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街道红山林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武陵山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街道红山林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2-09-05

武陵山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略) 乾州街道红山林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何钢
9780.98200
2026-06-30
新建
项目规模:该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405.0公顷。根据项目科研建设目标、分部布局和功能定位的要求,将项目区划分为4个主要功能区:1、珍稀树种资源保存区;2、湘西珍稀药用植物保存区;3、树种品种选育试验区;4、珍稀苗木保育繁育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珍稀树种资源保存库主体工程、保存库建筑工程2大部分。一、主体工程(1)树种资源保存库区及湘西珍稀药用植物保存库区建设a.主要措施调查收集种质资源对象:调查收集武陵山区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和易危树种种质资源及湘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约2250种;调查收集工作:由专人负责,做好种质资源调查、信息收集、采集处理、验收保存、繁殖培育等一系列工作。防止种源的混杂或流失。每份种质材料要有标签,品种注记、采集地点日期清楚、种源材料调进调出去向清楚;在种质材料保存与处理,应立时进行检疫和消毒,防止品种混杂和标签失落,以及处理种质资源霉烂或失水变质种质材料。收集种源资料:收集种质材料的主要记载项目有:编号、种类、收集地点、原产地、品种来历。收集地点的自然条件、海拔高度、纬度、温度(年、月的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雨量(年雨量、雨量月分布)、无霜期(韧霜、终霜期)、土壤、地类。收集地点的原生境生态特征,生长梯、压实、挖穴等。做到深耕细作、清除杂草、石砾、地平土碎,并对土壤进行消毒,整地在造林前2~3个月完成,穴的规格60*60*50cm。土壤改良:项目区土壤系板页岩和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山地黄壤,土层较厚,质地松软,壤土肥力一般。为提高土壤肥力,要结合作床和整地加入草木灰、枯饼、人粪尿、猪粪、鸡鸭粪、过磷酸钙等有机肥,同时进行土壤消毒,全面改善耕作层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栽植时每穴施5千克有机复合肥,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苗木栽植:种质材料扩繁主要采用植苗方式进行,收集区密度为5m*6m,扩繁区密度5m*6m,造林定点开穴,穴的规格为60*60*50cm。无性系嫁接的穗条,则在母株成活当年或翌年进行嫁接。抚育管理:幼林管理的任务是中耕除草、间种和施肥,目的是促进幼树生长、培养优良的树形。对于大苗移栽的抚育管理,主要在于土壤耕作,夏铲和冬挖。b.田间工程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包括:土地平整及改良)20.0公顷,建 (略) 2000.0m、排水沟2000.0m、厢式苗木繁育床架*.0m2、水肥一体化工程20.0公顷,实施品种培育区(苗圃)土地垦复及地力精准提升工程8.0公顷、珍稀树种母本园土地垦复及地力精准提升工程4.0公顷。二、业务楼建筑与配套工程(1)新建园区业务楼3000.0m2、园区管护房1000.0m2、资料档案室400.0m2、配电室120.0m2。(2)设备购置:购置实验及配套设备77台、农机具15套。生产资料购置:购置育苗容器*个、育苗材料1批、容器苗拌料灌袋机2台、防草垫子*个、育苗基质*个、地布*.0m2、 (略) *.0m2、栽培基质混合.消毒.分装设备1套、有机肥1800.0吨。三、能力建设(1)技术交流活动:计划在2022~2026年间,举行技术交流活动20次。根据本项目特点,开展技术更新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实施期为5年。(2)生产技能培训:通过编制教材、发放资料、授课指导、技能鉴定等方式,提高景区相关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管护、森林防火、野外工作等。培训对象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培训人数约为30人,每年培训2次,每次培训2天,共计600人次。
废气无环保措施:
汽车尾气直接通过自然排放至周边环境
无环保措施:
汽车尾气直接通过自然排放至周边环境
废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
有环保措施:
生活废水采取粪池收集预处理 (略) (略) 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有环保措施:
生活废水采取粪池收集预处理 (略) (略) 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固废环保措施:
生活垃圾纳入城乡同建同治统一处理施肥产生的废包装袋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噪声有环保措施:
低噪设备、消声、设置声屏障等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2-09-05

武陵山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略) 乾州街道红山林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何钢
9780.98200
2026-06-30
新建
项目规模:该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405.0公顷。根据项目科研建设目标、分部布局和功能定位的要求,将项目区划分为4个主要功能区:1、珍稀树种资源保存区;2、湘西珍稀药用植物保存区;3、树种品种选育试验区;4、珍稀苗木保育繁育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珍稀树种资源保存库主体工程、保存库建筑工程2大部分。一、主体工程(1)树种资源保存库区及湘西珍稀药用植物保存库区建设a.主要措施调查收集种质资源对象:调查收集武陵山区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和易危树种种质资源及湘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约2250种;调查收集工作:由专人负责,做好种质资源调查、信息收集、采集处理、验收保存、繁殖培育等一系列工作。防止种源的混杂或流失。每份种质材料要有标签,品种注记、采集地点日期清楚、种源材料调进调出去向清楚;在种质材料保存与处理,应立时进行检疫和消毒,防止品种混杂和标签失落,以及处理种质资源霉烂或失水变质种质材料。收集种源资料:收集种质材料的主要记载项目有:编号、种类、收集地点、原产地、品种来历。收集地点的自然条件、海拔高度、纬度、温度(年、月的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雨量(年雨量、雨量月分布)、无霜期(韧霜、终霜期)、土壤、地类。收集地点的原生境生态特征,生长梯、压实、挖穴等。做到深耕细作、清除杂草、石砾、地平土碎,并对土壤进行消毒,整地在造林前2~3个月完成,穴的规格60*60*50cm。土壤改良:项目区土壤系板页岩和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山地黄壤,土层较厚,质地松软,壤土肥力一般。为提高土壤肥力,要结合作床和整地加入草木灰、枯饼、人粪尿、猪粪、鸡鸭粪、过磷酸钙等有机肥,同时进行土壤消毒,全面改善耕作层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栽植时每穴施5千克有机复合肥,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苗木栽植:种质材料扩繁主要采用植苗方式进行,收集区密度为5m*6m,扩繁区密度5m*6m,造林定点开穴,穴的规格为60*60*50cm。无性系嫁接的穗条,则在母株成活当年或翌年进行嫁接。抚育管理:幼林管理的任务是中耕除草、间种和施肥,目的是促进幼树生长、培养优良的树形。对于大苗移栽的抚育管理,主要在于土壤耕作,夏铲和冬挖。b.田间工程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包括:土地平整及改良)20.0公顷,建 (略) 2000.0m、排水沟2000.0m、厢式苗木繁育床架*.0m2、水肥一体化工程20.0公顷,实施品种培育区(苗圃)土地垦复及地力精准提升工程8.0公顷、珍稀树种母本园土地垦复及地力精准提升工程4.0公顷。二、业务楼建筑与配套工程(1)新建园区业务楼3000.0m2、园区管护房1000.0m2、资料档案室400.0m2、配电室120.0m2。(2)设备购置:购置实验及配套设备77台、农机具15套。生产资料购置:购置育苗容器*个、育苗材料1批、容器苗拌料灌袋机2台、防草垫子*个、育苗基质*个、地布*.0m2、 (略) *.0m2、栽培基质混合.消毒.分装设备1套、有机肥1800.0吨。三、能力建设(1)技术交流活动:计划在2022~2026年间,举行技术交流活动20次。根据本项目特点,开展技术更新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实施期为5年。(2)生产技能培训:通过编制教材、发放资料、授课指导、技能鉴定等方式,提高景区相关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管护、森林防火、野外工作等。培训对象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培训人数约为30人,每年培训2次,每次培训2天,共计600人次。
废气无环保措施:
汽车尾气直接通过自然排放至周边环境
无环保措施:
汽车尾气直接通过自然排放至周边环境
废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
有环保措施:
生活废水采取粪池收集预处理 (略) (略) 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有环保措施:
生活废水采取粪池收集预处理 (略) (略) 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固废环保措施:
生活垃圾纳入城乡同建同治统一处理施肥产生的废包装袋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噪声有环保措施:
低噪设备、消声、设置声屏障等措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