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9月15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9月15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2022年9月21日至9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7- 点击查看>>

联系地址:玉溪市 (略) 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

一、项目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新平县岩子脚光伏发电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中电建(新平) (略)

3、建设地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

4、工程性质:新建

5、工程规模:本项目直流侧装机容量180MWp,交流侧装机容量 点击查看>> MWac,共由34台3150kVA 箱变、10台2500kVA箱变和10台2000kVA箱变组成,采用 点击查看>> 块峰值功率为545Wp的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54座箱式变压器房、675台225kW的组串式逆变器。本工程拟配 (略) 、 (略) 、光伏阵列、箱式变压器、电缆分接箱、电缆井、杆塔、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及仓库、绿化等设施。

6、农/林光互补方案:根据项目可研,本工程光伏组件最低沿距地高度按照 2.5米,固定支架采用横向檩条,纵向支架布置方案。2×14光伏阵列一个结构单元内有4榀支架,支架立柱间距4.2m,支架由立柱、斜梁及斜撑(或拉梁)组成,满足云南省光伏复合项目建设要求,有利于一般耕地农作物种植和灌木林生长。目前,本工程农光互补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以下阶段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的农业及林业技术单位编制的种植方案设计为准。

7、工程等级:本项目为大型光伏发电系统。光伏支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建(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安全标准为: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点击查看>> 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点击查看>> 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50年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8、工程总工期:总工期8个月。

工程总投资:本工程静态总投资 点击查看>> .77万元,静态单位千瓦投资4361元/kWp;建设期利息 点击查看>> 万元,动态总投资 点击查看>> .20万元,动态单位千瓦投资4414元/kWp。

工程主要由主体工程光伏阵列、逆变器、 (略) 、 (略) 和公辅工程、环保工程、农光互补方案组成,详细组成见表1。 (略) 容量为220kV,本报告单独编制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表1 新平县岩子脚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表

类别

名称

特征

主体工程

光伏

阵列

场址共布置有10个2.0MWac光伏子方阵、10个2.5MWac光伏子方阵和34个3.15MWac光伏子方阵,共计54个光伏发电子方阵。每个固定式支架布置28块光伏板,每28块光伏组件组成1个光伏组串。

光伏发电系统

采用容量为545Wp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光伏支架由28块2256mm×1133mm单晶硅光伏组件按2(行)×14(列)的布置方式组成一个支架单元,支架倾角为25°,光伏组件最低端离地距离2.5m,采用固定倾角运行方式,共 点击查看>> 块组件经逆变器逆变后接至箱变,每台3150kVA箱变下接14台225kW逆变器。每个发电子阵由1台箱变进行升压,升压至35kV后接入22 (略) 内35kV开关柜。

逆变器

本工程采用225kW组串式逆变器675台,工程直流侧装机容量 点击查看>> MWp,交流侧装机容量180MWac。

箱式变压器

10个方阵布置2500kVA箱式变压器,10个方阵布置2000kVA箱式变压器,34个方阵布置3150kVA箱式变压器,共54台。

(略)

(略) 平缓山包上建设22 (略) 一座,建设场地长124m,宽83m,占地面积1.0399hm2

集电

线路

(略) 工程拟以1回35 (略) 汇集电能,接入新建22 (略) ,本 (略) 拟采用直埋电缆,不 (略) , (略) 单独立项。

公辅工程

交通

工程

场区西侧靠近省道 S221、场区 (略) 经过,对外交工便利。本工程需新建长约 120m (略) ,路面宽度 6.0 m, (略) 肩各0.5m,路基总宽7.0m;采用 C30 (略) 面。

施工

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由建筑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等组成,施 (略) 址附近的河道,直饮水采用桶装矿泉水。

施工

电源

本工程施工用电高峰负荷约250kW。场址附近有农网 (略) ,施工用电可由该 (略) 引接作为电源, (略) 施工及紧急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对外

通信

对外通信主要采用移动通讯方式。必要时也可采用有线方式。

施工临建设施

砂石料生产系统:砂石骨料考虑外购,不新建砂石料生产系统。

混凝土拌和系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设混凝土拌合系统。

施工生活区、综合仓库、 (略) :三者就近布置,共 (略) 。

环保工程

绿化

工程

结合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植物措施, (略) 区、道路区等,绿化面积650m2

