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22-2035)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22-2035)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有关规定,为充分征求可能受规划影响的相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完善规划环境影响对策措施。对规划实施的环境相关信息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述

1)规划范围、期限、定位

规划范围: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两个园区组成,分别为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和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规划面积为13.64k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2.2km2

期限:近期为2022-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规划总体定位:将汉滨经开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轻工产业重要承载地、秦巴生态医养产业示范地、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样板区、人业城和谐共生的生态园区。

2)规划结构

以月河、汉江的产业发展及生态景观带为联系,串联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和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规划形成“一带两区、两心多组团”的总体结构。

一带:指沿月河、汉江的产业发展及生态景观带;

两区:指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与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

两心:指五里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城东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多组团:指在五里和城东园区内形成的多个功能组团。

①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规划结构

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形成“一轴一带、一心五组团”的规划结构。

一轴:指沿国道316形成东西向园区建设发展的空间轴线;

一带:指依托月河形成园区的景观带;

一心:指依托现状政务、文化、商业布局基础,形成园区综合服务核心;

五组团:指围绕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一个品质配套服务组团;同时结合产业布局,自西向东另外形成四个产业发展组团,分别为综合产业物流组团、纺织服装产业组团、生态医养产业组团和节能环保产业组团。

②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规划结构

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规划形成“两廊两轴,一心四组团”的规划结构。

两廊:指汉江、黄洋河、磨沟河形成的河流生态廊道和大庙山形成的山体绿廊,是整个片区良好发展的外围景观屏障;

两轴:指沿明珠大道形成的南北向片区发展轴线;沿中央公园带形成的东西向景观轴, (略) 的视线通廊;

一心:指围绕中央公园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的园区综合服务核心;

四组团:指数字经济产业组团、生态康养组团、宜居生活组团、智能制造产业组团。

(3)规划产业

规划构建生态医养、纺织服装(毛绒文创)、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装备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体系。

4规划目标

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化服务业配套完善,成为产城融合、功能合理、设施全面、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本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环境空气

规划区不建设集中供热设施,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园区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气及企业工艺废气等。其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SO2、NOX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各项污染因子满足标准后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

规划区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污水依托现有的五里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规划对五里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近期扩建规模至*m3/d,远期规模扩建至*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月河。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沿汉江局部地势较低,规划设张滩北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规模5000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汉江Ⅲ类水功能区内作为河道生态用水;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内其它区域污水接入位于张滩镇西侧的张滩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与张滩北污水处理站合并排口排入汉江作为河道生态用水。根据预测,污水厂排水至下游断面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应水功能区标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入园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使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纳要求,确保规划实施后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3)地下水环境

入园企业严格控制企业废水无组织泄漏,加强对于污水输送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并严格做好防渗处理等防范措施,采取措施后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入园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对可资源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优先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运往羊皮沟 (略) 垃圾处置场进行填埋处置。规划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区域环境影响有限。

(5)环境风险

规划园区通过建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保障体系、环境风险预警体系,避免和减轻环境风险。

(三)规划的环境可行性

由规划协调性分析可知,规划区总体功能定位清晰,近年来产业发展导向基本一致,未发生较大变更。总体来看,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规划目标、发展定位等方面总体符合陕西省、 (略) 及汉滨区等上层规划的空间发展指引。同时,规划发展目标与定位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区域资源环境条件,规划区内现状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及较好的自然环境为规划目标的实现亦提供了基础。因此,本规划的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从环保角度论证是合理的。

根据资源承载力及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规划实施后水资源、土地资源可承载规划产业及人口发展规模;大气环境容量中各污染因子可满足规划实施后主要污染物排放要求;月河及汉江水环境容量可满足优化情景下污水排放的容量需求。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结论

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方案和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与上位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规划等基本协调一致,规划布局基本合理。规划发展规模的资源能源可承载,规划实施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容量可承载,区域大气和水环境可满足环境质量目标要求。规划环评分析并提出了规划方案的调整建议,同时对规划方案提出了预防性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在采取环评提出的各项措施和建议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规划方案是可行的。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起止时间、查阅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本次意见征求的范围包括规划区范围内涉及的相关人士及关心本规划区建设的其他人士。自本公示发布起10个工作日,如果您对本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规划编制机关或环评单位联系。

规划编制机关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名称: (略) 汉滨区五里产业园区 (略)

地 址: (略) 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

联系人:陈正军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q.com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名称:中圣 (略)

地址: (略) 雁塔 (略) 旺都D座24楼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029-*

电子邮箱:*@*q.com

(六)公众 (略) 络链接

请通过以下链接下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规划名称

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

一、本页为公众意见

与本规划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填写该项内容时请勿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内容,若本页不够可另附页)

二、本页为公众信息

(一)公众为公民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身份证号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经常居住地址

省市县(区、市)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村民组(小区)

是否同意公开个人信息

(填同意或不同意)

(若不填则默认为不同意公开)

(二)公众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单位名称

工商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省市县(区、市)乡(镇、街道)路号

注:法人或其他组织信息原则上可以公开,若涉及不能公开的信息请在此栏中注明法律依据和不能公开的具体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有关规定,为充分征求可能受规划影响的相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完善规划环境影响对策措施。对规划实施的环境相关信息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述

