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岭风电场项目110kV升压站主变扩建工程,110kV裕东线、裕瑞线、裕南瑞线输电线路工程,彭泽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瑞昌市武蛟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升压站项目,永修县热电联产项目配套110kV升压站工程等5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拟批复公告
沙岭风电场项目110kV升压站主变扩建工程,110kV裕东线、裕瑞线、裕南瑞线输电线路工程,彭泽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瑞昌市武蛟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升压站项目,永修县热电联产项目配套110kV升压站工程等5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拟批复公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
公告期为:2022年8月9日至2022年8月16日(5个工作日,不计入审批时限内)
联系电话:0792- 点击查看>>
项目名称 | 沙岭风电场项目11 (略) 主变扩建工程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蓼南乡泊头李村沙岭风电场项目11 (略) 预留地块内 |
建设单位 | 江西大 (略) |
环评机构 | 核工业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拟在沙岭风电场项目11 (略) 1#主变南侧预留位置扩建1台2#主变,容量1×20MVA;110kV本期不新增出线,维持原有出线不变;扩建无功补偿1组6MVar SVG。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公告等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工程施工期及时清扫运输过程中散落在 (略) 面上的泥土;运输车辆应进行封闭,离开施工场地前先冲水;生活垃圾依托现有工程已有垃圾收集装置,收集 (略) (略) 理,及时清运;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 (略) 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施工期泥浆水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后进行回用或用于场地除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工程已有的化粪池+一体 (略) (略) 理,经处理后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旱作标准后用于周边绿化灌溉,通过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环境影响较小。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及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高压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等 (略) 地面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略) 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略) 在地区的居民进行有关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做好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工作。 (2)噪声防治措施 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略) 运营管理,确保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防护措施: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高压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等 (略) 地面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略) 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略) 在地区的居民进行有关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做好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工作。 2、噪声污染防治: 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略) 运营管理,确保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 3、废水污染防治: 依托现有工程已设置的化粪池+一体 (略) (略) 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略) 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现有工程已设置的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后由 (略) 垃圾车清运走,及时运 (略) 处理。废蓄电池、废变压器油经收集,依托现有危废暂存间(8㎡)暂存,委托 (略) 理。事故废油(HW08)由 (略) 置资质的单位回收,产生的含油废水及其他危险废物委托 (略) 置资 (略) 置。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 (略) 内预留的2#主变位置进行建设,不涉及大范围面积开挖,挖方量约125m3,填方量约125m3,实现挖填平衡。 (略) 址范围内,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有功能。因此,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项目名称 | 110kV裕东线、裕瑞线、裕南 (略) 工程 |
建设地点 | 九江市瑞昌市境内 |
建设单位 | 国 (略) (略) |
环评机构 | 核工业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110kV裕东线:起点为裕丰22 (略) 110kV出线构架,终点为110k (略) (略) ,全长约 点击查看>> km,单回架设,塔基65座;110kV裕瑞线:起点为裕丰22 (略) 110kV出线构架,终点为瑞昌11 (略) ,全长约5.7km,单回架设,塔基30座;110kV裕南瑞线:起点为裕丰22 (略) 110kV出线构架,终点为南义11 (略) ,全长约 点击查看>> km,单回架设,塔基223座;间隔扩建工程:在裕丰22 (略) 扩建110kV出线间隔3个,瑞昌11 (略) 扩建110kV出线间隔1个,南义11 (略) 扩建110kV出线间隔1个。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公告等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项目已建成投运多年,施工期已结束,根据调查,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土石方的开挖、 (略) 运输会产生扬尘和粉尘,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边角料、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生态影响主要为塔基开挖等开挖活动和临时占地将破坏地表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和引起水土流失。 根据调查项目施工期已采取洒水抑尘、毡布覆盖等防尘措施,少量生活污水经当 (略) 理后定期清掏、施工废 (略) 理后,回用于冲洗和洒水抑尘等,不外排,边角料由施工单位回收,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堆放, (略) (略) 理,及时清运,通过合理施工场地车辆的速度、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 (略) 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源强高的设备放置远离居民住宅等敏感点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没有环保投诉等情况发生。 施工期间尽量控制施工场地范围,减少植被的破坏及扰动施工,控制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临时占地,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生态恢复,牵张场等临时占地施工遗迹已经进行了生态恢复,现状良好,没有遗留的环境问题。 ①后期施工设计阶段,进一步优化塔位布置,尽量减少在林中立塔。 ②施工单位在施工活动开始之前,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限定施工人员的活动区域,尽量控制施工动土范围,以保持原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③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设置弃土弃渣或设置牵张场等临时施工占地。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临时占地,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了生态恢复。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2) (略) 检修维护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避免因此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 (3) (略) 巡视、检修以及塔基维护等作业已尽量避开动物迁徙、繁殖季节, (略) 沿线动物干扰。 (4)建设单位已加 (略) 的维护, (略) 长期稳定的运行, (略) 周边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2、声环境防治措施 项目已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合理选择了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 (略) 的维护, (略) 长期稳定的运行。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很小。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运营期不涉及废水产生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没有影响。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运营期不涉及固废产生与排放。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 5、电磁环境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配电架构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 (略) 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 (2)线路 (略) 和 (略) 时,分别按有关设计规程、规定的要求,在交叉跨越段留有充裕的净高, (略) 运行时对交叉跨越的对象无影响; (3)导线对地高度及交叉跨越控制距离应严格满足《110~750kV (略) 设计规范》(GB 点击查看>> -2010)中相关要求;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 (略) 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 (4)已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 (略) 铁塔座架上已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以防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同 (略) 走廊附近居民有关 (略) 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防护措施: 合理选择配电架构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 (略) 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已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 (略) 铁塔座架上已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以防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同 (略) 走廊附近居民有关 (略) 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2、噪声污染防治: 项目已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合理选择了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 (略) 的维护, (略) 长期稳定的运行。 3、废水污染防治: 运营期不涉及废水产生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没有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运营期不涉及固废产生与排放。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临时占地,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了生态恢复。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2) (略) 检修维护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避免因此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 (3) (略) 巡视、检修以及塔基维护等作业已尽量避开动物迁徙、繁殖季节, (略) 沿线动物干扰。 (4)建设单位已加 (略) 的维护, (略) 长期稳定的运行, (略) 周边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
项目名称 | 彭泽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 |
建设地点 | 拟建城东11 (略) :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闵家桥村S209东北侧;110kV城东~龙城I、 (略) 工程:全线位于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境内;龙城22 (略) 扩建110kV间隔: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余粮村S214东侧。 |
建设单位 | 国 (略) (略) |
环评机构 | 核工业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①城东11 (略) :在拆除城东3 (略) 原址上新建城东11 (略) 一座,主变1×50MVA,无功补偿1×(3.6+4.8)Mvar,半户内布置,出线间隔2个。 (略) 2回:110kV城东- (略) 工程,线路全长约3.7km,线 (略) (略) 架设,其余 (略) 架设, (略) (略) 长度0.05km, (略) (略) 长度3.65km,单回塔15基,双回塔2基。110kV城东- (略) 工程, (略) 全长约3.7km,线 (略) (略) 架设,其余 (略) 架设, (略) (略) 长度0.05km, (略) (略) 长度3.65km,单回塔15基。③扩建间隔2个:在龙城22 (略) 间隔空地内扩建2个110kV间隔至城东11 (略) ,扩建间隔 (略) 间隔空地内进行,不需新征用地。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公告等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避免夜间施工;施工废水经简易沉淀后回用;施工场地设置围挡,洒水降尘;施工生活垃 (略) (略) 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地点。 (2)在项目实施中应加强项目环境管理,定期对施工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减少植被破坏。 (3)在下阶段设计和建设中,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充分重视和认真实施相关环保措施。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在工程运营过程中,随时听取及收集公众对本项工程建设的意见,充分理解公众对电磁环境影响的担心,及时进行科学宣传和客观解释, (略) 理好各类公众意见,避免有关纠纷事件的发生。 (2)加强对电磁辐射设备的运行管理,保证各指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3)工程建成投运后,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自主验收, (略) 门备案。