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林西项目9、10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亚林西项目9、10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相关规定,对本项目有关土壤环境调查情况进行公示。

一、项目概述

亚林西项目9、10地块(以下简称“调查地块”)位于北京市丰 (略) ,调查地块南至中顶庙街、东至右安门外大街、北至福宜街、西 (略) ,总占地面积 点击查看>> m2。调查地块内地表建、构筑物已拆除完毕。9号地块内原有潜在污染企业包括北 (略) 、新 (略) 和昌德 (略) , (略) 地块内无潜在污染企业。调查地块未来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用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地方人民政府生 (略) 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地块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调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人北京 (略) 委托北京益普希 (略) 对调查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接受委托后,北京益普希 (略) 立即成立项目组,并组织技术人员对调查地块及邻近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现场勘查,对 (略) 门进行了访问调查,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本项目技术人员按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 (略) 公告201 (略)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点击查看>> -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11/T 656-2019)等技术导则要求制定了调查方案,对调查地块的土壤、地下水进行了布点采样及样品检测分析工作,通过样品检测结果分析判 (略) 受到的污染情况,并编制完成了《亚林西项目9、10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二、场地使用历史和现状

根据前期收集资料情况分析,由于用地规划的调整,调查地块内的地表建、 (略) 拆除,地块均已用苫盖覆盖,目前为闲置状态。

三、场地未来发展

本次调查地块位于丰 (略) ,南至中顶庙街、东至右安门外大街、北至福宜街、西 (略) ,9号地块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 (略) 地块规划为商业金融用地。

四、开展场地调查

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点击查看>> -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11/T 656-2019)、《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相关要求,技术单位、检测单位对本次调查场地进行了现场勘查、人员访谈,调查地块面积为 点击查看>> m2,共布设15个土壤采样点、5个地下水采样点,其中地下水调查点为水土复合采样点。

五、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土壤和地下水的检测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调查地块内的土壤和地下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地块历史企业情况以及产品的生产原辅材料使用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该调查地块重点关注区域为北 (略) (略) 区,可能的污染特征因子为石油烃。

(2)调查地块共勘探15个土壤采样点和5个地下水采样点,共采集了69个土壤样品(包含7个平行样)和6个地下水样品(包含1个平行样)。其检测结果如下:

每个土壤样品检测了pH、金属类污染物7项、挥发性污染物27项、半挥发性污染物11项,部分样品加测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8)表2中其他项目的VOC(挥发性有机物)和SVOC(半挥发性污染物有机物)共14项指标及总石油烃等指标,共计61项检测指标,检出污染物18种,其中包含物理指标pH、金属类污染物6种、挥发性有机物1种、半挥发性污染物9种及石油烃,其它污染物均未检出,检出的18种污染物最大值均未小于筛选值;

每个地下水样品检测了地下水常规35项指标,有4个地下水样品还检测了总石油烃、VOC污染物19项、SVOC类污染物15项,共计70项检测指标,检出污染物30种,其中包含感官形状及一般化学指标19项,毒理学指标11项,其中有8种污染物超过筛选值,分别为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耗氧量、铁、锰、铝,均为感官形状及一般化学指标,根据相关研究该指标浓度较高与丰台区地下水污染有关。

综合以上总结分析,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土壤样品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点击查看>> -2018)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调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满足二类居住用地要求,无需开展后续土壤环境详细调查工作。

亚林西项目9、10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公示版.pdf


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相关规定,对本项目有关土壤环境调查情况进行公示。

一、项目概述

亚林西项目9、10地块(以下简称“调查地块”)位于北京市丰 (略) ,调查地块南至中顶庙街、东至右安门外大街、北至福宜街、西 (略) ,总占地面积 点击查看>> m2。调查地块内地表建、构筑物已拆除完毕。9号地块内原有潜在污染企业包括北 (略) 、新 (略) 和昌德 (略) , (略) 地块内无潜在污染企业。调查地块未来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用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地方人民政府生 (略) 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地块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调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人北京 (略) 委托北京益普希 (略) 对调查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接受委托后,北京益普希 (略) 立即成立项目组,并组织技术人员对调查地块及邻近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现场勘查,对 (略) 门进行了访问调查,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本项目技术人员按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 (略) 公告201 (略)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点击查看>> -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11/T 656-2019)等技术导则要求制定了调查方案,对调查地块的土壤、地下水进行了布点采样及样品检测分析工作,通过样品检测结果分析判 (略) 受到的污染情况,并编制完成了《亚林西项目9、10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二、场地使用历史和现状

根据前期收集资料情况分析,由于用地规划的调整,调查地块内的地表建、 (略) 拆除,地块均已用苫盖覆盖,目前为闲置状态。

三、场地未来发展

本次调查地块位于丰 (略) ,南至中顶庙街、东至右安门外大街、北至福宜街、西 (略) ,9号地块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 (略) 地块规划为商业金融用地。

四、开展场地调查

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点击查看>> -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11/T 656-2019)、《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相关要求,技术单位、检测单位对本次调查场地进行了现场勘查、人员访谈,调查地块面积为 点击查看>> m2,共布设15个土壤采样点、5个地下水采样点,其中地下水调查点为水土复合采样点。

五、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土壤和地下水的检测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调查地块内的土壤和地下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地块历史企业情况以及产品的生产原辅材料使用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该调查地块重点关注区域为北 (略) (略) 区,可能的污染特征因子为石油烃。

(2)调查地块共勘探15个土壤采样点和5个地下水采样点,共采集了69个土壤样品(包含7个平行样)和6个地下水样品(包含1个平行样)。其检测结果如下:

每个土壤样品检测了pH、金属类污染物7项、挥发性污染物27项、半挥发性污染物11项,部分样品加测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点击查看>> -2018)表2中其他项目的VOC(挥发性有机物)和SVOC(半挥发性污染物有机物)共14项指标及总石油烃等指标,共计61项检测指标,检出污染物18种,其中包含物理指标pH、金属类污染物6种、挥发性有机物1种、半挥发性污染物9种及石油烃,其它污染物均未检出,检出的18种污染物最大值均未小于筛选值;

每个地下水样品检测了地下水常规35项指标,有4个地下水样品还检测了总石油烃、VOC污染物19项、SVOC类污染物15项,共计70项检测指标,检出污染物30种,其中包含感官形状及一般化学指标19项,毒理学指标11项,其中有8种污染物超过筛选值,分别为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耗氧量、铁、锰、铝,均为感官形状及一般化学指标,根据相关研究该指标浓度较高与丰台区地下水污染有关。

综合以上总结分析,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土壤样品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点击查看>> -2018)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调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满足二类居住用地要求,无需开展后续土壤环境详细调查工作。

亚林西项目9、10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公示版.pdf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