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4月25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4月25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现将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对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4月25日—2022年4月2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兼传真):0874— 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曲靖市麒麟区文昌街(东) (略)

邮编: 点击查看>>

项目名称

丹凤风电场项目

建设地点

曲靖市 (略) 、奎山镇 、彩云镇、雄壁镇、竹基镇

建设单位

师宗 (略)

环评文件类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 (略)

项目概况

丹凤风电场项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 (略) 、奎山镇、彩云镇、雄壁镇、竹基镇境内,场区位于北纬24°40′~25°02′,东经103°42′~104°15′之间,场内海拔高程在1810~2200m之间。风场共由5个拐点坐标构成。项目总装机300mw,总规模68台风机,其中4台3.0mw,64台4.5mw。在东区新建一座11 (略) ,东区容量50mw;西区新建一座22 (略) ,西区容量250mw。项目总投资为 点击查看>> .07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预计288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1.22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

①施工期内施工机械的噪声和振动以及施工运输车辆都会产生噪声。

②施工期各类施工机械与车辆运输产生粉尘和扬尘。

③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会产生少量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

④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地表原貌的生态破坏。

(2)营运期

①对周围生态环境、鸟类生境的影响。

②叶片扫风的空气动力噪 (略) 机械运转的机械噪声。

③职工生活污水。

④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 (略) 事故废油等。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对施 (略) 进行洒水(降雨日除外),春季干旱多风日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尽量不在大风天施工作业,尤其是引起地面扰动的作业。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场地内的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对风机基座开挖的土方回填后,弃方应及时运走或进行遮盖,减少土方裸露面积和时间,减少风蚀强度。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粉状物料将采用罐车进行运输,砂石料运输车辆一般都加盖篷布,以减少建筑材料的撒落和飞灰。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同时使用先进设备和优质燃料油。 (略) 进行洒水降尘, (略) 扬尘, (略) 沿线有村庄段应加大洒水频次。施工材料应尽量较少露天堆放,堆放在封闭的库房内,确需临时堆放的应采用土工布进行遮盖,对施工营场地定期洒水降尘。两个施工营场地周围设置临时围挡措施。

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风机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保证地表径流经沉淀后排入周围沟箐,减少泥沙进入周围地表水体。在每个施工场地附近设置1个2m3沉淀池、1个1m3隔油池,施工机械含油废 (略) 理后与其他一般施工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营地应配套设置2m3隔油池、5m3化粪池和40m3 (略) 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处理后定期交由周围耕地施肥。

3、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如使用润滑油等)及施工人员培训,要求施工人员应按规范操作施工机械,使其保持正常运转。 (略) 沿线有大舍村、下鸭子塘村、沙石坡、路雄、红石岩村、折足6个村庄,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禁止在夜间和休息时间运输, (略) (略) 段时应禁止鸣笛。在风机叶片和大件运输期间,应提前做好规划,提前告知经过的村庄,并粘贴公示公告。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式,尽量缩短工期。并保证施工和大件运输不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

4、 (略) 置措施

(1)施工期生活垃圾严禁乱堆乱倒,施工场地和施工营地均应设置临时生活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定期集中收集运往周围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

(2)对产生的建筑废料采取有计划的堆放, (略) 置、综合回收利用后,严禁乱堆乱放;无法利用的及时运至规划弃渣场。

(3)严格按水土保持方案设置8座弃渣场,弃渣前完成拦挡和排水措施,严格遵照“先挡后弃”的原则,完善拦挡措施和排水设施。并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维护。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落 (略) 采取的各项避让措施。结合林勘成果,进一步对风机平台进行微观选址选线的优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一步对项目占地区林地进行避让。施工活动要保证在征地红线范围内进行,不得跨界施工。施工便道及临时占地要尽量选用已有的便道,或缩小范围,减少对林地的占用。拟建项目占用公益林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报审, (略) 门的相关意见或批复后,方可开工建设。

(2)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项目施工方案确定后,如发现国家、省级野生保护植物, (略) 门请示并征求意见,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对于永久用地、临时用地占地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待工程完工后再回填用于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应分阶段分区进行,在某单项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该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和抚育, (略) 工程结束后在统一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

