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鑫梁模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米梯笼及防护栏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批前公示
《安徽鑫梁模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米梯笼及防护栏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批前公示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 年产2万米梯笼及防护栏项目 | ||
项目代码 |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
建设地点 | 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阜 (略) 2号车间 | ||
地理坐标 | |||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 | C3359 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 | 行业类别 | 三十、金属制品业-66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335 |
建设性质 |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项目审批 (核准/备案)部门 | 太和县发展改革委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 |
总投资(万元) | 1000 | 环保投资(万元) | 39 |
环保投资占比(%) | 3.9 | 施工工期(月) | 1 |
是否开工建设 | ?否 □是 | 用地面积(平方米) |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无 | ||
规划情况 | 《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 | ||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 规划环评文件名称:《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规划环评召集审查机关:安徽省环境保护厅 规划环评审查文件名称:《关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略) :皖环函[2013] (略) 规划环评跟踪评价文件名称:《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 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召集审查机关: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审查文件名称: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核意见》的函 规划环评 (略) :皖环函[2020] (略) |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1、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阜 (略) 2号车间,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位 (略) ,总规划面积为 点击查看>> 平方公里。本项目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详见下表1-1。 表1-1 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 序号原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1进一步优化开发 (略) 。根据开发区各产业特点,充分考虑医药、食品企业和居住区域环境要求,进一步优化 (略) ,减轻和避免各功能区之间、项目之间在环境要求方面的相互影响。规划的居住区被工业区包围,应优先考虑调整;如客观上难以调整,必须在居住区上风向工业区项目选择及布点时,充分考虑与居住区之间的关系和卫生防护问题,居住区周边的工业用地应控制为一类工业用地或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区周边的工业用地应控制为一类工业用地或服务设施用地,以确保居住区环境质量。在饮用水源取水井半径30米范围内禁止新扩改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在半径60米范围内禁止建设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现有不符合功能分区的项目,要采取措施逐步进行调整或搬迁;需要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的企业,应按规定设置防护距离。严格控制开发区周边用地性质,加强对环境敏感点的保护。开发区内现有的天然水体应予以保留。经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100米,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最近敏感目标为项目南侧袁洼村,距离本项目 点击查看>> 米,满足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故周边环境对本次项目的建设无制约性因素。符合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开发区节水和中水利用规划,积极推进企业内、企业间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和企业用水总量控制,认真研究分质供水并适时实施,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除医药、食品生产等有特殊需要的行业外,开发区生产用水应优先使用 (略) 理厂尾水,其次利用地表水,不得开采使用深层和承压地下水。限期取缔关闭开发区企业的自备水井。严禁建设国家命令禁止的项目。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污水排放量大的项目建设。项目用水依托现有供水管网,项目用水主要为员工日常生活用水。新鲜水用量为270m3/a。项目排水依托现有雨污分流系统。生 (略) 区内 (略) (略) 区污水总排放口接管太和县经济 (略) (略) 理,最终排入颍河。废水排放量为216m3/a。本项目不属于高耗水、高耗能、污水排放量大的项目建设。符合3充分考虑开发区产业与区域产业的定位互补,在规划的产业定位总体框架下,进一步论证和优化发展重点,严格控制非主导产业定位方向的项目入区建设。入区项目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建设完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系统,强化节能、节水等各项环保措施。清洁生产水平现阶段要按国内先进水平要求,并逐步提高,最大限度控制开发区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鉴于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的制约,开发区不应新建化工项目和含有印染水洗工艺的纺织项目,医药化工应依托悦康药业生产下游产品,不应建设原药及中间体类项目;审慎研究并合理控制木业加工行业的规模。建立并实施不符合环保等相关要求项目的退出机制。本项目为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项目,不属于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略) 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此外,本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经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代码:2203- 点击查看>> -04-01- 点击查看>> ,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6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根据《报告书》提出的要求,在规划层面上制定落实开发区综合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开发区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并结合入区项目的建设,及时更新升级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软硬件建设和储备,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 (略) 置生活垃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及规范,对工业固废和危险废 (略) 置。开发区应确定专人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建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制度。开发区和入区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和规范,建设完善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并 (略) (略) 联网。废边角料和碎屑、焊接废渣、焊烟净化器收集的粉尘分类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占地面积10平方米)后, (略) 理;滤芯回收装置收集的塑粉经集中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滤芯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 (略) (略) 理;废活性炭、废机油及油桶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10平方米),并委托具有相应 (略) 置,建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区内企业严格执行五联单制度;生活垃圾收集 (略) (略) 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点击查看>> -2009)规定的物质,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无重大危险源。