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黎川支线改线工程(抚州东临新区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黎川支线改线工程(抚州东临新区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关于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黎川支线改线工程(抚州东临新区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发布日期:2022-07 -2015:2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黎川支线改线工程(抚州东临新区段)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7月20日—2022年7月26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抚州市钻石广场B座抚州 (略) 314( 点击查看>>

项目名称

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黎川支线改线工程(抚州东临新区段)项目

建设地点

途径东临新区、金溪县

建设单位

江西 (略)

环评机构

江西龙翔安全 (略)

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项目属改建,由于已建天然气管线黎川支线有约6.7km管道穿越切割东临新区城市规划区,严重制约新区发展,不利于新区城市的建设。为了配合地方工程建设,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略) 分管道进行改迁。改线起点坐标为E116°27′7.740″,N28°4′ 点击查看>> ″,终点经纬度为E116°31′ 点击查看>> ″,N28°0′ 点击查看>> ″,改线管道起于原天然 (略) 出站位置,沿原D508干线管道西 (略) 向北敷设约1.5km后,向东依次穿越S42东昌高速和G236国道(原208省道),沿丘家、太阳村北侧向东敷设,在仓下傅家向东定向钻穿越南港河,沿枫树下、火溪村南侧向东敷设,在岔背饶家附近向南再次定向钻穿越南港河,沿太平桥、高坪村、艽湖、西桥村向南敷设,终点为 (略) 规划边界外塘下村与 (略) 。改线长度约 点击查看>> km,新建管道比原管道增加约7.6km,主要输送管道天然气。穿越渔塘1次、南港河2次以及小型河流1次,采用分孔穿越方式;穿越S42东昌高速1次、G236国道(原S208省道)1次、县道乡 (略) 38次,采用顶管穿越方式;其它水塘、沟渠采用大开挖方式,并设置地下防冲墙及平衡压袋。新建管道设计压力为6.3MPa,管径为 点击查看>> mm,设计输量4×108t/a。

(二)项目原有批复情况。2012年,原抚州 (略) 以《关于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抚州-南城-黎川支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抚环函字〔2012〕 (略) )对原项目进行了批复,2018年9月,建设单位完成该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 (略) 场除外)。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本工程输送的天然气属易燃、易爆品,你公司应高度重视事故的风险防范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按照《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点击查看>> -2015)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必须釆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阴极保护系统,按相关规定配备专用指挥和调度通讯系统、远程监控及数据釆集系统、天然气泄露报警监测系统等;配备足够的应急装备与物资,加强管道安全管理和监测,强化管线巡视、检查及测试,并保障安全自控系统、预警监测系统良性运转,发现异常迹象,及时关闭输气阀门。针对天然气在管道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火灾、爆炸、漏气等环境风险事故等问题,你公司应制订完善的环境风险 (略) 置方案,加强 (略) 门联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风险事故,必须立即关闭输气阀门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并消减污染影响,确保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环境安全。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开挖作业时,生土和熟土分开堆放,剥离表土采用编织袋装填用作挖填边坡坡脚的临时挡墙,裸露边坡遇到降雨采用防雨布覆盖;施工应尽可能远离农田,减少临时占地及施工便道,尽可能少建或不建施工营地;河流穿越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枯水期进行,且应避开雨季,设置导流渠和施工围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涉水施工避开鱼类繁殖期,泥浆池要按照规范设立, (略) 产生的废油等物严禁倾倒或抛入水体,不得在水体附近清洗施工器具、机械等;所有施工行为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及时做好环境保护及植被恢复工作,管道施工尽量避免对原有植被进行开挖,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尽量把原有表土回填到开挖区表层,以利于恢复植被的生长;对管道敷设工程区和施工场地区等主要水土流失防治区采取工程措施(修筑护岸设施,如河堤、防洪坝等;修筑排水、排洪渠、截洪沟等设施)和生态植被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减少施工活动对生态等的影响;建设单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施工时应采取无害化穿越方式,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施工后期,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做好清理、平整工作,根据施工前对该区域的记录影像资料制定恢复方案。

