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坚持生态立县用丹青绿笔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怀宁县坚持生态立县用丹青绿笔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怀宁县将生态立县作为县域发展的首位战略,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生态资源向金山银山转化,用丹青绿笔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依托生态优势,推进农业优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油、畜禽、蔬菜、特色经果、特种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推进黄墩蓝莓、石牌蔬菜、清河苗木、雷埠中药材等优质种植基地建设,2021年创造农业总产值47.74亿元。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着力打造蓝莓之乡,创建3.*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蓝莓)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长三角最大的蓝莓种植区,获批“怀宁蓝莓”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水平,2021年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94家,加工产值达91.47亿元,怀宁农业科技园区跻身首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2021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1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1%。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农业科技园区等称号。

坚持生态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导向,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首位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着力推动新材料及加工、装备制造两大首位产业高质量一体发展,“3+1”主导产业形成体系。按照“重培育、强服务、助发展、促升级”的工作理念,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截止2021年底,县辖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69家。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完成16家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重点项目落地,永恒动力、科林新材料成功创建省级数字化车间。以纸塑制品、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培育新的特色和品牌,形成怀宁产业转型发展的稳固力量。坚持集群发展,实施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行动,大力打造汽车零部件、精密轴承、医疗防护用品等特色优势产业链,培育壮大制造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亿元、300亿元两个百亿大关,年均增长7.5%,先后荣获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县、省质量强县称号。

立足生态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构建“一城二核、两带五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全面打响“诗乡戏韵、秀‘莓’怀宁”的旅游品牌。发展“农业+旅游”, (略) 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6个,休闲农业观光园8个,举办凉亭无花果、雷埠迎庆桃、公岭杨梅等系列采摘旅游活动。发展“文化+旅游”,依托地域特色文化,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跻身全国特色小镇,推进高河长城文旅康养基地和孔雀东南飞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成功举办孔雀东南飞文化节、海子文化节等活动,发展“体育+旅游”,举办怀宁蓝莓之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和国际马拉松赛,承办“健康安徽”2019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怀宁站暨怀宁县首届国际自行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怀宁蓝莓之乡国际马拉松入选“2018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安徽省十大品牌 (略) 跑赛事”称号。

践行生态生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经济适用”的要求,稳步推进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统筹处理”收储运与处理体系,实现城乡环境无差别整治,2021年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2019年至2021年怀宁县村镇饮用水合格率稳定在100%。建成省级美丽乡村85个,市级美丽乡村47个,县级美丽乡村74个。开展森林资源大保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截至2021年,全县成功创建3个省级森林城镇、24个森林村庄,林草覆盖率达34.46%。综合运用生物控制、物理降解、自然修复等技术工程,实施泥塘沟河、珠流河、高河大河、大沙河的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实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再生水调蓄设施建设,推进观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撰稿人:潘敏审稿人:程水清)

怀宁县将生态立县作为县域发展的首位战略,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生态资源向金山银山转化,用丹青绿笔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依托生态优势,推进农业优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油、畜禽、蔬菜、特色经果、特种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推进黄墩蓝莓、石牌蔬菜、清河苗木、雷埠中药材等优质种植基地建设,2021年创造农业总产值47.74亿元。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着力打造蓝莓之乡,创建3.*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蓝莓)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长三角最大的蓝莓种植区,获批“怀宁蓝莓”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水平,2021年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94家,加工产值达91.47亿元,怀宁农业科技园区跻身首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2021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1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1%。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农业科技园区等称号。

坚持生态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导向,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首位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着力推动新材料及加工、装备制造两大首位产业高质量一体发展,“3+1”主导产业形成体系。按照“重培育、强服务、助发展、促升级”的工作理念,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截止2021年底,县辖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69家。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完成16家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重点项目落地,永恒动力、科林新材料成功创建省级数字化车间。以纸塑制品、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培育新的特色和品牌,形成怀宁产业转型发展的稳固力量。坚持集群发展,实施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行动,大力打造汽车零部件、精密轴承、医疗防护用品等特色优势产业链,培育壮大制造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亿元、300亿元两个百亿大关,年均增长7.5%,先后荣获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县、省质量强县称号。

立足生态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构建“一城二核、两带五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全面打响“诗乡戏韵、秀‘莓’怀宁”的旅游品牌。发展“农业+旅游”, (略) 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6个,休闲农业观光园8个,举办凉亭无花果、雷埠迎庆桃、公岭杨梅等系列采摘旅游活动。发展“文化+旅游”,依托地域特色文化,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跻身全国特色小镇,推进高河长城文旅康养基地和孔雀东南飞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成功举办孔雀东南飞文化节、海子文化节等活动,发展“体育+旅游”,举办怀宁蓝莓之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和国际马拉松赛,承办“健康安徽”2019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怀宁站暨怀宁县首届国际自行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怀宁蓝莓之乡国际马拉松入选“2018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安徽省十大品牌 (略) 跑赛事”称号。

践行生态生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经济适用”的要求,稳步推进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统筹处理”收储运与处理体系,实现城乡环境无差别整治,2021年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2019年至2021年怀宁县村镇饮用水合格率稳定在100%。建成省级美丽乡村85个,市级美丽乡村47个,县级美丽乡村74个。开展森林资源大保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截至2021年,全县成功创建3个省级森林城镇、24个森林村庄,林草覆盖率达34.46%。综合运用生物控制、物理降解、自然修复等技术工程,实施泥塘沟河、珠流河、高河大河、大沙河的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实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再生水调蓄设施建设,推进观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撰稿人:潘敏审稿人:程水清)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