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临安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为高水平推进健康临安建设,率先基本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根据《临安区 (略)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杭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推进临安区卫生健康 (略) 动纲领。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区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牢牢把握改革发展新要求和群众健康新需求,全面实施“健康临安”建设,全面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全区居民健康素养及卫生健康水平。到 * 年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高水平全 (略) 会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 年末,临安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38岁,比 * 年增长了1.2岁,比全省人均期望寿命高出2.91岁;孕产妇死亡为零,婴幼儿死亡率从 * 年末的2.9‰下降到1.4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 * 年的3.8‰下降到2.5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0.02%提高到34.4%,全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健康临安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区、镇(街道)两级健康临安建设组织体系、考评机制,单独组建健康办,实施健康临 (略) 动计划,连续三年获得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优秀等次,通 (略) 市复评及病媒生物防治C级评估,建成国家卫生镇10个、省卫生村 * 个,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 * 个,各类健康单位 * 家。

——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健全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和反应机制。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十三五”期间出生人口 * 人,出生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落实妇幼基本服务项目、“两癌”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等民生实事项目,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以上;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

——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投入37.4亿元建设14个医疗卫生项目。 (略) 、 (略) 建成启用, (略) 完成主体工程,投资19.6亿元 (略) ( (略) )以及昌 (略) 动工开建。其 (略) (略) (略) 协议,并 (略) (略) 。“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增医疗机构 * 个( (略) 2家、民营医疗机构 * 家),新增床位 * 张,累计床位达 * 张。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推进医共体改革,建立4个医共体,医疗管理与服务逐 (略) 、 (略) 、 (略) ( (略) (略) )、村卫生室(社 (略) )四级管 (略) 、医共体两级管理转型。推进医联体建设,与省、 (略) 建立17个医联体及专科联盟,并组建医共体背 (略) 、 (略) ( (略) (略) )、村卫生室(社 (略) )“1+1+1” (略) ,签约率达到40%以上,区域就诊率达到80.09%,基层就诊率达到62.49%。

——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十三五”期间,共培育省级基层名中医1名、市级名中医(基层名中医)3名, (略) 1家。成功通过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实施“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战略, (略) (社 (略) ) (略) 建设全覆盖。以医共体为单位分层分期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顺利通过浙江省中医适 (略) 验收。开展中医药“三进”及“悦读中医”“名中医走基层”等活动,广泛科普中医药健康知识。

—— (略) * 建设及科技创新高效推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出台卫健人才规划及配套政策,设立 * 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基层基础人才提升、名医名科培育、招才引智”三大工程。“十三五”期间,首届基层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班开班,培养选拔 * 名“医坛新秀”“医坛骨干”“医坛名师”,累计招引各类医卫人才 * 人,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 * 人,高级职称 * 人,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项目38项,市卫生科教项目22项,培育省、市级重点学科(专科)6个,并先后 (略) 士、范炳华国家级 (略) 。评选首批区级医学重点学科、扶持学科各10个。

——“数字健康”加速推进。以“ (略) +医疗健康”为引领,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卫生信息化,建成数 (略) 政管理、医疗服务、疾病预防、监督执法、妇幼计生、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卫生信息区域平台及数据驾驶舱、统一结算平台,实现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检查互认,并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县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 * 等测评。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在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推广“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拓展“健康码” (略) 景,实现“健康码”一码看病就医。研发推广“健康e临安”APP,注册总人数达到9.3万。创新实施“智能穿戴”签约服务, (略) 诊疗,建立杭州市首家“ (略) ”、 (略) 信息平台,并以 (略) 为试点,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公共 (略) 动, (略) 推广。

——健康产业走出特色路子。坚持创新发展,充分运用国有投资平台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及健康产业。 (略) , (略) 多样化建设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14个医疗卫生基本建设项目中的4个项目,以及区域信息 (略) 投建,并合作建成区域临检、影像、心电、病理、消毒供应“五大”中心。积极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规范发展, (略) (略) 。强化公立、 (略) 的信息互通,实现公立、 (略) 同等待遇、同质化管理。

“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一类指标

二类指标

单位

* 年

规划目标

* 年

指标现状

健康素质指标

1.人均期望寿命

81

82.38

2.婴儿死亡率

4以下

1.42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以下

2.55

4.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7以下

0

公共支撑及规模发展指标

5.每千人床位数

4.6

4.83

6.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3.5

3.9

7.每千人注册护士数

3.6

3.4

8.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3.5

5.39

9. (略) 会医疗机构床位数

1.5

1.75

健康管理指标

1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

%

80

91

11.出生缺陷发生率

18以下

户籍地17.23

发生地12.57

12.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率

%

40

40.1

13.二级 (略) (略) 日

8.5

8.5

14. (略) 医疗收入药占比

%

低于40

30.4

公共卫生管理指标

15.法定传染病 * * 类发病率

1/10万

*

* .6

16.突发公共卫 (略) 理率

%

*

*

17.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

99

99.17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打造健康中国省域示范区重要战略性机遇期,也是我区奋力打造卫生健康“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健康临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和诸多风险挑战。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 (略) (略) 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浙江省十四届十次全会提出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杭州市围绕“健康杭州”的建设目标,提出锚定“重要窗口”和“头雁风采”标准,到 * 年,卫生健康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率先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 (略) (略) 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整体增强,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健康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在“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城市发展导向下,健康科技革命和数字化改革不断创新突破、跨界融合、飞速发展,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等新发传染病的风险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完善公共卫生防控及应急救治体系成为重大难题。随着出生人口逐年下降,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进一步加剧,疾病谱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高发,传统和新发传染病疫情相互叠加,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将长期存在,“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改革更加迫切,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注册护士数、千人床位数偏少,招引难与 (略) ,临床、儿科、精神、影像、麻醉等医学专业领域缺乏具有地区影响力 (略) 和学科,周边区县发展以及省市医疗资源溢出等加重人才虹吸现象。“三医联动”“六医统筹”不足,“医防融合”不够,基层“医疗不强”,“分级诊疗”推进缓慢等影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依然存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 (略)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至上、生命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略) “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实现发展方式 (略) (略) 转变,显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获得感,着力打造健康临安,争当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区范例。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健康优先,共建共治共享。始终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略) 有政策,维护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普及健康生活,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民众做好自我防护和健康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拓展健康 (略) 面。

坚持整体协同,促进公平均衡。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县域医共体建设,以群众迫切需求为导向,以基层为重点,补齐基层服务的短板弱项,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医防融合,推进医养结合,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注重整合共享和协同服务,形成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体系。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优质高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供给,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以新技术赋 (略) 业转型,打造临安特色鲜明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提升卫生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要素驱动、规模扩张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质量效益驱动为主转变。

