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4月12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秧溪河小岭脚至三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
关于2022年4月12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秧溪河小岭脚至三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2年4 (略) 拟对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秧溪河小岭脚至三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4月12日-2022年4月1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59-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行政审批大厅)
传真:0559- 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黄山市 (略) 3号邮编: 点击查看>>
一、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秧溪河小岭脚至三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 | 黄山市黄山风景区 |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 浙江 (略) | 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共涉及新建7座、修复加固3座消能坎、总长度约30m、深度为0.5~1.8m河床清理工程、3处桥梁修复工程及长170m防洪墙工程建设,秧溪河 (略) 治理点,丹霞溪 (略) 治理点。另外包括2km照明电缆铺设等辅助工程。施工期将建设临时沉砂池、河道围堰等环保工程。 | 一、施工期防治措施 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不涉及大型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作业,多为小型手持电动设备,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建筑材料堆放场地扬尘、混凝土和砂浆搅拌粉尘及建筑拆除、石块破碎粉尘。为减小施工期扬尘的影响,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原料堆场采取定期洒水降尘、加盖篷布,注意粉状材料拆包、倾倒等方式措施,减轻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2、施工废水治理措施 加强管理,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不得直接排放,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人员生活污 (略) 收集后纳管至黄山风景区 (略) 理站或清运至黄山风景区西海 (略) (略) 理,对建设区域周围水体影响较小。 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受特殊地势条件限制,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人工辅以小型施工设备作业,不涉及大型运输、施工机械,主要产噪过程为石块破碎、切割,噪声值相对较小,且工程分段实施,噪声影响范围有限,由于河岸两侧护坡较高,形成天然屏障,河道内工程施工噪声对两岸声环境影响较小。另外,为进一步保护在景区内留宿的游客及沿线野生动物生境,施工期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禁止夜间施工,施工期噪声影响为短期影响,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 4、施工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由于运输困难、景观融合要求,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块、泥沙及建筑废料均可以不同形式回用于工程。根据设计单位估算,本项目河床清理碎石量、沉砂池沉积泥沙及河底基础开挖砂石量远 (略) 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石等工程废料基本可以回用于工程, (略) 一需改造的人行桥面为砼结构,破拆后无法回用,需及时清运至山下指定建筑垃圾堆放点,则项目无需设置弃渣场。施工过程中须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及委托清运人员,禁止在景区内随意丢弃建筑废料,在景区内暂存过程中应控制在指定堆放点范围内,河道工程施工结束后,围堰拆除前应将其中的工程废料清理干净,防止遗留在河道内污染水质。保证做到严格管理、及时清运的基础上,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废料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施工生活区内设置垃圾箱(桶),委 (略) (略) 理。 5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点击查看>> 生生态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红线,严禁超出划定施工限定区域;加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施工期间不蓄意破坏景区内植物,不捕捉景区内动物,施工尽量避开动、植物较为密集地带;施工结束后,需对施工临时占地及开挖段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尽量选用景区内已有物种,并加强养护,保证其存活率;施工期间需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避免其故障状态下的偶发噪声惊扰景区内野生动物,不在夜间施工, (略) 夜间除必要情况外,不设明亮光源,尽量减少对区域野生动物生境的扰动。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略) 有涉及河道施工的工程均须事先做好围堰搭建工作,防止工程废料等进入河道;为避免上游来水对围堰的冲击,项目河道消能坎计划分段施工,围堰位置随工程进程移动,使围堰本身不拦水、不蓄水,不影响河道正常过水流量,不影响下游生态需求;河道积石清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破碎、切割等振动、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形式,尽量使用搬运、拖运的方式运至岸边;做好施工期废水、施工 (略) 置工作,禁止向河道中排放废水、丢弃固体废物等影响其水质的行为;施工结束后,须将河道施工区域恢复其原有景观形态。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为河道防洪工程,营运期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正向影响,不涉及污染物排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增加消能坎后降低了上游来水的势能,将导致水动力下降,进而导致溶氧能力下降,影响水体自净能力。 (略) 涉及的两条河段受特殊地理形势影响,河道坡度较大,流速过快,雨季时受洪水冲刷影响,水体中夹带泥沙较多,自然形态下亦会影响水质,本项目实施后将分段在合适的范围内控制水流速度,减少洪峰期冲刷侵蚀影响,同时建议根据不同河段河水流速及地势设计消能坎高度,预留一定落差,确保日常河水流速;本项目不改变整体河道坡度, (略) 分地质灾害高发段及沿岸有关键基础设施段设置消能坎,保护游客安全及基础设施不被破坏,对河水整体流速影响不大;同时,河道中大块石块清 (略) 分淤堵河段河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河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营运期通过加强风景区内河道沿岸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本项目的实施不会导致秧溪河及丹霞溪水质下降。 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秧溪河小岭脚至三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符合国家、安徽省产业政策等要求,按国内 (略) 理技术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施工 (略) 理后能做到达标排放,处理达标后的各类污染物对环境影 (略) 在地规定的环境质量要求。建设单位在本项目建设中应认真执行环保“三同时”,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认真执行各项环保法规、制度,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 /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2年4 (略) 拟对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秧溪河小岭脚至三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4月12日-2022年4月1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59-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行政审批大厅)