污水

处理

主要包括 (略) 理设备(2m3/d),隔油池、化粪池等。

标识牌

分散在项目周围设置环保宣传牌及环境保护警示牌

垃圾桶

区内设置20个垃圾桶,产生的垃圾分类收集,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集中收集 (略) 门定期清运。

事故

油池

主变旁设置事故池,用于收集事故排放的废矿物油,事故油池的容积50m3(1个), (略) 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10cm/s),每个箱变旁设箱变事故油池1个(共54个),容积均为3.6m3,型号为304不锈钢、壁厚3mm,2.5*1.2*1.2m。

危废

暂存间

危险固废主要为 35kV 箱变、主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 SVG 检修及发生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变压器检修和发生事故时会产生废矿物油。 (略) 内设置危废暂存间,危险废物统一收集于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 (略) 置。

废物

储存间

太阳能电池板中 (略) 列的危险废物, (略) 含主要化学成分有Si、P和B,Si、P和B均以晶体形式存在,不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毒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的危险特性,因此, (略) 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报废后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略) 内设置废物储存间,用来暂存太阳能废弃电池板。

农/林光互补

方案

本工程光伏组件最低沿距地高度按照 2.5 m,固定支架采用横向檩条, 纵向支架布置方案。2×14 光伏阵列一个结构单元内有 4 榀支架,支架立柱间距 4.2m,满足云南省光伏复合项目建设要求,有利于一般耕地农作物种植和灌木林生长。目前,本工程农光互补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以下阶段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的农业及林业技术单位编制的种植方案设计为准。

储能建设情况

(略) 分采用建设集中式储能的方式,并根据本项目光伏的装机容量配套设计储能容量。现初步按装机容量10%,2小时配置储能,总装机容量为18MW/36MWh,共设9个4MWh储能电池单元,9个2MW变流升压一体机,以一回35kV (略) 接入该集 (略) 的35kV开关柜。 (略) 中预留远期储能位置。具体投资及施工进程以电网电力系统批复及新能源政策为准。

二、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珍稀物种集中分布区等环境敏感区,工程影响范围内也未发现古树名木分布。项目建设区周边200m范围内有村寨等居民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

表2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

要素

保护对象

位置关系

控制污染和生态保护目标

影响途径

水环境

坡刀河

场址位于其汇水范围,最近距离30m

维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

生产生活污水,施工扰动

生态

环境

植被、植物、动物

项目区内

减少破坏面积,进行植被恢复

施工占地,废污水

水土保持

项目区

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施工开挖、弃渣

大气及声环境

白坡头下寨(约12户45人)

离光伏板最近距离约9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施工期扬尘,机械烟气及车辆尾气;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

岩子脚(约30户105人)

离光伏板最近距离约40m

电磁环境

(略) 界外40m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社会

环境

(略) 会经济

(略) 在行政区内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工程施工

工程运行

交通

(略) 运输畅通

工程施工

人群健康

保证施工人员及评价区村民身体健康,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于原有水平

工程施工

生态保护红线

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土保持

评价范围内有玉溪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工程占地区不涉及

工程建设不占用

施工间接影响

公益林

评价范围内有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分布,工程占地区不涉及

工程建设不占用

施工间接影响

基本农田

评价范围内有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分布,工程占地区不涉及

工程建设不占用

施工间接影响

三、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1、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西南诸河流域红河元江水系,周边地表水为坡刀河,为元江一级支流,距场址最近距离约30m。根据《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4年5月)和《玉溪市水功能区划》,本项目属于红河巍山-河口保留区,起点为新平三江口,终点为元江南昏,河段长 点击查看>> km,2030年水质目标为Ⅲ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根据2022年6月发布的《2021玉溪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玉溪市境内的红河2021年水质类别为Ⅱ~Ⅲ类,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根据现场踏勘, (略) 在区域内无较大的工业污染源源分布,水质状况良好。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2022年6月发布的《2021玉溪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平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能够达到二级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所述, (略) 在区域为达标区。