(4)为确保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效性,避免植被恢复过程中引发新的环境问题, 在工程开工前,需根据工程区环境特点,制定风电场植被恢复专项设计方案,且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5)植被恢复方案设计应遵循“恢复功能性强,经济可行”等原则,主要从修复区内植被的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重点考虑区内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 (略) 等生态功能和作用。植被恢复树种应选择本地种,如云南松、旱冬瓜等,禁止引入外来物种。

(6)开展生态管理,工程建设施工期、运行期都应进行生态影响调查。在施工期,加强对区域性分布的重点保护植物的调查,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有重点保护对象,及 (略) 门,迁地保护。运行期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在工程管理机构设置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建立各种管理及报告制度,开展对工程影响区的环境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

(7)评价区内有金荞麦分布点,树立警示牌3个,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保护。

(8)加强森林防火方面知识宣传,禁止野外用火,并在各施工区分别设置环保宣传牌和防火警示牌,共设置3 块。

(9)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减小对周围植被破坏及动物的干扰。

(10)夜间灯光容易吸引鸟类撞击。施工期应严格控制光源使用量,对可遮蔽的光源进行遮蔽,减少对外界的漏光量,尽量减小对鸟类的影响。

(11)施工期间加强堆场及弃渣场防护,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避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污染,最大限度保护动物生境。

(12)加强鸟类的保护宣传,加强对风电场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的爱鸟护鸟教育宣传工作。

(13)收集区域内 (略) 线、高度、觅食、停歇等活动特征以及鸟类撞击、鸟类回避距离、方向等重要的调查数据。一旦发现与夜间活动鸟或白天集群迁徙活动的猛禽撞击率较高的风电机应重点关注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如设置鸟网防止撞击等。

(14)施工期制定严格的施工纪律和规章制度,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控制进入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数量、设备和施工作业时间,严格划定施工范围,严禁越界施工,严禁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区域或从事与施工活动无关的活动,特别是要杜绝驱赶、伤害、惊吓、袭击动物等行为。开展施工期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切实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控制工程施工对植被资源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15)风电场建成后应加强场区巡视,如在场区内发现受伤的鸟类,及时救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6)评价区范围内 点击查看>> 生脊椎动物中,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雀鹰、画眉、红隼、白腹锦鸡和豹猫。评价区的重点保护动物均为森林中活动的种类,工程对其影响主要是风机对猛禽迁徙和捕食的影响、人为捕捉的影响、噪声及占用生境的影响等。因此对这些鸟类的主要保护措施为夜间尽量减少灯光的使用等;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杀、破坏鸟巢,减少生境占用和破坏。

运营期措施:

1、噪声防治措施

(1)风机采购时注意风机选型,选用低噪声风电机组选择具有较好防噪设施的机组,运营期加强对风机的维护, (略) 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风机采用隔音防震罩、变速齿轮箱降低机械噪声,叶片加装锯齿尾缘降低旋转扫风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

(3)风机叶片采用先进的降低噪声的涡流叶片。

(4)加强风机日常维护,定期检查风机机械系统,当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

(5)运营期对风机噪声进行跟踪监测,对500m范围内居民点每年不少于2次跟踪监测,一旦出现超标,建设单位应立即停机,分析超标原因,解决噪声污染问题,采取加装隔声窗、隔声屏等敏感点可接受的噪声治理措施。

(6)所有风机设置350m的噪声防护距离,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在防护距离内不得规划居住用地和新增居民点。

(7) (略) 选用低噪声设备。

(8) (略) (略) ,主变布置在场地中间。

(9) (略) 周围设置实体围墙,厂区加强绿化,以起到吸声降噪的作用。

(10) (略) 主变设置隔声减震设施。

2、 (略) 置措施

(1) (略) (略) 理后回用于场区绿化,不外排。 (略) 设置1 (略) 理系统, (略) 配套设置一座1m3隔油池、2m3化 (略) 理规模为5m3/d的 (略) 理设施,生活污水经 (略) (略) (略) 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i8920-2020)的回用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区绿化浇灌用水。推荐工艺为mbr+ (略) 理工艺,建议下阶 (略) 理系统的环保专项设计, (略) 理站工艺以设计为准。

