 2处, (略) ,设 (略) 8处。
项目总投资 * . * 万元,环保投资 * .4万元,占总投资的2.63%。
该项目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不利影响可以减少到区域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同意你单位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地点、线路走向、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 (略) 项目建设。
二、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要结合《报告书》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中严格按用地边界线控制施工用地,避免额外占地破坏地表植被的情况。合理设计桥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 (略) 洪、排涝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功能。完善排水系统设计,避免路域排水冲刷农田或因排水不畅淹没农田。注意保存剥离的表土,以便用于临时用地区复耕、生态恢复或用于新耕土地的改良。做好施工区洒水降尘工作,防止施工 (略) 农作物产量及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生产废水经隔油、 (略) 理后的废水方可排放。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经 (略) 理后用于农灌。项目施工期设置的施工营地、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应做好防渗措施。 (略) 、 (略) 、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不得设置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穿越水源二级保护区路段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区两侧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和沉淀池,排水尽量用于洒水降尘。水源保护路段设置双侧路面径流收集系统,进出水源地路段设置警示牌、联系牌等。
(三)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材料运输公路及便道应采取定时洒水降尘措施,在靠近居民敏感点及农田的施工区域应设置施工围挡,并增加施工区、施工便道的洒水次数。加强进出工地施工车辆的清洗。施工散料运输车辆采用加盖篷布和湿法相结合的方式,物料堆放时加盖篷布。 (略) 、 (略) 做好围挡、覆盖及植被恢复工作。距敏感点较 (略) ,旱季应注意对施工区、 (略) 清扫,保持洁净,并加大洒水次数。 (略) 、 (略) 的施工生产生活区应远离敏感点布置等。
(四)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路基废弃土石方,应及时清运至项目设计中 (略) , (略)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施工生产生活区 (略) 收集, (略) 门集中 (略) 理。
(五)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 m范围内有敏感点分布的施工区,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施工作业及物料运输。施工中通过在作业区设置挡板,控 (略) 驶速度、加强机械保养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高噪声机械设备的施工应集中安排在昼间。对临近敏感点的施工便道,应通过限速、加强道路平整和夜间禁鸣等措施降低车辆运输交通噪声影响。
营运期,对沿线超标的居民敏感点加装隔声窗,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加强跟踪监测,发现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情况适时采取降噪措施减小影响。
(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在跨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路段,通过设置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并设置事故沉淀池和应急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路面及 (略) 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跨河桥梁采取防撞护栏。设置进出的水源保护区警示标志牌和应急告示牌等来减小环境风险。运管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应急资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略) 门备案。
(七)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 * 〕 * 号),公开项目环境信息, (略) 会监督,并主动做好项目建设和运营期与周边公众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采纳公众的合理意见,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
(八)初步设计阶段需进一步优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环境保护投资。
四、项 (略) 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略) 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 (略) 生 (略) 门规定的标 (略) 验收,编制验收报告, (略) 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
五、建设单位在接到本批复20日内,将批准后的《报告书》送达市生态环 (略) (略) 、贵港市平 (略) ,并按规定接受辖区生 (略) 门的监督检查。
六、我局委托贵港市生态环 (略) (略) 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检查,贵港市平 (略) 按规定对项目建设期、 (略) 环保“三同时” (略) 日常监督管理,发现环境问题 (略) 。
七、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 (略) 重新审核。项目的性质、路线走向、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等发生重大变动的, (略) 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贵港 (略)
* 年1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