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叶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六安市叶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六安市叶集化 (略) 理 (略) 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及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基本情况及报告全文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 (略)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行政审批服务科)。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地址:六安市佛子岭中路市政 (略) 二楼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施工许可(环保业务)窗口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 (略) 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一、项目名称:六安市叶集化 (略) 理 (略) 一期工程

二、建设单位:安徽六安叶集经济 (略)

三、环评单位:安徽 (略) (编制主持人:郭运功,技术服务费用20万元)

四、建设地点:安徽六安叶集经济开发区纬三路与经八路交口西南侧

五、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简介

* 年8月,安徽六安叶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六安叶集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总体规划( * ~ * )》,规划面积2.14 km2,规划主导产业为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

* 年4月19日,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认定第一批安徽省化工园区的批复》(皖政秘[ * ]93号),叶集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更名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认定规划面积为2.14 km2。

* 年12月,安徽六安叶集经济 (略) 组织编制了《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 ~ * )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1月5日通过六安 (略) 审查(六环评函〔 * 〕2号)。

根据《安徽省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 * 年2月4日)要求,化工园区内企业排水接管率要达到 * %,园区内企业排放的废水原则上应经专用明管输送至 (略) 理厂,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及自控阀门。同时《安徽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 * 年9月24日)中要求,化工园区应具备集中 (略) 理设施和完善的雨、 (略) 系统。需按照雨污分流、污污分流、 (略) 理的原则建设 (略) ,采用明管(专管)输送收集方式。

为落实《安徽省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安徽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等要求,提升工业园区投资环境,加快叶集化工园区绿色改造升级,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安徽六安叶集经济 (略) 拟建设“六安市叶集化 (略) 理 (略) 一期工程”用于收集、处理叶集化工园区产生的污水。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次工程规划占地面积 * m2, (略) (略) 理规模 * m3/d,配套建设 (略) (架空明管)27.5km。园区内的企业污水采用“一企一管”形式收集, (略) 理工艺采用“调节池+气浮池+芬顿流化床+水解酸化池+A2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催化氧化+接触消毒” (略) 理工艺。尾水达标后依托叶集经济 (略) 理厂现有入河排污口(E * °54′35″,W31°52′51.5″)排入沿岗河,最终进入史河。尾水中COD、氨氮、总磷、总氮设计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40mg/L、2mg/L、0.3mg/L、12 mg/L;其他污染物 (略) 《 (略)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表1中一级A标准。

六、产业政策及规划选址

(一)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四十三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第十五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二)规划符合性

根据《叶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项目已取得六安市自然 (略) 关于本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符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

《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点击查看>> )》要求,园区内拟建 (略) 理厂, (略) 理规模为 * m3/d, (略) 理规模为 * m3/d,设计出水水质为《 (略)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表1中一级A标准,项目建设符合规划。

七、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略) 出入口道路实施混凝土硬化并配备车辆冲洗设施, (略) 地采取设置围挡、洒水降尘、湿法作业、物料堆放覆、渣土车密闭运输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2.施工废水防治措施: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 (略) 理后接入叶集经济 (略) (略) 理;施工作业废水经 (略) 理后 (略) 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优先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加强日常维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降噪等措施减缓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噪声排放符合《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1)中相关规定。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略) 地平整、管道、池体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土, (略) 地回填, (略) (略) 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综合 (略) 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收集后 (略) (略) 理。

5.施工期生态修复措施:工程临时占地在本项目的用地指标范围内,不占用其他非建设用地;施工中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采取遮盖砂、石料 (略) 的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结束后对临时 (略) 复绿。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略) (略) 理规模为 * m3/d( * 万m3/a),采用“调节池+气浮池+芬顿流化床+水解酸化池+A2/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催化氧化+接触消毒”工艺;根据水平衡分析,厂区自产废水主要为反硝化深床滤池反冲洗废水、污泥脱水机冲洗废水、污泥脱水废水、除臭系统定期排水及职工生活污水,以上废水经支管 (略) 理厂进水端收集井, (略) 企业 (略) 理达标后排入沿岗河。

