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矿区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示(第二次)
《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矿区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示(第二次)
一、规划项目名称及概况
(一)规划名称
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矿区总体规划(修编)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西黑山矿区地处奇台县城北东70-110km处的冲积戈壁平原荒漠地带,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89°57′14″~90°25′31″、北纬44°19′20″~44°41′19″,规划修编后矿区总面积926.56km2。
(三)规划内容概况
矿区共划分为8个露天矿田、6个井田,规划总规模由145 Mt/a 增至354.0Mt/a,其中将军戈壁一号露天矿50Mt/a,将军戈壁二号露天矿80Mt/a,红沙泉一号露天矿50Mt/a,红沙泉二号露天矿50Mt/a,西黑山一号井田(原西黑山露天矿田)20Mt/a,西黑山二号井田(原西黑山矿井)20Mt/a,黑梭井矿井10Mt/a,芨芨湖西矿井15Mt/a,黑梭井南井田15 Mt/a,黑梭井东井田10 Mt/a;原小煤矿开采区本次修编划分为4个露天矿田,分别为北山露天矿田10 Mt/a,凯源露天矿田2Mt/a,黑山头露天矿田10Mt/a和中联润世露天矿田12Mt/a。
二、西黑山矿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大气环境
西黑山所在区域奇台县和木垒县2021年整体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各监测因子年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类区标准要求。西黑山矿区各补充监测点位的监测因子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类区标准要求,矿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二)地表水水环境
矿区所在区域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地表水供水水源为“500”东延供水工程。根据监测结果,将军庙事故备用水池和老君庙事故备用水池的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要求。
(三)地下水环境
矿区所在区域各监测点位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等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根据现场调查及区域环境资料,评价因子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主要为受区域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地下水部分因子的天然背景值含量较高。
(四)土壤环境
矿区各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监测因子浓度均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2018)表1、表2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三、规划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规划调整建议
1.衔接国家、自治区关于煤炭资源开发政策和环境管理,以及自治区、昌吉州“三线一单”及清单式管控要求;
2.充分衔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水资源分配指标,考虑煤炭转化项目规划及保供需求,进一步优化矿区开发时序;
3.优化矿区规划布局,针对高 (略) 、区域输水管线等相关环境保护目标留设充分保护煤柱;
4.细化环境保护规划内容,明确环境目标与管控指标;
5.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全面提高煤矿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摘选)
1.地表沉陷减缓措施
西黑山矿区内井田的开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地表移动变形,矿区采煤沉陷不会影响矿区外部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对区域地表形态及地形地貌影响较小;对采煤沉陷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各基础设施在留设保护煤柱的情况下影响不大。本次规划环评提出在开发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建筑、水体、铁路及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确定的保护等级对各类型设施采取符合规范的保护措施,并加强实际沉陷观测,以减少煤炭开采沉陷对其的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西黑山矿区规划的露天矿和井工矿开发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区域地形地貌,造成露天矿直接挖掘区和外排土场、井工矿地表沉陷区植被受损,但区域内植被分布较为稀疏,自然生产力本底值极低,在采区人工生态恢复措施下,会得到有效恢复。总体而言,在严格执行本次评价提出的生态整治措施的前提下,矿区开发生态影响是可接受的。
3.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西黑山矿区南部井工矿导水裂隙带最大上升至侏罗系中-上统石树沟组,不会影响浅部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以及煤系地层下伏含水层。矿区开采主要影响煤系上覆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裂隙孔隙弱含水层以及侏罗系中-上统石树沟群裂隙孔隙弱含水层部分区域,导通,从而使其成为矿井涌水的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和次要充水水源。
西黑山矿区露天开采过程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主要是采掘引起的含水层破坏和地下水疏干,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损失。西黑山露天开采区第四系总体上为透水而不含水层,局部低洼处可能存在少量潜水,因此,露天开采地下水疏干对第四系含水层的影响较小。
4.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西黑山矿区生活废水和矿井(坑)涌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5.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影响减缓对策
西黑山矿区掘进矸石不出井,洗选矸石用于井下充填或排弃于排土场,全部得到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有机污泥等固体废物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危险废物交由由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经合理处置后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新疆煤 (略) (略)
通讯地址:新 (略) 沙依巴 (略) 177号
邮政编码:*
联系人:李志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q.com
五、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 (略) 朝阳 (略) 1号A栋715室
联 系 人:李芳琪
联系电话:010-*
电子邮箱:*@*q.com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规划实施以来当地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2)规划方案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和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建议。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该关注的其它问题。
七、公众查阅环评报告和意见反馈方式
本次公告后,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电话等方式规划编制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索取并查阅报告书。
公众可下载《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矿区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详见附件),反馈意见建议和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后,发至规划编制单位、环评单位邮箱,或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向规划编制单位、环评单位发表关于本规划及其环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