根据现场勘查,工程区域属于典型的农村地区,无大气重污染工业分布,且独立于城镇之外,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县城,项目区基本污染物TSP、PM10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略) 在区域为农村地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

2022年7月2日~7月3日,环评单位委托 (略) 对评价区的敏感点开展了声环境现状监测。工程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各监测点位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位于新平县,根据《云南植被》的植被区划,评价区隶属于Ⅰ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略) (偏干性)热带季雨林、雨林亚区域,ⅡAii高 (略) 常绿阔叶林地带,ⅠAi季风热带北缘季节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地带。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和竹林等类型以及人工植被。光伏场区主要是稀树灌木草丛为主,并有少量暖性针叶林,主要植物种类有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西南野古草Arundinella hookeri、余甘子Pbyllanthus emblica、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等,人工植被主要是核桃、竹子等, (略) 分耕地,各片区均有灌草丛、裸地分布。

评价区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72科、83属、110种(表3-2),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5科6属10种,裸子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65科75属97种。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以及《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89),工程占地区未发现国家级和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未见有名木古树分布。

评价区分布有 点击查看>> 栖脊椎动物17目31科42属63种(表3-3)。其中,两栖类1目2科2属5种,爬行类1目2科4属6种,鸟类9目17科26属34种,哺乳类6目10科10属18种。评价区的两栖类、爬行类及兽类动物中,没有记录和访问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没有记录到云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四、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为施工扬尘、机械尾气。

施工过程中扬尘主要来自于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土石方和建 (略) 产生的动力扬尘,施工作业扬尘 (略) 在原 (略) 上进行拓宽修整作业扬尘; (略) 面的清理、路基修筑,路面铺设等产生的作业扬尘;场内光伏组件的基础开挖、施工,光伏组件安装,场内电缆铺设,场内建构筑物等产生的作业扬尘。属无组织排放,排放量与施工强度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施工机械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THC等,尾气由机械、车辆尾气排放管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

针对施工扬尘,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分段进行施工,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夜间不施工。 (略) 面维护及施工运输车辆的运输管理,尽可能防止运输的物料泼洒,运输车辆加蓬盖、装卸场地在装卸前将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 (略) 。洒水降尘,对一些质轻、易飞扬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的堆放场地,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如设简易堆放棚等,避免风吹损失和二次污染。

(2)废污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生产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设备清洁废水,清洁废水产生量不大。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等悬浮物,浓度一般800~2000mg/L。本项目生产生活区每天产生的施工废水量约为15m3,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收集、澄清,设置的沉淀池容积为20m3,全部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建筑材料冲洗等施工环节,不外排。

生活污水来源于施工期生活区的食堂废水、施工人员洗浴用水及粪便污水等。本工程拟在生产生活区设置旱厕4座。旱厕做好防渗措施,粪便污泥在临时旱厕内经一定时间的沤制,及时清运作为造林的有机肥,并在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旱 (略) 理后拆除填埋。针对施工期间产生的餐饮废水,要求设置餐饮废水收集桶,定期由附近的居民清运综合利用。

(3)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来 (略) 拓宽修整、 (略) 修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 (略) 土建项目施工时施工机械噪声;项目运输车辆交通噪声等。

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周边关心点声环境质量,项目仍应采取以下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合理调整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高噪声设备进行分散式布设,并严禁同时运行,减少噪声叠加影响。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的布置,对产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尽可能的布置在远离敏感目标的一侧,增加施工机械噪声的衰减距离。优化运输车辆进 (略) 径,尽量避免在敏感目标附近逗留,途经敏感目标附近时禁止鸣笛,并且禁止夜间施工。

(4)固体废物

1)废弃土石方

本工程土石方挖填平衡,无弃渣产生。

2)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主要由废弃混凝土、废碎砖瓦砾、废电缆、废木材以及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瓷砖、石块、玻璃、涂料、包装材料等组成。项目建筑 (略) 内的综合楼、门卫室等,工程量较小,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

3)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主要成分为塑料袋、废纸等。区内设置若干垃圾桶,产生的垃圾集中收集 (略) 门定期清运。产生的粪便统一收集于旱厕,旱厕粪便定期清掏。