传真:0559- 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黄山市 (略) 3号邮编: 点击查看>>
一、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秧溪河小岭脚至三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 | 黄山市黄山风景区 |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 浙江 (略) | 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共涉及新建7座、修复加固3座消能坎、总长度约30m、深度为0.5~1.8m河床清理工程、3处桥梁修复工程及长170m防洪墙工程建设,秧溪河 (略) 治理点,丹霞溪 (略) 治理点。另外包括2km照明电缆铺设等辅助工程。施工期将建设临时沉砂池、河道围堰等环保工程。 | 一、施工期防治措施 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不涉及大型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作业,多为小型手持电动设备,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建筑材料堆放场地扬尘、混凝土和砂浆搅拌粉尘及建筑拆除、石块破碎粉尘。为减小施工期扬尘的影响,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原料堆场采取定期洒水降尘、加盖篷布,注意粉状材料拆包、倾倒等方式措施,减轻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2、施工废水治理措施 加强管理,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不得直接排放,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人员生活污 (略) 收集后纳管至黄山风景区 (略) 理站或清运至黄山风景区西海 (略) (略) 理,对建设区域周围水体影响较小。 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受特殊地势条件限制,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人工辅以小型施工设备作业,不涉及大型运输、施工机械,主要产噪过程为石块破碎、切割,噪声值相对较小,且工程分段实施,噪声影响范围有限,由于河岸两侧护坡较高,形成天然屏障,河道内工程施工噪声对两岸声环境影响较小。另外,为进一步保护在景区内留宿的游客及沿线野生动物生境,施工期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禁止夜间施工,施工期噪声影响为短期影响,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 4、施工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由于运输困难、景观融合要求,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块、泥沙及建筑废料均可以不同形式回用于工程。根据设计单位估算,本项目河床清理碎石量、沉砂池沉积泥沙及河底基础开挖砂石量远 (略) 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石等工程废料基本可以回用于工程, (略) 一需改造的人行桥面为砼结构,破拆后无法回用,需及时清运至山下指定建筑垃圾堆放点,则项目无需设置弃渣场。施工过程中须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及委托清运人员,禁止在景区内随意丢弃建筑废料,在景区内暂存过程中应控制在指定堆放点范围内,河道工程施工结束后,围堰拆除前应将其中的工程废料清理干净,防止遗留在河道内污染水质。保证做到严格管理、及时清运的基础上,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废料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施工生活区内设置垃圾箱(桶),委 (略) (略) 理。 5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点击查看>> 生生态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红线,严禁超出划定施工限定区域;加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施工期间不蓄意破坏景区内植物,不捕捉景区内动物,施工尽量避开动、植物较为密集地带;施工结束后,需对施工临时占地及开挖段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尽量选用景区内已有物种,并加强养护,保证其存活率;施工期间需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避免其故障状态下的偶发噪声惊扰景区内野生动物,不在夜间施工, (略) 夜间除必要情况外,不设明亮光源,尽量减少对区域野生动物生境的扰动。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略) 有涉及河道施工的工程均须事先做好围堰搭建工作,防止工程废料等进入河道;为避免上游来水对围堰的冲击,项目河道消能坎计划分段施工,围堰位置随工程进程移动,使围堰本身不拦水、不蓄水,不影响河道正常过水流量,不影响下游生态需求;河道积石清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破碎、切割等振动、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形式,尽量使用搬运、拖运的方式运至岸边;做好施工期废水、施工 (略) 置工作,禁止向河道中排放废水、丢弃固体废物等影响其水质的行为;施工结束后,须将河道施工区域恢复其原有景观形态。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为河道防洪工程,营运期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正向影响,不涉及污染物排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增加消能坎后降低了上游来水的势能,将导致水动力下降,进而导致溶氧能力下降,影响水体自净能力。 (略) 涉及的两条河段受特殊地理形势影响,河道坡度较大,流速过快,雨季时受洪水冲刷影响,水体中夹带泥沙较多,自然形态下亦会影响水质,本项目实施后将分段在合适的范围内控制水流速度,减少洪峰期冲刷侵蚀影响,同时建议根据不同河段河水流速及地势设计消能坎高度,预留一定落差,确保日常河水流速;本项目不改变整体河道坡度, (略) 分地质灾害高发段及沿岸有关键基础设施段设置消能坎,保护游客安全及基础设施不被破坏,对河水整体流速影响不大;同时,河道中大块石块清 (略) 分淤堵河段河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河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营运期通过加强风景区内河道沿岸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本项目的实施不会导致秧溪河及丹霞溪水质下降。 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秧溪河小岭脚至三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符合国家、安徽省产业政策等要求,按国内 (略) 理技术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施工 (略) 理后能做到达标排放,处理达标后的各类污染物对环境影 (略) 在地规定的环境质量要求。建设单位在本项目建设中应认真执行环保“三同时”,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认真执行各项环保法规、制度,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 /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