1)规划范围、期限、定位

规划范围: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两个园区组成,分别为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和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规划面积为13.64k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2.2km2

期限:近期为2022-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规划总体定位:将汉滨经开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轻工产业重要承载地、秦巴生态医养产业示范地、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样板区、人业城和谐共生的生态园区。

2)规划结构

以月河、汉江的产业发展及生态景观带为联系,串联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和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规划形成“一带两区、两心多组团”的总体结构。

一带:指沿月河、汉江的产业发展及生态景观带;

两区:指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与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

两心:指五里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城东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多组团:指在五里和城东园区内形成的多个功能组团。

①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规划结构

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形成“一轴一带、一心五组团”的规划结构。

一轴:指沿国道316形成东西向园区建设发展的空间轴线;

一带:指依托月河形成园区的景观带;

一心:指依托现状政务、文化、商业布局基础,形成园区综合服务核心;

五组团:指围绕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一个品质配套服务组团;同时结合产业布局,自西向东另外形成四个产业发展组团,分别为综合产业物流组团、纺织服装产业组团、生态医养产业组团和节能环保产业组团。

②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规划结构

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规划形成“两廊两轴,一心四组团”的规划结构。

两廊:指汉江、黄洋河、磨沟河形成的河流生态廊道和大庙山形成的山体绿廊,是整个片区良好发展的外围景观屏障;

两轴:指沿明珠大道形成的南北向片区发展轴线;沿中央公园带形成的东西向景观轴, (略) 的视线通廊;

一心:指围绕中央公园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的园区综合服务核心;

四组团:指数字经济产业组团、生态康养组团、宜居生活组团、智能制造产业组团。

(3)规划产业

规划构建生态医养、纺织服装(毛绒文创)、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装备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体系。

4规划目标

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化服务业配套完善,成为产城融合、功能合理、设施全面、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本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环境空气

规划区不建设集中供热设施,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园区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气及企业工艺废气等。其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SO2、NOX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各项污染因子满足标准后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

规划区五里生态经济产业园污水依托现有的五里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规划对五里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近期扩建规模至*m3/d,远期规模扩建至*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月河。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沿汉江局部地势较低,规划设张滩北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规模5000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汉江Ⅲ类水功能区内作为河道生态用水;城东创新融合产业园内其它区域污水接入位于张滩镇西侧的张滩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与张滩北污水处理站合并排口排入汉江作为河道生态用水。根据预测,污水厂排水至下游断面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应水功能区标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入园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使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纳要求,确保规划实施后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3)地下水环境

入园企业严格控制企业废水无组织泄漏,加强对于污水输送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并严格做好防渗处理等防范措施,采取措施后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入园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对可资源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优先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运往羊皮沟 (略) 垃圾处置场进行填埋处置。规划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区域环境影响有限。

(5)环境风险

规划园区通过建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保障体系、环境风险预警体系,避免和减轻环境风险。

(三)规划的环境可行性

由规划协调性分析可知,规划区总体功能定位清晰,近年来产业发展导向基本一致,未发生较大变更。总体来看,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规划目标、发展定位等方面总体符合陕西省、 (略) 及汉滨区等上层规划的空间发展指引。同时,规划发展目标与定位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区域资源环境条件,规划区内现状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及较好的自然环境为规划目标的实现亦提供了基础。因此,本规划的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从环保角度论证是合理的。

根据资源承载力及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规划实施后水资源、土地资源可承载规划产业及人口发展规模;大气环境容量中各污染因子可满足规划实施后主要污染物排放要求;月河及汉江水环境容量可满足优化情景下污水排放的容量需求。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结论

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方案和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与上位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规划等基本协调一致,规划布局基本合理。规划发展规模的资源能源可承载,规划实施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容量可承载,区域大气和水环境可满足环境质量目标要求。规划环评分析并提出了规划方案的调整建议,同时对规划方案提出了预防性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在采取环评提出的各项措施和建议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规划方案是可行的。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起止时间、查阅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本次意见征求的范围包括规划区范围内涉及的相关人士及关心本规划区建设的其他人士。自本公示发布起10个工作日,如果您对本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规划编制机关或环评单位联系。

规划编制机关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名称: (略) 汉滨区五里产业园区 (略)

地 址: (略) 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

联系人:陈正军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q.com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名称:中圣 (略)

地址: (略) 雁塔 (略) 旺都D座24楼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029-*

电子邮箱:*@*q.com

(六)公众 (略) 络链接

请通过以下链接下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规划名称

陕西汉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

一、本页为公众意见

与本规划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填写该项内容时请勿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内容,若本页不够可另附页)

二、本页为公众信息

(一)公众为公民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身份证号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经常居住地址

省市县(区、市)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村民组(小区)

是否同意公开个人信息

(填同意或不同意)

(若不填则默认为不同意公开)

(二)公众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单位名称

工商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省市县(区、市)乡(镇、街道)路号

注:法人或其他组织信息原则上可以公开,若涉及不能公开的信息请在此栏中注明法律依据和不能公开的具体信息。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