(三)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期现场环保工作,定期洒水, (略) 二次扬尘。施工散料运输车辆必须加盖蓬布, (略) 采用湿法作业方式。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确保场容场貌整洁。根据废气污染物类别和性质,采取成熟可靠的治理工艺,确保达标排放。施工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1996)表2相关标准。

(四)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泥浆废水、砂石料加工废水采用间歇式自然沉淀 (略) 理,处理后废水回用于洒水防尘,不外排;施工期机械设备冷却过程产生的少量冷却废水, (略) 理后直接回用或用于车辆清洗等,不外排;项目终点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试压完成后,对试 (略) 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尚庄水。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民房住宿,不另行设施工营地,利用租赁 (略) 理,定期清掏。

(五)严格落实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并采用隔音、减振、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控制项目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有关管理规定,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原则上在夜间不得施工,确需夜间施工时应经当 (略) 门批准;施工场地周围有敏感点的地方设立临时声屏障,合理安排施工位置,尽量远离敏感点,减缓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施工期噪声须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1)标准要求。

(六)严格落实固 (略) 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施工期生活垃圾、废弃泥浆、弃土和建筑垃圾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各类固废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焊渣、焊头等和运营期产生的清管废渣等一般固体废物 (略) 理。定向钻施工时使用的水基泥浆,不得添加含有毒有害成分的添加剂。运营期,管线沿线无固体废弃物产生。

(七)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管沟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土壤的影响,尽量避免大范围的深开挖施工;施工期废水不得随意排放,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不得随意露天堆放和丢弃,临时堆存场地需结合场地天然防渗能力采取原土夯实或混凝土地表硬化的防渗措施,顶部需加盖防雨顶棚;管线 (略) 理施工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避免产生由于焊接或侵蚀导致的管道破损泄漏。

(八)项目周边规划控制要求。管线必须严格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设置安全防护距离。你公司应配合当地政府,严格控制好本项目周边规划,项目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医院或其他环境敏感建筑。

(九)环境信息公开要求。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按要求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略) 会监督。

公众参与情况

主要采取了登报公示、网络平台公示及张贴公告等形式。未收到反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由此可见, (略) 在地公众是支持本项目建设的,同时,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采取一定措施消除或减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浏览次数:正文下载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黎川支线改线工程(抚州东临新区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发布日期:2022-07 -2015:2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黎川支线改线工程(抚州东临新区段)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7月20日—2022年7月26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抚州市钻石广场B座抚州 (略) 314( 点击查看>>

项目名称

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黎川支线改线工程(抚州东临新区段)项目

建设地点

途径东临新区、金溪县

建设单位

江西 (略)

环评机构

江西龙翔安全 (略)

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项目属改建,由于已建天然气管线黎川支线有约6.7km管道穿越切割东临新区城市规划区,严重制约新区发展,不利于新区城市的建设。为了配合地方工程建设,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略) 分管道进行改迁。改线起点坐标为E116°27′7.740″,N28°4′ 点击查看>> ″,终点经纬度为E116°31′ 点击查看>> ″,N28°0′ 点击查看>> ″,改线管道起于原天然 (略) 出站位置,沿原D508干线管道西 (略) 向北敷设约1.5km后,向东依次穿越S42东昌高速和G236国道(原208省道),沿丘家、太阳村北侧向东敷设,在仓下傅家向东定向钻穿越南港河,沿枫树下、火溪村南侧向东敷设,在岔背饶家附近向南再次定向钻穿越南港河,沿太平桥、高坪村、艽湖、西桥村向南敷设,终点为 (略) 规划边界外塘下村与 (略) 。改线长度约 点击查看>> km,新建管道比原管道增加约7.6km,主要输送管道天然气。穿越渔塘1次、南港河2次以及小型河流1次,采用分孔穿越方式;穿越S42东昌高速1次、G236国道(原S208省道)1次、县道乡 (略) 38次,采用顶管穿越方式;其它水塘、沟渠采用大开挖方式,并设置地下防冲墙及平衡压袋。新建管道设计压力为6.3MPa,管径为 点击查看>> mm,设计输量4×108t/a。