项目废水混合进口总管安装流量、COD、氨氮在线监测;总排口安装流量、pH值、水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在线监测,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信息,同时 (略) (略) 。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 (略) 理单元(收集井、调节池、事故应急池、气浮一体化设备和芬顿流化床装置)、 (略) 理单元(水解酸化池、A2/O生化池、二沉池) (略) 理单元(污泥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深度脱水车间)全部加盖或加罩密封,通过风机将产生的恶臭气体合并收集,臭气通过“碱洗塔+一体化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装置” (略) 理达标后经15m高排气筒(DA * )排放。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噪声主要 (略) 理 (略) , (略) 理设备、污水泵、污泥泵、风机等,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略) (略) ,将高噪声设备尽量 (略) 界处,同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采取减震、加装隔声设施等措施;根据环评文件预测, (略) 界昼、夜间噪声排放能够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8)中3类区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 (略) 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约2.15t/d)、化验室产生的废试剂和废试剂瓶、 (略) 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在线监测装置产生的废液和职工生活垃圾。

项目物化污泥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污泥暂存间(约 * m2)委托有 (略) 处置;生化污泥先按照危废管理,根据属性鉴定结果,若不属于危险废物则按照一般工业固废惯例,委托金寨生 (略) 处置。污泥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1)及其修改 (略) 设计建设。

化验室废试剂、化验室废试剂瓶、在线监测装置废液和废活性炭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约30m2),定期交 (略) 置;职工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 (略) 门清运。

5.地下水、土壤防治措施

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按照“源头预防、末端控制、污染监控、 (略) 理” (略) ,根据《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技术指南》(环办土壤函〔 * 〕72号)中分区防渗要求, (略) 理单元、污水管道、污泥脱水车间、事故应急池、加药间、罐区、除臭系统、臭氧发生间、危险废物暂存间、污泥暂存 (略) (略) 理; (略) (略) 理。

八、环境风险防范

本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包括药剂罐区中过氧化氢、硫酸、次氯酸钠等化学物质泄露引发火灾或人员中毒;污水管道、 (略) 理厂发生事故导致废水排放至外环境; (略) 理装置发生故障等。

拟采取的措施:建设1座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 * m3,用于收集事故状态下废水;配套消防设施、药剂储罐设置围堰(9m3)、雨水截断阀、应急救援物资等; (略) (略) 检修等最大限度减少风险发生,企业按照规定编制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门备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九、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评文件分析, (略) 界起设置 * m的环境保护距离, (略) 调查,防护距离内的无居民等大气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根据《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点击查看>> )环境影响报告书》,叶集化工园区设置 * m的安全环境防护距离,叶集化工园区规划边界外 * m范围内 (略) 搬迁,禁止新建居住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根据项目与化工园区环境防护距离叠加示意图,项目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均无敏感目标, (略) 、医院、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

十、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预测,项目建成后排放水污染物:COD为(58)73t/a、氨氮为7.3(2.72)t/a,企业申请水污染物总量指标为COD为73t/a、氨氮为7.3t/a。挥发性有机气体0.71t/a

十一、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略) 后,企业设立环境保护管理科室,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略) 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对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企业应根据《 (略) 监测技术指南 水处理》(HJ 点击查看>> )、《工业企业土壤 (略) 监测技术指南(试行)》(HJ 点击查看>> )相关要求,制定日常监测计划,对废气、噪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 (略) 检测。

项目废水混合进口总管安装流量、COD、氨氮在线监测;总排口安装流量、pH值、水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在线监测,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信息,同时 (略) (略) 。

十二、环评主要结论

项目实施后可解决叶集化工园区工业污水收集、处理问题,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相关规划。项目选址合理, (略) 在地周边无重大环境制约要素;项目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 (略) ,在落实各项污染治理、风险防范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排放的污染物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控。在严格落实环评文件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 (略) 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项 (略) 的。