(5)生态环境

项目施工对附近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土地占用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同时地表开挖、清理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的影响及水土流失几个方面。

应尽量少占用土地,减少施工工期和施工范围,加强施工管理和环境宣传,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施工期制定生态环境管理,通过管理规定和制度化,禁止施工人员砍伐树木,禁止到非施工区活动,施工区严格烟火管理,以杜绝施工人员对施工区和其它地区植物的破坏,减轻工程施工对野生生物的影响。施工中尽可能地减少放炮,以减少对动物的惊吓。强对施工器材的管理,杜绝让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流失于施工人员或当地群众中,用于私自制造狩猎工具和捕杀野生动物等。

2、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

项目运营期区域内使用电,太阳能等能源,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 (略) 理后排放,且为间歇性排放,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内车辆排放尾气的时间短,而且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有严格的规定,加上停车车型偏小,总体上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轻微。

垃圾收集设施 (略) 理设施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异味,通过加强管理, (略) 、及时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在化粪池、 (略) 理站周边进行绿化,并及时清掏,以减少化粪池异味。

(2)废水

运行期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电池板清洁用水、生活用水、绿化用水等。

1)电池板清洁废水

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在旱季需要清洁一次,清洁方式为用湿布擦拭或者玻璃刮刀进行清洁,且不使用清洁液清洁。每年清洗1次,每次清洗10天,由于清洁废水污染物成分简单,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且电池板均在晴天清洁,全部清洁废水直接下渗,不会对周边地表水造成影响。

2)生活用水及废水

生活用水包括食堂用水、冲厕用水、清洁用水等。

食堂废 (略) 理后与其他办公生活废水排入化粪池+ (略) 理设备(处理规模约2m3/d)处理达标后 (略) 区绿化用水,并设置15m3收集池,用于雨天收集生活污水,待晴天回用于植被灌溉,不外排。 (略) 下渗,经过地表植被吸收、蒸发等,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3)噪声

本项目的光伏发电本身没有机械传动 (略) 件,运行期没有噪声产生。电站设备运行噪声主要为主变、配电室风机、逆变器风机运行产生噪声及水泵房水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类比同类项目,噪声值约为65 dB(A)~80 dB(A)。

(略) 运营后,主变噪声源昼 (略) 界处噪声预测值均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 (略) 周边200m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运营 (略) 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废为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

生活垃圾以及废包装物等收集后当 (略) (略) 理。报废硅电池板统一收集后贮存于仓库内(保持干燥通风),最终由 (略) (略) 理。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 (略) 理,危废暂存间应按照规范化要求来建设,地面用C30混凝土浇筑20cm进行硬化,同时地面和四周墙体须用防 (略) 理, (略) 理高度为1m左右,使渗透系数≤10-10cm/s。

(5)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 (略) 址区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kV/m 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

通过类比卧龙山风电场22 (略) ,可以预测 (略) 建成投运后,其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将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远小于100μT,电磁环境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

五、环境风险

本项目主要存在的环境风险有:

(1)项目运营期可能会发生电器火灾;

(2)事故废油泄漏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

针对以上风险,环评提出下列几点风险防范措施:

(1)选用合格的电气设备、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 (略) 设置警示牌或围栏、配置灭火器等措施。

(2)产生的事故油暂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 (略) 设有50m3事故油池,每个箱变旁设3.6m3箱变事故油池,共54个,型号为304不锈钢、壁厚3mm,2.5*1.2*1.2m。 (略) 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10cm/s),确保事故油和油污水在存储的过程中不会渗漏。同时定期巡检,保持事故油池中没有淤泥,加强管理。

(3)危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要求,危险废物统一收集于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 (略) 置。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危险废物转运联单、台账等。

经过执行以上防范措施,可将环境风险影响降至最小。

六、结论

新平县岩子脚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建 (略) 会经济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满足环评要求,无环境制约因素。拟建项目为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技术成熟、可靠,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场址选择合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后,产生的环境影响满足相应环评标准要求,对当地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不 (略) 在区域环境现有功能。

新平县岩子脚光伏发电建设项目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2022年9月21日至9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7- 点击查看>>