坚持数字改革,推进整体智治。加快数字化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发挥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坚持数字赋能, (略) 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需求,通过系统工程的有效组织,运用数据技术的有效手段,实现工作方式从“条线化”向“一体化”转变。推动数字智慧卫生健康应用普惠化、便民化,加快形成具有临安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高效卫生治理体系。

(三)总体目标。

到 * 年,基本 (略) 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整合型、数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综合连续、经济有效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在高收入国家水平,卫生健康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打响“择临健康”品牌,打造高水平健康浙江区域标杆。

“十四五”时期的具体目标是:

——人民群众更加健康,健康临安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区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83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达到7/10万和5‰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达40%以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8.5%以下,健康浙江发展指数达到85以上。城乡、区域、人群间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努力成为健康浙江建设区域样板。

——优质资源更加丰富,医学高地建设谱写新篇章。完善“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5.5张、4.3人和4.4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6人;加快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创建三级 (略) 1家、三 (略) 1家,力争区第三、第四、 (略) 创 (略) ,在 (略) 建 (略)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供给体系更加完善,健康服务能力达到新高度。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准,着力打造公共卫生安全示范区域。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就诊率达到65%。高起点建设“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人人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综合医改更加深化,卫生健康治理走出新路径。综合医改向纵深推进,完善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多元卫生健康治理机制逐步形成,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实现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支持引导更加有力,健康产业实力实现新跨越。优化健康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健康产业扶持政策及措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落地生效, (略) 会办医、生物医药产业、健康服务业的引导和支持,打造健康产业集聚区。既改善民生福祉,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实现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双轮驱动。

——整体智治更加优化,数字化改革迈入新阶段。坚持数字化全面赋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围绕全省数字化改革“ * ”和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 * ”,统筹推进“ (略) +健康服务”全链条覆盖,建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档案,完善医共体信息化建设, (略) 市大脑“舒心就医”“扫码就医”等服务,重塑服务流程、卫生制度,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达到90。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 年目标

健康水平指标

1

人均期望寿命

83

2

婴儿死亡率

5以下

3

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7以下

4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40

5

健康浙江发展指数

≥85

服务体系指标

6

每千人医师数

4.3

7

每千人护士数

4.4

8

每千人床位数

5.5

9

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6.0

10

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

4.5

服务效能指标

11

基层中医药服务普及率

%

97

12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

72以上

13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8.5以下

保障水平指标

14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不低于省级水平

15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

%

26以下

16

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

90

三、任务举措

(一)建设反应快速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维护全区公共卫生安全。

1.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区、镇(街道)两级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强化平战结合工作机制,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 (略) 门职责,以集中统一、智慧高效为目标,在区、镇(街道)二级党委政府建立层级分明、重心下移、权责匹配 (略) 。建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制度,组建跨领域、多学科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级别专家组,发挥技术优势在应急指挥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2.完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围绕“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标,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等为重点,优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强化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之间的信息推送、会商分析和早期预警。完善各类监测哨点建设,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略) 络直报、医疗卫生人员报告、舆情捕捉等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公共卫 (略) 所、人员、行为、物流和气候等特征分析与疫情追踪,提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前瞻性、精准性、灵敏性。

3.创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机构设置和功能定位,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疾 (略) 络,推进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全链条、全环节的医防融合。到 * 年,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配备原则上达到1.4名/万人。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工程,增强疾病预防控 (略) 流调、 (略) 置、检验检测等核心能力。

4.重塑重大疫情救治体系。进一步改造提升传染病防控救治设施,按照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原则,建立规模适宜、功能完善、平战结合、应急次序明确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全面加强区重大 (略) 标准化建设,提升重大疫情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联合诊治水平;设立公共卫生医 (略) ,按照平急结合要求,设置可转换感染科的病床; (略) 、社 (略) 常见和多发传染病的 (略) 置能力;规范设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诊室)、隔离病房等传染病治疗区域,合理预留改造提升空间,完善重 (略) 络。

5.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 (略) 门高效协同、上下有序联动、区域紧密协作、信息互通共享的联防联控机制。 (略) 络建设,完 (略) (略) 为龙头、 (略) 为分支、急救点为基点的急救体系,加快融入市级航 (略) 络。 (略) 前急救体系, (略) 前急救信息化全覆盖,建立独立的 * 急救指挥体系,力争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5分钟。健全采供血服务体系,强化血液安全和应急用血管理,全血采集年增长率达2%。统筹疾控、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机构检测资源,构建信息共享的 (略) 络。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和防护用品的储备、配置,完善物资储备、统筹调配和应急征用机制。健全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和应急医疗救助机制。

(二)提升医疗服务创新发展能力,推进优质医疗 (略) 。

6.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医联体”,完善“1+11”医共体建设配套政策支撑体系,落实“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改革要求,完善医共体岗位设置、财务管理和绩效分配等制度,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人才聚合和服务融合。加强数字医共体建设,推进全民健康信息交互,促进县 (略) 与县域医共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7.优化 (略) 。持续加快医疗 (略) ,改善市民看病就医环境,在区域内解决患者看病就医问题,为实现分级诊疗创造条件。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速推进医疗资源整合,通过调整机构总 (略) ,实现医疗资源的重新组合和均衡配置,引导优良资源往基层延伸,让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共同提升和发展。“十四五”期间,建成投用 (略) 、 (略) 、 (略) 、 (略) 和昌 (略) ,利用现有公共资源 (略) 机构设置。整合 (略) ( (略) (略) ) (略) 医疗资源,对城区 (略) (略) (略) 、 (略) (略) 、 (略) (略) 、 (略) (略) 、 (略) (略) 等社 (略) ( (略) )进行迁、改、扩建。

8. (略) “差异化发展”战略。 (略) (略) (略) 优势,创建高层次教学、创新性研究、现代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高水 (略) ,做大做强核心技术,打造省内一流的高水平医学诊疗、 (略) 。 (略) (略) 建设、三级 * 等创建契机,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大力发展康养、养老、中医护理等中医健康产业, (略) 、 (略) 、中医专科集聚地。 (略) 从区域特点出发,“大专科、全综合”,着重打造能够 (略) 、桐 (略) (略) 。 (略) 与昌 (略) 紧密合作,做强做优外科、骨伤科、ICU、妇产科等学科, (略) 地区百姓急重症、外伤及多发病的诊疗需求。