六安市叶集化 (略) 理 (略) 一期工程项目.pdf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六安市叶集化 (略) 理 (略) 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及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基本情况及报告全文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 (略)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行政审批服务科)。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地址:六安市佛子岭中路市政 (略) 二楼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施工许可(环保业务)窗口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 (略) 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一、项目名称:六安市叶集化 (略) 理 (略) 一期工程

二、建设单位:安徽六安叶集经济 (略)

三、环评单位:安徽 (略) (编制主持人:郭运功,技术服务费用20万元)

四、建设地点:安徽六安叶集经济开发区纬三路与经八路交口西南侧

五、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简介

* 年8月,安徽六安叶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六安叶集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总体规划( * ~ * )》,规划面积2.14 km2,规划主导产业为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

* 年4月19日,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认定第一批安徽省化工园区的批复》(皖政秘[ * ]93号),叶集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更名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认定规划面积为2.14 km2。

* 年12月,安徽六安叶集经济 (略) 组织编制了《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 ~ * )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1月5日通过六安 (略) 审查(六环评函〔 * 〕2号)。

根据《安徽省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 * 年2月4日)要求,化工园区内企业排水接管率要达到 * %,园区内企业排放的废水原则上应经专用明管输送至 (略) 理厂,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及自控阀门。同时《安徽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 * 年9月24日)中要求,化工园区应具备集中 (略) 理设施和完善的雨、 (略) 系统。需按照雨污分流、污污分流、 (略) 理的原则建设 (略) ,采用明管(专管)输送收集方式。

为落实《安徽省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安徽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等要求,提升工业园区投资环境,加快叶集化工园区绿色改造升级,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安徽六安叶集经济 (略) 拟建设“六安市叶集化 (略) 理 (略) 一期工程”用于收集、处理叶集化工园区产生的污水。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次工程规划占地面积 * m2, (略) (略) 理规模 * m3/d,配套建设 (略) (架空明管)27.5km。园区内的企业污水采用“一企一管”形式收集, (略) 理工艺采用“调节池+气浮池+芬顿流化床+水解酸化池+A2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催化氧化+接触消毒” (略) 理工艺。尾水达标后依托叶集经济 (略) 理厂现有入河排污口(E * °54′35″,W31°52′51.5″)排入沿岗河,最终进入史河。尾水中COD、氨氮、总磷、总氮设计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40mg/L、2mg/L、0.3mg/L、12 mg/L;其他污染物 (略) 《 (略)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表1中一级A标准。

六、产业政策及规划选址

(一)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四十三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第十五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二)规划符合性

根据《叶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项目已取得六安市自然 (略) 关于本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符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

《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点击查看>> )》要求,园区内拟建 (略) 理厂, (略) 理规模为 * m3/d, (略) 理规模为 * m3/d,设计出水水质为《 (略)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表1中一级A标准,项目建设符合规划。

七、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略) 出入口道路实施混凝土硬化并配备车辆冲洗设施, (略) 地采取设置围挡、洒水降尘、湿法作业、物料堆放覆、渣土车密闭运输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2.施工废水防治措施: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 (略) 理后接入叶集经济 (略) (略) 理;施工作业废水经 (略) 理后 (略) 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优先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加强日常维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降噪等措施减缓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噪声排放符合《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1)中相关规定。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略) 地平整、管道、池体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土, (略) 地回填, (略) (略) 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综合 (略) 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收集后 (略) (略) 理。

5.施工期生态修复措施:工程临时占地在本项目的用地指标范围内,不占用其他非建设用地;施工中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采取遮盖砂、石料 (略) 的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结束后对临时 (略) 复绿。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略) (略) 理规模为 * m3/d( * 万m3/a),采用“调节池+气浮池+芬顿流化床+水解酸化池+A2/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催化氧化+接触消毒”工艺;根据水平衡分析,厂区自产废水主要为反硝化深床滤池反冲洗废水、污泥脱水机冲洗废水、污泥脱水废水、除臭系统定期排水及职工生活污水,以上废水经支管 (略) 理厂进水端收集井, (略) 企业 (略) 理达标后排入沿岗河。

