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拟对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12万吨/年矿山工程深部延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拟对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12万吨/年矿山工程深部延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8月11日-2022年8月17日。
联系电话:0876- 点击查看>> 0876- 点击查看>> (州投资项 (略) 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文山 (略)
邮 编: 点击查看>>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12万吨/年 (略) 延伸建设项目 |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原有项目概况 项目历史: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区在2005年9月以前矿区范围内设置3个采矿权,2005年9月又在外围设置了3个硅石矿采矿权,建设单位于2007年4月重新办理了采矿证,将以上六个采矿权合并为“云南云铜马关 (略) 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采矿权。经过建设单位对采矿权的延续,最新的采矿证有效期为2020年12月2日至2030年12月2日,矿区面积为5.516km2,开采深度,采矿规模等均未发生改变。 环保手续办理情况:2005年10月云南云铜马关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委托昆明煤 (略) 编制完成了《云南云铜马关 (略) 八梅锡铅锌矿1200t/d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7月取得了 (略) 关于《云南云铜马关 (略) 八梅锡铅锌矿1200t/d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文环字【2007】 (略) );在取得审批意见后,建设单位开始项目建设,根据进度安排,实际建成一期工程,选矿规模为600t/d,实际生产规模与采矿规模匹配,为400t/d,建设单位于2008年委托文山 (略) 编制完成了《八梅锡铅锌矿1200t/d技改项目一期工程600t/d铅锌矿采选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于2009年7月通过了文山 (略) 的验收, (略) “文环准许[2009] (略) ”。通过验收后,该采选项目开始运行, (略) 选原矿均来至于本矿山,采选规模均为400t/d,12万t/a。项目二期工程未进行建设,建设单位也不再计划建设。2020年8月11日,云南云铜马关 (略) 取得了文山 (略) 核发的排污许可证, (略) : 点击查看>> 68F001Y,有效期为2020年8月11至2023年8月10日。 项目概况: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对象为V4矿群,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开拓,由上至下已形成1025m平硐、1014m回风平巷、一中段(1006m中段)、二中段(990m)、三中段(975m)、四中段(960m)、五中段(945m)、七中段(915m)、八中段(888m)、九中段(870m)。以上二中段(990m)至九中段(870m)均为盲中段,采用盲斜井与一中段(1006m中段)平硐相连接。 原有污染物排放情况:(1)废水:矿井涌水经 (略) 理后外排菜园子沟,现状井底水仓容积仅为40m3,井底水仓收集沉淀时间较短,外排水中SS出现超标。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及废石场淋 (略) 理,直接外排菜园子沟。原采矿期间生活污水产生量约3072m3/a,矿山综合办公生活区设置隔油池及化粪池对生 (略) 理,其中隔油池容积为3m3,化粪池容积为12m3, (略) 理后的生活废水作周边耕地农肥利用;而坑口住宿区生活废水 (略) 理措施,直接外排进入外环境。(2)废气:有少量极少的粉尘随通风系统从井下排至回风井排出地面,其余为矿石装卸粉尘、废石场扬尘、运输扬尘等少量无组织粉尘产生。(3)固体废物:矿山自2007年整合生产以来,部分废石在多年生产中 点击查看>> 续用作场 (略) 回填,现状剩余约8.12万m3废石堆存于废石场内,通过检测项目采矿废石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矿山机修产生的废机油采用铁桶收集后暂存在该危废暂存间内,委托红河州现代 (略) (略) 置。(4)噪声: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凿岩、空压机和通风等作业设备,其噪声值超过85dB(A)的卫生标准,隔声吸声、设置独立房间后噪声值小于80dB(A),现状工业场地四周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 (略) 沿线无居民点分布。 矿山现存环境问题如下: 生态环境:废弃的2#及4#坑道未进行封堵,井口场地尚未进行植被恢复。 废水:(1)矿山矿井涌水经井底水仓收集后,用水泵抽出坑后 (略) 理后直接排入菜园子沟。(2)工业场地机修间产生的机修 (略) 理。(3)矿石临时堆场为露天堆放,雨天矿石淋滤水直接外排进入菜园子沟。(4)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未经收集直接进入菜园子沟。(5)废石场淋滤水目 (略) 理,雨季废石场淋滤水直接外排。(6)坑口住宿区生活污 (略) 理直接外排。原矿堆场 (略) 尾矿临时堆场的淋滤 (略) 理,直接排放至矿区东侧沟秧河支流和西侧炭山河(原名白沙河)支流,对区域水体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废气:(1)废石场未采取遮挡及洒水降尘措施,大风天易起尘。(2)原矿临时堆场目前为露天形式,无顶棚及三面挡墙等设施。(3)矿山 (略) 洒水降尘频率不够,在大风或干旱季节,容易产生运输扬尘。 固体废物:(1)废石场下游拦渣坝现状已被掩埋,少量废石已下滑至菜园子沟,现状尚未形成地质危害,但若在降雨或强降雨等作用力的影响下可能引发废石滑坡或沿前缘斜坡、菜园子沟引发泥石流等,对菜园子沟形成掩埋、淤积等危害。(2)生 (略) 分垃圾 (略) 边及沟道两侧的现象。 (二)本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12万吨/年 (略) 延伸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委会 建设单位:云南云铜马关 (略) 建设性质:改建 矿区范围:矿界范围:5.5157km2,开采深度现状采矿证相同。 主要建设内容:(1)新建开拓系统,在 (略) (略) 矿群新建10个采矿运输中段以及延伸现有盲斜井;(2)新建地面场地:对现状废石场进行完善,包括新建拦渣坝、截排水沟、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以及对新堆存区域库底清基后用粘土对基础层进 (略) 理等;工业场 (略) 理站;新建矿山高位水池等。(3)利 (略) 分主要为:利用现状1006工业场地、1014m风井场地以及矿山办公生活区等,利用矿山 (略) ,利用现状爆破器材库及危废暂存间等。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配套工程、环保工程等组成。生产工艺:选用房柱采矿法与底盘漏斗空场采矿法。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工艺流程:矿石通过采准切割采下矿石,然后通过坑下运矿车辆运 (略) 原矿堆场堆存, (略) 进行选矿。 开采对象及范围:开采对象为矿区内目前保有的参加储量计算并评审的V4(V4-1、V4-2、V4-3矿体) (略) 矿体群(I1、I2、I3、I4、I5、I6、I7、I1-1、I1-2、I1-3矿体)。而V1矿体群、V2矿体群、V5矿体群暂不利用。 开采规模及产品方案:12万t/a,采出铅锌锡原矿石,原矿石在原矿临时堆场暂存后采用汽车运至建设 (略) 进行选矿。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劳动定员128人,年工作300天,每天3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 | 一、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废气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场地平整、巷 (略) (略) 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及其它燃油机械施工时产生的尾气等。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及扬尘将会造成周围大气环境污染,其中又以粉尘的危害较为严重。 对策措施: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及时清扫和平整运输通道,限速行驶,降低扬尘产生;机械废气和爆破废气经自然扩散、稀释后,影响不大。 2、废水 施工期主要水污染源为施工期矿井涌水、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场地冲洗等过程产生,施工废水共900m3;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污水及洗漱水;井巷掘进时,破坏一些岩层,岩层裂隙水汇集到井巷中,初期水量很小,随着井巷工程的推进,涌水量逐渐增多;此外,还有井下施工抑尘的洒水,和矿井涌水一块自流排出。 对策措施:施工废水均排入沉砂 (略) 理,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砼搅拌,砂浆用水等,以及睛天对周围环境的洒水降尘,减少施工场地的粉尘量,不能将生产水随意抛洒。生活废水排入目前矿山已建有设的旱厕,派专人定期清掏,用于矿区周边的农田施肥。施工期矿坑 (略) (略) 理达标后回用于井下防尘、地面生产降尘等,不外排。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水对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工业场地、风井场地设备产生噪声影响。建井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和为井下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压风机。地面工程施工主要噪声经预测夜间影响范围较大,最大超标距离251m,昼间影响距离不超过45m。项目主要施工均在坑下进行, (略) 分均为利用现有,施工场地最近的敏感点为八梅村,距离225m,处于噪声影响范围外,施工噪声对其影响很小。 对策措施:环评要求物料进场要安排在白天进行,同时途径该敏感点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采取这些措施后,项目施工对周围村民的影响可以得到控制,且施工过程是暂时的,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会随施工结束而停止。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共产生土石方开挖 点击查看>> m3(含表土剥离2370m3),副矿石4970 (略) 配套的原矿堆场,产生挖方中有1139m3土石方用于场地回填,其余 点击查看>> m3土石方运至废石场内堆存,剥离表土中有2030m3用作建设初期废石场清理原有堆渣恢复区域封场绿化覆土、道路及辅助设施区覆土,其余340m3堆存于废石场西侧临时表土场内用于建设后期及运行期间绿化覆土。 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30kg/d。经垃圾桶收集后,送附近乡镇垃圾堆放点堆放。 生态环境 (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山现有活动主要包括现状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爆破器材库、废石场、 (略) 及辅助设施。