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8月23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8月23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2022年9月6日至9月1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7-*

联系地址: (略) 红 (略) 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220kV输变电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云南玉溪 (略) 。

立项依据:本项目于2021年11月25日取 (略) (略) 关于复核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转型升级项目220kV玉昆变增容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意见,批复文号为:云电规划[2021]395号;于2022年04月07日取得峨山彝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项目投资备案证。文号:峨发改备案[2022]0045号,项目代码:2204-*-04-01-*;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及占地:项目位于 (略) 峨山县大化工业园区;厂区内建设8座户内110kV变电站占地面积为*㎡;1座半户内(GIS和中控为户内,变压器为户外)220kV变电站占地面积为9200㎡;厂区外架空线塔基占地面积为9576㎡(其中新增一般商品林使用面积为3105㎡,新增耕地570.28㎡,其余5900.72㎡为非新增工业用地);施工临时占地9000㎡。

线路:2条220kV单 (略) (1条长4.53km,一条长4.56km);厂区内4条同塔双回110kV架空线, (略) ,总长5.5km;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8座11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220kV架空线、110kV架空线等组成。

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概况见下表:

建设内容

变电站

玉昆220kV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外,户外式(GIS为户内,主变为户外)变电站:玉昆220kV变电站配套事故油池75m3;装机规模为本期4×150MVA,终期5×150MVA,本期预留一个150MVA位置。近期装机规模用于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配套设施的生产需求;远期装机规模用于带钢等深 (略) 场需求。

110kV中心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设置16MVA变压器一个,配套事故油池25m3。

1#轧钢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2×120MVA,终期2×120MVA,配套事故油池40m3。

2#轧钢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2×80MVA,终期2×80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10kV烧结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2×75MVA,终期2×75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10kV球团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2×75MVA,终期2×75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10kV炼钢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3×63MVA,终期4×63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2#炼铁变电站

1#、2#炼铁变电站位于同一栋楼,变压器置于户内;其中1#炼铁变电站本期3×50MVA,终期3×50MVA;2#炼铁变电站本期2×50MVA,终期2×50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10kV制氧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其中制氧变电站本期5×50MVA,终期5×50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线路

220kV架空线

220kV玉溪~玉 (略) :本段新建铁塔20基, (略) 耐张塔1基, (略) 直线塔3基, (略) 耐张塔16基;220kV玉溪~玉 (略) :本段新建铁塔18基, (略) 直线塔3基, (略) 耐张塔15基。

110kV架空线

玉昆220kV变电站~中心站Ⅰ、Ⅱ回11 (略) :本段新建铁塔8基, (略) 耐张塔7基, (略) 直线塔1基;玉昆220kV变电站~中心站Ⅲ、Ⅳ回11 (略) :本段新建铁塔8基, (略) 耐张塔6基, (略) 直线塔2基。玉昆220kV变电站~1#轧钢变电站双回11 (略) :本段新建铁塔6基, (略) 耐张塔3基, (略) 直线塔3基;玉昆220kV变电站~2#轧钢变电站双回11 (略) :本段新建铁塔3基, (略) 耐张塔2基, (略) 直线塔1基。

110kV电缆

设置电缆廊道,钢结构,架空净高约6米,本体高度2.4米,仅顶部设彩板,底部格栅板,两侧敞开不封闭。其中2.4m宽廊道4.8km,1.8m宽廊道3.6km;制氧站连接220kV玉昆变设置电缆沟,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盖板,露出地面,电缆沟深约1.1米,长200m。厂区内共铺设110kV电缆15回。

工程占地

工程总占地面积为*㎡;临时占地面积为9000㎡。

工程投资

*万元

建设年限

2022年7月~2022年12月

依托工程

危废暂存间

依托云南玉溪 (略) 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为100㎡。

污水处理站

变电站设置雨污分流系统,雨水通过雨水沟排入园 (略)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 (略) ,进入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厂区拟建处理能力为18m3/h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回用于厂区绿化和洒水降尘,不外排。

调度及控制室

电力控制及调度室设置于云南玉溪 (略) 厂区指挥调度中心。

二、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大气环境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有施工扬尘和燃油机械废气;工程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预防措施以管理为主,同时采用以下措施:

