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炎陵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情况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2年炎陵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情况的公示

炎陵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2年炎陵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情况的公示


  根据《2022年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清单》有关要求,按期制定出台《炎陵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2年下达绩效目标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我县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本着对历史遗留矿山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修复治理为目标抓落实。目前,我县已完成了2022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5个矿点5个图斑的修复任务。

  一、主要生态问题

  炎陵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开采矿山分布较集中,开采强度大,破坏了地质环境的平衡条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其本次修复涉及到5个历史遗留矿山主要生态问题表现在矿业开发土地资源占损破坏、破坏地貌景观。一定程度上危及到矿区周边地区人居环境、水土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安全。现状县域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土地资源占损

  矿山开发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多种多样,根据调查统计,归类主要分为工业广场、 (略) 、露天采场、固体废弃物堆放场4种。露天矿山被开采后,形成了较大面积的采矿作业面废弃地,土壤表面的植被群落被破坏殆尽,并出现了大量的废弃坑、陡崖、以及裸露边坡。多个矿区内还有工业场地(矿部办公区、库房)、 (略) 、废石堆场等占用土地资源。

  (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炎陵县矿山开发活动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主要表现在露天开采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对矿山山体原貌及植被破坏,造成山体破损、山体岩石裸露等;其次为矿山地表建筑物,工业广场,露天采场,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尾矿库等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对矿区周边省级及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边、 (略) 及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

  二、主要工程措施及完成情况

  (一)主要工程措施:本项目生态修复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地貌重塑工程、土壤重构工程、植被重建工程、配套工程、管护工程等。

  地貌重塑工程包括:土方挖运、土地平整、废石清理、垃圾清运、建筑物拆除等。

  土壤重构工程包括:覆土、翻耕、培肥等。

  植被重建工程包括:种树、撒播草籽、爬藤种植、植生槽等。

  配套工程包括:水沟、涵管、沉砂池、蓄水池、田埂、道路、坡 (略) 等。

  管护工程包括:林地管护、草地管护。

  (二)完成工程量:5个图斑共完成生态修复面积9.58公顷。其中:

  图斑一CT*8001

  恢复水域面积* m2,自然修复* m2, (略) 859m,其他3110 m2。

  图斑二CT*2001

  恢复耕地8197 m2,林地7629 m2,挡土墙306 m3,截排水沟819m,道路养护195m,土方整坡2987 m3,挂网植草2651 m2。

  图斑三CT*3001

  恢复林地 856 m2,草地214 m2,植树214株。

  图斑四*1

  恢复林地665 m2,草地1334 m2,截排水沟209m,植树186

  株,自然复绿9727 m2。

  图斑五ZJ*1

  恢复草地1335 m2,截排水沟220m,自然复绿1256 m2。

  三、修复治理自检情况

  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公示”任务验收销号标准及程序的指导意见》(湘生环委〔2022〕15号)文件要求,我县组织县自然资源、环保、财政、水利、农村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开展了2022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5处图斑修复治理情况进行了自检。经现场核查,此次自检符合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验收销号标准及程序的指导意见中的验收标准。

  现将自检认定符合标准的治理图斑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发布日起5日内,请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受理单位:炎陵县自然资源局

  监督受理电话:*



  炎陵县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2日



公示文件下载:炎陵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炎陵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情况的公示

关闭本页打印本页

炎陵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2年炎陵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情况的公示


  根据《2022年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清单》有关要求,按期制定出台《炎陵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2年下达绩效目标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我县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本着对历史遗留矿山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修复治理为目标抓落实。目前,我县已完成了2022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5个矿点5个图斑的修复任务。

  一、主要生态问题

  炎陵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开采矿山分布较集中,开采强度大,破坏了地质环境的平衡条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其本次修复涉及到5个历史遗留矿山主要生态问题表现在矿业开发土地资源占损破坏、破坏地貌景观。一定程度上危及到矿区周边地区人居环境、水土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安全。现状县域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土地资源占损

  矿山开发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多种多样,根据调查统计,归类主要分为工业广场、 (略) 、露天采场、固体废弃物堆放场4种。露天矿山被开采后,形成了较大面积的采矿作业面废弃地,土壤表面的植被群落被破坏殆尽,并出现了大量的废弃坑、陡崖、以及裸露边坡。多个矿区内还有工业场地(矿部办公区、库房)、 (略) 、废石堆场等占用土地资源。

  (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炎陵县矿山开发活动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主要表现在露天开采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对矿山山体原貌及植被破坏,造成山体破损、山体岩石裸露等;其次为矿山地表建筑物,工业广场,露天采场,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尾矿库等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对矿区周边省级及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边、 (略) 及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

  二、主要工程措施及完成情况

  (一)主要工程措施:本项目生态修复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地貌重塑工程、土壤重构工程、植被重建工程、配套工程、管护工程等。

  地貌重塑工程包括:土方挖运、土地平整、废石清理、垃圾清运、建筑物拆除等。

  土壤重构工程包括:覆土、翻耕、培肥等。

  植被重建工程包括:种树、撒播草籽、爬藤种植、植生槽等。

  配套工程包括:水沟、涵管、沉砂池、蓄水池、田埂、道路、坡 (略) 等。

  管护工程包括:林地管护、草地管护。

  (二)完成工程量:5个图斑共完成生态修复面积9.58公顷。其中:

  图斑一CT*8001

  恢复水域面积* m2,自然修复* m2, (略) 859m,其他3110 m2。

  图斑二CT*2001

  恢复耕地8197 m2,林地7629 m2,挡土墙306 m3,截排水沟819m,道路养护195m,土方整坡2987 m3,挂网植草2651 m2。

  图斑三CT*3001

  恢复林地 856 m2,草地214 m2,植树214株。

  图斑四*1

  恢复林地665 m2,草地1334 m2,截排水沟209m,植树186

  株,自然复绿9727 m2。

  图斑五ZJ*1

  恢复草地1335 m2,截排水沟220m,自然复绿1256 m2。

  三、修复治理自检情况

  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公示”任务验收销号标准及程序的指导意见》(湘生环委〔2022〕15号)文件要求,我县组织县自然资源、环保、财政、水利、农村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开展了2022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5处图斑修复治理情况进行了自检。经现场核查,此次自检符合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验收销号标准及程序的指导意见中的验收标准。

  现将自检认定符合标准的治理图斑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发布日起5日内,请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受理单位:炎陵县自然资源局

  监督受理电话:*



  炎陵县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2日



公示文件下载:炎陵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炎陵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情况的公示

关闭本页打印本页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