根据现场调查,矿山现有矿业活动已损毁和破坏的土地面积约为4.99hm2,对占用的土地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减缓矿山现有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一是对原有不再利用的2#、4#坑道按照《废弃井封井回填技术指南(试行)》要求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后坑口场地进行封场绿化。二是对原有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若采空区出现沉陷,通过人工修复和补植等方式恢复原有林业用地性质。业主切实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做好废弃井口及工业场地的复垦工作,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大大减缓现有矿山活动对当地土地资源的破坏影响。 (2)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 工程建设期对植被的破坏主要来自施工场地的建设活动,工程施工将对占地内的植被、草丛砍伐、铲除、掩埋及践踏,植被将完全消失,对地表植被将造成永久性破坏。但由于本次整合扩建工程新增占地面积极小,植被类型属区内常见种,因而工程建设活动不会使评价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 项目区人为活动剧烈,评价区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仅分布有少量小型野生动物,项目建设会对这些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建设对植被破坏的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中小型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施工机械噪声及人员活动将对周围动物的生活造成干扰,使它们的生活受到威胁而迁徙,远离施工场地周围。项目建设中只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严重影响。 (二)运营期 1、废气 (1)废石场、原矿堆场及回风井口粉尘 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源为废石场、原矿堆场及回风井口,工程对现有废石场进行改扩建,设计对废石场采用洒水防尘措施,在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后,扬尘量可减少70%,排放量为1.45t/a;矿山工业场地设置原矿堆场,设置轻钢顶棚并采取三面封闭围挡,同时设置防尘喷雾洒水装置,粉尘产生量为0.6t/a,排放量为0.12t/a;矿山设计井下采用湿法作业,配设喷雾洒水装置,爆破后加强井下通风,项目 (略) 分粉尘在巷道内沉积下来,仅少量粉尘随通风系统从井下排至地面。风井口可视为低矮点源,其排放造成的结果与无组织排放近似。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本评价采用"ARESCREEN模型"对排放粉尘较多的废石场、原矿堆场及回风井口TSP无组织排放进行估算,根据预测结果,废石场TSP最大小时落地浓度为 点击查看>> μg/m3,对应下风向距离为109m,最大占标率为3.50%;原矿堆场TSP最大小时落地浓度为3.69ug/m3,对应下风向距离为25m,最大占标率为0.41%;1014m回风井口粉尘最大小时落地浓度为 点击查看>> μg/m3,对应下风向距离为10m,最大占标率为2.73%。废石场、原矿堆场、回风井口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最大落地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项目附近村庄距离均为330m以上,无组织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地面生产系统分散产尘点扬尘 矿石和废石在地面生产系统的转载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通过在转载环节中采取洒水抑尘措施,设置防尘喷雾洒水装置,防止尘源扩散;设计中尽量降低装、卸时的落差;在产尘单元附近种植对粉尘具有阻挡、吸附及过滤作用的乔灌木,降低粉尘影响。在采取以上防尘措施后,工业场地无组织排放可以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0)和《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4)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小时浓度限值1.0mg/Nm3。地面生产系统分散产尘点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矿石运输扬尘 (略) 扬尘主要为原矿由原矿临时 (略) 原矿堆场过程中产生。该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在车辆经过5分钟后就消失。环评提出的运输扬尘防治的措施如下:运矿汽车箱体应保持良好的密闭性,不得超速行驶,同时运矿车不得超高、超重装载。空车也应保持良好的密闭性,防止扬尘对运输沿线居民的影响。对出 (略) 加强清扫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运输扬尘量。定期还 (略) 洒水抑尘。 (4)食堂油烟 营运期食 (略) 理后其排放的浓度能够达到GB 点击查看>> -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并且食堂规模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日无组织排放的TSP最大落地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环评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1991)计算得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项目废石场、回风井口及原矿堆场边界外延50m区域,该范围内不得有居民点、 (略) 等环境敏感点,经环评调查该范围内无大气环境敏感点,可以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设置要求。 2、废水 (1)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有矿井涌水及井下防尘废水、机修废水和废石场淋滤水等。 ①矿井涌水及井下防尘废水 矿井开采至最低标高时,旱季涌水量为223m3/d,雨季最大涌水量为 点击查看>> m3/d,井下防尘废水产生量为35m3/d,主要污染因子为悬浮物及重金属等。矿山设置三级水仓收集沉淀井下废水,水仓收集沉淀废水首先在井下回用于生产及降尘使用, (略) 分采用水泵最终提升至一中段(1006m平硐)经一中段(1006m平硐)巷道排水沟自流排出地表后进入工业场地拟新 (略) (略) 理。 (略) 理站采用“混凝沉淀” (略) 理,处理达标后的矿井水回用做地面生产、洒水以及绿化用水, (略) 分首 (略) 生产补水,多余的达标排入菜园子沟。根据水平衡核算, (略) (略) 理后的 (略) 回用完全,不外排; (略) 理后的废水除回用外,剩余外排量为264m3/d,全年外排水量为 点击查看>> m3/a。 环评预测表明,正常工况下, (略) 理达标后的矿井废水排入受纳水体菜园子沟,对河流水质影响不大,各预测因子在菜园子沟河评价河段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同时各预测因子预测值均可以满足预留10%安全余量要求。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在雨季汞预测值不能满足预留10%安全余量要求。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必 (略) 理系统的管理,杜绝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发生。 ②机修废水 机修废水产生量为0.8m3/d,采 (略) 理 (略) (略) 理。 ③废石场淋滤水 废石场淋滤水产生量平均为 点击查看>> m3/d,通过废石场拦渣坝前容积为100m3收集沉淀池收集后, (略) (略) 理。 (2)工业场地初期雨水 项目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合计产生量为 点击查看>> m3/次,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后, (略) (略) 理。 (3)生活污水 综合办公生活区生活废水继续利用现有隔油池及化粪池 (略) 理后,送周边农田作农肥利用,不外排;而坑口生活区生活污水经隔油池、一体 (略) (略) 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点击查看>> -2020) (略) 洒水抑尘水质标准后排入集水池中暂存, (略) 回 (略) 洒水降尘,不外排。 3、地下水 (1)地下水补径排 (略) 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区域地下水均在深切河谷或沟谷地段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向山间河流排泄。矿区内坡降较大, (略) 分被迅速排向溪沟中,少部分沿裂隙或岩溶下渗补给地下水系统,矿区内的地下水总体流动性较小,主要向北东向渗流入溪沟中,最终泄入三家河及菜园子沟并汇入盘龙河中。区内变质岩裂隙水更替、循环较慢,径流途径短,同时山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 (2)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 本项目矿山开采会对新元古界新寨岩组三段(Pt3x3)变质岩(含弱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层带来较大影响,直接导致上述含水层的破坏,矿山前期开采时间较长,随着开拓中段的不断下降,对以上含水层已造成了比较大的疏干影响。 (3)矿山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①地下水疏干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项目矿段旱季涌水量为223m3/d,雨季涌水量为 点击查看>> m3/d,采矿引起的矿井涌水即为地下水流失量,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区域地下水流失量为 点击查看>> 5万m3/a(按当地全年旱季215天,雨季150天计)。 ②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分析。据现场调查,矿区林木、农田植被覆盖率较高,矿井水的抽采会出现区域水位下降,但本矿开采活动未导穿上覆含水层,不会导致上覆含水层及浅层地下水的急剧漏失,矿区属中低山相间的高原地形,植被需水 (略) 含水层的持水度密切相关,浅部属细粒风化层,持水度较大,为生态需水的主要来源。 (略) 补给主要依靠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大气降雨可以维持矿区林木及农田植被的生长,矿山现状生产时间较长,根据多年观测,现有采空区上方植被生长良好,故本项目矿段开采活动对矿区植被生长影响较小,对矿区生态需水量的影响较小。 ③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根据监测数据,项目井下废水水质中主要金属元素污染物浓度较低,主要污染物为SS。上层开采时由于垂直渗透活动而把开采区井下废水中的SS下渗至其下的地下水,从而污染开采区以下地下水水质,但是在地下水的垂直渗透中岩体对SS有一定的阻隔作用,SS污染地下水的水位一般较低,仅在开采区以下小范围内。而且项目产生的 (略) 分回用外其余 (略) 理达标后外排,参与地下水垂直渗透活动的水量小。因此,矿山井下废水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不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4)对泉点及居民饮用水源影响 根据调查,项目区周边分布较多泉点,项目矿区及周边泉点大多分布于矿区范围外,距离项目开采预测疏干范围较远,根据预测计算的地下水疏干影响半径,矿山后续开采对矿区内W03可能造成疏干外,对矿区周边其它泉点基本无影响。