①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开挖作业,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降尘,以减少扬尘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③变电站施工场地内运疏通道及时清扫、洒水降尘,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以减少由于车辆动力起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④车辆采取密闭运输,严禁车辆超载超速行驶,以防止运输中的二次扬尘产生。⑤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及临时开挖堆土, (略) 苫盖措施,减少起尘。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水环境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生活污水、施工废水。

线路施工营地分散布置且就近租用沿线民房,生活污水由居民清掏用于农肥,不排入地表水体;变电站施工营地内设置旱厕,生活污水由居民清掏用于农肥,不排入地表水体,不外排

项目施工区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变电站施工场地内设置1个2m3的临时收集池,清洗废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绿化和洒水降尘,不外排

变电站施工场地四周设置截排水沟,排水沟末端建设沉砂池,降雨径流经沉砂池处理后外排。变电站施工场地开挖产生的土石方不能及时回填的须采取篷布遮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形成径流

塔基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采取篷布遮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形成径流。

采取上述废水控制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

3、声环境

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①制定严格合理的施工计划,集中安排高噪声施工阶段,便于合理控制;②施工区应实施严格全围挡隔离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影响;③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施工设备优先选用性能良好的高效低噪施工设备;使用低噪声的空压机、挖土机等施工机械等;尽量少用哨子、喇叭等指挥作业、减少人为噪声;④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在高噪声设备周围适当设置屏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使其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关要求;⑤对物料、土方等运输过程产生噪声的可控制首先要 (略) 线选择周围敏感目标 (略) 线,其次应严格实施运输过程管理, (略) 段应限速,物料装卸应规范操作;⑥在施工前应向有关建设主管部门办理申报登记手续;加强与附近单位的沟通和协调,防止环境污染纠纷的发生。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是有限的,且随着施工期结束而结束。

4、固体废物

①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为施工人员少量生活垃圾。项目各施工场地内设置垃圾桶进行生活垃圾收集,生活垃圾依托附近村庄现有处理方式,收集后运至垃圾收集站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②变电站临时堆土利用篷布进行覆盖,逐步进行回填利用,无弃方;③塔基基础开挖土石方用于塔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及塔基四周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利用篷布进行临时覆盖,不产生弃方。

综上所述,施工期间固废妥善处置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

(1)加强教育和管理,尽量减少对作业区以外的地表植被的损坏;

(2)施工开挖、填方,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避免任意取土和弃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破坏;

(3)施工完毕后使项目区绿化达到设计要求,改善项目区局部生态环境。

(4)严格落实《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220kV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措施,预防水土流失;

(5)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或复耕;

(6)采取避让措施,减少施工期临时用地的占用;等。

(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电磁环境

(1)变电站

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主要产生于配电装置的母线下以及电气设备附近。在交流变电站内各种带电的电气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高压电抗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以及设备连接导线的周围空间形成比较复杂的高电场,继而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电磁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变电站电磁环境评价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进行评价,按最大规模进行评价,即主变为5×150MVA。

本项目以已运行的已运行的钢东220kV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钢东220kV变电站围墙外5m、地面1.5m高度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在169.4V/m~466.5V/m,工频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在0.189μT~1.305μT;由表8可知,衰减断面处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在0.112V/m~445.2V/m,工频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在0.020μT~0.187μT,测量值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的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且变电站周围工频电磁场强度均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2) (略)

(略) 运行时, (略) (高电位)与大地(零电位)之间的位差,形成较强的工频(50Hz)电场;电流通过,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可 (略) 附近一定范围的动植物产生影响。根据电磁专篇的最不利预测,结果如下:

①工频电场

根据预测结果,220k (略) 在导线对地距离为10.83m,距离地面1.5m高度处,线路运行产生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1.72kV/m,位 (略) 中心两侧外8m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kV/m的限值要求。

110k (略) 在导线对地距离为9.46m,距离地面1.5m高度处,线路运行产生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74kV/m,位 (略) 中心线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kV/m的限值要求。

②工频磁场

220k (略) 在导线对地距离为10.83m,距离地面1.5m高度处,线路运行产生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9.98μT,位 (略) 中心左侧(纵坐标为负)4m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100μT的限值要求。

110k (略) 在导线对地距离为9.46m,距离地面1.5m高度处,线路运行产生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35.33μT,位 (略) 中心线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100μT的限值要求。