(二)项目原有批复情况。2012年,原抚州 (略) 以《关于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抚州-南城-黎川支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抚环函字〔2012〕 (略) )对原项目进行了批复,2018年9月,建设单位完成该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 (略) 场除外)。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本工程输送的天然气属易燃、易爆品,你公司应高度重视事故的风险防范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按照《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点击查看>> -2015)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必须釆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阴极保护系统,按相关规定配备专用指挥和调度通讯系统、远程监控及数据釆集系统、天然气泄露报警监测系统等;配备足够的应急装备与物资,加强管道安全管理和监测,强化管线巡视、检查及测试,并保障安全自控系统、预警监测系统良性运转,发现异常迹象,及时关闭输气阀门。针对天然气在管道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火灾、爆炸、漏气等环境风险事故等问题,你公司应制订完善的环境风险 (略) 置方案,加强 (略) 门联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风险事故,必须立即关闭输气阀门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并消减污染影响,确保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环境安全。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开挖作业时,生土和熟土分开堆放,剥离表土采用编织袋装填用作挖填边坡坡脚的临时挡墙,裸露边坡遇到降雨采用防雨布覆盖;施工应尽可能远离农田,减少临时占地及施工便道,尽可能少建或不建施工营地;河流穿越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枯水期进行,且应避开雨季,设置导流渠和施工围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涉水施工避开鱼类繁殖期,泥浆池要按照规范设立, (略) 产生的废油等物严禁倾倒或抛入水体,不得在水体附近清洗施工器具、机械等;所有施工行为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及时做好环境保护及植被恢复工作,管道施工尽量避免对原有植被进行开挖,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尽量把原有表土回填到开挖区表层,以利于恢复植被的生长;对管道敷设工程区和施工场地区等主要水土流失防治区采取工程措施(修筑护岸设施,如河堤、防洪坝等;修筑排水、排洪渠、截洪沟等设施)和生态植被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减少施工活动对生态等的影响;建设单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施工时应采取无害化穿越方式,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施工后期,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做好清理、平整工作,根据施工前对该区域的记录影像资料制定恢复方案。

(三)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期现场环保工作,定期洒水, (略) 二次扬尘。施工散料运输车辆必须加盖蓬布, (略) 采用湿法作业方式。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确保场容场貌整洁。根据废气污染物类别和性质,采取成熟可靠的治理工艺,确保达标排放。施工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1996)表2相关标准。

(四)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泥浆废水、砂石料加工废水采用间歇式自然沉淀 (略) 理,处理后废水回用于洒水防尘,不外排;施工期机械设备冷却过程产生的少量冷却废水, (略) 理后直接回用或用于车辆清洗等,不外排;项目终点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试压完成后,对试 (略) 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尚庄水。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民房住宿,不另行设施工营地,利用租赁 (略) 理,定期清掏。

(五)严格落实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并采用隔音、减振、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控制项目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有关管理规定,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原则上在夜间不得施工,确需夜间施工时应经当 (略) 门批准;施工场地周围有敏感点的地方设立临时声屏障,合理安排施工位置,尽量远离敏感点,减缓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施工期噪声须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1)标准要求。

(六)严格落实固 (略) 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施工期生活垃圾、废弃泥浆、弃土和建筑垃圾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各类固废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焊渣、焊头等和运营期产生的清管废渣等一般固体废物 (略) 理。定向钻施工时使用的水基泥浆,不得添加含有毒有害成分的添加剂。运营期,管线沿线无固体废弃物产生。

(七)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管沟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土壤的影响,尽量避免大范围的深开挖施工;施工期废水不得随意排放,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不得随意露天堆放和丢弃,临时堆存场地需结合场地天然防渗能力采取原土夯实或混凝土地表硬化的防渗措施,顶部需加盖防雨顶棚;管线 (略) 理施工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避免产生由于焊接或侵蚀导致的管道破损泄漏。

(八)项目周边规划控制要求。管线必须严格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设置安全防护距离。你公司应配合当地政府,严格控制好本项目周边规划,项目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医院或其他环境敏感建筑。

(九)环境信息公开要求。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按要求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略) 会监督。

公众参与情况

主要采取了登报公示、网络平台公示及张贴公告等形式。未收到反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由此可见, (略) 在地公众是支持本项目建设的,同时,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采取一定措施消除或减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浏览次数:正文下载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