现状W03泉点未作为周边村庄饮用及灌溉用水,因此对该泉点可能造成的疏干也不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根据现状调查,老梅寨、菜园子、八梅村及矿山生活饮用水来自矿区西南侧上游箐沟水,W02泉点作为箐沟补给水,前期矿山多年开采对以上村庄生活用水未造成明显影响,该泉点位于矿区上游,距离预测开采地下水疏干区域约1600m,后续开采地下水疏干对该泉点基本无影响,同时该泉点位于废石场西北侧上游约2130m,标高高于废石场287m,废石场运行不会对其水质及水量产生影响,因此项目开采不会对这三个村子的生活用水造成大的影响。矿区外西南侧小三家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 (略) 在箐沟,该泉点距离预测开采地下水疏干区域约1150m,中间有菜园子沟及山脊相隔,且位于项目废石场西南侧,标高远高于废石场,项目采矿不会对该泉点水质及水量造成影响,项目废石场淋滤水下渗也不会对该泉点水质造成影响。 综上,项目区周边村庄生活用水主要为各村庄上游箐沟水,泉点对其进行补给,由于各泉点均距离矿山开采区较远,且均距离废石场上游较远,矿山开采对其水质和水量基本不会产生影响,项目开采对周边村民生活用水产生的影响较小。 废石场淋滤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淋滤水会顺地形排放至废石场下游的淋滤水收集池,将雨天废石场淋滤水收集后回用,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应采取1.5m厚的粘土防渗层+混凝 (略) 理。正常情况下废石场淋滤水对地下水影响不大。 环评预测了拦渣坝下游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破损导致的废石场淋滤水持续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废石场淋滤水持续渗漏进入地下水时,镉最大迁移距离约为59m,当下渗50d和100d (略) 出现超标,在持续下渗500d时在 (略) 出现超标,持续下渗2475天时在废石场 (略) 出现超标;废石场淋滤水持续渗漏进入地下水时,镍最大迁移距离约为64m,当下渗50d (略) 出现超标,持续下渗100d (略) 出现超标,在持续下渗500d时在废 (略) 出现超标,持续下渗2475天时在废石场 (略) 出现超标。应加强废石场淋沥水收集池的防渗和管理工作,防止、减小淋沥水对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防治措施 ①源头控制措施 1) (略) 揭穿钻孔的含水层应及时进行封堵,封堵材料应使用隔水性能良好且毒性小的材料。 2)矿山巷道施工应贯彻“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有效利用”的原则,采取防水措施,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红外线探水、TSP及地质雷达等),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 3)项目应进一步提高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生产用水量;尽量减少废水外排。 4)对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生活废水事故池等水池采取1.5m厚的粘土防渗层+混凝 (略) 理,减少渗漏的概率。生产废水的输水管线采用质量检验合格的管材,运营期加强巡查维护;对机修间、 (略) 理设施等区域,应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防止污水进入地下水含水层之中。 5)对井底水仓采用高防渗性能的混凝 (略) 理,防止矿井废水大量下渗。 ②分区防渗措施 重点防渗区:项目不设置油罐,同时废机油等暂存为 (略) 已建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现状已按照要求进 (略) 理。因此本次评价项目地下水分区防渗不设置重点防渗区。 一般防渗区:主要为 (略) 理设施。 (略) 理站、 (略) 理站、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井底水仓、事故池这些区域必 (略) 理,采用1.5m厚的粘土防渗层+混凝土硬 (略) 理,防渗层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防渗技术要求参照GB 点击查看>> 执行。 简单防渗区:指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区域,包括工业场地内的办公生活区、 (略) 区、配电室、值班室等根据场地条件只需进行地面硬化即可。 废石场防渗区:采用用粘土碾压夯实对基础层进 (略) 理,处理后的渗透系数小于1.0×10-5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③地下水监测布控 加强对监测井水质的跟踪监测,在矿区地下水上游方向设1个监测点(利用W02泉点),矿区下游设置一个监测点(利用现状1#坑口矿坑涌水),废石场拦渣坝下游5m新建一个地下水监测井。矿区地下水上游方向监测井为背景值监测点,废石场拦渣坝下游方向监测井及1#坑口矿井涌水为污染扩散监测点。 监测频率为每季度监测一次。每两次监测之间间隔不少于1个月,事故情况下加密监测频次。监测项目为:水量、浑浊度、pH、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氟化物、氨氮、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总硬度、铜、铁、锰、铅、锌、砷、汞、镉、总铬、六价铬、锡、总大肠菌群共24项。 4、噪声 本次技改后,主要建设内容为井下开拓工程布置,地面改造工程较少,设计新增设备主要为井下掘进及配套设备,工业场地主要产噪设备空压机、泵站、通风机等均满足持续开采工程需求,全部利用原有,且设备布设位置也保持一致。本次评价采用2021年1月云南环绿 (略) 对项目区工业场地(包含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的噪声环境现状 (略) 延伸后开采工程运行期噪声评价依据,监测期间矿山运行正常,风井正常运转,数据可真实体现持续开采工程的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噪声影响,监测结果表明,1006m坑口工 (略) (略) 界昼夜均可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8)2类区标准要求,而1014m回风口场 (略) 界及1014m回风口场 (略) 界夜间均不能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8)2类区标准要求,主要为监测点距离回风机较近,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导致其超标。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工业场地周边较近区域内无村庄等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距离1006m坑口工业场及风井工业场地最近的村庄为小三家村,距离约为327m,且中间有山脊相隔,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八梅村、小三家村及矿山办公生活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的功能要求。 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坑内爆破活动产生的噪声声强约为115dB(A),经过井壁阻隔和距离衰减后,对外环境的影响不大。 矿山正式生产后,项目采 (略) (略) 进行选矿。根据现场调查, (略) 无居民点分布; (略) 运输会途径八梅村等,运输时间在白天进行,因此,本次环评要求运输车辆在 (略) 边上的村寨,应减缓车速、禁止鸣笛,夜间禁止运输,减少运输噪声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 5、固体废物 (1)采矿废石 废石的 (略) 采矿体的围岩,生产期采出废石量7.86万m3、 点击查看>> 万t,产 (略) 排放至废石场堆存。设计对原有废石场进行改建后继续利用,所有废石用汽车运至废石场堆放。废石场位于工业场地东北侧,在改建后占地为2.14hm2(含规划堆渣占地1.56hm2和清理原有堆渣恢复区域0.58hm2),容量 点击查看>> 万m3,目前已堆存弃渣量约8.12万m3,剩余容量为 点击查看>> 万m3,废石石场设计库容能 (略) 延伸后矿山整个服务年限内产出废石堆排需求。 (2)沉淀池污泥 (略) 理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混凝沉淀池污泥含有重金属,经清掏、自然 (略) 作原料利用。 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污泥 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污泥,经清掏、自然 (略) 作原料利用。 (4)机修固废 矿山机械维修产生废机油100kg/a,属于危险废物。经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相应资质 (略) 置。危险废物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及国家 (略) (略)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相 (略) 置。 (5)生活垃圾 (略) 理站污泥 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点击查看>> t/a,经统一收集后,送附近乡镇垃圾堆放点堆存。生活污水“ (略) 理+消毒”工艺配备有污泥池,污泥经污泥池自然干化后与生 (略) 置。 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污染影响和生态影响。 (1)污染影响型 污染影响型主要表现为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大气沉降。 项目矿石堆场设置轻钢顶棚并采取三面封闭围挡,废石场改扩建设计在其周边设置截排水沟,避免大量雨水对废石进行冲刷造成地表漫流,同时,项目危废暂存间、机修间、 (略) 理站、废石场等均有相应的防渗措施要求,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项目从地表漫流、下渗途径对土壤产生影响不大。 据环评预测,评价年限内土壤叠加预测结果显示,在考虑项目排放粉尘中 (略) 进入土壤的情况下,除铅在耕地中预测值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8)筛选值,而低于管制值外;其余预测指标预测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8)筛选值以及《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要求,项目废石场扬尘沉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环评提出,对工业场地、废石场土壤环境进行跟踪监测,具体如下:(1)监测点位设置: (略) 理站、废石场监测点位同现状监测点S5、S6。监测点位数量及位置可根据项目开发进行调整。(2)监测指标:pH、镉、汞、砷、铅、六价铬、铜、镍、锌,共9项。(3)监测要求:应每3年内开展1次监测,取得监 (略) 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2)土壤生态影响 根据土壤监测结果,评价区土壤未出现明显酸化、未碱化、未盐化。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项目为坑下开采,根据项目矿井水、废石场淋滤水水质监测,各废水中pH值均为中性,项目废石浸出毒性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废石不具有腐蚀性。同时本次评价要求各废水收集池、 (略) 理站 (略) 理站 (略) 理,处理后各废水下渗对地下水的pH值影响较小,评价周边耕地主要为旱地,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因此废石堆放及坑下开采对周边耕地地下水水位影响不大,不会形成积水区和季节性积水区,项目矿山开采不会造成周边土壤盐化;同时本项目开采区不排放酸碱污染物,不会导致土壤酸化或碱化。 