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第二次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第二次公示

  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广东智环 (略) ,对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规定,遵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要求,为让公众充分了解本规划,接受全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规划实施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现就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信息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一、规划概况

  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园区以韶冶主厂区为依托,在规划红线区域内布置金属基础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等零部件配套产业,利 (略) 、浈江大道南以及后期规划 (略) 主次干道的交通优势,将韶冶Ⅰ系统以及Ⅱ系统所有工业用地统一规划为本次园区用地范围,规划面积为114.39公顷,东至浈、曲两江交界,西至回龙山脚,北南至九龄公园入口,至南郊八公里。

  1.规划定位

   (略) 和中金岭南自身优势条件,充分利用韶关冶炼厂已形成的产业基础, (略) 矿产资源化、装备设施智能化、厂容厂貌去工厂化、生产运营绿色化的“四化”发展理念,以满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有色金属基础材料及金属二次资源环保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绿色循环、高端延伸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三大主导产业,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 (略) ,产业承接、融合、 (略) , (略) ;全国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到2030年,园区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主业突出、结构多元、绿色循环、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绿色生产体系,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大幅跃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产业发展与区域协调性显著增强,“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绿色制造基地”全面建成。

  2. 规划规模及目标

  产业规模——基础材料制造及合金生产区:在韶关冶炼厂*吨铅锌设计产能项目基础上,绿色提质改造为ISP (略) 矿产资源项目、新增*吨锌基新材建设项目、锌精馏车间*吨锌铝镁合金生产线技术改造、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与高纯制备项目;先进功能材料及智能制造区:新能源汽车高端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年产高端铝合金新材料4.*吨、年产*吨高性能铜带项目、年产*片高纯半导体衬底材料项目、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年产30 台智能矿石分拣设备、年产锌、铝合金精密铸造*吨项目。园区建成后产值达106亿元,总投资额42.8亿元(含利旧资产),利税额约13亿元。

  生态环境水平——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废水、废气综合治理达标率100%,主要污染物(SO2、COD、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达到政府要求的减排目标,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

  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水平——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达到*t/a,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以上,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二次物料资源利用率达全国领先水平,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回收率居世界先进水平。

  二、规划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废水:园区内水污染源主要分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实现零排放,生活污 (略) 第三污水处理厂。主要环境影响是事故废水排放对北江的影响。

  (2)废气:园区内大气污染源主要分为工业源、生活源及交通源,主要环境影响是废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噪声:主要声源是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噪声和交通噪声,主要环境影响是园区内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4)固废:园区内固体废物类型主要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等,主要环境影响来自生产固废的处理处置。

  (5)地下水:主要来源于规划区在施工期的清洗废水、生活污水、管道敷设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营运期企业生产装置的跑冒滴漏、污 (略) 及处理系统的泄漏、固体废物场所淋溶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6)生态:随着规划进一步建设完善,加强对产业园内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系统建设,将园林绿地系统纳入园区的整体系统,区域景观多样及景观质量将有所提高,可有效补偿因开发建设造成的区域生物量损失。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园区边界防护林带的建设,减少开发建设产生的工业废气对周边区域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严格执行本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排水方案,则园区废水对水生生态的影响较小,属于可接受范围。本规划的实施基本不会给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带来明显不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仍基本处于良性状态。

  (7)环境风险:主要为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泄露造成的风险;危险废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风险以及规划区污水处理站污水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可能对环境空气、土壤及水环境,特别是北江水质将造成较大威胁。

  三、进一步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水:园区生产废水经过各项目预处理达到园区深度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要求后,排入园区深度污水处理站处理。在深度污水处理站经过重金属预处理-膜处理-浓水MVR蒸发结晶后,全部回用于园区生产工序,不外排。园区生活污 (略) 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园区初期雨水池分区收集到9个雨水收集池中,再泵送至厂东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工序,不外排。事故废水及暴雨情况下的雨水收集到4.3 万立方事故应急池中,最终利用园区深度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系统富余能力逐渐得到处理,不外排。

  (2)废气:从大气污染物的分析可以看出,规划园区的工艺废气主要以粉尘、酸性废气、有机废气为主。①产生粉尘的企业需加强对粉尘的收集,收集后通过袋式除尘器(覆膜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的排气筒排放,车间废气的外排必须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要求。②产生的酸性气体需收集后,通过酸雾洗涤塔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的排气筒排放,车间废气的外排必须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标准中的要求。③产生的非*烷总烃、VOCs等有机废气,一般采用密闭收集、石蜡吸收塔、捕集系统等措施收集VOCs,尽量减少无组织排放。治理措施方面,一般采用冷凝+两级石蜡吸收、脂肪酸喷淋捕集+多级冷凝、碱液喷淋、石蜡吸收、活性炭吸附等措施。收集的废气中非*烷总烃初始排放速率≥2kg/h时,应当配置VOCs处理设施,处理效率不应当低于80%。严格落实污染治理措施后,非*烷总烃排放满足广东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要求。④对于食堂产生的油烟,建议园区引进的企业采用集气罩收集油烟,按照规范设计合理的风量,保证油烟的收集效率。采用高效静电式油烟处理设置处理油烟,保证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超过2mg/m3