审核认为:根据类比结果,项目在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措施及严格按照《玉昆220k (略) 工程设计说明书》(2021年10月,*级设计:福建永福 (略) )进行施工建设,项目的电磁环境对周边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2、地表水环境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 (略) ,进入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厂区拟建处理能力为18m3/h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回用于厂区绿化和洒水降尘,不外排。

审核认为:在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措施后,项目的废水可做到不外排,对周边的地表水影响是可接受的。

3、噪声

(略)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电晕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但其声压级很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工程投运后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对本项 (略) 进行声环境预测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 (略) 的噪声影响可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类比评价。

(1)220kV新 (略)

“红石岩电站至500kV永丰变22 (略) 工程”与 (略) 线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架线型式、环境条件及运行工况相类似,线高偏保守,类比对象的环境条件良好,不受其他噪声源影响,可充 (略) 噪声的影响。

因此,以“红石岩电站至500kV永丰变22 (略) 工程”类比本项目拟建220k (略) 投产后的声环境影响,是具有可类比性的。

(2)110k (略)

“110kV 五显坝输变电工程”与 (略) 线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架线型式、环境条件及运行工况相类似,线高偏保守,类比对象的环境条件良好,不受其他噪声源影响,可充 (略) 噪声的影响。

因此,以“110kV五显坝输变电工程”类比本项目110kV迁 (略) 投产后的声环境影响,是具有可类比性的。

审核认为:根据类比结果分析可知,本项目类比对象合理可行。根据类比对象噪声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运营期 (略) 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本工 (略) 在设计施工阶段, (略) 通过提高导线加工工艺使导线表面光滑、提高导线对地高度等措施减少电晕放电,以降低可听噪声。

4、固体废物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危险固废。具体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下表:

序号

名称

产生工序

属性

产生量t/a

处理方式

1

生活垃圾

员工生活

生活垃圾

5.475

并入玉屏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

事故废油

机械维护、维修

危废(900-220-08)

43.28

按危险废物贮存要求分区分类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3

废蓄电池

机械维护、维修

危废(900-052-31)

3.6

综上所述,项目固体废弃物处置率100%,对环境影响小。

审核认为: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各类废物处置措施,落实危险废物储存和转移要求,防止因处置不当出现的环境二次污染。

5、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属于固体废物治理项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相关要求,无需对地下水、土壤环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了进一步降低项目区地下水、土壤环境的影响,项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具体如下:

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集油坑和事故油池防渗,基础防渗层:至少 1m 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人工防渗层:设置一层2mm厚的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通过上述措施,可大大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和土壤的可能性。

6、环境风险

项目危险源主要为变压器油。环评分析项目Q=0.*<1,根据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附录C中C.1.1中: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级,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存在健康危险性毒性类型,其环境风险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项目内。项目经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完备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后,当出现事故时,通过采取紧急的工程应急措施和必要的社会应急措施,环境风险的影响是短暂的,在事故妥善处理后,周围环境质量可以恢复原状,事故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

审核认为:项目应按要求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将项目的环境风险将至最低。

三、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如下:

根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纳入约束性考核的4项污染物:COD、NH3-N、SO2、NOX,对以上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本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均不属于 国家要求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因此本项目不需设置特征污染物的总量 控制指标、暂时无需办理全国排污许可证。

(1)废气:项目项目运营过程中无SO2、NOX排放;因此项目废气不设置许可排放量;

(2)废水:项目不涉及废水排放,不设总量控制指标;

(3)固废:固废处置率100%。

四、结论

(一)《报告表》编制质量

《报告表》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及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等编制,基本规范,工程分析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调查基本清楚,采用的评价标准总体适当,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有一定针对性,评价结论明确。《报告表》可作为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1、产业政策符合性

项目属于电力供应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的项目,可视为允许类;且项目于2022年04月07日取得峨山彝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项目投资备案证。文号:峨发改备案[2022]0045号,项目代码:2204-*-04-01-*。因此,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

2、选址合理性

项目选址于 (略) 峨山县大化工业园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经过分析,符合《玉溪大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8-2035)》及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1113-202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号)、《 (略)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的通知》(玉政发〔2021〕15号)中的相关要求;建设项目周围范围内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和文化、自然遗产,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项目所在地公共设施条件和水电供应完善,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合理。

3、污染物达标排放

只要严格落实该项目《报告表》提出的工程治理措施,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能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不会降低和改变区域环境质量和功能。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2022年9月6日至9月1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7-*