7、生态环境影响 (1)对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矿体采空后,地下将形成采空区,使地表一定区域内发生开裂塌陷,形成地裂缝或地表塌陷,移动范 (略) 部的地面沉降。根据预测,矿山开采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总范围约 点击查看>> hm2,现状地类为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土地,损毁方式为塌陷,会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影响。 为减缓地表沉陷的影响,环评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①通过设“长观网”定期监测地表移动变形量和发展趋向,一旦可能发生地面沉陷或地质灾害隐患,业主应在采空区周边设置警示标识,避免村民及牲畜进入;②若因地面沉陷造成耕地损失的,建设方应及时采取补救补偿措施。③若矿山发生塌陷后,应对开采引发地裂缝、地面塌 (略) 置,应待采空区沉降稳定后,通过人工填塞、 (略) 理并复土回填。④预测塌陷范围现状旱地6.3906hm2,若有塌陷损毁,待沉稳 (略) 分完成地裂缝、塌陷坑的回填,进行复垦耕地,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严格按照《云南云铜马关 (略) 云南云铜马关 (略) 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建立矿山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监测网,布设固定的监测点,实行定期观测并辅以巡查监测,预报开采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及时对采动引发的地裂缝和地面塌陷进行应急整治,最终实现地质灾害威胁最小化、矿区破坏和压占的土地可持续利用。 (2)对动植物的影响 工程占地、地表沉陷将完全损毁原有的植被,造成一些植物种类数量上的减少,但项目占地区域内损毁的物种都是一些常见种和广布种,无国家级及省级保护植物,也没有地区特有种。评价区域内分布红椿约20棵, (略) 南侧,均不在本次占地范围内,建设单位现状已对红椿进行挂牌保护,项目建设不会对其造成影响。项目建设及运行不会使某种植物灭绝,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某种植物的遗传结构、 (略) 和种群更新,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小。 项目评价区 点击查看>> 生野 (略) 列的 点击查看>> 栖脊椎动物中多数种类的主要生境是乔木、灌丛以及草丛等,这些动物对人类活动已有相当的适应。项目区由于通达条件较好、人流增加及生境破碎化,已经存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和各种威胁。在项目评价区内调查到四种国家等级保护动物,虎纹蛙、大壁虎、松雀鹰和红隼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项目运行将会驱赶野生动物到其它区域活动,不会对其造成破坏。 (3)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通过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区划图叠图,项目区属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区中的滇东南喀斯特东南季风阔叶林区。 根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项目评价范围内分布的自然植被主要为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和暖热性稀树灌木林,其中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分 (略) (略) ,在矿区外东南侧也有分布。项目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区主要集 (略) ;通过预测,采空区地面沉陷影响面积为 点击查看>> hm2,最大下沉值为3.647m,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项目采区,植被类型主要为暖温性针叶林和暖热性稀树灌木林,无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项目利用原有废石场进行改扩建后继续使用,本次新增占地面积为1.04hm2,废石场新增占地均为灌木林地,其余建设新增占地主要为高位水池等占地,新增占地面积为0.01hm2,占地类型为暖温性针叶林,本次地表工程建设新增占地均不占用季风常绿阔叶林。因此项目建设对矿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影响较小。 根据调查,评价区域内发现分布红椿约20棵, (略) 南侧,均不在本次占地范围内,建设单位现状已对红椿进行挂牌保护,现状保护状态良好。项目评价范围内无保护兽类分布,无重点保护鸟类,有滇东南喀斯特东南季风阔叶林区重点保护对象虎纹蛙和大壁虎(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Ⅱ级保护动物)。由于动物本身具有寻找适合生境及适应新环境的本能,矿区周围的生境与矿区类似,因此,动物可能迁徙至矿区外的区域生活繁衍生息。因此,只要注意规范采矿活动,项目对两栖爬行类的影响较小。 (略) 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滇东南喀斯特东南季风阔叶林区,但是地表工程建设及预测沉陷区均不涉及季风阔叶林,同时项目的建设采取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及管理要求,对滇东南喀斯特东南季风阔叶林区的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较小。 (4)水土流失影响 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量为 点击查看>> .69t,从预测结果看,废石场区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最大,占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量的 点击查看>> %,废石场区是工程重点防护区域。 根据《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采选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如下:工业场地区 (略) 沟谷中,属于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年的场地,本次设计在坑口生活区、值班室、绞车房、材料室及机修间周边新增排水沟,新增排水沟与场内已有排水设施共同汇集和排放场地内汇水,排水沟末端与排水暗涵衔接,最终汇入菜园子沟内。(2)办公生活区:本区域已建成并使用多年,目前已实施有拦挡、排水沟、地面硬化、植草砖铺砌、边坡绿化和场地绿化措施,本次延续设计对办公生活区域保留使用,主体工 (略) 职工住宿区内裸露场地采取地面硬化,已有的措施可以满足水土保持防护要求,方案要求建设单位做好措施的管护,定期检查挡墙、排水沟的运行情况,及时清淤,避免排水沟道堵塞。(3) (略) 区:本次改建后矿山 (略) ,均为利用原有, (略) 区已实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有拦挡、排水沟、排水暗涵、路面硬化、行道树及灌草绿化等,已有的措施可以满足水土保持防护要求,方案要求建设单位做好措施的管护, (略) 排水沟的运行情况,及时清淤,避免排水沟道堵塞。(4)废石场区。项目废石场已实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略) 挡渣墙、上游改道排洪沟、拦渣坝,本次建设设计继续使用废石场至方案服务期末,主体 (略) 排水暗涵、 (略) 拦渣坝,水保方案考虑新增堆渣前剥离表土,对废石场不在规划堆渣场地内的已有堆渣区域进行清理,清理后进行边坡恢复,对废石场周边及平台马道补充截排水沟, (略) 沉沙措施, (略) 跌水消能设施,在废石场堆渣结束后采取封场绿化恢复,同时对布设在废石场内表土堆场周边设置干砌石笼拦挡及临时撒草绿化。(5)辅助设施区:本次改建辅助设施 (略) 分保留使用,部分新建, (略) 分输电输水管线植被自然恢复,本次延续建设主体工程未对该区设计任何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本方案考虑增加施工前剥离表土,增加地埋式输水管道撒草绿化措施,加强施工期间临时防护。 项目主体设计及水保方案均已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只要严格按主体及水保方案要求实施各项措施,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7、环境风险 项目涉及的突发环境风险物质为炸药(矿用硝铵炸药、雷管)和废机油,本项目建成后矿山炸药年使用量为 点击查看>> t/a,雷管年使用量为 点击查看>> 个/a,矿山现有爆破器材库最大储存量为炸药5t,雷管 点击查看>> 发,现状矿山爆破器材库管理制度完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警报装置和防雷装置运行完好,各台账完整,矿山运行多年,该消防器材库未发生安全及环保风险事故,现状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危废暂存间废机油最大储存量为0.2t(包括矿山年产生0.1t,选厂年产生量0.1t)。项目继续利用 (略) 设置的危废暂存间,该暂存间已按照(GB 点击查看>> -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建设,暂存区域基底和围堰已采用混凝土和2mm厚高密度聚 点击查看>> 烯 (略) 理,防渗系数达到1.0×10-10cm/s。暂存区域已张贴危险废物标识牌。暂存后的废机油委托红河州现代 (略) (略) 置。 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无重大危险源,只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加强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并认 (略) 提出的各项综合风险防范措施,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情况下,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 二、评估结论 《《报告书》编制基本规范,主要环境问题论述基本清楚,评价结论总体可信。《报告书》基本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作为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项目已在马关县 (略) 备案立项, (略) 【项目代码】:2111- 点击查看>> -04-02- 点击查看>> 。 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马关县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略) 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略) 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云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云南省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铅锌行业规范条件》、《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 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报告书”及本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意见、建议,项目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其影响程度在区域环境容量可以承受的范围。从区域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12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
