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略) 建设了沙家浜天然气门站工程项目,为接收来 (略) “西气”的调压、计量、分输, (略) 区提供了清洁、稳定的天然气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实现节能减排,构筑多气源、功能互补、区域协调、系统优化、储配可靠、配套设施健全的安全供应体系, (略) 政府统 (略) 燃气设施的整体布 (略) 对构建气源互通的新需求, (略) 能源供应及燃气利用安全,启动编制了《 (略) 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及其《城镇燃气安全提升行动专项补充规划》。该规划确定需要对沙家浜门站进行扩建。该项目已列入了2022年度重点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沙家浜镇唐北村,现状为建设用地。为规范地块规划、建设和管理,切实满足地块后续建设的有关要求,特编制《 (略) 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工程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次规划公示期为30天,自2022年10月17日至2022年11月15日。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时 (略) 沙家浜镇人民政府反馈,联系电话:*。
一、区位及规模
规划地块位于沙家浜镇唐北村村和常昆村交界处, (略) 以西,常 (略) 以北,张家港河以东,规划用地面积0.38公顷。
二、用地布局
1、地块划分及地块编号
规划共涉及1个地块图则编号为A-01。
2、土地使用强度总体控制
规划控制容积率不大于0.3,建筑密度不大于30% 。
3、建筑间距控制
站内的主体建筑主要是工艺装置区、仪表箱区等,其间距必须符合日照、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建筑保护、工艺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天然气场站装置与其他建(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应满足《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的要求。
4、建筑高度控制
规划新建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
5、建筑物退让控制
规划新建建筑退让东侧北侧用地红线距离不小于3 米,退让西侧张家港蓝线不小于8米,考虑今后与南侧现状门站统一运行管理,且用地权属为同一家单位,南侧新建建筑不后退用地红线。建筑后退距离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可予以调整。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河道蓝线。
6、机动车交通出入口设置控制
规划区东侧设置一个出入口, (略) 相接,供管理人员和维修车辆进出。
7、绿化设计
天然气场站绿化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植物生态习性、抗污性能和苗木来源,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并与周围环境和建(构)筑物相协调。规划站区绿地率不小于10%。
附图一 土地利用规划图
附图二 地块控制图则
2004年, (略) 建设了沙家浜天然气门站工程项目,为接收来 (略) “西气”的调压、计量、分输, (略) 区提供了清洁、稳定的天然气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实现节能减排,构筑多气源、功能互补、区域协调、系统优化、储配可靠、配套设施健全的安全供应体系, (略) 政府统 (略) 燃气设施的整体布 (略) 对构建气源互通的新需求, (略) 能源供应及燃气利用安全,启动编制了《 (略) 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及其《城镇燃气安全提升行动专项补充规划》。该规划确定需要对沙家浜门站进行扩建。该项目已列入了2022年度重点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沙家浜镇唐北村,现状为建设用地。为规范地块规划、建设和管理,切实满足地块后续建设的有关要求,特编制《 (略) 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工程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次规划公示期为30天,自2022年10月17日至2022年11月15日。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时 (略) 沙家浜镇人民政府反馈,联系电话:*。
一、区位及规模
规划地块位于沙家浜镇唐北村村和常昆村交界处, (略) 以西,常 (略) 以北,张家港河以东,规划用地面积0.38公顷。
二、用地布局
1、地块划分及地块编号
规划共涉及1个地块图则编号为A-01。
2、土地使用强度总体控制
规划控制容积率不大于0.3,建筑密度不大于30% 。
3、建筑间距控制
站内的主体建筑主要是工艺装置区、仪表箱区等,其间距必须符合日照、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建筑保护、工艺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天然气场站装置与其他建(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应满足《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的要求。
4、建筑高度控制
规划新建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
5、建筑物退让控制
规划新建建筑退让东侧北侧用地红线距离不小于3 米,退让西侧张家港蓝线不小于8米,考虑今后与南侧现状门站统一运行管理,且用地权属为同一家单位,南侧新建建筑不后退用地红线。建筑后退距离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可予以调整。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河道蓝线。
6、机动车交通出入口设置控制
规划区东侧设置一个出入口, (略) 相接,供管理人员和维修车辆进出。
7、绿化设计
天然气场站绿化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植物生态习性、抗污性能和苗木来源,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并与周围环境和建(构)筑物相协调。规划站区绿地率不小于10%。
附图一 土地利用规划图
附图二 地块控制图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