联系地址:玉溪市 (略) 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

一、项目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新平县岩子脚光伏发电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中电建(新平) (略)

3、建设地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

4、工程性质:新建

5、工程规模:本项目直流侧装机容量180MWp,交流侧装机容量 点击查看>> MWac,共由34台3150kVA 箱变、10台2500kVA箱变和10台2000kVA箱变组成,采用 点击查看>> 块峰值功率为545Wp的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54座箱式变压器房、675台225kW的组串式逆变器。本工程拟配 (略) 、 (略) 、光伏阵列、箱式变压器、电缆分接箱、电缆井、杆塔、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及仓库、绿化等设施。

6、农/林光互补方案:根据项目可研,本工程光伏组件最低沿距地高度按照 2.5米,固定支架采用横向檩条,纵向支架布置方案。2×14光伏阵列一个结构单元内有4榀支架,支架立柱间距4.2m,支架由立柱、斜梁及斜撑(或拉梁)组成,满足云南省光伏复合项目建设要求,有利于一般耕地农作物种植和灌木林生长。目前,本工程农光互补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以下阶段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的农业及林业技术单位编制的种植方案设计为准。

7、工程等级:本项目为大型光伏发电系统。光伏支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建(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安全标准为: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点击查看>> 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点击查看>> 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50年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8、工程总工期:总工期8个月。

工程总投资:本工程静态总投资 点击查看>> .77万元,静态单位千瓦投资4361元/kWp;建设期利息 点击查看>> 万元,动态总投资 点击查看>> .20万元,动态单位千瓦投资4414元/kWp。

工程主要由主体工程光伏阵列、逆变器、 (略) 、 (略) 和公辅工程、环保工程、农光互补方案组成,详细组成见表1。 (略) 容量为220kV,本报告单独编制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表1 新平县岩子脚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表

类别

名称

特征

主体工程

光伏

阵列

场址共布置有10个2.0MWac光伏子方阵、10个2.5MWac光伏子方阵和34个3.15MWac光伏子方阵,共计54个光伏发电子方阵。每个固定式支架布置28块光伏板,每28块光伏组件组成1个光伏组串。

光伏发电系统

采用容量为545Wp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光伏支架由28块2256mm×1133mm单晶硅光伏组件按2(行)×14(列)的布置方式组成一个支架单元,支架倾角为25°,光伏组件最低端离地距离2.5m,采用固定倾角运行方式,共 点击查看>> 块组件经逆变器逆变后接至箱变,每台3150kVA箱变下接14台225kW逆变器。每个发电子阵由1台箱变进行升压,升压至35kV后接入22 (略) 内35kV开关柜。

逆变器

本工程采用225kW组串式逆变器675台,工程直流侧装机容量 点击查看>> MWp,交流侧装机容量180MWac。

箱式变压器

10个方阵布置2500kVA箱式变压器,10个方阵布置2000kVA箱式变压器,34个方阵布置3150kVA箱式变压器,共54台。

(略)

(略) 平缓山包上建设22 (略) 一座,建设场地长124m,宽83m,占地面积1.0399hm2

集电

线路

(略) 工程拟以1回35 (略) 汇集电能,接入新建22 (略) ,本 (略) 拟采用直埋电缆,不 (略) , (略) 单独立项。

公辅工程

交通

工程

场区西侧靠近省道 S221、场区 (略) 经过,对外交工便利。本工程需新建长约 120m (略) ,路面宽度 6.0 m, (略) 肩各0.5m,路基总宽7.0m;采用 C30 (略) 面。

施工

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由建筑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等组成,施 (略) 址附近的河道,直饮水采用桶装矿泉水。

施工

电源

本工程施工用电高峰负荷约250kW。场址附近有农网 (略) ,施工用电可由该 (略) 引接作为电源, (略) 施工及紧急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对外

通信

对外通信主要采用移动通讯方式。必要时也可采用有线方式。

施工临建设施

砂石料生产系统:砂石骨料考虑外购,不新建砂石料生产系统。

混凝土拌和系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设混凝土拌合系统。

施工生活区、综合仓库、 (略) :三者就近布置,共 (略) 。

环保工程

绿化

工程

结合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植物措施, (略) 区、道路区等,绿化面积650m2

