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拟审批《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拟审批《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建设地点:昆明市 (略) (略) 区
建设单位:昆明兴禹 (略)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项目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修复治理面积4.2508hm2,包括已自然修复面积1.1845hm2, (略) 及生活区建筑物保留区面积0.0983hm2,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措施的面积为2.968hm2(其中治理恢复林地面积1.483hm2,灌木林地面积0.1598hm2,草地面积1.3252hm2)。主要工程组成包括清除危岩浮石、场地清理和平整、建筑物拆除工程、护脚挡墙工程、排水沟建设工程、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修复方案为:危岩清理及场地平整后即可外购改良土壤实施覆土绿化,不再进行大规模削坡放缓边坡的治理方式及外运弃土回填。
二、项目采取的环保对策措施
序号 | 污染源 | 防治对策措施 |
一 |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
1 | 废水 | (1)施工机械及设备清洗废水设1个临时沉淀池(2m3)处理,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洒水降尘。车辆清洗废水设置三池一设备:车辆过水池(10×5×0.5m)、沉淀池(3×2×1.0m)、过滤池(3×2×1.5m)及车辆清洗设备,车辆清洗废水经过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 (2)施工期施工人员洗手废水进入临时沉淀池(2m3)处理, (略) (略) 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在施工场地南 (略) 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将施工场地内雨水收集后,汇流至下游沉砂池(5m3),场内雨水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
2 | 废气 | (1)施工扬尘 ①配备移动式炮雾机3台,对施工作业面进行洒水降尘,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非雨天每日洒水次数不少于 3 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应增加洒水次数。 ②未及时外运、回填的土方及石料等采用篷布遮盖等措施。 ③控制施工作业面,在合理安排施工进程情况下,进行分片区施工,及时覆盖未施工区域,尽可能减少大面积施工,以减少扬尘产生量。 ④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尽量避免在大风气象条件下施工。 ⑤危岩清理作业面结束后及时采取密布网遮盖,减少扬尘污染。 (2)车辆运输扬尘 ①对回填料及耕植土的运输须密闭运输,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 ②减速慢性,严禁超载、超速,并规划好运输 (略) 线与时间; (略) 合理安排洒水降尘。 ④设置三池一设备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 (3)管理措施 ①施工人员进场应进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 ②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③加强燃油机械管理、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机械良好状态,同时使用先进设备和优质燃料油。 |
3 | 固体废物 | (1)现状堆存石料 历史遗留已采石料外售给相关资质单位回收利用。 (2)危岩清理土石方 危岩体 (略) 外售给相关资质单位回收利用。 (3)建筑垃圾 2#堆料场 (略) 墙体拆除建筑垃圾委托资质单位清运至合法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回填。 (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场地内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桶,用于收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至下哨村垃圾收集点, (略) (略) 置。 |
4 | 噪声 | (1)在符合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4)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尽量减少高噪声设备集中施工; (5)运输施工物资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运输时间。 (6) (略) 沿程设置指示标识、标牌,避免交通堵塞致使交通噪声影响加剧。 (7)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 |
5 |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 |
6 | 生态环境 | (1) (略) ,作为施工主便道,禁止占用恢复治理范围以外的土地,把对施工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2)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及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对现有自然恢复区域的扰动。 (3)土石料回填施工结束前,周围采取防护措施,如覆盖、围挡等措施,施工结束量后及时覆土翻耕,防止雨季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4)施工时,合理调配覆土土方,尽量做到边改良边植树。覆土土方工程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土方工程时,要注意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减少水土流失。 (5)危岩清理结束后及时进行喷播植草及坡面防护,有效降低边坡裸露的影响。 (6)生态修复严格按照《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规定执行; (7)造林时或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浇灌,保证成活率; (8)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9)施工期间要求文明施工,严禁非法猎捕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禁止随意占压砍伐项目周边林木。 |
二 | 运营期环保对策措施 | |
1 | 废水 | / |
2 |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 |
3 | 大气 | / |
4 | 固体 废物 | 运营期管护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下哨村生活垃圾收集点, (略) 门清运;产生的化肥口袋统一收集后外售给相关收购单位综合利用。 |
5 | 噪声 | / |
6 | 风险 | / |
7 | 生态 | ①运营期应制定植被保养管理制度。包括平时浇水,排水、预防人畜危害、风害、病虫害防治、修剪耕种除草等工作内容及计划。按照管护制度进行植被管护。 ②定期查验:树木每月、灌木每旬查验一次,并应作查验记录。 ③完工检验时发现不符规定者,应立即换植。查验时发现稍端枯萎,有严重病虫害、折害等无复原希望者应换植,发现枯死、无养活希望者,应换植。 ④绿化工程养护灌溉应根据一年植物生长规律及气候特点制定绿化管养全年养护计划。 ⑤为方便灌木的养护,将按昆明的气候特点,把一年划分为旱季、雨季、秋冬季等三个季节;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管护措施。 ⑥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将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周期性,将根据病情及害虫类别,采取应对措施。 ⑦设置植被恢复监测点8个,按照设计方案提出的植被恢复监测要求,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进行植被恢复情况监测,及时评价植被管护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达到预期生态修复指标。 |
三、公众参与情况
本次评价在报送环境保 (略) 门审批前,于2022年4月11日-2022年4月24日进行了全文公示,公示网址:http:/ 点击查看>> 。于2022年5月24日,通过了 (略) 组织的专家论证。
四、环评文件放置地点: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网(电子文本)
五、公示时间:
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六、征求公众参与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核意见要求听证。
八、反馈方式:
昆明 (略) (略)
Email: @@@ q.com
电话/传真:0871- 点击查看>> 0871- 点击查看>>
通信地址:昆明市西山区兴苑新居2栋1楼
邮编: 点击查看>>
