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为了解有关本规划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请公众就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客观、公正地发表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现向公众公示如下内容:

(一)规划概述

(1)规划范围、期限、定位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武功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行政管辖范围,包含两个园区,即县城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总规划面积7.08平方公里。其中:

县城工业园区范围为:东至现状薛小村建成区西缘,西至现状 (略) ,北 (略) ,南至现状大秦创业园,整体呈不规则多边形,总建设用地面积约6.22平方公里。

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范围为:北至普西宝高铁, (略) ( (略) ),东至董朱村建成区西缘,西至 (略) ,总用地面积约 0.86 平方公里。

规划时限: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分两期,近期:2021年-2025年;远期:2026年-2035年。

规划定位:中东部先进装备制造业转移承接地、西部电商物流枢纽中心、陕西省纸品循环利用示范区、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

(2)规划布局

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一区两园”格局规划建设,“一区”指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园”分别为县城工业园区(高新智造城)、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两园共同由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产业上错位发展,功能上互补内部形成各自的功能组团。

1、县城工业园区(高新智造城)

是高新区承载高端制造、示范产城融合重点拓展地区。东部、北部重点布局以电商、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产业的产业社区,西 (略) 、孵化中试、科技研发、商务服务及部分居住服务等功能,总体上形成“北产、南融”的功能布局。

本次规划形成:“一心、三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位于园区北部的综合服务中心,布 (略) 服务和配套居住功能,带动园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夯实建设项目,形成园区公共服务中心。

“三轴”:两条 (略) 、 (略) 形成的南北向的产业发展轴,是高新区的主要产业发展轴和景观轴线;另一条为 (略) 形成的东西向连接两个园区的产业发展次轴带,也是高新区重要的景观长廊。

多组团:多个产业功能组团。

2、循环经济产业园

形成:“一心、二轴、二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承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小范围的商贸、办公、居住配套等功能。

二轴:以园区二 (略) 为依托,形成二条发展轴。

二组团:即 (略) 形成的东、西两个产业组团。

(3)产业体系

立足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结合武功县“一县一策”确定的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一个主导产业集群,电商物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两个培育产业集群,以及彩印包装、建材家居、现代服务业等配套产业,构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1+2+X”特色产业体系。

(4)规划规模:

近期至 2025 年人口规模控制为 2.45 万人,其中县城工业园区 2.2 万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0.25 万人;远期至 2035 年人口规模控制为 2.95 万人,其中县城工业园区 2.6 万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0.35 万人。总建设用地面积为7.08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工业园区6.22平方公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0.86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340亿元。

(二)本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规划区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天然气燃烧废气及企业工艺废气等。其污染物主要为烟粉尘、SO2、NOX、VOCs等,规划区锅炉安装低氮燃烧,企业加强VOCs等特征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各项污染因子满足标准后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入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使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纳要求,确保规划实施后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入园企业严格控制企业废水无组织泄漏,加强对于污水输送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并严格做好防渗处理等防范措施,采取措施后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

入园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遵循可资源化再利用原则,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运往垃圾填埋场。规划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区域环境影响有限。

规划区通过建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保障体系、环境风险预警体系,避免和减轻环境风险。

对规划区建设期加强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采取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减轻施工期环境影响。

(三)规划环境可行性

根据资源承载力及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规划区所在区域水资源可承载规划区发展;规划实施后土地产出率大幅增加;规划区大气环境容量(SO2、NO2)、水环境容量(COD、NH3-N、TP)可满足规划产业发展需求。武功县PM10、PM2.5不达标,已无环境容量,通过采取全县范围内工业提标改造、民用散煤清零和民用锅炉低氮燃烧治理、移动源治理、推广水性涂料、施工 (略) 扬尘治理一系列等措施,PM10、PM2.5可削减量远远大于新增排放量,环境空气也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总结论

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21~2035)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基本合理;本规划与陕西省、 (略) 相关规划基本协调一致;区域水、土地等资源及大气环境容量可满足规划实施需求。规划区占地不涉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规划方案选址、规划区布局及产业规模基本合理。规划实施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在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生态综合防护与恢复措施后,不利影响会得到削减或减缓,规划区污染物排放能够满足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要求。在采取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及环评建议的各种环保措施和方案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规划方案基本可行。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起止时间、查阅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本次意见征求的范围包括规划区涉及范围内的居民及关心本规划区建设的其他人士。自本公示发布起10个工作日,如果您对本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规划编制机关或环评单位联系。

查阅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向规划编制机关或评价单位联系获取查阅。

规划编制机关:武功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联 系 人:孙先生

联系电话:029-*

地 址:武功县工业园区

评价单位名称:中圣 (略)

地 址: (略) 雁塔 (略) 旺都D座24层

联 系 人:高工

联系电话:029-*

(六)公众 (略) 络链接

链接:http://**-qW24evjLjwg 提取码:l800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纸质文件可邮寄至规划编制机关或环评单位联系人;*@*q.com。


