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干流峡山口~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淮河干流峡山口~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要求,现将淮河干流峡山口~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情况进行第一次公示。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淮河干流峡山口~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安徽省淮南市、蚌埠市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概况:淮河干流峡山口至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加固堤防长 点击查看>> km,新筑堤防长 点击查看>> km,铲除堤防长 点击查看>> km,护坡长 点击查看>> km, (略) 长 点击查看>> km, (略) 长28条, (略) 4座、涵闸6座;疏浚河道总长 点击查看>> km,上六坊堤段疏浚底宽260~110m,汤渔湖段疏浚底宽380m,底高程9m、边坡1:4,疏浚土方量 点击查看>> 万m3;疏浚排水沟长6.2km,恢复排水沟 点击查看>> km,恢复灌溉渠7.355km, (略) 4.2km。
2、建设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淮南市治淮工 (略)
地址:田家 (略) (略)
联系人:刘大帅
电话: 点击查看>>
3、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淮河流域 (略) 淮河水资源保 (略)
地址:安徽省 (略) (略) 邮编: 点击查看>>
联系人:杜工
电话:0552- 点击查看>>
E-mail:[emailprotected]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1)准备阶段
研究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功能区划、环评技术导则和标准等,以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资料和有关技术资料;初步进行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主要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环评因子,明确评价重点。
(2)展开工作阶段
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源强和环境质量现状材料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开展公众参与调查;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3)报告书编制阶段
汇总、分析第 (略) 得的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得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5、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组织,鼓励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公众向建设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下载公众意见表填写,填写后可通过书信、电话、电邮等多种方式反馈至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
公众提交意见时,请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鼓励采用实名方式提交意见并提供常住地址。对于公众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承诺不会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之外的用途。
7、公示时间
本次公示期限为本公告发布之日后10个工作日。
淮南市治淮工 (略)
2022年6月23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要求,现将淮河干流峡山口~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情况进行第一次公示。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淮河干流峡山口~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安徽省淮南市、蚌埠市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概况:淮河干流峡山口至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加固堤防长 点击查看>> km,新筑堤防长 点击查看>> km,铲除堤防长 点击查看>> km,护坡长 点击查看>> km, (略) 长 点击查看>> km, (略) 长28条, (略) 4座、涵闸6座;疏浚河道总长 点击查看>> km,上六坊堤段疏浚底宽260~110m,汤渔湖段疏浚底宽380m,底高程9m、边坡1:4,疏浚土方量 点击查看>> 万m3;疏浚排水沟长6.2km,恢复排水沟 点击查看>> km,恢复灌溉渠7.355km, (略) 4.2km。
2、建设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淮南市治淮工 (略)
地址:田家 (略) (略)
联系人:刘大帅
电话: 点击查看>>
3、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淮河流域 (略) 淮河水资源保 (略)
地址:安徽省 (略) (略) 邮编: 点击查看>>
联系人:杜工
电话:0552- 点击查看>>
E-mail:[emailprotected]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1)准备阶段
研究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功能区划、环评技术导则和标准等,以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资料和有关技术资料;初步进行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主要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环评因子,明确评价重点。
(2)展开工作阶段
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源强和环境质量现状材料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开展公众参与调查;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3)报告书编制阶段
汇总、分析第 (略) 得的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得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5、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组织,鼓励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公众向建设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下载公众意见表填写,填写后可通过书信、电话、电邮等多种方式反馈至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
公众提交意见时,请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鼓励采用实名方式提交意见并提供常住地址。对于公众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承诺不会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之外的用途。
7、公示时间
本次公示期限为本公告发布之日后10个工作日。
淮南市治淮工 (略)
2022年6月23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