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本项目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龙村,具体地理坐标为E124°2′ 点击查看>> ″/N 44°14′ 点击查看>> ″。占地性质为设施农用地。 目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初步编制完成,现按照要求对项目拟建设情况进行公示。
一、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长岭县智慧农业一体化园区(四间房养殖场)项目
概要:项目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龙村,具体地理坐标为E124°2′ 点击查看>> ″/N44°14′ 点击查看>> ″。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占地性质为设施农用地。项目占地面积均为 点击查看>> m2,厂区内总建筑面积为 点击查看>> m2。主要建设2栋种畜繁育牛舍(内含产房牛舍)、干草棚、临时储粪棚、门卫、消毒间、附属用房、设备用房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年存栏量832头母牛,年出栏量707头犊牛。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废水:生活污水进入拟建的临时防渗旱厕,并定期清掏外运用 (略) 理,施工废水排入防渗 (略) 理后回用,不外排。废气:管道焊接尽量减少露天进行,搭建临时工棚及加强通风,可大大减少空气中焊接烟尘的浓度;对于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在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办法减轻总悬浮颗粒的污染,可大大减少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的浓度,运输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车辆,不得装载过满,防止沿途洒落,造成二次扬尘,如遇大风,应在运输过程中将易起尘的建筑材料盖好,对临时堆存土方拍实并加盖苫布、草帘;将施工材料等堆存在封闭库房内、封闭施工场地、 (略) 界四周设置围挡、对施工现场经常洒水等措施后可减轻施工扬尘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使其影响将至最低。噪声:建议施工期间限定在白天进行,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减噪措施。同时,尽量选择远离居民的地方作为高噪声设备的作业现场,并缩短一次开机的时间,以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碎砖瓦、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废油漆包装物等杂物。其中废金属、废钢筋等回收利用, (略) 分及时清运至指定 (略) (略) 置;管线工程产生的PE管边角及废油漆包装物等杂物,外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放置, (略) (略) 理。 2、运营期 废水:厂区内拟采用“污污分流、雨污分流” 的排水体制,养殖 (略) 分随空气挥发,部分被牛舍垫料吸收,定期清掏至 (略) 置,不外排;未被吸收的经牛舍旁的明沟收集,收集后通过管线排放至厌氧消化囊中,发酵后作为农肥施用农田;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清掏,不外排;食堂废 (略) 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清掏,不外排。对地表水影响较小。牛舍、堆粪场、 (略) 理区、危险废物暂存间等采取相应的重点防渗措施,项目产生的废水对周围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废气:本项目恶臭主要来自牛舍、粪便堆放场地。通过加强管理、喷洒防臭剂、及时清粪。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绿化隔离带等;可有效控制恶臭污染物排放。预计无组织氨、硫化氢排放可以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93)厂界限值要求。食堂油烟经 (略) 理后通过高于房顶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点击查看>> -2001)标准。本项目饲料为外购成品饲料, (略) 区内进行加工,养殖场内设封闭式饲料存储仓库,饲料袋装储存于封闭式饲料存储仓库,不受风力影响,在储存过程中基本无粉尘产生,仅在饲料装卸等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无组织排放粉尘。项目饲料采用袋装,一次装卸量不大,在装卸过程起尘量极少,基本可忽略不计,对周边环境影响极小。噪声:主要噪声源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 (略) 界达标;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略) 置,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符合相关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及“三线一单”的管控要求,与国家各项环保政策相符,满足行业各项规范要求;项目建设基本符合松原市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用地属于设施农用地, (略) 合理;污染治理措施经济合理,技术可行;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要严格落实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措施。在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各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风险可控,并且满足环境质量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可行。 四、征求公众建议和意见的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内容:对本项目建设意见及建议。 2、公示方式:本次公示主要采取网上公示的形式,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见附件。 3、公示时间:本次公示自公示之日10个工作日结束。 五、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的名称:长 (略) 。 六、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吉林省澎辉 (略) 在本公告发布10个工作日内(自2022年6月24日起至7月7日),欢迎关心项目建设的人士( (略) 在地3km范围内,主要为大龙村、太平村、东拉拉街等)对项目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有关意见及建议。公众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想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发表自己对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及公众意见表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