文山 (略)
2022年8月11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8月11日-2022年8月17日。
联系电话:0876- 点击查看>> 0876- 点击查看>> (州投资项 (略) 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文山 (略)
邮 编: 点击查看>>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12万吨/年 (略) 延伸建设项目 |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原有项目概况 项目历史: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区在2005年9月以前矿区范围内设置3个采矿权,2005年9月又在外围设置了3个硅石矿采矿权,建设单位于2007年4月重新办理了采矿证,将以上六个采矿权合并为“云南云铜马关 (略) 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采矿权。经过建设单位对采矿权的延续,最新的采矿证有效期为2020年12月2日至2030年12月2日,矿区面积为5.516km2,开采深度,采矿规模等均未发生改变。 环保手续办理情况:2005年10月云南云铜马关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委托昆明煤 (略) 编制完成了《云南云铜马关 (略) 八梅锡铅锌矿1200t/d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7月取得了 (略) 关于《云南云铜马关 (略) 八梅锡铅锌矿1200t/d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文环字【2007】 (略) );在取得审批意见后,建设单位开始项目建设,根据进度安排,实际建成一期工程,选矿规模为600t/d,实际生产规模与采矿规模匹配,为400t/d,建设单位于2008年委托文山 (略) 编制完成了《八梅锡铅锌矿1200t/d技改项目一期工程600t/d铅锌矿采选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于2009年7月通过了文山 (略) 的验收, (略) “文环准许[2009] (略) ”。通过验收后,该采选项目开始运行, (略) 选原矿均来至于本矿山,采选规模均为400t/d,12万t/a。项目二期工程未进行建设,建设单位也不再计划建设。2020年8月11日,云南云铜马关 (略) 取得了文山 (略) 核发的排污许可证, (略) : 点击查看>> 68F001Y,有效期为2020年8月11至2023年8月10日。 项目概况: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对象为V4矿群,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开拓,由上至下已形成1025m平硐、1014m回风平巷、一中段(1006m中段)、二中段(990m)、三中段(975m)、四中段(960m)、五中段(945m)、七中段(915m)、八中段(888m)、九中段(870m)。以上二中段(990m)至九中段(870m)均为盲中段,采用盲斜井与一中段(1006m中段)平硐相连接。 原有污染物排放情况:(1)废水:矿井涌水经 (略) 理后外排菜园子沟,现状井底水仓容积仅为40m3,井底水仓收集沉淀时间较短,外排水中SS出现超标。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及废石场淋 (略) 理,直接外排菜园子沟。原采矿期间生活污水产生量约3072m3/a,矿山综合办公生活区设置隔油池及化粪池对生 (略) 理,其中隔油池容积为3m3,化粪池容积为12m3, (略) 理后的生活废水作周边耕地农肥利用;而坑口住宿区生活废水 (略) 理措施,直接外排进入外环境。(2)废气:有少量极少的粉尘随通风系统从井下排至回风井排出地面,其余为矿石装卸粉尘、废石场扬尘、运输扬尘等少量无组织粉尘产生。(3)固体废物:矿山自2007年整合生产以来,部分废石在多年生产中 点击查看>> 续用作场 (略) 回填,现状剩余约8.12万m3废石堆存于废石场内,通过检测项目采矿废石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矿山机修产生的废机油采用铁桶收集后暂存在该危废暂存间内,委托红河州现代 (略) (略) 置。(4)噪声: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凿岩、空压机和通风等作业设备,其噪声值超过85dB(A)的卫生标准,隔声吸声、设置独立房间后噪声值小于80dB(A),现状工业场地四周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 (略) 沿线无居民点分布。 矿山现存环境问题如下: 生态环境:废弃的2#及4#坑道未进行封堵,井口场地尚未进行植被恢复。 废水:(1)矿山矿井涌水经井底水仓收集后,用水泵抽出坑后 (略) 理后直接排入菜园子沟。(2)工业场地机修间产生的机修 (略) 理。(3)矿石临时堆场为露天堆放,雨天矿石淋滤水直接外排进入菜园子沟。(4)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未经收集直接进入菜园子沟。(5)废石场淋滤水目 (略) 理,雨季废石场淋滤水直接外排。(6)坑口住宿区生活污 (略) 理直接外排。原矿堆场 (略) 尾矿临时堆场的淋滤 (略) 理,直接排放至矿区东侧沟秧河支流和西侧炭山河(原名白沙河)支流,对区域水体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废气:(1)废石场未采取遮挡及洒水降尘措施,大风天易起尘。(2)原矿临时堆场目前为露天形式,无顶棚及三面挡墙等设施。(3)矿山 (略) 洒水降尘频率不够,在大风或干旱季节,容易产生运输扬尘。 固体废物:(1)废石场下游拦渣坝现状已被掩埋,少量废石已下滑至菜园子沟,现状尚未形成地质危害,但若在降雨或强降雨等作用力的影响下可能引发废石滑坡或沿前缘斜坡、菜园子沟引发泥石流等,对菜园子沟形成掩埋、淤积等危害。(2)生 (略) 分垃圾 (略) 边及沟道两侧的现象。 (二)本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12万吨/年 (略) 延伸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委会 建设单位:云南云铜马关 (略) 建设性质:改建 矿区范围:矿界范围:5.5157km2,开采深度现状采矿证相同。 主要建设内容:(1)新建开拓系统,在 (略) (略) 矿群新建10个采矿运输中段以及延伸现有盲斜井;(2)新建地面场地:对现状废石场进行完善,包括新建拦渣坝、截排水沟、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以及对新堆存区域库底清基后用粘土对基础层进 (略) 理等;工业场 (略) 理站;新建矿山高位水池等。(3)利 (略) 分主要为:利用现状1006工业场地、1014m风井场地以及矿山办公生活区等,利用矿山 (略) ,利用现状爆破器材库及危废暂存间等。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配套工程、环保工程等组成。生产工艺:选用房柱采矿法与底盘漏斗空场采矿法。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工艺流程:矿石通过采准切割采下矿石,然后通过坑下运矿车辆运 (略) 原矿堆场堆存, (略) 进行选矿。 开采对象及范围:开采对象为矿区内目前保有的参加储量计算并评审的V4(V4-1、V4-2、V4-3矿体) (略) 矿体群(I1、I2、I3、I4、I5、I6、I7、I1-1、I1-2、I1-3矿体)。而V1矿体群、V2矿体群、V5矿体群暂不利用。 开采规模及产品方案:12万t/a,采出铅锌锡原矿石,原矿石在原矿临时堆场暂存后采用汽车运至建设 (略) 进行选矿。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劳动定员128人,年工作300天,每天3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 | 一、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废气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场地平整、巷 (略) (略) 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及其它燃油机械施工时产生的尾气等。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及扬尘将会造成周围大气环境污染,其中又以粉尘的危害较为严重。 对策措施: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及时清扫和平整运输通道,限速行驶,降低扬尘产生;机械废气和爆破废气经自然扩散、稀释后,影响不大。 2、废水 施工期主要水污染源为施工期矿井涌水、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场地冲洗等过程产生,施工废水共900m3;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污水及洗漱水;井巷掘进时,破坏一些岩层,岩层裂隙水汇集到井巷中,初期水量很小,随着井巷工程的推进,涌水量逐渐增多;此外,还有井下施工抑尘的洒水,和矿井涌水一块自流排出。 对策措施:施工废水均排入沉砂 (略) 理,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砼搅拌,砂浆用水等,以及睛天对周围环境的洒水降尘,减少施工场地的粉尘量,不能将生产水随意抛洒。生活废水排入目前矿山已建有设的旱厕,派专人定期清掏,用于矿区周边的农田施肥。施工期矿坑 (略) (略) 理达标后回用于井下防尘、地面生产降尘等,不外排。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水对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为工业场地、风井场地设备产生噪声影响。建井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和为井下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压风机。地面工程施工主要噪声经预测夜间影响范围较大,最大超标距离251m,昼间影响距离不超过45m。项目主要施工均在坑下进行, (略) 分均为利用现有,施工场地最近的敏感点为八梅村,距离225m,处于噪声影响范围外,施工噪声对其影响很小。 对策措施:环评要求物料进场要安排在白天进行,同时途径该敏感点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采取这些措施后,项目施工对周围村民的影响可以得到控制,且施工过程是暂时的,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会随施工结束而停止。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共产生土石方开挖 点击查看>> m3(含表土剥离2370m3),副矿石4970 (略) 配套的原矿堆场,产生挖方中有1139m3土石方用于场地回填,其余 点击查看>> m3土石方运至废石场内堆存,剥离表土中有2030m3用作建设初期废石场清理原有堆渣恢复区域封场绿化覆土、道路及辅助设施区覆土,其余340m3堆存于废石场西侧临时表土场内用于建设后期及运行期间绿化覆土。 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30kg/d。经垃圾桶收集后,送附近乡镇垃圾堆放点堆放。 生态环境 (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山现有活动主要包括现状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爆破器材库、废石场、 (略) 及辅助设施。根据现场调查,矿山现有矿业活动已损毁和破坏的土地面积约为4.99hm2,对占用的土地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减缓矿山现有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一是对原有不再利用的2#、4#坑道按照《废弃井封井回填技术指南(试行)》要求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后坑口场地进行封场绿化。