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拟审批《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岩矿矿山1号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拟审批《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岩矿矿山1号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昆明 (略) (略) 拟审批
《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建设地点:昆明市 (略) 和平村委会
建设单位:昆明市西山区城市建设 (略)
建设性质:新建
环评单位:昆明 (略)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矿山生态恢复,根据堆填设计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面积 点击查看>> .3m2(折合 点击查看>> 亩),采空区回填面积为 点击查看>> .7m2(折合 点击查看>> 亩)。将采取危岩清理、坑底整平、底部防渗、土方回填、截排水沟建设、植被恢复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回填土主要来源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弃土,多为黏土。根据设计,总回填土方量 点击查看>> 万m3, (略) 接纳 点击查看>> 万m3(包括植被覆土8.2万m3),采空区清理土石方量为6.52万m3。 (略) 标高为 点击查看>> m, (略) 标高为 点击查看>> m(与采空区封闭圈齐平),回填土总高度为 点击查看>> m。
二、项目采取的环保对策措施
序号 | 污染源 | 防治对策措施 |
一 |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
1 | 大气环境 | (1)施工扬尘及运输扬尘防治措施 ①洒水降尘点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洒水降尘,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非雨天每日洒水次数不少于3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应增加洒水次数,项目配备1辆洒水车,2台雾炮对项目施工区进行洒水降尘; ②控制施工作业面,在合理安排施工进程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大面积施工,以减少扬尘产生量; ③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尽量避免在大风气象和雨天条件下施工; ④对回填弃土的运输须密闭运输,施工场地运输车辆的车厢应当确保牢固、严密,严禁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 ⑤减速慢行,严禁超载、超速,并规划好运输 (略) 线与时间,经过村庄时要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略) 合理安排洒水降尘,出场车辆进行轮胎冲洗, (略) ; ⑦回填土进场后立即平整压实,减少堆放时间,减少扬尘产生。 (2)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废气的保护措施 施工机械废气属于无组织排放,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严禁带病作业。 |
2 | 地表水环境 | (1)地表径流 ①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截水沟,将施工场地外(项目区)外雨水阻止在场地外,并进行疏导引入外围冲沟,阻止施工场区外地表径流进入施工区域; ②在生态 (略) (项目区西北侧)设置一个320m3的集水池,对生态修复区初期雨水进 (略) 理后晴天回用回填区洒水降尘、植被养护,雨天储存,不外排: (2)施工废水 ①在施工区域修建临时排水沟及临时沉淀池,沉淀池容积设置为2m3,施工废水 (略) 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②施工期车辆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水经一个2m3的车辆清洗废水沉淀池沉淀后循环用于洗车,不外排; (3)生活污水 ①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经生活污水临时沉淀池(2m3)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进行施工,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
3 | 地下水环境 | ①场区回填土主要为昆明市城市建设基坑弃土,回填后期表层覆土来源于外购(回填后期需进行表层覆土时表土才运输进场进行实时回填,故项目不设置表土堆场);由建设单位与相关单位签订相关接纳回填土协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回填土及表层覆土需满足《土壤环境 质量 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8)要求,不得回填危险废物、Ⅱ类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影响的弃渣;加强管理,确保外调的建设弃土及外购覆土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场。从源头上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②在 (略) 采用粘土进行碾压夯实,充当防渗层,防渗层厚2.0m。粘土可取自城市弃土中较好的粘性土。粘土分层碾压,平均分层0.2m压实,压实度93%,最终K≤10-7cm/s,初期雨水通过排水沟排到集水池收集,最后回用于生态恢复种植植被的浇灌。 ③集水池需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要求进行防渗设计,要求一般防渗区防渗结构的防渗性能应等效于厚度≥2.0m,渗透系数≤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④对4个滤水井中的渗滤水进行检测,每半年监测一次,随时关注各个指标的情况。 |
4 |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1)施工噪声 ①在符合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 ②优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时间;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④运输施工物资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运输时间。 (2)运输噪声 回填弃土等运输 (略) ,往来车辆较多,为避免车辆运输噪声对沿途村民的影响,要求运输车辆经过村庄时减速慢行,同时加强对 (略) 维护;在经过沿线村庄时,应减缓车速、禁止鸣笛;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运输尽量安排在昼间;路过村庄点,应避开在12:00~14:00,避免夜间施工,减少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5 |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1)废土石方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施工期产生废土石方, (略) 用于回填。集水池和沉砂池的污泥,清理出来后用于生态修复区直接回填。 (略) 置率100%,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2)建筑垃圾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能回用的回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集中收 (略) 门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随意丢弃。 (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kg/d,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使用带盖垃圾桶收集,定期清运 (略) 置点,合并到 (略) 置中。 (4)污泥 集水池、沉淀池长期收集废水, (略) 形成一层污泥,污泥主要成分是泥沙,可用于回填。 |