(三)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略) 乡居民健康素养。

9.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医共体为单位,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规划 (略) 服务、适宜技术等工作,发展老年病、急诊、中医、内科、儿科、康复等特色重点科室,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质量。开展“三免三惠” (略) 动, (略) 乡居民的健康获得感。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 (略) * 建设,完善医共体模式下基层人才激励机制。“十四五”期间, (略) ( (略) (略) )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并设置符合 (略) 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其中50%以上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10% (略) (略) 标准。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提升工程, (略) 村卫生室(社 (略) ),推进村卫生室(社 (略)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以村卫生室(社 (略) )为主体,巡回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覆盖为补充的村(社区)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建一批三星级及以上标准浙江省星级村卫生室(社 (略) )。

10.优化重大疾病防治策略。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对新发疾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快速 (略) 置能力,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力度,对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疾病做好源头治理,控制 * 、 * 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对重点慢性病实施干预计划,推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及癌症等慢性病的防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到8.5%以下。关注慢性疾病高危对象,持续开展健康筛查工作,继续实施适龄女性的“两癌”筛查和50—74岁重点人群大肠癌筛查,并加强老年失智症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工作。

11. (略) 会心理服务体系。 (略) 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略) 会心理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继 (略) 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心理应急干预体系建设,建立“全人群、多部门、综合化”的心理应急干预机制。发展精神(心理)特色专科,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开设焦虑障碍、精神康复、抑郁障碍、物质依赖、儿童青少年心理等亚专科门诊,成立杭州市睡 (略) (略) 、杭州市老年记 (略) (略) 。重视精神(心理) (略) * 建设,到 * 年精神科医师数力争达到6.6名/10万人。

12.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健 (略) 业综合监管机制,持续加大综合监督执法力度,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开展医疗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卫生三大领域执法全覆盖和多元化监管,实现国家“ (略) +监管”指标。全面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保持打击医疗乱象的高压态势。加强卫健执法“蓝盾铁军”建设,按照0.6—1名/万人标准配齐执法人员。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执法智能化建设为重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智慧卫监”高质量建设,力争成为全省创新执法手段新标杆。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3.健 (略) 络。提升中医药龙头,建设三 (略) ,并坚持中医特色,培育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层次学科和特色专科,建成 (略) 。 (略) 区位优势,发展康养、养老、中医护理、养生保健等中医健康产业。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到 * 年, (略) 、 (略) 、 (略) * %设置中医科,每个家庭 (略) 均配备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医师。继续实施“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战略,加强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内涵建设,规范设置基层中医科, (略) (社 (略) ) (略) 建设全覆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占比,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30%以上, (略) 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30%以上。

14.强化中医药传承与推广。建立中医药临床评估机制,挖掘、 (略) 内外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临床疗效显著的特色方剂,优化完善临床诊疗技术和方法,推广应用浙派中医“百医百方”。鼓励 (略) 内中药制剂,推广适宜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通过省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 (略) 建设和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略) 有 (略) 能规范开展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其他类中的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略) (略) 和8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5.强化中医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中医药类重点学科,突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做强中医内科、妇科、骨伤科、儿科、皮肤科、肾病、针灸推拿康复科、产后康复、老年病等优势专病专科。促进中西医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完善中西医联合会制度,在癌症、风湿免疫病、情志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和抗生素耐药等领域鼓励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构建中医药防治体系,促进中医药疫病防治工作,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温病学”研究成果与防治经验。

(五)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建设 (略) * 。

16.稳步增长人才总量。重点围绕“1+3”卫生健康人才政策落实“三个一”工程,招引卫健人才 * 名,引进一批高层次、儿科、产科等紧缺人才以及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培养一批区级“医坛新秀”“医坛骨干”“医坛名师”,市级以上各类名医达10名以上,实施名中医培养计划,增强多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供给。培育省市 (略) 2—3个,争取到“十四五”末卫生健康人才总量达到 * 人,形成一批“名医群”“专科群”。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力争6个重点学科达到市级水平,培育区级重点学科24个。

17.逐 (略) * 结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建设基层医 (略) * ,多方面拓宽全科医生培养方式和渠道,“十四五”末,全科医生达到6名/万人。加 (略) * 建设,加 (略) 的招引力度,完善人才补贴制度、人才安居政策、科研资金补助等政策。加强护理人员培养,医护比达到合理水平。

实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探索高校、 (略) 所、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合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临床+公卫”“临床+预防”复合型领军人才以及执法人才。探索公共卫生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落实和完善符 (略) 业特点的人才晋升评价机制和薪酬机制。到 * 年, (略) 设 (略) , (略) ( (略) (略) )专业公共卫生医生配备达2名/万人以上。

(六)实施“数字健康”战略,推进卫生数字化改革。

18.建设卫生中枢“健康大脑”。全面建成区域卫生健康大脑, (略) “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功能建设数智决策指挥系统。根据工作需求及数据化发展,不断拓展和建设疫情防控、卫生应急、疫苗接种、疾病谱、慢性病管理等“子驾驶仓”系统。按照整体智治要求,建设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构建“制度”“治理”“智慧”三个维度纵深推进的新型数字健康管理生态链。

19.建设全覆盖的“ (略) ”。进一步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强化平台综合管理、数据交互流转、资源统一共享、应用集成整合等四大功能,纵向延伸村卫生室(社 (略) )卫生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区、镇(街道)、村(社区) (略) 络;横向贯通妇幼、疾病预防、卫健执法以及医保、公安、 (略) 门数据,提升信息互通、信息共享范围和质量。建设区域妇幼养育服务平台、心理服务体系、慢性病健康管理平台,建成覆盖全人群的 (略) 络。扩大医疗卫生“跑改”领域,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做优“掌上卫生健康服务平台”,提升百姓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20.建设共享可用的“健康云”。建设全民全生命健康信息平台,建立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开放率达90%以上。建设医养护一体化平台,构建智能养老、医疗协作服务一体化,打造“系统+服务+老年人”的智慧养护服务新模式。推动医共体上下贯通平台建设,搭建“浙政钉”医共体协同系统,为医生提供线上查阅、手机查房、转诊、健康管理等功能。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略) 诊疗。 (略) 署,根据云资源推动卫生数据“云”转移,建立“云”上健康数据库。

21.再造服务新模式“数智医疗”。 (略) 建设,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接 (略) 医院, (略) (略) ( (略) ) (略) 诊疗应用, (略) (略) 。实施“网底 (略) 动”,按照诊前、诊中、诊后规范要求建设“全链条”智能化医疗服务体系,支 (略) 方、网络配送和自助服务,打造未来村卫生室,建成一批“ (略) ”, (略) 底健康管理智能化、医疗服务智慧化。深入实施“舒心就医”、健康码“一码看病”,大力发展移动医疗、可视化看病、远程会诊、掌上医疗、数字家医等。按照国家标 (略) 建设, (略) 、 (略) , (略) 质量、医保控费等管理。

