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济南片区三周年丨看审批服务与担当(二)寓服务于审批全链条为项目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自贸济南片区三周年丨看审批服务与担当(二)寓服务于审批全链条为项目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初秋时节,群泉喷涌,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 (略) 西起中央商务区, (略) 济南科创城,是省会济南经济活力最强劲的黄金地带,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基地、中国航天科技园、量子大厦、泰山生态环境研究所,建设如火如荼。

时针回拨到2019年8月30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揭牌,揭开了泉城济南迈向自贸试验区新时代的序幕。时间是伟大的见证者,三年以来,在济南片区这块改革“试验田”上,在工程建设审批领域,审批人立足于“首创”,高点“谋”,大胆“闯”,为工程项目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敢为人先为项目建设省“资金”蹚路子

2021年12月15日,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办企业服务沙龙暨“多测合一”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宣讲会,推进政策最大最广最快惠及企业。30余家企业、5家测绘单位齐聚一堂,分享政策、答疑解惑,共话“多测合一”带来的“真金白银”的实惠。

“多测合一”是指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人防等行政审批所需全流程测绘中介服务,实现“多项测绘、成果共享”。“多测合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行政效能、 (略) 场行为, (略) 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略) 场主体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改革,预计每年至少可为企业节省近*元的测绘费用,实现了企业、测绘机构、政府部门的多赢。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多测合一”改革座谈会上,该典型做法和创新案例被重点介绍,获自然资源部高度认可。

揭榜挂帅为项目审批省“时间”想法子

规划审批是项目建设审批链条上难啃的“硬骨头”,要想实现自贸区的高点起步、快速起势,项目建设推进要“快”,审批的“快”首当其冲。

按照传统模式,项目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需要先取得土地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等,提报材料多、耗时长。分阶段施工许可把手续办理阶段再排列再组合,划分为“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桩基工程和±0.000以下”、“±0.000以上”三个阶段办理。因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不涉及建筑主体,审批条件要求低,只要建设单位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完善其他申报材料,办理该阶段施工许可后就能进场施工。

要想“快”,那就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刀刃向内,勇于揭榜挂帅。中心作为全省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揭榜挂帅”任务试点区域,瞄准产业项目设计方案规划审批环节,推出了“联审联办+标准图册+告知承诺制”的系统组合拳,工业、仓储项目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提速约60%。实行设计方案告知承诺制的项目1天办结联合审查手续。

规划手续“快”了,施工许可手续也“快”起来。

“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通过这个政策,结合项目实际,我们分阶段拿证,开工与审批统筹推进,项目开工时间至少提前了2个月,济南自贸速度、济南高新速度名不虚传!”房老师是某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在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加速器”洽谈室帮办人员的全程指导下,他办理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许可证,项目顺利开工。

2021年以来,中心聚焦项目建设的堵点和难点, (略) 顶层设计、高新体制改革、产业项目集聚、自贸先行先试的“四大优势”,着眼简便性、实用性、兼容性、服务性“四个特点”,推出设计方案告知承诺制、实体经济项目分期规划核实等“黄金19条”其中 (略) 首推。目前,已为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森峰激光装备、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35个项目办理分阶段施工许可,全市占比74%。

聚焦需求 为项目报审省“力气”开方子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里有47个主要事项,报建人员看到这审批的“条条杠杠”就“头疼”,普遍想让这些“条条杠杠”一看就懂。

企业有所呼,政府必有所应。怎么办?还是要靠改革创新。中心开出了“拉清单”、“标准化”的方子。开展全流程技术审查标准化试点,实行审查要点清单制,对32个高频审批事项,逐一明确主要审查内容,梳理公布184条审查要点,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涉及条线多、手续繁琐、标准规范要求多、告知难、共享难等问题,审查要点公布后,材料有效率提升30%,平均办事时间缩短20%。审批要点清单制的相关做法作为山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在2022年1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推广。

数字赋能为项目服务省“头绪”出点子

工程项目审批大刀阔斧、开拓创新之际,城市管理审批也依托链条优化和信息数字赋能为项目“省时省事”出谋划策。通过优化流程再造,形成了覆盖面更广、审批 (略) 政设施建设类“一件事”审批模式,先后运用于自备井封停、 (略) 级重点工作,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打造疫情常态化下审批新体验。用好用足免费邮寄、远程勘验、线上评审等服务手段,全力推进“ (略) 办”,让“不见面”审批成为常态, (略) 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市政工程提供审批支撑,确保疫情防控和审批服务“两不误”、“齐步走”。

创新精准服务灵活验收。建设项目节水设施验收实行“分级分类+告知承诺+云端勘验”的灵活验收模式,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分类施策,试行“线上提前介入指导,整改现场复核发证”。结合云端勘验整改,先行发放电子证照,让项目单位第一时间拿到审批结果,让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一,为企业提供兼具温度和尺度的高效服务。

济南片区37.99平方公里的区域恰似展翅高飞的凤凰,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和希望。当前,自贸试验区、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五区叠加”的优势前所未有。中心将借势发力、乘势而上、敢闯敢试、锐意创新,努力干出省会速度、省会效率、省会质量,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使用即达效”,让市场主体更活跃,让发展动力更强劲,让自贸活力更澎湃。