污水

处理

主要包括 (略) 理设备(2m3/d),隔油池、化粪池等。

标识牌

分散在项目周围设置环保宣传牌及环境保护警示牌

垃圾桶

区内设置20个垃圾桶,产生的垃圾分类收集,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集中收集 (略) 门定期清运。

事故

油池

主变旁设置事故池,用于收集事故排放的废矿物油,事故油池的容积50m3(1个), (略) 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10cm/s),每个箱变旁设箱变事故油池1个(共54个),容积均为3.6m3,型号为304不锈钢、壁厚3mm,2.5*1.2*1.2m。

危废

暂存间

危险固废主要为 35kV 箱变、主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 SVG 检修及发生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变压器检修和发生事故时会产生废矿物油。 (略) 内设置危废暂存间,危险废物统一收集于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 (略) 置。

废物

储存间

太阳能电池板中 (略) 列的危险废物, (略) 含主要化学成分有Si、P和B,Si、P和B均以晶体形式存在,不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毒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的危险特性,因此, (略) 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报废后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略) 内设置废物储存间,用来暂存太阳能废弃电池板。

农/林光互补

方案

本工程光伏组件最低沿距地高度按照 2.5 m,固定支架采用横向檩条, 纵向支架布置方案。2×14 光伏阵列一个结构单元内有 4 榀支架,支架立柱间距 4.2m,满足云南省光伏复合项目建设要求,有利于一般耕地农作物种植和灌木林生长。目前,本工程农光互补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以下阶段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的农业及林业技术单位编制的种植方案设计为准。

储能建设情况

(略) 分采用建设集中式储能的方式,并根据本项目光伏的装机容量配套设计储能容量。现初步按装机容量10%,2小时配置储能,总装机容量为18MW/36MWh,共设9个4MWh储能电池单元,9个2MW变流升压一体机,以一回35kV (略) 接入该集 (略) 的35kV开关柜。 (略) 中预留远期储能位置。具体投资及施工进程以电网电力系统批复及新能源政策为准。

二、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珍稀物种集中分布区等环境敏感区,工程影响范围内也未发现古树名木分布。项目建设区周边200m范围内有村寨等居民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

表2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

要素

保护对象

位置关系

控制污染和生态保护目标

影响途径

水环境

坡刀河

场址位于其汇水范围,最近距离30m

维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

生产生活污水,施工扰动

生态

环境

植被、植物、动物

项目区内

减少破坏面积,进行植被恢复

施工占地,废污水

水土保持

项目区

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施工开挖、弃渣

大气及声环境

白坡头下寨(约12户45人)

离光伏板最近距离约9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施工期扬尘,机械烟气及车辆尾气;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

岩子脚(约30户105人)

离光伏板最近距离约40m

电磁环境

(略) 界外40m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社会

环境

(略) 会经济

(略) 在行政区内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工程施工

工程运行

交通

(略) 运输畅通

工程施工

人群健康

保证施工人员及评价区村民身体健康,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于原有水平

工程施工

生态保护红线

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土保持

评价范围内有玉溪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工程占地区不涉及

工程建设不占用

施工间接影响

公益林

评价范围内有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分布,工程占地区不涉及

工程建设不占用

施工间接影响

基本农田

评价范围内有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分布,工程占地区不涉及

工程建设不占用

施工间接影响

三、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1、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西南诸河流域红河元江水系,周边地表水为坡刀河,为元江一级支流,距场址最近距离约30m。根据《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4年5月)和《玉溪市水功能区划》,本项目属于红河巍山-河口保留区,起点为新平三江口,终点为元江南昏,河段长 点击查看>> km,2030年水质目标为Ⅲ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根据2022年6月发布的《2021玉溪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玉溪市境内的红河2021年水质类别为Ⅱ~Ⅲ类,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根据现场踏勘, (略) 在区域内无较大的工业污染源源分布,水质状况良好。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2022年6月发布的《2021玉溪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平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能够达到二级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所述, (略) 在区域为达标区。