附件:
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建设地点:昆明市 (略) (略) 区
建设单位:昆明兴禹 (略)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项目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修复治理面积4.2508hm2,包括已自然修复面积1.1845hm2, (略) 及生活区建筑物保留区面积0.0983hm2,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措施的面积为2.968hm2(其中治理恢复林地面积1.483hm2,灌木林地面积0.1598hm2,草地面积1.3252hm2)。主要工程组成包括清除危岩浮石、场地清理和平整、建筑物拆除工程、护脚挡墙工程、排水沟建设工程、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修复方案为:危岩清理及场地平整后即可外购改良土壤实施覆土绿化,不再进行大规模削坡放缓边坡的治理方式及外运弃土回填。
二、项目采取的环保对策措施
序号 | 污染源 | 防治对策措施 |
一 |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
1 | 废水 | (1)施工机械及设备清洗废水设1个临时沉淀池(2m3)处理,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洒水降尘。车辆清洗废水设置三池一设备:车辆过水池(10×5×0.5m)、沉淀池(3×2×1.0m)、过滤池(3×2×1.5m)及车辆清洗设备,车辆清洗废水经过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 (2)施工期施工人员洗手废水进入临时沉淀池(2m3)处理, (略) (略) 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在施工场地南 (略) 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将施工场地内雨水收集后,汇流至下游沉砂池(5m3),场内雨水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
2 | 废气 | (1)施工扬尘 ①配备移动式炮雾机3台,对施工作业面进行洒水降尘,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非雨天每日洒水次数不少于 3 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应增加洒水次数。 ②未及时外运、回填的土方及石料等采用篷布遮盖等措施。 ③控制施工作业面,在合理安排施工进程情况下,进行分片区施工,及时覆盖未施工区域,尽可能减少大面积施工,以减少扬尘产生量。 ④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尽量避免在大风气象条件下施工。 ⑤危岩清理作业面结束后及时采取密布网遮盖,减少扬尘污染。 (2)车辆运输扬尘 ①对回填料及耕植土的运输须密闭运输,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 ②减速慢性,严禁超载、超速,并规划好运输 (略) 线与时间; (略) 合理安排洒水降尘。 ④设置三池一设备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 (3)管理措施 ①施工人员进场应进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 ②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③加强燃油机械管理、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机械良好状态,同时使用先进设备和优质燃料油。 |
3 | 固体废物 | (1)现状堆存石料 历史遗留已采石料外售给相关资质单位回收利用。 (2)危岩清理土石方 危岩体 (略) 外售给相关资质单位回收利用。 (3)建筑垃圾 2#堆料场 (略) 墙体拆除建筑垃圾委托资质单位清运至合法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回填。 (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场地内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桶,用于收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至下哨村垃圾收集点, (略) (略) 置。 |
4 | 噪声 | (1)在符合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4)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尽量减少高噪声设备集中施工; (5)运输施工物资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运输时间。 (6) (略) 沿程设置指示标识、标牌,避免交通堵塞致使交通噪声影响加剧。 (7)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 |
5 |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 |
6 | 生态环境 | (1) (略) ,作为施工主便道,禁止占用恢复治理范围以外的土地,把对施工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2)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及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对现有自然恢复区域的扰动。 (3)土石料回填施工结束前,周围采取防护措施,如覆盖、围挡等措施,施工结束量后及时覆土翻耕,防止雨季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4)施工时,合理调配覆土土方,尽量做到边改良边植树。覆土土方工程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土方工程时,要注意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减少水土流失。 (5)危岩清理结束后及时进行喷播植草及坡面防护,有效降低边坡裸露的影响。 (6)生态修复严格按照《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规定执行; (7)造林时或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浇灌,保证成活率; (8)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9)施工期间要求文明施工,严禁非法猎捕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禁止随意占压砍伐项目周边林木。 |
二 | 运营期环保对策措施 | |
1 | 废水 | / |
2 |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 |
3 | 大气 | / |
4 | 固体 废物 | 运营期管护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下哨村生活垃圾收集点, (略) 门清运;产生的化肥口袋统一收集后外售给相关收购单位综合利用。 |
5 | 噪声 | / |
6 | 风险 | / |
7 | 生态 | ①运营期应制定植被保养管理制度。包括平时浇水,排水、预防人畜危害、风害、病虫害防治、修剪耕种除草等工作内容及计划。按照管护制度进行植被管护。 ②定期查验:树木每月、灌木每旬查验一次,并应作查验记录。 ③完工检验时发现不符规定者,应立即换植。查验时发现稍端枯萎,有严重病虫害、折害等无复原希望者应换植,发现枯死、无养活希望者,应换植。 ④绿化工程养护灌溉应根据一年植物生长规律及气候特点制定绿化管养全年养护计划。 ⑤为方便灌木的养护,将按昆明的气候特点,把一年划分为旱季、雨季、秋冬季等三个季节;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管护措施。 ⑥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将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周期性,将根据病情及害虫类别,采取应对措施。 ⑦设置植被恢复监测点8个,按照设计方案提出的植被恢复监测要求,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进行植被恢复情况监测,及时评价植被管护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达到预期生态修复指标。 |
三、公众参与情况
本次评价在报送环境保 (略) 门审批前,于2022年4月11日-2022年4月24日进行了全文公示,公示网址:http:/ 点击查看>> 。于2022年5月24日,通过了 (略) 组织的专家论证。
四、环评文件放置地点: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网(电子文本)
五、公示时间:
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六、征求公众参与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核意见要求听证。
八、反馈方式:
昆明 (略) (略)
Email: @@@ q.com
电话/传真:0871- 点击查看>> 0871- 点击查看>>
通信地址:昆明市西山区兴苑新居2栋1楼
邮编: 点击查看>>
附件:
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青鱼三石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