(七)强化医疗系统集成改革,打造卫生改革示范县区。

22.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医保报销政策杠杆作用,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进一步拉开统筹区内外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报销比例,引导群众就近就地选择医疗机构首诊。建立慢性病基层首诊制度, (略) 减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患者占比,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推进“全专联合” (略) 组合式服务,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资源配置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形成长期契约关系,促进基层首诊,重点人群在基层就诊率达70%以上。

23. (略) 管理制度。按照管办分开、放管结合的要求,强化政府办医责任, (略) 治理模式,建 (略) 管理制度。 (略) 党委领导下法人治理机制, (略) 经营管理自主权, (略) 建设。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受理审核,联动推进药品耗材采购供应、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等综合改革, (略)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35%以上。

24.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公益性为 (略) 绩效考核机制,逐 (略) 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完 (略) 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探索实施目标年 (略) 负责人年薪制。落实“两个允许”和《 (略) 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将薪酬水平和总量与医疗服务收入、医院绩效考核、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因素挂钩,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等收入脱钩,建立医务人员中长期激励制度, (略) 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达45%左右。

25.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机制。按照“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改革路径,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以药品集中采购为突破口,协同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服务价格调整等重点改革任务。 (略) 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鼓励探索更高效的货款支付方式,确保医疗机构按采购合同规定支付货款,同时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全周期质量监管。巩固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完善总额控制下的多元化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略) 费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点数付费,推动DRGs点数付费改革。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疾病分级诊疗目录等因素,引导患者理性就医。完善奖励奖惩机制,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八)加快“ (略) 有政策”,打造健康杭州“临安样本”。

26.优化健康临安推进机制。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高标准高要求,全力推进健康浙 (略) 动,开展智 (略) 动示范试点建设,积极探索 (略) 有政策的有效实施路径,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健康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探索健康临安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 (略) ,建设一批示范型健康细胞。稳妥有序建设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立符合临安实际的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评估的工作规范、实 (略) 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将重大工程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价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价。

27.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突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战略性地位, (略) 改旧改项目,把爱国卫生元素和巩固国卫要求, (略) 改旧改之中, (略) 市健康管理理念。继续巩 (略) 市成果,推进防蚊灭蚊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控烟等工作,积极争创无烟单位、全面禁烟示范单位,人群吸烟率下降到20%以下,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全覆盖。不断提升和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效,确保青山湖街道、太湖源镇、高虹镇、天目山镇、潜川镇、太阳镇、昌化镇、河桥镇、湍口镇、於潜镇、板桥镇、龙岗镇、岛石镇、清凉峰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

28.加强 (略) 会健康管理。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健康文明素养,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到学前、学校和在职教育全过程,培养和树立民众主动防病和健康意识,引导民众从生活细节做起,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 (略) 交距离、倡导健康饮食习惯等成为日 (略) 为规范,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发挥医疗单位业务技术指导优势,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助力“红十字救在身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个体健康发展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积极融合;到 * 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

(九)优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提升妇幼及老年健康服务能力。

29.完善妇幼健康服务功能。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危重孕产妇和 (略) 标准化建设,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和儿科急救、治疗水平,维持孕产妇、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低水平。重视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努力创建1家儿童早期发 (略) ,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完善妇女“两癌”防治工作 (略) 络,关注女性生殖健康。提升区级儿科服务能力,重视青少年近视、龋齿、肥胖等防控,力争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儿童意外死亡率逐年降低。

30.加快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健全政策体系、标准规范 (略) 乡的服务体系。支持多方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 * 年底,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有1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托幼一体化服务,培育建设服务模式可复制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向婴幼儿家庭提供育儿技能指导,力争 * 年底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达90%以上。

31.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二级 (略) (略) 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 (略) 和2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设立老 (略) ,开展老年健康指导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档案,到 * 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2%以上。实现失能、半失能和9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家庭医生”配备全覆盖。加强开展心理关爱特色服务,重点关注贫困、留守、空巢、失能、失智、失独、高龄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深入推进医养结合,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推动医养 (略) 区、进家庭,规范开展医养 (略) 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老年医疗康复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十)推动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健康服务均等化水平。

32.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健康服务产业多元发展, (略) 会资本,促进养老、旅游、 (略) 、健身休闲与医疗健康服务跨界融合,推进颐养小镇建设,着重解 (略) 会问题,发展集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健康体检、健身休闲、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等于一体的智慧型健康服务集聚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医教协同发展,加快天目医药港建设,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健康服务业、医疗器械、孵化研发等产业,创新推动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共建“城西科创大走廊生命健康科创高地”。

33.继续 (略) 会力量办医。 (略) 会办医的政策落地, (略) 会办医公平发展的政策环境, (略) 为主导、 (略) 为补 (略) 。 (略) 会力量举办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眼科、妇儿等专科医疗机构,以及连锁化、集团化经营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血液透析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 (略) 会办非营利性医疗 (略) 开展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 (略) 建设, (略) 上等级, (略) 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继续依托信息化促进公立、民营同质化管理、同等化待遇。

(十一)提升人口发展环境, (略) 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34.优化人口生育公共服务。大力推进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构建生育友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和谐的人口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融杭体制,以鼓励按政策生育为导向,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以扶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为重点,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关怀制度,构建按政策生育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35.推 (略) 动。深度融入健康临安,聚焦“计生特殊家庭和家庭发展”,大力开展和细化落实计生特 (略) 动、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青春健康教育、流动人口服务拓展和计生家庭权益维护等工作, (略) 转型发展,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发展,加快开创计划 (略) 面。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 (略) 充分发挥统一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责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将主要健康指标、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通力协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投入保障。加大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经费投入,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保障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事业发展、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 (略) (略) 需经费,对薄弱领域、关键环节的投入采用倾斜政策。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提升财政投入绩效。 (略) 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略) 会资本有效投资,形成卫生资金投入的多元化。

(三)加强法治建设。坚持法治理念, (略) 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略) 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卫生健康事业依法执法、 (略) 政,推进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和政府信息公开,促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化。

(四)加强规划实施。 (略) 门要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工作职 (略) 项目化、清单化和责任化,增强规划刚性,制定规划年度计划、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举措、层层落实责任。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完善督查考核机制。 (略) 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或重大政策需要调整的,提出有效对策措施,必须经过有效论证,确保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科学性。

(五)加强多元参与。 (略) * 自身建设,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卫健人员的职业发展和薪酬体系等正向激励手段,建立一套文化认同、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人文关怀制度,调动广大卫健人员积极性。建设卫 (略) ,开展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宣传推广, (略) 会舆论引导,及时回应民众关切, (略) 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略) 会共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营造“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杭州市临安 (略) 关于印发《临安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 * 年)》的通知临政办〔 * 〕4号.wps