根据现场勘查,工程区域属于典型的农村地区,无大气重污染工业分布,且独立于城镇之外,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县城,项目区基本污染物TSP、PM10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略) 在区域为农村地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

2022年7月2日~7月3日,环评单位委托 (略) 对评价区的敏感点开展了声环境现状监测。工程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各监测点位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位于新平县,根据《云南植被》的植被区划,评价区隶属于Ⅰ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略) (偏干性)热带季雨林、雨林亚区域,ⅡAii高 (略) 常绿阔叶林地带,ⅠAi季风热带北缘季节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地带。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和竹林等类型以及人工植被。光伏场区主要是稀树灌木草丛为主,并有少量暖性针叶林,主要植物种类有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西南野古草Arundinella hookeri、余甘子Pbyllanthus emblica、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等,人工植被主要是核桃、竹子等, (略) 分耕地,各片区均有灌草丛、裸地分布。

评价区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72科、83属、110种(表3-2),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5科6属10种,裸子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65科75属97种。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以及《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89),工程占地区未发现国家级和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未见有名木古树分布。

评价区分布有 点击查看>> 栖脊椎动物17目31科42属63种(表3-3)。其中,两栖类1目2科2属5种,爬行类1目2科4属6种,鸟类9目17科26属34种,哺乳类6目10科10属18种。评价区的两栖类、爬行类及兽类动物中,没有记录和访问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没有记录到云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四、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为施工扬尘、机械尾气。

施工过程中扬尘主要来自于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土石方和建 (略) 产生的动力扬尘,施工作业扬尘 (略) 在原 (略) 上进行拓宽修整作业扬尘; (略) 面的清理、路基修筑,路面铺设等产生的作业扬尘;场内光伏组件的基础开挖、施工,光伏组件安装,场内电缆铺设,场内建构筑物等产生的作业扬尘。属无组织排放,排放量与施工强度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施工机械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THC等,尾气由机械、车辆尾气排放管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

针对施工扬尘,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分段进行施工,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夜间不施工。 (略) 面维护及施工运输车辆的运输管理,尽可能防止运输的物料泼洒,运输车辆加蓬盖、装卸场地在装卸前将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 (略) 。洒水降尘,对一些质轻、易飞扬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的堆放场地,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如设简易堆放棚等,避免风吹损失和二次污染。

(2)废污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生产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设备清洁废水,清洁废水产生量不大。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等悬浮物,浓度一般800~2000mg/L。本项目生产生活区每天产生的施工废水量约为15m3,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收集、澄清,设置的沉淀池容积为20m3,全部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建筑材料冲洗等施工环节,不外排。

生活污水来源于施工期生活区的食堂废水、施工人员洗浴用水及粪便污水等。本工程拟在生产生活区设置旱厕4座。旱厕做好防渗措施,粪便污泥在临时旱厕内经一定时间的沤制,及时清运作为造林的有机肥,并在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旱 (略) 理后拆除填埋。针对施工期间产生的餐饮废水,要求设置餐饮废水收集桶,定期由附近的居民清运综合利用。

(3)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来 (略) 拓宽修整、 (略) 修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 (略) 土建项目施工时施工机械噪声;项目运输车辆交通噪声等。

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周边关心点声环境质量,项目仍应采取以下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合理调整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高噪声设备进行分散式布设,并严禁同时运行,减少噪声叠加影响。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的布置,对产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尽可能的布置在远离敏感目标的一侧,增加施工机械噪声的衰减距离。优化运输车辆进 (略) 径,尽量避免在敏感目标附近逗留,途经敏感目标附近时禁止鸣笛,并且禁止夜间施工。

(4)固体废物

1)废弃土石方

本工程土石方挖填平衡,无弃渣产生。

2)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主要由废弃混凝土、废碎砖瓦砾、废电缆、废木材以及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瓷砖、石块、玻璃、涂料、包装材料等组成。项目建筑 (略) 内的综合楼、门卫室等,工程量较小,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

3)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主要成分为塑料袋、废纸等。区内设置若干垃圾桶,产生的垃圾集中收集 (略) 门定期清运。产生的粪便统一收集于旱厕,旱厕粪便定期清掏。

