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合众锌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合众锌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

详情见附件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联系电话:0873-*州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受理窗口通讯地址: (略) (略) 中段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科邮编:*
项目名称 (略) 150kt/a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地点云南省 (略) 建设单位 (略) 环评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昆明 (略) 项目概况 (略) 位于 (略) 鸡街镇老虎山冲工业集中区,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37北纬*.834,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为*,占总投资的6.3%。占地面积4000m 2。锌业公司为了磷酸一铵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磷石膏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拟在现有厂区内,开展150kt/a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将磷石膏通过新型复配改性材料对其进行改性,年产*吨磷石膏水泥缓凝剂, (略) 磷石膏综
合利用。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施工期间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附着土为了尽量减小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认真落实相关以下防护措施:1土方工程渣土应当集中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出围挡高度,并采取防尘覆盖覆盖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搭接长度应大于10cm,并保持清洁。或固化措施,必须达到控制扬
尘效果。
2由于施工材料倒运车辆碾压等原因造成的覆盖物破损覆盖不严密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恢复。暂时未能恢复的部位不应大于全部土体面积的10%,并采取洒水喷雾等措施保持土体湿润。3严禁露天堆放砂子水泥石灰等易扬尘材料。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分类堆放,水泥或者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当密闭存放或者采取覆盖等措施。4在施工场地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防止扬尘产生。通过局部洒水,可有效减少施工粉尘,且施工期产生的污染是短期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场地 (略) 建筑物的形成等,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也就随之结束。通过釆取以上措施及距离沉降后,施工期扬尘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
施工废水主要有施工机械冲洗水生活废水车辆冲洗水。保护措施分析:1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项目施工期土建工程以场地硬化各原料堆存设备安装为主。现场施工人员不在项目区住宿,现场不设置用餐及住宿点,施工现场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清洁用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不大。设置一个5m 3施工废水收集池,环评要求沉淀池设置在地势较低处。将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引入池中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施工废水用 (略) 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2车辆冲洗水项目设置一个2m
3车辆冲洗池,能够容纳施工期车轮车身冲洗废水,污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综上所述,经釆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具有间断性和时限性。单体声级一般均75dB(A)以上,声级最大可达105dB(A),这些设备的运转将影响施工场地周围区域声环境的质量。保护措施分析:经现场调查,周边50m内无声环境敏感点,项目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为了进一步减轻建设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应尽量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保持机械润滑,避免由于设备性
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场界较远的地点,保证施工场界达标,尽量将强噪声设备分散布置,同时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进
入工棚的操作尽量进入工棚中完成。高噪声施工设备釆取减震消声隔声措施。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在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施工期固废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保护措施分析:1在靠近低凹处一侧均应设置挡土墙,以减轻水土流失。2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
3建筑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销售给废旧建材收购站,实现资源化回收,剩余部分堆放达一定量时应及时 (略) 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4项目场区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噪声和扬尘污染等,在建设单位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不利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二运营期1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本项目产品不进行包装,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粉尘,产生于粉料筒仓呼吸口物料混合搅拌及成品落料装车过程,呈无组织排放。项目生产全程采取封闭式结构,加设12m高彩钢顶棚,四面设围挡,地面硬化处理。项目厂区内设置2座200t封闭料筒,用于生石灰粉储存。所设置粉料筒仓应按其设计规
范,设置除尘系统,顶部呼吸孔配置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对布袋除尘器进行清灰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在采取相关措施后,项目运营所产生的粉尘厂界四周预测值均满足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8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2噪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项目噪声源主要料浆泵滚筒混合器皮带输送机等设备,源强约为70-85dBA,采取基础减震厂房隔音等措施降低噪声后。项目区厂界噪声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区标准昼间标准及夜间标准。项目生产设备均布置于生产车间内,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对设备进行擦拭和检修,保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则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因此对声环境影响较小。3水环境影响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废水为磷石膏压滤过程堆存时会产生渗滤液初期雨水。
项目区周边设置雨水沟,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沟排至厂区1000m 3的初期雨水收 (略) 生产。压滤液渗滤液经1个容积为80m 3的回水池收集后,回用于项目调浆,不外排。项目产生废水均不外排,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弃物影响和保护措施项目运营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设备日常养护产生的废机油无组织排放降尘回水池沉淀污泥。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经单独收集后暂存于危 (略) 自行利用无组织排放降尘,定期进行清理,回用于项目生产回水池沉淀污泥,在生产时进行属性鉴别,依据鉴别结果进行相应处置。综上所述,项目所采用处置方式合理,固体废物去向明确,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合理处置,处置率100%,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土壤影响和保护措施为保护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建议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管理措施:生产车间原料库等车间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渗防漏措施做好防渗防漏防腐蚀防晒防淋等措施。生产过程严格控制,定期对设备等进行检修,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企业原辅料在车间内分区存放,能有效避免雨水淋溶等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在充分落实以上防渗措施及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项目建设能够达到保护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目的。6环境风险影响分析建设单位在采取分区防渗事故池及应急管理措施后可将项目突发环境风险从源头降至最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有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及管理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并将突发环境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环境风险可防控,总体环境风险小。