(2) (略) 设置一个11m3的储水池,用于雨天储存生活污水,可容纳连续10天下雨的生活污水。

(3) (略) 禁止设施废水排放口。

3、 (略) 置措施

(1)设2间危险废物暂存间, (略) 1间,每间危险废物暂存间10m2,危废暂存间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建设,采用环氧树脂进行防渗,并设置围堰、集油槽和集油坑,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及危险废物出入库登记台帐。

(2)危险废物委托有 (略) 置,签 (略) 置协议。废机油设置专门的收集桶进行收集后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

(3)蓄电池更换时,更换下来的废蓄电池暂存在铅蓄电池暂存间,铅蓄电池暂存间设置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 (略) 置。

(4)危废暂存间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2013年修改单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建设,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及危险废物出入库登记台帐。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每个箱变基础旁设置1个容积为3m3的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应采用混凝土结构进行防渗。事故油池废油应及时 (略) 危废暂存间暂存。

(2) (略) 主变地下分别设置一个事故油池,11 (略) 设置事故油池容积30m3,22 (略) 设置事故油池有效容积为45m3, (略) 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确保事故油和油污水在存储的过程中不会渗漏。 (略) 运营期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无漏油产生,一旦发生事故,产生的事故油排入事故油池,经收集后及时委托有资质 (略) 置。

(3) (略) 设置具有三防措施的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地面及墙面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并涂刷环氧树脂漆进行防渗,废油用油桶盛装,在危废暂存间内四周设置截油沟、集油井,危废暂存间设置门锁及危险废物的标示牌,禁止将矿物油放置于室外,危废暂存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及修改单(201 (略) )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和建设。

(4)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防渗层渗透系数应达到《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要求的k≤10-9cm/s。预防变压器油及废油发生泄漏事故时,直接泄漏至室外或下渗到地下水系统。

(4)在项目区配备适量的空油桶、消防沙、吸油棉、铲子等环境应急物资及消防栓、消防服、灭火器、火警报警装置等消防应急设备。

(5)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应委托有资质单 (略) 置, (略) 置,做好危险废物转移的申请、检查和档案管理工作。

(6)在项目内设置醒目的杜绝明火、禁止吸烟等标志、标语,禁止火源进入项目内。

(7)加强对项目风险源的日常管理和检查,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5、动物保护措施

(1)在所有风机在机头加装红色闪烁灯,闪烁次数参考机场防鸟灯闪烁频率进行设计,以减小鸟类夜间迁飞时撞击的概率。

(2)在夜间迁徙强度大的9 月-11 月,若遇上大雾、降雨、强风等天气,应对项目区加强巡护,对撞伤鸟进行救助,并分析发生鸟撞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夜间风电场室外的照明应尽量最小化,不使用钠蒸气灯,使用声控灯,避免长时间开启强照明设备,需要照明的设备应加装必要的遮光设施,室内照明,应使用窗帘遮光。

(3)对风电场的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培养工人爱鸟、护鸟的意识。

(4)定期对风电场周围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鸟类伤亡,应及时救治受伤鸟只。

(5)风电场建成后应加强场区巡视,如在场区内发现受伤的鸟类,及时救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文件规定,建设单位采取网络公示、报纸公示、现场张贴公告等方式广泛调查了项目沿线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

2022年3月31日,建设单位在云南省环境 (略) 进行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公示主要内容为项目名称、项目概况、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电子版的方式和途径、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公众意见表的获取方式和途经、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建设单位信息及联系方式等,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公示有效期为10个工作日。

在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同步在云南信息报进行了2次报纸公示,并在项目周围村委公告宣传栏、街 (略) 以张贴公告的形式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进行同步公示。

建设单位 (略) 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建设单位出具《关于曲靖市师宗县丹凤风电场风机噪声影响的承诺》(师宗聚合风电字〔2022〕6号)