二是对原有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若采空区出现沉陷,通过人工修复和补植等方式恢复原有林业用地性质。业主切实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做好废弃井口及工业场地的复垦工作,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大大减缓现有矿山活动对当地土地资源的破坏影响。 (2)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 工程建设期对植被的破坏主要来自施工场地的建设活动,工程施工将对占地内的植被、草丛砍伐、铲除、掩埋及践踏,植被将完全消失,对地表植被将造成永久性破坏。但由于本次整合扩建工程新增占地面积极小,植被类型属区内常见种,因而工程建设活动不会使评价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 项目区人为活动剧烈,评价区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仅分布有少量小型野生动物,项目建设会对这些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建设对植被破坏的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中小型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施工机械噪声及人员活动将对周围动物的生活造成干扰,使它们的生活受到威胁而迁徙,远离施工场地周围。项目建设中只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严重影响。 (二)运营期 1、废气 (1)废石场、原矿堆场及回风井口粉尘 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源为废石场、原矿堆场及回风井口,工程对现有废石场进行改扩建,设计对废石场采用洒水防尘措施,在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后,扬尘量可减少70%,排放量为1.45t/a;矿山工业场地设置原矿堆场,设置轻钢顶棚并采取三面封闭围挡,同时设置防尘喷雾洒水装置,粉尘产生量为0.6t/a,排放量为0.12t/a;矿山设计井下采用湿法作业,配设喷雾洒水装置,爆破后加强井下通风,项目 (略) 分粉尘在巷道内沉积下来,仅少量粉尘随通风系统从井下排至地面。风井口可视为低矮点源,其排放造成的结果与无组织排放近似。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本评价采用"ARESCREEN模型"对排放粉尘较多的废石场、原矿堆场及回风井口TSP无组织排放进行估算,根据预测结果,废石场TSP最大小时落地浓度为 点击查看>> μg/m3,对应下风向距离为109m,最大占标率为3.50%;原矿堆场TSP最大小时落地浓度为3.69ug/m3,对应下风向距离为25m,最大占标率为0.41%;1014m回风井口粉尘最大小时落地浓度为 点击查看>> μg/m3,对应下风向距离为10m,最大占标率为2.73%。废石场、原矿堆场、回风井口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最大落地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项目附近村庄距离均为330m以上,无组织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地面生产系统分散产尘点扬尘 矿石和废石在地面生产系统的转载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通过在转载环节中采取洒水抑尘措施,设置防尘喷雾洒水装置,防止尘源扩散;设计中尽量降低装、卸时的落差;在产尘单元附近种植对粉尘具有阻挡、吸附及过滤作用的乔灌木,降低粉尘影响。在采取以上防尘措施后,工业场地无组织排放可以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0)和《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4)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小时浓度限值1.0mg/Nm3。地面生产系统分散产尘点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矿石运输扬尘 (略) 扬尘主要为原矿由原矿临时 (略) 原矿堆场过程中产生。该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在车辆经过5分钟后就消失。环评提出的运输扬尘防治的措施如下:运矿汽车箱体应保持良好的密闭性,不得超速行驶,同时运矿车不得超高、超重装载。空车也应保持良好的密闭性,防止扬尘对运输沿线居民的影响。对出 (略) 加强清扫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运输扬尘量。定期还 (略) 洒水抑尘。 (4)食堂油烟 营运期食 (略) 理后其排放的浓度能够达到GB 点击查看>> -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并且食堂规模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日无组织排放的TSP最大落地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环评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1991)计算得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项目废石场、回风井口及原矿堆场边界外延50m区域,该范围内不得有居民点、 (略) 等环境敏感点,经环评调查该范围内无大气环境敏感点,可以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设置要求。 2、废水 (1)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有矿井涌水及井下防尘废水、机修废水和废石场淋滤水等。 ①矿井涌水及井下防尘废水 矿井开采至最低标高时,旱季涌水量为223m3/d,雨季最大涌水量为 点击查看>> m3/d,井下防尘废水产生量为35m3/d,主要污染因子为悬浮物及重金属等。矿山设置三级水仓收集沉淀井下废水,水仓收集沉淀废水首先在井下回用于生产及降尘使用, (略) 分采用水泵最终提升至一中段(1006m平硐)经一中段(1006m平硐)巷道排水沟自流排出地表后进入工业场地拟新 (略) (略) 理。 (略) 理站采用“混凝沉淀” (略) 理,处理达标后的矿井水回用做地面生产、洒水以及绿化用水, (略) 分首 (略) 生产补水,多余的达标排入菜园子沟。根据水平衡核算, (略) (略) 理后的 (略) 回用完全,不外排; (略) 理后的废水除回用外,剩余外排量为264m3/d,全年外排水量为 点击查看>> m3/a。 环评预测表明,正常工况下, (略) 理达标后的矿井废水排入受纳水体菜园子沟,对河流水质影响不大,各预测因子在菜园子沟河评价河段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同时各预测因子预测值均可以满足预留10%安全余量要求。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在雨季汞预测值不能满足预留10%安全余量要求。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必 (略) 理系统的管理,杜绝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发生。 ②机修废水 机修废水产生量为0.8m3/d,采 (略) 理 (略) (略) 理。 ③废石场淋滤水 废石场淋滤水产生量平均为 点击查看>> m3/d,通过废石场拦渣坝前容积为100m3收集沉淀池收集后, (略) (略) 理。 (2)工业场地初期雨水 项目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合计产生量为 点击查看>> m3/次,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后, (略) (略) 理。 (3)生活污水 综合办公生活区生活废水继续利用现有隔油池及化粪池 (略) 理后,送周边农田作农肥利用,不外排;而坑口生活区生活污水经隔油池、一体 (略) (略) 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点击查看>> -2020) (略) 洒水抑尘水质标准后排入集水池中暂存, (略) 回 (略) 洒水降尘,不外排。 3、地下水 (1)地下水补径排 (略) 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区域地下水均在深切河谷或沟谷地段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向山间河流排泄。矿区内坡降较大, (略) 分被迅速排向溪沟中,少部分沿裂隙或岩溶下渗补给地下水系统,矿区内的地下水总体流动性较小,主要向北东向渗流入溪沟中,最终泄入三家河及菜园子沟并汇入盘龙河中。区内变质岩裂隙水更替、循环较慢,径流途径短,同时山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 (2)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 本项目矿山开采会对新元古界新寨岩组三段(Pt3x3)变质岩(含弱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层带来较大影响,直接导致上述含水层的破坏,矿山前期开采时间较长,随着开拓中段的不断下降,对以上含水层已造成了比较大的疏干影响。 (3)矿山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①地下水疏干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项目矿段旱季涌水量为223m3/d,雨季涌水量为 点击查看>> m3/d,采矿引起的矿井涌水即为地下水流失量,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区域地下水流失量为 点击查看>> 5万m3/a(按当地全年旱季215天,雨季150天计)。 ②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分析。据现场调查,矿区林木、农田植被覆盖率较高,矿井水的抽采会出现区域水位下降,但本矿开采活动未导穿上覆含水层,不会导致上覆含水层及浅层地下水的急剧漏失,矿区属中低山相间的高原地形,植被需水 (略) 含水层的持水度密切相关,浅部属细粒风化层,持水度较大,为生态需水的主要来源。 (略) 补给主要依靠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大气降雨可以维持矿区林木及农田植被的生长,矿山现状生产时间较长,根据多年观测,现有采空区上方植被生长良好,故本项目矿段开采活动对矿区植被生长影响较小,对矿区生态需水量的影响较小。 ③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根据监测数据,项目井下废水水质中主要金属元素污染物浓度较低,主要污染物为SS。上层开采时由于垂直渗透活动而把开采区井下废水中的SS下渗至其下的地下水,从而污染开采区以下地下水水质,但是在地下水的垂直渗透中岩体对SS有一定的阻隔作用,SS污染地下水的水位一般较低,仅在开采区以下小范围内。而且项目产生的 (略) 分回用外其余 (略) 理达标后外排,参与地下水垂直渗透活动的水量小。因此,矿山井下废水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不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4)对泉点及居民饮用水源影响 根据调查,项目区周边分布较多泉点,项目矿区及周边泉点大多分布于矿区范围外,距离项目开采预测疏干范围较远,根据预测计算的地下水疏干影响半径,矿山后续开采对矿区内W03可能造成疏干外,对矿区周边其它泉点基本无影响。现状W03泉点未作为周边村庄饮用及灌溉用水,因此对该泉点可能造成的疏干也不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根据现状调查,老梅寨、菜园子、八梅村及矿山生活饮用水来自矿区西南侧上游箐沟水,W02泉点作为箐沟补给水,前期矿山多年开采对以上村庄生活用水未造成明显影响,该泉点位于矿区上游,距离预测开采地下水疏干区域约1600m,后续开采地下水疏干对该泉点基本无影响,同时该泉点位于废石场西北侧上游约2130m,标高高于废石场287m,废石场运行不会对其水质及水量产生影响,因此项目开采不会对这三个村子的生活用水造成大的影响。