符合7开发区要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和管理。入区建设项目,要认真履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监督企业遵守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规划修编要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落实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保证各排污口的正常运行。符合2、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核意见的符合性分析 表1-2 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核意见》相符性分析 编号审核意见内容项目情况符合性1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为轻工纺织、医药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对开发区的发展起到了纲领性文件的作用,开发区的发展方向、 (略) 、产业结构与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基本一致,入区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规划定位基本相符。本项目为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项目,不属于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略) 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此外,本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经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代码:2203- 点击查看>> -04-01- 点击查看>> ,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2根据现状企业分布,适当 (略) ,对现有不 (略) 的项目,要采取措施逐步进行调整或搬迁,对不能调整和搬迁的应严格控制企业规模,未来逐步进行产业升级调整;禁止负面清单中行业企业入驻,对未纳入负面清单中的现有非主导产业企业,应限制其发展规模;新入区项目应按照 (略) 入驻。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中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项目。符合3开发区管委会应按照本次跟踪评价设定的环境质量跟踪监测计划,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与监测体系。本项目营运期的日常监测:主要是对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建设单 (略) 有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各类污染物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和管理要求。符合4开发区管委会应建立开发区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完善开发区环境风险单位信息库;加强危化品环境风险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点击查看>> -2009)规定的物质,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无重大危险源。符合5开发区管委会在确保供水管网全覆盖、供水规模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快开展企业自备水井取缔工作,明确取缔时序。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由园区供水管网供给。符合 | ||
其他符合性分析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项目,不属于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略) 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 另外,本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经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代码:2203- 点击查看>> -04-01- 点击查看>> 。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2、与周边环境相容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阜 (略) 2号车间。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东侧为S308省道,西侧为空地,南侧、北侧均为安徽阜 (略) (略) 房,根据区域规划及调查,本项目不属于污染型企业,于周边企业环境相容。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最近敏感目标为项目南侧袁洼村,距离本项目 点击查看>> 米,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100米,故周边环境对本次项目的建设无制约性因素。 3、与《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相符性分析 表1-3与《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相符性分析 具体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严格建设项目准入。新建、迁建VOCS排放量大的企业应入工业园区并符合规划要求,必须建设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措施,安装废气收集、回收或净化装置,原则上总净化效率不得低于90%。本项目位于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阜 (略) 2号车间,项目安装了废气收集、净化装置,净化效率90%。符合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具体要求。符合4、与《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符合性分析 表1-4与《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符合性分析 具体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进入吸附装置的废气温度宜低于40℃本项目进入吸附装置的废气温度为常温,低于40℃符合吸附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得低于90%本项目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吸附效率为90%符合采用颗粒状吸附剂时,气体流速宜低于0.60m/s;采用纤维状吸附剂(活性炭纤维毡)时,气体流速宜低于0.15m/s;采用蜂窝状吸附剂时,气体流速宜低于1.20m/s本项目固化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蜂窝状活性炭,活性炭横截面积约为2.25平方米(1.5米*1.5米),每个活性炭箱进气量为5000m3/h,经计算,固化有机废气进入吸附装置的气体流速约为0.62m/s,气体流速宜低于1.20m/s符合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满足《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中相关要求。 5、“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略) 环环评[2016] (略) 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阜阳市“三线一单”编制文本》相关要求: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 (1)生态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 (略) 、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 需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对于维护 (略) 、保障生态服务功能、 (略) 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皖政秘[2018] (略)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叠加合并,并与以下保护地进行校验,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叠加图,确保划定范围涵盖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他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根据《安徽省“三线一单”图集》, (略) 在地不在任何生态红线区域,因此本项目不在其生态保护的管控范围内,详见附图8。 (2)环境质量底线 “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有关规划环评应落实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提出区域或者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建议以及优化区域或 (略) 、结构和规模的对策措施。