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一江两岸(二期)防洪堤工程(糖厂桥头下游段)项目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绵江糖厂桥头下游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瑞金市一江两岸(二期)防洪堤工程(糖厂桥头下游段)项目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绵江糖厂桥头下游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2-09-05

(略) 一江两岸(二期)防洪堤工程(糖厂桥头下游段)项目
(略) (略) 绵江糖厂桥头下游4690
(略) (略) 罗先军
395.5860
2022-10-13
新建
1.河道疏挖清淤工程:河道清淤拓宽4690m2,采用机械进行疏挖清淤;清淤4378.60m3;采用自然脱水,干化后淤泥交由渣土办统一调配,作为建设用土回填使用。2.堤防整治工程:(1)护坡:采用混凝土框格内干砌块石的护坡型式;(2)高坝重建:采用钢坝。原址进行重建,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和灌溉闸组成。闸室段采用开敞式,两孔,上部重建工作桥;上游连接段由防渗铺盖和两岸翼墙组成;下游连接段由消能工、海漫和两岸翼墙组成;灌溉闸紧邻左岸边墩,轴线与坝轴线平行;(3)堤防加高:左岸提防采用加高培厚的方式对堤顶进行加高;319国道至高坝下游河段迎水坡常水位+0.1m以下采用混凝土框格内干砌块石,以上及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4)堤顶结构:左岸堤顶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 (略) 面宽度为8m,路面厚度为0.38m,为便于堤顶排水,沿堤顶中心线向两侧设置横向坡度,坡度采用0.5%(5)附属建筑物:在背水侧坡脚设置纵向排水沟,排水沟纵坡根据实际地形确定,但不小于1/2000,纵向排水沟接入现有的排涝渠道。排水沟采用矩形,底宽0.4m,高0.4m,边坡坡比为1:0.75,底板和边坡均采用0.2m厚现浇C20砼衬砌,每10m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20mm,采用沥青杉木板嵌缝。居民多的河段每200m设C20砼踏步,居民少的河段每500m设C20砼踏步,踏步宽1.5m,共设砼踏步5处。重建泵站泵房。
废气有环保措施:
施工场地采取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5次,防止浮尘产生,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措施后通过施工场地排放至大气环境
其他措施:
1.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2.避免起尘原材料露天堆放,所有来往施工场地的多尘物料均用帆布覆盖
废水
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有环保措施:
生活污水采取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措施后通过环卫部门收集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生产废水
有环保措施:
砂石料筛分、混凝土拌和废水、施工泥浆水采取设置沉淀池干化处理措施后通过水泵将上清液排放至贮桶
其他措施:
汽车及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和维护、检修废水设置施工机械集中冲洗点,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收集,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施工场地贮桶回用,上层浮油由相关单位处理,不得任意冲洗车辆和机械,以免冲洗废水排入周边水体。同时,加强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管理,防止机械跑冒滴漏,防止施工机械油料倾倒入河流引起水污染
固废环保措施: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杜绝生活垃圾到处乱扔,以免影响周围景观。2.建筑垃圾 (略) 面回填,部分可作为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资源综合外卖利用,剩余极少部分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固废集中 (略) 政指定地点处理。3.按计划和施工操作规程, (略) 用料计划到位,尽量减少余料,同时对余料进行合理的处置,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物抛弃;对建筑余料妥善保管,或者结合地方的建设要求, (略) 修建或建筑使用,有效减轻建筑余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基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钻渣滤取后应及时收集, (略) 基填方的填料,或转移处置,严禁抛入水体。建筑垃圾 (略) 面回填,部分可作为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资源综合外卖利用,剩余极少部分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固废集中 (略) 政指定地点处理。
噪声有环保措施:
1.采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事先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发生。在施工期间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施工噪声的控制。2.在施工场界及与施工区较近的居民区、幼儿园处设置临时移动隔声屏障等隔声防护措施。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施工,如必须在夜间连续施工时,认真执行夜间施工的有关规定,如施工单位要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批后,出安民告示告知居民施工时间、施工内容,以求得居民谅解和支持,并尽量缩短工时。
生态影响有环保措施:
护岸防洪堤坝绿化采用乔、灌、草、地被相结合,营建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层生态植物群落;以大环境绿化为依托,与大环境绿化相融合,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维护当地的生态景观。护岸防洪堤坝绿化在整体上保持协调,提高护岸防洪堤坝绿化的艺术水平。及时对护岸防洪堤坝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的生态和景观修复,选择根系发达的植被进行积极绿化,建议选用耐干旱、瘠薄等抗性较强的草、灌、木相结合,并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景观协调性。护岸防洪堤坝施工过程结合地方生态规划建设的要求,对所有因工程开挖的裸地提出植被恢复方案,采取树草种植进行植被恢复,降低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及新增的水土流失危害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2-09-05