为高水平推进健康临安建设,率先基本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根据《临安区 (略)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杭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推进临安区卫生健康 (略) 动纲领。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区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牢牢把握改革发展新要求和群众健康新需求,全面实施“健康临安”建设,全面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全区居民健康素养及卫生健康水平。到 * 年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高水平全 (略) 会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 年末,临安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38岁,比 * 年增长了1.2岁,比全省人均期望寿命高出2.91岁;孕产妇死亡为零,婴幼儿死亡率从 * 年末的2.9‰下降到1.4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 * 年的3.8‰下降到2.5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0.02%提高到34.4%,全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健康临安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区、镇(街道)两级健康临安建设组织体系、考评机制,单独组建健康办,实施健康临 (略) 动计划,连续三年获得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优秀等次,通 (略) 市复评及病媒生物防治C级评估,建成国家卫生镇10个、省卫生村 * 个,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 * 个,各类健康单位 * 家。

——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健全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和反应机制。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十三五”期间出生人口 * 人,出生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落实妇幼基本服务项目、“两癌”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等民生实事项目,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以上;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

——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投入37.4亿元建设14个医疗卫生项目。 (略) 、 (略) 建成启用, (略) 完成主体工程,投资19.6亿元 (略) ( (略) )以及昌 (略) 动工开建。其 (略) (略) (略) 协议,并 (略) (略) 。“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增医疗机构 * 个( (略) 2家、民营医疗机构 * 家),新增床位 * 张,累计床位达 * 张。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推进医共体改革,建立4个医共体,医疗管理与服务逐 (略) 、 (略) 、 (略) ( (略) (略) )、村卫生室(社 (略) )四级管 (略) 、医共体两级管理转型。推进医联体建设,与省、 (略) 建立17个医联体及专科联盟,并组建医共体背 (略) 、 (略) ( (略) (略) )、村卫生室(社 (略) )“1+1+1” (略) ,签约率达到40%以上,区域就诊率达到80.09%,基层就诊率达到62.49%。

——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十三五”期间,共培育省级基层名中医1名、市级名中医(基层名中医)3名, (略) 1家。成功通过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实施“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战略, (略) (社 (略) ) (略) 建设全覆盖。以医共体为单位分层分期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顺利通过浙江省中医适 (略) 验收。开展中医药“三进”及“悦读中医”“名中医走基层”等活动,广泛科普中医药健康知识。

—— (略) * 建设及科技创新高效推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出台卫健人才规划及配套政策,设立 * 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基层基础人才提升、名医名科培育、招才引智”三大工程。“十三五”期间,首届基层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班开班,培养选拔 * 名“医坛新秀”“医坛骨干”“医坛名师”,累计招引各类医卫人才 * 人,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 * 人,高级职称 * 人,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项目38项,市卫生科教项目22项,培育省、市级重点学科(专科)6个,并先后 (略) 士、范炳华国家级 (略) 。评选首批区级医学重点学科、扶持学科各10个。

——“数字健康”加速推进。以“ (略) +医疗健康”为引领,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建设卫生信息化,建成数 (略) 政管理、医疗服务、疾病预防、监督执法、妇幼计生、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卫生信息区域平台及数据驾驶舱、统一结算平台,实现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检查互认,并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县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 * 等测评。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在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推广“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拓展“健康码” (略) 景,实现“健康码”一码看病就医。研发推广“健康e临安”APP,注册总人数达到9.3万。创新实施“智能穿戴”签约服务, (略) 诊疗,建立杭州市首家“ (略) ”、 (略) 信息平台,并以 (略) 为试点,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公共 (略) 动, (略) 推广。

——健康产业走出特色路子。坚持创新发展,充分运用国有投资平台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及健康产业。 (略) , (略) 多样化建设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14个医疗卫生基本建设项目中的4个项目,以及区域信息 (略) 投建,并合作建成区域临检、影像、心电、病理、消毒供应“五大”中心。积极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规范发展, (略) (略) 。强化公立、 (略) 的信息互通,实现公立、 (略) 同等待遇、同质化管理。

“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一类指标

二类指标

单位

* 年

规划目标

* 年

指标现状

健康素质指标

1.人均期望寿命

81

82.38

2.婴儿死亡率

4以下

1.42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以下

2.55

4.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7以下

0

公共支撑及规模发展指标

5.每千人床位数

4.6

4.83

6.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3.5

3.9

7.每千人注册护士数

3.6

3.4

8.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3.5

5.39

9. (略) 会医疗机构床位数

1.5

1.75

健康管理指标

1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

%

80

91

11.出生缺陷发生率

18以下

户籍地17.23

发生地12.57

12.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率

%

40

40.1

13.二级 (略) (略) 日

8.5

8.5

14. (略) 医疗收入药占比

%

低于40

30.4

公共卫生管理指标

15.法定传染病 * * 类发病率

1/10万

*

* .6

16.突发公共卫 (略) 理率

%

*

*

17.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

99

99.17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打造健康中国省域示范区重要战略性机遇期,也是我区奋力打造卫生健康“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健康临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和诸多风险挑战。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 (略) (略) 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浙江省十四届十次全会提出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杭州市围绕“健康杭州”的建设目标,提出锚定“重要窗口”和“头雁风采”标准,到 * 年,卫生健康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率先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 (略) (略) 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整体增强,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健康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在“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城市发展导向下,健康科技革命和数字化改革不断创新突破、跨界融合、飞速发展,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等新发传染病的风险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完善公共卫生防控及应急救治体系成为重大难题。随着出生人口逐年下降,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进一步加剧,疾病谱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高发,传统和新发传染病疫情相互叠加,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将长期存在,“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改革更加迫切,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注册护士数、千人床位数偏少,招引难与 (略) ,临床、儿科、精神、影像、麻醉等医学专业领域缺乏具有地区影响力 (略) 和学科,周边区县发展以及省市医疗资源溢出等加重人才虹吸现象。“三医联动”“六医统筹”不足,“医防融合”不够,基层“医疗不强”,“分级诊疗”推进缓慢等影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依然存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 (略)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至上、生命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略) “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实现发展方式 (略) (略) 转变,显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获得感,着力打造健康临安,争当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区范例。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健康优先,共建共治共享。始终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略) 有政策,维护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普及健康生活,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民众做好自我防护和健康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拓展健康 (略) 面。

坚持整体协同,促进公平均衡。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县域医共体建设,以群众迫切需求为导向,以基层为重点,补齐基层服务的短板弱项,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医防融合,推进医养结合,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注重整合共享和协同服务,形成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体系。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优质高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供给,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以新技术赋 (略) 业转型,打造临安特色鲜明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提升卫生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要素驱动、规模扩张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质量效益驱动为主转变。