注:项目概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 (略) 作出的相 (略) 分由建设单位填写。公众反馈意 (略) 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现将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对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4月25日—2022年4月2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兼传真):0874— 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曲靖市麒麟区文昌街(东) (略)

邮编: 点击查看>>

项目名称

丹凤风电场项目

建设地点

曲靖市 (略) 、奎山镇 、彩云镇、雄壁镇、竹基镇

建设单位

师宗 (略)

环评文件类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 (略)

项目概况

丹凤风电场项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 (略) 、奎山镇、彩云镇、雄壁镇、竹基镇境内,场区位于北纬24°40′~25°02′,东经103°42′~104°15′之间,场内海拔高程在1810~2200m之间。风场共由5个拐点坐标构成。项目总装机300mw,总规模68台风机,其中4台3.0mw,64台4.5mw。在东区新建一座11 (略) ,东区容量50mw;西区新建一座22 (略) ,西区容量250mw。项目总投资为 点击查看>> .07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预计288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1.22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

①施工期内施工机械的噪声和振动以及施工运输车辆都会产生噪声。

②施工期各类施工机械与车辆运输产生粉尘和扬尘。

③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会产生少量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

④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地表原貌的生态破坏。

(2)营运期

①对周围生态环境、鸟类生境的影响。

②叶片扫风的空气动力噪 (略) 机械运转的机械噪声。

③职工生活污水。

④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 (略) 事故废油等。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对施 (略) 进行洒水(降雨日除外),春季干旱多风日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尽量不在大风天施工作业,尤其是引起地面扰动的作业。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场地内的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对风机基座开挖的土方回填后,弃方应及时运走或进行遮盖,减少土方裸露面积和时间,减少风蚀强度。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粉状物料将采用罐车进行运输,砂石料运输车辆一般都加盖篷布,以减少建筑材料的撒落和飞灰。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同时使用先进设备和优质燃料油。 (略) 进行洒水降尘, (略) 扬尘, (略) 沿线有村庄段应加大洒水频次。施工材料应尽量较少露天堆放,堆放在封闭的库房内,确需临时堆放的应采用土工布进行遮盖,对施工营场地定期洒水降尘。两个施工营场地周围设置临时围挡措施。

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风机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保证地表径流经沉淀后排入周围沟箐,减少泥沙进入周围地表水体。在每个施工场地附近设置1个2m3沉淀池、1个1m3隔油池,施工机械含油废 (略) 理后与其他一般施工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营地应配套设置2m3隔油池、5m3化粪池和40m3 (略) 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处理后定期交由周围耕地施肥。

3、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如使用润滑油等)及施工人员培训,要求施工人员应按规范操作施工机械,使其保持正常运转。 (略) 沿线有大舍村、下鸭子塘村、沙石坡、路雄、红石岩村、折足6个村庄,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禁止在夜间和休息时间运输, (略) (略) 段时应禁止鸣笛。在风机叶片和大件运输期间,应提前做好规划,提前告知经过的村庄,并粘贴公示公告。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式,尽量缩短工期。并保证施工和大件运输不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

4、 (略) 置措施

(1)施工期生活垃圾严禁乱堆乱倒,施工场地和施工营地均应设置临时生活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定期集中收集运往周围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

(2)对产生的建筑废料采取有计划的堆放, (略) 置、综合回收利用后,严禁乱堆乱放;无法利用的及时运至规划弃渣场。

(3)严格按水土保持方案设置8座弃渣场,弃渣前完成拦挡和排水措施,严格遵照“先挡后弃”的原则,完善拦挡措施和排水设施。并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维护。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落 (略) 采取的各项避让措施。结合林勘成果,进一步对风机平台进行微观选址选线的优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一步对项目占地区林地进行避让。施工活动要保证在征地红线范围内进行,不得跨界施工。施工便道及临时占地要尽量选用已有的便道,或缩小范围,减少对林地的占用。拟建项目占用公益林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报审, (略) 门的相关意见或批复后,方可开工建设。

(2)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项目施工方案确定后,如发现国家、省级野生保护植物, (略) 门请示并征求意见,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对于永久用地、临时用地占地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待工程完工后再回填用于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应分阶段分区进行,在某单项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该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和抚育, (略) 工程结束后在统一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