  (3)噪声:加强噪声的污染防治,对于车间外通用设备,例如鼓风机、各种泵、发电机等,应放置于适当地点,远离人群密集区,减低噪声对人的影响;对于个别噪声特别大的设备,采用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对机动车作出限速要求,并在环境敏感点周围加强绿化,降低交通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的影响。

  (4)固废:一般工业固废可回收部分交废物回收单位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危险废物则返回韶关冶炼厂现有ISP系统或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做到规划区各区域固废有序收集处理,实现零排放。确保园区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5)地下水:对地下水环境威胁较重的区域为工业用地生产废水、污 (略) 、污水处理系统及生活污水等,根据不同区域污染源特点,规划建设过程中制定了不同的地下水污染防渗体系;对于有危险化学品存储的物料存储区及危险废物暂存区域,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001及2013年修改单)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措。

  (6)生态:通过生态恢复、水生生态保护、水土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缓解产业园开发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逐步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而言,本规划的实施不会给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带来明显不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仍基本处于良性状态。

  (7)环境风险:园区制定环境风险应急处理方案,规定严格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设置满足要求的废水事故池,在严格落实本报告的提出各项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的前提下,加强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根据报告书分析评价,本次规划实施后,园区规划建设总体上符合国家和地方主体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在严格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防治条例》及相关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综合防治对策及污染治理设施和排水方案、严格落实土壤修复及风险管控措施并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园区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规划对确定拟进驻企业建设应严格把关,迁入企业必须进行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认真落实本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指标、污染治理措施与对策,同时保证治理措施的稳定安全运行。

  在落实以上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次规划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规划所属区域公众对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的相关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对项目建设、环评工作内容有宝贵意见或建议,可通过邮件、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与规划编制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和反映,供规划编制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采纳落实,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七、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想详细了解本项目的有关情况,可在本公示期内向本项目环评单位索取查阅或在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 (略) 相应链接下载。

  请于本公示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规划编制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反映或投诉,以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八、规划编制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 址: (略) 武 (略) 23号

  联 系 人: 赵春朋

  电 话:0751-* 电子邮箱:*@*q.com

  九、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广东智环 (略)

  地 址: (略) 越秀 (略) 341号二楼南面

  联 系 人:李工

  电 话:020-* 电子邮箱:*@*63.com

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10月8日

  附件1 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附件2 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docx


  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广东智环 (略) ,对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规定,遵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要求,为让公众充分了解本规划,接受全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规划实施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现就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信息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一、规划概况

  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园区以韶冶主厂区为依托,在规划红线区域内布置金属基础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等零部件配套产业,利 (略) 、浈江大道南以及后期规划 (略) 主次干道的交通优势,将韶冶Ⅰ系统以及Ⅱ系统所有工业用地统一规划为本次园区用地范围,规划面积为114.39公顷,东至浈、曲两江交界,西至回龙山脚,北南至九龄公园入口,至南郊八公里。

  1.规划定位

   (略) 和中金岭南自身优势条件,充分利用韶关冶炼厂已形成的产业基础, (略) 矿产资源化、装备设施智能化、厂容厂貌去工厂化、生产运营绿色化的“四化”发展理念,以满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有色金属基础材料及金属二次资源环保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绿色循环、高端延伸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三大主导产业,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 (略) ,产业承接、融合、 (略) , (略) ;全国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到2030年,园区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主业突出、结构多元、绿色循环、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绿色生产体系,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大幅跃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产业发展与区域协调性显著增强,“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绿色制造基地”全面建成。

  2. 规划规模及目标

  产业规模——基础材料制造及合金生产区:在韶关冶炼厂*吨铅锌设计产能项目基础上,绿色提质改造为ISP (略) 矿产资源项目、新增*吨锌基新材建设项目、锌精馏车间*吨锌铝镁合金生产线技术改造、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与高纯制备项目;先进功能材料及智能制造区:新能源汽车高端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年产高端铝合金新材料4.*吨、年产*吨高性能铜带项目、年产*片高纯半导体衬底材料项目、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年产30 台智能矿石分拣设备、年产锌、铝合金精密铸造*吨项目。园区建成后产值达106亿元,总投资额42.8亿元(含利旧资产),利税额约13亿元。

  生态环境水平——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废水、废气综合治理达标率100%,主要污染物(SO2、COD、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达到政府要求的减排目标,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

  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水平——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达到*t/a,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以上,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二次物料资源利用率达全国领先水平,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回收率居世界先进水平。

  二、规划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废水:园区内水污染源主要分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实现零排放,生活污 (略) 第三污水处理厂。主要环境影响是事故废水排放对北江的影响。

  (2)废气:园区内大气污染源主要分为工业源、生活源及交通源,主要环境影响是废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噪声:主要声源是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噪声和交通噪声,主要环境影响是园区内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4)固废:园区内固体废物类型主要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等,主要环境影响来自生产固废的处理处置。