矿区外西南侧小三家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 (略) 在箐沟,该泉点距离预测开采地下水疏干区域约1150m,中间有菜园子沟及山脊相隔,且位于项目废石场西南侧,标高远高于废石场,项目采矿不会对该泉点水质及水量造成影响,项目废石场淋滤水下渗也不会对该泉点水质造成影响。 综上,项目区周边村庄生活用水主要为各村庄上游箐沟水,泉点对其进行补给,由于各泉点均距离矿山开采区较远,且均距离废石场上游较远,矿山开采对其水质和水量基本不会产生影响,项目开采对周边村民生活用水产生的影响较小。 废石场淋滤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淋滤水会顺地形排放至废石场下游的淋滤水收集池,将雨天废石场淋滤水收集后回用,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应采取1.5m厚的粘土防渗层+混凝 (略) 理。正常情况下废石场淋滤水对地下水影响不大。 环评预测了拦渣坝下游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破损导致的废石场淋滤水持续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废石场淋滤水持续渗漏进入地下水时,镉最大迁移距离约为59m,当下渗50d和100d (略) 出现超标,在持续下渗500d时在 (略) 出现超标,持续下渗2475天时在废石场 (略) 出现超标;废石场淋滤水持续渗漏进入地下水时,镍最大迁移距离约为64m,当下渗50d (略) 出现超标,持续下渗100d (略) 出现超标,在持续下渗500d时在废 (略) 出现超标,持续下渗2475天时在废石场 (略) 出现超标。应加强废石场淋沥水收集池的防渗和管理工作,防止、减小淋沥水对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防治措施 ①源头控制措施 1) (略) 揭穿钻孔的含水层应及时进行封堵,封堵材料应使用隔水性能良好且毒性小的材料。 2)矿山巷道施工应贯彻“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有效利用”的原则,采取防水措施,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红外线探水、TSP及地质雷达等),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 3)项目应进一步提高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生产用水量;尽量减少废水外排。 4)对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生活废水事故池等水池采取1.5m厚的粘土防渗层+混凝 (略) 理,减少渗漏的概率。生产废水的输水管线采用质量检验合格的管材,运营期加强巡查维护;对机修间、 (略) 理设施等区域,应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防止污水进入地下水含水层之中。 5)对井底水仓采用高防渗性能的混凝 (略) 理,防止矿井废水大量下渗。 ②分区防渗措施 重点防渗区:项目不设置油罐,同时废机油等暂存为 (略) 已建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现状已按照要求进 (略) 理。因此本次评价项目地下水分区防渗不设置重点防渗区。 一般防渗区:主要为 (略) 理设施。 (略) 理站、 (略) 理站、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井底水仓、事故池这些区域必 (略) 理,采用1.5m厚的粘土防渗层+混凝土硬 (略) 理,防渗层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防渗技术要求参照GB 点击查看>> 执行。 简单防渗区:指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区域,包括工业场地内的办公生活区、 (略) 区、配电室、值班室等根据场地条件只需进行地面硬化即可。 废石场防渗区:采用用粘土碾压夯实对基础层进 (略) 理,处理后的渗透系数小于1.0×10-5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③地下水监测布控 加强对监测井水质的跟踪监测,在矿区地下水上游方向设1个监测点(利用W02泉点),矿区下游设置一个监测点(利用现状1#坑口矿坑涌水),废石场拦渣坝下游5m新建一个地下水监测井。矿区地下水上游方向监测井为背景值监测点,废石场拦渣坝下游方向监测井及1#坑口矿井涌水为污染扩散监测点。 监测频率为每季度监测一次。每两次监测之间间隔不少于1个月,事故情况下加密监测频次。监测项目为:水量、浑浊度、pH、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氟化物、氨氮、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总硬度、铜、铁、锰、铅、锌、砷、汞、镉、总铬、六价铬、锡、总大肠菌群共24项。 4、噪声 本次技改后,主要建设内容为井下开拓工程布置,地面改造工程较少,设计新增设备主要为井下掘进及配套设备,工业场地主要产噪设备空压机、泵站、通风机等均满足持续开采工程需求,全部利用原有,且设备布设位置也保持一致。本次评价采用2021年1月云南环绿 (略) 对项目区工业场地(包含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的噪声环境现状 (略) 延伸后开采工程运行期噪声评价依据,监测期间矿山运行正常,风井正常运转,数据可真实体现持续开采工程的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噪声影响,监测结果表明,1006m坑口工 (略) (略) 界昼夜均可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8)2类区标准要求,而1014m回风口场 (略) 界及1014m回风口场 (略) 界夜间均不能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8)2类区标准要求,主要为监测点距离回风机较近,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导致其超标。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工业场地周边较近区域内无村庄等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距离1006m坑口工业场及风井工业场地最近的村庄为小三家村,距离约为327m,且中间有山脊相隔,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八梅村、小三家村及矿山办公生活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的功能要求。 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坑内爆破活动产生的噪声声强约为115dB(A),经过井壁阻隔和距离衰减后,对外环境的影响不大。 矿山正式生产后,项目采 (略) (略) 进行选矿。根据现场调查, (略) 无居民点分布; (略) 运输会途径八梅村等,运输时间在白天进行,因此,本次环评要求运输车辆在 (略) 边上的村寨,应减缓车速、禁止鸣笛,夜间禁止运输,减少运输噪声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 5、固体废物 (1)采矿废石 废石的 (略) 采矿体的围岩,生产期采出废石量7.86万m3、 点击查看>> 万t,产 (略) 排放至废石场堆存。设计对原有废石场进行改建后继续利用,所有废石用汽车运至废石场堆放。废石场位于工业场地东北侧,在改建后占地为2.14hm2(含规划堆渣占地1.56hm2和清理原有堆渣恢复区域0.58hm2),容量 点击查看>> 万m3,目前已堆存弃渣量约8.12万m3,剩余容量为 点击查看>> 万m3,废石石场设计库容能 (略) 延伸后矿山整个服务年限内产出废石堆排需求。 (2)沉淀池污泥 (略) 理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混凝沉淀池污泥含有重金属,经清掏、自然 (略) 作原料利用。 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污泥 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废石场淋滤水收集池污泥,经清掏、自然 (略) 作原料利用。 (4)机修固废 矿山机械维修产生废机油100kg/a,属于危险废物。经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相应资质 (略) 置。危险废物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及国家 (略) (略)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相 (略) 置。 (5)生活垃圾 (略) 理站污泥 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点击查看>> t/a,经统一收集后,送附近乡镇垃圾堆放点堆存。生活污水“ (略) 理+消毒”工艺配备有污泥池,污泥经污泥池自然干化后与生 (略) 置。 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污染影响和生态影响。 (1)污染影响型 污染影响型主要表现为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大气沉降。 项目矿石堆场设置轻钢顶棚并采取三面封闭围挡,废石场改扩建设计在其周边设置截排水沟,避免大量雨水对废石进行冲刷造成地表漫流,同时,项目危废暂存间、机修间、 (略) 理站、废石场等均有相应的防渗措施要求,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项目从地表漫流、下渗途径对土壤产生影响不大。 据环评预测,评价年限内土壤叠加预测结果显示,在考虑项目排放粉尘中 (略) 进入土壤的情况下,除铅在耕地中预测值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8)筛选值,而低于管制值外;其余预测指标预测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8)筛选值以及《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要求,项目废石场扬尘沉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环评提出,对工业场地、废石场土壤环境进行跟踪监测,具体如下:(1)监测点位设置: (略) 理站、废石场监测点位同现状监测点S5、S6。监测点位数量及位置可根据项目开发进行调整。(2)监测指标:pH、镉、汞、砷、铅、六价铬、铜、镍、锌,共9项。(3)监测要求:应每3年内开展1次监测,取得监 (略) 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2)土壤生态影响 根据土壤监测结果,评价区土壤未出现明显酸化、未碱化、未盐化。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项目为坑下开采,根据项目矿井水、废石场淋滤水水质监测,各废水中pH值均为中性,项目废石浸出毒性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废石不具有腐蚀性。同时本次评价要求各废水收集池、 (略) 理站 (略) 理站 (略) 理,处理后各废水下渗对地下水的pH值影响较小,评价周边耕地主要为旱地,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因此废石堆放及坑下开采对周边耕地地下水水位影响不大,不会形成积水区和季节性积水区,项目矿山开采不会造成周边土壤盐化;同时本项目开采区不排放酸碱污染物,不会导致土壤酸化或碱化。 7、生态环境影响 (1)对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矿体采空后,地下将形成采空区,使地表一定区域内发生开裂塌陷,形成地裂缝或地表塌陷,移动范 (略) 部的地面沉降。