(4)为确保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效性,避免植被恢复过程中引发新的环境问题, 在工程开工前,需根据工程区环境特点,制定风电场植被恢复专项设计方案,且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5)植被恢复方案设计应遵循“恢复功能性强,经济可行”等原则,主要从修复区内植被的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重点考虑区内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 (略) 等生态功能和作用。植被恢复树种应选择本地种,如云南松、旱冬瓜等,禁止引入外来物种。

(6)开展生态管理,工程建设施工期、运行期都应进行生态影响调查。在施工期,加强对区域性分布的重点保护植物的调查,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有重点保护对象,及 (略) 门,迁地保护。运行期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在工程管理机构设置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建立各种管理及报告制度,开展对工程影响区的环境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

(7)评价区内有金荞麦分布点,树立警示牌3个,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保护。

(8)加强森林防火方面知识宣传,禁止野外用火,并在各施工区分别设置环保宣传牌和防火警示牌,共设置3 块。

(9)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减小对周围植被破坏及动物的干扰。

(10)夜间灯光容易吸引鸟类撞击。施工期应严格控制光源使用量,对可遮蔽的光源进行遮蔽,减少对外界的漏光量,尽量减小对鸟类的影响。

(11)施工期间加强堆场及弃渣场防护,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避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污染,最大限度保护动物生境。

(12)加强鸟类的保护宣传,加强对风电场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的爱鸟护鸟教育宣传工作。

(13)收集区域内 (略) 线、高度、觅食、停歇等活动特征以及鸟类撞击、鸟类回避距离、方向等重要的调查数据。一旦发现与夜间活动鸟或白天集群迁徙活动的猛禽撞击率较高的风电机应重点关注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如设置鸟网防止撞击等。

(14)施工期制定严格的施工纪律和规章制度,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控制进入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数量、设备和施工作业时间,严格划定施工范围,严禁越界施工,严禁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区域或从事与施工活动无关的活动,特别是要杜绝驱赶、伤害、惊吓、袭击动物等行为。开展施工期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切实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控制工程施工对植被资源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15)风电场建成后应加强场区巡视,如在场区内发现受伤的鸟类,及时救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6)评价区范围内 点击查看>> 生脊椎动物中,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雀鹰、画眉、红隼、白腹锦鸡和豹猫。评价区的重点保护动物均为森林中活动的种类,工程对其影响主要是风机对猛禽迁徙和捕食的影响、人为捕捉的影响、噪声及占用生境的影响等。因此对这些鸟类的主要保护措施为夜间尽量减少灯光的使用等;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杀、破坏鸟巢,减少生境占用和破坏。

运营期措施:

1、噪声防治措施

(1)风机采购时注意风机选型,选用低噪声风电机组选择具有较好防噪设施的机组,运营期加强对风机的维护, (略) 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风机采用隔音防震罩、变速齿轮箱降低机械噪声,叶片加装锯齿尾缘降低旋转扫风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

(3)风机叶片采用先进的降低噪声的涡流叶片。

(4)加强风机日常维护,定期检查风机机械系统,当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

(5)运营期对风机噪声进行跟踪监测,对500m范围内居民点每年不少于2次跟踪监测,一旦出现超标,建设单位应立即停机,分析超标原因,解决噪声污染问题,采取加装隔声窗、隔声屏等敏感点可接受的噪声治理措施。

(6)所有风机设置350m的噪声防护距离,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在防护距离内不得规划居住用地和新增居民点。

(7) (略) 选用低噪声设备。

(8) (略) (略) ,主变布置在场地中间。

(9) (略) 周围设置实体围墙,厂区加强绿化,以起到吸声降噪的作用。

(10) (略) 主变设置隔声减震设施。

2、 (略) 置措施

(1) (略) (略) 理后回用于场区绿化,不外排。 (略) 设置1 (略) 理系统, (略) 配套设置一座1m3隔油池、2m3化 (略) 理规模为5m3/d的 (略) 理设施,生活污水经 (略) (略) (略) 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i8920-2020)的回用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区绿化浇灌用水。推荐工艺为mbr+ (略) 理工艺,建议下阶 (略) 理系统的环保专项设计, (略) 理站工艺以设计为准。