6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面,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有效改善开采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2) (略) 施工总图,分片区施工; (3)施工期间要求文明施工,严禁非法猎捕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 (4)回填结束后,进行覆土,栽种植被; (5)根据项目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物种。 |
二 | 运营期环保对策措施 | |
1 | 大气 | 项目为关停矿山的植被修复、生态恢复工程治理项目,项目运营期没有废气、固体废弃物产生及排放。项目运营期用水主要为绿化用水,绿化用水无废水产生。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后期应制定保护保养管理制度。包括平时浇水,排水、预防人畜危害、风害、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等工作内容及计划。 (2)定期查验:树木每月、灌木每旬查验一次,并应作查验记录。 (3)完工检验时发现不符规定者,应立即换植。查验时发现稍端枯萎,有严重病虫害、折害等无复原希望者应换植,发现枯死、无养活希望者,应换植。需要使用农药化肥时,应该适量使用,并且应使用含有害物质较少的农药、化肥。 (4)绿化工程养护灌溉措施 设计在主管道设置接头连接活动的皮管,人工对恢复区内进行灌溉。根据一年植物生长规律及气候特点制定绿化管养全年养护计划。 (5)为方便灌木的养护,将按昆明的气候特点,把一年划分为旱季、雨季、秋冬季等三个季节;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管护措施。 (6)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将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周期性,将根据病情及害虫类别,采取应对措施。 |
2 | 废水 | |
3 | 地下水 | |
4 | 噪声 | |
5 | 固体废物 | |
6 | 风险 | |
7 | 生态 |
三、公众参与情况
本次评价在报送环境保 (略) 门审批前,于2021年11月30日—2021年12月13日进行了全文公示,公示网址:http:/ 点击查看>> 。于2022年6月8日,通 (略) 组织的专家论证。
四、环评文件放置地点:
昆明 (略) 网站(电子文本)。
五、公示时间:
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六、征求公众参与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核意见要求听证。
八、反馈方式:
昆明 (略) (略)
Email: @@@ q.com
电话/传真:0871- 点击查看>> 0871- 点击查看>>
通信地址:昆明市西山区兴苑新居2栋1楼
邮编: 点击查看>>
附件:
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公示稿)
昆明 (略) (略) 拟审批
《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建设地点:昆明市 (略) 和平村委会
建设单位:昆明市西山区城市建设 (略)
建设性质:新建
环评单位:昆明 (略)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矿山生态恢复,根据堆填设计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面积 点击查看>> .3m2(折合 点击查看>> 亩),采空区回填面积为 点击查看>> .7m2(折合 点击查看>> 亩)。将采取危岩清理、坑底整平、底部防渗、土方回填、截排水沟建设、植被恢复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回填土主要来源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弃土,多为黏土。根据设计,总回填土方量 点击查看>> 万m3, (略) 接纳 点击查看>> 万m3(包括植被覆土8.2万m3),采空区清理土石方量为6.52万m3。 (略) 标高为 点击查看>> m, (略) 标高为 点击查看>> m(与采空区封闭圈齐平),回填土总高度为 点击查看>> m。
二、项目采取的环保对策措施
序号 | 污染源 | 防治对策措施 |
一 |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
1 | 大气环境 | (1)施工扬尘及运输扬尘防治措施 ①洒水降尘点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洒水降尘,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非雨天每日洒水次数不少于3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应增加洒水次数,项目配备1辆洒水车,2台雾炮对项目施工区进行洒水降尘; ②控制施工作业面,在合理安排施工进程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大面积施工,以减少扬尘产生量; ③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尽量避免在大风气象和雨天条件下施工; ④对回填弃土的运输须密闭运输,施工场地运输车辆的车厢应当确保牢固、严密,严禁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 ⑤减速慢行,严禁超载、超速,并规划好运输 (略) 线与时间,经过村庄时要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略) 合理安排洒水降尘,出场车辆进行轮胎冲洗, (略) ; ⑦回填土进场后立即平整压实,减少堆放时间,减少扬尘产生。 (2)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废气的保护措施 施工机械废气属于无组织排放,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严禁带病作业。 |
2 | 地表水环境 | (1)地表径流 ①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截水沟,将施工场地外(项目区)外雨水阻止在场地外,并进行疏导引入外围冲沟,阻止施工场区外地表径流进入施工区域; ②在生态 (略) (项目区西北侧)设置一个320m3的集水池,对生态修复区初期雨水进 (略) 理后晴天回用回填区洒水降尘、植被养护,雨天储存,不外排: (2)施工废水 ①在施工区域修建临时排水沟及临时沉淀池,沉淀池容积设置为2m3,施工废水 (略) 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②施工期车辆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水经一个2m3的车辆清洗废水沉淀池沉淀后循环用于洗车,不外排; (3)生活污水 ①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经生活污水临时沉淀池(2m3)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进行施工,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