(5)生态环境

项目施工对附近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土地占用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同时地表开挖、清理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的影响及水土流失几个方面。

应尽量少占用土地,减少施工工期和施工范围,加强施工管理和环境宣传,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施工期制定生态环境管理,通过管理规定和制度化,禁止施工人员砍伐树木,禁止到非施工区活动,施工区严格烟火管理,以杜绝施工人员对施工区和其它地区植物的破坏,减轻工程施工对野生生物的影响。施工中尽可能地减少放炮,以减少对动物的惊吓。强对施工器材的管理,杜绝让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流失于施工人员或当地群众中,用于私自制造狩猎工具和捕杀野生动物等。

2、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

项目运营期区域内使用电,太阳能等能源,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 (略) 理后排放,且为间歇性排放,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内车辆排放尾气的时间短,而且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有严格的规定,加上停车车型偏小,总体上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轻微。

垃圾收集设施 (略) 理设施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异味,通过加强管理, (略) 、及时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在化粪池、 (略) 理站周边进行绿化,并及时清掏,以减少化粪池异味。

(2)废水

运行期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电池板清洁用水、生活用水、绿化用水等。

1)电池板清洁废水

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在旱季需要清洁一次,清洁方式为用湿布擦拭或者玻璃刮刀进行清洁,且不使用清洁液清洁。每年清洗1次,每次清洗10天,由于清洁废水污染物成分简单,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且电池板均在晴天清洁,全部清洁废水直接下渗,不会对周边地表水造成影响。

2)生活用水及废水

生活用水包括食堂用水、冲厕用水、清洁用水等。

食堂废 (略) 理后与其他办公生活废水排入化粪池+ (略) 理设备(处理规模约2m3/d)处理达标后 (略) 区绿化用水,并设置15m3收集池,用于雨天收集生活污水,待晴天回用于植被灌溉,不外排。 (略) 下渗,经过地表植被吸收、蒸发等,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3)噪声

本项目的光伏发电本身没有机械传动 (略) 件,运行期没有噪声产生。电站设备运行噪声主要为主变、配电室风机、逆变器风机运行产生噪声及水泵房水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类比同类项目,噪声值约为65 dB(A)~80 dB(A)。

(略) 运营后,主变噪声源昼 (略) 界处噪声预测值均满足《 (略)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 (略) 周边200m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运营 (略) 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废为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

生活垃圾以及废包装物等收集后当 (略) (略) 理。报废硅电池板统一收集后贮存于仓库内(保持干燥通风),最终由 (略) (略) 理。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 (略) 理,危废暂存间应按照规范化要求来建设,地面用C30混凝土浇筑20cm进行硬化,同时地面和四周墙体须用防 (略) 理, (略) 理高度为1m左右,使渗透系数≤10-10cm/s。

(5)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 (略) 址区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kV/m 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

通过类比卧龙山风电场22 (略) ,可以预测 (略) 建成投运后,其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将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远小于100μT,电磁环境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

五、环境风险

本项目主要存在的环境风险有:

(1)项目运营期可能会发生电器火灾;

(2)事故废油泄漏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

针对以上风险,环评提出下列几点风险防范措施:

(1)选用合格的电气设备、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 (略) 设置警示牌或围栏、配置灭火器等措施。

(2)产生的事故油暂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 (略) 设有50m3事故油池,每个箱变旁设3.6m3箱变事故油池,共54个,型号为304不锈钢、壁厚3mm,2.5*1.2*1.2m。 (略) 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10cm/s),确保事故油和油污水在存储的过程中不会渗漏。同时定期巡检,保持事故油池中没有淤泥,加强管理。

(3)危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点击查看>> -2001)要求,危险废物统一收集于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 (略) 置。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危险废物转运联单、台账等。

经过执行以上防范措施,可将环境风险影响降至最小。

六、结论

新平县岩子脚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建 (略) 会经济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满足环评要求,无环境制约因素。拟建项目为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技术成熟、可靠,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场址选择合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后,产生的环境影响满足相应环评标准要求,对当地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不 (略) 在区域环境现有功能。

新平县岩子脚光伏发电建设项目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