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栈道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栈道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栈道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2年8月22日至2022年8月26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 (略) 反映。
联系地址: (略) (略) 阳江 (略) ,邮编: 点击查看>>
联系电话:(0662) 点击查看>>
传真:(0662) 点击查看>>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栈道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阳江市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 (略)

建设地点

(略) 神前湾、海陵镇平兰村北 (略) 海域

环评机构

广东 (略)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项目位于 (略) 神前湾、海陵镇平兰村北侧 (略) ,地理坐标为21°38′ 点击查看>> ″~21°39′ 点击查看>> ″N,111°57′ 点击查看>> ″~111°58′ 点击查看>> ″E(CGS2000 坐标系),在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用地范围内,距离太傅大道约 600米,距离海陵大堤约10公里, (略) 约5公里。本项 (略) 有木栈道,在起点ABMC-中点DE 段原有木栈道位置、中点E-设计终点段(中点L)向 (略) 新建栈道,拟新建栈道长约1544m,栈道宽3m,施工作业面积约5200m2。其中靠近海陵岛一侧的科普长廊BM段现状已为混凝土独立基础柱基础,其基础可满足本项目栈道的使用要求,因此,该段的拟独立基础柱保留使用,不进行拆除重建;靠近海陵岛一侧的科普长廊AB段拟采用独立基础柱基础,其他栈道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略) 在海域的极端抗风要求(按17级台风抗风要求设计),确定本项目的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桩深约17 米,桥墩为T状异型墩,同时配套建设7个六角凉亭。栈道安全措施保障方面将建设栏杆、防护网、天气预报牌及夜晚灯光警示牌,附属配套设施给水工程、供电工程、电信工程等。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项目严格按照批准的用海范围、用海方式进行施工,不得超范围施工,不能对公园内的保护红树林物种造成直接的占用。为更好的保护可能受施工影响的红树林,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人为破坏红树林活动,对项目附近红树林实行绝对保护。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原木栈道桩基拆除等的施工安排拟选择在退潮期,尽量避开底栖生物、鱼类的产卵期、浮游动物的快速生长期及鱼卵、仔鱼、幼鱼的高密度季节进行施工作业。同时,应对整个施工进行合理规划,尽量缩短工期,采取分段施工,尽可能避免在冬季开展高噪声的施工作业,以免惊扰栖息于滩涂的候鸟。无法避免时须配以综合治理手段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选择合适潮期作业时间及周期。

2、施工期钻孔灌注桩、原有木栈道拆除等的施工安排应选择在退潮期,施工时产生的悬浮泥 (略) 在海域的海洋生态、海水水质环境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泥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钻孔灌注桩位置,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采用钢护筒围堰施工方法,对沉渣及灌注混凝土溢出的废弃泥浆沉淀后随时清除。本项目弃渣将及时用汽车运至海陵岛北 (略) 回填,禁止就地弃渣,严防泥浆溢出,污染周围环境。

3、项目位于潮滩区,施工过程无需施工船舶,且本项目施工设备将在专业维修单位进行维修,不在施工现场进行维修,因此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主 (略) 点击查看>> 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工地污水、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冲洗含油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拟经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 (略) 进行收集后,纳入公园 (略) 理系 (略) 理,不 (略) 在海域。工地污 (略) 回用作为洒水抑尘或洗车,不得直接排入项目附近海域。施工期产生的含油废水主要为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冲洗含油废水, (略) 理后回用于 点击查看>> 上洒水抑尘等环节,废油泥定期交有 (略) 理,不得排放入海。

4、施工期工地运料车辆在运输沙、石、泥等建筑材料及建筑废料时,选用带密闭盖的运输车辆,运输时装载不宜太满,保证运载过程不散落,应加盖运输, (略) 上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及建筑水泥盖好,防止因风吹造成的污染环境。

5、施工期优先选取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机械、车辆的维 修保养工作,使其始终保持正常运行。做好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调度和交通疏导工作,严格控制车辆鸣笛,降低交通噪声。在作业过程中加强对各种机械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因机械磨损而增加的噪声。施工噪声应严格按照《 (略) 界噪声限值》(GB 点击查看>> -2011)的要求控制施工场界噪声排放。

6、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 (略) (略) 理;原有木栈道拆除时搬运到岸,后委托资源回收单位进行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泥浆应经干化后,与钻渣、建筑垃圾和其他弃土渣一同运至海陵岛北 (略) 回填,不直接排入海洋环境。

7、对于建设项目施工及营运期间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的损失,项目建设单 (略) 门协商,就工程建设造成生物资源损失制定合理的补偿计划。补偿金专款用于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恢复。

8、运营期游客和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公园内现状公厕收集后,纳入公园内 (略) 理系统,禁止直接向项目及其附近海域排放。加强栈道的打扫清洁,及时清除游人抛洒在桥面的污染物,减缓桥面径流冲刷污染物的数量。

9、运营期在栈道上分散设置垃圾桶,收集游客在通过本栈道时产生的生活垃圾等,经收集后的生活 (略) (略) 理,禁止排放入海。管理人员每天进行巡查,发现随意扔弃垃圾等污染物进入海里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10、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规程、作业规章和应急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危害。