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空气环境质量 根据《2021年阜阳市环境质量概要》可知,2021年全市二氧化硫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3-19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6-67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5-492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7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5-223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4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0.3-1.3毫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0.6毫克/立方米;臭氧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13-246微克/立方米之间,日最大8小时均值为97微克/立方米;除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值超过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其余污染物浓度值均符合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因此, (略) 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阜阳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阜政秘〔2019〕 (略) ),已制定措施对大气中的PM10和PM2.5进行治理,治理后阜阳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应有明显改善。 本项目其他污染物非 点击查看>> 烷总烃引用《 (略) 年产80吨高端医药、原料药和西地那非枸橼酸盐中间体、医药新材料研发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根据监测数据可知,项目评价范围内袁洼村的非 点击查看>> 烷总烃监测结果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说明项目评价范围内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可满足相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2)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环境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 (略) 在地地表水太和段上游(旧县西)考核断面年均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环境功能要求,表明太和段上游(旧县西)水质可满足其水环境功能要求。 3)声环境质量 (略) 在区域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区域目前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要求;根据噪声预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噪声产生量小,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建设运营不 (略) 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因此项目建设声环境质量是符合要求的。 综上,本项目建设是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的。 (3)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 项目租赁安徽阜 (略) 2号车间,总建筑面积 点击查看>> 平方米。本项目不新增用地,土地资源消耗符合需求;项目营运过程中用水来自园区供水管网,用电来自园区电网,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本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本项目为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项目,不属于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略) 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 另外,本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经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代码:2203- 点击查看>> -04-01- 点击查看>> 。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略) 述,本项目符合《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 (略) )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阜阳市“三线一单”编制文本》文件的要求,符合“三线一单”约束条件。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 年产2万米梯笼及防护栏项目 | ||
项目代码 |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
建设地点 | 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阜 (略) 2号车间 | ||
地理坐标 | |||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 | C3359 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 | 行业类别 | 三十、金属制品业-66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335 |
建设性质 |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项目审批 (核准/备案)部门 | 太和县发展改革委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 |
总投资(万元) | 1000 | 环保投资(万元) | 39 |
环保投资占比(%) | 3.9 | 施工工期(月) | 1 |
是否开工建设 | ?否 □是 | 用地面积(平方米) |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无 | ||
规划情况 | 《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 | ||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 规划环评文件名称:《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规划环评召集审查机关:安徽省环境保护厅 规划环评审查文件名称:《关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略) :皖环函[2013] (略) 规划环评跟踪评价文件名称:《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 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召集审查机关: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审查文件名称: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核意见》的函 规划环评 (略) :皖环函[2020] (略) |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1、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阜 (略) 2号车间,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位 (略) ,总规划面积为 点击查看>> 平方公里。本项目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详见下表1-1。 表1-1 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 序号原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1进一步优化开发 (略) 。根据开发区各产业特点,充分考虑医药、食品企业和居住区域环境要求,进一步优化 (略) ,减轻和避免各功能区之间、项目之间在环境要求方面的相互影响。规划的居住区被工业区包围,应优先考虑调整;如客观上难以调整,必须在居住区上风向工业区项目选择及布点时,充分考虑与居住区之间的关系和卫生防护问题,居住区周边的工业用地应控制为一类工业用地或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区周边的工业用地应控制为一类工业用地或服务设施用地,以确保居住区环境质量。在饮用水源取水井半径30米范围内禁止新扩改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在半径60米范围内禁止建设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现有不符合功能分区的项目,要采取措施逐步进行调整或搬迁;需要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的企业,应按规定设置防护距离。严格控制开发区周边用地性质,加强对环境敏感点的保护。开发区内现有的天然水体应予以保留。经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100米,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最近敏感目标为项目南侧袁洼村,距离本项目 点击查看>> 米,满足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故周边环境对本次项目的建设无制约性因素。