初秋时节,群泉喷涌,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 (略) 西起中央商务区, (略) 济南科创城,是省会济南经济活力最强劲的黄金地带,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基地、中国航天科技园、量子大厦、泰山生态环境研究所,建设如火如荼。

时针回拨到2019年8月30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揭牌,揭开了泉城济南迈向自贸试验区新时代的序幕。时间是伟大的见证者,三年以来,在济南片区这块改革“试验田”上,在工程建设审批领域,审批人立足于“首创”,高点“谋”,大胆“闯”,为工程项目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敢为人先为项目建设省“资金”蹚路子

2021年12月15日,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办企业服务沙龙暨“多测合一”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宣讲会,推进政策最大最广最快惠及企业。30余家企业、5家测绘单位齐聚一堂,分享政策、答疑解惑,共话“多测合一”带来的“真金白银”的实惠。

“多测合一”是指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人防等行政审批所需全流程测绘中介服务,实现“多项测绘、成果共享”。“多测合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行政效能、 (略) 场行为, (略) 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略) 场主体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改革,预计每年至少可为企业节省近*元的测绘费用,实现了企业、测绘机构、政府部门的多赢。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多测合一”改革座谈会上,该典型做法和创新案例被重点介绍,获自然资源部高度认可。

揭榜挂帅为项目审批省“时间”想法子

规划审批是项目建设审批链条上难啃的“硬骨头”,要想实现自贸区的高点起步、快速起势,项目建设推进要“快”,审批的“快”首当其冲。

按照传统模式,项目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需要先取得土地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等,提报材料多、耗时长。分阶段施工许可把手续办理阶段再排列再组合,划分为“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桩基工程和±0.000以下”、“±0.000以上”三个阶段办理。因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不涉及建筑主体,审批条件要求低,只要建设单位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完善其他申报材料,办理该阶段施工许可后就能进场施工。

要想“快”,那就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刀刃向内,勇于揭榜挂帅。中心作为全省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揭榜挂帅”任务试点区域,瞄准产业项目设计方案规划审批环节,推出了“联审联办+标准图册+告知承诺制”的系统组合拳,工业、仓储项目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提速约60%。实行设计方案告知承诺制的项目1天办结联合审查手续。

规划手续“快”了,施工许可手续也“快”起来。

“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通过这个政策,结合项目实际,我们分阶段拿证,开工与审批统筹推进,项目开工时间至少提前了2个月,济南自贸速度、济南高新速度名不虚传!”房老师是某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在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加速器”洽谈室帮办人员的全程指导下,他办理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许可证,项目顺利开工。

2021年以来,中心聚焦项目建设的堵点和难点, (略) 顶层设计、高新体制改革、产业项目集聚、自贸先行先试的“四大优势”,着眼简便性、实用性、兼容性、服务性“四个特点”,推出设计方案告知承诺制、实体经济项目分期规划核实等“黄金19条”其中 (略) 首推。目前,已为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森峰激光装备、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35个项目办理分阶段施工许可,全市占比74%。

聚焦需求 为项目报审省“力气”开方子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里有47个主要事项,报建人员看到这审批的“条条杠杠”就“头疼”,普遍想让这些“条条杠杠”一看就懂。

企业有所呼,政府必有所应。怎么办?还是要靠改革创新。中心开出了“拉清单”、“标准化”的方子。开展全流程技术审查标准化试点,实行审查要点清单制,对32个高频审批事项,逐一明确主要审查内容,梳理公布184条审查要点,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涉及条线多、手续繁琐、标准规范要求多、告知难、共享难等问题,审查要点公布后,材料有效率提升30%,平均办事时间缩短20%。审批要点清单制的相关做法作为山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在2022年1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推广。

数字赋能为项目服务省“头绪”出点子

工程项目审批大刀阔斧、开拓创新之际,城市管理审批也依托链条优化和信息数字赋能为项目“省时省事”出谋划策。通过优化流程再造,形成了覆盖面更广、审批 (略) 政设施建设类“一件事”审批模式,先后运用于自备井封停、 (略) 级重点工作,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打造疫情常态化下审批新体验。用好用足免费邮寄、远程勘验、线上评审等服务手段,全力推进“ (略) 办”,让“不见面”审批成为常态, (略) 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市政工程提供审批支撑,确保疫情防控和审批服务“两不误”、“齐步走”。

创新精准服务灵活验收。建设项目节水设施验收实行“分级分类+告知承诺+云端勘验”的灵活验收模式,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分类施策,试行“线上提前介入指导,整改现场复核发证”。结合云端勘验整改,先行发放电子证照,让项目单位第一时间拿到审批结果,让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一,为企业提供兼具温度和尺度的高效服务。

济南片区37.99平方公里的区域恰似展翅高飞的凤凰,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和希望。当前,自贸试验区、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五区叠加”的优势前所未有。中心将借势发力、乘势而上、敢闯敢试、锐意创新,努力干出省会速度、省会效率、省会质量,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使用即达效”,让市场主体更活跃,让发展动力更强劲,让自贸活力更澎湃。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