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防护措施 (略) 采用半户内布置,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 (略) 附近高压危险区域应设警告牌; (略) 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要求;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 (略) 工频电场和磁场; (略) 铁塔座架上应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以防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2、噪声污染防治 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选择自冷式低噪声变压器,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合 (略) 平面布置;合理选择导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 (略) (略) 的运营管理,确 (略) 的声环境质量达标,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3、废水污染防治 (略) 巡检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略) 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略) 运行期无废水产。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定期巡检人员的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收集, (略) 门定期清运;废变压器油及废旧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 (略) 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于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 (略) 门缴纳相关青苗补偿费、林木赔偿费等, (略) 门统一安排植被恢复。6、环境风险防治措施 本项 (略) 在四周设封闭环绕的集油沟,并设置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事故油池一座,有效容积需满足主变油量100%的泄漏容纳。 |
项目名称 | 瑞昌市武蛟50MW渔光 (略) (略) 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码头镇通江岭境内 |
建设单位 | 瑞昌 (略) |
环评机构 | 中环华诚(厦门) (略) |
建设项目 概况 | 已建11 (略) 一座,于2015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16年11月3日投入试运行。 (略) 内建设主变1台,主变容量为1×50MVA,1套无功补偿(1×7.5Mvar FC+1×7.5Mvar SVG),110kV间隔1个;主变及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布置;已建虹源光伏11 (略) 至通江岭110kV变110 (略) 1回,长约0.3km,通江岭11 (略) 扩建110kV出线间隔1个。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公告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本项目已建设完成,根据现场踏勘, (略) 已进行了硬化, (略) 围墙四周已进行了硬化和绿化, (略) 沿线进行恢复原状。项目运行后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没有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及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电缆采用埋地敷设方式,有效屏蔽了其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并 (略) 径设置警示标志,沿线没有人可触及的裸露的金属护层及与其相连的设备。 (略) 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 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同 (略) 附近居民有关 (略) 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2)噪声防治措施 ①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②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电磁防护措施: ①电缆采用埋地敷设方式,有效屏蔽了其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并 (略) 径设置警示标志,沿线没有人可触及的裸露的金属护层及与其相连的设备。 (略) 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 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同 (略) 附近居民有关 (略) 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2、噪声污染防治: ①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②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 3、废水污染防治: 生活污水 (略) 定期巡查维护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 (略) 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林地浇灌。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略) 巡检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 (略) 门处理;设备发生事故或检修时可能引起主油泄漏及蓄电池更换时产生废旧蓄电池委托有 (略) (略) (略) 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已建设完成,根据现场踏勘, (略) 已进行了硬化, (略) 围墙四周已进行了硬化和绿化, (略) 沿线进行恢复原状。项目运行后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没有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
项目名称 | 永修县热电联产项目配套11 (略) 工程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区江西蓝 (略) 内 |
建设单位 | 江西 (略) |
环评机构 | (略) (略) |
建设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新建永修县热电联产11 (略) 1座,主变容量2× 点击查看>> MVA,采用全户外布置;配套建设110kV出线间隔1个至杨家岭22 (略) 。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现场张贴、网络公示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项目施工期严格按照相关环保规定,落实相关环保措施。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土地的破坏;合理组织施工作业,依法限制夜间施工等。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及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略) 运营期工频电磁场主要来自主变压器,断路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设备已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应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 (2)噪声防治措施 选择自冷式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防护措施: (略)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 (略) 对高压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等 (略) 地面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略) 高压配电装置远离居民侧, (略) 附近高压危险区域设警告牌。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2、噪声污染防治: 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略) 运营管理,确保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 3、废水污染防治: 生活污水依托永修县热电联 (略) (略) 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工作人员产生的 (略) 区内的垃圾收集桶收集后交 (略) 门处理;废铅蓄电池、废变压器油及事故状态下产生的事故废油属危险废物,交有 (略) 理。 5、环境风险保护措施: (略) 的事故风险为变压器油外泄污染环境。 针对变压器箱体贮有变压器油,项目在变压器下方设封闭环绕的集油沟,并设1个地下事故油池(容积32m3),集油沟和事故油池等建筑 (略) 理,防止出现漏油事故的发生时而污染环境。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