公众参与情况无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拟审批意见拟同意。
详情见附件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联系电话:0873-*州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受理窗口通讯地址: (略) (略) 中段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科邮编:*
项目名称 (略) 150kt/a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地点云南省 (略) 建设单位 (略) 环评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昆明 (略) 项目概况 (略) 位于 (略) 鸡街镇老虎山冲工业集中区,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37北纬*.834,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为*,占总投资的6.3%。占地面积4000m 2。锌业公司为了磷酸一铵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磷石膏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拟在现有厂区内,开展150kt/a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将磷石膏通过新型复配改性材料对其进行改性,年产*吨磷石膏水泥缓凝剂, (略) 磷石膏综
合利用。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施工期间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附着土为了尽量减小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认真落实相关以下防护措施:1土方工程渣土应当集中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出围挡高度,并采取防尘覆盖覆盖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搭接长度应大于10cm,并保持清洁。或固化措施,必须达到控制扬
尘效果。
2由于施工材料倒运车辆碾压等原因造成的覆盖物破损覆盖不严密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恢复。暂时未能恢复的部位不应大于全部土体面积的10%,并采取洒水喷雾等措施保持土体湿润。3严禁露天堆放砂子水泥石灰等易扬尘材料。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分类堆放,水泥或者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当密闭存放或者采取覆盖等措施。4在施工场地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防止扬尘产生。通过局部洒水,可有效减少施工粉尘,且施工期产生的污染是短期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场地 (略) 建筑物的形成等,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也就随之结束。通过釆取以上措施及距离沉降后,施工期扬尘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
施工废水主要有施工机械冲洗水生活废水车辆冲洗水。保护措施分析:1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项目施工期土建工程以场地硬化各原料堆存设备安装为主。现场施工人员不在项目区住宿,现场不设置用餐及住宿点,施工现场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清洁用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不大。设置一个5m 3施工废水收集池,环评要求沉淀池设置在地势较低处。将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引入池中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施工废水用 (略) 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2车辆冲洗水项目设置一个2m
3车辆冲洗池,能够容纳施工期车轮车身冲洗废水,污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综上所述,经釆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具有间断性和时限性。单体声级一般均75dB(A)以上,声级最大可达105dB(A),这些设备的运转将影响施工场地周围区域声环境的质量。保护措施分析:经现场调查,周边50m内无声环境敏感点,项目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为了进一步减轻建设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应尽量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保持机械润滑,避免由于设备性
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场界较远的地点,保证施工场界达标,尽量将强噪声设备分散布置,同时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进
入工棚的操作尽量进入工棚中完成。高噪声施工设备釆取减震消声隔声措施。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在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施工期固废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保护措施分析:1在靠近低凹处一侧均应设置挡土墙,以减轻水土流失。2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
3建筑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销售给废旧建材收购站,实现资源化回收,剩余部分堆放达一定量时应及时 (略) 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4项目场区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噪声和扬尘污染等,在建设单位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不利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二运营期1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本项目产品不进行包装,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粉尘,产生于粉料筒仓呼吸口物料混合搅拌及成品落料装车过程,呈无组织排放。项目生产全程采取封闭式结构,加设12m高彩钢顶棚,四面设围挡,地面硬化处理。项目厂区内设置2座200t封闭料筒,用于生石灰粉储存。所设置粉料筒仓应按其设计规
范,设置除尘系统,顶部呼吸孔配置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对布袋除尘器进行清灰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在采取相关措施后,项目运营所产生的粉尘厂界四周预测值均满足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8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2噪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项目噪声源主要料浆泵滚筒混合器皮带输送机等设备,源强约为70-85dBA,采取基础减震厂房隔音等措施降低噪声后。项目区厂界噪声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区标准昼间标准及夜间标准。项目生产设备均布置于生产车间内,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对设备进行擦拭和检修,保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则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因此对声环境影响较小。3水环境影响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废水为磷石膏压滤过程堆存时会产生渗滤液初期雨水。
项目区周边设置雨水沟,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沟排至厂区1000m 3的初期雨水收 (略) 生产。压滤液渗滤液经1个容积为80m 3的回水池收集后,回用于项目调浆,不外排。项目产生废水均不外排,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弃物影响和保护措施项目运营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设备日常养护产生的废机油无组织排放降尘回水池沉淀污泥。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经单独收集后暂存于危 (略) 自行利用无组织排放降尘,定期进行清理,回用于项目生产回水池沉淀污泥,在生产时进行属性鉴别,依据鉴别结果进行相应处置。综上所述,项目所采用处置方式合理,固体废物去向明确,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合理处置,处置率100%,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土壤影响和保护措施为保护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建议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管理措施:生产车间原料库等车间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渗防漏措施做好防渗防漏防腐蚀防晒防淋等措施。生产过程严格控制,定期对设备等进行检修,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企业原辅料在车间内分区存放,能有效避免雨水淋溶等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在充分落实以上防渗措施及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项目建设能够达到保护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目的。6环境风险影响分析建设单位在采取分区防渗事故池及应急管理措施后可将项目突发环境风险从源头降至最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有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及管理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并将突发环境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环境风险可防控,总体环境风险小。
公众参与情况无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拟审批意见拟同意。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