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审批公示)白城市东部新城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建设项目
(拟审批公示)白城市东部新城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略) 东部新城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建设项目 | (略) 东南部,金辉桥北侧,现有东部新城森林公园内 | (略) (略) | 本 (略) 东部新城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 *m2,工程内容包括铺装工程、绿化工程、景观工程、补水工程、泄水工程、电气工程、土方工程、 拆除工程、翻新工程、排水工程。 | 一、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车辆冲洗废水与试压废水。施工期的生活污水水质简单,排入现有公园内防渗旱厕,由吸粪车定期清运粪便并处置。车辆冲洗水排入临时沉淀池内,经沉淀后用于工地泼洒抑尘,不外排。 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公园内生态厕所内,定期由吸粪车清运粪便并处置。对人工湖及时补充新鲜水,保证人工湖生态水量;若出现藻情,及时清捞;杜绝外部污水进入人工湖;同时,确保人工湖不会成为“死水”及“富营养化”,不会演化成“黑臭水体”。 二、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施工现场及在建工程必须封闭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2.5m,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2)工程施工前,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 (略) 必须混凝土硬化,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3)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水池,池内铺设碎石,减少驶出工地车辆轮胎携带的泥土量。(4)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闲置场地必须覆盖、固化或绿化,严禁裸露。(5)施工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遮盖, (略) 遗撒。(6)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覆盖,及时清运,严禁随意丢弃。(7)施工现场的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必须密闭存放或覆盖,严禁露天放置(8)建筑工程主体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 (略) 封闭,密 (略) 应保持整齐、 牢固、无破损,严禁从空中抛撒废弃物。(9)施工层建筑垃圾必须采用袋装,严禁凌空抛掷。(10)遇有 4 级以上大风或重度污染天气时,必须采取扬尘应急措施,严禁土方开挖、 土方回填、房屋拆除。(1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有专人负责。(12)建议焊接及热熔过程中加快作业时间,最大幅度减少焊接烟尘及热熔废气的产生。 运营期:(1)机动车尾气:本次环评建议采用合理布局通道、车位,加强管理等手段来避免塞车现象,减少汽车低速进出停车场,以降低 CO、NOx 等污染物的排放。(2)公厕恶臭:本次环评建议对公厕管理到位、保持厕内清洁,做到地面无积水、无纸屑,便器内无积粪、尿液,无尿垢、杂物,墙壁、顶棚整洁,同时做好公厕周边的绿化和种植高大树种。 三、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施工机械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位之间采用弹簧减振、橡胶减振、管道减振、阻尼减振技术等。(2)控制作业时间:禁止在 22:00-6:00 期间作业。(3)人为噪声控制: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4)合理布设施工场地及设备,高噪声设备应远离居住区及事业单位布置,确保施工噪声场界达标。 运营期:项目建成营运后,加强对进出游客车辆管理。规范停车秩序等措施,并种植高大乔木,辅以矮小的灌木削减汽车经过时产生的噪声对附近居民影响很小。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头、废木板等将尽量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其他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场地。对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收集暂存,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五、生态防治措施 施工期:(1)开挖用土以及临时堆放的土方要及时压实,并选取最佳的堆放坡度,以免遇雨流失,临时渣土堆设挡土墙;(2)尽量利 (略) ,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现场 (略) 应硬化。(3)雨季施工要随时关注气象变化,在大雨到来前做好相应水保应急工作,如压实新产生的裸露地表松土。此外,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工作计划,雨季应尽量缩小土方工程的工作面,避免同时产生较多裸露地表;(4)项目主体工程竣工后,要及时种植草皮、树木,恢复地表植被覆盖率。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略) 东部新城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建设项目 | (略) 东南部,金辉桥北侧,现有东部新城森林公园内 | (略) (略) | 本 (略) 东部新城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 *m2,工程内容包括铺装工程、绿化工程、景观工程、补水工程、泄水工程、电气工程、土方工程、 拆除工程、翻新工程、排水工程。 | 一、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车辆冲洗废水与试压废水。施工期的生活污水水质简单,排入现有公园内防渗旱厕,由吸粪车定期清运粪便并处置。车辆冲洗水排入临时沉淀池内,经沉淀后用于工地泼洒抑尘,不外排。 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公园内生态厕所内,定期由吸粪车清运粪便并处置。对人工湖及时补充新鲜水,保证人工湖生态水量;若出现藻情,及时清捞;杜绝外部污水进入人工湖;同时,确保人工湖不会成为“死水”及“富营养化”,不会演化成“黑臭水体”。 二、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施工现场及在建工程必须封闭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2.5m,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2)工程施工前,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 (略) 必须混凝土硬化,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3)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水池,池内铺设碎石,减少驶出工地车辆轮胎携带的泥土量。(4)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闲置场地必须覆盖、固化或绿化,严禁裸露。(5)施工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遮盖, (略) 遗撒。(6)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覆盖,及时清运,严禁随意丢弃。(7)施工现场的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必须密闭存放或覆盖,严禁露天放置(8)建筑工程主体外侧使用符合规定的密 (略) 封闭,密 (略) 应保持整齐、 牢固、无破损,严禁从空中抛撒废弃物。(9)施工层建筑垃圾必须采用袋装,严禁凌空抛掷。(10)遇有 4 级以上大风或重度污染天气时,必须采取扬尘应急措施,严禁土方开挖、 土方回填、房屋拆除。(1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有专人负责。(12)建议焊接及热熔过程中加快作业时间,最大幅度减少焊接烟尘及热熔废气的产生。 运营期:(1)机动车尾气:本次环评建议采用合理布局通道、车位,加强管理等手段来避免塞车现象,减少汽车低速进出停车场,以降低 CO、NOx 等污染物的排放。(2)公厕恶臭:本次环评建议对公厕管理到位、保持厕内清洁,做到地面无积水、无纸屑,便器内无积粪、尿液,无尿垢、杂物,墙壁、顶棚整洁,同时做好公厕周边的绿化和种植高大树种。 三、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施工机械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位之间采用弹簧减振、橡胶减振、管道减振、阻尼减振技术等。(2)控制作业时间:禁止在 22:00-6:00 期间作业。(3)人为噪声控制: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4)合理布设施工场地及设备,高噪声设备应远离居住区及事业单位布置,确保施工噪声场界达标。 运营期:项目建成营运后,加强对进出游客车辆管理。规范停车秩序等措施,并种植高大乔木,辅以矮小的灌木削减汽车经过时产生的噪声对附近居民影响很小。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头、废木板等将尽量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其他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场地。对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收集暂存,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五、生态防治措施 施工期:(1)开挖用土以及临时堆放的土方要及时压实,并选取最佳的堆放坡度,以免遇雨流失,临时渣土堆设挡土墙;(2)尽量利 (略) ,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现场 (略) 应硬化。(3)雨季施工要随时关注气象变化,在大雨到来前做好相应水保应急工作,如压实新产生的裸露地表松土。此外,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工作计划,雨季应尽量缩小土方工程的工作面,避免同时产生较多裸露地表;(4)项目主体工程竣工后,要及时种植草皮、树木,恢复地表植被覆盖率。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