公告期为:2022年8月9日至2022年8月16日(5个工作日,不计入审批时限内)
联系电话:0792- 点击查看>>
项目名称 | 沙岭风电场项目11 (略) 主变扩建工程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蓼南乡泊头李村沙岭风电场项目11 (略) 预留地块内 |
建设单位 | 江西大 (略) |
环评机构 | 核工业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拟在沙岭风电场项目11 (略) 1#主变南侧预留位置扩建1台2#主变,容量1×20MVA;110kV本期不新增出线,维持原有出线不变;扩建无功补偿1组6MVar SVG。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公告等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工程施工期及时清扫运输过程中散落在 (略) 面上的泥土;运输车辆应进行封闭,离开施工场地前先冲水;生活垃圾依托现有工程已有垃圾收集装置,收集 (略) (略) 理,及时清运;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 (略) 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施工期泥浆水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后进行回用或用于场地除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工程已有的化粪池+一体 (略) (略) 理,经处理后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旱作标准后用于周边绿化灌溉,通过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环境影响较小。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及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高压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等 (略) 地面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略) 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略) 在地区的居民进行有关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做好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工作。 (2)噪声防治措施 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略) 运营管理,确保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防护措施: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高压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等 (略) 地面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略) 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略) 在地区的居民进行有关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做好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工作。 2、噪声污染防治: 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略) 运营管理,确保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 3、废水污染防治: 依托现有工程已设置的化粪池+一体 (略) (略) 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略) 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现有工程已设置的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后由 (略) 垃圾车清运走,及时运 (略) 处理。废蓄电池、废变压器油经收集,依托现有危废暂存间(8㎡)暂存,委托 (略) 理。事故废油(HW08)由 (略) 置资质的单位回收,产生的含油废水及其他危险废物委托 (略) 置资 (略) 置。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 (略) 内预留的2#主变位置进行建设,不涉及大范围面积开挖,挖方量约125m3,填方量约125m3,实现挖填平衡。 (略) 址范围内,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有功能。因此,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项目名称 | 110kV裕东线、裕瑞线、裕南 (略) 工程 |
建设地点 | 九江市瑞昌市境内 |
建设单位 | 国 (略) (略) |
环评机构 | 核工业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110kV裕东线:起点为裕丰22 (略) 110kV出线构架,终点为110k (略) (略) ,全长约 点击查看>> km,单回架设,塔基65座;110kV裕瑞线:起点为裕丰22 (略) 110kV出线构架,终点为瑞昌11 (略) ,全长约5.7km,单回架设,塔基30座;110kV裕南瑞线:起点为裕丰22 (略) 110kV出线构架,终点为南义11 (略) ,全长约 点击查看>> km,单回架设,塔基223座;间隔扩建工程:在裕丰22 (略) 扩建110kV出线间隔3个,瑞昌11 (略) 扩建110kV出线间隔1个,南义11 (略) 扩建110kV出线间隔1个。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公告等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项目已建成投运多年,施工期已结束,根据调查,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土石方的开挖、 (略) 运输会产生扬尘和粉尘,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边角料、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生态影响主要为塔基开挖等开挖活动和临时占地将破坏地表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和引起水土流失。 根据调查项目施工期已采取洒水抑尘、毡布覆盖等防尘措施,少量生活污水经当 (略) 理后定期清掏、施工废 (略) 理后,回用于冲洗和洒水抑尘等,不外排,边角料由施工单位回收,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堆放, (略) (略) 理,及时清运,通过合理施工场地车辆的速度、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 (略) 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源强高的设备放置远离居民住宅等敏感点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没有环保投诉等情况发生。 施工期间尽量控制施工场地范围,减少植被的破坏及扰动施工,控制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临时占地,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生态恢复,牵张场等临时占地施工遗迹已经进行了生态恢复,现状良好,没有遗留的环境问题。 ①后期施工设计阶段,进一步优化塔位布置,尽量减少在林中立塔。 ②施工单位在施工活动开始之前,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限定施工人员的活动区域,尽量控制施工动土范围,以保持原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③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设置弃土弃渣或设置牵张场等临时施工占地。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临时占地,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了生态恢复。