3 | 地下水环境 | ①场区回填土主要为昆明市城市建设基坑弃土,回填后期表层覆土来源于外购(回填后期需进行表层覆土时表土才运输进场进行实时回填,故项目不设置表土堆场);由建设单位与相关单位签订相关接纳回填土协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回填土及表层覆土需满足《土壤环境 质量 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8)要求,不得回填危险废物、Ⅱ类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影响的弃渣;加强管理,确保外调的建设弃土及外购覆土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场。从源头上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②在 (略) 采用粘土进行碾压夯实,充当防渗层,防渗层厚2.0m。粘土可取自城市弃土中较好的粘性土。粘土分层碾压,平均分层0.2m压实,压实度93%,最终K≤10-7cm/s,初期雨水通过排水沟排到集水池收集,最后回用于生态恢复种植植被的浇灌。 ③集水池需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要求进行防渗设计,要求一般防渗区防渗结构的防渗性能应等效于厚度≥2.0m,渗透系数≤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④对4个滤水井中的渗滤水进行检测,每半年监测一次,随时关注各个指标的情况。 |
4 |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1)施工噪声 ①在符合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 ②优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时间;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④运输施工物资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运输时间。 (2)运输噪声 回填弃土等运输 (略) ,往来车辆较多,为避免车辆运输噪声对沿途村民的影响,要求运输车辆经过村庄时减速慢行,同时加强对 (略) 维护;在经过沿线村庄时,应减缓车速、禁止鸣笛;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运输尽量安排在昼间;路过村庄点,应避开在12:00~14:00,避免夜间施工,减少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5 |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1)废土石方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施工期产生废土石方, (略) 用于回填。集水池和沉砂池的污泥,清理出来后用于生态修复区直接回填。 (略) 置率100%,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2)建筑垃圾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能回用的回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集中收 (略) 门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随意丢弃。 (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kg/d,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使用带盖垃圾桶收集,定期清运 (略) 置点,合并到 (略) 置中。 (4)污泥 集水池、沉淀池长期收集废水, (略) 形成一层污泥,污泥主要成分是泥沙,可用于回填。 |
6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面,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有效改善开采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2) (略) 施工总图,分片区施工; (3)施工期间要求文明施工,严禁非法猎捕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 (4)回填结束后,进行覆土,栽种植被; (5)根据项目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物种。 |
二 | 运营期环保对策措施 | |
1 | 大气 | 项目为关停矿山的植被修复、生态恢复工程治理项目,项目运营期没有废气、固体废弃物产生及排放。项目运营期用水主要为绿化用水,绿化用水无废水产生。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后期应制定保护保养管理制度。包括平时浇水,排水、预防人畜危害、风害、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等工作内容及计划。 (2)定期查验:树木每月、灌木每旬查验一次,并应作查验记录。 (3)完工检验时发现不符规定者,应立即换植。查验时发现稍端枯萎,有严重病虫害、折害等无复原希望者应换植,发现枯死、无养活希望者,应换植。需要使用农药化肥时,应该适量使用,并且应使用含有害物质较少的农药、化肥。 (4)绿化工程养护灌溉措施 设计在主管道设置接头连接活动的皮管,人工对恢复区内进行灌溉。根据一年植物生长规律及气候特点制定绿化管养全年养护计划。 (5)为方便灌木的养护,将按昆明的气候特点,把一年划分为旱季、雨季、秋冬季等三个季节;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管护措施。 (6)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将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周期性,将根据病情及害虫类别,采取应对措施。 |
2 | 废水 | |
3 | 地下水 | |
4 | 噪声 | |
5 | 固体废物 | |
6 | 风险 | |
7 | 生态 |
三、公众参与情况
本次评价在报送环境保 (略) 门审批前,于2021年11月30日—2021年12月13日进行了全文公示,公示网址:http:/ 点击查看>> 。于2022年6月8日,通 (略) 组织的专家论证。
四、环评文件放置地点:
昆明 (略) 网站(电子文本)。
五、公示时间:
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六、征求公众参与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核意见要求听证。
八、反馈方式:
昆明 (略) (略)
Email: @@@ q.com
电话/传真:0871- 点击查看>> 0871- 点击查看>>
通信地址:昆明市西山区兴苑新居2栋1楼
邮编: 点击查看>>
附件:
昆明市西山区龙潭小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英砂 (略) 场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公示稿)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