八、信息发布与意见反馈有效期限
自本公示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2022年11月10日
一、规划项目名称及概况
(一)规划名称
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矿区总体规划(修编)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西黑山矿区地处奇台县城北东70-110km处的冲积戈壁平原荒漠地带,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89°57′14″~90°25′31″、北纬44°19′20″~44°41′19″,规划修编后矿区总面积926.56km2。
(三)规划内容概况
矿区共划分为8个露天矿田、6个井田,规划总规模由145 Mt/a 增至354.0Mt/a,其中将军戈壁一号露天矿50Mt/a,将军戈壁二号露天矿80Mt/a,红沙泉一号露天矿50Mt/a,红沙泉二号露天矿50Mt/a,西黑山一号井田(原西黑山露天矿田)20Mt/a,西黑山二号井田(原西黑山矿井)20Mt/a,黑梭井矿井10Mt/a,芨芨湖西矿井15Mt/a,黑梭井南井田15 Mt/a,黑梭井东井田10 Mt/a;原小煤矿开采区本次修编划分为4个露天矿田,分别为北山露天矿田10 Mt/a,凯源露天矿田2Mt/a,黑山头露天矿田10Mt/a和中联润世露天矿田12Mt/a。
二、西黑山矿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大气环境
西黑山所在区域奇台县和木垒县2021年整体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各监测因子年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类区标准要求。西黑山矿区各补充监测点位的监测因子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类区标准要求,矿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二)地表水水环境
矿区所在区域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地表水供水水源为“500”东延供水工程。根据监测结果,将军庙事故备用水池和老君庙事故备用水池的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要求。
(三)地下水环境
矿区所在区域各监测点位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等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根据现场调查及区域环境资料,评价因子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主要为受区域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地下水部分因子的天然背景值含量较高。
(四)土壤环境
矿区各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监测因子浓度均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2018)表1、表2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三、规划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规划调整建议
1.衔接国家、自治区关于煤炭资源开发政策和环境管理,以及自治区、昌吉州“三线一单”及清单式管控要求;
2.充分衔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水资源分配指标,考虑煤炭转化项目规划及保供需求,进一步优化矿区开发时序;
3.优化矿区规划布局,针对高 (略) 、区域输水管线等相关环境保护目标留设充分保护煤柱;
4.细化环境保护规划内容,明确环境目标与管控指标;
5.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全面提高煤矿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摘选)
1.地表沉陷减缓措施
西黑山矿区内井田的开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地表移动变形,矿区采煤沉陷不会影响矿区外部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对区域地表形态及地形地貌影响较小;对采煤沉陷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各基础设施在留设保护煤柱的情况下影响不大。本次规划环评提出在开发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建筑、水体、铁路及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确定的保护等级对各类型设施采取符合规范的保护措施,并加强实际沉陷观测,以减少煤炭开采沉陷对其的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西黑山矿区规划的露天矿和井工矿开发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区域地形地貌,造成露天矿直接挖掘区和外排土场、井工矿地表沉陷区植被受损,但区域内植被分布较为稀疏,自然生产力本底值极低,在采区人工生态恢复措施下,会得到有效恢复。总体而言,在严格执行本次评价提出的生态整治措施的前提下,矿区开发生态影响是可接受的。
3.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西黑山矿区南部井工矿导水裂隙带最大上升至侏罗系中-上统石树沟组,不会影响浅部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以及煤系地层下伏含水层。矿区开采主要影响煤系上覆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裂隙孔隙弱含水层以及侏罗系中-上统石树沟群裂隙孔隙弱含水层部分区域,导通,从而使其成为矿井涌水的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和次要充水水源。
西黑山矿区露天开采过程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主要是采掘引起的含水层破坏和地下水疏干,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损失。西黑山露天开采区第四系总体上为透水而不含水层,局部低洼处可能存在少量潜水,因此,露天开采地下水疏干对第四系含水层的影响较小。
4.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西黑山矿区生活废水和矿井(坑)涌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5.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影响减缓对策
西黑山矿区掘进矸石不出井,洗选矸石用于井下充填或排弃于排土场,全部得到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有机污泥等固体废物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危险废物交由由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经合理处置后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新疆煤 (略) (略)
通讯地址:新 (略) 沙依巴 (略) 177号
邮政编码:*
联系人:李志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q.com
五、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 (略) 朝阳 (略) 1号A栋715室
联 系 人:李芳琪
联系电话:010-*
电子邮箱:*@*q.com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规划实施以来当地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2)规划方案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和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建议。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该关注的其它问题。
七、公众查阅环评报告和意见反馈方式
本次公告后,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电话等方式规划编制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索取并查阅报告书。
公众可下载《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矿区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详见附件),反馈意见建议和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后,发至规划编制单位、环评单位邮箱,或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向规划编制单位、环评单位发表关于本规划及其环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
八、信息发布与意见反馈有效期限
自本公示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2022年11月10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