坚持数字改革,推进整体智治。加快数字化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发挥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坚持数字赋能, (略) 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需求,通过系统工程的有效组织,运用数据技术的有效手段,实现工作方式从“条线化”向“一体化”转变。推动数字智慧卫生健康应用普惠化、便民化,加快形成具有临安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高效卫生治理体系。

(三)总体目标。

到 * 年,基本 (略) 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整合型、数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综合连续、经济有效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在高收入国家水平,卫生健康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打响“择临健康”品牌,打造高水平健康浙江区域标杆。

“十四五”时期的具体目标是:

——人民群众更加健康,健康临安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区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83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达到7/10万和5‰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达40%以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8.5%以下,健康浙江发展指数达到85以上。城乡、区域、人群间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努力成为健康浙江建设区域样板。

——优质资源更加丰富,医学高地建设谱写新篇章。完善“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5.5张、4.3人和4.4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6人;加快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创建三级 (略) 1家、三 (略) 1家,力争区第三、第四、 (略) 创 (略) ,在 (略) 建 (略)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供给体系更加完善,健康服务能力达到新高度。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准,着力打造公共卫生安全示范区域。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就诊率达到65%。高起点建设“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人人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综合医改更加深化,卫生健康治理走出新路径。综合医改向纵深推进,完善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多元卫生健康治理机制逐步形成,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实现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支持引导更加有力,健康产业实力实现新跨越。优化健康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健康产业扶持政策及措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落地生效, (略) 会办医、生物医药产业、健康服务业的引导和支持,打造健康产业集聚区。既改善民生福祉,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实现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双轮驱动。

——整体智治更加优化,数字化改革迈入新阶段。坚持数字化全面赋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围绕全省数字化改革“ * ”和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 * ”,统筹推进“ (略) +健康服务”全链条覆盖,建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档案,完善医共体信息化建设, (略) 市大脑“舒心就医”“扫码就医”等服务,重塑服务流程、卫生制度,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达到90。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 年目标

健康水平指标

1

人均期望寿命

83

2

婴儿死亡率

5以下

3

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7以下

4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40

5

健康浙江发展指数

≥85

服务体系指标

6

每千人医师数

4.3

7

每千人护士数

4.4

8

每千人床位数

5.5

9

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6.0

10

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

4.5

服务效能指标

11

基层中医药服务普及率

%

97

12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

72以上

13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8.5以下

保障水平指标

14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不低于省级水平

15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

%

26以下

16

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

90

三、任务举措

(一)建设反应快速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维护全区公共卫生安全。

1.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区、镇(街道)两级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强化平战结合工作机制,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 (略) 门职责,以集中统一、智慧高效为目标,在区、镇(街道)二级党委政府建立层级分明、重心下移、权责匹配 (略) 。建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制度,组建跨领域、多学科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级别专家组,发挥技术优势在应急指挥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2.完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围绕“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标,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等为重点,优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强化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之间的信息推送、会商分析和早期预警。完善各类监测哨点建设,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略) 络直报、医疗卫生人员报告、舆情捕捉等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公共卫 (略) 所、人员、行为、物流和气候等特征分析与疫情追踪,提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前瞻性、精准性、灵敏性。

3.创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机构设置和功能定位,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疾 (略) 络,推进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全链条、全环节的医防融合。到 * 年,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配备原则上达到1.4名/万人。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工程,增强疾病预防控 (略) 流调、 (略) 置、检验检测等核心能力。

4.重塑重大疫情救治体系。进一步改造提升传染病防控救治设施,按照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原则,建立规模适宜、功能完善、平战结合、应急次序明确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全面加强区重大 (略) 标准化建设,提升重大疫情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联合诊治水平;设立公共卫生医 (略) ,按照平急结合要求,设置可转换感染科的病床; (略) 、社 (略) 常见和多发传染病的 (略) 置能力;规范设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诊室)、隔离病房等传染病治疗区域,合理预留改造提升空间,完善重 (略) 络。

5.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 (略) 门高效协同、上下有序联动、区域紧密协作、信息互通共享的联防联控机制。 (略) 络建设,完 (略) (略) 为龙头、 (略) 为分支、急救点为基点的急救体系,加快融入市级航 (略) 络。 (略) 前急救体系, (略) 前急救信息化全覆盖,建立独立的 * 急救指挥体系,力争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5分钟。健全采供血服务体系,强化血液安全和应急用血管理,全血采集年增长率达2%。统筹疾控、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机构检测资源,构建信息共享的 (略) 络。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和防护用品的储备、配置,完善物资储备、统筹调配和应急征用机制。健全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和应急医疗救助机制。

(二)提升医疗服务创新发展能力,推进优质医疗 (略) 。

6.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医联体”,完善“1+11”医共体建设配套政策支撑体系,落实“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改革要求,完善医共体岗位设置、财务管理和绩效分配等制度,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人才聚合和服务融合。加强数字医共体建设,推进全民健康信息交互,促进县 (略) 与县域医共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7.优化 (略) 。持续加快医疗 (略) ,改善市民看病就医环境,在区域内解决患者看病就医问题,为实现分级诊疗创造条件。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速推进医疗资源整合,通过调整机构总 (略) ,实现医疗资源的重新组合和均衡配置,引导优良资源往基层延伸,让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共同提升和发展。“十四五”期间,建成投用 (略) 、 (略) 、 (略) 、 (略) 和昌 (略) ,利用现有公共资源 (略) 机构设置。整合 (略) ( (略) (略) ) (略) 医疗资源,对城区 (略) (略) (略) 、 (略) (略) 、 (略) (略) 、 (略) (略) 、 (略) (略) 等社 (略) ( (略) )进行迁、改、扩建。

8. (略) “差异化发展”战略。 (略) (略) (略) 优势,创建高层次教学、创新性研究、现代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高水 (略) ,做大做强核心技术,打造省内一流的高水平医学诊疗、 (略) 。 (略) (略) 建设、三级 * 等创建契机,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大力发展康养、养老、中医护理等中医健康产业, (略) 、 (略) 、中医专科集聚地。 (略) 从区域特点出发,“大专科、全综合”,着重打造能够 (略) 、桐 (略) (略) 。 (略) 与昌 (略) 紧密合作,做强做优外科、骨伤科、ICU、妇产科等学科, (略) 地区百姓急重症、外伤及多发病的诊疗需求。

