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1、废水 (1)在施工时应分段施工,在构筑渠段设置挡水墙; (2)设置临时的排雨、排水系统。开挖前,设置截水明沟,截掉雨水或地表排水。 (3)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施工,避免在渠道内流水较多时施工。 (4)加强对水渠内流水的收集,经沉淀预处理后尽量回用。 (5)该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附近场站内化粪池,定期由罐车拉运至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法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 (略) 泡,设计污水处理量为*m3/d,目前实际污水处理量为*m3/d,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15.2m3,本项目新增后负荷率为38.3%,能够满足本项目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6)清淤淤泥晾晒产生的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排入现有排水渠,最终汇入东风泡。 (7)施工场地撒落的物料、工具等要及时清理,物料堆放要尽可能远离渠道,并采取防雨水冲刷和淋溶措施,以免被冲入地表水体产生污染。 2、废气 为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设置工地围档 围档作用主要是阻挡一部分施工扬尘扩散到施工区外,较好的围档应当有一定的高度,档扳与档板之间,档板与地面之间要密封。当风力不大时也可减少自然扬尘的产生,减少扬尘污染十分必要。 (2)洒水压尘 施工过程中,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止粉尘。洒水对小范围施工裸土自然扬尘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简单易行。 (4)分期分边施工 分期分边施工减少开挖面,同时边挖边清;加强土方的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淤泥、土方应及时清运,不宜长时间堆积。 (5)及时进行地面硬化 对于开挖和修整区域应在作业完成后及时压实表面,可以有效防止自然扬尘。 (6)交通扬尘控制 交通扬尘的特点是扩散力强并能造成多次扬尘污染,必须加以控制;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 (略) 一旦出现泥土洒落应及时清理;运输车辆及时冲洗,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 3、噪声 (1)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 (2)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施工活动放在昼间进行,夜间不施工。 (3)降低人为噪声,施工人员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 (6)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按规定组织车辆运输,合理规定运输通道,车辆应限速行驶,减少鸣笛。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机械的噪声可得到一定的控制。本项目施工工期较短,噪声影响时间较短,影响较小。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的影响随即消失。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清淤淤泥、弃渣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该项目产生的清淤淤泥含水率约90%,在已建水渠临时占地内新建3座临时沉淀池,清淤淤泥在新建的临时沉淀池内晾晒后运至大庆 (略) 填埋处理。经晾晒后清淤淤泥含水率可降至60%,淤泥量可降至1800m3。 弃渣土用于临时占地及区域低洼地平整恢复地表植被。 建筑垃圾由施工单 (略) 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拉运至大庆 (略) 处理。 通过上述措施,该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理。 二、运营期 1、噪声 (1)撬装提升泵发声设备尽可能选用低噪声、低能耗的生产设备; (2)对撬装提升泵采用相应的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确保集水池区域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08)3类标准要求; (3)注意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降低噪声源强度。 2、固体废物 水渠在运营阶段水渠中散落杂草、浮木等垃圾由拦污栅进行拦截,定期清理拉运至大庆 (略) 处理。通过上述措施,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