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法》6月1日起施行法治赋能守护湿地之美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湿地保护法》6月1日起施行法治赋能守护湿地之美

??《湿地保护法》6月1日起施行 法治赋能 守护湿地之美

南阳国家湿地公园鸭河口水库。袁同印 摄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湿地保护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我省湿地保护情况如何?《湿地保护法》将为我省湿地保护工作带来哪些机遇和要求?记者采访 (略) 门相关专家。

??10年来,新增受保护湿地面积255万亩

??“我省湿地涵盖了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四大类型,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76%,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内 点击查看>> 湿地之一,也是亚洲候鸟迁徙的重要途中停歇地或越冬地。湿地资源稀缺且珍贵,亟须加强保护。” (略) (略) 长亓建农表示。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河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河南省沿黄湿地公园群规划》等,推动湿地保护 (略) 。目前,全省已建立湿地自然 (略) 、湿地公园 (略) 。10年来,全省湿地保护率从 点击查看>> %提高至 点击查看>> %,新增受保护湿地面积255万亩,生物多样性不断富集。

??“‘十三五’以来,是我省湿地保护进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湿地保护修复取得突破性进展,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形成。” (略) 一级巡视员朱延林说。

??破坏重要湿地,每亩最高可罚款660多万元

??不可否认,在实际工作中,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湿地保护修复方法单一、系统治理不够、治标不治本等问题。《湿地保护法》的实施,更加突出湿地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湿地定义更加科学,制度设计更加系统全面, (略) 罚力度也更大。

??根据以往定义,水产养殖水面、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但按照湿地标准进行生态保护,存在不小难度。《湿地保护法》在界定湿地保护范围时,更加尊重其科学性,体现了湿地的多重自然属性,既可以满足国内实际管理的需要,也兼顾了国际履约的需要。省林 (略) (略) 长王春平说:“将盐田、鱼塘、水田等排除在外,有效统筹了保护与发展。”

?? (略) 罚标准时,更多关注湿地资源的实物价值,《湿地保护法》则强调了湿地的生态价值,处罚标准更加严厉,对破坏国家重要湿地的违法行为按破 (略) 以每平方米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略) 罚可达660多万元。相比《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每平方米50元以上10 (略) 罚标准,提高了20倍至100倍,对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形成了强烈震慑。

??与此同时,《湿地保护法》从顶层设计的高度, (略) 门协作机制、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总量管控制度、调查评价制度、修复制度、约谈制度等,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制度的有机统一,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的“四梁八柱”。

??“《湿地保护法》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了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王春平说。

??满足形势需要,今年将修订《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

??“经过多年发展,2015年施行的《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有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王春平说。为此,对照《湿地保护法》,我省今年将启动《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修订工作,使之更加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湿地保护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行稳致远。

??今年,全省要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9000亩,完成鹿邑惠济河等4个国家湿地公园、沈丘沙颍河等2个省级湿地公园建设任务,新设立7个省级湿地公园,提升全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近年来,我省湿地公园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在湿地公园建设的‘质’和‘效’上下功夫,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为生态强省和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林业贡献。” (略) (略) 二级调研员张玉洁说。(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张晓强)

??《湿地保护法》6月1日起施行 法治赋能 守护湿地之美

南阳国家湿地公园鸭河口水库。袁同印 摄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湿地保护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我省湿地保护情况如何?《湿地保护法》将为我省湿地保护工作带来哪些机遇和要求?记者采访 (略) 门相关专家。

??10年来,新增受保护湿地面积255万亩

??“我省湿地涵盖了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四大类型,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76%,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内 点击查看>> 湿地之一,也是亚洲候鸟迁徙的重要途中停歇地或越冬地。湿地资源稀缺且珍贵,亟须加强保护。” (略) (略) 长亓建农表示。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河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河南省沿黄湿地公园群规划》等,推动湿地保护 (略) 。目前,全省已建立湿地自然 (略) 、湿地公园 (略) 。10年来,全省湿地保护率从 点击查看>> %提高至 点击查看>> %,新增受保护湿地面积255万亩,生物多样性不断富集。

??“‘十三五’以来,是我省湿地保护进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湿地保护修复取得突破性进展,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形成。” (略) 一级巡视员朱延林说。

??破坏重要湿地,每亩最高可罚款660多万元

??不可否认,在实际工作中,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湿地保护修复方法单一、系统治理不够、治标不治本等问题。《湿地保护法》的实施,更加突出湿地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湿地定义更加科学,制度设计更加系统全面, (略) 罚力度也更大。

??根据以往定义,水产养殖水面、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但按照湿地标准进行生态保护,存在不小难度。《湿地保护法》在界定湿地保护范围时,更加尊重其科学性,体现了湿地的多重自然属性,既可以满足国内实际管理的需要,也兼顾了国际履约的需要。省林 (略) (略) 长王春平说:“将盐田、鱼塘、水田等排除在外,有效统筹了保护与发展。”

?? (略) 罚标准时,更多关注湿地资源的实物价值,《湿地保护法》则强调了湿地的生态价值,处罚标准更加严厉,对破坏国家重要湿地的违法行为按破 (略) 以每平方米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略) 罚可达660多万元。相比《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每平方米50元以上10 (略) 罚标准,提高了20倍至100倍,对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形成了强烈震慑。

??与此同时,《湿地保护法》从顶层设计的高度, (略) 门协作机制、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总量管控制度、调查评价制度、修复制度、约谈制度等,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制度的有机统一,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的“四梁八柱”。

??“《湿地保护法》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了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王春平说。

??满足形势需要,今年将修订《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

??“经过多年发展,2015年施行的《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有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王春平说。为此,对照《湿地保护法》,我省今年将启动《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修订工作,使之更加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湿地保护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行稳致远。

??今年,全省要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9000亩,完成鹿邑惠济河等4个国家湿地公园、沈丘沙颍河等2个省级湿地公园建设任务,新设立7个省级湿地公园,提升全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近年来,我省湿地公园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在湿地公园建设的‘质’和‘效’上下功夫,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为生态强省和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林业贡献。” (略) (略) 二级调研员张玉洁说。(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张晓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