(三)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略) 乡居民健康素养。

9.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医共体为单位,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规划 (略) 服务、适宜技术等工作,发展老年病、急诊、中医、内科、儿科、康复等特色重点科室,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质量。开展“三免三惠” (略) 动, (略) 乡居民的健康获得感。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 (略) * 建设,完善医共体模式下基层人才激励机制。“十四五”期间, (略) ( (略) (略) )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并设置符合 (略) 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其中50%以上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10% (略) (略) 标准。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提升工程, (略) 村卫生室(社 (略) ),推进村卫生室(社 (略)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以村卫生室(社 (略) )为主体,巡回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覆盖为补充的村(社区)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建一批三星级及以上标准浙江省星级村卫生室(社 (略) )。

10.优化重大疾病防治策略。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对新发疾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快速 (略) 置能力,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力度,对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疾病做好源头治理,控制 * 、 * 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对重点慢性病实施干预计划,推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及癌症等慢性病的防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到8.5%以下。关注慢性疾病高危对象,持续开展健康筛查工作,继续实施适龄女性的“两癌”筛查和50—74岁重点人群大肠癌筛查,并加强老年失智症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工作。

11. (略) 会心理服务体系。 (略) 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略) 会心理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继 (略) 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心理应急干预体系建设,建立“全人群、多部门、综合化”的心理应急干预机制。发展精神(心理)特色专科,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开设焦虑障碍、精神康复、抑郁障碍、物质依赖、儿童青少年心理等亚专科门诊,成立杭州市睡 (略) (略) 、杭州市老年记 (略) (略) 。重视精神(心理) (略) * 建设,到 * 年精神科医师数力争达到6.6名/10万人。

12.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健 (略) 业综合监管机制,持续加大综合监督执法力度,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开展医疗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卫生三大领域执法全覆盖和多元化监管,实现国家“ (略) +监管”指标。全面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保持打击医疗乱象的高压态势。加强卫健执法“蓝盾铁军”建设,按照0.6—1名/万人标准配齐执法人员。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执法智能化建设为重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智慧卫监”高质量建设,力争成为全省创新执法手段新标杆。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3.健 (略) 络。提升中医药龙头,建设三 (略) ,并坚持中医特色,培育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层次学科和特色专科,建成 (略) 。 (略) 区位优势,发展康养、养老、中医护理、养生保健等中医健康产业。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到 * 年, (略) 、 (略) 、 (略) * %设置中医科,每个家庭 (略) 均配备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医师。继续实施“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战略,加强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内涵建设,规范设置基层中医科, (略) (社 (略) ) (略) 建设全覆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占比,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30%以上, (略) 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30%以上。

14.强化中医药传承与推广。建立中医药临床评估机制,挖掘、 (略) 内外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临床疗效显著的特色方剂,优化完善临床诊疗技术和方法,推广应用浙派中医“百医百方”。鼓励 (略) 内中药制剂,推广适宜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通过省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 (略) 建设和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略) 有 (略) 能规范开展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其他类中的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略) (略) 和8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5.强化中医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中医药类重点学科,突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做强中医内科、妇科、骨伤科、儿科、皮肤科、肾病、针灸推拿康复科、产后康复、老年病等优势专病专科。促进中西医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完善中西医联合会制度,在癌症、风湿免疫病、情志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和抗生素耐药等领域鼓励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构建中医药防治体系,促进中医药疫病防治工作,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温病学”研究成果与防治经验。

(五)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建设 (略) * 。

16.稳步增长人才总量。重点围绕“1+3”卫生健康人才政策落实“三个一”工程,招引卫健人才 * 名,引进一批高层次、儿科、产科等紧缺人才以及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培养一批区级“医坛新秀”“医坛骨干”“医坛名师”,市级以上各类名医达10名以上,实施名中医培养计划,增强多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供给。培育省市 (略) 2—3个,争取到“十四五”末卫生健康人才总量达到 * 人,形成一批“名医群”“专科群”。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力争6个重点学科达到市级水平,培育区级重点学科24个。

17.逐 (略) * 结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建设基层医 (略) * ,多方面拓宽全科医生培养方式和渠道,“十四五”末,全科医生达到6名/万人。加 (略) * 建设,加 (略) 的招引力度,完善人才补贴制度、人才安居政策、科研资金补助等政策。加强护理人员培养,医护比达到合理水平。

实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探索高校、 (略) 所、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合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临床+公卫”“临床+预防”复合型领军人才以及执法人才。探索公共卫生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落实和完善符 (略) 业特点的人才晋升评价机制和薪酬机制。到 * 年, (略) 设 (略) , (略) ( (略) (略) )专业公共卫生医生配备达2名/万人以上。

(六)实施“数字健康”战略,推进卫生数字化改革。

18.建设卫生中枢“健康大脑”。全面建成区域卫生健康大脑, (略) “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功能建设数智决策指挥系统。根据工作需求及数据化发展,不断拓展和建设疫情防控、卫生应急、疫苗接种、疾病谱、慢性病管理等“子驾驶仓”系统。按照整体智治要求,建设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构建“制度”“治理”“智慧”三个维度纵深推进的新型数字健康管理生态链。

19.建设全覆盖的“ (略) ”。进一步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强化平台综合管理、数据交互流转、资源统一共享、应用集成整合等四大功能,纵向延伸村卫生室(社 (略) )卫生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区、镇(街道)、村(社区) (略) 络;横向贯通妇幼、疾病预防、卫健执法以及医保、公安、 (略) 门数据,提升信息互通、信息共享范围和质量。建设区域妇幼养育服务平台、心理服务体系、慢性病健康管理平台,建成覆盖全人群的 (略) 络。扩大医疗卫生“跑改”领域,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做优“掌上卫生健康服务平台”,提升百姓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20.建设共享可用的“健康云”。建设全民全生命健康信息平台,建立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开放率达90%以上。建设医养护一体化平台,构建智能养老、医疗协作服务一体化,打造“系统+服务+老年人”的智慧养护服务新模式。推动医共体上下贯通平台建设,搭建“浙政钉”医共体协同系统,为医生提供线上查阅、手机查房、转诊、健康管理等功能。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略) 诊疗。 (略) 署,根据云资源推动卫生数据“云”转移,建立“云”上健康数据库。

21.再造服务新模式“数智医疗”。 (略) 建设,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接 (略) 医院, (略) (略) ( (略) ) (略) 诊疗应用, (略) (略) 。实施“网底 (略) 动”,按照诊前、诊中、诊后规范要求建设“全链条”智能化医疗服务体系,支 (略) 方、网络配送和自助服务,打造未来村卫生室,建成一批“ (略) ”, (略) 底健康管理智能化、医疗服务智慧化。深入实施“舒心就医”、健康码“一码看病”,大力发展移动医疗、可视化看病、远程会诊、掌上医疗、数字家医等。按照国家标 (略) 建设, (略) 、 (略) , (略) 质量、医保控费等管理。