联系地址: (略) 红 (略) 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220kV输变电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云南玉溪 (略) 。

立项依据:本项目于2021年11月25日取 (略) (略) 关于复核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转型升级项目220kV玉昆变增容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意见,批复文号为:云电规划[2021]395号;于2022年04月07日取得峨山彝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项目投资备案证。文号:峨发改备案[2022]0045号,项目代码:2204-*-04-01-*;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及占地:项目位于 (略) 峨山县大化工业园区;厂区内建设8座户内110kV变电站占地面积为*㎡;1座半户内(GIS和中控为户内,变压器为户外)220kV变电站占地面积为9200㎡;厂区外架空线塔基占地面积为9576㎡(其中新增一般商品林使用面积为3105㎡,新增耕地570.28㎡,其余5900.72㎡为非新增工业用地);施工临时占地9000㎡。

线路:2条220kV单 (略) (1条长4.53km,一条长4.56km);厂区内4条同塔双回110kV架空线, (略) ,总长5.5km;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8座11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220kV架空线、110kV架空线等组成。

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概况见下表:

建设内容

变电站

玉昆220kV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外,户外式(GIS为户内,主变为户外)变电站:玉昆220kV变电站配套事故油池75m3;装机规模为本期4×150MVA,终期5×150MVA,本期预留一个150MVA位置。近期装机规模用于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配套设施的生产需求;远期装机规模用于带钢等深 (略) 场需求。

110kV中心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设置16MVA变压器一个,配套事故油池25m3。

1#轧钢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2×120MVA,终期2×120MVA,配套事故油池40m3。

2#轧钢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2×80MVA,终期2×80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10kV烧结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2×75MVA,终期2×75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10kV球团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2×75MVA,终期2×75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10kV炼钢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本期3×63MVA,终期4×63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2#炼铁变电站

1#、2#炼铁变电站位于同一栋楼,变压器置于户内;其中1#炼铁变电站本期3×50MVA,终期3×50MVA;2#炼铁变电站本期2×50MVA,终期2×50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110kV制氧变电站

变压器置于户内;其中制氧变电站本期5×50MVA,终期5×50MVA,配套事故油池35m3。

线路

220kV架空线

220kV玉溪~玉 (略) :本段新建铁塔20基, (略) 耐张塔1基, (略) 直线塔3基, (略) 耐张塔16基;220kV玉溪~玉 (略) :本段新建铁塔18基, (略) 直线塔3基, (略) 耐张塔15基。

110kV架空线

玉昆220kV变电站~中心站Ⅰ、Ⅱ回11 (略) :本段新建铁塔8基, (略) 耐张塔7基, (略) 直线塔1基;玉昆220kV变电站~中心站Ⅲ、Ⅳ回11 (略) :本段新建铁塔8基, (略) 耐张塔6基, (略) 直线塔2基。玉昆220kV变电站~1#轧钢变电站双回11 (略) :本段新建铁塔6基, (略) 耐张塔3基, (略) 直线塔3基;玉昆220kV变电站~2#轧钢变电站双回11 (略) :本段新建铁塔3基, (略) 耐张塔2基, (略) 直线塔1基。

110kV电缆

设置电缆廊道,钢结构,架空净高约6米,本体高度2.4米,仅顶部设彩板,底部格栅板,两侧敞开不封闭。其中2.4m宽廊道4.8km,1.8m宽廊道3.6km;制氧站连接220kV玉昆变设置电缆沟,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盖板,露出地面,电缆沟深约1.1米,长200m。厂区内共铺设110kV电缆15回。

工程占地

工程总占地面积为*㎡;临时占地面积为9000㎡。

工程投资

*万元

建设年限

2022年7月~2022年12月

依托工程

危废暂存间

依托云南玉溪 (略) 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为100㎡。

污水处理站

变电站设置雨污分流系统,雨水通过雨水沟排入园 (略)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 (略) ,进入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厂区拟建处理能力为18m3/h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回用于厂区绿化和洒水降尘,不外排。

调度及控制室

电力控制及调度室设置于云南玉溪 (略) 厂区指挥调度中心。

二、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大气环境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有施工扬尘和燃油机械废气;工程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预防措施以管理为主,同时采用以下措施:

①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开挖作业,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降尘,以减少扬尘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③变电站施工场地内运疏通道及时清扫、洒水降尘,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以减少由于车辆动力起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④车辆采取密闭运输,严禁车辆超载超速行驶,以防止运输中的二次扬尘产生。⑤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及临时开挖堆土, (略) 苫盖措施,减少起尘。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水环境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生活污水、施工废水。

线路施工营地分散布置且就近租用沿线民房,生活污水由居民清掏用于农肥,不排入地表水体;变电站施工营地内设置旱厕,生活污水由居民清掏用于农肥,不排入地表水体,不外排

项目施工区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变电站施工场地内设置1个2m3的临时收集池,清洗废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绿化和洒水降尘,不外排

变电站施工场地四周设置截排水沟,排水沟末端建设沉砂池,降雨径流经沉砂池处理后外排。变电站施工场地开挖产生的土石方不能及时回填的须采取篷布遮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形成径流

塔基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采取篷布遮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形成径流。

采取上述废水控制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

3、声环境

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①制定严格合理的施工计划,集中安排高噪声施工阶段,便于合理控制;②施工区应实施严格全围挡隔离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影响;③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施工设备优先选用性能良好的高效低噪施工设备;使用低噪声的空压机、挖土机等施工机械等;尽量少用哨子、喇叭等指挥作业、减少人为噪声;④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在高噪声设备周围适当设置屏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使其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关要求;⑤对物料、土方等运输过程产生噪声的可控制首先要 (略) 线选择周围敏感目标 (略) 线,其次应严格实施运输过程管理, (略) 段应限速,物料装卸应规范操作;⑥在施工前应向有关建设主管部门办理申报登记手续;加强与附近单位的沟通和协调,防止环境污染纠纷的发生。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是有限的,且随着施工期结束而结束。

4、固体废物

①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为施工人员少量生活垃圾。项目各施工场地内设置垃圾桶进行生活垃圾收集,生活垃圾依托附近村庄现有处理方式,收集后运至垃圾收集站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②变电站临时堆土利用篷布进行覆盖,逐步进行回填利用,无弃方;③塔基基础开挖土石方用于塔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及塔基四周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利用篷布进行临时覆盖,不产生弃方。

综上所述,施工期间固废妥善处置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

(1)加强教育和管理,尽量减少对作业区以外的地表植被的损坏;

(2)施工开挖、填方,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避免任意取土和弃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破坏;

(3)施工完毕后使项目区绿化达到设计要求,改善项目区局部生态环境。

(4)严格落实《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220kV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措施,预防水土流失;

(5)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或复耕;

(6)采取避让措施,减少施工期临时用地的占用;等。

(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电磁环境

(1)变电站

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主要产生于配电装置的母线下以及电气设备附近。在交流变电站内各种带电的电气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高压电抗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以及设备连接导线的周围空间形成比较复杂的高电场,继而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电磁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变电站电磁环境评价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进行评价,按最大规模进行评价,即主变为5×150MVA。

本项目以已运行的已运行的钢东220kV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钢东220kV变电站围墙外5m、地面1.5m高度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在169.4V/m~466.5V/m,工频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在0.189μT~1.305μT;由表8可知,衰减断面处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在0.112V/m~445.2V/m,工频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在0.020μT~0.187μT,测量值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的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且变电站周围工频电磁场强度均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2) (略)

(略) 运行时, (略) (高电位)与大地(零电位)之间的位差,形成较强的工频(50Hz)电场;电流通过,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可 (略) 附近一定范围的动植物产生影响。根据电磁专篇的最不利预测,结果如下:

①工频电场

根据预测结果,220k (略) 在导线对地距离为10.83m,距离地面1.5m高度处,线路运行产生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1.72kV/m,位 (略) 中心两侧外8m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kV/m的限值要求。

110k (略) 在导线对地距离为9.46m,距离地面1.5m高度处,线路运行产生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74kV/m,位 (略) 中心线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kV/m的限值要求。

②工频磁场

220k (略) 在导线对地距离为10.83m,距离地面1.5m高度处,线路运行产生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9.98μT,位 (略) 中心左侧(纵坐标为负)4m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100μT的限值要求。

110k (略) 在导线对地距离为9.46m,距离地面1.5m高度处,线路运行产生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35.33μT,位 (略) 中心线处,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100μT的限值要求。