《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为了解有关本规划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请公众就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客观、公正地发表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现向公众公示如下内容:

(一)规划概述

(1)规划范围、期限、定位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武功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行政管辖范围,包含两个园区,即县城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总规划面积7.08平方公里。其中:

县城工业园区范围为:东至现状薛小村建成区西缘,西至现状 (略) ,北 (略) ,南至现状大秦创业园,整体呈不规则多边形,总建设用地面积约6.22平方公里。

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范围为:北至普西宝高铁, (略) ( (略) ),东至董朱村建成区西缘,西至 (略) ,总用地面积约 0.86 平方公里。

规划时限: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分两期,近期:2021年-2025年;远期:2026年-2035年。

规划定位:中东部先进装备制造业转移承接地、西部电商物流枢纽中心、陕西省纸品循环利用示范区、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

(2)规划布局

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一区两园”格局规划建设,“一区”指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园”分别为县城工业园区(高新智造城)、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两园共同由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产业上错位发展,功能上互补内部形成各自的功能组团。

1、县城工业园区(高新智造城)

是高新区承载高端制造、示范产城融合重点拓展地区。东部、北部重点布局以电商、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产业的产业社区,西 (略) 、孵化中试、科技研发、商务服务及部分居住服务等功能,总体上形成“北产、南融”的功能布局。

本次规划形成:“一心、三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位于园区北部的综合服务中心,布 (略) 服务和配套居住功能,带动园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夯实建设项目,形成园区公共服务中心。

“三轴”:两条 (略) 、 (略) 形成的南北向的产业发展轴,是高新区的主要产业发展轴和景观轴线;另一条为 (略) 形成的东西向连接两个园区的产业发展次轴带,也是高新区重要的景观长廊。

多组团:多个产业功能组团。

2、循环经济产业园

形成:“一心、二轴、二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承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小范围的商贸、办公、居住配套等功能。

二轴:以园区二 (略) 为依托,形成二条发展轴。

二组团:即 (略) 形成的东、西两个产业组团。

(3)产业体系

立足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结合武功县“一县一策”确定的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一个主导产业集群,电商物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两个培育产业集群,以及彩印包装、建材家居、现代服务业等配套产业,构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1+2+X”特色产业体系。

(4)规划规模:

近期至 2025 年人口规模控制为 2.45 万人,其中县城工业园区 2.2 万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0.25 万人;远期至 2035 年人口规模控制为 2.95 万人,其中县城工业园区 2.6 万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0.35 万人。总建设用地面积为7.08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工业园区6.22平方公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0.86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340亿元。

(二)本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规划区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天然气燃烧废气及企业工艺废气等。其污染物主要为烟粉尘、SO2、NOX、VOCs等,规划区锅炉安装低氮燃烧,企业加强VOCs等特征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各项污染因子满足标准后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入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使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纳要求,确保规划实施后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入园企业严格控制企业废水无组织泄漏,加强对于污水输送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并严格做好防渗处理等防范措施,采取措施后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

入园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遵循可资源化再利用原则,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运往垃圾填埋场。规划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区域环境影响有限。

规划区通过建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保障体系、环境风险预警体系,避免和减轻环境风险。

对规划区建设期加强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采取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减轻施工期环境影响。

(三)规划环境可行性

根据资源承载力及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规划区所在区域水资源可承载规划区发展;规划实施后土地产出率大幅增加;规划区大气环境容量(SO2、NO2)、水环境容量(COD、NH3-N、TP)可满足规划产业发展需求。武功县PM10、PM2.5不达标,已无环境容量,通过采取全县范围内工业提标改造、民用散煤清零和民用锅炉低氮燃烧治理、移动源治理、推广水性涂料、施工 (略) 扬尘治理一系列等措施,PM10、PM2.5可削减量远远大于新增排放量,环境空气也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总结论

武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21~2035)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基本合理;本规划与陕西省、 (略) 相关规划基本协调一致;区域水、土地等资源及大气环境容量可满足规划实施需求。规划区占地不涉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规划方案选址、规划区布局及产业规模基本合理。规划实施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在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生态综合防护与恢复措施后,不利影响会得到削减或减缓,规划区污染物排放能够满足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要求。在采取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及环评建议的各种环保措施和方案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规划方案基本可行。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起止时间、查阅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本次意见征求的范围包括规划区涉及范围内的居民及关心本规划区建设的其他人士。自本公示发布起10个工作日,如果您对本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规划编制机关或环评单位联系。

查阅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向规划编制机关或评价单位联系获取查阅。

规划编制机关:武功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联 系 人:孙先生

联系电话:029-*

地 址:武功县工业园区

评价单位名称:中圣 (略)

地 址: (略) 雁塔 (略) 旺都D座24层

联 系 人:高工

联系电话:029-*

(六)公众 (略) 络链接

链接:http://**-qW24evjLjwg 提取码:l800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纸质文件可邮寄至规划编制机关或环评单位联系人;*@*q.com。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