根据预测,矿山开采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总范围约 点击查看>> hm2,现状地类为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土地,损毁方式为塌陷,会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影响。 为减缓地表沉陷的影响,环评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①通过设“长观网”定期监测地表移动变形量和发展趋向,一旦可能发生地面沉陷或地质灾害隐患,业主应在采空区周边设置警示标识,避免村民及牲畜进入;②若因地面沉陷造成耕地损失的,建设方应及时采取补救补偿措施。③若矿山发生塌陷后,应对开采引发地裂缝、地面塌 (略) 置,应待采空区沉降稳定后,通过人工填塞、 (略) 理并复土回填。④预测塌陷范围现状旱地6.3906hm2,若有塌陷损毁,待沉稳 (略) 分完成地裂缝、塌陷坑的回填,进行复垦耕地,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严格按照《云南云铜马关 (略) 云南云铜马关 (略) 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建立矿山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监测网,布设固定的监测点,实行定期观测并辅以巡查监测,预报开采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及时对采动引发的地裂缝和地面塌陷进行应急整治,最终实现地质灾害威胁最小化、矿区破坏和压占的土地可持续利用。 (2)对动植物的影响 工程占地、地表沉陷将完全损毁原有的植被,造成一些植物种类数量上的减少,但项目占地区域内损毁的物种都是一些常见种和广布种,无国家级及省级保护植物,也没有地区特有种。评价区域内分布红椿约20棵, (略) 南侧,均不在本次占地范围内,建设单位现状已对红椿进行挂牌保护,项目建设不会对其造成影响。项目建设及运行不会使某种植物灭绝,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某种植物的遗传结构、 (略) 和种群更新,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小。 项目评价区 点击查看>> 生野 (略) 列的 点击查看>> 栖脊椎动物中多数种类的主要生境是乔木、灌丛以及草丛等,这些动物对人类活动已有相当的适应。项目区由于通达条件较好、人流增加及生境破碎化,已经存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和各种威胁。在项目评价区内调查到四种国家等级保护动物,虎纹蛙、大壁虎、松雀鹰和红隼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项目运行将会驱赶野生动物到其它区域活动,不会对其造成破坏。 (3)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通过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区划图叠图,项目区属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区中的滇东南喀斯特东南季风阔叶林区。 根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项目评价范围内分布的自然植被主要为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和暖热性稀树灌木林,其中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分 (略) (略) ,在矿区外东南侧也有分布。项目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区主要集 (略) ;通过预测,采空区地面沉陷影响面积为 点击查看>> hm2,最大下沉值为3.647m,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项目采区,植被类型主要为暖温性针叶林和暖热性稀树灌木林,无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项目利用原有废石场进行改扩建后继续使用,本次新增占地面积为1.04hm2,废石场新增占地均为灌木林地,其余建设新增占地主要为高位水池等占地,新增占地面积为0.01hm2,占地类型为暖温性针叶林,本次地表工程建设新增占地均不占用季风常绿阔叶林。因此项目建设对矿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影响较小。 根据调查,评价区域内发现分布红椿约20棵, (略) 南侧,均不在本次占地范围内,建设单位现状已对红椿进行挂牌保护,现状保护状态良好。项目评价范围内无保护兽类分布,无重点保护鸟类,有滇东南喀斯特东南季风阔叶林区重点保护对象虎纹蛙和大壁虎(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Ⅱ级保护动物)。由于动物本身具有寻找适合生境及适应新环境的本能,矿区周围的生境与矿区类似,因此,动物可能迁徙至矿区外的区域生活繁衍生息。因此,只要注意规范采矿活动,项目对两栖爬行类的影响较小。 (略) 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滇东南喀斯特东南季风阔叶林区,但是地表工程建设及预测沉陷区均不涉及季风阔叶林,同时项目的建设采取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及管理要求,对滇东南喀斯特东南季风阔叶林区的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较小。 (4)水土流失影响 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量为 点击查看>> .69t,从预测结果看,废石场区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最大,占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量的 点击查看>> %,废石场区是工程重点防护区域。 根据《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采选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如下:工业场地区 (略) 沟谷中,属于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年的场地,本次设计在坑口生活区、值班室、绞车房、材料室及机修间周边新增排水沟,新增排水沟与场内已有排水设施共同汇集和排放场地内汇水,排水沟末端与排水暗涵衔接,最终汇入菜园子沟内。(2)办公生活区:本区域已建成并使用多年,目前已实施有拦挡、排水沟、地面硬化、植草砖铺砌、边坡绿化和场地绿化措施,本次延续设计对办公生活区域保留使用,主体工 (略) 职工住宿区内裸露场地采取地面硬化,已有的措施可以满足水土保持防护要求,方案要求建设单位做好措施的管护,定期检查挡墙、排水沟的运行情况,及时清淤,避免排水沟道堵塞。(3) (略) 区:本次改建后矿山 (略) ,均为利用原有, (略) 区已实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有拦挡、排水沟、排水暗涵、路面硬化、行道树及灌草绿化等,已有的措施可以满足水土保持防护要求,方案要求建设单位做好措施的管护, (略) 排水沟的运行情况,及时清淤,避免排水沟道堵塞。(4)废石场区。项目废石场已实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略) 挡渣墙、上游改道排洪沟、拦渣坝,本次建设设计继续使用废石场至方案服务期末,主体 (略) 排水暗涵、 (略) 拦渣坝,水保方案考虑新增堆渣前剥离表土,对废石场不在规划堆渣场地内的已有堆渣区域进行清理,清理后进行边坡恢复,对废石场周边及平台马道补充截排水沟, (略) 沉沙措施, (略) 跌水消能设施,在废石场堆渣结束后采取封场绿化恢复,同时对布设在废石场内表土堆场周边设置干砌石笼拦挡及临时撒草绿化。(5)辅助设施区:本次改建辅助设施 (略) 分保留使用,部分新建, (略) 分输电输水管线植被自然恢复,本次延续建设主体工程未对该区设计任何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本方案考虑增加施工前剥离表土,增加地埋式输水管道撒草绿化措施,加强施工期间临时防护。 项目主体设计及水保方案均已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只要严格按主体及水保方案要求实施各项措施,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7、环境风险 项目涉及的突发环境风险物质为炸药(矿用硝铵炸药、雷管)和废机油,本项目建成后矿山炸药年使用量为 点击查看>> t/a,雷管年使用量为 点击查看>> 个/a,矿山现有爆破器材库最大储存量为炸药5t,雷管 点击查看>> 发,现状矿山爆破器材库管理制度完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警报装置和防雷装置运行完好,各台账完整,矿山运行多年,该消防器材库未发生安全及环保风险事故,现状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危废暂存间废机油最大储存量为0.2t(包括矿山年产生0.1t,选厂年产生量0.1t)。项目继续利用 (略) 设置的危废暂存间,该暂存间已按照(GB 点击查看>> -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建设,暂存区域基底和围堰已采用混凝土和2mm厚高密度聚 点击查看>> 烯 (略) 理,防渗系数达到1.0×10-10cm/s。暂存区域已张贴危险废物标识牌。暂存后的废机油委托红河州现代 (略) (略) 置。 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无重大危险源,只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加强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并认 (略) 提出的各项综合风险防范措施,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情况下,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 二、评估结论 《《报告书》编制基本规范,主要环境问题论述基本清楚,评价结论总体可信。《报告书》基本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作为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项目已在马关县 (略) 备案立项, (略) 【项目代码】:2111- 点击查看>> -04-02- 点击查看>> 。 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马关县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略) 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略) 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云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云南省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铅锌行业规范条件》、《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 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报告书”及本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意见、建议,项目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其影响程度在区域环境容量可以承受的范围。从区域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马关县八梅铅锌锡多金属矿12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
文山 (略)
2022年8月11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