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2) (略) 检修维护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避免因此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 (3) (略) 巡视、检修以及塔基维护等作业已尽量避开动物迁徙、繁殖季节, (略) 沿线动物干扰。 (4)建设单位已加 (略) 的维护, (略) 长期稳定的运行, (略) 周边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2、声环境防治措施 项目已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合理选择了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 (略) 的维护, (略) 长期稳定的运行。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很小。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运营期不涉及废水产生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没有影响。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运营期不涉及固废产生与排放。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 5、电磁环境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配电架构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 (略) 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 (2)线路 (略) 和 (略) 时,分别按有关设计规程、规定的要求,在交叉跨越段留有充裕的净高, (略) 运行时对交叉跨越的对象无影响; (3)导线对地高度及交叉跨越控制距离应严格满足《110~750kV (略) 设计规范》(GB 点击查看>> -2010)中相关要求;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 (略) 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 (4)已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 (略) 铁塔座架上已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以防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同 (略) 走廊附近居民有关 (略) 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防护措施: 合理选择配电架构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 (略) 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已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 (略) 铁塔座架上已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以防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同 (略) 走廊附近居民有关 (略) 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2、噪声污染防治: 项目已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合理选择了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 (略) 的维护, (略) 长期稳定的运行。 3、废水污染防治: 运营期不涉及废水产生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没有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运营期不涉及固废产生与排放。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临时占地,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了生态恢复。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2) (略) 检修维护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避免因此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 (3) (略) 巡视、检修以及塔基维护等作业已尽量避开动物迁徙、繁殖季节, (略) 沿线动物干扰。 (4)建设单位已加 (略) 的维护, (略) 长期稳定的运行, (略) 周边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
项目名称 | 彭泽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 |
建设地点 | 拟建城东11 (略) :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闵家桥村S209东北侧;110kV城东~龙城I、 (略) 工程:全线位于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境内;龙城22 (略) 扩建110kV间隔: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余粮村S214东侧。 |
建设单位 | 国 (略) (略) |
环评机构 | 核工业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①城东11 (略) :在拆除城东3 (略) 原址上新建城东11 (略) 一座,主变1×50MVA,无功补偿1×(3.6+4.8)Mvar,半户内布置,出线间隔2个。 (略) 2回:110kV城东- (略) 工程,线路全长约3.7km,线 (略) (略) 架设,其余 (略) 架设, (略) (略) 长度0.05km, (略) (略) 长度3.65km,单回塔15基,双回塔2基。110kV城东- (略) 工程, (略) 全长约3.7km,线 (略) (略) 架设,其余 (略) 架设, (略) (略) 长度0.05km, (略) (略) 长度3.65km,单回塔15基。③扩建间隔2个:在龙城22 (略) 间隔空地内扩建2个110kV间隔至城东11 (略) ,扩建间隔 (略) 间隔空地内进行,不需新征用地。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公告等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避免夜间施工;施工废水经简易沉淀后回用;施工场地设置围挡,洒水降尘;施工生活垃 (略) (略) 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地点。 (2)在项目实施中应加强项目环境管理,定期对施工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减少植被破坏。 (3)在下阶段设计和建设中,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充分重视和认真实施相关环保措施。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在工程运营过程中,随时听取及收集公众对本项工程建设的意见,充分理解公众对电磁环境影响的担心,及时进行科学宣传和客观解释, (略) 理好各类公众意见,避免有关纠纷事件的发生。 (2)加强对电磁辐射设备的运行管理,保证各指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3)工程建成投运后,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自主验收, (略) 门备案。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防护措施 (略) 采用半户内布置,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 (略) 附近高压危险区域应设警告牌; (略) 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要求;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 (略) 工频电场和磁场; (略) 铁塔座架上应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以防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2、噪声污染防治 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选择自冷式低噪声变压器,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合 (略) 平面布置;合理选择导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 (略) (略) 的运营管理,确 (略) 的声环境质量达标,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3、废水污染防治 (略) 巡检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略) 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略) 运行期无废水产。