符合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开发区节水和中水利用规划,积极推进企业内、企业间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和企业用水总量控制,认真研究分质供水并适时实施,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除医药、食品生产等有特殊需要的行业外,开发区生产用水应优先使用 (略) 理厂尾水,其次利用地表水,不得开采使用深层和承压地下水。限期取缔关闭开发区企业的自备水井。严禁建设国家命令禁止的项目。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污水排放量大的项目建设。项目用水依托现有供水管网,项目用水主要为员工日常生活用水。新鲜水用量为270m3/a。项目排水依托现有雨污分流系统。生 (略) 区内 (略) (略) 区污水总排放口接管太和县经济 (略) (略) 理,最终排入颍河。废水排放量为216m3/a。本项目不属于高耗水、高耗能、污水排放量大的项目建设。符合3充分考虑开发区产业与区域产业的定位互补,在规划的产业定位总体框架下,进一步论证和优化发展重点,严格控制非主导产业定位方向的项目入区建设。入区项目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建设完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系统,强化节能、节水等各项环保措施。清洁生产水平现阶段要按国内先进水平要求,并逐步提高,最大限度控制开发区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鉴于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的制约,开发区不应新建化工项目和含有印染水洗工艺的纺织项目,医药化工应依托悦康药业生产下游产品,不应建设原药及中间体类项目;审慎研究并合理控制木业加工行业的规模。建立并实施不符合环保等相关要求项目的退出机制。本项目为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项目,不属于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略) 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此外,本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经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代码:2203- 点击查看>> -04-01- 点击查看>> ,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6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根据《报告书》提出的要求,在规划层面上制定落实开发区综合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开发区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并结合入区项目的建设,及时更新升级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软硬件建设和储备,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 (略) 置生活垃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及规范,对工业固废和危险废 (略) 置。开发区应确定专人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建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制度。开发区和入区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和规范,建设完善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并 (略) (略) 联网。废边角料和碎屑、焊接废渣、焊烟净化器收集的粉尘分类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占地面积10平方米)后, (略) 理;滤芯回收装置收集的塑粉经集中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滤芯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 (略) (略) 理;废活性炭、废机油及油桶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10平方米),并委托具有相应 (略) 置,建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区内企业严格执行五联单制度;生活垃圾收集 (略) (略) 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点击查看>> -2009)规定的物质,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无重大危险源。符合7开发区要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和管理。入区建设项目,要认真履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监督企业遵守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规划修编要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落实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保证各排污口的正常运行。符合2、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核意见的符合性分析 表1-2 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核意见》相符性分析 编号审核意见内容项目情况符合性1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为轻工纺织、医药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对开发区的发展起到了纲领性文件的作用,开发区的发展方向、 (略) 、产业结构与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基本一致,入区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规划定位基本相符。本项目为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项目,不属于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略) 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此外,本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经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代码:2203- 点击查看>> -04-01- 点击查看>> ,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2根据现状企业分布,适当 (略) ,对现有不 (略) 的项目,要采取措施逐步进行调整或搬迁,对不能调整和搬迁的应严格控制企业规模,未来逐步进行产业升级调整;禁止负面清单中行业企业入驻,对未纳入负面清单中的现有非主导产业企业,应限制其发展规模;新入区项目应按照 (略) 入驻。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中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项目。符合3开发区管委会应按照本次跟踪评价设定的环境质量跟踪监测计划,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与监测体系。本项目营运期的日常监测:主要是对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建设单 (略) 有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各类污染物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和管理要求。符合4开发区管委会应建立开发区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完善开发区环境风险单位信息库;加强危化品环境风险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点击查看>> -2009)规定的物质,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无重大危险源。符合5开发区管委会在确保供水管网全覆盖、供水规模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快开展企业自备水井取缔工作,明确取缔时序。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由园区供水管网供给。符合 | ||