(七)强化医疗系统集成改革,打造卫生改革示范县区。

22.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医保报销政策杠杆作用,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进一步拉开统筹区内外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报销比例,引导群众就近就地选择医疗机构首诊。建立慢性病基层首诊制度, (略) 减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患者占比,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推进“全专联合” (略) 组合式服务,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资源配置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形成长期契约关系,促进基层首诊,重点人群在基层就诊率达70%以上。

23. (略) 管理制度。按照管办分开、放管结合的要求,强化政府办医责任, (略) 治理模式,建 (略) 管理制度。 (略) 党委领导下法人治理机制, (略) 经营管理自主权, (略) 建设。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受理审核,联动推进药品耗材采购供应、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等综合改革, (略)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35%以上。

24.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公益性为 (略) 绩效考核机制,逐 (略) 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完 (略) 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探索实施目标年 (略) 负责人年薪制。落实“两个允许”和《 (略) 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将薪酬水平和总量与医疗服务收入、医院绩效考核、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因素挂钩,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等收入脱钩,建立医务人员中长期激励制度, (略) 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达45%左右。

25.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机制。按照“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改革路径,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以药品集中采购为突破口,协同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服务价格调整等重点改革任务。 (略) 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鼓励探索更高效的货款支付方式,确保医疗机构按采购合同规定支付货款,同时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全周期质量监管。巩固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完善总额控制下的多元化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略) 费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点数付费,推动DRGs点数付费改革。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疾病分级诊疗目录等因素,引导患者理性就医。完善奖励奖惩机制,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八)加快“ (略) 有政策”,打造健康杭州“临安样本”。

26.优化健康临安推进机制。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高标准高要求,全力推进健康浙 (略) 动,开展智 (略) 动示范试点建设,积极探索 (略) 有政策的有效实施路径,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健康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探索健康临安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 (略) ,建设一批示范型健康细胞。稳妥有序建设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立符合临安实际的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评估的工作规范、实 (略) 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将重大工程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价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价。

27.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突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战略性地位, (略) 改旧改项目,把爱国卫生元素和巩固国卫要求, (略) 改旧改之中, (略) 市健康管理理念。继续巩 (略) 市成果,推进防蚊灭蚊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控烟等工作,积极争创无烟单位、全面禁烟示范单位,人群吸烟率下降到20%以下,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全覆盖。不断提升和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效,确保青山湖街道、太湖源镇、高虹镇、天目山镇、潜川镇、太阳镇、昌化镇、河桥镇、湍口镇、於潜镇、板桥镇、龙岗镇、岛石镇、清凉峰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

28.加强 (略) 会健康管理。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健康文明素养,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到学前、学校和在职教育全过程,培养和树立民众主动防病和健康意识,引导民众从生活细节做起,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 (略) 交距离、倡导健康饮食习惯等成为日 (略) 为规范,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发挥医疗单位业务技术指导优势,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助力“红十字救在身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个体健康发展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积极融合;到 * 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

(九)优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提升妇幼及老年健康服务能力。

29.完善妇幼健康服务功能。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危重孕产妇和 (略) 标准化建设,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和儿科急救、治疗水平,维持孕产妇、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低水平。重视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努力创建1家儿童早期发 (略) ,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完善妇女“两癌”防治工作 (略) 络,关注女性生殖健康。提升区级儿科服务能力,重视青少年近视、龋齿、肥胖等防控,力争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儿童意外死亡率逐年降低。

30.加快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健全政策体系、标准规范 (略) 乡的服务体系。支持多方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 * 年底,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有1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托幼一体化服务,培育建设服务模式可复制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向婴幼儿家庭提供育儿技能指导,力争 * 年底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达90%以上。

31.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二级 (略) (略) 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 (略) 和2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设立老 (略) ,开展老年健康指导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档案,到 * 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2%以上。实现失能、半失能和9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家庭医生”配备全覆盖。加强开展心理关爱特色服务,重点关注贫困、留守、空巢、失能、失智、失独、高龄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深入推进医养结合,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推动医养 (略) 区、进家庭,规范开展医养 (略) 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老年医疗康复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十)推动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健康服务均等化水平。

32.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健康服务产业多元发展, (略) 会资本,促进养老、旅游、 (略) 、健身休闲与医疗健康服务跨界融合,推进颐养小镇建设,着重解 (略) 会问题,发展集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健康体检、健身休闲、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等于一体的智慧型健康服务集聚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医教协同发展,加快天目医药港建设,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健康服务业、医疗器械、孵化研发等产业,创新推动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共建“城西科创大走廊生命健康科创高地”。

33.继续 (略) 会力量办医。 (略) 会办医的政策落地, (略) 会办医公平发展的政策环境, (略) 为主导、 (略) 为补 (略) 。 (略) 会力量举办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眼科、妇儿等专科医疗机构,以及连锁化、集团化经营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血液透析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 (略) 会办非营利性医疗 (略) 开展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 (略) 建设, (略) 上等级, (略) 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继续依托信息化促进公立、民营同质化管理、同等化待遇。

(十一)提升人口发展环境, (略) 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34.优化人口生育公共服务。大力推进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构建生育友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和谐的人口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融杭体制,以鼓励按政策生育为导向,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以扶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为重点,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关怀制度,构建按政策生育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35.推 (略) 动。深度融入健康临安,聚焦“计生特殊家庭和家庭发展”,大力开展和细化落实计生特 (略) 动、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青春健康教育、流动人口服务拓展和计生家庭权益维护等工作, (略) 转型发展,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发展,加快开创计划 (略) 面。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 (略) 充分发挥统一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责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将主要健康指标、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通力协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投入保障。加大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经费投入,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保障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事业发展、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 (略) (略) 需经费,对薄弱领域、关键环节的投入采用倾斜政策。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提升财政投入绩效。 (略) 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略) 会资本有效投资,形成卫生资金投入的多元化。

(三)加强法治建设。坚持法治理念, (略) 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略) 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卫生健康事业依法执法、 (略) 政,推进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和政府信息公开,促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化。

(四)加强规划实施。 (略) 门要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工作职 (略) 项目化、清单化和责任化,增强规划刚性,制定规划年度计划、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举措、层层落实责任。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完善督查考核机制。 (略) 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或重大政策需要调整的,提出有效对策措施,必须经过有效论证,确保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科学性。

(五)加强多元参与。 (略) * 自身建设,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卫健人员的职业发展和薪酬体系等正向激励手段,建立一套文化认同、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人文关怀制度,调动广大卫健人员积极性。建设卫 (略) ,开展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宣传推广, (略) 会舆论引导,及时回应民众关切, (略) 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略) 会共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营造“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杭州市临安 (略) 关于印发《临安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 * 年)》的通知临政办〔 * 〕4号.wps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