11、加强与周围 (略) 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须立即整改,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文档附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栈道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2年8月22日至2022年8月26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 (略) 反映。
联系地址: (略) (略) 阳江 (略) ,邮编: 点击查看>>
联系电话:(0662) 点击查看>>
传真:(0662) 点击查看>>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栈道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阳江市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 (略)

建设地点

(略) 神前湾、海陵镇平兰村北 (略) 海域

环评机构

广东 (略)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项目位于 (略) 神前湾、海陵镇平兰村北侧 (略) ,地理坐标为21°38′ 点击查看>> ″~21°39′ 点击查看>> ″N,111°57′ 点击查看>> ″~111°58′ 点击查看>> ″E(CGS2000 坐标系),在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用地范围内,距离太傅大道约 600米,距离海陵大堤约10公里, (略) 约5公里。本项 (略) 有木栈道,在起点ABMC-中点DE 段原有木栈道位置、中点E-设计终点段(中点L)向 (略) 新建栈道,拟新建栈道长约1544m,栈道宽3m,施工作业面积约5200m2。其中靠近海陵岛一侧的科普长廊BM段现状已为混凝土独立基础柱基础,其基础可满足本项目栈道的使用要求,因此,该段的拟独立基础柱保留使用,不进行拆除重建;靠近海陵岛一侧的科普长廊AB段拟采用独立基础柱基础,其他栈道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略) 在海域的极端抗风要求(按17级台风抗风要求设计),确定本项目的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桩深约17 米,桥墩为T状异型墩,同时配套建设7个六角凉亭。栈道安全措施保障方面将建设栏杆、防护网、天气预报牌及夜晚灯光警示牌,附属配套设施给水工程、供电工程、电信工程等。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项目严格按照批准的用海范围、用海方式进行施工,不得超范围施工,不能对公园内的保护红树林物种造成直接的占用。为更好的保护可能受施工影响的红树林,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人为破坏红树林活动,对项目附近红树林实行绝对保护。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原木栈道桩基拆除等的施工安排拟选择在退潮期,尽量避开底栖生物、鱼类的产卵期、浮游动物的快速生长期及鱼卵、仔鱼、幼鱼的高密度季节进行施工作业。同时,应对整个施工进行合理规划,尽量缩短工期,采取分段施工,尽可能避免在冬季开展高噪声的施工作业,以免惊扰栖息于滩涂的候鸟。无法避免时须配以综合治理手段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选择合适潮期作业时间及周期。

2、施工期钻孔灌注桩、原有木栈道拆除等的施工安排应选择在退潮期,施工时产生的悬浮泥 (略) 在海域的海洋生态、海水水质环境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泥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钻孔灌注桩位置,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采用钢护筒围堰施工方法,对沉渣及灌注混凝土溢出的废弃泥浆沉淀后随时清除。本项目弃渣将及时用汽车运至海陵岛北 (略) 回填,禁止就地弃渣,严防泥浆溢出,污染周围环境。

3、项目位于潮滩区,施工过程无需施工船舶,且本项目施工设备将在专业维修单位进行维修,不在施工现场进行维修,因此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主 (略) 点击查看>> 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工地污水、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冲洗含油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拟经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 (略) 进行收集后,纳入公园 (略) 理系 (略) 理,不 (略) 在海域。工地污 (略) 回用作为洒水抑尘或洗车,不得直接排入项目附近海域。施工期产生的含油废水主要为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冲洗含油废水, (略) 理后回用于 点击查看>> 上洒水抑尘等环节,废油泥定期交有 (略) 理,不得排放入海。

4、施工期工地运料车辆在运输沙、石、泥等建筑材料及建筑废料时,选用带密闭盖的运输车辆,运输时装载不宜太满,保证运载过程不散落,应加盖运输, (略) 上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及建筑水泥盖好,防止因风吹造成的污染环境。

5、施工期优先选取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机械、车辆的维 修保养工作,使其始终保持正常运行。做好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调度和交通疏导工作,严格控制车辆鸣笛,降低交通噪声。在作业过程中加强对各种机械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因机械磨损而增加的噪声。施工噪声应严格按照《 (略) 界噪声限值》(GB 点击查看>> -2011)的要求控制施工场界噪声排放。

6、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 (略) (略) 理;原有木栈道拆除时搬运到岸,后委托资源回收单位进行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泥浆应经干化后,与钻渣、建筑垃圾和其他弃土渣一同运至海陵岛北 (略) 回填,不直接排入海洋环境。

7、对于建设项目施工及营运期间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的损失,项目建设单 (略) 门协商,就工程建设造成生物资源损失制定合理的补偿计划。补偿金专款用于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恢复。

8、运营期游客和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公园内现状公厕收集后,纳入公园内 (略) 理系统,禁止直接向项目及其附近海域排放。加强栈道的打扫清洁,及时清除游人抛洒在桥面的污染物,减缓桥面径流冲刷污染物的数量。

9、运营期在栈道上分散设置垃圾桶,收集游客在通过本栈道时产生的生活垃圾等,经收集后的生活 (略) (略) 理,禁止排放入海。管理人员每天进行巡查,发现随意扔弃垃圾等污染物进入海里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10、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规程、作业规章和应急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危害。

11、加强与周围 (略) 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须立即整改,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文档附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