(略) 一江两岸(二期)防洪堤工程(糖厂桥头下游段)项目
(略) (略) 绵江糖厂桥头下游4690
(略) (略) 罗先军
395.5860
2022-10-13
新建
1.河道疏挖清淤工程:河道清淤拓宽4690m2,采用机械进行疏挖清淤;清淤4378.60m3;采用自然脱水,干化后淤泥交由渣土办统一调配,作为建设用土回填使用。2.堤防整治工程:(1)护坡:采用混凝土框格内干砌块石的护坡型式;(2)高坝重建:采用钢坝。原址进行重建,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和灌溉闸组成。闸室段采用开敞式,两孔,上部重建工作桥;上游连接段由防渗铺盖和两岸翼墙组成;下游连接段由消能工、海漫和两岸翼墙组成;灌溉闸紧邻左岸边墩,轴线与坝轴线平行;(3)堤防加高:左岸提防采用加高培厚的方式对堤顶进行加高;319国道至高坝下游河段迎水坡常水位+0.1m以下采用混凝土框格内干砌块石,以上及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4)堤顶结构:左岸堤顶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 (略) 面宽度为8m,路面厚度为0.38m,为便于堤顶排水,沿堤顶中心线向两侧设置横向坡度,坡度采用0.5%(5)附属建筑物:在背水侧坡脚设置纵向排水沟,排水沟纵坡根据实际地形确定,但不小于1/2000,纵向排水沟接入现有的排涝渠道。排水沟采用矩形,底宽0.4m,高0.4m,边坡坡比为1:0.75,底板和边坡均采用0.2m厚现浇C20砼衬砌,每10m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20mm,采用沥青杉木板嵌缝。居民多的河段每200m设C20砼踏步,居民少的河段每500m设C20砼踏步,踏步宽1.5m,共设砼踏步5处。重建泵站泵房。
废气有环保措施:
施工场地采取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5次,防止浮尘产生,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措施后通过施工场地排放至大气环境
其他措施:
1.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2.避免起尘原材料露天堆放,所有来往施工场地的多尘物料均用帆布覆盖
废水
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有环保措施:
生活污水采取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措施后通过环卫部门收集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生产废水
有环保措施:
砂石料筛分、混凝土拌和废水、施工泥浆水采取设置沉淀池干化处理措施后通过水泵将上清液排放至贮桶
其他措施:
汽车及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和维护、检修废水设置施工机械集中冲洗点,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收集,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施工场地贮桶回用,上层浮油由相关单位处理,不得任意冲洗车辆和机械,以免冲洗废水排入周边水体。同时,加强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管理,防止机械跑冒滴漏,防止施工机械油料倾倒入河流引起水污染
固废环保措施: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杜绝生活垃圾到处乱扔,以免影响周围景观。2.建筑垃圾 (略) 面回填,部分可作为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资源综合外卖利用,剩余极少部分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固废集中 (略) 政指定地点处理。3.按计划和施工操作规程, (略) 用料计划到位,尽量减少余料,同时对余料进行合理的处置,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物抛弃;对建筑余料妥善保管,或者结合地方的建设要求, (略) 修建或建筑使用,有效减轻建筑余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基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钻渣滤取后应及时收集, (略) 基填方的填料,或转移处置,严禁抛入水体。建筑垃圾 (略) 面回填,部分可作为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资源综合外卖利用,剩余极少部分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固废集中 (略) 政指定地点处理。
噪声有环保措施:
1.采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事先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发生。在施工期间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施工噪声的控制。2.在施工场界及与施工区较近的居民区、幼儿园处设置临时移动隔声屏障等隔声防护措施。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施工,如必须在夜间连续施工时,认真执行夜间施工的有关规定,如施工单位要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批后,出安民告示告知居民施工时间、施工内容,以求得居民谅解和支持,并尽量缩短工时。
生态影响有环保措施:
护岸防洪堤坝绿化采用乔、灌、草、地被相结合,营建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层生态植物群落;以大环境绿化为依托,与大环境绿化相融合,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维护当地的生态景观。护岸防洪堤坝绿化在整体上保持协调,提高护岸防洪堤坝绿化的艺术水平。及时对护岸防洪堤坝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的生态和景观修复,选择根系发达的植被进行积极绿化,建议选用耐干旱、瘠薄等抗性较强的草、灌、木相结合,并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景观协调性。护岸防洪堤坝施工过程结合地方生态规划建设的要求,对所有因工程开挖的裸地提出植被恢复方案,采取树草种植进行植被恢复,降低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及新增的水土流失危害影响。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