审核认为:根据类比结果,项目在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措施及严格按照《玉昆220k (略) 工程设计说明书》(2021年10月,*级设计:福建永福 (略) )进行施工建设,项目的电磁环境对周边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2、地表水环境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 (略) ,进入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厂区拟建处理能力为18m3/h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回用于厂区绿化和洒水降尘,不外排。

审核认为:在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措施后,项目的废水可做到不外排,对周边的地表水影响是可接受的。

3、噪声

(略)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电晕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但其声压级很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工程投运后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对本项 (略) 进行声环境预测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 (略) 的噪声影响可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类比评价。

(1)220kV新 (略)

“红石岩电站至500kV永丰变22 (略) 工程”与 (略) 线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架线型式、环境条件及运行工况相类似,线高偏保守,类比对象的环境条件良好,不受其他噪声源影响,可充 (略) 噪声的影响。

因此,以“红石岩电站至500kV永丰变22 (略) 工程”类比本项目拟建220k (略) 投产后的声环境影响,是具有可类比性的。

(2)110k (略)

“110kV 五显坝输变电工程”与 (略) 线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架线型式、环境条件及运行工况相类似,线高偏保守,类比对象的环境条件良好,不受其他噪声源影响,可充 (略) 噪声的影响。

因此,以“110kV五显坝输变电工程”类比本项目110kV迁 (略) 投产后的声环境影响,是具有可类比性的。

审核认为:根据类比结果分析可知,本项目类比对象合理可行。根据类比对象噪声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运营期 (略) 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本工 (略) 在设计施工阶段, (略) 通过提高导线加工工艺使导线表面光滑、提高导线对地高度等措施减少电晕放电,以降低可听噪声。

4、固体废物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危险固废。具体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下表:

序号

名称

产生工序

属性

产生量t/a

处理方式

1

生活垃圾

员工生活

生活垃圾

5.475

并入玉屏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

事故废油

机械维护、维修

危废(900-220-08)

43.28

按危险废物贮存要求分区分类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3

废蓄电池

机械维护、维修

危废(900-052-31)

3.6

综上所述,项目固体废弃物处置率100%,对环境影响小。

审核认为: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各类废物处置措施,落实危险废物储存和转移要求,防止因处置不当出现的环境二次污染。

5、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属于固体废物治理项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相关要求,无需对地下水、土壤环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了进一步降低项目区地下水、土壤环境的影响,项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具体如下:

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集油坑和事故油池防渗,基础防渗层:至少 1m 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人工防渗层:设置一层2mm厚的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通过上述措施,可大大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和土壤的可能性。

6、环境风险

项目危险源主要为变压器油。环评分析项目Q=0.*<1,根据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附录C中C.1.1中: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级,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存在健康危险性毒性类型,其环境风险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项目内。项目经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完备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后,当出现事故时,通过采取紧急的工程应急措施和必要的社会应急措施,环境风险的影响是短暂的,在事故妥善处理后,周围环境质量可以恢复原状,事故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

审核认为:项目应按要求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将项目的环境风险将至最低。

三、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如下:

根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纳入约束性考核的4项污染物:COD、NH3-N、SO2、NOX,对以上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本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均不属于 国家要求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因此本项目不需设置特征污染物的总量 控制指标、暂时无需办理全国排污许可证。

(1)废气:项目项目运营过程中无SO2、NOX排放;因此项目废气不设置许可排放量;

(2)废水:项目不涉及废水排放,不设总量控制指标;

(3)固废:固废处置率100%。

四、结论

(一)《报告表》编制质量

《报告表》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及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等编制,基本规范,工程分析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调查基本清楚,采用的评价标准总体适当,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有一定针对性,评价结论明确。《报告表》可作为云南玉溪 (略) 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1、产业政策符合性

项目属于电力供应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的项目,可视为允许类;且项目于2022年04月07日取得峨山彝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项目投资备案证。文号:峨发改备案[2022]0045号,项目代码:2204-*-04-01-*。因此,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

2、选址合理性

项目选址于 (略) 峨山县大化工业园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经过分析,符合《玉溪大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8-2035)》及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1113-202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号)、《 (略)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的通知》(玉政发〔2021〕15号)中的相关要求;建设项目周围范围内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和文化、自然遗产,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项目所在地公共设施条件和水电供应完善,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合理。

3、污染物达标排放

只要严格落实该项目《报告表》提出的工程治理措施,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能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不会降低和改变区域环境质量和功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