其他符合性分析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项目,不属于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略) 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 另外,本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经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代码:2203- 点击查看>> -04-01- 点击查看>> 。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2、与周边环境相容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阜 (略) 2号车间。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东侧为S308省道,西侧为空地,南侧、北侧均为安徽阜 (略) (略) 房,根据区域规划及调查,本项目不属于污染型企业,于周边企业环境相容。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最近敏感目标为项目南侧袁洼村,距离本项目 点击查看>> 米,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100米,故周边环境对本次项目的建设无制约性因素。 3、与《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相符性分析 表1-3与《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相符性分析 具体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严格建设项目准入。新建、迁建VOCS排放量大的企业应入工业园区并符合规划要求,必须建设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措施,安装废气收集、回收或净化装置,原则上总净化效率不得低于90%。本项目位于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阜 (略) 2号车间,项目安装了废气收集、净化装置,净化效率90%。符合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具体要求。符合4、与《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符合性分析 表1-4与《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符合性分析 具体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进入吸附装置的废气温度宜低于40℃本项目进入吸附装置的废气温度为常温,低于40℃符合吸附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得低于90%本项目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吸附效率为90%符合采用颗粒状吸附剂时,气体流速宜低于0.60m/s;采用纤维状吸附剂(活性炭纤维毡)时,气体流速宜低于0.15m/s;采用蜂窝状吸附剂时,气体流速宜低于1.20m/s本项目固化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蜂窝状活性炭,活性炭横截面积约为2.25平方米(1.5米*1.5米),每个活性炭箱进气量为5000m3/h,经计算,固化有机废气进入吸附装置的气体流速约为0.62m/s,气体流速宜低于1.20m/s符合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满足《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中相关要求。 5、“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略) 环环评[2016] (略) 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阜阳市“三线一单”编制文本》相关要求: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 (1)生态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 (略) 、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 需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对于维护 (略) 、保障生态服务功能、 (略) 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皖政秘[2018] (略)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叠加合并,并与以下保护地进行校验,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叠加图,确保划定范围涵盖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他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根据《安徽省“三线一单”图集》, (略) 在地不在任何生态红线区域,因此本项目不在其生态保护的管控范围内,详见附图8。 (2)环境质量底线 “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有关规划环评应落实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提出区域或者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建议以及优化区域或 (略) 、结构和规模的对策措施。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空气环境质量 根据《2021年阜阳市环境质量概要》可知,2021年全市二氧化硫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3-19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6-67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5-492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7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5-223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4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0.3-1.3毫克/立方米之间,均值为0.6毫克/立方米;臭氧日均值浓度变化范围在13-246微克/立方米之间,日最大8小时均值为97微克/立方米;除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值超过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其余污染物浓度值均符合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因此, (略) 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阜阳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阜政秘〔2019〕 (略) ),已制定措施对大气中的PM10和PM2.5进行治理,治理后阜阳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应有明显改善。 本项目其他污染物非 点击查看>> 烷总烃引用《 (略) 年产80吨高端医药、原料药和西地那非枸橼酸盐中间体、医药新材料研发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根据监测数据可知,项目评价范围内袁洼村的非 点击查看>> 烷总烃监测结果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说明项目评价范围内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可满足相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2)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环境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 (略) 在地地表水太和段上游(旧县西)考核断面年均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环境功能要求,表明太和段上游(旧县西)水质可满足其水环境功能要求。 3)声环境质量 (略) 在区域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区域目前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要求;根据噪声预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噪声产生量小,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建设运营不 (略) 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因此项目建设声环境质量是符合要求的。 综上,本项目建设是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的。 (3)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 项目租赁安徽阜 (略) 2号车间,总建筑面积 点击查看>> 平方米。本项目不新增用地,土地资源消耗符合需求;项目营运过程中用水来自园区供水管网,用电来自园区电网,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本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本项目为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项目,不属于太和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略) 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属“允许类”。 另外,本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经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备案,项目代码:2203- 点击查看>> -04-01- 点击查看>> 。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略) 述,本项目符合《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 (略) )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阜阳市“三线一单”编制文本》文件的要求,符合“三线一单”约束条件。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