  (5)地下水:主要来源于规划区在施工期的清洗废水、生活污水、管道敷设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营运期企业生产装置的跑冒滴漏、污 (略) 及处理系统的泄漏、固体废物场所淋溶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6)生态:随着规划进一步建设完善,加强对产业园内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系统建设,将园林绿地系统纳入园区的整体系统,区域景观多样及景观质量将有所提高,可有效补偿因开发建设造成的区域生物量损失。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园区边界防护林带的建设,减少开发建设产生的工业废气对周边区域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严格执行本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排水方案,则园区废水对水生生态的影响较小,属于可接受范围。本规划的实施基本不会给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带来明显不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仍基本处于良性状态。

  (7)环境风险:主要为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泄露造成的风险;危险废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风险以及规划区污水处理站污水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可能对环境空气、土壤及水环境,特别是北江水质将造成较大威胁。

  三、进一步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水:园区生产废水经过各项目预处理达到园区深度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要求后,排入园区深度污水处理站处理。在深度污水处理站经过重金属预处理-膜处理-浓水MVR蒸发结晶后,全部回用于园区生产工序,不外排。园区生活污 (略) 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园区初期雨水池分区收集到9个雨水收集池中,再泵送至厂东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工序,不外排。事故废水及暴雨情况下的雨水收集到4.3 万立方事故应急池中,最终利用园区深度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系统富余能力逐渐得到处理,不外排。

  (2)废气:从大气污染物的分析可以看出,规划园区的工艺废气主要以粉尘、酸性废气、有机废气为主。①产生粉尘的企业需加强对粉尘的收集,收集后通过袋式除尘器(覆膜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的排气筒排放,车间废气的外排必须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要求。②产生的酸性气体需收集后,通过酸雾洗涤塔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的排气筒排放,车间废气的外排必须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标准中的要求。③产生的非*烷总烃、VOCs等有机废气,一般采用密闭收集、石蜡吸收塔、捕集系统等措施收集VOCs,尽量减少无组织排放。治理措施方面,一般采用冷凝+两级石蜡吸收、脂肪酸喷淋捕集+多级冷凝、碱液喷淋、石蜡吸收、活性炭吸附等措施。收集的废气中非*烷总烃初始排放速率≥2kg/h时,应当配置VOCs处理设施,处理效率不应当低于80%。严格落实污染治理措施后,非*烷总烃排放满足广东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要求。④对于食堂产生的油烟,建议园区引进的企业采用集气罩收集油烟,按照规范设计合理的风量,保证油烟的收集效率。采用高效静电式油烟处理设置处理油烟,保证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超过2mg/m3

  (3)噪声:加强噪声的污染防治,对于车间外通用设备,例如鼓风机、各种泵、发电机等,应放置于适当地点,远离人群密集区,减低噪声对人的影响;对于个别噪声特别大的设备,采用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对机动车作出限速要求,并在环境敏感点周围加强绿化,降低交通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的影响。

  (4)固废:一般工业固废可回收部分交废物回收单位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危险废物则返回韶关冶炼厂现有ISP系统或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做到规划区各区域固废有序收集处理,实现零排放。确保园区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5)地下水:对地下水环境威胁较重的区域为工业用地生产废水、污 (略) 、污水处理系统及生活污水等,根据不同区域污染源特点,规划建设过程中制定了不同的地下水污染防渗体系;对于有危险化学品存储的物料存储区及危险废物暂存区域,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001及2013年修改单)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措。

  (6)生态:通过生态恢复、水生生态保护、水土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缓解产业园开发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逐步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而言,本规划的实施不会给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带来明显不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仍基本处于良性状态。

  (7)环境风险:园区制定环境风险应急处理方案,规定严格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设置满足要求的废水事故池,在严格落实本报告的提出各项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的前提下,加强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根据报告书分析评价,本次规划实施后,园区规划建设总体上符合国家和地方主体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在严格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防治条例》及相关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综合防治对策及污染治理设施和排水方案、严格落实土壤修复及风险管控措施并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园区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规划对确定拟进驻企业建设应严格把关,迁入企业必须进行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认真落实本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指标、污染治理措施与对策,同时保证治理措施的稳定安全运行。

  在落实以上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次规划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规划所属区域公众对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的相关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对项目建设、环评工作内容有宝贵意见或建议,可通过邮件、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与规划编制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和反映,供规划编制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采纳落实,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七、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想详细了解本项目的有关情况,可在本公示期内向本项目环评单位索取查阅或在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 (略) 相应链接下载。

  请于本公示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规划编制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反映或投诉,以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八、规划编制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 址: (略) 武 (略) 23号

  联 系 人: 赵春朋

  电 话:0751-* 电子邮箱:*@*q.com

  九、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广东智环 (略)

  地 址: (略) 越秀 (略) 341号二楼南面

  联 系 人:李工

  电 话:020-* 电子邮箱:*@*63.com

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10月8日

  附件1 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附件2 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docx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