(2) (略) 设置一个11m3的储水池,用于雨天储存生活污水,可容纳连续10天下雨的生活污水。

(3) (略) 禁止设施废水排放口。

3、 (略) 置措施

(1)设2间危险废物暂存间, (略) 1间,每间危险废物暂存间10m2,危废暂存间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建设,采用环氧树脂进行防渗,并设置围堰、集油槽和集油坑,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及危险废物出入库登记台帐。

(2)危险废物委托有 (略) 置,签 (略) 置协议。废机油设置专门的收集桶进行收集后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

(3)蓄电池更换时,更换下来的废蓄电池暂存在铅蓄电池暂存间,铅蓄电池暂存间设置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 (略) 置。

(4)危废暂存间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2013年修改单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建设,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及危险废物出入库登记台帐。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每个箱变基础旁设置1个容积为3m3的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应采用混凝土结构进行防渗。事故油池废油应及时 (略) 危废暂存间暂存。

(2) (略) 主变地下分别设置一个事故油池,11 (略) 设置事故油池容积30m3,22 (略) 设置事故油池有效容积为45m3, (略) 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确保事故油和油污水在存储的过程中不会渗漏。 (略) 运营期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无漏油产生,一旦发生事故,产生的事故油排入事故油池,经收集后及时委托有资质 (略) 置。

(3) (略) 设置具有三防措施的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地面及墙面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并涂刷环氧树脂漆进行防渗,废油用油桶盛装,在危废暂存间内四周设置截油沟、集油井,危废暂存间设置门锁及危险废物的标示牌,禁止将矿物油放置于室外,危废暂存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及修改单(201 (略) )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和建设。

(4)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防渗层渗透系数应达到《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要求的k≤10-9cm/s。预防变压器油及废油发生泄漏事故时,直接泄漏至室外或下渗到地下水系统。

(4)在项目区配备适量的空油桶、消防沙、吸油棉、铲子等环境应急物资及消防栓、消防服、灭火器、火警报警装置等消防应急设备。

(5)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应委托有资质单 (略) 置, (略) 置,做好危险废物转移的申请、检查和档案管理工作。

(6)在项目内设置醒目的杜绝明火、禁止吸烟等标志、标语,禁止火源进入项目内。

(7)加强对项目风险源的日常管理和检查,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5、动物保护措施

(1)在所有风机在机头加装红色闪烁灯,闪烁次数参考机场防鸟灯闪烁频率进行设计,以减小鸟类夜间迁飞时撞击的概率。

(2)在夜间迁徙强度大的9 月-11 月,若遇上大雾、降雨、强风等天气,应对项目区加强巡护,对撞伤鸟进行救助,并分析发生鸟撞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夜间风电场室外的照明应尽量最小化,不使用钠蒸气灯,使用声控灯,避免长时间开启强照明设备,需要照明的设备应加装必要的遮光设施,室内照明,应使用窗帘遮光。

(3)对风电场的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培养工人爱鸟、护鸟的意识。

(4)定期对风电场周围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鸟类伤亡,应及时救治受伤鸟只。

(5)风电场建成后应加强场区巡视,如在场区内发现受伤的鸟类,及时救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文件规定,建设单位采取网络公示、报纸公示、现场张贴公告等方式广泛调查了项目沿线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

2022年3月31日,建设单位在云南省环境 (略) 进行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公示主要内容为项目名称、项目概况、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电子版的方式和途径、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公众意见表的获取方式和途经、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建设单位信息及联系方式等,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公示有效期为10个工作日。

在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同步在云南信息报进行了2次报纸公示,并在项目周围村委公告宣传栏、街 (略) 以张贴公告的形式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进行同步公示。

建设单位 (略) 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建设单位出具《关于曲靖市师宗县丹凤风电场风机噪声影响的承诺》(师宗聚合风电字〔2022〕6号)

注:项目概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 (略) 作出的相 (略) 分由建设单位填写。公众反馈意 (略) 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