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定期巡检人员的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收集, (略) 门定期清运;废变压器油及废旧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 (略) 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于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 (略) 门缴纳相关青苗补偿费、林木赔偿费等, (略) 门统一安排植被恢复。6、环境风险防治措施 本项 (略) 在四周设封闭环绕的集油沟,并设置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事故油池一座,有效容积需满足主变油量100%的泄漏容纳。 |
项目名称 | 瑞昌市武蛟50MW渔光 (略) (略) 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码头镇通江岭境内 |
建设单位 | 瑞昌 (略) |
环评机构 | 中环华诚(厦门) (略) |
建设项目 概况 | 已建11 (略) 一座,于2015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16年11月3日投入试运行。 (略) 内建设主变1台,主变容量为1×50MVA,1套无功补偿(1×7.5Mvar FC+1×7.5Mvar SVG),110kV间隔1个;主变及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布置;已建虹源光伏11 (略) 至通江岭110kV变110 (略) 1回,长约0.3km,通江岭11 (略) 扩建110kV出线间隔1个。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公告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本项目已建设完成,根据现场踏勘, (略) 已进行了硬化, (略) 围墙四周已进行了硬化和绿化, (略) 沿线进行恢复原状。项目运行后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没有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及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电缆采用埋地敷设方式,有效屏蔽了其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并 (略) 径设置警示标志,沿线没有人可触及的裸露的金属护层及与其相连的设备。 (略) 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 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同 (略) 附近居民有关 (略) 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2)噪声防治措施 ①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②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电磁防护措施: ①电缆采用埋地敷设方式,有效屏蔽了其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并 (略) 径设置警示标志,沿线没有人可触及的裸露的金属护层及与其相连的设备。 (略) 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 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同 (略) 附近居民有关 (略) 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2、噪声污染防治: ①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②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 (略) 的电晕噪声水平。 3、废水污染防治: 生活污水 (略) 定期巡查维护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 (略) 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林地浇灌。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略) 巡检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 (略) 门处理;设备发生事故或检修时可能引起主油泄漏及蓄电池更换时产生废旧蓄电池委托有 (略) (略) (略) 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已建设完成,根据现场踏勘, (略) 已进行了硬化, (略) 围墙四周已进行了硬化和绿化, (略) 沿线进行恢复原状。项目运行后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没有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
项目名称 | 永修县热电联产项目配套11 (略) 工程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区江西蓝 (略) 内 |
建设单位 | 江西 (略) |
环评机构 | (略) (略) |
建设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新建永修县热电联产11 (略) 1座,主变容量2× 点击查看>> MVA,采用全户外布置;配套建设110kV出线间隔1个至杨家岭22 (略) 。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略) (略) )的有关规定,通过现场张贴、网络公示方式组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期间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项目施工期严格按照相关环保规定,落实相关环保措施。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土地的破坏;合理组织施工作业,依法限制夜间施工等。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及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略) 运营期工频电磁场主要来自主变压器,断路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设备已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应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 (2)噪声防治措施 选择自冷式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防护措施: (略)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 (略) 对高压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等 (略) 地面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略) 高压配电装置远离居民侧, (略) 附近高压危险区域设警告牌。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2、噪声污染防治: 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略) 运营管理,确保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 3、废水污染防治: 生活污水依托永修县热电联 (略) (略) 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工作人员产生的 (略) 区内的垃圾收集桶收集后交 (略) 门处理;废铅蓄电池、废变压器油及事故状态下产生的事故废油属危险废物,交有 (略) 理。 5、环境风险保护措施: (略) 的事故风险为变压器油外泄污染环境。 针对变压器箱体贮有变压器油,项目在变压器下方设封闭环绕的集油沟,并设1个地下事故油池(容积32m3),集油沟和事故油池等建筑 (略) 理,防止出现漏油事故的发生时而污染环境。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