项目废水混合进口总管安装流量、COD、氨氮在线监测;总排口安装流量、pH值、水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在线监测,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信息,同时 (略) (略) 。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 (略) 理单元(收集井、调节池、事故应急池、气浮一体化设备和芬顿流化床装置)、 (略) 理单元(水解酸化池、A2/O生化池、二沉池) (略) 理单元(污泥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深度脱水车间)全部加盖或加罩密封,通过风机将产生的恶臭气体合并收集,臭气通过“碱洗塔+一体化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装置” (略) 理达标后经15m高排气筒(DA * )排放。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噪声主要 (略) 理 (略) , (略) 理设备、污水泵、污泥泵、风机等,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略) (略) ,将高噪声设备尽量 (略) 界处,同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采取减震、加装隔声设施等措施;根据环评文件预测, (略) 界昼、夜间噪声排放能够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8)中3类区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 (略) 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约2.15t/d)、化验室产生的废试剂和废试剂瓶、 (略) 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在线监测装置产生的废液和职工生活垃圾。

项目物化污泥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污泥暂存间(约 * m2)委托有 (略) 处置;生化污泥先按照危废管理,根据属性鉴定结果,若不属于危险废物则按照一般工业固废惯例,委托金寨生 (略) 处置。污泥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1)及其修改 (略) 设计建设。

化验室废试剂、化验室废试剂瓶、在线监测装置废液和废活性炭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约30m2),定期交 (略) 置;职工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 (略) 门清运。

5.地下水、土壤防治措施

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按照“源头预防、末端控制、污染监控、 (略) 理” (略) ,根据《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技术指南》(环办土壤函〔 * 〕72号)中分区防渗要求, (略) 理单元、污水管道、污泥脱水车间、事故应急池、加药间、罐区、除臭系统、臭氧发生间、危险废物暂存间、污泥暂存 (略) (略) 理; (略) (略) 理。

八、环境风险防范

本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包括药剂罐区中过氧化氢、硫酸、次氯酸钠等化学物质泄露引发火灾或人员中毒;污水管道、 (略) 理厂发生事故导致废水排放至外环境; (略) 理装置发生故障等。

拟采取的措施:建设1座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 * m3,用于收集事故状态下废水;配套消防设施、药剂储罐设置围堰(9m3)、雨水截断阀、应急救援物资等; (略) (略) 检修等最大限度减少风险发生,企业按照规定编制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略) 门备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九、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评文件分析, (略) 界起设置 * m的环境保护距离, (略) 调查,防护距离内的无居民等大气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根据《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点击查看>> )环境影响报告书》,叶集化工园区设置 * m的安全环境防护距离,叶集化工园区规划边界外 * m范围内 (略) 搬迁,禁止新建居住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根据项目与化工园区环境防护距离叠加示意图,项目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均无敏感目标, (略) 、医院、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

十、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预测,项目建成后排放水污染物:COD为(58)73t/a、氨氮为7.3(2.72)t/a,企业申请水污染物总量指标为COD为73t/a、氨氮为7.3t/a。挥发性有机气体0.71t/a

十一、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略) 后,企业设立环境保护管理科室,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略) 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对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企业应根据《 (略) 监测技术指南 水处理》(HJ 点击查看>> )、《工业企业土壤 (略) 监测技术指南(试行)》(HJ 点击查看>> )相关要求,制定日常监测计划,对废气、噪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 (略) 检测。

项目废水混合进口总管安装流量、COD、氨氮在线监测;总排口安装流量、pH值、水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在线监测,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信息,同时 (略) (略) 。

十二、环评主要结论

项目实施后可解决叶集化工园区工业污水收集、处理问题,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相关规划。项目选址合理, (略) 在地周边无重大环境制约要素;项目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 (略) ,在落实各项污染治理、风险防范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排放的污染物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控。在严格落实环评文件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 (略) 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项 (略) 的。

六安市叶集化 (略) 理 (略) 一期工程项目.pdf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